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作业答案(共10篇)
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作业答案 篇一
一、填空题 认识世界、社会交往和生活中展开 1.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是研究2 .狭义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任务有哪些?
1.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状况的评价(目标达成情况、对幼儿参与活动程度)。
儿童语言发生发展的现象、规律及其训练和教育的一门科学。2.学前儿童语言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科学实验法、自然观察法、调查法。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功能主要有文化功能、社会功能、发展功能。1.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分类结构是倾听行为培养、表述行为培养、欣赏文学作品行为的培养 和 早期阅读行为的培养 四大类。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作用有 反馈作用、诊断作用、增效作用。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方法有自由叙述评价法、观察评价法、综合等级评定法。1.言语活动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其中说、写被称为表达性言语,听、读称为印入性言语。2.语言发生的生物基础是 音听觉系统 的成熟和大脑神经中枢 的成熟。3.影响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社会因素有社会生活环境 的影响、成人的语言观念的影响和对待儿童的态度的影响。4.语阶段阶段、言语发生阶段和 基本掌握口语阶段。5.儿童的前言语阶段是一个在语言获得过程中的语音核心期。6.掌握本民族的全部语音。3-4岁以前儿童的语音发展呈现扩展的趋势,之后,趋势逐渐趋向收缩。7.推广普通话的核心任务是解决我国各地区方言中的语音问题,即推广以北京语音为标准的普通话。8.学前儿童语言学习是指个体通过有目的的教学活动而掌握某种语言的过程。
二、名词解释题 1.广义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0—6岁学前儿童的所有语言获得和学习现象、规律以及训练与教育作为主要研究的对象,对0—6岁儿童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注重儿童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儿童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也就是说,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应当在以3—6岁儿童语言发展与教育为研究对象,即为幼儿能早期掌握母语(第一语言的习得)的听说进行训练和教育 3.语言 语言是人类社会中客观存在的现象,是社会人们约定的符号系统。语言是一个体系:是以语音或字形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构建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语言以其物质化的语音或字形而能被人所感知,它的词汇标示着一定的事物,他的语法规则反映着人类思维的逻辑规律,因而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而产生和存在。4.言语 言语是人运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所进行的交际活动的过程。也就是人们说出的话和听到的话,又叫“话语”。言语交际的具体过程,实际上就是言语产生和言语理解的过程,是在社会交往中运用语言的过程 1.示范模仿法 示范模仿法是指教师通过自身的规范化语言,为儿童提供语言学习的样板,让儿童始终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自然地模仿学习,有时也可以由发展较好的儿童来示范。2.练习法 练习法是指有意识地让儿童多次使用同一个语言因素(如语音、词汇、句子等)或训练儿童某方面言语技能技巧的一种方法。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即收集教育活动系统各方面的信息,并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黄匡和儿童语言教育过程、内容、方法、效果等作出客观的衡量和科学的判定的过程。4.自由叙述评论法 自由叙述评论法是将对教育活动的意见、反响、判断等自由地说出来或写下来,通过口头语言或文字叙述的形式对教育活动加以评价的方法。
三、简答题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1.示范模仿法。2.视、听、讲、做结合法。3.游戏法。4.表演法。5.练习法。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主要是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培养儿童正确说普通话,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培养儿童语言交往的习惯,提高儿童语言交往的能力;发展幼儿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积极引导与提高儿童倾听和欣赏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引发儿童对阅读与书写的兴趣、习惯和能力;为儿童入学后的继续学习做好准备。
2.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简单音节阶段连续音节阶段学话萌芽阶段
单词句阶段双词句阶段
初步掌握口语阶段目标口语初步发展阶段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终期目标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1)倾听部分。(2)表述部分。(3)欣赏文学作品部分。(4)早期阅读部分。
专门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是什么?
主要包括学说普通话、谈话、讲述、听说游戏、文学作品学习和早期阅读等方面。3.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特点有哪些? 1.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主动建构的过程; 2.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个性化的过程; 3.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综合化的过程; 4.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过程。
3.学前儿童语言的本质是什么?
1、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1)语言不是自发产生的。(2)语言符号系统具有地域的、民族的、阶层的差异性。
2、语言是一种信息系统。
3、语言是一种交际和思维工具(1)语言对思维过程有一定影响
①儿童对客观事物的感知和记忆受语言的影响 ②人类的高级心理机能离不开语言
(2)思维的结果需要借助语言才能存储和传递(3)语言为人们提供大量的间接认识材料
4、语言是学前儿童学习的对象(1)听说轮换,及时反馈(2)词的应用(3)构成词句
4.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2.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评价(活动的目标、内容、组织形式、过程以及环境)。
3.对幼儿教师的评价(教师的言语素质、教师与儿童的互动情况)。
5.什么是综合等级评定法?
是语言教育活动的一种评价方法。这一方法是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确定评价指标的,既对活动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又对活动的各种状态进行分析与评价,从而能够得到综合的评价信息。
1.如何保护学前儿童的发音器官?
1.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2.要注意儿童说话、朗读以及唱歌时声带的保护。
2.谈话活动设计和实施的基本结构是什么?(1)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教师要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谈话氛围、采取多种方式创设生动、有趣的谈话情境
(2)围绕话题运用已有经验自由交谈:教师要给儿童充分的自由讲述内心的真实感受并注意自由交谈中的个别差异。
(3)围绕中心话题拓展交谈内容(4)教师隐形示范新的谈话经验
3.语言中枢的成熟水平导致儿童语言能力有哪些差异?
开口说话的月龄不同;发音的清晰度不同;对周围语言刺激的敏感性不同;语言内容不同;语用方式不同;语言的兴趣点不同。
4.学话萌芽阶段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如何进行语言教育? 语言发展的特点:(1)不同的连续音节明显增加,近似词的发音增多;(2)开始真正理解成人的语言;(3)语言交际功能开始扩展。教育:(1)丰富婴儿的生活内容,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2)鼓励婴儿掌握新的语音,并反复进行练习强化;(3)在行动中伴随着语言刺激,让婴儿学说话;(4)开展早期阅读,初步培养婴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5.单词句阶段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如何进行语言教育? 语言发展特点:(1)理解语言迅速发展;(2)会给常见的物体命名;(3)继续讲“小儿语”,常用省略音、替代音和重叠音。教育:(1)帮助婴儿掌握新词,扩大词汇量;(2)
多跟孩子交谈,提供语言模仿的榜样;(3)自制或购买图书,促进婴儿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提高;(4)鼓励婴儿多开口,成人要耐心地倾听并予以回答;(5)开展多种形式的语言游戏。6.双词句阶段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如何进行语言教育? 语言发展特点:(1)能理解的词汇数目和种类“与日俱增”;(2)语言理解逐步摆脱具体情境的制约,词语理解能力不断提高;(3)喜欢提问,语言上出现“反抗行为”;(4)掌握新词的速度突飞猛进,处于“词语爆炸”阶段;(5)处于双词句为主阶段,双此举增长速度加快。教育:(1)为婴儿提供良好的言语榜样和言语示范;(2)主动告诉婴儿一切问题,对婴儿的提问和讲述要正确对待;(3)倾听文学作品,观看儿童美术片或动画片;(4)继续开展早期阅读指导;(5)在游戏中进行词语练习。
7.初步掌握口语阶段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如何进行语言教育? 语言发展特点:(1)基本理解成人所用的句子;(2)语音逐渐稳定和规范,发不出的语音逐渐减少;(3)能运用多种简单句句型,复合句也初步发展;(4)疑问句逐渐增多;(5)语言常常使用结尾策略。教育:(1)让婴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2)鼓励婴儿同班之间的自发模仿和相互交谈;(3)随时随地地帮助婴儿使用规范语言;(4)在游戏中练习讲话;(5)组织多种形式的语言教育活动。8.目标口语初步形成阶段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如何进行语言教育 语言发展特点:(1)词汇量迅速增加,对新词感兴趣;(2)能抽象句子规则,常表现出系统整合的语言内化能力;(3)能说出完整的句子,出现了多词句和复合句;(4)说话不流畅,表达常有 “破句现象”;(5)言语功能呈现出越来越丰富、准确的趋势。教育:(1)提供丰富的语言学习环境,丰富婴儿的语言经验;(2)欣赏文学作品,重复和理解作品内容;(3)组织婴儿进行谈话活动;(4)在听说游戏活动中发展婴儿的语言;(5)开展早期集体阅读活动。
9.学前儿童语音教育的基本内容有哪些?(1)培养学前儿童辨析性的听音能力(2)教会学前儿童正确发音(3)培养学前儿童的言语表情(4)培养学前儿童言语交往的文明修养 10.学前儿童语法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1.句型从不完整句向完整句发展。(1)从简单句到复合句;(2)从陈述句到非陈述句;(3)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2.语句结构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1)句子结构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表达内容的分化、词性的分化、结构层次的分化);(2)句子结构从松散到逐步严谨;(3)句子结构从压缩、呆板到逐步扩展和灵活。3.句子的含词量不断增加。
四、论述题
1.确立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的依据是什么?
1.依据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具体表现为: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是培养儿童的语言能力。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分为倾听、表述、欣赏文学作品、早期阅读四大块,每个部分都包含认知、情感与态度、能力与技能三个方面。根据语言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是把教育目标中的各部分、各方面要求转换为儿童学习语言的内容,使儿童通过多种多样的学习获得语言经验。2.依据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这里的语言特点指的是从非言语交际向口语交际转换,从口语交际向书面语言学习转换。这两个转换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三个阶段,而是互相交叉的。因此在确定语言教育内容时,也须针对儿童语言发展特点,既有交叉又有侧重。3.依据不同活动领域的特点。
5.早期阅读活动设计和实施的基本结构是什么?
(1)阅读前准备性活动(2)儿童自由阅读(3)师生共同阅读:师生一起阅读---围绕阅读重点开展活动---归纳图书内容(4)儿童讲述阅读的主要内容
1.文学教育活动设计和实施的基本结构是什么?
(1)学习文学作品内容(2)理解体验作品经验
(3)迁移作品经验(4)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述
讲述活动设计和实施的基本结构是什么?(1)感知和理解讲述对象(2)运用已有经验自由讲述(3)引进并学习新的讲述经验
4.听说游戏活动设计和实施的基本结构是什么?
(1)创设游戏情景,引发儿童兴趣(2)交代游戏规则,明确游戏玩法(3)教师指导儿童游戏(4)儿童自主游戏
2.为什么在其他领域教育活动中要进行随机语言教育?要注意哪些问题?
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幼儿教师往往会错误地认为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语言教育活动的重头戏,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无须过多考虑语言能力的培养。儿童的语言学习仅仅靠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教育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将儿童语言能力的训练随机渗透到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中。如在数学教育活动、科学教育活动、音乐教育活动、美术教育活动、体育教育活动中随机语言教育。注意事项:(1)通过计划-操作-回忆的活动程序为儿童提供交流的机会;(2)要避免语言教育的喧宾夺主,影响其他领域教育目标的实现;(3)鼓励儿童同伴之间的合作与交流;(4)为儿童提供规范的言语示范,鼓励儿童积极表达。1.语言和社会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语言与社会的关系表现在以下方面:语言产生于社会、存在于社会、发展于社会以及依存于社会。
0-3岁儿童语言教育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1.充分了解婴儿个体语言发展的差异性 2.处理好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和渗透的语言教育活动的关系
3.要充分注意婴儿语言的“输入”和“输出” 4.处理好语言模仿和语言创造的关系
学前儿童词汇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是什么?1.丰富学前儿童词汇。(1)为学前儿童提供的新词应以实词为主;(2)学前儿童通过与成人或同伴的自然交往来学习新词。2.帮助学前儿童正确理解词义。(1)让词和词所反映的事物同时出现;(2)借助有关材料为学前儿童提供词汇的直观信息;(3)引导学前儿童联系上下文或根据自己已有经验理解词义。
3.帮助学前儿童正确运用词汇。(1)经常为学前儿童提供正确用词的典范;(2)针对学前儿童经常错用或误用的词汇及时反馈;(3)为学前儿童创设适宜的环境,鼓励他们大胆使用已理
解的词汇。
2.有关儿童语言获得理论有哪几个流派?各流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是什么?
