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仪器设备操作流程

2024-06-14

常用仪器设备操作流程(10篇)

1.常用仪器设备操作流程 篇一

医疗设备租赁项目操作流程

1、医院提供书面租赁申请等资料;

2、实地了解项目情况;

3、审查通过项目后,与医院签订租赁协议;

4、医院按期支付租金;

5、租赁期满,付清租金,合同结束。

医院备供资料

1、医院营业执照、医疗许可证复印件;

2、医院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3、医院等级证明复印件;

4、银行贷款卡复印件及密码;

5、医院法人代表身份证复印件;

6、医院近期(2007年,2008年,2009年最新)的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近两个月银行对账单,医院负债情况说明(含银行借款明细);

7、上级部门同意项目的有关批复;

8、医院简介、院长个人简介;

9、拟租赁设备清单、回租设备发票复印件;

10、医院同意以融资租赁方式引进设备的决议、关于设备产权承诺函等

融资条件和模式

1、条件:县以上各类医院;

2、模式:回租和直租;

3、融资期限:

三、四年、五年期 ;

4、额度:年收入的20% ;

5、利率:一千万元年利息52万元 ;

6、还款时间:本息按月或季度归还;

7、服务费用:在资金到位后收取服务费(费用另协议)。

2.常用仪器设备操作流程 篇二

1 方法

1.1 建立腔镜专业小组

根据科室护士的业务素质、责任心及手术量等情况确定人数成立腔镜专科小组。其职责: (1) 是负责科室腔镜手术的配合; (2) 是负责科室腔镜器械、设备保管保养, 护士长对腔镜器械设备根据小组成员进行责任分工, 确保每项器械、设备有责任人, 责任人不仅负责设备器械的保管保养, 同时对其性能操作等知识明确熟悉; (3) 定期召开操作流程图使用分析评价会, 及时收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改进; (4) 负责科室其他护士操作流程图及腔镜手术知识培训和督导。

1.2 流程图的设计

购入的腔镜器械、设备经医院设备科工程师和供应商调试后, 按照使用说明, 在器械设备操作常规的基础上结合科室客观条件、护士习惯等通过综合分析, 进行规范化的设计, 制定腔镜器械设备各种操作流程图, 如术前腔镜手术器械准备流程、术中腔镜手术器械保管流程、术后腔镜手术器械清洗流程、腔镜手术器械消毒灭菌流程、腔镜手术器械保养流程、腔镜设备保养流程等等。将各种操作流程图制成16开大小的图片, 过塑后悬挂在仪器上、张贴在器械柜、操作间的墙壁上。

1.3 组织培训, 严格考核

组织手术室全体护士学习各种腔镜手术操作流程图, 认识流程图管理的目的和重要性, 使每一位手术室护士都掌握各种操作流程图质量标准和管理要求, 并进行考核。腔镜专科组的护士负责对每名护士的培训、考核和监督。

2 效果

(1) 提高了腔镜手术的配合质量:通过对各种操作流程图的使用, 在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器械设备清洗消毒保养等环节, 护士只要按照相应的操作流程图进行操作, 即可快速正确的掌握使用方法。缩短了手术器械完好性的核对时间, 保证了操作的准确率减少了操作失误率, 特别在连台手术的及时开台方面,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2) 减轻了护士工作压力:手术室护士每天应对全院的手术, 不仅要熟练掌握各种手术的配合, 还要使用大量的高科技医疗设备, 即便成立腔镜专业组, 专业组的护士也只是相对固定, 繁重的工作任务使护士大脑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不可避免会发生缺陷或差错。操作流程图简化烦琐冗长的文字说明, 内容简单、步骤明确更能使护士程序化、具体化工作, 有利于手术室护士快速准确操作, 从而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心理压力。 (3) 降低了护理带教管理的难度:成立腔镜专业组的弊病致使其他护士对腔镜知识掌握不全, 通过操作流程图的使用, 科室其他护士特别是在新护士的管理上, 由于流程图步骤清楚, 简单明了, 内容全面, 只要按照仪器操作流程进行操作不会导致不良后果, 鼓励了非腔镜专业组的护士动手能力, 减少了差错事故的发生。同时也减少了带教老师繁重重复的语言介绍, 既节约了时间, 降低了护理带教难度, 提高工作效率。 (4) 降低了手术室工作缺陷发生率:腔镜手术器械精密、设备贵重, 不能像普通器械设备那样有充足的备用件, 术前器械准备、术中保管、术后清理消毒工作不当, 均能影响手术的开展和进程, 甚至由此停掉手术。通过各个环节各种操作流程图的使用, 避免了由于阅读烦琐的使用说明书和个人理解上的差异而造成对操作方法掌握不到位的现象发生。大大降低了手术室护理工作缺陷差错发生率。 (5) 提高了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由于操作流程图的使用, 使腔镜手术器械设备管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人性化和可操作性, 全面提高手术室护士的综合技能水平, 减少了由于手术室护士配合、手术器械设备因素影响手术开展和进程, 同时, 护士能主动发现腔镜手术器械设备的不良现象, 早沟通、早维修、早解决, 使手术医生、患者对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大幅度提高。

3 体会

3.常用仪器设备操作流程 篇三

一、手机防水设备工作原理:

1、通过抽真空吸附技术,把(防护型防水液A型)吸附手机内部,增强手机内部电子原件的防护。

2、正压喷雾(保护型防水液B型)增强手机后壳及边缝的斥水性,保护手机。

3、充电孔及耳机孔加塞斥水凝胶,减少或避免手机内部进水。

二、手机防水设备操作流程:

1、新防水设备使用前,请先检查设备器各部件完好,能正常通电,操作箱及温控能正常使用。

2、新机使用前,向正负压仓前方防水液瓶内加入对应防水液。

3、每次使用前请保持防水设备开机两分钟以上,确保机器内部气泵上气。

4、如果是使用过的手机,请先撕去手机保护膜,用清洁布蘸酒精,清洁手机并检查手机性能及外观是否有破损。

5、将手机放入负压仓内,按负压仓启动键待启动键灯熄灭以后即完成负压工作。

6、将手机从负压仓取出,打开手机后壳,并一起 放入正压仓内。

7、合上顶盖,启动正压仓喷雾键两秒钟即可取出。

8、取出手机,用保护型防水液(B型)把手机边缝擦拭均匀。

9、充电孔及耳机孔加塞斥水凝胶用插头反复几次插拔。

11、苹果手机用皮气吹对准充电孔、喇叭、耳机 孔、充电孔、送话器孔位,反复吹几次。

12、将手机放入加温固化仓(40度)内15分钟。

4.LTE网管常用操作总结(网优) 篇四

一. 机房常用命令

1、MML命令界面

2、查询小区静态参数:LST CELL(包括常用参数频点、带宽、PCI等)

3、查询小区动态参数DSP CELL

4、修改小区MOD CELL

5、查询PDSCH配置信息(参考信号功率):LST PDSCHCFG单位0.1毫瓦分贝

6、修改PDSCH配置信息(参考信号功率)MOD PDSCHCFG

7、查询活动告警:LST ALMAF(历史告警LST ALMLOG)

8、查询小区下所有实时在线用户数的基本信息:DSP ALLUEBASICINFO

二. 信令跟踪

1、信令跟踪

2、S1标准信令跟踪

3、Uu口标准信令跟踪

4、RSSI统计监控(RSSI 接收信号强度指示)

5、干扰检测监控 干扰监测通过RRU做数据采集,经主控板对数据作FFT运算分析和处理后,实时显示当前设置频率范围内的信号频谱,实现类似频谱仪的部分功能,方便网上干扰问题的定位、排查和分析。

6、总吞吐量监控

该任务监测用户的保证比特速率GBR(Guaranteed Bit Rate)及非保证速率对应数据无线承载的吞吐量,用以评估当前空口情况及调度算法。

三. 指标监控

1、LTE系统KPI指标查询

四. 告警查询

1、当前告警浏览

选择菜单——监控——浏览当前告警

2、查询告警日志

选择菜单——监控——查询告警日志

五. eNodeB邻区操作

由于LTE系统的扁平架构,相对2、3G减少了BSC、RNC,导致每个eNodeB都要维护一套邻区关系。

1、本站邻区添加

本站邻区直接添加:ADD EUTRANINTRAFREONCELL

2、增加系统内同频eNodeB邻区

系统内同频eNodeB间小区邻区关系的建立,需要先创建EUTRAN外部小区关系 在MML命令行输入: ADD EUTRANEXTERNALCELL

注意:EUTRAN外部小区信息一定要正确,基站通过增加这些信息来维护邻区关系,如果小区信息有错误,会导致切换失败。

创建完外部小区关系后,开始增加EUTRAN同频邻区关系,在MML命令行输入:ADD EUTRANINTRAFREQNCELL

3、查询系统内同频eNodeB邻区

在MML命令行输入:LST EUTRANEXTERNALCELL

注意:什么都不填表示查询所有EUTRAN外部小区信息。在MML命令行输入:LST EUTRANINTRAFREQNCELL

注意:什么都不填表示查询所有EUTRAN同频邻区关系。

4、删除系统内同频eNodeB邻区

删除eNodeB邻区,需要先删除小区同频邻区关系,才能删除EUTRAN外部小区。在MML命令行输入:RMV EUTRANINTRAFREQNCELL

在MML命令行输入:RMV EUTRANEXTERNALCELL

5.常用妇产科抢救流程 篇五

新生儿心肺复苏抢救规程

1、初步复苏处理:

置复温床、擦干羊水、摆好体位、暂缓断脐,清理呼吸道(口、鼻、咽部羊水、粘液)进行触觉刺激。

2、评价呼吸:

①无自主呼吸:正压纯氧15-30秒;无药物抑制,评价心率;有 药物抑制,给予纳洛酮后评价心率。

②有自主呼吸,评价心率,心率大于100次/分,评价肤色;心率小于100次/分,同无自主呼吸处理。

3、评价心率:

①心率小于60次/分,行气管插管加压给氧、心外按摩30秒。②心率60-100次/分,面罩加压给氧。

以上处理后,再次评价心率。心率小于80次/分,开始用药,大于100次/分,继续给氧,评价肤色。

③心率大于100次/分,观察自主呼吸。

4、评价肤色:

①红润或周围性青紫,继续观察。②紫绀,继续给氧。

5、药物治疗:

心率小于80次/分,开始用药,肾上腺素(1:10000)0.1-0.3ml/kg静脉滴注或气管内给药,必要时每5分钟重复给药;再次评价心率,大于100次/分,停止给药;小于100次/分,根据情况给予碳酸氢钠、扩容剂。子痫的紧急处理

1.要点:尽快控制抽搐、加强护理,防治并发症,及时终止妊娠。2.控制抽搐:

①安定 10mg+25%葡萄糖液30ml静脉推注(2分钟以上)。②25%硫酸镁 10ml+25%葡萄糖液30ml静脉推注(10分钟以上),继之用25%硫酸镁40ml+5葡萄糖液500-1000ml静脉滴注。③如抽搐未能及时控制时,可用冬眠一号1/3量加于25%葡萄糖液20ml中静脉推注(≥5分钟推完),下余2/3量加于5%葡萄糖50ml中静滴。3.护理:

①安置病人于安静避光房间,专人护理。②卷有纱布的压舌板随时备用。

③维持呼吸道通畅、吸氧。④记出入量,留置导尿管。⑤禁饮食、头侧卧,防治呕吐物吸入。⑥记录血压、脉搏、呼吸每15分钟一次。⑦胎儿未娩出前安置胎儿监护仪或10分钟听胎心率一次。⑧各种操作均应轻柔,以减少刺激。⑨注意颅内水肿、梗塞、出血、心衰、酸中毒、电解质紊乱、DIC、尿毒症等并发症。4.及时终止妊娠:

①剖宫产:不能在短时间内分娩,可在控制抽搐后行剖宫产。②经阴分娩:抬头低、宫口近开全,可考虑经阴分娩。子痫抢救规程 记录生命体征,导尿并记尿量。2.开放静脉通路:

①控制抽搐:冬眠一号半量、安定、鲁米那钠静脉点滴或入壶;②解痉:硫酸镁5g冲击,20g维持;③扩容:白蛋白、血、低右;④降压:肼苯哒嗪12.5—25mg、酚妥拉明20—40mg静脉点滴

3.预防感染:首选青霉素或头孢类

4.监测血生化,纠正酸中毒及血电解质紊乱 5.产科处理:

①临产:缩短第二产程,若血压控制不良,剖宫产 ②未临产:控制抽搐2小时后,行剖宫产术 6.处理并发症: 肾衰:应用利尿剂; 心衰:应用强心剂;

脑水肿、脑疝:应用甘露醇、速尿快速脱水并保持脑部低温; 颅内出血:应用止血剂,必要时开颅

产后失血性休克抢救规程

1.根据不同病因采用相应措施:如子宫收缩不良应用宫缩剂、按摩子宫等。2.开放两条以上的静脉通路。

3.组成抢救小组,人员包括产科大夫、产科护士、麻醉科大夫。持续导尿、记尿量;持续心电监护;持续低流量吸氧;急查血常规、血凝四项、血生化;合血备血等。

4.迅速补液,20分钟内补液1000ml,后40分钟补液1000ml,好转后6小时内再补1000ml,按先晶体后胶体补液原则进行。

5.血HCT维持在30%左右,孕产妇死亡率最低,故输血应维持血HCT在30%左右为宜,最好输新鲜全血。

6.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多巴胺 20mg + 5%葡萄糖250ml静脉点滴,根据血压情况调整滴速;酚妥拉明 20mg + 5%葡萄糖 250ml静脉点滴,根据血压情况调整滴速。

7.其他药物应用:如阿托品、654-

2、东莨菪碱。如有电解质紊乱表现,给予纠正。

8.应用足量有效抗生素预防感染。

9.护肾:在补足液体的情况下若每小时尿量小于17ml,予速尿20mg入壶;必要时加倍给予。

10.护心:若有心衰表现,给予西地兰 0.4mg 静注(慢)。11.必要时果断行子宫切除术。

DIC抢救规程

1.高凝阶段:凝血时间缩短,凝血酶原时间缩短,纤维蛋白原增多。应用肝素、潘生丁、阿司匹林、右旋糖酐、抑肽酶

2.消耗性低凝期:血小板小于100×109/L,凝血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补充凝血因子、输新鲜血、输纤维蛋白原及凝血酶原复合物,补充Vitk1 3.继发性纤溶期:3P试验阴性,凝血酶原时间延长,FDP定量大于20ug/ml,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凝血酶原时间延长,D-2聚体阳性。给予6-氨基己酸、止血环酸、止血芳酸、新凝灵、立止血等治疗。

4.改善器官功能:给氧、抗休克、利尿、纠正酸中毒 5.去除病因,处理原发病

羊水栓塞抢救规程

1.抗过敏:地塞米松20-40mg静脉滴注或氢化考地松300-400mg静脉滴注

2.解除肺动脉高压:罂粟碱30-90mg静脉入壶;阿托品1-2mg静脉入壶;氨茶碱250-500mg静脉滴注 3.加压给氧

4.纠正休克:补充血容量、输血、输液,多巴胺20-80mg、阿拉明20-80mg、酚妥拉明20-40mg静脉滴注

5.抗心衰营养心肌:西地兰0.4mg静脉滴注,ATP、辅酶A、细胞色素C 6.纠正DIC:

①高凝阶段:肝素50mg、潘生丁200-400mg、阿司匹林0.75mg、右旋糖酐、抑肽酶2-4万U静脉滴注

②消耗性低凝期:补充凝血因子、输新鲜血、输纤维蛋白原、Vitk 20-40mg静脉滴注

③纤溶阶段:6-氨基己酸4-6g、止血芳酸100-300mg、立止血1KU、新凝灵600mg。7.纠正肾衰:速尿40mg静推;利尿酸50—100mg静推;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 8.选用广谱抗生素:首选头孢类 9.产科处理:

第一产程:抑制宫缩,迅速剖宫产终止妊娠 第二产程:助产,缩短第二产程,禁用宫缩剂

产后:检查修补产道损伤,剥离胎盘,必要时子宫切除

脐带脱垂抢救规程

1、缓解脐带压迫

①脐先露采取臀高头低位,脐带对侧的侧俯卧位。②脐带脱垂可采取脐带还纳术。③充盈膀胱或者经阴道上推先露,以缓解对脐带的压迫,直至剖宫产将胎儿娩出。

2、提高胎儿对缺氧的耐受性 ①给氧。

②静脉点滴葡萄糖及维生素C。

3、分娩方式的选择:

①宫口开全,先露已降至盆底:立即阴道助产;

②宫口未开全,先露未达盆底,不具备助产条件者,立即就地行剖宫产手术。

4、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甲状腺危象抢救规程

1.请内科医生会诊,共同用药或转内科病房治疗。

2.药物治疗:①丙硫氧嘧啶:一次口服或经胃管给药600-1200mg,以后每日维 持量300-600mg,分三次口服。

②碘溶液:每6时一次,每日20-30滴。③普萘洛尔:口服20-30mg,每6时一次,紧急情况下可采用静脉注射1-5mg(单次应用),降低周围组织对甲状腺素儿茶酚胺的反应。④地塞米松10-30mg,静脉滴注。

3.对证治疗:包括吸氧、物理降温、口服阿司匹林及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强心剂等。

前置胎盘的处理原则

1、一旦诊断明确或者高度可疑,应立即住院,在确保母亲安全的前提下,期待胎儿生存,降低婴儿死亡率。

2、给予补血、止血,及时做好输血及手术准备。(根据出血量多少、有无休克、孕龄、胎位、胎儿是否存活及宫口开大的程度,选择处理方法)

3、期待疗法:多用于部分性或边缘性前置胎盘,阴道出血不多,胎儿存活者。①住院观察,绝对卧床休息。

②每日氧气吸入3次,每次20-30分钟。③给予补血药物纠正贫血。

④应用宫缩抑制剂:硫酸镁、沙丁胺醇等防止早产。

⑤宫颈内口环扎术:根据颈管长度选用,防止子宫颈口扩大,有助延长孕龄。缝合时,加用宫缩抑制剂,采用硬膜外麻醉。

⑥期待至妊娠36周,主动终止妊娠。终止妊娠前,应用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

4、终止妊娠:①终止妊娠指征:⑴孕妇反复多量出血致贫血甚至休克者,无论胎儿是否成熟,均应立即终止妊娠。⑵胎龄达36周以后,胎儿成熟度检查提示胎儿肺成熟者。②终止妊娠方式:

剖宫产术:⑴为前置胎盘的主要分娩方式,子宫切口的选择以避开胎盘为原则。⑵胎儿娩出后,子宫体部注射催产素或麦角新碱,切口边缘以卵圆钳钳夹止血。⑶胎盘未及时娩出者,迅速徒手剥离胎盘。若胎盘剥离面出血,可用明胶海绵上放凝血酶或巴曲酶,快速置出血部位,再加沙垫压迫10分钟。⑷ 若剥离困难,胎盘粘连或植入并出血多者,应选择切除子宫。⑸若局部渗血,用可吸收线局部“8”字缝合,或宫腔及下段填纱24小时后阴道抽出。⑹以上方法无效,可行子宫动脉、髂内动脉结扎术,或行子宫全切术或次全子宫切除术。

