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调研报告(精选11篇)
1.某县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调研报告 篇一
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验报告
实验一(图书检索):
1.自命题,利用不同检索途径查出本馆不同学科的图书四种,写出检索过程,记录书名、责任者、索取号和借阅状态。
①进入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首页,馆藏书刊检索,高级检索,以题名为检索途径,输入查找内容“昆虫生态学”,检索库选择图书,检索结果共有7条记录。其中一条:书名为《昆虫生态学》,责任者为普赖斯著;北京大学生物学系昆虫学教研室译,索取号为Q968.1/8054,借阅状态为在馆。
②以责任者为检索途径,输入查找内容“张宏宇”,检索库选择图书,检索结果共有7条记录。其中一条:书名为《C#数据库系统开发案例精选》,责任者为张跃廷, 韩阳, 张宏宇编著,索取号为TP312C/1261,借阅状态为在馆。
③以主题词为检索途径,输入查找内容“自动化”,检索库选择图书,检索结果共有46条记录。其中一条为:书名《自动化概论》,责任者为主编赵曜,索取号为TP2-43/4467,借阅状态为在馆。
④以索取号为检索途径,输入查找内容“Q25”,检索库选择图书,检索结果共有81条记录。其中一条为:书名《医学细胞生物学基础》,责任者为刘希贤编著,索取号为Q25/0242,借阅状态为在馆。
2.查出校外图书馆不同学科图书两种,写出检索过程,记录书名、责任者、出版者、出版时间。进入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首页,点击“CASHL华中区域中心”,进入“北京大学图书馆”: ①进入书刊目录检索,复杂检索,输入“马克思主义”,以题名为检索途径,类型选择中文图书,检索结果共有2769条。其中一条:书名为《马克思主义研究 文本、理论与现实》,责任者为杨金洲著,出版者为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为2011年。
②进入书刊目录检索,复杂检索,输入“周俊”,以著者为检索途径,类型选择中文图书,检索结果共有113条。其中一条:书名为《城市管理学导论》,责任者为周俊主编,出版者为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为2006年。
3.利用图书联合目录查出图书两种,写出检索过程,记录书名、责任者、出版者、2-3个不同地区的馆藏情况。
进入“Calis华中地区中心”,全国中心下的“educhina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以书名为检索途径,类型选择中文图书,①输入“电子工程”,检索结果共有287条。其中一条:书名为《电子工程制图》,责任者为童幸生,出版者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武汉市华中农业大学为纸本馆藏,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为纸本馆藏,北京市北京大学为纸本馆藏。
②输入“教育心理学”,检索结果共有1262条。其中一条:书名为《教育心理学》,责任者为叶玉珠著;高源令著;修慧兰著;葉玉珠著,出版者为心理出版社,武汉市无该书纸本馆藏信息,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为纸本馆藏,广东省深圳大学为纸本馆藏。
4.自命题,查出两种电子图书,写出检索过程,记录书名、责任者、出版者。
进入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首页,点击“电子图书”,点击“书生之家”,以书名为检索途径,①输入“会计学”,检索结果共有485条。其中一条:书名为《会计学原理》,责任者为夏益红,出版社为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②输入“商务英语”,检索结果共有112条。其中一条:书名为《实用商务英语写作》,责任
者为(英)康,出版社为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实验二(学术论文检索):
1.自命题,利用数据库查出与题目相关的中文期刊论文8篇、学位论文和会议论文各一篇。命题:油菜菌核病
检索过程:进入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首页,点击“中文数据库”,①点击查找期刊论文下的“CNKI中国知网”,点击“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以篇名为检索途径,输入“油菜菌核病”,检索共有555条记录。以下列举八篇:
a.题名:《百·菌核净等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作者:刘永忠;贺生印,出处:青海
农林科技
b.题名:《咯菌腈等不同杀菌剂防治油菜菌核病试验初报》,作者:任利平,出处:青海农
林科技
c.题名:《油菜菌核病发生、危害与气象因子的关系》,作者:张立良;沈维冰;刘成社;任
翠龙,出处:安徽农业科学
d.题名:《油菜菌核病预报方法的研究》,作者:居为民;高苹;李箕根,出处:植保技术
与推广
e.题名《菌核净及其复配制剂防治油菜菌核病药效试验》,作者:朱宝华;曾宁生,出处:
江苏农药
f.题名:《油菜菌核病和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作者:查国莉;伊淑丽,出处:安徽农业
科学
g.题名:《35%菌核光防治油菜菌核病试验》,作者:袁爱忠;刘荣国;陈宝林,出处:上
海农业科技
h.题名:《油菜菌核病与细菌性软腐病鉴别方法》,作者:叶云,出处:江西农业科技 ②点击“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以题名为检索途径,输入“油菜菌核病”,检索结果共有21条记录。以下列举其中一篇:
题名:《海洋细菌Bacillus velezensis DM09在油菜中的定植及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研究》,作者:郭春艳,学校:华中农业大学,时间:2010年
③点击“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以篇名为检索途径,输入“油菜菌核病”,检索结果共有56条。以下列举其中一篇:
题名:《油菜菌核病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的研究》,作者:杨廉伟;王华弟;戴以太;陈将赞;丁灵伟,会议名称: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机构:浙江省天台县植保站、浙江省植物保护检疫局,会议召开时间:2011年08月11日
2.自命题,查出与论题相关的外文文献一篇,写出检索过程,记录题名、作者和出处。命题: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检索过程:进入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首页,点击“外文数据库”,点击“BIOSIS Previews”,以题名为检索途径,输入“Nilaparvata lugens”,检索结果共有291条。以下列举其中一篇: 题名:《An orange-eye mutant of the brown planthopper, Nilaparvata lugens(Hemiptera: Delphacidae)》,作者:Seo Bo Yoon;Jung Jin Kyo;Kim Yeongtae,来源出版物: Journal of Asia-Pacific Entomology卷: 14期: 4页: 469-47
2实验三(网站信息检索)
自命题,分别利用搜索引擎、网络资源目录、相关的中文网站各查出与命题相关的信息
3条。写出检索过程,记录题名、责任者和出处。
命题:光的波粒二象性
①利用搜索引擎“google”,打开google主页,输入“光的波粒二象性”,点击google搜索,搜索结果中的一条为:
题名:《光的波粒二象性》,责任者:互动百科,出处:/wiki/光的波粒二象性
②利用网络资源目录,打开
③利用中文网站“中国科技网”,打开http:///,输入“光的波粒二象性”,点击搜索,得其中一条结果为:
题名:《创立崭新理论 解答古老难题》,责任者:高建敏,出处:科技日报
2.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篇二
关键词: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204-01
一、课程资源的概述
1.课程资源的涵义,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施工蓝图,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课程资源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则指形成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结合两种观点,可以将课程资源视为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信息的来源,或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各种资源。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资源收拾课程资源,只有那些进入课程,与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才是现实的课程资源。
2.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课程资源开发是根据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标准,对在课内外发现的可以用的课程资源加以合理的利用,突出其在课程中的特殊功效,以形成系统化的资源库,加强师与生、生与生的互动,以便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与问题
(一)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
1.课程资源的内涵不清。课程资源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所有进入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并有助于学生发展的资源都可以称之为课程资源。但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应试教育更看重学生的成绩,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度不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进行课堂教学,教师们忙于备课和教学,没有更多的精力来进行资源开发,甚至视课程资源开发为额外的负担。
2.教师课程资源开发意识淡漠,课程开发能力欠缺。传统课程资源开发是随着课程学者、学科专家研制出教材这一行为而结束的,教师根本不需要操心课程资源的开发。因而教师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对课程资源意识淡薄,视教材为唯一的课程资源,仅停留在教授教材的层面,还想不到或找不到甚至不会用丰富的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教学。
(二)课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问题。
1.对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认识误区。传统教育教家由于丰富的学识经验能够开发并提供优质资源,但他们解学模式下教师都认为,课程资源开发跟他们无关,他们只需要一门心思提高学生的成绩就可以了,如同编写教材那样,与教师的关系不大。在教师的意识里,面对熟悉的学生和教材,他们总希望能发挥潜在的自身能动性来组织教学。但现实的教育又是那么无奈,总是不能完全按照老师想的去实施,也成为了老师的困惑。因此,无论是教育的决策者与管理者还是教师自身,如果没有在观念上突破从执行者到研究者的角色转变,都无法实现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资源开发格式化。活用教材是教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最便利、最有效的途径,通过对教科书内容的加工、使用方法的完善、以及开发补充教材等方式,能使教材这一资源的课程价值“升值”,使教材的作用得到更有效的发挥。但不少教师在拓展教材中的学习资源时,不能具体的结合实际,只是更多的借助传统的模式去做,或从某个实验案例、某位专家讲座的举例中受到资源开发的启发,不加思索地依葫芦画瓢,这就阻碍了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开发。
三、课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
1.充分开发与利用学校课程资源,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并重。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途径主要是注重教师教学的内容,在教授书本知识之余增添政治经济社会人文知识,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加深他们对思想政治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要注重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也要加强对各个地方的本土资源的开发,因地制宜,积极开发和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转变思想政治教学理念,对于保证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实施必将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2.合理开发和利用家庭资源。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家庭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課程资源。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其的自身修养可以耳濡目染子女的品德形成、个性发展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家长可以在家里形成小的图书角,让学生接触更多类型的书籍,加强自身素养的提升,除此之外,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一些社会现象,带领孩子接触社会,参加社会实践,让孩子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思想道德认识。
3.积极开发社区资源。课堂不是实施教学的唯一场所,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参与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分组调研,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同时社区要创造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环境,积极地配合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社区还可以邀请先进模范人物及有关部门人员担任校外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定期向学生作讲座、报告,或与学生召开座谈会等。
参考文献:
[1]周光强.新课程教师·课程资源开发和整合能力培养与训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朱家存.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论与实践[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10).
[3]李方.课程与教学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8).
[4]何军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科学2003,(6).
[5]李建平.课程资源如何开发与利用[J].中国教育报第二版,2001,(10).
