道德教育对人生的意义

2024-09-20

道德教育对人生的意义(共12篇)

1.道德教育对人生的意义 篇一

你说你没学到有用的东西?那请你告诉我什么才算有用的东西,厨师的手艺还是开挖掘机的本领算有用的东西?高中所学的只是是为了你在大学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你觉得科举是让你学知识的吗?其实它也只是让你有个合法性,让老百姓都服你,但是其实你什么都不会干,做事情的都是你手下的吏。高考也是一样的,他并不负责培养和选拔人才,他只负责给你一条出路,给阶层之间一个流动的出口。

你有设想过取消高考中国会陷入怎样的混乱吗?其实不用想象了,有个时候就曾经有过,你不否认那是场灾难吧?最后上大学以官家子弟优先,然后才有可能是普通百姓。

所以,在考虑高考的意义的时候,不要只考虑它对个人的意义,还要考虑它的社会意义。高考有一万个不合理的地方,但是在出现更好的取代方法前,我们需要这套体制来维持有序的生活。

高考不是为天才而设的。天才毕竟只有少数,可是这套制度面对的是无比广阔的受众。从制度设立的那天起,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孩子和以后将会诞生在这片土地上的公民都必须执行这套制度,所以如果它不能顾全到所有的人,它至少要尽可能地顾全更多的人,这一点儿错都没有。

对于一个除了高考找不到任何出路的人来说,为了分数拼命是有意义的,因为他只会考试,他没有其他才华没有其他技能,就算有勇气去社会上摸爬滚打可能也没办法混得风生水起,那么高考就是他全部的希望之所系,怎么努力都不为过。

对于一个天才,或者可以找到其他人所不曾走过的成功道具,甚至可以有多种通向成功的道路。但是,我们在成为天才之前,大家都是普通人。

2.道德教育对人生的意义 篇二

平心而论, 初中教育是人的一生当中至为关键的成长时期。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 乃至前途命运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这几年。根据物理学的杠杆原理, 初中教育实际就是立起人生未来的一个重要支点。

一、初中学生的鲜明特点在于强化“人生支点”的自我意识

初中学生是一个极为特殊的社会群体, 每代人都要经历这个年龄阶段, 每个人必须遭遇这种“从不成熟到渐渐成熟”的痛苦磨练。

从不同方面概括, 初中学生肯定具有种种特点, 但从“类概念”、“群体性”等大的方面判断, 初中学生起码具有以下特点, 以及他们对于“人生支点”提出的特殊要求。

1. 第二个发育高峰期与“人生支点”的生理基础

生理学的研究业已表明:“人在各年龄阶段身心发展”具有显著的“年龄特征”, “如儿童和青少年的各年龄阶段在身长、体重、骨骼、肌肉、神经系统等生理发展有不同速度”。“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 这个阶段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在这个时期, 初中生的身体和生理机能都发生了急剧变化, 主要表现在身体外形的改变、生理机能的成熟及性的成熟三个方面, 这就是青春期生理发育的三大巨变。”这些显著“巨变”必然给初中学生的心理与教育带来严峻挑战:“初中生……在2至3年内就能完成身体各方面的生长发育任务并达到成熟水平。但其心理发展相对缓慢, 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 这样, 初中生的身心就处在一种非平衡状态, 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初中学生的第二个发育高峰期既带来身心平衡的实际问题, 也带来生理发育的难得契机, 为建立和启动新的“人生支点”提供了坚实的生理基础。这个“人生支点”的启动, 预示着十二三岁至十五六岁的青少年进入到一个关键发展阶段, 决定着他们能否顺利度过“困难期”甚至是“危险期”, 维系着发展的速度、质量与水平, 乃至后续发展、持续发展与终身发展的状态、走向与结果。因此, 我们不应该惧怕初中学生的第二个发育高峰, 而应因势利导, 促进他们生理机能的正常发育和神经系统的及早完善, 从而为他们决胜未来的“人生支点”建立起结实而强健的生理基础。

2. 第二个理性觉醒期与“人生支点”的心理结构

根据滕大春先生的研究, 卢梭认为12岁以前的儿童处于“理性睡眠期”, 从12岁开始“理性”渐渐觉醒。卢梭所说的“理性”不是单纯的“智力”而富有“理智”的意味。“因为进入人类心灵的知识以感觉为门户, 所以人类最初的理性, 是由感性经验而得的理性。”这种“最初的理性”, 是指“儿童的身体活动能力和语言能力都发达了, 感觉能力也开始发达了, 但是理性尚未发达, 儿童尚不能形成观念, 没有真正的判断和记忆”。这正是人生“混沌初开”、“去愚脱昧”的第一个理性觉醒期的典型特征。伴随着新生一代的年龄增长, “生理上的成熟使初中生在心理上产生成人感, 他们希望能获得成人的某些权力, 找到新的行为标准并渴望变换社会角色。然而, 由于他们的心理水平有限, 有许多期望不能实现, 从而导致挫折感……初中生面临种种心理危机, 并出现一些心理及行为问题”。说明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心理出现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之间的剧烈冲突。

平衡这种冲突, 是青少年第二个理性觉醒期自发提出的客观要求。教育者不能熟视无睹, 错过调整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关系的机会, 尤其对于与“理性”相关的心理成分应该重点培养与扶植, 使它们能够走在诸项成分前面, 引领和主导心理发展。从而为他们辨识社会潮流的“人生支点”建立起完形和健康的心理结构。

3. 第二个教育分流期与“人生支点”的动力机制

人生教育中时刻都面临着筛选与分流, 重大的有小学入学、中考与高考, 初中则是青少年第二个教育分流期。因为在初中之前, 儿童少年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 学习积极性很高, 又比较听话, 崇拜老师, 顺从大人;初中毕业以后, 学生开始懂事了, 学习比较自觉, 富于理想, 憧憬美好生活, 能够战胜一定困难。唯独初中时期学生比较麻烦, 自以为长大了却仍然很幼稚, 遇事希望独立自主但常常出现“逆反”情绪, 力求学好做好又缺乏意志和毅力。所以, 在第二个教育分流期, 部分学生往往处于“不利”甚至“不良”状态, 加之个体遗传素质、环境因素以及主观状况等众多条件的显著差异及其“交互作用”, 更使得处在人生支点上的初中学生动荡不定、忽上忽下, 有的可能跌入人生低谷, 甚至或暗或明地滑进错误泥潭而不能自拔!

为了防止初中学生在人生支点上“下滑”, 教育者必须借助非智力因素中的动力机制作用,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激励意志, 磨砺毅力, 培植精神, 陶冶品格, 激发奋发有为、不倦拼搏的前进动力。

在生产领域, 人们习惯将“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同企业经营和职工劳动积极性交互作用的内在功能体系”称为动力机制;在学校领域, 我们也应该开展励志教育, 激活内在功能, 完善动力机制。尤其在“中部塌陷”的初中教育, 更应该实施“中部崛起”战略, 为托起明天太阳的“人生支点”建立起牢固而有力的动力机制。

初中学生的鲜明特点是一个客观存在和必然事实, 否定它于事无补, 小视它自欺欺人, 唯一的办法是正现它、善待它与引导它, 充分利用初中学生的第二个发育高峰期、第二个理性觉醒期、第二个教育分流期的正面因素, 尽量抑制与消弭它们的负面影响, 特别是要努力强化“人生支点”的自我意识, 自觉、积极、主动地去筑牢“中部塌陷”的种种防线, 建立起“人生支点”所必备的生理基础、心理结构和动力机制。

二、初中教师的根本职责在于培植“人生支点”的坚实根基

教师的天职在于教书育人, 这是大、中、小、幼教师的共性, 是古今中外教育家的历史遗训。当前, 这个历史遗训应该与时俱进, 因势更新。教书不是仅教书本上的知识, 而是要教获得掌握知识的方法;育人更不只是培育“听话者”, 而是要培养受教育者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善于创新的能力。初中学生处在形成“人生支点”之时, 初中教师除了应该具备所有教师的德、识、才、学而外, 还要具有带领“多事之秋”青少年顺利度过“人生关键期”的素质和艺术。