儿童语言获得理论有三个流派:后天环境论,先天决定论,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后天环境论可细分为模仿说、强化说和中介说三种。
(一)模仿说。模仿说认为,儿童是通过对成人语言的模仿而学会语言的,成人的语言是刺激(S),儿童的模仿是反应(R)。可分为机械模仿说和选择性模仿说。机械模仿说,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于1924年首次提出。它把儿童的语言看作是其父母语言的翻版,忽视儿童掌握语言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选择性模仿说在20世纪20-50年代很流行,对其进行系统论述的是怀特赫斯特和瓦斯托。他们认为当儿童对某一语言现象具有一定的接受能力时,就会对这种语言现象进行选择性模仿。
(二)强化说。主要代表人物是斯金纳。斯金纳提出了“自动的自我强化”和“强化依随”的概念。
(三)中介说。代表人物是汤勒曼、莫勒、斯塔茨等人。在行为主义传统的刺激-反应联结中加入了“传递性刺激”和“传递性反应”的中介。斯塔茨认为在外显的刺激和反应中间,有一系列因联想而引起的隐含的刺激和隐含的反应所构成的中介体系,这个体系说明了刺激和反应的传递性。
二、先天决定论。较有影响的理论主要是先天语言能力说和自然成熟说。
(一)先天语言能力说。主要由乔姆斯基提出的。他认为决定儿童能够说话的因素不是经验和学习,而是先天遗传的语言能力,这里的语言能力是指语言知识,即普遍语法知识。
(二)自然成熟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勒纳伯格提出的。其基本主张如下:第一,语言能力的先天性;第二,语言能力的自然成熟;第三,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三、先天和后天相互作用论
以皮亚杰为代表的先天和后天相互作用论主张从认知结构的发展来说明语言的发展,认为儿童的语言能力仅仅是大脑一般认知能力的一个方面,而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认知说。以皮亚杰为代表,认知说的基本观点是:第一,语言是儿童许多符号功能中的一种,符号功能是指儿童应用一种象征或符号来代表某种事物的能力;第二,认知结构是语言发展的基础,语言结构随着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发展;第三,个体的认知结构和认识能力是不断发展的,它来源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第四,儿童的语言结构具有创造性。
(二)规则学习说和社会交往说
规则学习说提出者和赞同者主要有布朗、弗拉瑟、伯科等学者。认为儿童具有理解母语的先天处理机制,但这种机制主要是一种学习和评价的能力,儿童学习母语是一个归纳的过程。儿童用先天的语言处理机制,通过对语言输入的处理归纳出母语的普遍特征和个别特点。社会交往说主要是布鲁纳、贝茨等学者的理论主张。他们认为语言获得不仅需要先天的语言能力,也需要一定的生理成熟和认知发展,更需要在交往中发挥语言的实际交际功能。他们还认为社会交往几乎可以看作是儿童的一种天性。
2.《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作业答案 篇二
【关键词】学前儿童 数学启蒙 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232-02
学前儿童由于其年龄和生理心理特点,数学启蒙教育越早开始越好,学前儿童的数学启蒙教育活动的看似简单,但要实施起来要做到科学、合理却也要费一番心思。在理解掌握儿童发展水平和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设计活动,并要做到设计的合理性、新颖性,如何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活动中,直观的教育结合具体的游戏满足学前儿童的需要,完成数学启蒙教育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
教育家说:“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游戏是幼儿的伴侣”,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在活动中通过有趣生动的游戏吸引儿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这样枯燥的数学知识就会变得有趣,简单重复的练习也因游戏而变得生动,只要你有心生活中所处可见的物品都可以用来充当活动的素材。
在组织数学活动时,通过数学知识与游戏运动相结合的实验让儿童在游戏、运动中学数学,进行数学启蒙教育。结果证明比单纯的数学教育效果要好,儿童学得轻松愉快,效果也更好。下面根据幼儿数学教育大纲中的几个具体模块列举了几个游戏活动:
一、学前儿童感知集合
学前儿童对集合的笼统知觉是泛化的。随着年龄增长感知到集合中的元素能不超出集合的界线,所摆的元素逐步达到一一对应,并能初步理解和子集的包含关系。
例:分分类,分类是把相同的或具有某一相同特征(属性)的东西归并在一起。不同的玩具卡片混在一起、或是大大小小的球和方块混在一起让儿童合作分类放到不同颜色的盒子里。
例:分水果,分类是逻辑推理一个很基本的概念。教导儿童分类,可从日常的水果做起,如将几种水果放在同一个盘中,让孩子以其大小、颜色、形状、有无籽、是否要剥皮……等不同“属性”进行分类。孩子的分类想法或许会比较多,没必要硬要孩子以成人的标准来分类。
例:配对儿,把几双花色、大小或形状不同的袜子、手套,或任何成双成对的东西,一只只分开,混在一起,再让孩子找出相同的两只进行配对。
二、学前儿童10以内初步数概念
要先建立其1到10的数字概念,在教导孩子基本数学概念时,可借数的游戏来进行。
例:一一对应,拿几個鸡蛋,教他一一放进蛋盒中。除鸡蛋外,抢板凳、排排队等游戏均可,只要孩子喜欢就好。
例:认数字,运用数字卡玩认数字、找数字的游戏。可以先举起一张数字卡,然后要他找出和你相同的数字,先教会孩子认识数字的“长相”,再慢慢教他了解每个数字所代表的意义。
三、 学前儿童量的认识
结合学前儿童关于大小、长度能力、重量感知能力、排序能力发展的年龄特点,实施量的教学认识大小和长度能力,重量感知,量排序。
例:玩沙子,孩子多半喜爱玩沙子。准备一些大大小小的容器如:空罐、空杯,让孩子们玩装沙子的游戏,让他们在装沙子、倒沙子的过程中,使用容器的大小不同,体会量的增减变化。
例:测身高,手指长度,准备尺、笔,纸条,其他有规格且随手拿来的小物件,都可以用作“量尺”,让孩子实际动手测量,让孩子建立“量”的概念;同时传达给孩子没有尺子的时候,也可以找其他的度量工具来代替。此外还需注意:年龄小的孩子用的量尺最好长一些,避免不够长造成量的次数太多,孩子算不清楚。
四、学前儿童对几何形体认识
了解几何形体方面的知识并能用幼儿语言表达以及懂得学前儿童对几何形体一般发展过程及年龄特点。知道幼儿关于平面图形的教育要求,通过讲授和练习使学生掌握,教会幼儿认识平面图形的方法。
例:堆积木,积木是所有玩具中让孩子认识几何图形的最优选择。如两个三角形并成一个正方形,一个圆形拆成两个半圆形,切割、合成的立体实例,让孩子了解几何图形的形成、变化情形,而在孩子反复堆叠的游戏过程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为日后培养空间思维能力打下基础。
例:魔法黏土,黏土、陶土、面团、水饺皮等,可搓可揉,可任由孩子拿捏成形,无论是方、圆、长形,可变性大,且具为立体图形,尤其还可以塑胶刀进行切割,建立孩子的等分概念。
例:盖印章,利用孩子在生活中接触到的一些东西,和孩子一起做盖印章的游戏,比如以胡萝卜、青椒、莲藕、等形状特殊的东西,老师切成片或块后,沾上印泥(颜料),就可以盖出很多各式各样的图样,也可以继而用来作画,让孩子体会形状的多种多样。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瓶罐杯盖也可以运用进去。
学前儿童数学启蒙教育通过直观的物品,使儿童在具体材料和游戏活动中进行抽象,通过外部视觉、触觉转化为大脑内部的思维活动,加上语言的促进,培养了儿童对数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林嘉绥、李丹玲;
[2]《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黄瑾;
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作业答案 篇三
1.基本上可以说是来自美国学者杜威的“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的理论的是(D)。A.体力主义体育理论 B.淬砺性体育理论 C.快乐体育理论 D.生活体育理论
2.在物与物之间或平衡板上走;短途“远足”的走步活动内容一般在(C)。A.3岁 B.大班 C.中班 D.小班
3.在小班体操练习中,第一次高潮是(A)。A.腹背运动 B.跳跃运动 C.下肢运动 D.全身运动
4.步幅小而不均匀,步幅时大时小,步频高的跑步活动内容一般在(C)。A.3岁 B.大班 C.中班 D.小班
5.立定跳远起跳时蹬地有力,蹬摆协调,落地轻稳的幼儿跳跃活动内容一般在(B)。A.3岁 B.大班 C.中班 D.小班
6.队列队形是(C)人以上的幼儿集体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练习,听从统一的信号,进行协调一致动作的练习。A.一 B.四 C.三 D.两
7.互相滚接大皮球,学拍皮球的幼儿园投掷练习活动内容一般在(D)。A.3岁 B.大班 C.中班 D.小班
8.属于个人体育游戏的是(B)。A.找朋友 B.跳皮筋 C.吹泡泡 D.小兔找山洞
9.反对脱离儿童生活需要的系统体育知识技能传授,强调要按照儿童的现实生活需要来组织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方式的理论是(D)。A.体力主义体育理论 B.小集团学习理论 C.快乐体育理论 D.生活体育理论
10.模仿操一般适应于(B)。A.0-2岁儿童 B.2-4岁儿童 C.4-6岁儿童 D.0-6岁儿童
二、多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1.下面属于几种常见的幼儿体育理论的是(ACD)。A.侧重强调社会发展需求的体育理论 B.侧重强调个人发展需求的体育理论 C.侧重强调学科系统性的体育理论
D.侧重强调支持个人生存适应的体育理论 2.幼儿园跳跃活动教学要点包括(ABCD)。A.重点教孩子掌握起跳和落地两个环节。
B.充分利用场地的特点和体育器材,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幼儿跳跃兴趣。C.注意控制幼儿运动量,注意跳跃活动的安全教育。D.发展幼儿跳跃活动中的心理素质。3.幼儿体育游戏的特点包括(ABCD)。A.基础性:基本动作、基本素质 B.娱乐性:模仿、竞争、生活性 C.开放性:取材广泛、形式灵活 D.教育性:全面发展
4.幼儿园投掷活动指导要点包括(ABCD)。
A.投掷活动以上肢练习为主,运动强度不够,多结合跑跳进行。
B.肩上投掷是大班教学重点,侧重全身动作;小、中班以练习挥臂动作为重点。C.注意投掷物和投掷目标能否引起幼儿活动兴趣。D.投掷活动中的安全教育
5.下面属于身体素质的有(ABCD)。A.力量 B.耐力 C.速度 D.柔韧性
6.《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健康教育的指导要点有(ABC)。A.健康领域的活动要充分尊重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B.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 C.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D.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7.幼儿园走步活动教学要点包括(ABCD)。
A.通过早操、体育课中的走步练习,教幼儿掌握正确的姿势。B.利用散步、参观、游览活动发展幼儿走步能力。C.家长教师要给孩子作正确的动作榜样。D.活动设计新颖、注重兴趣培养。
8.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活动对象包括(ABC)。A.认识对象 B.操作对象 C.发展对象 D.动机对象
9.下列属于侧重强调支持个人生存适应的体育理论的有(ABCD)。A.淬砺性体育理论 B.体力主义体育理论 C.快乐体育理论 D.小集团学习理论
10.下面属于幼儿园跑步活动方法的有(ABD)。A.榜样示范法 B.语言指导法 C.游览
D.体育游戏法
11.徒手操操节顺序的意义在于(ABC)。
A.从上肢运动开始,活动量逐步加大,跳跃运动时达到高潮。
B.上肢运动和伸展运动,是人体从静态转到动态的比较理想的习惯动作。C.每套体操有两次运动高潮。D.每套体操只有一次运动高潮。12.幼儿晨练活动的内容包括(ABC)。A.集体的体育游戏
B.集体的慢跑或走、跑交替锻炼活动 C.自由或分组的中、小型器械锻炼活动 D.远足活动
13.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动机和目的包括(ABD)。A.认识性动机与目的 B.操作性动机与目的 C.交往性动机与目的 D.发展性动机与目的
14.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包括(ABCD)。
A.利用环境和大型设施的锻炼活动(楼梯、操场、农村的自然环境)B.利用大中小型专业体育器械的锻炼活动(攀登架、跳绳、沙袋)C.利用各种替代性器械或自制器械的锻炼活动(轮胎、高跷)D.各类体育游戏
15.幼儿园体育的意义是(ABCD)。A.促进幼儿生长发育
B.发展体能,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C.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社会化进程 D.支持智力的发展
16.属于人体生理机能能力变化规律的是(BC)。A.粗略掌握阶段 B.平稳阶段 C.下降阶段 D.复原阶段
17.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基本内容包括(ABCD)。A.基本动作 B.基本体操 C.身体素质练习D.器械练习
18.属于动作形成规律的是(ABC)。A.粗略掌握阶段 B.改善提高阶段
C.巩固和运用自如阶段 D.超量恢复阶段
19.幼儿园体育活动目标的主要依据包括(ABCD)。A.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B.健身为主,全面育人为辅的幼儿园体育价值观 C.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年龄特点和现有水平
D.国当前幼儿师资状况、幼儿园物质环境与体育活动时间等客观条件 20.下面属于幼儿园跳跃活动方法的有(ABCD)。A.模仿法 B.条件法 C.配乐练习法 D.创新法
21.下列属于自动的适应性活动的是(ACD)。A.幼儿听到要玩球心跳加快
B.体育活动中教师组织的准备活动 C.幼儿听到做游戏情绪马上就活跃起来 D.幼儿听到要捉迷藏呼吸加深
2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健康教育的内容与要求包括(ABCD)。A.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 B.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C.提高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D.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观、乐观、合作的态度。23.幼儿早操活动的指导要点包括(ABCD)。
A.精选符合体育活动要求的音乐,音响清晰适度并符合审美要求 B.研究各操节与不同年龄幼儿锻炼效果的关系,增加锻炼的实际效果 C.根据季节和气候及时调整早操的运动量 D.发挥教师在韵律操创编中的创造性。24.幼儿园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包括(ABC)。A.动作形成规律
B.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
C.人体生理机能能力变化规律 D.自适应规律
25.下面属于幼儿园走步活动方法的有(ABCD)。A.配乐走步 B.击响走步 C.儿歌走步 D.散步或游览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幼儿教师体育价值观的创新:体育不再是一个独立发展的活动或教育领域,更是一种能够使幼儿同时获得多方面整体发展的时间活动或教育途径。B A.错误 B.正确
2.“准备性体育”的核心在于特别强调继承和发展人类在体育学科中的文化积累。A A.错误 B.正确
3.动机和目的按水平可以分为总动机与目的和阶段性的动机和目的。A A.错误 B.正确
4.在前苏联的学校体制中,就有为培养年幼的“天才儿童”而专门开办的体育学校。B A.错误 B.正确
