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自制教具方法(15篇)
1.小学科学自制教具方法 篇一
巧用自制教具 提高科学课堂效率
郭海行 商洛市洛南县寺坡九年制学校 邮编:726107 关键词:自制教具、课堂效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程课。在实际教学中,自制教具、学具是小学科学课教具配备的必要补充,通过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也能像科学家那样,用科学实验的方法,去探索、认识自然界事物的性质和规律,培养其独立、主动的探索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引导其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之目的。在这个环节中,自制教具便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巧用自制教具,激发学生求知欲。
“科学始于好奇”。小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他们具有爱玩、爱动的个性特点,富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这正是引起其创新的内在动力。教师适时创设一些动手操作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可激发孩子们参与学习的兴趣,提高其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点燃创造的火花,激发他们主动探索、锲而不舍的求知欲望,让学习变得轻松、自然、高效。
在教学《声音的传播》这节课之前,我布臵了一个制作学具的任务: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个可供研究声音产生和传播的学具。任务布臵下去之后,孩子们纷纷忙碌了起来。等到了上课的时间,我首先让学生把自己课前所制作的学具拿出来展示并介
三、巧用自制教具,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
知识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而自制教具的使用可以将知识具体化,更易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我曾听过一位教师执教的“雷电现象”一课,在讲雷电危害时,因没有恰当的教具,一般都是老师讲、学生议。有些雷电造成的危害,学生们因不是亲眼所见,印象不会深刻,有的甚至还会怀疑“这是真的吗?”可在这节观摩课上,教师针对这一难点,利用起电机点燃汽油棉实验来以小比大,这不但激发了学生们的好奇心,而且还加深了对雷电危害的认识。如何预防雷电给人们造成的危害呢?同学们会很自然地想到了避雷针,但是避雷针为什么能避雷的道理,学生们并不清楚,如果能亲自体验一下,这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为此教师利用起电机和一个磨尖了的小钉子,所做的模拟避雷针实验,达到了满意的效果。具体做法是让一个胆儿大的学生用手去触摸起电机的带电球,一下子被电了回来;再让其他学生用手来摸,结果没一人敢上来摸了。这时老师不慌不忙地手拿钉子去触摸带电的小球,学生们惊奇地发现,老师触摸小球时一点事都没有。老师再让其他同学用同样的方法试,也都没有什么感觉。学生们都感到奇怪,老师没有正面解释,而是让一个学生上前来仔细观察钉子尖在接近带电球时所发生的情况。„„学生们终于明白了原来是钉子尖把带电球一次性较大规模放电变成了细小的多次放电,所以人也就没有什么感
同时,利用自制教具还可以缩短实验时间,在短时间内就能见到效果。世界上一般事物的发展变化往往是比较漫长的过程,教师在实验室条件下就是要千方百计用尽可能短的时间让学生们看到这个变化,进而发现事物变化的规律,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如果实验的时间较长,效果再不明显,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分散,教学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另外,只有缩短了每一项实验的时间,才有可能在40分钟的教学过程中,增加实验个数,加大教学密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五、巧用自制教具,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还要针对教学内容选出实验教学新的教学方法,每一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教学方法是成功的。这种成功,不只是把新课程中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在这些方面自制教具活动就表现出以下几点作用。
1、自制学具与实验教学紧密结合,师生用自己研制的学具做实验,得心应手。师生动手自制学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和实践性,培养了学生克服困难,与科学探索精神。如:讲“固体热胀冷缩”实验时,传统的教具是铜球过圈,实验中费时费力,为了改变这个实验,我研制了一件偏转式指针实验器,用一根火柴就完成了实验。学生设计的实验装臵有偏转轴式、滚动式、电路组合式,还有用新材料启辉器的元器件制作的。只这一件学具就有十几种做法,学具的研制过程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并与教材和
在科学课中优化使用学具进行教学,师生自制并动手操作学具进行实验,将眼、耳、手、心并用,通过实验验证前人获得的科学结论,远比传统的“黑板+粉笔+说教”要具体、实效得多。这正是自制教具的魅力所在!愿我们的科学教师能充分利用自制教具使我们的科学实验更加异彩纷呈!
电话:***
邮箱:ghx8341@163.com
2.小学科学自制教具方法 篇二
一、自制教具改善物理实验教学与科学素质教育意义
中学生的科学素质应涉及到如下四个方面: (1) 科学知识与技能; (2) 科学探究 (过程、方法与能力) ; (3) 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4) 科学、技术与社会。通过调查发现:在我州许多地区, 特别是欠发达地区中, 教学都是围绕中、高考的“平均分”、及格率、“升学率”开展的。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那么降低实验器材的费用, 变废为宝———自制教具势在必行。
1. 自制教具可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自制教具是指教师和学生, 利用简便易行的方法, 就地取材制作教具。在“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观”教学理念的指引下, 自制教具的取材大多来源于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品或者废旧物, 对这些物体“再利用”、“再创造”, 可以培养学生变废为宝、爱护环境、节约资源、关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素养, 使他们的环保意识得到增强。
2. 自制教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本学科有了学习兴趣, 就会自然而然地关注和学习与本学科有关的知识。教师要利用学生对实验的热爱, 在按照课程标准要求的实验要精心组织或演示外, 还要想方设法自制教具, 增加一些对学生具有吸引力的演示实验。并且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制作, 提高他们的积极性。通过从日常生活中取材, 制作实验教具和科技制作, 实验原理和结构简单、贴近生活, 不仅使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 还能激发学生探索科学、揭示奥秘的兴趣。
二、自制教具改善物理实验教学与科学素质教育的方法
物理基础知识本身就是一个合格公民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 也是最重要科学素质。怎样利用自制教具改善物理实验教学与科学素质教育呢?
1. 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原有实验器材本身存在的问题或缺陷, 把它们收集起来, 作为今后改进或创新的“原材料”。初中物理教材上的个别实验, 由于器材的原因, 有的实验变量不好控制, 有的效果不明显, 做起来也不安全。通过改进后, 实验变量更容易控制, 实验效果更加明显, 做起来也更安全。例如:“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原来用的是烧杯, 后来改为大号试管, 改进后容易控制水量, 从加热到沸腾时间明显减少, 还可以直接加热, 很方便。
2. 把身边的小物体当实验器材, 完成重要的探究实验。
很多实验器材都是我们身边的随手可得的小物体, 虽然是小物体, 却帮我们完成了一个又一个重要的探究实验。例如:在讲《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可以用一个矿泉水瓶子和一块海绵。要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和压力大小的关系, 可以使瓶子底部放在海绵上, 一次装满水, 一次装半瓶水, 观察海绵凹陷程度;要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可以把瓶子装满水, 一次瓶底向下, 另一次瓶盖向下。这样的实验, 能让学生在做实验时明白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 应用于生活。
3. 加强科技小制作、小发明的教学。
例如在学习浮力后, 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小制作的作业———制作简易“潜水艇”。学生面对作业, 就要复习有关理论知识, 查阅有关资料, 寻找有关制作材料, 这同科学家面对要解决的问题所采取的方法在某种程度上有相似之处, 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样需要经过几个阶段, 如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 提出假设或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然后实施计划, 做出“潜水艇”, 最后验证其合理性、可靠性和科学性, 等等。这样, 通过提出实际问题, 让学生去思考、分析、解决, 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还能让学生学到科学探究的方法。
总之, 自制教具不仅可以改善我们的实验“环境”, 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改善学生的科学素质。
本文是2013年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一般课题“自制教具对改善欠发达地区物理实验教学与科学素质教育的研究———以黔南地区为例”子课题阶段性总结及论文。课题负责人:何临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2011年版)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张希博.贫困地区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与思考[J].实验教学与仪器, 2006 (2) .