3.某县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调研报告 篇三
--关于湛江市麻章区红色资源的开发、保护与推广状况调研
马克思主义学院“星源”社会实践队调研组 2017年8月
摘要:对红色资源进行开发、保护与推广,能够带来巨大的政治、经济、文化效益。但由于实践中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红色资源的开发、保护与推广总是受到限制。湛江市麻章区(现辖地历史上归属遂溪县)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革命老区,是湛江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本文通过回顾学术界对红色资源的相关研究和成果,分析红色遗址、红色文化遗产等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调查当地红色资源开发、保护与推广状况并对目前麻章区红色资源的现状进行阐述,对红色资源开发、保护与推广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出当地红色资源开发、保护与推广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的建议和意见,树立科学理念和可持续开发利用观念。
关键词:湛江市麻章区;革命老区;红色资源;开发、保护与推广
一、调研背景:
总书记指出,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是从哪里走来的,永远都要从革命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永远珍惜、铭记革命老区和老区人民的牺牲和贡献,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1] 红色资源承载着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文化部发布《“十三五”时期文化相关工作实施方案》中指出:应充分挖掘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内涵,利用革命历史文物资源优势,推动当地经济社会文化持续健康发展;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可见,对红色资源进行开发、保护与推广,不仅有利于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对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红色资源利用好,还能够给当地带来巨大的政治、经济、文化效益。
二、调研目的:
本文通过回顾学术界对红色资源的相关研究和成果,分析红色遗址、红色文化遗产等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调查当地红色资源开发、保护与推广状况并对目前麻章区红色资源的现状进行阐述,对红色资源开发、保护与推广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出当地红色资源开发、保护与推广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的建议和意见,树立科学理念和可持续开发利用观念。
三、研究方法:
本次的课题研究,我们主要采用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观察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案例研究法,问卷调查等方法来探究湛江市麻章区红色资源的开发、保护与推广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原因。主要选取了太平镇的后坡村、东岸村和湖光镇的祝美村以及麻章镇的洋溢村、甘霖村、城家外城等革命老村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实地调查访问并投出 200份,回收187份有效问卷。且根据调研实际,采取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的形式,选择了市、区、镇、村全部四个层次的调查对象,既包括湛江市党史研究室、文广新局、教育局又包括麻章区党史研究室,还深入到各镇各村机构,对最终完成调研报告起了巨大的作用。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研究中,调研团队在几个革命老村进行了实地采访调研和调查问卷的发放,对象主要为革命老村村民。我们还精心安排了访谈,主要对象为市、区、镇、村政府机关干部以及革命老兵。这些都为我们的调查研究提供了充足、科学的支持。
(二)调查方法:
1.文献回顾: a)查找相关文献;
b)对文献进行选择; c)实际阅读和分析文献。
2.观察法:
我们主要通过观察来了解村落里红色资源的情况。第一天,我们在比较熟悉当地语言的同学的带领下,初步了解临近革命老村的革命遗址、革命文物的保护和开发情况,并通过走访村民和村干部了解其推广状况。为之后几天的走访调研做好前期准备。在其后的走访调研中通过观察获得资料来调整下一步的工作。3.问卷调查:
对调研地村民和村干部,以及支教基地里小朋友的家庭发放调查问卷,然后回收整理。在村里的热情度较高,村民们比较配合调查。村民始终比较有在村落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比较容易接受会讲雷州话组员。在镇上的人们警惕性比较高,并不容易“透露信息”,所以遭到的拒绝率比较高。
每天晚上我们都会对当天所得的调查问卷做统计,进行总结讨论和记录,为最终的调查报告做好准备。在完成了所有的调查问卷时,我们将调查问卷录入问卷星,进行系统分析。在整个数据出来后以及根据我们的每日总结记录再进行汇总讨论。最后列出大纲,每个部分都会根据数据和观察情况进行充分的整理、分析、讨论、作出科学的归纳推理。4.个别访谈: 围绕当地红色资源的情况与当地的村民以及相关负责人进行访谈。具体了解村子里的情况,范围比较广泛,访谈的案例比较客观,队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详细的记录,以及后期的整理。有较强的说服力。
在走访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对于不愿意填写问卷相关信息的,我们会通过聊天交流了解情况;对于调查问卷,有些村民看不懂或不会选,不了解选项的意思的,我们都会做相关的解析,有时还会一题一题地询问,再帮他们填写选项;对于漏答漏填的,我们也会在身边即时跟踪提醒。在整个问卷调查和走访采访的过程中,会讲雷州话的组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与麻章区党史研究室等政府机关干部进行访谈之前,我们都会根据该部门的职能以及我们的访谈目的做好相应的访谈提纲和划分清楚访谈内容的侧重点。
四、红色资源:
红色资源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是指中国共产党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等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文化资源,主要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物质层面是指物质文化资源,包括各种会议会址、纪念馆、纪念碑、博物馆、红军石刻、革命先驱故居、烈士陵园、战斗遗址等;精神层面是指精神文化资源,包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及相关红色歌曲、红色文献、红色诗词、红色题材等影视文艺作品。[2] 红色资源的精神内在大体可归纳为“一个信念、两个坚持、三大精神、四大作风”四个方面。红色资源的外在表现形式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精神,它的各种表现形式对当代青少年有着不同的影响,并发挥其独特的教育功能。[3]
五、麻章区红色资源状况: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遂溪县是湛江地区甚至广东高雷、南路地区开展革命斗争的策源地和中心。麻章区前身为遂溪县的麻章镇,是湛江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红色资源数量较多,分布广。麻章区除具备丰富的党史革命史等红色资源外,还有一批坚持寻求救国救民真理和进步思想的历史人物,黄学增、韩盈等共产党人都在这片土地上开展过活动。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黄其江等在广州求学并加入中共党组织的遂溪青年回到睢县开展活动,重建党组织。1939年1月,位于麻章的中共遂溪县立第七小学党支部成立,随后中共甘霖村党支部、调塾村党支部等基层组织相继成立。广大青年扎根农村深入群众,开办夜校。[4] 在漫长的革命斗争历程中,麻章地区的中共党组织不断壮大。到麻章地区获得解放时止,麻章地区共建立中共党支部30个,党小组39个,发展共产党员487名并有997人参军、参战。目前麻章区共有110个革命老区村庄还有东岸村靖康公祠、甘霖村梁氏宗祠、祝美村吴氏支祠、洋溢村黄氏宗祠等众多的抗日民众夜校旧址。近年,麻章区申报登记的革命遗址为2处、广东省红色军事文化遗产为1处。抗日战争时期的夜校、游击根据地甘霖村和东安村等一批革命老村庄出版了描述和介绍当地革命的书籍,例如:《甘霖风暴》和《东岸村革命斗争简史》,麻章区党史研究室也在2011年编撰出版了红色文献--《中国共产党麻章历史》第一卷。
六、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Q1:请问您的年龄是?
在被调查的对象中,如图,年龄段在13-18岁的占20.32%,19-45岁的占58.29%,45-59岁的占13.37%,60-74岁以上的占8.02%。其中青年和中年人占的比例较大
Q2:请问您的性别:
在被调查的对象中,如图,男性所占的比例为52.94%,女性所占的比例为47.06%。基本平衡,可以使调查结果更加合理,可信度更高
Q3:请问您的学历是? 在被调查的对象中,如图,学历为小学的所占的比例为13.37%,学历为初高中的所占的比例为22.46%,学历为中专或大专的所占比例为21.39%,学历为本科生、研究生及其以上的是42.78%。调查对象的教育程度层次多,有一定的覆盖面,科学性更强。
Q4:请问您的政治面貌是?
在被调查的对象中,如图,党员所占的比例为6.95%,群众所占的比例为33.69%,团员所占比例为59.36%.可见,本次调查对象的政治归属相对集中。
Q5:请问您对麻章区革命历史的熟悉程度如何?
在被调查的对象中,如图分析,大部分人对麻章区革命历史的熟悉程度一般,所占比例为45.99%,有33.16%的人表示比较陌生,非常熟悉和比较熟悉的占比少。显然,麻章区人们对麻章区革命历史的关注度比较低,但大部分人对其仍有一定的了解,可见麻章区在这一方面的宣传也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一部分人在这方面仍处于空白阶段,宣传效果还需进一步落实。
Q6:以下麻章区的革命遗址您知道哪些?
在被调查的对象中,如图,97人表示对我们所列举的革命遗址都不清楚,一半人以上深处于了解盲区。有超过40人对甘霖夜校(梁氏宗祠)和狮子岭烈士园比较熟悉,可见,开发、保护和推广得比较好的革命遗址所受到的关注明显大于其它遗址,应该更好地去开发、保护和推广更多的具有历史见证价值的革命遗址显得尤为重要。
Q7:您一般
从
什
么
渠
道
知
道
这
些
革
命
遗
址
在被调查的对象中,97人表示通过身边人群了解我们所列举的革命遗址,75人通过广播电视,70人通过书籍报纸。可见,虽然如今网络与新媒体发展迅速,但人们通过传统渠道了解革命遗址居多,因此需要把推广的触角延伸到网络与新媒体上来,充分发挥网络与新媒体时效性强、影响力大和范围广的优势,开启红色资源网络共享的时代。
Q8:以下几个革命遗址您去过哪些
在被调查的对象中,如图,108人表示没去过以上遗址,40人去过甘霖夜校(梁氏宗祠)。很明显,绝大多数人对革命遗址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听说过”的程度,并没有进行实地参观,可见其对人们的吸引力还不够,这与革命遗址开发、保护和推广的效果有关。
Q9:以上您去过的麻章区革命遗址哪个开发、保护的比较好呢?
在被调查的对象中,如图,113人表示对麻章区革命遗址开发、保护情况不清楚,40人认为甘霖夜校(梁氏宗祠)的开发与保护比较好。从中得知,麻章区革命遗址整合度不高,人们对其认识及了解模糊化,以至于参观意愿不高。
Q10:当地政府对这些革命遗址的开发和保护力度如何
在被调查的对象中,如图,42.78%的人表示对此不清楚,31.02%表示当地政府对这些革命遗址的开发和保护力度一般,18.72%人表示开发和保护力度力度较差,还有7.49%的人表示开发和保护力度好。可见,当地政府对革命遗址的开发和保护也采取了一定的行动,但是效果一般。政府的开发与保护力度还待加强,方式也需创新。
Q11:当地政府有对这些革命遗址和革命人物、革命精神进行宣传吗?
在被调查的对象中,如图,48.13%的人表示对此不清楚,31.02%的人表示宣传有,但是较少,13.37%人表示没有宣传,还有7.49%的人表示有很多宣传。可知当地政府对革命资源的利用率低,针对性不强,宣传上没有实质性的行动,宣传效果不尽如人意。
Q12:请问您觉得目前麻章区在红色资源推广与应用方面所采取措施的效果如何?
在被调查的对象中,如图,54.55%的人表示对此不清楚,22.90%表示措施的效果不好,8.56%表示措施的效果好,可见政府措施的效果并不理想。
Q13:12题如果您选C和D,请问原因是?
在被调查的对象中,如图,选C、D的主要原因是红色资源的推广及开发没有走进基层以及它的推广与应用的手段不丰富,说教性质严重,流于表面。推广方式传统单一,没有走进基层,推广的地域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受限制;说教性质严重,人们容易产生排斥心理;流于表面会导致一味追求推广效果从而忽视了推广方式需和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Q14:你赞同对红色资源的推广深入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吗?
在被调查的对象中,如图,49.73%的人表示赞同对红色资源的推广深入到社会的每个角落,9.09%的人不赞同。可以看出,麻章区人们对红色资源的接受程度并不低,目前看来麻章区红色资源的开发、保护和推广依然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对红色资源后续的开发、保护和推广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条件。
Q15:下一阶段您希望政府、社会等在当地红色资源的开发、保护和推广方面做哪些工作或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和建议:(例:送红色题材的戏剧下乡)
1.红色精神应该得到传播,红色资源也应该被开发,使之与经济相结合,如发展红色旅游
2.可以在乡下播放短片或电影 3.社会成立红色资源保护组织
七、访谈案例记录与问题分析
(一)访谈时间:2017年7月13日
访谈地点:麻章区太平镇后坡村村委会 访谈对象:村委会干部 访谈内容:
1.您好,经过我们早上在后坡村里的走访,发现村民们对红色资源相关的知识几乎不了解,村里一些红色资源基本处于未开发状态,请问一下这是什么原因呢? 回答:村里的经济状况处于比较低迷的状态,目前村里的青壮年大多在霞山、赤坎居住,村里大部分只剩下老人和小孩,开发难度比较大。
2.那么在平常过年过节人比较多的时候会不会开展一些相关性的活动,比如邀请表演人员来唱红歌或者播放红色题材的电影等?
