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的兴趣

2024-08-11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的兴趣(精选18篇)

1.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的兴趣 篇一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诵读古诗文的兴趣

睢宁县李集中心小学 张辉

中国是诗的国度,以《诗经》、《离骚》、唐诗、宋词、元曲等为代表的诗词文化源远流长,意蕴悠远,内涵丰富,名篇佳作、不胜枚举,彰显泱泱大国的文化精髓,它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诵读古诗词,可以使师生耳濡目染于圣贤的智慧思想之中,在汲取中华文化精华的同时,培养其的高雅气质,使其终生受益。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加强诵读涵泳,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如何激发学生诵读古诗文的兴趣,引领学生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畅游呢?我认为,诵读古诗词的关键是动之以趣、晓之以情、践之以行。

一、从改变教育教学方式入手,培养学生诵读的兴趣

1、自主式。即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小组交流合作等形式理解内容浅显易懂的古诗词,如:《静夜思》、《古朗月行》、《春晓》等。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的古诗文,教师可以在疑难处适当地加以点拨,扮演好合作者、引路人、导师的角色,帮助学生大体理解古诗词的意思。

2、赏识式。学生学习古诗词有良好表现时,要及时地给予肯定与鼓励,让学生感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喜爱,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产生喜欢诵读的动力。逐步树立学生学习古诗词的信心。

3、直观式。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直观的事物学生既容易理解也容易记住。古诗词时空跨度大,语言精炼含蓄,意蕴深沉,这些都给学生学习古诗词设置了巨大的障碍。对于一些很难理解的古诗词宜采用直观手段辅助教学。如在教学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再现送别画面,并通过语言描述、音乐渲染等手段,营造了大诗人李白与孟浩然依依难舍的动人情境。在充满诗意的情境中,孩子们很快进入角色,仿佛自己就是李白,正伫立江边,深情地目送友人远游,学生的情感被激活,产生移情效应,他们思绪飞越时空,神游文本,与圣贤心心相通,充分激活了原本凝固的语言。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培养学生诵读的兴趣

1、创新诵读形式,不断开展诵读比赛。善于发现和总结,把一些好的、快乐的学习方法推广应用。如:表演背诵法、熟读成诵法、吟唱结合法等等。每学期开展“经典诵读比赛”、“亲子诵读活动”、“诵读擂台赛”等。通过以上开展的各项活动,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诵读中华古诗文的快乐,从而对“国学经典”产生浓厚的兴趣。

2、开展诗词游戏。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小学生喜欢做游戏的心理出发,将学习积累古诗词融入游戏活动中,既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在轻轻松松中积累了古诗词。适合开展的游戏有:①对诗。前一个学生背诵一首诗中的上一句,指名另一人接着背诵出这首诗,背出者胜一步,可接着自己出一句,让其他学生继续背。②古诗、成语配对。很多古诗诗句涵义与成语涵义一致,让学生将诗句与成语配对,看谁配得多。③古诗词接龙。即先出示要求,例如,背诵唐代诗人写的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文,或是背诵送别诗,或是出示诗人的名字,要求学生背诵他的诗等等,学生按要求接背。

3、开展师生共读活动,要求所有语文教师、青年教师参加诵读活动,学校于期中前后举行青年教师国学诵读比赛。

4、“讲一讲”活动。经常组织学生开展班级、年级、校级“三级”讲故事比赛。让《推敲》、《黄鹤楼送别》、《每逢佳节倍思亲》等经典小故事,使学生受到熏陶。

5、“古诗词创新活动”初步尝试。为了配合我县创建江苏省“诗词之乡”活动,我校成立了“取虑诗社”,广泛吸纳学生为我校诗词协会会员,要求会员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每月创作两首诗歌,择优刊登在校刊上。我校还开展了“据诗作画”的动手做创新体验活动。如:古诗文中有很多像《村晚》、《山行》、《江雪》、《清明》等写景名篇,学校就组织“为古诗文配画”的活动,并举办了古诗文配画特色画展。另外,还举行古诗文手抄报比赛。一张张图文并茂的手抄报在孩子们的精心设计下诞生。

6、结合传统节日,开展古诗词诵读活动。我国传统节日很多,有关传统节日的古诗词也非常多,如苏轼的《水调歌头 中秋》、杜牧的《清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诵读这些古诗词,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还可以使他们接受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是开展古诗词诵读活动的好内容。学生在不同的节日诵读不同的古诗词,不仅兴趣高涨,而且记得扎实,体会地深刻。

7、开展古诗词诵读、创作活动,激发学生诵读古诗词的兴趣。结合我校“国学与教育”课题研究,和我县争创“诗词之乡”活动,多开展古诗词诵读、创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古诗词文化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培养学生对诵读古诗词的兴趣。

三、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激发学生诵读兴趣

1、每天利用晨会前(7:40—7:45)进行5分种的古诗词诵读。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可

表演,可吟诵,可配经典音乐读,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背诵量目标。常言道:“书读百遍,其意自见”长时间地诵读诗词,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学生、陶冶学生的情操,学生诵诗的兴趣倍感增加。

2、每天定时间(下午预备前五分钟)播放古诗配乐朗诵,或者是国学经典音乐,让学生听其声,悟其容,感其情。

3、开展学习型家庭建设。引导、鼓励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开设“家庭经典时刻”,要求孩子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每天在孩子放学后、睡觉前,抽出一定时间,与孩子一起学习,家校合作,共同引导孩子进入古诗词的殿堂。

4、学校和班级文化建设要努力体现古诗词教育特色。如:在教室内悬挂“中华著名诗人像”(如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李清照等),在校园围墙上书写唐诗宋词经典篇,让学生在校园内处处都能见到古诗词,读背古诗词,在耳濡目染中培养背诵古诗文的兴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创建一个充满古诗词浓厚氛围的校园环境,使学生置身其中,随时受到传统古诗词文化经典的熏陶和感染。正所谓:“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

四、加强方法指导,保证诵读质量。

1、诵读式。古诗词诵读活动,它的载体是古诗词,它的关键点是诵读成诵。诵读诵读,必须坚持一个基本的关键的原则是:“不求甚解,只求熟读”。对于一些古诗词,教师不必逐字逐句的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可以先让学生自由地大声地朗读,“不求甚解”地读,把诗句的字音读准,读到琅琅上口。例如学习《凉州词》,可以采用“三读”的阅读方法,一是读通。即准确认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二是读懂。即通过自读自悟、小组交流讨论了解大意;三是读好。即根据自己对古诗文的理解带着感情读出诗的节奏美,韵律美。如果让学

生在诵读时,适当地加上表情和动作,边背诵边表演,这样做既激发了学生的诵读兴趣,又增进了对古诗文的理解。

2、想象入境法。即让学生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把自己融入诗文的意境之中,达到“披文而入情”,将诵读过程变成欣赏佳作的过程。

3、联系扩充法。即将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相近的古诗词联系起来诵读,以形成一个知识组块。这样做,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在对比诵读中强化了记忆效果,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读背古诗词的兴趣。

4、写“读书笔记”法。作读书笔记不仅能提高阅读古诗词的效率,而且能提高科学研究和写作能力,更激发了学生对古诗词的探索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给学生的诵读活动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让学生的心灵真正地植根于中国古诗词文化的沃土上!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浸润其间,可以使学生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陶冶其情操,提高其语文素养。如果我们持之以恒地组织学生课外阅读古诗词,是学生养成每天诵读的习惯,多措并举,让学生会读、好读、乐读、在兴趣盎然中读,就一定能使学生爱上古诗词,使学生的生命在诗歌的滋养中得以鲜活的成长。

2.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的兴趣 篇二

关键词:诵读,经典,爱读,会读

如何让学生看见了浪花而喜爱浩瀚的大海?如何让学生在品味这些脍炙人口、悲壮激扬的佳句时, 得到最真切的美的享受、情的熏陶?如何培养学生养成对古诗诵读与美文欣赏的习惯呢?我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古诗, 欣赏美文的积极性.

一、营造诵读氛围, 让孩子们爱读

学校是一个多元、开放的教育系统, 创造性地利用多种有利因素, 努力创设诵读古诗文的最佳外部环境, 营造浓郁的古诗文诵读氛围, 使全体学生乐读爱诵.在教室内的墙壁悬挂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 “让每面墙壁都能说话”;建立班级图书角, 让学生与每一个“高尚的人”对话……这些都是培养学生诵读兴趣不可或缺的土壤.

如何让学生爱读、乐读, 选择书籍也很重要.所谓“皓首穷经”, 面对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 选择、把握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年胡适为青年学子开列国学必读书单, “一不小心”就开列出上千部典籍, 为此还受到梁启超的讥评.可梁先生斟酌再三, 也列出30部典籍, 还一再称不能再少了!可见经典诵读教材的选择对于孩子们来说相当重要.为此, 我结合新课标所倡导的“诵读古诗, 展开想象, 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感受语言的优美, 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 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作精心选择.

二、在方法上加以指导, 让孩子们会读

古人曰:“授之以鱼, 莫如授之以渔.”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背诵古诗词, 更要教给他们背诵的方法, 培养他们自觉积累知识的习惯, 让他们学会去发现它的美, 欣赏它的美, 掌握它的美, 享受美感体验和挥洒才思的愉悦与幸福.指导儿童古诗文诵读本身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 但是作为一个老师, 首先必须要熟读古诗文, 而且不可以读错.至于速度应该如何, 我觉得要视孩子的年龄而定.高年级的, 速度可以快一点, 低年级的, 速度不宜过快.因为读古诗文时, 最主要是让他们的心定下来, 读快读急反而会导致他们内心的急躁.老师在带读之前, 内心的准备也是很重要的, 最好能把情绪缓和稳定下来, 声调不宜急促、不宜过高.对学生所要读的内容在上课之前要作好充分的准备.为什么要这样?因为老师有自信, 学生自然有信心.老师如果能把古诗文读熟、读美, 甚至可以背下来, 学生听到老师流畅的诵读和抑扬顿挫的声音, 学习的兴致自然就很高.老师如果没有做好准备, 不但心慌, 又容易断句错误, 学生就无法读得通畅.总之, 语速的快慢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接受情况, 才能拿捏准确, 因材施教才是最好的方法.我觉得老师在教学过程中, 其实是最大的收获者, 也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

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只是诵读的第一步.诵读的目的是让学生能恰当地理解作者寄寓文中的喜怒哀乐之情和沉郁顿挫、奔腾激越的情感.这些情感孕于无声的语言中, 要通过朗读将其外化, 就需要先定出感情基调, 再据此指导正确的朗读方法, 让学生在诵读时达到眼观文、口出声、耳悦音、心会义、神会情的多重效果, 在抑扬顿挫、轻重舒缓中领悟情感.教学中, 我让学生注意听录音, 小声跟读, 再模仿诵读, 掌握正确的诵读方法.

1. 熟读成诵法.

即让学生多读, 可指导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 低唱慢吟地诵读, 也可“不求甚解”地诵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 自然成诵.

2. 联系扩充法.

即将所学的某一首古诗词, 与其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相近的其他古诗词联系起来诵读, 以形成一个知识组块.把几首同一题材的诗歌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 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并在对比诵读中强化了记忆效果, 从而激起了学生读背古诗词的极大兴趣.

3. 想象入境法.

