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

2024-11-13

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精选13篇)

1.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 篇一

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指导探索

罗江县调元学校黄国荣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首次提出小学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随着新的课程改革,我们要重新认识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所处的位置,为了让学生喜欢阅读,享受课外阅读带来的乐趣,教师要引导学生端正读书观,激发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传授阅读方法,加强阅读实践,拓宽阅读空间,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

关键词:课外阅读;指导;兴趣;习惯;氛围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首次提出小学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从中可以看出,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现在,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加之网络、卡通的影响,学生课外阅读不尽如人意,学生越来越远离阅读,读书越来越少,不读书、少读书或应付读书的现象时有发生,把读书看成是一种累赘、负担,体验不到读书的快乐。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呢?

一、端正读书态度

高尔基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看一本好书就像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书在每个地方,每个时代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包含着无穷无尽的知识。“一个家庭没有书,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子。”可想而知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它像一束阳光,一扇风景。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情趣,而且,使生活变的更加丰富多彩,有声有色。我们通过读书丰富知识,增长见识,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享受,让生活过得更充实,更有意义。

二、激发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

关于阅读兴趣,近代学者顾颉则说:“我们读书的第一件事,是要 1

养成特殊方面的兴趣。”由此可见,培养兴趣在学生课外阅读中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学生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才能主动、自觉地阅读课外书籍,在阅读中品尝读书的乐趣,明白读书的意义,真正发挥课外阅读的效用。

(一)推荐有趣的读物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阅读中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小学生性情纯真,课余时间充裕,读什么样的书和怎样读书,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巨大,也直接影响着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和未来发展。根据小学生的阅读现状调查分析表明,现在的小学生多数喜欢童话或漫画类、绘图寓言类读物,阅读面较窄。因此,我们“指导学生选择读物要注意兼顾各种文体、各个国家、各种体裁。不仅要读童话、寓言,也要读诗歌、散文、历史故事、成语故事;要读现代,也要读古代作品;要读趣味性强的作品,也要读哲理性强的作品;要读纸介质的作品,有条件的还要通过网络阅读。”从而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例如,(1)结合教材内容推荐读物 : 如学习了《珍珠鸟》引导学生阅读《冯骥才散文选》;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引导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将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2)从学生的好奇心入手推荐读物祖国的“神五”、“神六”成功发射,极大的激发了学生们对天地宇宙、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我抓住时机推荐《十万个为什么》、《少年百科全书》、《五千年未解之谜》、《蓝猫淘气三千问》等科普类书籍给他们,孩子们看得津津有味,常为书中所述惊叹不已。(3)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推荐读物现在的孩子喜欢“脑筋急转弯”“漫画”这类型的书,我就推荐《老夫子》、《阿凡提的故事》等书给他们,让他们感受书中妙趣横生的画面和人物的机

智、勇敢,陶冶了学生的性情,提升了学生审美情趣。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

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游戏活动,我们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水平,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以活动促阅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如如组织学生阅读、背诵《古诗80首》后,开展“古诗诵读会”活动,孩子们在会上争先恐后地吟诵名诗佳作,气氛热烈;组织学生阅读了《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童话故事后,开展“每天一个童话”活动,让学生利用早上十分钟时间讲童话故事,依据单元目标要求写童话; 还可以开展“我最喜欢的课外书”、“手抄报”等一系列的读书竞赛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示舞台,让他们看到了自己的阅读成果,品尝到了在书的海洋遨游的乐趣,阅读兴趣、阅读热情空前高涨。

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习惯的形成可以有两种基本的途径:一是强制,结果是习惯形成了,同时强烈的反叛心理或过度的奴性心理也形成了,这是一朵娇艳恶毒的罂粟花;二是暗示,可以养成习惯,还能对暗示源产生亲近感。英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罗尔德·达尔,他写过《女巫》《玛蒂尔达》等许多好看的书。他小时候的学习成绩却非常之差,而且还十分厌恶自己的学校。偶然的机会,一位康娜太太走进了达尔的学校,每次来的时候,她都拿来一本书大声读给孩子们听,她对书的热爱深深地感染了达尔,一年之后,达尔就变成了一个贪得无厌的小书虫了。看来阅读的习惯是需要放养的,在不经意间成就习惯,成就一生。

阅读的习惯可以有很多,简单说主要就是乐意阅读、有效阅读、享受阅读。要让孩子形成这样的阅读习惯,可以像康娜太太那样坚持为孩子们大声朗读,最好是朗读虚构的、有故事情节的、有一定厚度和深度的文学作品。也可以组织孩子进行持续默读,简单的讲就是在一段持续的时间内,一般为10至15分钟,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书或报纸独立默读。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有这样一个案例是值得我们

感动和兴奋的:

美国马萨诸塞州亨廷顿的盖特威区中学,1978年全校确定了持续默读时间,每周一和周五早晨,长度是25分钟。在这个期间,整个学校(包括校长、行政人员、老师,当然还有学生)都必须把“工作”放在一边,所有人都得拿起什么读一读,每个人都自由选择自己的读物。“我们制定这个计划,是想让孩子们看看,阅读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校长詹姆斯·鲁特介绍说,“现在它变成了学校最受欢迎的活动,每个星期大家都在盼着这个时间的到来。” 每个周一和周五上午10点半,在整个盖特威区中学里只会听到一种声音,就是翻书页的声音——是非常渴望的翻书声,而不是原来那种不情愿的翻书声。

为此,我也在班内推行了午间20分钟的阅读课外书的制度,经过几年的实践,效果不错,学生的课外知识长进了,阅读习惯也逐渐得到了良好的熏陶和培养。

四、营造适宜的课外阅读氛围

关于课外阅读总是要提到指导的问题,怎样指导孩子的课外阅读?说起指导,就会让人想起喋喋不休的说教,不厌其烦的方法和技巧。其实,课外阅读的指导首先是保持热情,保护兴趣;其次是我们给孩子的书是否有足够的魅力;然后才是方法和技巧。这样说来,关于指导已经说了很多了,如果还要说,那就是还有什么能让孩子的阅读之火越烧越旺的,我想是氛围。一个喜欢阅读的老师更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孩子,一个喜欢阅读家庭更容易培养出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在学校还是家庭,我们都要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先生在全美发起了“挑战阅读”运动,以联邦政府补贴的形式鼓励和号召全美的成人,包括家长、教师、大学生以及各种职业的志愿者走进家庭陪伴孩子阅读,这是一个壮举!举一国之力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受益的首先是孩子,又不仅是孩子,受益的将是整个国家和民族!

当然,阅读氛围的营造是有一些做法可以借鉴的。如:

亲子阅读比较适合低年级。在家庭中每天选择一个固定的时间,确定为阅读时间,在动听舒缓的音乐中,家长与孩子共读一本书,享受读书的快乐。

班级阅读在学习伙伴间形成课外阅读的氛围,让阅读成为像游戏一样的童年生活,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境界。“班级阅读”主要的做法是先引导孩子用一段时间去读一本教师或同学推荐的好书,然后用一个集中的时间由同学和老师以及家长共同对作品进行自由的讨论,也可展出一些孩子的读后感或其他作品。

影视阅读利用影视作品营造阅读氛围是一个很投机的办法。现在已经有很多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的名著被搬上银幕或荧屏了,比如《大闹天宫》、《宝莲灯》、《汤姆叔叔的小屋》、《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孩子们都特别喜爱的。看电影电视对阅读兴趣很有帮助,如与影视作品同步阅读或比较阅读,效果会更好。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外阅读,应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和鼓励,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重视阅读效果,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课外习惯。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它的意义深厚而广泛。课外阅读可以巩固课内所学过的读写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课外阅读能拓宽知识面,陶冶情操,培养自学能力,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课外阅读可以提高孩子整体语文素质,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30次印刷.[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第2次印刷.

[3]张鹏柯《牵手,把孩子引进阅读的殿堂》,《小学语文教师》,2007年第5期.[4]何炳章,《课外阅读为孩子储蓄自己的童年精神》,《小学语文教师》,2007年第2期

[5]朱永新,《让阅读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小学语文教师》,2006年第7-8期

[6]窦桂梅,《读书我们必须的生活》,《小学语文教师》,2007年增刊,窦桂梅专辑

[7]《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出版社: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8

2.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 篇二

一、重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 才能开发心智, 主动去了解、研究, 在了解和研究的过程中, 渐渐培养阅读的持久性, 提高阅读兴趣。特别是对于初学阅读的学生, 应该有效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 教师要常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简介要读的文章内容, 以激发其阅读兴趣;也要常利用故事中精彩、紧张、感人的情节设置悬念, 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 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1. 依照学段的特点推荐书籍

据调查, 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 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 一般来讲小学低中年级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高年级学生除故事外还对传记、传奇、惊险小说等感兴趣, 可以说进入了文学期。女生一般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书, 而男生则对史地、体育、科学等方面的书感兴趣。因此, 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了解, 到介绍图书时才能有的放矢。

2. 注重学生阅读方式的灵活性

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 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所以在推荐图书时教师不光要熟知图书内容, 更要注重对图书的感受, 这样在推荐图书时才能游刃有余。而且注重推荐方式的灵活性, 据其要求和内容而言推荐方式有书刊的推荐、篇目的推荐和内容的介绍。如我在给高年级学生上课外阅读课的时候, 就给他们讲《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故事内容。课后, 同学们争先恐后的要看这些书, 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教师推荐和学生推荐方式相结合, 统一推荐和分散推荐相结合。教师在推荐过程中, 还要注意指导技巧。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总是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往住想了解自己的老师在他们这个年龄时是如何学习的。根据这一心理特点, 教师可选择时机和学生谈谈自己学生时代的学习, 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美国全国阅读方法研究协会某一校长, 就曾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进行教学实验:她一有空就到教室里, 把自己喜爱的书推荐给学生。在她的影响下, 她所在学校的学生早已行动起来, 从图书馆中找到这些书并借出, 劲头十足地读起来。这位校长给学生强烈而绝对肯定的启示就是:“阅读非常有趣。”所以说教师的指导方法和技巧是很重要的。

3. 组织各类读书活动

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既希望读有所得, 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 得到教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 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 可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猜谜语、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 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如果能让低年级学生参加高年级的读书活动, 不仅能使低年级学生感受到阅读中能学到很多知识, 增加生活乐趣, 而且高段学生也能完全起到了“标兵”作用。如在六年级学生中开展了一次“读一本好书”讲故事比赛, 让三年级小朋友来观看比赛, 参赛同学讲得滔滔不绝, 观众听得津津有味, 不但增长了知识, 而且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所以, 大力开展多样的读书活动, 能极大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信心与热情。

