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教学案例分析(精选7篇)
1.醉翁亭记教学案例分析 篇一
《醉翁亭记》与《岳阳楼记》对比分析
《醉翁亭记》与《岳阳楼记》两篇文章在写景状物上各具风格,两篇文章充分的展示了北宋诗文改革的辉煌,语言清新,骈散相间,堪称宋代写景散文双壁。
但在思想艺术上很多人认为《岳阳楼记》似乎更胜《醉翁亭记》一筹。
《岳阳楼记》表达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种忘我的境界,引发出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出作者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博大胸怀。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在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写的一篇散文。在这里作者把政治失意,仕途坎坷的内心抑郁和苦闷寄情于山水之间,消融于与民同乐之中。欧阳修以“己悲”而排遣于山水之中,以“物喜”流连山水之中得到乐趣。两个作者相比较,欧阳修与范仲淹二人的思想境界孰高孰低已见分晓,让人们足以感受到了他们思想的差异。可是,二人同样幼年丧父;同样出身贫寒;同一时代;同朝为官;同学儒家之术;同样遭贬而作此篇。那二人的思想境界真的是有如此的差异吗?
请看这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试想,欧阳修如果不是醉态,他能“在乎山水” 吗?由此可见,作者之乐恰恰是在醉态中表现出来的。
欧阳修曾在《伶官传序》中最后阐述:“祸患常常是由一点一滴极小的错误积累而酿成的,纵使是聪明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种爱好之中,受其迷惑而结果陷于困穷,难道仅只是溺爱伶人有这种坏结果吗?于是作《伶官传》。”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作者对玩物丧志深恶痛绝。文中引用了《尚书》名句:“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在这痛切的`总结中,一个从小就深受儒家积极入世思想影响的人,饮酒行令,投壶对弈,陶醉在山光水色之中,他能心甘吗?欧阳修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博大的胸襟显而易见。
综合上述,其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高尚情操,已经暗含在《醉翁亭记》的字里行间,因为欧阳修“醉”了!醉态的他能与民同乐,否则清醒之时便是“先天下忧”!
因此笔者认为两篇文章无论是在写景状物的表现艺术上,还是在思想艺术的表现上都是难分伯仲。
2.醉翁亭记教学案例分析 篇二
一、引言
古代散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其中很多名篇佳作脍炙人口, 流传至今。古代散文通称古文, 它们或记言说理, 或讲述神话, 或还原历史, 或记述人物, 或借景抒情, 或托物言志, 内容包罗万象。它们辞藻对仗, 骈散结合, 强调音韵, 讲究修辞, 文字微言精义, 韵律优美动人。这些文字和韵律承载着中国的文学精髓, 因此古文英译对于中国文学的传播与传承至关重要。
把这些古代散文翻译为现代英语, 既涉及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的语内翻译, 又囊括从现代汉语到现代英语的语际翻译, 这是一大挑战。
余东、刘士聪 (2014) 从英汉散文节奏构成及其审美功能, 论述散文节奏在翻译中的再现。杨艳 (2005) 从文言文本身的风格形式和文学结构, 在理论上给出了翻译的可行性论证。但如何根据古代散文自身的韵律、词法、句法、篇章的特点, 对古代散文英译进行全面的思考和研究的还为数不多。
因此, 本文选取欧阳修的代表作《醉翁亭记》, 从古代散文节奏韵律、词法、句法和篇章四个层面出发, 对杨宪益、戴乃迭译本、罗经国译本和Herbert A.Giles译本这三个译本进行对比分析, 通过原文与译文之间、三个译文之间的对比分析, 总结古代散文翻译的启示。三个译本一个为中外合译, 一个为中国人所译, 一个为英国人所译, 颇具代表性和典型性。
二、节奏韵律
《醉翁亭记》中, 作者借描写醉翁亭的自然美景和太守宴游的热闹场面, 表达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除了内容精彩、意境高远, 之所以为世人传诵, 原因之一就是它讲究节奏韵律, 读来朗朗上口。如:大量运用骈偶句并夹有散句, 骈散结合, 整齐中有变化, 音调读来铿锵有序;“而”字反复出现, 回环往复, 充满了旋律感;等等。
例:临溪而渔, 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 泉香而酒冽, 山肴野蔌, 杂然而前陈者, 太守宴也。
杨译本:There the governor gives a feast...The fish are freshly caught from the stream, and since the stream is deep the fish are fat;the wine is brewed with spring water, and since the spring is sweet the wine is superb.
罗译本:Some are fishing by the creek where the water is deep and the fish are big.The water itself is faintly scented and the wine brewed from it is crystal clear...edible mountain herbs.
Giles译本:A cast in the stream, and a fine fish taken from some spot where the eddying pools begin to deepen;a draught of cool wine from the fountain;and a few such dishes of meats and fruits...constitute the Governor’s feast.
原文四字格、五字格、六字格相互对比, 回环往复;中间四个“而”字、两个“溪”字、“泉”字、“酒”字以及同音字“渔和鱼”交替重复, 构成了韵律上的和谐;此外“……者……也”判断句的运用, 诵读起来韵律十足, 给人以美的享受。
怎样把原文体现的韵律转换到译文中呢?
杨译本模仿原文的句法, 把原文前四个四字格和五字格小句翻译成语序相互对应的、格律整体的四音部和五音部, 再现了原文的格律美。
罗译本前两个小句的翻译与原文的结构相似, 后两个小句则打破原文的句法结构, 重新组织句法, 把“泉香而酒冽”翻译成两个并列主句, 把“酿泉为酒”以后置定语的形式依附到第二个并列主句的主语后面, 构成三个重音节奏。而“泉香”句的翻译中, 加一个“faintly”, 巧妙地构成了三个重音节奏, 与后一个“酒冽”句的翻译构成重音节奏数量相同的结构, 也同样补偿了译文的节奏感。
Giles译本全面打破了原文句法, 看似没有韵律可言, 但是跨越小句的范围, 从整句话来看, 他还是在韵律方面做出了一定程度的补偿。“A cast..., and a fine fish..., ;a draught of cool wine..., ;and a few such dishes of meats and fruits..., constitute the Governor’s feast.”四个“A”词开头的短语, 重复出现, 构成排比, 同样给读者一种韵律节奏感。
三者译文的共同点是, 都注意到了原文节奏韵律的转换;不同的是, 转换的方式不同。杨译本模仿原文的句法和节奏;罗译本对原文部分句法做出改变, 但同样以英文特有的轻重音节、节奏、韵律加以补偿;Giles译本完全打破原文句法, 重新组织英语句法, 在更大的范围内做出韵律上的补偿。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一方面汉语和英语表达韵律的方式不同, 为了艺术的表现或者主题的表达, 我们要保持原文的结构和韵律;必要时, 我们可以根据需求变换韵律表达方式, 用英语特有的方式做出补偿。另一方面我们知道, 句法、词汇、韵律作为语言的不同层次, 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相互补偿的。
三、词法层面
从古汉语到现代汉语的发展, 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尽管仍然保留着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仍然有旧词的消亡、新词的产生, 有些词的词义、用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另外, 古汉语单音节词占优势, 一词多义现象普遍 (唐宗瑞2008) 。这些差异增加了语内翻译这一步骤, 加重了古代散文到现代英语转换的难度。
《醉翁亭记》中, 出现有古今异义、词类活动、一词多义、“之”字助词等这些现象。
(一) 古今异义
例: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杨译本:He delights less in drinking than in the hills and streams.
罗译本:The drinker's heart is not in the cup, but in the mountains and waters.
Giles译本:But it was not wine that attracted him to this spot;it was the charming scenery which wine enabled him to enjoy.
“意”字古义为“情趣”;今义为“愿望, 心愿”。杨译本转换词性, 译为动词词组“delight in”, 强调从山水间得到乐趣;罗译本为名词“heart”, 强调心之所向和情感归宿在于山水之间;而Giles译本避开了“意”字的直接翻译, 把此句与后一句译文整合为“it was not...that attracted...;it was...which...”这一句型, 强调山水之乐对作者的吸引。
另, “开”字古义为“消散”;今义为“打开”。
例: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杨译本:When the sun emerges, the misty woods become clear;...