即将诵读过程作为欣赏佳作的过程, 边读边想象画面, 把自己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指导学生朗读古诗文的最终目的是要为“我”所取, 为“我”所用, 古诗文也只有在运用中才会被再次赋予新的生命、焕发新的生机.

三、从继承到创新, 让孩子们学以致用

13岁以前是儿童记忆学习的黄金时期, 也是儿童语言文字学习的最佳时期, 更是儿童文化素养、高尚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从小教导儿童诵读古诗文, 不仅符合儿童学习的天性, 而且自幼就开始接收五千年文化的熏陶, 能奠定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 成为他一生高远见识、优美人格的源头活水.

1. 每天早晨8:

00至8:15是学校给学生的阅读时间, 可别小瞧这短短的15分钟, 孩子诵读之“胃口”一旦养成, 日积月累, 就像把古代圣贤请到家, 孩子们在吟诵乐趣中夯实了文化底蕴, 修正了人格品行, 知道了什么叫爱, 什么叫孝, 什么叫宽容, 什么叫谦让……

2. 开设大阅读课, 保障阅读的质与量.

我在阅读课上以身示范, 与生同读, 教会学生精读、泛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 并将之牵引到课外阅读上;有时我会上一节赏析课, 如美文欣赏、古诗文欣赏、故事欣赏……并且能将一些优美的语句积累下来.

3. 加强课内外沟通, 课外拓展延伸阅读.

一是在教学实践中, 以课本为发端, 加强课内外沟通, 有计划地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如, 教学《北京》前, 布置学生查找北京图文资料等.二是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 再读读原汁原味的作品或类似的书, 使知识纵横沟通.如学习了《鲸》、《富饶的西沙群岛》等课文后, 推荐科普读物《海洋的秘密》等书, 上了《丰碑》、《倔强的小红军》等课文后, 推荐《长征的故事》等书.课外拓展不放任自流.

4. 每日课前一讲.

每天的语文课利用课前的3分钟背古诗或读美文, 下午课前20分钟, 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 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 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四、改善评价方式, 让孩子们有成就感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诵读得法, 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 而且与作者心灵通了, 无论兴味方面, 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古诗文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载体, 是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源泉.在教学中, 通过加强诵读训练, 不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而且背诵、理解的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那声情并茂的诵读, 更可以直接把学生带入文章的意境, 产生生动的联想和情感的共识, 达到提高学生欣赏古诗文水平的目的.

有检查才会落实, 有测评才会促进.为了使古诗词背诵落到实处, 我定期组织学生交流背诵的诗文内容、相关故事、体会收获等;不定期开展各种竞赛, 如小组赛、限时背、师生背、快背、慢背、接龙背, 听记背、问答背等;我也会采用“对号入座”的方法, 即作者、朝代及内容的连线练习;采取“定位联想”的办法, 即读每首诗文时, 一边背一边记每个字、每个词、甚至每句话在诗文中的位置……多种形式综合背, 灵活且富有变化, 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背诵的积极性, 从而避免了背诵的枯燥性.

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的兴趣 篇三

让学生从小诵读古诗词,不仅有利于发展语言,提高智力,而且还能陶冶情操,可小学生理解能力差,如何才能让小学生把古诗词熟读成咏呢?

我认为在古诗文教学中,应该遵循“读”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多读、多背、多诵,自读自悟,,细细品味古诗词的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哲理美。不需要“讲透讲深”。因此,我在课内引导学生诵读古诗时,选用这样的环节:

1、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先让学生自由读诗文,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请“拼音”朋友或“字典”老师帮帮忙,多读几遍。然后,同桌互读,开火车读,全体齐读等多种形式,抽查学生读准字没有,教师适当范读。不管学生懂不懂,只要相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2、熟读古诗,自悟自得

教学中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诗句,读几遍后再读给同桌听,使学生通过熟读慢慢体会诗的意境。教学苏轼的《题西林壁》时,我引导学生注意重读和节奏,让学生标上记号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再认真读,通过诵读感受到诗人的观察地点和角度在变化,所见到景色也就各不相同。还联系古诗上下文并结合看图,让学生熟读自悟一些内容。在此基础上质疑问难。如“为什么作者不认识庐山真面目?”足见他们能自读自悟,教师就顺式进行给他们点儿提示,大家自然能体会到。“哦!原来是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达到自悟自得。

3、再读古诗,适度点拨

诗中所表现的既是诗人对宇宙万物关怀感情,也表现诗人的品格、素养。如果老师能把诗中感人的力量传述出来,对于提高少年儿童的资质品格一定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如在教学陆游的《游山西村》反复诵读,适度点拨,品味“莫笑”””、“足”等词语,体会农家的淳朴热情,乡间的风光习俗,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又如“山重”与“柳暗”,“水复”与“花明”,“疑无路”与“又一村”的对偶,再以诵读方式来让学生感受古文的韵律美、节奏美,此时,学生就能读得声情并茂了。

4、想象古诗,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积极作用的情感,学生对它产生了兴趣等于有了主动性,因此,在教学诗词时要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如讲故事激发兴趣,绘画激发兴趣,在教学骆宾王的《咏鹅》时,小朋友们大多数对鹅有印象,可以根据诗中“曲项”“歌”“清波”让小朋友画鹅的形体,“白毛、红掌”、绿水”给鹅涂色。这样学生进入了积极状态,后面的教学会显得很轻松。

5、拓展古诗,适当延伸

如要我们培养的学生不知道李白、杜甫,不知道苏东坡、李清照……从未听过唐诗、宋词,我想我们的教育是失败的,因此,教学古诗词时应抓住时机激发学生诵读古诗兴趣,适当延伸,拓展诵读面,扩大储存量。

4.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篇四

[内容摘要]: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滋养了一代代中国人。毋庸质疑,小学阶段古诗文学习对学生的人格形成和价值取向有着重要影响。为实现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的目标,本文论述了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回顾了当前文言文教学的现状;试图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出发,提出:教师应转变传统教育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读、品、悟”几方面去学习文言文,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文言文的观点。目的是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美,并继承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形成健全人格,为其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关键词]:培养;小学生;古诗文;兴趣。

O、前言

我记得一句充满浪漫情调的话:“我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细细想来,自孔子整理《诗三百》始,至清末,古诗词是中国文坛上的常青树。几千年来,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大量杰作。可以说是“古典文献,浩如烟海;古典诗文,灿若繁星。”几千年来,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滋养了历代中国人。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已成为国人的基本意识。也就是说:“无论时代怎样发展变化,体现民族文化精髓的经典诗文都不会落伍。”难怪史上有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谆谆教诲:“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 当今有国家领袖江泽民同志于1999年在“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上劝勉我们:“中国古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佳作传世,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括很多哲理。学一点古诗,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总目标”中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要求。“阶段目标”中更明确要求诵读、背诵优秀诗文,1——6年级不少于160篇(段)。综上所述,古诗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受到关注的程度。这不禁让人深思:“新课程标准下的古诗文应如何引导,才能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古诗文来不断丰富自身的人文素养,为其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一、小学阶段古诗文学习的重要性

中国是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多年的优秀文化传统。浩繁的古代典籍蕴涵着历代前贤的思想精华,是华夏祖先智慧的精髓。学习古诗文,对学生的人格发展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1、通过古诗学习,学生能了解祖国广袤、秀丽的河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进而对学生进行爱国思想的启蒙教育。

例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独坐敬亭山》、《望天门山》;刘禹锡的《望洞庭》;白居易的《暮江吟》、《忆河南》;杜牧的《山行》;苏东坡的《饮湖上初晴后雨》等诗篇,描绘出祖国处处迷人的景色。这些诗篇有的写得宁静,有的写得雄伟,有的写得变幻多姿,真是江山如画。这既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的教材,也 是让学生了解祖国广袤、秀丽的河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进而对学生进行爱国思想的启蒙教育。能培养学生树立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坚强信念。

2、通过古诗学习,学生能认识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进而认识到要珍惜时光,勤奋好学。达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境界。

3、通过古诗学习,学生能理解朋友间的珍贵情谊。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友谊观。

如:李白的《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等诗篇。写得是一往情深,真挚感人。

4、通过古诗学习,学生能从一些简单的事理中了解到一定的哲理。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

如:苏轼的《题西林壁》;陆游的《游山西村》。通过一些情景描写,寄寓了人生哲理,耐人寻味。能让学生从中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

5、通过古诗学习,学生能了解到劳动人民的艰辛。建立起同情劳动人民、尊敬劳动人民的情感。

如:李绅的《锄禾》、范仲淹的《江上渔者》;翁卷的《乡村四月》;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等。他们既抒发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又对那些不劳而获者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1-6:通过古诗学习,学生能从中体会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形成热爱家乡、敬亲思亲的情感。

如:李白的《静夜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张籍的《秋思》;王安右的《泊船瓜洲》;纳兰性德的《长相思》等诗篇,写出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远离故乡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亲人。学生怎能不从中受到熏陶呢?

通过这些优秀诗文的学习,学生除了以上的认识之外,还会了解到一点我国古代英雄人物的事迹(如卢伦的《塞下曲》);或了解渴望祖国统一、抵御外侮、解救苦难民众的思想(如陆游的《示儿》);或了解一些描述古代儿童生活的诗作(如叶绍翁的《夜书所见》)等等。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他们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此外,古诗的学习,还能让学生从古代汉语那里得到灵感和启迪。学习诗人是怎样遣词造句来抒情达意的。搞好古诗词教学,既能促进小学生智力和语言的发展,又有助于陶冶性情,激发积极向上的意志,增加生活情趣,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可以说古诗文学习过程中积累的优秀诗文可以使学生终生受益。

既然古诗文的学习对学生的人生发展有如此重要的影响,就应加强文言文的教学引导,让学生能真正从中受益。

二、小学古诗教学的总目标。

小学阶段古诗文教学的目标任务具体是怎样的呢?