4. 创造良好的读书条件

广泛阅读, 先要了解书籍来源问题。教师向学生推荐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书, 并注意可读性, 尽量使读物的难度跟学生的能力相适应, 这样的读书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提供一个好的阅读场所, 有助于学生把阅读更好地进行下去, 这样对阅读就不会感到厌倦。学校静谧的阅览室就是很好的阅读场所。

二、注重学生阅读的实效性

当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了兴趣, 就必须重视学生读书的有效性。

1. 指导学生正确处理课内、课外阅读的关系

当前, 在学生中存在两种情况:一是一些学生只注重课堂学习, 课外不看书或极少看书和报刊。二是完全沉浸于课外书中, 不重视课内学习。这两种现象都是不正常的。大家知道, 课堂是学习语文的主阵地, 课堂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 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扩展, 要由课内带动课外, 以课外丰富课内。如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就可指导学生读《安徒生童话》;学了《寓言两则》就可指导学生看《中外寓言故事》;学了《猴王出世》可以指导学生看《西游记》;学了《草船借箭》就可以指导学生看《三国演义》。这样就能加强课内、课外阅读的联系, 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2. 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读书, 鼓励多读好书

课外阅读范围很广, 形式多样, 内容不同, 有的不健康书籍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所以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 要不断引导他们要有选择地读书, 不仅要多读书, 更重要的是读好书。

3. 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

古人云:“文贵自得, 书忌耳传。”只有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才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阅读习惯的养成, 在增长知识、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享受到无尽的乐趣。著名文学诗人郁达夫年青时每天在阅览室就要看五个小时以上的书, 这为他在以后的文学创作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 阅读指导重点要统一, 方式要灵活

课外阅读是不在教师直接帮助下的阅读, 所以重点要放在对学生阅读态度、方法和习惯上的指导。因学生情趣不一, 自学时间的差异, 对学生的指导方式也要随之而变。教师可以采取个别指导、集体指导、开展讨论会等方式, 让学生交流对书籍内容的理解、体会、评论等。

3.浅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篇三

课外阅读对学生很重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课标明确规定小学1~6年级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重点要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方法和习惯。课外阅读最好是多读文学名著,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其思想性和文学性不是一般作品所能替代的。多读名著可以使人变得滔滔不绝,才思敏捷,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丰富的知识,陶冶了情操,提高了鉴赏能力;同时也会加快学生口语转化为书面语言的速度,为学生提供写作的范本,减少了学生学写作文的难度,使学生学会写作。

一、选对书阅读

茫茫书海中名著数不胜数,但并不是所有的名著都适合小学生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卷帙浩繁,不可能全部读过来。教师要注意为学生选择好作品,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年级不同,给学生确定阅读范围和时限,选择《语文新课程标准》建议的有品位的经典作品,如《西游记》、《水浒传》、《骆驼祥子》、《格列佛游记》、《名人传》、《童年》、《简·爱》等,来让学生阅读,这些长篇名著比较适合学生的心理和情趣的需求。读时应合理安排时间,可以指导学生以周为单位,规定每周读多少回或多少字,另外,寒暑假是可以充分利用的好时机,教师可以将长篇阅读与假期作业相挂钩。比如小学一年级如果让学生一个月内读完《西游记》就不太可能,我们可以根据书的特点,把里面的一个个除妖的小故事拿出来,让学生在一两个星期内阅读完一个故事,那么,一个学期之后,学生自然就能读完一本名著。同时要兼顾学生的学习特点,低年级段要选择插图多,有拼音的书阅读,中年级和高年级段则可以选择连载的书来阅读。

二、选对方法阅读

光布置选择了好书而没有合适的方法阅读,一本好书读了也等于没读。

1、速读法和选读法

在低年级段我们可以采用速读法和选读法。速读法是对所读著作集中注意力快速地观其概貌,在快速的浏览中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这样可以让学生读到更多的著作。一般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读书前先看书的前言、书评和目录。古今中外的儿童名著无计其数,作为一年级的学生不可能这么多时间把好的儿童著作都读完,也没有必要把作品一字一句全部读完,所以采用选读法,选自己最喜爱的人物或故事情节进行阅读。比如他如果比较喜欢《格列佛游记》中的小人国的故事,那么调到小人国这个章节去先阅读也未尝不可。读了小人国的故事,孩子自热就想知道巨人国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接着关心格列佛回到家乡了吗?这样不但可以让孩子们读到更多的书,了解更多自己喜爱的人物和故事情节,还可提高孩子们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更可以培养学生的个性。

2、精读法和摘录批注法

中高年级段提倡精读法和摘录批注法,精读法就是作品中的精彩情节或喜欢的人物等,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利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和边想,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摘录批注法,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对自己的需要的人物形象,精彩情节等摘抄,对阅读的喜爱的人物或精彩的情节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这样在阅读中要做到“手脑并用”,阅读才更有实效,才更有收获。

3、评述法

评述法是阅读了名著后的反馈。评述法是多种多样的,传统的做法一般是写读后感的形式,这种形成能够使学生读写结合,适合于高年级段学生。高年级的学生具有竞争和表现欲特点,所以可以采用课堂争论,故事情节的表演、谈自己最喜欢的文学人物、讲述自己最喜爱的文学故事等形成进行评述。每次可以利用课前口语交际简单提问一两个问题,让学生分享阅读的书,中高年级可以让学生把最近的阅读以读书笔记的形式体现,让学生找自己感兴趣的精彩片段、好词佳句、各类描写和精彩的情节等,并加以适当点评,阅读分享读给大家听。这样能大大调动学生的读书积极性,加深了对名著的理解。

三、课内外阅读相结合

为提高名著阅读的效果,老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进度,适时向学生推荐名著。如学到《手不释卷》引导学生读《三国》;学到《桂林山水》引导学生读《徐霞客游记》等。这样,课内与课外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4.课外阅读方法指导 篇四

一.为什么要多读课外书: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敏,写作则能使人精确。”———英国培根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 颜真卿“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明徐渭

二.怎么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真正达到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 1.学会泛读和精读。

泛读,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是逐字逐句的读下去,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精读,就是对某些重点文章或精彩片段集中精力,精细地阅读。泛读是量的积累,同时是精读的基础,精读是培养阅读能力,学习典范语言,增强语言修养,提高思想能力和认识水平的最基本的手段。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精读与泛读,对短小精悍的文章,对文章精彩片段的描写,精读,熟练成诵,对篇幅较长的文章,对故事性较强的文章进行泛读。使读有重点,通过泛读扩大知识面,通过精读汲取精华。

2、学会使用工具书。

阅读文章、书籍,不可避免地会碰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和内容上的障碍。充分利用《新华字典》、《成语词典》等各种工具书;根据需要到图书馆或阅览室去检索书目、筛选书籍、浏览目录、选择材料。通过查阅释疑,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3、读记结合。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忆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中接受信息是繁多的,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有选择的进行摘抄记载,有重点地进行批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定会受到很好的效果。在实际阅读中,教师可以通过做读书卡或写读书笔记等形式,对读到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断,名言警句摘抄下来、剪贴下来,储存进自己“采蜜集”中,丰富阅读积累。

4、读用结合。

读与思共,思与读随,没有思考的阅读称不上真正的阅读。在平时的阅读加强阅读思考,读用结合,将阅读过程中的随感、阅读过程中心灵上的感触随时写下来,把从课外阅读中得到的知识迁移到练笔中来,从读中学写、以写促读、以写促悟,使读在写中不断迁移升华。

5.有些学生读的书不算少,整体语文素养却不见有多大进步。出现这种“怪圈”的原因,主要在于这些学生总是带着休闲的心态去读书,是浮光掠影“看热闹”式的“虚读”,而不是潜心其中“看门道”式的“研读”,全凭着兴致,很少需要情绪的调动、意志力的参与和心智的投入。长期以往,学生的思想就很难得到磨砺,语言也难以得到发展。

5.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的方法指导 篇五

初中文言文是同学们学习中的难点。老师在教学中不是过于死抠字、词、句而显得呆板、缺乏生机,就是流于形式而显得浮夸、不扎实;同学们在学习中对于这些“之乎者也”的文字兴趣也不大,甚至感到头疼。这样一来,往往课内文言文最终以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的需要。如此,也势必影响了同学们们对课外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因此,如何走出这样一个困境,真正体会古人的思想情感,领悟文章的时代意义和指导意义,感受中国古文化的博大精深呢?

一、“读”文本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可见读书的重要性,对于课外文言文更是离不了“读”,通过不同方式的“读”,由易到难,由整体到局部,由现象到本质地把握文本,领悟主旨,并从中获得启示。

.1、速读全文,整体感知

许多同学们在阅读中急急忙忙,囫囵吞枣,抓到题目,再回头看文本,找答案。事实上这样做只能是事倍功半,既浪费时间,又抓不到要点。所以,拿到一篇课外文言文,可以先进行整体的速读,感知全文内容。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都是一些短小、精悍的小故事,可采用默读或散读的方式,快速了解短文的几个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故事的基本情节和结局等,从而达到初步整体感知故事内容的目的。

2、精读语句,正确停顿

面对一篇陌生的文言课文,许多同学们缺乏耐心来疏通文本内容。尤其是一些语句内的停顿往往被忽略了,从而造成阅读的障碍或歧义。如何正确处理停顿?当然首推朗读。采用一定的朗读方法反复朗读,感受恰当而必要的句读,理清句子内部的层次和关系,从而深入了解文意。

3、品读细节,把握人物

课外文言文以故事取胜,了解了文章的主要情节内容后,要想进一步体会文章主旨,自然离不了人物,而把握人物形象则要关注人物描写,尤其是一些细节的描写往往能传达出人物的本质和用心。同学们要注意品读这些细节,如:揣摩人物语言的语气,关注神态的变化,注意动作的指向等,从而明白人物的真正意图。例如语段1:

有白日入人家偷画者,方卷出门,主人自外归。贼窘,持画而跪曰:“此小人家祖宗像也,穷极无赖,愿以易米数斗。”主人大笑,嗤其愚妄,挥叱之去,竟不取视。登堂,则所悬赵子昂画失矣。