回答:没有,年轻一代对这些方面的知识不太感兴趣,也不愿过多的关注。
(二)访谈时间:2017年7月19日
访谈地点:麻章区甘霖村梁氏宗祠、城家外村 访谈对象:村委干部、麻章区党史研究室陈元伟老师 访谈内容:
1、请问是否有拍介绍当地革命遗迹、遗址的宣传片之类的?
回答:有拍照片、出版过书籍,但缺少宣传片的拍摄,也有组织青少年参观甘霖夜校。
2、是否有人来参观甘霖村有革命历史的梁氏宗祠?
回答:平日前来宗祠参观的有学校组织的团体、部队,个人略少一点。近期就有60位海军成员前来参观。宗祠平时没有对外开放,大门紧闭,参观者要到村委会告知书记来开门。村里的甘霖小学也会组织学生前来参观学习,但附近的小学前来参观的次数会比较少。
3、甘霖村革命展馆如今发展情况及发展资金来源?
回答:政府仅仅充当牵头的作用,拨付的金额并不多,展馆后续的维修费用由村里自行支付,如遇自然灾害需修理可向政府申请修缮费用。馆内有专门的清洁人员,但还没有专门的讲解人员。甘霖村拟建的甘霖革命烈士纪念碑项目至今还未落实。
4、是否有对外宣传甘霖村的红色文化?
回答:在宣传方面,甘霖村编撰一本《甘霖风暴》,书中记录了甘霖村的革命历史和革命战士的英勇事迹。也有拍摄宣传照片,但宣传短片只有一个。有通过电视传媒对外进行宣传,但是很少在宗祠内举办相关的活动。
5、甘霖村在红色资源这方面比洋溢村发展得更好的原因是? 回答:甘霖村曾是抗日支部,革命活动频繁,历史价值更大
6、城家外村红色资源状况?
回答:由于历史原因城家外村很多革命资源被毁坏,能留存下来的所剩无几,目前在建设党史教育展厅。
(三)访谈时间:2017年7月22日 访谈地点:麻章区太平镇东岸村 访谈对象:村委会梁书记、村民 访谈内容:
1、东岸村小学是否将本村的革命历史作为教材对学生、村民进行教育?
回答:当地学生对这些革命历史了解不多,村里也没有把革命事迹作为东岸小学的教材。村民对东岸村革命史的了解不深,到村里了解革命遗址情况的人很少。
2、政府或村委有没有对当地的遗址进行普查、对革命事迹进行宣传、向老党员进行学习?
回答:政府在东岸村开展过有关革命遗址的保护和推广的活动比较少,村里自行编撰一本《东岸村革命简史》,影响力不大
3、是否有对该村的炮塔和瞭望塔、靖康公祠等红色资源进行开发、推广? 回答:东岸村的第一批党支部是在靖康公祠成立的,早年间的党支部会议就是在公祠里开的,那是一个比较有革命意义的地方。公祠在开发和推广这方面倒没有,只是在很久之前进行过一次维修。
(四)访谈时间:2017年7月14日 访谈地点:麻章区湖光镇祝美村
访谈对象:战争老兵吴茂生、村委会李书记 访谈内容:
1、吴老先生的入伍动力是?
回答:不忍看到日本侵略者对中国老百姓的残害。
2、进入队伍后的经历?
回答:入伍后前往印度进行步兵训练,训练结束后分入新六军教导队,学习无线电通讯,学习结束后进入通讯营。还参加过缅甸抗日战争。
3、吴老先生您认为当代年轻人缺失的精神:
回答:和平年代,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安逸了,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物欲横流的年代,利己主义盛行,在这种背景下,团结友爱显得特别重要,要加强团队意识的培养
4、祝美村目前的老兵情况? 回答:两位抗战老兵还健在,一位是吴茂生老先生,另一位居住在霞山。
5、祝美村有没有以老兵的事迹、革命精神作为材料对外进行宣传呢? 回答:比较少
(五)访谈时间:2017年7月19日 访谈地点:麻章区党史研究室
访谈对象:麻章区党史研究室陈元伟老师 访谈内容:
1.关于麻章区红色资源开发、保护与推广,您能更我们简要说一下吗?
回答:区党史研究室在2011年编撰出版了《中国共产党麻章历史》第一卷。在2015年1月、3月,先后对革命烈士后代进行走访、慰问和调研,扎实开展革命遗址普查工作,共申报登记革命遗址有2处。2015年3月、5月上旬,先后深入到麻章、湖光、太平三个镇开展学史活动,向各镇和麻章区黄外村等农家书屋免费发放《中国共产党麻章历史》100多套。2015年7月、8月,区党史室与区宣传部一道先后组织麻章区外来员工优秀代表、广大青少年学生代表,共计400人,到麻章区抗法纪念馆、甘霖夜校参观学习。2015年9月,与区委宣传部主办单位一道开展“麻章庆祝建党94周年党史知识竞赛”系列活动,完成了编辑党史知识问答资料10000份。2016年深入基开展学史用史传史活动、着力编撰《中国共产党麻章历史》第二卷、开展革命遗址普查工作、开展党史学习宣传教育活动。访谈案例中发现的问题:
1.红色资源缺少整体的开发、保护与推广,绝大多数革命遗址处于半开发或者未开发状态,有的没有得到恰当的保护,甚至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城家外村的一些革命资源由于历史原因被毁坏)。
2.部分展馆的开发仅限于日常性或间歇性的参观活动,对红色资源的内涵挖掘不深,展示手段单一,信息技术运用少且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和系统的开放管理制度,吸引力较差,客源较少,展馆的影响力有限。
3.在麻章区红色资源的研究方面,并没有形成一支稳定的研究队伍,创意研究意识薄弱,开发、保护和推广机制尚不完善。
4.政府的重视力度不够,开发与保护流于表面,没有实质性的扶持政策,有些革命遗址仍处于资料收集中。
5.缺乏资金的支持,麻章区红色资源的开发、保护和推广受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设施的制约。
6.绝大多数红色资源缺少有力的宣传,宣传方式单一,历史见证价值鲜为人知。7.麻章区红色资源相对匮乏。改善问题的策略:
1.政府应加大对麻章区红色资源的开发、保护和推广的重视力度,加大开发、保护和推广过程中的资金支持。
2.开设对应的宣传网站、微信公众号以及微博,将根据地的红色文化融入到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音像制品、网络服务和策划展览等行业中。
3.打造麻章区红色文化品牌,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发展和挖掘红色周边产品,推动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帮助革命老区人民脱贫致富,解决因经济问题引发的开发、保护和推广局限。
4.成立一支专门的研究开发团队,全方面深入挖掘麻章区一些半开发和未开发的红色资源,进行整体创意开发。
5.完善红色资源的开发、保护和推广机制。
6.展馆应融入更多的技术手段,转换思维,在单纯的参观形式中加入体验模式,如针对当地的旅游资源开展一些游戏体验,增强人们的亲身经历感,增强吸引力,提高人们对红色资源的关注度。
7.展馆内需配备专业的讲解人员。
8.培养一批文化修养高、创新能力强、懂经营、善管理的文化产业管理干部,以及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文化创意、包装、营销人才和复合型文化经营管理人才。
9.开通红色旅游专线,提高交通便利程度,扩大吸引力和参观意愿。
八、麻章区红色资源开发、保护和推广的现状:
(一)麻章区有一批革命遗址,如甘霖村梁氏宗祠、狮子岭烈士陵园、城家外村原党支部遗址等都得到了适当的开发和利用,在进行党史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例如甘霖村梁氏宗祠,它是岭南师范学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基地,已成为湛江高校、中小学、机关等部门开展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自一九九五年以来甘霖村梁氏宗祠每年接待湛江各地众多的参观者。近年,麻章区政府再一次加大力度对这一批革命遗址进行了维修、加强和改造。它们对麻章区人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正发挥着深刻的影响力,对革命老区的发展也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我们应努力挖掘、开发和利用这些红色资源,将其打造成知名的红色资源品牌。
(二)麻章区党史研究室深入基层多方面推广红色资源。麻章区党史研究室在2011年编撰出版了红色文献--《中国共产党麻章历史》第一卷,在之后深入各镇农家书屋免费发放了100多套。在2016年十月份,为打造特色党史陈列馆,以开展革命遗址普查、“申遗”工作为契机,与区委宣传部、区文广新局一道协助省电视台到甘霖村、太平东岸村等地拍摄红色电视专题片,为麻章区红色资源的开发、推广做出了一定的努力。
(三)麻章区还有一些未被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的革命遗址,由于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和应有的开发利用,也就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价值和作用根据数据统计。例如,位于东岸村的靖康公祠,由于年久失修,房屋破裂,门窗已有些腐烂。同时,洋溢村的黄氏宗祠也因为资金问题得不到翻修。可见,由于当地政府和人民对文物保护单位的革命遗址缺乏足够的认识、重视、保护和宣传,使得麻章区的红色资源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和利用,加上那些革命遗址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导致红色资源更加难以推广出去。
(四)红色资源在开发利用的形式和内容上,表现单一,缺乏新颖。在形式上,展示相似性强,普遍以展览馆、陈列馆的展示为主。以告知、叙述、讲解的方式来传达革命事件。这种方式多是听讲,到底有没有听,听了多少,效果不尽如人意。在内容上,仅是传达革命故事、英雄人物或历史事件本身,而忽略了通过红色资源对人民进行精神上的洗礼及思想道德境界上的提升。不管是开发还是利用红色资源,都应当通过在内容上的深刻理解以达到人们在精神上自省的目的,不断完善,不断提高自身对红色精神的认识。革命遗址等是红色资源宣传的重要载体,而继承革命传统和弘扬革命精神则是红色资源的灵魂所在。
(五)麻章区部分革命老村未依托本村丰厚的红色资源对在校学生进行红色革命思想教育,即使有这方面的教育也只是停留在校园课堂。例如麻章区祝美村现有两位抗战老兵在世,当地也有革命遗址--中共广州湾支部活动据点旧址(吴氏支祠),然而祝美村却未结合抗战老兵事迹或者抗战遗迹对当地学生、村民进行红色革命思想教育。这将不能有效地推动当地居民的德育进步,也不能有效地推动公众德育水平的提高。对培养树立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团结互助等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美德造成不利影响。因此结合当地红色资源传播红色革命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强烈的现实意义。
