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风情文化节

2024-06-12

民俗风情文化节(精选12篇)

1.民俗风情文化节 篇一

中国民俗文化之居住民俗
中国居住民俗 中国民居的文化特征

1、物质性要求:满足人们日常生活起居的实际需要

2、精神性要求:体现尊卑之礼、长幼之序、男女之别、内外之分等宗法伦理思想等

3、民居自然质朴的性格:利用当地出产的材料,用最经济的方法,密切结合当地气候和 地形、环境等自然因素建造 民居依形式分类

大致可有七种:即北方院落民居、南方院落民居、南方天井民居、岭南客家民居、西 南少数民族干栏式民居、西北窑洞民居和南方自由式民居。而四合院在北方院落民居中最具 典型意义。在中国的民居中,最有特点的是北京四合院、西北黄土高原的窑洞、安徽的徽州 古民居、广西四川的竹楼、云南的一颗印民居和福建、广东等地的客家土楼

四合院
四合院的基本特征 :“四”东西南北四面,“合”是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 四合院建筑布局: 是以南北纵轴对称布置和封闭独立的院落为基本特征的。按其规模的大小,有最简单的一进院、二进院或沿着纵轴加多三进院、四进院或五进院。

清代有句俗语形容四合院内的生活:“天棚、鱼缸、石榴树、老爷、肥狗、胖丫头”,可以说 是四合院生活比较典型的写照。

四合院住宅的要素:大门— 四合院住宅的要素:大门—门面 的要素
从建筑形式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一间或若干间房屋构成的屋宇式大门,另一类是在院墙 合陇处建造的墙垣式门。设屋宇式大门的住宅,一般是有官阶地位或经济实力的社会中上层阶级。设墙垣式大门的住宅,则多为社会下层普通百姓居住。王府大门是屋宇式大门中的最高等级。通常有五间三启门和三间一启门两等。这种大门座落 在王宅院的中线上,宏伟气派。墙垣式门最普遍、最常见的形式,是小门楼形式,它的样式尽管很多,但基本造型大同小异,主要由腿子、门楣、屋面、脊饰等部分组成,一般都比较简单朴素

四合院住宅的要素: 四合院住宅的要素:垂花门 的要素
垂花门,是四合院中一道很讲究的门,她是内宅与外宅(前院)的分界线和唯一通道。前院 与内院用垂花门和院墙相隔。前院,外人可以引到南房会客室,而内院则是自家人生活起居 的地方,外人一般不得随便出入,这条规定就连自家的男仆都必须执行。♣ 旧时人们常说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二门”即指此垂花门 垂花门是指门上檐柱不落地,而是悬于中柱穿枋上,柱上刻有花瓣联(莲)叶等华丽的木雕,以仰面莲花和花簇头为多。因垂花门的位置在整座宅院的中轴在线,界分内外,建筑华丽,所以,垂花门是全宅中最为醒目的地方。

垂花门的功能 防卫功能: 为此,在向外一侧的两根柱间安装着第一道门,这道门比较厚重,与街门相彷佛,名叫“棋盘门”,或称“攒边门”,白天开启,供宅人通行,夜间关闭,有安全保卫作用。屏障作用 :保证内宅的隐蔽性,在垂花门内一侧的两棵柱间再安装一道门,这道门称为“ 屏门”。除去家族中有重大仪式,如婚、丧、嫁、娶时,需要将屏门打开之外,其余时间,屏门都是关闭的,人们进出二门时,不通过屏门,而是走屏门两侧的侧门或通过垂花门两侧 的抄手游廊到达内院和各个房间。

四合院住宅的要素: 四合院住宅的要素:影 壁
影壁是北京四合院大门内外的重要装饰壁面,主要作用在于遮挡大门内外杂乱呆板的墙面和 景物,美化大门的出入口,人们在进出宅门时,迎面看到的首先是叠砌考究、雕饰精美的墙 面和镶刻在上面的吉辞颂语。四合院常见的影壁有三种,第一种位于大门内侧,呈一字形,叫做一字影壁,划分内外(以内则为家宅,所以有祸起萧墙之说)。第二种是位于大门外面的影壁,这种影壁座落在 胡同对面,正对宅门。这两种影壁或单独立于对面宅院墙壁之外,或倚砌于对面宅院墙壁,主要用于遮挡对面房屋和不甚整齐的房角檐头,使经大门外出的人有整齐美观愉悦的感受。还有一种影壁,位于大门的东西两侧,与大门檐口成 120 或 135 夹角,平面呈八字形,称做 “反八字影壁”或“撇山影壁”。做这种反八字影壁时,大门要向里退进 2~4 米,在门前形 成一个小空间,可做为进出大门的缓冲之地。在反八字影壁的烘托陪衬下,宅门显得更加深 遂、开阔、富丽。影壁与大门有互相陪衬.互相烘托的关系,二者密不可分。它虽然是一座墙壁,但 由于设计巧妙,施工精细,在四合院入口处起着烘云托月,画龙点睛的作用。影壁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下为基座,中间为影壁心部分,影壁上部为墙帽部分,仿佛一间房的屋顶和檐头。影壁上的各种砖雕图案多为吉祥颂言组成,如:鹤鹿同春,松鹤同春,莲花牡丹,松 竹梅岁寒三友,福禄寿喜等图案。

窑洞式: 窑洞式:以洞穴栖身演变而来的住宅形式
成因:土质坚实,气候干燥少雨;经济不发达,造屋经济 形式:靠崖式窑洞、地坑式窑洞 优点:隔热、保温、节能、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 缺点:通风不好,比较潮湿 土窑是靠着山坡挖成的黄土窑洞,这种窑洞冬暖夏凉,保温隔音效果最好。石窑和砖窑是先用石块或砖砌成拱形洞,然后在上面盖上厚厚的黄土,又坚固又美观。由于 建造窑洞不需要钢材、水泥,所以造价比较低。

天井窑院


“进村不见房,见树不见村。”外地人又称它是“地下的北京四合院。”既是游览农村的景 观,也是考察研究黄土高原民俗和原始“穴居”发展演进的实物见证。(河南陕县为代表)

安徽古民居--“四水归堂” 安徽古民居--“四水归堂”-安徽民居集中分布在安徽省南部和江西省东北部地区,现存保护完好的建筑大多是 明、清时所建,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之中。徽州古民居与古牌坊、古祠堂并列为“徽州三 绝”。四水归堂说法的来历 ♣ 徽州人盖房子,都要看过风水才动工。宅子大门不开在正面,而是开在石廊内,而且厢房前宽后窄,屋梁一面高一面低,房子不朝南(不吉利)。天井下的水池,本来是为 承接四面屋檐滴下的雨水,但在生意人看来,聚水如同聚财,因而不能让这水流出去,正所 谓“四水归明堂,肥水不外流” 徽派民居的建筑特色 青瓦白墙,围墙高大 房屋一般是三开间或五开间的两层小楼。层楼迭院,高低错落

门罩以石雕或砖雕装饰而成,庭院以“四水归堂”的天井为特点,院中有水池,种植花草盆 景,各处的梁柱和栏板上雕刻精美图案 徽派民居现以西递村和宏村为代表

徽州民居包括祠堂、家庙等建筑在内,没有了祠堂也就没有了民居。徽州从外地迁来的富家 大户极多,为了巩固他们自己的地位,维护自己的利益,他们聚族而居,形成了极强的宗法 观念和极严密的宗族组织。宗祠是他们住宅不可或缺的配套工程,通过它来凝聚宗族里的人 心

土楼:广东、土楼:广东、福建等地的客家人住宅
客家并非少数民族: 客家人源于地道的中原汉民。客家的先民因躲避王权更替、农民起义或少数民族入主中 原引发的战乱而举家南迁。历史上较大规模的南迁就有五次。因古时的户籍有主、客之分, 移民入籍后就编如“客籍”,故南迁的中原汉人被称为客家人。长途跋涉、客居他乡,“家” 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有了家才能生存发展。所以客家人的祖先是 1900 多年前从黄河中下游 地区迁移到南方的汉族人。环形土楼 成因:战乱、盗匪迭起,多森林、山石 特点:封闭性好,安全性高,防御性强;聚族而居,具有亲和感与凝聚力

土楼内景
穿过门厅是宽阔的天井,中间则是一口水井。在一层的正中是祖堂,也就是族人祭祀、婚丧、议事的场所,土楼内的居民都以一层为厨房和客厅;二层则是放置谷物和各种农具的禾仓; 三层以上才是卧室,卧室有一个个小孔般的窗户,所有的房间均由一条畅通无阻的环形走廊 紧密相连。

围龙屋
围龙屋,是客家民居的又一种特殊形式,它呈半圆形,围龙屋大门前必有一块禾坪和一个半

月形池塘,禾坪用于晒谷、乘凉和其它活动,水和屋最后合成为一个圆,这是其它的地方所 无的,广东梅州围龙屋可为代表。♣ 池塘具有蓄水、养鱼、防火、防旱等作用。大门之内,分上中下三个大厅,左右分两厢 或四厢,俗称横屋,一直向后延伸,在左右横屋的尽头,筑起围墙形的房屋,把正屋包围起 来,小的十几间,大的二十几间,正中一间为“龙厅”,故名“围龙”屋。

云南的一颗印民居
云南中部地区有许多这种形式的四合院住宅。它的正房有三间,左右各有两间耳房,前面临 街一面是倒座,中间为住宅大门。四周房屋都是两层,天井围在中央,住宅外面都用高墙,很少开窗,整个外观方方整整,如一块印章,所以俗称为“一颗印”

干栏式民居—广西、干栏式民居—广西、四川

成因:山区崎岖不平,气候炎热,多雨潮湿,山间虫兽侵袭,盛产木、竹材且易于加工 优点:通风散热防湿防潮,防止虫兽侵袭,防洪,用料简单,施工方便迅速 缺点:竹木结构,使用寿命较短

