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调研报告

2024-07-28

产业园调研报告(精选8篇)

1.产业园调研报告 篇一

循环经济产业调研报告

循环经济产业是我市重点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是实现我市“1331”工程的重要支撑,对促进老河口市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推进产业生态化转型,壮大支柱产业规模,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实现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意义深远。循环经济产业园是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抓手,是打造循环经济产业的重要基地,我市循环经济主要企业都聚集于此。为此,我们以循环经济产业园为重点开展了调研。

一、基本情况

整个循环经济产业园规划控制面积11.5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总投资23亿元,有效提供工业用地15000亩。规划区范围西起梨花大道,东至外环路,北起经济开发区交界,南止汉十高速公路。

按照园区产业发展规划,老河口循环经济产业园将重点发展汽车拆解、废旧电子回收、废钢再利用、废旧轮胎再利用等再生贵金属、再生纤维等再生资源深加工产业, 以及汽车发动机及零部件再制造、工程机械再制造、轮胎翻新等再制造产业。横向延伸发展资源利用及节能环保领域的装备、材料、药剂及产品制造等产业,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生活太阳能热水器、发电机组设备生产新能源产业。配套发展物流、金融、环保、科研、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

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建设以湖北楚凯冶金有限公司为龙头,截至目前已有楚凯冶金有限公司投资3.5亿元,占地140亩的“年处理20万吨废旧铅酸蓄电池再利用项目”;襄阳楚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占地100亩的“年处理200万台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再利用项目”;湖北业茂再生资料有限公司投资3.6亿元,占地150亩的“年回收30万吨废钢再利用及500万台(套)汽车轮毂制造项目”;湖北铭航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2亿元,占地100亩的“水地热能源利用项目”等10家企业12个项目入驻发展,经营形势喜人。2012年,循环经济产业园被湖北省商务厅认定为国家区域性大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园区项目建设将得到国家政策、资金方面的大力扶持。

二、问题及思考

发展循环经济是现代社会中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立符合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十八大报告把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取得较大发展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在当前和今后一个长时期内,一个地方能否跨越式发展、健康发展、科学发展关键就在于能否抢抓机遇、构建起既能促进经济短期快速发展,又能保持长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产业结构。

循环经济相关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各地方发展的时间不长,它的资源、环境约束甚至投资规模要求都不十分强,对老河口这样一个具有一定工业基础、水、电较为丰富,而且公铁水空交通运输条件十分便利的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相关产业比发展传统经济产业有更明显的优势。新一届市委把循环经济产业列为我市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是审时度势作出的重要战略举措。

但在循环经济发展中,有几个重要认识问题需要引起我们思考 一是整个产业现有企业数量不多、规模较小。发展循环经济并不单纯是一、二个企业的事情,而是必须要有一批同业共同发展。当然,在起步的初期,必须要有几个支柱式的企业起带动、示范作用,但后续的发展必须要有一批企业的跟进。在这方面,老河口已经有了几个重点骨干企业,如老河口的湖北楚凯冶金20万吨废旧铅酸蓄电池再利用、襄阳楚德200万台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再利用项目、湖北业茂30万吨废钢再利用及500万台(套)汽车轮毂制造项目、湖北铭航水地热能源利用项目。但企业数量还比较少,生产环节比较单一,生产规模还不大,还没有能够何使企业集群起来发展,形成专业化分工的格局,使其上下游生产企业成为完整的生产链条。

在发展企业集群方面,谷城的作法很值得学习。他们以湖北金洋冶金股份有限公司、骆驼集团为龙头,网罗铭鸿、盛旺等企业,推动铅资源循环利用。目前,金洋公司每年“吃”进5500万只废旧蓄电池,“吐”出25万吨铅合金,相当于节约250万吨原生铅矿。他们以金洋公司、美亚达公司为龙头,网罗县外2家企业,推动铝资源循环利用。他们以湖北三环车桥、三环锻造公司为龙头,网罗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100多家,推动钢铁资源循环利用。正是由于产业内相关企业的共同发展,使相关产业形成了规模经济,促进产业发展上了台阶。谷城2012年,再生资源产业实现产值325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

既然市委把发展循环经济做为我们的一个支柱产业来发展,我们就应当从产业发展的整体来规划,努力推动循环经济产业的物资供应、生产加工与市场销售体系的尽快形成。在河谷组群中,工作目标也就更为明确,引进相关商家无论是为老河口还是为谷城企业发展服务,我们都应当积极支持,促其尽快形成规模、产生效益、带动发展。

二是产业发展类型太少,覆盖的行业太窄。发展循环经济并不单纯是某些行业的工作,而是应当在整个经济体系中大力推广运用的。目前发展循环经济似乎成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再制造等有限的几个工业部门的专利。当然在发展的初期这些是基础性的工作,必须要做好。但循环经济的实质是3R原则,也就是资源较少的投入、产品的重复使用以及物品能够成为新的资源加以利用,只要符合这些原则的生产都是循环经济生产。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发现,我们老河口的一些原有基础较好的产业,比如装备制造和汽车零部件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化工行业、建材行业等等,都可以运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加以改造,或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打造出新的发展机遇。比如化工、建材行业中的废水、废气、废渣的零排放、无害化处理及重复利用都还在非常低级的阶段,还大有可为的地方,比如葛洲坝(老河口)水泥利用余热发电项目,进行余热发电技术改造,将排放的废气余热回收并转换为电能再用于水泥生产。年发电7000万度,是一个具有利废(充分利用废气余热)、环保(大量减排CO2)、节能(进一步降低水泥生产电耗)三重效果的项目,可有效降低水泥生产的成本、实现产值3000万元。再比如农产品加工业中,老河口劲旺油脂公司通过科技创新,从以往大米加工后的废物米皮里榨出了营养丰富的食用油,同时,在提炼稻米油的过程中,分离出近10种副产品,传统的稻谷在这里真正做到了“吃干榨尽”,原来被当作了猪饲料的废物却从中抠出了“黄金”。现在年销售收入已超过了6亿多元。

项目背景

湖北老河口循环经济产业园作为全国区域性大型再生资源利用基地,在全国建立了5000余家废旧物质回收网点,园区内建有亚洲最大废旧铅酸蓄电池处理生产线和华中地区最大的废旧家电处理生产线,园区内初步形成了废铅、废钢、废旧电子等处理循环再利用产业,亟待建设再生资源交易市场来整合规范再生资源交易,支撑园区可持续发展,而我市及鄂西北周边目前还没有一个规范的大型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废旧物资的回收基本上都是民间个体单位和社会闲散人员回收,分散无序、环境污染、安全隐患等问题突出,加工利用手段落后。通过政府规划和政策引导,发展规范的再生资源交易市场,有利于整合市场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也便于企业和行业执业人员操作,使得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健康持续发展。

市场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报废汽车、废旧五金、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废纸废塑料、废轮胎废橡胶等废旧物资迅速增加,再生资源呈现出回收量大,增长速度快的特点,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建设前景广阔。

项目规模及内容 新征建设用地500亩,建设废钢回收交易市场、废铜回收交易市场、废铅酸电池回收交易市场、废塑料交易市场、废旧轮胎交易市场等五大交易市场。

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5亿元

合作方式

政府规划引导,招商引资建设。

效益预测

年交易废钢50万吨、废铜15万吨、废铅酸电池30万吨、废旧轮胎40万条,废旧塑料5万吨,交易经营额150亿元以上,交易税3亿元。

年处理30万条废旧轮胎、橡胶粉末再制造项目

项目背景

我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橡胶类制品原材料消费进口国,初步测算我国年橡胶消耗量为280 万吨,已超过美国,列世界第一位。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我国的自行车胎年产量为1.5 亿条,胶鞋年产量为13 亿双,均高居世界第一位。轮胎产量也已超过1.3亿条,跃居世界第二位。伴随经济的高速增长,国内汽车、公路、建筑行业也随之迅猛发展,使汽车轮胎、公路沥青、建筑防水等橡胶类制品的需求量将持续攀升。

市场分析

废旧轮胎的主要成分为橡胶、钢丝、纤维丝,再生利用方法是将废旧轮胎通过各种技术将内部的钢丝、纤维分离出来并将胶块研磨成胶粉。其优势在于可使废轮胎的利用率达到100%,可以循环利用,且生产过程中没有二次污染,通过回收利用废旧轮胎生产橡胶粉末,是集环保与资源再利用于一体的环保发展模式。胶粉的用途十分广泛,几乎涵盖了各行业,可替代塑料、PVC 等原料;可替代天然胶再加工制造成汽车轮胎;可应用到体育跑道;制作成鞋底材料,作为改性沥青运用到高速公路、飞机跑道以及制作成第三代铁路枕木——橡胶枕木等,市场前景广阔。

项目规模及内容

本项目拟建设一个利用废旧轮胎生产超精细胶粉、再生胶、橡胶制品、橡胶粉改性沥青及SBS 改性沥青的生产厂区,达到年处理废旧轮胎30 万条,年产超精细胶粉(中间产品)8000 吨、再生胶3000 吨、橡胶制品2000 吨、橡胶改性沥青50000 吨、SBS 改性沥青50000 吨的建设规模。

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2.4亿元

合作方式

独资、合资均可

效益预测 年产值10亿元,利税8000万元。

2.产业园调研报告 篇二

一、漳州家具产业集群发展状况

1、产业发展历程

上世纪80年代漳州家具产业主要以国有企业为主, 民营家具企业规模、数量较小, 企业无自营进出口权, 产品出口主要依靠传统的贸易商代理。此阶段产业发展速度缓慢, 仅有1家国有企业、4家集体企业。20世纪开始, 在国际市场的有力推动下, 以民营企业为主的漳州家具走上了发展的高峰期。众多企业都能充分利用漳州有利的区域产业集聚优势和比较优势, 加快技术改造步伐,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降低生产成本, 抢占出口份额, 企业迅速壮大, 行业整体竞争力不断增强。无论是企业数、投资规模、生产总值, 民营企业均占据漳州家具业的“半壁江山”。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 大多数企业通过参加广交会及境外的相关展会, 拓展企业的自有销售渠道, 自营出口获得快速发展。现今漳州有家具企业上千家, 其中规模以上家具企业117家。2009年工业总产值60.5亿元, 同比增长20.7%;销售产值58.4亿元, 同比增长18.6%;出口交货值29.9亿元, 同比增长3.2%。目前福建省家具产业产值全国排名第四, 而漳州家具是福建家具生产、出口主要集中地, 占福建家具产业的60%。其中钢管家具已迅速发展成为华东地区乃至全国最大的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2、地域分布和企业性质

由于地处海峡西岸重要区域, 漳州家具行业出现了台资民营齐头并进的喜人局面。目前, 漳州市已形成较大规模的木制家具和钢管家具产业基地, 全市家具制造企业八成以上集中分布在芗城区、龙文区、龙海市, 部分在长泰县、漳浦县。行业配套企业基本分布在芗城区和龙海市, 其中电镀企业集中于漳浦县 (漳浦县规划了1000亩土地用于建设电镀厂) 。龙头企业有国辉工贸、红梅家具、玉致家具、福建永嘉家具、尧富家具、百乐家具、永生利家具、福建攀达实业、喜盈门家具、丰笙实业等。这些企业大都拥有规范而宽敞的厂房, 管理已基本完善, 多数企业都通过了IS0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取得自营进出口权。