阴道分娩:⑴仅适用于边缘性前置胎盘、枕先露、流血不多,估计在短时间内能结束分娩者。⑵决定阴道分娩后,先行人工破膜,破膜后胎头下降压迫胎盘止血,并可促进子宫收缩加速分娩。⑶若破膜后胎先露下降不理想,仍有出血,应立即改行剖宫产术。

胎盘早剥处理原则

1.一般处理:输液、备血、给氧、抢救休克等应急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测血压、记尿量、完善各项辅助检查,根据病情补充血容量、输血等。2.及时终止妊娠 ⑴经阴道分娩:①产妇,轻型病例,一般情况较好,估计短时间内能结束分娩者,可经阴道分娩。②先行破膜,使羊水缓慢流出,用腹带包裹腹部,起到压迫胎盘,使之不再继续剥离的作用。③必要时静脉滴注催产素,缩短产程。④产程中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宫底高度、宫缩情况及胎心。有条件可行全程胎心监护。⑵剖宫产:①重型胎盘早剥,特别是初产妇,不能在短时间内结束分娩者。②轻型胎盘早剥,出现胎儿窘迫征象,需抢救胎儿者。③重型胎盘早剥,产妇病情恶化,虽胎儿已死亡,但不能立即经阴道分娩者。④破膜后产程无进展者。3.并发症及处理:

⑴产后出血:胎儿、胎盘娩出后,及时宫体注射催产素并按摩子宫。

⑵剖宫产术中发现子宫胎盘卒中,配以热盐水纱垫湿热敷子宫,若不奏效,可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或用可吸收线大“8”字缝合卒中部位浆肌层。⑶若不能控制出血或发生DIC,应行子宫切除术。⑷DIC及凝血功能障碍:重型早剥及胎死宫内者,出现皮下注射部位出血、尿血、咯血及呕血等,提示DIC发生,应立即采取应对措施。

⑸急性肾功能衰竭:易发生在有重度妊高征,出现失血性休克并发DIC的患者。记尿量、补充血容量,每小时尿量小于17ml时,应给20%甘露醇250ml快速滴注,或速尿40mg静推。严密监测肾功能,必要时行透析疗法。

心衰的治疗

1.半卧位或坐位,高流量吸氧(6-8L/分)或者加压供氧。2.镇静剂:吗啡10mg肌肉注射,或杜冷丁50mg肌肉注射。3.洋地黄药物的应用:对充血性心衰效果好,如心瓣膜病、先心、高血压心脏病;对阵发性室上速和快速性心房颤动或扑动并发心衰时有明显疗效,对肺心病、心肌炎等心衰疗效较差。

4.-对低排高阻型心衰,给予强心利尿;多采用快速洋地黄类药物,如西地兰0.2-0.4mg加入25%葡萄糖20ml,缓慢静脉注射,4-6小时后重复给药,总量不超过0.8-1.0mg。然后改用口服维持,与此同时可给予速尿20-40mg,静脉注射,对合并肺水肿者,效果更好。

5.发生急性肺水肿时,可给地塞米松10-20mg静脉注射,解除支气管的痉挛,缓解肺水肿。

6.及时终止妊娠。

7.产后72小时内,应密切观察产妇的心率、呼吸、脉搏、血压、体温,每4小时一次;心功能Ⅲ-Ⅳ级每2小时一次,严防心衰及感染的发生。

8.产后4小时内要绝对卧床休息,其后继续保证充分休息,根据心功能情况,产后至少2周后方可出院。

9.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自临产至产后1周,无感染方可停药,尤其是预防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主要用要为青霉素等。

10.心功能级Ⅰ-Ⅱ者可以哺乳,但应避免劳累,心功能Ⅲ-Ⅳ者,不宜哺乳,及时退奶。

11.不宜再妊娠者,产后心功能良好且稳定者,可于产后1周行绝育手术,如有心衰,带心衰控制后再手术。

12.产后如果心率超过100次/分,仍需继续应用强心药。

重症肝炎合并妊娠的处理原则 1.应请肝病科医生协同处理。2.预防与治疗肝性脑病: ①饮食与热量:低蛋白、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饮食,限制蛋白入量(小于20g/日)。增加碳水化合物,保障热量供给,维持在1800kcal/日以上。补充大量维生素。必要时补充新鲜血浆和白蛋白。

②抑制肠道内产生和吸收毒性物质:口服新霉素、甲硝唑、乳果糖。③脱氨药的应用:精氨酸或谷氨酸钠静脉点滴。

④支链氨基酸的应用:6-合氨基酸250ml每日1-2次静点。⑤维得健100mg静脉滴注,每日2次。

⑥其他:10%葡萄糖250ml+胰高血糖素1-2mg+胰岛素8U+50%葡萄糖250ml+10%氯化钾10ml+辅酶A 50U+ATP 20mg静脉点滴。

⑦预防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促肝细胞生成素静脉点滴。3.调节免疫功能:如胸腺肽。4.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5.预防和治疗DIC:

①动态观察血小板、PT、APTT、纤维蛋白原的变化。

②肝素应用的问题:重症肝炎在应用肝素时,必须补充新鲜血液、血浆、抗凝血酶Ⅲ;宜小计量应用;在临产或分娩结束12小时内不宜应用,以免发生创面大出血。

③在DIC治疗中复方丹参的作用较肝素缓和、安全。6.积极治疗并发症(如感染、出血、肾衰等)。7.产科处理:

①早孕发病者首先治疗肝炎,病情好转后应尽早行人工流产术。

②中孕发病时,因手术危险性大,一般不宜终止妊娠;但个别重症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病情继续发展,亦可考虑终止妊娠。

③晚期妊娠发病者,宜积极保肝治疗24小时后尽早终止妊娠。分娩方式选择剖宫产术,应做好输血准备,备好新鲜血、新鲜冰冻血浆、浓缩红细胞、凝血酶原复合物、纤维蛋白原等。

④产后注意观察阴道出血量、子宫收缩情况。

⑤抗生素预防感染,选用肝损小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类。⑥回奶时避免应用雌激素。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治疗原则

1.此病凶险,处理难度大,应请肝病科医生协同处理。2.一般治疗: ①卧床休息。

②给予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低蛋白饮食。③纠正低血糖、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

3.使用保肝药物和维生素C、K、ATP、辅酶A等。4.成分输血纠正凝血因子的消耗,大量冷冻新鲜血浆可补充凝血因子,输人体血清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降低脑水肿发生率。也可根据情况给予浓缩红细胞悬液、血小板及新鲜血液。5.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短时间使用可保护肾小管上皮,宜用氢化可的松每日200-300mg静滴。6.换血及血浆置换。

7.其他(纠正及治疗并发症)。8.使用H2受体阻滞剂,维持胃液PH>5避免发生应激性溃疡。9.肾功能衰竭,利尿剂无效时可行透析疗法、人工肾等治疗。10.纠正休克,改善微循环障碍。11.产科处理:

①一旦确诊或高度怀疑时,无论病情轻重、病程早晚、均应尽快终止妊娠。②剖宫产适用于短期内无分娩可能者。术中宜采用局部或硬膜外麻醉,不应全麻以免加重肝脏损害。

③若胎死宫内,宫颈条件差,短期内不能经阴分娩者也应行剖宫产术。④若剖宫产时发生凝血障碍,出血不止,经缩宫剂等保守治疗无效宜行子宫全切术。术后禁用镇静、止痛剂。

⑤若宫颈条件好,胎儿较小,估计短期内分娩者亦可考虑经阴道分娩(或引产)。⑥产后应注意休息,不宜哺乳。

围产期心衰抢救规程

1.半卧位给氧,持续心电监护,持续导尿,计出入量。

2.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硝酸甘油、消心痛、多巴胺、酚妥拉明等治疗 3.强心、利尿:西地兰0.4mg,速尿20-40mg 4.应用镇静剂:度冷丁50-100mg肌注、吗啡5-10mg肌注

5.产科处理:短时间内可经阴道分娩则缩短第二产程,行阴道助产;无产兆或短时间内无法经阴道分娩者,宜采用剖宫产术终止妊娠,采用硬膜外麻醉,产后腹部加压沙袋。

6.选择广谱足量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纠正心律失常,纠正酸中毒,监测血气、生化,控制输液量及速度,限盐。

围产期心肺脑复苏抢救规程

1.开放气道、清除喉头血液、分泌物、呕吐物

2.人工呼吸:面罩、加压给氧、气管插管、呼吸机 3.重建循环:心前区捶击、胸外心脏按压

4.开放静脉通路,行药物治疗:肾上腺素能药、碱性药 5.经上述处理5分钟无效,急诊剖宫取胎 6.保持脑灌注: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补液 7.心电监护,请内科会诊,协助抢救。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抢救规程

1、补液,纠正低血容量,常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

2、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滴:

血糖>13.9mmol/L,RI加入生理盐水,每小时5μ。

血糖≤13.9mmol/L,RI加入5%葡萄糖溶液,酮体转阴后,改皮下注射。

3、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

4、持续胎心监护。

急性胎儿宫内窘迫抢救规程

1、积极寻找母儿双方原因:如心衰、呼吸困难、贫血、脐带脱垂等。

2、及早纠正酸中毒,静脉补液加5%碳酸氢钠250ml。

3、尽快终止妊娠:若宫内窘迫达严重阶段必须尽快结束分娩。①宫颈尚未完全扩张,宫缩过强致胎儿窘迫情况不严重者,应立即停止滴注催产素或用抑制宫缩的药物,嘱产妇左侧卧位,吸氧(5升/分,面罩供氧)观察10分钟,若胎心率变为正常,可继续吸氧观察;若无显效,应行剖宫产手术。②宫口开全,胎先露部已达坐骨棘平面以下3cm者,吸氧同时应尽快助产,经阴道娩出胎儿。