蒙古包
特点:便于拆装,符合游牧民族的特征;有天窗,可自由启闭,以便通气、采光;南面开门


2.民俗风情文化节 篇二

一、绚丽的民俗风情长廊

《尘埃落定》展现的是藏族土司文化下人们的生活, 因此无可避免的就带有浓重的异族文化特色。其中对佛教的信仰反映了这一部族的文化信仰和民俗风情。

众所周知, 佛教在藏族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喇嘛更是被人民所敬仰, 可以说藏族人民的生活与藏教文化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尘埃落定》中藏族人民与宗教的密切关系也得到淋漓精致的表现。作品中藏族人民十分相信僧人的法术, 不但是普通老百姓, 甚至连高高在上的土司也对此深信不已。关于土司对宗教的迷恋与信奉在作品中有多处描绘和体现。僧人法术不但能为人们祈福消灾, 面对敌人时也可以成为一种对付敌人的有效武器和手段, 土司们更是利用它来抵御外族侵略保卫民众安全。于是就出现了作品中描述的场景。场景片段一:汪波土司有了仇人时, 他会招集喇嘛举行大规模的法事, 命令喇嘛们做面塑的动物以及人物塑像, 通过施法把对土司的各种诅咒和隐伏的仇恨转移至面塑上, 之后把面塑用火烧掉, 将这些烧剩的骨灰四处抛散, 以驱散诅咒与仇恨的效果。场景二:汪波土司与麦其土司之间相互较量时, 汪波土司聚集大批神巫实施诅咒, 诅咒的内容就是要麦其家的罂粟在生长最旺盛时被大的冰雹袭击然后绝收, 面对诅咒麦其家自然不甘示弱奋力反击。于是便出现了如下极为壮观的场面:坛城在小山岗被筑起, 由喇嘛带领下, 众人身穿五颜六色的衣服, 戴着形状怪异的帽子, 摆着难以尽数的法器和献给神鬼的供品。等到乌云刚出现时, 喇嘛就登场亮相, 头戴盔甲, 背插三角形的、圆形的令旗。他从背上抽出一支来, 晃动一下, 山岗上所有的响器:蟒筒、鼓、唢呐、向铃都响了。火枪一排排射向天空……反抗取胜之后, 接着又回敬那边一场冰雹。场景四……作品中场景三:波土司为了更加严厉的打击麦其土司, 便对身怀六甲的三太太下了诅咒, 后来三太太的孩子生下来时便死了, “孩子一身乌黑, 像中了乌头碱毒”。作品这些片段的描绘向我们展现了藏族人民是如何把僧人法术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 让我们领略了宗教文化对藏族人民生活的深刻影响。

二、与汉民族文化的渊源

土司文化下的藏族人民看似生活在一个独立密闭的自我空间中, 事实上他们的文化与汉族的文化也有着颇多的相似和渊源。其中的主人公的形象与道家的文化传统有着不谋而合的联系, 其婚恋观念则非常相似于汉族文化中讲究“门当户对”的门户制婚配。通过分析和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两者间存在的诸多相似之处。

道家文化以思想崇尚自然, 主张清静无为, 反对斗争等观点深深影响了汉族文化几千年。老子在《老子》中提出“智慧出, 有大伪”, “少私寡欲, 绝学无忧”等观点, 老子认为有“大伪”就容易招致灾难, 因此最好的是少思寡欲, 通过消除更多的欲望来达到一种人生的平衡。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道家是对于智慧和欲望并不是那么推崇的, 在道家文化理想人格的鉴定就是远离智慧和欲望。同为道家核心人物的庄子则提出说:“忘足, 履之适也;忘腰, 带之适也;忘是非, 心之适也”。消除一切外物对个体的奴役, “不以物挫志”, “不以物害己”, “物物而不物于物”, 努力追求个体精神上的自由, 是道家文化推崇的理想状态。老庄是道家文化构筑的核心人物, 从他们的话语中, 我们不难发现道家文化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并且主张人要消灭过多的欲望, 不过分显露自己的智慧。

作品中的主人公“傻子”我是土司和汉人太太醉酒后生下的产物。正是因为我的“傻”, 所以在制度森严的土司家族里“傻子”可以活得很自在, 说任何想说的话, 说对了还能受到大家的表扬, 说错了人家只当是傻子的傻言傻语, 或者干脆在看到书记官说错话被割舌头后选择不说话。但是这个看似很傻的“傻子”却会对麦其土司的未来前景进行思考和审视, 同时对自己的生存安危和“傻”症状也随时处于关注之中。所以在其他土司都在中罂粟希望发财的时候, “我”建设性的提出要种小麦;对于哥哥构筑的边境军事要塞“我”则认为可以开辟为集贸市场;对于老是提防“我”继承或篡夺土司权利的哥哥和父亲, “我”认为:“我真有点可怜哥哥。他是天下最聪明的人, 他的弱点是特别怕自己偶尔表现得不够聪明。”通过从文中对于二少爷的描绘我们分明可以看到他是个清醒的智者, 与其说他“傻”不如说是他选择的生存状态, 因为“傻”可以带来自由的生活而不必被森严的礼教压迫得不能喘息。二少爷的这种“傻”和追求自由的生命状态, 恰恰与汉文化中的道家文化不谋而合。

我们都知道在几千年的汉族婚恋文化中一向是“门当户对”前提下的“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门户观念在汉族婚配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力。

《尘埃落定》中关于婚恋的描述, 体现出的土司文化下藏族人民的婚恋观, 无疑非常相像于汉族文化中的“门户”观念。作品中的藏族人民对于婚姻非常的讲究门第与等级, 上到土司下到民众无不深受这一观念的影响。老土司有三房太太, 大太太出生良好二太太则是出生不好的汉人三太太更是头人的老婆。但是受土司文化下婚恋观的影响在娶第一房大太太时, 老土司严格的遵从这一祖规娶了跟自己处于同一等级人家的女儿, 因为在他的观念里“通常是在婚姻这个问题上, 自古以来, 我们都是宁愿跟敌人联合, 也不会去找一个骨头比我们轻贱的下等人的。”至于二太太、三太太她们最多是自己的一样占有物一样可以取悦自己的物品, 所以土司是不可能把她们明媒正娶的。这种观念在土司世界里一代一代的流传下来。所以到了老土司的儿子二少爷, 他虽然是个“傻子”但是也得遵循这一祖训, 找一个跟自己处于同一等级人家的女儿。通过对土司世界下民众婚姻状况的解读, 我们不得不感叹, 等级制度, 门户观念不但深深影响了汉族社会几千年, 在藏族人民的世界里也一直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三、小结

《尘埃落定》作为一部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学作品, 把神秘的土司王国, 把充满浓郁藏族气息的藏民族文化一览无余的展现在公众的视野里。让我们欣赏了绚丽奇异的异族风情文化, 也让我们看到了藏族文化与汉族文化间的不可分割的关系, 让我们感叹文化的共通性的奇妙。

摘要:《尘埃落定》是一部充满异域风情的作品, 是少数民族文学中的一朵奇葩。作品如同一个艺术文化长廊将藏族特有的文化风情一一展现在我们眼前。在我们为少数民族风情特色情迷惊叹之时, 更会为藏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所感叹。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学,民俗风情,文化渊源

参考文献

[1]阿来作品研讨会综述[J].民族文学研究, 2003, (3) .

[2]阿来.尘埃落定[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3.青岛民俗馆:城市民俗文化圣地 篇三

演绎时空穿梭

青岛民俗馆位于青岛市四方区兴隆路1号,毗邻享有盛名的海云庵,是一处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俗风情的综合性民俗展馆。青岛民俗馆以四方为发源地衍生出的城市民俗文化为主线,着力彰显老城区丰富的历史文脉和文化资源,包含了不同年代的民俗风情和风貌。青岛民俗馆共分“序厅”、“民俗风情”、“港口风情”和“城市风情”四大展区,在向世人展示浓郁地方民俗文化的同时,演绎着地方民俗特色并勾勒凸显青岛历史文化中的城市特色。

新时期,“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为青岛指明了发展方向,作为最具青岛历史片区的四方区,正在积极改善老城区面貌,力争成为青岛中央文化区,并将建设成为宜商宜居宜创业充满活力的滨海新区,而拥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海云庵民俗文化街区和中华百艺坊便成为“重点关照的排头兵”。海云庵糖球会是青岛一项极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从最初的民间庙会,逐步发展成为胶东地区人气最旺的民俗节会之一,并以其浓厚的民俗底蕴和特有的民俗文化,每年吸引游客上百万人次,2005年被命名为“中国十大民俗节”,2006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今的海云庵已经极具浓郁民俗特色,青岛市借此将海云庵街区打造成民俗文化核心区,海云庵广场周边区域将设置中华百艺坊、民俗馆、海云文化街等民俗文化设施。

为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今年海云庵糖球会开幕当日,青岛民俗馆开馆迎客。来自五湖四海的宾客在逛糖球会的同时,纷纷涌进民俗馆一探究竟,馆内鲜明的民俗特色、丰富的老物件老场景、先进的配套设施、独具匠心的展厅布置引来宾客的啧啧称赞,据青岛民俗馆李再良馆长介绍,糖球会期间民俗馆平均每天参观的客流高达五六千,为控制客流量,民俗馆工作人员采取了分批入馆的措施,以保证馆内参观的安全有序。借助糖球会的浩大声势,青岛民俗馆一时名声大噪,现在,青岛民俗馆参观人数相比糖球会期间有所下降,但是每到周末都会有大批市民前来参观,其中不乏家长带孩子来参观学习,青岛民俗馆渐渐成为市民“学民俗、看民俗、体验民俗”的重要场所。

青岛民俗馆在设计上采用了诸多先进手段,多媒体查询,让参观者轻轻点击触摸屏即可查询自己想了解的民俗文化;来到海云庵微缩景观面前,可通过趣味扫描,用激光束对准热闹的“海云庵集市”任何一个摊位,耳边即传来久远的青岛方言买卖还价声,屏幕上显示交谈的文字内容,此情此景让人有穿越时空、身临其境的感觉,久久沉醉于对老青岛的遐想中……

民俗文化“盛宴”

走进民俗馆的大门,迎面墙上就是一部“青岛大事记”,刻画出青岛市近现代化的一步步脚印。馆内展示柜台亮起的背景灯将展品映衬得古色古香,陈列着大量建国前的民俗文物,从海云庵的老庙会、老街景,到老字号的瑞蚨祥绸布店、宏仁堂药店,还有清末民初市民家中的陈设以及平时穿戴的衣着首饰、舶来的西装、传统的旗袍、大花轿、集市、石磨等,不一而足,近千件民俗文物让前来观看的市民大饱眼福。其中有一个更为珍贵和特殊的展品,它就是一辆机车车头的仿制模型,车头上标着“解放2102八一号”字样,它是1952年四方机车车辆工厂成功制造出的中国第一台“解放”型蒸汽机车的模型,该机车原件停放在城阳棘洪滩。

展品中绝大多数为向全市市民征集的珍藏老照片、老物件以及一些生活日常用品,其中有老风箱、老家电等极具生活气息的老物件,还有各个年代的各类证件、票据等,忠实地记录着当年的历史,留下了曾经过往的岁月。展馆工作人员将这些珍贵的老物件按照年代等进行布展,营造了一个个不同时代的场景,让市民全方位感受当时青岛人真实生活场景,回放青岛城市的民俗历史,轻轻敲开市民心底那份老青岛的怀旧情怀。“很多东西正是因为当时觉得普通,所以保留得很少,现在也就显得弥足珍贵,这些都是祖辈们留下的一笔难得的精神财富。”一些观看的市民如是说。

