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戈多(粤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2024-07-23

等待戈多(粤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9篇)

1.等待戈多(粤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篇一

师说(粤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师说》第二课时教案

深圳市南头中学刘加军

【知识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认真探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方法目标】

通过对学生断句、重读、语气等方面的指导,培养学生文言文的诵读能力,提高学生的体验感悟能力。

【情感价值目标】

通过学生对文本的感知探究,使学生建构起尊师重教的思想,养成尊师好学的好习惯。

【教学步骤】

一、解题:《师说》,联系以前学习过的《马说》和《捕蛇者说》等文章来看,说应该怎么解释?

请同学来说一说。

《师说》就是说师,说,一种文体,比较论更加自由,可叙可评可抒情。

二、文本探究:

(一)激疑:这篇文章韩愈说写给谁的?何以见得?文中有没有信息?

写给李蟠的:作师说以贻之。

李蟠何许人也?

韩愈的学生,17岁的小伙子。

韩愈呢?请同学结合注释和资金了解介绍一下:教师强调: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因为昌黎(今河北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韩昌黎。他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以后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中间曾几度被贬,他的整个中年时代是不得志的。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

问题来了,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一代文学宗师的韩愈为何给一个17岁的毛头小伙子写这么一篇流芳千古的文章?那么多学生为什么专门写给他呢?文中有没有告诉我们原因?请同学找一找。

在哪里?最后一段。

请同学概括一下。

三条原因:一、李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二、他不拘于时,学于余;

三、能行古道

结合文章来看,你认为根本原因是什么?同学讨论交流。

教师点拨引导:当时“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人也许不多,但一定还有其它的,为何只选择了李蟠?“学于余”,我们说向韩愈这样一个文坛领袖学习应该是求之不得的事,韩愈有必要为他写文章吗?

根本原因:能行古道   不拘于时

请同学诵读文章最后一段文字,大家听诵读的效果如何,找同学提建议,再换人读。指导断句、重读、语气,读出感情。

韩愈应该是怎样的感情呢?

请同学说,不急于下结论,存疑,留待以后解决。

(二)、文末说“余嘉其能行古道”,这里的“古道”指的是什么?

古人的从师学习之道。

对此,文章有没有解说?如果有,在哪里??

引导学生看第一段。

这里是如何阐释古人的从师之道的呢?

请同学考虑给第一段分层次。

分为两层:1、古道的核心:学者必有师

2、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作者阐释“古道”仅仅是讲道理吗?有没有举例呢?在哪里?请找出来。

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概括地说,属于面上的例子)

还有没有?

倒数第二段:孔子师郯子、师襄、老聃   (具体说,属于点上的例子)

两个例子点面结合,说服力增强,同时呼应了第一段的说理。使文章对古道的阐释由抽象到具体,渐渐地清晰化、明朗化。

你能不能给大家举一个象孔子那样实践古人之道的例子?把他们的做法和文中对从事之道的阐释比照一下,看看有哪些相同点。

程门立雪的杨时,向李达、艾思奇请教哲学问题的毛泽东等

杨时:学者必有师

好学精神和尊师重道,成为著名的理学家,很有影响的政治家

毛泽东: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小结:这是古人伟人的从事之道,也是韩愈对于从师的观点,许许多多的成功者正是得益于这种古道,才成就了他们的辉煌,相信这对于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所启发的。

(三)、前面说过,韩愈为李蟠写文章的`主要原因还有一个:不拘于时

找人翻译此句:不被当时的社会风气所拘束。

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怎样的呢?请同学认真阅读第二段,找出其中一个以不同面目反复出现的词语来概括回答。

耻学于师  于其身则耻师焉  不耻相师        耻师:以从师为耻

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分析并批判这种风气的?请给本段划分一下层次。

三个层次应该可以顺利分出。

在每个层次的分析中有一个怎样的共同特点?

都用了对比。

怎样对比的呢?

古圣人DD今众人;

对子DDD对己;

百工DDD士大夫;

这种对比的直接结果是什么?在段中标化出来读出来。

1、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2、小学而大遗

3、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4、这三组对比中,你对哪一组对比的感受最深?请谈一谈你的感受。

示例:家长给孩子找家教,而自己不学习;

学习好的更有动力成绩更好;学习差的更厌学成绩更差;

富裕家庭的孩子大多不如贫家子弟学习更刻苦;

对于这种以从师为耻的社会风气,韩愈持什么态度?

非常痛心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请同学找出相关语句(段首尾中)诵读,指导点拨读法。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要读出那种痛心疾首的感觉来。

三、思绪拓展:

虽然文章说,这篇文章是写给那个叫李蟠的学生的,可是读到这里我们还会只是这样看吗?

他还是写给谁看的呢?

还是写给当时那些不愿学习的士大夫阶层看的。提醒他们改掉这种坏习惯,否则后果会很严重。

再读文章最后一段文字,我想我们就不难理解韩愈写这篇文章的感情了,那种社会风气造成的忧心如焚是远远超过李蟠个人勤学好问带给自己的喜悦的。

齐读最后一段。

1200多年过去了,今天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人在重复着唐人同样的错误:

唐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篇文章何尝不是写给今天的我们的呢?

正是这种穿越时空的恒久价值,使这篇文章历久弥新,成为经典。

四、总结:

记得居里夫人曾经说过:“我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我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这里固然有谦虚的成分,但也到出了一个事实:这个巨人就是韩愈所说的“师”.

学到这里,相信很多同学思想的火花还在飞溅,意犹未尽,那就请同学们课下把自己的想法也写成一篇文章来和大家交流。

2.等待戈多(粤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篇二

课文解读

⑴作者简介

冰心(19-),原名谢婉莹,原籍福建长乐。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冰心是我国新文学运动中涌现出的第一批现代作家,是其中最知名的女作家之一,为文学研究会的重要成员。现代文学史和当代文学史上最有影响的散文家之一。

⑵基本解读

《霞》和《我的家在哪里?》均是冰心的晚年力作。

《霞》全文四百余字,六七个自然段,写得从容不迫,洒脱自如;表面看来,似乎全不费功夫。其实无一句,无一段不是落到实处;这一短文,实乃作者一生素养(包括思想和艺术)之自然独到的发挥。其中的智慧和哲理于不知不觉之间带领我们进入一种美丽的艺术天地,享受到一种彻悟人生意蕴的快乐。文章含蓄、深刻而深沉,作者的沉痛和希冀、作者的洞察力、对生活的敏感,以及作家对于人生含义的感知,都在文中凝聚成为充满诗情的警句。特别是文中后面三四个自然段,几乎全是诗情的迸发,全是警句,全都发出智慧和哲理之光。

我的家在哪里?》这篇短文通过对梦中的“家”的描写和对现实的对照,表达出她渴望一个清淡、素雅、平和、充满亲情与温馨,又不受外界干扰的“家”。而对现实社会中那些权、利之争表现出深切的厌恶和憎恨。

文章前写梦中,后写现实。文章写了两个世界。一个是儿时的世界,心中的世界,潜意识中的世界,一个美好的无争斗的世界---梦中的家;一个是眼下的世界,现实的世界,真实的世界,一个充满争斗,涌动着暗流的世界。梦中的世界--“家”与现实的世界两相对照,十分鲜明。梦中的“家”--中剪子巷--那里住着我的父母和弟弟们。后来的所谓“家”,都没有那样的温馨,不是家不温馨,而是世界太喧闹。对于梦中的“家”,作者是用儿时清纯的眼光去看的;对于现实的世界,作者是用饱经风霜的阅历去审视的。

⑶精华鉴赏或问题探究

霞,是我的老朋友了!我童年在海边、在山上,她是我的最熟悉最美丽的小伙伴。她每早每晚都在光明中和我说“早上好”或“明天见”。

这是以老年的深情写童年对早霞或晚霞的感觉。

但我直到几十年以后,才体会到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多彩的。

这是作家积蓄数十年的感悟,到暮年升华为智慧的洞察,凝聚成充满诗情的警句。“云彩”是生命中的各种经历,惟有丰富的生命内容,才会有多彩的云霞,生命的霞光才越美丽。而经历了挫折、困难和艰辛的考验--云翳,仍然能让自己发出光彩的人生。正是有了这一重感悟,作家才会在接下来的段落里写道:

生命中不是只有快乐,也不是只有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互相衬托的。快乐是一抹微云,痛苦是压城的乌云,这不同的云彩,在你生命的天边重叠着,在“夕阳无限好” 的时候,就给你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一个人的生命到了“只是近黄昏”的时节,落霞也许会使人留恋、惆怅。但人类的生命是永不止息的。历经风霜的作者在晚年的时候,面对日常见惯的云霞,感悟出人生的哲理,通达地面对生命的黄昏。这样一种浓厚、豁达大度的情怀,我们不一定能完全理解,但其中显露的深邃的思想和坚实的艺术功力却不能不让人钦佩。

《我的家在哪里?》当写道“我这人真是‘一无所有’”时,作者的情感掀起波澜,文势也随之起伏跌宕,文章用排比句式做了突如山洪爆发般的情感渲泄。与作者朝思暮想的儿时的家对比,她厌恶的是现实中的夺权、罢官、降级、罚款、毁旧。冰心老人以她无畏的良知,高尚的人格,面对肮脏的世界、炎凉的世态,面对自己坎坷的人生,作出了20世纪末的呐喊,这实际上冰心是用她一身一世的清白反衬出现实社会中阴暗、肮脏的那一面;积近乎一个世纪的经历和体味,她对社会中的黑暗和污浊作了无情的批判。从这段文字里,我们不难看出冰心先生灵魂的高尚与伟大,而这也正是中国知识分子的骨气和中华民族的精神的集中体现。其声不高,但其“力可拔山,气可盖世”。

2.习题解说

⑴第一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理解文章的哲理内涵

参考答案:参见精华鉴赏。

⑵第二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理解文章的哲理内涵

参考答案:“灵魂深处永久的家”这几个字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作为一个迟暮的老人,作者会对早年,尤其是童年的生活产生无尽的眷恋,而回首之时,才会发觉这一切都珍藏在记忆的最深处。另一层意思则是作者对于童年的眷恋,实际上是对童年所代表的人生的真、善、美的眷恋,这些才是在作者“灵魂深处永久的家”,对于真、善、美的执著和坚持,使作家面对人生的困境和社会的丑恶,有了抵抗的勇气和力量。

⑶第三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理解文章的哲理内涵

参考答案:参见精华鉴赏或问题探究。

⑷第四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略)

3.相关资料

(1)冰心早期散文的评论

所谓“冰心体”的散文,是以行云流水似的文字,说心中要说的话,倾诉自己的真情,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显示出清丽的风致。所谓冰心“心中要说的话”,简言之即是“爱的哲学”,即宣扬自然爱、母爱、儿童爱。其中有对下层人们的同情,探索人生的惆怅,对祖国、故乡、家人、大海的眷念,也有基督教义和泰戈尔哲学等内容融会其间……冰心的作品多抒写自己刹时间涌现的感触与自然风景,传达的是一段挚情,或一缕幽思,空灵而缠绵,纤细而澄澈。

对于文体,冰心也有自觉的追求,她曾借小说中人物之口说:“我主张‘白话文言化’、‘中文西文化’、这‘化’字大有奥妙,不能道出的,只看作者如何运用罢了,我想如现在的作家如能无形中融合古文和西文,拿来应用于新文学,必能为今日中国的文学界,放一异彩。”冰心的语言仍浸有旧文学的汁水,不过经过她的处理,已经完全没有陈腐气息,而别具一种清新的韵味。如《往事》其二(八)中的一段描写:

船身微微欹斜,这两点星光,也徐徐的在两旁隐约起伏。光线穿过雾层,莹然,灿然,直射到我的心上来,如招呼,如接引,我无言,久--久,悲哀的心弦,开始策策而动。

这种散文的词汇句式既保留了某些文言文的典雅、凝练,又适当地“欧化”,使句子更能灵活、婉转、流动,有自然跳荡的韵律感。在开展白话文运动刚刚几年时间,冰心能将文言文、白话文与西文调和得如此完美,难怪能引起普遍的欢迎。冰心对建立与发展现代文学语言是卓有贡献的,不过她的作品读多了也会感到格调偏旧,因为她属于以旧文学为根基的早期新文学家。

节选自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第152页至第153页 北京大学出版社7月第1版

说明:上面节选的文字虽是对冰心早期散文创作的评论,但对理解领会其晚年的作品仍有启发。在冰心的散文创作中,有不少一以贯之的东西,故节选出上述评论,供老师们参考。

(2)秋日访冰心

我居住的地方,离冰心家很近,信步走去,不消半个时辰准能到达,然而我已有好几年没有拜访她老人家了。这么大的年岁,应该时刻都处于宁静的氛围中,更何况她还在坚持写作,还在思索着祖国与民族的未来前景,时间对于这位九十高龄的老人来说,真像白金似的珍贵,怎么能忍心无端地打扰她老人家呢?因此,我虽然常常想起这位散文泰斗的音容笑貌,想起她晶莹剔透的文思,却不敢奢望去聆听她的謦了。已经有过好几次对话,早就成为我精神世界中的一宗财富。

记得是1985年举办“醉翁亭散文节”,曾请冰心题写了这几个字。在开会时,在攀登琅琊山时,多少散文家的胸前,都嵌上这块小巧玲珑的会徽,大家观赏着冰心隽秀而又苍劲的字迹,几乎都从心里涌出了洋洋得意的笑容。我至今保存着这块会徽,常常拿在手里摩娑一番,感到有一种莫大的慰藉和鼓舞。今年夏天,我开始编选和结集自己在这几年中间发表过的文字,当然就很想得到冰心题写书名的墨宝,于是跟肖凤商量,她觉得这是个极有意义的纪念,认为冰心一定会慷慨挥毫的,果然老人很欣然地答应了。肖凤放下电话,就摊开稿纸,整整齐齐地写上了几个书名,我也赶紧找出裁好的宣纸,完成了所有的准备工作。

正在这时,台湾的散文家郭枫从南京飞来,跟我们欢聚之际,说起要拜访冰心的事,并且拿出向冰心发问的提纲,想把这拟访中的对话,披露于他在台北主编的《新地》文学月刊上。还是由肖凤打电话相商,又同意了我们一起前往,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秋天,我们轻轻走进了冰心的书房。她坐在书桌旁边的转椅上,向我们微笑致意,还招呼看护她的一位大姐,给我们泡茶,夸这香片茶有一股的清新之气。

肖凤站在鞠躬致敬的郭枫身旁,向老人作了介绍。老人慈祥地指着前面的圈椅,招呼他坐下来。

肖凤接着又介绍我说:“林非来向您致敬。”

冰心仰起头来,装出生气的模样说:“我知道!”她扭过脖子,噘着嘴笑了,笑得像个顽皮的小姑娘。她当然会记得《冰心传》的作者肖凤,这样也就连带地记住了我,我是她记忆之树上一簇细小的.枝叶。

为了不让老人过于劳累,我们在途中就商量定了,不多说一句废话,开门见山,节省时间。于是我捧上自己刚刚出版的回忆录《读书心态录》,送给她留作纪念。她高兴地翻开书本,不用戴眼睛就看得清清楚楚,顷刻间又合拢书本,天真地笑了起来,很神往地说道:“我年轻时先看《三国》,你也是先看的《三国》。”

她清脆的话音刚落,我又双手递上宣纸,还把肖凤写的底稿铺在书桌上。冰心吩咐那位大姐摆好砚台,就伸手紧紧握住毛笔,顷刻间写成了“散文论”这三个潇洒的行书。

当她瞧着肖凤草写的《散文的使命》这几个字,往宣纸上落笔时,抿着小小的嘴,风趣地说:“散文的使命?这就难说了,我说不出来。”

我心里想,老人家实在是太谦逊了,怎么会说不出来,因为她毕生的散文创作,早已出色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她始终是在召唤读者追求真,追求善,追求美,而且愈是写到了晚年,竟愈是关怀祖国和民族的命运,愈是渴望建设一种更为健康合理的新文化。

当她写到“云游随笔”这四个字时,又抬头问我:“到哪里去云游了?”

“在祖国的大地上云游。”我笼统地回答着,不去讲那些琐碎的细节,叙述如何在报纸上连载,以及怎样联系出版社付印的情况。而且还得赶紧让位于贤,提醒郭枫开始跟老人对话。

瞅着郭枫写在稿纸上的几个问题,冰心很爽朗地说了起来:“下个月初,在福州有个讨论我作品的会,希望他们不要把我放大,而要挑出缺点和不足,好当作后人的经验和教训。我一贯主张写作必须真诚,不能为写作而写作,要有迸涌的感情,才动笔去写。三言两语能表达的,就不写许多不必要的话。当然如果有很多的感情,想短也不行。我在上海《文汇报》开了个‘想到就写’的专栏,越写越短了,不写废话,也不写风花雪月。”

听着冰心的话,我正思考在她的写作中,可以说是充满了一种严肃和崇高的社会使命感时,郭枫又向她提出关于当前新诗创作的问题。

“真不敢说当前的新诗,看得太少了。”冰心掉转话头说:“我历来信服‘不薄今人爱古人’的话。新诗不管多好,总是背不下来,连我自己写的,也背不下来,旧诗却很好背。”

冰心的这些话,立即使我想起鲁迅“押大致相近的韵”、“容易记”和“唱得出来”的主张。他们这些很相似的见解,恰巧是抓住“五四”之后新诗创作的缺陷。文学大师的眼光总是如此犀利地切中要害,虽然从表面上看来,他们的话都说得很朴素,而且似乎还含着浓厚的古典主义味道。

当郭枫询问她如何估价当前的散文创作时,她很从容地说:“散文最能够表现作家的性格,对读者来说,和自己相似,或者能够引起共鸣的,就更容易欣赏和喜欢,却很难说谁好谁坏。”

老人这番简短的说明,同样给我很大的启迪。艺术批评既有客观的尺度,又有主观的倾向,只强调前者,肯定会人云亦云,毫无创见;光强调后者,却又肯定会随心所欲,遁入魔道。如何掌握二者之间巧妙的融合呢?冰心只说了几句话,自然无法对此作出系统的界说,但是她十分注意主观和客观“相似”和“共鸣”,还强调“很难说谁好谁坏”,说得多么审慎,从这种冷静地剖析主客观关系的心态出发,肯定就能够得出解开人们疑窦的见解。

郭枫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要她预测当前文学创作的发展方向。她沉吟了片刻,很坦率地回答说:“不知道,批评当前的文学,要等待后人来做,我们不好说。”回答得多么洒脱和睿智,想要完整地评价今天的创作,确实是只有后代的文学史家才能够做到。对于今天的作家来说,当同时代的评论家探讨自己的创作时,更要采取超脱和虚心听取的态度,今天还有少数年老或年轻的作家,热衷于干预评论家对自己的估价,甚至给他们订好调子,硬要他们狠狠拔高自己。比起这位智慧和豁达的老人来说,真是幼稚可笑和姿睢横暴得令人咋舌了。

郭枫的最后一个问题,是怎样和台湾文学交流,以及西方商业性文化介绍来大陆会,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冰心充满自信地回答:“和台湾文学的交流越多越好,至于西方商业性文化的涌入,也没有什么可怕的,要相信大家的选择,引导人们去接受健康的影响。”

多么开放和宽广的胸怀没,真是洋溢着泱泱大国的气魄,她像江河那样潺潺流淌的话语,使我感受到了一种青春的活力。我觉得这位满头黑发的老人,永远有一颗年轻的心,真应该成为我们许多后辈人生道路上的榜样。

还有多少说不完的话,却怕她太劳累了,只好在依依不舍的情怀中,向她鞠躬告别。这时我瞧见一丝秋日的阳光,正从阔大的窗口渗透进来,把她丰满而又柔和的鬓角映照得通明透亮。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我多么希望永远读到她闪烁着阳光,闪烁着理想的新篇,好使自己的精神获得更大的升华。

3.等待戈多(粤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篇三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晏子及作者刘向的相关知识;

2、掌握实词“数”“谢”的常见用法;

3、掌握虚词“乃”的用法;

4、理解特殊的文言句式,如: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等。

方法与过程

1、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注释完成课文大意理解;

2、学生复述故事内容,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意的综合能力及概述情节内容的表达能力;

3、学生比较景公的三次态度,感悟并评价晏子和景公的待人处事方法。

情感与态度

1、培养学生用事实说话的办事方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2、善于从景公的言行中吸取教训,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评判人事物的认知体系。

教学重点

1、掌握文言基础知识;

2、通过比较景公的态度及晏子治阿的前后策略,使学生明白如何去评判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

教学过程

导入(略)

一、诵读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反复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大意,把握故事情节。

(加强诵读指导,注意景公三次语气及态度的.变化,晏子第一次的回答要读出委曲哀怨之情,第二次要读出内疚无奈之情)

二、复述

学生结合注释及自己的理解复述故事。

三、练习

小黑板出示文言知识的练习

1、解释实词的含义:

景公召而数(shǔ)之曰 《晏子治东阿》               (   )

数(cù)罟不入洼池   《寡人之于国也》             (   )

数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shuò)化 《离骚》    (   )

无论事之大小,而必有数(shù)次乃至十数(shù)次之阻力《论毅力》   (   )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shù) 《琵琶行》   (   )

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 《晏子治东阿》      (   )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鸿门宴》         (   )

谢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孔雀东南飞》   (   )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记 《孔雀东南飞》(   )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   )

2、理解虚词的含义:

君乃反迎而贺

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

乃    家祭无忘告乃翁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阿姆谓府史:“何乃太区区!”

3、请指出下列句子是何种特殊句式:

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并曾赋敛,仓库少内

君乃反迎而贺

东阿者,子之东阿也

四、探讨

1、分析讨论景公对待晏子的三次态度的变化,指出景公为什么不能正确评价晏子的所作所为?如何评价景公?

引导: 数(责备)DDD迎而贺(赞赏)DDD下席谢(道歉)

“兼听则明,偏信则废” ( 广泛地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就能明白事情的真相,作出正确的判断,只听信一方面的意见就会不了解真相,得出错误的结论。告诫人们办事要广泛听取意见,不要妄信于一人,才能把事情办好。)

2、对晏子两次治理东阿的策略,你作何评判?有何感想?