3.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运用 篇三
关键词:小学科学;自制教具;运用;感受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232-01
研究表明:学生获取信息的过程常常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作为科学学科的探究更是如此。新课程的综合性和生活化、整体化、情景化的特点为老师专研教材教法、潜心实验教学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资源无处不在,只有用心探索,悉心教研,制作更多、更精良、更实用的教具,以弥补现有教材和教具的不足,才能体现新教材、新课程的优势。因此选择和运用好恰当的实验教具,就成为上好科学实验课的关键一环。我通过长期应用大量自制教具的教学实践,感觉到它在搞好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为此,本文作者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浅谈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几点感受。
一、自制教具一般具有取材容易、经济实惠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科学来自生活。小学科学中的很大部分内容是以日常生活为基础的。只要我们处处留心,善于观察,生活中有很多材料是可以被利用的。自制教具一般具有取材容易、经济、可大量利用现代生活产生的废弃物,而且制作都比较简单、方便,有利于师生共同完成。这不仅容易做到人人动手实验,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知兴趣、动手能力及创造精神。例如:饮料瓶、易拉罐、吸管、小药瓶、泡沫塑料、塑料片等都是师生共同制作自制教具的常用材料。我们在“水的压力”一课中所研制的水的压力实验演示器,用的就是一些大饮料瓶,瓶盖、粗铁丝等,在“热胀冷缩”一课中用小药瓶配饮料管来研究液体的热胀冷缩效果就很好,学生们人人都可以亲自实验。
二、制作自制教具能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一件好教具的诞生,除了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求教师对教学大纲和教材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尺度,并且要有一定的动手制作能力。一件能够获奖的自制教具的诞生,是教师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是教师长时期实验教学经验产生的对某一教具改进或创新的思想。教师根据这一思想构思设计,在实验教学中反复研究、试制,经过多次改进和反复调试后才能成功。为此,笔者在制作过程中,开拓了思维,磨炼了意志,增强了动手能力(学会了一些木匠活),整体专业素养得到了提高。
三、自制教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好奇心是成功的起点。兴趣既是培养学生学好科学实验课的基础素养,又是引领学生驶向科学海洋的开始。在科学实验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喜欢科学的情感价值观,与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同样重要。因此,在科学实验课堂教学中,除了指导学生规范操作教材中配套的实验教具,还要特别注重运用自制教具为学生动手操作活动创造便利的条件,为学生创设操作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授《磁铁》一节导入新课时,笔者就出示了在课前用磁铁做好的一个会跳舞的“唐老鸭”(利用磁铁能隔物吸铁的性质)、会跳高的“米老鼠”(利用磁铁同极相斥的性质)和转不晕的“鸽子”分别进行演示。教师提问:唐老鸭为什么会翩翩起舞?米老鼠为什么能跳高?鸽子为什么转不晕?它们又是根据什么原理制作的呢?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带着一系列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和制作活动,更多地了解磁铁的性质,从中感受到探究现实的喜悦和制作的乐趣。这样教学既满足了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又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活动中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
四、自制教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在我校开展的欢乐科学园社团活动中,结合实验问题,鼓励学生就地取材,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废旧物品,动脑、动手做一做教具,使学生利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有些模拟实验器材由于生产条件和材料的限制,根本无法随着教材来配套,像模拟月球环形山和模拟太阳中8大行星运转周期的实验就无法配套实验器材。每次上到这两课时,笔者就问学生:“你们想不想做实验?”其实笔者明明知道学生想做却故意问之,以此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学生会异口同声地回答:“想。”于是笔者就激发学生说:“既然你们想,那么现在又没有现成材料给我们做,怎么办呢?”此时大家齐声答道:“我们想办法自己做。”集体讨论中,有的学生想到了用体育课上的沙坑沙子,有的想到了用花坛的土壤模拟月球表面土壤,有的想到了用健身球,有的想到了用核桃,有的想到了用同质量的大小不同的石块模拟小星星或陨石。这样模拟月球环形山形成的实验,在大家的集思广益下顺利完成。而在做模拟行星运转周期实验时,学生则想到了用跳跳球来模拟“行星”、用拳头模拟“太阳”,秒表不够则用手机上的秒表计时,实验效果奇好。所以,启发学生参与研究自制教具非常重要。这样不仅可以改善实验教学的条件,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还对学生科技素养的提高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结语:以上所言,是笔者通过多年来在自制教具活动中得出的感受,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只要我们不断发现和总结自制教具经验,我们教师专业素养和学生学习能力将会得到迅速的提高。
参考文献:
4.小学科学自制教具方法 篇四
快?什么样 的表面的物体滚 动的快? …一 让幼 儿去猜想和验证 ,探究物体在不同材质上的滚 动 ,感知会滚动物体 的原因及特征 ,培养幼儿 探索科学的兴趣和关心周同事物的情感 ,激发 幼儿对科学 的兴趣。另外让幼儿 自己去操作 、 学习、探究 的活动还有好多, 像《 好玩的沙 》、 学习l 0 以内的分解组成 以及加减法 等等 。孩 子们在活动 中很认 真,也很感兴趣 。通过这些 活动 ,激发 了幼儿学习科学的热情 ,发展 了幼 儿 的分析综合能 力,培养 了幼儿 的 自主探 究能力 , 让幼儿学会探究性学习。 三、为 幼 儿 自制 玩 教具 ,让他们在科 学试 验 中去探究 ,获取知识 不论在何年龄段的教 学 中 ,实 验 教 学 更 离 不 开 教具 ,在幼 儿园 中自制 玩 教具 既直观又漂亮 ,不 仅 能增强 实验教学效 果,又 能开拓 、更新和丰富教具 , 填补现行教学仪器 的不足 , 推进教育 教学 的改 革。在 科学 活动 《 颜 色变变变 》 中 ,我们用饮料 瓶 自制 了 玩教具 ,让幼儿 亲 自去试 科学知识 是很抽象 的知识 ,如果单 凭讲 验 ,认识 三原 色以及各颜 解 ,对于幼儿 园的孩子来说,孩子很难理解 , 色 之 间 的 变 化 ,还 让 幼 儿 河 甚 至理解不了,这样的活动教J J i 1 , 1  ̄ 累 ,孩子也 探究不 同两 种颜色混合在 北 不感兴趣。如果在活动中我们添加了教具 ,就 起有什 么变化 ,从而 了 省 会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 便于孩子理解 ,激发 解五颜六色的色彩变化。 曼 孩子 的好奇心。例如 :在幼儿园大班科学 《 各 在 自制玩教具《 连通器》 中, ‘ 种各样的计时器 》这一教育活动 ,幼儿对于 日 不仅让幼儿认识 了连通器 幼 晷、沙漏 、油漏等古代计时器不了解 ,确且地 的原理及结 构,还让幼儿 儿 国 说幼儿根本就没见过 ,而我园又没有这方面的 通过试验验证 了小球能
在 教学仪器 ,如果单凭老师讲 ,孩子根本无法理 水中浮起来 ,以及 感知 了 解 。于是我制作 了日晷 、沙漏 、油漏等教具 , 水的流动等 。在这 些活动 制作 比较简单 , 日晷是用胶带 、即时贴把 7 个 中,教 师为幼儿提 供 自制 兰 奶粉桶绑在一起制成轮 子,在轮子的平面上粘 玩教具 ,放手让幼 儿大胆 上K T 板 再用海绵纸进行装饰。然后 用即时 去操作 ,让他们 自己去发 贴在海绵纸上贴上刻度 和数字 ,中间插上一个 现问题 、提 出问题 、解决 纸棍 ,再根据我们当地所处纬度 , 我做 了一个 问题 ,培养 了幼儿 的创新 _角架 ,用它来支起 日晷。这样不仅可以进行 意识 ,促进 了幼儿 的主动 计时器的教学 ,还可以方便滚动。沙漏 、油漏 发 展 。 同 时 也 调 动 了 孩 子 更为简单 ,是用两个塑料瓶瓶 口相对制成的, 们 的积极性 和主动性。培 里面装上沙土或液体 ,把瓶盖连在一起 ,在瓶 养 了幼儿热爱科学 的情感。 盖上打上几个小孑 L 。虽然简单 , 但在组织这节 总之 ,自制玩教具在 教育活动时,我通过 自制教具进行直观教学, 我们 幼儿园科学探 究活动 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 使幼J L  ̄ l l l 好地 中的作用很大。我们有 很 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也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 强 的 自制玩教具基 本功和 和 探究 欲 望 ,取 得 了很好 的教 学效 果 。 条件 ,我们 根据活 动需 要 二、自制玩教具在教 育活动 中的应用 , 自行设 计 ,和孩子一起 制 有 利于促进幼 儿的学习与发展 ,培养 幼儿主 作 ,设计 材料易得 ,玩 教 具实 用性强 ,我们制作 时 动探究 、获取知识 的能力 探 究 性 学习是 一 种 积 极 的. 学习过 程 。教 注重 材料的 自然性 、操 作 师给予孩子一定的活动环境和材料 ,让孩子在 性 、功 能 性 、层 次 性 、可 学习过程 中自己探索问题 ,教师加以引导,来 变性和耐用性 ;集环保 、节约、安全 、审美 、促进幼儿 的自主学习,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合 教育和探究等特点为一体 ,能充分体现了幼儿 作意识 。例如在进行 《 分离》这一活动时,我 在学中玩 、玩中学的教育理念 。孩子们玩起来 们为孩子提供活动环境和材料 ,用各种桶和 电 兴趣浓厚 , 便于掌握知识 , 这不但节约了资金 , 钻自 制 了不同大小孔 的筛子,让孩子 自己想办 降低 了成本 ,同时也能转变我们的教育理念 , 法把混合 在一起大 小不 同的各种种子分 离出 更新 我们
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提高我们的 来, 在这次活动中,老师是活动 的支持者 、合 专业化发展 , 促进 自主学习、增强孩子的创新 作者和引导者 。 在《 物体 的滚动》 这一活动 中, 意识和探究精神 。 我们为 孩子提 f } { 了问题 :物体在  ̄ l l J L 滚 动的