子宫破裂抢救规程

1.先兆子宫破裂:立即给以抑制子宫收缩药物(肌注哌替啶100mg,或静脉全身麻醉),立即行剖宫产术。

2.子宫破裂:在输血、输液、给氧、抢救休克的同时,尽快手术治疗。①若破口整齐、距破裂时间短、无明显感染者或患者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大手术者,可行修补术,并行输卵管结扎术。

②破口大、不整齐,有明显感染者应行子宫次全切除术。③若破口大、撕伤超过宫颈者,应行子宫全切术。3.术后给予足量有效抗生素。

严重休克者应尽可能就地抢救,若必须转送,应输血、输液、包扎腹部后方可转送。

产科操作常规 一 临产后肛查

(一)目的(适应症):(10分)(每一项2分)1.了解宫颈软硬程度、厚薄和扩张程度; 2.是否已破膜; 3.骨盆腔的大小; 4.确定胎位;

5.了解胎头下降程度。

(二)操作顺序(10分)

1.产妇仰卧位,两腿屈曲分开;(1分)2.检查者站于产妇右侧;(1分)3.用消毒纸遮盖阴道口;(1分)

4.检查者以右手食指戴指套,蘸肥皂水后,伸入直肠,拇指伸直,其余各指屈曲以利食指伸入;(2分)

5.检查顺序为:(5分)①向后触及尾骨尖端,了解尾骨活动度; ②两侧坐骨棘是否突出; ③确定胎头高低;

④用指端掌侧探查宫口大小; ⑤是否破膜;

⑥扪清颅缝囟门位置,协助确定胎位; ⑦注意有无血管搏动。

(三)熟练程度(10分)根据操作和回答情况酌情评分。

(四)无菌观念(10分)1.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3分)2.保护阴道口,防止粪便污染;(4分)3.检查时要戴指套或手套。(3分)

(五)注意事项(10分)1.应在宫缩时检查,检查时动作要轻柔;(2分)

2.次数不宜过多,临产初期(宫口〈3cm,〉,间隔4小时查一次,宫口)3cm,2小时查一次;

(2分)3.经产妇、宫缩频者,检查间隔应缩短;(2分)4.孕产期阴道流血较多,临床可疑前置胎盘者禁止肛查。(10分)二 临产后阴道检查

(一)适应症(10分)

1.肛查胎先露不明,或疑有脐带先露或脐带脱垂;(2分)2.宫口扩张及胎头下降异常,查找原因;(3分)3.轻度头盆不称,试产4-6小时产程进展缓慢;(3分)4.阴道助产前的常规检查。(2分)

(二)操作顺序(10分)

1.产妇仰卧位,两腿屈曲分开;(1分)2.检查者站于产妇右侧;(1分)3.消毒外阴;(1分)4.右手戴无菌手套,用一指或两指防入阴道;(2分)5.检查内容:(5分)①外阴、阴道发育情况及有无异常 ②宫口扩大程度,宫颈软硬、有无水肿 ③先露高低、胎方位; ④是否破膜,羊水情况; ⑤颅骨重叠;

⑥骨产道情况:耻骨弓、对角径、骶尾关节、骶凹、坐骨棘间径、坐骨切迹。

(三)熟练程度(10分)根据操作和回答情况酌情评分。

(四)无菌观念(10分)1.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3分)2.检查前,应进行外阴消毒;(4分)3.检查时要戴无菌手套。(3分)

(五)注意事项

(10分)

6.常用仪器设备操作流程 篇六

一、临床麻醉工作程序

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工作程序是提高麻醉医疗质量,确保病人安全的重要保证。麻醉医生必须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地执行工作程序,与手术医师既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又有密切的互相配合,遇有病情变化或意外情况时要全力以赴,共同协作,使手术病人顺利度过手术关。

1、麻醉科接到手术通知单后,由麻醉医师根据手术种类、病人情况和麻醉医师技术水平、业务素质妥善安排手术病人的麻醉;必要时向科主任报告麻醉安排情况。

2、麻醉前准备是直接关系到病人手术麻醉的安全,其准备工作包括麻醉前访视、麻醉前谈话和签字及麻醉前病人的准备

①麻醉前访视:掌握病情和体检,审查化验等检查结果,进行 ASA 分级,对病情进行评 估,预测麻醉和手术的危险程度。麻醉医师手术前一日访视病人,阅读病历,检查病人,拟 定麻醉前用药,麻醉选择。手术前讨论决定麻醉方案,麻醉方案包括麻醉方法,用药途径、监测项目、管理措施以及对麻醉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其处理作出估计。

②麻醉前谈话和签字: 为完善管理措施,必须实行麻醉前谈话,将麻醉全过程及其可能发 生的意外和并发症向病人或家属交代清楚,并办理麻醉协议书签字手续,谈话由责任麻醉医 师施行,也一并签字,作为病案必备项目。

③麻醉前病人的准备:术前禁食 6 小时,婴幼儿禁食 4 小时,入手术室前先行排尿,并给术前用药,胃肠道手术放置胃管等。麻醉前用药:苯巴比妥钠 2mg/kg、东莨菪硷 0.006mg/kg 或阿托品 0.01mg/kg,剧痛病人术 前可给哌替啶 1mg/kg,心血管手术病人术前给吗啡 0.2mg/kg,均在术前 30min 肌注。

麻醉前用药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作适当增减:①病情差、年老、体弱、休克、甲状腺功能低下、恶 液质者应减量;②年轻、体壮、激动、甲亢病人,应酌情增加剂量;③呼吸功能欠佳,颅内 压增高等禁用麻醉性镇痛药:④小儿全麻前,抗胆碱药剂量应稍大;⑤心动过速、甲亢、高 热、暑天,不用阿托品,以用东莨菪碱为宜。

麻醉用具和药品的准备:麻醉机、插管用具、吸引器、麻醉药和抢救用药等。

3、麻醉医师于麻醉开始前再一次检查麻醉器械、药品,充分估计术中可能发生的麻醉意外,并做好预防和抢救准备工作,严格按麻醉原则选择麻醉方法,并按计划方案施行麻醉,严格 无菌操作,避免损伤。麻醉期间坚守岗位,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各项生理指标,详细填 写麻醉记录,负责输血、补液和有关药物应用。遇有意外情况及时处理,并请示上级医师。术毕病人完全苏醒和生命体征稳定后护送病人回病房或麻醉恢复室,护送途中要确保生命体 征平稳,与值班医师或病房护士做好交接班,并予以记录。①大手术、危重疑难病人或特殊麻醉应配备主、副两位医师,并携带必要的抢救设备和药品。②主麻醉医师职责: 负责麻醉实施,应直接对病人负责。对病情全面了解并制订麻醉方案,选择何种麻醉方法、药品、器械,在麻醉过程中全面了解手术进程并积极配合。密切观察病 人术中变化并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在应急措施上和预防上提出主导意见,与副麻醉医师互相协 作进行处理。全麻醉过程中不得换班,做到自始至终。

③副麻醉医师职责:当好主麻醉医师助手。在主麻醉医师指导下做好配合工作,按照主麻 醉医师意见主动协助麻醉的实施。担任一部分病情观察与监测工作,必要时与巡回护士配合 进行治疗急救工作。负责麻醉记录。协助进行麻醉前准备和麻醉用具消毒清理工作。

4、术后随访病人 72 小时,检查有无并发症、后遗症,如有应作相应处理,以免造成不良后 果,其随访情况记录在麻醉记录单上。

5、麻醉小结应在术后 24 小时内完成。其规范要求应包括:(1)麻醉前用药效果;(2)麻醉诱 导及麻醉操作过程情况;(3)麻醉维持和手术经过,如止痛效果、肌松情况、麻醉深浅表现,呼吸循环反应和失血输血等;(4)麻醉结束时情况,如苏醒程度、呼吸道通畅否、循环功能、神经反射、神经阻滞平面和足趾活动等;(5)麻醉和手术时出何种意外,包括原因、处理措 施和效果,有何经验教训;(6)术后随访结果的记录。

二、麻醉方法与选择

原则上应根据医师的技术水平(包括麻醉医师和外科医师)、病人的病理及生理状态和医院 的手术条件来选择,务必注意安全、舒适、平衡地选择药物和方案,但也应注意麻醉质量和学科发展趋势。

(一)全麻分类和全麻药物

1、全身麻醉按麻醉药作用方式,可分为吸入麻醉、静脉麻醉、肌肉注射全麻等。临床上全 身麻醉多是几种药物的复合应用,取长补短、协同作用,以减少药物用量,减轻副反应,使 麻醉更加安全、平稳。按复合方式的不同分为:静脉复合麻醉、静吸复合麻醉。近年又发展 了不同麻醉方法的复合,如复合后以全麻为主,也可归于全身麻醉的范畴,如全麻复合硬膜 外阻滞。

2、全身麻醉的实施原则 [1] 除门诊短小手术等实施单纯静脉麻醉外,全身麻醉均需在气管插管,辅助或控制呼吸 下实施。[2] 复合麻醉时,要注意药物的协同作用,根据药物间相互作用的特点,病情和手术要求,合理选择麻醉药物。[3] 准确判断麻醉深度 根据所用药物性质、作用时间、剂量,综合循环系统(血压、脉 搏)的变化和病人对手术的反应综合判定麻醉深度。[4] 在满足全麻的基本要求前提下,优化复合用药,原则上应尽量减少用药种类。[5] 保持气道通畅和氧供,维持正常的氧合和通气。[6] 必须具备性能良好的麻醉机(按照检查程序认真进行性能检查),全套插管用具和吸痰 吸引设备。有条件医院应配置有可靠的呼吸机和呼吸参数监测的麻醉机。还应配置可靠的吸 入麻醉药挥发罐和供氧报警装置。[7] 全麻监测 a、基本监测项目:无创血压、心率、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等。b、特殊 病人,应具备直接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血糖和血气分析血生化。c、全麻监测还应包括: 尿量、呼吸、体温、呼吸末 CO2 监测。[8] 特殊病人的全麻用药选择:a、肝肾功能受损病人的麻醉 宜选择依赖肝肾代谢少,不 影响肝肾功能的短效麻醉药如异丙酚、咪唑安定、阿曲库铵、维库溴铵、异氟醚、地氟醚等。b、颅脑外科手术麻醉 选择对颅内压影响小的静脉麻醉药如硫喷妥钠、异丙酚等,吸入麻 醉药宜选择异氟醚。后颅凹、脑干手术,宜用异丙酚维持麻醉并保留呼吸。