罗译本:In the morning, the rising sun disperses the forest mists...
Giles译本:The sun's ray, peeping at dawn through the tree...
杨译为“become clear”, 罗译为“disperse”, 二人都准确地译出了“开”字的古义;而Giles译本没有单独译出“开”字的含义, 而是译为“peeping through the tree”, 重新营造出一幅拂晓微弱的日光穿射树木的清新景象。
对比三个译本, 对于古今异义的词, 不同译者的理解也有着微妙的差异。杨译本和罗译本倾向于清晰地理解、具体地翻译出古今异义词的意义;而Giles译本没有具体翻译古今异义词的具体含义, 而是超越词的范围, 从更大的词组搭配范围、句子范围重新整合, 创新意象, 做出补偿, 把词义融入到句子的整体意涵和意象中。
(二) 词类活用
虽然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词类活用现象, 但语言毕竟是在发展变化的, 有些词类活用与现在汉语有别。如, 古汉语中的名词可以直接放在动词前做状语, 无需任何介词的帮助。
例: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杨译本:...Rounding a bend you see a hut with a spreading roof by the stream.
罗译本:...and above the spring rests a pavilion perching aloft like a bird with wings outstretched.
Giles译本:...while hard by in a nook at a bend in the road stands a kiosque.
“翼然”, 像鸟儿的翅膀张开一样, 名词做状语, 直接放在动词“临”后面。杨译本翻译为“spreading”, 修饰“亭子”, 简单地对“翼然”进行了解释性翻译;罗译为“like a bird with wings outstretched”, 修饰“perching aloft”, 准确细致地翻译出了“翼然”的含义;Giles译本直接省略了“翼然”的含义, 也就省略了醉翁亭飞檐翘角犹如鸟儿展翅欲飞的经典的形象美, 忽略了中国古代亭子的那种韵味。
另外, 还有形容词意动用法。
例:……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杨译本: (they cannot understand the men's pleasure in them) ...they cannot understand his pleasure either.
罗译本:...but unaware that the prefect finds his joy in seeing them joyful.
Giles译本:though they know not at what it is that he rejoices.
前一个“乐”字义为“以……为乐”, 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后一个“乐”为“乐趣”, 是名词。杨译本译为“his pleasure either”, 与前一句“禽鸟不知人之乐”的译文并列, 因此其译文实为“his pleasure in them”, “them”指“其乐”, 即“民之乐”;罗译本为“finds his joy in seeing them joyful”, 忠实准确地译出了“乐”字的意动用法;Giles译本为“at what it is that he rejoices”, “rejoices at”传达出了“乐”的意动用法, 但“what”一词与原文“其乐”不符。
综合对比以上两例, 词类活用词, 罗译本理解得最为准确, 译得也最为到位, 把具体的形象和含义也翻译了出来;杨译文倾向于简化, 只译出大意;Giles译本对原文的理解不是很准确, 译文倾向于省略词类活用现象。
尽管在汉译英中的词类转换技巧可能会模糊了原文词类的界限, 但对于文言文中特有的词类活用现象需要有正确的理解, 翻译才能到位。
(三) 一词多义
古汉语中单音节词占绝对优势, 而且一词多义现象普遍, 这就给翻译理解带来了挑战。
例:太守谓谁?
杨译本:Who is this governor?
罗译本:And who is the prefect?
Giles译本:And should you ask who is the Governor
又例:太守自谓也。
杨译本:It was given its name by governor, referring to himself.
罗译本:It was the prefect, who named it after his own alias.
Giles译本:...who receive the above name from the Governor himself
古汉语中“谓”有多种意思:动词, “告诉”“对……说”;动词, “说”;动词, “叫做”“称为”;动词, “以为”“认为”;动词, “是”“说的是”。“太守谓谁?”中“谓”意义为“是”, 三个版本都翻译为“is”。“太守自谓也。”中“谓”字是动词, 词义为“叫做”“称为”。“自谓”是自称, 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杨译本为“given its name by governor, referring to himself”, “参考自己的名字”, 译出了这层含义;罗译本为“named it after his own alias”, 译文意思表达得很忠实;Giles译本为“receive the above name from the Governor himself”, “从太守本人那里获得上面提到的那个名字”, 语意有些模糊。
四、句式特点
古代散文中, 有很多紧缩句、省略句、倒装句、判断句等, 与现代汉语有别。这些句型应在翻译时给予特别关注。
(一) 紧缩句
文言文用几个字表达的内容, 现代汉语需要很多字才能说清楚。除了由于文言文单音字多外, 还在于古代汉语中存在很多紧缩复句。所谓紧缩复句, 是指复句的内容用单句的形式表达, 我们可以从这种单句的内部找到某种联系 (唐宗瑞2008) 。
例:醉能同其乐, 醒能述以文者, 太守也。
杨译本:The governor is able to share his enjoyment with others when he is in his cups and sober again can write an essay about it.
罗译本:He, who enjoys himself with the people when drunk, and records this excursion in writing when sober is the prefect himself.
Giles译本:Drunk, he can rejoice with them;sober, he can discourse with them, —such is the Governor.
前两个小句, 看似单句, 实则两个紧缩的时间复句。杨译本为“The governor is...when he...and sober again...”译成了“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 并添加主语“he”, 体现了原文的意义和隐含的时间状语从句关系;罗译本尽管用一个“who”引导的定语从句把前两个小句译成了从属成分, 但在定语从句中也译出了“when drunk...when sober”这层紧缩时间复句关系;Giles译本, 虽未译为时间状语从句, 但使用“drunk”和“sober”两个词做时间状语, 而且这一对称结构与原文的句法相似, 从“形”和“意”两方面做到了忠实。通常说来, 紧缩复句的分句中通常省略一些句子成分, 如主语“he”或连接词“when”, 翻译时要把省略的部分补出来, 才能使译文清晰完整。但也不排除像Giles译本那样, 利用对英语的娴熟驾驭, 做到形和意两方面兼顾。
(二) 省略句
与现代汉语相比, 古汉语中的省略现象是非常突出的, 这给阅读古文带来了困难, 同时也增加了翻译的难度。
例:醒能述以文者, 太守也。
杨译本:The governor is able to...and sober again can write an essay about it.
罗译本:He, who...and records this excursion in writing when sober is the prefect himself.
Giles译本:sober, he can discourse with them;—such is the Governor.
原文“述以文”实为“述之以文”“以文述之”, 省略了“述”的宾语“之”字, 又把状语“以文”倒装。杨译本补出“之”字内容, 译为“about it”的介词词组, 同时把原文状语“以文”翻译为动宾搭配结构“write an essay”, 译文中重组了原文的句子成分;罗译本把“述之”译为“records this excursion”, 把“以文”译为“in writing”, 补出了省略成分, 并按照原文语序翻译译文;Giles译本为“discourse with them”, 与上一句“同其乐”的译文“rejoice with them”并列, 有旋律重复之美, 却似乎没有意识到原文省略了“之”字。比较三译本发现, 对于原文省略句的理解, 还是杨译本和罗译本较为准确;而Giles译本更注重译文本身的文学美, 疏于对原文句法细节的准确理解。
五、篇章层面
现代汉语是意合语言, 古代汉语尤甚。句间关系, 全凭语序和意义统领。从篇章层面来看, 研究句间的关系有助于厘清篇章推进模式, 理解原文, 更好地构建译文的句子, 增强译文句间的衔接与连贯, 使译文更加清晰流畅。
例:山行六七里, 渐闻水声潺潺, 而泻于两峰之间者, 酿泉也。峰回路转,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醉翁亭也。
杨译本:When you penetrate a mile or two into this mountain you begin to hear the gurgling of a stream, and presently the stream—the Brewer’s Spring—comes into sight cascading between two peaks.Rounding a bend you see a hut with a spreading roof by the stream, and this is the Roadside Hut of the Old Drunkard.