这则短文中主人的“大笑”“嗤”“挥叱”“竟不取视”等神态、语气,仔细品读,就可发现主人是一个自以为是、易被假象蒙蔽的人。如此,再结合结局,短文的启示意义就凸显而出了。因此,品读人物言行,人物的性格、为人也就了然于心,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也必然顺理成章了。

二、“圈划”文本

前面提到阅读中要整体把握,这是针对短文的大致意思,要准确理解人物形象和文章主旨,局部和细节也是不容忽视的,甚至一些看似平淡的叙述性语句也不能马虎,否则会出现理解的偏差。基于此,同学们们在短文中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圈划工作,可使阅读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关注注释,圈划适当

课外文言文一般会给予同学们以下几类注释:人名注释、地名介绍、时间提示、疑难字、词、句解释等,通过这些来帮助同学们疏通文意,理解主旨。但同学们往往在阅读中迅速浏览,一晃而过,等到语意理解不清,再返回重新参照注释。这样一来,时间也浪费了。与其这样,不如及早圈划,为疏通文意、理清人物关系早作准备。

如人名,古文中往往只用名或官职名等来指称,同学们如果不参照注释在短文中将之圈划出来以示区别,极易造成混淆,形成理解的偏差。例如语段2: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文中 “起之为将”“ 起为吮之”的“起”是人名“吴起”,注释中解释了,但有些同学们不关注的话,会将“起”解释为“起用”“起身”等,这就形成了错误的理解。对地名、时间的圈划也如此。

对于疑难字词句的解释,则更需要在短文中圈划和注明,以帮助自己更快、更好地疏通文意。如语段3:

景公赐晏子狐之白裘,元豹之茈,其赀千金,使梁丘据致之。晏子辞而不受,三反。公曰:“寡人有此二,将欲服之。今夫子不受,寡人不敢服。与其闭藏之,岂如弊之身乎?”晏子曰:“君就赐,使婴修百官之政。君服之上,而使婴服之于下,不可以为教。”固辞而不受。

文中的“茈”注释为价值,“弊”注释为“破旧”,“ 不可以为教”注释为“不能教化百官”,如果没有以上注释,同学们很难理解句子的意思,甚至影响到对主旨的感悟。而如果将这些字词句圈划而出,并在语段中作相应的标记,同学们就能快速有效地疏通文意,而不用一而再,再而三地于注释和语段间来回搜寻。

2、关注人物,圈划言行

课外文言文中人物不多,关系也较简单,但由于是文言,所以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难;而且文虽短,意却深,主旨的揭示往往比较含蓄。因此,在默读、朗读等的基础上,要注意理清人物关系,分清主次人物。然后,针对主要人物的言行举止进行适当的圈划;并且针对圈划内容思考人物发出言行的理由、目的以及所产生的影响或后果,从而把握人物的性格、为人。如语段4: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崇宁、大观间,海外诗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而人或谓之不韵。

同学们先圈划出文中欧阳修的言行,再加以分析。如:欧阳修面对苏东坡的文章表现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通过圈划思考明白了欧阳修对苏东坡的欣赏 ;又通过对他的语言描写的圈划弄清了欧阳修对苏东坡的赞叹之情,如此一位胸襟开阔的大文豪的形象就活在同学们心中了。

另外,也不要忽视对次要人物的言行和表现进行圈划,因为次要人物往往对主要人物起到衬托的作用。如:《东坡诗文》中“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而人或谓之不韵。”这句话如果能够圈划分析的话,就不难发现是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赞扬了苏东坡的文学造诣。

3、关注议论,圈划中心

有些短文在故事情节结束后会出现一些议论性的语句,有反问语气的,有感叹语气的,有评论语气的,等等。圈划这样的语句,可以更好地帮助同学们感悟文章中心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如语段5:

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楯,兢兢握固,自分失手,必坠深渊矣。过者告曰:“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木盾号。久之,力惫,失手坠地,乃自哂曰:“嘻!蚤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夫大道甚夷,沈空守寂,执一隅以自矜严者,视此省哉!

6.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 篇六

安乐中心学校

梁美玲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和进行课外阅读。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有计划地、合理地进行课外阅读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前苏联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由此可见,知识不局限于课堂,课外阅读非常重要。

1.你都看过哪些课外读物?

2.你知道下面这些人物分别来自哪本书吗?1.孙悟空 2.林黛玉 3.武松 4 曹操(四大名著)

二、指导学生选择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

课外阅读益处多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所以正确地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怎样正确选择课外读物呢?

(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一)教师归纳:

l.要主题鲜明,思想健康。受年龄、阅历、水平限制,小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够强,所以我们不能低估不良读物给我们小学生带来的副作用。

2.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过深、过古、过洋的读物不仅浪费了学生的时间、精力,收效甚微,而且会把大家引进死胡同。3.要有趣味性。

4.要考虑儿童的个性。儿童的个性千差万别,对读物的喜好各有差异,有的喜欢文学,有的喜欢历史,有的喜欢自然。所以要尊重儿童的个性,鼓励自由发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择感兴趣的课外读物对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5.要注意阅读的广度。鲁迅先生在《给颜黎民的信》中告诫青少年:专看文学书不好,只看一个人的著作也不好。《教学大纲》要求六年制小学生课外阅读不少于150万字的分量,无疑是我们要注意阅读的广度,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只有广泛地阅读,才能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课本阅读的不足。

(二)根据老师讲解,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知道的课外读物,辨一辨哪些适合大家阅读?比一比谁知道的课外读物多?

三、讲一讲:请同学上台讲一讲自己看过的故事。

7.课外阅读指导方法和评价策略 篇七

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益的补充, 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 增强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它具有时效性、随意性、丰富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因此, 我们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 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学生课外阅读的特点及阅读的心理特征, 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指导方法———

1.“珠串式”的指导方法。

学生平时所接触到的课外读物很广泛, 内容也很繁杂。如果学生漫无边际地盲目地去读, 既耗时又低效。因此, 老师就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指导:可以选择一个阅读的主线, 再筛选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去阅读, 这样, 将阅读的“点”用一条主线串起, 从而形成一个既完整又丰富的阅读链条, 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阅读空间。

(1) 以作品系列为主线。老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 可以根据作品系列的特点, 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 这样, 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收到有效的阅读效果。例如:在低年级学段, 老师可以根据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心理和阅读兴趣, 选择一些绘本、寓言、童话故事等系列。可以将这些系列的作品按学期定量去阅读, 低年级的课外阅读实行“二二二”制, 也就是每天保证“两个”小时的阅读时间, 每周读“两本”好书, 每学期读“两个”系列的作品。每周要确保上一节阅读指导课, 重点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中高年级学段的课外阅读, 在确定阅读主线时应该立足于文本, 以及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提升的现实需求, 主要是以历史故事、经典美文、经典的古诗词等系列为主。中高年级的课外阅读指导力求做到两个“加法”与两个“减法”。两个减法即:一是减少课堂教学中重复的说讲, 节省课堂教学时间;二是减少学生的作业负担, 以此来充裕课外阅读时间。两个“加法”即:一是增加每周阅读指导课的节次, 确保每周阅读课的正常开展;二是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 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我们在课外阅读指导时要紧紧把握住作品系列这条主线来筛选作品, 竭力将作品这些“点”与阅读主线紧密相连, 一线串珠, 从而形成一个丰富完整的课外阅读链接。

(2) 以作品思想内容为主线来选择课外阅读文本。比如:我们学习了《桂林山水》一文后, 可以抓住赞美祖国美丽山河这个主线, 选择不同的作品来充实学生的课外阅读。可选择老舍的《林海》, 巴金的《鸟的天堂》、《庐山的云雾》等作品。在阅读前可以列出这些作品的名目, 简要地介绍这些文章的大体内容, 提出阅读要求, 力求让学生独立地去理解, 去甄别, 去欣赏。

(3) 以教材文本的单元训练目标为主线来选择课外阅读作品。苏教版语文教材每一个单元都安排了相应的训练目标, 我们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 可以抓住这些训练目标作为主线, 来筛选课外阅读文本。

2.“设疑伏笔”式指导法。

课外阅读是一个开放的学习活动。如果单纯地让学生自由地涉猎, 会导致有些同学无所适从, 势必会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因而, 老师应该及时地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作相应的指导, 为学生指明一个阅读的方向。设疑伏笔式的指导, 也就是一种启发式的阅读指导, 重点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增强学生的阅读欲望, 从而实现自主高效的阅读。老师可以根据阅读指导的需要采取不同形式的指导。

(1) 文后设疑, 启发阅读。苏教版语文教材在安排方面很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 一般文后都安排了一系列的拓展阅读训练, 这为我们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为了让学生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地去拓展阅读, 老师可以在课文结束时设下悬念来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2) 埋伏笔设悬念, 暗示阅读。比如:我们在教学《海伦·凯勒》这篇文章时, 先让学生深刻体会海伦是一个坚强、乐观、热爱生活的强者。在文章学习的过程中设下悬念:海伦是一个又聋又盲的人, 她是如何珍惜每一天的呢?请同学们一起欣赏下面一段文字:“失明的我想给所有看得见的人一个忠告:‘好好利用你的眼睛吧, 就像你明天就将永远失去光明’。”这段文字是她著名的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的一段话, 请同学们课下用心去读这篇文章, 相信你会找到最完美的答案。这样进行阅读暗示, 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 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率。

3. 提纲挈领式指导法。

提纲挈领式课外阅读指导, 就是老师粗线条地勾勒学生阅读的框架, 学生在指定的范围内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 这样会让学生有的放矢, 集中精力, 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高效的阅读。如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西游记》时, 可以围绕故事的章节来列出提纲, 让学生围绕提纲开展课外阅读。提纲可列为:“唐僧出世”、“孙大圣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猪八戒大战流沙河”等。这样, 老师事先列出具体的提纲要领, 要求学生有计划地阅读, 会大大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具体的策略是“课堂指导引路, 自主阅读求知, 交流赏析提升”。

二、课外阅读的评价策略

课外阅读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系统。做好学生课外阅读评价, 能够为学生指明阅读的方向;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因此, 老师切不可根据学生在某个方面的表现而盲目地、片面地下结论。课外阅读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老师必须做到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给予科学合理的评价。具体的方法有———