九、麻章区红色资源开发、保护和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一)客观问题
1、地方经济条件落后,群众收入水平低。麻章区各村镇村民大多都外出务工,经济负担沉重。因此,当地村民对当地的红色资源关心程度较低,就算知道一些当地革命历史,也没有意识对其进行开发、保护和推广。
2、公共文化事业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红色资源开发、保护与推广方面投入不足,导致其工作开展缓慢,红色资源附近基础设施不完善,更是影响了它的开发、保护与推广,致使无法满足大众的基本需求。
3、教育方面水平偏低。教育水平的高低也深刻影响着红色资源的开发、保护与推广,麻章区红色资源所在地区百姓文化水平较低,多为老年人或者儿童。提高人们的受教育水平和提高人们的认识,端正人们的态度,才能让大家懂得红色资源的作用。
4、宣传方式较少,宣传力度较低,红色资源不为人知。麻章区红色资源的舆论宣传、理论研究比较薄弱,关于麻章区红色资源题材的影视剧、大众读物寥寥无几,红色资源产业冷冷清清。
5、麻章区红色资源本身相对匮乏,资源分布范围广,较分散,整合度不高。
(二)、主观问题
1、政府问题
1.1政府在麻章区红色资源的开发、保护与推广方面意识不足,相关机制尚不完善。1.2在麻章区红色资源的研究方面,政府并没有形成一支稳定的研究队伍,创新研究意识薄弱。
1.3政府尚未意识到红色资源产业的重要性以及政府部门引导红色资源产业发展的必要性,缺少专门的红色资源产业促进机构。
2、村委会问题
1.村委会在红色资源的开发、保护与推广方面没有深刻的认识缺少相关的行动。
3、村民问题
1.村民很少关心当地的红色资源状况,就算知道一些当地革命历史、遗迹等,也没有意识将其发掘出来。
十、改善问题的对策:
(一)让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相互作用
一定的文化总是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红色资源中蕴含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科学思想,不怕牺牲、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积极进取的精神,坚强的信念、坚定的信仰、团结协作的精神等,都是发展当地经济所必需的。[5]如果把麻章区红色资源运用于经济建设中,它将成为麻章区经济发展的强大精神推动力。2008年6月,中共中央政委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到广东省的梅州视察工作,期间,他提出“加强老区建设”的重要指示。[6]柯少华(2008)在介绍广东省石灰岩地区时指出,革命老区地方政府的思想的转变是发展好经济的关键。因此,麻章区地政府应注意及时搭上广东及全国老区经济发展的顺风车,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广大居民收入。只有经济发展、集体和居民收入提高,才能从根本上当地红色资源的开发、保护与推广状况。进而让红色资源反作用于经济的发展。
(二)增加政府公共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公共投资计划的目标不是缩小地区差异,而是确保经济的增长,如果一个地区,既是欠发达的老区,又有实现公共投资效率,把这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那就是获得中央财政投资的最有利保证。但是在争取政府投资的困难上也是有一定客观因素的。因为老区的财政投入主要是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这样的投资,投资量较大,投资效益率较低,所以不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青睐。但是,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提升,经济发展的动力主要是对一些落后地区的扶植和发展,以寻求经济地区的平衡,保持经济的稳定高速发展,这样对落后地区的开发就占到一定的比例。因此,麻章区应该认真研究当前的发展形势,千方百计的推举有效率的公共项目,促进红色资源周边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
(三)把红色资源更好地融入精神教育
政府应该将当地的红色资源融入到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音像制品、网络服务、策划展览等行业之中,让红色资源在精神教育方面没有形成一种合力,发挥麻章区红色资源的精神教育价值。
(四)挖掘红色资源内涵,创新传播手段,加大宣传力度
深入发掘和丰富红色资源的内涵,提炼与升华红色精神,彰显红色资源的魅力将红色资源的开发保护和推广写进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发展规划中,由宣传部门牵头,组织人员对革命文献和实物资料进行抢救性收集,挖掘、整理、甄别革命斗争史料和保护革命遗址遗迹,整理红色素材,形成系统的文字、图片资料,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内涵,编写红色题材书籍、创作红色歌曲、戏剧、歌舞、影视等文艺作品。借助现代技术,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法。手段除了以传统的历史图片、遗址、遗迹、文物及口头、书面回忆为载体,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技术手段,运用音响、灯光、色彩等现代声光电技术和二维三维传播技术以及 4D 影视形式,推动红色文化上影视荧屏,突破时空局限,真实地重现历史场景加强参观者对中国革命胜利的艰辛的深刻认识,身临其境地感悟红色经典的时代内涵,提升红色文化的感染力,增强教育效果。[7]
(五)整合红色资源,突出红色革命老区新形象
加强文物征集和遗迹挖掘,充实与麻章区红色革命相关的内容,完善声、光、电等现代化的展示手段。通过大量翔实、丰富、珍贵的历史照片、图表、文献资料、实物、雕塑等,运用电光声、大屏幕投影等现代化艺术手段,生动再现革命时期,麻章区人民的英勇事迹。
(六)政府统筹各方,形成良好机制
政府可根据麻章区情况建立红色资源产业园区,让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运用自己的科研优势,组成一支创新研究意识强、稳定性高的研究队伍,参加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使红色资源产业基地成为教学、科研与产业相结合的重要基地。形成产、学、研互为平台、互相促进的机制。在助力红色资源产业方面,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促进红色旅游业、红色影视产业、红色文化艺术业,以及红色文化展览业、红色动漫和游戏制作、红色文化的短信传播等的良好发展。
(七)制定和健全政策,督促村委加深对红色资源的认识。
首先,麻章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科学规划、整合、开发当地的红色资源。彰显当地红色资源的特色,特别要注重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规范相应的工作程序,加深村委对红色资源的认识,使得红色资源的开发保护与推广工作在村镇里具有切实有效的保障。
(八)注重当地学生对红色资源的学习
红色资源的受教者主要还是学生。当地政府以及学校应注意红色资源在学校的宣传工作,对于当地小学,红色资源教育主要以校园文化活动展开,如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等形式宣传红色文化项目、开展红色歌谣进校园活动、参观当地红色教育基地等。
参考文献
[1]人民网,习近平: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
[2]黔北革命老区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研究.黑龙江史志2015.20(总第357期)[3]毛冰漪 赖浩明 ,论红色资源与当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1年03期 [4]《中国共产党麻章区历史》第一卷(1921-1949).中共湛江市麻章区党史研究室
[5]舒醒,论八一精神与南昌红色文化品牌的打造。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8月第四期 [6]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给基层党员讲党课.人民网 [7]环巢湖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新民网
附件:
(一)调查问卷
关于麻章区红色资源开发、保护及推广状况调查问卷
您好!我们是岭南师范学院的学生,我们正在对麻章区“红色资源推广及开发状况”的情况做一个调查。对您所提供的信息我们会严格保密,非常感谢你的配合。
一、基本情况
1、请问您的性别: A、男 B、女
2、请问您的年龄是?
A.13-18 B.19-45 C.45-59 D.60-74
3、请问您的学历:
A、小学 B、初高中 C、中专或大专 D、本科、研究生及以上
4、请问您的政治面貌是? A、群众 B、团员 C、党员
二、对麻章区红色资源的接触、认知
(红色资源:革命时期留下的革命遗址、文物、革命人物的精神等珍贵的资源)
1、请问您对麻章区革命历史的熟悉程度如何? A、非常熟悉 B、比较熟悉 C、一般 D、比较陌生
2、以下麻章区的革命遗址您知道哪些?(多选)A、东岸村靖康公祠 B、甘霖村梁氏宗祠 C、祝美村吴氏支祠 D、洋溢村黄氏宗祠 E、狮子岭烈士陵园 F、城家外村原党支部 G、不知道
3、您一般从什么渠道知道这些革命遗址?(多选)A、广播电视 B、书籍报纸 C、身边人群 D、网络 E、历史遗迹 F、学校学习G、政府宣传
4、以下几个革命遗址您去过哪些?(多选)A、东岸村靖康公祠 B、甘霖村梁氏宗祠 C、祝美村吴氏支祠 D、洋溢村黄氏宗祠 E、狮子岭烈士陵园 F、城家外村原党支部 G、没去过
5、以上您去过的麻章区革命遗址哪个开发、保护的比较好呢?(多选)A、东岸村靖康公祠 B、甘霖村梁氏宗祠 C、祝美村吴氏支祠 D、洋溢村黄氏宗祠 E、狮子岭烈士陵园 F、城家外村原党支部 H、不清楚
6、当地政府对这些革命遗址的开发和保护力度如何? A.好 B、一般 C、较差 D、不清楚
7、当地政府有对这些革命遗址和革命人物、革命精神进行宣传吗? A.有,很多 B、有,较少 C、没有 D、不清楚
8、请问您觉得目前麻章区在红色资源推广与应用方面所采取措施的效果如何? A、很好 B、好 C、不好 D、很不好 E、不清楚 如果您选C和D,请问原因是?