4.等待戈多(粤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篇四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巴金、冰心的生平及其重要作品。

2、体会冰心与巴金之间的友情,深入体会纯真友情。

3、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了解小标题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目标2、3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解题:作者,巴金、冰心其人其作品:巴金(1904~2005)  原名李尧棠,四川成都人。长篇小说《灭亡》,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寒夜》、《火》、《憩园》、,中篇小说《春天里的秋天》,散文集《随想录》,担任过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被授予“人民作家”荣誉称号。冰心与巴金是两位文坛巨人,一个住在北京,一个住在上海,人们也许知道他们许多共同的优秀品质,却未必知道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让我们通过吴泰昌去了解两位文坛巨星那纯洁而又真挚的友谊。

三、整体感知:

1、阅读全文,概括三个部分的主要事情。

2、生字词:钦佩(qǐn)     慷慨(kǎi)    聘任(pìn)

压抑(yì)       缔结(dì)      惦念(diàn)

领衔(xián)   笃厚(dǔ) 应酬(chóu)  滞(zhì)留   吴文藻(zǎo)

胡e(jié)青    靳(jìn)以    张僖(xī)  笃(dǔ)

淡交如水,大道若弦:意思是君子交往,平淡如水,不为名利,不尚虚华。

明确:

第一部分:“好好休息,尽情享受”

写作者与冰心一道给巴金发贺电,祝他80大寿。

第二部分:“淡交如水,大道若弦”

写冰心和巴金之间真诚亲密纯朴的友谊。

第三部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写冰心和巴金互引为人生“知己”的故事及原因。

四、研读课文:

1、作者认为冰心的“巴金这个人……”这句话包含很多东西。请你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巴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从冰心的片言只语中勾勒巴金轮廓:辛苦、勤奋、认真(一辈子),(为人)讲真话。

(2)从巴金行为片段:不拿工资;不报销飞机费;倡导建现代文学馆,并带头捐款;担任冰心研究会会长。

(3)从结尾处引用冰心的评价看:纯真、坦诚、大公无私。

我们可以这样总结:巴金是一个勤奋、认真、敢说真话、大公无私、人品文品俱佳的现当代文学大师。

2、本文选取了冰心和巴金交往的典型事例,表现了这两位文学巨匠纯真的友谊。文章写了哪些事来表达冰心与巴金之间的友谊?请列举事例说明。

--①互相祝寿;②互相安慰;③互相支持;④互相勉励;⑤互相学习。

3、活动环节:写出你所知道的有关友情的故事或名言警句:

4、本文运用了三个小标题来结构全文,假如把这三个小标题都去掉,你会如何整合本文的三个部分?将你修改后的文章与课文比较一下,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明确:以小标题的形式组织文章是现在较为流行的一种文章结构形式,它的好处是一目了然,层次感非常强。但也有缺点,文章的整体性被削弱,同时标题的拟定是一个难题,标题拟不好反倒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

5.等待戈多(粤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篇五

6、边塞诗四首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背诵、默写诗歌,了解诗人生平及思想内容。

2、过程与方法 :学习边塞诗的方法,了解边塞诗的主要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感受诗人笔下对战争的不同理解的同时,了解诗歌的艺术风格,通过这些诗歌的不同的表现手法,让学生品味诗歌的写景的艺术特色,并感受作者的博大胸怀。

教学重点:2、

教学难点:3

教学工具:多媒体电脑平台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从军行

1、作者简介

王昌龄 (约698-757),字少伯,太原(今属山西)人,一说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天宝元年(742)迁江宁(今江苏南京)丞,后贬龙标(今湖南黔阳)尉,故世称“王江宁”或“王龙标”。其边塞、闺怨诗轰动一时,有“七绝圣手”、“诗家夫子”之称。《从军行》组诗共七首,是诗人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

2、齐读作品。

3.基本解读:这首诗写了边塞戍卒怀乡思亲之情。(主旨)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此句写了环境、时序、风物、戍卒。在一片广漠的边塞之上,一座边城的西边,一座百尺高的烽火楼上,一个戍卒孤独地走上嘹望台,从青海湖上吹来的秋风在黄昏时分显得更加凛冽寒冷。此时此刻,戍卒的思乡念亲之情也正是最为浓烈之时。这是一幅悲凉而又伤感的画面。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当戍卒走上高台,坐下,寒风瑟瑟,本就让人愁思不已,他更用羌笛吹起了“伤离别”的乐府古曲《关山月》。笛声呜呜咽咽,如泣如诉,如亲人在呼唤,似征人在叹息。笛声如同一缕情思,飘向万里之遥的故乡,征人的妻子也同样在思念久戍边庭的亲人。但是战争远未停止,征人回乡遥遥无期,只能是无可奈何的等待。

4.鉴赏要点:

王昌龄边塞诗的内容丰富,主题多样,表达的情感不止一种,此诗为抒写思乡之情。以音乐入诗,表达深情,是本诗写作的一个特点。

这首诗抒情方式较有特色。前三句叙事,后一句抒情。叙事连贯性较强,实写所见所闻,真实感人;而抒情则虚写,宕开一层,写征人家中妻子的思念之情。这也是暗示的表现方法。

5、背诵诗歌。

蓟 中 作

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高适 (700-765),字达夫,郡望为渤海蓓县(今河北景县)。天宝八载(749),得睢阳太守张九皋力荐,举有道科,授封丘尉。天宝十二载(753),辞官往河西哥舒翰幕府,任左骁卫兵曹、掌书记。安史乱起,帮助哥舒翰守潼关。广德元年(763)任西川节度使。入朝后任刑部侍郎,转左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后人编有《高常侍集》。 此诗一名《送兵还作》,是诗人于天宝十载(751)以封丘尉身份送兵到北部边境回程途中在蓟中所写。蓟中,蓟城,故址在河北卢沟桥北。

2、让学生自由朗读。

3.基本解读:

这首诗写了边塞风光,表达自己忧心边事但请缨无路的苦闷心情。(主旨)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写在边城所见景象。诗人骑马从塞外千里迢迢赶到蓟城,登上这座边城的城墙。只见边塞苦寒之地,一片萧条,白日当中,黯淡无光的景象。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写诗人登城所见而引发诗人忧心边事心情。诗人看到边塞之地如此萧条,民不聊生,就为胡虏的反复叛乱而担忧。难道没有安定边境的奏疏上陈吗?并不是,而是朝廷偏信某些无能将领,让他们无功受赏,令有志之士扼腕长叹。

“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尽管自己有着孙武和吴起一样的谋略,但皇帝不重视也只能空自闭门叹息。抒发自己报国无门的郁闷之情。

4.鉴赏要点:

这首诗写了诗人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高适早年落拓,延至四十余岁尚是一封丘小尉,故登上边城,触景生情,想到无才无识者巴结讨好朝廷即可尸位素餐,不管边地人民死活,弄得边地狼烟四起,民不聊生;而有才有识者上书言事,却石沉大海,不被重用,一腔忧愤尽抒笔端。

暗示手法的运用。“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语含讽刺,表面写诸将,实际写玄宗偏听偏信。

第二课时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岑参 (约715-770),祖籍南阳(今属河南),后移居江陵(今属湖北)。天宝三载(744),中进士,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天宝八载(749),入安西都护高仙芝幕,任掌书记。天宝十三载(754),入安西都护封常清幕,以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充节度判官、支度副使。至德二载(757),至灵武肃宗处,迁右补阙,后历任起居舍人、虢州长史等职。永泰元年,出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有《岑嘉州集》。《全唐诗》编诗四卷。

热海,即今伊塞克湖,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国,此湖乃是玄奘法师取经中途停留之地,是世界上第二大之高山湖,面积达6230平方公里。伊塞克(Issyk)意为温暖之意,中国古书称之为热海或大清池,它跨吉尔吉斯与哈萨克之间,四周天山环绕,汇集天山山脉流下的雪水,却终年不结冰,故有热海之称。

2、学生个别朗读。

3.基本解读:

这首诗写边塞热海地区的奇异风光,并借此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崔侍御的赞美之情。(主旨)

“侧闻阴山胡儿语”一句作引子,以当地胡人之语表明下文七句所说为真。水热如煮沸的开水,热得连鸟也不敢从上面飞过,但水中却有又长又肥的鲤鱼。在热海的岸边,青草萋萋,四季常绿,到了冬天下雪时,雪花在其高空中即迅速融化了。连热海周围的沙石也是其热无比,似乎要把云彩燃烧着了;月亮倒影在水中,如同被煎煮一样。

“阴火”以下四句是诗人的思考和描绘。诗人猜想必是地下的烈火在熊熊燃烧,天地仿佛成了一个奇大无比的炉子,但为何偏偏烘烤西方这一个地方呢?其蒸腾的气势延及整个西域地区。

“送君”以下四句写诗人送别友人时的`临别赠言:我与你在天山城外饮酒,一醉方休,直到夕阳西下,落在热海之滨;你为官公正,清廉无私,连热海的炎威也为之消减。

4.鉴赏要点:

这苜诗描绘了边塞奇异风光。诗人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将热海的种种神奇之处作了活灵活现的描绘,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诗人想象奇特,用笔夸张,收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此诗标题意思是写一首热海风光的诗歌送给友人崔侍御。诗中既写了个人对边塞奇异风光的感受,也借以赞美友人的为官品行。

4、背诵诗歌。

塞下曲

1.作者简介:

李益 (约748-827),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大历四年(768)登进士第,两年后,登制科举,授郑县主簿。大和初,以礼部尚书致仕。李益诗名在当时就极高,诗作多被画工入画或度为乐曲,流播一时。有《李益集》,《全唐诗》编诗二卷。

2、老师范读。

3.基本解读:

这首诗情调高昂,用前代名将典故,抒发诗人报国杀敌的雄心壮志。(主旨)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人关。”这两句以两个典故表达了为保家卫国,、宁愿战死疆场也不希望活着回家。“伏波”,东汉马援曾封为伏波将军,他说:“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女子手中邪?”(《后汉书马援传》)“定远”,东汉班超立功西域,封为定远侯,晚年因久处边地而思归,遂上书皇帝说:“如自以寿终屯部,终无所恨。然恐后世或名臣为没西域,臣不取望到酒泉郡,但愿生人玉门关。”(《后汉书班超传》)

这两个典故引用,诗人用“惟愿”、何须”二词表明自己的看法,即一褒一贬。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这两句用两个典故表明杀敌卫边必须彻底的态度。前典出自《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夏四月,晋人及姜戎败秦于觳……晋人与姜戎要之觳而击之,匹马只轮无返者。”“海窟”,原义为大海,这里指瀚海,即塞外大沙漠,代指胡人居住之地。在此表明了坚决彻底消灭敌人的态度。后典出自《旧唐书薛仁贵传》:薛镇守边疆时,“时九姓有众十余万,令骁健数十人逆来挑战。仁贵发三矢射杀三人,自余一时下马请降。仁贵恐为后患,并坑杀之,更就碛北安抚余众。擒其伪叶护兄弟三人而还。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九姓自此衰弱不复更为边患”。这里是说杀敌不仅要彻底,还要留下得力将士,继续镇守边关。

4.鉴赏要点:

这首边塞诗格调高昂,有盛唐边塞诗余韵。全诗写得苍凉悲壮,神采灵动,意气飞扬。“不坠盛唐风格。”(杨慎《升庵诗话》)

此诗最为突出之处在于对典故的使用。四句中旬句用典,凝练形象,准确生动。

6.等待戈多(粤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基本字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整体感知,理顺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命运与作品感情基调。

3.了解小说文体的基本知识,结合文体分析文章。

教学重点:理顺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体味祥林嫂的悲剧命运。

教学方法:圈点阅读法、文体梳理法。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掌握生字词,了解文学常识;了解故事情节。

一、导入

我们在初中曾经学过鲁迅的小说《故乡》《孔乙己》,其中由活泼可爱而变成麻木愚昧的闰土,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乙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学习的是鲁迅先生又一篇著名的小说--《祝福》。

二、作家作品

1、作家作品: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学的奠基人。鲁迅的小说集有《呐喊》和《彷徨》。《呐喊》收入鲁迅1918--1922年间所写的14篇作品,保留着“五四”前后奋起呼喊的时代特色,我们在初中阶段所学过的《故乡》《社戏》《孔乙己》以及今后我们将要学到的《药》《阿Q正传》等都选自《呐喊》。《彷徨》收入鲁迅1924--1925年所写的《祝福》《在酒楼上》《伤逝》等共11篇小说,反映了鲁迅在上世纪代中期思想的苦闷,表现了他不断探索真理、寻求出路的可贵精神。《祝福》是我们在中学阶段所学的鲁迅小说中唯一一篇选自《彷徨》的小说。文中“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典著作。

2、文体知识:小说是四大文学样式(散文、小说、诗歌、戏剧)之一,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故事情节的叙述和深刻的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体(文学体裁),小说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小说的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

3.祝福的习俗:“祝福”是旧时浙江绍兴一带曾经流行过的迷信习俗。每当旧历年底,地主和有钱人家举行年终大典,宰杀家禽,置备牲肉,并将牲品煮熟作为“福礼”,恭请天神和祖宗享用,感谢他们保佑当年“平安”,并祈求来年幸福。