5.在普通课程的体育教学中,强调动作的规范性胜于关注动作的实用性和做动作的快乐体验,这在于强调体育文化发展功能的观念在实践层面的具体体现。B A.错误 B.正确
6.“运动文化体育理论”理论的核心在于特别强调:通过体育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是为未来参与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做好准备。A A.错误 B.正确
7.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内容结构是说明幼儿体育活动的内容要素是怎样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B A.错误 B.正确
8.幼儿园体育活动内容的特点之一是基础性,即幼儿园体育所要发展的身心素质和所组织实施的活动内容是低层次的、必需的、易做到的,是幼儿未来发展的基础。B A.错误 B.正确
9.创造性身体活动是指利用身体进行的自表现活动,属于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基本内容B。A.错误 B.正确
10.幼儿园体育教学只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技能的单向互动。A A.错误 B.正确
11.幼儿园体育价值观是健身为主、全面发展。B A.错误 B.正确
12.幼儿园体育活动结构是指组成幼儿体育活动的各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总和,包括形式结构和内容结构。A A.错误 B.正确
13.在国幼儿园体育发展领域,要求幼儿能够基本掌握的基本动作一般包含走、跑、跳、投掷、平衡、钻、爬、攀登,有时也包含旋转和翻滚。B A.错误 B.正确
14.幼儿体育活动中,实施阶段的活动内容、性质、质量、数量直接关系活动的总结果,并不影响评价调节阶段的内容,评价后的情绪效应以及调节活动的性质、内容、强度与数量。A A.错误 B.正确
4.《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作业答案 篇四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教师可采用()的方法来了解、分析幼儿经验准备情况 A.任务分析 B.问卷调查 C.观察 D.谈话 正确答案:
2.幼儿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是()A.游戏法 B.操作法 C.比较法
D.讲解演示法 正确答案:
3.幼儿计数能力的发展顺序是:()。
A.按物计数→口头数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 B.口头数数→按物计数→按数取物→说出总数 C.口头数数→按物计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 D.口头数数→按物计数→按物取数→说出总数。正确答案:
4.幼儿学习将相关的物体一一匹配,这属于()。A.分类 B.对应 C.排序 D.比较。正确答案:
5.在教师指导下,幼儿独立选择活动内容,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形式的是____。A.集体活动形式 B.小组活动形式
C.集体与小组结合的活动形式 D.个别活动形式。正确答案:
6.____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A.操作法 B.讲解演示法 C.游戏法 D.试验法。
正确答案:
7.基数的教学是安排在()。A.小班
B.小班到大班 C.小班到中班 D.中班。正确答案:
8.____是教师把实物、教具或幼儿的学具展示给幼儿看,或者通过示范的动作,经过选择的范例来说明所要介绍的知识、技能和规则,使幼儿明确应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做的一种方法。A.操作法 B.讲解法 C.演示法 D.试验法。正确答案:
9.总体上说,现有幼儿数学教育内容中蕴含着____种主要数量关系。A.11 B.10 C.12 D.13。正确答案:
10.分类教育一般安排在()进行。A.小班
B.小班到大班 C.小班到中班
D.小、中、大班。正确答案:
11.幼儿数学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幼儿的()。A.智力
B.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C.思维的抽象性和逻辑性 D.思维能力。正确答案:
12.()是幼儿数学概念形成的源泉 A.现实生活 B.操作活动 C.教学活动 D.交往活动 正确答案:
13.数的守恒教育一般安排在()进行。A.小班
B.小班到大班 C.小班到中班 D.中班。正确答案:
14.____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学具,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探索和学习,获得数学感性经验、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A.操作法 B.游戏法 C.演示法 D.试验法 正确答案:
15.____是指幼儿在教师引导下,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进行分析、比较,感知和找出它们在数、量、形等方面异同点的一种方法。A.观察法 B.游戏法 C.操作法 D.比较法。正确答案:
福师《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在线作业一
二、多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下列属于认识时间单位教育的指导要点的有____。A.结合幼儿的具体活动来帮助幼儿领会时间概念 B.借助于图片来使幼儿明确时间概念 C.引导幼儿初步理解昼夜交替的规律 D.认识钟表及用途。正确答案:
2.量的比较的教育的指导要点包括____。A.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和比较物体的量 B.寻找和描述物体的量 C.游戏练习D.排序练习。正确答案:
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原则包括____。A.发展儿童思维结构 B.让儿童动手操作 C.联系儿童生活 D.重视个别差异。正确答案:
4.下列属于量的守恒教育的指导要点的有____。A.运用变式进行教育
B.用同等量的两份物体作守恒判断 C.用测量或计数加以验证 D.渗透整体与部分关系。正确答案:
5.下列属于感知集合教育的有____。A.物体分类的教育
B.认识“1”和“许多” C.比较物体的相等和不相等 D.10以内初步数概念的教育。正确答案:
6.在运用讲解演示法时,要注意____。
A.演示、示范、范例的方法必须与讲解法配合运用
B.教师应充分运用实物、教具产生的情景氛围,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C.有时围绕教学内容和幼儿的学习情况,提出问题引导讨论
D.演示、示范所用的教具、学具和范例应准确反映教学内容和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正确答案:
7.幼儿数学教育总目标有____。
A.激发幼儿认识和探索环境中数量、形状等的兴趣,使他们愿意并喜欢参加数学活动
B.引导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有关数、形、量、时间、空间的感性经验,使幼儿逐步形成一些初级的数学概念
C.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初步能力等
D.培养幼儿正确使用数学活动操作材料的技能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答案:
8.幼儿数学教学活动设计一般包括如下几部分____。A.活动名称 B.活动目标 C.活动准备 D.活动过程。正确答案:
9.教具、学具选制和运用时应注意几点____。A.要有助于幼儿对数学概念的学习和掌握 B.尽可能使其具有多种用途,一物多用 C.越新奇越好
D.注意不同年龄班幼儿的认识特点。正确答案:
10.书写阿拉伯数字的指导要点有____。A.与数的组成教育同步进行 B.注意正确的书写姿势的培养 C.用普通话准确认读 D.教幼儿书写练习。正确答案:
11.集体活动形式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____。A.教学目标上的整齐划一
B.忽视幼儿在发展上的个体差异
C.很难给个别幼儿以帮助和指导 D.难以集中地实现教学目标。正确答案:
12.数学的特点包括____。A.明显的抽象性 B.严密的逻辑性 C.高度的精确性 D.广泛的应用性。正确答案:
13.以下属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科学”领域的目标的有____。A.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B.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C.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D.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正确答案:
14.在数学操作活动中,活动设计的重点是____。A.指导的提供 B.材料的提供 C.活动规则的确定 D.目标的确定。正确答案:
15.口头自编10以内的加减法应用题的指导要点包括____。A.根据实际安排教学形式
B.用小数量(4以内)学习描述和模仿应用题,让幼儿获得应用题结构的感性经验 C.教师提供各种编题的条件,让幼儿充分练习D.让幼儿完全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编题。正确答案:
16.认读阿拉伯数字的指导要点有____。A.结合基数教学分散进行
B.利用熟悉的事物进行形象比喻帮助幼儿记住字形 C.把字形、读音和意义联系起来 D.区分形近数字。正确答案:
17.儿童数学教学活动的准备一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____。A.学习经验的选择 B.学习情景的创设 C.幼儿经验的准备 D.物质的准备。正确答案:
18.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和价值____。A.帮助学前儿童正确地认识世界 B.促进学前儿童的思维发展
C.促进学前儿童的情感和个性发展 D.帮助学前儿童形成数学概念。
正确答案:
19.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的指导要点包括____。A.根据实际安排教学形式
B.帮助幼儿理解加减法含义及认识符号和算式 C.指导幼儿学习列式和运算
D.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运算练习。正确答案:
20.先进行小组活动再开展集体活动的优点有____。
A.可以较快较集中地让幼儿知道需要做的事是什么和怎样做这件事 B.教师可以根据小组活动情况,组织幼儿讨论、梳理已获得的经验
C.教师可以提出一个新的问题,让幼儿思考,并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问题 D.培养了幼儿能较好地遵守规则和一定的自制力。正确答案:
福师《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在线作业一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数学教学活动中的游戏与幼儿平时玩的游戏是不同的,数学教学中的游戏是为完成一定教学目标而设计或选用的。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2.用数学术语定儿童活动的名称更符合幼儿教育的特点。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3.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问答行为中,教师提的问题不能太难,但一次可以提多个问题。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4.在小组活动中,教师不仅要观察幼儿手的操作活动,而且要通过观察幼儿手的操作活动,分析幼儿思维内部的操作活动。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5.幼儿辨别形状最关键在于“指认”。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6.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问答行为中,如幼儿未能正确回答,一般情况下,就要转请其他幼儿回答。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7.目标、材料等是数学操作活动的组成要素。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8.让幼儿比较物体数量应右手取物,从左到右一一对应地排列物体。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9.数的守恒指能不受物体的大小、形状、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断10以内物体的数量。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0.分类教育是幼儿感知集合教育的重要内容,只在小、中两个年龄班才有此部分的教育内容。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1.在数学操作活动的设计中,活动目标的制定与表达既可以具体,也可以抽象。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2.幼儿园的教学对于儿童数学概念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是促进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3.规则、形式、指导是数学操作活动的组成要素,但评价不是。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4.比较的形式可以有对应比较和非对应比较。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5.幼儿数概念的发生是从对集合的笼统感知开始的,集合概念的发展是幼儿数概念形成的必要的感性基础。A.错误 B.正确
5.学前教育学作业答案 篇五
论述题.1.结合实例论述“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2.你是如何认识“幼儿园„小学化”这一现象的?
3.你认为应该如何根据未来社会对人的要求调整学前教育内容。4.举例说明如何利用学前儿童道德行为发展的特点,对其进行良好的道德行为塑造。
5.论述知道学前儿童生活活动的途径与方法。6.你认为应该如何为学前儿童创设游戏条件。
7.结合实际,论述组织和指导幼儿园游戏活动的途径与方法。8.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创设一个学前儿童喜爱的环境。
9.列举四条良好的幼儿园心理环境的标准,结合实际进行说明和分析。10.如何帮助“不合群”儿童,请结合实例说明。11.分析幼儿园教师成长的操作路径。
12.你如何理解“宝宝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 13.联系实际论述幼儿园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应展开哪些工作。14.试论述社区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
1、结合实例论述“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答:①解释“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
②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儿童,将儿童看成一个动态发展的个体,承认每个儿童都有发展的可能性。
③教育应该超前于发展,创造“最近发展区”,推动或加速儿童内部的发展过程。④教育者要了解儿童的现状,作为促进儿童发展的基础。
⑤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因此,教育者要为不同的儿童创设不同的“最近发展区”,因材施教。
2.你是如何认识“幼儿园„小学化‟”这一现象的?