A、对红色资源的推广及开发没有走进基层;推行措施不到位 B、红色精神与当前时代要求不适应;实用性不强,与现实不贴切 C、推广与应用的手段不丰富,说教性质严重,流于表面 D、未选CD
9、你赞同对红色资源的推广深入社会的每个角落吗? A、赞同 B、说不清 C、不赞同
4.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考察报告 篇四
一、基本情况
栾川地处豫西伏牛山腹地,总面积2477平方公里,辖12镇2乡209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人口34万。境内矿产资源得天独厚,已探明钼金属储量220万吨,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三位,白钨金属储量54万吨,居全国第二位。全县林地面积296.6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82.4%,拥有2个国家5a级景区和5个国家4a级景区。栾川作为旅游名县,工矿强县,先后荣获中国钼都、中国旅游强县、全国林业先进县、全国低碳旅游实验区、中国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中国最美的小城等国家级荣誉。,全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4亿元,工矿经济已占到全县gdp的80%,对县财政收入贡献率达70%以上,以钼资源开发为主的工矿业已成为推动栾川经济高速发展的支柱产业。
武穴素有“鄂东门户”、“入楚第一港”之称。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全市版图面积1246平方公里,辖12个镇处、325个行政村,耕地面积50万亩,总人口80万人。截至20底全市开发利用的矿产共11种,即:铜矿、铅锌矿、水泥用灰岩、熔剂用灰岩、制灰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建筑用白云岩及大理岩、水泥配料用砂页岩、建筑用花岗岩、矿泉水等。共有探矿权3家,采矿权50个。矿业经济产值达3 8亿多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30%。
二、基本经验
近年来,栾川和武穴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工作中坚持依法管矿、科学办矿,以“治乱、治散、治本”为重点,强化矿产资源开发和管理力度,从而使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由乱到治,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实现了由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
(一)科学规划,严格企业准入
近几年来,XX县以优势资源为依托,坚持实施“工矿XX县”战略,按照《河南省矿产资源勘察开发整合总体方案》,抢抓国土资源部在全国重点成矿区域实施整装勘查重大机遇,制定建设“中国钼都”的矿业经济发展战略。依照《矿产资源法》等法律、法规,出台了《关于栾川钼、铁、铝、锌企业规划发展意见》,全力打造 “世界领先的稀贵金属矿业集团”,综合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依法办矿,严格准入、扶优扶强、优化资源配置,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走出了一条令世人瞩目的“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在那里,几乎看不到矿山的影子,不敢把眼前的美景与矿山联系起来。在那里,看不到满目疮痍,千疮百孔的矿山,也没有污浊的工业废水、冶炼的滚滚浓烟,有的只是花香鸟语,看到的是湛蓝的天空,呼吸到的是清新的空气。
武穴先后编制完成了《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总体方案》、《矿业权设置方案》,科学划定了勘查区、开采区、禁采区、限采区和集中加工区,制订了优矿优用规划和管理措施。为了保护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及军事设施,市人大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笠儿垴矿产资源保护区的决定》,将XX市笠儿垴地区周边6.47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设立为保护区,禁止矿产开发活动,保护了青山绿水。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矿产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意见》,从准入条件、矿权设置、严格审批、矿权退出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意见明确了“三个禁止”。即禁止在依法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区、生态公益林、饮用水资源保护区、主要湖泊周边、文物古迹所在地、地质遗迹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域以及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其他区域内采矿;禁止在国道、省道、县道两侧可视范围内不符合童项规划和影响道路安全范围内新设采矿权;禁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开采矿产资源。建立和完善“十不准入”制度,提高准入门槛。
(二)严格监管,不懈打非治违
栾川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 28号)精神,紧紧围绕“治乱、治散、治本”这个重点,连年开展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以来,先后开展了10余次大规模的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活动,使乱采滥挖、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有力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据统计,在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中,全县共取缔非法小矿山625家,封停矿口199个,查处非法盗矿案件86起,涉企案件22起,其中刑事拘留63人,行政拘留4人,逮捕35人。
武穴坚持“三查”制度,严格矿产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日常监管。一是坚持定期巡查。由各职能部门开展日常巡查,每月组织矿山检查督办不少于4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及时整改,及时查处。二是坚持突击检查。由市粉尘办组织专班实行明查暗访,暗访人员经常在夜间10点或凌晨5点深入矿山突击检查,严防违规生产,提高企业规范生产的自觉性,确保粉尘治理成效不反弹。三是坚持联合督查。健全以政府领导,国土、公安、安监、林业、水利、环保等部门联合的常态化监督管理为主,集中治理整顿为辅的多部门联合监督机制。重点实行周监管、月考核、季监测。即,相关职能部门每周到矿山企业监管不少于一次,每月对生产的矿山企业、相关部门和镇处进行一次考核,每季由环保部门对矿山企业粉尘排放进行监测。
(三)保护生态,建设绿色矿山
栾川按照“边开发边治理,谁受益谁治理”的矿山环境治理恢复总体思路,明确治理责任,积极推进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等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加快矿山植被恢复工程建设。同时,积极向上级申报地质灾害及矿山环境治理项目,以来,共成功申报地质灾害及矿山环境治理项目13个,国家、省、市共下拨资金6550余万元,县财政投入资金560万元,乡村自筹资金64万元,企业自筹资金1160万元,恢复植被300余亩。洛钼集团按照“保护生态环境、再造秀丽山川”的环保思路,加大矿山生态修复和环境美化的力度, 20实施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以来,建设矿山公园500亩,投资近亿元,用于矿山绿化,昔日乱石堆积、尘土飞扬的排渣场,今日已变成绿树成荫、春有鲜花、秋有果实的高山花园。
武穴强力推行“政府主导、企业投入、部门监管、社会监督”的环境治理模式。对已破坏的山体,编制环境治理专项规划,逐年投入资金进行环境恢复治理。对已关闭和废弃的矿山因治理资金不足的,由国土、林业、水利等部门向上争取专项资金治理;对现有矿山企业,由国土部门足额征收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备用金,相关职能部门加强环境恢复治理监管,督促矿山企业做到“剥离、开采、治理、恢复、复垦”一体化。
(四)整合资源,壮大优势企业
栾川抓住资源整合这个根本,按照“以整顿促整合,以整合促规范,以规范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注重在宏观上提高采选企业准入门坎,在总量和规模上加以限制和引导,扶优扶强,优化资源配置,整顿整合矿产企业。早在,XX县就将境内的主要钼矿企业联合起来,组建了XX市栾川钼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这家以钼的采、选、冶炼、深加工为主的国有大型有色矿山企业,资产总额10.5亿元,销售收入10亿元左右、创税2亿元左右,拥有自营出口权。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科学谋划、促成钼业集团公司先后控股经营了三强钨钼公司、大东坡钨钼公司和九阳矿业公司等三大民营企业,由钼业集团公司对其统一供矿、统一管理,使过去三个日处理原矿近1万吨的企业转变为现在日采选矿11万吨的规模,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从根本上杜绝了大矿小开的混乱局面。通过资源整合促进了规范、促进了发展。目前,全县形成了洛阳钼业集团,富川公司和龙宇公司三大企业控制境内三道庄、上房沟和南泥湖三大矿区的生产经营格局,优势企业的资源优势更加明显,生产能力和资源开发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随着各采矿权人矿山管理主体责任的全面到位和加强,一些小企业的乱采滥挖行为失去了非法采矿的掩护,都纷纷自行退出矿产开采,乱挖滥采、采富弃贫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从根本上杜绝了。
三、工作建议
我县矿产资源管理、开发利用存在矿山布局不合理、经营粗放、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安全生产隐患突出等问题,借鉴栾川、武穴经验,加强全县矿产资源保护管理,科学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提升矿业经济社会综合效益,需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
坚持建设国家主体生态功能区发展方向和开发管制原则,深入推进生态立县战略措施具体化,进一步理清我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向和目标定位。一是要科学编制全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科学划定勘查区、开采区、限采区、禁采区和集中加工区,坚持保护为先、限量开采、集约经营,努力提升矿产经济发展水平和效益。二是要积极抓住国家开展地质找矿突破战略行为和实施整装勘查的机遇,争取政策和项目,摸清境内矿产资源储量数,为矿业经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资源保障。
(二)整合资源,推动规模化、集约化开发利用
坚持整顿促整合、整合促规范、规范促发展的.思路,以铁矿、煤矿、方解石、重晶石、建筑用砂石料开发利用为重点,强力推进资源优化整合,逐步实现资源开发规模化、集约化。一是要调查研究,科学谋划,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出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整合方案》及相关政策办法。二是要按照“鼓励攻关、严格准入、有序推进、无效退出”的原则,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国有大企业或投入能力强、科研水平高的民营企业开发铁矿富集资源,规范推进境内高磷铁矿选冶试验工作。从根本上杜绝乱挖滥采、采富弃贫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三)强化监管,规范矿产开采秩序
严格执行《矿产资源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大执法力度,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一是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精神,紧紧围绕“治乱、治小、治散、治本”这个重点,加强联合执法,及时查处乱采滥挖、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等违法案件,有效遏制和杜绝安全事故和破坏生态环境问题的发生。二是要认真执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磷铁矿开发利用管理的意见》(鄂政发41号)和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强高磷铁矿开发利用管理的通知》。对在境内原以水泥配料用砂岩(含铁)等名义变相越权审批的高磷铁矿采矿权证予以注销。三是要完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制定出台规范操作办法,解决探矿权、采矿权无偿和有偿取的“双轨制”问题的有效措施。四是严格矿产勘查、开采准入管理,禁止在依法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水源保护区、文物古迹所在地、地质遗迹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区域内采矿;禁止在国道、省道、县道两侧可视范围内采矿。五是要建立完善矿产资源开发监管责任体系。国土、发改、安监、环保、林业、水利、工商、公安、电力等有关部门要依据法律规定,进一步完善探矿权和采矿权审批、项目核准、生产许可、安全许可、环评审查、占用林地、水土保持、企业设立、爆破器材供应,电力保障等各项矿产资源开发的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各个环节的监管并承担相应责任。
(四)健全机制,强化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与恢复保障措施
5.新矿山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报告 篇五
矿山开发利用情况报告
普定普盛煤矿
二〇一三年一月十九日
普盛煤矿矿山开发利用情况报告
一、基本情况
我矿的采矿权人是普定普盛煤矿,地址;贵州省普定县鸡场坡乡果骂村,矿山名称:普定普盛煤矿,经济类型:私营合伙企业,经批准开采M6、M7煤层,法人代表:韦振群,采矿许可证号为5200000410269,有效期自2004年12至2014年12月;矿区面积:
1.417平方公里,矿区范围为:
拐点号XY
A***
B***
C***
D***
E***
F***
G***
H***
于2009年5月投入生产,设计生产能力15万吨/年,核定生产能力15万吨/年,2012年生产原煤11.59万吨/年,批准资源量670万吨,可采储量536万吨,2012年底保有资源量476.3万吨,矿井设计服务年限15年,剩余服务年限11年。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开拓方式为斜井开拓,采矿方法是走向长壁采煤法,2012年工业总产值为4531万元,从业人员180人,批准的矿区面积为1.417平方公里。
我矿的最终产品为原煤。其理化指标为;挥发份12.46%灰份17.9%,含硫4.65%,水份0.66%,发热量为18.02MJ/Kg。2012年成产原煤11.59万吨,产值4531万元,销售量11.59万吨,销售收入3872.45万元,平均售价334元/吨。
二、矿山开发利用情况:
2009年-2012度我矿主要开采区域为+1225-+1100水平,共掘进30000米,生产原煤48万吨,主要采煤方法是走向长壁采煤法,2009年初资源量670万吨,到2012年末资源量为610.5万吨,损失资源量11.7万吨。损失资源量的构成,主要是矿井永久煤柱损失及地质损失,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采面过断层。2012我矿的开采回采率为80%,采矿贫化率为3%。为有效保护利用资源,合理开采矿产资源,我矿积极进行技术革新,推行新的采煤方法。使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为经济发展服务。2012年采取的新方法,推广的新技术有:在地质环境保护方面:我矿领导十分重视,由于采矿引起的地质环境的影响,密切关注由于采矿引起的地面塌陷和裂缝及早采取措施,使其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