透过对实物的探究、观察,用自己的方式和角度,揣摩历史,品味历史一一打量着老物件,不觉醉于往昔,徜徉未来。如此的文化风情,极大丰富了全市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亦或带着孩子,为孩子讲解青岛曾经留下的历史,增强孩子的历史文化教育,培养他们对于祖辈们走过的历史了解的兴趣,以让我们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薪火相承,精彩永续。

看民俗、赏民俗的同时,市民还可以自己亲自动手,互动体验,与手工艺大师们一起尝试制作陶艺、剪纸等民俗工艺品,拾起渐渐被遗忘的传统手工艺绝活,也可以学习、探究古玩字画,体验到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活动和市井风情,感受和体味那道独特古朴的民俗氛围。民俗馆分明就是一席崇高饕餮的盛宴,一次古香古色的融汇。

旅游新景点

青岛,是一座充满魅力的滨海城市,奥运的春风为青岛增添了几许国际色彩。浩渺的大海赋予了青岛包容的博大胸怀和至善至美的人文情怀,而民俗馆更像一朵飘着古韵的奇葩,为青岛旅游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文化是旅游的“根”和“魂”,旅游是文化的“形”和“体”。充满时尚色调的青岛,亦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今天的青岛民俗馆,使用了新的时代元素,市民可通过多媒体查询、微缩景观、还原市井风情以及设置民俗互动体验类活动等形式,充分了解青岛城市民俗文化发展历程,不仅为今年市民群众增加了一个游览、游玩的好去处,还将通过组织举办快乐体验、漫画展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成休闲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的新景点。依附着久负盛名的海云庵和民俗街,“吃着糖葫芦,逛着民俗展”,今后这样的生活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踏入民俗馆,就仿佛回到了那些记忆深处的遥远年代,竟是如此地难以忘怀,以至会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去慢慢沉思,勾勒那段属于过往的历史典故、时代趣闻,投身于古典主义的意境。整日里忙碌着工作的上班族们,利用周末时间到民俗馆里走一走,看一看,回归光阴的朴实,找寻历史的古韵,还原心灵深处的那份平静,也将别有一番滋味和收获。

4.外联民俗文化节策划书 篇四

一、活动背景及目的我校有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其中有一大批学生来自少数民族,他们带着少数民族特有的风俗与文化,能歌善舞,这项活动旨在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民俗特色的舞台,以加强民族的交流。

二:活动主题:秀出真自我,演绎民族风。

三:活动方式:

1)外联部与校外民俗文化主题店铺联系邀请进入学校进行民俗商品

展示

2)提供影音设备在活动期间不间断播放民俗歌舞

3)主题晚会

四:活动流程:

(一)产品展示会(11月11日——11月13日)

1)提前2天在学校各处宣传本系民俗文化节海报

2)在二教门口进行民俗文化商品展示

3)活动期间穿插播放民俗文化歌舞

(二)主题晚会(12月10日)

1)提前一周做好节目的审核 2)准备晚会所需 3)晚会当天各部统筹协作 4)晚会结束收尾工作

5)感谢商家

活动安排

1)外联部:文化节开始前3天,必须确保商家展品、费用到位以及

学校方面的沟通

2)文艺部:晚会开始前一周确定晚会节目,前五天复查节目,前三

天模拟彩排,前一天正式彩排,晚会当天走场及晚会开始后的节目人员准备

3)学权部:提前一周向邀请各位嘉宾,准备主持人台词

4)自律部:安排、检查产品展示会后的清理工作,晚会当天负责会

场秩序

5)网络部:文化节宣传海报3份,晚会当天设备的调试

6)秘书部:监察各部职责完成情况,及时想主席团汇报!

7)宣传部:二教海报1份,晚会布置设计

8)体育部:

注意事项

1)活动开始前,外联部应做好于商家的沟通,确定商品展示的时间

地点及产品种类。

2)与校后勤沟通协调场地的安排

3)各部门按批次负责产品展示后的场地清理工作

4)学生会各部在晚会准备及举行时,必须各负其责!

道具准备:

打分牌,荧光棒,小喇叭

预计活动经费:条幅初步预计要3副,共计150元。

及主持人纪念品6份,共计60元。

租用嘉宾灯光、音响、话筒200元

泡泡机200元

奖品(赞助商提供)

矿泉水20元

应急费用100元

经费总计830元。

五:活动时间:2011年11月中下旬

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学院

5.举办端午民俗文化节的思考 篇五

沁县端午民俗文化节组委会

在全省转性跨越发展的洪流中,沁县依托丰富水土生态优势,响亮提出了建设北方水城中国沁州口号,以端午民俗文化节为载体,发展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推动绿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着力打造北方花园式休闲旅游度假宜居型城市。

为了建设北方水城,打造中国沁州,树立沁县水城形象,弘扬传统文化,展现古铜鞮文化风韵,促进经济发展,沁县从2009年——2010年连续举办了两届为期10天的“端午民俗文化节暨龙舟邀请赛”。次文化节以彰显水城文化品牌为主打,既展现了历史文化特色,又动感地展示水城当代风采,借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汇聚人气,扩大影响,提升沁县知名度。

一、举办端午民俗文化节沁县独有优势。

水是沁县最大的、最为独特的优势资源,拥有湖泊数量全省最多,人均拥有水资源量是长治市的2倍、全省的3倍,大小河流交汇纵横,全是源头活水,优质水、无污染。有华北地区最大的日流万吨的皇后泉、元王天然优质矿泉水等地层泉眼26处,有“千泉百河”的美誉。

2007年11月,以县委书记田志明为首的沁县四套班子领导对县域资源情况深入调研,开展了“集民智、求突破、找差距、谋发展”的全县性大讨论。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挖掘水、土、人文资源优势,县委、县政府针对实际制定了“以水为魂、以土为根、以工为重、以人为本”的“四以”发展战略,确立了建设北方水城,打造中国沁州的宏伟目标,为17万沁县人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狠抓了“修路、栽树、治水、兴教”四项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建成和启动了一批造福百姓的重点工程,完成了全长2.1公里的迎春河、浊漳河河道治理工程,西湖改造完成了后续工程,瘦西湖、南湖已完成工程量的50%,走出了一条“宜居带动宜业、宜业提升宜居”具有沁县特色的绿色崛起之路。为使这项功在当代、利泽千秋的德政工程,驶入快车道,插上腾飞的翅膀,沁县县委、县政府拟定挖掘资源优势、搭建文化平台、彰显水城风情、展示特色自我。在首届端午民俗文化节暨龙舟邀请赛中以“弘扬龙的文化,传承龙的精神,展示水城风情,促进沁州腾飞”为主题,通过举办以水为载体的系列活动,全面彰显水城特色魅力,展现“五湖四海,沁州胸怀”的豪情壮志,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客人,以坚定的信念打造沁县美好的明天。并将举办端午民俗文化节及龙舟邀请赛确定为每年一度的传统节日,跻身长治“一山一水”的旅游大格局规划范围内。同时,积极上报省委宣传部和中宣部,为“文化搭台,水城造势”营造了浓厚氛围。筹备期间,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长冯骥才应邀考察沁县后,高兴地说:“没想到沁县一个省定贫困县

有这么好的自然人文资源,没想到县委、县政府有这种小县办全国性活动的魄力。”在省、市领导的赞许声中,沁县端午民俗文化节暨首届龙舟邀请赛紧张有序的展开。

二、端午民俗文化节的内容和形式

以“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为主题,借助沁县漳河源头(海河发源地)、沁州黄品牌价值和对外影响力,深入挖掘沁县水文化、米文化和象棋文化等传统民俗文化的丰富资源,引进移植全国最具代表性的端午传统文化元素,赛龙舟、吃粽子。

整个文化节凸显“传统让水城更精彩”,以“传承华夏文明,弘扬传统文化,打造水城品牌,共创和谐沁县”为主旨。文化节尽显“传统色彩、传统元素、传统理念”,文化节的每一天都展示沁县独具魅力的山水人文特质,传播沁州耕读传承的习俗理念。内容包括:开幕式(《水魂神韵》文艺表演);民俗展演(上党地方名吃名产展销,上党传统曲艺表演,民间工艺品展览,民间七十二行技艺表演,上党梆传统戏曲名家名角大PK,水上趣味娱乐及群众性户外运动。);全国龙舟邀请赛(公开组传统龙250米直道竞速;公开组传统龙500米直道竞速;公开组传统龙西湖环绕赛。);“沁州”黄小米文化节(1、诗画沁州黄,全国名家诗画笔会

2、北方农耕文化表演与展示

3、沁州黄主题文化晚会

4、全国小米产业论坛);钓鱼大赛;棋源竞技(象棋邀请赛); 旅游宣传推介会暨招商引资洽谈会(围绕我县五大旅游品牌,即:海河第一源、民间石刻第一馆、华北第一钓、中华象棋发源地、中国小米之乡。推出北方水城游、宗教文化游、历史遗迹游、农耕文化游、红色记忆游等五条精品线路。让水城沁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闭幕式。

三、成功举办两届端午民俗文化节

为确保首次端午民俗文化节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展现小县办大事、穷县办要事的风采,吸引各界关注沁县、投资沁县,沁县县委、县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及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多次召开工作安排部署会、党政专题研究联席会、工作启动动员会、各组组长及工作人员、志愿者扩大会,广泛征求多方意见,充分酝酿操作细节,精心运作求多赢,宣传铺陈助水城的工作思路。

精心策划,多方筹资。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繁荣沁县特色文化,展示“北方水城、生态沁州”的独特魅力,着实提升文化软实力,扩大沁县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宗旨,确立了“传承华夏文明,弘扬传统文化,打造北方水城,共创和谐沁县”的活动主旨。创造性地采用政府主办、商家投资的运作模式,特邀山西卡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长治尚格盈家广告公司、沁县佳禾广告公司参与策划,充分考虑资源优势、人文优势、产品优势等因素,策划举办大型开幕式、龙舟竞渡三项赛、星光大道冠军走进沁州黄演唱会、特色小吃展销会、招商引资洽谈会、百对新人水上婚礼、沁州黄小米文化节、水城摄影大赛、海河寻源、钓鱼竞赛、山西卫视《中国风》走进沁州水城、传统戏曲展播会等十六项活动。引入融资投入机制,采取政府出资、单位赞助、乡亲集资、企业冠名、个人投资等多种形式进行筹资,最大限度保证文化节的资金支撑。