答:如果孩子完全有兴趣,老师也足够童趣地去教授些所谓的“小学化”东西,那孩子们肯定是快乐的,而不是小学里死气沉沉的。另外如果说在日常教学中忽视了孩子的行为习惯教育、忽视了孩子的兴趣爱好教育、忽视了孩子语言发展的能力、忽视孩子的日常交往能力,那肯定不是幼儿园孩子所需要的教育,所以关键问题时教育者、家长以及我们的孩子如何看待这个学前教育,只要能多为孩子着想,那学前教育中适当的小学化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幼儿园应该是每个儿童都要经历的过程,幼儿园是学前教育的启蒙阶段,幼儿教育则是影响进小学的关键时期,只有办好幼儿园才能让每个儿童上小学前打下良好的基础。
3.你认为应该如何根据未来社会对人的要求调整学前教育内容。
未来的社会是很重视对学前教育的,学前教育在人的一生当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学前教育就象是早晨的太阳,所以未来的社会对学前教育要有一定的理解。
5.论述指导学前儿童生活活动的途径与方法。
一、教养结合,积极培养幼儿独立生活的能力 由于幼儿独立生活的能力尚处于较低水平,为保证幼儿安全、健康和全面的发展,教师要对他们的生活给予全面、细心的照顾。但是,全面、细心的照顾并不等于包办代替,过分全面的照顾会影响幼儿独立能力的养成。因此,凡是幼儿力所能及的应该掌握的事情,教师不要代替幼儿去做,而是要鼓励并指导幼儿自己去完成。
例如,饭前洗手关系到是否会病从口入,虽然教师一定要严把洗手关,但绝不等于由教师替幼儿洗手。即使是小班幼儿,教师也不应为他们一洗一擦了事,而是应当向幼儿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并组织、观察和指导幼儿完成这一活动。发现幼儿存在的问题,可以结合讲解、示范,设计情景表演,甚至设计正规的教学活动,以正面教育为主帮助幼儿解决。
因此,在设计指导幼儿生活活动时,教师一定要“教养结合,养中有教,教中有养,教养并重”。
二、充分挖掘生活活动中潜在的教育功能
生活活动是教师观察、发现和教育幼儿最经常最自然最容易的活动。
以进餐活动为例,就包含着丰富的教育功能。首先,幼儿通过进餐活动养成细嚼慢咽、不挑食、不要成人喂食等良好的.进餐习惯;使用餐具的正确方法和独立进餐能力是基本的教育功能。如果教师在餐前用优美的词汇向幼儿介绍食物的名称、材料、颜色、制作方法,不但有利于幼儿不挑食,还可以使之产生语言、常识方面的教育功能。
比如说:“今天我们吃的菜多香呀!颜色多美呀!绿色的芹菜,红色的胡萝卜,白色的豆腐干,黑色的木耳,还有圆圆的小肉圆呢!味道一定很棒!”
结合幼儿的行为表现,生活活动指导教育还可以成为进行德育的途径。有的幼儿吃饭的时候,把饭菜撒得满桌满地;拿点心的时候,在点心盘里挑来拣去;洗手的时候,为了抢水龙头和同伴争吵……这时老师最容易观察到幼儿的内心世界,也是教育幼儿的最好时机。幼儿能否与同伴团结友爱,能否爱护公共物品,能否尊重成人的劳动等,都是在生活活动中点滴形成的。
因此,教师应当重视生活活动,精心设计,积极认真地给予指导。
三、从幼儿的特点出发,设计指导生活活动
教师在设计指导幼儿生活活动时,一定要从幼儿的实际水平出发,逐渐培养他们自理自立的能力,不能急于求成。在具体的设计指导方法上,也要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
对于小班幼儿,在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的时候,教师主要通过示范加讲解的具体方法,设计情景表演或教学活动,让幼儿在不断的活动中,通过看、听、练,逐渐强化他们的技能。而对于中班的幼儿,则着重于让他们将小班学习的生活技能继续巩固、内化,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指导的方法也从具体的示范讲解转为以语言为主的提醒、检查、表扬等。对大班幼儿,则要求他们能做到自觉,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定式。
幼儿与幼儿之间,因为身体状况、家庭环境、性格、个性等方面的不同,存在着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教师应该重视这些差异。在培养他们独立的自理能力和生活习惯的时候,注意区别对待,个别照顾。
四、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相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在家长人园开放日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教师给幼儿盛饭时,家长在一边连声说:“少盛一点,少盛一点,他吃不了这么多。”其实,教师给他盛的只是他平时在幼儿园进餐量的一半,呆会儿他还要添饭呢!而当家长看到幼儿在幼儿园的进餐量时,往往会惊喜地对老师说:“他能吃这么多呀1在家他吃得还没幼儿园的一半多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呢?这是因为幼儿在家吃饭,家长的要求与在幼儿园吃饭老师的要求不一样。在家中,他们想吃的和喜欢吃的就吃,否则就不吃;吃一顿饭要全家出动,跟在他们后面喂。而在幼儿园,教师统一要求,他们就不得不和全班相一致。所以,有的幼儿一天仅中午在幼儿园的一顿是好好吃的,早上和晚上在家多半不吃或吃得很少,家长拿他们没办法。
因此,教师就需要通过与家长的交流(如家长会、家访、个别谈话等)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让家长了解应如何教育、帮助、指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争取家庭教育的配合,使幼儿生活活动的良好行为得到巩固和强化。
6.你认为应该如何为学前儿童创设游戏条件。
游戏活动是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习和发展。幼儿园对幼儿实全面发展教育主要是通过游戏手段来实现的。因此,在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中,很重要的是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获得充分的发展。1.提供充分的游戏时间
保证儿童有充分的游戏时间,使促进儿童发展游戏、提高游戏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在学前儿童的一日生活中应保证儿童每天有足够的游戏时间,并且根据时间的不同组织学前儿童玩不同的游戏。2.创设必要的游戏场所
游戏场所也是儿童开展游戏的必备条件。固定的场所和设备能吸引并便于学前儿童开展游戏,因此应该在室内和室外都都有固定的游戏场地。3.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和玩具
游戏材料、玩具时学前儿童游戏的物质基础和支持。要使学前儿童的游戏健康、丰富、生动,必须配备适合、充足的玩具。可供学前儿童游戏的玩具有两大类:成型玩具(专门化玩具)和未成型玩具(非专门化玩具)。
7.结合实际,论述组织和指导幼儿园游戏活动的途径与方法。答案要点:
(1)游戏条件的创设(2)角色游戏的指导(3)结构游戏的指导(4)表演游戏的指导(5)有规则游戏的指导
一、使游戏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1、重视幼儿的自发性游戏
(1)作为幼儿教师,应充分认识自发性游戏对幼儿的重要作用,应准许、支持并鼓励幼儿进行自发性游戏。
(2)教师应为幼儿的自发性游戏创造各种条件,如提供时间、场地和材料等。教师应每天给幼儿一定的自发游戏时间,以及相应的场地、游戏材料等,以保证、促进幼儿自发游戏的开展。(3)在幼儿自发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以适当的帮助。如对幼儿精神上的鼓励、对幼儿游戏的关注,或在幼儿需要时提供帮助等。
2、充分利用游戏组织幼儿园各类教育活动
(1)为了达到幼儿园的保教目标,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教师除让幼儿进行各种游戏活动以外,还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组织幼儿进行各种教育活动,如劳动、参观、上课等。
(2)为了既保证教育的计划性、又保证游戏成为幼儿的基本活动,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游戏组织各类教育教学活动。
3、满足幼儿对多种游戏的需要
(1)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游戏,注意到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幼儿的需要。那种在游戏时间里只允许全班幼儿玩一种游戏的做法是错误的,因怕麻烦而不准幼儿玩某种游戏也是不正确的。
(2)教师应不断观察幼儿游戏的兴趣和对游戏种类的需要,根据幼儿的需要组织游戏,是游戏成为幼儿的基本活动。
(3)作为幼儿教师,一定要有正确的游戏观,从幼儿的角度去理解幼儿的游戏,保障幼儿游戏的基本权利,是游戏真正成为幼儿的基本活动。
二、幼儿游戏的指导 1.尊重幼儿游戏的自主性
(1)尊重幼儿游戏的意愿和兴趣。
(2)尊重幼儿游戏的氛围和游戏中的想象、探索、表现、创造。2.以间接指导为主
(1)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教师要善于利用幼儿园的各种活动,如上课、参观、观察、劳动、娱乐、看书、讲故事等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充实幼儿的日常生活,使幼儿在每天的生活中有新的收获。同时教师也要指导家长,利用家庭中个别教育的优势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2)观察并合理参与幼儿游戏
教师对幼儿游戏的观察不仅是为幼儿创设游戏环境,进行游戏准备的基础,而且还是教师参与幼儿游戏指导的前提。教师通过细致的观察,可以了解儿童的发展水平,并以此作为教育的依据;通过观察,了解儿童游戏的现状(如发现何时需要增加游戏时间、地点、材料和经验等),从而使教师的参与、指导更有效益。①教师应该有观察幼儿游戏的意识,重视对幼儿游戏的观察。观察时,应对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思考,幼儿的某一个行为表示什么,意味着什么,为什么会作出这个反应,对幼儿的发展有什么价值等。同时应观察幼儿对游戏的需要和兴趣,观察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观察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社会性发展水平、交往水平,观察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使用玩具的情况等。
②在观察的基础上,教师应参与幼儿的游戏。通过参与幼儿的游戏,可以进一步观察、了解幼儿;可以使幼儿获得心理上的支持,增加幼儿对游戏的兴趣,促进游戏的发展。
③教师一定要合理地参与幼儿的游戏,注意参与游戏的策略:
a.不干扰幼儿游戏的顺利、正常进行,不限制幼儿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不破坏幼儿自主活动的特点。b.要能灵活地转换角色。有时,教师是观察者,有时是材料提供者,有时是监督者,有时是游戏的合作伙伴。总之,教师参与游戏的角色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游戏的发展而变化。
c.指导语言应该带有启发性,能激发幼儿积极思维,有利于引导幼儿去探索、解决问题。提问应有多种答案和选择,而非只有一个答案。(3)正面评价游戏
①对幼儿游戏的评价应该是正面评价,这样能保持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愉悦、成功的情绪体验,有利于激起幼儿再次游戏的愿望。
教师要善于运用榜样、表扬等正面教育方法,对幼儿的游戏进行评价;教师应不断寻找、挖掘幼儿游戏中的积极因素,并利用这种积极因素进行评价;应尽量让幼儿自己对游戏进行评价。
②在对幼儿游戏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把握幼儿游戏的特点,一切以幼儿的发展为出发点。不一定非要在某一次游戏后评出好坏,不要因教师的评价把幼儿引向追求游戏的结果。
3.按幼儿游戏发展的规律指导游戏
幼儿游戏会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身心的发展变化而发展,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应考虑这种发展。比如象征性游戏在小班处于萌芽期、中班处于高峰期、大班处于高水平期。因此在小班应多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吸引幼儿玩象征性游戏;中班应尽量多地为幼儿提供多种条件、对其游戏进行引导;大班则可以减少玩象征性游戏的时间、增加在游戏中面临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又如,幼儿年龄越小,自由游戏的比例应越大。随着幼儿年龄的增加,幼儿会对那些教师组织的、有外在规则的、竞争性的游戏感兴趣,因此,幼儿年龄增大,这类游戏的比例就应增加。
4.按各种类型游戏的特点指导游戏
(1)由于不同种类的游戏有着不同的特点,所以教师对游戏的指导还应考虑到游戏的种类.。比如,角色游戏和结构游戏都是幼儿对其生活的放映,但角色游戏主要放映的是周围的社会生活,而结构游戏则是幼儿对物体造型的一种放映,因此,两类游戏从丰富生活、提供材料、场地布置、指导策略上都会有所差异;又如,角色游戏和表演游戏都要扮演角色,但角色游戏的角色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而表演游戏的角色来源于某一文学作品,显然二者的指导方法也会有很大的差异。
(2)幼儿自发的游戏和教学游戏有着本质的区别,因而组织、指导的方法也会有所差异。教学游戏要为特定的目标服务,有明显的教师制定的规则,教师对活动的控制、干预强,而幼儿的自发游戏没有外在的强制性目的,完全是幼儿自主的活动,教师对游戏的控制、干预要弱得多。教师应在活动中把握好自己干预游戏的“度”,考虑到不同类型游戏的特点,施以不同的指导。
8.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创设一个学前儿童喜爱的环境。
1、为幼儿创设安全、卫生、减少干扰的环境
2、将教育目标蕴含在区域活动的材料中
3、提供足够的、丰富的、有层次性的材料
4、创设开放、多元化的无班界活动区,促进幼儿多种能力的发展
9.列举四条良好的幼儿园心理环境的标准,结合实际进行说明和分析。答:幼儿园的心理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心里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幼儿园人际关系、幼儿园精神氛围、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等。良好的幼儿园心理环境标准很多,列举四条:(1)教师能满足学前儿童的各种合理需要;(2)教师能体谅和容忍学前儿童的所作所为;(3)教师能民主、平等地对待学前儿童;(4)教师能为学前儿童提供发挥其创造力的机会。幼儿园的心理环境具有教育性、可控性、隐蔽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良好的心理环境可以促进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以及事项教育的最优化。反之,不良的心理环境,则会使孩子和教师处于压抑中,使孩子情绪消极,缺乏安全感,以致产生不良情绪、思想及行为表现。
如,工作中我们平等对待每个孩子十分重要。在一帮孩子中,有的漂亮有的稍逊,有的活泼有的内向,有的家庭富有有的贫穷,有的家长为官有的百姓,有的身体健康有的体弱多病,等等,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尊重的前提下,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孩子,同时,给于相对弱势的孩子以更多的关爱。