1. 课外阅读过程性评价。

课外阅读是学生进行语文活动和语文实践的过程。它具有长期性、周期性、渐进性等特点。为了让学生能够保持浓厚的阅读兴趣和持续的阅读行为, 老师就应该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 给予科学的评价。主要通过对学生阅读过程、行为、动机、成效的正面肯定, 以此来激发学生更加主动地去阅读。我们可以利用学生个人阅读档案的形式来作评价。也就是给每个学生建立一个阅读档案, 详细记录学生课外阅读的种类、数量、阅读效果等, 并且根据新课标对每个学段课外阅读的要求来确定评价的标准, 评价标准可分为A、B、C、D四个等级。学生课外阅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因此, 对学生课外阅读评价就应该贯穿于学生课外阅读的整个过程, 做到及时、科学、合理、有效。

2. 课外阅读阶段性评价。

课外阅读伴随学生成长的每一个历程, 是学生获取广阔知识的源泉。新课标对每一个学段的课外阅读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 课外阅读评价就应该伴随着学生阅读的每个阶段。做好学生的课外阅读阶段性评价有益于增强学生的阅读自信,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也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阶段性评价主要以肯定、鼓励为主, 形式应该多样化, 可采取口头表扬、办阅读周报、出板报、谈心得、举行阅读交流会等形式。还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对学生阅读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问卷的内容应该涉及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动机、阅读能力、阅读成效和阅读创新等方面。评价结果要求量化, 可以用等级制或十分制来对学生课外阅读状况进行阶段性的评价, 每个学生的评价要求有记录, 有建议, 有总结。对学生的评价要客观、合理、科学, 评价的语言以激励为主, 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

3. 课外阅读综合性评价。

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每个学生之间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老师对学生阅读评价既不可片面也不可单一, 应该着眼于学生整个的课外阅读生活, 要放宽视野, 找准评价角度和评价基点, 以此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多角度、多维度的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能力来进行, 如每学期开展一次讲故事比赛、课本剧会演、剪报贴报等一系列的活动;每学年进行一次课外阅读知识竞赛, 注重检测课外阅读的范围、知识积累、知识运用、知识迁移等方面的情况。通过以上的各种活动可以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作出综合的、科学的评价, 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增强学生自主阅读的信心, 增强学生参与课外阅读的成就感, 让学生能够真心地爱上课外阅读。

摘要:课外阅读应融汇在学生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做好课外阅读的方法指导和科学的评价, 对提高学生课外阅读实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遵循“方法引路, 评价保驾”策略, 引导学生多读书, 读好书, 读整本书, 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8.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方法初探 篇八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方法策略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语言文字。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是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以阅读教材为重点、课外阅读为补充,潜移默化养成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相对于课堂阅读而言,课外阅读能够提供更为丰富、新鲜、充裕的知识,能够营造更为轻松、活跃、和谐的气氛。那么,课外阅读这扇“窗”该如何打开?怎样使学生养成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在实践中,我综合采取以下五种方法,收到了良好效果。

一、充分激发兴趣,让学生想要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并巩固知识。在教学中,我注意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教学情境。课堂上,注重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权利,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那么,如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呢?例如,在教完《瓜娃娃》这一课后,学生们深深地被瓜妈妈为瓜娃娃付出的辛苦而感动,这时,我拿出了很多名著,对学生们说:“在这些书中,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好妈妈,请一睹为快吧!”此时,学生们的阅读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下课之后,争先恐后去阅读这些经典名著。这就是我们常用的“一篇带多篇”“片段带整篇”的方法,旨在为学生指引阅读方向,激发其阅读的兴致。

二、挑选合适书籍,让学生能够阅读

英国诗人柯勒律告诉我们,阅读者首先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这样才能“像挖宝矿的矿工,把矿渣甩在一边,只捡纯净的宝石。”本着“有益、有趣、有物”的原则,我排列出课外阅读的参考书目和先后次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不同种类的书籍,从中汲取所需要的营养。其中,低年级着重阅读《安徒生童话》、《阿凡提的故事》《格林童话》和科幻小说等,侧重培养想象能力;中年级着重阅读《成语故事》《儿童小百科》《爱的教育》《歇后语故事》等少儿故事和科技常识等,侧重培养感知理解能力;高年级着重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中国上下五千年》等比较通俗的古今中外历史故事、名人传记等,侧重培养鉴赏评价能力。这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点到面,既具有阶段性,又保持连贯性,使学生在获得系统、完整知识的同时,逐渐锻炼和养成了自学的能力。

三、强化方法指引,让学生高效阅读

从严格意义上讲,课外阅读应该是一种独立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需要,独立自由地确立目标、选择读物、制定计划、控制进度、检查效果。但由于小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限,所以我加强了宏观调控和方法指导。从时间规定上来说,每周设立一节阅读指导课,一节课外阅读课,每天中午保证有半小时以上的阅读时间。从指导内容上来说,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朗读练习和讲故事训练,教给学生背诵的方法,并帮助学生选择材料;指导中年级学生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能感情朗读文章,并尝试写好片段赏析式的读书笔记;指导高年级学生如何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发表独特的见解,进行感情朗读和复述,写好读后感。

四、丰富读书活动,让学生爱好阅读

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可以激励学生更好地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坚持探求语文教育“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效应,开展了朗诵会、故事会、开心词典等实践活动。每个活动我都实施三个步骤:阅读准备、进行活动和读后评讲。如在朗诵会之前,我要求学生认真选择适合自己口味的好文章,然后自行好好练习。活动时,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筛选,每组两名优胜者参加全班朗诵。如此一来,学生们表现出浓厚的参与意识,热情高涨,也发挥出了较好的水平。在这一系列的讲述、品评、交流等活动中,实现了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互动对话,使学生能够发现不足、看到差距,从而激发内生动力,变“要我读”为“我爱读”,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主动性全面迸发。

五、巧借艺术搭桥,让学生享受阅读

当教师把一首优美的旋律或一幅别致的画面带到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时,学生中产生的效应是非同一般的。这是因为音乐和美术自身的艺术性和趣味性,直接刺激学生的感官,引起了学生的有意注意。一堂优质的语文阅读课,一定少不了美术和音乐的融合。其实,语文教材在文字内容上本身与音乐美术有密切联系,很多课文配备了精美的插图,选择了一些有趣的童谣、韵律诗等。教学时,可充分利用这种特色,使语文、音乐、美术三科横向联系起来。如课文《燕子》描写燕子停歇的样子时这样写道:“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此时,师生与其说是在阅读一段文字,不如说在欣赏一段美妙的音乐。作者优美的语言饱含了音乐的美感。教师可抓住这个机会找来五线谱让学生比较认识,并配以关于春天的轻音乐诵读。此时,学生陶醉在课堂中,无不从心底赞叹作者仔细观察事物及其丰富的想象力。教师既赋予了课堂音乐之美,又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使单调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但值得注意的是,语文教师在联系音乐、美术方面的形式要灵活多样,或配音朗读复述课文,或播放插曲烘托课文,或把诗文变成歌谣唱诵,或把故事性很强的课文内容绘成连环画,添画课文插图等,让课堂教学在活动中自始至终充满情趣和魅力。总之,阅读是学生以及所有人增强自身素质、提高综合能力的最佳方式。为阅读教学打开课外阅读这扇“窗”,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词汇,提高他们的读写能力,而且能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开好这扇“窗”、管好这扇“窗”,力求充分体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当然,课外阅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这就要求我们应当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既重视课内语文教学,又抓好课外阅读引导,确保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高效的阅读技巧,大幅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朱玉芝.课外阅读指导浅谈[J].小学时代,2011,(07).

[2]万玉艳.小学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J].新语文学习,2011,(03).

9.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篇九

古人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说,由此可见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开展好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修养,增强语言积累,拓展阅读知识,提高读书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农村小学生由于受办学条件、家庭与社会环境的影响,课外阅读量很少,这自然影响了农村孩子学业质量的提升。

一、影响农村学生课外阅读的顺利进行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1、没有开展课外阅读适宜环境。由于农村大环境影响,农村家长一般都舍不得买书报杂志。而不少农村小学因缺乏资金,也不能建立一个像样的图书室。藏书数量少,过时多,实用性低,根本没有开展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导致学生的课外阅读受到限制,达不到预期效果。

2、多数农村学生不会自觉读书。由于农村学生家长大多忙于外出打工、奔波于田间地头,而对孩子疏于管理引导,甚至放任自流,长期下去,孩子们大多懒散成性,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多数学生不会自觉读书。虽然老师也强调学生要多看课外书,但他们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只能囫囫吞枣,完成老师的任务,收益不多,因而感受不到课外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二、要加强农村孩子的课外阅读,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挖掘书源,让学生有书读。学校、家庭、社会都要积极为学生创设阅读条件,保证孩子们有书读,有“许多花”来“酿蜜”。通过家长会、家访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要求家长多带孩子到书店、图书馆,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一般说,低年级学生以拼音读物为主,中、高年级学生逐渐可过渡到纯文字读物。

2、激发兴趣,让学生爱读书。学生对阅读具有深厚兴趣,本身就是课外阅读实践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

(1)故事诱导激趣,引发农村孩子课外阅读浓厚兴趣。喜欢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老师可利用班队课、思想品德课给学生讲一些有趣的故事。一听到老师要讲故事,学生都会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直竖,故事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孩子们渐渐被感染、被陶醉,正当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情感起伏的紧急时刻,教师嘎然而止神神秘秘地告诉孩子:故事情节错综复杂,要知更精彩情节,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这样让学生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的诱惑,主动去进行阅读。实践证明,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2)榜样激励,书中体验,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根据学生仰慕英雄、名人的特点,可以给他们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告诉学生,古往今来凡对人类有贡献的人,无不是博览群书、勤奋学习的典范。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无穷无尽的营养和粮神食粮。学生被吸引了,就会热情地去阅读。然后注意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地引荐一些适合孩子的口味的书,如童话、寓言故事、科普读物、诗歌,甚至名家名篇等。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引入竞争,体验成功,循序渐进培养农村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为了使学生对课外读物的兴趣高涨,老师可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利用早班会赏读、交流所摘录的好词妙句;举行班级赛诗会;评选“故事大王”;开展“小导游”活动;等等。让学生谈天说地、谈古论今,使学生逐渐把读书作为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3、指点课外阅读方法,让学生学会课外阅读。小学生该用什么样的课外阅读方法,才能更好地保证阅读的量的增加与质的提高呢?

