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基本认识

2024-09-29

艾滋病的基本认识(13篇)

1.艾滋病的基本认识 篇一

认识艾滋病的传播及预防

从传播途径看,因美容而感染艾滋病毒是有可能的。了解艾滋病流行概况及其传播方式,对于做好预防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目前,艾滋病、梅毒等性病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大幅上升,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有强劲的上升势头。

一、艾滋病流行概况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2004年7月公布的《2004全球艾滋病疫情报告》显示—目前全世界艾滋病毒感染者约3800万,其中包括84万中国人。2003年全球新增艾滋病感染者500万,290万人因艾滋病死亡。非洲8个国家因艾滋病人均寿命降到40岁以下。

二、艾滋病的传播

一)传染源:人是唯一的传染源,无论是病人还是无症状的感染者皆有传染性,而无症状感染者由于不易发现与管理,是更为重要的传染源。

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在人群中的分布并不一致,常集中在一些特殊人群中,即所谓“高危人群”。HIV感染的高危人群有男性同性恋者、卖淫妇女、性乱者、吸毒者、经常使用血制品及频繁供血者。另一些人员由于特殊的职业也易感染HIV。这些人员包括回国人员、涉外人员、涉外服务人员、外宾及从事HIV检测的医务人员。这些人群是HIV感染的多发人群,他们既是易感人群的主体,也是传染源的主体。

二)传播途径:艾滋病能通过血液、精液和宫颈分泌物传播,其他体液如唾液、脑脊液、泪液、尿液、乳汁中曾分离到HIV,但不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其传播方式有:

1、性传播。这是艾滋病主要的传播途径,其中包括同性恋及异性间的传播。性伴侣越多,感染机会就越大。

2、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由使用血制品及输血引起的传播屡有报道,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方式之一。近年来各国都加强了采供血的HIV检测,已使这一传播途径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由于“窗口期”的问题尚未解决,更由于采供血管理检测不严,经输血传播仍是艾滋病一个重要传播的途径。

3、通过消毒不严的注射器及其他接触血液的器具的传播。这方面最重要的是静脉药瘾者之间的传播,这已成为艾滋病的主要传播方式之一。

4、公共场所打耳孔,美容,共用剃刀、牙刷等,可损伤皮肤粘膜的一些活动,皆有艾滋病传播的危险性。

以上两个途径本质上仍是血液传播,单独列出是为了引起注意及加强预防。

5、母婴传播。母亲如有艾滋病病毒感染,传给胎儿的可能性极大。可由胎盘传播,分娩过程感染及通过母乳传播。下列方式目前尚不能证明可造成HIV传播:公共厕所;游泳池;节肢动物叮咬;共同进餐及饮水;握手或礼节性的拥抱;共用办公用品。

三、艾滋病的预防

一)个人防护措施

1、不滥用血制品及不必要的输血,不滥用静脉注射治疗。

2、避免与艾滋病高危人群进行性接触,大力提倡使用避孕套。

3、注意个人卫生,不共用剃刀、牙刷等。

4、可能接触艾滋病感染者的医务人员与检验人员,要加强个人防护与消毒措施。

二)特异预防措施艾滋病的疫苗正在研究中,灭活疫苗与纯化疫苗对无感染的健康志愿者进行了Ⅰ期临床研究,而对高危人群中无感染者进行了Ⅱ期临床试验。但试验结果含两个

亚单位(gp120)疫苗的人仍有被感染者。因此目前还没有成熟的疫苗应用。但或迟或早,人类终会找到有效的疫苗,有效地控制艾滋病的传播。

艾滋病的医学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AIDS”,是由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即艾滋病毒(HIV)引起的免疫缺陷综合症.大多数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仍然是健康的,并能在没有症状或只有轻微疾病的情况下生活多年.即使他们看起来健康,自己也感觉健康的时候,他们仍能够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其他人,终生具有传染性.怎样预防艾滋病 针对不同传播途径,科学家们建议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1,预防艾滋病的性传播

洁身自爱,保持忠贞单一的性关系;

发生危险性行为时正确使用避孕套;

及时治疗性病.2,预防艾滋病的血液传播

不使用未经检测的血液及血液制品.不吸毒,不与别人共用针具吸毒.穿耳或身体穿刺,文身,针刺疗法或者任何需要侵入性的刺破皮肤的过程,都有一定的艾滋病病毒传播危险.3,母婴传播预防

艾滋病病毒可在怀孕,分娩或者孩子出生后的母乳喂养过程中传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应避免怀孕,如怀孕应人工流产.孕,产妇在分娩前,后使用抗病毒药物,可降低母婴传播的几率.采用人工喂养,也可减少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危险性.

2.认识艾滋病 篇二

这个命名表达了艾滋病的完整概念,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艾滋病的三个明确定义:

获得性:表示在病因方面是后天获得而不是先天具有的。

免疫缺陷:表示在发病机理方面,主要是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的损伤而导致免疫系统的防护功能减低、丧失。 免疫缺陷病的共同特点是: a.对感染的易感性明显增加;b.易发生恶性肿瘤; c.临床及病理表现多样化。

综合症:表示在临床症状方面,由于免疫缺陷导致的各个系统的机会性感染、肿瘤而出现的复杂症状群。总之,艾滋病是指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疫苗和治愈艾滋病的药物,但是该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只要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洁身自爱自律自强,广大群众充分掌握预防艾滋病的科学知识,切断所有传播途径,艾滋病的传播就会失去阵地。

zhaozhen1996@sina.com

3.艾滋病基本知识 篇三

1、艾滋病的中文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2、艾滋病的英文简称AIDS3、艾滋病病毒英文简称HIV4、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性传播,母婴垂直传播,血液传播5、2010年我国世界艾滋病日的宣传主题遏制艾滋 履行承诺

6、预防艾滋病的ABC原则?A禁欲B忠诚C避孕套

7、艾滋病主要损害人体的系统?免疫

8、目前全球艾滋病流行最严重的地区是非洲

9、“世界艾滋病日”是每年的月日12月1日

10、世界艾滋病日的标志是红丝带

11、艾滋病可以通过人体体液传播,那么请写出两种人体体液血液,淋巴液,阴道液,精液,汗液,泪液,唾液等

12、世界第一例艾滋病病人是在哪个国家发现的?美国

13、我国第一例艾滋病病人是在哪一年发现的?198514、中国艾滋病人数在亚洲排第位二

15、目前,广西的艾滋病感染人数在中国排第名二

16、写出两种以上艾滋病不可传播途径

握手、共同进餐、共用工具和办公用具、共同游泳、咳嗽、打喷嚏及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

17、静脉吸毒的公用针具行为会不会传播艾滋病?会

18、到目前为止艾滋病可以治愈吗?不可以

19、一般的接吻会不会传播艾滋病?不会

4.关于艾滋病十条基本知识 篇四

关于艾滋病十条“最基本知识”