诚邀媒体,力推水城。水城建设,宣传先行。县委领导高瞻远瞩,早在一年前便将打造水城的宣传造势工作抓在手上,新闻中心、电视台、沁县网增开栏目,多角度、多视点、多媒体对沁县的水土资源、人文资源及水城建设的各项工程进展情况进行滚动式报道,在长治新闻中心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同时,县四套班子领导充分抓住沁县在外乡亲多这个独特的人脉优势,多次带领相关单位负责人赴北京、上太原、下长治,甚至南下广东等地,召集沁县老乡举行各种类型的联谊会、项目推介会、招商引资洽谈会。民俗文化节临近之际,又派专人向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卫视等国家级媒体,《山西日报》、山西卫视等省级媒体,《长治日报》、市电视台等市级媒体,搜狐网站、百度网站等数十家媒体发出邀请,并欢迎媒体提前进驻,共聚水城赏风光,同话沁州促发展,形成了一个硕大的声形俱备、图文并茂、虚实互补的宣传网络,让世人了解沁县的人情、物产、发展思路,感受沁县五千年的深厚文化底蕴,增强沁县独具一格的文化魅力,为水城品牌的树立铺就了信息高速路。

整体互动,追求完美。周密的部署、严格的纪律和无微不至的服务是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因而,组委会成立了文化节指挥部,吸收45家县级单位为成员单位,指挥部下设一室六组,即指挥部办公室、宣传推介组、联系接待组、活动组织组、场地环境整治组、安全保卫组和督察组,并精心

制定了工作预案,责任到人,任务到点,明确了操作流程,细化了操作要点,制定了责任追究制度、考核考评方案和奖惩兑现方案。同时,面向社会招聘了70名志愿者。从公安、工商、质检、林业、经贸、各乡镇等多家单位抽调了400名工作能力强、业务能力强、责任心强的精兵强将组成专业的大会服务队伍。安全保卫组从各乡镇、社区调集了450多名基干民兵分派各点增强安保力量,从社会上聘请了60名老干部、老党员为义务执勤工作队。还请示上级调动了武警部队。这样,从总体安全保卫到火灾、跌水等意外事件的发生,从市场进入许可到产品质量的合格,从小商贩经营到大企业展销,从小摊点营业到举办大型活动,事无巨细,都作了细致周到的设想和布置,做到了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人包。

四、举办端午民俗文化节的几点启示

首届端午民俗文化节在“山西卫视《中国风》走进沁州水城”的歌舞声中胜利闭幕,但时至今日,节日带给人们心灵的震憾却仍在心头荡漾。县内外赞声不绝,有关话题时常谈论,活动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动力。

1、振奋了精神。在龙舟节期间,沁县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投资环境、巨大变化,令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赞不绝口。沁县发展道路上的方方面面,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水城建设初期的艰辛创业与成绩取

得,举办文化节空前盛况,更加激发了沁县人的豪情和斗志。龙舟邀请赛32支代表队600多名队员,争先创优,争先恐后,分别举行了250米竞渡、500米竞渡、5000米环湖龙舟三项赛,给当地百姓留下深刻印象,至今历历在目。比赛中,各队队员激昂士气,同舟共济,荣辱与共,顽强拼搏,奋勇向前,誓争一流的精神风貌,为沁县人民提炼和升华了勇往直前,无往不胜的大龙舟精神,为待发的沁州提供了前进的不竭动力。

2、叫响了品牌。这次端午民俗文化节主会场设在西湖。健儿龙舟竞渡激烈场面扣人心弦,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雨中击鼓舞出的《沸腾的水城》更是激荡了万千沁州儿女的心。为更好地宣传水城,本次活动共邀请中央、省、市、县各级领导500多人,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级各类媒体200多人。这样空前的规模、规格,堪称沁州之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人对沁县的山青水秀、水魂神韵,对沁县人的勤劳朴实、热情好客,对县委、县政府敢叫日月换新颜的气魄都给来客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每个人都是一个宣传员,口口相传,消息不胫而走。媒体宣传更是铺天盖地,从开幕式至今,各级各类记者以专版、专栏、专稿、纪实、消息、评论、诗歌、散文等不同体裁在海内外媒体发表作品数百件。在上党、三晋乃至全国引发了水城宣传热浪。端午民俗文化节活动作为一个全方位、大视角的展示平台,成功地

将沁县水城品牌以靓丽的形象推向了全国,推向了全世界。

3、展示了特色。端午节是我国人民心目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保护民俗成为了端午节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年,沁县举办民俗文化节已经第四届,随着龙舟文化节的举办,民俗展演也达到了它从未有过的高度。为了充分发掘民俗艺术,大力推广民俗文化,沁县在短短一周时间内将文庙翻新修建成一座气势恢宏的民俗博物馆,馆内新增了不少民间行当的真实再现,有打铁、推磨、纺花织布等民俗工艺,不少群众都带着家中老人孩子来参观体验,和老人一起忆苦思甜,和孩子们一起认识古老的农耕生产工具,而更真真切切的变成了年轻人的课外大讲堂。通过龙舟文化节的举办,沁县的老百姓切实感受到沁州水城的独特魅力,也充分认识到自己思想的滞后,观念的保守。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县人一直抱怨天上没飞的,地下没挖的,水里没游的,无资源论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却不知是抱着金碗讨饭吃。沁县系浊漳河的源头,1300公里海河的发源地,天然泉水星罗棋布。西湖、北海、瘦西湖、月岭山湖、景村湖、圪芦湖等九座湖泊,漳河、涅水河、白玉河、圪芦河等八条主河流。西部伏牛山、棋盘山、云梦山、伏甑山,北部仙鹤山、华山、烂柯山,东部檀山,南部万安山,中部龟山、二郎山、九连山、紫金山。还有彭祖养生宝地,唐代魏征、房玄龄求学地及清代名臣吴阁老故里,佛教石刻第一馆南涅水石刻,中国象棋之源棋盘山,炎帝农耕养生第一米沁州黄,都有很大的潜在旅游开发价值。

4、创造了商机。文化节期间,共有来自广东、新疆、内蒙、陕西等二十多个省市的近500户商家云集沁县,展现了许多具有当地特色的物品、流行物件和潞城甩饼、新疆羊肉串、椰子汁等各种风味小吃,每日营业额在上百万元。招商引资洽谈会上佳报连连,意向颇多。佳美公司、唯思可达公司等本地的十六家企业纷纷搭起展销台,推出品牌,拓展业务,几天时间,合作意向不说,仅销售就完成80多万元。文化节期间,我县圪芦河、景村、漳河源头等风景区游人如织,个别景区日接待游客达四五千人。其余西湖、民俗馆等旅游景点,共接待游人30多万人次。公交、出租车、电瓶车等车票收入也达70多万元。还有宾馆、旅馆、各个大小饭店都收入不菲。据统计部门的初略统计显示,节日期间,沁县招商引资意向高达5000万元,这在往年物资交流会上是没有的成果。

6.民俗文化 篇六

十年腾飞看深圳,百年发展看上海,千年古都看西安,五千年文化看山西,民族风情请看内蒙古。

(一)民间文化:

晋商文化。天下最富是山西,当然这是百年前的事情了,百年前的天下最富的山西,随着国之殇而落幕。但是晋商文化确成为山西的宝贵财富,也融进了现代山西人的血液里。

再次,为佛文化。

山西是个很讲佛性的省,这跟著名的佛教名山之首,文殊菩萨道场--五台山有很大的关系,对于信仰,我不好说什么,但是在当今物欲横流,信仰缺失的社会里,心存佛性,也算善莫大焉。

BM201310243866

7.民俗风情文化节 篇七

一、民俗场的涵义及其要素

(一)民俗场的涵义

民俗场是人们在完成某一民俗事项时,以各种民俗行为构建的文化环境。它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类似于物理学中的“场”,能促使不同事物之间发生相互联系,并具有一定的“能量”。这种能量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心理,激发人们的普遍认同感,继而形成的凝聚力将约束人们将这些民俗行为一直持续下去,赋予民俗以生命力,完成民俗的传承与发展。因此,有“能量”的民俗文化环境就是民俗场。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一民俗文化的普遍认同,并以“场”的形式发挥作用。

时代发展使得民俗的传播在文化空间上发生变化,民俗场的形成已不囿于传统环境和文化主体。民俗活动可以由不同地域、不同族群,甚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所进行。从传播的角度看,能够形成有效民俗场域的民俗文化即可得到延续和发展。那么,什么样的民俗场是有效的,它应包括哪些要素呢?

(二)民俗场的形成要素

首先,同民俗一样,民俗场的形成需要特定的时间,特别是那些受众和传播范围广泛的民俗都用相对较长的时间段或关键的时间节点形成具有绝对影响力的民俗场。这种场贯穿民俗活动的始终,给人们以精神上的鼓舞和震撼。例如,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人们从腊月里便开始进行准备。北方一些地区讲究喝腊八粥,并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将春节一直延续至正月结束。春节作为一种仪式体现在除夕这个时间节点上,然而有关春节的习俗却在一个持续了数日的时间段里构建了影响中国人甚至全世界华人的民俗场,让所有人都沉浸在浓浓的年味儿里。

其次,民俗场要有特定的活动空间,这种空间是民俗场形成的载体,不仅十分自由且具有灵活性。只要有民俗行为的地方,都可以形成民俗场。它可以是一些固定的专门的场所,如寺庙、殿堂、广场等,也可以是临时设立的场所,还可以分散在小范围的群体甚至每户家庭中。时代性和现代化压缩了全世界的信息交流传递空间,却使得民俗传播的范围不断扩大。因此,即使在非民俗产生地和非主要传播地,民俗场同样可以形成。例如,在今年2月22日,英国伦敦就举行了庆祝中国新年的花车巡游;在加拿大温哥华的唐人街举行了第42届春节大游行。这些活动中有中国传统的戏剧表演,也有正宗的舞龙舞狮,不仅吸引了大量当地群众和各地游人共同参与,其活动的历久也使其俨然成为当地的传统庆祝仪式。中国年已经跨越国界,让我们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能感受到春节带来的喜庆和欢乐,也让更多的外国人参与到了中国民俗的传播和演绎中来。可以说,对特定空间的灵活掌握能让民俗场的影响力得到更有效地发挥。