1. 学习指导者与“人生支点”的学习观念

20世纪70年代初期, 《学会生存》倡导了“教师是学生的学习指导者”的教育理念。世纪之交, 西方普遍认为, “瞬息万变的时代里, 只有学习者才是世界的主人;但他们全副武装好后发现, 要应付的世界已经全然不同”。2003年, 英国学者在伦敦郊区的5所学校里开展了“学会学习”的实验和实践, “开始只以为, 我们的学生要提高竞争能力接受筛选, 以面对日后更多的竞争。但是, 我们还应该牢牢记住, 学生只有具备了以学习为导向的基本素质后, 他们才能在日后面对众多难关时成功闯关”。也就是说, 学生不仅要学会和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能, 而且还要习得和养成学习的文化与观念, 成为“学习型学生”。于是, 教师事先必须“掌握和运用思维与学习技巧”、“课堂上形成‘学习的语言’”“激发大脑学习”、“开发学生的情绪智力”, 成为“学习型教师”。然后, “‘学习型教师’帮助‘学习型学生’了解各个学生自己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者身份。师生都开始明白, 对个人的学习方法有更好的了解后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和教师更好地教”。

怎样当一名“学习型教师”和“学习型学生”都很重要, 只有“学习型教师”才能教会学生学习, 培养出“学习型学生”;也只有“学习型学生”才会刻苦学习、持续学习, 掌握迎战未来的本领。

2. 智力开拓者与“人生支点”的智慧品质

毋庸置疑, 教师同时是青少年学生的智力开拓者。然而, 智慧比智力更重要, 智慧是“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 “犹言才智, 智谋”。智慧品质则是建构在智力和智慧之上的指导人们应对复杂环境、战胜艰难困苦的种种谋略、诀窍和艺术的总和。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认为, “智慧是一种强度的量, 而不是广延的量:这就说明, 为什么, 在智慧方面, 一个人可以满怀信心地以一当千;而一千个愚人抵不上一个聪颖的人”。所以, “聪明才智是拨动社会的杠杆”, “聪明的人就是最好的百科全书”。

智慧源于学习、知识与智力。“智慧就是物理的感受器的结果, 智慧就是若干物体所特有的那种容易而迅速地把握各种事物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的能力。”“举凡知识和运用, 意识和生活实践, 都统一在忠诚的、纯洁的人生之中, 这就构成了人生的智慧、纯洁的智慧。”

初中是最佳的知识学习时期, 最佳的智力发展时期, 也是最佳的智慧品质培养时期。这就要求初中教师担任好学生的智慧品质培养者的角色, 发展其撑起“人生支点”所必备的智慧品质。

3. 灵魂工程师与“人生支点”的道德坐标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初中教师就是初中学生的灵魂工程师。在为他们构建“人生支点”工程中, 德育的目的在于建立起支撑人生、把握命运的道德坐标。

十二三岁至十五六岁的青少年处在道德品质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康德认为是从意志的自律到意志的他律的演进, 皮亚杰认为是从习俗道德到遵从理性准则的升华, 弗洛伊德认为是自我、超我和伊特之间的变革。

道德教育是所有学校的重要责任。1909年, 约翰·杜威说, “学校从根本上讲乃是社会设立的一个公共机构, 为的是在维护生活和促进社会福利方面发挥特定作用……承担了一个道德的责任”。英国教育家约翰·威尔逊甚至主张建立一种“超越文化”思维方式的道德教育, 他说, “如果这种方法能被坚持, 如果我们完全信任‘在道德上的教育’, 那么道德教育将不再为特定文化、教义、国家、意识形态、政党或其他什么所独有。就像‘科学’、‘历史’、‘数学’等思维方式虽然在不同文化中有效实践的程度可能有大有小, 但无论如何并不必然地依赖于这种文化一样”。

初中学生支撑“人生支点”的学习观念、智慧品质、道德坐标要靠教师帮助、引导他们建立。所以说, 初中教师的根本职责在于培植“人生支点”中德、智、体诸项素质的坚实根基。

三、初中校长的特殊使命在于扬起“人生支点”的前进风帆

一校之长的崇高职责早就为教育家们所认识, 捷克大教育家、近代教育学奠基人夸美纽斯三百多年前曾经指出:“校长应该记住, 他是全校的核心和支柱……校长应该像太阳把太空照得四面通明一样, 每天都要照亮所有学生的心。”近百年前, 我国民主主义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 要想评论一个学校, 先要评论它的校长。”说明校长责任重大, 制约甚至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与学生的命运, 进而影响到一个区域乃至民族和国家的教育发展。

1. 全校学生的崇拜者与“人生支点”的顶梁柱

有位校长深有感触地说:“一位教师影响所及, 仅仅是他们教授的学生, 其他的学生并不受其直接影响。而校长却是全体学生所敬仰和模仿的对像, 一个学生难以认识全体教师, 但必然会认识校长。校长是全体学生的教育者, 在学生心目中, 校长是德才兼备、众望所归的理想形象……把校长当作自己心目中所向往、所敬仰的权威人物。”这种发自内心深处、提炼了“校长之道”客观规律的至理名言, 应该引起教育理论界的高度关注。

校长是全校学生的崇拜者, 这种“权威”是种无形的教育资源, 是青少年“人生支点”中的顶梁柱。它可以影响和引导着他们走出人生“最为困惑”的迷惘时期, 促使他们一步一地迈向灿烂辉煌的未来。校长“权威”的这种“顶梁柱”作用, 还体现在与学生家长的不当教育方法以及社会不良势力对于青少年一代腐蚀的激烈抗争当中。当前, 某些学生家长由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 常常打骂子女或者溺爱娇纵孩子;某些社会不良势力更是处心积虑、引诱涉世不深的初中学生“学坏”, 这时, 校长一定会勇敢地站出来, 有理有据地积极支持学生予以抗争, 走向光明人生。

2.“孩子王”的领头人与“人生支点”的引航者

校长既要利用自己的权威影响学生, 又要利用特有的“孩子王”领头人身份, 指导全校教师教书育人, 从而成为青少年一代“人生支点”的引航者。

陶行知先生说, 校长的任务是“通过教员使学生进步并且丰富地进步。”鉴于初中学生的教育特殊性, 初中校长更应以“孩子王”领头人的特殊身份, 指导本校教师以爱为重、以德为先, 兢兢业业地做好教育学生的工作。沂蒙山区兴蒙学校校长胡美山说得好:“后进生是老师教出来的”, “后进生可教”, “好的老师可以让后进生消失”。说明物及两面, 悖反兼备, “好的学生”与“不好的学生”都是从学校里走出去, 都是由教师“教”出来的。诚如洛克所言:“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错配了药一样, 第一次弄错了, 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 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

时至今日, 怎样使“后进生消失”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严峻课题!近年来由于受到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 有的教师开始“厌教”, 有些学生开始“厌学”了。这是一种十分可怕的教育上“配错药”现象!初中学校的“后进生”不消失, 各级各类学校的“后进生”不消失, 未来公民素质何以得到提升?中华民族复兴何日梦想成真?

3. 初中教育的思想家与“人生支点”的设计师

校长不是“教育行政官员”, 不只是做些学校日常事务的管理工作, 而应是一名教育家。初中教育的极端重要性和非凡复杂性, 决定了初中校长不能原封不动地遵照“上级指令”行事, 不能机械照搬地依据别人经验或过往陈规办事。

苏霍姆林斯基说:“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 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他甚至认为, 校长的教育思想应该形成全校教职员工的统一行动, 说:“我们总是力求做到使学校全体工作人员———从校长到看门工人———都来实现教育思想, 使全体人员都全神贯注这些思想。”只有当学校全员在校长提出的这种正确、前沿、明晰、鲜活的教育思想统领与指导下, 学校的教育与教学工作才会充满活力, 卓有成效。

时下中国, 各级各类学校校长鲜有自己的教育思想, 多数人将自己的脑袋装在别人脖子上, 错把“方针政策”、“法律规章”、“上级指示”乃至“他人经验”作为治理学校的“灵丹妙药”。校长不是思想者, 不是教育思想家, 是酿成“厌教”与“厌学”的根本病因, 是导致“教育失败”与“学校危机”的主要祸根!