1、艾滋病是一种目前尚无有效治愈方法但是完全可以预防的严重传染病。

2、艾滋病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传播: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

3、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首先是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其次是正确使用避孕套。使用避孕套不仅可以避免怀孕,还可以预防性病和艾滋病。

4、预防经血液途径传染艾滋病首先是不要吸毒,特别是不能共用注射器或使用未消毒的注射器静脉注射毒品。

5、预防经血液途径传染艾滋病的另一个方面是避免使用未消毒的器械拔牙和其他侵入人体的操作,避免使用不安全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6、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避免怀孕和哺乳可以预防经母婴途径传染艾滋病。

7、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在发展成艾滋病病人以前通常可以没有任何症状的生活很多年,外表看上去完全正常,但他们能够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8、与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一般生活工作接触是不会传染上艾滋病的,不必恐惧与艾滋病病人接触。

9、不要歧视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给予他们人道主义的关心和帮助有利于预防和控制艾滋病。

10、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HIV传播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

一、有大量的病毒从感染者体内排出。

二、排出的病毒要经过一定方式传递给他人。

三、有足量的病毒进入体内。

塘高中医务室宣

5.对学校美育基本途径的认识 篇五

环境熏陶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首先,学校是美育实施的主要阵地。学校环境是育人背景,这个背景直接影响着师生工作和学习的效果。学校环境具有导向、约束、凝聚、同化等方面的作用。学校的物态环境指校舍建筑、体育设施、室内外布置、绿化美化等方面。具体说来,它包括房屋设计、校园布局、屋内装修、颜色选择、名言张贴、旗杆设置、树种取舍、花草点缀、绿化配套等。学校领导在校园物态环境建设方面,精心布置,使教学区、生活区、公共活动区、娱乐休闲区等的分布,符合审美规律和教学单位的特点,使校园成为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是“一部主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让学校的墙壁也说话”。其次,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和睦温馨的家庭是美育的前提条件。家长在家庭中应倡导情趣高雅、行为端庄、为人谦和、言语得体,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第三,社会是一个大课堂。社区居委会必须强化社会环境管理,借助社会各种美育设施和各类有益活动、人文景观进行活泼多样的立体美育熏陶。

二、习惯养成

自从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提出著名的情感智商理论后,人们已深刻地认识到个体事业成功无不与EQ(情商)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一般都认为,成功与否70%以上取决于EQ(情商)的高低,而EQ中主要一点就是习惯的培养。美育的顺利进行有赖于习惯养成,而习惯养成又是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习惯是个体在长时间的学习、生活、工作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所以说,青蛙即使坐在金椅上也要往水里跳。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应该是他们必须养成的习惯,而核心则是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课内和课外的学习习惯相互关联,互为映衬,形成一个整体,而尤以课外学习习惯的养成为重要,因为它是学生学习的内存素养和主观能动性的重要表现及主要内容。同时,良好的课外学习习惯将十分有助于优化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提高课堂学习效果。知识是会遗忘的,可良好的学习习惯一经养成,尤其是良好的课外学习习惯的一经形成,会使其终身受益。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学习习惯是一件“功在眼前,利在一生”的事情。笔者所在学校在习惯养成教育工作中,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校园是我家,人人爱护她”,要求学生先从爱护校园开始,进而推及爱父母家人、同学老师、街坊邻居以及他人。这些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处事接物习惯的养成,都对优化学生外在条件和内在素养,并掌握客观规律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且,这些良好的习惯,又正是学生圆熟地处理人际关系,使自己能以审美的眼光看待社会、自然的必要条件。

三、情感渗透

教育工作者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风尚,应该多借助言传身教的方法来进行情感渗透。所谓渗透,即是“和风细雨”,“润物细无声”,点点滴滴出内心,丝丝缕缕总关情。

古人云:“言传身教”,即是指语言教育和良好的各种行为规范教育。首先,“言传”主要通过语言教育人,多以正面说理、宣传、启发、诱导,辅之反面警醒。通过在班集体或校内营造出正确的舆论导向,使学生树立起美好的人生观。教师以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心灵美来要求自己,做到话暖、心诚、情真。其次,“身教”就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教导学生,使学生从教师的典范行动中辨别是非之道,真正起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作用。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喜欢模仿,所以,教育工作者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往往起到说教起不到的作用。这样教师的模范言行就能长期而有效地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之中。第三,通过表情渗透,人的表情变化是微妙丰富的,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美好而又适时的表情显露,会对教育的效果起很大作用。真诚的笑意、温情的眼光、赞许的脸色、鼓励的手势……教师这些美好情感的表露,无不使学生如坐春风,如沐春雨,教学教育的效果肯定会事半功倍。

四、艺术培养

中学艺术培养历来被人们看重。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相当部分的人认为,艺术培养无非就是唱歌、跳舞、画图画,外加逢节日搞一台晚会而已。其实,正如前所述,美育的外延是非常宽泛的,艺术培养即是美育的一个分支,又是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培养是指在艺术基础知识、艺术基本技能、艺术鉴赏、审美情趣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的启发、熏陶和培训。它的外延远远大于古人推崇的“琴棋书画”和今人热衷的手工制作之类。至于其准确的外延,似乎很难尽列其详,但也能根据艺术培养的主要形式来进行大概的分类:1.课内,主要有专门教学课、娱乐活动课;2.课外,主要有兴趣小组、系列讲座、相关的排练及表演等。这正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能体现如下十大特点:思想性、艺术性、群众性、教育性、娱乐性、主动性、参与性、现实性、协作精神、责任感。这十大特点的一一体现和有机统一,又是对过去长期形成的以课堂纯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方法的一种开放式的补充,并且,能与校风学风建设相互孕育、相互激励。◆(作者单位:江西省万安县第二中学)

6.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讲稿) 篇六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源于实践,由于实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的认识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怎样来理解认识发展的过程,并从中把握其规律,这就是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首先,一起来看毛泽东《实践论》中的一段话:“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事实上,毛泽东的这句话就揭示了认识运动有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的不断循环往复就构成了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从实践到认识——第一个阶段

这个阶段是通过认识事物外部特征和现象逐渐把握事物本质的过程。主要涉及两个概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负责认识事物的外部特征,而理性认识负责把握事物本质。那现在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者的关系以及如何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1.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的含义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关于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的认识,它是认识的初级阶级。人的五种感觉器官主要是眼耳口鼻手(触)。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感觉:人的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比如天气很暖和,是你的触觉感觉到的;外面的房屋很高则是视觉发挥的作用。因为感觉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所以它是认识运动的起始环节。

知觉:人的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外部特征的整体反映。从这个含义中,可以看出知觉和感觉的不同:认识从个别到全面。有哪位同学去过海边?能不能分享一下对大海的认识。