3、基础麻醉:利用某些药物使病人进入一类似睡眠(但非麻醉)的状态,称为基础麻醉。主要用于不合作小儿,为全麻、局麻或神经阻滞麻醉建立良好的基础。一般常用氯|胺酮、安定、羟丁酸钠,近年来也将咪唑安定、异丙酚用于基础麻醉。注意:术前已有呼吸道部分 梗阻或抑制,饱胃、肠梗阻患儿,基础麻醉可不用,一般情况差者减量。②基础麻醉:主 要用于不合作的小儿,常用氯胺酮 4~6mg/kg 肌注,如果在基础麻醉加局麻下完成短小手 术,可与小剂量镇静剂如异丙嗪 1mg/kg 或氟哌啶 0.05~0.1mg/kg 复合肌注,也可复合 安定 0.2mg/kg 肌注。如已开放静脉者,应以静脉用药为首选。

常用药:1.氯胺酮 4~6mg/kg 肌注,2~8min 入睡,维持 20~30min,主要用于不合作小儿,进入手术室,为开放静脉和其它麻醉建立基础。可与小剂量镇静剂如异丙嗪 1mg/kg 或氟哌 利多 0.05~0.1mg/kg 复合肌注。2.如果静脉开放后,为辅助局麻和阻滞麻醉,可用羟丁酸钠 50mg/kg,或氯胺酮 1~2mg/kg 静注,或异丙酚 2~4mg/kg/h 持续静注,但要注意给氧,监 测呼吸和 SpO2 的变化。

4、静脉麻醉:本文特指不作气管插管而进行的静脉麻醉或静脉复合麻醉。对于一些非俯卧 位小浅表手术、灼伤换药、诊断性检查等可在不进行气管插管的静脉麻醉下进行。

常用的静脉麻醉有: ①氯胺酮静脉麻醉:氯胺酮 2mg/kg 静注,维持 10~15min,也可配制成 0.1%溶液静滴维 持。必要时辅用安定、羟丁酸钠等,可减少氯胺酮用量。②羟丁酸钠静脉麻醉:羟丁酸钠 50~80mg/kg 静注,复合氯胺酮 1~2mg/kg 间断静注。需注意对呼吸的抑制作用,应常规给氧。③异丙酚静脉麻醉:氯胺酮 1~2mg/kg 静注后,以 0.1%异丙酚+0.05~0.1%氯胺酮溶液持 续静滴,可减少氯胺酮的副作用。需常规给氧,监测 SpO2。注意:实施静脉麻醉期间,必备氧气、吸引器、麻醉机和气管插管抢救设备。

5、气管内全麻(吸入麻醉):是全身麻醉的主要方法之一,便于控制呼吸道,利于呼吸管理 及肌松药应用,尤其对胸心手术、头颈、口腔手术、腹部大手术、危重病儿手术,侧卧位、俯卧位、坐位手术等。[1].常用药物:①吸入全麻药:常用的吸入麻醉药有笑气(N2O)、安氟醚、异氟醚、七氟 醚、地氟醚。安氟醚应用最广,异氟醚不引起痉挛性脑电图变化,也不增加颅内压,是颅脑 手术较好的麻醉药之一。七氟醚、地氟醚价格较高,特别像地氟醚挥发罐价格昂贵,尚未广 泛应用。N2O 由于气源问题,也未能普及。②静脉全麻药:氯胺酮 2mg/kg、羟丁酸钠 50~80mg/kg、咪唑安定 0.1~0.2mg/kg、异丙 酚 1.5~2mg/kg,单独应用剂量宜偏大,两药合用时应减量。③肌松药:琥珀胆碱 0.6~ 1mg/kg(气管插管),维库溴铵或潘库溴铵 0.08~0.1mg/kg,作用维持 40min 左右,追加量为初 量的 1/3~1/2。[2].麻醉诱导:诱导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病情和预期的气道管理问题(如误吸危险、插管困难 或气道不畅)。对气道处理困难者常在表麻下插管最安全,以能尽早控制气道,一般常采用 静脉全麻药一麻醉镇痛药一肌松药复合诱导。A 静脉全麻药:硫喷妥钠 3~5mg/kg,异丙 酚 1.0~2mg/kg,氯胺酮 2mg/kg、咪唑安定 0.1~0.2mg/kg,依托咪酯 0.2~0.3mg/kg, 羟丁酸钠 50~80mg/kg 等。单独应用时剂量稍偏大,两药合用时,均应减量。B 肌松剂: 维库溴铵 0.1mg/kg,阿曲库铵 0.5mg/kg,哌库溴胺 0.1mg/kg,潘库溴铵 0.1mg/kg,琥珀胆碱 1.5~2mg/kg。C 麻醉性镇痛药: 芬太尼 2~4ug/kg,(心血管手术麻醉时 8~10ug /kg)①氯胺酮 2mg/kg+羟丁酸钠 50~100mg/kg。②咪唑安定 0.2mg/kg 或异丙酚 2mg/kg+芬太 尼 2~4μ g/kg+肌松药。③安定+氯胺酮+肌松药 注意:2 岁以下小儿慎用芬太尼。[3].麻醉维持:当病人处于足够的麻醉深度时就进入维持期,重点是维持病人内环境稳定 和调控麻醉深度。采取三类药物复合应用,如:①异丙酚 2~6mg/(kg*h),芬太尼 2ug/(kg*h),维库溴铵(潘库溴铵或哌库溴铵)0.05~0.1mg/(kg*h);②咪唑安定 0.1~0.2mg /(kg*h)。③方案中芬太尼和肌松剂用量同方案①; ③氟哌啶 0.05~0.1mg/(kg*h);[4].麻醉机和气管插管: ①全麻器械: 麻醉环路: a、体重<10kg 儿童,选用半紧闭麻醉机或 T 型管系统(见附注); 体重>10kg 儿童可应用循环紧闭麻醉机,但须改用小儿贮气囊和小儿呼吸回路。b、贮气囊容量:1 岁以内用 500ml,1 岁以上用 1000ml 贮气囊。c、面罩:选择有最小无效腔的面罩,最好用透明的塑料或硅胶面罩。d、口腔通气道 e、喉镜:一般选用小号镜片,新生儿可选 用直镜片。f、气管导管选择。(附注:T 型管系统(Ayre’s 低体重幼儿装置):优点是结构简单,呼吸阻力小,无效腔 小。缺点是气道干燥,不易加深麻醉。只适用于新生儿、婴儿中。5 岁以下无合适小儿麻醉 机的情况。新鲜气流量=2~2.5×分钟通气量时可基本消除重复吸入,改良 Ayre’s 法可用于 婴儿开胸手术。)

②气管插管注意事项:a、选择合适的气管导管 b、婴幼儿呼吸道最狭窄处在环状软骨水平,喉腔呈现漏斗型,插管如遇阻力,应选择小一号导管。c、插管后检查两肺呼吸音是否 均等,当给予 15~20cmH2O 正压通气时,无套囊导管周围允许有轻度气体漏出。d、导管 应牢固固定,体位变动后,应再作两肺听诊,以防导管滑出、扭曲或误入一侧支气管。

③呼吸管理(控制呼吸及机械通气)a、: 呼吸频率: 婴儿及新生儿 36 次/分; 1~5 岁: 25~ 30 次/分;6~9 岁:20~25 次/分;10~12 岁:18~20 次/分。b、潮气量:新生儿 6ml/kg,婴儿 8~10ml/kg,小儿 10ml/kg。c、吸/呼比:1∶1.5 或 1∶2。d、吸气压:7~15cmH2O。e、长时间机械通气需监测动 脉血气,根据结果调整呼吸参数。④麻醉苏醒期处理: a、拔管指征:肌力基本恢复:自主呼吸正常,呼吸交换量满意,潮 气量>8ml/kg,吸入空气时 SaO2>90%,PaO2>80mmHg,PaCO2<45mmHg。

下列情况必须完全清醒后拔管;①插管困难病儿;②急症手术病例避免呕吐返流;③新生儿。b、拔管时须充分清理口咽分泌物。拔管后体位取侧俯卧位或肩下垫薄枕、头偏向一侧,以防误吸。舌后坠者,置口咽通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

6、静吸复合麻醉 ①麻醉诱导同静脉复合麻醉。②麻醉维持: i、静脉-吸入复合麻醉:以静脉复合麻醉为主,补充吸入 N2O、安氟醚、异氟醚、七氟醚或地氟醚维持麻醉,是目前国内常用的方法之一。ii、吸入麻醉:静脉诱 导后以 N20(60~70%)-O2(30~40%)和一种挥发性吸入麻醉药如异氟醚或安氟醚维持麻醉,并在此基础以上给予肌松药。iii、吸入-静脉复合麻醉;在吸入麻醉的基础上辅以静脉麻醉药 或麻醉镇痛药,此法以吸入麻醉为主。

7、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 胸内手术,如食道、肺、纵膈;胸壁手术;上腹部如贲门、胃、复杂胆道、肝脏、胰腺,十二指肠、脾脏等手术应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有 利于维护呼吸道通畅,保证氧供及控制呼吸,硬膜外麻醉保证确切的镇痛及肌松,还能行术 后镇痛(PCEA),两种方法的联合应用可以优势互补,近几年来,临床已广泛应用。