一
随着教育教学 改革 的不断深入 ,作为教 师的我们要具有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在 幼儿园的教育中, 科学教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 对于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 、提高思维水平有特 别重要 的意义 。 《 纲要 》指出 : 幼儿园的科学 活动重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发展 认知能力 。探索是儿童 的本能 , 好奇 、好探究 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特点 , “ 以探究精神和实践 能力为重点 ,引导幼儿建立新 的学习方式”是 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 图所突破的一个 重要方 面,而探究性学习是新 的学习方式中一 个 重要 的学习方 式 。 然 而在幼儿 园科学 教育活动中 ,培养幼 儿的探究学习离不开玩教具和操作材料。但是 对于一些办园条件较差 、玩教具缺少的幼儿园 来说,就需要我们教师根据实地情况和教育教 学T作 的实际需要 因地制宜 ,就地取材为幼儿 自制玩教具 ,这样可 以为幼儿创造更适 宜的游 戏和学习条件 ,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也为 直观教学提供条件 ,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激 发幼儿 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发现并 培养幼儿 的科学潜能 ,萌发幼儿热爱科学 的情感 。我园 是分科教学 ,我担任大班的 《 科学 》, 在我的 教育活动中,我有以下几点感触 : 自制教具直观 、明显 ,使抽 象的知 识形象化,能激发孩子的好奇, bi n 探究兴趣
、
一
5.小学科学自制教具方法 篇五
文 标
题:
姓
名:单
位:石首市横沟市镇小学电子邮件:论自制教具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
卞
昆
26543982@qq.com
论自制教具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
——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
摘要:本文作者围绕教育界教学三大基本条件之一的教具,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和详细具体的实例向我们阐述了自制语文教具的重要性、如何自制语文教具并运用以及自制语文教具的材质来源等问题。
关键词:自制语文教具 创造性思维 团结协作 节约成本
在教育界,教学的三大基本条件是指教师、教材和教具,而自制教具是指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利用简便易行的方法就地取材,自己动手制作的教学工具。本人在从教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对此做了一些探究,阐述出来,仅供大家参考。
一、自制语文教具在小学的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自制语文教具简单、直观而明显。它可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大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如在教学生学习汉字时,你可以先在硬纸板上画一个大红苹果、大鸭梨、大橘子等水果图形,然后把它三面粘好,再把当天要学的汉字写在一张大纸上(要注意颜色与水果的不同),字要写得大一点儿,规范一些,争取上课时让学生看得清楚,学得正确,最后把它剪下来沾在你做好的水果上面并贴好,这样既可以长时间的保存,又可以经常灵活地使用。(课堂做练习时可让学生自己选水果,自己贴汉字,循环使用,也可用于词汇的学习)。我用这样的教具上课前都会先给学生设置一个故事情景,边讲故事,边串知识,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2.自制语文教具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有利于探究性教学的开展。师生共同自制语文教具的过程,就是钻研教材、研究教学、研制和改进仪器的过程。它能提高师生的动手能力。一套自制语文教具的形成,要通过设计方案、勾画图纸、搜集材料,动手制作等过程,这样无形中提高了师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3.自制语文教具还可以培养师生的团结协作能力。绝大多数自制语文教具都不是简单的重复和仿制,而是要经过长时间的思考研究、创意策划、构思设计,检验完善等环节,整个过程都是创造性的劳动,需要团结协作。在自制语文教具的过程中,师生一定要运用到科学知识、生产工艺,并尝试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等,这也需要师生团队取长补短,共同努力,从而进一步增强师生的团结协作的能力。
4.自制语文教具也秉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约学校开支,用较少的钱或不用钱来提高教学质量。如果在我任教的这些年中,我用一些废旧或廉价物品制作教具如食物油桶、卡纸、塑料绳、鸡蛋壳等,制作了大量的教学工具,一方面为学校节约了成本,另一方面,师生齐动手,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我所带的班级不仅学习成绩好,在动手实践和科学普及等很多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自制语文教具的设计、制作与应用
自制语文教具的关键问题是设计。有了好的构思,再动手去制作就很简单了。自制语文教具的制作的标准是:原理一定要正确,取材要容易找到,造价要做到低廉,构造简单明了,操作方便易懂,材质还要坚固耐用,易于长期保存。
如:在小学低年级的识字阶段,我就制作了一件魔术变字桶。我用了一个金龙鱼的空油桶,上面缠上两个漂亮的宽纸圈,再把偏旁和部首分别写在不同形状的的卡片上,用双面胶把本节课要用的部分卡面粘在宽纸圈上,左边的是偏旁,如三点水、单立人、提手等,右边是可以与之相配的其他部首,如“可”“每”“工”“故”“十”“门”“是”“丁”“工”等等,等到上课的时候,一方面要营造好神秘的气氛,然后你只要轻轻转动纸圈,就可以用不同的部首组成不同的汉字,学生们的好奇心被激发起来,从而大大提高了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课下,在学生们主动请求下,我教每一个学生做了一个魔术变字桶,而且经常变换桶上面的内容,达到常变常新,越用越活的目的。学生们经常分小组玩儿这个变字桶,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
三、自制语文教具的材料有很多种来源也很广
自制语文教具主要材料可分为纸材料、木质材料、塑料材料和玻璃材料。
①纸材料有书写纸、图画纸、印刷纸、包装纸、装饰纸等。②木质材料有天然木材、胶合板材和人造板材等。③塑料材料分为热塑性、热固性塑料二种,具有可塑性,密度小,强度大,耐油、耐磨、绝缘等优点。④玻璃材料有普通平板玻璃、钢化玻璃、浮法玻璃和磨砂玻璃等。
四、师生互助自制教具
在师生互助自制组合式教具的过程中,师生能够共同探讨和营造课文所展示的情景,在教师无意识的引导下,将课文的难、重点直观展示在学生面前。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5课《画杨桃》时,由于我和同学们都没有见过真正的杨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加之条件限制,难以找到标本、图片之类的资料,我们只有“自制教具”了。在熟读课文后,我和同学们找来水和泥,按照课文上所介绍的“有五个角”、“椭圆形”等特点,我和同学们一起动手捏杨桃,并将捏好的杨桃放在讲桌上让同学们先在自己的座位上观察杨桃的形状,然后小组调换位置再进行观察杨桃的形状,最后得出“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这一蕴含深刻哲理的结论。在我和同学们互相协作制作“杨桃”的过程中,同学们不仅兴致高涨,而且切身体会到了无论干什么事都要实事求是的道理,受到了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五、让学生自制教具
针对课文内容的特点,让学生自制教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他们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1课《放风筝》时,我引导同学们先观察图,看看图上都有哪些风筝,然后让同学们回家制作自己喜欢的风筝。同学们非常高兴,第二天,他们个个神采飞扬,带来了自己制作的风筝。望着同学们亲手制作的“大蜻蜓”、“花蝴蝶”、“老鹰”等各式各样的风筝时,我非常激动,鼓励他们说出此时最想说的话,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着“花花绿绿”、“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等我们还没有学的课文中的重点词句。
至此,这篇课文因为同学们自已动手制作了他们所喜爱的风筝而学习兴趣高涨,很快就掌握了课文的难重点,他们学得是那么轻松愉快,他们的心情又是那么欢快舒畅,我从孩子们那洋溢着幸福的脸上看到了自制教具给他们带来的喜悦。
六、分组协作制作教具
为了培养同学们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协作精神,教师应多给孩子们创造合作学习的条件,让他们多合作,多配合,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自制组合式教具的制作在合作学习的养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教师应按照课文内容的特点,多让同学们协作完成自制教具,达到教学目的。
例如,我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10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时,当学习完第一自然段“在一片河坡上,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时,我让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个美丽的小村庄”会是什么样的,并让他们动手画一画,剪一剪。学生兴趣高涨,思维活跃,很快就画好、剪好了他们心目中最美丽的小村子。第一组的同学剪下了粗壮的大树、嫩绿的小树;第二组的同学剪下了漂亮的房子,鲜艳的花朵;第三组的同学剪下了可爱的小动物„„我让他们各组选出代表,把这些他们认为最美的贴在黑板上事先准备好的一张白纸上,很快,一个美丽的小村子就展现在同学们面前了。同学们个个兴致勃勃,神采飞扬。随着教学的深入,房子由少变多,而树木则由多变少,同学们逐个拿走树木增加房子。当学习完最后一个自然段“什么都没有了,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时,同学们的心情显得非常沉重,有位同学缓缓地站起来,在几十双眼睛的注视下,将那些漂亮的房子一一剥了下来,一个那么美丽的小村子变成了不毛之地。我从同学们那痛心、惋惜的神态中看到了自制组合式教具在这篇课文中所取得的预期效果。