用感觉器官把握事物的整体特征,这个过程就是感认的第二种形式——知觉。事实上,刚刚这个过程并不是知觉,而是表象,是感性认识的第三种形式。表象:人脑对过去感觉和知觉的回忆,是曾经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再现。

通过理解“表象的含义”,就能知道刚刚我们对大海的认识是表象而不是知觉。因为感觉和知觉强调的是外部事物就在眼前,可以直接感受到;而表象则是事后对客观事物的回忆。

同时,从感觉、知觉到表象,可以看出已经存在一个从部分到全体、从直接到间接的趋势。但总体来说,感性认识只是在直观地反映着外部世界,并没有深入对事物本质的探讨,所以它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的特点是直接性。

我们要真正认识客观事物,不能只抓住其表面联系,更要把握它的本质,而认识事物本质而任务就交给了理性认识。

2.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的含义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的认识,它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和感性认识一样,理性认识也有三种形式。

概念:对同类事物共有的一般特性和本质属性的概括和反映。概念我们随处在用,如水果、民族、国旗。

判断:展开了的概念,反映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是对事物是或者不是、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思维形式。如肯定判断:知识就是力量;否定判断:人民就是公民。人民是政治概念,被剥夺了政治权利的人和破坏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不属于人民,因而不包括全体社会成员。公民是法律概念,只要是有中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国公民。

推理:形式上表现为判断和判断之间的联系,从事物联系中由已知合乎逻辑地推出未知。

从概念—判断—推理,是理性认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先形成概念—作出判断—进行推理,整个过程都表现为抽象概括,所以和感性认识相比,理性认识的特点更突出地表现在其抽象性、间接性上。

通过PPT上的表格,可以更直观地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进行对比。刚刚讲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形式和特点,可以看出两者的不同。但是它们之间又不是相互分离的,应该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它们的关系。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可能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我们需要感性认识,但是对于更深刻的认识世界,把握事物的本质,则需要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通过这张在几天前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广为转发的图片来理解这句话。小学生和大学生都同时看见了这张图片,这是一种感觉。但显然他们的认识程度是不同的。小学生可能只会关注图片本身,而大学生了解这幅画背后的时代背景和寄寓的深厚内涵,还可能潸然泪下。所以看事物要看其本质,感性认识有待上升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离不开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当然,不能用片面的眼光,而应辩证看待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过分重视感性认识,会犯经验主义的错误如刻舟求剑、守株待兔,只注重理性认识就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

所以我们要辩证看待两者的关系,并不断推动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因为这个过程是从现象到本质,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才能实现。4.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条件

①勇于实践,深入调查,收集丰富的感性材料,这是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过渡的基础。习近平深入到贫困地区进行调研,在2014年全国贫困人口总数高达8000多万。八千多万贫困人口,这是获得的直观的感性材料。

②通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这是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过渡的关键。基于对感性材料的分析概括,明白是什么原因致贫,然后才能精准扶贫,“五个一批”脱贫路径正是基于对出现贫困原因的分析提出的。5.重视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不能仅仅依靠外部的输血,更要靠自身造血。

需要发挥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非理性因素主要指认识主体的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念、习惯、本能等意识形式。人的认识过程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协同起作用的结果。例如郭亮村挂壁脱贫公路所体现出来的“永不言弃的太行山精神”就是非理性因素发挥积极作用之后的结果。

(二)从认识到实践——第二阶段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正确与否必须要在实践中加以检验。所以开展第二阶段是必须的。

1.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第一,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些都要在实践中进行验证。

第二,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屠呦呦进行疟疾研究,从中药中获取灵感提取出青蒿素,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造福百万疟疾患者。2.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①坚持一般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才具有指导意义,才能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强大生机。

②一定的中介环节即实践目的、实践理念、实践方案等。

③理论必须为群众所掌握。“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推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到人民群众特别谈到了青年在推动发展中的作用。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仔细领会总书记精神,我们广大青年也可以将其转化为实践。

④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实现了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认识运动就算完成了吗?答案是既完成了,又没有完成。说完成了,是因为在由认识到实践飞跃的这个阶段,如果能够实现预想的目的,那么对于这一具体运动过程就算完成了。说没有完成,这是对于认识过程的推移而言的。任何过程,不论是属于自然界还是属于社会的,由于内部的矛盾和斗争,都是向前推移、向前发展的,人们的认识运动也应跟着推移和发展。

如改革开放初期在农村进行的土地制度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了当时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将正确的认识付诸于实践。但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人口逐渐转移到城镇或城市,导致农村土地闲置,这将极大影响农村的发展,根据新的实践的变化,提出了“三权分置”即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1.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性

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人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客观和主观的矛盾。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人的认识受实践范围、立场、观点、方法、思维能力、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

2.认识发展的无限性

由于客观世界是无限发展的,因而人类认识的发展也是无止境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

所以,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而道路是迂回曲折的;表现形态既不是直线式,也不是循环式,而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

7.对党的基本认识和理解 篇七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工程。自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命题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近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基本内容、功能与作用、建设途径等方面形成了社会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力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得到彰显。随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识的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凝练成为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着力点。党的从价值理念视角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进行抽象概括,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奠定了价值观基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具理论逻辑魅力,也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为群众所掌握。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迫切需要。长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从没停止过。当今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社会矛盾多发,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多变,西方敌对势力乘机加紧对我国实施价值观渗透战略。世界上从来就不存在抽象的民主,也不存在绝对的自由。实际上,民主、自由和人权并不是西方国家的专利,而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追求。面对价值观领域的渗透与反渗透斗争,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坚守好价值观领域这块阵地,确保意识形态安全。这就需要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凝魂聚气、强基固本上下足功夫。应清醒地认识到,价值观领域的博弈是激烈的、长期的、复杂的。

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逐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有效应对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施价值观渗透战略的客观要求。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战略地位越来越凸显,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的生命线作用越来越突出。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弘扬社会正气、培育文明风尚,塑造崇高人格和民族精神品格,培育和谐人际关系,在全党全社会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共同意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价值理念的集合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深层的精神内核。党的报告提出的具体表述,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简洁凝练,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尺度、基本价值理念的概括,应将对其的教育宣传活动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同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和伟大成就联系起来,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联系起来,让广大人民群众深切体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是“共同富裕”、“人民幸福”价值诉求的集中体现,不断形成更加广泛的价值认同,成为凝聚13亿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和精神纽带。

看了对党的基本认识和理解还看了:

1.对党的认识心得体会

2.对入党誓词的认识和理解

3.谈谈对党的认识

8.艾滋病的基本认识 篇八

关键词:职业化劳动;就业;爱岗敬业;职业理想

中图分类号:C975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7-4244(2010)06-0127-03

市场性就业,意味着就业人员在岗位工作期间,应干一行,爱一行。如何理解“干一行,爱一行”,爱岗敬业的职业认识,既是减轻就业压力的有效方法,也是实现个人有效就业的基本途径。在用工市场上,求职者是否具有爱岗敬业精神是用人单位挑选人才的一项非常重要标准。所以,爱岗敬业的就业素质养成,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对从业人员进行考核的基本要求之一。提高爱岗敬业就业素质的主要途径是:

一、职业化劳动与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如何提高劳动自觉性与人自身发展的需要,爱岗敬业的培养与教育方式,是实现该目标的基本途径。这是因为,人必须依赖劳动才能维持自身的生存,人必须通过社会化的职业劳动,才能取得自身的发展成果。关于职业化劳动的认识,爱岗敬业的理性认识是出发点,这是因为劳动者持什么样的态度,以及在劳动中如何处理与同事、与领导、与单位的关系等,涉及到人的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问题。一个人若有良好的爱岗敬业精神,他就会从劳动中体会到人生的乐趣,实现人生的价值,促进自身的发展。所以,增强爱岗敬业的职业劳动自觉性,是理想工作得以实现的主要方法。

(一)职业是人谋生的手段

职业是指人们由于社会分工而从事具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并以此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历史上,一定的职业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分工紧密相连的,社会生产力越发达,社会分工就越细致,而社会分工往往又表现为职业分工。在社会主义社会里,职业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具体职业劳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在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获取基本的生存资料,并体现出自己的人生价值。

现代社会已进入后信息时代,生产力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距离理想的小康社会,社会发展现状还有一定的发展差距,尤其是在中西部经济落后发展地区,实现理想发展目标,差距是现实的。现阶段,从事职业化的劳动者,仍然是人们求生存的客观要求,仍然是人们获得物质和文化生活资料的根本途径,因而职业化的劳动需求仍然是人们基本的谋生手段。

(二)一定的职业化劳动是人的生活需求

从事一定的职业化劳动,是人生活的本质需求。人一旦离开一定的职业,就会变得百无聊赖。职业劳动是我们谋生的手段,但谋生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内容。人是有思想、有理想、有追求和目标的高级生命体。当一个人一旦填饱肚子的时候,精神上的焦渴就会凸现出来,这可以说是一条永恒不变的真理。历史上有不少锦衣美食却遁入空门,华屋美车却离家出走的先例。现代社会中,在物质财富非常丰富的情况下,却存在着严重的精神危机,许多人变成了物质和肉体享受的奴隶,人们一旦被物欲的东西完全支配和占有时,物欲必然成为其生活的唯一目的,这样的人,所得到的肉体欢愉,不仅毁掉了人之为人的真正幸福,而且也毁掉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整个精神面貌。而精神需求的满足,只有在劳动创造中才可能实现,也就是说,只有在职业劳动中,人才能真正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才能真正享受到人生的乐趣和美好。

(三)职业活动是人全面发展和解决就业难的最重要条件

职业活动是人生历程中的重要生命环节。在正常的人生旅途中,人生最有价值的生命部分,都处在从事一定的职业活动中。有职业的生活阶段,是人生中最重要,也是最宝贵的阶段。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离开社会就不可能有个人的成长、发展和完善;正是职业劳动,才最终使我们成为高素质的社会人。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相互联系最重要的桥梁之一,就是人们所从事的职业活动。具体的职业活动,就是要求人们不断地去学习、模仿,形成经验,提高能力,使自我不断趋向于成熟和完善。我们所从事的任何一种职业,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紧密相连。所有的职业分工,都不能把从事职业活动的人们分割成为彼此不相联系的孤立个体。因此,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需要积极就业,通过争取各种就业机会获得职业岗位,人的生活才会越丰富,对人的成长也就越有利。就业难的问题,也就首先从个人主观认识上得以突破。

(四)争取就业的过程就是爱岗敬业的参与表现

通过爱岗敬业的参与方式是个人获得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争取就业的基本过程。从人类自身发展历程来看,历史就是一部劳动发展史。通过认识和掌握规律,人不仅做自然的主人、社会的主人、而且做自身的主人;不仅能对客观事物做理性的思维,而且能感性地把握住它,让一切事物都真正成为自己的对象,成为自己本质力量的确证。做自然的主人就要掌握自然科学,做社会的主人,就要有对社会历史科学通晓,而要做自身的主人就要积极争取就业,并通过自身的职业活动,来实现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把人生奋斗目标落实于职业岗位中。

(五)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选择的爱岗敬业意义

职业选择,主要是指个人对所从事工作的劳动选择,也是职业活动的基本前提。职业选择包括从业以前的选择和从业以后的选择,前者通过选择实现就业,后者通过选择实现职业变换。职业选择的爱岗敬业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职业选择有利于实现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较好结合。个人依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职业,有利于个人和社会的职业稳定,有利于职业岗位得到最合适的人才,也有利于人们得到最合适的职业岗位。人们在就业后,通过敬业实践,也有利进一步改善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结合状况。

第二,职业选择有利于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人们选择合适的职业,就可以以百倍的敬业爱岗精神较快地实现职业要求。一般说来,人们在合适的工作岗位上,更有利于发挥个人的才能、专长和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爱岗敬业精神。

第三,职业选择有利于优化社会风气。在实行充分选择的条件下,人们可以各得其所、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强化职业选择的爱岗敬业意识,有利于实现机会均等,减少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有利于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的职业风气。

第四,职业选择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行职业选择,有利于培养人的积极生活态度和爱岗敬业精神,有利于培养人的自立、自主的创新精神,有利于个人根据社会需要和自己的条件努力学习,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强有力的基础。

二、劳动力市场的开放为人们提供了有利

的择业敬业选择

劳动力市场,是指通过市场机制调节劳动力供求矛盾,实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市场。它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流动的社会形式和客观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市场的逐步开放,有相当一部分人按照个人的能力条件、兴趣和爱好到人才市场上参与竞争,而不再依靠行政手段由国家保证就业。用人单位也在按照自己的要求到人才市场去招聘员工,初步形成了供需双方的自主互动。自人才交流市场形成后,一些部门、企业人才闲置和人才奇缺的矛盾得到了缓解。通过人才市场的交流、协调、调剂,人才资源的配置、使用逐渐趋向合理,人才的作用在择业敬业方面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伴随着市场性就业制度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人才市场实行资格认定,持证就业的制度,既保证了人才水平的质量和水平,也提高了人们的学习文化,钻研技术,熟悉业务的敬业积极性。同时,企业在用人方面增加了选择余地和针对性,减少了盲目招收,长期培养的资金和时间上的损失。人才市场的出现,普遍受到了用工单位和求职人员的欢迎,并逐渐演变成今后的劳动力资源开发、安置就业的主要渠道和主要形式,它为用人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双向选择提供了机制上的选择便利,也为劳动者个人发挥爱岗敬业精神提供了发展机遇。

三、当前严峻的就业现实要求人们爱岗敬业

当前,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国际国内就业形式并不乐观。就企业来说,出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考虑,一些企业在机构和人员调整中解聘了一部分员工;耕地的减少和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又使农村劳动力大量富余;加之人口年龄构成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劳动就业不足的问题还是非常突出的。