(1)操作常规 ①根据手术切口中点选择硬膜外阻滞穿刺点。②局部麻醉药一般可选 1%利多卡因和/或 0.25%布比卡因混合液,内加 1∶20 万肾上腺素。试验量 3ml,诱导剂量共为 5~8ml,确定阻滞平面后即可行全麻诱导插管,术中可根据麻 醉深浅追加局麻药。(Guedel 在仔细观察了乙醚诱导的病人反应后拟定麻醉的 “分期” “分 或 级”,现代麻醉药的诱导非常迅速,以至于所描述的各个阶级(期)通常不可截然分开的。但 是对于这些期的划分可以提供一些有用的术语来描述从清醒到麻醉的整个过程,并为临床麻 醉提供安全和警觉的信号。)③静脉全麻诱导,依次给予镇静剂、镇痛剂、肌松剂完成气管插管,接麻醉机控制呼吸,机械通气或手控。术中可间断追加镇静、镇痛、肌松剂或连续给药维持麻醉。④术后镇痛。手术结束在硬膜外导管拔除之前注入吗啡 2mg(稀释 2~4ml)或保留硬膜外导 管接镇痛泵。

(2)注意事项 ①麻醉前准备与麻醉前用药参照全身麻醉。有硬膜外麻醉禁忌症者不适合选用。②全麻诱导时剂量酌减,否则易导致严重的低血压,甚至休克。

(二)部位麻醉: 在合理应用基础麻醉或辅助药的情况下,小儿也可以部位麻醉下进行手术。但麻醉管理不能忽视,应备麻醉机及急救用品。

1.蛛网膜下腔阻滞:局麻药液注入蛛网膜下腔,产生相应脊神经根阻滞,其支配区域感觉运 动功能暂时消失,又称脊椎麻醉,简称腰麻。

[1]、适应证与禁忌证 ①适应证:下腹部、盆腔、肛门会阴部及下肢手术。②禁忌证:休 克、血容量不足、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恶液质、严重高血压、高颅压、脑膜炎、脊 柱畸型、穿刺部位感染、凝血机制障碍和不合作者应视为绝对禁忌症。老年及高龄、高血压、心脏病应视为相对禁忌症。

[2]、麻醉前准备 ①术前禁食、禁水 6 小时。②人室前肌注苯巴比妥钠 0.1 克或安定 10 毫克。③准备好急救器具及药品。

[3]、操作方法 ①体位:取侧卧位,头前屈垫枕、背部贴近手术台边缘并与手术台平面垂直,双手抱膝,膝部贴腹和胸壁。若患肢不能屈曲,可取被动体位,健肢屈曲。肛门会阴部手术亦可取坐位,如“鞍麻”。②穿刺点:一般选择腰 3~4 或腰 2~3,最高不得超过腰 2~3,以免损伤脊髓。两侧髂嵴 最高点的连线与脊柱相交处相当于腰 3~4 棘突间隙或腰 4 棘突。③穿刺方法:先行皮肤消毒,范围上至肩胛下角,下至尾椎,两侧至腋后线,然后检查腰 穿针与针芯是否匹配。在所选择的穿刺点棘突间隙中点做局麻,左手拇指或拇、食指固定皮 肤,右手持腰穿针垂直皮肤进针,依次经皮肤、皮下组织、棘上和棘间韧带。待穿刺针固定,改双手进针,第一次阻力消失表示针入硬脊膜外腔,第二次阻力消失表示针入蛛网膜下腔,抽去针芯见清澈脑脊液流出,此为直入穿刺法。也可使用侧入穿刺法,在棘突间隙中点旁开 1.5cm 处穿刺,穿刺针向中线倾斜,与皮肤成 75 度角对准棘突间孔方向进针,经黄韧带、硬脊膜及蛛网膜进入蛛网膜下腔。此法适用于韧带钙化的老年人,棘突间隙不清的肥胖者或 直入法穿刺失败的病人。然后将配制好的局麻药液缓慢注入,一般 10~30 秒注完后退针,用创可贴或敷料复盖穿刺点,患者缓慢的改平卧位。④调节平面:影响麻醉平面的因素很多,如体位、用药剂量、浓度、容积、比重、注药速度、局麻药性能、穿刺针粗细、斜面方向、脊柱弯曲以及病人的病理生理如腹内压增高等。其方 法是根据体位调节,针刺皮肤试痛后和观察运动神经麻痹情况来进行。用重比重溶液时,病 人头端越低,麻醉平面越高。一般头低位不超过 15 度,麻醉平面上升至所需高度时,即将 头端放平,注药后 15 分钟阻滞平面固定。⑤常用局部麻醉药浓度及剂量 A、普鲁卡因重比重液 普鲁卡因粉剂 150mg,用脑脊液稀释后加入 0.1%肾上腺素 0.2ml 共计 3ml(脑脊液比重为 1.006)B、地卡因重比重液 1%地卡因、10%葡萄糖液和 3%麻黄碱各 1ml,配制成 1∶1∶1 溶 液 C、布比卡因重比重液 0.5%或 0.75%布比卡因 2ml(分别为 10mg 或 15mg)加入 10%葡萄 糖液 0.8ml、0.1%肾上腺素 0.2ml 共计 3m1。

[4]、意外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①低血压: 主要由于相应区域交感神经阻滞、麻醉平面过高和病人心血管代偿功能较差所致。处理方法:加快输液速度,吸氧,麻黄素 10mg iv,合并心率减慢阿托品 0.3mg、0.5mg iv。②呼吸抑制:麻醉平面超过 T4 甚至更高,导致肋间肌麻痹,胸式呼吸受限。平面超过 C4 则可致膈肌麻痹,腹式呼吸限制。处理:面罩供氧,辅助呼吸,全脊麻应立即气管插管人工 呼吸,同时支持循环。③恶心呕吐:因循环、呼吸抑制引起脑缺血缺氧或手术牵拉内脏迷走神经功能亢进所致。处理:吸氧、纠正低血压。内脏牵拉反应应予哌替啶 25mg、50mg iv;或胃复安 10mg/氟 哌利多 2.5mg IV,④头痛:分低颅压性、高颅压性头痛。前者因脑脊液外漏所致,后者系化学药物刺激或感 染所致。处理:低颅压性头痛,绝对卧床,静脉补液,早期进食和饮水。必要时给予镇静、镇痛药辅以针炙、中药治疗等。高颅压性头痛给予对症处理,合并白细胞增高、体温增高,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症状者应加大抗生素剂量。⑤尿贮留:由于支配膀胱的神经恢复较晚或术后疼痛所致。处理:给予针炙、引导排尿,必要时导尿。

[5]、监测:麻醉期间应加强对患者意识、循环及呼吸的观察,监测无创血压、心率、心电 图、脉搏氧饱和度等。手术结束后,麻醉平面退至 T6 以下才能送回病房。

2.骶管麻醉(骶管腔阻滞):将局麻药液注入骶管腔内以阻滞骶神经,其支配区域感觉与运动 功能暂时消失,称骶管阻滞。由于骶管腔容量大,容易发生毒性反应及阻滞不全,在成年人 多由低位硬膜外阻滞取代,在小儿腹部、肛门、会阴、下肢手术仍有应用价值。

[1] 适应证与禁忌证:肛门和会阴部手术、膀胱镜检查、宫腔镜手术等为适应症。骶裂孔畸 形、、血液凝固异常、脊膜膨出、血容量显著减少和穿刺部位感染等应视为禁忌。[2] 麻醉前准备:同硬膜外麻醉。

[3] 操作 ①体位:患者侧卧位或俯卧位。②定位:在尾椎骨上方 3~4cm 处,两骶骨角之间有一三角形凹陷,即为骶裂孔。骶裂孔 中心与两髂后上棘相互连线,呈等边三角形,可作为定位的参考。③穿刺方法:在骶裂孔中央局部浸润麻醉。用 16G 或 18G 粗短针穿过皮肤、皮下组织,穿刺针与皮肤呈 45 度方向进针,穿破骶尾韧带有类似黄韧带落空感。注入盐水无阻力,快 速注气无皮下气肿,进针深度成年人 3~4cm,小儿约 1.5~2cm,回吸无血液及脑脊液即可 注入试验量 4~5ml。5 分钟后观察无脊麻症状,再将余量一次注人。亦可置管,连续用药。④常用药物及浓度: 1.6%利多卡因加 0.2%地卡因混合液(内加 1︰20 万肾上腺素)总量 3ml 或 0.5%布比卡因溶液。

[4] 注意事项 ①穿刺针不得超过骶 2 水平(平髂后上棘连线),以免刺破脊膜,导致大量局麻药液进入蛛 网膜下腔,出现平面意外升高。②单次给药时要注意局麻药中毒反应。③骶管腔血管丰富,如回抽有血应放弃,改腰段硬膜外阻滞。

3.硬膜外麻醉: 适应证:上腹部至下肢手术;一般情况良好,可不受年龄限制。穿刺部位:儿童较成年人低 1~2 个间隙,进针深度 1~2.5cm。用药配方:利多卡因 8mg/kg,浓度:>10 岁-1.2~1.5%;5~10 岁-0.8~1%;3~5 岁-0.75%;<3 岁-0.5%布比卡因 1~2mg/kg,浓度:>10 岁-0.25%;5~10 岁-0.2~0.25%;3~5 岁-0.2%。4.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

[1] 适应证:下腹部、盆腔,肛门会阴部及下肢手术。腰麻可保证良好的镇痛、肌松作用,且起效快。连续硬膜外麻醉可提供长时间手术麻醉,且便于术后镇痛。可以在一穿刺点完成 两种方法麻醉。