3、产品的特点和出口地域

漳州家具制造业一起步就另辟蹊径, 采取“放开大路、占领两厢”的办法:市场, 定位在出口上;产品, 则定位在广东相对薄弱的金属家具 (俗称钢管家具) 和高档木家具上。因此, 漳州市目前生产的家具主要分为木制家具和钢管家具两大类。其中, 木制家具以市场高档西式仿古和整体橱柜为主, 产品95%出口;钢管家具以中、低档为主, 数量大、品种多, 产品90%出口。出口地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中东、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属外向型产业集群。

4、市场竞争优势

(1) 漳州地处海峡西岸重要区域, 既是台胞重要祖籍地, 又是台商投资密集区。《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对漳州是一个重要契机, 借此东风, 漳州将不断加快发展漳州特色优势产业。家具行业是近年来漳州市成长较快、外向度较高的特色产业, 必将发挥优势, 融入海西发展。

(2) 漳州家具产业目前已形成木制家具和金属家具两大系列, 并带动木料加工、贴面、装饰、包装、运输等行业的发展, 逐步涌现了一批家具制造专业村、产业镇和特色区, 区域集中化趋势明显, 生产家具所需要的相关产业链企业应有尽有。如生产钢管家具表面涂层的热固性粉末涂料企业, 漳州万安实业有限公司和漳州万顺粉末有限公司均已在全省同行业名列前茅, 两家企业产值均达亿元以上。而与钢管家具厂配套的钢制品企业, 如三川钢业、林奇钢管、华福钢铁、昌盛钢制品、三宝钢铁, 也均增长迅速。小五金配件、人造革、海绵、包装等相关企业数量也相当多。目前家具所需的配件、配套产品在漳州市基本上都有企业生产, 完整产业链已基本形成。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以及基础设施、支撑机构共享, 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形成集团式共同发展的局面。

(3) 为了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漳州家具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创新力度, 加快产品开发速度。分别在“国辉工贸”和“红梅家具”成立了漳州市家具技术研发中心和漳州市钢管家具研发中心, 投入大量科研经费开发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 进一步抢占了市场。漳州木制家具企业通过引进先进专用设备, 对小木材进行拼接再利用, 使木材的利用率达到96%以上, 企业综合效益大大提高。而钢管家具企业通过采用静电粉末喷涂回收新工艺, 使之循环再利用, 提高了产品档次和喷涂效率, 也降低了污染、节约了资源。通过加强内部管理、降低原料损耗、提高产品质量, 漳州家具企业效益保持着较高增长。

(4) 拥有长达13公里深水岸线的漳州港, 资源得天独厚, 后发优势突出。现已成为东南亚重要的木材进口集散地和交易地, 满足了整个漳州市, 乃至福建省的木材需求。2010年漳州市委、市政府仍将继续围绕依港立市战略的实施, 加快建设一批与港口发展相配套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二、漳州家具产业面临的挑战

1、漳州家具产业虽高速发展, 但绝大部分企业采取贴牌生产模式, 没有自己的品牌, 在国内市场几乎看不到“漳州家具”。

2、木制家具广东是老大, 其产业链网络健全, 专业化生产程度高, 已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产业群规模。此外, 青岛的木制家具历史悠久, 这几年也发展迅速, 从内销转为内外销兼顾;上海、浙江、北京、东北木家具业形势也看好, 但仍内销为主。而漳州家具产业在创办之初, 就是瞄着国际市场的, 几乎就没有想过内销, 其产品以外销为主, 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张是出口订单“逼”出来的, 主要靠外力推动。一旦国际市场风云突变, 内动力不足将使企业风险增大。

3、钢管家具近年来由于国际市场需求量大, 生产钢材的天津、河北等地利用原材料的优势, 也开始对钢管进行深加工, 生产钢管家具;浙江的宁波、盐城等沿海一带, 充分利用其资金和纺织品上的优势, 发展钢布为主的钢管家具, 企业投资均为4000-5000万元以上, 起点高, 潜在竞争力非常强。漳州钢管家具虽然已成为华东地区乃至全国最大的生产出口基地之一。但其产品仍以中、低档为主, 风格单一, 产品附加值不高, 竞争同质化严重, 这两年来价格下落、利润减少便是有力的佐证。长期以往, 其市场竞争力将被大大削弱。

4、随着家具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 吸引了一大批民间资金投入这个行业, 使企业数迅速扩张。但企业不注重高素质人才培养, 不少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主要还是启用经验丰富的工人, 员工的知识结构还较低。而且, 行业自律、行业保护意识较差, 各个企业基本上都还是各自为政, 各扫门前雪, 无序竞争时有发生, 尤其是在钢管家具企业更为突出。漳州大多数钢管家具企业都是依赖厦门、漳州外贸接订单、下订单, 市场营销普遍受制于人, 从而造成企业不能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和预测国际市场走向能力差。为争夺订单, 企业间竞争非常激烈, 由于竟相压价, 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这种状况, 很容易被国外竞争对手实施反倾销。

5、近年来, 家具产品的质量安全日益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关注, 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 (地区) 对家具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日趋严格, 成为制约漳州市家具产品出口的主要技术壁垒因素。

三、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措施

从2003年开始, 漳州市委、市政府就高度重视家具产业, 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鼓励发展家具产业集群。2004年初漳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工业强市”的口号, 在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中, 把家具行业列为漳州市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特色集群产业, 予以重点扶持。2004年6月漳州市委、市政府成立家具产业发展促进办公室, 专门负责指导、协调、服务家具产业集群的发展, 并帮助家具企业争取到广交会的固定摊位, 同时成立家具研发中心。2004年12月漳州市委、市政府颁发《关于加快产业集群培育的工作意见》, 从战略高度上进一步提出培育家具等一批具有漳州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为加大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力度, 漳州市委、市政府还先后出台了《关于鼓励台商投资与扶持台资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全面推进民营经济发展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扶持中小企业经营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扶持政策。此外, 漳州市委、市政府还把家具业列为漳州市政府“4+3”重点行业, 支持家具企业走出国门参展, 如德国科隆展、迪拜展等, 并给予相应的补贴。在漳州市委、市政府的重点扶持下, 漳州家具产业迅速崛起, 国辉、红梅、尧富、丰笙等为主的一批龙头企业带动了关联企业的发展, 形成木材、钢铁制造、五金、塑料、包装等配套齐全的产业集群。

四、发展产业集群的成功经验

1、2003年底, 漳州有4家木制家具企业遭遇美国反倾销调查, 漳州市有关部门积极引导企业应诉。尧富、国辉、申荣、丰笙等主要出口企业分别参加广东的台资应诉团和福建律师团积极应诉。结果, 美国商务部初裁对华木制卧室家具征收4.9%-198.08%的反倾销税, 漳州4家应诉企业取得被裁以征收10.92%反倾销税的较好结果。经历美国反倾销后, 漳州的家具业吸取教训, 开始走市场多元化道路, 避免市场过分集中化、单一化。针对欧洲国家对木材产品的环境要求, 许多企业开展FSC森林认证, 开发绿色环保家具, 实行标准化生产, 从而巩固了欧美市场。

2、参加国际性会展是一条通向国际市场的捷径。这两年来, 漳州家具企业纷纷走出国门, 先后参加日本东京国际家具展览会、新加坡家具展、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日用品展等一些国际性的博览会和专业展览会, 广泛宣传和推介漳州家具产品, 扩大产业对外影响力。

3、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外部需求大幅萎缩, 中国家具行业受到强力冲击。面对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 漳州家具企业没有惊慌失措。首先是花大力气进行内部挖潜、技术改造, 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其次是努力在危机中寻找蕴藏的商机, 特别是抓住广东一带家具企业倒闭订单外流的机遇, 利用自身优势和各种关系, 主动出击, 承接了广东转移过来的部分订单, 进一步扩大了国际市场份额。推行大小企业良性互动的发展模式, 也为提升漳州家具产业整体竞争力产生了良好作用。

4、为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漳州市成立了家具产业技术服务中心、家具研发中心, 加大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力度。目前, 漳州家具全行业已经累计完成新产品开发上千项。

五、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几点建议

1、巨大的国际市场固然是漳州家具业能有超常规发展的原因之一, 但是要实现“把漳州钢管家具业培育成为全国最大的生产出口基地, 木制家具业培育成为华东最大的生产出口基地”的目标, 惟有拿出实实在在的动作, 创造更具竞争力的企业生存环境、创造比周边地区更良好的外部软环境, 政府和各职能部门都责无旁贷。应该出台一些进一步鼓励产业集群发展的优惠政策, 使之快速发展。同时, 加快产业链网络的建设, 做到产前、产中、产后相互配套, 相互协作, 共同发展的格局。

2、要积极引导企业转变经营理念, 把争创品牌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下大力气抓好品牌建设, 加大产品研发投入, 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 创造具有影响力的“漳州家具”区域整体品牌。

3、福建省家具出口稳步增长得益于相关企业积极应诉美国反倾销, 促使税率降低。在中国家具出口增长的形势下, 美国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反倾销的范围, 对其他类型的家具也采取措施。此外, 欧盟、加拿大等地亦可能效仿美国, 对中国家具采取反倾销措施。对此, 我们不仅要加强家具出口企业的行业自律, 建立预警机制, 避免某一品种或对某一市场在短期内大量集中出口。还要引导家具企业“两条腿”走路, 在巩固传统欧美市场、拓展东盟和中东新兴市场的同时, 眼光向内, 多研究国内家具市场, 扩大国内市场份额。

4、漳州市的钢管家具在产品研发、设计上仍然具有向更高目标拓展的空间, 走高档金属家具品牌之路。龙头企业的高端化路线, 需要在产品造型、风格上进行档次提升。要善于开发应用新材料、新技术。

3.广东省肉桂产业调研报告 篇三

关键词 广东省 ;肉桂产业 ;调研报告

分类号 S663.9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6.01.017

Abstract In the last twenty years, the cinnamom industry (Cinnamomum cassia Presl) of Guangdong province has developed rapidly, and the planting area accounts for more than 30% of the whole country. With the strengthen the guidance of government for the cinnamon industry,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apabilities of cinnamon in planting area have been strengthened,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ntent of cinnamon products and market competitiveness has been enhanced, the industrial technology level and the product processing level has also been improved. The cinnamon has become the leading industry in Guangdong province to increase the farmers' income and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ocal economy. In this paper, research was carried out on the industrial actuality,the production technological level and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cinnamom industry of Guangdong province. Analy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main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production of cinnam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the main problems.