人口基数大,劳动人口多,不仅是国情,也是甘肃的省情。如何将人力资源劣势转化为优势,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从劳动社会价值分析,人力资源始终是地区发展的重要资源,所以积极推进中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一届一次两代会中提出的"以创业推动就业"的发展精神,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的方式和途径,即将人力资源优势转变为人力资本和人才优势。甘肃省下岗妇女再就业的创业前景,应以服务业为主要突破口,通过有序的职业短训,把客观上闲置着的大量人力资源聚合起来,实现人力资源结构性优势转变。甘肃省下岗妇女自身存在的现实问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在爱岗敬业方面的职业素质比较低,突出表现在科学文化素质偏低,职业道德素质不健全,正因为如此,从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出发,加强下岗妇女专业技能和爱岗敬业的培训,是突破就业困难的主要途径。

9.对基层科协工作的基本认识与理解 篇九

裕民县科协是在县委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科技工作者贡献力量、展示才华的平台,也是党和政府宣传科学文化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教授实用科学技能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本人在裕民县科协工作期间,对科学技术协会的具体工作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坚决执行上级领导部门的工作指示及下达的目标任务。

作为基层科协单位,必须要将上级领导部门下达的工作指示赋予具体行动,结合本地实际,积极组织、全面协调相关单位,认真开展各项科普工作,通过各种途径组织当地群众所需求的科学技能培训班,并协调、利用专业师资资源,将基本科学生产知识及国家、自治区、地区法律法规、相关优惠政策传授给广大百姓,使之受益。并有步骤、按计划地完成上级领导部门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使基层科协工作开展的有意义、有收获。

二、充分发挥基层科协的组织力量,积极举荐本地科技工作者及其他素质人才。

本人认为,基层科协须了解、掌握本地科技人才及其他素质人才的基本信息,并建档备案,设立人才信息数据库,根据国家及自治区科协的科技创新、科技展示等有关活动,推荐上报本地科技人才,积极参与各项展示创新活动,一是能够对外宣传本地科技人才,引起关注,从而吸引更多的科技项目落户本地;二是通过参与,激发本地科技素质人才不断进步的积极性,通过相应的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科学知识普及氛围,调动当地广大群众创造创新科技成果的爱好与兴趣;三是通过以上途径,让科协组织在社会上产生深远的影响力,便于今后科协其他工作的开展与发展。

三、通过科协的组织、宣传作用,提高当地人民群众的科学生产技能及文化知识水平。塔城地区各级科协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根据实际,组织各项科学生产技能培训及宣传科学文化知识,从而实现全民科学素质的有效提高。一是组织科学实用技能的培训活动,通过相关单位的协调,组织广大群众参加培训,用讲、看、做等具体的授课方式,将实用技术传授给参培群众,使之提高生产生活水平;二是通过“下军营、走社区、进学校”等多种宣传形式,将日常科学文化知识、国家、自治区、地区的法律法规、各项优惠政策宣传到社会各处,让当地干部群众都能充分掌握日常科学知识与基础法律常识、国家相关政策,从而提升当地的全民科学、文化素质。

10.艾滋病的基本认识 篇十

一、对本专业整体的基本认识

本专业是对建筑物及其周边环境进行研究的学科,更广义的可以延伸到“人工环境”这一相对更大的概念。

本专业解决人类基本生活即“衣、食、住、行”中住的相关问题。目前我国处于基础建设时期,建筑这一领域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好的居住及工作条件可以让人们有更高的工作效率,能够更好的创造社会财富,反之恶劣的条件会让人精神疲乏,缺乏动力。所以本专业的研究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非常具有实用性的专业。

二、对本专业发展趋势的看法

现代社会要求节能环保,崇尚低碳生活。所以现在的建筑、环境、能源就成了统一的整体。建筑物中不能没有能源,现在世界范围内的能源紧缺让节能环保成为未来建筑的重要要求。

现在的能源有常规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量两大类。目前大部分能耗仍然来自于常规能源,常规能源将不可避免的产生污染。电能中有一部分来源于风能和水力,但是大部分仍有火力发电站提供,我们一方面可以采用低能耗的电器和科学的用电方法,用科学的结构设计降低能耗;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增大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和使用范围。由于可再生能源与建筑结合使用的技术并没有达到很高的水准,目前只有极少部分的建筑物采用建筑节能综合技术。我认为将来建筑物会向经济节能,结合可再生能源减少污染的方向发展。

三、本专业的发展方向

本专业重点有四个发展方向:暖通空调系统、建筑给排水系统、建筑自动化系统、燃气供应系统。这四个方向从不同的方面为人们的工作及生活提供舒适和方便的室内环境。其中比较重要的是获取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这就要求我们在本专业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还有对法律法规的了解和自我的职业道德。

在大学的第一年,学好基础课,多了解本专业的相关信息,大二培养专业的基础技能,大三正式接触专业课,大四实习,找工作,工作一段时间后考取工程师证书,这就是我对自己未来的一个大概规划,既然已经走进建工学院,那么我就希望自己能在这一领域有所建树,并且自己能有一份好的收入,在各个方面能让自己和家人满意,这样就达到了我自己的目标,同样也是我的追求。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10级二班

陶育华10044226

11.怎样认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篇十一

记者: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60年来,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带领全国人民走过了一段光辉历程,使我国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领域发生了令世界瞩目的变化。回顾我们党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方面的成就,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确立是一个绕不开的大事件。作为长期致力于新中国法学研究和建设的专家,您能否回顾一下我国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历史进程?

李步云:好的。我国依法治国的历史进程,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以党的十五大为新的里程碑,经历了早期的理论准备和法治实践,以及后期的正式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进一步推进法治国家建设这两个大的发展阶段。第一发展阶段有五个主要标志:一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它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现在起,应当把立法工作摆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重要日程上来。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要保持应有的独立性;要忠实于法律和制度,忠实于人民利益,忠实于事实真相;要保证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于法律之上的特权。”二是1979年《中共中央关于坚决保证刑法、刑事诉讼法切实实施的指示》。它强调,刑法等七部法律通过后,“它们能否严格执行,是衡量我国是否实行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标志。”这是建国后包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重要文件中第一次使用“法治”这一概念。这一文件还决定“取消各级党委审批案件的制度”,取消“文革”中“公安六条”中所规定的所谓“恶毒攻击”罪和“反革命罪”。三是在1980年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江华所作工作报告提了“以法治国”,大会批准了他的报告。这是在国家重要文献中第一次提“以法治国”。四是1980年11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里程碑——评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该文是应中央领导要求撰写。它总结了这次历史性审判的五条法律原则,即“司法独立、司法民主、实事求是、人道主义和法律平等”。该文指出:“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审判是我国民主和法制发展道路上的一个引人注目的里程碑。它充分体现了以法治国的精神,坚决维护了法律的权威,认真贯彻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各项原则……”这是最早提“以法治国”的党的重要文献。五是1982年宪法。它的序言庄严宣示:本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单位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具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这部宪法还恢复了1975年宪法被取消的司法独立和法律平等的原则。