10.如何帮助“不合群”儿童,请结合实例说明。
答:无论在幼儿园、小学或中学,总有些孩子显得不那么合群,不能顺利地融入到集体活动中。当今社会对人的社交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许多教师和家长担心不合群会影响孩子社交技能的发展。然而,造成孩子不合群的原因很多,若要帮助孩子,必须先了解不合群的原因。
导致孩子不合群最常见的一个原因就是不适应环境变化,一般发生在入托、入学或转校时。家长应在孩子刚进入新环境时给予充分引导,帮助孩子认识、熟悉新环境中的人和物。
其次,有些孩子不与同龄人玩的原因是不自信,比如觉得自己比别人丑、不如其他孩子聪明等。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和老师要在日常生活中多称赞孩子,让他发现自身优点。如果孩子明确地感到自己哪方面的能力不足,那么最好帮助他提高这方面的能力来培养自信。
与缺乏自信相反,恃才傲物、自命不凡是另一些孩子不合群的原因。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和老师要引导孩子多注意他人优点,让他明白“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特别是家长,更应该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尽量不要发表瞧不起他人的言论。如果孩子不合群的情况突然发生,我们还要警惕他们在生活中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不好的事情,比如父母关系突然变得紧张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家长还可以通过老师、孩子的朋友与孩子进行间接的交流,从而及时发现造成孩子不合群的原因。
11.分析幼儿园教师成长的操作路径。(1)基于“教历研究”的教师成长。
教历研究就是教师通过对个人资料的收集,对自己思想轨迹的记录,来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对自身实践进行有意识的、系统的、持续不断的探究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最后改进教学实践。
一份完整的教历包括以下内容:一般项目、课前计划(包括基本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案及其编写过程)、过程描述(包括:过程是路、时间分配记录、调整记录、课堂管理与辅助教学行为记录)、课后反思(包括:教学过程的自我反思、教师间的合作反思以及与专家的交流反思;记录整一活动过程在哪些方面对自己有启发,并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加以避免和实施;困惑或有待解决的问题;感想)
(2)基于“同伴互助”的教师成长
同伴互助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师间发生的、以专业发展为志向、通过多种手段开展的,旨在实现教师持续主动地自我提升、相互合作并共同进步的教学研究活动。
同伴互助的方式的基本形式主要有对话、协作和帮助三种形式。(3)基于“反思日记”的教师成长
反思日记是指教师通过对自己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中的个人化思想的记录,以此来促进其对教育及其意义的理解,合适地呈现和揭示生活经验乃至穿透经验的一种话语方式。
反思日记包括三种类型:自传叙事、教学叙事、生活叙事。(4)基于“案例教学”的教师成长
案例教学是指通过对一个含有问题在内的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的环节包括:案例引入;案例讨论(在案例讨论中居核心地位的是解决案例中所包含的疑难问题或做出具体的决定,所以案例讨论可分为四个阶段:开始、讨论疑难问题、提供备择方案、讨论如何实施)、案例总结。
12.你如何理解“宝宝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
1.父母资源在幼儿园得到延伸,将发挥更大的教育力量
进了幼儿园的孩子获得的最大财富就是集体的教育力量,它有着家庭所不具备的影响力。有位爸爸是学工程的,他常常带一些材料拿回家,希望女儿摆弄这些东西,发展思维和手指的灵活性。可是女儿偏偏不喜欢,宁肯搭拼简单的积木。妈咪认为可能是女孩子不擅长空间思维的缘故。有一天,幼儿园老师说她们正在组织有关房子的主题活动,想请这位爸爸到班里演示一次搭建筑模型的过程,培养孩子的兴趣和观察力。爸爸欣然答应了,爸爸的到来不但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也改变了自家女儿。爸爸在幼儿园亮相后,平时对爸爸的建筑工作熟视无睹、司空见惯的女儿发现,爸爸以及爸爸的工作原来是个“宝”。从这以后,她就有了自己的“理想”:长大了要当建筑师!
孩子就是这样,如果他发现自己的父母跟老师多说话,参与班集体多做事,就特别自信和自豪;反之,如果他发现父母跟老师合不来,在班集体老不露面,一丝孤独和失意就会侵袭他的心灵。
2.把教师威信带到家里,可以加强父母的教育力量
不像医疗或者电子等行业有那么多不易被外人所知晓的技术密码,教育的专业特点是很容易入门,它的做法和评价很透明,谁都会有所观察和思考,这是影响幼儿教师在父母心目中威信和地位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父母的教育理论普遍并不主要来源于系统学习和专业培训,而是通过看电视、阅读书籍报刊和自己的经历体验获得的,这种方式使人悟出的“新观点”虽然很多,但缺乏系统分析和内在联系;另外,初为父母在指导孩子方面也欠缺一些技能和小窍门。幼儿教师固然有学历的局限,然而长期的工作经历使她们对幼儿的发展特点有着具体而微的观察和分析,这些是不从事幼教事业的高学历父母不可能具有的。高学历父母走出光环效应的误区,以平和的态度进行充分沟通,自己的教育观念和行为才会更加精确和科学,对孩子的指导也才会更加到位。从教育的角度来说,亲密无间的亲子关系既好也不好,好处自然众所周知,不好之处就是孩子把父母的脾气和特点摸得透透的,因此,有时候你说什么,他就是不听,依然我行我素。怎么办呢?不少父母都用过这个策略:“老师说……我们要听老师的话。”一般情况下,教师在孩子心目中是很有威信的,你这样“假传圣旨”既说服了孩子,又巩固了教师的威信,可谓一举两得。当然,如果你属于跟老师暗中“较劲”的情形,自然不屑于利用幼儿教师这个资源的优势,你对孩子的管教就只能“孤军奋战”了,本来可以助你一臂之力的教育力量就这样被闲置了。
13.联系实际论述幼儿园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应展开哪些工作。
1、加强班级幼儿日常生活管理,力求幼儿全面发展 ⑴、加强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
①、培养幼儿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有规律的学习与生活,早睡早起。②、培养幼儿能独立地完成穿脱衣服、鞋袜,养成良好的进餐生活习惯。
③、学会做一些简单的班级管理工作(班长、值日生),培养一定的组织能力。⑵、培养幼儿任务意识、规则意识与独立意识
①、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②、培养幼儿做事有计划,井然有序,不拖拉。
③、通过各种游戏加强幼儿遵守纪律、规则,并锻炼幼儿的意志与品质。⑶、重视幼儿情商发展
①、在活动中发现幼儿的兴趣爱好,帮助幼儿学会自己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增强幼儿获得成功的信心。
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师生关系中,要让幼儿成为活动中的主体。③、鼓励幼儿多与同伴、老师交往,鼓励幼儿建立合作意识。⑷、注意教育的渗透性,提高幼儿的学习适应性
①、以幼儿为本,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制定教学计划。②、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③、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专心听讲、保持文具和书包的整洁。④、教会幼儿正确的坐立姿势和握笔姿势。
⑤、运用各种活动提高幼儿听、说、读、写、算的能力。
⑥、教幼儿认识书包与文具的使用,并学习简单的拼音和汉字。⑦、进一步加强幼儿的早期阅读活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建立良好的家园互联网,做好家长工作。
各项教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家长们的密切配合。如果幼儿园教育没有家庭的配合,教育就难以达到共识。因此,要做好幼小衔接不光是幼儿园的工作,它更需要家长的支持,这样幼小衔接的工作会更具它的实效性。
⑴、针对幼小衔接的工作与本班的实际,召开家长会,以取得家长的配合。⑵、班级开设“家长专栏”,加强与家长的信息交流。
⑶、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教育,了解幼儿在园的表现。
⑷、指导家长在家庭中作好幼儿入学前的生活、心理、学习物质准备,给幼儿购置简洁实用、小巧安全的学习用品。
⑸、要求家长积极参加毕业典礼的准备和开展工作。让幼儿通过仪式体会自己长大了并以愉快的心情迎接毕业。
3、加强与小学的联系和交流 ⑴、幼儿园通过组织参观小学的校园、观摩小学生升旗、上课及课余活动等。增强幼儿对小学的直观感知,消除孩子对小学的恐惧感和神秘感。
⑵、通过图片、资料、电教等各种教育形式,帮助幼儿认识入小学后的学习与生活,如玩角色游戏“老师与学生”,给幼儿讲有关小学的事和老师上课的故事,减轻幼儿的思想压力,促使幼儿向往做一名小学生。
⑶、邀请小学的老师来幼儿园与教师、家长座谈,进一步了解小学的情况,便于与孩子们交谈。
幼小衔接工作要依据《纲要》的精神,要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结合工作实际,拓展教育内容,通过幼儿园、小学、家长三方共同努力,使幼儿在幼小角色转变过程中身心都健康、学习感兴趣、活动能合群、生活有条理。把培养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新意识、竞争意识、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社会交往能力作为长期目标,最终实现幼儿从幼儿园向小学的顺利过渡。
14.试论述社区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
6.学前儿童家庭音乐教育 篇六
关键词:家庭;音乐;游戏;教育
时代不断地向前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与现代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的发生着碰撞,家长的教育意识也在不断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认识到学习音乐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在儿童的成长阶段,音乐教育主要来源于父母和幼儿生活中的其他成年人。如果在家庭生活中音乐能成为父母和孩子之间联系的一种最初级、最基本的方式,那么,它将在孩子与周围世界的情绪、情感交流中起重要作用。在父母的歌声中,孩子可以感受到父母的声音和对他的爱。在舒缓的音乐中,孩子可以获得平和的情绪。
《放马山歌》是汉族民歌。是流行于云南的一首著名山歌。歌词非常简朴,七言两句为一段,反映牧童生活。音乐结构也很简练,由上下两个乐句组成,下乐句的曲调,是根据上乐句的音乐素材发展而成的,手法洗练。其中夹以“喔噜噜的”等衬腔,以及赶牲口的吆喝声,富有生活气息,活跃欢快。现在,《放马山歌》也因其优美的旋律,而被改编为众多民乐的演奏曲目,如柳琴独奏《放马山歌》。
《放马山歌》家庭音乐游戏活动具体内容如下:
一、儿童已经具备的音乐能力
能够掌握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从无意的敲打向有意敲打过渡,能注意自己的动作,如拍手、走步等符合音乐的节拍。
二、《放马山歌》音乐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宝宝能准确地拍打四分音符的节奏。
技能目标:通过语言和歌唱的方式表达四分音符的时值。
能力目标:能随着音乐感知韵律,体验快乐的情绪。
三、音乐活动前准备
让幼儿保持愉悦的心情,温柔轻声的和宝宝说:今天妈妈和你玩一个游戏,你一定会喜欢的。切不可训斥孩子或命令孩子的语气。
四、《放马山歌》音乐活动活动过程
1.基础练习:幼儿和家长伴随着音乐做动作,体会四分音符的长短,加强对四分音符长短的听觉认识。家长和宝宝对应歌词做相同的动作。说明:谱例中“手”意思是拍手,“腿”意思是拍腿。
2.大手小手动一动:伴随音乐让手指动起来,可以加强幼儿对四分音符长短的记忆。家长和宝宝的动作不相同,当幼儿熟练之后可以家长和幼儿动作互换继续游戏。
动作标记说明: 代表妈妈,双手手指并拢,指尖对指尖搭成小房顶的形状,双手反复做合上打开的动作。在有 标记的地方合上,没有标记的地方打开。 代表宝宝,宝宝双手并拢合在一起,伸到妈妈的小房子里,再把双手从妈妈的小房子里缩回来。有 标记的地方伸进妈妈用手搭成的小房子里,没有标记的地方缩回来。幼儿和家长可以跟音乐边唱边做动作。
3.单家庭韵律活动:适合于家庭内部,人员不多的情况下来做的体验性活动。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需协调四肢,使得肢体动作配合音乐的韵律,家长引导辅助幼儿的活动。动作分为上肢和下肢的动作,在游戏中家长可先带领幼儿左下肢韵律活动,幼儿适应后再加上上肢的韵律活动,标記:“左”意思是迈左脚,“右”意思是迈右脚。
具体韵律活动如下:家长双手与幼儿的双手面对面的拉在一起共同做律动,下肢向左迈两步(即左右),再向右迈两步(即右左),如果宝宝不适应也可以原地踏步。互相拉着的手可随音乐和脚下的步伐摆动。
7.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答案 篇七
答:学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是统一的,二者联系密切,互相影响,相辅相成。
(1)儿童的生理不适应可影响心理,儿童的疲倦或饥饿是由于生理上不适应而产生的,转而可影响情绪。如果儿童不吃早餐到幼儿园,由于饥饿,精神不能集中,或易发脾气。若教师上课采用多种方法,组织教学和活动,可以使儿童情绪饱满,精神愉快,从而减少疲倦感。
(2)儿童的情绪可以影响生理功能,如儿童进餐时精神不愉快,或受到斥责,处罚,吃饭时哭泣等均可影响消化和吸收功能。
(3)儿童生理的缺陷可引起心理不正常,如斜视的儿童不及时纠正,又常受到同伴或他人的讥笑,就会引起儿童的自卑感;耳聋的孩子可以造成发育障碍或发音不正确;常受斥责的孩子,说话时犹豫不决,养成口吃的习惯。(4)精神影响身体的外形,情绪一贯正常的孩子,精神愉快,经常是挺胸、抬头,坐、立、行走的姿态正确,动作敏捷。长期情绪受压抑的孩子精神不振,注意力不易集中,不爱活动,以致外形出现病态,如站不直,弯腰,驼背,行动迟缓。(5)精神食粮和物质食粮同样重要,生理方面食物不足或不平衡能影响儿童的身体发育,但是过量的饮食又会造成消化不良或肥胖症。心理方面也是如此,从小得不到母爱的孩子,多半孤僻;父母和家人过分溺爱的孩子,一切随心所欲,很容易养成唯我独尊、唯我正确和无组织无纪律的习惯。学前教育工作者要十分注意儿童生长发育中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影响,要使二者统一协调发展。
2.论述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答:1.学前儿童日常生活行为教育
(1)生活卫生习惯教育内容:第一,生活自理能力。第二,有规律的生活习惯。第三,清洁卫生习惯。第四,学习卫生习惯。