6.自制教具计划 篇六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普及实验教学工作,贯彻教育创新和课程改革的理念,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支持新课程的实验和推广,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发挥蕴藏在我校教师中设计制作各科教具和设计开发探究性实验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收集、整理、推广其成果,丰富教学内容;推动全校自制教具活动的开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制教具和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运用新材料、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仪器整合的经验,推动教学仪器新产品的研发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总结、推广开展自制教具和实验教学活动的经验。特决定开放本次实验教学自制教具的评比活动,现将有关
活动的事宜通知如下:
一、自制教具评比领导小组
组
长:刘喜春
副组长:赵斌
评
委:刘喜春
宋扬
赵斌
徐野
二、奖项设立
评选活动对参评自制教具设立一、二、三等奖各1、2、3名。
三、评选范围及评比时间
各学科教学中使用的,由教师自己设计制作,在历届的自制教具评选中未获奖的自制教具,或虽曾获奖但对原作品有重大创新改进的自制教具(不含已经正式生产的产品和纯计算机软件及声像资料)。教具不分类评比。
时间:2011年4月18日
四、活动要求
(一)参加人员:全体师生(教师必须参加)
(二)教师每人至少交一件作品,学生由各班任课教师及班主任根据学生制作教具的实际情况推荐学生作品参加,不限数量。
(三)自制教具均不限数量,2011年4月15日前上报作品。
(四)所申报的作品必须是自制教具,已经在教学活动中使用,有一定的教学效果。
(五)教具作品可以是团体也可以是个人,每个合作作品应确定一名第一作者,其他为署名作者。合作作品的制作者不得超过3人,每名制作者都须全面参与自制教具设计制作,作品应该反映出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所报送的学生作品,必须是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的教具。
(六)一个教具名称只含一件教具,教具名称应与其相应的教具相符。
五、评选条件
1.教学性。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实验教学、提高师生的实验动手能力。
2.科学性。教具所示实验内容符合科学原理,体现科学知识和科学过程相统一的原则,有利于学习科学知识,树立科学意识,掌握科学方法和实验操作技能。
3.创新性。教具设计新颖,构思巧妙,体现新的实验活动方式、方法和内容;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方面有创新和发展;在信息技术与传统实验的整合方面有所创意。
4.启发性。引发学习兴趣和思考,适于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互动、合作交流。
5.实用性。取材容易,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性能稳定,通用性好,安全可靠,造价低廉,外形美观,便于自制推广;有助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六、评选方法
1.学校领导组成评选委员会,具体负责评选工作。在现场操作、演示、评议的基础上,评选出优秀自制教具的各个奖项。
7.小学科学自制教具方法 篇七
关键词:自制教具,数学学习,能力培养
数学教学中, 我们的课堂要想丰富多彩, 教育教学活动要想生动活泼, 就离不开教具强有力的支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结合学科的教学内容, 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 积极开展自制教具工作,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活动。适时制作、运用教具也是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一条好的途径。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精心设计、选择、提供合适的材料,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事可做, 有物可玩, 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 进行研究、创新。比如, 在执教六年级上册“欣赏与设计”一课中, 我在课前让学生准备了各种有关圆的美丽图案, 教学时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图形所用的有关知识, 然后再适时地进行讲解, 引入更多的图形。这节课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愉快地完成, 很好地参与了课堂教学, 在活动中轻松地掌握了有关圆的知识。
一、自制、运用教具可加深理解, 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在概念的教学中运用直观教具教学, 能使学生对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不仅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为运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如在执教六年级下册“圆柱体的表面积”时, 如果只是要求学生记住“表面积=2×底面积+侧面积”, 学生得到的只是“死知识”, 对内容也只是片面的理解。为此, 教师可以通过跟学生一起动手设计、制作相关的教具解决这一问题。
教师提前留给学生任务, 让学生事先做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柱体展开图。课堂上, 通过让学生对比发现圆柱体与展开图之间的关系, 从而发现圆柱体的表面积=2×底面积+侧面积 (底面周长×高) 。这样学生边动手, 边观察, 边思考, 边想象, 圆柱体表面积的求法就通过学生自己探究出来了, 学生理解起来也就容易多了。
二、巧用自制教具, 优化课堂教学
教具是学生学习的好帮手, 也是教师教学的好助手。教学实践证明, 巧用教具能解决教学中很多抽象的问题,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优化课堂教学。如“三角形内角和”一课中, 要说明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的确不易。为此, 我在课堂上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准备的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 (大部分学生采用了度量法) 。然后我又引导学生:“能否把三个角用和的形式拼在一起再进行观察?”学生们通过剪、拼、凑的方法, 将三角形的三个角放进了一个平面中, 最后通过观察和以往所学的知识得出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的知识。这样, 学生既动了手, 又动了脑。学生动手了、探究了、合作了, 知识在活动中接受了, 课堂实实在在地得到了优化。
三、自制教具可以弥补现有仪器的不足
当今教学过程中, 引进了很多新的教学仪器, 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我们总是会发现诸多不足之处。例如, 有时候教具数量不足, 而且品种也不齐全, 不能完全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 或者某些教具不好操作, 起不到良好的演示作用。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敢于发现, 敢于创造, 通过自制的教具来弥补现有的教学仪器的不足。例如在教学过程中, 我有一次就用木棍组合成了一个简易的圆规。由于学校的教具有限, 教师们纷纷借走了教具圆规, 而在我手中的圆规精确度明显很低, 为了促进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圆的相关知识, 形成缜密的学习习惯, 在课下, 我就自己准备了一些木棍和铁丝。在仔细地观察了教具圆规的条件下, 我通过精确的测量做出了模型, 并根据模型一步一步地制作出了圆规教具, 不仅锻炼了我自己的动手能力, 还为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同样, 这种方法在学校的大力鼓励下, 得到了弘扬, 制作教具在学校得到了迅速推广。
四、自制教具有利于提高教师们的整体素质
事实证明, 在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工作中, 制作教具的过程既可以满足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需要, 也可以满足教师在训练、考查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要求。教师要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制作出适合实际教学需要的教具, 就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必须要留心教材, 吃透教材中问题的实质;其次要留心学生, 研究学生们特定年龄的认知心理特点和思维特点;再次还要留心教具, 教师必须要做到精通现有教具的作用和性能, 还要明白除现有教具外还需要补充的教具;第四要做到留心材料, 并时时揣摩哪些材料, 运用起来能够更得心应手;最后教师还要留心技术和方法, 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拓展专业知识, 并在数学学科领域中有所特长。所以, 制作教具的过程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过程。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每次设计出一张草图, 每次制作出一个部件, 每完成一件教学教具, 都需要全身心地投入进去, 都需要付出极大的耐心。
8.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作用 篇八
关键词:自制教具;小学科学;教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264-01