《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提到:通过学习,学生应该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要能“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小学中年级的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 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在附录中,还特别强调了“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列出了古诗文120篇(段)的标题。而要求一至六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语文课程标准》如此明确地规定小学古诗文教学的目标,足见其重要性。

三、培养学生学习古诗文兴趣的重要性。

面对如此繁重的古诗学习任务,如果不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一味敦促其死记硬背,这无异于苦役,还会挫伤学生对学习研讨的积极性。可在教学实践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就是把古诗及诗意一齐交给学生,要求其死记硬背,让学生都怕了老师,也怕了古诗,而且效果也不怎么样。

由上可见,在古诗文学习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尽管小学阶段古诗文学习任务繁重,如能激发学生对古诗文产生兴趣,就另当别论了。让学生在乐中学,在乐中好学。这正如一代文豪鲁迅先生所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是催促一个人去做事的动力。有了兴趣,就有了动力。要让学生不把学习古诗文看作是苦差事,那就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学习古诗当成一种需要,一种享受。

四、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毕竟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体现于课堂教学,那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策略就应该是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从课内到课外,再从课外到课内,课内课外相辅相成。培养起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

1、致力于培养学生古诗文学习兴趣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4-1-1读。

读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谓反复诵读能领会文章旨意。《小学语文教材教法》中提到:“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量;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智力;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从理论上讲,读,表面上看,只是学生的一种有声或无声的行为;从心理学看,读时潜蕴在大脑深处的语言感悟能力,即对语言信息的理解、分析、整理、概括等能力,却构成了语言能力的核心。因此,我在古诗文教学时,首先强调读。

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直到读熟为止。

当然,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把握诗歌朗读节奏是关键。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些古诗节奏停顿的小技巧(因为小学生的知识储备有限,你要是给他讲啥平仄是会把学生搞糊涂的。所以这里称小技巧。)

4-1-

2、背。

学习古诗,积累是重要目的。也就是说,学习了古诗,懂得了古诗的蕴含的音韵,那么,在谈话、写作的时候,欲引用时信手拈来,旁征博引、左右逢源。这才是工夫,学习古诗是为了运用,而不是让学生成为长腿的书橱。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不积累古诗,谈何容易呀?所以,引导学生背诵、积累古诗又是关键。

我的策略是:利用小学生的表现欲,采用竞背的方式。

小学生的表现欲望是相当强的。在老师安排学习任务时,他们都不甘落后。我正是看到了这一点,采用竞背的方式。也就是在学生读熟诗歌后,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竞争,即看谁背得快一点。有时老师也参与其中,当然,老师要有意的让着学生。这场景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由于小学阶段的古诗篇幅都不是很长。多为四句,学生一番竞读下来。基本都能背诵。4-1-3故事引导,理解诗意。

故事是儿童的最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而古诗也不外乎写景叙事抒情,基本上可以改编为故事。采用给学生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去发挥想像、进而理解诗意,这是我的一个大胆尝试。即教师先出示一个故事(也可让学生自己讲故事)。然后再让学生讲这一个故事,要能复述故事梗概。例如:我在教授《送元二使安西》时,采用故事(教师自编):

元二是唐朝的一个官吏。一天,皇帝派大臣到元二家宣读圣旨:命元二出使安西。元二就要远行了。好友王维快马加鞭来到渭城,送别元二。这天清晨下了一场小雨,润湿了路上的尘土,旅店旁的一棵棵柳树也被雨水冲洗得更加青翠欲滴了。王维在为元二饯行的酒桌上,含泪语重心长的说:“老朋友,请再喝完这一杯美酒吧,等你走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像我一样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了。”

临别时,王维说:“在外一定要保重身体啊!”元二拱手作辑,转身离去。只有老友王维还伫立在那里,默默为他祝愿:“元二,祝你一路平安。”

故事熟悉之后,让学生自己整理出诗意。(这适合于中高年级的学生,低年级的学生还需要教师的引导,给出其大意。)

故事引导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这不仅可以让学生从故事中悟出诗意(故事内容就是对诗意的诠释);还可把枯燥的诗意讲解化作趣味性的领悟。

4-1-4作业巩固,深化理解。

在大力倡导为学生减负的新课改精神背景下。作业的设计要体现科学、精炼、高效的原则。我认为在古诗方面,两种题型足矣。一是读背、默写古诗:二是将古诗改写为故事(改写时学生可充分发挥想像,写得有血有肉最好)。

这样的作业,既积累了古诗,巩固了诗意,还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一举两得。还还至于加大学生的作业量。

4-1-5课后辅导,教师进行运用引导,让学生学以致用。《论语·子路》记载:“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这段话尽管是阐述学诗与政治外交活动的关系,这也不是我要去深究的问题。但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学习诗歌,就是为了学以致用呀。要不,就真成了长了两条腿的书橱了。

也就是说,教师要利用一些时间,如晨读等,来引导学生将学习的古诗运用于生活中。比如:在生活中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就是几个庄稼汉,在一起争辩:飞机有没有窗口。一人说有;两人说没有。争执不下,还红着脸以辱骂祖宗为筹码。说飞机没窗口的两人摆出了“铁”的证据,说他们在打工的地方由于去偷看飞机被保安抓过。他们是亲眼看过的,它没有窗口嘛。最终是不欢而散。

我就以这一事件让学生讨论:你如何来看待这一事件?结果学生就讨论出了一结论。就是“说飞机没窗口的人由于距离太远,或是其它原因,没有看清飞机的具体外形,所以钻了牛角尖儿。学生用上了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还说:看一事物,要多角度的去看、全面地看,才能对事物获得正确的认识。学生的这一认识,让我感到欣慰。

2、课外学习古诗文兴趣的拓展引导。

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光是教材编排的诗歌,我认为是不够的。要引导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也就是把课堂上学习到的学习技巧运用到独立的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能有体会到学习成就的快乐,这才有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为此我在课外给学生提供了供其学习的诗歌。4-2-

1、选择诗歌的原则是贴近生活,浅显易懂。

我为学生挑选的诗歌:有古诗中有不少是贴近儿童生活,而又没有选入教材的;有写(包含)春夏秋冬、日月山水、梅兰竹菊的诗歌;有写离情别绪的;有思乡思亲的;还有一些包含浅显哲理的诗歌等。这些诗歌是分门别类的。不同的诗歌有不同的学习要求。当然,也是为学生积累不同的素材打基础。

4-2-

2、我把选好的诗歌提供给学生,一般每周一首,附上学习的要求。(要求:积累诗歌,这包括读读背背、默写;说说诗歌写了件什么事,或描写了什么场景,或是阐述了什么道理等。你能把它改写为小短文吗?)

每周老师都利用语文课进行适当的学习交流,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励学生去学习。

五、结语

5.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的兴趣 篇五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在这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结晶。人文精神对学生感情的感染、人格的熏陶、习惯的养成、语文素养的提高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经典诵读让书香满校园,是经典诵读让孩子们受益终身。那么如何引导小学生进行经典诵读,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呢?

一、立足课内阅读,探索高效的古诗教学模式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册都安排了三四首隽永的古诗词,这些诗词经过岁月的洗练、沉淀,彰显出特有的经典魅力。它们语言凝练,内涵丰富,需凭借丰富的想象、超时空的感知,方可体会蕴含其中的意境和主题,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实现审美的目的。作为教师要从平常的课堂教学入手,从具体特点出发,探讨古诗教学的内在规律,寻求古诗教学的最佳路径。如教学《望湖楼醉书》时,从把握诗眼入手来体会意境、感受诗情,作为古诗词钻研的有效切入点。这首诗的诗眼在题目之中,就是一个“醉”字。教学中就抓住“醉”字,以一个问题“诗人被什么而醉?”展开了一幅瑰丽的画面:第一句,“黑云翻墨未遮山”教师主要是通过抓词“翻”“遮”,让学生来感受云的厚、重、猛,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这来势汹汹的云,“乌云翻滚、乌云密布、乌云滚

滚......”;第二句,“白雨跳珠乱入船”教师则通过视频,唤起学生对暴雨、骤雨的记忆,联系生活经验想象“像跳珠一样的雨会是什么样的”?感受雨的急、快、大。“卷地风来忽吹散”,教师围绕“忽”字,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触类旁通,感受“忽”带来的惊喜等。让学生通过云的浓墨、壮观,雨的圆润、活泼,风的急速、力量,水的茫茫一片,感受到诗人被疾雨急来急去的变幻景色所陶醉,为大自然的变幻和力量所惊叹的那份情感。

通过抓诗眼,形成教学主线,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体会古诗的意境,感悟诗人的感情,课堂才彰显生气和价值。进而构建了实用、高效、激情的解诗题——明诗意——抓诗眼——品诗情——诵诗韵的四步教学模式,大大激活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情趣,提高了课堂教与学的效率。

二、依托教材拓展,厚实学生的阅读底蕴

每一首古诗词几乎都有一段浓缩的历史,每一篇美文几乎都有一个浓缩的生活场景。如何在诵读、理解古诗的基础上还原历史,还原生活场景,让学生能更深刻地了解到诗词的美感?我们在教学经典诗文时就应抓住时机适当延伸,拓展诵读面,扩大储存量。

1.基于主题的拓展。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词中,有不少的古诗词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就拿“送别”主题来说,有李白的《赠汪

伦》,写汪伦以歌声送友,李白借潭水抒友人对已感情之深;有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写李白以目光送友,以长江之水喻友人之间感情绵绵不绝;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王维以酒送友,借朝雨,青柳,美酒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伤感之情。在学完《春夜喜雨》,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四季写景诗”的研究活动。

2.基于体裁的拓展。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五绝、七绝古诗数量最多,五言、七言律诗、乐府诗、词及简短的文言文数量基少。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从作者或诗文内容着手,充实体裁,进行拓展阅读。例如学了杜甫的七言古诗《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之后,可以推出白居易的五言律诗《绝句》(“迟日江山丽”)两者都是描写春天的诗,体裁不同,可进行比较阅读

3.基于作者的拓展。针对语文教材中出现的著名作家,我们引导学生走近名家作品,了解名家的系列作品以及大家风范。如 学完了《望庐山瀑布》,请学生收集交流李白及其他的诗作,感受他浪漫主义的诗风。然后组织学生到图书馆、互联网搜集资料,撰写“李白、杜甫”等名家生平、诗文的研究小报告。

(4)以题材为桥梁,可以带动同题材不同主题的诗歌的学习。如在教柳宗元《江雪》后,出示的张志和《渔歌子》

对比起来学习,更便于学生把握这首词的主旨。一个是寒江垂钓图: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立翁,独钓寒江雪。一个是春雨垂钓图: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同是垂钓图,意境相去甚远。学生通过比较,更能体会《江雪》那种孤独的心情。这样对教材内容进行开发重组,丰富了课程内容,开阔了学生视野,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考空间。在比较阅读中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让学生学会了比较,更加深入地感悟作品的人文内涵,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

这样的拓展训练,打开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新视窗。当学生有了一定数量的积累后,组织学生开展手抄报比赛,“古诗文知识竞赛”、“诗词配画 ”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经典诗文的欲望,并主动积累。

三、有机整合艺术学科,彰显经典文化的魅力 自古以来就有“画是有形诗,诗是无形画,诗画同源”的说法,诗人们常以画传诗情,以诗表画意。因此,我 除了在语文教学中充分渗透经典文化,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还把美术课的色彩、图形的审美和音乐课的音韵美融入经典诵读中,让经典诵读在艺术美中更显魅力。

比如学了《山行》,我鼓励学生根据诗意画自己喜欢画的画,可以是某一景,也可以是全景。结果学生画出了各自不同的画:有的突出远上寒山的石径;有的表现白云环绕的

人家;有的着力渲染如火的枫叶;有的画出诗人饮酒观景的得意;有的则是石径、人家、枫林等组合画面,学生在为诗作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加深了对诗文的理解,也培养了创造力和审美力。

唱古诗,“书写经典”师生书法作品展,把古诗改编成课本剧等,都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审美意识。尤其是课本剧集音乐、舞蹈、文学、美术等多门学科为一体,从编到演,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既教会学生编写剧本,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既可以通过表演与评论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智慧;既有效地改进教学方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又激活课堂气氛,繁荣校园文化。

6.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主持词 篇六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女:亲爱的同学们!

合: 大家下午好!

甲: 在中华五千年浩瀚的历史中,古诗文就像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文学艺术的星空中熠熠生辉,又像是一股升腾了千年的香气,在文学艺术的长廊上弥漫、缭绕。

乙:那一首首动人心弦的诗词给了我们美好的享受,那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给了我们无尽的教益,让我们在吟诵中斗志昂扬!