三、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词,了解文学常识

1、字音积累

钝(dùn)响寒暄(xuān)朱拓(tà)间(jiàn)或悚(sǒng)然踌蹰(chóu)(chú)不更(gēng)事谬(miù)种淡(dàn)然俨(yǎn)然雪褥(rù)瑟(sè)瑟有声尘芥(jiè)堆形骸(hái)脸颊(jiá)沸反盈(yíng)天贺家ィào)荸荠(bí)(qí)絮絮(xù)呜咽(yè)驯(xún)熟桌帏(wéi)讪讪(shàn)咀嚼(jǔ)(júe)赏鉴渣滓(zhā)(zǐ)瞥(piē)拗(niù)不过蹙(cù)缩

门槛(kǎn)窈(yǎo)陷惴惴(zhuì)歆享(xīn)(xiǎng)

牲醴(shēng)(lǐ)蹒跚(pán)(shān)

2、字形积累

寒暄(喧哗)烟霭(和蔼)走投无路(回头)形骸(惊骇弹劾)

惴惴(揣摩湍急)

3、字义识记

俨然∶形容庄重严肃。讪讪:不好意思的样子

怔怔:呆愣的样子。怨府:大家怨恨所集中的对象。

沸反盈天:沸:滚翻;盈:充满。声音象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

4、小说三要素是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的故事情节、典型的环境描写。小说的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

四、快速阅读课文,画出课文中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完成下面的表格,明确本文的情节内容。

顺序 情节 内容 时间

倒叙

序幕 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

结局 祥林嫂凄然死去 三个半月

开端 祥林嫂初到鲁镇 两年

发展 祥林嫂被迫改嫁 约两年

高潮 祥林嫂再到鲁镇 五年

尾声 祝福景象与“我”的感受

五、作者用倒叙的手法,回忆了祥林嫂的一生,小说的整个思路是“现实--过去--现实”。请大家在课文中找出标志作者思路转换的句子。在结构上采取这种手法有什么作用?

“然而先前所见所闻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此也联成一片了。”

作者在结构上采取倒叙的手法有什么作用:小说将祥林嫂的悲惨结局在开始就呈现在读者面前,且设置了一系列悬念吸引读者:祥林嫂过去是什么人?为什么死去?为什么又会在死前提出那样奇怪的问题?写祥林嫂在富人们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形成鲜明对比,造成了浓厚的悲剧气氛,突出了小说的主题。造成悬念;形成对比,突出主题。

六、作业布置

1、熟悉课文内容。

2、《创新设计导学案》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分析其他人物形象;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一、知识积累

1.文化常识: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三从四德:“三从”为“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宋明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2.记叙的顺序: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还有补叙、分叙)。顺叙: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故事的一种方法,它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叙述方法。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它可以造成悬念,增强艺术效果。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这种写法叫插叙。它可以帮助情节的展开,丰富作品的内容。

3.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环境描写的作用:①提供人物生活的场所。②反映时代特征、社会特征。③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④侧面反映人物的性格,烘托人物形象。⑤暗示、推动情节的发展。

二、请学生讲述祥林嫂的故事。其他学生评析、补充。

祥林嫂年表

到鲁镇以前 在卫家山和比自己小十岁的丈夫结婚,后来没有了丈夫

到鲁镇元年 二十六七岁,冬初逃到鲁镇做工,很勤劳。祝福时很忙

到鲁镇二年 春天改嫁。年底生阿毛。

到鲁镇三年 卫婆子说她交了好运。阿毛两岁。

到鲁镇四年 贺老六死。

到鲁镇五年 春天阿毛被狼衔去。秋天到鲁镇。年底祭祀时很闲。

到鲁镇六年 祝福时柳妈建议她捐门槛。

到鲁镇七年 秋天捐门槛。冬天祭祀,仍不能拿酒杯和筷子

到鲁镇八年 头发花白,记忆尤其坏。

到鲁镇九年

到鲁镇十三年 被赶出鲁四老爷家。沦为乞丐。

问我三个问题。死亡。

三、先回顾: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再引导学生分析小说出现的人物。鲁迅说,刻画一个人,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找出文章描写祥林嫂外貌(特别是眼睛)的地方,画上横线,大声朗读一遍,并想一想有什么变化?分别表现了她怎样的特点?然后完成下列表格。

找眼睛 论特点

初到鲁镇--顺着眼 安分

再到鲁镇--顺着眼,眼角带着泪 再受打击,内心痛苦

讲阿毛故事--直着眼 精神有些麻木

捐门槛--分外有神 又有希望

不让祝福--失神、窈陷 再受打击

行乞--眼珠间或一轮 麻木

问有无灵魂--忽然发光 一丝希望

小结:鲁迅说过:“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出他的眼睛。”祥林嫂的性格特点,从作者对她眼睛的描写可见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发展过程,生动具体地塑造了一个典型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形象,她勤劳、善良、安分耐劳,有一定反抗性;但在旧社会她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视,最终为旧社会吞噬。

四、讨论、归纳人物形象。

祥林嫂是1、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2、勤劳、善良、安分耐劳,有一定反抗性3、在旧社会她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视,最终为旧社会吞噬。

鲁四老爷:鲁四老爷对雇用祥林嫂最初的态度是“皱眉,讨厌她是寡妇。祥林嫂被抢走时,鲁四老爷的反应可以用两次“可恶”和“然而”来概括。鲁四老爷估计祥林嫂是逃出来的,“皱一皱眉”表示反感,却没有丝毫同情心。寻人时,也仍然是“踱”。发现祥林嫂被抢走,鲁四老爷说了两次“可恶”,“然而”。我们细细分析一下就可以发现,里面没有丝毫是对祥林嫂的同情。第一次“可恶”的是婆婆“抢”的举动,给自己带来了麻烦。“然而”是书面语转折连词,后面隐含的意思是:祥林嫂私自逃出,礼教不容;婆婆作主,理所当然,而且表示了鲁四老爷的假斯文。第二次说可恶是针对卫老婆子的,对卫老婆子先荐祥林嫂然后又合伙劫她,闹得沸反盈天,有损鲁家的体面。“然而”找到像祥林嫂这样比男人还勤快的劳动力是不容易的。第一部分有一部分对鲁四老爷的大骂新党及其书房的描写。这一切都能可看出鲁四老爷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他迂腐、保守、顽固,反对一切改革和革命,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他自私伪善,冷酷无情,对祥林嫂的迫害大都是他授意或得到他默许的.,是他通过“祝福”阻断了祥林嫂的生路,把她逼向死地。他是导致祥林嫂惨死的人物。

作品中的“我”是具有进步的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我”反感鲁四老爷,厌恶封建礼俗,同情祥林嫂,但另一方面又是软弱无能,无力给祥林嫂以帮助。在小说结构上,“我”又起着线索作用,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反映,“我”是事件的见证人。

五、作业布置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理解作品主题;分析环境描写对表现文章主题的作用。

一、分组讨论: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试归纳小说主题。

“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地里赶,是一样使她增加痛苦。”--丁玲

祥林嫂的悲剧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礼教、封建思想对劳动妇女的迫害和摧残。作品中,封建礼教(鲁四老爷为代表)、家庭(婆婆、大伯)、社会(鲁镇的人们),无不一步步把祥林嫂推向绝境。社会迫使她不能守节,又不能不守节,“要做奴隶而不得”,正是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剧。《祝福》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二、文中故事发生的大环境是在鲁镇的祝福节日中,作者为什么让故事在这个节日里发生?这些环境的描写对表达主题和刻画人物起什么作用?学生研读序幕和结尾部分有关环境描写。

提示:1、环境描写的分类: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提供人物生活的场所。②反映时代特征、社会特征。③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④侧面反映人物的性格,烘托人物形象。⑤暗示、推动情节的发展。

1、学生自读课文第1-2段,思考:课文是怎样描写鲁镇祝福景象的?哪些语句带有作者的感情或有特定的思想内容?

开头的祝福景象:小说在开头就渲染了鲁镇年终祝福的热闹忙碌的气氛:晚云的闪光、爆竹的钝响、幽微的火药和人们忙碌的景象。调动了读者的视觉、听觉和嗅觉,写得层次分明,具体形象,使人如见其景,如闻其声。课文中用“沉重”的晚云,“阴暗”的天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等语句透露出作者对这种气氛的反感和贬抑。其中有一句话“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值得注意。这句话点出了辛亥革命以后农村风俗习惯依旧,封建思想依旧。这些语句,勾勒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基础。

2、学生阅读最后一段,思考其作用和特色。

结尾的祝福景象:这一段景物描写是由回想到现实,第一句是过渡,与前面转入回忆的句子照应,这一段描写与开头的景物描写前后呼应,渲染了热烈气氛,同时反衬出祥林嫂惨死的悲凉。最后一句故意虚写,那些“醉醺醺”蹒跚的“天地圣众”,哪里会赐福给穷人呢?买不起爆竹的穷人们,得到的只是无限的痛苦和悲哀。这个结尾,以“我”的感受来写景,深化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使结构更加严谨完善。

3、讨论小说起名《祝福》的含义。

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密切联系。鲁四老爷正是通过祝福把祥林嫂逼上绝路的。同时,祥林嫂是在祝福中死去,题为“祝福”就用祝福的热闹气氛来反衬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另外,祝福是一种封建习俗。在旧社会,劳动人民无福可祝,无福可言,而祥林嫂正是因为这祝福而逼上绝境的。可见,小说取名为《祝福》具有深刻含义。

三、作业布置

电影《祝福》有这样一个情节:祥林嫂捐了门槛,仍然被禁止参与祭祀活动,于是拿起菜刀,跑到土地庙怒砍门槛。你觉得增添这个情节妥当吗?写一篇短文,说说你的看法。

四、课堂小结

细节描写分析: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感情,点化人物关系,暗示人物身份、处境等最重要的方法。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它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让读者欣赏评价。常见的几种细节描写:肖像(表情变化、服饰)、语言、行动、心理活动、事物细节描写等。

五、教学后记

如何学鲁迅的文章:鲁迅以笔代戈,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一提起鲁迅的文章,就会想到他以笔作刀枪的战斗精神。“鲁迅先生的笔就是一把利剑,直接刺向他那个时代的丑恶和黑暗”。鲁迅的小说作品数量不多,意义却十分重大。鲁迅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描写这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这是与鲁迅的创作目的分不开的。鲁迅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所以学鲁迅的文章,一定要结合鲁迅的精神,分析病态社会下人物命运悲苦的原因。

7.粤教版高二语文教案 篇七

1、了解数的发展,从而认识科学发展无止境的规律和科学的创新精神。

2、从课文的描述里去感受数学的美,并探究这种美产生的原因。

3、学会去发现并表现数学中的美;学会运用数学语言使我们的思想表达更加清晰、生动。

教学方法:

问答式、讨论式(布置预习课文)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有较强的自读能力,有一定的合作探究的习惯,有一些同学颇有想象力。但相当一部分同学阅读量少,对文学作品中的美缺乏感悟,而要去体会科普小品中的美更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引发兴趣,加强讨论。

教学重点:

1、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感知,了解数的发展,领会一种科学的精神。

2、让学生去发现数的美并学着去表现这种美。

教学难点:

探究科学家笔下的数何以有如此魅力。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思考下列问题。⑴文中介绍了哪些数?请按照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用大括号的形式标示出来。⑵画出由虚实两根数轴组成的复平面,并口头作出说明。⑶模仿文中咏数的诗,选择其他数字或数学符号写一首小诗。

教学用时:

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儿歌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一个人在很小的时候就可能接触到了“数”。(板书“数”)我们回忆一下,在长辈们教我们的儿歌里面有没有用到数字的?有没有这种带数字的儿歌?