小学科学离不开教具,而偏远省份的一些小学由于教具的不足,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而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采用简单易行的方式自制教具,不仅广大师生共同参与,而且造价低廉、实用性强、贴近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经过多年的摸索,笔者认为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一、自制教具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3-6年级的学生来说,只要激发起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课堂上通过使用由师生共同用熟悉的生活材料制成的教具、 学具做实验,学生得心应手,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深刻。如讲气体热涨冷缩一课时,大家采用不同材料不同方法共同研制各种验证器材(如:输液瓶与U型管结合的实验器;气球与小瓶结合的实验器;废注射器与输液瓶连接自制的实验器等教具等),再用它们产生科学现象,探索自然规律,学生产生强烈的探求欲望和学习兴趣,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这样,对科学的神秘感破除了,学习科学的兴趣激发起来了,学好科学的信心也就树立起来了,课堂气氛也随之活跃起来了,教学效果自然倍增。
二、自制教具能增强演示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在义务教育阶段,我们的学校都按照相应的标准配备了实验器材,但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有五分之一的教具需要师生自制,这些自制的教具在课堂上能增强演示效果,起到意想不到的好作用。
1.激趣。小学“科学课”中有许多实验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趣味性,不少内容又具有极强的启发性,如“热胀冷缩”“淀粉的踪迹”等,这些实验本身所呈现的新奇现象会吸引学生去认真观察和动手实践,同时,用自制教具进行演示也会使学生产生积极主动地去思索和探究的欲望,这对学生感知、理解实验现象无疑是有帮助的。做的过程伴随着思维的过程,用自制教具参与实验,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增强了实验的啟发性,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直奔主题,为探究做好奠基。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两种材料——一根细绳和一瓶旺仔牛奶。我现在把细绳的一端打个结,和旺仔牛奶的拉环系在一起,另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这个装置叫——摆(板书)。这根细绳叫摆线,旺仔牛奶罐在这里叫摆捶。我们可以让摆动起来,用手捏住摆锤,轻轻把摆线拉直,然后松手。一、二、三……我们数数这个摆15秒能摆动多少次,组长拿秒表和老师一起卡时间,大家一起数。预备——开始!(数摆动的次数时,教师以手势引导学生学会正确数摆摆动的次数。)
摆的组成与数摆的次数是完成本课探究的基础,但并不是重点,在本课也不具有探究的价值,因此课始就直奔主题,用简易而又熟悉的自制教具引导学生认识摆,既为探究做好奠基,又为探究留下了充足的探究时间。
3.放大情景、化繁为简——更形象直观。小学科学课以演示实验为主,演示实验主要是把要研究的现象展示在学生眼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配合讲授或师生、生生讨论完成教学任务。自制教具最大的一个优点是对其研究的情景现象起着放大、直观的作用。例如在给学生讲《做一个小磁铁》一课时,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讲清磁铁的分类,电磁铁磁性与什么有关等问题。我就找来大铁钉、漆包线或带塑料皮的导线电池等物,然后用漆包线按同一方向紧紧密密缠绕在铁钉上,接通电源。一个简单的电磁铁就做成了。经过实验,学生顿时一目了然地明白了所学的问题,取得了时半功倍的效果。
在自制教具的过程中我善于将复杂的东西简单化。在给学生讲《 运用感官》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熟悉耳朵的构造,形象地感知声波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这一原理。就用易拉罐、橡皮膜、橡皮筋、小火柴梗等制成鼓膜振动教具。这一小小的发明使学生形象、直观地掌握了耳朵这一复杂精细的构造,认识到了鼓膜的作用及耳朵的科学。这样的教学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体现了为学生创设教学情景的教学模式。形象直观,将复杂的东西简单化。
三、自制教具能启迪思维,激励创新,训练技能
自制教具所用材料大多来自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寻找,因而老师演示使用后学生就会产生自己动手做一做的欲望,老师再予以适时激发引导,使学生产生“如何才能做得更好”的创造动机,激励学生发明创新,想方设法使教具变得更加完美、适用,这对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都有重要作用,同时在学生制作教具的过程中各种技能也得到训练。如引导学生制作“双控开关”,制作“不倒翁”,制作“指南针”,制作“照相机模型”等等。学生们在制作过程中,不但要亲自动手寻找合适的工具、材料,还要动脑考虑解决问题:如何使装置更恰当、合理、美观、明显等等,这对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积极的思维能力及判断、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等都是十分重要的。
四、自制教具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勤俭意识
制作教具的目的是用来完善实验和提高实验效果的,最终帮助学生接受科学知识。因此,教具的制作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和科学理论,这就要求学生在自制教具的过程中把科学知识很好地应用于实践,然后在总结经验,检验、检查自制教具的合理性、科学性及不足,通过来回、反复反馈,既应用理论解决了实际问题,又用实践证明了理论的正确,从而培养了学生正确对待知识的科学态度。同时,在教具制作中,让学生利用生活中一些废弃物制作出各种各样的教具,使他们意识到变“废”为“宝”的意义,养成勤俭节约、勤劳俭朴的优良品质。
总之,自制教具天地广阔,大有可为,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优秀品质。
参考文献:
[1]杨廷刚.浅谈自制教具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7(12).
[2]谈谈自制教具(材料)在教学中的作用[R].课题研究2015.
9.自制教具展评活动总结 篇九
自制教具展评活动总结
按照农教字201519号文件《农安县中小学及幼儿园自制教具、学具、玩具评展活动方案》和我校《自制教具展评活动方案》的要求,我校于10月13日进行了教具展评,现就展评情况总结如下。
本次活动共有10名教师参加,作品25件,共评选出15件优秀作品。优秀作品将在年终教师工作量化考核中加入相应的分数。
一、优点方面
1、大部分教师都能够认真准备此项活动,结合自己所教学科进行创作。10名专任教师全部上交了参评作品。
2、多数参评作品能够体现直观性、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和欣赏性等评选要求,能够为教学服务,喻科学道理于简易的教具之中,如张丹老师的科学实验教具,尽管简单,但原理科学,把难懂的抽象的力学原理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
3、教师都能够利用废旧物品来制作教具,充分体现了环保意识。
4、大部分参展作品的制作都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能为教学服务,设计符合新课程教材的理念。
二、缺点与不足
通过此次活动反映出的问题有如下几点:
1、个别教师,特别是文科教师的作品没有认真做,完全是应付。如语文老师只是画一幅画,而且是简笔画,再配几句诗就完了。根本称不上教具或模型。
2、有的老师的作品不是自己做的,而是求助别人或是从别的学校拿来的,其应用根本不是小学阶段的内容。希望这样的教师以后要认真对待学校的各项活动。
3、从以上问题可见部分教师对活动的认识不够,总以为这不是工作,不能很好地对待各项工作和活动。其根本原因就是其工作积极性存在问题。因此要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
4.幼儿园由于教师不足,本次活动没有参加,所以幼儿的学具和玩具没有完成。
总的来看这次活动的开展还是比较成功的,收获较多,使教师特别是语文数学教师得到一次很好的练兵,以后这样的活动还要开展。
10.自制教具的活动计划 篇十
北 东 学 校
自制教具是教师为适应教学需要、改革教学方法而进行设计的形象化教学器具,它能弥补商品教具的不足,是教学科研成果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学生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它不仅能服务于教学,还可以还原生活;而且,教师制做教具的能力和精神也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真正发挥出自制教具的应有价值。
一、自制教具实现的目标
自制教具从计划到实施是一个系统的、层次性目标实现的过程,在自制教具制作过程中,也是遵循着集体制度、年级组制作、班级制作、个别教师制作相结合的形式,制作材料必须是原材料、自然材料、废旧物品。
二、自制教具的管理
小学是自制教具的重要单元,校内组织研讨,由主任带领一线教师共同分析班级中户内外自制教具的种类、适宜性、丰富性等,根据学生情况的分析,确定每个区域近期发展目标及自制教具投放种类,明确各区域的教学目标后,结合教师自身的能力优势,教学主任将各个区域自制教具的任务分工到个人,平均每个教师会负责1个区域自制教具的计划、制作、投放与完善工作,共同分析,及时调整教具的种类、形式或结构,这样就能使每个区域中自制教具投放,建立在对学生经验水平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自制教具必须符合卫生要求,具有安全性、多功能性、可变性、综合性、趣味性、可操作性及创新性。
三、自制教具评价标准
自制教具评价标准的形成过程“源于教师,回到教师中”的教研
原则,发挥全体教师的集体智慧,用共同完善的方法建立和完善了自制教具评价标准。如“教育功能突出”、“创意新颖”、“制作精美耐用”等。标准来源与教师,会使教师在自制教具的过程中不断体味并坚持这个标准,对标准的认识和实现的过程是积极的、主动的、富有创的。
四、自制教具的设计原则
教育性原则。主要应体现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在教育方法方面,还应体现启发式教学。
科学性原则。主要体现科学原理、法则。即使是很粗浅的道理和知识,也不应该违背科学原则。
简易性原则。主要是指自制教具结构简单,制作方法简单,就地取材,因陋就简,操作简单,保管方便。切忌为了追求声光电效果和数字显示效果,把教具复杂化。
直观性原则。主要是形体尽可能大一些,重点观察部位要能看得清楚,演示和实验的现象明显,层次分明。
实用性原则。主要是有针对性,“做以致用”,不要追求形式,“为自制而自制”
参与性原则。教师与学生要亲自动手。“自己砍柴有双重温暖”,学生积极参与制作,除了得到知识以外,还有综合性的教学效果。
11.自制教具,提升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篇十一