罗译本:Six or seven li up the mountain path, a gurgling sound grows clearer and clearer.It is from a spring that falls between two mountains.The spring is called the Wine-Making Spring.The path turns and twists along the mountain ridge, and above the spring rests a pavilion perching aloft like a bird with wings outstretched.This is the Pavilion of the Drunken Old Man.
Giles译本:A walk of two or three miles on those hills brings one within earshot of the sound of falling water which gushes forth from a ravine, and is known as the WineFountain;while hard by in a nook at a bend in the road stands a kiosque, commonly spoken of as the Old Drunkard’s Arbour.
原文从“山行”到“水声”再到“两峰”, 最后落脚点在于引出新信息———“酿泉”。可以说“酿泉”是述位, 前面是主位。第二句, “醉翁亭”是焦点, 是述位信息, 前面的内容是主位信息。原文用文言文中经典判断句“词组+者, ……也”引出述位信息。
罗译本按原文的语序, 断成多个句子, 把前两个小句翻译成一句话, 后面用指代词“it”, 两次重复“The spring”, “above the spring”, 使用指示词“This”等指代和重复衔接手段使句子连接起来;杨译本采用从属连词“when”、两次使用并列连词“and”、同义词汇“the stream”和“the Brewer’s Spring”、指示代词“this”等衔接首段使句间关系更加连贯, 但把原文的述位信息“酿泉也”翻译成主位信息, 似乎失去了原文对于酿泉“未见其面, 先闻其声, 回环往复之后突然出现, 给人耳目一新”的强调;Giles译本按照原文的主述位推进模式, 同时用从属连词“which”和并列连词“and”连贯地把“WineFountain”引了出来。又用一个倒装句和一个后置定语结构重现了原文的推进模式, 把落脚点落到了“the Old Drunkard’s Arbour”。对比三个译文, 罗译本和杨译本更加注重了句间各种衔接手段的使用, 而对更大范围内原文的主述位结构和主次信息分配关注较少;而Giles译本则突破了小句之间的界限, 把小句看成主述位结构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关注原文的信息焦点, 再辅以少量的连接手段, 使译文更加统一、连贯、流畅, 尽管细节翻译有失准确———如“翼然”。
六、启示
结合古代散文音律、词法、句法和篇章四个方面的特点, 通过对三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 关于古代散文英译我们得到如下启示:
(一) 英语和汉语表达音律的方式不同, 音律体现在不同的语言层次上, 所以汉语节奏和韵律可以转换为英语自身特有的韵律表达方式, 可以在各个语言层次之间进行转换。汉字是单音节, 可以自由组合各个不同数目的音节, 且有四种声调讲究平仄交替;而英语讲求音部和轻重音节的交替, 因此可以把汉语表达韵律的方式转换为英语特有的表达韵律的方式。此外, 古代散文骈句较多, 讲究对仗, 读来朗朗上口。翻译时, 可以在句型、韵律词、音步、音节等各个层次进行补偿。Giles译本善于突破汉语的韵律表达方式, 在各个层次上用英语特有的表达方式进行补偿。
(二) 古代散文翻译涉及语内翻译, 要做到忠实地翻译古代散文, 就要求加强对原文的理解, 尤其是对文言文现象以及词法、句法方面的认识。如: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者”字、“而”字、“之”字等的用法, 紧缩句、省略句、倒装句、判断句等。罗译本和杨译本, 尤其是罗译本, 在这方面处理得比较仔细得当。
(三) 古代散文是依靠语序和意义统领语篇的, 句间衔接比较隐晦, 但是它讲究焦点信息和次要信息的分配, 遵循一定的主述位推进模式。所以, 译文既要用一些显性的衔接手段, 也要体现原文的主述位推进模式和主次信息分配, 这样译文才能更加连贯流畅。比较而言, 罗译本使用的衔接手段较多;Giles译本注重主述位推进并辅以少量的衔接手段;杨译本对于衔接手段的运用和主述位的推进二者不偏不倚。
摘要:古代散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因此古代散文的英译对于中国文学的传播与传承至关重要。欧阳修是“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 本文选取其代表作《醉翁亭记》, 从古代散文的节奏韵律、词法、句法、篇章四个层面出发, 对杨宪益译本、罗经国译本和Herbert A.Giles三个译本进行对比分析, 探索古代散文英译的启示。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英语和汉语表达音律的方式不同, 而且音律体现在不同的语言层次上, 所以汉语节奏韵律可以转换为英语自身特有的韵律表达方式, 而且可以在各个语言层次之间进行转换;古代散文翻译涉及语内翻译, 这就要求译者加强对文言文现象的认识, 尤其是词法和句法方面;译文既要用一些显性衔接手段, 也要体现原文的主述位推进模式和主次信息分配。总之, 三个译本各有千秋。
参考文献
罗经国.2005.古文观止精选汉英对照[T].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50-153.
唐宗瑞.2008.古代汉语语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9-13, 457-458.
余东, 刘士聪.2014.论散文翻译中的节奏[J].中国翻译 (2) :92-96.
杨艳.2005.浅析文言文英译[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4) :44-46.
3.《醉翁亭记》教学叙事 篇三
教学的前两课时都以分析字词为主,第三课时开始对文本的内容进行分析 。首先,我要求学生比较诗文中的相同之处。学生马上发现了“幽草”“深树”,与文中对于滁州四周环境的描写有着相似之处。“蔚然而深秀”“佳木秀而繁阴”“树林阴翳”,这些描写都是可以相互呼应,例如幽草生于涧边,必然一片郁郁青青,对应“蔚然”一词。这时我继续提示学生,文中还有“野芳发而幽香”之句,与“独怜幽草涧边生”一句相结合,可见滁州环境如何?学生马上意识到此地群山环绕,草木茂盛,生意盎然。我进一步提示学生,诗中所言“深树”之“深”,与文中“深秀”之“深”有何区别?学生注意到,“深树”指树高而密,但文中的“深秀”则有幽深之意。我继续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如何描绘山之“幽深”?学生又发现了“山行六七里”“峰回路转”等句,而这些句子都紧扣一个“深”字。山不高,但山路曲折悠长,正所谓“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移步换景,自然乐趣无穷。只是作者的描写的内容更加丰富,与韦应物与常建的描写相比,欧阳修所描绘的琅琊山,有着更为深远的意境。
学生很快发现,“上有黄鹂深树鸣”一句,与文中“树木阴翳,鸣声上下”对应。我提醒学生,诗中描写黄鹂鸣叫的目的与文中的描写一致吗?通过结合上下文,学生认识到诗中描写黄鹂鸣叫,所鸣之处在“深树”之中,一方面是取“鸟鸣山更幽”之境,另一面也为下文“春潮带雨晚来急”的溪水急涨铺垫。而文中描写“鸣声上下”,则是为了表现游人离去后鸟儿的快乐。游人久久徘徊不去,并且不停地喧哗,让鸟儿无法尽享山林,因此才会“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可见,描写的对象虽一样,但作用却不同,这是因为作者的心情不一样。在诗中,诗人的身影始终是孤单的,黄鹂在深树中的鸣叫似乎在衬托着他的孤独寂寞的。而在文中,作者始终与大批宾客相伴,内心始终是快乐满足的。从此处我们就可以发现,在描写滁州山水时,尽管两人取材相似,但所表现出的内涵却是不同。
由此,我们就可以比较诗文的不同之处。学生很容易就发现了,“野渡无人舟自横”一句,所表现的意境是文中所没有的。我提问学生,作者通过这一句表现了什么样的意境?学生的回答依然是围绕孤寂展开的。我给学生说了一个故事来帮助他们理解:宋徽宗常常用古诗句作为画院绘画的题目,以考察画家的能力。有一次,他的题目就是“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这是寇准的诗句,很明显就是从“野渡无人舟自横”一句中演化而来。大多数画家只画了一个空荡荡的渡口,一条孤零零的小船。但宋徽宗一眼就看中一位画家的画,众人一看觉得画有误,因为画中有人。徽宗说有人不假,但你们看是什么人。众人仔细一看,原来是位船夫,已在舟中睡卧了,舟尾还放了一根孤笛。原来,这里“非无舟人,止无行人”,诗人要表现的意境并非只有孤寂,还有此处人迹罕至之意。但既然人迹罕至,为何还有渡船?前一句,“春潮带雨晚来急”,潮水初涨,水流湍急,诗人身处的环境是在剧烈运动的,他却身处于如此孤寂之境,其实内心深处同样亦有无奈与叹息。“环滁皆山也”,处于群山之中,自然是一个比较荒僻的地方,韦应物来此处,或是贬谪而来,或是被冷落,内心总是感到十分失意的。