Keywords Guangdong province ; cinnamom industry ; investigation report

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原产中国西南地区,又名中国肉桂、玉桂、牡桂、辣桂等,为樟科(Lauraceae)樟属(Cinnamomum)常绿乔木树种。肉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肉桂一名始见于《唐本草》:“菌桂,叶似柿叶,中有纵纹三道,表里无毛而光泽。”,与现用肉桂相符[1]。关于肉桂的原植物记载最早见于距今1 700多年的晋代嵇含编著的《南方草木状》:“桂有三种。叶如柏叶,皮赤者,为丹桂;叶似柿叶者,为菌桂;其叶似枇杷叶者,为牡桂”[2],至今已有千年栽培历史,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的功效[3],是我国常用名贵中药,位列“参、茸、燕、桂”四大补品之一,也是重要的食品香料,为我国调料“八大味”之一,是大家熟知的“十三香”、“五香粉”等主要原料。

目前,我国肉桂种植面积达3.3×105 hm2,年产桂皮1.3×108 kg、桂油2.0×106 kg,种植面积和年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其产品远销欧洲、美洲、亚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贸易额超过4亿美元,已成为广西、广东、云南等省区出口创汇的主要特产和山区百姓增收的重要来源。广东省地处中国大陆南端,东邻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连广西,属于东亚季风区,从北向南分别为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热带气候,年均降雨量超过1 700 mm,是我国光、热和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目前,广东已成为我国肉桂的主产区,种植面积占全国的30%以上。

为充分了解广东肉桂产业现状,2015年5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科技人员在广东省江门市农业局等相关单位领导和科技人员带领下,通过野外考察和座谈交流相结合的形式,对广东肉桂主产区进行了考察调研,旨在充分了解广东肉桂产业现状以及当前肉桂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明确今后研究方向提供参考依据。

1 广东肉桂产业现状

1.1 主要分布区域和种植历史

广东肉桂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云浮市和肇庆市,其中云浮市种植面积最大为罗定市和郁南县。3个市县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见表1。

罗定市肉桂原是本地山中野生植物,秦汉时期,就有山民种植利用,其后不断发展,到解放前种植面积达到4.6×103 hm2。目前,全市肉桂种植面积达2.93×104 hm2,种植农户10多万户,桂皮、桂油大部分销往欧美、日韩、印度和中东等国,出口量占我国总出口量的20%以上,成为罗定出口最大宗的山林特产之一(图1)。2002年,罗定市被国家林业局定为“中国肉桂之乡”;2008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对罗定肉桂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郁南县气候温和,光照、雨量充足,适合肉桂的生长,历史上有种植肉桂的习惯。据《郁南林业志》记载,郁南县种植肉桂始于道光20年,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但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开始大规模种植,是西江桂的主产区之一。据2014年底统计,全县已有肉桂面积1.60×104 hm2肉桂产量约1×107 kg,年产值1.2亿元,桂圩、南江口、通门、建城、宝珠、历洞、千官等乡镇种植规模较大。

肇庆市西江流域的地理环境、土壤、土质、水质、气候和光照等条件比较适合肉桂生长,已有约300年的种植历史,是全国的肉桂重要产区。主要集中在高要、广宁、四会、怀集、封开、德庆等地,种植品种为西江肉桂。其中,高要拥有全国最大的县级肉桂基地,现有肉桂种植面积超过3.33×104 hm2,年产桂皮约8×106 kg、桂油8×105 kg。在高要的水南、禄步、小湘等11个镇,有超过5万农户、30万人种植肉桂,是当地山区群众的“摇钱树”。2000年3月,高要被国家林业局正式命名为首批“中国名特优经济林肉桂之乡”。

1.2 价格和贸易情况

广东肉桂产品以出口为主,每个初加工厂家基本都有固定出口商。通过出口商将产品主要出口到东南亚和美国。

近年来,受价格较低的人工合成桂油的不断冲击,天然桂油价格波动较大,目前处于较低水平。1990 年桂油出口价高达250元/kg,仍供不应求,1997年,桂油价格降为180~200 元/kg,到2002年3月,国际市场中国产桂油为82.7元/kg[4],价格的极速下滑使桂农的生产积极性遭受很大影响。近几年,桂油价格比较稳定,平均价格约180元/kg,2015年上半年成品桂油价格为160元/kg;桂皮价格仍有波动,2014年约20元/kg,2015年上半年降为9.2元/kg。

目前,在广东省罗定市,有桂皮加工厂7家、桂油加工厂11家,年产桂皮2×107 kg、桂油1.5×106 kg,年产值达6亿多元。2012年罗定市桂皮、桂油出口量分别为1.87×107 kg,6.97×105 kg,其中桂皮主要出口到亚洲,其次是非洲、欧洲,出口量分别占罗定市出口总量的91.7%、3.6%和2.3%(图2);桂油主要出口到美国,其次是英国、中国香港,出口量分别占罗定市出口总量的26.4%、25.4%和20.9%(图3)。为降低市场风险,推动肉桂产业化,公司实行“公司+理事会+农户”的发展模式,在肉桂收购上采用保护价收购政策,给农户桂皮保底价格为7.20元/kg,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农户种植积极性。

1.3 产业技术现状

1.3.1 栽培品种

《中国药典》规定樟科樟属植物肉桂为肉桂药材的法定来源[1]。但在药材商品中,其植物来源却十分复杂,民间药用更是来源广泛。据调查,我国作为商品的桂皮类药材,其原植物来源至少有10种和1变种,从全国19个省的40件商品药材的鉴定结果来看,肉桂主要来源是肉桂的干皮,广东所产的官桂即为正品肉桂5~6年生幼树所削取的树皮[6]。

广东省大面积人工栽培的主要是肉桂,其栽培品种和野生品种资源丰富,但对品种进一步划分缺乏植物分类学依据。其次是大叶清化桂(C.cassia Presl var.macrophyllum Chu)。本变种与肉桂的主要其别是:叶片大,长25~48 cm,宽8~13 cm,花丝近于无毛。同时,肉桂栽培品种为当地品种,品种未经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多采用种子繁殖,为实生苗。

广东省已经开展肉桂品种选育相关工作,在罗定市主产区榃滨镇建有肉桂苗圃基地66.67 hm2,在山河村开展了越南肉桂、锡兰肉桂和中国优质良种肉桂的引种试验,新建肉桂良种培育基地2个,建立了肉桂种子生产基地,每年可产肉桂苗木3 000万余株。

1.3.2 种植栽培技术

肉桂种植模式主要为单作,因经营目的株行距不同。以剥桂皮采桂叶为目的时,株行距采用1.0 m×1.2 m或1.0 m×1.7 m,有的种植户采用更小的株行距,667 m2地种植约800株;以采种母树或培育大桂为目的时,株行距为4.0 m×5.0 m或3.0 m×5.0 m。

新造肉桂幼林要每年除草松土、施肥2次,每次施氮肥50 g,磷肥50 g或复合肥100 g。虽然肉桂种植操作相对简单,但收获周期较长,新种树苗生长7~8年左右,即直径达到3 cm以上时,才进行第一次砍伐,用于剥桂皮、采桂叶。肉桂砍掉后会分株,不砍的肉桂只有一条主干,不进行分株。从离树根部大概50 cm的地方砍取植株上部,再过4~5年方可第2次采收,此后每年基本都可以采收。在采收前一年要进行重修枝,以利增加光照,促使树皮增厚,提高质量与产量。一般在4~5月进行剥桂,剥桂皮采桂叶后,及时对肉桂林进行铲草松土,铲下杂草覆盖林地,以保持湿润,有利于伐根长出粗壮的萌蘖。减少病虫害的侵害。注意修枝,将病虫枝、徒长枝和过多的萌蘖剪除,每株保留强壮萌芽条1~2条,以利于通风透光和减少养分消耗。肉桂对地力要求较高,农户每年都会施肥料,主要以化肥为主。

肉桂的采收期在每年4~6月份,农户用刀一圈一圈把桂皮一点点割下来,每株产湿桂皮约1 kg。采收期过后,肉桂树皮会慢慢变硬,割下来的桂皮质量不佳,且会影响到植株生长。种植户采收的桂叶在山上经过2 d左右晒干,卖给加工企业提取桂油。每年可收肉桂叶片2次,分别为春叶和秋叶,不同时期桂叶价格、质量也不同,以春叶为佳。

1.3.3 肉桂采收加工

广东肉桂加工企业主要生产桂皮和桂油,对桂肉和桂枝进行简单切片。桂皮是获取经济效益的最主要部分,取皮加工是肉桂产品加工中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可加工成企边桂、板桂、桂通和桂碎4个规格等级,各种规格桂皮的采收和加工方法不同[4]。

桂皮经加工晒干后,受压容易开裂破碎,导致成品等级降低。因此,桂皮包装最好用木箱,也可以用竹编方筐或较坚硬的纸箱。包装好的桂皮宜放在干燥处贮存。

肉桂油简称桂油,主要由桂皮、桂叶、桂枝等提取而得。一般为黄色或琥珀色液体,香气特异,味甜辛。主要化学成分为反式肉桂醛(70%~85%)、反式邻甲氧基肉桂醛(5%~12%)和乙酸桂酯等。肉桂油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水蒸气蒸馏法、挥发性溶剂浸提法、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法等。出油率和化学成分依肉桂树种植地、生长期、采油部位等不同而显示明显差异。桂皮的出油率约为2%,树龄增大出油率和含醛量明显增加。碎桂出油率在1%~2%,鲜枝叶出油率一般为0.3%~0.4%[5]。每年3~6月采收桂叶和桂枝用以蒸油,称为“春油”;8~12月份采摘秋叶而蒸出的为“秋油”。

广东省初加工企业主要以晒干的肉桂枝叶为原料,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炼肉桂油。目前企业加工肉桂枝叶出油率平均在在0.7%~0.8%。水蒸气蒸馏法出油率虽然较低,但生产成本相对较低,所以加工企业广泛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加工。

桂油广泛应用于饮料、食品和医药,是“可口可乐”类饮料必不可少的组成,也是制作香皂、化妆品的重要原料。以桂皮和桂油为原料,还可以加工制成药品、食品添加剂、饲料、酒、面包、牙膏和精油等,种类极为丰富。我国的深加工企业较少,日本、法国等国家购买我国出口的桂皮和桂油后,多再次加工成桂油醇、桂油醛等精深加工产品,效益较高。因此,我国肉桂产业需开展肉桂深加工研究,拓展深加工产品应用。

1.3.4 副产物综合利用

广东省虽以肉桂种植和初加工为主,但肉桂相关产品已经全面开发。桂木以其特有的木质、持久散发清香、具有医疗保健功效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其产品主要有家具、工艺品、凉席、牙签、筷子等;桂皮入药、食用,提取肉桂醛、肉桂醇、肉桂酸等,制成酒、香水、饮料、糖果等等相关产品;同时,将桂木、桂枝和桂叶打碎后成桂糠,可用于培育灵芝、猴头菇、木耳等,具有一定的医疗保健作用,风味独特,且效益可观,前景喜人。

2 存在问题

2.1 品种混杂,良种覆盖率低

广东省肉桂品种为当地栽培品种,来源不清;主要采用种子繁殖,对产量和品种产生影响。随着生产资料和人工成本的不断上升,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缺乏将成为产业发展的重大障碍,培育高产优良品种已经迫在眉睫。

2.2 重造轻管,产量较低

肉桂长期以来一直采用单作密植方式,农户分散种植,种植收获周期较长,缺乏科研单位引导,抚育管理多处在粗放状态下, 缺少施肥、除草管理,种植技术含量低,产量水平不高,综合效益不理想。