第三,民俗主体是民俗场得以形成的必要元素。首先,民俗场域的形成都要依赖“人”的民俗行为。没有人的操作,民俗中各种具象的“物”将失去其文化象征意义,各种礼仪制度将无法实施,民俗的能量无法挥发,民俗场也不复存在。其次,民俗行为源于人们对某一民俗及其文化的普遍认同。与传统民俗不同,由于观念的变化和文化的自由与多元发展,现代社会里的民俗其主体已经超越了本民族和文化圈的限定,并延伸至其他民族甚至种族。民俗场的构建主体呈现出多元化,使民俗场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例如,汉族人会与本地区的藏族同胞同过藏历新年,而在中国的外国人会与中国人共贺新春佳节。最后,民俗主体对民俗场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主体规模上。单个的人或某几个人是难以形成有效的民俗场域的,这也是一些区域性和族群性较强的“小”民俗面临消亡的原因之一。只有一个相对较大的群体共同参与才能使某一民俗事项形成有规模效应的文化环境。

二、民俗场的功能

(一)具有对人们社会生活的普遍影响力

民俗场是一种文化环境,表现为由人们的普遍认同感生成的一种文化心态。这种“文化心态表现为一个民族或一个社区中的人群的共同意识,它以‘能’的形式出现,可以传递,可以相互作用,并进行‘能——物’转换。”[1]例如,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人们会在端午节时自觉放下手头的生产任务,以赛龙舟、吃粽子等行为延续端午习俗。再如,我国目前的法定假日中就有为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民俗节庆专门设立的,而将这些民俗以法律规定的形式呈现出来客观上就构建了一个全民同过节的民俗场。另外,企业商家在各种民俗节庆期间开展的各项营销活动在盈利的同时也让人们及时“嗅到”了节日的气息,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这似乎也成为普罗大众体验民俗和参与民俗的一种新的方式。尽管我们在商场超市里购买由电脑刻印的窗花和春联,却并不影响新年贴窗花和春联的习俗,也不影响我们在这些有别于传统环境的场域里抒发对年的祈盼和热爱。

“民俗的发展与人类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关,因为民俗的建立需要有‘能量’的提供,然而所提供能量的数量并不与民俗的数量成比例,它所决定的是民俗的质量。”这种“有质量”的民俗的发展就要依赖于有效的民俗场域所带来的文化认同,而民俗场域的效力就体现在其影响力上。

(二)具有对人们行为的普遍约束力

民俗场作为一种有影响力的文化环境,与具象的民俗行为和具有象征意义的民俗物是不同的。它在潜移默化中发挥作用,不知不觉地对人们的行为产生普遍约束力。在某一民俗场中,人们会约定俗成地穿着相同或相近的服装,在同一时间段或时间节点从事统一的活动,使用相同的民俗器具或象征物。这些都是由于民俗场中无处不在的能量因子对人们产生了“压迫力”或“带动力”。例如,在扫墓习俗中,肃穆的环境会“迫使”人们以凝重的表情用郑重的仪式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又如,在傣族的泼水节里,最高潮的部分就是傣寨所有的人们不分男女老幼相互向对方身上泼水来表达祝福;无论是否情愿,对于被泼到的人来讲都不能生气,而要欣然接受。在不同的民俗场里,人们要随着“场”来规范自己的言行,要与他人形成统一步调,按照“场”的要求完成整个民俗活动。

(三)在一定区域和族群内部具有较强的凝聚力

一个民俗场带来的能量会震撼人们的心灵,使一定地理区域或特定族群内的人们产生相同的文化心理,激发民俗文化对人们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促使其共同维护这一习俗与传统,使其联系更加紧密。例如,对龙的图腾崇拜就将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华夏儿女紧紧联系在一起,不分地域和民族,以“龙的传人”将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三、民俗场与民俗文化传承的关系

一个完整的民俗事项,既包括开展民俗活动的人、具有民俗象征意义的物、具体的仪式与规则,还包括民俗本身所挥发出的能量所形成的“场”。因此,我们可以把民俗解析为具象的“物”和抽象的“场”,二者缺一不可。以民间故事讲述为例,要有一个“资深”的讲故事的人,以当地的方言和富有感染力的肢体语言进行叙述,同时需要有一定数量的听众集聚在讲故事的人周围;他们目光炯炯,并随着故事跌宕起伏的情节发出“咿、呀、啊”等感叹和惊奇,也使得现场似乎有一条无形的丝线,牵住每个人的神经,营造了一个或神秘、或热烈、或悲伤的氛围。如果没有了讲故事的人,就没有聚在一起的听众,更无所谓现场特有的环境和氛围,而那些生动的民间故事也只能以文字或影音的形式留存在档案馆里,更谈不上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然而,在民俗的传播发展过程中,“场”的作用有时甚至超越了“物”的作用。每个民族或群体都有各自民俗的“物”的形式,而这些“物”却由于地理环境或族群的封闭性等原因未能被其他族群或其他地区所接纳;但是其民俗的“场”却能冲破地域的限制将一种文化意识形态传播到更广泛的区域。例如,我国南方地区多以赛龙舟的形式庆祝端午佳节,而北方地区却难以见到声势浩大的龙舟竞赛;尽管如此,端午文化仍旧在南北大地生根发芽,形成了所有汉族人的共同节日,更有许多少数民族民众也将其纳入自己的生活文化中来。因此,相对于“物”的不可移动性,民俗场散发的能量具有灵活自由的作用形式。

由于历史和经济发展等原因,我国传统文化一度被忽视,许多优秀的礼仪习俗被遗忘在现代文化教育体系之外。年轻人不晓得什么是重阳端午,却对“ABC”等语法的使用说得头头是道。加之生产力的发展及现代科技的介入,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改变。传统的东北火炕被暖气房内的弹簧床垫取代,一针一线缝制的民族服饰被流水线上生产出的时尚服装代替,回荡着蒙古长调的草原变成了现代化的城镇。有时,并非我们刻意要遗忘那些多彩的民俗文化,而是民俗场的弱化和消失使得民俗失去了传承的空间和鲜活的生命力。民俗场域没有了,民俗就难以发挥其文化能量,难以形成文化受众,民俗传承受到阻碍。因此,民俗场的保持与维护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十分重要。

时代发展使传统民俗在物质和空间上难以保存其原始形态,许多民俗活动融入了更多现代元素。这些现代化了的民俗在保持其本质属性的基础上生发出更多的形态,汇聚了民俗文化前进的新的洪流。民俗就是在不断地变异与传承中实现了自身的发展。我们要重视民俗场的能量作用,充分利用民俗场的时间、空间和民俗主体的不同组合,构建一个有效力的民俗场;还要认识到只要能够发挥某一民俗文化的影响力、约束力和凝聚力,无论是否在该民俗的发生地和传播地,民俗场都能为民俗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动力。在美国的中国蒙古族同样能在大洋彼岸的民俗场中实现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觉和传承,而美国人也一样能在正月十五布满花灯的中国的大街小巷里完成对中国节俗的参与和传播。可以说,民俗场在时空上的自由灵活性及民俗行为主体的多元化为民俗提供了更多的传承空间,使得民俗能够真正实现跨文化跨地域发展。

四、结语

民俗文化是民俗场能够形成的内部动因,而民俗场的延伸和扩展能够充分发挥民俗的能量,唤起人们对文化的普遍认同,形成共有的文化心态,从而使民俗得以生生不息。本文仅粗浅地探讨了民俗场的涵义及其与民俗文化传承的关系,但仍缺乏具有深度的理论支撑,在对民俗场的保护与发展路径上也还处于探知阶段,仍有待进行深入地调查与研究。

8.生肖民俗文化浅析 篇八

关键词:十二生肖;民俗事象;文化

一、生肖文化

生肖文化是一种民俗文化,属于大众文化。流传到今天,已经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了。中国现在流传的十二生肖是众所周知的十二种动物,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四大文明古国都有生肖纪年的历史,至今一些周边国家也还存在与中国大同小异的生肖文化。一些欧美国家也流传着生肖文化,例如当前许多年轻人喜欢的十二星座等等。尽管东西方的生肖文化极为不同,我们仍可以说,生肖文化是一种世界文化。

这种博大精深,影响深远的文化,其起源和发展历程至今却仍是历史。留的谜团之一。从古至今,诸多学者试图找到打开这个谜团的钥匙,出现了众多的说法,却很少有能令人信服的观点和见解。据目前的研究结果,诗经最早出现与生肖相关的部分,而传世文献中,最早出现的是东汉王充所著的《论衡》,《论衡》中的生肖与当前的十二生肖一模一样,可以肯定的是,生肖的发展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

二、生肖文化的成因

任何一种文化产生都有它自己的成因,生肖民俗文化亦是如此。

一种说法是生肖成因与天干地支的纪年法有关系,早在商朝,我国人民已经开始使用干支纪日,甲骨文中甚至出土了完整的干支纪历表。许多学者认为,为了记载这12年时间,干支纪年很不方便记忆,因此就产生用生肖来纪年,并且十二干支也是与生肖互相对应的,从许多文献中对于生肖称呼可以看出,如“子鼠,丑牛,寅虎……”。持这种说法的占很大一部分。

另一种说法是,生肖起源于图腾崇拜,由于生肖中包含着的动物许多都是家畜,涂尔干(法国社会学学家)的图腾崇拜理论认为,某些图腾都是日常生活生产中常见的事物,是由于这些事物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生肖中许多家畜,正是符合了我国自古以来是农业大国,以农业为基础的状况。而农业生产又伴随着许多跟农事有关系的民俗事像产生,如岁时节日,原初时就是符合远古农耕文明而生的,生肖中的家畜存在亦是此理。而生肖中另一些动物的出现,则也是符合图腾崇拜论的另一个基本观点,古人们相信自己是某种动植物的后裔,血脉中还有这种动植物的特性,比如虎的勇猛,蛇的精明等等,。龙作为生肖中唯一不真正存在的动物,看似很有特殊性,但事实上也无法脱开这个道理。中国人自古以来自认是龙的传人,古时天子,号称是真龙化身,龙图腾崇拜在中国是拥有着超乎寻常的地位。因此,龙在生肖中也是可以说得通的。而这一切图腾崇拜所包含的深层次奥秘,就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对于生活生存的美好理想和吉祥愿望。

笔者则认为,生肖的成因应当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结果。它的形成和发展乃至最后定型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因此,我们应该从更广的范围内去考证,而不应局限于某一种说法。可以说,生肖是歷法的需求,图腾及动物崇拜的延续等影响等综合因素作用下产生的。

三、生肖文化的影响

生肖并不仅仅存在与中国,在其他许多地区亦有,只不过叫法不同而已,四大文明古国都有生肖纪年法,并且彼此间十分接近,但各国的生肖纪年法应该都是独立形成的,不存在由某个辐射源先行产生,而后辐射到周边国家的道理。

生肖从原初发展到今天,人们对于属相、星座之类的问题依然津津乐道。可以说,由于其悠久的历史和通俗的含义,生肖文化早已深入人心,成为各国民间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那么,面对生肖(或者星座等等)文化,我们应当去和看待它呢?是深信不疑,还是认为是封建迷信应当彻底摈弃?