关键词:科学课堂;科学探究;自制教具;学习兴趣;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9-0059-03
“做中学”这种科学教育起源于美国,它是由美国科学家总结出来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做中学”的理念是:“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记住了,我做了,我明白了”。这种理念旨在让所有的学前和小学阶段的儿童有机会亲历探索大自然的过程,通过自己观察、提问、假设、验证等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小学科学课中,实验占了不少的分量,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把实验教学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不仅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能调动起来,他们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也会有所提升。在新课标中也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能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科学课应该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这就要求科学课堂上有足够的教学用具,以便学生动手操作时使用。
在科学课堂上供师生教学和学习使用的器具,称之为教具、学具,而一些非现成的教学用具,则称之为自制教具。自制教具是指师生共同参与,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如易拉罐、小磁铁、小木块、废弃电线、塑料瓶、塑料杯、注射器、橡皮管、玻璃片等,采用简单易行的方法,自己动手研制的一些简易而实用的教具、学具、标本、模型等。自制教具能体现师生的智慧和灵气,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起着促进作用。通过这种活动,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自制教具从制作层面讲:一方面是教师根据实验教学自制的“科学”教具。另一方面是教师指导或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能够呈现“科学”原理的实验器具。
2.自制教具从使用层面讲:还可以分为教师演示教具和学生实验用具,它们都起到了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或展现课堂上的亮点的辅助作用。
因此,只要是有心的教师都会选择切合实际的、符合课堂特点的、学生和教师都能使用的教具。满足这些特点的教具一般情况下都需要教师对配备的教具进行改造或寻找替代品,这种改造或替代品实际上都可以称为自制教具。
自制教具在课堂上的使用能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该从分析教材入手,找出哪些教学内容需用自制教具,从而明确制作目的。
一、巧妇难为无米炊,课堂教学收效微
在新课标中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能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科学课应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
但有些现实情况往往成为实验操作的绊脚石。
(一)实验材料的不足
科学课的“实验探究”是离不开教具和学具的,可是现实是不会如你所愿的,就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样。当任课教师想好好地做个实验让学生更直观更好地理解知识时,问题碰到了:没有相应的实验器材。那么,再好的教学设想都只能作罢。
例如:四年级上册《声音》一单元中,有一项内容是介绍人体鼓膜的“鼓膜模型”,在仪器室中没有这样的实验器材,学生只能是看书本上的图片、听文字介绍,这样得到的知识会很抽象,不好理解。而且学生的注意力也不太集中,对知识的吸收必然会产生影响。
(二)器材配备的不符
对已经配备的实验器材,有些可能是因为工厂生产时的某些原因,部分教具在使用时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比如:三年级的科学中,有关于温度计的知识,在教师讲解时,由于温度计的体积比较小,做的一些演示,学生可能看不清晰,对学生的理解或多或少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面对这样的情况,该怎么有效的上好科学课呢?
(三)传统处理方法低效
人们常常会说到:听到的不如看到的。而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特征是: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动手欲望强烈,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学习受直接兴趣的影响较大。
在科学课中,百分之七八十的课是需要通过动手操作来实现教学的传授、知识的理解的。在这部分的实验课中,有些实验必需的材料,实验室中是有现成的教学用具的。有些实验用具虽然不是现成的,但拼拼凑凑还是能起到教学所需的作用的。可有部分的教具却是在实验室中无法寻觅到的,这可愁死了教师。
当教师碰到没有教具的课时,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照本宣科。或者是,将实验简单的讲解一下,让学生记录下实验结论便算是讲解完了。
这样的教学处理,一方面,会大大降低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毕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处于好动的阶段,要让他们安安静静地听,而不能动手尝试,相信是很“痛苦”的;另一方面,学生的科学知识也是一知半解,就算是表面上已经很了解了,也未必理解透彻。
为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教师确实应从教具这方面入手,进行一番研究。
二、心灵手巧制教具,弥补器材不足处
针对小学科学实验课的现状,为了弥补实验器材的不足、不符,教师动手制作教具就成为了当务之急。
(一)提升学生对科学学习的认识
自制教具的过程具有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是一种富有创意的科技活动,是一种能体现教师智慧和灵气的活动。
但在现阶段的科学课堂上,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没有现成的教具材料。课堂上需要的材料虽然很常见,可实验室可用资源有限,科学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需要新的教具材料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自制教具的能力,用自制的有结构的符合现实教学需求的教具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吸引学生自主地参与探究。
(二)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
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教具是一种自主的实践活动,它的目标是将材料生成具有科学意义的新结构,这就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独特的认知方式和生活经验,对外在的信息加工、构建成为有意义和有价值的理论知识。
(三)增强教具的实用可控性能
自制的教具,还因为教师是按照教学的实际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设计制作的。所以,它使用起来就得心应手。自制的教具,形象而具体,学生爱看易懂,出了故障或损坏时,修理起来也很方便。有些自制教具的使用效果往往优于现有教学仪器,有的还能填补教学仪器的空白。
自制教具对培养师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还能提高教学质量。
在“科学”教育中开展自制教具活动,是实现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 “关注学生”以及“引起活动”,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教学策略。
三、因地制宜来改造,事半功倍有实效
在科学课中,需要用到的教具有繁、有简,有易于制作的,当然也有一定制作难度的。对于多数科学课老师来说,当然是想寻求一条简单而又实用的道路,以便于教学工作的开展。
自制的科学教具、仪器一般都是比较简单的,它们的特点是:就地取材、废物利用、易制易修。这样的特点决定了自制教具在教学过程中大可以放心地让学生充分接触。
下面介绍几件五年级课程中方便制作又简单实用的教具:
(一)上册第一单元第6课《做一个生态瓶》
“生态瓶”,教师可提前做好这个教具,这样,上课出示时就更有说服力,学生更能得到一种成功的暗示。
(二)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金属热胀冷缩》
实验一:观察铜球的热胀冷缩。在观察“冷缩”现象时,可延续上一步的实验,将热胀后的铜球卡于铜环内,然后用冷水直接浇到铜球上,这样的实验效果更明显。
实验二:观察钢条的热胀冷缩。这个教具的制作,不论是材料还是方法都是挺简单的。关键是,不要在上好一节课后就将这个教具拆掉了。这样不仅浪费了时间,更不利于年级间教学资源的整合共享。
(三)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
可用猪油或牛油代替固定火柴的蜡烛油,固定起来方便,实验准备省时不少,而且观察到的实验效果更清晰。
自制教具活动的开展,提升了科学课堂教学效率。在科技、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今天,自制教具活动是为了寻找更切合实际、符合需求的实验器材。从而,使教育教学工作能更有效地开展起来,培养学生、教师的自身素质,提高认识,改变观念。
自制教具从表面上看只是动动手的简单玩意。其实不然,教具制作者需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在进行教具的构思、制作时,无论是谁,都很容易碰到现有知识积累不够的情况,这时候制作者的学习欲望就会表现得很强烈,能主动地去查阅学习有关知识,直到能够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为止。这种学习方法,会更加鼓励制作者带着兴趣去学习,进而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自制教具尽可能具有一定的特色,甚至创新,做到务实争先,使教具尽可能填补教学仪器配备上的空白。
另一方面,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出具体、形象的教具,便于学生进行思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参考文献:
[1]蒋 华.“做中学”需要老师们做什么?[J].上海教育科研,2003(1):50.