3.道德教育对人生的意义 篇三

关键词:儒家:人生价值观;“四有”;借鉴意义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8—0046—03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为了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因为人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培养“四有”新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根本的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 [1] 简要地说,就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四有”新人的培养就是一种人生价值追求,而儒家人生价值观作为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可以为我们今天培养“四有”新人提供资源。下面我们来逐一分析儒家的人生价值观念对“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这一价值体系的有益启示

一、儒家致力于创立大同世界的人生理想是树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的精神源泉

所谓“有理想”,主要指的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理想是人们信仰、向往和追求的目标,它是人们的社会政治观点和世界观的集中反映,是支配一定社会的人们行动的强大精神力量。邓小平指出:“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1] 儒家的人生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的最高社会理想是世界大同,这个理想可以说与马克思主义所说的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终极目标上有异曲同工的作用。因为儒家大同世界不是纯理念化的,而是具体化了的,儒家的重要经典《礼记》中的《礼运》篇描述大同世界的社会景象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根据这段描述,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应具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是全民公有的所有制制度,二是选贤与能的管理体制,三是讲信修睦的人际关系,四是人各得其所的社会保障,五是人人为公的社会道德,六是各尽其力的劳动态度。 这种大同理想和马克思所提出的共产主义的理想难道不是具有高度的相同之处吗,当然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想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之上的,这和儒家在低生产力水平上建设的大同世界有质的飞跃,但不可否认的是,之所以在20世纪初中国共产党在从西方传入的诸多的主义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其中的关键就是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想和我们自古就具有儒家大同世界的理想有非常神似之处,从而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一个思想文化上的基础,今天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同样要把儒家大同理想的精华部分与共产主义的理想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中国化,采取全体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宣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

二、儒家重道德的价值观念是今天提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最宝贵的道德资源

“有道德”,主要指的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它包括爱祖国、爱人民、爱家庭、爱社会主义等,它还包括为全世界无产阶级、为世界上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公而忘私,无私奉献,勇于献身的精神。只有全体公民都有了高尚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我们的社会才会美好,才会不断健康向前迈进。那么儒家价值观对于培养“有道德”的新人有何借鉴意义呢,据李兴成所撰《传统文化与新时期传统文化》一文,笔者认为,儒家传统道德至少有下列几方面值得今天我培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人所继承:一是整体主义精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维护国家社会整体;孝敬父母、悌爱兄弟是维护家庭整体;上而提到的《礼运》篇描述是人类对大同世界的最朴素向往。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至理名言如“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都体现着这种整体主义精神,其实质就是爱国主义精神,这正是今天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二是仁爱精神。热爱人民,热爱天地万物是儒家一贯的传统,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2] 古今社会必然有种种差异,但以“仁爱”为总纲所提倡的礼让、保民、爱人、尊亲、团结、互助、谦虚、同情等,仍是我们今天不可或缺的优良品质。所以,我们应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仁爱”教育,牢牢确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交际准则。三是倡导“重家庭”伦理道德风尚。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伦理一直是伦理道德的核心。“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敬”、“邻里和睦”等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中的“重家庭”伦理道德,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健康和谐,建设精神文明,促进国家长治久安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四是慎言力行,发扬自强不息的实干精神。马克思说:“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3] 当前,我们正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教育人民发扬务实精神,刻苦学习、精通业务、奋力拼搏、自强不息,这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

三、儒家对君子文化素质要求是培养有文化的社会主义现代事业建设的接班人的重要参考标准

“有文化”,就是指掌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所必需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革命离不开文化,没有文化就不能正确分析国内外形势,就不能提出正确的革命理论和纲领。毛泽东曾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 [4] 革命就不能取得胜利。社会主义建设更离不开文化。离开文化,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都将成为一句空话。儒家的人生价值观非常重视培育个体的文化素质,从孔子开始,首创民间办学,提倡“有教无类” [5],把教育从贵族手中开始向平民普及,即表明孔子是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孔子本人也被后人尊称为“大成至圣先师”,跟孔子关注于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是分不开的,后世也多把孔子首先看成是一个教育家,在论语中还记载有多处孔子对提高文化素质的对话,特别是儒家文化对君子人格的追求是一以贯之的。君子人格是儒家理想人格中距离普通人最近的一格,君子人格表现出更多的可操作性和现实性,其中关于君子自身文化素质的要求更是不胜枚举。“子曰:君子道有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5] (《宪问》)。其中“知者不惑”是孔子对君子的三项要求之一,代表了儒家对一个君子在文化素质上的要求,君子应当具有渊博宏富的学问,严谨求实的学风。“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 [5](《雍也》)。君子要广泛地学习文献,并用礼来加以约束,使之成为学问渊博宏富的人。“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学而》)要求君子在学习上不能贪图安逸,要有刻苦勤奋的精神。可见孔子对君子在文化上的修养是十分重视的。并且孔子要求一个君子不仅仅是饱读诗书、能言善辩、能说会写的知识分子,还要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儒学要求一个君子必须掌握“六艺”,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既要求一个君子要知书达礼、有较高的艺术修养、会骑马射箭、会撰写各类文章、还要精通数学运算,可见孔子对一个君子要求是很全面的,几乎涵盖了他那个时代的各项学问和技能。谦虚逊让是严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孔子对君子的基本要求,他说:“君子泰而不骄” [5](《子路》),“君子矜而不争” [5]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5](《卫灵公》)。从上面的论述看,君子的人格在文化素质上应有聪明睿智的思想,渊博宏富的学问,严谨求实的作风,多才多艺的能力,谦虚逊让的态度。当然,儒家关于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思想作为两千多年前的产物,不可能没有时代的局限性,如《子路》中记载: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5]就反映了孔子这种轻视物质生产劳动的倾向,这是儒家关于文化素质的历史局限性。尽管如此,儒家关于君子的文化素质追求也应被两千多年后的共产党人所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更多的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事业培养高素质和高文化的劳动者。

四、儒家靠道义来凝聚人心、靠开除党籍来捍卫政治理想和信念对我们今天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来贯彻铁的纪律的有益启示

“有纪律”,就是指具有符合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组织纪律观念和法制观念,自觉地遵守党和国家的纪律和法律,积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邓小平认为,“遵守纪律的最高标准,是真正维护和坚决执行党的政策,国家的政策” [1]。纪律和法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有了铁一样的纪律,国家和社会政治生活才会有秩序,整个国家和民族才会步调一致,才会有力量,中华民族才有希望,我们的事业才会实现。邓小平明确指出:搞现代化建设,“同心同德,一心一意,没有纪律不行” [6],当然,儒家在纪律方面的论述不多,但并不是说儒家不重视纪律,相比纪律这种外在的约束,儒家更强调的是“吾日三省吾身” [5]这种反求诸己的内省式方(下转236页)(上接47页)式来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因为儒家认为,任何纪律都是强加的外在的规范,儒家本应是一群志同道合的君子来共同开创事业,是靠道义来凝聚人心的,所谓“道不同不相与谋” [5],不像小人那样事事图利,如果凡事都要靠外在的纪律对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加以约束,那就失去了儒家这种以道聚人的真精神,与儒家的理想和宗旨也背道而驰了。所以儒家对纪律这种外在的约束一直强调得不多,这也是儒家思想的一个弊端,但并不代表儒家一点也不讲纪律。在《论语·先进篇》中记载这们一段话:“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之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弟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5] 孔子使冉求为季氏吏,冉求为季氏搜刮,背叛了孔子的教义,于是孔子将冉求逐出弟子之籍,清理了门户,其实也就是开除党籍。这表明儒家实际上是有自己的纪律的,背叛师门者,会受到处罚。孔子对于背叛儒家所信奉的政治理想和信念时是最严厉开除党籍的处分。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孔子是把理想和纪律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二千多年后的今天,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也特别强调理想与纪律。这和孔子对儒家门徒的要求是非常相似的。邓小平说:“‘四有’中最重要的是有理想,有纪律。” [1] 这是因为理想是力量的源泉,它既是革命胜利的力量源泉,也是现代化建设的力量源泉。而纪律则是国家安定团结政治局面的前提,又是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得以顺利贯彻执行的重要保证。因此,理想和纪律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来说,显得格外重要,邓小平认为,中国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没有理想是不行的,没有纪律也是不行的。

1994年10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在孔子诞辰2 545年大会上说:“孔子和以他为代表的儒家重视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以完善人的主体道德为完善社会道德的基础,将个人修养和对他人、国家、社会应有的义务和应负的责任联系起来。这在当前市场经济和商品生产发展的社会条件下,对于我们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是有着重要借鉴意义的。”[7]国人对儒家文化的的精华即天下大同的理想、注重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方面却了解不多,现在是到了批判地继承儒家人生价值观中的重理想、重道德、重文化的时候了。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8-112.