(例:一二三四五,上山打/一二一,马兰花开二十一/一二点点头,三四弯弯腰,五六伸伸手,七八快坐好)

数字是多么的有趣呀!在我们还很小的时候它就带着我们去认识生活。是啊,无论在哪,数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概念。那么数到底是怎么来的?数又是怎样发展的?数还有怎样的趣味等待我们去发现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数。(在“数”前面板书“说”)

二、认知与领悟

(一)步骤一:分两大组,各带着预习时的一个思考题快速阅读原文,搜寻有效信息。四人小组可以讨论。

问题:

⑴文中介绍了哪些数?按其出现的先后一一指出,然后按照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用大括号的形式标示出来。

⑵画出由虚实两根数轴组成的复平面,并口头作出说明。

《说数》同步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骨骼(gé)栖(qī)居啮齿(niè)衍生(yán)

B.契机(qì)数轴(zhú)对应(yìng)空白(kòng)

C.一粲(cān)惊讶(yà)难题(nán)藏书(cáng)

D.赐予(cì)拨弄(nong)弄(lòng)堂畜(xù)牧

2.下列词语中有没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抱曲雁翅排开不可逆转浩如烟海

B.借贷屈指可数枯燥无味虚无缥缈

C.原型浩如烟海沧海一栗永葆常新

D.震撼试目以待地老天荒孜孜以求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准确一项是( )

A.数学家为此创造了“虚数”,这样一来负数开平方的难题就迎刃而解。

B.从实数轴上的“雁翅排开”,发展到复平面上的“烘云托月”,无论数的概念怎样扩大,零的特殊地位始终不变。

C.虚数和复数有没有实际的原型呢?乍看似乎“虚”无飘渺,“复”杂得很,其实虚数和复数都有原型。

8.等待戈多(粤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篇八

教师:雷萍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广东教育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

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1、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有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

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

师: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 生:(讨论)找不到。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齐)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信息依附的物体多种多样。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信息是必须依附某一媒体进行传播的,所以不能独立存在;文字既可以印刷在书本上,也可以存储到电脑中;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和传播出去,供更多的人分享,而“分享”的同时也说明信息可传递、可存储。

师:(课件演示)

1、载体依附性

(1)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媒体。

(3)载体的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特点。

师:老师讲课中传授的信息能增长同学们的知识,广播传出的音乐能给大家带来快乐,下课的铃声能给大家带来兴奋。还有很多的信息,他们的存在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作用呢?

生:(齐)信息的存在有一定的价值性。

师:(课件演示)2.信息的价值性。

(1)信息不能直接提供给人们物质需要,体现在两方面:

① 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

②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2)信息可以增值;

(3)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有价值。

生1:(疑问)信息可以增值,怎么理解呢?

生2:(回答)人们在加工信息的过程中,经过选择、重组、分析等方式处理,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使原有信息增值。

师:商场上某种产品供不应求,而厂家知道信息后他们会大量生产该产品,说明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师:台风“维达”给我们带来的伤痕依然存在,有关台风“维达”的天气预报当时对我们十分有用,但是现在对我们还有用吗?

生:(讨论)信息的价值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就如:今天来讲,神六的圆满成功远比神一给我们带来的兴奋多。今天的报纸总比昨日的报纸好卖,„„

生:(疑问)书本中的科学知识会随时间的流失而变得贬值吗?

师:如果是理论知识几乎不会贬值,但如果是技术知识同样会随时间而变化,但所花的时间会比一般的信息长很多。

师:(课件演示)3.信息的时效性

(1)信息的时效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有长或短)。(2)信息的时效性必须与价值性联系在一起。

师:(补充)因为信息如果不被人们利用就不会体现出它的价值,那也就谈不上所谓的时效性。也就是说信息的时效性是通过价值性来体现的。

师:老师讲课的声音只是一位同学听到吗?电视台播出的新闻只会被一位观众知道吗?

生:(齐)不是。

师:大家想一想,我们的周围还有那些信息是能够被大家所共同知道的?

生:(讨论)每位同学的相貌、教学楼的形状、树叶的颜色、汽车的形状、„„ 看来所有的信息都是可以共享的,除非它不为人所知。师:(课件演示)4.信息可以共享(1)信息资源共享。

(2)信息可以被一次、多次、同时利用。(3)信息共享不会丢失、改变。

思考:

1、师:同学们对以上的信息形态分析得很透切、独特。下面我们一起来思考:信息除了上面的特征之外还有没有其它特征?

(传输性、无色无味、概括性、可以识别、再生等)

2、信息的众多特征中,相对于物质能源,哪些是信息独有的?(共享性)

实践题:

教学反思

这节课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参与讨论活动,教师引导来达到教学目标。从教学的过程来看,学生回答问题很积极、主动,课堂气氛较好。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精神,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觉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变化,不再是以前的传统教学方式。通过实践题巩固这节课所学过的知识点。因为这是高一第一堂课,所以是很关键的一节课,如果这节课上好了对下面课程的学习会使到一个促进的作用。1.2信息技术及其影响

一、教学目标分析:

“信息与信息技术”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第一章内容。作为本书的第一章,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信息和信息技术做进一步的提高,目的是使学生能从宏观上把握信息和信息技术,并形成整体认识,为后面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准备。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列举出身边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性;能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能够说出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能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能够体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体验信息技术发展的变化,认识到信息技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章主要包括两大块:

1、丰富多彩的信息和信息的一般特征,前者是铺垫性内容,与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简单易懂,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后者是重点内容,理论性较强,是教学的难点;

2、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主要是描述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则从信息文化的角度来描述信息技术的大众化和人性化,将技术的发展寓于信息文化的发展之中;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主要是让学生知道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不当都会给人们带来负面的影响。这一块的内容都是教学重点,后两者的内容也是本章的难点。

三、学生学习状态分析: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对知识应用和迁移能力已经比较强。这一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是比较成熟的,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也是比较活跃,能够和同学一起来进行一些问题的探讨、交流。他们有着广阔的视野、强烈的使命感,关注信息技术在生活及其周边的影响。

四、教学重点:

1、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

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3、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

五、教学难点:

1、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

七、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提问法、引导法,师生一起小结等等。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信息的四个特征?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

1、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信息技术及其影响”这一节。首先,请大家阅读本节开头的一则新闻:

问题:上面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信息及其信息技术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

教师活动:

it(information technology)

信息技术: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为信息技术。可以说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技术,在人类历史上发生过了五次的信息技术革命:

教师活动:给学生3分钟看书第6页,要求尽可能记住“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第一次:语言的使用

第二次:文字的创造

第三次:印刷术的发明

第四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

第五次: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dos:

dos实际上是diskoperationsystem(磁盘操作系统)的简称。顾名思义,这是一个基于磁盘管理的操作系统。它是命令行形式的,靠输入命令来进行人机对话,并通过命令的形式把指令传给计算机,让计算机实现操作的。因此,作为用户的我们要记忆大量繁锁的命令,那样才能用好计算机。

人机交互图形化用户界面设计,以可视化的图形方式来呈现交互。

举例子:查看文件,复制文件,删除文件(2)dos下如何实现(教师演示)

应用:建筑领域、外科医生、军事领域

②语音技术

语音识别技术,语音合成技术

应用:语音输入法、无人值守电话服务、专用语音直接翻译机。

③智能代理技术 office助手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认真看书上第九页资料

3、越来越高的性价比

教师活动:请同学注意观察教材第九页的表。

篇二:高中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全套教案 粤教版必修1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教案 教师:雷萍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广东教育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1、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有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 师: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

生:(讨论)找不到。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齐)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信息依附的物体多种多样。师: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信息是必须依附某一媒体进行传播的,所以不能独立存在;文字既可以印刷在书本上,也可以存储到电脑中;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和传播出去,供更多的人分享,而“分享”的同时也说明信息可传递、可存储。

师:(课件演示)

1、载体依附性

(1)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媒体。

(3)载体的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特点。

师:老师讲课中传授的信息能增长同学们的知识,广播传出的音乐能给大家带来快乐,下课的铃声能给大家带来兴奋。还有很多的信息,他们的存在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作用呢?

生:(齐)信息的存在有一定的价值性。

师:(课件演示)2.信息的价值性。

(1)信息不能直接提供给人们物质需要,体现在两方面:

① 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

②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2)信息可以增值;

(3)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有价值。

生1:(疑问)信息可以增值,怎么理解呢?

生2:(回答)人们在加工信息的过程中,经过选择、重组、分析等方式处理,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使原有信息增值。

师:商场上某种产品供不应求,而厂家知道信息后他们会大量生产该产品,说明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师:台风“维达”给我们带来的伤痕依然存在,有关台风“维达”的天气预报当时对我们十分有用,但是现在对我们还有用吗?

生:(讨论)信息的价值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就如:今天来讲,神六的圆满成功远比神一给我们带来的兴奋多。今天的报纸总比昨日的报纸好卖,?? 生:(疑问)书本中的科学知识会随时间的流失而变得贬值吗?

师:如果是理论知识几乎不会贬值,但如果是技术知识同样会随时间而变化,但所花的时间会比一般的信息长很多。

师:(课件演示)3.信息的时效性

(1)信息的时效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有长或短)。(2)信息的时效性必须与价值性联系在一起。

师:(补充)因为信息如果不被人们利用就不会体现出它的价值,那也就谈不上所谓的时效性。也就是说信息的时效性是通过价值性来体现的。

师:老师讲课的声音只是一位同学听到吗?电视台播出的新闻只会被一位观众知道吗? 生:(齐)不是。

师:大家想一想,我们的周围还有那些信息是能够被大家所共同知道的?

生:(讨论)每位同学的相貌、教学楼的形状、树叶的颜色、汽车的形状、?? 看来所有的信息都是可以共享的,除非它不为人所知。

师:(课件演示)4.信息可以共享(1)信息资源共享。(2)信息可以被一次、多次、同时利用。(3)信息共享不会丢失、改变。

思考:

1、师:同学们对以上的信息形态分析得很透切、独特。下面我们一起来思考:信息除了上面的特征之外还有没有其它特征?

(传输性、无色无味、概括性、可以识别、再生等)

2、信息的众多特征中,相对于物质能源,哪些是信息独有的?(共享性)

实践题:

教学反思

这节课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参与讨论活动,教师引导来达到教学目标。从教学的过程来看,学生回答问题很积极、主动,课堂气氛较好。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精神,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觉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变化,不再是以前的传统教学方式。通过实践题巩固这节课所学过的知识点。因为这是高一第一堂课,所以是很关键的一节课,如果这节课上好了对下面课程的学习会使到一个促进的作用。1.2信息技术及其影响

一、教学目标分析:

“信息与信息技术”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第一章内容。作为本书的第一章,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信息和信息技术做进一步的提高,目的是使学生能从宏观上把握信息和信息技术,并形成整体认识,为后面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准备。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列举出身边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性;能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能够说出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能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能够体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体验信息技术发展的变化,认识到信息技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章主要包括两大块:

1、丰富多彩的信息和信息的一般特征,前者是铺垫性内容,与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简单易懂,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后者是重点内容,理论性较强,是教学的难点;

2、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主要是描述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则从信息文化的角度来描述信息技术的大众化和人性化,将技术的发展寓于信息文化的发展之中;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主要是让学生知道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不当都会给人们带来负面的影响。这一块的内容都是教学重点,后两者的内容也是本章的难点。

三、学生学习状态分析: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对知识应用和迁移能力已经比较强。这一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是比较成熟的,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也是比较活跃,能够和同学一起来进行一些问题的探讨、交流。他们有着广阔的视野、强烈的使命感,关注信息技术在生活及其周边的影响。

四、教学重点:

1、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

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3、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

五、教学难点:

1、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

七、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提问法、引导法,师生一起小结等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信息的四个特征?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

1、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信息技术及其影响”这一节。首先,请大家阅读本节开头的一则新闻:

问题:上面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信息及其信息技术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

教师活动:

it(information technology)

信息技术: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为信息技术。可以说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技术,在人类历史上发生过了五次的信息技术革命:

教师活动:给学生3分钟看书第6页,要求尽可能记住“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第一次:语言的使用

第二次:文字的创造

第三次:印刷术的发明

第四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

第五次: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dos:

dos实际上是diskoperationsystem(磁盘操作系统)的简称。顾名思义,这是一个基于磁盘管理的操作系统。它是命令行形式的,靠输入命令来进行人机对话,并通过命令的形式把指令传给计算机,让计算机实现操作的。因此,作为用户的我们要记忆大量繁锁的命令,那样才能用好计算机。

人机交互图形化用户界面设计,以可视化的图形方式来呈现交互。

举例子:查看文件,复制文件,删除文件(2)dos下如何实现(教师演示)

应用:建筑领域、外科医生、军事领域

②语音技术

语音识别技术,语音合成技术

应用:语音输入法、无人值守电话服务、专用语音直接翻译机。

③智能代理技术 office助手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认真看书上第九页资料

3、越来越高的性价比

教师活动:请同学注意观察教材第九页的表。

篇三:高中信息技术-1.1信息及其特征教案-粤教版必修1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教案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广东教育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1、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有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 师: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

生:(讨论)找不到。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齐)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信息依附的物体多种多样。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信息是必须依附某一媒体进行传播的,所以不能独立存在;文字既可以印刷在书本上,也可以存储到电脑中;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和传播出去,供更多的人分享,而“分享”的同时也说明信息可传递、可存储。

师:(课件演示)

1、载体依附性

(1)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媒体。

(3)载体的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特点。

师:老师讲课中传授的信息能增长同学们的知识,广播传出的音乐能给大家带来快乐,下课的铃声能给大家带来兴奋。还有很多的信息,他们的存在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作用呢?