先来看看什么是迷信,似乎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迷信的影子,例如本命年带红绳,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等等说法,但是,首先我们得分清楚,什么是俗信,什么是迷信,这二者在当前是不同的。

传统社会中,传统的儒家文化占统治地位,古时的民间信仰也有很大威慑力,但是在现代化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这些似乎都已经过时了,科学技术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于是我们抛下许多所谓的“糟粕”,义无反顾的投入了理性和科学的世界。看起来似乎很美好,但是那些抛下的“糟粕”其中包含着许多我国自古以来的美好传统文化,我们应当做的并不是全然抛弃,而是有选择的摒弃。民间信仰在今天也分成了俗信和迷信,虽然二者都是由民间原始宗教和巫术发展而来,但是在今天二者本质上存在不同。简单来说,俗信指的是,由民间宗教和巫术发展而来,经过民间长期传承,已经成为一种风俗习惯的传统理念。它往往象征着人们对于生活的美好期待和向往,寄托了人们驱邪求福保平安的心愿。俗信对于他人是没有什么损害的,我们丰年过节的贴门神、春联,放鞭炮,过本命年带红绳等等都属于俗信。而迷信则是与俗信相反了,它传自古时民间宗教和巫术,盲目对于超自然的食物信仰崇拜,并且有害于自己活着他人的理念就是迷信。比如发高烧不上医院而是烧纸,祭祀仪式行为有害人健康甚至危及性命等等。

只要理解了迷信和俗信的概念,就能很容易判断哪些事象是迷信哪些是俗信,而生肖文化很明显属于俗信行为,所以我们不应当舍弃它,其他民俗文化也应如此。

四、结语

生肖文化中包含着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如干支纪年,图腾、动物崇拜等等,因此生肖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又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变异性,例如将其与天干地支纪念结合起来等等。生肖文化的稳定性和变异性这两大特性同时也是民俗的两大特性,在今后的发展中,生肖还会继续保持着稳定性和变异性来发展、传承与变化。

参考文献:

[1]叶舒宪《 生肖起源于十二地支》.民间文学论坛,1998

[2]黄建荣《十二生肖——图腾崇拜的延伸——中华民族十二生肖探源》.社会科学战线,1994

[3]沈敏华,程栋.《图腾――奇异的原始文化》.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4]常 峻.《中国生肖文化》.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9.客家民俗文化 篇九

我是一个正宗的客家人,家住广东兴宁,属于客家人口分布较广的地区,所以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了解客家的民俗文化的,我觉得客家山歌、客家饮食、客家风俗给我印象最为深刻,所以我将在这三个方面谈谈我的理解跟感受。

首先关于客家山歌,小时候的我并不是沉浸在电视节目中,而是跟着大人们一起看客家山歌的碟子,还边看边跟着唱,什么刘三姐、阿牛哥、大声古,在那个时候都是很熟悉的主演人物,碟子的大部分主题是不畏强权、敢于争取自由权利的老百姓们,有通过斗山歌来巧骂霸主的、有通过对山歌来相亲的、还有通过演绎故事来告诫年轻人要崇尚真善美的、也有比较搞笑类的。下面列举几首比较典型的山歌代表,不过用客家话读唱比较有感情,属于自我陶醉的山歌:

食烟爱食两三筒,连妹爱连两三宗,第一就要言语好,又要人才盖广东。

放下担子坐茶亭,敢唱山歌怕人。

阿歌好比诸葛亮,唔怕曹操百万兵。

属于戏谑性的山歌:

一阵雨来一阵风,看你衰鬼怕老公,肚里心事唔敢讲,蛟子咬里(了)唔敢动。

摘茶阿妹真可怜,背囊拗得像梨圆,茶头绕到茶尾转,几多辛苦做无钱。

衰鬼唔使紧嫌,你个命水还个歪。

一日三餐食唔饱,一年四季着草鞋。属于情歌:

入山看见藤缠树,出山看见树缠藤,藤生树死缠到死,树生藤死死也缠。

揽树开花花揽花,阿哥揽上妹揽下,牵起衫尾等郎揽,等郎一揽再回家。

新买扇子七寸长,一心买来送情郎,嘱咐情郎莫跌撇,两人睡目好拨凉。

河边杨柳嫩娇娇,拿起桨板等东潮,阿哥划船妹拨桨,船浮水面任哥摇。

有时候也会大家聚在一起,听老人们唱一些他们那个年代的类似绕口令,又有些节奏的歌,现在长大了,流行歌曲也越来越多,但还是很怀念小时候的那种氛围,很温馨。

然后关于客家饮食,客家人一向以热情好客著称,以前我以为全世界的待客都差不多,但有一次我去外省住了一段时间,发现那里跟我家乡有很大的区别。一般有客人来访,都会泡壶好茶,端给客人解渴并品尝,吃饭的时候也会做一大桌好吃的菜,给客人盛上满满的饭,就怕待客不周,可是那次在外省,他们没有茶壶,没有饭碗,都是用一次性的东西给客人的。我们传统的客家菜式有盐焗鸡、酿豆腐、梅菜扣肉、酒鸡、肉圆以及各色酿菜,一般在过年的时候,会在大年三十这天酿好多豆腐,以备在接下来的几天享用,我还记得爷爷第一次教我酿豆腐的情景,先把豆腐用刀切成两半,然后拿起一小块,用筷子在中间夹出一条缝来,再把早已准备好的肉馅(一般是猪肉、香菇、韭菜等馅)放进那个缝里面,尤其要注意的是,在缝的两头都要是肉馅,这样煮的时候才能更有口感,就这样一直重复,直到把所有的豆腐酿完,然后把酿好的豆腐放进热油锅里,先煎一下,把肉馅和豆腐煎熟,最后再把煎好的酿豆腐放进砂锅里慢火煮,这是为了让口感跟味道更好,大概半个钟左右,就算是做好了。有些人为了看起来喜庆,会放些曲粉,这样会使豆腐变成红色,对豆腐的食用没有影响,闻起来还更香。另外,除了酿豆腐,还有娘酒,一般在过年的四个月之前开始做,是用糯米蒸饭,然后晾凉,放上一些调料(有白酒、曲等),就可以放进缸里封装起来,到了春节,家人聚会的时候再舀出发酵好的酒,有时候会跟鸡、桂圆一起煮,这是一款很有补身体的效果的食物。

最后关于客家风俗,最值得一谈的是婚嫁和祭祖。记得第一次看到婚嫁场面的时候,还很小,但却记得很清楚当时发生的一切,可能是新奇的缘故吧。在那个良辰吉日,新郎及其家人用装扮一新的轿车把新娘先接到祖屋,然后从祖屋那里一路引路到男方家,在这途中,新郎新娘会分发糖果跟红包,代表着好运,所以会有很多小孩子跟在后面要糖果跟红包,我也跟在人群的后面。到男方家后,新人们要对家人、邻居、长辈等敬茶。然后关于祭祖方面,一般在农历二月份左右,刚过完年不久,家人朋友聚完就该去拜祭祖宗了,可能是因为客家人不忘本的特性吧,到了那天,其实也是大家齐聚一堂的机会,因为就跟春节一样重要,一大早,村里的几个主要负责人就准备好一切东西,用大箩装着,里面有猪肉、整只鸡、一些饼干(买的)、红饼(各家自己做的)、还有多个碗、白酒、蜡烛元宝香等等,几个妇女挑着在前面领路,还有一个领导者,由于一年就拜祭一次,所以每次去都是草木丛生,很茂密,所以需要带镰刀之类的东西砍掉一些树木,也就需要有年轻人在前面开路,一路坎坷地终于到了祖宗的墓地,那里也是长了很多草,所以先要清理一下,然后把带来的东西摆放好,先由村长发表重要讲话,谈一下我们祖宗的历史发展,以及我们的现状,以及如何在今后更好的发展,最后分发点燃的香给我们大家,站成几排,开始向祖先鞠躬许愿,再分发饼干给小孩子,保佑他们平平安安的长大。完成后,再回来家里,一般我们客家人都有个围龙屋,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大家都住上了楼房,只有祖屋还是以前的围龙屋形式,回来后大家族人就在祖屋那里一起吃饭,真正的齐聚一堂,也是大家沟通、交流情感的好时刻。晚上还会再聚一次,但不是吃主食,而是各种各样的零食小吃,客家特色,大家在拼凑的长桌上畅所欲言,无论小孩大人,都坐着一起谈笑,很是温馨,一天差不多就过去了,说是祭祖,其实更多的是想大家相聚吧,平时年轻人都出外打工,难得回家大家共聚,也是促进族人团结、倾诉感情的好机会。

10.青州民俗文化 篇十

青州为中华古九州之一。早在7000年前的北辛文化时期,就有东夷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大汶口、龙山、岳石文化时期,东夷人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春秋战国时期,青州为齐国腹地,物质丰富,文化发达。西汉初期,建广县城,为青州刺史部治所所在地。西晋末年,青州刺史曹嶷另筑新城,名广固城,曾作为南燕国慕容德的国都。东晋安帝义熙六年(410年),刘裕灭南燕,夷广固。新任青州刺史羊穆之在南阳河北岸建东阳城。北魏时期,由于东阳城地狭人广,在南阳河南岸增筑南廓,是为南阳城。隋唐至明清,东阳城、南阳城一直为青州总管府、京东东路、青州府、益都县等几级治所所在地,为历史上山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青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地理位置因处于海(东海)岱(泰山)之间,于中国东方,“东方属木,木色为青”,故名青州。青州交通发达,河网密布,因此自两汉时期到明朝初年,青州一直是山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贸易中心。西汉时期,采用休养生息政策,致力恢复社会经济。青州商品经济遂日见繁荣。当时,临淄已成齐鲁地区经济中心,其富庶繁荣可与长安媲美。与临淄一水之隔,且有历史渊源的青州,亦在临淄经济圈内,与之同领风云。随经济发展,青州文化,亦于此时开始展现地域风采。

民汉和谐相处,文化交流互融。青州是回、汉、满、蒙等各民族杂居的居住区。最早来青州的伊斯兰信徒穆斯林,可以追溯到唐朝。当时青州地区非常繁荣昌盛,海上的丝绸之路使得青州贸易活动频繁,自元初开始,众多的穆斯林官员及其眷属徙居青州,青州形成稳定的回族聚居区。至今,这里的回族居民仍保留着自己固有的民族文化传统和饮食习惯。不仅创造了灿烂的精神文明,也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物质财富。