再来比较欧阳修的描写,作为同样被贬官至此的他,精神却截然不同。在他的笔下,山中络绎不绝的是来来往往的游人,始终处于喧闹之中。在这份喧闹背后,隐含着什么内容呢?我提醒学生,作者在描写时,有意将一些句子的含义交错了。例如“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正常的语序应当是“负者休于树,行者歌于途”,可是背着东西的人都在唱着歌,走路的人显得悠然自得,更能体现出一份闲适的心情。作者在此处只写了“伛偻提携”,就是老人和孩子。此处对照《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描写,可以发现这两类无劳动能力的人都能安然快乐,整个社会必然是十分和谐的。“泉香而酒冽”,泉只清冽而不香,酒香并不一定清冽。但正如吴小如先生所言,泉不香,酿成酒就香;酒不冽,但因为是用泉水酿成的.,保持了泉水的清冽。句意交错,山中独特的风物之美也就此体现出来。下面具体写“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也间接说明此地的富庶。否则,老百姓早将山中的东西拿去充饥,怎会如此丰富呢?从这里,学生就得出了结论——欧阳修将这样一个荒僻的小城治理的井井有条。我进一步指出,这是《岳阳楼记》中“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现实版例子,欧阳修用自己的行动履行了范仲淹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张。也正因为如此,太守才会在宴会上“颓然乎其间”,并且在后文中明确提出了“乐其乐”的观点。所以,欧阳修所处的依然是一个少有人来的地方,但他用自己的行动让百姓富足,百姓快乐之后也让他能够感受着荒僻小城中独特的乐趣,为自己带来了不尽的快乐。
最后就要比较一下,为什么两人在同一环境中、相似遭遇下表现出如此不同的感受呢?我在此补充了两人的早期背景。韦应物出身于京兆韦氏,十五岁就成了唐玄宗的侍卫,并从此踏上仕途。只是在安史之乱中,流离失所,虽然担任了滁州的刺史,但命运前后的反差令他常常忧郁。而欧阳修虽出身官宦人家,但由于父亲去世很早,家境贫寒,母亲用柴在沙地上画字,教他读书,方有了后来的入仕为官。两人的身世决定了他们后面的道路,而柳宗元本人也有着与韦应物相似的经历——出身豪门,少年得意,失意后半生,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同样也有着挥之不去的忧郁。从这里的比较中,学生也能真切地感受到一个人的遭遇如何决定他的一生了。
4.《醉翁亭记》教学实录 篇四
一. 醉翁眼中之人。对文本第三自然段的讨论很深入灵动。很难忘记陈西蕾一语中的:这些快乐出游的人都是老百姓哟!
二.对于三十九岁的欧阳修为什么自命为“翁”的讨论。极有意思。见下文。参与讨论的同学有:周峰立、吴语寒、冉雪立、黎建志、杨珮璇、王垚……
三.总结阶段关于欧阳修、范仲淹、陶渊明、刘禹锡、李白、杜甫、龚自珍的比较阅读。在谈到欧阳修“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时,顺便就把30课《诗五首》中的四首诗都拿出来做了一个总体的比较。确实,陶渊明、李白、杜甫、龚自珍和欧阳修,可比之处太多了啊!课堂最后十分钟,容量很大,效益可观。
总之,《醉翁亭记》的教学,总体构架还需要进一步思考,但细节上,留下了许多美好的片段。
【课堂实录片段】
师:欧阳修被贬滁州时,其实只有39岁,他为什么居然自称“翁”,还把自己描写成“苍颜白发”呢?先在课文中找找理由。
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师:哦,在他们喝酒的客人朋友中,他的年龄最大。这是表层原因。请继续思考。
生:“翁”给人感觉是很受人尊重的。
师:一般的老头子文言文中叫啥?
生:叟。
师:哈哈,就是,《愚公移山》中,那个被批判被讽刺的老头子就叫“智叟”。
生:欧阳修自称为翁,表达出一种自得的心境,滁州的老百姓都很敬重他。
生:欧阳修是滁州的长官,他在心理上有一种优势。
师:有道理。你看王老师,还不算老。但在学校校龄算长的,资历算深的,所以,很多年轻老师就叫我“老王”,我一点儿都不生气,还高兴得很呢。(众笑)
师:中国是有老人崇拜的心理的。你看中国神话中很多重要的神仙都是老人,比如玉皇大帝,龙王等等。《愚公移山》中开篇就是: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你看,把愚公写得这么老,一方面是主题的需要,一方面呢,中国人就是非常尊重老人的。人的年龄越大,好像智慧就越多。比如孔子在《论语》中怎么描写人的一生的变化的——
生: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师:人到了七十岁以后就可以从心所欲不逾矩了,年龄不仅是身份的象征,也是学识、风度的象征。
生:老人已经经历了生命的各个阶段,对世事理解很深,能够做到与世无争了,无功利之心了。所以,欧阳修自称为“翁”,想表达自己的追求是没有功利的。
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是一份纯粹的爱国爱民之心,并不在意自己的得失。这对于洞穿世事的老人,更真实吧。这王老师很能理解。一般来说,越年轻就越注重名利。比如说王老师,十年前要是评我一个优秀教师,我会很激动。但是现在评我一个优秀教师,我还是很幸福,但不会太激动了。(众笑)
生:我想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欧阳修纵情山水,早已经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了。在沧桑的大自然中,他忘记了时间,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年龄,把自己看作了经过长期的岁月的打磨而富有智慧的人。
师:这个感悟很独到。人在自然中,受到大自然的宏伟、高深、神秘的熏陶,于是觉得自己和自然一样悠久一样丰富。
生:我想欧阳修肯定有点儿少年老成。
师:少年老成!应该有道理。但凡有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的人都少年老成的。
生:在中国古代,战乱繁多,人的生命本来就短暂得多。很多人五十来岁就死去了。欧阳修39了,在当时看来,他确实也走到人生的秋天了。
师:有道理。古人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不像现在,男人四十岁,还是半成品,五十岁以前,都还是青年呢。(众笑)好像欧阳修活到69岁,在当时看来,也算长寿了。活到40岁了,确实已经到人生的后半段了。
生:我觉得主要还是老人受的约束相对较少,所以更能放浪形骸,更能够随心所欲。于是欧阳修就把自己想像成为一个老人了。
师:从这个“翁”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受人尊重的欧阳修,一个和自然融为一体的欧阳修,一个充满智慧和悟性的欧阳修,一个爱国爱民无功利心的欧阳修,一个随心所欲纵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欧阳修……
5.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结构,学习本文写景与抒情自然结合的方法,理解景物描写作用。
2、理解作者游览山水的乐趣及其与民同乐的情怀。
3、学习掌握文章中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法。教材分析:
这篇著名的游记,是欧阳修任滁州太守时所作。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乐”字。“醉”和“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就是为了写“乐”。因此在课堂上要牢牢抓住“乐”这条主线,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是如何围绕它层层展开记叙的脉络。抓住了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也就能顺利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这样的学习也帮助学生理解了“醉”与“乐”之间的关系这个难点。
本文采用了叙事与写景、抒情相结合的写法。要引导学生理解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情感,领会本文情景交融的艺术魅力。对于作者情感的理解,可以说是学习的难点所在,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要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个人被贬的经历,体会本文抒发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本文语言有很大的特色。骈散相间,多为散句,但也间有骈句,韵味浓郁,流畅优美,从容婉转。本文还有一些千古传诵的名句,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等等。因此诵读、背诵是教学的重点之一,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积累重点的实词、虚词及名句。教学设想:
《醉翁亭记》是一篇美文,应注重语言的品味与诵读,积累文言词句,通过示范朗诵、自读和齐读等环节,掌握“也”和“而”字的语气,了解本文语言骈散相融,节奏富于变化的写法。
本课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先读懂课文,解决文言知识的问题,再理解鉴赏文章内容,两者彼此关照,相辅相成,以诵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醉”字为切入点,理解“乐”的情怀。化繁为简,抓住贯穿全文的主线——“乐”字,并采取知人论世的教学方法,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个人被贬的经历,帮助学生体会“乐”的情感,体会作者文中蕴含着的“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教学课时:
两课时。第一课时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以诵读为主要的教学方式,结合注释,疏通全文大意。师生共同总结本文的重点实词、虚词和重点句式。