[2]金良年.孟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184.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3.

[4]毛泽东选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11.

[5]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3-180.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08.

[7]李岚清.发扬优秀文化传统,培养一代四有新人[N].人民日报,1994-10-16.

4.名人对人生意义的经典语录 篇四

2. 芸芸众生,孰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

3. 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郭小川

4. 充满着欢乐与斗争精神的人们,永远带着欢乐,欢迎雷霆与阳光。 —赫胥黎

5. 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时代所做的工作作为尺度。 ——徐 玮

6. 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起多大作用。 ——爱因斯坦

7. 衡量人生的标准是看其是否有意义;而不是看其有多长。 ——普鲁塔克

8. 我们应该成为历史的开创者,只有这样,才是真正有作为的人。 ——昂山

9. 人生是否有意义,关键要看活着人还是自己。 ——佚 名

10. 人生在世,事业为重。 ——吴玉章

11. 一个人应当好好地安排生活,要使每一刻的时光都有意义。 ——屠格涅夫

12. 倘若用天平衡量人生的价值,贡献应是平上最重的法码。 ——佚 名

13. 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巴金

14. 我也说不出人生在世,是不是一件容易事儿。——高尔斯华绥

15. 是工作使人生有味。 ——艾约尔

16. 如果不献身给一个伟大的理想,生命就是毫无意义的。 ——何塞·黎萨尔

17. 人生最终的价值在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亚里士多德

18. 把人的价值降低为消费的实惠,无疑是创造性价值的泯灭;把生命变为待价而沽的商品,无疑是人的本质的沧丧。 ——佚名

19. 人生的最大快乐,是自己的劳动得到了成果。 ——谢党哉

20. 人生的意义在于创造,没有创造的生活,只能叫活着。 ——佚 名

21. 什么是生命?它并不是象冷酷的理智和我们的肉眼所见到的那个模样,而是我们幻想中的那个模样。生命的节奏是爱。 ——罗曼·罗兰

22. 生活的意义在于美好,在于向往目标的力量。应当使征途的每一瞬间都具有崇高的目的。苏联高尔基伟人的生平昭示我们,我们也能使自己的生命令人崇敬;当我们告别人生的时候,在时间的沙滩上留下自己的脚印。 ——郎贾罗

23. 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 ——徐玮

24.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列夫·托尔斯泰

25. 人生的目的,在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李大钊

26.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内疚。 ——郭小川

27. 人的生命恰似一部小说,其意义在于贡献而不在于短长。 ——佚 名

28. 人生的长短不是以时间衡量的,而是以思想和行为去衡量。 ——佚 名

29. 人的价值是由自己决定的。 ---卢梭

30. 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亚里斯多德

31. 一个人的价值 , 应当看他贡献什么 , 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 ——爱因斯坦

32.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萧楚女

33.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吉鸿昌

34.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吴玉章

35.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郭小川

36.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奥斯特洛夫斯基

37.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歌德

38.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易卜生

5.谈谈你对人生意义的认识[定稿] 篇五

对于我来说,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创造了多大的价值,而在于实现看多少自己的理想,每个人向往的生活,需求的东西,追求梦想的过程都是不相同的,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做了自己的想做的事,即使你没有什么过人的成就,你的人生也不是碌碌无为的,反之,如果你一直作着不想做的事,强迫接受不喜欢的东西,你的一生即使丰衣足食,也是悲剧的,失去了本心,你也就失去了人生

2.你的人生追求目标有哪些?

对于我来说,我追逐的精神上的目标是爱,现实的是旅行和美食

爱是多方面的,有对父母的爱,对爱人的爱,对孩子的爱,对世界万物的博爱,有一颗感恩的心,用心去体会你周围的人和事,发现他们美好的一面,你的生活就会美好起来

旅行就是单纯的旅行,环游世界,让自己的足迹踏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遍尝天下没事,是我现实的追求

3.你非常注意培养自己的哪些价值观?

主要体现在适合和需求两个方面

适合就是选择合适自己的东西,不论价格,适合自己的东西就是最好的,能将就用的绝对不会去花大价钱做表面功夫

比如手机,对于我,200的诺基亚和iPhone是没有区别的,对于我,手机的作用就是发短信打电话,我绝对不会去买iPhone

需求就是需要的东西,必须的,该花的钱绝对不吝啬

比如和朋友的聚会,出去旅行,和给家人买东西,我是绝对不会省钱的4.做为一名大学生,你经常是关注哪些问题?

主要就是时事政治,比如外国对于中国的态度,中国的应对态度和主张(但是由于实在很失望,最近不是很关注了)

5.你认为哪些职业道德是做人的底线,不能逾越?

即使你因为和领导反目而跳槽,也不要将你公司的机密带到另外的公司去

如果你很向往一个职业,你可以努力工作去争取它,但是不要用不光彩的手段去诽谤贬低对手,贬低他,相对的,你的价值也就低了

如果你对你的工作不满意,你可以辞职,不要到处宣称你在公司的郁郁不得志,不要贬低你曾经或者正在工作的地方

6.道德教育对人生的意义 篇六

人和人之间是最难相处的,只要上帝安排我们是亲人和朋友,这就是缘分,我觉得不管和谁说话都要发自内心,所以我不管别人怎么做,在人面前,都给人留足面子,我不认为是自己软弱,一说话就带刺,我真的不喜欢,你聪明反应快,别人也不是傻瓜,过会也会想起,一句话你占了便宜,又能怎样,,给人留点面子,别人会很感激你,这样还显得你有素质。咄咄逼人,我觉得太强势了真的不太好。我觉得对谁都是以自己的内心去交的。这样的朋友才长久。

作为人,应该以善心来对任何人,嫉妒别人的东西是最没出息的表现,想要就通过正当途径自己努力去获得,捷径是不可靠的也不长久,只有经过自己的双手创造的财富才花的舒心和坦然。心里时刻惦记别人的东西没用,这能使你更让人瞧不起,让人觉得你可怜。要知道别人的就是别人的,不管你怎么使用手段都没用。遇事要换位思考,要是我自己会什么心情,多为别人着想。伤害别人就等于伤害你自己。但是别忘记了做人要有个度,别把别人的善良当作好欺负,别忘记忍耐是有界限的。/-要记得: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间不到。

7.道德教育对人生的意义 篇七

雷夫为了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与人生的追求,敢于冲破当时的教育体制机制的阻碍,把握教育方向,勇往直前,义无反顾地实现自己的教育梦。雷夫称自己是一个“疯狂的人”,是一个有信仰、有追求、在教育领域敢作敢当的人。因此,可以说雷夫是一位教育界的勇者。