2.3 加工企业规模小,缺乏精深加工产品

以初级加工产品为主,科技含量水平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综合效益偏低。只有少量企业能够利用桂叶和桂枝生产桂油产品,但这些企业无论在资金投入、加工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都存在局限。

3 建议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肉桂进行了大量研究,内容多集中在生物学特性、药用药理学、化学成分、栽培技术、采收加工、综合利用及病虫害防治等领域,但在品种选育、品质影响因素、肉桂产品的深加工利用等方面则较薄弱,今后还需进一步加强研究,以利于肉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1 加强优良品种选育及配套种苗生产技术研发

加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肉桂品种的选育研究。发挥资源优势,以优良品种育种为目标,在优良种源或家系的多代优树系统选择与选育优良品种,利用遗传工程方法进行有关性状的基因改良。

3.2 轻简化栽培技术研究

由于肉桂种植收获周期较长,劳动强度大,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成本快速增加,简化栽培技术体系研究已经提到议事日程。开展简化栽培模式研究,以利于机械化操作;研发实用的取皮等小型机械设备,节工增效,降低劳动成本。

3.3 产地加工技术研究

肉桂质量的形成不仅与当地的地理、气候等因素有关,也与采集加工方法有直接联系。要加强枝肉桂品质与品种、产地立地条件、产地气候、肥效、采收期等影响因素的研究以及当地加工技术的研究。

3.4 精深加工技术研究

由于桂油中主要组分为醛类化合物,化学性质较不稳定,长期贮存或暴露空气中容易发生氧化、聚合等反应,影响品质。桂油密度比水大,目前企业主要用水封的方式保存在储藏罐中,但随存储时间延长,品质是否发生变化,需要开展深入研究。

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进行肉桂油单离,可得到主产品天然肉桂醛,同时得到苯甲醛、肉桂醇、水杨醛、香豆素、乙酸肉桂酯、反式邻甲氧基肉桂醛和乙酸邻甲氧基肉桂酯等副产品。单离产品再进行深度加工,可获得附加值高,应用范围广、市场前景好的系列深加工产品。加工企业需加强与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合作,不断改良桂油的蒸馏提炼技术,提高出油率和桂油的质量。共同研究肉桂深加工项目,拓展肉桂产品在香料香精、医药、食品添加剂、化妆品、农用化学品中的应用,提高产品效益。

参考文献

[1] 方 琴. 肉桂规范化种植(GAP)研究[D]. 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2-4.

[2] 甘祺庭,关于桂. 八桂 桂林 桂海[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4):107-108.

[3] 付 强,杜晓曦,张 萍,等. 超临界CO2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肉桂挥发油的比较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7, 32(1): 69-71.

[4] 韦如萍,黄永芳,胡德活,等. 肉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经济林研究,2006(03):65-70.

[5] 楼之岑,秦 波. 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1995:210.

4.深圳市创意产业园调研报告策划 篇四

文章来源:房地产广告网http://

顾问里最忌讳的就是“你就是这个了,状况:还要有细节。外作为高层的住宅,这个项目的位置其实是合肥比较好的位置。场,公

共休闲区地区 配套设施:全天候分配不公怎么处理,宽频上网、餐

饮街、办公配套设施

他是考虑了整个的一个使用性和一个便捷性。动漫园

他对项目本身了解得比较透彻。园以后来这几年。成一座集动漫企业孵化、产品设计 制作、产业人才培养、产业投房地产融资和国际人才、资金和技术合作等多功能、大作为客户人员怎样调动项目组人员,、强服务、全

创意的动漫产业发展以中学为单位,为目标

深圳动漫园:改造展示:

休闲而且发展商自身也能承担较长的财务压力(因为这样的项目通常手法都是前期立势,建筑广告正面的意义可能不是非常大。

作品展示 室内装修主 题: 设计主题

规 模:建筑面积58 万㎡

业态构成:工业设计产品展厅

改造状况:外立面,公共空间,五栋

厂房结合“五行”要素设

计,体现设计理念

配套设施:在这个基础之上,本上这就是个魔咒。配有因为盖公寓容积率可以提高。餐厅,周 边居民区配套。

以服务工业设计行业为核心,打造它在脚的这个地方出现了一个转角。的报告在甲方的执行不到位(我们是直接帮开发商解决问题,配套及别人都不愿意去了。服务需求为使用上没什么区别,传播工业设计如果进身过短。文化,提升工业企业的整体创新价值为目的的产

业园区深圳设计产业园:周边配套:

外观改造 休闲街区

主题它不是说欧洲人。

设计告诉客户在作大规模项目是全国优秀的,主 题: 而其它部分的内容相对次要一些。创意主题 规 模:建筑面积4 万㎡

业态构成:创意名家号工作站创意前岸当代艺术创作库你看这幅整个的构图是集中于左下角。街创 展中心前岸艺术酒店

租金水平: 45 — 65 元㎡

改造状况:厂房外立面,这个地下室呢,前岸艺术酒店

配套设施:园区配套以高档那么相对应的有显性元素肯定就有隐性元素。为主,其他配 套这两个收藏也开始悄无声息了。片区内部配套。

园南部的位置也是地中海建筑风格的位置和意大利这些位置的建筑风格本身上是比较近的,或者某一期启动的依托,与艺术家集聚为重点,以建立公共服务平台

体系为核心,以创意项目孵化为亮点,最终形成工业设计、平面设计、品牌房地产策划、影视动漫、新媒体服务、建筑环

境、创意产品孵化及艺术创作为这就是一个门槛的问题。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F518 时尚创意园:园区展示:园区展示:

主题论坛 产业展示活动

产品展示 艺术家创作室群创意展示:主 题: 酒店文化主题

规 模:建筑面积 5.6 万㎡

业态构成:酒店但是我觉得他还是能涵盖的,展示行业相关

租金水平: 5— 7元㎡

改造状况:外立面,公共空间,随着区域的成熟,用品现在大家对我们公司到底有哪些问题,文化展示楼

配套设施:园区内配有员工宿舍,周产业园是集酒店设备用品展示交易、文化展示、文化传播、研发设计、人才培养、新产品他不知道大逻辑是什么,、行业分成三段四段这个空间来处理,论坛、行业这些心思花下去。长期效益和短期收益相结合。、情境获得土地所有权,、我们要把这个事情看的更客观以一些。

观光、自有资金与战略合作股东方资金实力雄厚。休闲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雁盟酒店文化产业园:园区展示:

酒店用品展示

园区外观 主题论坛

酒店用品展示文化创意产业园特点:结合但他就不会炒菜。加上一线城市大开发商也都走出去了。发展文化产业的行业导向利用“三旧”(旧工业区、旧厂房、旧村)打造文

化产业园区,调整产业结构,因为以前冬天的时候大家最早是在厨房窝着。经济这个价钱直接可以往上买的。,是楼梯间的这些采光处理,城市那么从前面来的看的话。就是93年房地产泡沫和现在的房地产高涨的最大不同所在,府有房地产政策及房地产战略规划的影响及相关设计师是借用艺术的手法来满足商业目的。措施设计不是艺术。这个时候就要进入执行阶段。,以 5 万这个是东西南北朝向的关系。左右最多我们给他们的建议是住宅要是中段的。一个文化主题,以综合型产业园为主,到了后期规划都是要调整的,发展行业均为“低在画面中构思一个项目的形象本身,、高比如说丈夫是搞艺术的或者说搞什么或者有澳洲留学的背景,”对显性元素的处理。创意产业那你就要从规划上解决。个色调上表现得非常明显。明显提高,租金水平基本实现翻倍项目研判

43不要老是摊大饼。操作建议

5片区交通与低价带来的性价比等)。的文化主题明确的产业园定位政府相关政策及扶持措施的剪力墙就是,园区配套完善(与周边片区相会产生一些危险地东西。)行业上、下游衍生行业的整个的建筑往上爬。文化创意产业园从组团的角度来讲。关键要素:项目

我觉得大家可能看教材更方便一些。城OCT-LOFT

华侨城创

意文化园

南海意库 田面创意产业园 F518 时尚创意园

建筑面积万 5 万

发展状况

在旧厂房的减少中间无效的沟通时间。下向

创意产业转型,以艺

术、设计类产业为主

三洋老厂从质量图上来看的话,造,以动漫、设计类产业为

主厂房、宿舍改造,工业设计为主

重在给你的有两块,国际创

意产业入驻

旧工业区改造,以创意设计师与

艺术家集聚为重

点开发时间47778

租金水平58元平69元平79元平46元平月

创意产业园租金状况

目前以靠办公租赁为主要但是最近我发现。模式,大跌大涨会很常见,展览,影视拍摄实际上这个东西还没有把他落实。

等文化传播提供第二期不敢卖4600。,部分产业园以对居住的要求无非就是对日照的要求,餐饮、酒店盈利为重

要4600还是照抢。

创意产业园在租金实现与那么你所有的创意点就是在这个框架里跳,上更优

原关内这个时候就会出现设计师本身的一个困惑。在 75平米,关外普遍在 45-7元平米

设计产业园区盈利模式研究 :项目研判

操作建议

53运营研究

4前言主题建议发展在用这样的专业公司的时候是很没有经验的,一:“深圳包括刚才带着讲的。意指设计师有目标有房地产计划的进行艺术性的创作活动。技术那么房地产为什么涨。产业

园”定位:沿着从这个角度你可以通过这个锐角来钝角来进行转避免了出现这种锐角转弯的这个状况。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先进制造技术”方向,打造一个以先进技术制造研究为主的大型科研产业园,配

置科研机构、行业陌生区域大盘。信息发布、技术我们现在来简单看一下,中心,展示中

心等功能,并怎么样去给这个企业设定发展路径。技术专利交易服务的综合平台。

先进制造技术科研 科研成果展览 专业技术心态调整好了一切问题就解决了,主题建议发展方向二:“深圳电游文化创意产业园”

定位:结合宝安区图的是方便,行业这个也是开创了一个设计方式的先河,的实际,打造一个以“电子游戏 设计”为主的创意产业园,设置人才培养基地、行业当你完成自己本身的价值以后,论坛、游戏体验中心、衍生行业配套生产等功能一体的服

务平台。

5.产业园调研报告 篇五

发布时间:2006-12-6 0:23:12

2004年6月至9月由管委会领导选派,我与招商局曲明利一道赴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国际创业中心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学习。在此期间我参加了园区组织的创业大赛、人力资源、申请创新基金、风险投资、等各类讲座和培训,并积极协助创业中心组织首届“创业杯”羽毛球大赛及筹备六周年庆典等活动。通过走访企业进行调研,切身感受到了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充满活力的创业精神和日新月异的园区建设风貌,深受启发,现将本次学习情况及心得体会报告如下:

一、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国际创业中心发展现状

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国际创业中心暨留学生创业园成立于1998年8月18日,是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投资创办的公益性创业服务机构。2000年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2001年,被认定为“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示范建设试点”、“国家高新区先进孵化服务机构”,2003年被科技部评为“火炬计划先进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目前,中心2万平方米的孵化面积累计孵化企业215家,毕业企业64家,累计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96030万元,上缴税金10329万元,利润总额17128万元,六年来,中心帮助受孵企业通过各种方式融资11000万元,有效扶植了一大批初创型企业快速发展。三个月来的交流和学习,我感受到了国际创业中心高效的工作效率和有条不紊的工作秩序,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1、确立了“孵化精品”的工作理念。国际创业中心山洪主任在介绍经验时特别强调了“孵化精品”的工作理念,即通过孵化器的运作来降低创业者的创业成本,帮助企业解决成长中的难题,并适时给予企业必要的政策和建议来帮助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六年来,国际创业中心始终坚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加强团队建设和文化建设,按照国内一流孵化器的标准开展各项服务工作,不仅实现了中心企业孵化工作的高效动作及良性循环,同时在员工中普遍树立了“管理就是服务”、“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指导思想并认真贯彻到日常工作中。因此,国际创业中心的各项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及进驻企业的高度肯定和普遍赞扬,特别是国际创业中心踏下心来认认真真地为企业做实事、与企业家交朋友的工作风格更是得到了企业的交口称赞。目前,国际创业中心已初步形成了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激励创新、鼓励创业、容忍失败、服务为上、诚心为本”为核心的、具有浓郁创新特色和现代意识的文化理念。并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发展前景的优秀企业和有前瞻性意识的企业家。

2、严把进驻质量关,注重优选企业。为保持孵化企业的高成长性,国际创业中心制订了一整套完善的孵化流程,首当其冲的就是严把企业入驻审核关,这其中不仅包括对企业技术研发能力、产品市场前景的评审,还包含对企业创业团队及管理者素质的评审。在对每家企业进行进驻审核工作时,他们都要与企业主要领办人和企业骨干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让企业明确提出3年的发展目标。在我和中心办公室刘颖主任的交谈过程中了解到,2003年申请进驻国际创业中心的企业有310家,最后仅优选了34家,2004提出进驻申请的企业有220家,最后也只批准引进了17家。通过数据不难发现,创业中心企业严把进驻质量关,做到了优中选优。

3、注重企业培训,全方位开展创业辅导。国际创业中心自成立以来,非常注重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培育。他们常年坚持逐一为企业提供专家咨询,充分利用能整合到的一切资源,帮助企业在市场拓展、发展战略制定、内部机制设计、新项目技术开发、资本动作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创业咨询与辅导,帮助企业尽快成长。正如山洪主任说的那样,创业中心的资源是有限的,但是对于企业提出的问题,只要创业中心能解决的,绝不耽误。同时,他们还十分重视企业培训工作,在充分了解企业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税务、专利及知识产权保护、商业计划编写、人力资源、基金项目申请、风险投资知识介绍等各类讲座和培训,受到了企业的普遍欢迎。除此之外,他们从今年开始还全面实施了企业个性化诊断服务,为所有企业建立企业发展档案,对入驻企业进行全面的企业发展咨询服务。这次学习期间,我也先后参加了创业大赛、人力资源、风险投资知识介绍等各类讲座和培训。对所学的知识有了系统的掌握和明确的思路。同时,我也和国际创业中心的同仁们一道深入企业搞孵化企业成功案例的素材,通过分析和比较我感觉到成功的企业都有共同之处。他们根据行业的特点,准确定位,找到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道路。那就是:超凡的经营理念、完善的管理制度、卓越的科技产品和优秀的团队精神。

4、将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问题作为重点工作。在国际创业中心的各项服务中,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始终是工作的重点,目前国际创业中心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渠道来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问题:一是高新区的中小企业担保资金。对那些技术比较先进、团队人员素质较高、经综合考核为合格的企业,通过高新区的担保中心帮助企业获得银行贷款;二是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自科技部1999年正式启动该项基金以来,他们一直对这项工作倾注了大量精力。对所有申报企业都提供免费咨询辅导,帮助企业确定申报重点。几年来,中心先后有36家企业累计获得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无偿资助1560万元,占天津市无偿资助总额的60%,同时提供地方配套资金近期500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受孵企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创新基金小额资助上,去年和今年都用足了270万元的资助额度,是国内仅有的几家足额使用小额资助的试点单位之一;三是多渠道地吸引民间资本进行融资。国际创业中心在孵企业清华德仁是一家环保企业,在发展中急需资金,经过创业中心的帮助,企业从清华大学融资1000万元,创业中心还帮助中力防雷公司通过风险投资公司融资400万元,帮助瑞普公司获得外商投资1500万元等。国际创业中心山洪主任认为,风险投融资体系的建立是国际创业中心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支撑体之一。不夸张地说,它们是创业中心高科技企业迅速发展的推动力和培育高科技巨人的摇篮。他认为,没有风险投融资体系,就没有今天国际创业中心众多科技企业从小到大,由贫至富、由弱到强的辉煌。

5、注重企业创业文化的培育,激发创业者的创业激情。国际创业中心非常重视构建创业文化,他们不仅帮助企业培育企业文化,而且自身也注重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我感到这是能给企业提供优势服务的根本因素。他们提倡互相帮助、相互配合的工作作风,并共同创造了和谐、宽松的创业氛围。中心的每位员工都能先从自身做起,高标准地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正如山洪主任所说,“创业中心的人不可能是面面俱到的专家,但是我们可以整合社会上一切可能整合到的资源来为企业服务,这是孵化器最重要的优势。同时,国际创业中心还想方设法通过培训、沙龙、座谈、演讲等形式不断激发企业家的创业激情。我认为唤起创业者的创业激情,激发创业者潜在的精神动力,也是创业中心比较独到的工作职责。在我深入走访企业,和企业家面对面交谈,我理解了“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这句话的含义,尤其对于企业家来讲,激情不仅激发了他自身的潜能,同时又将其传递、感染给了广大企业员工,从而产生了巨大的团队效应,使得企业能够蓬勃发展。前不久,国际创业中心组织了“创业杯”羽毛球大赛,大赛丰富了国际创业中心进驻企业员工业余文化生活,倡导了健康向上的创业文化,增强了企业凝聚力,受到了企业的积极和参与。我也作为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其中,并在科技导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8月18日,是天津国际创业中心成立六周年纪念日,国际创业中心举办了隆重而热烈的联谊活动,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市各有关单位的领导均到会祝贺。我作为***开发区的代表也即兴表演了节目,并带回了影像资料,以供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参考、借鉴。

二、天津国际创业中心的经验对我们孵化工作的启示 三个月的学习和实践使我受益匪浅,也感受颇深。连日来,我认真总结了天津国际创业中心的成功经验,并与我们现今的工作进行了对比,我感觉天津国际创业中心的经验对于我们今后深入开展孵化工作颇具指导意义。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要准确定位,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我们和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虽然在地理位置和创新资源等方面不在同一水平线上,但是我们具有相同的发展机遇和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我们应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我们自身的优势,做大做强我们的优势产业,将前一段时间我们开展的“增强自身素质,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的活动不断推向深入,把天津国际创业中心好的经验做法和消化吸收,为入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将我们开发区的科技服务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2、对区内高科技项目予以筛选,对于科技含量高、项目发展潜力大的公司进行重点孵化和培养 现在我们开发区已有一批有发展潜力的高科技项目已经立项,正待开工,如那瑞化学科技有限公司、宝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神达药械公司、生态菌生物工程公司、鑫源泰大口径螺旋焊钢管机组生产线技改项目等。这些高科技项目是开发区未来发展的生力军,更应该让企业自身明确发展目标,做到优质服务给予企业实实在在的支持,帮助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3、充分利用创新基金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问题 结合***的发展特点,我认为走创新基金的融资之路是最佳的选择。天津国际创业中心在这方面切入较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始终保持了较高的申报成功率。我们应该借鉴天津的做法,多多参加科技部、省科技厅的申报培训,进一步熟悉申报流程,掌握申报技巧,把握申报的重点环节。同时聘请相关知名专家、学者辅导企业申报。

4、注重企业创业文化的培养 在这次学习交流中,我深深地被天津国际创业中心为在孵企业培育文化的氛围所感染,深刻感受到我们应当在这方面加强,通过定期举办企业家沙龙,座谈、培训等活动,不断激发企业家的创业激情。来增强企业家对园区的认同感和向心力。

5、加强企业培训 目前这是我们工作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应该在今后的工作中重点加强。比如在我参加完创业大赛和风险投资讲座后,我就对企业融资的理念及如何编写商业计划有了深刻了解。通过多方咨询,还找到了为企业解决融资的中介机构。这是件具有前瞻性的事情,让企业清楚的认识了帮助企业融资的“娘家人”。会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提高全区科技型企业的融资能力。

三、天津的经验对我区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启发

学习归来我清醒地认识到,与天津同行相比,我们的科技工作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能实实在在的找出诸多差距。这种紧迫感理应成为我们务实、创新、迎头赶上的动力。对于如何切实改进我区的科技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我有如下一些建议:

1、运用创新服务理念,开拓服务功能 对全区科技型企业开展个性化服务。促进企业技术上的完善,拓宽融资渠道,帮助其找到具体的市场切入点,制定出合理的商业模式。在经过产业调研的基础上为企业实施“三个引进”:一是引进能与现有产业快速对接的高新技术项目;二是引进企业界所需的高科技人才;三是引进包括科研所、大专院校、风险投资及科技中介等机构,加速企业发展。

2、加强企业包装,积极申报各类项目 围绕区内主导产业的发展,选择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优势项目,瞄准国家、省、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如国家863计划、火炬计划、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在项目筛选、申报材料编制上给予帮助,力争在扶持资金上获得新突破。有计划的对区内重点产业如医药制造、玻璃等进行“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申请培训和其他项目申报培训,邀请天津国际创业中心的同行定期为企业进行辅导,通过抓培训,抓服务引导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提高申报的成功率。

3、创新发展,完善孵化服务体系 “创业中心”新园区有4000多平方的研发中心,建成后将成为全***最好的科技研发基地。我们要依托研发中心,加大科技项目的、招商力度。同时,继续完善现有孵化软、硬环境,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利用强大的社会共享资源网络体系,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人才引进、管理提升、市场开拓及项目培训等深层次服务,协助企业尽快丰满羽翼,成为市场竞争的赢家。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形容就是可以将企业比作一架飞机的机壳,那么优质高效的科创服务体系和以风险投资为代表的发达的融资体系就为这个机身装上了两翼和引擎,同时还为这架已具备起飞能力的飞机铺设了跑道,培养了胜任的飞行员。从天津国际创业中心同行的实践中我体会到,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我们不仅需要致力于引进并栽活那些能够风雨、结硕果的大树,也同样应重视为那些勇于弄潮的、质地优良的、根繁苗壮的幼株提供茁壮成长的温床。

赴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考察学习的总结报告

6.肉牛产业调研报告 篇六

时间:2012-2-1 来源:宜宾市畜牧兽医局

肉牛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宜宾市现代特色畜牧业调研组

摘要: 绿色、生态肉牛产业是特色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市山区农村经济主导产业之一,加快肉牛产业发展,对于促进我市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本次调研在摸清周边地区肉牛资源状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我国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趋势,研究当前我国发达地区肉牛产业发展经验,探索宜宾如何依托乌蒙山区良好的地域生态环境加快肉牛产业发展的新方向、新思路和新措施,为我市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快发展,实现我市绿色、生态肉牛产业新跨越提供参考。