[2]彭蜀晋,林长春.科学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2.用自制数学教具教学平行 篇十二
用自制数学教具教学平行、垂直问题
这学期转眼间便过去了四月余时间,课本上的知识也已教授了大半,渐渐地我发现,因受数学基础和学习条件、环境等的限制,农村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这门学科时仅仅只是刻板的接受数学概念,却不懂得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举一反三的运用到课后作业和考试中去。特别是在几何模块的学习中更显得吃力,因学生对抽象的几何知识不能准确的理解,长期受直观教育的影响,学生很难运用自主思维消化、理解这些点线面的抽象概念。这样一来,学生学的吃力,老师教的也不轻松。单纯的利用简单的三角板、直尺等工具已无法满足课堂需要了。为解决这样僵硬的教学局面,我萌生出了自制数学教具并运用到几何模块教学之中的想法。
因为从来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学校的 同事在得知我的想法后非常支持我,与我热心分享他们在教学平行、垂直几何问题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并告诉我一些他们在多年教学中总结下来的小方法。同时我也在工作之余翻阅了大量书籍和资料。有了这些来自理论和实践各方面的知识作基础我便立刻开始构思。
借助直尺和三角板作图平行、垂直问题时,因直尺和三角板的不固定性和同时使用两种工具对小学生来讲稍显难度,完成的效果都不太理想,特别是一些基础差的学生空间几何能力就更弱了。在批改作业时发现有很多画不直、不平行的情况。如果能有一种固定性的较强,且使用灵活并能完成画平行、垂直线两种要求的教具便能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在经过反复试验和不断推敲后,“十”字形硬卡尺准备正式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这是用质地较厚的硬纸板做成“十”字形的卡尺,横向的卡尺中空,纵向卡尺插在中空处与横向卡尺成“十”字结构,为了防止它转动,纵向卡尺的左右两边用三角形固定。使用时,纵向卡尺可左右上下移动。过直线外(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时,只要让横向卡尺与已知直线对齐,移动纵向卡尺到已知点,沿着纵向卡尺画线即可,这样就轻而易举的画出了已知直线的垂线。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只要把“十”字卡尺转动一下,让纵向卡尺与已知直线对齐,按住横向卡尺不动,然后移动纵向卡尺到已知点,最后沿着纵向卡尺画线,这样一组平行线就完成了。另外,卡尺上各有刻度,不但能快速的量出点到直线的距离,而且能快速的画出指定距离是多少的平行线,还能规范的划出指定长度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了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玩意儿,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明显提高了。同学们在课堂上和课后作业中作图时都愿意使用这个新工具,看着作业本上画出的清晰、准确的平行线、垂线,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更高了。
13.市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总结 篇十三
-----市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总结
根据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关于举办第八届全国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的通知》(教仪所〔2011〕29号),皖教秘〔2011〕317号,)和《关于举办市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的通知》(蚌教仪(教仪所〔2011〕11号)的文件精神由我站主办的“2011年市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在市第十二中学成功举办。
本次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通过竞赛活动,广大教师们展示了水平,加强了交流,提高了技能,进一步加深了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
这次自制教具活动,得到了各县(区)教育局、社会事业局和市第十二中学的大力支持,我市各县、区教育局(社会事业局)和局属学校,认真按照文件要求,积极准备、精心组织,及时上了报了参评作品。全市自制教具评选活动共收到教师、学生作品90多件。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2011年11月2日在市第十二中学经专家评审组的精心评选共评出一等奖14件,二等奖18件, 三等奖47件。优秀组织奖3个。11月3日市专家评审组又对我市部分参赛作品进行了精彩点评并对获奖作品提出了修改意见。届时我市将评选出的优秀作品报送省教育厅参加全省自制教具评选
活动。
随着我市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我市在自制教具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从组织发动,到评比展示,形成了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的展评形式。越来越多的教师广开思路,勤于动手,积极投入到自制教具的行动中来。为鼓励广大教师开拓创新,积极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办学,广泛开发多种教育资源,我市教育局多次开展全市教师自制玩教具展评活动,继2010年全市幼儿教具评选后,在全省和全国取得优异成绩后。今年,我们又再一次举办全市规模的教师自制玩教具展评活动。这次参加展评活动的自制教具大多是教师根据实际教育教学的需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行设计的各学科教学活动的教具。作品具有教育性、适用性、操作性、创新性、趣味性和多功能可变性。造型美观实用,材料选择安全、无毒、清洁卫生,坚固耐用,在教学活动中能真正发挥作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全体老师,充分发挥想象,收集日常生活中废弃的瓶瓶罐罐、废纸、下脚料等,用巧手精制成的各种各样的自制玩具。这些自制教具运用了声、光、电、磁、机械等科学原理,简单好玩,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有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并便于学生操作。作品中环保与艺术融为一体,整合性强,充分体现了我市广大教师的创意与动手能力。很多教具是教师与教师合作、或者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动手制作出来的,自制教具
成为教师提高教研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及教师师德提升的一个过程。
14.关于农村小学教师自制教具的思考 篇十四
关键词:自制教具农村小学
国家的振兴靠科技,科技的振兴靠教育,教育的振兴靠质量。教育质量的提高靠教改,教学改革的进行靠好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科学课程标准》在教学方法上特别强调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认为“科学学习应以探究为核心。”然而,在农村的小学里,学生的探究活动却常常得不到满足。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农村小学教学仪器设备少。在农村小学中,实验器材的缺少令农村的科学课程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没有充分的器材,自制科学用具就成了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自制教具,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学生利用简便易行的方法,就地取材,自己动手制作教具。自制教具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解决农村科学仪器设备缺少的现状。
一、自制教具对农村小学教师的好处
1自制教具可以补充现有的教学仪器的不足,节约开支
初步统计,在1000种中小学教学仪器、模型、标本、挂图中,能自制的就有430多种。小学自然教具中,按品种计算,可自制的不少于三分之一,按件数计算(包括演示和分组实验两个方面)不少于二分之一。这种节省开支的情况,对我国的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来说,更具有现实意义。就是经济发达地区,因为自制教具往往要比购教具既实惠、又省钱,仍然受到青睐。目前,绝大部分的小学都存在着科学教学仪器的不足,农村小学更无法支付一大笔科学仪器的开支。因此,自制教具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经费的问题。
2自制教具可以促进教师、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农村小学学生因为实验器材的缺乏。导致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得不到满足。而科学课重在探究,从探究中获取知识。从探究中实现目标。在自制教具过程中,师生通过动手设计、制作教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想象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让学生真正体味到观察、探究、实验这些方法都是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
3自制教具是科学仪器研究和改进的生命源泉
历史上流传至今的教具,多从自制开始。中外现代教具的生产厂,也都非常重视吸收教师自制教具的优秀作品,来用各种方法加以鼓励、支持。教师也愿意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得到社会上肯定和广为利用。可以说教具的发展,有着广大深厚的群众基础,这个基础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就是自制教具。
4自制教具让教师更了解教材