第二课时以读贯穿,把握文章结构,理解作者较为复杂的思想情感。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今天我们要学习宋代大文豪欧阳修的一篇著名的山水游记《醉翁亭记》,请同学们说说你知道的欧阳修。明确: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四岁丧父,家境贫困,母亲用荻秆画地教他识字读书。后来他考取进士,在朝廷作官,位居参知政事(副宰相),官位和范仲淹一样。他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范被罢官,欧阳修不顾个人利害,愤然上书斥责有关的权臣,他因此也遭到贬谪。《醉翁亭记>就是他被贬到滁州(今安徽滁县)当太守时写的。
欧阳修在历史上以奖掖后进著称。他大力扶植、提拔有才之士,宋代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曾巩,还有王安石等人都出自他门下,得到过他的栽培。
欧阳修是有名的散文大作家,他的散文成就很高,他的诗词、文评也有很高的成就。欧阳修还是著名的史学家。“二十四史”中有两部是他编撰的,即<新五代史》<新唐书》,欧阳修称得上是饱学之士。他一生对我国的文学、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二、一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1、学生朗读后,正音正字。滁(chu)壑(he)琅琊(langya)潺(chan)酿(niang)僧(seng)辄(zhe)霏(fei)暝(ming)朝(zhao)而往 伛偻(yu)(lv)洌(lie)蔌(su)射者中(zhong)弈(yi)觥筹(gong)翳(yi)
2、两人互读,正音正字
三、合作学习,疏通大意。
根据预习,结合注释,小组合作交流,疏通文章大意,教师投影重点词语作为学习参考。难点提示:(1)第1自然段。
环滁皆山也:环滁,环绕着滁州城。皆,都是。
林壑尤美:壑,山谷。尤,尤其,特别。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深秀,幽深秀丽。
山行六七里:山行,沿山而行。
峰回路转:回,曲折回环。转,盘旋弯转。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指亭四角飞檐翘起。临,靠近。
名之者谁:名之者,给亭起名的人。
太守自谓也:自谓,自称,太守用自己的别名(„„醉翁”)来命名。
饮少辄醉:辄,就。
故自号日醉翁也:自号,给自己起了个别号。
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情趣。
山水之乐:欣赏山水的乐趣。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得之心,领会在心里。寓之酒,寄托在饮酒上。(2)第2自然段。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若夫,文言里承接上文而引出另一层意思时常用,近乎“要说那……”“像那……”的意思。林霏,树林里的雾气。”
云归而岩穴暝:云归,云雾聚拢在山中。岩穴,山谷。瞑,昏暗。
晦明变化者:晦,昏暗不明。
野芳发而幽香:野芳,野花。幽香,清淡的香气。
佳木秀而繁阴:佳木,好的树木。秀,枝叶繁茂。繁,浓密的。
风霜高洁:即风高霜洁,形容秋高气爽,霜色洁白。(3)第3自然段。
至于负者歌于途:至于,连词,多用于句子开头,承接上文,表示另提一事。负者,背负着东西的人。
伛偻提携:伛偻,弯腰驼背的样子,这里指老人。提携,拉着手行走,这里指被拉着手走路的小孩。
泉香而酒洌:互文,即泉洌而酒香。洌,水清。
山肴野蔌:山肴,野味。肴,荤菜。野蔌,野菜。蔌,菜蔬。
杂然而前陈者:杂然,错杂。陈,摆放。
宴酣之乐:酣,尽兴地喝酒。
非丝非竹:丝、竹,指音乐。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射者中:射,投射,宴饮时以饮酒为赏罚的一种游戏。
弈者胜:弈,下棋。
觥筹交错:觥,用犀牛角做的酒杯。筹,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用的签子。交错,交互错杂。
苍颜白发:苍颜,脸色苍老。颓然乎其间者: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指醉醺醺的样子。
(4)第4自然段。
已而夕阳在山:已而,过了一会儿,不久。
树林阴翳: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
鸣声上下:上下,树上树下。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其乐,乐他所乐的事情,意思是自有他的乐趣。第一个“乐”字是动词,第二个“乐”字是名词。
醒能述以文者:述,记述。以,用。文,文章。
太守谓谁:谓,为,是。
四、听读课文,结合句意,注意体会“也”所表达的不同的语气。
五、再读课文,尝试着读出作者的情感。
学生读,师生评,初步感受作者的“山水之乐”的情感及用贯穿全文的“乐”的主线。
六、作业
1、总结本文词类活用的现象.(附答案)
山行六七里
在山上,名词作状语。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像鸟儿的翅膀,名词作状语。
名之者谁
命名,名词用作动词。
自号曰醉翁也
取名,名词用作动词。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前乐)以……为乐,动词。(后乐)乐趣,名词。
2、说说下列“而”的不同用法。泉香而酒洌(表并列)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表承接)
杂然而前陈者(表修饰)
而不知人之乐(表转折)
3、翻译重点句子:略
4、思考:你是如何理解“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这句话的意义和作用的?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提出问题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句话在文章中哪些地方得以印证呢?
明确:课文第一段写了醉翁亭四周的山水之景、第二段写了醉翁亭所在的山间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表现出山水之美,显示出山水之乐。
二、合作研讨,说说文章如何表现山水之美,显示山水之乐的。讨论后明确:
课文第一段是从远山落笔,立足于滁州,先是定点观察环视,然后把焦点对准西南诸峰,点出了望之蔚然而深秀的琅琊。接着动点观察,景随步移,山行六七里,先闻水声,后见泉水,最后峰回路转,推出了泉上的醉翁亭,写出了亭的环境,按照由远而近的顺序,写完景过后层层设问,通过作亭者谁,名之者谁,引出了命名之意: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感情。
课文第二段作者眼中醉翁亭山间朝暮四时无一不美,清晨,日驱之雾,怡红快绿顿现眼前,傍晚谷归山各,让人遐想神弛。春天,野花香气无处不散,夏季绿树成荫,微风习习。秋天天高气爽,霜色洁白,冬日里的嶙嶙怪石令人感受到的是另一种诗情画意,真是美不胜收,难怪作者抒发到“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总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样看来,“醉”只是表象,“乐”才是实质。
三、诵读欣赏,用朗读表达作者的山水之乐。
学生读,大家评。注意:读出抑扬顿挫的节奏,读出陶醉山水的乐趣。
四、学习第三、四小节,感受作者情怀。
1、思考: 若仅表现山水之乐,第一、二小节的山水画似乎已经足矣,那么第三、四小节是写什么内容呢,请用精炼的语言概括。
明确:我们看第三自然段共有四句话(一个也字一句),若每一句话为一幅图时,我们可命名为:滁人游图、太守宴图、众宾欢图、太守醉图。
2、思考:这几幅图画与“醉翁之意不在酒”有怎样的联系呢?(提示:可以联系时代背景思考)
太守周围的人情事物无一不让他愉悦动情,驼背弯腰的龙钟老人,天真活泼的少年儿童,络绎不绝的游人,一切都那么有生气有色泽。在他所治理的滁州这一方水土,可谓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快乐无比,太守自然也就乐得其醉了,他沉醉于这方山水之乐,也更沉醉与民同乐之中。
3、思考:在第四小节中,列出了四种“乐”,分别是山林之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很显然,文章着意表现的是“太守之乐”,结合全文来看,请你总结他的“乐”所包含的具体内容。
明确:太守的“乐”有目接山水之乐而乐,耳听禽鸟之声而乐,眼见滁州游人之乐而乐。作为被贬至滁州的太守,作者娱情山水排遣内心的郁闷,确也得到山水之乐,更主要的是在他所治理的滁州这一方水土,可谓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快乐无比,太守自然也就乐得其醉了,他沉醉于这方山水之乐,也更沉醉与民同乐之中,“与民同乐”是他的理想,这正是他在失意中仍坚守自己的理想之后所得到的心理慰藉。这种“乐”也许并不为别人全知晓,也不需要别人都知晓,而他自己却愿意自得其乐。
五、朗读三、四小节,读出作者自得其乐的那份愉悦。
六、总结文章结构,感悟文章构思的奇妙。
1、你认为文章中的那一句话有着提挈全篇的作用?并简要分析。
明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这句话从醉翁亭的命名巧妙地引出“乐”字,而“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就是为了写“乐”。到全文结尾处,更用“醉能同其乐”一句将“醉”和“乐”统一起来,画龙点睛般地勾出全文的主旨。所以山林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最后都统一在太守之乐中,“乐”才是贯穿全文的主线。
2、太守一词全文出现了九次,在醉翁亭得名时就有“太守自谓也”但太守谓谁,暂且不表,直到全篇结句在点出,这样有何作用?