青州自古为海岱间一大都会,还是著名的宗教文化区,历史上人文荟萃,思想文化开放自由,兼容并蓄。其中五大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在青州都有悠久的历史,深刻影响过当地的传统文化思想。从南北朝至宋元,青州是中国东部的佛教文化中心,建立了众多的寺院,著名的龙兴寺就是其中之一;唐代以后,青州道教兴盛,在青州城南的云门山、驼山上,历来就是佛道并存。真教寺是青州伊斯兰教最大、最古老的寺院,据寺内碑记记载,该寺于1302年始建,为元代三大真教寺之一。后历代增修,发展到现在成为一组规模宏大、结构紧凑的古建筑。现在仍是伊斯兰信教群众结集礼拜的重要场所。

11.走进中国民俗文化村 篇十一

该村坐落在风光秀丽的深圳湾畔,它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荟集精华,有所取舍”作为建村的指导原则,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我国多民族的民俗文化。景区的几十个民居和若干村寨,均是按原景观1:1比例建造。游客在村寨里,除句了解各民族的建筑风格外,还可以欣赏和参与各民族的歌舞表演、民族工艺品和民族风味食品制作以及民俗陈列馆和民间喜庆节日等各种活动,让游客领略五个六个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底蕴。

当您游览完深圳民俗文化村后,感到最有情趣的还是夜晚亲自参加民俗文化的“民族大游行”等歌舞活动,那壮观、热烈的场面真使您永生难忘。

那日黄昏,在友人陪伴下我们一起走进民俗村,见主要道路的两侧已挤满了观众,其中不少是港澳台同胞和外国友人。“民族大游行”开始了,来自各个民族的少男少女身着本民族的服装,擂鼓奏乐,且行且歌且舞,使观众的情绪顿时热烈起来。

最先出场的是山西腰鼓队,他们排成四列,擂鼓劲舞,随着鼓声的节奏,喊响撼人的口号。接下来便是龙车、鼓车不口带有民族特色的游行表演。有的披麻衣窆翻而行,有的扮成大驼鸟与观众嬉戏,有的几个共穿一双大木履,步伐整齐,有的青年男女做着诙谐的游戏……

我们看的高兴,听得兴奋。朋友说,别急,后面还有“好戏”!我们来到最大的激光音乐喷泉前,看喷泉表演。彩色的光在水帘上闪动,喷泉随着优美的乐曲时缓时急,时高时低,仿佛也在尽兴地舞蹈。曲至高潮,水柱直冲上天,引起观众们的阵阵喝彩。

我们走在民族的村寨之中,不禁感慨:民俗文化村是一个奇想,民族大游行更是迷人,最初想到此种设计的人可谓精明。抬首望去,一条光带的那面就是香港,许多港澳的客人不需走太多的路,就可在民俗文化村见到祖国各民族的村寨,领略他们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

12.荆州洪水民俗文化研究 篇十二

有关荆州洪水的研究,涉及民俗的不多,陈曦的《宋代荆湖北路的水神信仰与生态环境》(载《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9期)从人地关系角度对荆州地区的水神信仰有所论及,李敏的《荆楚地区传统民居的象征文化初探》(载《山西建筑》2005年9月)对本地的民居民俗有所涉及。丰家骅《息壤探原———从治水神话到求雨风俗》(载《寻根》2004年01期)对荆州息壤神话传说进行了探究。 2008年由荆州市政协牵头组织编写、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荆州水文化》一书,其中第六辑“亲水风情”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荆州水文化习俗,而对因洪水而形成的习俗没有专门区分,也缺乏深入探源。本文重点运用民俗学和文化学的理论和方法,从民间信仰习俗、居住习俗和口头习俗等方面探究荆州民俗形成的历史渊源,分析其文化内涵,以期使其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

一、荆江洪灾与民间信仰习俗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荆州是长江中下游受洪水威胁最严重的地区。“据史载,西汉至清末(前185—1911年)的2096年中,荆州河段先后出现大洪水200余次,近现代1912-2010年,发生较大洪水10次,平均9.8年一次。”[1]99频繁遭受水灾之苦的荆州人民在自然灾害面前深感自身力量的弱小,试图借助神力来拯救人类,于是就有了对自然力、自然物和人鬼的崇拜和各类寺塔、宫观的修建,以及各种形式的祭祀活动和禁忌。

水神信仰及习俗。荆州素有“信巫鬼,重淫祀”、“率敬鬼,尤重祠祀之事”[2]117的传统。“由于信仰神仙,所以才有祭祀、祈拜、供献、还愿、烧香、礼佛、朝圣、赴庙会等,才有在各种岁时节日中迎神、供神、送神,才有赛会、社戏、修佛寺、建庙寺、塑金身、祈求赐福等举动。”[3]130在唐宋间长江统一河道形成水患日趋严重的形势下,荆州重祠祀之风逐渐转到对水神的信仰和祭祀,主要体现在对息壤和各类江神的祭祀及镇水习俗上。

长江荆江临江地段曾经分布着许多寺观,是先民崇拜江神之处。崇拜对象有风云雷雨等自然力、山川龙蛇牛等自然物,以及大禹、伍子胥、屈原、许逊、关公等。据光绪《荆州府志·祠寺志》,几乎所辖各县均有城隍神坛、龙王庙、关帝庙。《万城堤志》载荆江段寺观有得胜寺(在得胜台内堤脚)、镇堤关庙(在万城内堤脚)、恭天观(在上斗篷内海面)、龙王庙(在杨林矶)、江神庙、沮漳神祠、观音矶寺(在古月堤内海面)、镇江寺(一处在古月堤内堤脚,一处在柴纪堤海面)、保安寺(在下柳林内海面)、镇安寺(在龙二渊内海面)、许仙观(在上新垲内海面)等。其中江神庙“在杨林矶箭堤。乾隆五十四年,奉旨动帑建。高宗御赐额曰:‘活流普卫。’宣宗御赐额曰:‘岷源永靖。’穆宗赐额曰:‘安流福佑。’”沮漳神祠“在江神庙左。穆宗赐额曰:‘金堤保障。’”[2]684沮漳神祠“在中斗篷外海面。 同治御书‘金堤保障’匾额”[4]90。“活流普卫”、“岷源永靖”、“安流福佑”、“金堤保障”充分表达了祭神的宗旨所在。从《来福寺碑记》可见,来福寺的修建是为了感谢天神助祐保全万城堤,“堤之全,非独人力,盖亦有神助鄢。”[4]248在科学和认识水平有限的时代,对广大人民而言只是一种精神慰藉。

在荆州城老南门外有一处长约40米、宽约10米的土丘,这就是息壤遗址。它见证了荆州人屡遭洪灾而祈求神灵护佑的历史。《舆地纪胜》曰:“《山海经》云:‘鲧窃帝之息壤以湮洪水。’《溟洪录》云:‘江陵府南门有息壤焉。’唐元和中,裴宇牧荆州,掘之, 得石城,与江陵城同,中径六尺八寸,徙弃之。是年,霖雨不止,遂埋之。”[5]宋代苏轼作《息壤诗》,在诗叙中说:“《淮南子》曰:鲧湮洪水,盗帝之息壤,帝使祝融杀之于羽渊。今荆州南门外,有状若屋宇,陷入地中,而犹见其脊者。傍有石,记云,不可犯。畚锸所及,辄复如故。又颇以致雷雨,岁大旱,屡发有应。予感之,乃为作诗。” 清代荆州知府倪文蔚对息壤镇穴之说深有感悟,“余惟荆州当江沱之会,四载之所必经,灵迹昭著,神所凭依将在是矣,不可以亵。 爰命工度地,增拓旧址”,并作《息壤口大禹庙碑记》为证[4]250。后因战火和水患大禹庙毁,但有关息壤的传说仍在民间流行。对于息壤传说的解读历代皆有。丰家骅在《息壤探原——从治水神话到求雨风俗》一文中对此进行了梳理。从《山海经》郭璞注、《淮南子· 地形训》高诱注,到罗泌《路史·发挥》的解释文章均有罗列,但最后采信了明代著名学者杨升庵的观点:“壤”即《说文解字》的解释 “柔土也”,因为“桑土稻田可以生息,故曰‘息壤’。土田皆君所授于民,故曰‘帝之息壤’。鲧之治水不顺水性,而力与水争,决耕桑之吠亩,以堙淫潦之洪流,故曰‘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其义岂不昭矣哉!(《升庵集》卷五《息壤辩》)”这种解释比较合理。这个传说一方面告诫人们为人做事要遵守自然规律,否则将会受到惩罚,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古代人民筑堤防洪的生产活动。大堤的不断增高就是息壤的不断生长。掘发息壤如同破坏堤防,自然会水坌不止。

以牛镇水起源于远古的动物崇拜。蛟是洪水的发动者,这是古代饱受洪水灾害而又缺乏科学智慧的人们深信不疑的说法。 人们不仅编织了降蛟治水的英雄神话,而且还相应地发明了驱蛟镇水的巫术习俗:即在水边河畔设置特定的巫术实物,借以达到镇慑蛟龙、抑制水患的目的。牛可“厌水精”,“牛为土性,土能克水”[6]24。按五行相克之理,金能克木,则金属对于蛟龙当具有威慑镇服作用。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云:“龙性粗猛……畏铁,故…… 镇水患者用铁”(《古今图书集成·禽虫典·蛟部》引》。这种观念虽然毫无科学道理,但对于深信蛟为洪水猛兽的古代人来说,同样是深信不疑的“真理”。因此,人们便在水边河畔设置特定的金属实物,借以达到驱蛟镇水的目的。故南朝盛弘之《荆州记》记载江陵县西河道中龙、宠二洲之间有两头石牛阻碍渔者起,南宋《舆地纪胜》云:“滨海多蛟龙,性畏铁,作此镇之。”从清乾隆五十三年开始,荆州兴铸铁牛以镇守江滨的习俗。目前荆江大堤仍存道光二十五年和咸丰九年所铸铁牛。据同治监利县志,监利县西六十里的江岸附近建有铁牛庙,因寺前有护堤铁牛得名,但清代时堤溃寺圮,铁牛陷入渊潭[7]。孔思明(生卒年不详)曾作《铁牛寺》诗一首纪念此事:“破幽触怪护江堤,头角峥嵘近水犀,神物不存灵迹散, 古潭烟浪冷凄凄。”[8]733铸铁牛护堤镇水的习俗非荆州独有,黄河蒲津渡发现了唐代开元年间铸造的铁牛雕塑群。虽然各地所铸铁牛形态各异,但都反映了我国先民蛟为水患和“蛟龙畏铁”的认识,以及祈求神灵护佑的观念。无独有偶,在松滋老城文物园内陈放一具石龟,据考,该龟又名“玄武碑座”,明代末年作为“降水神”,安置于朱家埠关帝庙东侧的江堤上以镇江水。清同治九年(1870年),江堤溃口,石龟遂被埋没。1975年被群众挖掘出来[9]243。 这种镇水习俗不可能对洪水泛滥起到任何抑制作用。因为这种作法是基于错误的判断和片面的联想,是以巫术幻想来代替实际斗争。它为后人呈现的只是一种巫术心理而非科学经验。