三、矿山地质测量机构的建立及工作制度的制执行情况
我矿成立有以总工为组长的测量机构,制定了各项工作制度,测量组设在技术科,具体负责井下巷道布置,工作面设置,井下工程
实测,基本做到了每旬实测一次,并及时上图。
四、需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监督
对普盛煤矿进行有效监督,防止越界开采或开采工业广场保护煤柱,构成非法开采
五、法定义务履行情况
①矿产资源补偿费的缴纳情况:2009年-2012度我矿井共销售原煤48万吨,销售收入3872.45万元,应交资源补偿费168万元,实交168万元,当年缴纳40.565万元。
②采矿权使用费已按国家规定足额缴纳。
③矿山环境与保护方面:由于采矿引起的地面塌陷地面 裂缝,我们都及早做了处理,该搬迁的搬迁,该填缝的进行充填,采取一切措施,保证人生和财产的安全。我矿排除的矿石,全部用于填沟造田和修路。对于矿井排除的废水,经沉淀处理后,部分用于矿方生产、生活用水,部分排除矿外灌溉农田。我矿还积极响应国务院号召做好节能减排工作。2008年,矿井建立了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后,对全矿生活污水已进行处理,实现零排放。
六、2012年开发利用方案
1、资源情况:2012年初资源量为624.7万吨,开采储量530万吨。
2、开采区域是+1225-+1100水平,掘进巷道2100米,动用资源为14.4万吨,生产原煤11.59万吨,开采区域内的煤厚2.2~2.5米,倾角0°~8°,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瓦斯情况高瓦斯矿井。
3、开采损失情况:断层损失及护巷煤柱损失4、2012采用的主要采矿方法是走向长壁前进式,开采回采率80%,采矿贫化率3%。
5、为提高资源开采利用水平,保护地质环境,采取的主要措施:通过现场观测,合理布置采面下机巷,为下一步采面回采上副巷煤柱打好基础,提高资源回收率。
在2013,我矿将进一步贯彻执行《矿产资源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服从上级国土资源部门的管理,积极采用和推行新采煤方法,合理开采和有效保护矿产资源,提高资源回收率,依法办矿,依法治矿,确保我矿高效、安全生产。
普定普盛煤矿
6.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篇六
一、语文课程资源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引起语文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人们也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丰富多彩的语文课程资源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保障。
1、语文课程资源的分类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另外,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由此可见语文课程资源的范畴是较为广泛的。
2、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十分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是语文课程观念的更新和完善,也是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和新世纪语文教学改革深化的必然。搞好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全面提高语文教育质量必将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可是,长期以来,教师对语文课程的理解相对来说比较狭隘,基本上局限于“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科书”,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往往只是遵循“教学大纲”,执行“教学计划”,教授“教科书”。
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及课程资源观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能任意而行,需要一定的原则来规范。这些原则是根据课程资源基本特点和类型及开发条件提出的,对实际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操作有很大借鉴作用。
(一)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为了课程目标的有效实现,这种针对性体现在不同课程目标应该开发与利用相应的课程资源。
2.开放性原则
课程资源是丰富的,要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去开发与利用。山川河流、城市乡村、奇花异草、书籍图片等,都是我们身边的资源,必须开发与利用有益于教育教学活动的一切可能的课程资源。
(二)树立正确的语文课程资源观
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新课程教材及其相关资源具有丰富和开放的特点,所以在落实课程资源的开发时,应当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使各种资源和学校课程融为一体,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
1.树立“大语文”课程资源意识
语文是学校语文教学的核心材料,但我们必须摈弃传统的“教材就是教科书”的想法,应该建立大语文观。进行课程改革,必然要打破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的模式,合理构建语文课程资源的结构和功能,以适应时代发展的多样化的需求。
2.语文教师是最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离不开广大教师,教师应当成为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任务的主要承担者。没有一流的语文教师就没有一流的语文教育,通过这一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的突破带动其它课程资源的优化发展。
三、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长期以来,我国语文教育界没有课程资源的概念,也无视各种语文课程资源的存在,根本不可能有意识地充分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进行创造性地教学,绝大部分教师还不自觉的将语文课程资源的内容狭隘化地理解为语文教材。所以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师要因地制宜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
(一)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内容
1.校内语文课程资源
语文教师,作为母语教育,语文教育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再到后现代的教育理念的变革,语文教师的身份定位也经历了从知识的传授者到教学的主导者再到学习的合作者的变化,但语文的本质内涵始终决定了语文教育者不仅要有知识、能力,还要有精神的力量。
2.校外语文课程资源
人力性语文课程资源包含专家、学者,学生家长以及学生的亲戚、邻居、友人等社会各界人士,他们的思想观念、见闻阅历、知识技能、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等都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
3.自然性语文课程资源
语文课程应该让学生保持对自然世界的好奇,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了解和认识自然世界的过程中感到兴奋与满足,从而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
(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
开发和利用语文学习资源,目的是为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合作创造條件,最终让学生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掌握语文和运用语文,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7.某县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调研报告 篇七
调查提纲
现状:许昌是世界许姓发源地、祖根地已得到海内外许氏宗亲以及专家学者认同。每年都有海内外许氏宗亲回许昌寻根问祖。通过利用许氏文化资源,提高了许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了许昌经济发展。
存在问题:
(1)许国故城遗址有待进一步整修和开发利用;(2)许氏文化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做到资源共享;(3)没有建立统一协调机制。
对策与建议:
(1)整修许国故城遗址,整合许氏文化资源,做大做强许氏祖根地品牌。(2)建立统一协调机制,成立许氏文化研究工作领导小组。(3)继续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加强与世界许氏宗亲,海外侨胞的联谊活动。
河南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明积淀。近年来,以姓氏文化、炎黄文化为核心的寻根文化在中原大地悄然兴起。许姓源于许昌,许昌有着丰厚的许氏文化资源。如何挖掘许姓文化资源,服务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建设呢?近日,许昌县委统战部对许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许氏祖根地的独特优势,为许昌打造许氏祖根地品牌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许昌是世界许氏发源地,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
1炎帝姜姓,姜姓多被视为炎帝后。姜姓在东方建国的主要有申、吕、齐、许。许在河南中部。周武王封其嫡孙文于许,建立许国(现许昌县)。许国被郑国所败,族人以国名为姓,飘落四方。许昌县现有许国故城遗址、许文叔墓、许氏祖坟、许氏祠堂、许氏宗谱、桑树许遗址。这些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不仅是许昌县也是中原地区扩大对外开放,共推多赢,借助外力发展的一种独特优势。挖掘整理开发现有的许姓文化资源,倾力打造许氏祖根地品牌对于挖掘文化内涵提升品位,扩大许昌在海内外的感召力影响力,吸引全球华人华商关注许昌,寻求商机投资置业;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亲和力,实现中华民族大团结和祖国统一,对于发展许昌文化产业;打造全国优秀旅游城;建设文化强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许昌崛起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发挥许氏祖根地优势,扎实推进联谊工作
(一)精心策划,扩大宣传,深化理论研究,促进海内外同胞对祖根地的认同
姓氏寻根是人们以姓氏为纽带所进行的文化寻源活动,也是海外华侨华人回来抱效祖国,了解自己文化背景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其历史意义在于普天下所有龙的传人不忘血统,不忘根本,其现实意义在于华夏民族的认同、团结、凝聚、和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有不少海外许姓人士踏上许昌故土,回味着祖先离开许国远走他乡的艰辛,重续了对许昌的亲缘。特别是2003年许昌成功举办国际许氏文化研讨会暨经贸洽谈会,更将寻根热推向了高潮。如何使用这些姓氏文化资源为?一是有好的宣传创意。我们向海外发放宣传画册,邮寄光盘,编辑资料及建立了网站。二是建立研究结构,深化理论研究,举办学术交流。2001年我们与世界许氏宗亲会建立了联系,成立了许昌县许氏文化研究会筹备组。2004年我们完成了许昌世界许氏文化会在许昌的注册,正式建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许昌县学术界以及世界许氏文化研究中心通力协作,相继编辑了《许地许国许姓与许昌》、《世界许氏大总谱》、《世界许氏名人录》,刻制了《许昌沧桑》。2003年以来,我们连续四年举办了许昌世界许氏文化会。与会者对许昌许姓源流、语言、社会、文化、民俗、经济等专题进行研讨。其三构筑塑造许昌新形象,建立了以统战部门为龙头的有关部门参加的大外宣格局,使统战外宣形成合力。以此让国内外许氏宗亲了解我们,增强了对许昌祖根地的认同,拓宽了姓氏文化内涵。
我们通过一系列活动,在理论上为做好根文化,打造世界许氏祖根地品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打造许氏祖根地品牌,拓宽了许昌县海外联谊工作新领域
为了打响世界许氏祖根地品牌,经县侨联多方联络,2004年8月,世界许氏联谊会常务副会长会议在许昌召开。2005年9月,我们和许昌世界许氏文化研究会联手举办了许昌世界许氏联谊会暨世界许氏寻根祭祖大典,来自加拿大、非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香港等8个国家和地区150位许氏宗亲参加盛会。这次大会,达成一个共识(许昌是世界许姓祖根地),形成两个平台(寻根祭祖平台,联谊交流平台)。通过这些联谊活动,许昌对外交往领域进一步扩大,成为许昌走向世界的一个崭新起点。泰国许氏宗亲总会会长许家伟说得好:“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许昌是世界许氏祖根地。打许氏祖根地品牌是许昌的一个宝。”
几年来,我们依托世界许氏文化会,举办了四次世界许氏宗亲联谊会,加强了与海内外许氏宗亲的联谊,广泛开展了寻根祭祖、观光旅游、经贸考查等联谊活动,架起了许昌与世界各地的联系桥梁,提高了许昌的知名度,展示了许昌的对外形象。
(三)打许氏祖根地品牌,促进了许昌经济发展
我们通过打许氏祖根地品牌,“以侨引资,以侨引侨,以侨引外,以侨引台,以侨聚侨,以侨促贸”,争取了一批华人华侨来许投资兴业,捐赠和兴办公益事业。2001年香港投资总商会会长许智明先生向邓庄乡桑树许村捐资20万元,建成了智明教学楼。2003年香港新界狮子会向县二高捐资45万元兴建慈航中学教学楼。香港宜发行有限公司董事长谢亮先先生投资 200多万元建起了一所高标准的剑桥幼儿园。我们以狮子会为依托,精选24个项目,在香港进行招商活动,香港50多家知名企业出席会议,香港多家媒体专题报道,扩大了许昌县在香港的知名度,并成功签订10多个合作项目。
为了打好“寻根经济”这张牌,统战部门积极介入到招商引资工作中,增强为侨资企业服务意识,做到引得来,留得住。对为许昌县经济建设和公益事业做出突出贡献得谢亮先先生、许家伟先生等人士进行表彰,受予许昌县首批荣誉市民。目前,香港新界狮子会、许氏宗亲都有意向,表示要捐助许昌县的公益事业。
由于我们深化了统战经济工作,夯实了海外联谊工作,为许昌县的经济振兴注入了活力,亲商、安商、富商,共推多赢已成为许昌县对外开放的主题。
三、开展许氏文化研究,打造许氏祖根地品牌方面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们在打造许氏祖根地品牌,许氏根文化研究方面的一是许国故城遗址有待进一步整修和开发利用。许氏(许文叔)墓园在邓庄乡桑树许村,该村原来属于我县管理,但是村镇规划归东城区管理,这样一来,许文叔墓园建设应有一个部门协调,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同时,根据我县实际情况,今后重点在许国故城开发利用上下大力气。把许国故城遗址打造成海内外氏宗亲回许昌寻根问祖、观光旅游、经贸考察的一个重要平台。许氏文化资源开发须尽快制订办法措施。
二是需要成立领导小组,建立统一协调机制。为了打响许氏祖根地品牌,更好的服务经济建设,需要建立有关许氏文化研究,许氏寻根等方面的协调机制。提供必要的经费和交通保障,完善制度,规范管理。
三是需要进一步整合许氏文化资源,做到资源共享。据调查,仅许氏祖根地品牌活动全国就有六个地方,而我省就有三家。尽管我们许昌市(许昌县、鄢陵县、东城区)已做到资源共享,但是应该有一个部门出面协调,做到互通情况,共同协商,合作交流。
四、对策和建议
(一)要高度重视,建立统一协调机制,成立许氏文化研究工作领导小组。统战部门充分发挥对外联系广,信息灵,海外朋友多的优势,积极开展海外联谊工。但是,海外侨胞回国寻根问祖,观光考察,不是一个部门的工作,涉及公安、文化、涉外、招商等部门,因此建议行成由统战、侨联、公安、旅游、外事、侨办、台办、招商局、商务局等部门参加的统一协调机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有关部门重视。
制。各单位充分发挥优势,各负其责,共同奏响许氏祖根地品牌及地方发展的乐章。还要保证必要的经费和车辆。