(1)、类推式。教材例子,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同时,可以采用读一篇带多篇的方法,推荐大量与教材类似的材料供学生阅读,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悟。由于类似的文章有许多相通之处,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阅读的效率。

(2)、查找式。像《太阳》这样知识性较强的文章,往往牵涉到许多相关问题,是学生最想了解的。那就该提醒学生去查找有关的资料寻求答案,学生在查找、收集、阅读、辨别、思考、交际的过程中,不经意间已获得了许多知识。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能力,又激发了阅读的兴趣。

(3)、整理归集式。要求学生把自己在阅读中感受深刻的,有特点的或者知识性强的内容摘录下来,并整理归集在一起,供自己或其他同学今后阅读、查阅。学生在归集过程中既锻炼了自己,又拓宽了学习内容,增长了见识,更激发了学语文的兴趣。

(4)、荐读式。有些课文是根据原作改编或节选的,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我们不妨把原作推荐给学生进行阅读。由于学生已具备了读懂课文的基础和方法,再读原作时就会自然运用,反而会有更浓厚的兴趣。

4、开展活动促训练,助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课外阅读关键在于坚持,只要持之以恒地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读书就会逐渐成为自觉的行为。

(1)、组织阅读检查与交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必须进行考查,了解学生阅读的情况,肯定课外阅读的收获,发现存在的问题,以便更有效的指导课外阅读。教师还可以定期安排一节课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交流活动,同学之间的交流是最直接最贴近的思想传递,最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可以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

(2)、在班级定期开展故事会、等课本剧表演。让学生选课外书的一个故事,课后自行排练,课堂上举行表演或讲的故事比赛,看谁得表现好,由同学鉴评,对表演好的同学给予肯定和鼓励。通过这样的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领悟、思维能力和形象表达能力。

(3)、开展阅读竞赛活动。限定篇目,设计题目,开展多层次的阅读竞赛,搞征文比赛或办手抄报,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这对开展课外协作活动,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促进学生的思想进步,活跃学生的学习生活大有好处。

学生课外阅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师生持之一恒、锲而不舍地共同努力。愿农村小学课堂也能掀起认真读书的热潮,不断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让好书陪伴农村孩子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课外阅读,也就没有风和帆。阅读就是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摘自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们的建议》)由此可见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目前,全国各地的报刊书籍之多,发行量之大,可以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峰巅。面对琳琅满目的书刊,如何正确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是摆在小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正确处理这个问题,有利于小学生们健康成长和主动学习。如果解决不好这个问题,不但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正常学习,甚至还会使他们走上邪路。如何正确引导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呢? 第一步,选择法——“读什么”。宋代王安石说:“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法国卢梭说:“问题不在于所学到的什么样的知识,而在于所学到的知识要有用处。”他们二人的话说明了读书要有用有选择性。从小学教学实践中也可以看出,不读书不行,滥读书也会产生消极影响。选择书籍是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第一步,它起着净化小学生心灵、培养小学生品德的作用。如何选择呢?小学生书报刊物来源有二:一是学生自己订阅,二是从家里或别人处借来的。对于第一个渠道中来的书刊,教师首先要注意书报刊的广泛性。教师要指导学生订阅科普、文学、漫画、故事等各种报刊,不要局限在某一个方面。如爱讲故事的学生可以订《故事会》、《故事家》、《中国儿童故事报》等;爱写作文的同学可订《新语文学习》、《少年智力开发报》、《小学生作文报》等。其次要防止并查堵学生阅读不健康书刊,教师可以做出“三不看”的规定,即:宣扬武打暴力的书刊不看,宣扬淫秽色情的书刊不看,长篇大部头书籍不看。教师应在班里配备书报刊检查员,经常进行书刊检查把关。第二步,导读法——“如何读”。外国有的教育家预言说:“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可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对于“如何读”的问题,可以运用“导读法”。“导读法”即多方设法,引导学生寻求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增进学习效果,达到最后不需要教师到现场,当面督促,步步施教的地步。这一学习方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扶”,主要任务是激发学习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人皆寻乐,谁肯寻苦。”如果学生把读书当成一件苦差事,被迫应付,收效将甚微。心理学家认为,自觉主动性是一种心理品质,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主动性。就谈不上读书,教师必须善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之达到“善学”。为此。可在班里每周增添一堂“谈天说地”课,让学生海阔天空地谈论自己学得的新奇见闻和印象特别深的故事,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开阔学生视野和眼界,同时也提高其口头表达能力。比如,每次报刊发到后,班主任先浏览一遍,发给学生时,向学生介绍几篇;有时先给学生阅读一部分,学生正注意听时,有意中止,给学生造成悬念。报刊发给学生们后,他们就会迫不急待地去读教师点到的文章。另外,每隔一段时间,就开一次故事会、评论会等。

第二阶段“领”,主要任务是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陶行知先生曾说:“我以为好的教师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世界上的知识,教师是不可能全部教给学生的,而要教给他们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即研究学问的方法。这一阶段教师要遵循先易后难、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还要遵照因文而宜、因人而宜的原则。导读的主要方法有:

1.剪贴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积累鲜活精品材料的方法。学生可以找一个旧杂志作为剪贴本。准备一个耐用能保存的本子做集锦本,收集的资料要整理分类。如按名人名言、片段、写景、写人、记事等方法分类,便于查找学习。

2.批画法。“批”即在文章旁边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及看法。“画”即用“○”把不认识的或难懂的字词圈住,查字典、词典,认清弄懂;用“‖号给文章分层次;用“„„”号画出佳词名句。3.归纳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概括等能力。如学生读了多篇记叙文之后,就要引导学生归纳出记叙文中心思想的方法,即“中心思想=主要内容+写作目的”,用文字表达就是“这篇文章通过对——的记叙,表现了——。或赞扬了——,或揭露了——”。4.解剖法。目的在培养学生分析文章的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写景时,提出写景的片段,一般要体现五个字,即:形、声、色、感、味。让学生从课外读物中找一个写景片段,进行具体剖析。看哪些句子体现了哪个字,并画出来。

5.揣读法。目的在培养学生审题、选材、组材的方法。揣读法具体操做是:看到文章题目,先不要读下文,揣摩一下文章可能要写什么。然后再读,与自己揣摩相对照。

6.质疑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文章中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互相讨论或请教老师。

7.专题法。教给学生收集材料的方法。如“教师节”时让学生收集古今中外尊师的事例。也可在某一时段里,让学生收集某一作家的作品来读。

8.骨干法。可在班里成立一个小文学社。文学社由语文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组成,一般性的问题可由他们讨论解决。使他们成为班级课外阅读的核心和中坚力量。第三阶段“放”,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运用在第二阶段中学到的方法,独立学习,提高自学能力。这一阶段是实现教师不教而学生自会的重要阶段,因为“学问在于活用,不能活用的学问便等于无学”。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注意三点:一是区分学生的自学能力,快者自快,慢者自慢。不可强求一律。二是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爱好科技的可以多读科普书籍,可以做小试验;爱好文学的,可以写小作品。三是“放”并不是放弃指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用不同的方法指导,并及时总结经验,进行交流。

第三步,验收法——考查阅读效果。为了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收获,发现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更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同时对学生起到督促和鼓励作用,必须进行课外阅读验收。但这种考查不同于专业课考试,必须遵照灵活性原则。验收大致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平时验收,一种是分阶段或期末验收。平时验收主要有以下方法: 1.卡片法。教师在开学前准备一部分读书卡,卡片上有编号、所读书(篇)名、主要内容、摘录、体会五项,学生每读一篇就填写一张卡片。在相同的时间内评出谁填写的卡片多。

2.评比剪贴集锦本。优胜者的剪贴集锦本可进行展出。3.组织知识竞赛。

4.进行听、说、读、写各种智力单项或综合比赛。期末或阶段验收法还有: 1.召开课外阅读调查会。

2.学生对自己的课外阅读进行口头或书面总结。

3.学生评选“故事大王”。对验收合格的学生要给予表扬鼓励,并填入期末成绩单,教师要注意合格面要大,以免挫伤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如何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

默认分类 2008-09-15 19:00:06 阅读146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一、课外阅读指导课的类型

(1)读物推荐课。主要是向学生介绍课外读物,供学生选择。可以有书刊的推荐、篇目的推荐和内容的介绍;可以教师推荐和学生推荐相结合、统一推荐和分散推荐相结合。

(2)读书方法指导课。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工具书;讲授精读、泛读、浏览、速读等四种常用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评价人物和事件的能力及联想、想象能力等;教给学生运用“意群注视法”,提高阅读速度;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等。

(3)阅读研讨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利用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通读文章后,自己提出问题或者由老师设计问题,分组讨论,让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逐题回答讨论的问题,最后教师做总结。(4)交流评论课。这是教师指导课外阅读的重要环节,也是兵教兵、兵学兵的重要环节。可组织学生交流课外阅读的收获或体会;也可组织学生对所读书刊的内容进行专题评论或综合评论。

(5)读书笔记辅导课。主要向学生介绍摘抄型、提纲型、感想型、评价型等四种读书笔记的写法。

二、读书方法指导课例

(一)从学生已有生活感受入手,谈话激发兴趣

师:你们喜欢读书吗?喜欢读哪类的书?都是怎么读的?有什么收获吗?

师:同学们的读书方法很不错,你想让自己的读书收获更大吗?

(二)老师为同学们查找了一些读书方法:

1、“略读”就是粗略地读一遍,遇到不懂的字词要通过查字典,问一问,或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方式,大体了解文章主要讲什么。

(要求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报纸用这种方法读一读)

2“精读”也叫细读,就是一字一句地精细地读,边读边想,还可以圈点批注,体会文章的主要内容,划出文章的妙词佳句、优美片段。

(请同学们把报纸上,你认为写得美的文章或印象深刻的文章,用这种方法读一读。)

3、“赏读”就是把划出的部分反复欣赏着读一读,深入领会文章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并背一背。

(请同学们用赏读的方法背诵最喜欢的段落)(三、)总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三种读书方法,这三种读书方法,可根据不同的文章单独使用,很多时候可联系在一起使用。对于自己喜欢的好文章,我们往往将这三种方法结合使用。

另外:爱因斯坦的“总、分、合三步读书法” 也可学习使用 所谓总,就是先对全书形成总体印象。在浏览前言、后记、目录等总述性东西的基础上,认真地阅读目录,概括了解全书的结构、内容和要点等。

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基础上,逐页却不是逐字地略读全文。在略读中,要特别注意书中的重点、要点以及与自己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

所谓合,就是在略读全书后,把已经获得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经过认真思考、综合,弄清全书的内在联系,以达到总结、深化、提高的目的。

三、课外阅读研讨课指导课例

(一)激发情趣,揭示专题

同学们都在读《一千零一夜》。那么,到底是这本书的什么那么吸引我们同学,使我们爱不释手呢?今天,我们就用一节课的时间,来“谭谭”这“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好吗?