二、民间居住习俗

荆州地区建造城墙和筑堤防御洪水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以上溯到史前时代,屈家岭石家河时期建立了一套以筑城———围堰———分洪区为整套体系的洪水控制体系,类同今天大堤———水库———分洪区防洪体系。“在屈家岭阶段(距今5000—4600年), 筑城技术在江汉平原高程在37—50米的区域内迅速推广,多数中心聚落如石家河、马家垸、阴湘城、走马岭(公安)、鸡鸣城等皆具备了环壕和城垣双重环护的防洪设施。”此为“城居式”聚落。 “位于江汉平原北部山区的京山一带,地处平原内众多支流的上游,高程为50~100米,分布着一些“堰居式”聚落,以著名的京山屈家岭遗址和三王城遗址为代表。”[10]182“城居式”聚落的防洪意识在楚人的古城遗址中都有体现。当阳季家湖遗址和荆州纪南城遗址现均保存有夯土城墙和城壕。据考古发掘,在纪南城“建筑遗址的东、北两边发现两道夯土墙遗迹,在夯土墙遗迹的东侧,又有凤凰山西坡古河道,从南向北流过。”[11]332荆州古城和公安县城斗湖堤镇的防洪布局也是城墙和壕沟。荆州城墙高程42米,与荆江大堤的设防水位相等。公安县城被一个封闭的土堤———斗湖堤环护着,堤顶高程44米,而分洪区内设计蓄洪水位也是42米。“堰居式”聚落的防洪意识对江汉平原农村聚落和集镇的分布产生深远影响。宋元以后,江汉平原的农村聚落和集镇均靠河而兴,如,监利县朱河镇老街沿朱家河两侧而设、余埠老街紧靠余埠河、程集镇老街在程家集河北岸,洪湖市乌林镇黄蓬老街原靠艾家河、瞿家湾古镇被澴河围绕,沙市紧临长江。不一而足。为了获得良好的防洪效果,集镇在发展过程中既注意处理镇区与河道的位置关系,也注重集镇的防洪设施建设。

有些农村居民(比如潜江、天门沿汉江地带)在建筑房屋时大都筑高台基,一般都有十几米高,由人工挑土用硪夯实而成,即使涨大水房屋也不会被淹没。往往筑台基的耗费比房屋本身更大。 这一建筑习俗可追溯到楚灵王在今潜江修建的离宫章华台。层台建筑是楚国建筑的重要特点。据《水经·沔水注》载:章华“台高十丈,基广十五丈”。除了章华台外,见于文献的楚国层台建筑还有乾溪之台、云梦之台(又名云阳之台、高唐之台)、钓台、社台、渐台、京台、五乐台(又名乐台)、豫章台、九重台等[12]108。

荆州民居房屋进深较大,组成方形院落的各幢住房相互联属,屋面搭接,紧紧包围中间的小院落(又称天井)。天井四周瓦面的挑檐较深,具有遮阳和排水的功能,雨天时雨水通过朝内屋顶流入天井,经由天井内的排水沟和地下暗排水道流至屋外。有些贫苦人家以木桩、高粱杆、苇子搭草棚住,大水冲垮后,再盖也容易。有的村庄(如仙桃市麻港南嘴村)十年九淹,若遇长江发大水, 村子就成了一片汪洋。老百姓在盖砖石水泥房时,先建一个底层, 使房屋悬空,底层留有水门,平时用砖叠闭,当发生大水时,推开水门,让水穿行于底层,减轻水压。

三、与洪水相关的口头习俗

荆州因为经常遭受水灾和修堤筑坝筑台基而形成了与之相关的一系列口传习俗,包括打硪号子和民间谚语歌谣。

硪是一种劳动工具,修堤筑坝筑台基,都需用硪夯实。民间常用的有石硪和木硪。硪高1米左右,有圆形也有方形,硪身中部外围用粗绳捆夹木棍供打硪人提硪。硪身很重,因此打硪是一项重体力活,为步调一致同时使劲,以唱硪歌来指挥。“硪歌”又称“打硪号子”,多为一人领唱众人和,领唱者多由身强力壮、嗓音好、性格活泼、头脑灵活的劳动能手担任。硪歌节奏有快有慢,打硪者体力充沛时硪歌节奏快,需要恢复体力时硪歌节奏慢。硪歌题材丰富多彩,有历史故事、民间传说、通俗唱词和诗词小品,也有即兴创作,看到什么唱什么。如唱劳动场景的,“人如潮水歌如海(hǎi),姊妹八人上堤来(lái),唱起硪歌把硪打,朵朵硪花满堤开(kāi)。”“太阳一出满天霞(xiá),荆江大堤把硪打(dǎ)。一硪下去千斤重,永保堤身万万年。”一般在修筑堤坝时要求各家各户年轻强壮劳动力都上工地,挖土挑土打硪夯实,是筑堤坝的一套工序。因此,工地人多热闹,领唱者应景而唱,幽默诙谐,能起提神鼓劲的作用。又如唱传授劳动技能的,如“一块石硪四只角(guó),高高举起重重落(luó)。打硪郎儿莫打野,各人招呼各人脚(juó)。 一人唱歌众人和(huò),八人用力打石硪(wó)。打硪要打四方正,莫打偏硪与裁角(guó)。”这首歌介绍了硪的外形——四方形, 使用的是石硪,硪身很重,提醒打硪者注意力集中(“莫打野”,荆州方言,不要开小差的意思),不要让硪砸到自己的脚(“各人招呼各人脚”,荆州方言,“各人”即每个人,自己的意思,“招呼”即注意、保护的意思),需要八人同时用力,协调动作力度,硪面落地要平,要一硪挨一硪地打,堤身才会结实牢固。硪歌发音带有明显的荆州地方特色(如把脚读作juó,把角读作guó),唱起来押韵,朗朗上口,颇有情趣。

民间谚语和歌谣是民间日常生活与思想的记录和艺术再现, 是人民群众长期劳动生活的经验总结,也是世世代代用以记录和传授各种生活知识与经验教训的简捷工具,反映了民众的智慧和处世哲学,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荆州不怕动干戈,只怕兰柯一梦终。”“江北古长洲,十年九不收,百姓散四方,锅台藏野兔。年年挑堤不成垸,年年栽禾不见熟。”“荆江水呀长又长,提起荆江泪汪汪;三年两次发大水,携儿带女去逃荒。”这几段谚语反映了频繁的水灾给老百姓带来的苦难。荆州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战乱频繁。可和战乱相比,水患更可怕。“自汉晋以暨有明,南郡大水,荆州大水,史不胜书。嘉靖二十六年沙洋堤决以后,水灾殆无虚岁。 万历十九年,江陵黄潭堤决,民之溺死者无算;二十一年癸巳,逍遥堤溃,距今九十余载。国朝庚寅年,江水大涨,时幸瓦全。嗣后癸巳夏,江水决于万城,郡城东数百里茫然巨浸,户遍逃亡矣。癸卯秋,江水决于周尹店。逮甲辰之五月麦秋方至,而郝穴只江堤溃矣,犬哭鸟散,鸠形鹄面,真绘图所难尽者。辗转数年流移略集,而辛酉七月,黄潭倏决,一望真湣渤尾闾耳。”[4]253这是清人胡在恪对荆江水患的记述。据《松滋县志》,松滋地区,“元世祖至元十二年, 松滋骤雨,……,漂没千余家,溺死者七百余人。至元十五年,松滋大水”。“顺帝至正八年六月己丑,松滋骤雨,暴涨,平地深丈有五尺,漂没六十余里,死者一千五百余人。……万历四十年,大水,堤溃,溺死千余人。”清顺治十年,十五年,康熙二年、九年、十一年、 五十三年大水,“乾隆六十年,朱家埠堤溃。”“嘉庆元年,江堤决。” 恕不赘述[13]36。整个荆州地区,“水灾记录,14世纪后逐渐增多。明、 清(1368~1911)543年间发生水灾286次,尤以19世纪最为频繁。 1815~1899年几乎连年不断。民国时期(1912~1949)年年溃口,年年受灾,尤以1931、1935、1949年为甚。建国后,水灾范围涉及两县,受灾面积达到10万亩的有35次,其中大水和特大水灾有1954、1964、1969、1980和1983年。”[14]84可见,这些谚语绝不是夸大之词,是活生生的现实写照。

习俗文化涉及面非常宽泛,本文重点探究了与洪水相关的信仰、居住和口传习俗文化。综上所述,我们发现荆州洪水民俗至少蕴含三方面的社会文化功能:第一,传授生产和生活技能。任何习俗都具有强制性、集体性和全民性。一代代形成的习俗让后人了解水灾发生的规律性和严重性,掌握修筑堤坝、建筑房屋等方面的劳动技能,认识防灾抗灾的重要性。第二,警示作用。洪水习俗警示官员了解本地环境和民情,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并重,建立防灾御灾机制,重视堤防建设,做到未雨绸缪。警示老百姓了解水灾的严重后果,保护防洪设施。第三,精神慰藉作用。尤其体现在信仰方面。荆州民众对息壤、水神的信仰和镇水习俗在我们现在看来都有些荒诞,无任何实际意义。但人民群众希望信仰、祭祀众神能减少灾害,能借助神力抵御灾害,渡过难关。随着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水神的信仰已基本放弃,改而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依赖。因此,民俗文化也会随时代改变而不断进步。

摘要:荆州因洪水而形成的民俗很多。信仰民俗主要有包括江神信仰、息壤传说和祭祀和镇水习俗等在内的水神信仰和祭祀。这些习俗的形成既有荆江水患严重之外部因素,也与起源于史前时代的历史文化紧密相连。荆州洪水习俗具有传授生产生活技能、警示后人和心理慰藉等社会文化功能。

上一篇:2024学年第二学期安保处工作总结下一篇:中学足球训练点滴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