依法治国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在这一治国方略和奋斗目标问题上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二是他提出过一系列法治原则,这些原则也正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和准则。例如,他提出:“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所谓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建立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1997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是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新一代领导集体在实施依法治国问题上继承并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其发展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通过党内民主和国家民主的正式程序,将依法治国方略和建设法治国家的奋斗目标确立下来;二是对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作了全面概括,并将其提高到“治国基本方略”的高度;三是在党和共和國发展史上第一次采纳并使用“法治国家”这一概念,并对其基本内涵和要求作出丰富和发展;四是对人权概念作了充分肯定,并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五是提出了“政治文明”的新概念,将民主法治人权从“精神文明”范畴中独立出来,由以往两大文明改为三大文明,凸现了宪政的重要战略地位;六是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为实行依法治国奠定了新的思想内涵和理论基础。

二、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

记者:依法治国方略为什么在改革开放后才能提出?

李步云: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现在的60年里,前30年我们在法治建设的道路上走过了一段很长的弯路。这里有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建国后的头8年里,尽管我们处在国外敌对势力的包围之中,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国内也经历了种种制度改革,但宪政建设仍然走在前进的道路上,其主要标志就是1954年宪法的制定和实施。然而,自1957年初起,由于国际上“波匈事件”的影响和国内成就而引发的“唯意志论”急剧膨胀和“个人崇拜”的抬头,党中央就开始执行了一条“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的思想和政治路线。其主要标志是1957年的“反右派”、1958年的“三面红旗”、1959年的“反右倾”、1962年的“农村四清”。这条错误路线导致民主法制建设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其最终结果就是十年“文革”悲剧。这场“浩劫”使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猛醒:不搞改革开放,不走以“民主、法治、人权”为基本内容的“宪政”之路,民族不能振兴,人民不能幸福,也势必亡党亡国。同时,这场苦难也造就了一代伟人邓小平和不少党内外坚持思想解放和改革的有识之士。

记者:如何理解依法治国的科学涵义?

李步云:广义上,依法治国包括“法治国家”在内;狭义上,两者又有一定区别。依法治国是一项治国战略方针,其内涵:一是依法治国是一种治国理念和指导思想,即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条件,是建立一个良好而有权威的法律制度,而不应寄希望于出现一两个圣王贤君;二是依法治国是一种治国理政的根本准则,即治国要依法,而不能依少数领导者个人的看法来治理,不能长官意志决定一切。法治国家是近代以来一种文明进步的政治法律制度类型,要求具有一系列具体明确的标志与要求。正确理解“依法治国”还要重点把握以下三点:

其一,依法治国贵在良法之治。法治有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之分。实质法治即良法之治,形式法治则是指不论法律好坏,只要依法办事就是法治。相对近代以来“应然”意义上的法治,古代法治是形式法治。一般说来,古代法治比人治文明进步。近代与现代的良法之治,其主要内容在其法律是否体现法制民主,法律平等,人权保障与权力制约等原则。有人认为“形式法治”比“实质法治”要好,理由是在一定意义上,程序法比实体法更重要。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因为它完全混同了两个不同的问题,不符合中外学者对“形式法治”和“实质法治”通常的理解。“实质法治”并非轻视法律程序的价值,而是相反。

其二,依法治国重在依宪治国。这里的宪法,当然是指社会主义宪法。首先,这是由宪法的性质和地位所决定。宪法无权威,难以树立法律的权威,只有依宪治国,才能从根本上保障人民的利益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其次,同“依法治国首先要依法治官”的现代法治精神相关联。领导干部守法,就会影响一般干部守法。再次,也同我国宪法缺少应有权威,实施并不理想有关。

其三,依法治国首先要依法治“官”。依法治国既治“民”也治“官”,但根本目的、基本价值和主要作用应当是治官。这是因为,虽然“主权在民”,但实际掌握和运用权力治理国家的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治国就是要求他们依法办事,依法用权。而且,受封建主义法律文化的影响,不少人习惯于把法律看作仅仅是管治老百姓的工具。还有,权力腐败现象,同缺少这种认识和依法治“权”力度不够是分不开的。

记者:据说,从1979年学术界正式提出依法治国到1999年依法治国被写进宪法,这20年间有过很多的争论,比如,有一种观点就认为,法治是纯西方的东西,提依法治国有片面性,讲健全“法制”就可以了。那么,能否详细地介绍一下在此其间主要有过哪些争论?

李步云:概括来说,主要有三大派别:即“法治论”、“结合论”和“取消论”。“法治论”主张,要法治不要人治,倡导依法治国;“结合论”认为,法治与人治各有长短,两者应当结合;“取消论”认为,法治是纯西方的东西,提依法治国有片面性,我们讲健全“法制”就可以了。由于倡导依法治国,符合人民的利益,符合时代的精神,符合事物的规律,而逐步为执政党和政府所采纳。了解这三大派所争论的核心观点,对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十分重要的。

“结合论”的根本错误是,将“法治”等同于“法的作用”,将“人治”等同于“人的作用”。正如有的学者所作的形象比喻:“只有将武器和战士相结合,才能产生最大的战斗力。”但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和问题,从而不符合中外历史上人们赋予法治与人治的本来含义,混淆了法治与人治作为两种完全对立的治国理念和治国原则的界限。

“取消论”的错误之一是,混淆了“依法治国”同“法律万能”论的原则和区别。任何理论与方针政策,都有其特定的涵义、内容和适用范围。依法治国最基本的含义是,国家要有一整套良好的法律,任何组织与个人都要严格依法律办事;这并不否认和妨碍我们国家还可以有“双百”方针、“科教兴国”、“以德育人”、“构建和谐社会”等等治国的方针或发展战略。错误之二是,误解了制度和人的关系。只强调了“法律是人制定的,也要人去遵守”这一点,没有看到,“制度好,可以防止坏人干坏事;制度不好,领导人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甚至会走向自己的反面。”依法治国并不否认领导人的作用和他们应有的权威,而只是强调领导人的权力应由法律明确规定,权力应按法定程序行使。错误之三是,将依法治国同党的领导对立起来。依法治国有利于实现和巩固党的领导,原因在于:在一定意义上,法律是党的政策的具体化、条文化;将党的政策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可以使党的政策更为妥当和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是党在领导立法、执法和司法;在现代,以党代政和以政策代替法律有损于党的形象和威信。但是,实行依法治国,要求党的传统的执政理念和方式作出一些重要改变。错误之四是,不理解“法制”与“法治”存在三个方面的基本区别:“法制”即“法律制度”的简称,它是相对于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等而言;法治则是相对人治而言。法律制度是一套法律规则以及宪法与法律怎样制定和实施的一套制度;法治则是与人治完全相对立的两种不同的治国理念、原则和方法。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时期都有自己的法律制度,但不一定是实行“法治”。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也有法律制度,但希特勒独裁,其法律具有法西斯的性质,党卫军横行,因而它只有自己的法律制度,而不是实行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国民党统治中国22年,也是这种情况。

三、确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标准、原则和要求

记者: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那么,怎样才算实现了这一目标?也就是说,法治国家的标准是什么?