雷夫有“学生至上,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把教育寓于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彻底走进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内在的自主愿望的教育技巧;他能充分开发和利用家长和学生内在的各种资源,实施自己独特的教育的教育策略;他将教学内容融入趣味游戏中,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并且掌握所学的知识。因此,可以说雷夫是一个具有专业素养和专业精神的智者。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所以,雷夫在教育领域是快乐的、坚定的、无所畏惧的。雷夫对于我们有许多教育意义,为我们在教育领域提供了反思和改变的契机。雷夫的教育理念是一种异域教育文化。对我们来说,不仅是新鲜而刺激的,而且应该回归教育的理性,回归到思考和解决我们教育上的实际问题。总之,雷夫的教育理念对我国现在的教育模式和教育发展状态具有借鉴意义,对教育改革具有启示作用。

一、雷夫的教育理念

雷夫的教育理念贯穿于主体与过程之中。就主体而言:对学生来说,他认为成人、成才、成长非常重要,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达到这些目标;对教师来说,雷夫认为实现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空间与权力是比较重要的,从而达到教师自我实现,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自我发展的潜能。而从过程的角度来看,雷夫的教育理念具体表现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途径与方法等各个环节过程之中。

1. 提出明确的、针对学生的并兼有个体性与时代性的立体式的教育目标。

雷夫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中,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自己教育上的反思,提出了以“为孩子将来过上一流的生活做准备”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雷夫为了完善这个最高目标,在最高目标之下设立下位目标体系,将目标具体化、可操作化,基于此,他建立了有关价值信念的教育目标、高水平的阅读和知识教育目标、终身技能教育目标、道德和情商的教育目标等。这些教育目标体系是直接针对当时学生现状,当代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和时代教育热点来制定的,表现出针对性、注重个体性、时代性等特点。与斯宾塞的教育目标“为孩子未来的生活做准备”相比,具有一定相似性,他们都注重学生的生活、以学生未来发展为基点,注重学生的成长。

2. 开发具有个性化、独特的教育内容体系。

雷夫根据“学生至上,育人为本,为学生过上一流的生活做准备”的教育目标,设定相应个性化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信念、阅读、技能、道德等方面。信念是雷夫教育的根本内容之一,雷夫倡导“成功无捷径”的信念教育,并且将这种信念教育灌输于阅读教育、情商教育等教育之中。另外,雷夫在阅读内容领域也做了大胆的尝试,他抛弃了传统的学校基础读物,自主开发以文学名著为内容的学校阅读课程。学习这些内容,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开阔学生的眼界,陶冶学生的性情。此外,雷夫也特别注重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善待他人的道德素养。同时,也培养学生具有一种努力和忍耐为特点的情商教育,这些教育的内容共同组成了雷夫个性化教育目标之下的内容体系。

3. 创造独特的教育途径与方法。

雷夫在自己设定的个性化的教育内容基础上,创造出适应教育内容的教育途径与方法,具体表现在培养学生和教学活动中。雷夫将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六阶段”思想应用于自己的教育实践,以这理论为基础,并指示学生道德自主发展的路线,引导和实现学生从接受管理发展到自我管理的过程。雷夫创造“魔鬼式的训练”方式,并以篮球教练伍顿的学习四法则为基础提出学生学习的“八法则”,并且把这种学习方法贯彻于他的信念教育之中,学生在这种学习方法之下,培养自己在重压之下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也注重将教育寓于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用活动的形式来时刻观察、引导、示范、培养自己的学生。如他组织学生莎士比亚戏剧表演,组织学生看棒球,看经典名著和经典电影,通过这种活动的方式,将孩子带进一个生动活泼而富有挑战性的多样化的学习过程之中。

二、雷夫教育理念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雷夫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对当今教育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学习雷夫的教育理念,重在行动。他的教育理念,为我们的教育改革指明了行动的方向,提供了发展的契机。在异域教育文化的刺激之下,我们必须回归教育理性、回归到思考和解决我们自己教育改革的问题,他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对我国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1. 学校应该构筑快乐的教室氛围,不以分数论高低。

雷夫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中提出:“当学生不再害怕老师时,他们会做得更好。”学生置身于第56号教室上课,他们感到自在,不怕犯错。因为学生知道没有人会嘲笑或斥责他们,所以学生乐于提前到校上课,放学后乐于参加读书会活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以便缓解学生学习的压力,促进自由讨论和实际交流。我国中小学教育应该积极营造课堂氛围,让学生通过在课堂上交流讨论,不但能从其他学习者那里获得信息,而且能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与形成思辨的能力。雷夫从来不关心学生的考试成绩,认为教师应该教给学生技能,注重学生未来的生活,注重学生的道德发展。这种教育理念对我国教育的启示意义深远,改变我国传统教育中只重视学生分数的局面,而多关注学生的道德和能力方面的教育,真正做到素质教育。

2. 增强学生终身阅读理念,注重学生的人文教育和人文修养。

雷夫坚持认为,学生在学校期间应该抛弃传统的学校基础读物,应该以文学名著为主要的阅读内容,老师应该带领学生欣赏和阅读名著,让学生真正感受先贤智者的思想和智慧,领悟他们的情操并从中汲取养分,塑造个人的品格。

基于此,我国教师应该学习借鉴雷夫的教育理念,坚持阅读名著,反思阅读的精髓,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通过优秀的名著来训练学生的阅读,开阔学生的眼界,陶冶学生的性情。真正做到通过人文教育促进学生认识自我世界、适应现实社会并且学会处理人际关系,从而促进学生的道德水平提高,彰显学生的人文修养。

3. 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宗旨,树立系统培养的观念。

雷夫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至上,育人为本,为学生过上一流的生活做准备”。这一教育宗旨体现了人本主义思想,体现对学生的关注,一切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和成人而努力。雷夫的教育理念为我国教育注重以人为本指明了方向,体现一切为孩子,为孩子的成长而努力。树立系统培养观念,强调系统育人的基础是学段连接,重点是形成各级各类各阶段教育的一贯性和一致性,关键解决资源共享、课程共建、学生共育的问题,建立学生可持续培养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机制。这从本质上契合了雷夫的教育精神,为我国的各级各类各阶段的学校教育提供教育改革的共识和行动的方向。

参考文献

[1]Esquith·R.第56号教室的奇迹2:点燃孩子的热情[M].朱衣,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11.

[2]Esquith·R.第56号教室的奇迹:成功无捷径[M].邱宏,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

[3]Esquith·R.第56号教室的奇迹: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M].卞娜娜,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

8.道德教育对人生的意义 篇八

一、开放教育资源对发展职业教育的意义

1.开放教育资源,能够促进职业院校办学理念的多元化,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和技能的创新发展。职业教育即就业教育,要不断适应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人均GDP、产业结构都各自不同,因此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都要从本地区实际出发,在利用本地资源的基础上形成各自不同的办学特色,不断适应着区域发展的市场需求。各地区在共同的职业教育理念中也都各自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育资源,开放教育资源,取长补短,互相补充,互相借鉴,对于促进职业院校间的学习交流,在实践中创新,共同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职业教育的国际间交流,各国都有适应本国的职业教育特色,建立交流互通的平台将会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2.开放教育资源,有利于降低教育成本,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利用优质的、开发成熟的教育资源,可以保证知识和技能的高效传播,并且降低学校的成本,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可以考虑共同开发职业院校的基础课程,诸如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和思想品德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内容和要求对于不同院校的相同或相近专业而言差别不大,可以选最优秀的教师团队进行课程设计、教案编写并进行授课内容、实践环境的教学录像的录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跨区域的网络教学,以实现资源共享。

3.开放教育资源,能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鼓励自主学习。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不是单靠一所院校的力量就能够完成的。当今信息时代的学习者的需求在不断的变化、提高,已经不满足于基于生存、求职需要。学习的概念是以人为本,完善人性,学习者可以更大的发挥自主性,按照自己的职业兴趣进行选择。开放教育资源,可以最大限度地鼓励和支持学习者完成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4.开放教育资源,鼓励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有利于推动职业教育教学的进步,更大限度地促进教师的创新意识。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教师忙于教学任务,彼此进行校际交流的机会较少,许多在实践中产生的新的教学方法、新思路、新体会得不到及时的沟通和交流,推广周期长、效果不明显,使得理念、经验的学习和借鉴相对滞后。而职业教育随着新技术的更新和推广,其人才的培养需要紧跟市场的需求,服务社会。开放教育资源,使教师能够及时借鉴和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对自己的教学有所启发并加以发挥和提升,有利于知识的创新和技能的传授。同时教育资源的开放,给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供很好的平台,可以更有效地促进职业教育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职业教育与远程教育结合是开放教育资源的依托