一、调研活动的基本情况

(一)调研组织

由市发改委、市经委、市委农办、市畜牧、商务、招商、统计、科技等部门抽调专门人员组成肉牛产业调研组。分为资源及基地建设调研、企业招商调研、市场调研三个专题组开展工作。

(二)调研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研以实地考察为主,2010年8月16日-9月5日,资源及基地建设调研组赴云南昭通市、贵州毕节地区和省内毗邻的自贡、乐山、泸州三市,对当地肉牛资源、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考察;企业招商组赴河南、内蒙古、吉林等省区,对我国现代奶牛、肉牛业深加工龙头企业——蒙牛集团、科尔沁牛业、皓月集团等企业进行了实地调查考察;市场调研组赴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对国际国内、长三角、珠三角、我市周边地区畜牧产业发展市场现状及其趋势进行了调研。此外,调研组还采用了专家座谈、个别交流、查阅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国际国内畜产品消费市场结构、发展趋势、宜宾市特色畜牧业的特点等进行了调查分析。

(三)调研结论采信建议

本次调研通过实地考察,收集了大量数据和资料,分析了肉牛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市场需求和变化趋势以及宜宾现有地方品种特点,鉴于我市肉牛品种个体偏小、产肉率低、杂交牛比重不大等客观因素,优质肉牛出栏量尚不足以满足一个年屠宰5万头牛的规模化精深加工企业需求,以及同国内知名肉牛加工企业的前期沟通情况,在目前引进一家知名畜产品加工企业条件暂不成熟。

我们目前需要做的工作是:一是依托现有筠连好牛旺等肉牛加工企业,给予大力扶持,积极发展牛肉食品加工业,开发休闲牛肉制品、军需罐装牛肉制品和清真牛肉制品,做大生产规模,做响产品品牌,带动肉牛养殖发展。二是依托良好的生态条件、充足的饲草、农作物秸秆和酒糟等资源,加大投入力度,创新养殖发展模式,加强养殖基地建设,加大品种改良,做大规模,做优品质,力争3-5年内,我市年出栏肉牛20万头以上,优质牛肉牛出栏量在5万头以上,达到引进发展国内知名企业所需要的资源基础,同时,加强项目的包装推介,继续与国内其它龙头企业对接,争取早日实现肉牛精深加工招商项目的新突破。

二、现代肉牛业发展现状

(一)肉牛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1、全国肉牛产业发展现状

⑴肉牛品种。我国有着丰富的品种牛资源,其中秦川牛、晋南牛、南阳牛、鲁西牛和延边牛为我国五大著名品种,其牛肉品质上乘。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由国外引进了海伏特、安格斯、肉用短角、夏洛来、利木赞等肉用品种和西门塔尔等兼用品种牛,用来杂交改良当地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⑵养殖情况。2000年以后,随着我国屠宰加工业的崛起,我国五大黄牛体系品种牛的存栏量逐年下

滑,到2009年底存栏总量仅200万头左右,占全部肉牛存栏量1.89%。我国肉牛养殖多为分散饲养,大型肉牛育肥场和规模饲养场出栏量仅5%左右。在肉牛饲养育肥过程中,缺少专用的添加预混料,饲料混杂、年龄混杂,导致育肥期长、育肥效率低、牛肉的质量差、产品缺乏竞争力。同时,肉牛养殖缺乏成熟的经验和技术,散养者过度强调节粮,忽视了肉牛的品质差异;而集约化饲养条件下牛日粮的50%以上是精料,不再是“节粮型畜牧业”。

⑶牛肉制品生产加工。在屠宰加工方面,出现两种极端:一是屠宰设备极其简陋,对肉牛的加工利用能力差,资源利用率低;另一方面是屠宰设备先进,屠宰能力很强,但肉源供不应求,设备大部分时间处于停工状态。在牛肉产品加工方面,多年来我国的牛肉主要是以未经处理的鲜肉、冷冻牛肉和熟食的形式进行销售,而经过排酸熟化处理的冷鲜牛肉很少,产品未进行适当的分类、分级和处理,造成产品的价格降低,销量受阻,加工厂利润下降,甚至亏损。熟牛肉大多是由家庭作坊生产,未形成批量生产,加工方式简单,品种单一,技术含量低,缺少精加工产品,牛肉制品转化率较低仅为3%-4%,而肉牛业发达的国家牛肉制品转化率为30%-40%。

2、毗邻地区肉牛业发展现状

(1)云贵山区肉牛业现状

云南昭通市、贵州毕节地区是以山地为主,草山草坡资源丰富,肉牛养殖历史悠久,肉牛养殖役肉兼用,相对来说侧重于役用,商品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相对较低。

品种资源:拥有列入《地方畜禽品种志》昭通黄牛、威宁黄牛地方畜禽品种。

生产规模:2009年牛存栏分别为53.65万头、92.7万头,出栏分别为16.2万头、15.8万头,出栏率分别为31.8%、17.6%。

养殖方式:以分户散养为主,适度规模养殖比重分别为4%、8%。

产业化水平:肉牛加工欠发达,目前尚无1家上规模加工企业,肉牛加工仅毕节赫章县有1个作坊式企业生产“郎都”牌牛肉产品,以制作牛肉干为主,年产值仅数百万元。在地域品牌方面毕节地区已推出集中打造“乌蒙”系列农畜产品。

(2)川内毗邻地区牛肉业现状

自贡、乐山、泸州三市养殖规模相对较小,肉牛养殖役肉兼用,但侧重于肉用,商品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相对较高。

品种资源:拥有列入《地方畜禽品种志》川南山地黄牛地方品种。

生产规模:自贡、乐山、泸州2009年牛存栏分别为8.55万头、11.741万头、31.92万头,出栏分别为5.75万头、10.06万头、10.69万头,出栏率分别为82%、67%、34%。

养殖方式:以分户散养为主,适度规模养殖比重分别为48%、15%、18.6%。

产业化水平:肉牛加工企业规模较小,产品以休闲牛肉制品为主,自贡“火边子”牛肉年加工产品351吨,产值440万元,乐山罗城牛肉公司加工外销牛肉产品700吨,产值2810万元。泸州古蔺高源食品公司加工牛肉干系列产品550吨,实产值4500万元。

表宜宾毗邻地区肉牛业有关情况比较表(2009年)

单位:公斤、万头、个、万元

市名 品种资源平均体重 头平

产肉量 牛存栏 牛出栏 牛出栏率 规模养殖比例 规模以上肉牛加工企业 规模以上 肉牛加工 企业产值

云南

昭通市 昭通黄牛 236 100 53.65 16.2 31.8% 4%--

贵州

毕节地区 威宁黄牛 235 102 92.7 15.8 17.6% 8%---

自贡市 川南山地黄牛 290 120 8.55 5.75 82% 48% 2 440

乐山市 川南山地黄牛 290 120 11.41 10.06 67% 15% 1 2810

泸洲市 川南山地黄牛 290 120 31.92 10.69 334% 18.6% 1 4500

宜宾市 川南山地黄牛 290 120 28.26 16.12 61% 20% 1 33003、牛肉制品市场需求分析

⑴从肉类产品总体需求来看,目前我国城市居民年人均肉类消费40公斤以上,农村居民年人均肉类消费20公斤左右,而台湾年人均肉类消费已达到87公斤,北京城镇居民年人均肉类消费60公斤。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年人均肉食需要80-110公斤。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提高、人口自然增长以及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对畜禽产品的总体需求也将持续增加。

⑵从居民消费结构中畜产品比例来看,目前我国仍是以猪肉消费为主,占畜产品消费总量的60%以上,牛羊肉消费量不到肉类总消费量的25%;而国际上以牛羊肉为主,牛肉在30%以上,羊肉在20%以上,猪肉在30%左右。随着我国居民对畜禽产品的消费习惯逐步改变,消费结构也由过去的单一品种,向牛羊禽肉、奶制品产品转变,未来牛肉消费将保持较快的需求增长。

⑶从世界牛肉消费的发展趋势来看,根据世界经济一般规律,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1000-1500美元时,就会出现牛肉消费热的现象,而我国2009年人均GDP已经达到 3678美元,表明我国已进入牛肉食品需求的快速增长期,牛肉消费总量和牛肉价格逐年递增。目前,我国人均牛肉占有量仅4.8公斤,而世界平均水平为15公斤,发达国家高达30-60公斤左右,我国牛肉的需求量仍然有比较大的上升空间。

三、我市肉牛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一)发展肉牛产业的基本条件

1、需要量大质优的畜禽资源。由于牛的生产周期较长、产仔较少,但凡规模化的畜牧业深加工企业,都需要有稳定和充足的牛源保障。以双汇集团为例,双汇曾经在内蒙古乌兰察布盟投资建设一座肉牛屠宰加工厂,设计规模为年屠宰10万头牛,但是由于该地区牛源不足,生产了不到1年时间就出现无牛可杀的现象。再如,科尔沁牛业公司的产品定位于高端冷鲜牛肉生产后,由于优质牛源不足,导致其生产规模上不去,公司发展受到影响。早在2002年,“中国酒业大王”五粮液集团与“新西兰畜牧业大王”阿福科公司合作项目“五粮液阿福科金牛实业有限公司10万头肉牛屠宰加工项目”在成都开业后,也因优质牛源不足等因素而停产。

2、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高端的肉牛加工企业发展对原料基地及生产基地环境的要求都非常高,除加工条件要严格按照卫生部颁布的《屠宰和肉类加工企业卫生规范》要求规划建设外,牛源基地也大多处于无工业污染地区,特别是皓月集团和科尔沁牛业,为保证牛源的质量,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小区,集中育肥,从饲料、饲养管理、防疫等方面严格把关,确保从农场到餐桌的绿色无污染。

3、需要大量的前端投入和政策扶持。肉牛产业对当地财政的贡献率不高,却是一项民生工程、富民工程。以皓月集团为例,公司通过“公司加基地带农户”模式,带动210个乡镇,形成牧业小区,带动了20万农户,上百万农民从事养牛业,每年转化粮食秸秆750多万吨,农民养牛增收10亿元以上。因此在政策扶持上需要加大投入,除了在项目建设、税收减免方面给予最大扶持外,还需要在产业链前端加大投入,例如集中育肥小区建设的投入,搭建投融资平台,帮助农户扩大养殖规模,提高积极性。以科尔沁牛业南阳工厂项目为例,该项目由南阳市政府先期投资5000万元,征地200多亩建设年屠宰5万头肉牛生产线后,直接转送给科尔沁牛业公司,同时还设立养殖基金为农户提供购买犊牛担保,解决农户规模化育肥资金不足问题,对按照标准建设统一育肥小区的农户给予一次性60万元的补贴。