(2)安全行为教育内容:第一,知道玩电、玩火、玩水的危害性。第二,养成不随便将东西放入口中的习惯。第三,不携带危险物品如小刀、针等锐利的器具。第四,外出活动时注意安全。第五,遵守运动和游戏规则。第六,防拐骗。第七,学习认识交通标识,遵守交通规则。第八,学会打求救电话。2.学前儿童营养教育
(1)让学前儿童学习浅显的食品营养和卫生知识。(2)让学前儿童有自我控制饮食的意识及能力。(3)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4)培养学前儿童的独立生活能力。(5)纠正营养不良。
3.学前儿童疾病防御教育
(1)懂得疾病防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培养学前儿童关心自己或他人身体状况的意识。(3)培养学前儿童预防疾病的卫生习惯。4.学前儿童体育
(1)学习和掌握各类体育活动基本锻炼方法、规则和知识。(2)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
(3)训练运动能力,增强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力。(4)认识自己身体的基本组成和功能,以及体育锻炼对健康的作用。(5)学习在体育活动中有关安全和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技能。(6)培养良好的心理意志品质、个性、智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5.学前儿童环境教育
(1)懂得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培养学前儿童环境保护意识。(3)培养学前儿童保护环境的习惯。6.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1)学习表达和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第一,正确认识、理解、评价触发情绪反应的情境,明确只有合理的需要和目的才能得以满足或达成,而不合理的需求和目的必定受阻。第二,培养学前儿童控制、调节情绪的能力。学习用自我说服、诉说、注意转移、忘却、宽容等方法调节情绪;学习合理疏泄愤怒、畏惧、忧虑、委屈、厌恶等消极情绪;学习并表达成功后的愉快与欣喜的感受。
(2)培养社会交往能力:第一,学习感知和理解他人的情感。第二,学习轮流分享、合作互助的技能。第三,有初步的公平竞争的意识和行为。第四,正确认识、评价和调节自我。第五,懂得基本的礼貌礼节。
(3)性教育:第一,性别认同和性角色。第二,科学简洁的性知识。第三,正确处理学前儿童的性游戏。第四,纠正玩弄生殖器和大腿摩擦的不良习惯。(4)学前儿童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的预防。
2.简述铁缺乏对学前儿童的影响
答: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迅速,对铁的需求量也比较大。我国儿童铁缺乏高达 30%~40%。铁营养状态不良的儿童,精神发育和运动发育与正常儿童存在显著差异,典型表现为易激动或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铁缺乏影响机体免疫功能、造成反复感染。当贫血儿童处于污染的环境中时,有毒重金属(如铅、镉等)吸收增加,即使贫血被纠正,铁缺乏性贫血对儿童脑的损伤也是不可逆转的。重度贫血的儿童死亡率增加,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如果合并其他营养不良,死亡的危险性更高。
3.什么叫“蛋白质的互补”?它对合理调配膳食有什么意义?
答:几种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后营养价值提高,这种情况称为不同蛋白质的互补。例如,谷类食物中赖氨酸含量较少,蛋氢酸含量较多,而有些豆类食物中,赖氨酸含量较多,蛋氨酸含量较少,如果将这两类食物混合食用,使两种氨基酸含量互相补充,在比例上接近人体的需要,就提高了这两类食物的营养价值。我国人民的膳食习惯是兼食粗粮与细稂、主食与副食、荤菜与素菜等。如果搭配合理,就可以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从而提高其生理价值。
1.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是同化作用明显大于异化作用,因此睡眠对于儿童来说非常重要。请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讨论如何做好睡眠前的各项准备。答:幼儿园做好学前儿童睡眠前的各项准备,可保证儿童及时入睡,并有益于良好睡眠习惯的培养。
(1)创设良好的睡眠环境。卧室要空气流通,室温宜人,安静,无亮光刺眼。寒冷季节,在学前儿童睡眠前应开窗通风,至临睡时关上,睡眠时可打开通风小窗或气窗通风换气,但要注意应避免风直接吹学前儿童的头部或脚。(2)准备舒适的睡眠用具。睡眠前应认真检查学前儿童的床铺(或垫)和被褥,床铺不应有杂物,特别是一些有可能伤害儿童的物品如别针、发夹等。被褥要厚薄适宜、干净,枕头不要过高。
(3)睡眠前饮食要适量。睡眠前不宜让学前儿童吃得过多,以免妨碍横膈肌的运动,加重心脏的负担,也不要空腹睡眠。临睡前不要让儿童大量喝水,以免小便增多影响睡眠。
(4)睡眠前提醒儿童入厕小便。学前儿童会因贪玩而忘记在睡眠前入厕小便,应经常给予提醒,让儿童养成入睡前小便的习惯。
(5)平定儿童的情绪。幼儿园在午餐后、午睡前可安排一段时间由教师带预作一些较平静的活动,如很自由的散步、听听轻松的音乐、念念儿歌等。而不宜让学前儿童做活动量大的游戏,不看不听会引起情绪波动的影视和故事,不大声唱歌和跳舞,不喝茶、咖啡等使大脑兴奋的饮料,使儿童的情绪保持稳定,以保证儿童安静入睡。
(6)给予儿童准备睡眠的信号。在睡眠前,幼儿园可以播放一段优雅的催眠曲之类的音乐,或让 儿童在自己的座位上静坐片刻,给儿童一种睡眠的信号,日久可让儿童形成条件反射,到时就会安静自然地入睡。
2.三大产热营养素指哪些?它们对生理功能有何影响? 答:(1)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第一,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组织的主要成分,约占体重的18%。人体细胞的不断更新、旧组织的修补,都需要蛋白质。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碳、氢、氧、氮四种元素,还可能含有硫和磷。由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中只含碳、氢和氧,不含氮,所以,蛋白质是人体唯一的氮的来源。
第二,蛋白质能调节生理机能。人体中许多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物质,如催化体内化学反应的酶、调节体内代谢过程的某些激素等,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第三,蛋白质可以使机体对外界某些有害因素保持高度的抵抗力。例如,机体中能抵抗或杀死引起流感、麻疹、传染性肝炎病的病毒、细菌的抗体,就与丙种球蛋白有关。
第四,蛋白质是供给人体热能的营养素之一。每克蛋白质在体内氧化,放出热能 16747焦耳。
(2)脂类的生理功能
第一,脂类是人体组织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磷脂、糖脂、胆固醇是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胆固醇又是组成激素的重要物质。
第二,脂类能供给身体热能。每克脂肪能产生37681焦耳的热量,供大于求时可以贮存,是能量贮存库。
第三,脂类可以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
第四,脂类有保护功能。脂肪大部分贮存于皮下、肠系膜、大网膜和肾脏周围,能防止体内热量大量散发,能固定脏器位置,减少它们之间的摩擦,有保护内脏的作用。
第五,脂肪能延缓胃的排空,增进饱腹感,增加食物的色香味,促进食欲。(3)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第一,碳水化合物是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人体三分之二的热能由糖供给。它能较快地放出热能,是最经济的热量来源。
第二,碳水化合物是构成机体的一种重要物质。如,黏蛋白是结缔组织的重要成分,糖蛋白是细胞膜的成分之一,神经组织中也含有糖脂,而碳水化合物是糖蛋白、黏蛋白和糖脂不可缺少的成分。第三,碳水化合物能维持心脏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心脏的活动主要靠磷酸葡萄糖和糖元供给热能,神经系统只能由葡萄糖供给热能,血中葡萄糖是神经系统热能的唯一来源。血糖过低,人 即会昏迷、休克,甚至死亡。
2.简述学前儿童体育游戏在不同年龄段的特点。答:学前儿童的体育游戏在不同年龄段中有很大的不同。小班体育游戏的特点一般是所有儿童做同一动作,共同完成一个任务。在游戏中常常不分组,规则简单,不带限制,易于操作和实施。主要角色应由教师来承担,不一定要求有一个明确的游戏结果。中班体育游戏开始在动作上有所增加,游戏规则更加复杂,难度也增大并且有限制性。中班体育游戏开始有分组,并开始有一定的竞争性,但规则仍要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大班儿童的体育游戏开始分组,在难度、动作的复杂性和要求上也开始提高,同时要求在规则的设定方面开始充分考虑儿童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师幼可以通过商量确定和修改游戏规则,在游戏的过程中儿童开始能自觉遵守游戏规则,并对他人进行监督。同时由于大班儿童开始关注游戏比赛的结果,所以教师此时要特别注意比赛中输了的孩子的情绪的抚慰。
3.简述学前儿童体育对儿童走的基本要求。
答:学前儿童体育对儿童走的基本要求是:走时躯干要直,头摆正,眼看前方,自然挺胸,不耸肩。两臂前后自然而轻松地摆动,五指自然并拢,摆臂时肘部稍弯曲,前摆臂的高度不超过胸。两脚依次进行蹬地向前迈步,后脚跟先着地,然后迅速过渡到前脚掌。两脚走时不擦地,落地要轻,步幅不大不小。集体走时不抢步,不落后,使自己走的速度、方向同集体协调一致,并能保持前后距离适度。1.我国儿童龋齿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普及口腔卫生知识乃当务之急。请论述引发儿童龋齿的病因以及需要采取的预防措施。答:1.病因
目前认为龋齿的发生与下列三个主要因素有关:
(1)口腔中细菌的破坏作用。变形链球菌和乳酸杆菌在口腔的残留食物上繁殖产酸,使牙釉质脱钙,形成龋洞。
(2)牙面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儿童临睡前吃东西,或口含食物睡觉,滞留在牙面牙缝上的食物残渣,尤其是糖果、糕点等甜食残渣,是造成龋齿的重要因素之一。(3)牙齿结构上的缺陷。
①牙釉质发育不良。牙釉质的发育与钙、磷、氟等矿物质及维生素D的供给量有关。氟是增进抗龋能力的最主要的微量元素。氟在人体中主要储存在骨骼和牙齿中,尤其在牙釉质内。牙釉质内含氟量达一定高度时,才具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含氟低则容易受酸腐蚀。
②牙齿排列不齐。因牙齿排列不齐,不易刷净,使食物残渣和细菌存留,这也是造成龋齿的原因之一。2.预防
(1)注意口腔卫生。应从小培养儿童饭后漱口和睡前刷牙的习惯,以便及时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和细菌。否则它们会在儿童睡眠时大量繁殖产酸,腐蚀牙齿。睡前刷牙后切不可再吃零食。
刷牙要用顺着牙缝直刷的方法,以便彻底清除牙缝里的食物残渣,不要横着刷。要着重刷后面磨牙的咬合。选用儿童保健牙刷,牙刷头小,刷毛较柔软,只有两排刷毛,便于直刷,同时又能将里外牙面都刷到。
(2)多晒太阳,注意营养。乳齿钙化开始于胎儿第5个月,萌出后仍继续钙化。恒齿的钙化开始于出生时。怀孕期间要注意钙、磷的摄入量。要供给儿童合理的膳食,多晒太阳,以保证牙齿的正常钙化,加强牙釉质的抗酸能力。
(3)氟化防龋。口服氟化自来水是预防龋齿的一项有效、安全、经济的公共卫生措施。
(4)定期口腔检查,早期发现龋齿,早期治疗。如龋洞尚未穿通牙髓,可补牙。若乳牙患了龋齿,未能及时修补,可使牙周组织发炎,以致影响恒牙的正常发育;若乳牙因患龋齿过早丢失,还可影响恒牙的正常排列,因此,乳牙患龋也应早治。
2.学前儿童的早操往往是学前儿童在园一日生活的开始,对儿童身体健康和培养良好的习惯都有重要作用。请结合幼儿园活动实际谈谈早操活动的设计过程。答:第一步:明确目的。在设计和选编学前儿童早操的时候,首先要明确选编和设计的目的是什么,是因为儿童升班了,原来的早操动作不适合现在的年龄段,还是临时为了某项活动(如运动会、六一儿童节等)而准备,还是说要根据现有的条件对原来的早操重新进行设计和改造。明确目的之后,教师可以向其他教师,或者是通过互联网搜索相应的资料,根据资料进行创编和设计。同时在早操设计和选编之前要明确自己所面对的对象,根据教育对象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确定早操活动的类型(是模仿操、器械操还是徒手操),早操的结束(小班4节、中大班 8节左右)等。
第二步:设计单节动作。在确定目的后,进行单节动作的创编和设计,首先确定单节中身体的姿势,包括起始姿势、动作姿势和结束姿势(其中最重要的是动作姿势)。动作姿势不宜过于复杂,要求自然而不突然。然后是根据姿势安排动作的方向,学前儿童早操的动作方向一般都是对称即左边一右边、前面一后面、上面一下面,接着确定动作的速率和幅度。学前儿童体操的速率和幅度不宜过大,要求以不影响儿童的平衡为准。在单个动作编排好之后,就是对单节动作进行串接,一般要求起始阶段是立正姿势,结束时也是立正姿势。要求整节动作能锻炼某项肌肉部位,动作要求连贯、自然。
第三步:整套动作的整合。在各单节动作创编完之后,需根据早操设计的目的将单节动作进行整合。整合时首先要注意操节的顺序,符合早操设计的基本原则。在整套早操动作的编排上也要注意动作的连贯性,注意整套动作的自然和优美。第四步:选配早操音乐。早操音乐一般可以分为多种,如果是少儿广播体操,则主要是节奏性的音乐,一般有规定的节奏和卡带,这种情况下音乐的选配一般是在早操选编之前确定。如果是器械操或艺术性的体操,则可以自由选取音乐,选材范围很广,既可以是少儿歌曲,也可以是当前的一些流行歌曲,这种情况下可以事先选配音乐,也可以在动作编排之后根据动作来选配音乐。早操音乐的选配基本原则是节奏明了清晰,旋律动听易记,整体感觉活泼轻快。
第五步:修改和完善。在早操选编和设计初步完成的基础上,教师要根据设计动作自己先进行一遍串接,看哪些动作需要进行改善,同时注意哪些动作儿童可能会有困难,需要教师重点指导。
同时还可以请几个儿童跟着教师先练习一遍,从儿童身上看到整套动作所存在的问题,儿童在做整套动作的时候可能出现的困难,从而对整套动作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1.简述学前儿童环境教育的目标。答:环境教育的目标是让学前儿童懂得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纠正不爱护公共卫生和生态环境的态度和行为,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养成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防止环境污染对学前儿童的危害,保障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
3.简述学前儿童性心理特点。
答:当学前儿童开始意识到有男女性别的不同之后,可能会产生好奇心,很想看看异性的生殖器究竟是什么样的。如果发现儿童有这种情况,不应打骂,否则,女孩容易产生“性罪恶”观念,成年后易出现性冷淡,男孩则可能产生逆反心理,成年后易出现“窥阴癖”。
当男孩子发现自己有“小鸡鸡”而女孩没有时,有些男孩会有意在成人面前“炫耀”,比如在老师、家长面前把小便浇得高高的。老师如果发现儿童有这种行为也不要打骂,否则儿童的逆反心理潜抑下来,成年后易出现“露阴癖”。
学前儿童往往开始对自己的生殖器产生很大的兴趣,并从玩弄生殖器中获得快感,造成手淫习惯。如果老师发现儿童有这种不良习惯,既不要惊慌失措,也不要打骂指责,否则可能使儿童因心理受到打击而产生“性罪恶”观念,造成成年后的阳痿或性冷淡。