(二)整合许氏文化资源,做大做强许氏祖根地品牌。全县全市及至全省统一许氏文化资源,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制定一套完善的许氏寻根产业办法。寻根活动可尝试“党委领导,民间出面,政府支持,统战协调,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方法。一年进行一次寻根节,建设完善许氏寻根园,许国故城园等基础设施,为海内外许氏宗亲寻根问祖,建立一个完善的平台。
(三)继续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加强与世界许氏宗亲,海外侨胞的联谊活动。联谊活动是发挥许昌祖根地优势的重要载体。姓氏资源开发只有经过联谊活动才能取得文化认同,才能进行交流,相互联谊,增进感情,最后才有可能取得经济方面的效益。
8.某县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调研报告 篇八
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思想为指针,全面贯彻实施教育要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精神,以践行“人本教育”理念为宗旨。学校特举行八、九两个年级全员参加的“关于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和污染程度的调查”大型科技活动。旨在通过这项活动使学生全面认识到“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就是资源积累”、“保护水资源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的生命线”。让他们为当地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彰显他们个体的生命价值。
〔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调查和自然资源调查的意识;
2、力求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达到提高全民对水资源保护和有效利用的认识,让节约用水的思想深入人心;
3、力求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使当地居民都能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达到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的至高境界。
4、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全面了解过去及现在当地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和污染程度与治理措施,以便于为当地政府提供这方面的资料,为今后本地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及防治保护提供可行性依据。
〔活动方法〕:
一、调查走访;
二、实地调查;
三、交流与合作
〔活动步骤〕
为确保本次活动的实效,现将活动的实施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各小组学生向当地长期居住的老人或村委会干部了解当地过去及当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和污染程度状况,要求每位组员在调查中作好笔录,以利于后期资料整理;
第二阶段:各小组按本村或本组的实际情况作好出行安排,分步骤有序地开展目前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和污染程度的实地调查,要求每位组员在调查中作好详细记载(地点、水源水质、污染程度及污染原因等),以确保后期的资料整理
第三阶段:学生将调查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形成各有特色的且富有一定价值的个体调查报告
第四阶段:材料汇总,由组长进行分类整理,通过整理形成能代表共性的可行性报告,为当地今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污染治理提供可行性依据。
〔活动总结评价〕: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充分展现出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乐于探究与实践的精神,在各位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本次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现简要总结如下:
1、学生通过调查走访,以笔录的方式了解到过去(前)当地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是以集中公共水井供水、人力挑水入缸的方式。那时候,夏季一旦出现严重干旱,公共水井就会出现水源供应严重不足甚至干涸的情况,当地居民只能靠四处寻找水源来艰难度日。
2、同学们通过进行实地调查后发现:在20年后的今天,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了自己的水井,并通过合理的输水管道和贮水方式有效地预防了先前那种情况的发生,不再需要为生活用水担忧,基本上实现了引水入井、导水入缸的大好局面。
3、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受地方经济发展落后的影响,广大农村的生活用水一直没能得到很好地解决。那时用水难、饮水难也直接影响着当地农民的正常生活,甚至还经常出现因为必备生活用水而发生争抢的恶*事件。
4、上个世纪90年代,在各级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国家开发了以水土保持为主要目的的饮水配套工程。逐步解决了部分贫水村的用水难、饮水难的问题,这项工程的开展,带动了广大人民的劳动热情,提高了他们对水资源开发利用重要性的认识,是以在这一阶段就有相当多的农民乘借机会建成了属于他们自己的饮水配套工程。
5、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更加重视对广大农村水资源开发利用及污染防治的`政策支持,这一阶段农村饮水配套工程更进一步开展落实,为了对地方经济地发展推波助澜,我们省又出台了激励农民尽快致富的“烟水配套工程”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从而使95%以上广大农户都有了自己的水井或水窑。从根本上解决了从前农民用水难、饮水难的问题。
6、同学们在这次调查中还发现,先前基本生活用水就十分困难的时候,水资源的污染问题也是长期得不到解决的一大难题,当地居民解释说,这都是由于受地方经济发展落后的影响,人民的认识水平还很欠缺,所以那时偶尔还有恶意破坏与污染水资源的情况发生。但随着当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家户户都有了自己的水井或水窑时,人们比以前任何时候都珍惜属于他们自己的这份资源。
〔活动反思〕
这项调查活动虽然前后只历时一天,从大体上看收到了奇效,为今后开展这类科技活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同时我们也发现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足和值得改进的地方。现简要总结如下:
1、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特别亲近的热爱,这为今后开展这类调查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通过这次调查活动的开展,让所有同学都清楚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高了当地农民这方面的认识水平;
3、通过这次调查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全民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对当地今后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具有很好地教育意义
9.某县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调研报告 篇九
矿产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同时又是易耗竭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加强资源的科学开发与合理利用,使有限的矿产资源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之为全县人民造福,为子孙后代造福。
矿产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同时又是易耗竭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因此,怎样更有效地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好我县的矿产资源,事关县计民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开发利用现状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经过许多地质工作者和全县人民长期的艰苦工作,我县至今已发现矿种24种,其中已探明资源/储量或开发利用的矿种有煤(资源/储量总数为112亿吨)、硫铁矿(资源/储量总数为109亿吨);部分探明资源/储量或已开发利用的矿种有水泥建材用灰岩、高岭土、砖瓦用页岩、褐铁矿、坡缕石、方解石、大理石、粉石英、粘土、铅锌矿等;未探明资源/储量且未开发利用的矿种有硅矿、累拓石、澎润土、钾(钠)长石、铜矿、铝土矿、峨嵋山玄武岩、埃洛石(又名叙永石)、水晶等。
二、搞好矿产资源规划
矿产资源规划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的依据。因此,必须切实做好矿产资源规划的编制工作,从我县的县情矿情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技兴矿战略,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总原则,做到科学性、宏观调控性与可操作性相统一,将资源优势有效地转变为经济优势,让我县有限的矿产资源早日造福于全县人民。
三、加强对全县矿产资源的调查评价力度,加大地勘投入,为资源开发打好基础
要广泛地发动群众,开展找矿调查活动,发现矿产盘活资源。为了保证我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矿产资源开发的需求,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鼓励并积极推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商业性矿产勘查与调查评价。鼓励利用多渠道、多形式社会资金进行勘查,以提高矿产开发的经济性、可行性及地质勘探程度,探明可供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资源/储量。当前,应重点鼓励对煤矿、煤层气、地热、陶瓷类粘土矿种的勘查。鼓励矿山企业在其矿区,特别是资源耗竭的周边和深部进行资源勘查,增加可供矿山开采的后备基础储量,延长矿山服务年限,降低开采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四、严格新建矿山的准入条件
由于历史的原因,过去矿产资源的采矿权都是采用行政划拨的无偿方式取得,由于资源是无偿取得的,采矿权人不会珍惜和保护资源,更谈不上合理利用资源。采富弃贫、采厚弃薄、采浅弃深、采易弃难现象普遍存在,造成矿产资源严重浪费。因此,应严格执行矿产资源有偿取得的各项规定,新设矿权一律采用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方式有偿出让采矿权。新建矿山必须符合《大方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有关要求,开采规模要与矿区的资源储量规模相适应,“三率”指标和共伴生矿产的综合利用水平应达到国家的有关规定和标准。更有符合规定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并与矿山建设、开发同步实施的可行计划,有经评审认定的资源储量报告等资料。同时,要严格审查投资者的资质条件,禁止不具备资质条件的投资人进行矿产资源开发。
五、加强矿法宣传,打击非法采矿
要利用多种形式,不同方式,加强对矿产资源法及其有关法规的宣传力度,要让广大群众知道:“矿产资源属国家所有,地表及地下的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不同而改变。”通过逐渐对矿发知识的宣传、普及教育,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和矿业投资者的法律意识。严禁越层越界开采,禁止非法转让矿权。要坚持部门联动、形式多样、措施适当的综合执法机制,形成合力,重点打击非法采矿。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非法采矿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广大群众参与对非法采矿的监督举报,把非法采矿消灭在萌芽状态。
六、依法保护采矿权人的合法权益,妥善解决矿群矛盾
要维护矿山企业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切实保护采矿权的合法权益,要为矿山企业的产品销售、流通提供信息和优质服务,创造一个良好的招商引资投资环境,让矿业投资者大胆投资、持续发展、安心发财。同时,对矿山企业在采矿活动中,引发的各类矿群纠纷,应实事求是、认真负责、妥善处理。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政府、企业、群众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摆在首位,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始终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开发,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依法行政、科学处置,既坚决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有依法维护矿山企业的合法权益,统筹兼顾,积极构建和谐矿群关系,大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把矛盾消灭化解在基层,使矛盾不上交,不激化。这个工作做得好与坏,体现的是各级政府、部门的执政水平、服务质量和诚信度,对全县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10.浅淡语文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篇十
把“资源”引入语文学习,并非标新立异。长期的教学实践,使我感觉到在语文教学中,对课堂以外的且有益于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语文素材、资源的利用率极低。主要表现在语文教与学的观念狭隘,不大注意语文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什么是语文学习资源?我们可以从主观与客观、课内与课外等方面进行归纳。概括起来讲,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态度、能力,教师的教学观念、个人修养、施教手段,语文课本、新闻媒体及耳闻目睹的一些社会现实、自然环境等,我们都可以称之为语文学习的资源。广泛地利用好这些资源,对语文学习资源进行开发和优化,其实质就是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
一、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生活处处皆语文。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囚于校园,困于教材,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低下。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对大自然的体验大部分来自于《海上日出》、《挑山工》、《大理石街》、《游金华的双龙洞》、《荷花》等课文。当然,我无意于对这些课文和课堂教学的否定,相反它对于学生有计划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发展思维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在利用课堂很好地学习、理解、消化这些课文的同时,有针对性地或将语文的学习引向生活,或对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加以网络,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网络”语文资源方面,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去看日出,看雨后彩虹,看春天里的花朵,看蚂蚁搬家;引导学生去河边拾石头,去山上采蘑菇,去公园里看荷花,去公共汽车站里揣摩匆忙者的内心世界,去自由市场感受诚实与欺诈。利用节假日观察父母一天的劳逸情况等。但是,体验也好,观察也罢,为了求得实效,一是要有针对性,有些活动必须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就拿《海上日出》来说,学习后,可以安排学生实地观察日出,虽然没有海上日出“伟大”,但总有一些独特之处,这正是语文学习所需要的。二是要给学生相互交流的机会,多给学生自由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可以“一周一节一主题”,这样才能使课内课外的语文资源形成一个整体。三是学习环境虚拟化,多给学生一些自由,传统的“以作文代替生活体验”的做法,使大多数学生感到反感。因此,我们要尽可能从培养兴趣入手,引导学生“消费”语文资源,而不要强迫学生吸收资源,如果那样,可能会适得其反。