甲:经典浸润童年。

乙:智慧点亮人生。

甲:经典与我们同行,经典我们每天诵读。

乙:经典与我们同在,经典是我们人生的指南。

甲:经典诵读,让传统文化的种子撒播在我们的心里,生长在我们人生的路上,让我们一生受用。

乙:今天在这里,我们诵读经典美文,传承华夏文明。

甲:今天在这里,让我们登上这多彩的舞台,共读经典,聆听书韵!甲:下面我宣布二年级“中华经典诗文”读书汇报会 合:现在开始。

1、时间这样宝贵,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否则大家以后会发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感叹!请听《长歌行》

2、大家知道吗?就是夏日中午时,猛烈的阳关炙烤大地,农民却头顶烈日,挥汗给禾苗松土、除草。在这我劝告人们,千万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请吴茂春为大家背诵《悯农》

3、董欣:《静夜思》

4、周蓉、杨金莲、董薇薇:《咏鹅》

5、董富伟、董李有、李玉礼、卢秋:《升国旗》

6、董燊吉、周广祥:《小脚丫》

7、卢素微:《江雪》

8、董裕斌:《春晓》

9、廖晓峰:《登鹳雀楼》

10、吴文强、李春梅、吴文钟:《静夜思》

11、周佳怡:《咏柳》

12、吴林松、钟炎:《升国旗》

13、钟鑫:《秋游》

14、卢志华:《识字一》

下面是歌唱部分

1、周蓉:《世上只有妈妈好》

2、董欣:《做个好娃娃》

3、董富伟、董燊吉、董李有、李玉礼:《萤火虫》

4、卢秋、钟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5、卢素微:《水乡歌》

6、董薇薇:《捉泥鳅》

7、周广祥:《数鸭子》

女:最是书香能致远,好书伴我们一路远行。男:让我们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感受古今诗文之美。女:让我们学诗,用诗,赏诗、写诗。

男:让我们生活有诗意,心中有诗情。会生活,懂生活,爱生活。女:让我们

7.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的兴趣 篇七

近年来, 对小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的问题, 学术界看法不一。支持者认为, 小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是继承中华文化之大统、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良方;反对者则认为, 学生应集中精力学习现代科学, 没有必要再去诵读古诗文。而笔者认为, 小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不但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而且在实践中也是可行的。

一、经典古诗文诵读的意义

1. 培养小学生的高尚情怀。

经典古诗文一般都思想深刻、意境优美、语言精练, 是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的良好教材, 也是帮助小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高尚道德情操的好助手。学生从小诵读古诗文, 能够很好地了解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 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 这对于丰富学校德育的内容、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丰富小学生的社会知识。

经典古诗文的诵读, 对于丰富小学生的社会知识, 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理解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如, 孩子自小朗诵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李坤的“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等诗歌, 会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到人对自然、对生命的关怀, 体验到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

3. 为小学生的记忆宝库奠基。

有心理学家指出, 人的记忆力在儿童时期发展极快, 到十三岁时达到最高峰。所以, 我们要利用记忆力的这一特点, 让学生们在小学阶段多背诵经典诗文, 不求甚解, 但求背熟, 记下一些永恒的东西, 将其作为一种可供终生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储备。

4. 形成多种学习能力。

诵读古诗文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诵读不但可以让古诗文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不断地反刍、发酵, 在潜移默化中开发他们的智慧, 促成其人格的健康成长, 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记忆力、理解力和想象力等多种能力, 使学生终生受益。

二、课内诵读经典古诗文的方法

读是语言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 只有读得多, 才能悟得深。多读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吸收、积累, 也有助于其思维的发展。笔者在带领学生进行古诗文诵读时的具体做法如下:

1. 熟读古诗, 自悟自得。

在小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的问题上, 笔者赞同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组织者对古诗文“不求甚解”的提法, 在学生诵读时, 让他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多读几遍, 使学生通过熟读慢慢体会诗的意境, 从而由熟读、质疑、解疑最终达到自悟自得。

2. 适度讲解, 交流体会。

古诗文中所表现出来的既有诗人对宇宙万物关怀的感情, 也表现了诗人的品格、修养和抱负, 教师可通过适当的讲解, 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文, 之后再进行诵读, 就能读得声情并茂了。

3. 展开想象, 悟意明理。

教师可根据古诗文的内容, 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绘的美好画面, 让学生进入古诗的优美情境中, 感受语言的美。这样, 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又能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三、课外诵读经典古诗文的途径

1. 营造社会氛围。

儿童心理是很注重模仿的, 如果他们看到很多人都在读古诗文, 就会产生诵读的兴趣, 所以营造人人读古诗的社会氛围, 会使学生的诵读兴趣大大提高。

2.“成就感”可以提高兴趣。

学生读得愈好就愈喜欢读, 所以教师要维持学生的这种“成就感”, 对功课好的儿童, 固然要多加称赞;对功课差些的儿童, 只要他们有进步, 教师就应当加以赞赏, 使学生保持诵读的兴趣。

3.“变花样”可以激励兴趣。

诵读古诗文所能变的花样在于读的方式, 或快或慢、或吟或唱、或带读、或齐读、或接龙、或默读、或当场试背、或提问回答……花样多了, 学生自然会感兴趣。

4. 提供机会, 让学生多念多背。

8.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的兴趣 篇八

【摘 要】我国古文化历史悠久,经典古诗文是我国历史文化所遗留下来的文化精髓,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授学生系统的学习朗读经典古诗文具有很大的教学意义,本文从小学生如何朗读出发,探究在语文教学中朗读经典古诗文的意义和方法等。

【关键词】语文教学;经典古诗文;诵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到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时代,教育也成为国家和民族的重要部分,而小学生教育作为人们接受教育的第一站,更是重中之重。人们在探索小学教育和学习中发现,诵读教育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能够影响学生人格的形成,也能够帮助小学生塑造内心的人文情怀。而且小学生经典朗诵也是一项素质教育,是帮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的重要途径。所以本文就是在各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文朗诵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小学语文古诗文朗诵存在的一些问题的探究,以及强调小学语文教学实行经典古诗文的意义与重要性。希望本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古诗文朗诵方面有所成就,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讨论,为以后的教育改革提供一定帮助[1]。

一、小学朗诵经典古诗文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首先大家常常会把背诵和诵读混为一谈,一味的追求熟记,其实则不然,虽然熟记和背会也是诵读的目地之一,但诵读更多的是为了让学生感受语文经典古诗文的魅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民族情怀。其次就是教师都不重视古诗文朗读,课堂上教师在这一方面的教授,都只是浅尝辄止或者都是流于表面,只在乎学生读的音是否准确,语序是否正确,而不去管学生是否是有感情的朗读,也很少告诉学生哪里应该轻读,哪里重读,哪里快读,哪里慢读,怎么朗读更符合古诗文的意境。还有就是诵读时间难以保证,课堂上时间都被教师用来完成教学目标任务去了,没时间带领学生诵读,而且小学生的自觉性和自律意识都比较差,课后放学诵读的概率很小。

二、针对小学诵读经典古诗文教学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首先,加大宣传力度,明确清楚诵读和背诵的区别和不同,真正认识到诵读的形势和方法,理解诵读的意义,让学生在了解诵读之后正确的、有效率的展开诵读。其次,将经典古诗文诵读列入教学体系,从制度上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还有就是教师应该耐心详细的向学生讲授诵读的方法和技巧,讲解古诗文的内容和意境,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此外学校应加强校园的人文环境建设,在校园的墙壁和橱窗张贴历史典故和诗文赏析,将校园布置得诗意盎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最后,加大诵读教学时间,学校可以适当减少一些教学目标,另外安排一些诵读课。如可以和学生家长沟通,希望他们配合小学生古诗文的诵读。

三、小学生诵读古诗文的必要性

(1)通过诵读古典古诗文,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小学语文的教育目标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和口语交际,通过对古典古诗文的诵读,不仅可以培养识字和口语,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丰富小学生的社会知识和自然知识,这也是小学生写作时素材的积累。也可以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的情感。可以理解作者的情感经历和社会经历,以及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可见诵读对小学生学习语文有着多么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2)通过诵读古诗文,有助于传承中华文化,提高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情怀。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已经走进了二十一世纪,传统文化更多的是被现代都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所打败,渐渐消失于我们的生活中。而且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更是难以想象的,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动漫、电影等一大推舶来品,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精髓正在一天天的流失。所以,为了复兴中华民族,继承并发扬传统文化,就需要从小学生做起,从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做起。培养小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情怀,塑造民族自信心,并且经典古诗文一般都是意境优美、思想深刻、感情丰富、语言精炼,是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教材,对于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也是具有无可估量的价值。

(3)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记忆储备量。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记忆力在儿童时期的发展是最快的,一直到十三岁达到最高。所以,针对人记忆周期的这一特点,让学生在记忆力最好的年代多多背诵经典古诗文,尽管当时可能用不着,但是也能为他们的将来提供一些必备的文化和知识储备。此外,诵读古典古诗文也可以培养小学生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在诵读古典古诗文中可以了解作者的奇思妙想和瑰丽恢宏的构思,学生也可以根据古诗文的内容自由展开想象,幻想诗中所描绘出来的美好画面,感受语文和语言的优美魅力[2]。

四、结束语

经典古诗文诵读,不仅是培养小学生学习和兴趣的方法,还是能够使中华文化世代传承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古典古诗文诵读的引导,让学生得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真正热爱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董月冉.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古诗文诵读研究[J].考试周刊,2014,38:56-57.

9.二年级小学生诵读经典诗文 篇九

二年级

班级:

姓名:

(一)必背古诗词20首: 1.望天门山 2.赠汪伦 3.绝句 4.采莲曲 5.别董大 6.渔歌子 7.望洞庭 8.小儿垂钓

9.乌衣巷

10.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1.马诗 12.江雪 13.游子吟

14.赋得古原草送别 15.忆江南 16.清明 17.题西林壁 18.惠崇春江晚景 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0.送别

(二)成语10条

(一)必背古诗词20首:

1.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3.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4.采莲曲(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5.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6.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7.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8.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9.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0.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赣县白石中心小学经典诵读诗词

二年级

班级:

姓名:

11.马诗 15.忆江南 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12.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13.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逢,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为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16.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17.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8.惠崇春江晚景

(北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20.送别

(唐)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二)成语10条 AABB的重叠词语 来来往往 开开心心

三三两两 形形色色

辛辛苦苦 ABAC的重叠词 一手一足

一五一十

一言一行

大模大样

无法无天

10.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的兴趣 篇十

读千古美文,诵中华经典——长江镇长新小学古诗文诵读大赛 为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构建书香校园,引领孩子走进经典,走进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共同营造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的书香校园。3月4日,长江镇长新小学古诗文诵读展示活动如期举行。

学生们按照小学古诗文推荐目录,热烈响应,不仅参赛热情积极高涨,更加表现出对中华古典美诗文的痴迷与热爱,自觉营造出了一种热火朝天的学习氛围。赛前,各班都非常重视,精选诵读篇目,反复排练,认真准备。比赛中,学生们情致高昂,或声情并茂、或慷慨激昂。表演诵、诗配乐、诗组合等多种形式精彩演绎了杜甫的《春夜喜雨》、孟郊的《游子吟》、苏轼的《水调歌头》等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那深情的诵读、激情的表演,把中华古典、优美的文字化为一曲曲悠扬的歌,一幅幅生动的画,一幕幕感人的景。孩子们用各种形式诠释着经典、演绎着经典、传诵着经典,让中华经典的音韵在校园上空回响,让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在心头荡漾。本次活动评出了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7名。