生:(齐)信息的存在有一定的价值性。

师:(课件演示)2.信息的价值性。

(1)信息不能直接提供给人们物质需要,体现在两方面:

① 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

②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2)信息可以增值;

(3)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有价值。

生1:(疑问)信息可以增值,怎么理解呢?

生2:(回答)人们在加工信息的过程中,经过选择、重组、分析等方式处理,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使原有信息增值。

师:商场上某种产品供不应求,而厂家知道信息后他们会大量生产该产品,说明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师:台风“维达”给我们带来的伤痕依然存在,有关台风“维达”的天气预报当时对我们十分有用,但是现在对我们还有用吗?

生:(讨论)信息的价值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就如:今天来讲,神六的圆满成功远比神一给我们带来的兴奋多。今天的报纸总比昨日的报纸好卖,?? 生:(疑问)书本中的科学知识会随时间的流失而变得贬值吗?

师:如果是理论知识几乎不会贬值,但如果是技术知识同样会随时间而变化,但所花的时间会比一般的信息长很多。

师:(课件演示)3.信息的时效性

(1)信息的时效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有长或短)。(2)信息的时效性必须与价值性联系在一起。

师:(补充)因为信息如果不被人们利用就不会体现出它的价值,那也就谈不上所谓的时效性。也就是说信息的时效性是通过价值性来体现的。

师:老师讲课的声音只是一位同学听到吗?电视台播出的新闻只会被一位观众知道吗? 生:(齐)不是。

师:大家想一想,我们的周围还有那些信息是能够被大家所共同知道的?

生:(讨论)每位同学的相貌、教学楼的形状、树叶的颜色、汽车的形状、?? 看来所有的信息都是可以共享的,除非它不为人所知。

师:(课件演示)4.信息可以共享(1)信息资源共享。

(2)信息可以被一次、多次、同时利用。(3)信息共享不会丢失、改变。

思考:

1、师:同学们对以上的信息形态分析得很透切、独特。下面我们一起来思考:信息除了上面的特征之外还有没有其它特征?

(传输性、无色无味、概括性、可以识别、再生等)

2、信息的众多特征中,相对于物质能源,哪些是信息独有的?(共享性)

实践题:

教学反思

这节课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参与讨论活动,教师引导来达到教学目标。从教学的过程来看,学生回答问题很积极、主动,课堂气氛较好。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精神,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觉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变化,不再是以前的传统教学方式。通过实践题巩固这节课所学过的知识点。因为这是高一第一堂课,所以是很关键的一节课,如果这节课上好了对下面课程的学习会使到一个促进的作用。

篇四:[必修]信息技术基础完整版教案(粤教版)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广东教育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1、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有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

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 师: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

生:(讨论)找不到。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齐)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信息依附的物体多种多样。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信息是必须依附某一媒体进行传播的,所以不能独立存在;文字既可以印刷在书本上,也可以存储到电脑中;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和传播出去,供更多的人分享,而“分享”的同时也说明信息可传递、可存储。

师:(课件演示)

1、载体依附性

(1)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媒体。

(3)载体的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特点。

师:老师讲课中传授的信息能增长同学们的知识,广播传出的音乐能给大家带来快乐,下课的铃声能给大家带来兴奋。还有很多的信息,他们的存在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作用呢?

生:(齐)信息的存在有一定的价值性。

师:(课件演示)2.信息的价值性。

(1)信息不能直接提供给人们物质需要,体现在两方面:

① 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

②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2)信息可以增值;

(3)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有价值。

生1:(疑问)信息可以增值,怎么理解呢?

生2:(回答)人们在加工信息的过程中,经过选择、重组、分析等方式处理,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使原有信息增值。

师:商场上某种产品供不应求,而厂家知道信息后他们会大量生产该产品,说明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师:台风“维达”给我们带来的伤痕依然存在,有关台风“维达”的天气预报当时对我们十分有用,但是现在对我们还有用吗?

生:(讨论)信息的价值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就如:今天来讲,神六的圆满成功远比神一给我们带来的兴奋多。今天的报纸总比昨日的报纸好卖,?? 生:(疑问)书本中的科学知识会随时间的流失而变得贬值吗?

师:如果是理论知识几乎不会贬值,但如果是技术知识同样会随时间而变化,但所花的时间会比一般的信息长很多。

师:(课件演示)3.信息的时效性

(1)信息的时效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有长或短)。(2)信息的时效性必须与价值性联系在一起。师:(补充)因为信息如果不被人们利用就不会体现出它的价值,那也就谈不上所谓的时效性。也就是说信息的时效性是通过价值性来体现的。

师:老师讲课的声音只是一位同学听到吗?电视台播出的新闻只会被一位观众知道吗? 生:(齐)不是。

师:大家想一想,我们的周围还有那些信息是能够被大家所共同知道的?

生:(讨论)每位同学的相貌、教学楼的形状、树叶的颜色、汽车的形状、?? 看来所有的信息都是可以共享的,除非它不为人所知。

师:(课件演示)4.信息可以共享(1)信息资源共享。

(2)信息可以被一次、多次、同时利用。(3)信息共享不会丢失、改变。

思考:

1、师:同学们对以上的信息形态分析得很透切、独特。下面我们一起来思考:信息除了上面的特征之外还有没有其它特征?

(传输性、无色无味、概括性、可以识别、再生等)

2、信息的众多特征中,相对于物质能源,哪些是信息独有的?(共享性)

实践题:

这节课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参与讨论活动,教师引导来达到教学目标。从教学的过程来看,学生回答问题很积极、主动,课堂气氛较好。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精神,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觉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变化,不再是以前的传统教学方式。通过实践题巩固这节课所学过的知识点。因为这是高一第一堂课,所以是很关键的一节课,如果这节课上好了对下面课程的学习会使到一个促进的作用。1.2信息技术及其影响

一、教学目标分析:

“信息与信息技术”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第一章内容。作为本书的第一章,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信息和信息技术做进一步的提高,目的是使学生能从宏观上把握信息和信息技术,并形成整体认识,为后面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准备。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列举出身边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性;能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能够说出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能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能够体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体验信息技术发展的变化,认识到信息技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章主要包括两大块:

1、丰富多彩的信息和信息的一般特征,前者是铺垫性内容,与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简单易懂,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后者是重点内容,理论性较强,是教学的难点;

2、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主要是描述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则从信息文化的角度来描述信息技术的大众化和人性化,将技术的发展寓于信息文化的发展之中;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主要是让学生知道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不当都会给人们带来负面的影响。这一块的内容都是教学重点,后两者的内容也是本章的难点。

三、学生学习状态分析: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对知识应用和迁移能力已经比较强。这一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是比较成熟的,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也是比较活跃,能够和同学一起来进行一些问题的探讨、交流。他们有着广阔的视野、强烈的使命感,关注信息技术在生活及其周边的影响。

四、教学重点:

1、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

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3、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

五、教学难点:

1、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

七、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提问法、引导法,师生一起小结等等。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信息的四个特征?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

1、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信息技术及其影响”这一节。首先,请大家阅读本节开头的一则新闻:

问题:上面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信息及其信息技术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

教师活动:

it(information technology)

信息技术: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为信息技术。可以说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技术,在人类历史上发生过了五次的信息技术革命:

教师活动:给学生3分钟看书第6页,要求尽可能记住“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第一次:语言的使用

第二次:文字的创造

第三次:印刷术的发明

第四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

第五次: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dos:

dos实际上是diskoperationsystem(磁盘操作系统)的简称。顾名思义,这是一个基于磁盘管理的操作系统。它是命令行形式的,靠输入命令来进行人机对话,并通过命令的形式把指令传给计算机,让计算机实现操作的。因此,作为用户的我们要记忆大量繁锁的命令,那样才能用好计算机。

人机交互图形化用户界面设计,以可视化的图形方式来呈现交互。

举例子:查看文件,复制文件,删除文件(2)dos下如何实现(教师演示)

①虚拟现实技术

应用:建筑领域、外科医生、军事领域

②语音技术

语音识别技术,语音合成技术

应用:语音输入法、无人值守电话服务、专用语音直接翻译机。

③智能代理技术 office助手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认真看书上第九页资料

3、越来越高的性价比

教师活动:请同学注意观察教材第九页的表。

学生活动:认真看书上的表

教师活动:从本张表你看出了什么问题?

学生1:?? 学生2:?? 学生3:?? 师生小结:

年份越来越来大,性能越来越来好,价格越来越来低。

三、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辩论:信息技术的利与弊

解释三种观点:

篇五:高中信息技术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粤教版必修1 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的第一章节,内容涉及信息的概念和信息的特点;信息社会及其特点;信息处理的概念及特点;信息技术的概念及组成。这些内容比较抽象和枯燥,因此,教师只是泛泛而谈,学生肯定不感兴趣,所以,针对此特点,进行分组讨论的方式,利用这种方法使学生参与进来,让他们自己去分析和发现自己身边有关信息方面的问题,通过教师设置讨论题目,使教学具有方向性和针对性。

二、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对知识应用和迁移能力已经比较强。这一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是比较成熟的,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也是比较活跃,能够和同学一起来进行一些问题的探讨、交流。他们有着广阔的视野、强烈的使命感,关注信息技术在生活及其周边的影响。再者,现在社会的信息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学生对信息方面的认识并不是一概不知,只不过是没有经过系统的整理。

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 “信息技术”这两个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设计思想

设计思想:将教学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再创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既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又能培养他们用客观、辩证的方法判别事物的能力,同时也更利于教师掌握教学信息的反馈,及时调节改进教学策略。

四、学习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能够掌握信息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信息技术的概念、应用和影响

(2)明确信息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3)明确信息技术对自己和社会发展起到的巨大作用。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组讨论,学生能够理解信息、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的基本特征;

(2)通过讨论,学生能够理解信息、信息技术在信息社会中的不可替代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讨论过程中激发自主学习的热情,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了解当今信息社会发展的形式,感受到学习信息技术的紧迫感,激发学习欲望;

(3)通过学习,努力提高鉴别和使用信息的能力和水平,更有效的利用信息;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能够掌握信息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信息技术的概念、应用和影响