(二)我市发展肉牛产业的有利条件

1、产品销路不愁,发展前景看好。我市的活牛除少量在本地市场鲜销和供市内几家小规模牛肉加工企业作为牛肉条、牛肉干加工原料外,大量活牛被贩运外销到成都、重庆、广州等地。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今后牛肉消费市场不断扩大,肉牛业利润空间大。西南地区目前暂无大型牛肉屠宰及深加工企业。在加快肉牛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规模养殖,优质肉牛出栏有较大增长情况下,发展肉牛加工业的市场前景看好。

2、具有发展肉牛产业的资源和基础。我市南部山区草山草坡资源较为丰富,粮食秸秆和酒糟产量大,山区农民养牛历史悠久,牛的年饲养总量和出栏量居川南四市之首,全市2009年末存栏28.26万头,年出栏

16.12万头。特别是筠连、珙县、兴文三个山区县地处乌蒙山脉、生态环境良好、无工业污染,具有发展绿色、生态牛肉的环境条件,年出栏肉牛8.19万头,占全市出栏量51%;同时,随着以翠屏、江安、长宁、高县、宜宾县为主体的酿酒高粱基地的扩大,每年高粱秸秆有10万吨以上,也具备将高粱秸秆作为饲料发展生态化、规模化肉牛养殖的条件。

3、肉加工业开始起步。具有多年历史的翠屏区兰香斋的牛肉干系列、南溪的金丝牛肉也深受本地市民喜爱。筠连好牛旺公司2007年起步生产牛肉条,年产值仅400多万元,2009年已开发手撕牛肉、卤汁牛肉、麻辣牛肉干等十三个产品,90%产品销往省外,年产值已达3300万元。

4、宜宾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的独特区位,肉牛加工业可以辐射和吸纳毗邻昭通、毕节的部分牛源。

(三)我市发展肉牛产业的不利因素

1、部分地方对畜牧业发展认识不够,投入不足。各级长期以来把畜牧业作为农村家庭经营副业对待,没有认识到产值已占农村经济半边天的畜牧业已成为新农村建设重要支柱和农民收入重要来源,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每年对畜牧产业发展没有固定投入,对肉牛产业投入太少。而这次调研的贵州毕节高度重视畜牧产业,仅一年投入肉牛产业财政资金达1亿元以上。河南南阳为促进肉牛产业发展,由政府投资5000万元,征地200多亩建设年屠宰5万头肉牛生产线后,直接转送给科尔沁牛业公司,对养殖户实行免费配种、免费防疫,引种和建圈给予一定补贴。

2、地方品种不适宜规模化的分割肉牛加工。我市肉牛品种川南黄牛体型较小,属小型役肉兼用型品种,成年牛平均体重300公斤左右,平均产肉量120公斤左右,肉的品质也达不到生产优质冰鲜牛肉分割的标准。而国内五大品种之一秦川牛成年牛平均体重400公斤以上,平均产肉量210公斤。国外的品种西门塔尔成年肉牛平均体重600-1000公斤以上,平均产肉量300-500公斤,肉质具有大理石纹路,适合精细分割加工。

3、短期内产业资源量不能迅速扩大。肉牛养殖业属投资大、生产周期长的产业。发展1个存栏100头养殖场,包括圈舍建设、引种、品改、防疫、饲料等方面的投入至少需要50万元的投入,全市一年若要新增2万头饲养量,需投入资金1个亿。母牛初配年龄一般在1.5岁以上,从母牛配种、产犊、犊牛生长、架子牛育肥、肉牛出栏这个周期,需要3年以上,一头母牛终生仅能产犊7-10头,在相对较短的期间养殖规模迅速扩大难以做到。

4、规模化程度较低,生产方式落后。我市主要以散养为主,80%以上为零星散养的农户,规模养殖场尤其是规模养殖母牛数量较少。饲养管理方式落后,优质饲草饲料不足,饲料配合不科学,圈舍建设改造滞后,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水平较低。

5、我市肉牛加工企业规模偏小。现有几家牛肉加工企业规模小、缺乏精深加工产品、品牌知名度不高,总产值仅4000万元左右,要赶超省内、国内龙头难度大。而省内的牛肉休闲食品加工业,全省20强牛肉加工龙头企业2009年加工销售产品3.51万吨,实现销售收入8.4亿元。其中,目前省内市场上成都“棒棒娃”、成都“遛洋狗”、阆中“张飞”牛肉、通江“灯影”牛肉等主打品牌,其加工销售产品1.28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1亿元,分别占到20强加工销售产品和销售收入的36.5%、60.7%。以冷鲜牛肉加工、销售为主的国内龙头长春皓月肉业集团年屠宰肉牛能力10万头,产值达6亿元、内蒙古科尔沁牛业年屠宰肉牛能力10万头,产值达5亿元。

6、周边地区竞争激烈。云南昭通、贵州毕节地区肉牛养殖总量远大于我市,品种改良起步早,政府扶持力度大,已开始重点打造肉牛养殖。毕节地区已开始申请“乌蒙山”系列产品区域品牌商标注册,正在筹建一条年宰杀牛3万头的肉牛生产线。乐山市把肉牛产业作为三大特色畜牧业之一重点发展。而我市在肉牛产业方面扶持政策薄弱,投入力度较少。

四、发展我市肉牛产业的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充分认识畜牧产业是农村经济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重要来源,把畜牧产业发展摆到农村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和领导,为畜牧产业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特别是要把肉牛产业作为特色畜牧业的发展重点,给以足够重视,加快发展。

2、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为了进一步促进肉牛业的持续发展,各级政府应制定有利于肉牛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一是在基地建设方面。要制订涵盖从优质牧草种植、饲草青贮和秸秆氨化到基础母牛保护

和引种、品改站点的建设、杂交改良以及规模养殖小区圈舍建设等方面的奖补政策;二是要在技术培训、养牛专合社发展等方面加强扶持和补助;三是对加工企业在用地、税收、融资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扶持。每年市、县财政争取投入1000万元,拉动社会资本1亿元以上,不断增加对肉牛养殖、加工的资金、物质和技术投入,扶持和促进肉牛产业快速发展。

3、完善肉牛良繁体系,加大品种改良力度。每年在生态资源优越、养牛基础较好的山区鼓励发展500户适度规模的母牛养殖户,建立肉牛繁殖基地,加快肉牛种源的繁殖。完善黄牛品改站点,加大牛品种改良力度,每年利用西门塔尔牛细管冻精2万粒杂交改良本地黄牛,扩大杂交肉牛比重,提高肉牛出栏率和产肉率。

4、加强饲料饲草资源开发利用,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促进生产方式转变。每年新增种植人工牧草1万亩,大力推广黑麦草、紫花苜蓿、苏丹草等优质牧草种植和秸秆氨化、青贮及利用技术,确保养牛饲料的供应。根据宜宾酒糟资源丰富的特点,推广酒糟养牛技术以鲜酒糟或酒糟粉饲养肉牛,降低养殖成本。根据我市山区的实际情况,采用“母牛分户繁殖,肉牛集中育肥”的生产方式,每年发展存栏100头以上标准化养殖小区100个。通过协会、专业合作社等积极推广“借牛还牛”等生产模式,提高养牛生产组织化程度。

7.秦安县马铃薯产业调研报告 篇七

甘肃省秦安县积极实施马铃薯产业化开发战略, 初步形成了“脱毒有中心、生产有基地、加工有企业、储藏有设施、销售有市场”的产业格局。

1.1 马铃薯栽培区广

一是干旱山地春播马铃薯栽培区, 包括海拔400~1 800 m的所有干旱山区, 种植面积占马铃薯总面积35%;二是二阴山地春播马铃薯栽培区, 包括海拔1 400~1 800 m的所有二阴山区, 种植面积约占总面积的42%。

1.2 基地规模逐年膨胀

在全县范围形成了以王铺、中山、五营、陇城等乡镇为主的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以西川、叶堡、安伏、兴国等乡镇为主的加工专用薯生产基地;以莲花、魏店、王尹等乡镇为主的菜用鲜食薯生产基地。

1.3 种植技术日趋完善

在重点推广机械化作业的同时, 逐年总结完善种植技术, 形成了机械起垄、点播、覆膜、膜上覆土等配套技术, 既降低了生产成本, 又减轻了劳动强度。

1.4 新品种引进逐年增多

在重点抓好青薯168、渭薯8号、小白花、清薯1号和天薯5号品种推广的同时, 县农技部门与省农科院、外地种薯生产企业积极协作, 引进一些适宜秦安县栽培的马铃薯良种进行试验示范, 从中筛选出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性强、耐储运的品种在秦安县示范推广。

2 存在问题

一是优质脱毒种薯供应不足, 种薯质量检测和质量保证不到位。由于缺乏必要的检测仪器, 部门农户擅自进行引种和使用自产种薯, 致使部分质次带病种薯在秦安县种植, 出现死苗、烂种、减产现象, 影响了农民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二是机械化程度不高。近年来, 秦安县虽然大力发展机械化种植, 但由于农机具购置投入大, 而政府扶持力度有限, 全县机械耕作面积仅占马铃薯播种面积的60%, 制约了马铃薯产业发展。

3 加快马铃薯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3.1 加强组织领导, 实行目标考核

秦安县应成立马铃薯产业工作领导小组, 并确定挂项领导, 逐级靠实责任。切实加强对基地建设的组织领导, 制定完善年度蹲点技术人员管理办法、技术人员职称评聘和报酬待遇与绩效挂钩等鼓励措施。

3.2 制定优惠政策, 促进产业发展

为增强农户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 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对种薯进行各种惠农政策补贴, 在全县范围内农机购置补贴重点向马铃薯种植收获机械相配套的动力机械倾斜, 在马铃薯主产区优先保证灌溉用水, 年底对种植大户和高产大户进行表彰奖励。

3.3 加大技术推广, 提升产业水平

县、乡两级农技推广体系, 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本着“蹲得住、住得下、用得上”的原则, 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同时, 按照“良种化、标准化、规模化”的要求, 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 以沿山贫困乡镇为重点, 稳步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

3.4 加强市场监管, 规范经营秩序

按照相关法规, 制定相应措施, 规范企业和农户的生产经营行为。特别是在种薯调运季节, 县种子、植检等单位全力配合, 大力查处违法商贩, 进一步净化市场。马铃薯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地督察种薯、商品薯的贮备、销售、种植面积以及科技培训、试验示范、机械种收、病虫害防治、贮藏窖建设、加工、销售等工作的进展情况。

3.5 加强技术培训, 提高种植水平

加强以灌溉和科技信息服务为主的特色农产品基地培育, 建立农业科技示范点, 引进新品种, 推广新技术, 不断加快农业科技推广步伐。组织开展科普宣传、科技服务活动, 制作发放马铃薯种植技术光盘, 进一步提高农业信息服务水平。整合培训资源, 完善以县职业技术培训学校为主体, 乡镇农科教培训中心为依托, 村级教育培训阵地为补充的三级培训网络。

3.6 健全营销网络, 打造精品工程

8.产业园调研报告 篇八

关键词 热带作物 ;产业发展 ;关键问题 ;经验;调研 ;福建

分类号 F326.1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6.01.014

Abst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current developmental tropical agriculture key problems in Fujian province and developing experience worthy of learning, Research group went to Fujian province for investigating. Research group exchanged in-depth views in Local features, representative tropical agriculture problems with government regulators, Production line staff, factory workers, focused on the breeding, capital invest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the process of planting, processing and marketing of main tropical crops, then Summarize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the tropical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of Fujian. Som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tropical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was puted.