很多的农村教师都是兼职的,对于教材的分析有时候就比较浅显一点,然而要自制教具就要熟悉教具原理,这使教师加深了对教材的认识。教师用自制教具拿到课堂上演示,由于自制的时候自己都组装实验过多次,因此教师操作起来得心应手,失败的几率很低。
5培养教师敬业精神
教师自制教具是很辛苦的事情,这就首先要有敬业精神,有目标,有追求,苦心钻研,克服困难,精益求精,这种自制教具的过程是对教师敬业精神的磨练。学生参与制作,哪怕很简单的作品,也会不同程度地凝结他们的心力,加上互相比较,看谁做得更好一些,无形中对学生心理上会激起上进之心。
二、自制教具的过程
自制教具的设计是核心,是关键。有了好的构思,再动手去操作就不难了。自制教具,一般是下列几个步骤:
1明确制作目的。为什么要制作教具。制作成什么样子,为了什么而服务,是制作教具先决条件。
2明确制作结构
3确定制作顺序
4先制作成简易形状,看看是否合理
5改进不足,制成成品
6涂装,画出标志,或指示部位
7反复试验
8写说明书——包括教具的使用说明,注意事项等等。
三、自制教具应注意的几个原则
即使农村的教学器材十分缺乏,但自制教具也绝对不能随随便便。一件好的教具可以使我们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然而一件差的教具,很有可能适得其反,不仅不能帮助学生,还有可能误导学生的理解。因此,对于教具的制作,应遵循以下的几个原则:
1教育育性原则主要应体现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在教育方法方面,还应体现启发式教学。
2科学性原则主要体现科学原理、法则。即使是很粗浅的道理和知识,也不应该违背科学原则。
3简易性原则主要是指自制教具结构简单,制作方法简单,就地取材,因陋就简,操作简单,保管方便。切忌为了追求声光电效果和数字显示效果,把教具复杂化。
4直观性原则主要是形体尽可能大一些,重点观察部位要能看得清楚,演示和实验的现象明显,层次分明。
5实用性原则主要是有针对性,“做以致用”,不要追求形式,“为自制而自制”
6参与性原则是指教师与学生要亲自动手。“自己砍柴有双重温暖”,学生积极参与制作,除了得到知识以外,还有综合性的教学效果。
四、农村教师自制教具的几种形式
1教师自我研究制作
一件教具的制成,往往需要想方案、查资料、画图纸、找材料、动手操作和反复试验等过程。由于教师在制作时,心中一般都有了一个完整的想法,因此独立完成时,与原设想不会有比较大的出人,教具的成功率会比较大。
2师师合作
教师是教具的使用者,对教具的使用与制作原理都有着非常深刻的了解。教师之间合作制作的教具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更大的把握。师师合作出来的教具,更专业、更科学、更贴近教学目标。对于农村小学科学教师中很多老师都是兼职的,这种师师合作还可以使兼职老师的专业发展的更好。大家在一起讨论,不仅教师们可以更精确的把握教具的原理和制作重点,也可以通过讨论提升教师们的业务水平。
3师生共同合作
在教学设备缺少的农村学校,学生的动手实验环节得不到满足,这就失去了科学课原有的滋味。学生对于科学课也激不起很大的兴趣。而学生的思维是非常广泛的,一个问题他可以用好多种方法去解答。在教具的制作中,学生的一些点子,很可能使你的教具非常优秀。所以,师生一起构思。一起查资料,一起动手操作,教具的创新度与亮点会比较多,教具也更贴近学生。和学生们一起,教师可以起到带头作用,起到示范、榜样的作用。学生们可以在同教师的一起合作中慢慢地将科学素养培养起来。
4课后教师指导,学生制作
虽然教师和学生们可以一起在学校里一起合作制作教具,但教师在学校里面的时间毕竟有限,而学生在课堂外则有着相当多的时间。教师可以安排一个任务,布置一些要求,让学生们几人一组,大家按要求
一起完成一件教具。学生在完成教师的任务时,会相互合作,一起努力,查阅各种资料,并一起动手制作。在碰到问题的时候,大家还可以一起讨论,解决不了,还可以请教老师。学生在这过程中逐渐产生对科学课的兴趣,并且也会为使自己的小组成功完成一件教具而高兴,和同学们一起合作的思想也会渗透到他们身上。
5学生自主设计制作
无论是师生合作,还是教师指导学生制作,都会在很大的程度上抹杀学生的创新灵感。在一些放假时间比较长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自主设计教具,自己画图纸,动手制作,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制作教具。也许学生的教具制作有可能会比较失败,但学生依旧会在这里获得经验与思考。学生会分析,会思考,为什么我这样做了,而自己的教具制作最后却失败了。学生对自制教具产生兴趣之后,不用教师在后面说,他们自己也会在家里动手制作。也许,一个小爱迪生就在这样诞生了呢,随后的小发明就滚滚而来。
五、农村教师自制教具的难处
虽然自制教具有这么多的好处,但是在实施的过程当中,依旧有许多的问题存在,有很多的难处需要克服。
1自制教具的经费不足
即使是自制,即使都是挑选经济型的材料来制作,那些自制的费用也是一笔比较大的支出。教师在自己制作教具时候还能支付,但是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教具的制作费用会遭到家长的反对。
2自制教具的参考资料少
对于自制教具,参考资料是相当的重要的。然而有许多的参考资料连网上也很难找到,而且可以请教的人也是很少。没有资料的话,教具的制作只能靠自己摸索,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3自制教具的时间少
教师平时的上课时间已经占了很大的一部分时间。下课后还要继续忙着制作教具,又会占用大量时间,这样甚至会影响到教师正常的生活与休息。
15.自制教具在教学中的应用 篇十五
随着科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内容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实验教具已跟不上教材变化的需要,很多在教材中已不适用,急需补充新的教学仪器与实验器具,这是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发展教育的需要。但是新的教具的开发、研制、定型、生产,需要有一个较长的过程,相对课本而言,具有较强的滞后性,还不能及时满足新的实验教学的需要,自制教具就成为教师填补这一空白的重要手段。自制教具所取材料,都是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品或一些废弃物,对这些物体的“再创造”,培养了学生具有变废为宝、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热爱自然、关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素养,让学生在教育教学中自然而然的感受到爱护环境就在身边。我就自制教具在中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激趣——新课的导入。
好奇作为思维和兴趣的先导,是小学生思维上的一个特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心是成功的起点。在教学中,利用自制教具适时适度地进行演示,有意识的创设好奇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导入新课,能收到良好的激趣效果。例如,我把电磁铁的原理加入起重机模型,设计制作了“电磁铁起重机模型”,在教学《电磁铁》一课中,新课开始,首先出示“电磁铁起重机模型”让学生猜测,这个起重机能否吸起铁块?待学生产生争议时,接着教师演示:接通电流,慢慢摇动起重机,口里念念有词:“起来,起来„„”,顿时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一起,真是奇怪了这个小小起重机为啥能吸起铁块?此时不失时机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样,利用自制教具创设好奇情景,因势利导组织教学,对于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教学质量,有着极大
(三)扩大视野——变演示实验、小实验为探究活动
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有资料显示:有半数以上的学生乐于接受老师采用实验的方法上课,并且 “也想做老师做的实验,但没有合适的器材,只好作罢。”可见中学生具有好奇、好动的特点,这需要的是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例如,我在“液化演示实验的改进”教学课后,鼓励学生课外收集材料,主动制作学具,共同探究液体的汽化以及气体的液化等实验,从而理解液化石油气在生活中的应用。这样,在教学中利用自制教具鼓励学生模仿、创新制作学具,注重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扩大了学生活动的视野。
(四)补充实验——利于探究活动开展
在《导体与绝缘体》一课教学中,学生可以利用小电珠、导线、电池组装的电路检测器,经历一个较为完整的主动探究过程。通过预测、实验验证、讨论与交流等活动区认识什么事导体和绝缘体,在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导体和绝缘体时,有的同学达成共识,如:玻璃珠、布条、塑料尺、橡皮擦等是绝缘体,回形针、铝片、钥匙等是导体,而对有的材料学生就有分歧如大地、人体、不纯净的水、潮湿的布,学生有的说是导体,有的说是绝缘体,因为有的同学试过手、自来水等接入电路,小电珠并不亮。产生分歧时,为了让学生继续进行探究活动,我利用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功能设计了“物体导电性测试器”,将流经被测物体的微小电流通过两个三极管构成的复合管放大点亮电珠。学生利用“物体导电性测试器”进行探究活动,有效解决了人体、大地、不纯净的水、潮湿的布是不是导体这一难题。让学生在认识人体、大地、不纯净的水等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的问题达成共识,为学生学习“安全用电”打下基础。自制教具的应用,补充了学生在实验中的难题,更有利于学生探究实验的开展。
(三)变抽象为直观——突破难点。
我们在指导学生认识温度计及练习正确读数时,手中的标准温度计就显得过小而不便学生观察了,这时在教具制作中就要考虑到由抽象为直观。我的做法是这样的:课前用比较大的木板、染上红色的粗线等材料先制作一个演示温度计,随着红线的拉伸可以随时更改显示温度,这样既方便教学,又提高教学效益。
又如在做斜面的实验时, 由于简单机械实验盒里的滚筒的质量较轻,用弹簧秤托着在斜面上运动,受到的摩擦力很小,弹簧称的读数也很小,这就不利于学生读数。于是,我就动员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滚筒,其制作如下:往空的小型旺仔牛奶瓶里罐入100克的沙子,再用铁丝做个拉还,用透明胶封好口子,自制滚筒就制作好了。用自制滚筒进行实验,其实验读数差别就大了,学生就容易分析实验的结果。
【小学科学自制教具方法】推荐阅读:
小学科学期末复习的有效方法07-05
小学生科学习惯早养成 科学论文09-13
小学科学机械传动06-12
小学科学信息技术08-13
小学科学评价方案09-04
小学科学教研专题09-24
小学科学创新论文10-09
小学科学汇报交流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