中华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内容广泛,思想深邃,语言精辟。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青少年热爱祖国、自律自强的精神品质。

11.如何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兴趣 篇十一

要让学生喜欢,就要培养学生喜爱古诗文的感情。学生喜爱古诗文,就为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高了内因条件。因为喜欢,就会减轻疲劳感,学习压力就会变小。

要利用多种形式。努力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设备,教《<论语>六则》,放映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击缶的一段视频,问学生“刚才视频里所唱诵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是谁说的?”,这样,自然就会引起学生的注意,自然就会积极配合老师,我会告诉学生们孔子是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今天我们所学习的《〈论语〉六则》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书。这是一部非常了不起的书,人们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讲的就是这部书。“同学们,想不想学?”这使得我也兴奋起来了,带领学生们诵读。在这样的氛围下,不到一节课的时间,大部分的学生就都能把《论语》背诵下来了。在这一阶段,我并没有把词句的意思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这是我再问,想不想听孔子的故事?故事就在《论语》里。到了第二天,学生们就搜集了不少的有关孔子的故事,抄录了很多孔子的话,抄的抄、写的写、说的说、背的背,不亦说乎,又是一节课。一课《〈论语〉六则》我用了4个课时才平息下来。

我任教的学校地处江南乡村,山清水秀,翠树叠叠,溪水淙淙,与《小石潭记》《醉翁亭记》所述情景极为相似,我让学生拿着书,走出校门,对着青山、泉水、溪流、翠树、青藤大声朗读,学生们的神情是如此的专注,那画面竟让人不忍心打扰。

古诗词字句凝练,韵律优美,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一定要在学生大量诵读后再教诗词。我经常和学生们一起仿照原诗进行创作,如教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学生有仿“读书学校里,草绿玉兰香,晨兴记单词,披霞唱歌回”,有仿“插秧永红塅,苗盛杂草稀,晨兴扯野草,待月驾车回”……有时并不会整首全仿,仿两句、四句都行,不求唯美,但求意味,久而久之,学生们慢慢爱上了诗词课,并有意识地去仿造,有时下课了还意犹未尽。在这种仿造过程中,学生们对原本的诗句会有一个更深的印象,而且锻炼了学生们的发散思维,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们感叹“诗句是可以这样的啊,真有意思!”。

我教古诗文,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感到轻松快乐。一般的做法是先扫除障碍,学生们交流,教师并不过多讲解,由学生们提出疑问,再让学生们自己解决问题,对于不能解决的再由教师做出解答。虽然学生们的认知水平不高,理解的也会比较肤浅,老师不要在意,诗文读熟了,能背诵了,教师的基本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一个学期的古诗文学完后,回过头来由教师提问,请学生回答,这样学习的效果会更好。学生们有了实实在在的体验,在不知不觉的中难题解决了,学习的兴趣也就增强了。

教师要率先垂范,我在教古诗文时,都会先很流畅的背,特别是长的诗文更应如此,大纲中不要求背的也要能背。学生们感受到老师对古诗文的热情,情不自禁地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了。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注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一个没有生气的课堂上,富有活力和创意的对话是很难实现的,轻松、活泼、和谐的气氛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课堂上我会把自主权交到学生们自己手里,你来翻译我来讲故事,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们的思维在此时也是非常敏捷,有时还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这样的一节课难道不是享受?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会感到满足。

在古诗文的教学中我还注意拓展学生们的视野,与之相关的诗文尽量多介绍些,学《观沧海》,我还讲曹操的《神龟虽寿》《短歌行》;教《记承天寺夜游》,还讲苏轼的《赤壁怀古》。这些并不要求学生们掌握,只是想让学生们了解我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学以致用非常重要,对联就是一个很好的游戏,课余之时,与学生们一起玩玩,既能增加与学生们的感情,又能学到东西。春天来了,“大地回春,家乡千般美;日暖神州,幸福万年长”;新婚之时,送上一副“喜鹊喜期报喜讯;新婚新春闹新房”;过年啦,“家家喜过幸福年;处处春催桃李花”。

我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致力于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渗透到阅读中。大多数的古诗文都饱含着浓厚的感情,如果我们不在阅读中去引导学生体验这种情感,如果没有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学生们就不可能对古诗文感兴趣,更不会对表现这些内容的语言文字留下印象,更谈不上去学习它们了。我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摸索出一套更完善的方法,做好古诗文的教学工作。

(作者单位 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洪山一中)

12.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的兴趣 篇十二

一、关注故事诵读方法, 加强对学生古诗诵读的指导

学生对古诗诵读兴趣不大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好的方法, 学生没有真正深层次挖掘古诗文的内涵, 体会不到古诗文的魅力, 所以就会对古诗诵读丧失兴趣。通过长期经典诗文诵读教学经验积累发现, 小学古诗诵读教学中, 要激发学生古诗诵读兴趣和热情, 教师必须关注古诗诵读的方法,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教学要求,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以有效的方法对学生形成科学的指导, 只有这样才能为古诗诵读目标的实现形成充分的保障。

现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悯农》为例, 诗词内容为“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某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的时候, 采用了想象入境法, 即要求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想象画面。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诗词想象出一幅烈日炎炎下农民伯伯辛苦劳作的画面, 再联想到自己吃的食物。经过教师的剖析, 学生自然而然就可以意识到珍惜食物的重要性, 学生珍惜别人劳动成果的意识逐渐形成, 就可以为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提供充分的保障。在学习杜甫《绝句》这首古诗的时候, 教师同样使用了想象入境的方法, 根据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引导学生在脑海形成一幅生动的画面, 两只黄鹂鸟站在青翠的柳树枝上叽叽喳喳的叫, 湛蓝的天空中一行白鹭飞过, 这样充满趣味的画面, 可以让学生置身于景, 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 对提高小学生诗词欣赏水平和审美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见, 缺乏科学、合适的古诗诵读方法, 学生的古诗诵读效果难以体现出来, 诵读古诗变成学生的‘催眠曲’, 这会对古诗诵读教学目标的实现形成不利影响。所以, 当前小学语文经典诗文教学中, 必须根据长期教学经验, 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 对古诗诵读经验进行提炼, 选择合适小学生的古诗诵读方法, 让小学生真正掌握良好的古诗诵读方法, 从而真正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二、创新教学方式, 以活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古诗诵读热情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促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针对小学生对古诗诵读兴趣不大的问题, 在小学经典诗文诵读教学中, 必须创新教学方式, 将轻松的活动融入到古诗诵读教学中, 通过学生参与活动, 在活动中感受到经典诗文的魅力。

某教师利用小学生好胜心强这一心理特征, 在古诗文诵读教学中, 开展了故事背诵比赛活动, 要求学生背出迄今为止学习过的古诗, 对比赛活动的结果进行了等级划分, 第一名、第二名和第三名都有相应的奖励, 在游戏活动奖励的刺激下, 小学生积极背诵古诗。 统计背诵结果发现, 学生背诵情况非常好, 背诵古诗效率非常高。而且从学生的表现可以看出, 学生真正享受到背诵比赛活动的乐趣。 教师对学生背诵古诗的数量进行了统计, 有学生背诵不低于10首古诗, 学生背诵低于5首古诗的情况非常少。

这种情况充分说明, 创新教学方式, 将轻松的活动融入课堂教学中, 创造轻松、充满活力的教学课堂, 对学生形成强烈的吸引力, 可以促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在小学语文经典诗文诵读教学中, 充分展现游戏活动的优势, 对提高学生的诵读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立足课堂, 深层次挖掘教材中的古诗文内涵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渠道, 要掌握古诗诵读与积累方法, 课堂学习和科学方法的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学生真正参与到古诗诵读教学中, 由教师以科学的方法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引导, 帮助学生积累古诗诵读经验, 逐步提高学生经典诗文欣赏水平。而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中如何立足课堂呢?

现以辛弃疾《清平乐·村居》教学为例, 教师引导学生将古诗诵读分解为“知诗人———解诗意———体诗情”三个部分, 要求学生从三个部分诵读古诗。首先, 在诵读古诗前, 需要了解诗人, 了解诗人的创作心情和创造目的;然后边诵读边思考, 初步理解古诗的含义; 最后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诵读剖析, 对古诗蕴含的感情进行剖析, 通过深入剖析古诗的内涵, 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掌握。

由此可见,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 要开展高效的古诗诵读教学活动, 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诵读, 就需要立足课堂, 深层次挖掘教材中的古诗文内涵, 从诵读和剖析古诗中, 加强学生对古诗的积累, 真正实现小学语文经典诗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摘要:小学语文教材中节选的古典诗文大部分都是名篇佳作, 且短小精悍、语句优美、节奏性强, 适宜小学生诵读。教师要关注故事诵读方法, 加强对学生古诗诵读的指导, 创新教学方式, 以活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古诗诵读热情, 立足课堂, 深层次挖掘教材中的古诗文内涵。

关键词:小学,经典诗文,诵读,积累

参考文献

[1]王向阳, 张增荣.指导小学生诵读中华经典诗文的实践与探索[J].作文成功之路 (上) 2014年12期

[2]刘小红.小学经典诗文诵读训练的实践与探索[J].科学咨询 (教育科研) 2010年02期

[3]王朝玲.经典诗文背诵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 (小学) 2014年03期

[4]王月华.试论指导诵读经典诗文多角度多层次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 (教研版) 2009年01期

[5]仲海燕.巧用游戏提高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兴趣[J].中学课程辅导 (江苏教师) 2013年20期

[6]李双群.经典诗文, 语文学习的魅力之花[J].小学时代 (教育研究) 2014年09期

[7]张昕颖.吟诵经典诗文秉承传统文化[J].散文百家 (新语文活页) 2011年06期

1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的兴趣 篇十三

上虞市鹤琴小学 郑荷囡 根据新课标要求,三年级的阅读教学一是让学生“反复朗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二是让学生“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积累文中的句段。”这也是中年段阅读教学最重要的目标。因此,对古诗词的课堂教学我会这样着力:品词句,重诵读,促积累。

一、品词句,培养学生炼词炼句的品读习惯,提升学生对文字的推敲兴趣和能力。

古人的文章有“一字泪千行”之称,我们现在的文章却鲜见如此的感染力和穿透力,这是我们对文字美的漠视习惯造成的。比如,学了《咏柳》这首诗,学生通常只会对诗歌写了什么——柳树、柳条、柳叶、春风有印象,而对诗中的“咏、碧玉、妆成、绦、裁、二月春风”这些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字词却淡化了。所以,我设计诗歌教学时,一定把力气多花一点在品词品句上。比如,教《春日》这首诗,抓住“胜日、寻芳、一时新”这三个诗中的词眼,问学生从中能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理由是什么?联系上下诗句进一步理解“一时新”仅仅是春回大地的光景焕然一新吗?不是,这是双语义,更有作者面对美好春光的耳目一新。此外,要引导学生领会“万紫千红总是春”为什么会成为千古哲理名句?因为“总是”这个词把“万紫千红”和“春”的内在联系给串活了,让学生感受到最感染人的语言其实也是最朴实的。

学生是喜欢诗歌的,但是要让学生知道喜欢的理由不外乎是诗歌中描写的物美、景美、情美,还有语言文字的精彩美。同时,让学生懂得感染人的事物往往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咏柳》、《春日》都是大家最熟悉的景物,可见,美在生活中。

二、重诵读,读出诗歌的旋律美,读出汉字的寓意美。重视诗歌的朗读,重视朗读诗歌的兴趣这是所有老师都能做到的。我要讲讲对于语文园地中的成语教学该如何把握。通常我们都会让学生理解大意后背诵然后听写,可是,过一段时间,许多学生却不能熟练地背出来,因为这些词没有被学生有意识地吸收,只有被用过才不会忘记。比如,语文园地一中“读读背背”的十二个词语(群芳吐艳、姹紫嫣红、落英缤纷、郁郁葱葱;喷薄欲出、旭日东升、夕阳西下、皓月当空;崇山峻岭、悬崖峭壁、层峦叠翠、苍翠欲滴),我会引导学生这样巧记:

第一行写花草:群芳吐艳艳惊人,姹紫嫣红红满天。落英缤纷铺满地,郁郁葱葱绿满园。

第二行写日月:喷薄欲出正朦胧,旭日东升光万丈。夕阳西下晚霞美,皓月当空朗乾坤。

第三行写山峦:崇山峻岭里,悬崖峭壁处,抬眼望:啊,层峦叠翠山山高,苍翠欲滴叶叶春!