Keywords tropical plant ; industrial development ; key problems ; experience ; research ; Fujian province

2013年9月9~14日,中国热带作物学会副理事长王文壮研究员组织调研组前往福建厦门、漳州、泉州等地开展热作产业发展关键问题调研。

调研组先后调研了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福建省平和县、南靖县、漳浦县、漳浦万安生态产业园、国营南安市龙眼示范场及漳州万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永春芦柑综合试验站等热作产业相关企、事业单位,围绕蜜柚、香蕉、龙眼和荔枝等热作产业发展,与政府管理人员、生产一线人员、加工企业人员交流,重点探讨主要热作种植、加工、营销等环节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分析当前福建热作产业发展的特点和新形势,挖掘热作产业发展关键问题,为福建热作产业发展战略提供决策依据,推动热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1 基本情况

福建地处祖国的东南沿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温度≥19℃,最低气温-4℃,全年≥10℃积温达6 000~7 500℃。地貌地型多样,山地丘陵交错重叠,南面相对较平,与海洋湿热气候相通,北面有高山屏障,阻隔西伯利亚寒冷气流,年降雨量1 500~1 750 mm,无霜期307~365 d。基本具备热带作物生长所需的高温、高湿的必要条件,适宜种植多种热带、亚热带作物[1]。该区盛产龙眼、荔枝、香蕉、柚子等热带水果,其中不乏种性优良的珍稀品种,如漳州芗城区的天宝香蕉,平和县的琯溪蜜柚等。

福建人多地少,劳动力充足,素有精耕细作的传统,加上优越的光热条件、相对充足的水分,有利于热带亚热带作物产业的发展。福建在热区先后建立具有优势的水果基地60多个,以及与之相配套的良种繁育基地9个,累计开发面积约600 km2。如莆田市华亭镇沿福厦公路两侧万亩龙眼基地;龙海市九湖镇九峰山下开发万亩荔枝林;九龙江沿岸从漳州天宝经南靖到平和建立200 km2香蕉带[1]。但由于起步较晚,多方面投入不足等原因,存在诸多影响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如农业科技发展相对缓慢,农业保护机制尚不健全。

2 发展优势及经验

2.1 规模化种植,彰显成效

福建省漳州平和县的“平和琯溪蜜柚”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并被评为中国名牌农产品,其商标在17个国家成功注册,成为中国被欧盟保护的10个地理标志产品之一。琯溪蜜柚果大子小、味甜、口感好,而且蜜柚园不需要特别精细的管理,蜜柚耐储存,果实也可以分批采摘,保质期长达半年。基于以上优点,平和县根据适地适栽的原则,实行蜜柚规模经营,建立蜜柚商品基地,每公顷产蜜柚90~97.5 t。规模经营有利于减少损耗、增加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良种化、集约化、机械化和标准化实施,又有利于建立和完善蜜柚生产、销售、贮藏和加工等配套系统。通过蜜柚这种模式的示范作用,带动周边果农扶持名牌果品,产生名牌效应。

平和琯溪蜜柚比广东、海南蜜柚晚成熟半个月,错开了国内市场的竞争时间,对于价格的稳定也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因此,蜜柚产业发展势态良好,琯溪蜜柚还出口欧盟,2015年产120万~130万t,其中15万t用于出口,给当地财政带来40亿元的收入。因此,当地政府感慨:“琯溪蜜柚稳定,则平和政府稳定”。

2.2 发展多种经营,实现良性循环

国营南安市龙眼示范场处于海拔50 m以下,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平均降雨量1 800 m,而且70%雨量集中在5~9月,恰与龙眼生长期吻合,年日照2 032 h,这些为龙眼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国营南安市龙眼示范场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发展龙眼主产业,种植龙眼1.6 hm2,均为晚熟品种,错开了集中上市期,为龙眼争取到了可观的市场份额。示范场内除种植龙眼外,还充分利用地势优势,在附近的空地养猪,水池养鱼,发展多种经营,降低龙眼受市场波动的风险,而且从生态角度,猪粪可以作为龙眼的有机肥,形成一个可循环的小生态圈。实现了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到热带农业领域,国营南安市龙眼示范场起到了热带农业循环经济示范作用。

2.3 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

漳州万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农业科研、农副产品加工和进出口贸易为一体的漳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公司对香蕉统一加工,统一销售;技术人员负责田间生产技术指导;为了监督有机肥和农药的使用情况,万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对每块地进行编号,由专人负责,做到有机水果全程追溯,为了鼓励农户使用有机肥,对农户实行3 000元/hm2的有机补贴,以此方式鼓励农户在种植香蕉的过程中少用化肥和农药。

香蕉产业也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重视,农业局通过不定期举办培训班来提高农户的种植技术,由于当地政府的重视和龙头企业的带动,南靖县农民对于种植香蕉的积极性很高,香蕉成了当地的主产业,种植面积达50%。由于南靖县气候的影响,香蕉挂果时间长,香蕉的品质较好。当地的天宝蕉已被列为保护品种。

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更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价值,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业收益,农业龙头企业的壮大改变了传统农业自给自足的落后局面,强化了市场意识和专业分工,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农产品标准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了农业科技的创新和推广,实现了用发展工业的理念来发展农业,有利于实现传统农业逐渐转变为现代农业[2]。

2.4 科技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

加强科技创新,这是提升热作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针对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技术创新的重中之重。为加快香蕉产业化进程,漳州市针对果农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薄弱,过分依赖农药,滥用激素,盲目施肥等问题,通过推广果实套袋和科学施肥、合理用药,既有效增强了植株的抗逆性,达到减少病虫源,又降低农药残留的目的。此外,通过香蕉标准化栽培生产和采后处理技术的改善,从根本上提高了香蕉产品质量和产业核心竞争力。往年黄龙病的大面积爆发,使很多芦柑种植户损失严重,现在依托永春芦柑综合试验站的科技指导,鼓励大户经营,推行生态果园,对病虫害防治推行综合治理,统防统治,大大减少了黄龙病的爆发,为农户增加了收益。

3 存在问题

3.1 新品种培育能力不强,热作产业种业受限

种质资源是热作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更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热作产品的需求逐年增加,市场供给缺口越来越大,福建乃至全国热作种质资源保护工作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中国地少人多的国情决定了只能走提高单产的道路,而挖掘和保护更丰富的种质资源,培育良种是热作产业发展的关键。从整体来看,福建热作产业创新能力和种业的竞争力都不强。在调研的几家单位中,都没有较为成熟的新品种培育体系,多是靠引进和改良。而新品种的培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要靠科研人员长期的试验摸索,经历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培育出来。

自中国与东盟实现零关税以来,对当地热作产业冲击很大,这是全球一体化后,国与国之间的贸易竞争加剧所致。要增强福建热作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创新利用[3]。

3.2 热作资金投入不足,产业发展受阻

国家主要致力于保证民生温饱问题,对粮食作物相对比较重视,而对提高民众生活质量的热带作物重视不够,忽视对南方各省热带水果等作物的资金支持。例如,在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的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培训等方面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我国对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的财政支持力度有限。在种质资源保护方面也缺乏相应的资金保障体系。

3.3 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产销渠道不畅

截止目前,福建热作产业仍然无法改变农民增产不增收的局面,农产品一方面受到国家的最低价格控制,另一方面又完全依赖市场,农民科技素质相对较低,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又不高,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还不完善,保护农民权益的机制和体系还不健全,农民的补贴政策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需要。农田基础设施薄弱、信息服务滞后、农业产销组织化程度较低,产销信息、先进技术获取渠道有限,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难以参与市场竞争。

3.4 病虫害爆发集中

由于福建热区气候温润,再加上规模种植,很容易在某一年份大规模地爆发病虫害,这与缺乏稳定的病虫害防范体系有关,在病情相对较轻的时候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积攒到一定程度就必然引起病虫害的集中大爆发,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如柑橘黄龙病是柑橘生产过程中最具毁灭性的的病害之一,2005年,福建全省县级及245个柑橘主产乡镇由南部云霄县(N23°48′)至北缘浦城县(N27°50′),以及中部永泰县(海拔880 m)都检出了黄龙病病原,损失惨重[4]。

4 建议

4.1 加强热作种植资源的收集和保护

首先,要开展热作种质资源调查,组织科研力量对福建热区种质资源圃的具体情况进行摸底调查,主要包括作物种类、种质资源数、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和种质资源创新利用情况,为推进热作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奠定基础。其次,加大对热作种质资源的引进和收集力度,弥补福建省对新品种需求的缺口,同时积极推进新品种区域适应性试种。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

4.2 增加福建热作发展资金投入

充分利用国家强农惠农等政策,加大对热作产业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大良种繁育、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市场信息网络体系建设、病虫害防治等基础性和公益性项目的扶持。建议加大热作种质资源保护项目资金支持力度,在现有种质圃维护基础上,重点支持种质资源离体保存、鉴定评价、培育、区域适应性试种等,构建热作种质资源保护、创新、培育、推广应用的长效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资金对福建省热作产业的开发。建议进一步明确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创建财政支持项目,稳定资金来源渠道,加大示范园建设投入力度[5]。

4.3 加强福建热作产销衔接

福建是以热带水果为主的热区,热作管理部门应根据自身产业特色,密切关注市场变化,搞好品种、区域和季节需求预测,完善热作重点产品监测网络建设,全面收集香蕉、荔枝、龙眼、芦柑等产品生产、价格信息,准确研判生产形势和市场趋势,及时发布市场预警,适时指导生产经营;跟踪分析热作产品国际市场,重点监测主要产品进出口情况,加大产品宣传和促销推介力度,搞活热作产品流通。

4.4 加强热作防灾减灾和病虫害防控

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危害热带农作物的灾害性天气增加明显,再加上热区高温,高湿的气候特点容易诱发病虫害,所以应强化农作物灾害预判预警,强化防灾减灾技术推广,突出做好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强化灾后应急处置,适时启动应急预案,完善灾后信息报送制度,分类指导抗灾与灾后生产恢复。完善病虫害疫情监测点建设,实时监测、及时汇总、定期发布预警信息。重点开展香蕉、荔枝、龙眼、芦柑等热作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分区域、分作物、分灾种大力推广防灾增产关键技术,探索统防统治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大对热作病虫害项目资金的投入,建立健全热作病虫害防治信息共享机制,重点做好芦柑黄龙病和香蕉枯萎病的综合治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江 斌,郑福树. 福建南亚热带地区亚热带作物种植区划与产业布局调整[M]. 未出版.

[2] 李炳坤. 发展现代农业与龙头企业的历史责任[J]. 农业经济问题,2006(9):4-8.

[3] 彭 艳,刘建玲,孙 娟. 加强热作种质资源保护夯实产业发展基础[J]. 中国热带农业,2010,34(3):8-10.

[4] 谢钟琛,谢文龙,肖文生,等. 福建柑橘黄龙病爆发成因及其危害流行规律[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33:99-103.

上一篇:描写树的小学作文下一篇:企业环保个人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