明确:使文章曲折有致,收到收尾照应之效。
七、自由朗读,选择喜欢的段落背诵。
八、作业
1、翻译并理解重点的句子作用。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默写文中描写春夏秋冬景色的原句。
3、完成课后作业二。板书设计: 醉 翁 亭 记
欧 阳 修 山水之乐:山水、朝暮、四时 游人之乐
宴酣之乐
禽鸟之乐 教案审核 曹卫萍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以“乐”为主线,前后呼应把握文章结构,理解景物描写作用,学习本文写景与抒情自然结合的方法。
2、理解作者游览山水的乐趣及其与民同乐的情怀。
3、积累文言词语,掌握一些常用实词的词义和重要虚词的用法。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大量运用骈偶句,加强了韵律美;大量运用“也”“而”,加强了回环咏叹的意味。这些都需在反复朗读中体会。
本文的结构很有特色,课文以抒情贯穿于记叙写景之中。第1段写亭之概况,第二层写朝暮图、四季景等,都以太守“寄情山水,与民同乐”为主线贯穿起来。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在写了太守观赏四时不同之景“而乐亦无穷”,写了太守之乐的一因,后又太守见到滁人游山赏景,与众宾客宴酣之乐眼前是一幅百姓欢悦和乐的图景,而此乃太守之乐的另一因。(欧阳修在滁州写的另一文《丰乐亭记》中有言:“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而这些内容最后都统摄在“太守之乐其乐”中。理解文章结构,把握作者思想情感是本文学习的重点。
作者的思想情感并没有采取直抒胸臆的手法,而是寄托在叙事写景之中,特别是描写滁人之游的内容,与文章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学生不易直接把握。所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是教学难点。教材设想:
在熟读课文,在学生掌握文言知识,疏通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以问题切入,课堂学习主要以课文诵读,问题讨论,品味鉴赏,比较阅读等形式,感受文章音韵美,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怀。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因为他参与了范仲淹的政治改革,推行“庆历新政”。这次改革失败,受贬谪的不止滕子京一个人,范仲淹本人在庆历五年也被贬到邓州。范仲淹改革的另一位支持者,北宋的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也在同一年被贬谪到滁州。范仲淹在被贬谪邓州的第二年,也就是庆历六年,写下了《岳阳楼记》,寄托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同一年,欧阳修也在滁州写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本文,看看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抒发的是什么样的情怀呢?
二、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水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文学家。宋代文学革新运动的领导人物,被后世尊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诗词、史传等都有相当成就。背景介绍: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欧阳修曾参加了以范仲淹为首的改革派,推行“庆历新政”,不久在政敌的打击下,改革失败,范仲淹等降调外任。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作为执政者的反对派,有很多政见要说,有满腹的抑郁不平要发泄。但现在只能从侧面含而不露地表示。本文与作者同一时期写的另一篇文章《丰乐亭记》是姊妹篇。
三、解题
“记”是古文中一种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体裁,多用来描写作者的旅行见闻。它的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风土人情的诡异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记下一国的重大事件,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类似的文章有:《岳阳楼记》、《小石潭记》、《桃花源记》等;类似的古文文体还有:“铭”(《陋室铭》)和“说”(《马说》、《爱莲说》)。
四、听读课文,掌握朗读节奏 学生读课文,读通顺,读准节奏 教师出示重点读音
滁(chu)壑(he)琅琊(langya)潺(chan)酿(niang)僧(seng)辄(zhe)霏(fei)暝(ming)朝(zhao)而往 伛偻(yu)(lv)洌(lie)蔌(su)射者中(zhong)弈(yi)觥筹(gong)翳(yi)
五、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疏通课文大意,不懂问题可以向老师或其他小组的同学提问。(教师可出示参考译文作为学习辅助)。
六、完成下列资料练习。
1、解释下列加点字
蔚然:茂盛的样子。
翼然:(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
颓然:精神不振的样子。
杂然:错杂的样子。
伛偻提携:驼背。
山肴野蔌:蔬菜。
2、一词多义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靠近)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转折连词)临溪而渔(到)朝而往,暮而归(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不必译出)
泉香而酒洌(顺接连词)
云归而岩穴暝(聚拢)山水之乐(乐趣,名词)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去)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以……为乐趣,动词)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欢乐,形容词)
七、再读课文,注意体会“也”的不同语气和“而”的轻重音;通过推究文理,梳理文脉,读出词、句、段间的逻辑停顿和逻辑重音,旨在读得流畅。教师在学生疏通文句的基础上作朗读提示:
第一段,“环滁皆山也──琅琊也──酿泉也──醉翁亭也──山之僧智仙也──太守自谓也──自号曰醉翁也──在乎山水之间也──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中,前四个“也”表判断;五、六、七个“也”表解释;第八个“也”表肯定,语气坚定,“也”的语调要较重;第九个“也”表肯定,但语气较平稳。
第二段,这一段中“而”较多。关于“而”的读法,凡表转折或递进意味,都需重读;凡连接词与词,有调节节奏作用的,则应轻读。
第三段,四个“也”均表解释语气,六个“而”有的表修饰,如“杂然而前者”;有的表因果,如“溪深而鱼肥”“泉香而酒冽”。这些句子均应轻读。
第四段,一、二句“也”表陈述语气,四、五句“也”表解释。“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除第三个“而”表顺接需轻读外,其余三个均应重读。
八、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第二段。
2、订正并复习课堂练习。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人们经常把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两篇名文相提并论,不仅因为它们同一时期,同样伟大的文学家的作品,更主要都表达了两位大家不同凡响的思想境界。在我们刚学的《岳阳楼记》中作者直抒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在本文中作者要表现怎样的情怀呢?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表达的呢?
二、概括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探究文章的结构。
1、通过上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课文内容已有了了解,下面请同学概括各段的主要内容。讨论明确:
第一段:亭外的风光,亭名的由来,醉翁寄情山水的乐趣。第二段:山间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
第三段:太守出游所见的画面——滁人游,太守宴,宾客欢,太守醉。第四段:太守醉游归来,自得其乐。
2、讨论文章的内容间有怎样的内在联系呢?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作者在写醉翁亭之前先写了周围的景色,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与下文内容有怎样的联系?
参考:从远山落笔,立足于滁州,先是定点观察环视,然后把焦点对准西南诸峰,点出了望之蔚然而深秀的琅琊。接着动点观察,景随步移,山行六七里,先闻水声,后见泉水,最后峰回路转,推出了泉上的醉翁亭,写出了亭的环境,按照由远而近的顺序,写完景过后层层设问,通过作亭者谁,名之者谁,引出了命名之意: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样很自然地表现山间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感情。
(2)山水美,自然有游人的乐趣,人们的乐趣表现在哪些地方?