这种拍手儿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记诵兴趣,而且增强了他们自身的创作兴趣。

三、促积累把经典诵读与语文课堂教学有机地联系起来。所谓“有机”在这里不是指什么高深精湛的技巧,而是指“契机”,抓住教学中的时空契机,更重要的是学龄段的记忆契机把经典诵读引入语文课堂,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比如教《春日》时得向学生简单介绍朱熹着自宋代以来对中国影响极大的理学家,后人称之为思想家和哲学家。他的《四书集注》至今无人可比。这样的人写出的诗也是极富哲理的,比如: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相机引导学生诵读他的另一首也是名垂千古的哲理诗《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由源头活水来。还可以增加几首或由学生提供的描写同样题材的诗歌供学生诵读。这种诵读的内容一般不用像课本中的诗文一样仔细品读,也不要求一节课就背得滚瓜烂熟,把它板书在黑板的一角,两三首诗歌,在每节课的预备铃响进教室坐下的那一两分钟内,班长起头,其他的人随口跟着念,不用一周就多背诵了好几首诗歌。成语也是这样积累的,每次背熟了课本中的成语,我都会另外补充。比如根据第六册语文园地一要求背诵的成语类别,这12个成语都可以用于描写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我就从《中华成语千句文》中选出“江山如画”这一章,每天利用午会或课前一两分钟,让学生在一周之内把这一章中的56个成语背得滚瓜烂熟。

作为语文老师,相信大家都会有深刻的感受,语文素养真不是一节课教出来的,是读书破万卷,卷卷记心中积累起来的。没有学富五车何来满腹经纶才高八斗的旷世才子?没有母语文化的源头活水的滋养,我们又怎么能培养出有心智丰满的民族壮苗呢?

附: 江山如画

锦绣中华,江山万里。钟灵毓秀,瑰奇壮丽。名山大川,洞天福地。人文景观,名胜古迹。

雪域高原,世界屋脊。莽莽昆仑,横空出世。天山南北,绿洲戈壁。林海雪原,冰天雪地。

泰山独尊,封禅拜祭。嵩山禅宗,少林绝技。黄山松石,斗怪争奇。华山独径,绝壁悬梯。

武陵桃源,雾锁烟迷。蓬莱仙境,蜃楼海市。西湖潋滟,浓淡相宜。钱塘潮涌,沸天震地。

天涯海角,花香四季。宝岛台湾,风光旖旎。鱼米之乡,膏腴之地。桂林山水,天下第一。

黄河九曲,逶迤天际。壶口飞瀑,磅礴大气。长江奔腾,一泻千里。三峡湍流,千仞壁立。

百川归海,汪洋恣肆。一碧万顷,鸥翔鳞集。文明摇篮,九州禹迹。炎黄子孙,繁衍生息。

14.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的兴趣 篇十四

——励志篇

主持男: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主持女:诵读古今经典,传承中华文明。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主持人合)大家好!

主持男:今天,我们一年二班的小朋友将与大家一道缅怀历史,立志兴邦。

主持女:让我们共读经典,在诗海中徜徉(chàng/yàng)主持男:让我们共读经典,在书香中成长。(主持人合)让五千年文化瑰宝永远传承!

主持男:唐朝,山西太原的一个小山村。傍晚时分,王之涣正在家中读书,忽闻邻居家中传来哭泣之声,忙前去探问,原来邻居父子均为戍(shù)边将士,在今晨的战斗中双双战死,为国捐躯(juān/qū),家中只剩老妻弱女,十分凄惨(qī/cǎn)。回到家中王之涣非常难过,提笔作诗一首,寄与有人王翰,告知边关疾(jí)苦。主持女: 凉州词(王之涣)齐颂: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主持女:王翰看过友人王之涣的信后,非常伤心,连年的战争,遭殃的都是老百姓,但保家卫国又是每个人必须承担的责任,于是他也作诗一首,回信给王之涣。主持男:信的内容依然是凉州词,作者王翰 齐颂: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主持男:王之涣、王翰二人作的诗不知道怎么被王昌龄知道了,王昌龄非常愤怒,男子汉大丈夫,在国家有难时不应该悲天悯人,不知作为,而应当上马杀敌,为国效力。于是他即刻作诗两首,分别寄给了王之涣和王翰,批评了他们的软弱,鼓励他们奋起抗争,保家卫国。

主持女:某日,王翰收到一封信,拆开来念到: 齐颂: 出 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主持男:王翰正在邻居家中帮着张罗丧事,书童跑进来递给他一封信,他拆开看后,不禁羞愧难当,于是把村中人喊来,将王昌龄写给他的信大声的读给他们听。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主持女:公元760年,唐朝经过“安史之乱”后,已经风雨飘摇,走向衰败。一天,著名诗人杜甫在家中听见街上的人相互告知说,国家军队打了大胜仗,收复了许多失地,高兴地手舞足蹈,又哭又笑,即兴作诗一首。齐颂: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主持男:同学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儿童,我们承载着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主持女: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了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立志成才、勇挑重担、奋斗一生!

齐颂: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15.小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途径 篇十五

一、讲故事与培养诵读兴趣相结合

如何让孩子们以极大的兴趣投入到诵读经典诗文的活动当中呢?这是我们开展诵读活动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低年级的学生由于识字量和阅读量不足,他们对古诗文的兴趣并不浓厚。为了提高他们对古诗文诵读的兴趣,开学之初,我首先精心挑选十首经典诗文并向学生作介绍,坚持每周讲一则古代诗人的轶事并介绍一首相关的古诗文,让学生在课间、课后、家里练习背诵,还要求他们把故事转述给父母听,让家长加以评价。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的诵读兴趣渐渐提高了。在上古诗文时,我还适时地引入某段背景故事或诗人轶事或个人经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张继的《枫桥夜泊》之前,我给学生讲述张继当时夜泊枫桥的故事,让学生体会诗人独在异乡,孤独寂寞之感,从而倍增对亲情的依恋和珍惜。为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我还把自己在枫桥的留影拿到教室和学生共赏,从而拉近了学生对诗中人和景的距离。

二、日常学习不忘诵读经典诗文

平时,我们常常把诵读经典诗文融会到日常学习之中,每天坚持诵读。

1??课前诵读3分钟。该活动必须长期坚持才能让学生得到丰富的积累,同时还能使班级的课前准备更有序。

2??我精心挑选了一些适合小朋友学习的文质兼美的诗歌推荐给学生,还列出明确而详细的背诵一览表,督促学生背诵,并根据背诵情况给予奖励。在早晚读的时间或者自习课里,我经常对推荐的古诗文进行穿插介绍、组织吟诵。

3??每周,我都会布置相应的古诗文背诵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背诵。

4??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优美诗词后,我都会叫学生准备一本摘抄本,让学生通过书写摘抄,提高审美情趣和积累语文知识。

5??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适时而巧妙地运用经典诗文名句,并鼓励学生在作文中引用经典名句,对引用恰当的学生给予表扬,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三、练习书法和诵读经典相结合

在上书法课的时候,我先让学生每人准备一本《经典诗文临摹本》,让学生先诵读临摹本中的经典诗文,然后讲一讲作者的经典故事,最后才指导书法练习。通过练汉字、写书法,学生能不断提高审美能力,感受到古诗文的精彩和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日常生活与诵读经典紧密联系

我国有着许多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某个节日或节气到来时,学习有关这个节日的古诗会让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如在三八妇女节、父亲节、母亲节到来时,吟诵《弟子规》“入则孝,出则悌”部分;在春意盎然、杨柳依依的春天,介绍学生诵读贺知章的《咏柳》和朱熹的《春日》;清明时节,师生一起学习杜牧的《清明》;重阳节,让学生诵读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元旦前后,可学习王安石的《元日》等。组织学生外出游玩时,不失时机地启发学生分析所见所闻、吟诵相关诗词。

五、诵读经典与绘画有机结合

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首首好诗就像一幅幅富有诗情画意的图画。根据古诗的这一特点,我每次上完古诗,一般都会依据诗歌内容画一幅画,或出示一幅图画让学生配上合适的古诗,或让学生为古诗词配画。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又锻炼了动手能力。

六、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诵读方法

1??对于课文中的古诗教学,我认真渗透“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习惯、重迁移”的教学思想,创设具体的情境营造课堂教学氛围,注重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力争使古诗文的教学实现创新、高效。如教学写景的古诗时,我采用“诵读感悟,情境导学”,充分利用音乐、图片等创设多种情境,引导学生想象体验,潜心感悟,动情朗读。而在教学叙事诗时,采用“自读自悟,再现延伸”“质疑问难,推敲赏析”,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选择喜欢的方式(如诵、唱、画、编、演等)重现古诗,大大激发了学生学古诗的兴趣。

2??运用现代化技术,营造诵读氛围,将中华经典诗文融入其中,切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底蕴和语文能力。

3??在课堂上,让学生背诵诗词时通过接龙、擂台赛、抢答、评选背诗小能手等形式领略诗趣。在学生诵读的过程中,我提倡“重读背、轻讲析,重陶冶、轻灌输”。对学生接触的一些古诗,我只要求学生对古诗的大意有粗略的了解,对古诗的意境能有大体的感受,初步领略古诗文所独具的韵律美、意境美、语言美。

16.谈如何指导学生诵读古诗文 篇十六

我国古典诗文源远流长,经历了几千年的锤炼和积淀,具有感发人心、陶冶性情、塑造人格、增长知识的功能。小学阶段是学生记忆的最佳时期,是人格培养、知识增长的重要时期,如果让每位学生从儿童时期就养成诵读和欣赏经典古诗文的习惯,既能使学生从小就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挖掘古诗文的内涵,受到良好的礼仪文化教育,又能继承、发扬这份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因此用古诗文经典诵读浸润孩子的人生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诵读好古诗文,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培养学生学习古诗文兴趣的重要性。