二、建立全新的语文能力的评价体系
语文能力评价体系改革是很不容易的,甚至有人认为小学语文无需评价或者说评价无改革的空间,其理由是小学语文属学习的基础阶段的基础学科。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语文评价体系的改革,造成了“唯教材”、“唯分数”的评价模式。笔者近期曾对全镇所有的六年级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进行了一次测试,其中在习作部分,笔者设计了一道打电话的情景题,内容是:小明要放暑假了,在城里当医生的小姨打电话邀请小明到城里去过暑假。要求学生在规定的地方,按一定的格式写出“通话”的经过。对这道题,语文老师反响强烈,反对者、顿悟者、质疑者皆有。原因何在,是因为我们在平时的`语文训练中,没有涉及到这些课外资源。事实上,本镇的电话普及率已达到了75%,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过打电话的经历。对此若进行必要的训练,既有利于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也有益于提高学生社会生活的能力。有一次,笔者发现贴在某机关大院门口的一则《招工广告》,广告一是格式不正确二是中间有4个明显的错字,“广告”贴了两天之后,我对同住机关院内的18名五、六年级的学生随机进行了口头问卷,几乎没有学生发觉广告上面的问题。追问何以至此,多数学生回答“这个不考试,无需学习”。由此可见,传统的“教材为本”的评价模式,造成了老师对语文资源利用上的荒芜和学生对生活感悟能力的低下。
为了充分利用语文资源,我们有必要发挥评价这个指挥棒的作用。对学生生活中的语文知识且与“大纲”又基本相吻合的内容,进行必要的综合评价,引导广大教师正确地、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语文资源。当然,评价的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笔试,也可制定一定的标准,对学生进行口试,或者进行实验性考核等。
社会的开放性、信息化决定了我们的学校教育必须打破传统的封闭系统。就语文教学而言,有必要对校内外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语文资源进行开发和优化,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又能把学习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11.某县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调研报告 篇十一
关键词:乡土课程资源 政治课 邵阳地区
乡土教材是以本地方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状况等为内容的教材,而乡土教材开发是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中非常重要的一环。18世纪,法国思想家J.-J.卢梭和瑞士教育家J.H.裴斯泰洛齐就曾主张教给儿童以乡土地理知识。后来一些教育家把乡土课程资源逐步扩大到乡土历史、乡土社会、乡土自然、乡土文学等等。用乡土课程资源进行上课教学,不仅符合教学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而且有助于学生认识乡土和培养热爱乡土的观念。有些国家曾在小学设乡土学科,进行乡土历史文化与自然的教学。费孝通先生在《乡土本色》一文中曾指出,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也可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乡土课程资源的宏观载体①。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各地方自然条件差别很大,又有值得讲述的革命传统和文物古迹,编纂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课程资源供学生学习,有助于激励儿童继承革命传统,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一、乡土课程资源的概念
乡土指人们的出生所在地或者是从小开始一直生活的地方或指人们因为某种原因而产生深厚情感的地方。而乡土资源是指师生和学校所处的某一个具体的行政区域内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和社会发展方面的资源,具体包括当地的自然风貌、文物古迹、民风习俗、名人轶事等,它是地方自然、文化、社会的集中体现②。
关于乡土课程资源的理解,众说纷纭,目前未形成统一的看法。作者认为乡土课程资源解释较好的有:“师生和学校所处的某一个具体的行政区域内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科技人文等方面的反应群众文化心理并且带有积极意义的系列教育内容,其中包括当地的历史、地理、物种生态、文化习俗、人物风情、生产和生活经验等一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物质因素和非物质因素”③。因此,乡土课程资源广泛多样,但只有应用到思想政治课堂中,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活动、教学要素等相联系起来的乡土课程资源才属于思想政治课乡土课程资源。
对于思想政治课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需要充分考虑学生所处年龄的生理、心理需求,特别是考虑到在农村进行乡土课程资源教育的局限性,因为农村学生每天都和自然、与山水交往,山山水水对他们的吸引力是相对城市学生较低的。正由于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知识面和知识结构都是差异较大的,所以在城市要多介绍自然景点、讴歌祖国大好河山和红色革命旅游景点;在农村,更多的应该介绍人文历史资源。因为对于广大农村来说,乡土教育课程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乡村少年的健全人格。这个目标可以分解为两个基本目标:第一,促进乡村少年作为普通个体的健全法制,也就是从积极适应的层面,引导乡村少年健全人格的养成;第二,面对乡村少年生存的现实,从消极适应的层面,应对乡村少年成长过程中的文化断裂,以及由此而来的人格自信缺失④。
二、乡土课程资源开发面临的困境
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是科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课程建设部分,其成功的开发直接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学习质量,为其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长期以来,由于某些特殊原因,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重视,导致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中总是存在一些问题。
尽管近年来国家进行了三级课程的改革,但乡土课程资源的建设仍然是举步维艰。综合起来主要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乡土课程资源不能受到学生和家长的赏识。尽管许多人强调乡土课程资源的重要性,也进行了相当数量的教材建设和编写,但其质量与所期望的相去甚远。每当学校使用乡土课程资源时,学生和家长就表示出冷淡的态度。家长们普遍认为,乡土课程资源与学生学习的科学知识的课本关系不大,如果在学校中使用这种教材会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学生对学习材料的选择大都受到家长的影响,如果家长为了望子成龙,自然要求孩子一心用在要考试的科目之上,这样孩子对乡土课程资源也就不再投入多的兴趣。
(二)乡土课程资源不能受到学校教师的欢迎。调查显示:学校及教师对乡土课程资源的关注程度普遍不高。对开发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很重视的仅占4.5%,一般重视的占69.7%,不重视的高达21.6%,甚至有4.2%的学校连正常的思品课也不重视,经常挪作语文、数学、英语课⑤。如此现象根源在于乡土课程资源的内容自然多为乡土文化,对学生学习与掌握学科知识的帮助不大,开设相应的乡土课程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继而影响教师的工作效果绩效。老师们大都希望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来提高自己的地位和身价。
(三)乡土课程资源与正式教材的关联性差。乡土课程资源的大部分内容都是本土文化,这些内容很难和正式的学科教材发生联系,如果用时间来学习乡土课程资源,那么就会占用正式教材学习的时间。这样,无足轻重的乡土课程资源自然就在学校没有“立足之地”了。
三、困境解决的办法
在开发与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时,教育主管部门与校方主要应采取了下列途径与方法。
(一)确定以每一个学生幸福生活为本的逻辑思路。教育部门在编写教材时首先考虑的是学生的需要,当地人民未来生活质量的需要,和国家安定团结的需要。教材内容应该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起点,然后再拓展为区域、本土文化,再延伸到国家文化与人类共享文化。这样,学生本人,学生家长、学校教师都给予了积极地支持,解决了不同人群对乡土课程资源的理解与认同的问题。
(二)建立合理的、相互尊重的团队机构。开发政治课的乡土课程资源、进而编写教材绝不仅仅是专家学者的事情,而是当地人民通过教育追求幸福的事,教育部门只是帮助他们组织与发现其传统文化中对现实生活有价值的成果,将现实生活的追求与传统文化之文明成果联系起来,以使未来的人获得立足于本土文化之优势内容,同时也保护人民获得自我、自尊、自信。所以,乡土课程资源的内容选择与认定的人员主要由当地文化人、地方专家、政府文化机关的专家和当地教师共同组成。
(三)乡土课程资源的整个开发利用都应开放的、平等的,通过集思广益鼓励社会上每位公民积极参与,提供自己的思路与方法建议。例如,为开发课程资源、编写教材提供自己知道的当地故事、儿歌、对联等。
(四)我们要充分尊重乡土课程资源的广泛性、多层次性、人民意愿。首先乡土文化是人类文化的具体体现,是此方此土的人所创造的文明成果,这种成果的延伸便是国家文化和人类文化。在编写的过程中要将本土文明成果与其他民族或其他国家的成果进行比较,一方面让学生通过本土文明成果了解世界文化成果;另一方面也是学生形成自尊、自强,走出大山的过程。其次努力保持乡土文化的原貌,这些资料都是当地人民的成果,也是当地专家、老人和有威望的人们自己搜集、自己选定的教材内容,尽量保持这些文化的原貌才能体现我们对人类文明的尊重,这个尊重带来了人们对乡土课程资源的重视与喜爱。同时乡土课程资源的使用不仅限于学校,要与当地文化站、地方政府的有关工作发生联系。如,乡村节日,旅游开发,民间文艺,民间仪式发生关系,教师也不仅仅是学校的,也包括那些热爱本土文化,具有文艺、文学、历史才能的所有村民或地方文化干部。
总之,要解决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中的困境苦难,要积极发动人民群众的优势、注重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各学校骨干教师的文化知识,结合乡土课程资源改革的理论文章,运用平时课程资源开发的经验与教训,系统完整的编纂开发出符合时代需求、学生需要、便于授课、生动活泼的乡土课程资源及乡土教材。
四、以邵阳地区为例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邵阳是坐落于湖南省西南部,拥有800万人口,少数众多民族的大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拥有历史文化与红色旅游资源比如邵阳八景的龙桥铁犀、蔡锷故居、魏源故里,明朝名将蓝玉、著名音乐家贺绿汀、滩头年画、五四运动先锋成员匡互生崀山、邵阳县八路军驻湘办事处南山等等。曾经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在湖南境内宝庆(今邵阳)惨败,以至于至今流传“纸糊的长沙、铁打的宝庆”之美誉。我们要充分利用已有的丰富的乡土资源,对学生们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熏陶,从具体的景点事迹中讲述抽象的宏观的政治文化与历史背景。陈丽华也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把思政课堂中所讲的理论搬到社会中去实践检验,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知、信、行的统一和协调⑥。在邵阳地区开发政治课的乡土课程资源时,要充分考虑互联网的时代性与授课资源的时效性。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效益,达到教育过程最优化,是乡土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其积极意义表现在:第一,信息技术扩宽了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来源;第二,信息技术改变了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第三,网络信息技术突破了各自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中遇到的时空限制,使学科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广泛交流和共享成为可能⑦。邵阳市作为湖南的人口大市、教育强市,在兼顾高考的情况下,多年前就致力于适当开发乡土课程资源,激发广大学子的爱家爱乡的热情。在笔者读中学的时期,就得到过学校发放的乡土教材两本,可见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学校都是认识到乡土课程资源的重要性。可惜各科老师并未结合已有的乡土课程资源,利用乡土教材进行教育。其实文科尤其是政治、历史、地理非常需要结合具体的乡土资源来谈,如今政治课更多的应该重视中国革命史、红色革命根据地,讲述我国现有制度的来源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认可,进而加强对广大学生与教职工认识到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合法性、必然性、合理性,从而自觉拥护党的决策、自觉维护社会主义制度,防腐拒变。
参考文献: ①《超越界限: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性别思考》,杨萍,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2 ②颜慧敏.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乡土资源的利用探究.山东师范大学,2012.8 ③李灿.高中思想政治课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山东师范大学,2012.④《回归乡土的课程设计:乡村教育重建的课程策略》,刘铁芳,《现代大学教育》,2010年第6期
【某县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年度土地资源、矿产资源保护与利用情况说明08-07
关于某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与思考10-23
关于某县农民党员先进性状况的调查与思考09-08
矿产能源开发监管方案08-27
某县目标考核情况报告(汇报材料)07-25
桑植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情况汇报08-28
国土资源局关于矿产资源开发整顿工作总结09-28
某县交通运输局某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07-16
某县农业农村工作思路06-08
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