(二)激趣引入,初识魅力

1.通过你的课外粗读,你对《一千零一夜》了解多少?《一千零一夜》有哪些独特的地方呢?

2.学生交流:

(1)我通过看“前言”知道了:它是阿拉伯文学中一部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的民间故事集,传播至欧洲、亚洲的许多国家,所以我想读

一读。

(2)它反映了东方文化的瑰丽色彩,是世界文学中的一颗璀璨

明珠。

(3)我大略翻了一下,发现它内容特别丰富,包括了许多神话故事、寓言、童话、还有航海冒险故事、宫廷趣闻等等,每个故事的神秘、奇异、大胆,对我们特别有吸引力。

师小结:你们知道吗?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称《一千零一夜》为民间文学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一千零一夜》作为一部民间故事集,能世代流传,为全世界人民所熟悉和喜爱。一定有它独特的魅力和无穷的艺术价值所在。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一千零一夜》,细品其中的一二个故事,来追溯它无穷的魅力!

(三).细读故事,感受魅力

1.打开书,先个人浏览目录,看一看故事的名字,选择一则自己感兴趣或原来没读过的故事,用几分钟的时间细细把它读完。边读边想,这些故事哪些方面独具魅力,因而吸引了你,打动了你?

2.学生自由选择读故事。3.交流读书收获:

(1)奇特、大胆而浪漫的想象:《一干零一夜》的作者展开了想象和幻想的翅膀自由驰骋:无所不能的神灯与魔戒指;一夜间建立起来的宫殿;往来于宫中的飞毯;会飞行的乌木马;海岛一般大的鱼;能隐身的头巾;可以驱使神魔的手杖;能看到任何遥远目标的千里

眼,等等。

(2)情节曲折离奇。故事时而在天上,时而在人间;时而借助于神仙妖魔的力量,时而完全遵照现实的逻辑。一个“比山还大”的妖怪,能出入小小的胆形铜瓶之中;一擦神灯,它就能在一夜之间造建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如此这般,变化莫测。(3)故事人物丰富,对比鲜明。从目录看,这本书里大多故事都是以人物名字或《谁和谁》作题目(如《阿吉卜和神王》、〈小孩和匪徒的故事〉、〈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等等),故事中众多人物善恶美丑特别分明醒目,形成鲜明的对比。如《渔翁的故事》中的忠厚机敏的渔夫与狠毒狡猾的魔鬼,《死神的故事》中体现人民意志的死神与残暴的国王,《辛伯达航海旅行的故事》中的富商辛伯达与贫穷脚夫辛伯达,《阿里巴巴和四十个大盗》中机智的马尔基娜与愚蠢的强盗,等等,都是通过对比来突出其性格特征的。(4)这本书所讲故事语言丰富朴实、流畅自然、生动活泼,诗文并茂,看着好像真的是一个老间在为我们讲故事。《一千零一夜》还广泛地运用了象征、比喻、幽默、讽刺等修辞手段;有些故事还插入了警句、格言、谚语、短诗等,这些丰富多彩的语言,不仅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也大大丰富了我的词汇。

(5)这些神奇故事里的神奇的事物和人物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都是劳动人民美好愿望的寄托,它表达了人们对于善良、智慧、机敏、忠诚、勇敢等和追求和征服自然、改造社会、战胜邪恶势力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6)《一千零一夜》的结构巧妙、简便灵活,大故事套小故事,大小故事交织,成为一个庞大的故事体系,让人感到长而不闷,杂而不乱,层次分明,丝丝入扣,难怪那个国王一天又一天地一直要听下

去。

4.师总结:同学们真会读书,把〈一千零一夜〉的独特魅力都给找出来了。正是这本书具有你们所说的这些特点,绚丽的色彩、奇妙的想象、曲折的情节、大胆的夸张、丰富的人物,才使这本书流传久远。那么,你们又是怎么读懂这些的呢?能简单介绍一下你读故事的好方法吗?

(四、)提升方法,续品魅力

1.学生简介读书方法:

(1)静心走进故事的情境当中,先要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和故

事情节。

(2)故事都是以人物的活展开的,在读故事时更要了解各个人

物的关系和主要人物的特点。

(3)这些故事那么吸引人,是离不开描写的语言,所以我们还要注意语言的丰富瑰丽,想像大胆而奇特……(语言特点)(2)《一千零一夜》里的故事都很精彩,很神奇,我们还要明白,劳动人民为什么会编出这样的故事来,他们讲这些故事是为了表达什么?告诉人们什么?(主题思想)

2.迁移拓展

10.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 篇十

2.开展读书比赛。本学期年段组织学生进行语文知识能力竞赛,目的是促进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我们还将《同步阅读文库》中文章的内容做为竞《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今天这个信息时代,阅读可说是一个人生存所必备的本领,尤其是课外阅读,对小学生起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因此教师在努力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互相促进。这个学期,我们备课组开展了《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能力提高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旨在通过加强课外研究,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下面就谈谈本人课题研究中一些做法。

—、营造读书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一位教育家说过:“兴趣意味着自我活动。”要让学生乐于读,自愿读,把课外阅读作为自己学习、生活的需要,才能使其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为了使学生乐读,我首先通过在班级中营造读书氛围,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我发现,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早被一些搞笑的漫画书所占领,他们读那些书时总是津津有味,屡禁不止。为了帮助学生学会选择好书,结合校本课程的学习,我们向学生推荐了曹文轩的书。首先我们指导学生认识曹文轩:他首先是诗人,他写小说,时常以美好的幻想、优雅的韵味,编织美丽的梦境。因此,他的儿童文学作品,能够组合成为“纯美小说系列”……接着,我满怀深情地向学生诵读了《青铜葵花》的一个片段。学生听得十分入神,被作品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下课了,同学们蜂拥而上,想抢先借到这本书,好一睹为快。家长会上,我向家长们介绍了这学期我们校本课的计划,同时向他们推荐了一组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读的好书,得到了家长们的支持。几天后,班上许多学生人手一本曹文轩的书,他们都已深深地沉浸在那美的世界中了,不用再禁止,搞笑的漫画书也没再“现身”教室里了。的确,兴趣是学生阅读的动力,枯燥之物谁也不肯品尝,只有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让学生接触到能真正吸引他们的读物,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有效指导阅读,教给读书方法。

要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必须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首先,我依据教材,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方法,努力达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的目的。我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要学会边看边想,在读中自悟,在读中自得,作上批注,不懂之处画上相应的符号。读时要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要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对于一些欣赏精彩片段,还要体会作者怎样观察事物、积累材料、合理表达。同时,引导学生将学会的方法运用于课外阅读。

如果学生都只运用“精读”的方法的话,就不可能达到“博览群书”的目的。为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量,我还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结合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浏览、略读、精读、跳读、默读、诵读等等。略读能扩大阅读量,有利于知识的积累,读时要要集中注意力,注意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这样才能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

同时,对于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我还引导学生要学会上网查阅资料解决。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才能激发起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以及大量阅读的渴求,真正达到活跃思维、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的目的。

三、重视读写结合,提高读书效益。

“不动笔墨不读书”。读是知识的积累过程,是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认识能力的过程,读对学生语言的表现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是写的基础,写以读为前提。同时写又加深学生对所阅读的内容的认识,因此,重视读写结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和阅读的能力。

这个学期,我引导学生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学习进行仿写和续写,让他们用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真实的感受,借鉴别人的某些写法,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在学生读懂课文,体会到文章主要内容,弄清文章所表达的中心后,我指导学生学习文章中语言的运用以及表达方法的突出特点,找出自己生活中与范文相类似的事进行仿写,写出自己实际生活中的真情实感,从而逐步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如在学习了《鸟儿的侦察报告》后,我引导学生查找相关的资料,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并展开合理的想象,借鉴课文的写作方法,也写一篇“侦察报告”,仿写的内容自然仍以“环保”为主题;在学了《成吉思汗和鹰》之后,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成吉思汗的“后悔”,我让学生做了个续写的练习:“后来,成吉思汗含泪厚葬了这只自己的宠鹰,在埋葬的过程中,成吉思汗可能会对死鹰说些什么?在鹰的墓碑上,成吉思汗可能会写些什么?请展开合理想象予以描述。”学生很感兴趣,做到既想象丰富,而且想象的内容合理,同时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读写结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和表达的能力。

四、交流读书心得,展示阅读成果。

“好表现”是学生的天性。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作出正确的评价,尤其是表扬和鼓励,可是增强学生内心的成就感,从而更好的激

发学生积极学习和主动阅读的动力。这个学期,我们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读书交流和读书竞赛。主要方法是:

赛内容的一部分,以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这样的竞赛效率高,效果好。

3.组织学生进行读书经验介绍,对好的经验、方法给予充分肯定。

4.组织学生进行读书心得交流,既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又向同学推荐好书。

11.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068-01

作为潜能开发者的小学语文教师,应放眼未来,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的习惯。语文既然离不开阅读理解,那学生就需要从每一个环节、每一节课、每一天开始成为阅读的主人,让孩子们成为会阅读,会理解的现代人。阅读具有教育功能,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阅读的教育功能,将语文阅读纳入到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中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必须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入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学探究的学习能力。因此,掌握阅读方法是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关键所在。

一、传授阅读方法,形成阅读技巧

无论是教材的阅读,还是习题的阅读,我们要求学生一般要做到“三读”,即粗读、细读和研读。研读时,要求学生能够抓住关键句和重点句反复阅读,仔细推敲,领会其内涵和含义。例,学生在阅读《荷花》一课时,引导学生能抓住“冒”这个重点词,通过举例等方法理解它的含义。阅读要求是一种主动阅读,要求学生主动地去探索结论,而不是接受现成的结论,思维的目的不是去验证而是去发现。到了中高年级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后,可以对学生的阅读提出更高的要求。重视阅读教学,可以为教师授课打下基础,有助于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自学能力,符合现代的教育思想,也有助于个别化学习。