面对如此繁重的古诗学习任务,如果不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一味敦促其死记硬背,这无异于苦役,还会挫伤学生对学习研讨的积极性。可在教学实践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就是把古诗及诗意一齐交给学生,要求其死记硬背,让学生都怕了老师,也怕了古诗,而且效果也不怎么样。

由上可见,在古诗文学习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尽管小学阶段古诗文学习任务繁重,如能激发学生对古诗文产生兴趣,就另当别论了。让学生在乐中学,在乐中好学。这正如一代文豪鲁迅先生所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是催促一个人去做事的动力。有了兴趣,就有了动力。要让学生不把学习古诗文看作是苦差事,那就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学习古诗当成一种需要,一种享受。

二、培养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与方法。

毕竟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体现于课堂教学,那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策略就应该是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从课内到课外,再从课外到课内,课内课外相辅相成。培养起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

读。

读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谓反复诵读能领会文章旨意。《小学语文教材教法》中提到:“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量;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智力;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从理论上讲,读,表面上看,只是学生的一种有声或无声的行为;从心理学看,读时潜蕴在大脑深处的语言感悟能力,即对语言信息的理解、分析、整理、概括等能力,却构成了语言能力的核心。因此,我在古诗文教学时,首先强调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直到读熟为止。

当然,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把握诗歌朗读节奏是关键。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些古诗节奏停顿的小技巧。

背。学习古诗,积累是重要目的。也就是说,学习了古诗,懂得了古诗的蕴含的音韵,那么,在谈话、写作的时候,欲引用时信手拈来,旁征博引、左右逢源。这才是工夫,学习古诗是为了运用,而不是让学生成为长腿的书橱。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不积累古诗,谈何容易呀?所以,引导学生背诵、积累古诗又是关键。

(一)、课内诵读经典的途径 1.开展课前十分钟诵读。我们利用每节课课前2、3分钟让学生诵读,并且列入学校日常行为规范检查。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学年背诵古诗文80篇,小学阶段共背诵古诗文不少于500篇。学生背诵古诗文的篇目大大超过了《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数目。

2.开展古诗星级测试。我校建立了古诗文经典诵读星级制度,规定了考核要求,制定了《小学古诗文诵读过级实施方案》以及测试标准。每年5—6月份,我校组织并培训科任教师对全体学生进行古诗文过级测试。过级测试要求学生通过抽签决定背诵自己所在年级的《古诗文经典诵读》教材中的6首,每个年级的学生每学年要求过2级,6年共过12级。只有熟练背诵全本教材上的古诗文,才能顺利通过。

(二)、课外诵读经典古诗文的途径

1.营造社会氛围。儿童心理是很注重模仿的,如果他们看到很多人都在读古诗文,就会产生诵读的兴趣,所以营造人人读古诗的社会氛围,会使学生的诵读兴趣大大提高。

2.“成就感”可以提高兴趣。学生读得愈好就愈喜欢读,所以教师要维持学生的这种“成就感”,对功课好的儿童,固然要多加称赞;对功课差些的儿童,只要他们有进步,教师就应当加以赞赏,使学生保持诵读的兴趣。

3.“变花样”可以激励兴趣。诵读古诗文所能变的花样在于读的方式,或快或慢、或吟或唱、或带读、或齐读、或接龙、或默读、或当场试背、或提问回答„„花样多了,学生自然会感兴趣。

故事引导,理解诗意。

故事是儿童的最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而古诗也不外乎写景叙事抒情,基本上可以改编为故事。采用给学生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去发挥想像、进而理解诗意,这是我的一个大胆尝试。即教师先出示一个故事(也可让学生自己讲故事)。然后再让学生讲这一个故事,要能复述故事梗概。例如:我在教授《送元二使安西》时,采用故事(教师自编):

元二是唐朝的一个官吏。一天,皇帝派大臣到元二家宣读圣旨:命元二出使安西。元二就要远行了。好友王维快马加鞭来到渭城,送别元二。这天清晨下了一场小雨,润湿了路上的尘土,旅店旁的一棵棵柳树也被雨水冲洗得更加青翠欲滴了。王维在为元二饯行的酒桌上,含泪语重心长的说:“老朋友,请再喝完这一杯美酒吧,等你走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像我一样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了。”临别时,王维说:“在外一定要保重身体啊!”元二拱手作辑,转身离去。只有老友王维还伫立在那里,默默为他祝愿:“元二,祝你一路平安。”

故事熟悉之后,让学生自己整理出诗意。(这适合于中高年级的学生,低年级的学生还需要教师的引导,给出其大意。)

故事引导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这不仅可以让学生从故事中悟出诗意(故事内容就是对诗意的诠释);还可把枯燥的诗意讲解化作趣味性的领悟。作业巩固,深化理解。

在大力倡导为学生减负的新课改精神背景下。作业的设计要体现科学、精炼、高效的原则。我认为在古诗方面,两种题型足矣。一是读背、默写古诗:二是将古诗改写为故事(改写时学生可充分发挥想像,写得有血有肉最好)。

这样的作业,既积累了古诗,巩固了诗意,还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一举两得。还还至于加大学生的作业量。

三、课外学习古诗文兴趣的拓展引导。

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光是教材编排的诗歌,我认为是不够的。要引导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也就是把课堂上学习到的学习技巧运用到独立的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能有体会到学习成就的快乐,这才有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为此我在课外给学生提供了供其学习的诗歌。

1、选择诗歌的原则是贴近生活,浅显易懂。

我为学生挑选的诗歌:有古诗中有不少是贴近儿童生活,而又没有选入教材的;有写(包含)春夏秋冬、日月山水、梅兰竹菊的诗歌;有写离情别绪的;有思乡思亲的;还有一些包含浅显哲理的诗歌等。这些诗歌是分门别类的。不同的诗歌有不同的学习要求。当然,也是为学生积累不同的素材打基础。

2、我把选好的诗歌提供给学生,一般每周一首,附上学习的要求。(要求:积累诗歌,这包括读读背背、默写;说说诗歌写了件什么事,或描写了什么场景,或是阐述了什么道理等。你能把它改写为小短文吗?)每周老师都利用语文课进行适当的学习交流,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励学生去学习。

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使学生能更加有效地从古诗文春风化雨般的滋养中汲取中华民族千古文明的精华,充分领略汉语言微言大义的魅力,体验余韵悠长的、咀嚼不尽的文学之美。俗语云:“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但教学要得法。”我还将努力的探索,实践。培养起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带领下多学诗歌,去享受到古诗文中的思想精髓,去享受审美的愉悦,并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让诗歌这一传统文化的瑰宝继续宏扬其魅力,滋养一代代的中国人。让更多的学生在记诵经典、沐浴圣人先贤思想恩泽的同时,逐渐积累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明理崇学的翩翩少年君子。

1.2可提高文化知识修养

优美的古诗文是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诵读这些名篇可以使学生逐渐形成灵敏的文言语感,弄通文言语法,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可使学生便于深入理解课文,提高阅读古诗文的能力。教古诗文,常常离不开对疑难词句重要语段的翻译。教师在课堂上点出了课文重点词句的翻译,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根据上下文语境体会、理解和记忆。并且在诵读中,还可形成良好的语感,既理解了课文,又领会了作者的情感。做到文感和情感的统一。这样能大大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2)可使学生掌握有关的古代文化知识。我们学的古诗文,大都是作家的经典之作,是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如古代四言诗的典范《诗经.硕鼠》;古代议论文的典范《荀子.劝学》,史传文学的经典《廉颇蔺相如列传》;五言律诗典范杜甫的《春望》等,这些名著不仅是古代语文的精品,也是古代文化遗产的精华。它浓缩了中华民族数千年对自然、人生、社会、科学、艺术、哲学等文化积淀,折射出中华民族的性格、精神、意志和品质。所以,我们在学习这些古诗文时,不但学习了其中虚词、实词灵活多样的用法,还学习了动词的活用、介词结构后置、疑问代词后置等特殊的语言现象。也学习了古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从而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

(3)在古诗文中有许多快炙人口的名言警句和成语,可以做为我们学习、生活的座右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望洋兴叹”、“完璧归赵”、“不求甚解”、“锲而不舍”、“贻笑大方”、“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等等,这些词句都蕴含了深刻的道理,字字珠玑,脍炙人口。我们的老一辈学者们,无不具有浓厚的文言文功底,他们之所以这样就是诵读了无数的名篇佳作。学生们更应该利用得天独厚的记忆力,熟读成诵名篇,从而奠定起“满腹经纶”的基础。

(4)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学生学习语文,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写”,一些学生就是因为积累的材料少,无话可说,因此半天写不出一个字。多诵读古诗文,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材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在写作时就会自觉的运用,如行云流水,浑然天成。使自己的文章增色不少。此外,古人的一些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学生写作时也可以借鉴,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2.1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诵读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因素对学习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激发学生学古诗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诵读热情,是我们师者的关键问题所在。

(1)把讲与读结合。笔者在进行古文教学时,对文中每个段落都要先讲解重点的字、词、句,再由学生参与译文理解文意,讲后一段读一段。先是笔者来范读,学生再进行全班齐读或单独诵读或小组诵读。

(2)在熟读的基础上,要求背诵。笔者主要采用“背诵接力”、“默写比赛”、“小组竞争”、“小组个人评优”等方法来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诵读热情。

“背诵接力”就是用接力式背诵,每组抽一个人开始背诵,前一人出现差错或者遗忘时,小组其他同学接续,看哪一组用的人少。

“默写比赛”就是全班同学同时默写,学生互改,小组总评分,选出得分最高的同学和小组。

“小组竞争”就是各组选出一名代表,参加读、背、默写比赛,以代表成绩记入小组成绩,评出先进小组。

“小组个人评优”就是每次竞赛都记下小组个人成绩,一阶段后进行总评,选出小组优胜个人。通过这些宽松,有趣味的竞赛活动,能使学生处于兴奋、精神集中的状态,激发、提高他们诵读的兴趣。

(3)在诵读中展开联想和想象。学生在诵读古诗文时,常会情不自禁的被作者描绘的情景所感染,教师可抓住学生这个情感契机,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引起学生的兴趣,以至在诵读中与作者产生共鸣。如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一词,词中运用比兴手法,“借水怨山”,作者以眼前景(清江水和无数山)道心上事(追忆金兵往事,感叹中原沦亡,壮志难酬),达到了比兴传统意内言外之极高境界,为南宋爱国精神深沉凝聚之绝唱。“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词的开头一句就把词境从百里外的郁孤台,收至江西造口的江清水,紧接着“行人泪”三个字直点造口当年之事。词人身临宋太后隆祜及宋高宗被金兵追至之地,愤金兵之狂,羞国耻之未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词人因怀想隆祜被追而念及神州陆沉,独立造口遥望汴京,然而,被无数青山重重遮住,望不见也。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才能在郁苦凄迷的景中,理解作者的愤慨之感,才能在诵读时做到声情并茂,如临其境。