1.简述幼儿园防止污染的措施
答:1.建立环境卫生制度
幼儿园应建立清扫、粉刷园舍、喷洒药物和消灭蚊蝇、老鼠、蟑螂、树木病虫害等制度,并建立岗位责任制。管好厕所、垃圾、污水,保证幼儿园建筑、设备、场地的清洁卫生。禁止机动车驶入幼儿园,以防噪声的干扰及保障幼儿的安全。
2.搞好清洁卫生
无论室内、室外都应搞好清洁卫生,搞清洁时提倡湿式扫除,防止尘土飞扬,预防传染病,保障呼吸卫生。3.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从小就要让幼儿树立良好的公共卫生意识,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如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不乱扔果皮和纸屑,不在墙上乱涂乱画,自觉维护公共卫生,保持幼儿园的环境清洁等。4.绿化
因绿色植物具有净化空气、阻挡风沙、调节微小气候、减低噪音等作用。所以绿化是防止污染的一项有效措施。幼儿园要重视绿化工作,要尽一切可能使幼儿园的一切空地绿化。如在幼儿园靠近公路、闹市区的地方,可以用一排茂密的灌木,其后加一排高大乔木来隔离公路上的汽车等发出的噪音,同时还可以过滤粉尘,降低风速;幼儿园内培植草坪,因草坪能吸附灰尘,可使园内灰尘量减少,保持空气清新;幼儿园内栽种一些对有害物质敏感性不同的植物,比较其受害的情况,可监测幼儿园环境的污染情况等。为了增加绿化面积,还可采取垂直绿化或建屋顶花园。此外,也可保留部分杂草,并对其进行规划、修整。2.联系实际论述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答:现今研究者对心理健康的标准还不统一,对学前儿童这个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的标准研究较少,总体上来说,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应包括以下方面。
1、智力发展正常
正常的智力是学前儿童日常生活、人际交往和心理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衡量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准之一。一般来说,智力分数在50分~70分的为轻度智力不足,这种儿童能从事简单的活动,以后的生活基本可以自立,但难以应付新奇、复杂的环境,学习有困难;智力分数在25分~50分的为中度智力不足,这种儿童以后生活可以半自理,需要周围人的帮助,动作基本可以完成,但有障碍,只能说简单的字或极少的生活用语。25分以下的为重度智力不足,这种儿童生活不能自理,动作、说话都有困难。
2、情绪反应适度
积极的情绪是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核心和重要的表现形式。良好的情绪和情绪反应适度表现为学前儿童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表现出适当的情绪;能够经常有积极的情绪体验;能够准确地识别自己和他人的表情和情绪,有恰当的移情反应;能够开始逐步调控自己的情绪。
心理不健康的儿童常常伴随着情绪情感异常,如焦虑、忧伤、抑郁、情绪表现异常;常因环境变化而烦躁、过于敏感或反应迟钝;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差。
3、和谐的同伴关系
心理健康的学前儿童乐于与他人交往,并在与同伴的交往中表现出愉快的情绪,能恰当地处理与同伴发生的矛盾,对同伴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对同伴表现出同情、欣喜等。而避免在与同伴发生纠纷的时候出现攻击性行为;虽然偶尔与同伴有矛盾,但能很快在教师、家长、其他同伴的劝说下恢复良好的同伴关系,并在活动和游戏中主动、积极、自主地处理与同伴的关系。相反,心理不健康的学前儿童在同伴中表现得冷漠,漠不关心;在群体活动中往往独自一人游戏,不参与其他同伴的活动,甚至在同伴和教师的邀请下也不愿意参与;当与同伴发生争执的时候,容易冲动,表现出攻击性行为等。
4、安全的依恋关系
依恋是一种特殊的情感联结。根据安斯沃斯等人的研究,儿童的依恋可以分为回避型依恋、矛盾型依恋和安全型依恋,而前两种依恋模式对儿童的心理发展都是不利的。学前儿童的依恋根据不同对象可以分为对父母(抚养者)的依恋、对教师的依恋、对同伴的依恋。心理健康的儿童在这些依恋上都是一种安全型的依恋,表现为对他人依恋,但不控制他人;有自主性,但不回避他人。而心理不健康的儿童却相反。
5、行为表现正常
8.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试题答案 篇八
一、填空题:
1、第一个
2、出发点归宿点
3、看图说话创编故事 设想未来 扩展词汇
4、父母的言行
5、主导作用
6、道德
二、名词解释:
1、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或其他长辈)对学前儿童进行的教育和施加的影响。
2、主要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用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的养育观对儿童施加影响,使孩子 能够朝着社 会所期望的目标成长。
3、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有意识地创设一个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使孩子受到潜移 默化的影响,以培养 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一种方法。
4、指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目的,按照一定的目标设计游戏,旨在促进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因而又称 教学游戏。
5、是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所选择和运用的策略及措施,直接关系到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失败。
三、简答:
1、①时代性和社会性②亲情性和感染性③针对性和随意性④连续性和一贯性⑤权威性和专制性
2、①模仿性 ②自发性③灵活性 ④发展性 ⑤差异性 ⑥无价性
3、①在模仿中学会交往②掌握基本的社会交往规则与技能③走出家门,扩大交往圈子 ④在挫折中成长 ⑤积极暗示,正面引导
4、①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 ②与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相适应③与学前教育的一体化相适应
5、⑴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
在对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进行研究时,主要涉及:
①家庭教育的作用
②家庭教育的方法
③家庭教育的活动
④家长的教育观念
⑵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指导
在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进行研究时,主要涉及:
①一般性指导
②专门性指导
③指导的组织管理
四、论述题:
1、①提供儿童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先天条件 :一方面是父母为儿童提供了发展所必须的遗传
素质。另一方面是胎教为儿童的健康出生提供了保障。
②奠定儿童身体发展的基础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对儿童身体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对儿童 的合理养育和锻炼来实现的。
③启迪儿童语言和智慧的萌芽 :学前阶段是儿童语言和智慧发展的关键期,儿童在父母的引领 下,逐步扩大对外部世界的了解范围,锻炼着各种感觉器官,积累着各种生活经验。④培养儿童基本的生活习惯和能力 :学前教育实践表明,儿童在学前期已经能建立初步的各种 生活习惯和能力,这是父母对孩子耐心细致,反复教育和督促的结果。
⑤帮助儿童适应最初的社会 :家庭是儿童最初接触的社会环境,在家庭中儿童体验着最初的人际 关系。儿童从最初的完全自我中心,经过父母的家庭教育,逐渐完成去自我中心,逐渐能从他人的角 度考虑问题,了解自由的限度、能初步克制不合理的欲望,这些成就都是孩子未来加入社会生活所必 须的。
2、在现在社会来说,对年轻一代的身心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家庭教育的作用日益明显,这就要 求家长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条件,才能胜任合格父母的角色。下面我们从五个方面讲家长提高自身教 育素质及能力 :
①家长必须有很强的责任心。
家长要积极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将科学理论简单化运用到实践中,不断总结生活中的经验教训,与其他父母交流教育心得,不是盲目的教育。认真做好教育子女的每一件事,根据子女的实际情况好 人需要,用心的去指导、帮助、训练、检查子女的行为。②家长必须要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
一般来说,家长的知识水平越高,越有利于科学的实施家庭教育,培养优秀的子女。③家长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儿童知识。
比如儿童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人才学等知识,掌握这些专业的教育知识,更方便教育 子④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家长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了解子女的能力、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教育机智等。
⑤家长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9.《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作业答案 篇九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
一、概念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科学小制作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
3.偶发性科学活动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科学技术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功能,第一是--------,第二是生产力功能。
2.古代的儿童科学教育,往往和---------紧密结合。
3.注意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不能违背科学事实,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要求。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与编排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三种,(1)是以季节为主线选编 内容;(2)是采用单元式选编内容;(3)是-------------
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突出体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观点:第一是强调以探究为中心 的科学观;第二是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观;第三是强调-------------
6.正式量具测量是指以通用的--------对物体进行测量。
7.学前儿童____就是指辅助科学教育进行的,用来帮助儿童进行
科学学习的各种工具。
8.为了鼓励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家庭成员可以采取以下方式鼓励学前儿童的探索活 动:(1)关心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2)________;(3)父母参与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
9.教师在指导与实施散步活动时,制定的活动计划,要----------。
10.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意义是:(1)评价是控制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质量的手段;(2)评价是____;(3)评
价是改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依据。
三、单项选择题
1.科学的范畴极为广泛,我们把科学定义为:科学是关于()。
A.自然、思维和人类的知识体系
B.思维、天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
C.自然、社会和人类的知识体系
D.思维、自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
2.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四个层次目标的是()。
A.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
B.年龄阶段目标
C.单元目标
D.科学知识教育目标
3.下列主要内容中,不属于以季节为主线选编的内容是()。
A.季节B.常见动物
C.风土人情D.常见植物
4.提出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是()。
A.加涅B.皮亚杰
C.布鲁纳D.布鲁姆
5.从各种水果、蔬菜、花卉中挑选出水果来,这种分类是()。
A.挑选分类
B.感知分类
C.二元分类
D.多元分类
6.在创编学前儿童科学游戏时,要注意游戏的()。
A.趣味性、开放性、活动性、科学性
B.规则性、趣味性、科学性、开放性
C.开放性、科学性、趣味性、整合性
D.科学性、规则性、趣味性、活动性
7.下面哪一个不属于幼儿园园地()。
A.种植园
B.饲养角
c.自然角
D.气象角
8.下列活动中,不属于区角活动的是()。
A.美工区活动
B.音乐区活动
C.科学区活动
D.远足活动
9.幼儿园科学教育评价是一种()系统,可以用来判断科学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是否有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科学教育的质量。
A.督导一反馈
B.评价一督导
C.反馈一校正
D.校正一督导
10.“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起源于()。
A.法国
B.美国
C.中国
D.德国
四、问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科学经验与科学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2.简述在观察方法的运用过程中应注意哪几点?