参考:滁人游,前呼后应,扶老携幼,自由自在,热闹非凡;太守宴,溪深鱼肥,泉香酒冽,美味佳肴,应有尽有;众宾欢,投壶下棋,觥筹交错,说说笑笑,无拘无束。作为太守,见此其乐融融的景象,自然酒不醉人而人自醉了(3)根据以上梳理,你认为文章结构有何特点?
参考:文章是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提挈全篇,而“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就是为了写“乐”。一个“乐”字贯穿全文:山水乐——四时乐——宴酣乐——禽鸟乐——太守乐。
文章讲究结构上的前呼后应:第一段提出太守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第三段描写太守在宴席上“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文章一开头,只云醉翁,只说是太守自号,但太守是谁?并不点破,以下几段也只反复用太守作为称代,共用了九个之多,直到最后一句才道出“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使读者恍然大悟,原来是作者“夫子自道”。这都增加了本文结构上的妙趣。
三、结合以上分析,理解作者情怀。
1、作者结尾说“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那么太守到底“乐”什么呢?
讨论后明确:怡情山水,更为滁州一带的百姓安居乐业而乐。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情感,既包含娱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也包含看到自己的政绩──政通人和的欣慰。
2、投影出示《丰乐亭记》,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怀。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早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明确:太守周围的人情事物无一不让他愉悦动情,美丽的琅琊风光,驼背弯腰的龙钟老人,天真活泼的少年儿童,络绎不绝的游人,一切都那么有生气有色泽。在他所治理的滁州这一方水土,可谓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快乐无比,太守自然也就乐得其醉了,他沉醉于这方山水之乐,也更沉醉与民同乐之中。正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一样,“与民同乐”也是欧阳修的政治理想。虽然他遭贬谪,他以寄情山水来排解他内心深处的抑郁,但他看到自己的政治理想在滁州得以实现,内心是感到欣慰的。这种深层次的快乐,不是别人都能够理解的,而他也乐得自得其乐。
四、赏读课文。
《醉翁亭记》是一篇极其优美的散文,秀丽多姿,富有诗情画意。请大家就课文景物描写的内容,重点诵读,并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推荐一下。
示例1:山水相映之美。在作者笔下,醉翁亭的远近左右是一张山水画。“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风光秀奇,迤逦连绵,苍翠欲滴,一泉环绕而过。林深路曲,泉流弯旋,有亭踞临泉上。山与泉相依,泉与亭相衬,构置成诗一般的优美境界。
五、布置作业:
1、按要求默写。
① 文中描写醉翁亭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文中写山间四时景色的文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文中点明“醉翁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文中描绘太平祥和的百姓游乐图的文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① 已而夕阳在山 已而:___________ ② 太守谓谁 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各句中的“其”,跟“醉能同其乐”中的“其”字意义完全相同的一句是()A.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B.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C.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D.其隙也,则施施而行
(3).与“游人去而禽鸟乐也”中的“而”作用完全相同的一句是()
A.朝而往,暮而归 B.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C.佳木秀而繁阴 D.日出而林霏开(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别用一句话写出“禽鸟” “人” “太守”之“乐”的具体内容。
禽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课文的主题的内容,意蕴,表达的方式等方面比较《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
6.醉翁亭记教学案例分析 篇六
1语域理论与翻译研究
Halliday提出, 语域即情景语境, 包括三部分, 即语义场、语旨和语式。语义场指的是正在发生什么事, 所进行的社会活动的性质、特点, 即语言所涉及或描述的对象;语旨指的是活动所涉及的交际各方, 他们的基本情况、特点、地位、角色等及其评价意义; 语式指的是语言在交际中起到的作用, 包括交际渠道和修饰方式 (Halliday & Hasan, 1985: 115) 。Halliday认为, 语言是一个意义潜势, 语言的实际使用受语场、语旨和语势三大语境因素的制约。具体来说, 语场制约语言的概念功能, 语场制约语言的人际功能, 语式制约语言的语篇功能。这三大功能又分别制约不同的语义系统。具体来说, 概念功能制约及物性系统, 人际功能制约评价系统和语气情态系统, 语篇功能制约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和衔接系统。Halliday还认为, 这种制约关系是双向的, 而不是单向的 (胡壮麟等, 2005: 284) 。因此, 语域的三个组成部分中任何一个变项的改变都会引起整个意义系统的变化。
House基于语域理论建立了翻译质量评估模式。Macro将语域应用于源语文本的分析及翻译质量评估上。Halliday后来也将语域理论应用于评价译文上。传统上, 译本的评估是建立在对等理论基础上的, 但Halliday提出一个问题, 即对等是就什么而言的。他认为, 对等与语言的三大元功能相关, 即概念、 人际和篇章功能相关 (Halliday, 2001:16) , 即译文与原文要做到概念对等、人际对等和篇章对等, 而这三者的对等最终实现了源语篇和目的语篇在语域层面的对等。
2《喜雨亭记》误译现象的语域分析
《喜雨亭记》是苏轼五大记文名篇之一, 本文主要从语场、 语旨两个角度来对比分析《喜雨亭记》四个英译本中的错译、漏译现象, 对四个译本的翻译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为中国古代散文的翻译实践提供一些借鉴。
2.1语场误译现象例释
语义场是通过语言的概念功能得以实现的, 对语篇本身意义的理解不正确, 会导致对语义场的偏离, 以文章第三段第一句为例:
这里的“酒”指的是酒宴, 谢百魁将其译为“winecup”酒杯, 是对原文意思理解有误, 属于错译现象;罗经国与Giles将其译为“feast”大餐, 与刘师舜译本相比, 刘译本将“酒宴”译为drink-ing party与原文意思最符合, 实现了语场的对等。
2.2语旨误译现象例释
语旨是通过人际功能来实现的。人际功能是通过语气系统, 情态系统, 以及评价系统来实现的。对原文语气、情态系统以及表达评价系统的词汇的改变, 都会导致语旨的变化。仍以文章第三段第一句为例:
劝酒用urge (尽最大努力说服某人做某事) , 从感情程度来讲, 情态值比原文高出许多, 甚至有逼迫别人喝酒的意思, 不合适。向客人敬酒用offer较为合适, 而向客人问问题, 就正式的程度而言enquire > ask。Halliday认为, 个人基调制约语言使用的正式程度。人际关系越亲密, 语言的正式程度越低 (胡壮麟等, 2005: 274) 。原文说的是苏轼和百姓们一起在亭子里欢聚, 体现的是一种与民同乐的情怀, 用enquire这样的正式语, 既不符合酒宴这种交际场合, 又疏远了苏轼与百姓之间的距离, 偏离了原文的概念意义与人际意义, 用ask更能实现语义场与语旨的对等。综合以上各因素, 罗译本、刘译本与原文的人际意义最为贴近, 基本上实现了语旨的对等;谢译本因为对原文意思理解有误, 出现了错译现象;Giles译本在评价系统、情态等方面都与原文偏离较多, 造成了语旨的不对等。
对具有原语言文化内涵的词汇认识的缺乏, 也会导致出现漏译或者错译现象, 进而会导致译文与原文语旨的不对等。例如:是岁之春, 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
“其占为有年”这里的“占”为“占卜”之意, 指用龟壳、铜钱, 竹签、纸牌或星象等手段和征兆来推断未来的吉凶祸福的古代文化。罗译本将“占”译为fortell (to know or say what will happen in the future, especially by using magic powers, 利用魔法的力量预知未来的事情) 基本符合原文意思;谢译本将“占”译为prophesy利用宗教或者魔法预知未来的事情, 与原文的占卜之意最为符合;刘译本将“占”译为forcast在已知信息的基础上推测将要发生的事情, 占卜之道是按照宗教的说法来预测未来之事, 而不是以事实根据为基础, 用forcast不合适;Giles由于不了解中国这种宗教文化, 将“占”译为predict (声称某事是真实的) 属于错译, 与原文语旨不对等。另外, “岐山之阳”这部分语义Giles处理方式是省略不译。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尚书, 禹贡》:“岷山之阳” (古汉语常用词典, P445) 前三个译本译作south of the Chi Mountains准确表达了原文的意思, 原文交代了下雨的具体地点, Giles直接忽略原文本信息, 属于漏译, 偏离了原文的语旨。
3结论
从语域理论出发, 从语场对等、语旨对等两方面结合原文对四个英译本中的错译、漏译现象进行对比分析, 发现四个译本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总的看来, 英国译者由于对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词汇等不够了解, 导致了错译、漏译现象, 以致偏离原文的概念意义、人际意义, 造成了语场、语旨的不对等。中国译者在表达人际意义方面处于优势, 但又由于对译语词汇的准确度把握不够, 导致译文中的错译现象。因此, 对中国古代散文的英译最好采用中国译者与目的语国家的译者合作的方式, 中国译者负责人际意义的解释, 目的语译者负责译文的写作, 争取达到译文与原文在语场、语旨与语式三方面的对等。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 A K, R Hasan.Language, Context and Text[M].Victoria:Deakin University Press, 1985.