[2] 操作 ①麻醉前准备及体位同硬膜外麻醉。②穿刺点一般选 L2~3 或 L3~4 间隙。③穿刺选正中入路,先完成硬膜外腔穿刺(市售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包一般配有特制的带 有腰麻穿刺针的硬膜外穿刺针具)。取下硬膜外针芯,插入腰麻穿刺针继续进针,当蛛网膜 穿过时有明显落空感,针内有清澈脑脊液流出。将配好的腰麻药液缓慢注人,取下腰麻针,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留置 3~4cm。退针,固定导管,缓慢改平卧位,调节腰麻平面达 预定区域。④选用腰麻药物不同,维持麻醉时间不等。当需要延长麻醉时间或因向上平面不足时,可 经硬膜外导管给药,首次 5~10ml 即可,以后可分次追加 4~6ml。术毕拔导管前,可注入 吗啡等药术后镇痛。

[3] 主要意外与并发症同硬膜外麻醉与腰麻 5.臂丛麻醉(臂丛神经阻滞麻醉)⑴适应证与禁忌证:上肢、肩关节手术可应用腋路及肌间沟阻滞法。对精神高度紧张,不 合作者不宜选用,小儿可在基础麻醉下进行,年龄过大者,因颈部组织过分疏松,应慎用臂 丛神经阻滞肌间沟法。

⑵操作常规:①麻醉前用药:苯巴比妥钠 0.1g 或安定 10mg 肌注。②备齐麻醉机、氧气、气管插管用具及急救药品。③测定基础 BP、HR、SpO2,开放静脉通道。④肌间沟法:肩 部和上臂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对侧,患侧肩下垫薄枕,上肢紧贴身 旁。在锁骨上方胸锁乳突肌后缘触及前、中斜角肌与肩胛舌骨肌共同形成的一个三角形间隙,三角形底边处可触及锁骨下动脉搏动,穿刺点即相当于环状软骨边缘第六颈椎水平。常规消 毒皮肤、铺无菌巾。左手食指固定皮肤,右手持 7G 注射针头,垂直皮肤刺入此沟,略向下 向后方(约 C5 横突)推进,穿过浅筋膜后有脱空感。若同时患者有异感则为较可靠的标志,若无异感,亦可缓慢进针,直达 C6 横突,稍稍退针,接局麻药液注射器,回抽无血液,无 脑脊液,无大量气体,即可注人局麻药 15~25ml(成年人)。不宜同时进行两侧阻滞。⑤腋 路法:适用于上臂下 1/3 以下部位手术或骨折手术复位,以手、腕和前臂尺侧部手术为首 选。患者平卧去枕,患肢外展 90 度,屈肢 90 度,手背贴床且靠近头部行军礼状,完全显露 腋窝,在腋窝处摸到腋动脉搏动,取动脉搏动最高点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左手 固定腋动脉,右手持 7G 注射针头,垂直刺入皮肤,斜向腋窝方向,针与动脉夹角 20 度,缓慢进针,直到有筋膜落空感,针头随动脉搏动摆动或出现异感,左手固定针头,右手接预 先备好的局麻药液注射器,回抽无血,注入局麻药 20~40ml。注射完毕腋部可出现一梭状 包块,证明局麻药注入腋鞘内,按摩局部,帮助药物扩散。⑥常用局麻药:

1、1%利多卡因。2、2%利多卡因+0.75%布比卡因混合液。或 1%利多卡因、0.25%布比卡因混合液。3、2% 普鲁卡因。4、0.5%罗哌卡因(注:两种药物混合应该用原有药物的最大浓度,因为混合 原两种药物被相互稀释,否则不应用“+”号)以上药液内含 1︰20 万肾上腺素。注意事。项同颈丛神经阻滞。⑶主要意外与并发症:①局麻药中毒反应:腋路阻滞时,左手固定针头不稳,导致穿刺针 误入腋动脉内是常见原因,肌间沟法有误人椎动脉的可能,预防与处理同颈丛阻滞。②肌间 沟法可出现霍纳氏综合征、喉返神经和膈神经阻滞等意外与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同颈丛阻滞。③气胸:肌间沟法锁骨上、下法阻滞后患者出现胸闷,有发生气胸可能。阻滞前、后应进行 两肺听诊对比,患侧呼吸音明显减弱,伴呼吸困难即可确定气胸成立,X 线检查可确诊。气 胸肺压缩<20%可进一步观察,吸 O2,待其自然恢复。若气胸肺压缩>20%并有明显症状应使用闭式引流术。④肌间沟法有误入蛛网膜下腔和硬膜外间隙的可能性,应加强对意识、呼吸及循环的观察和监测。⑤避免同时做双侧肌间沟法,以防膈神经和喉返神经阻滞造成呼 吸抑制,需做双侧臂丛阻滞麻醉,应一侧肌间沟法另一侧为腋路法或锁骨下法,严格控制单 位时间用药剂量,二者用药时间需间隔 10~40min 以防局麻药中毒,或一例用 1%利多卡因 另一侧用 2%普鲁卡因。6.颈丛神经阻滞麻醉

[1] 适应证与禁忌证: 于颈部手术如甲状腺腺瘤、甲状舌骨囊肿等颈部浅表手术,适用于锁骨内侧段骨折内固定术。原发性甲亢、颈部巨大肿块且有气管压迫、气管移位者、呼吸道难以保持通畅或颈椎病伴呼 吸功能不全者视为禁忌。精神极度紧张不合作者、小儿及年龄过大者(﹥75 岁)也不宜选 用。

[2] 操作常规 ①麻醉前用药:苯巴比妥钠 0.1g 或安定 10mg 肌注。②备齐麻醉机、氧气、气管插管用具及急救药品。③测定基础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心电图,开放静脉通道。④确定穿刺点: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对侧,双上肢自然平放于身体两侧。麻醉医师站在 患侧,嘱患者作抬头运动,显露胸锁乳突肌,定其后缘中点或后缘与颈外静脉交叉点为 C4 穿刺点;乳突尖下方 1.5cm,胸锁乳突肌后缘定为 C2 穿刺点;C2 与 C4 连线中点即为 C3 穿 刺点。每点注药 3~4ml。⑤颈浅丛阻滞:左手食指或拇、食指固定皮肤,右手持 7G 针头在 C4 点垂直皮肤进针,遇有轻度筋膜落空感即达胸锁乳突肌的肌膜下,注药 8~10ml。⑥改良一点法颈深丛阻滞:即在 C4 穿刺,有骨质感停进针,即为 C4 横突,回抽无血或 液体注药 6~8ml,达到同样效果。⑦常用局麻药: 1)1.33%利多卡因或 1%利多卡因、0.1%地卡因混合液; 2)2%利多卡因+0.75 布比卡因或 1%利多卡因、0.25%布比卡因混合液; 3)0.5%罗哌卡因。局麻药内加入 1∶20 万肾上腺素,可延长麻醉药效,减低毒性,减少出血和预防血压下降,罗哌卡因可不加肾上腺素。

[3] 意外与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①局麻药中毒反应:多因误入血管所致,严格掌握浓度、容量、注药速度,因颈部血管丰 富,药物吸收迅速。注药前、中、后应回抽。一旦出现症状,立即停止注药,吸 02,必要 时面罩下加压供氧,危重病人行气管插管人工呼吸。烦燥者安定 10mg iv。抽搐者 2.5%硫 喷妥钠 100mg~200mg 缓慢 iv 或抽搐停止即停,必要时用肌松药,直至惊厥、抽搐停止;支持循环,加快输液,合并低血压给予血管收缩药。②全脊麻与高位硬膜外腔阻滞: 可因局麻药液误入蛛网膜下腔或硬脊膜外腔所致。深丛阻 滞时,若针深已超过 3~3.5cm 仍未触及横突,不应冒然继续进针,应重新判定穿刺点的位 置,进针方向角度是否有误或体位变动。一旦发生全脊麻或高位硬膜外阻滞症状立即支持呼 吸与循环,面罩下加压供氧,呼吸停止者立即气管插管,人工呼吸;合并低血压则加快输液 及应用血管收缩药。③霍纳氏综合征:因颈交感神经阻滞所致,无需特殊处理。④喉返神经阻滞、膈神经麻痹:前者出现声音嘶哑或失音,轻度呼吸困难,短时间可自行 恢复。后者系膈神经累及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吸氧可缓解,行双侧深、浅丛阻滞,容易出现 以上并发症,因此,原则上应避免同时行双侧深、浅丛阻滞,尤其是三点法(C2、C3、C4阻滞)。⑤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冠状动脉病变、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局麻药内禁止或 慎用肾上腺素。⑥椎动脉损伤引起血肿。

三、麻醉期间监测目的指南

(一)麻醉期间应配备的基本监测项目

1、局麻和区域麻醉:无创性血压、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呼吸频率。

2、全身麻醉:无创性血压、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以及吸入气氧浓 度。

(二)依据病人情况和手术类型选择监测项目

1、健康病人行常规外科手术时只需作非创伤性监测:①无创性血压;②心电图;③脉搏氧 饱和度。

2、健康病人进行大手术或手术期间需采用控制性降压,以及心脏病人进行非心脏手术,必 须选择:①心电图;②直接动脉内测压;③中心静脉压;④脉搏氧饱和度;⑤食管、直肠连 续测温;⑥尿量监测;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3、重危病人和进行心脏外科手术的病人必须选择:①心电图;②直接动脉测压;③中心静 脉压、肺动脉压和肺毛细血管楔压及心排血量;④食管、直肠或(和)鼻咽部测温;⑤脉搏 氧饱和度;⑥尿量监测;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4、脊髓、脑干及涉及脑功能区域的颅脑手术和大血管手术应选择诱发电位等脑-神经生理监 温测项目。

(三)麻醉深度的监测:新近已在临床应用的有脑电双频谱指数,心率变异性等。以上是麻醉期间监测的目标指南,由于技术原因和经济原因,有些监测项目至今尚未达到 临床要求,如肺动脉压和肺毛细血管楔压及心排血量等。希望二级医院以上的单位麻醉科,努力学习业务技术,提高医院领导的认识,逐步达到目标指南新规定的监测项目,确保病人 麻醉安全。