1.开放职业教育资源要坚持政府主导,以学校为主体,发动社会广泛参与的原则。为了更有效地实现开放教育资源的目的,所依托的远程职业教育应由政府制定发展规划,同时完善管理标准。学校是传播知识和技能的主体,通过网络将学校内部的优质资源快速传播给学校、企业、学习者以及社会中其他有需求的组织。而职业教育资源的发展完善离不开行业、企业的参与和支持,企业可以将技术发展的前沿信息及时地传递给教育者和学习者,并将实践中的经验和技能、技术规范和标准等通过网络平台及时地反映在教学中,并且对自己所投资的领域进行定单培养,进行一些相关的技术和资金投入。

2.利用远程教育开放职业教育资源,建立职业教育资源网络平台,以保证先进的技术支持和优秀的教学质量。建立完善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网络,运用信息技术对各类资源进行整合,提炼出精华,使知识更加多元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并为教师提供研究和工作的平台,为师生的沟通和交流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组织和选用优质的师资进行课程和教学设计,使之能够有效地保证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3.建立相关机制,提倡优势资源互补。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均衡,因而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不同,各地的经济、资源优势决定了职业教育的特色。为了实现资源的共享和整合,满足劳动者的不同就业需要,促进人才流动,需要建立灵活多样的优势资源互补机制,促进职业教育共同发展。在实践中,可以以政府主导为主,鼓励各职业院校积极参加,建立互换的平台,还可以兼顾市场原则,由互补双方进行资源的交换。

4.建立和完善远程职业教育质量评估体系。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其所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在实际生产中的工作效率以及接受新技术、创新技术的能力,同时也影响着学校的信誉度。如何通过远程手段来实现和检验实际能力是实施远程职业教育尤为需要突破和解决的问题。为保证远程职业教育的质量需要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

三、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1.关键因素——教与学的两个主体对开放教育资源的认识。首先,教师对开放教育资源的正确认识对于保证优质、丰富的教学资源尤为重要。其次,学习者对于远程职业课程学习的认识还有待于社会大环境的引导。他们缺乏主动地利用教育资源的意识,习惯于课堂上的被动传授。归根结底是人们在学习过程中还没有充分利用开放教育资源获得更宽泛的知识的认识。

2.核心问题——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使开放的教育资源的开发理念、质量和内容满足需求,并且对资源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最大限度地利用是开放教育资源的宗旨。开发者要了解和掌握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实际需求,在适合学习者学习特点的基础上,科学有效地开发课程、制定教学计划、设计教学方法。

3.前提条件——硬件建设,网站的建设和发展,基础设施,师资力量。最大限度地满足学习者的需要,还要求教育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质量和更新速度。基础设施的规模建设和相关培训的推厂,这是实现资源开放的前提。例如网站的建设,学习者对信息技术的培训,名师、名课的推厂等。

目前,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构筑知识经济时代的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手段,开放教育资源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特别是在我国潜在的职业技术教育的接受者对职业教育资源的需求巨大,开放职业技术教育资源是职业教育在资源相对短缺的条件下取得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对提高我国职业教育质量和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9.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意义 篇九

教师不能替代家长,学校教育也不能替代家庭教育。因此,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家庭和社会是孩子成长的环境,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形成发展,离不开家长和家庭教育。在少年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是最早向孩子传授人类社会生活经验的场所,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社会上的各种关系都通过家庭影响儿童。教师不能替代家长,学校教育也不能替代家庭教育。因此,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但被做为一种学科进行研究,在我国也就是近年来的事情。这是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国民整体素质提高所必须涉及的问题。这里与家长们探讨家庭教育重要性,目的是要家庭与社会、教育部门共同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任务。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托幼园所、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家庭教育的历史比学校教育还要长,孩子在每日每时的各种生活活动中受到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面对当前我国独生子女的日益增多、离异家庭子女的日趋广大现象,家庭教育问题越来越引人关注。家庭因素对少年儿童成长的影响,作用不能低估。其重要性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对少年儿童成长的影响

1、父母言行对孩子的影响

一个学生从降生到完全独立进入社会,有2/3的时间在家里度过的。少年儿童意识极为单纯,行为习惯也不固定,加上他们在生活上,特别是心理上对父母的依赖和爱慕,就使得父母的行为举止、思想品质容易在他们的幼小心灵留下深刻的烙印,他们从家庭成员之间道德、精神和心理等方面接受熏陶,逐步形成善与恶、真与假、好与坏、是与非、美与丑的最初概念,学会如何对待周围人和事,知道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身教重于言教”,子女对父母的观察最细致、感受最深,学习时间也长,这个时期的基础打得好与坏,将决定子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2、物质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物质环境为孩子后天的身心发展提供条件。良好的家庭物质环境除家具、炊具、电器等,还应从有益于孩子的教育着眼,进行必要的安排,如孩子必须的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等。家庭陈设要清洁整齐,有条不紊,美化效果好;家庭成员衣着要整洁大方,谈吐文雅这些都会使得孩子感到舒适、爱劳动、做事有条理等良好的习惯。

3、品德重于学问,状态大于方法。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筑人格长城。生活中看人常常是一俊遮百丑。有了高分数,好成绩就被看作好孩子。事实上,影响终生发展的因素中,分数并不是最重要的,起着制约作用的是品德、品格,是做人的快乐,是受人欢迎、尊重,而不是知识学问。点点滴滴的影响,将会对人格的健全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我们注意到不少父母过多关心学习,只要考出好成绩,什么要求都答应,什么愿望都满足,什么承诺都兑现。品德低下却不被关注,有些孩子说谎,拿家里东西或别人东西,自我中心,不考虑别人感受。这样的教育理念、方式令人忧虑。生活毁灭人是无声无息的,有如滴水穿石;同样,生活成就人也是无声无息的。只有关注生活的细节和进程,只有成为生活的主人,才能被生活所成就。新教育实验有句口号:“状态大于方法,方法大于苦干。”现实情况恰好相反,是“苦干大于方法,方法大于状态”。实际上,人与人最大的差距是状态。有了状态就有了方法,有了状态就想做事,就有可能成功。

二、指导家庭关注少年儿童的成长

1、父母要多与孩子交流、沟通,成为孩子心声的忠实倾听者

我们现在的孩子,缺少的正是这种倾听和沟通。父母认为孩子要想有更好的教育,就必须有丰富的物质条件。因此许多父母平时工作很忙,他们认为倾听孩子的心声,是浪费时间,是没有必要的。其实父母应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孩子若得不到父母的重视,只能把自己的秘密埋藏在心里。孩子虽小,但他也有独立的人格尊严,有表达内心感受和阐述自己看法的自由,当父母和子女沟通时,可以让孩子把话说完,孩子说得有理时应该赞赏,孩子说得不合理,可以进一步交换意见,直到解开孩子心中的疙瘩为止,这样既可以以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帮助孩子认识生活,解决实际生活中困扰孩子情绪的问题,又可以让孩子过得轻松、快乐。

2、父母自己要保持积极的情绪,言行要得体

想让孩子优秀,父母自己首先要成为“智慧家长”。只有父母做对了,给孩子树立好榜样,孩子才能更优秀。卢梭曾说过:“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父母是否能给孩子一个好榜样也非常重要。