3.什么是社会资源?社会资源的范围包括哪几个方面?
4.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新进展?
五、设计题(每小题22分,共22分)
设计集体科学教育活动“认识水”(大班)的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活动方法的设计思路进行说明。
试卷代号:2504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0年7月
一、概念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科学小制作就是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纸、布、泥或其他自然材料和无毒无害的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简单的玩具或陈列品,使儿童在这种动手动脑的活动中积累简单的科学经验,掌握一些粗浅的科技知识和操作技能。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是指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的发展,由教育者创设、规划的一种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环境。
3.偶发性科学活动是指学前儿童由外界情景诱发引起,并围绕着偶然发生的科学现象展开的一种科学探索活动,是科学教育中特有的一种活动。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是以科学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现象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目标实现程度,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认识功能
2.识字教育
3.科学性
4.根据科学教育的各个领域选编内容
5.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
6.标准量具
7.科学教育材料
8.为探索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9.粗而灵活
10.积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经验的重要途径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D2.D3.C4.B5.A
6.D7.A8.D9.C10.B
四、问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在科学学习过程中,学前儿童初级科学概念的形成,依赖于科学经验的获得。脱离了 科学经验的概念学习是不可行的,科学经验是学前儿童形成初级的科学概念的基础,科学经验影响着初级科学概念的内涵,并有效地丰富和发展着学前儿童的初级科学概念。相反,如果只是重视科学经验的获得,而忽视科学概念的形成,显然也是不合适的。在科学学习中,不能迁就学前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不能满足于感知表面现象,而要努力引导学前儿童整理零散的知识经验,促进初级的科学概念的形成,并逐渐提高概念水平,促进学前儿童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与发展。
2.(1)尽可能进行现场的观察
(2)调动学前儿童的各种感官参与观察
(3)引导学前儿童多角度地观察事物与景象
(4)指导学前儿童学习观察方法
3.科学教育中的“社会资源”是指学前儿童所在地区或邻近地区中,可以利用于科学教育内容的一切人力、物力、自然环境和社会组织等。
社会资源的范围可分为下列四个方面:(1)自然资源,(2)物力资源,(3)组织资源,(4)人力资源。
4.(1)科学教育的目标是以科学素质为出发点培养学前儿童的完整人格
(2)科学教育内容是基于学前儿童的生活背景来建构
(3)科学教育方法应以学前儿童亲自探究的方式进行
五、设计题(每小题22分,共22分)
1.格式正确(2分)。
2.目标(4分)、内容(4分)、活动材料与环境的设计(4分)、过程(4分)
3.方法设计的理由(4分):
(1)根据活动目标设计方法
(2)根据活动内容设计方法
(3)根据本班学前儿童的特点设计方法
(4)根据幼儿园设备条件设计方法
10.<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实训答案 篇十
一、单选题
第1题:10~18个月儿童的发音在经过音节发声阶段后,一般进入(前词语发声阶段)第2题:儿童对于词、句子和语段三个语言结构层次在理解上的发展和获得是指(语言内容的发展)第3题:儿童抚养者为儿童提供的、经过简化的语言形式被称为(儿童指向语言)
第4题:关于计算机辅助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计算机媒体可以代其他教学媒体第5题:整合教育观的基本内涵包括语言教育目标的整合、语言教育内容的整合和(语言教育观点的整合 第6题:某一具体的语言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指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活动目标)第7题: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本身就是通过规范去学习(规范语言)
第8题:文学作品本身意味着不同层次的学习,第一层次的学习是(理解语言符号)
第9题:在听说游戏的幼儿自主游戏阶段,教师处于(旁观者地位)
第10题:言语流畅度的三要素包括流畅性、言语速度和(言语节奏)
第11题:基本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的第三步骤是(活动结构的研究)
第12题:3岁左右的儿童有自说自话的现象,这说明他们语言能力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倾听)第13题:讲述活动为幼儿所提供的语境是(相对正式的)
第14题:理解图书画面、文字与口语有对应关系的经验,属于(前图书阅读经验)
第15题: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分类结构包括倾听、表述、欣赏文学作品和(早期阅读)第16题:语言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原则不包括(根据活动结构选择活动内容)
第17题:关于谈话活动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它锻炼幼儿的独白语言)
第18题:谈话活动与日常谈话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目的性)
第19题:关于讲述活动如何提高儿童语言交流信息清晰度的调节技能,表述不正确的是
(讲述活动可增强儿童对讲述内容的敏感性)
第20题:讲述“我喜欢夏天(冬天),”要说出喜欢什么季节及其原因,这一讲述类型属于(议论性讲述 第21题:对学前儿童的语言运用技能考察,不包括(情感控制能力)
1).)
第22题:听说游戏活动设计与组织的第一步骤是(设置游戏情境)
第23题:在计算机辅助语言教育活动中,多媒体情境教学法发挥了计算机的(集成功能)
第24题:在幼儿园文学活动中,向儿童展示成熟语言的意义不包括(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第25题:早期阅读活动能够让幼儿有机会接触(书面语言)
第26题:活动教育观的主要理论依据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第27题:学前儿童先学会一种语言,然后再开始学习第二语言,这种现象属于(双语延时学习)
第28题:与自闭症情感交往障碍儿童相比,一般性情感交往障碍儿童在语言表达上不会出现(回声式语言)第29题:在读完一则故事后,教师问幼儿:“你认为他做得对不对?”这种教育行为是为了培养(评析性倾听能力)第30题: 2岁的孩子和5岁的孩子对于玩球话题的谈话有不同的内容,这说明语言话题会受到(儿童发展霍华德的制约)
第31题:科学技术的功能包括(认识功能、生产力功能)。
第32题:要求学前儿童按事物的外形特征或量的差异来进行分类发生在(3-4岁)。
第33题:渗透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包括
(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第34题:从各种水果、蔬菜、花卉中挑选出水果来,这种分类是(挑选分类)。
第35题: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教师的语言应具有(启发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
第36题:世界上首创用实验法进行科学教学的是(墨子)。
第37题:事先创设一种情景,以此引发调查者想要观察到的幼儿的行为,从而来测试幼儿发展水平的一种方式是
(情景观察)。
第38题:家庭儿童科学教育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个别性、随机性、灵活性、潜移默化性)。
第39题:幼儿园科学教育评价是一种什么样的系统,可以用来判断科学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是否有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科学教育的质量(反馈—校正系统)。
第40题:我国的儿童科学教育通过专门设置的自然课程进行,是在清代(同治)年间。
二、判断题:
第41题:语言能力指的是个人使用语言的能力,具体表现为听说读写四项。不对
第42题:轶事记录法和实况详录法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而言是比较适宜的研究方法。不对
第43题:语言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人生来就有的自然属性。不对
第44题:独词句体现了词和事物的联系,特别是词指称整类事物的概括性。对
第45题:语言发展最重要的生理基础是人类的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发展。对
第46题:0—3岁是儿童语言真正形成时期,也是儿童语言发展最迅速阶段。对
第47题:重叠音出现是儿童早期语言发展的重要现象,是婴儿说话所呈现特殊的“小儿语”式发音。对
第48题:儿童一般在3岁以后词汇量大大增加,出现“词语爆炸现象”,这是儿童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不对 第49题:培养婴儿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发展口语的先决条件。对
第50题:词汇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丰富词汇,要不断为幼儿提供大量新词,让他们去理解和记忆。对
第51题:幼儿园的谈话活动旨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帮助幼儿学习倾听,习得与别人交流的方式。一般没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不对
第52题:识字也是幼儿的学习任务,幼儿园组织开展的早期阅读活动就是帮助幼儿获得识字经验,提高幼儿对文字的敏感程度。不对
第53题:为了让幼儿更好容易理解语言,与幼儿交流时教师要模仿幼儿常用的词语,如把“小狗”说成“小狗狗”、把“一根
线”说成“线线”等不对
第54题:文学作品作为艺术品,首要的是审美价值,其次才是其他的认识价值、娱乐价值等。对
第55题:在谈话活动中,教师要做示范,给幼儿一些提示,及时纠正幼儿说话时用词造句的错误。不 对
第56题:讲述的语言要求比谈话的语言要求高,并且建立在一般交谈的语言基础之上。对
第57题:听说游戏主要为了吸引幼儿愉快地参与活动,一般没有明确的语言教育目标。不对
第58题:早期阅读活动主要是为学前儿童提供阅读图书的经验,包括早期识字经验和早期书写经验。对
第59题: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评价,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评价。
对
第60题:学前全语言教育是指通过加强字、词、句的传授,全面发展学前儿童听、说、读、前书写
以及外语等的语言能力。不对
第61题:发育性口吃就是口吃。不对
第62题:教师应时刻关注幼儿的口吃,及时纠正。不对
第63题:正确站立姿势是身子正,腿不弯,抬头挺胸。对
第64题:物理降温时体温降至不对
第65题: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之一。对
第66题:
第67题:
第68题:
第69题:
第70题:
第71题:
第72题:
第73题:
第74题:
第75题:
第76题:
第77题:
第78题:
第79题:
第80题:
第81题:
造成幼儿口吃的原因除了生理缺陷外,还常常是由于心理原因和幼儿模仿等引起的。对 快乐、兴趣、愤怒、知觉等属于幼儿的主要情绪。不对 性格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可以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2)有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3)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不对 影响幼儿能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先天和后天的影响、知识和技能的影响和性格的影响。对 在人的整个发展过程中,遗传素质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是稳定不变的。不对 帮助孩子学会正确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感,掌握一些常用的宣泄不良情绪的方式与方法是发展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策略之一对 按游戏中创造性的程度分可以把游戏分为创造性游戏和自由游戏两种。不对 智力游戏是学前儿童最喜欢的创造性游戏。不对 职业是人们在社会中所从事的,并以此为生的具有特定职责的专门性活动。对 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履行职业职责的过程中,在思想和行为上所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不对 保育员的品德在很大程度上对学前儿童品德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 保育员要教育孩子学会宽容,学会保护自己的利益,学会与别人一起游戏。不对 快乐、兴趣、愤怒、恐惧等属于幼儿基本情绪。对 幼儿与成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对 “他非常讨厌小浩,不愿意与他玩儿。”这条记录是做了客观描述的记录。不对 婴幼儿阶段,是骨骼、肌肉及身体各器官和系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
第82题:认识活动以具体形象性为主要特点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之一。对
第83题: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开始发展是幼儿想象的特点之一。对
第84题:思维的两个突出特点是直接性和概括性。不对
第85题:具体形象思维是3岁前幼儿思维的主要形式。不对
第86题:幼儿情绪的一般特点是易冲动、易变化、易受感染和易外露。对
第87题:幼儿的社会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与老师的关系和与父母的关系。不对
第88题:幼儿与成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对
第89题:幼儿常见的社会行为主要有反抗、竞争、模仿、学习知识等。不对
第90题:影响幼儿气质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先天和后天的影响、知识和技能的影响和性格的影响。不对
第91题:在人的整个发展过程中,遗传素质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是稳定不变的。不对
第92题:婴儿心理的发展是指大肌肉和双手动作的发展。不对
第93题:视力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视敏度,是指幼儿分辨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细微部分的能力。对
第94题:见察的目的性较强,不容易受外界新异刺激的干扰并能持久。不对
第95题:直觉行动思维又叫作手和眼的思维。对
第96题:幼儿常见的社会行为主要有反抗、竞争、模仿、攻击等。对
第97题: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6周岁的公民。对
第98题: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对
第99题:认识活动以具体形象性为主要特点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之一。对
第100题: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开始发展是幼儿想象的特点之一。对
第101题:思维的两个突出特点是直接性和概括性。不对
第102题:具体形象思维是3岁前幼儿思维的主要形式。不对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作业答案】推荐阅读: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教案-图形宝宝11-16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业08-06
学前儿童游戏选择题(答案)08-08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论文10-27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考查办法08-11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笔记整理)08-22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考核说明10-29
教师读书笔记《学前儿童语言教育》07-28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复习资料10-01
农村儿童学前教育问题研究综述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