四、麻醉科常备药品(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

吸人麻醉药:安氟醚、异氟醚、七氟醚、地氟醚、氧化亚氮。静脉麻醉药:异丙酚、氯|胺酮、依托咪酯、硫喷妥钠、羟丁酸钠。局部麻醉药:利多卡因、普鲁卡因、布比卡因、罗哌卡因、地卡因。肌肉松弛药及桔抗药:松弛药:维库溴铵、潘库溴按、哌库溴铵、阿曲库铵、琥珀胆碱。拮 抗药:新斯的明、吡啶斯的明、依酚氯胺、加兰他明。镇痛药及拮抗药:镇痛药:吗啡、哌替啶、芬太尼、舒芬太尼、阿芬太尼、曲马多。拮抗药: 纳洛酮。血管扩张药:硝普钠、硝酸甘油、乌拉地尔、三磷酸腺苷等。镇静催眠药:苯巴比妥钠。神经安定药:安定、咪唑安定、氟哌利多、异丙嗪。拮抗药:氟吗泽尼。抗胆碱药:东莨菪碱、阿托品。强心药:毛花苷丙 K(西地兰)、毒毛花苷 K、安利农、地高辛。拟肾上腺素能药: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苯肾上腺素、麻黄素、异丙肾上腺素、间羟胺、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抗肾上腺素能药:艾司洛尔、酚妥拉明、拉贝洛尔 中枢兴奋药:尼可刹米、洛贝林、回苏灵。

抗心律失常药:利多卡因、苯妥英钠、普萘洛尔(心得安)、溴苄胺等。钙通道阻滞药:维拉帕米(异搏定)、尼莫地平、心痛定。止血药:对羧基苄胺、氨基已酸、立止血、凝血酶、鱼精蛋白、维生素 K。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用药:氯化钠溶液,葡萄糖氯化钠溶液,葡萄糖溶液、氯化钾、葡萄 糖酸钙、乳酸钠、碳酸氢钠、乳酸钠林格氏液、氯化钙。血浆代用品:血定安、贺斯、水合葡萄糖、右旋糖酐 40、706 羟乙基淀粉。脱水药:甘露醇。利尿药:速尿、利尿酶。抗凝血药:肝素。激素类药:地塞米松、氢化考的松。其它常备药品:地氟醚、罗比卡因、舒芬太尼、丙烯吗啡、拉贝洛尔(柳胺苄心定)、氟吗泽 尼、阿托品、甲氧胺、苯福林、咖啡因、利他林、美解眠、多抄普仑、奎尼丁、止血敏、维 生素 K1、血定安、枸椽酸钠、可乐定、抑肽酶、胰岛素、垂体后叶素等。

五、基本麻醉设备

[一]麻醉设备:

1、麻醉机:包括普通麻醉机和多功能麻醉机,其数量与手术台比例为 1∶1。

2、气管内插管全套器具:咽喉镜、气管导管、管芯、面罩、牙垫等。

3、一次性硬膜外穿刺针包和硬膜外、腰麻醉联合穿刺包,其包内应含有抽药和注药过滤器。

4、氧治疗设施。

5、附件:开口器、拉舌钳、通气道、人工呼吸器等。

6、微量输液泵:每个手术台应配 1 台,微量注射泵:每个手术台应配 1-2 台。

7、输血、输液及病人体表的降、复温装置。

8、麻醉记录台、听诊器等。

[二]监护仪器:

1、心电监护仪(示波、记录装置)、脉搏血氧饱和度仪,每个手术台配备 1 台。

2、心电除颤监护仪(胸外、胸内除颤电极),每个手术单元必须配备 1 台,10 个手术台以上 者应本配备 2 台。

3、二级以上医院必须配备有创性血流动力学监护仪,在 3 个监护仪中必须具有 1 台该功能 的监护。

4、开展全身麻醉的医院必须具有周围神经刺激仪肌肉松弛监测仪。

5、应用麻醉机进行全身麻醉在监护仪中需含有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或单独的呼气末二氧化 碳监测仪。[三]其它:

1、二级医院或每日用血量大于 800ml 以上的医院,必须配备自体血液回收装置。

2、二级以上医院必须配有纤维束咽喉镜或纤维光气管镜。

7.常用仪器设备操作流程 篇七

又称穴位注射,是将水剂药物注入穴位,用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将针刺和药物结合起来,利用穴位的刺激作用和药物的药理作用,发挥综合效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适应范围及用物准备

① 适应范围

适应范围很广,临床常用于关节痛、胃痛、高热、小儿麻痹后遗症、慢性鼻炎、斑秃等。

② 用物准备

治疗盘:遵医嘱备药、注射器(套)、消毒液、棉签、棉球。

常用药物和剂量

常用药物:凡肌内注射用的药物,均可供穴位注射法用。常用的中药注射液有:复方丹参、川芎、柴胡等。西药有:维生素b1、维生素c、0.25%~2%盐酸普鲁卡因、阿托品、利血平等。

注射剂量:一般以穴位部位来分,耳穴:0.1ml,头面部:0.3ml~0.5ml,四肢部:1ml~2ml,胸背部:0.5ml~1ml,腰臀部:2ml~5ml或5%~10%葡萄糖液10ml~20ml。

疗程:急症患者1~2次/日,慢性病一般每日或隔日一次,6~10次为一个疗程。反应强烈者,可隔2~3日一次,穴位可左右交替使用。每个疗程间可休息3~5日。

操作程序

① 洗手、戴口罩,按医嘱准备药液。

② 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旁,做好解释,取得合作。

③ 根据病情选穴、选择体位,暴露局部皮肤。

④ 再次核对,确定注射穴位,常规消毒局部皮肤。

⑤ 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提供针尖对准穴位迅速刺入皮下,然后将针缓慢推进,达一定深度,产生得气感应后,如无回血,推注药物。

8.常用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篇八

二、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或损坏时),修理人员应及时查找原因,并做详细记录(属正常使用发生的故障或操作不当使仪器损坏的,要实事求是地做出鉴定),重大故障科室要及时报告器械科,属异常损坏,科室主任要写出书面报告,并报请院领导研究处理。

三、大型仪器设备要采用专管共用,有些则要集中在某个中心,以便充分发挥仪器的效能。

四、大型仪器设备,要按规定标准收费,院内外进行的科研项目,要收科研费。

五、仪器设备概不外借,不经主管科室及院领导批准,科室不得私自拿出院外使用,若发现有拿出者,将进行罚款处理。

六、仪器设备的使用与奖金挂钩:对于购置后长期不用或使用率不高,科室管理不善或不能专管共用,由器械科会同有关科室提出报告,扣发科室主任或科室奖金,并经领导批准调整使用。

9.汽车举升机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 篇九

操作使用说明:

1、使用前应检查各紧固件是否在运输当中或使用当中松动,各润滑部位,丝杠、丝母、导向轮、行走轮是否加轮滑,一切就绪后,将电源及四柱和行程开关的线路,按照电控的顺序分别接入电柜后面的端子排上。

2、电源线接通后,按动总动上升、下降,单机上升、下降,用手触动各柱的行程开关是否起作用,升降按钮开关的指示是否与举升机方向相同,如出现不同,请将电源线或电机线的两相线互换位置即可。

3、无负荷试验无问题后,方可进行载重举升。载重举升时,将举升机降至最低位置,并将四柱举升机的托叉推至能将四车轮托起的位置,按总动上升开关,举升机开始将汽车升起,达到最高位置时,任意一机触动行程开关,便可自动停机。

4、单机升降开关是用来调整各柱托叉的,在调整平衡时,必须在上下行程开关不起作用的情况下进行。

主意事项:

1、举升机在升降工作时,严禁一切人员进入汽车下面,以防不安全的事故发生。

2、举升机工作结束后,必须将电源开关扳到“OFF”位置。

3、举升机在升降过程中,不应全依赖上下行程开关停机。因行程开关是上极限和下极限控制,所以,使用时应根据实际工作高度停机,以避免行程开关多次升降碰撞,而导致损坏。

4、工作螺母保险机构的纲球座和保险螺母间隙小于7mm时,应立即更换工作螺母,不要全依赖保险机构,使工作螺母全磨损为止。

维护与保养:

1、本机应经常擦拭、清理,以保持举升机的外观清洁。

2、丝缸的上端和下端的轴承,应二年润滑一次。

3、导向轮、行走轮应二星期加润滑油一次。

4、丝缸、丝母应每星期加油润滑一次。

5、减速机应二年加注00号润滑脂一次。

6、每天工作前,应先检查工作螺母保险机构,出厂时的纲球座与保险螺母的间隙为11±1mm,磨损到7mm以下时,表明工作螺母已严重磨损,应立即更换。另外还要经常检查上下行程开关,是否动作灵敏、可靠,确保保险机构安全可靠。

10.有关Word常用的操作小技巧 篇十

有关Word常用的操作小技巧:文章快速定位

当编辑比较长文档时,经常需要大段翻页,使用鼠标拖滚动条的速度太慢,键盘的光标键或翻页键又不能精确定位,如果页数太多的话效率也比较低。这里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按着SHIFT键在滚动条上你想让滚动条到达的位置点鼠标左键,滚动条就会立刻到达你所点的位置。这样的翻页方法又快又准确。

有关Word常用的操作小技巧:随时查看字数

经常写文章的朋友都需要随时在写作过程中查看文章的字数,如何最快速的知道整篇文章到底有多少字呢?方法是点工具菜单里的字数统计,文章到底包含多少字、多少字符就全出来了,而且还分带空格和不带空格两种信息,

有关Word常用的操作小技巧:更新语法字库

上一篇:厨房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一篇:购售电合同办理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