[2]Halliday 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Arnold, 1994.
[3]Halliday M A K.Exploring Translation and Multilingual TextProduction:Beyond Context[M].Berlin:Mouton de Gruyter, 2001.
[4]Herber A Giles.Gems of Chinese Literature[M].Kelly andWalsh, 1923.
[5]古汉语常用词典 (第4版) [Z].商务印书馆, 2004.
[6]胡壮麟, 朱永生, 张德禄, 等.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 (修订版)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7]刘师舜.中英对照中国古代散文选[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8]罗经国.A Selection of Classical Chinese Eaasys from Gu-wenguanzhi[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9]牛津高阶英语词典 (第七版) [Z].商务印书馆, 2007.
[10]青石.新编全注全释古文观止[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1.
7.《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篇七
1、品味文美、情美,背读课文。
2、理解融情入景、“卒章显志”的手法。
3、教学过程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分析概括能力和朗读能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醉翁亭周围美好的自然风光和人物欢乐场景的描绘,体会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难点:体会“醉”与“乐”之关系,理解“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课时安排:(1)《醉翁亭记》第二课时。(2)课型:赏析课。教学步骤:
一、问题的提出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千古传诵的散文名篇,古往今来,多少人们对此文百读不厌,津津乐道,感慨万千,沉醉于其中。那么人们为何而醉?本文有什么独特的魅力?现在让我们共同来欣赏一下这篇美文吧 师板书课题、作者。(醉翁亭记,欧阳修)
学生思考:亭名由何而来?太守为何自号为“醉翁”? ▲讨论后指名试答。
▲师:激励、点评、补充。▲投影明确:
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给它命名。太守即欧阳修,号醉翁,其特点是易醉。那么,醉翁的“醉”由何而生?仅仅是酒醉吗?
出示两个问题:
1、太守为什么而醉?
2、我们为什么而醉?
二、合作探究 一):太守为什么而醉?领悟其思想内容。
1、依据自己预习时读书的感受,大家谈谈太守为什么而醉。▲讨论后指名试答。
▲师:激励、点评、补充。▲投影明确:
为景而醉,为人而醉,为情而醉。板书:
2、那课文中那些句子描绘了醉翁亭四周的山水之景、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1)指名朗读描绘的句子,想象画面。
(2)醉翁亭依山傍水,景色千变万化,作者描绘了几幅画面?写景的顺序怎样? ▲讨论后指名试答
▲师:激励、点评、补充 ▲投影明确:
第一段作者利用空间的变幻的手法,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可归纳为:群山环绕图→琅琊秀色图→酿泉流水图→溪亭展翅图。
第二段,利用时间推移,抓住朝暮及四季特点,描绘了对比鲜明的晦明变化图及四季风光图:“野芳发而幽香”春意盎然,“佳木秀而繁阴”暑气逼人,“风霜高洁”秋高气爽,“水落石出”一片寂然。
作者写山山水水,花草树木,都蕴涵着作者深深的情怀,因而作者感叹:“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句话把景与情直接联系了起来。(3)再读写景文字,读出欣喜、热爱之情。
3、领略文中的人欢。
好山好水好地方,自然要有人来欣赏。那么,课文又是如何描写人们欢乐的场面呢?
(1)指名朗读第三小节,思考:人们的欢乐体现在哪里?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吗?太守见到这些,有着怎样的神态? ▲讨论后指名试答
▲师:激励、点评、补充 ▲投影明确:
滁人游,前呼后应,扶老携幼,自由自在,热闹非凡;太守宴,溪深鱼肥,泉香酒冽,美味佳肴,应有尽有;众宾欢,投壶下棋,觥筹交错,说说笑笑,无拘无束。
作为太守,见此其乐融融的景象,自然酒不醉人而人自醉了。(2)、那么,我们如何来理解太守的醉呢? ▲讨论后指名试答
▲师:激励、点评、补充 ▲投影明确:
太守是太高兴了。为何高兴呢,因为能与老百姓一起同乐。这是以醉写出他的快乐呀。板书。(以醉写乐)找出带乐的句子,思考作者以醉写乐,但这乐真的是无忧无虑的乐吗?明确:也不是的。是乐中含悲呀,为何?因为他当时政治上失意,仕途落魄。内心世界很复杂,只好借酒浇愁呀。所以,他乐中也含悲呀
(3)学生齐读第三小节,读出欢乐的气氛。(4)、那什么样的乐才是作者所向往的?齐读第四段。
找出文中一议论语句,说说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含义? ▲讨论后指名试答
▲师:激励、点评、补充 ▲投影明确: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分析了不同层次的乐,鸟乐是本能享受山水之乐。宾客的乐是随从太守而乐,境界不高。只有乐其乐——与民同乐才是最高层次的乐。进而点明太守不仅乐于山水。更重要的在于与名同乐这一文章主旨。也含蓄地表明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卒章显志”这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二):我们为何而醉?赏析其写作特色。
欧阳修为这里的景、人、情而醉,写出了如此优美的一篇散文。而我们诵读此文,是否也能感到一份浓浓的醉意呢?那么,我们为何而醉?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自由朗读,要用心去体会。思考:这些句子或段落为何能让我们陶醉? ▲讨论后指名试答
▲师:激励、点评、补充 ▲投影明确:
描写形象、精练,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无论绘景还是写人,都只有寥寥数字,着墨不多,但能抓住特征,生动传神。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板书。(2)句式灵活,对散结合。有的单句成对,有的双句成对,有的三句成对,它们工整贴切,形式和谐,节奏明快,易诵易记。加之对散穿插,富有变化,摇曳多姿。板书(3)韵律独特,回环往复。全文共用了21个“也”字和24个“而”,产生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使行文显得潇洒自如,增强了语调的节奏感和委婉的抒情气氛,也使作者怡然自乐的情致得以尽情的抒发。总之,此文文美、情也美。板书
三、反思阅读方法:通过本课学习,你认为应如何欣赏一篇散文佳作? ▲学生朗读课文、讨论后指名试答 ▲师:激励、点评、补充 ▲投影明确:
①诵读感悟内容②探究思想背景③赏析行文特色
四、迁移练习:根据下列情境,用《醉翁亭记》中的语句填空。
1、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意在干涉别国内政。(醉翁之意不在酒)
2、这个案情十分复杂,扑朔迷离,但侦察人员决心全力以赴,非把它查个不可。(水落石出)
五、作业
1、学生朗读背诵课文,要求动情、动容,以醉翁的身份去感受那一份浓浓的醉意与乐趣。
2、课后习题2、3、4。
板书设计: 醉翁亭记 欧阳修
醉景:山水、朝暮、四时 以醉写乐
太守醉醉人:滁人游,众宾欢 乐中含悲
醉情:与民同乐 醉
形象精练,融情入景
文美
我们醉句式灵活,对散结合 情美
【醉翁亭记教学案例分析】推荐阅读:
醉翁亭记课文赏析06-15
《醉翁亭记》翻译参考07-11
部编醉翁亭记07-20
《醉翁亭记》比较阅读09-07
《醉翁亭记》同步练习10-12
安徽醉翁亭导游词08-18
欧阳修《醉翁亭记》翻译06-14
醉翁亭记原文注释及翻译07-02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及答案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