2.2加大诵读古诗文在考试中的比重,以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

在已往的考试中,我们只侧重于对字、词、句子的翻译、理解,考查背诵的内容较少,笔者认为可以加大一些比重,引起学生对诵读的重视。

17.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的兴趣 篇十七

【关键词】核心素养 经典诗文诵读 演绎经典 诵读积累

自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发布,“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界最热的词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我国教育综合改革的重大课题。那么在“知识核心时代”进入“核心素养时代”的背景下,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语文应该从哪些方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具体实施呢?笔者就小学生经典诗文诵读教学中如何落实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略谈一二。

一、别样形式演绎经典,培养审美与创造力

我校开展经典诵读多年,但经典诗文诵读教学依然过分强调记忆,忽视儿童的理解和体验。经典诗文诵读如何充分挖掘诗文自身魅力,与儿童当下生活对接,让这一文化瑰宝绽放新的光彩?教学中我们做了如下尝试。

1.故事迁移激发热情和想象。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在2017年领读者大会闭幕词中说:“你看见过哪个儿童在生动、感人的童话声里无精打采逃跑了?”可以说,故事对于儿童的吸引力远大于古诗词。其实,每一首经典诗文都是一个故事,这些故事或富于生活情趣,或充满神奇想象;有的委婉感人,有的慷慨悲壮……在引领学生诵读前,我们首先走进诗文充分了解诗人及其写作背景,揣摩词句,领悟诗意,将一首首古诗词改编成一个个故事。学生诵读时,讲述诗人创作过程中的逸闻趣事,朗读由诗词改编成的小故事。用故事演绎古诗词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既激发了他们的诵读热情,又培养了想象能力。

2.唱绘古诗词,实现文学与艺术的整合。培养核心素养需要打破学科间的壁垒进行课程整合。经典诗词既是一种文学形式,也是一种艺术形式,我们将古诗词引入艺术课堂,与音乐结合唱诗词,与美术结合绘诗词。谷建芬老师为儿童学古诗专门谱的二十多首作品,如《静夜思》《长歌行》……我们都让学生学唱。我们还借助网络学习空间,搜集唱古诗词的音频、视频,整理保存,同时在老师和学生中分别开展为经典诗词配新曲活动,师生都兴趣盎然。如今,我们已经为100多首古诗词配乐,并录制了音频。我们以经典诗词为画题,让学生展开想象画心中所想,绘诗中所唱。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用画笔描绘诗词意境,再现诗词表现的空间与色彩形象,把诗词转化为可视的绘画。这一过程促进了学生对诗词情思的体悟,加深了对字里行间美妙旨趣的感受。唱绘诗词,文学与艺术整合不仅提高了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而且再现了古诗词迷人的魅力。

3.吟诵诗词传承经典。1912年以前,吟诵在童蒙教育中占有主导位置,1949年之后,吟诵基本被丢弃而代之以普通话朗诵。吟诵比朗诵具有更浓的音乐美,更能表现古典诗词特有的韵味。随着对经典诗文重视力度的增加,吟诵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市涌现出一批在吟诵教学上孜孜以求的一线老师和吟诵爱好者,成立了“我爱吟诵,滨州传统文化学习群”,每日分享美文和音频。为了发挥吟诵在古诗词诵读教学中的桥梁作用,我校低年级设立吟诵课,每周一节,聘请全区知名吟诵家执教。如今,吟?b古诗词不仅受到学生喜欢,也带动了一批老师走上吟诵教学研究之路。

二、多样活动诵读积累,奠定文化传承的根基

“中国诗词大会”亚军得主彭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庞大的背诵量是学习古典文学的不二法门。”如何有效达成《课程标准》提出的“读读背背、增加积累”的目标?我们的做法是以经典诗文诵读为主线,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实现学生主动诵读、愉悦诵读。

1.一日三诵,诵读成为常态。晨诵:“一天之计在于晨”,清晨这段时间对于诵读积累的意义是巨大的。我校上午8点正式上课,90%的学生7点40分左右就已到校,10分钟做课前准备,剩余10分钟就可用来诵读。于是我们开展“入室即诵”活动,清晨的宝贵时间得以利用。课前诵:语文课的课前三分钟,组织学生背诵古诗词,既起到巩固背诵成果的作用,又利于学生尽快进入听课状态,可谓两全其美。路诵:放学路上,以班级为单位背诵古诗文,诗文诵得好,路队走得齐。

2.创新形式,诵读融入学生生活。游戏诵读:学生课间游戏丰富多彩,其中不乏说唱类,如“击掌游戏”,边击掌,边说童谣。我们引导学生把古诗词融入游戏中,诵诗词,玩游戏,寓学于乐。制作古诗词书签:我们鼓励学生自己制作古诗词书签,书签一面写题目、作者,另一面写诗文。还发明了书签游戏,两人或四人互相抽出书签,看到题目、作者就背诵诗文,看到诗文则说出题目、作者。学生还可以互赠书签,互通有无。临摹古诗词字帖:午写时间临摹古诗文字帖,实现了练字与诵读古诗的有效结合。建立“诵读存折”:每名学生都有一本古诗词“存折”,背会一首,打入“存折”,看到的是进步,提高的是热情。

3.诵读竞赛,激发自主诵读。我们根据年级特点开展诵读竞赛活动。低年级诵读擂台赛,比比谁的诵读多,决出诵读小擂主。中年级飞花令,联想记忆,激情趣。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使飞花令这一古老的文字游戏,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我们把改良后的飞花令引入古诗词诵读教学中。整理出部分古诗词高频字作为飞花令用字,学生依据这些字自主分类整理古诗词。飞花令每月举行一次,以小组为单位参赛,抽签决定出场顺序和对决小组。获奖小组和个人分别被授予诵读集体奖和个人奖,并发送喜报。飞花令激发了学生诵读热情,同时也拓展诵读了大量古诗词。

三、诵读活动走向诵读教育,全面提高核心素养

1.选编诵读读本丰富诵读内容。我们组织骨干教师整理汇编诵读手册《诗意童年》,分上中下三册,分别适用于低中高三个学段。上册精选80首古诗词和《三字经》《弟子规》;中册精选100首古诗词和《诗经》《论语》中的经典篇目;下册精选60首古诗词和短篇散文。

2.开发诵读课程。我校已形成“艺术”“文体”“科技”三大门类,30多种课程组成的课程群。诵读课程更是异彩纷呈,“朗诵”“走进国学”“晨曦话剧”……几乎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施展才华、展示个性,发挥潜能的舞台。听,学校种植园里传来“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的诵读声,原来是李老师在带领学生参观种植园时吟诵诗文。看,舞台大幕徐徐拉开,孩子们身着古装,吟诵“春之曲”。唯美的画面,悠扬的乐声,天籁般的童音,将师生带入诗词的美好境界。

3.完善诵读评价。在经典诗文评价上我们采用“星级评价”与“展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星级评价”评价诵读量,以学生“诵读存折”为依据,每周评出周“诵读之星”,每月评出月度“诵读之星”,期末评出“诵读之星”。展示评价主要展示学生的绘诗作品和进行经典诵读展演。

2016年,我校申报了“传统文化体验实验学校”,学校更加重视经典诵读,从环境文化到课堂文化无不由经典浸润。学生在这样的氛围和诵读实践中,品味母语的魅力,接受经典的熏陶,语文核心素养得到全面提高。经典诵读这棵常青树也越发枝繁叶茂,绽放出更加迷人的魅力。参考文献:

18.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的兴趣 篇十八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古诗文;诵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由最基本的语文能力的提升转向了文学素养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学需要从学生的特点出发,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为目标开展教学活动。经典古诗文是中国古文化的代表,其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蕴含着文化的精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推动经典古诗文的诵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古诗文诵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錯将背诵教学视为诵读教学

传统的诗文学习方式主要以背诵为主,学生学习诗文的过程就是通过教师领读、教师讲解到学生背诵的过程。但是这种方式并不能让学生从诗文中体会作者的感情,也不能够对诗文中语言运用的奇妙有所感触。背诵的过程虽然能够让学生完成语言的积累,但是背诵并不是诵读,背诵的过程强调对诗文的记忆和硬背,而诵读的过程则是对诗文蕴含感情的体验,是对诗文本身的理

解。当前的背诵过程不能让学生充分理解诗文的意思,单纯强调背诵最终导致了学生会背却不会运用的结果。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不能单纯强调古诗文的背诵。

2.课堂教学单纯重视古诗文分析

语文诗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都更重视对诗文意义的分析和对作者情感的挖掘。短短的课堂时间学生无法对诗文进行充分的诵读,学生的诵读往往只是一种形式或者单纯针对需要分析的诗句。这样的诵读方式不仅不能促使学生对诗文的理解和接受,而且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学生的诵读过程变成“念经”的过程,诵读只是一种过场。另外,在当前的语文课堂中,教师所引导的诵读是一种呆板的、固定的诵读,教师会在学生诵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有感情地进行诵读,对于诗文中哪些地方需要重读、哪些地方需要快读都进行了指导,学生只能单纯模仿教师的诵读。这样的诵读方式不利于学生对诗文感情的理解和体会,不能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

二、强化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古诗文诵读研究的对策

1.提高教师对诵读教学的重视,促进学生文化底蕴的培养

语文教学的影响力是一种潜在的、长期的影响,短时间的学习和背诵都不能对学生形成深刻的影响。特别是针对经典古诗文的学习,学生如果只是简单地诵读往往无法真正理解诗文的经典之处,也无法真正去运用诗文。学生要理解经典诗文,将诗文内化为自身价值的一部分需要长期的学习和领悟。理解前提下的诵读能够让学生通过诵读感悟经典的魅力,体会诗文的内涵。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平常多进行诗文的分析和诵读,可以通过周计划、月计划的方式让学生对诗文进行诵读和分析,通过这种长期的影响奠定学生的文化底蕴。

2.挖掘古诗文的魅力,推动古诗文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古诗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基础。经典古诗文蕴含着丰富的感情和深厚的文学艺术,对经典古诗文的诵读和分析能够奠定学生的情感基础,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同时经典古诗文中多样化的语言运用技巧也是学习语文的好途径。教师需要充分挖掘古诗文的魅力,让学生体会到经典古诗文的美,让学生从心底升起对古诗文学习的热爱,让古诗文的学习成为一种独特的享受。教师通过古诗文与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主动运用古诗文。例如,教师可以在讲解课文时,让学生反映相似感情的诗句,然后让学生诵读。

3.充分利用教学活动,增加学生的诵读兴趣

对经典古诗文的理解和体会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也需要学生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够实现。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方式革新当前的诵读学习模式,一方面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另一方面也通过教学活动使古诗文更加形象、更加立体、更加动态。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故事感较强的古诗文,通过编排节目的形式让学生对节目中的人物性格和情节等进行揣摩,从而更加准确地进行诵读。

小学语文中经典古诗词的学习和诵读能够促进学生把握中国古文化的精髓,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能够推动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师需要针对古诗文诵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和创新,通过更加新颖的形式激发学生诵读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诵读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郁忠华.创新理念,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经典诵读作用:对开展小学语文经典诗文诵读探究的几点体会[J].中国校外教育,2011(S1).

[2]刘清华.诵读经典,快乐成长:经典诵读在农村小学有效实施的实践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4(7).

[3]徐文辉.当古诗文遇上多媒体:谈多媒体在古诗文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资讯,2012(27).

上一篇:爱家人的经典句子下一篇:财苑绽开文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