李步云:确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标准、原则和要求,既要坚持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经验积累,又要从本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理想追求,又要具有中国特色;既要坚持一些基本原则和要求,又要寻求其实现形式的多样性,以及发展过程的阶段性。我们主张可归结为如下10项。

第一,法制完备。要求建立一个门类齐全、结构严谨、内部和谐、体例科学的法律体系,做到上下(上位法与下位法)左右(此部门法与彼部门法)前后(前法与后法)里外(国内法与国外法)彼此之间统一、协调、不相互矛盾和彼此脱节。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法律体系”科学合理,是“良法”的一个形式要件。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但还要“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学界有人认为,我们过去立法过快过多,是搞立法“浪漫主义”,并把法律执行不好归咎于它。后者有很多原因,同我们的立法没有多大关系。现今某些西方国家进行的法制改革内容之一,是将过于庞杂繁琐的法律体系改得相对简单明了一些,便于人民掌握。我国不存在这种情况,问题倒是相反,有些法律过于原则,不便操作;有些法律缺少“法律后果”的设计,成了“没有牙齿的老虎”。

第二,主权在民。要求法律应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实现民主法制化和法制民主化。前者包括民主权利的切实保障,国家政治权力的民主配置,民主程序的公正严明,民主方法的科学合理。后者包括立法、司法、执法、护法等法制都要做到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人民”二字应当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中国特色”。进一步提高法制民主化水平,今后一个时期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在法制的各个环节加大公开性和工作透明度。这是在法治领域公民参与和监督的前提。在立法领域,应发展与完善公民旁听人大会议制度、立法听证制度、法律草案全民讨论制度等。在司法领域,要彻底实行法定的公开审判、辩护、回避以及陪审员、律师等制度,克服行政式管理模式。

第三,人权保障。国家工作人员要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必须切实谋求和保障公民的各种利益。在现代民主法治社会里,人民的各种利益,必须也必然通过法律作出具体和明确的规定,并运用法律的权威予以保护。这就表现为公民在宪法和法律上的种种权利。全部法律有两个基石范畴。私法主要调整公民彼此之间的“权利”关系,公法则主要规范立法、行政、司法等国家机关内部的“权力”关系,以及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关系。但是,国家“权力”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是为保障公民的“权利”服务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法学就是权利之学”;“保障人权”即争取、促进和保护人民的各种利益,乃是全部法律的根本目的。

第四,权力制约。依据现代民主原则,建立起分权、权力相互制约的国家权力结构体系,是现代法治国家的一个重要特征。权力不受制约必然腐败这一铁的规律,已经在全党全国取得共识。党的十七大报告为此强调:“要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要正确树立国家的权力观,搞清楚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两者的区别及其相互关系是十分必要的。从党的十五大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完善国家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越来越重视,甚至对领导干部的质询、问责、经济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具体制度都写进了党的十七大报告。从理论上概括制约国家权力的基本方法和渠道是四个:即以国家法律规范和制约国家权力;以一种国家权力(即检察,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机关)制约国家权力;以社会權利(民主党派,社会团体,新闻媒体等)制约国家权力;以公民权利制约国家权力。制约的基本形式就是“监督”。

第五,法律平等。平等是社会正义的主要内容,是人类理想的永恒主题,是社会文明的基本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法律平等是指适用法律平等,这同立法平等是相区别的。立法上人民内部是平等的,对少数敌对分子或势力是不平等的。法律适用的基本内涵是对任何社会组织或公民个人,只能适用现行宪法和法律的同一标准,在法律面前不允许有任何特权思想和特权人物存在,也不允许对任何组织或个人有法律之外的歧视。1982年宪法改变了前几部宪法的提法,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替代了“法律上一律平等”,就是考虑到司法上和立法上的这一区别。法律平等不仅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法律统一、权威和尊严的基本条件。当前在贯彻法律平等原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要通过严惩和教育等措施坚决反对少数司法与行政执法部门仍然存在的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等腐败现象,这是诉讼或纠纷中双方难以在权利上得到平等保护的主要原因。同时,要继续加大诉讼中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

第六,法律至上。古往今来思想家和政治家讲的“法律至上”、“法律至尊”,其涵义都是指“法律应具有极大权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是指“法律的统一、尊严和权威”(党的十七大报告)。它不是提倡法律万能,前者是指法的遵守,后者是指法的作用,两者不是一回事。法律至上和人民意志和利益至上完全一致,而且前者是后者的体现和保障。只有把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体现在宪法和法律中,并赋予宪法和法律以最大的权威和尊严,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至上才能得到保障。维护法律权威今后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坚决反对某些地方或部门制定和推行一些“土政策”、“土法律”。学术界研究并主张发挥“民间法”的作用,有其合理性,但必须以不违反宪法和法律为前提。不少人在思考如何防止“党政一把手”权大于法,这是必须从制度设计上认真研究的。

第七,依法行政。西方学者认为,法治就是指政府依法行政。这种看法虽然有很大的片面性,但政府依法行政确实是依法治国的一个重要标志。其理由是,我国大概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法需要行政机关执行,因而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现今世界与中国经济、科技、政治、文化的发展变化速度非常快,它不像立法机关立法可以从容讨论,它必须迅速决策与行动,比较容易不按法律办事。它是实行首长负责制,不是实行委员会制。司法机关处于中立的位置,而行政机关同行政相对人之间是一种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关系,也容易违法办案与处理纠纷。这些都决定了依法行政对于法治国家建设的意义。

第八,司法独立。在现代,司法独立作为一项宪政原则,同时具有三重属性。作为一项法治原则,其作用在于排除来自外界的任何干扰,保证审理案件做到客观、公正、廉洁、高效。作为一项民主原则,它是建立在分权与制约的理论基础上,是现代民主政体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作为一项人权原则,其含义是,一个人当被指控为犯罪嫌疑人时,他有得到一个独立而公正的审判机关审判的权利。司法独立原则在1954年宪法中的表述是“人民法院独立进行审判,只服从法律”。1982年宪法的表述有所改变。有人据此提出“司法独立”概念不科学,这是不正确的。我国不仅在民主革命时期根据地的法律中多次使用这一概念,而且叶剑英同志担任1982年宪法修改委员会主席时,在代表中央作该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讲话也使用了“司法独立”一词。况且,联合国1985年已生效的《关于司法机关独立的基本原则》,我国作为联合国成员国有义务遵守这一国际法。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对此必须加强研究,认真贯彻。