教学难点:对“信息”这一概念的理解,六、教学策略

新课程改革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强调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学生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关照全体学生的发展;强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实践的能力,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要把新课程的理念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体现出来,我认为应该关注两点:一是教师教学观的变革,除了重视“双基”外,还要注意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由“接受式学习”向“主动探究”转变。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应用“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学习地积极主动性,进而达到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独立而富有个性地思维,倡导主动参与团队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倡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亲身体验探究过程,在深入思考和交流讨论中获得感悟与深入理解。

以新课标为指导思想我对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进行了重新整合,目的是让掌握信息与信息技术、以及信息社会的特点,通过学生分组讨论,更加明确当今信息社会的特点和中学生所肩负的历史责任。

七、教学准备

八、教学过程

教学策略的选择充分考虑了学习者特征和新课程发展阶段的变化,能较好保证教学目的的实现,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设计中对教学内容采用了引导式和讨论探究式掌握学习教学策略,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又通过问题任务的引导,展开小组讨论与交流,进而达到掌握理论知识的目的,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与学的任务。

9.等待戈多(粤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篇九

粤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1.黄山记   徐迟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了解本文独具匠心的构思谋篇的手法。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本文简练巧妙、热情奔放、气势磅礴的语言特色。

3、过程和方法:诵读法。根据单元教学要求,指导诵读课文,领会本文瑰丽多姿、大气磅礴的语言特色和精致巧妙的布局特点。在理清游踪,了解黄山奇景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在欣赏活动中驰骋想象和联想。

教学重点:体会文中自然景物的描写与作者真挚感情的融合及本文布局谋篇的手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下面就让我们共同领略黄山的奇峻。(介绍黄山)

二、作者简介:徐迟(1914~1996)浙江省吴兴人。现代诗人、报告文学作家。原名徐商寿。他前期作品有诗集《二十岁人》,散文集《美文集》;解放后,写有特写集《我们这时代的人》、《庆功宴》,1978年写的报告文学集《哥德巴赫猜想》是献给全国科学大会的厚礼。

三、阅读理解:

(一)、同学们自读本文,并考虑如下问题:

1、课文四部分各写什么?

明确:第一部分想像大自然怎样创造形成黄山这处胜境,实质上介绍了黄山景物的特色:云海、奇松、温泉、飞瀑,写出黄山“奇、险”的特点。它是全文的总起。

第二部分分三阶段(史前,唐宋,元明清以后)写黄山的登山史。

第三部分着重按游踪写登天都峰的过程,与第二部分对比,形成古今、虚实相映,点明题旨:“属于少数人的幸福已属于多数人。”

第四部分写在黄山之巅所见黄山的四大景观:云海、苍松、日出、摄身光,和第一部分的“奇”紧扣。

2、填空:黄山的地理位置:______,成因______,范围:______、______这段介绍突出一个“______”字。

3、本文的主题

明确:黄山的自然风光是美丽的,而更美的是把仙境送给“人间”的人们!那些征服、改造大自然的攀登者、探索者!--这正是本文要写黄山石工、药农、气象工作者的寓意所在,是烘托主题的亮点。给我们展示黄山壮丽美景的同时,赞颂那些改造自然的“人”,从而表现对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无限热爱之情。

(二)、本文的构思。

本文不像一般游记那样从登山写起,而是居高临下,从大自然如何安排黄山胜景这个角度起篇,写出黄山“奇、险”的特点。给第二部分埋下伏笔,也给“三、四”作铺垫;接着分三阶段(史前,唐宋,明清以后)写黄山的登山史,呼应第一部分黄山的“险”,为后文写今天黄山化险为夷作反衬(伏笔),表明时代不同,风景区已能为全民所享用;第三部分着重按游踪写登天都峰的过程,与第二部分对比,形成古今、虚实相映,点明题旨:“属于少数人的幸福已属于多数人。”最后,写在黄山之巅所见黄山的四大景观:云海、苍松、日出、摄身光,和第一部分的“奇”紧扣。

这四部分联系是很紧密的,全文采用总分结构的组织形式。借用书上的句子来概括:一、大自然安排胜境;二、不可攀登的黄山;三、幸福已属多数人;四、这是何等的公园!

(三)、第二、三两部分写登山的情况,它跟黄山的特点,以及表达主题的关系。

明确:分析:第二部分写几千年来,人们攀登黄山的简要历史,看似与写黄山的特点无关,实则是妙笔,几千年来很少有人登上黄山最高峰,是因为其险峻,这里侧面烘托黄山的险。第三部分写“我们”登山时的情况,正面直接写其“险”,同时,也处处与第二部分比较,以突出“换了人间”之意,表达了主题。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深入理解文意,欣赏本文在语言构思上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阅读第一部分,然后思考下面的问题。

1.作者为什么要用拟人的手法,把大自然作为主人来描写,它是怎样安排黄山的呢?

提示:这样安排比自己介绍要好。首先,由自己介绍显得一般化,把大自然作主人公来写就显得独辟蹊径,给读者耳目一新之感。其次,这样写更能突出黄山确是人间之仙境,是大自然“煞费心机”安排的。再次,便于以居高临下的气势、简练的笔触,把黄山的绝境和细微之处全都写到了。

2.对“云海”的描写用的是什么手法?

提示: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以山峰来衬托云海,使云海--黄山最有特色的景致的变幻莫测、令人神往的特点生动地表现出来。

二、第四部分承第一部分黄山景观的“奇”而来。可思考“奇”在何处。

提示:奇就奇在“变化无定”上,云海漂泊无定,景物瞬息万变,群峰时隐时现,忽而旭日东升,忽而倾盆大雨,从彩虹到神奇的摄身光,写尽黄山的险与奇,还有神秘感,又如写松树,“从峰顶俯视,它们如苔藓,披覆住岩石;从山腰仰视,它们如天女,亭亭而玉立。沿着岩壁折缝,一个个的走将出来,薄纱轻绸,露出的身段翩然起舞。”“排云亭前,好比一座繁忙的海港,……我多么想从这儿扬帆出海去。可是暗礁多,浪这样险恶,……”这些比喻,都把景色的奇异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三、本文的语言特点:

1.总特点:色彩浓烈,语调抑扬顿挫,节奏鲜明,干脆利落,气势宏大,奔腾豪放。

2.本文多用短句和排偶句。

分析:本文多数单句、分句都极其简短,即使是一些比较复杂的长句,作者也顺应句子结构,将其分开成几段,以使其节奏明快,段落不分,采用类似骈体文的排偶句式,读来有一种奔腾直泻、不可阻遏的磅礴气势。

四、本文写作特色是什么?

分析:本文引证广泛,材料丰富,而文章结构却脉络分明,严谨有度。作者将丰富的材料分成几类,然后依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借抒情议论,把它们联缀成篇。

联想丰富是本文的突出特点。作者娴熟自如地交替运用这些联想方式,思绪飞扬,无所不至。

五、本文与其他游记写法有什么不同。

其一,开头落笔不凡。本文不像一般游记那样从登山写起,而是居高临下,从大自然如何安排黄山胜景这个角度起篇,气势磅礴。在介绍黄山概貌后,又写几千年来人们攀登黄山的历史,数千年中极少有人能攀上黄山之巅的史实,烘托了“险”字。在记游之前写了这样两段内容,是作者独具匠心之处。第一部分做为全文的总起,暗写“险”、“奇”二字;第二、三部分承“险”字展开,形成古今虚实相映之势。一二部分能引导读者从宇宙变迁、人类发展的宏观高度去认识黄山,能增加本文的大气磅礴的特色和深透的思想意义。

其二,写游山经过时作者突破了一般由近及远或由下而上地去写,作者选择最能突出黄山特色的几种景物重点描写。

五、小结

游记就是记游的概念,在记叙游览行程的过程中,穿插描写一些大景小景,再抒发一点感想情思。《黄山记》把握黄山奇秀的景观特色,以跳脱的思路,从宏观,从历史,从想像,从实际游历各个方面予以表现,贯穿其中的是作者面对黄山雄姿奇景所迸发的钦敬慕仰之情,从而跳出就山写山的局限,成就了一篇独出机杼的佳作。写作手法上《黄山记》把记游放到结构的第三部分,最后一部分写黄山奇景则难以看到具体的表示时空转换的词语,而文章开头则是从宏观的、历史的高度着笔,其写作顺序与传统的游记就相差甚远了。《黄山记》议论、抒情、记叙、描写融为一体。

由此可见:游记完全可以灵活地来写,把个人的独得之感与对景物特征的状写结合起来表现。形式可以多样,顺从时间、空间的自然推移顺序来写,固然可以,打破这种方式当然也可以。游记可以写活,写得令人大喜大悲,作为散文的一种,它一样需要一个“情”字统率,只是记游的对象固定,特征必须准确,结构文章的逻辑线轴要十分清晰。

2、巩乃斯的马   周涛

教学目的要求:

1、知识和能力:学习抓住典型场面进行描写以突出主题的写作手法。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巩乃斯的马”的可爱,体会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感。

3、过程和方法:赏读法。

教学重点:对“马”的两个场面描写。

教学难点:“马”的精神和“人”的情感的合拍。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徐迟写作的《黄山记》,对祖国大好河山有了新的认识。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当代散文家周涛写作的《巩乃斯的马》。在小学,在初中,在其他的地方我们见到过描写马的诗文吗?谁能说说?

明确:有韩愈的《马说》、臧克家的《老马》,还有关羽的赤兔马、项羽的乌骓马、秦琼的黄骠马,有天马行空、马踏飞燕、龙马精神等等。

二、 研读课文:

1、课文写了什么?(抓内容)

学生速读课文,

明确:课文先通过对比写出自己爱马,再写马之所以可爱,最后写自己的联想和思考,照应开头。作者第一自然段写自己不理解不爱马的人,从反面表明自己爱马;第二段用牛、骆驼、毛驴和马对比,再一次表明马才是可爱的;第三段说自己见了巩乃斯的马后更加爱马,至此点题。接着作者用大力气描写了两个典型的场面:冬日雪夜骑马狂奔和夏天雨中群马奔腾。在描写骏马奔腾的场景的前后,作者总有一些议论和抒情的句子,来表现自己对马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思考。在这两幅画面之间还写了一幅马的家族图,同样,作者也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的担忧和思索。18、19两段则写的是有关马的联想与思考。

(学生找出“雪夜骑马狂奔”和“夏日群马奔腾”两个场面描写,思考其前后抒情议论的语句,在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下面做出标志)

2、 怎样写的?(明结构)

<一>、全文可分为四部分:

①、③通过对比写出自己爱马 点明题意。

④、⑧冬日雪夜纵马狂奔 对自由的向往追求。

⑨、⑿马的家族图 对生存竞争的肯定、赞许

<二>、全部魅力

⒀ ⒄夏日雨中群马奔腾 对激情的肯定、对生命的赞赏

<三>、 ⒅ ⒇由马引出的联想和思考

<四>、(21)照应开头

3、 为什么要这样写?(学技巧)

文章第一自然段即亮出自己的态度而决不隐晦:一是认为不爱马的人是由于生气不足和对美的迟钝,二是认为他们是没有见过真正的马。这种写法先声夺人,很快就抓住了读者要了解真相的心理。为什么要这样说?真正的马又是怎么样的?