二、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探索和创新的源头。要求学生学会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质疑能使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逐渐提高,思维逐渐严谨缜密。教师在教授知识时,不仅要把知识的精髓教给学生,而且还要教会学生阅读各类课外读物,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不同的阅读内容,提出相应不同的阅读要求和采用有效的阅读策略。阅读的过程应是一个积极的思考过程,教师应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和性质,向学生提出阅读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边阅读边思考,使阅读更有效。刚开始时,教师可编好导读提纲,引导和启发学生在阅读中思考,例如新知识是怎样引进的,与旧知识有什么联系等等。

三、教师应掌握一定的阅读指导策略

指导各层次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刚开始阅读往往需付出艰苦的努力和顽强的意志,低年级学生极少会把阅读当作一件快乐的事,这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激发学生阅读的动机和兴趣,指导学生掌握数学阅读的方法,循序渐进,从愿读转变到会读,最后上升为乐读。 有没有兴趣的阅读效果是不一样的,带着一定的问题去读,可以使学生从机械阅读向有意义的阅读转化。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如果能适当地创设一些难度适当的问题情境,可以诱发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致。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问题要精辟而具体,要有针对性,新而有趣,要有适当难度,富有启发性。

四、课上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阅读指导

小学生重点应放在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上,当学生初步养成阅读习惯后,可以把阅读分成两个阶段,讲前阅读(预习)和讲后阅读(复习);到了中高年级,学生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后,对学生的阅读应提出相应的要求,如阅读后完成规定的练习,可以从练习的结果看出学生自学的效果;要求学生对同类型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阅读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应该把培养學生阅读课本的习惯与培养预习习惯结合起来,在每次新授课之前,把预习看书作为课后练习布置给学生,并提出适应任教班级学生能力水平的预习要求,指导一定的看书方法,进行必要的预习看书检查。刚开始,预习要求可提得低一些,细一些,可采用填空式,随着年级的增长,逐步采用问答式,思考题等方式。

五、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要鼓励学生主动地阅读,课内读,课外读,不仅读课本,还要学会选择课外参考读物,合理安排阅读时间,控制阅读进程。时间太长,影响教学进度,也不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 成,时间太短,学生来不及思考,阅读也就会流于形式。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怎样进行阅读,在阅读中善于发现各个问题之间的联系,揭示他们之间的规律。在课后重视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

读课外书有助于积累词汇,提高写作能力。博览群书,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天长日久,自然会产生写的欲望。而且因为读的书多,写起来也会有信手拈来的感觉。你如果多读几个孩子的作文,就会发现那些勤读书的孩子,写出来的作文大多引经据典,内容充实,而且有深度。杜甫诗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孩子在学校主要依赖老师、教材和课堂,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看喜欢的课外读物能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认知、主动吸收知识,并积极运用这些知识开动脑筋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地培养和确立主体意识,使孩子从依赖型的学习向主体型的学习转变。

12.谈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篇十二

一、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

1. 应试教育桎梏了学生的课外阅读

考试的导向性使学生淡化了课外阅读,因为在语文考试中学生认为可以能通过主观努力掌握的只有课本上的内容,而课外知识只能是大海捞针,即使阅读过了也未必考。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学生忽视甚至放弃了课外阅读。调查显示,有32%的学生家长不赞成孩子读课外书,48%的家长在家中只督促孩子认真完成作业。学校的阅读氛围不浓,一学期中一次都不去图书馆借书的人数占16%。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只提不抓不导,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脱节。

2. 课外阅读的范围狭窄

读中外名著是学生提高语文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接受良好思想熏陶的重要途径。但调查显示,只有16%的学生喜欢读文学类书籍,而高达40%的学生则喜欢读学习参考书及优秀作文选。在喜欢读文学类的学生中只有46%的学生喜欢读小说,其他人则喜欢读童话、故事、散文等。可见中学生中读中外名著的人是少而又少。

3. 学生拥有的课外书籍量太少

学生个人藏书数量极少,10册以下的占50%,这其中中外名著的占有量只有10%。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籍来源主要是向校图书馆或向他人借。

4. 阅读方法不当

有70%的学生没有阅读计划,大部分学生阅读书籍都是囫囵吞枣,随意性很强。77%的学生没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学校在指导学生阅读方面所做的工作也非常有限,只有22%的学生参加过学校组织的读书活动(初一进校时的调查),参加过学校组织的阅读辅导的学生只占42%。

二、课外阅读的指导

1. 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首先,以教师的兴趣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朱永新教授说:“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直接受教师的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因此,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要求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到阅读中来,重读以前读过的中外名著,并把自己的阅读感受通过多种形式,如介绍、评论、读后感等向学生展现出来。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的阅读起着一种极大的心理暗示。而事实也反映了这一点,大部分学生能跟着教师的指向前进。这种以教师的阅读带动学生的阅读的形式在阅读指导过程中起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为教师的指导、为学生的讨论奠定了基础。

其次,以读物的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文学名著的魅力在于自身的情节引人入胜,一部情节跌宕起伏的文学作品使人们在阅读时往往欲罢不能。其实,就中学生来说,阅读兴趣是一种客观存在,主要是看施教者的引导艺术。

2. 开展课外阅读的方式、方法及途径

(1)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开展阅读活动有着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得以持久;二是通过活动对学生的阅读进行评价,让学生在活动中共享阅读的欢乐与成果。

开展推荐一本书活动。以学生向学生推荐优秀的文学作品,一方面具有亲同感,另一方面符合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间隔性地开展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学生进行持久的阅读,有利于开拓学生阅读的领域。

优秀段落诵读比赛。阅读的目的除了让学生在优秀作品中接受思想的熏陶外,还要吸收优秀作品的语言,要有记录,要有诵读。只记录而不诵读收获就小。我们规定摘抄的段落都要认真读好,每学期举行为一到两次诵读竞赛,以此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

文学作品知识竞赛。经常让学生对阅读过的文学作品进行疏理,适当地开展文学作品知识竞赛,有利于激发学生持久地阅读兴趣,能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消除阅读的疲惫心理。

读书交流。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能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改进学生阅读的方法,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共享阅读成果。我们把读书交流和学生课堂三分钟演讲结合起来,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总结和评价,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课外阅读周。每学年我们举办一次课外阅读周活动,课外阅读周期间举办读书、讨论、交流、演讲、诵读、好书推荐、名著欣赏等活动。一周时间内语文课改为阅读课,语文作业即为阅读、摘录和准备交流材料等。阅读周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丰富了阅读的内容,促进了学生阅读质量的提高。

(2)规范阅读行为。阅读的归宿有两点:一是消遣,无所作为时读;一是为了促进自我的成长,也就是通过阅读促进自我语言能力的提高,丰富个人情感,净化人的心灵。我们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目的无疑是后者,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过程中,我们规范了学生的阅读行为。

一是规定阅读的时间。每天的语文作业除了书面作业外,还包括30分钟的课外阅读,无论是中午休息时间,还是晚上睡觉前,但阅读时间不少于半个小时。

二是规定阅读的内容。阅读的内容应是中外小说,这样的规定主要是让学生在中外名著中接受文学大师语言的熏陶,并实现情感教育的目标,至于阅读什么文学名著,一般来说,我们规定课本中推荐的名著必读,其他名著可由学生自由选择。

三是规范读书笔记。每位学生每周都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读书摘录,也就是对名著中的精彩语段进行摘抄,教师每周批阅一次,并根据学生摘抄的内容提问相关的情节,以了解学生阅读的效果,并进行阅读指导。

四是规定学生对摘录的内容进行了诵读。不要求会背,但要求读得熟练、流畅,以此来吸收优秀语言,丰富自己的词汇。

(3)重视对学生阅读的心理研究。学生阅读兴趣的产生,是阅读指导成功的前提,但并不意味着成功。因为在长期的阅读过程中,学生虽然明白阅读的重要,但由于意志力不高,自控力不强,兴趣就会慢慢消退或者转移。正如鲁迅先生说的“完全嗜好的读书”并不普遍,“读书的人们的最大部分,大概是勉勉强强的,带着苦痛地为职业读书”。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中要加强阅读目的性的教育,对学生阅读的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在阅读中给予阅读方法的指导,举办各种读书活动,以成功的体验来补偿过程的艰辛。对一些阅读困难的学生给予单独的辅导,增强战胜阅读障碍的信心。

(4)给予学生阅读积极的评价。阅读评价对学生的阅读有着极大的影响。在对学生的阅读进行评价时我认为要坚持四个原则,即:

激励性原则。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闪光点,给予积极科学的评价,让学生从评价中感受阅读带来的欢乐,开发其阅读的潜能,从而促进他们对阅读兴趣。

科学性原则。课外阅读的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健康发展。学生个体的不同,阅读水平良莠不均,必然会导致阅读的方向、层次的不同,评价不能强求同一,要充分重视学生个体的差异。

重视过程的原则。过程评价又称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是为引导学生正确地、完善地、客观地面对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课外阅读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因为课外阅读是一个“积累在现在得益于未来”的过程。文学作品重在读,重在体验。

模糊性原则。课外阅读是不受时间地点和形式的约束,对它的评价不能按照课内阅读那样,运用考试的手段进行,只能从阅读量、阅读规范、阅读运用等方面进行模糊性的评价。

13.小学课外阅读活动指导意见 篇十三

一、指导思想

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认真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要求,积极推进“书香校园”建设,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引领小学生大量阅读,激发兴趣,培养习惯,丰富知识,增长智慧,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文化基础。

二、具体措施

(一)营造氛围

1.各学校要充分利用橱窗板报、红领巾广播站、学校网站、班级黑板报等宣传展示平台,并通过晨会课、班队活动课、家长会、专题报告会等形式,向学生、教师和家长大力宣传读书的意义,介绍读书的方法、推荐阅读的书目、推广古今中外名人的读书经验等,创设优美的校园阅读环境。

2.充分发挥教师的阅读引领作用,为教师提供适当的书籍,认真组织教师阅读;积极倡导师生共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任课教师和班级学生一起开展阅读活动,构建各具特色的班级阅读文化; 3.鼓励有条件的家长参与阅读,组织家长读书交流或“亲子阅读”展示活动,充分发挥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从而形成积极倡导读书行为、自觉尊重读书习惯的良好家庭阅读氛围。