第九,程序正当。法律程序是法的生命存在形式。在一种法律制度里,不可能只有实体法而无程序法,古往今来无一例外。法律程序具有工具性和伦理性的双重价值。好比工厂需要有科学的生产流程才能生产出好的物质产品;司法机关也需要有科学的法律程序,才能作出正确的判决和裁定。尤其是公正的法律程序,能体现立法,执法,司法,护法等国家权力的科学配置与程序约束,也体现了公民的各种权利在程序中的应有保障。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多种原因,中国一直存在重实体,轻程序的倾向。十分重视程序,也是西方社会法治国家的一大特点。在我国,将程序正当作为建设法治国家的一大标志是十分必要的。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程序问题十分重视,如强调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等。证明全党的程序意识在大大加强。我们应坚持并实践《立法法》的明确规定,严重违反立法程序的法律、法规、规章作出的决定应宣布为无效。严重违背诉讼程序的判决和裁定,应驳回重审或决定其不具法律效力。应通过三大诉讼法的修改,在诉讼程序的民主、公开、公正、严明上大大向前推进一步。

第十,党要守法。近代以来世界各国通常是实行政党政治。把政党制度规定在法律中虽然相对较少,但政党尤其是执政党要严格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已经成为一种宪法文化,否则选民不会投票给那些经常违反宪法和法律的政党。在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历史和现实经验证明,我们在民主法制建设上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没有党的正确领导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在实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确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奋斗目标后,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必须也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其中一个重要决定是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党章明确规定“党的组织应当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自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思想与原则,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等。党的十七又正式确立了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再次明确强调“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今后的任务主要是坚定地坚持这些理念和切实落实各种执政方式和具体制度的改革措施。

这里需要明确的是,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治国基本方略”。在我国,它就是“依法治国,建设社會主义法治国家”。“以德育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构建和谐社会”等战略,都不能称其为“治国基本方略”,原因是“治国基本方略”必须具有以下四个特点和要求:一是全局性。宪法是治国安邦总章程,法律则是具体章程;各个方面的方针政策都必须纳入法治轨道。二是根本性。除各种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法律还要对国家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基本制度作出明确具体规定。三是规范性。宪法和法律具有明确、具体、可操作的特点,这是政策、道德等所不具有的。四是长期性。任何发展战略与方针政策都有一定的时间性,唯有法律同人类社会共始终。“治国基本方略”主要通过“法治国家”来体现与实施,即通过制定出一整套完备而良好的法律并运用一系列原则与制度以保证其实施。这正是“法治国家”这一概念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12.艾滋病的基本认识 篇十二

本我造生树来现本有证心极于看展个时想你样在且作上要推命必想国业理代至马解的 从小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开始,我们就与马克思主义基原理结下了不解之缘。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使们的思想得到了升华,让我们可以更好地去认识世界和改世界。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的产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在人类思想史上起了前无古人的不朽丰碑。我们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担负着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原理,是每个大学生个人成长和长远发展的客观要求,具重要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做任何事都要辩的去看。对于同一事物由于我们所站的角度不同,怀着的态不同。所看到的是事物的积极成分多一些还是事物的消成分多一些就不同。例如:我们现在还处在学生阶段,对老师布置的任务,同学们会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会把它作是一次对于自己的检验,是增加专业技能的渠道,或是现自己能力的机会,会积极主动去做;而有的人则认为这任务没有必要,被动消极,不断抱怨,消极怠工。在这个候就需要我们自己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辩证的看待任务。试:人的一生有多少机会去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哪?况且的才华和能力恰恰最能在这些小事中锻炼和体现出来。这想我们一会把任务圆满完成。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无处不,关键是自己身在其中时要清醒,要学会辩证看问题,而要自己的实际出发,积极主动的看问题。

社会在不断进步,事物在永恒变化发展。事物之间相互用,使事物原有的状态和性质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前进升的运动就是发展。当代大学生是社会的新生力量,我们不断创新,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问题,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动社会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是社会主义革和建设的科学。它要对我国革命和建设发挥指导作用,就须同我国国情和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中国化。毛泽东思、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化的最好体现,是马克思主义更好的引导党和人民的事,不断地从胜利走向新的更大胜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论创新,是一个基于实践的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我们当大学生要始终如一,坚持到底,使之不断继承和发扬,直共产主义社会在中国完全实现。

我们要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把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不断地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了和认识,提高自己的能力,运用其中的原理,服务于我们生活和学习。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更应站在弱势群体的立

场上考同情心马而不是断丰富 虑和克顶和问责思峰发题,更好的实现人民的最大利益;把价值中立、任感相结合不断探索,追求真理。

13.艾滋病的基本认识 篇十三

---------地区-------县、市---------乡--------村---------学校

一、基本信息

人群类别:(1)城市居民(2)农民(3)校内青少年(4)农民工

性 别(1)男(2)女

出生日期:年月

民族:(1)汉族(2)少数民族

文化程度:(1)文盲(2)小学(3)初中(4)高中或中专(5)大专及以上 你听说过艾滋病吗?(1)没有(2)有

二、艾滋病知识(对的选项打√)

1、一个看似健康的人有可能携带艾滋病病毒吗?

(1)可能(2)不可能(3)不知道

2、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病毒吗?

(1)会(2)不会(3)不知道

3、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共餐会感染艾滋病吗?

(1)会(2)不会(3)不知道

4、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握手、拥抱会得艾滋病吗?

(1)会(2)不会(3)不知道

5、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劳动工具会得艾滋病吗?

(1)会(2)不会(3)不知道

6、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游泳池、浴缸会得艾滋病吗?

(1)会(2)不会(3)不知道

7、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生性行为关系会得艾滋病吗?

(1)会(2)不会(3)不知道

8、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会得艾滋病吗?

(1)会(2)不会(3)不知道

9、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有可能得艾滋病吗?

(1)可能(2)不可能(3)不知道

10、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生的小孩有可能得艾滋病吗?

(1)可能(2)不可能(3)不知道

11、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降低艾滋病传播的风险吗?

(1)可以(2)不可以(3)不知道

12、只与一个性伴侣发生性行为可以降低艾滋病传播的风险吗?

(1)可以(2)不可以(3)不知道

13、你获得艾滋病知识信息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可多选)

(1)工作单位(社区、学校等)租住地宣传活动(2)电视(3)广播

(4)报刊(5)书籍(6)朋友(7)医生(8)咨询服务(9)免费宣传材料

(10)宣传广告栏(11)学校教育(12)其他(请注明):

调查日期:年月日调查员:

知晓率计算方法:

知识知晓率(%)=10题答对人数÷答题总人数×100%

上一篇:不愿放弃的励志个性签名下一篇:中班语言活动小汽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