第二段第三段仍然不急于写马,而只是采取对比手法,将牛、骆驼、毛驴的形象、品性与马对照,突出马的不同于其他动物。至第三段结尾才将本文的写作对象亮出:“自古好马生塞北,在伊犁,在巩乃斯大草原,马作为茫茫天地之间的一种尤物,便呈现了它的全部魅力。”

作者是用三幅画来体现巩乃斯马的全部魅力的:

⑹ ⑺自然段写自己雪夜纵马狂奔:马能给人以勇气,给人以幻想,我感受到了自由的亲切和驾驭自己命运的能力。

⑼ ⑿自然段突出描写种公马形象,肯定了马的社会结构,表现了对现实人类社会的担忧。

⒁ ⒂两段描绘的夏日雨中群马狂奔的场面,是力量的展示,是生命的赞歌。生命的潮流在自然的鞭策下纵横驰骋,所有的外界的羁绊都不放在它们的眼里。它们自由,它们奔放。

作者这样就将对马的描写和自己对生命的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对马的赞美和对自己追求自由的情感从而得到自然的流露。借助于特定的物来表现特定的情感,让读者在对物的感知过程中,自觉地理解文章主题,获得水到渠成的效果。

三、课后练习

1.课文第六自然段一连写了四个“笑”字,这反应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久在塞北,长期苦闷压抑而得到释放后的痛快舒畅。

2.在雪夜纵马狂奔后,马的“眼睛里仿佛充满了怜悯和抱怨,还有一点诧异……”“怜悯”什么?“抱怨”什么?“诧异”什么?

怜悯“我们”只能如此释放自己压抑的忧郁,

“抱怨”我们不能像马那样直面现实,积极进取。

“诧异”我们人类竟不如马!

3.课文第⒀自然段说“哦,巩乃斯的马,给了我一个多么完整的世界!凡是那时被取消的,你都重新又给予了我!”怎样理解这句话?作者从马的形象中找到了人的精神,在普通压抑的年代里隐秘而不屈地保持了个人的真诚感受,始终与精神麻木相对抗

3.瓦尔登湖   亨利梭罗

※ 教学目的:

1. 知识和能力:学习本文善于观察和细腻描写的语言特色。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本文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珍惜和对宁静恬淡生活的追求。

3.过程和方法:讲读法。

※ 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本文善于观察和细腻描写的`语言特色。

2. 教学难点:作者的生活态度。

※教学设想:

本课重在景色描写,较易理解。故在介绍作者、布置生字词以后,将全课内容设计为一套阅读练习题,由学生自读课文后独立完成,最后再由教师评讲,再阅读有关评价文章。这样作,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题能力。

※ 教学时数:

两课时

※ 教学步骤:

一、作者及作品:

亨利梭罗(1817-1862),美国作家,诗人,自然主义者,改革家和哲学家。 18出生于康科德城,十六岁即进入美国著名学府哈佛大学就学。次年,大思想家爱默生到哈佛大学作了题为《美国学者》的演讲,宣扬先知先觉的智慧,而正是这一次演讲,给了梭罗以深刻的影响,改变了他的人生。

梭罗从哈佛大学毕业后,本来前程似锦,但他避开闹市,住到爱默生家中。在担任数年中学校长后,毅然决定以作诗和论述自然为终生事业。梭罗受超经验主义领袖爱默生影响很深。

1845年,28岁的梭罗撇开金钱的羁绊,在爱默生的林地中的瓦尔登湖畔自建一个小木屋,自耕自食两年有余。专业从事写作。本书即是他对两年林中生活所见所思所悟的记录。十年后,《瓦尔登湖》出版,但它不仅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相反还遭到批评和讥讽。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这本书的影响却越来越大,终而成为美国文学中的一本独特的、卓越的名著。

《瓦尔登湖》是一部寂寞、恬静、智慧的书,充满了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深刻理解,表现出一个先觉者的超人智慧。梭罗在大学毕业后所写的第一篇日记中写道:“如果要孤独,我必须要逃避现在---我要我自己当心。在罗马皇帝的明镜大殿里我怎么能独特得起来呢?我宁可找一个阁楼。在那里是蜘蛛也不受干扰的,更不用打扫地板了,也用不到一堆堆地堆放柴火。”这样一种寻求孤独、在孤独中思索的观念贯穿了梭罗的一生。

《瓦尔登湖》不仅有独到的对生活感悟,对传统习俗的批判,而且有许多形象的描绘,优美细致,像湖水的澄澈透明、山林的茂密苍翠,思想与景境融合在一起,给人以美好的遐想和深沉的思考。读着这本书,顿时感到全身心地脱离了尘世的喧嚣和功利的羁绊,与自然融为一体,在自然中感悟人生,感悟哲理。

值得特别引起注意的是,这本书近年来在西方世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社会矛盾,使人们不由得不向往那瓦尔登湖及其山林的清新的空气和澄澈的环境,而这样的环境,显然正是医治现代病的妙药良方。这恐怕正是《瓦尔登湖》所具有的价值和生命力的根本所在。

梭罗1862年因患肺病病逝,终年仅44岁,《瓦尔登湖》是他的第二本书。

二、生字词:

※ 生字:

深邃(suì)  终年不涸(hé)  俯瞰(kàn)  蜿蜒曲折  寒光熠熠(yì)

糅(róu)进    浮光耀金   晶莹清澈   一泓(hóng)湖水   凿(záo)水   陡峭

菖(chāng)蒲   水苔(tái) 璀(cuǐ)璨(càn)

※词解:

不足称道:不值得称赞。

罕有甚匹:极少有什么东西能跟它匹配。

了如指掌: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好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

三、集体朗读课文。

四、课堂自测:

1、本课划分层次有以下几种划法, 正确的为哪种?并写出各部分大意。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 ①②③④/⑤⑥⑦

2、根据第一段内容,画出瓦尔登湖及周围景物。

3、瓦尔登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请用书中的词来概括。

4、课文中说,瓦尔登湖同时具有两种颜色,这是哪两种?

5、哪一段文字详细描写了宁静的瓦尔登湖变化莫测的颜色?

6、为什么文中说瓦尔登湖湖水“很值得让米开朗琪罗去琢磨一番”?

7、作者写钓狗鱼这件事,是为了什么?

8、第六自然段的描写突出了瓦尔登湖的什么特色?请用此段中的一个词来概括。

9、哪处具体叙述瓦尔登湖“坚持着自身的纯洁”?

10、作者提及夏娃和亚当被逐出伊甸园一事,是为了突出什么?

11、把本课分别与《黄山记》和陶渊明的《归田园居》比较,说说三位作者对自然的态度有何不同?你更欣赏谁的态度?为什么?

五、教师讲评

参考答案:

1、答:  b。第一部分:总介瓦尔登湖及其特点。第二部分:描写瓦尔登湖湖水美丽多变的色彩。第三部分:描写瓦尔登湖湖水的清澈洁净。第四部分:从历史角度赞美瓦尔登湖美如钻石。

3、答:深邃,清澈。

5、答:第18页第9行-17行。

7、答:为了突出湖水的清澈。

8、答:清净无垢。

9、答:第7自然段。

10、答:从历史角度突出瓦尔登湖美如钻石。

11、答:《黄山记》:赞美大自然伟大无比的创造力。

《瓦尔登湖》:赞美大自然的美丽和洁静,安心思考。

《归田园居》:沉缅于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逃避世俗。

六、辅助阅读:

《瓦尔登湖》的读法     杨灏

据说,诗人海子去山海关自杀时带着4本书,其中有一本是梭罗的《瓦尔登湖》,这和当年唐太宗李世民到死不放王羲之的《兰亭序》颇为相似。看来对好的东西还真有死都舍不得的人。《瓦尔登湖》是1854年出版的著作,在中国有好几种版本,已经流传50年了。《瓦尔登湖》至少影响了中国两代人。一本100多年前出版的书,在另一个国度里仍然让许多人痴迷。

我们从梭罗的研究专家哈丁的论述中或许可以获得一些信息,哈丁说:《瓦尔登湖》至少有五种读法:1.作为一部自然的书籍;2.作为一部自力更生、简单生活的指南;3.作为批评现代生活的一部讽刺作品;4.作为一部文学名著;5.作为一本神圣的书。

更多的人愿意把《瓦尔登湖》作为一部自力更生、简单生活的指南来读。因为梭罗经过实践发现,他能以28.12元来建立一个家,用0.27元来维持一周的生活。他以一年中6个星期的时间,去赚取足够一年的生活费用。剩余的46个星期,去做他喜欢做的事。因为如此《瓦尔登湖》在当时便具有了巨大的诱惑力,那几年里,梭罗的仿效者究竟有多少难以计数,他们引退林中,在瓦尔登湖畔建造茅舍,成为美国风行一时的时尚。更有趣的是梭罗曾在书中特地说:“我绝不希望有任何人采取我的生活方式?谁也说不清是勾引者的提醒还是先见者的劝说?

乔治艾略特在《西敏寺周报》上撰文指出:《瓦尔登湖》”深沉而敏感的抒情“是一本”超凡入圣“的好书。严重的污染使人们向往瓦尔登湖和山林的澄净和清新的空气。梭罗的《瓦尔登湖》便被整个世界阅读和怀念了。

在《瓦尔登湖》中有梭罗的题词:”我并不想为沮丧写一首颂歌/倒是想像在自己的栖所报晓的雄鸡/劲头十足地夸耀/哪怕只是为了提醒我的邻居“。这种夸耀其实就是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梭罗不满当时的复杂生活,提出”人口膨胀“将导致”生活绝望“;他断言当时所谓之进步是不必要的,成功”常常是“失败”;他声言我们往往由于手段而搞不清目标,为了达成目的而误用了方法;甚至断言原始人的生活在某种情况下比现实快乐而完满。

哈丁提醒我们,可以把《瓦尔登湖》当作一种19世纪的《鲁滨逊飘流记》来阅读;并认为《瓦尔登湖》是现代美国散文最早的榜样;《瓦尔登湖》与其时代的作品,比如具有写作天赋的霍桑、梅尔维尔以及爱默生等人有截然不同之处,这种迥异之处具有20世纪散文的风格。梭罗深信如果人能专注于乐观,就能在人世间创造出一个美好的世界,而且他相信人类美好的未来。梭罗是一位彻底的超越论者,超越论者相信人有非凡的能力,用于在对与错之间做选择。不幸的是,目前的人类对内心的乐观需求变得冷酷无情,因此人类只有恢复那孩童们的天真无邪,才能在道德方面有所进展。把《瓦尔登湖》作为神圣的书来读的人,无疑关注了《瓦尔登湖》中人类灵性恢复这个主题。

感受《瓦尔登湖》    袁敏杰

阅读亨利梭罗的《瓦尔登湖》,仿佛置身于瓦尔登湖畔,为那美妙的湖光山色所陶醉。瓦尔登湖的四季风景、黎明傍晚、阳光雨丝、游船鱼虾、树木花草、飞鸟走兽,还有那个特立独行离群索居的年轻人的身影,以及他那宁静的心境,恬静的生活,智慧的思想,深深地感染着我。捧读《瓦尔登湖》,为梭罗那朴实美好的文笔,以及对大自然深入的观察与深刻的思考所折服;梭罗的平民意识、躬身耕种、采果垂钓的体验,俭朴的生活态度,让人深深感动。梭罗为我们营造了一种真实的“世外桃源”意境,但却比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博大、深刻、积极得多,让人体会到一股向上的精神,体悟到生命的意义,也对美与宁静、对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有了一种真切而深切的体味。梭罗的一些议论实在精采睿智极了:“要是没有衣服,人们的相对身份还可以保持吗?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要是没有衣服,你能够准确地告诉我,文明人中谁是属于最高贵的阶层吗?”“许多国王疯狂地保留了大量经过仔细雕琢的石头,希望使自己永恒,假如他们用这些心思来雕琢自己的思想,又会如何?一件合乎理性的事情比高大的纪念碑更值得纪念。”读着这些闪烁着智慧火花的文字,灿烂的阳光一下豁亮了人的心灵。《瓦尔登湖》出版于1854年,是19世纪美国文学非小说著作中最受读者欢迎的书籍。女作家乔治艾略特称“《瓦尔登湖》是一本超凡入圣的好书,严重的污染使人们丧失了田园的宁静,所以梭罗的著作便被整个世界阅读和怀念。”

七、练习:

1、 结合旅游或休闲,描写一段自然景色。

上一篇: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教案下一篇:水泵工应知应会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