(二)保障时间

4.为保障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践得到落实,各学校要从以下几方面科学安排时间,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第一,每周必须落实1个课时时间,安排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好书推介或组织阅读交流。

第二,做好学生每天早上到校至上课前这段时间的阅读管理,上好晨诵课。根据学校实际,安排好课外阅读时间(午读或暮读),培养学生每天都静下心来读书的好习惯。

第三,控制学生课后作业量,确保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不受影响。双休日和寒暑假放假前,由年级组长协调落实,向学生提供一定的书籍,布置适量的阅读任务,引领学生充分与“智者”对话,与“高尚的人”交流,获得有益的启示。

(三)落实内容

5.课外阅读的内容,是指除教科书以外的童话、寓言、故事、诗歌、散文、中外经典名著、当代优秀儿童文学作品,适合儿童阅读的政治、历史、文化、科普科幻等各类读物,各种文质兼美的人文读本、人物传记、时文选萃、面向相应学段学生的优秀报刊等。6.《〈语文课程标准〉附录》推荐的书目为必读书目,推荐的古代诗词70首属于必背篇目,各学校必须组织学生进行认真阅读与积累。

7.《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学生必须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3~4年级)学生必须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5~6年级)学生必须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各学校要加大力度,组织教师向学生补充推荐必须背诵的优秀诗文,补充推荐适合阅读的课外书籍,并进行科学的读、背时间安排,确保各年段学生不折不扣的达成优秀诗文背诵总量和课外阅读字数总量。

(四)丰富资源

8.各学校要根据课外阅读活动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学校图书室的建设,多方筹措经费为图书室配足适合各年段学生阅读的各种书籍和刊物,配齐《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书目。有条件的学校要建好电子阅览室,引导学生上网阅读。

9.建立和完善图书阅览室开放借阅体系。各学校要配备工作责任心强的老师担任学校图书管理员,并可吸收高年级学生参与学校图书管理。要健全图书流动借阅制度,班级要明确学生图书借阅管理员,每周定时开展正常的图书借阅活动,确保学校图书资料正常循环流动。

10.要发动教师和学生为班级献书献刊,建立班级“图书角”,并落实班级图书交流和登记责任,让全班师生有效共享图书资源。

11.要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节约零花钱,自觉购书、藏书,并鼓励和指导学生自主征订喜欢阅读的报刊资料,让学生天天有书报可读,逐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五)丰富活动

12.各学校要根据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成长需求,结合学校的育人目标,创新阅读指导形式。应结合班队会、纪念日、庆祝活动等开展有意义的阅读实践活动;通过文学社刊、阅读网站、建立师生阅读博客、QQ阅读交流平台等方式,对学生的读书活动进行多角度的指导和引领。

13.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展示活动。通过组织故事会、读书报告会、读书征文、手抄报展示等活动,开展“成语熟记”、“名言名句积累”“古诗词诵读”达标赛、“读书杯”循环知识竞赛、师生阅读笔记展示等活动,大力促进课外阅读活动的广泛开展。

14.在常态推进的基础上,各学校要注重有计划地开展 “读书周”或“读书月”活动(每学期至少1次),有序推进“书香班级”、“读书好少年”和“书香家庭”的评比,激发师生和家长课外阅读的兴趣。

15.积极推进“阅读考级”活动。要建立“阅读考级”指导小组和考核小组,制定适合不同年段学生认知特点的“阅读考级”计划,在每学期结束前组织考级活动。要制定合适的考核等级,确定相应的必读、选读书籍篇目和积累要求。要组织相关年段的老师根据考级阅读和积累要求命题,建立学校考级口头和书面测试题库,每学期一次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考核,发给相应的等级证书进行认定。16.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各学校要注意发现和培养师生读书和亲子阅读活动中的先进典型,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表扬鼓励。要广泛吸收师生和家长的良好建议,创造性地开展读书指导和交流展示活动,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

三、组织管理

17.课外阅读活动的组织、管理和考核,由各学校具体负责。各学校要把课外阅读纳入语文教学的管理范畴,纳入教师教学工作考核序列,认真规划,科学调控,规范考核。

18.要加强课外阅读活动的计划性和针对性,从促进学生良好而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制定和完善切实可行的课外阅读活动计划,努力按计划开展各种活动。要加强课外阅读活动过程的检查和督促,及时做好活动过程性材料的记录、整理和保存工作,建立有关的专题电子信息档案或文本材料档案。

19.县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负责对全县学校课外阅读活动实施业务指导,并定期开展“书香校园”和“书香班级”的评比,组织学生阅读达标或“阅读考级”活动的检查验收,适时组织现场观摩活动和经验交流工作等,及时宣传先进典型,积极推广成功经验,在全市范围内实现课外阅读活动效益的最大化。

20.推荐书目中必背书目和选修书目将根据年级不同在期末及六年级文化课素质测试中占一定的分值。附件:推荐阅读和考级篇目

(供参考)

一年级

1.必背古诗篇目(20首)

(1)敕勒歌(2)江南

(3)古朗月行(4)村居

(5)咏鹅(6)悯农

(一)(7)悯农

(二)(8)江上渔者

(9)静夜思(10)登鹳雀楼

(11)春夜喜雨(12)咏柳

(13)赋得古原草送别(14)鹿柴

(15)早发白帝城(16)春晓

(17)池上(18)清明

(19)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20)游子吟

2.必读书目

《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绘图注音版)、《365夜童话》

3.选读书目

《三毛流浪记》、《洋葱头历险记》、《中华歌谣》

《郑渊洁童话》、《阿凡提的故事》、《亲子道德故事》注音版、《少儿百科全书》注音版、《百科启蒙第一课――温顺的动物》注音版、《百科启蒙第一课――海洋动物》注音版、其他各种绘图本图书 二年级

1.必背古诗篇目(20首)

(1)山行(2)枫桥夜泊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4)竹石

(5)四时田园杂兴(6)乐游原

(7)蜂(8)塞下曲

(9)浪淘沙(九曲黄海万里沙)(10)别董大

(11)江畔独步寻花(12)望天门山

(13)赠汪伦(14)望庐山瀑布

(15)送元二使安西(16)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17)芙蓉楼送辛渐(18)出塞

(19)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20)绝句(迟日江山丽)2.必读书目

《成语故事》、《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365夜故事》注音版

3.选读书目

《百家姓》、《小布头奇遇记》、《郑渊洁童话》、《民间故事》、《木偶奇遇记》注音版、《亲子知识故事》注音版、《世界儿童文学名著精选(连环画)》、《狐狸列那的故事》、《三个小宠物》、《百科启蒙第一课——鸟类与昆虫》注音版、《百科启蒙第一课——凶猛的动物》注音版

三年级

1.必背古诗篇目(15首)

(1)望洞庭(2)风

(3)元日(4)江雪

(5)江南春(6)忆江南(江南好)

(7)小儿垂钓(8)小池

(9)寻隐者不遇(10)所见(牧童骑黄牛 袁枚)

(1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12)游园不值

(1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1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5)示儿

2.必读书目

《三字经》、《西游记》(儿童版)、《海底两万里》、《高士其科普童话》、《克雷洛夫寓言》、《中华上下五千年》

3.选读书目

《寄小读者》(冰心)、《叶圣陶童话》、《张天翼童话》、《长袜子皮皮的故事》、《小鬼鲁智胜》和《宝贝当家》(秦文君)、《郑渊洁童话》、《中华启蒙经典——弟子规故事》、《中华启蒙经典——三字经故事》、《十万个为什么——植物篇》、《十万个为什么——动物篇》、《列那狐的故事》、四年级

1.必背古诗篇目(15首)

(1)渔歌子(2)石灰吟

(3)墨梅(4)泊船瓜洲

(5)书湖阴先生壁(6)饮湖上初晴后雨

(7)惠崇春江晓景(8)题西林壁

(9)夏日绝句(10)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1)四时田园杂兴(12)春日(13)题临安邸(14)乡村四月

(15)已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

2.必读书目

《千字文》、《再寄小读者》、《爱的教育》、《今天我是升旗手》、《世界上下五千年》《水浒传》(儿童版)、《中国科学家的故事》、谚语、歇后语、名人名言

3.选读书目

《五三班的坏小子》、《严文井童话选》、《中外名人故事》、《皮皮鲁传》、《童话大王》、《陈伯吹童话》、《中国历史故事》、《中国民间故事》、《名人的故事》、《大自然未解之谜》、《成语三百则》

五年级 1.必背词篇目(10首)

(1)《卜算子 咏梅》毛泽东

(2)《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

(3)《采桑子》(少年不识愁滋味)辛弃疾

(4)《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

(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6)《青玉案 元夕》辛弃疾

(7)《清平乐》(春归何处)黄庭坚(8)《菩萨蛮》(数家茅檐闲临水)王安石

(9)《如梦令》(常记溪头日暮)李清照

(10)《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纳兰性德(清)

2.必读书目

《弟子规》、《三国演义》、《论语故事》、《草房子》、《昆虫记》、《鲁滨逊漂流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格列佛游记》 3.选读书目

冰心儿童文学新作获奖丛书《象母怨》、《蓝花》、《钟声》、《青鸟飞过》 《秦文君文集》、《女儿的故事》、《好兵帅克》、《影响孩子一生的101个经典故事》、(童心出版社)、《海底两万里》、《中国成语故事》(吉林大学出版社)、《科学家的故事》、《宇宙奥秘探索》、《奥秘世界大百科》(主编:纪江红,北京少儿出版社)、《哈里波特》、《儿童文学》合订典藏(《儿童文学》杂志社)沈石溪获奖儿童文学作品:《第七条猎狗》、《一只猎鹰的遭遇》、《红奶羊》、《混血豺王》

六年级 1.必背词篇目(10首)

(1)《念奴娇 赤壁怀古》苏轼

(2)《念奴娇 过洞庭》张孝祥

(3)《水调歌头》(瑶草一何碧)黄庭坚

(4)《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陆游

(5)《青玉案 》(凌波不过横塘路)贺铸

(6)《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柳永

(7)《念奴娇》(水天空阔)文天祥

(8)《桂枝香》(登临送目)王安石

(9)《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10)《沁园春 雪》毛泽东

2.必读书目

《环球八十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童年》、《在人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绿野仙踪》、《红楼梦》(儿童版)、《山羊不吃天堂草》(曹文轩)

3.选读书目

上一篇:接力赛初中作文600字下一篇:宋代精美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