每一天,家长的情绪、言行都影响着孩子。每次开家长会的时候,有的家长就会对我说,我们家长小学都没有上完,没有文化,给孩子辅导不了作业,希望老师多关注他。听到这样的话,我很失望,家长把自己的没文化挂在嘴边当借口,把责任都推到老师身上,而自己在家只会不停地叮嘱孩子要好好学习,不要像自己一样没有文化。说这话的时候,家长都在干些什么,不是看电视就是在聊天,这样孩子只会应付。要不然就是把孩子当成“出气筒”,靠骂孩子来发泄淤积在心中的不满和焦虑,殊不知你的这些言行给孩子尚未成熟的心理带来了什么。这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情绪,影响到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影响到他们的心境。

3、父母要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孩子

现在许多父母教育孩子的心理有些错位,不是用赏识的目光去看待孩子,而是用挑剔的眼光找孩子的毛病。最可怕的是用别人的孩子的长处,去比较自己孩子的短处,越比较越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的孩子。到后来他的孩子也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情绪始终处于紧张之中,就怕自己做不好,更有甚者,还会产生对别人成绩的嫉妒。

其实,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存在着差异,只要你的孩子今天比昨天有进步,你就应该祝贺他。哪怕天下所有的人最后看不起自己的孩子,做父母的都应该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称颂他、赞美他,为他们感到自豪,这才是每个孩子的成才之本。

三、建议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

1、培养孩子自信心,激发学习热情

在教育孩子问题上,不要对孩子百依百顺。不但要管孩子吃、穿、玩、学,又要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对于孩子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我们都要予以鼓励和表扬,对他做得不好的事情也要帮助他分析问题,找出不足,耐心地说服教育,避免对孩子自尊心的损伤。孩子考试拿回成绩单,偶尔出现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先帮他分析考试失利的原因,告诉他不要因为考试失利而产生畏惧感,勉励今后加强学习,鼓励下次取得好成绩,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从而激发他的学习热情。

2、正确认识孩子的能力,对孩子的期望值适度。

作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为达到这个目的,有的父母不惜一切代价实施各种智力开发或技能培训,并且不满足学校教育的内容,在业余时间给孩子请家教,如学琴、画、棋、舞等,让孩子成天被各种学习任务所困扰。大量的事实证明,对孩子施加过重的.学习任务,会引起孩子的厌学情绪。由于孩子不是主动地学习,对所学的知识缺乏兴趣,即便是参加了学习,也还是“人在曹营心在汉”。长此下去会损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偿失。所以对孩子的期望值适度,根据他的专长、兴趣合理安排他的学习,尊重他自己的意愿,从不加重他的学习负担。

3、努力创建学习型家庭

学习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应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家里孩子要有固定的学习场所,没有书房,哪怕是卧室一角也可以。有固定的学习时间,在学习时间内,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交谈,及时了解孩子学习和生活情况。要准备必要的读物和学习资料,不断充实更新,创设条件添置一些书籍,引导孩子少买玩具多买书。家长要成为学习的主体,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家长对孩子教育是潜移默化的,一个日夜打麻将的家长不停地叫孩子学习,学习。孩子会学习?父母都在看书,孩子也会跟着看书的。与孩子一起阅读,一起交流,引导他把内心真实想法说出来,家长加以点评,他就会喜欢阅读,喜欢学习。一个以学为乐的孩子就会是个品学兼优的孩子!

四、家庭教育的观念在家庭教育的作用

1、父母做孩子的榜样。

通常优秀孩子成长为优秀人才的背后,总能找到温馨和谐家庭的影子;同样,一个人形成不健全的人格,也可以从其家庭中找到充满冲突和矛盾的因素。父母们把孩子送到小学、中学时,总喜欢说:“老师,这孩子全交给你啦,拜托啦!”其潜台词是“与我”无关啦。其实,绝对不是如此就行的。父母的成长和孩子的成长一样,是没有止境的过程。父母的不断进步、不断学习,其影响是无形而深刻的。

2、培养孩子的意志,适度的挫折教育

在人的一生中,不会永远一帆风顺。古人说:“吃一堑、长一智”,说的正是这一道理。孩子只有在经受了磨炼才会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对孩子不能溺爱,不要怕孩子受委屈,更不要让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要经常带孩子参加劳动锻炼,以此来锻炼孩子坚强的意志。在对孩子实施挫折教育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孩子对遭受挫折的承受能力,避免孩子产生消极情绪,从而引起负面影响。

3、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增强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将孩子培养成人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让孩子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也是十分重要的,孩子的独立性只能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只要是经过努力,不管成功与否,都应该鼓励,让孩子感到自豪。孩子毕竟是孩子,当孩子在做事情时,哪怕做错,也要对他多鼓励少批评。

结束语

10.道德教育对人生的意义 篇十

孔子把道德教育作为其教育实践的中心问题,高度重视道德教化对个体与群体道德水平提升的重要作用,探索并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道德教育方法.这些方法作为宝贵的思想遗产,对传统中国的人格养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认真总结并批判继承这份遗产,对于促进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教育,培养现代人格,提升青年学生道德水准,具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作 者:蔡世华 黄军利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徐州,221008刊 名:理论导刊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CIALIST THEORY GUIDE年,卷(期):“”(2)分类号:B222.2关键词:孔子 道德教育方法 现代高等教育

11.道德教育对人生的意义 篇十一

【关键词】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18-01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教育事业,对人民教育事业充满了热情,被毛泽东誉为“人民教育家”。他师从杜威,继承和发扬了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并结合当时中国具体的国情,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理论,他的主要教育思想体现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陶行知认为传统教育中先生是“死教书、教死书、教书死”,而学生则是“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缺乏社会实践和锻炼,学习的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脱离太远。针对传统教育的这些弊端,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观点,他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在陶行知看来,生活就是教育,过什么样的生活就是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过好的生活就是接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就是接受坏的教育。“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综合这些,我们不难理解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包含了以下三种观点:(1)生活教育来源于人类生活,随人类生活变化而变化;(2)生活教育在生活中进行,目的是适应生活;(3)生活教育体现了终生教育的思想,与个体人生共始终。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另一个重要命题。陶行知认为“学校即社会,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子里一样。它从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所有的一切都吸收进来,所以容易弄假。社会即学校则不然,它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它任意翱翔,是要把学校的一切伸展到大自然里去。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从陶行知的这个思想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主张学校教育不在局限于书本,学生应该向大自然、社会以及人民群众学习,开放式办学,是学校教育与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批判传统单一教学法提出的新的教学方法论。陶行知认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亦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由此可见,陶行知主张“教学做合一”从教学方法上改变了教、学、做的分离状态,克服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脱节、理论与实际分离的弊端。

综上,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处处体现了改造社会的智慧,充分表达了对人性的关怀,不仅深刻地批判了旧体制下的教育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仍然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笔者将做如下论述:

(一)陶行知教育思想闪耀着素质教育的光芒。

1999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其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抓紧建立更新教学内容的机制,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关于这点,在陶行知先生看来,“文字、书本只是生活的工具,不是生活的本身,教育即来源于生活,由生活产生,文字、书本不能喧宾夺主,作为教育的中心内容”,同时给出了方法论上的指导—“教学做合一”。

(二)陶行知教育思想凸显了新课改理念。

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其中明确指出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是为了一切学生的一切发展,要求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社会之间的联系,同时积极倡导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这些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是不谋而合的。在陶行知看来,生活是学生最大的需要和兴趣,在生活中进行教育,很好地将课程内容与生活以及社会联系了起来,“社会即学校”,只要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都可以接受教育,反映了教育的普遍性,同时也反映了新课改下课程开发的创生取向。最后,他提出的教学方法论—“教学做合一”与新课改背景下倡导的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以及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是不谋而合的。

当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精辟深邃,远不及笔者所论述,我想,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对他的思想进行梳理和反思,一定会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改革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陈霞.陶行知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意义[J].甘肃科技,2009,25(6):156-158.

[2]翟晓云.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现代意蕴[J].宁师专学报,2008(3).

[3]李玉胜.陶行知教育思想和实践对现代教育的意义[J].理论界,2010(7):184-186.

12.道德教育对人生的意义 篇十二

社会是由人构成的, 欲治理社会必先认识人了解人, 欲认识人必先认识人性了解人性。如何认识人性?人性是否可变化?假如不可变该如何应对?可变又如何进行适度调控?什么因素决定或影响人性?这些一直困扰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头痛问题, 是古今人类不断探索的主要问题之一, 即使在科学技术发达的当代依旧没有令人满意的结论, 仍然处于继续探索之中[2]。孔子、孟子、荀子, 为人性的探讨做出了有益尝试, 并对后世产生了积极而久远的影响。

一、孔子人性论思想

《论语·阳货》载孔子曰:“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相近”包括两层意思:第一, 从人之性对犬之性, 牛之性来看, 人与人为同类, 所以说“相近”。“相近”表明人有共性。第二, 从人类自身来看, 人与人虽属同类, 但智愚壮羸万有不同。所以应当说“相近”, 不应当说相同。这表明人又有个性[3]。在“性”与“习”中, 人的先天本性固然重要, 但也离不开后天的习染和教养。刑昺疏:“性, 谓人所禀受, 以生而静者也, 未为外物所感, 则人皆相似, 是近也。既为外物所感, 则习以性成。若习于善则为君子, 若习于恶则为小人, 是相远也。”[4]人性中都有善与不善两种潜质, 其具体为善或不善与后天的“教”和“习”有关, 即人性是可以塑造的, 习善则为善, 习恶则为恶。

二、孟荀的人性论思想

孟子的人性理论是“性善论”。论证了“善”也是人类的基本属性之一, 并且以此为基础, 试图多层次深入发掘人类“善”的潜质[2]。孟子这种认识, 也不是全无道理。他为了说明人人都具有“善”质, 曾假设了日常生活中一个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事例, 即任何一个人突然发现有一个小孩快掉到井里去了, 都会产生恻隐之心, 都会不假思索立刻上前搭救, 而不会有任何“杂念”, 类似于心理学的“条件反射”。这种情形在日常生活中, 古今均不乏其例, 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并且被持续认为是一种“美德”。孟子说:“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辞让之心, 礼之端也;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 犹其有四体也。” (《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看到了人生来俱有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并且特别强调“四心”, 这是向善扬善的“四端”, 这些“善端”实乃人兽之分[5]。然后进一步“知皆扩而充之矣, 若火之始然” (《孟子·公孙丑上》) 。

与孟子相反, 荀子主张人性恶。提出:“人之性恶, 其善者伪也。” (《荀子性恶》) 人既然作为一类存在物, 就不能排斥与自然界其他存在物所具有的相近之处。荀子从人的生物属性侧面, 看到的是人生而“好利”、“疾恶”、“耳目之欲”、“好声色”之本性;认为人生来就有为求个人之利而憎恨和嫉妒他人的特性, 如果取消了道德规范, 天下马上会出现恃强凌弱的现象。荀子还认为, 道德存在的事实本身就证明了人性是恶的, 需要道德来矫正。人对道德的追求也可看做是人性恶的依据, 正因为不道德所以才向往道德[6]。

三、孔子孟子荀子人性论思想对道德教育的意义

(一) 从今天的角度看人性

从我们今天的角度看, 人性是多维度、复杂多变的。我们可以将人性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一半是天使, 一半是魔鬼”, 是对人的自然本性的生动刻画;人的自然本性, 有善有恶, 或者说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 比如, 人生来就具有趋利避害的本能, 但这些本能并不能将人与禽兽区别开来。社会属性是人的根本属性, 是人的特殊之性, 是人的各种共同属性中起主导作用的属性, 即人区别于其他动物并所以为人的本质规定性。社会性决定了人类生存必须在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保持一种适当的交往关系[7]。由于人的特殊之性, 人与动物有了区别, 人的高贵之处也就体现了出来。另外, 人性属于生成属性, 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说,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知道, 社会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 所以人的本质也在发生变化。那么我们需要考虑的就是生成何种属性以及如何生成这些属性的问题。

生成何种人性以及朝着何种方向生成人性, 涉及的是人类的价值与伦理问题。人应当朝着善的方向而活着, 人性生成的当然取向是有利于促进人类的幸福和公正, 符合正当人性并有利于丰富人性、提升人性;而损人利己、害人不利己、害人害己, 必然恶化人类的生存环境, 是人性生成应当努力避免的。人是一个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 内省从来都是个人修身养性、完善自我的必由之路。通过完善自己, 从而实现自己的目标。不管人性本来是什么样子, 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 即都可以不断向善前进。

(二) 对道德教育的意义

一个人区别于禽兽的地方, 就是因为人是有理性的, 人知道限制自己的欲望。但在规制不全、监督失效的情况下, 理性的力量便会变得十分孱弱。克服人性的弱点, 让德性主宰人生, 追寻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提升人之为人的精神境界, 促进个人过一种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和功利的良善生活, 便成为道德教育的当然目标取向[5]。通过提升人的道德水准, 达到士、君子乃至圣人的境界, 最终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社会理想。儒家通过人们“心性”的底层教育人们, 使人们自觉约束外在的行为, 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这对于完善人们的性格、心灵, 通过净化心灵来净化社会有重要的启示意义[8]。

道德教育重要的是研究人是怎样的, 可能怎样, 然后在可能的限度内, 使人们的利己行为变得更健康———不侵犯他人的利益和尊严、有利于自身生活质量的提高。应当注意的是, 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的道德教育不能无限地拔高。如果学生对道德持守的终极根据不在于为了人际的和谐、人生当下的幸福, 而在于服从以“真理”、“历史必然性”等以普遍性、绝对面目出现的“主义”, 那么大多数人便无法去身体力行, 因为身体力行意味着在得到舆论赞扬的同时, 个人利益却要受损。还因为一旦行善而没有舍弃个人利益, 比如得到一些报酬, 或得到一些因行善而受到的损失补偿, 就会被舆论指责, 行善之人此时处境便十分尴尬, 仿佛行了不道德之事, 而原来没有善举的人此时却仿佛非常有理。这样难免使行善之人心寒, 下次不敢再行善[6]。“利他”与“利己”的行为不应被看成是互相矛盾的, 而是和谐统一的。帮助所有人、牺牲自己利益或生命去无私利他的道德要求是“不自然”的。

中国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思想道德教育不可或缺, 特别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德育工作是这时期工作顺利开展的有利保障,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软实力。大力发展德育工作是时代的需要。儒家思想中人性论、道德观和价值观的精华部分, 仍然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就人性论问题来说, 综合前文所述, 从孔子到孟子荀子他们在不懈地进行理论探索, 并将之与实践密切结合, 尝试改变人性, 进而促进社会的变革。有鉴于此, 我们今天仍然有必要深入研讨其人性理论, 尽可能发掘其合理因素, 以之作为参考;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 既要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又要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 并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通过改造传统道德和民族文化, 吸纳时代精华, 形成一种既适应现代化需要又促进其发展的道德文明和伦理精神, 把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有机结合起来, 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9]。

摘要:在人性论问题上, 孔子认为“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孟子的人性理论是“性善论”。荀子主张人性“恶”。不管人性本来是什么样子, 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 即人性属于生成属性, 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内省、学习和实践, 克服人性的弱点, 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不断向善前进, 是道德教育的目标取向。包括人性论在内的儒家思想在国外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对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人性论,道德教育,孔子,孟子,荀子

参考文献

[1]周桂钿.忠孝节义——批儒后的反思[J].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5, (4) :1-4.

[2]商国君.先秦儒家人性论辨析[J].南开学报:哲社版, 2005, (4) :59-63.

[3]郭海燕.也谈孔子的人性观[J].孔子研究, 2010, (2) :18-24.

[4]陈桐生.孔子人性论[J].中国文化研究, 2010, (3) :102-106.

[5]郑航.走出道德教育的“人性论困局”[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9, (3) :86-91.

[6]李伟言, 柳海民.中国传统人性论对德育价值取向的预制及批判[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5, (4) :144-152.

[7]缪文海.儒家人性观的实然性与应然性思考[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09, (2) :32-35.

[8]柴建军, 杨芸.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9, (3) :280-281.

上一篇:保护水环境活动方案下一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