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传递作文(精选17篇)
1.爱心传递作文 篇一
初三作文:传递爱心作文
爱心就像一块蛋糕!和别人分享就会变成多份爱心。倘若世界是一间小屋,那么爱心就是温暖小屋的火炉;倘若世界是一棵大树,那么爱心就是滋润大树的养料;倘若世界是一根蜡烛,那么爱心就是点亮蜡烛的火柴。
爱心是困难中不求回报的一点帮助;爱心是痛苦中情意浓浓的一声安慰;爱心是病痛中无微不至的一点照顾。当别人遇到困难需要金钱帮助,你若不能借出,那么你给予她一个微笑,给予她一点希望,让她振作起来,那何尝不是一种爱心?你若不能给予她帮助,那么你在心中默默祈祷,那何尝不是一种爱心?
爱心的定义不仅是你要付出多少,而是你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语都可以让别人感受到爱,感受到阳光般的温暖。爱心的定义不是你付出了多少就要得到多少回报,而是不求回报、无私的付出。
我想,假如你给予别人爱心,那么你自己的.内心也会非常充实、非常幸福的。捐款是为了奉献爱心,你捐不了数额多的钱,那你所捐的一块钱也是一份心意,倘若每个人捐1元钱,那全校就又捐出多少钱?所以团结起来的爱心更有力量!
爱心,使冰消融化,爱心是画中绚丽的色彩。每个人都奉献一点爱心,那么世界将会变得多美好?让爱从这里起航吧!传递爱心!
2.爱心传递作文 篇二
当得知部分西部贫困地区及欠发达农村偏远地区 (如, 西部的一些地区) 购买和订阅体育期刊有困难时, 浙江省杭州市劳模、江干区体育教研员莫豪庆老师 (人物详见2013年第六期封面) 立即联系了杂志社, 并表示他愿意自费向个别贫困地区连续三年每年赠阅五套《中国学校体育》杂志, 我们为有这样的体育教研员感到欣慰, 也为这样的行为叫好。
如果贫困地区及欠发达地区有学校或者个人因条件限制无法订阅杂志并愿意接受莫豪庆老师赠阅的期刊, 请您将贵校或者个人的情况进行详细说明, 并发送至邮箱593161044@qq.com。我们将根据您的具体情况, 及时将莫豪庆教研员的这份爱心送达您的手中。另外, 莫豪庆教研员及江干区团队还将对资助学校或个人进行长期的业务帮扶工作。
“学体部落”因汶川地震的爱心游戏集创编开始不断壮大, 使各地教师们在网络相识、相知, “学体部落”各地的教师也在默默地奉献着爱心 (详见附文) , 也希望能够涌现更多的像莫豪庆老师一样的“学校体育人”, 传递爱心, 传播知识, 共享资源, 同步发展!
附文:何孝峰老师博客7月2 4日博文摘选 (h t t p://b l o g.s i n a.c o m.c n/s/blog_6125e3600101km31.html)
四年前, 承蒙杂志厚爱我幸运地收到《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爱心游戏集, 当时就被封面上杨立国老师题词“用爱传递, 让心永聚”所感动。当翻开《中国学校体育》爱心游戏集的序言, 看到四川的叶明老师通过网络向《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学体部落”倾诉, 成功牵拉“学体部落”的“爱心援助”行动, 我深受感动, 能否把“学体部落”的“爱心援助”行动传递在家乡呢, 我深知大山深处的孩子们和老师们更需要援助、需要关心、需要帮扶。我心想, 既然做了, 就一定做好, 一定要对“学体部落”负责, 对爱心团队负责, 一定要让他们放心, 除非我闭上眼睛, 否则我会一如既往默默无闻地做下去。于是通过《中国学校体育》杂志提供的网络媒介这个平台向“学体部落”倾诉, 希望得到他们的帮扶, 很快学体群友徐仲书、梁勇峰两位老师与我联系, 让我先架起爱心桥梁。随后很多“学体部落”成员开始默默无闻地对家乡贫困学生进行长期无私资助与奉献, 目前有30位品学兼优的寒门学子得到了每个月200元的扶持, 记得学体群友孙海兵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只要他认真读书, 我会一直跟踪支助到大学, 假期我会经常接我资助的孩子到我这里来体验城市的生活。这是爱的延续, 让爱在被爱人心中生根发芽, 得以传承, 这也是《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学体部落”群的宗旨。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苏苑中学的朱绮老师看到博文后, 主动与杂志社联系, 希望奉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也自费向个别贫困地区连续三年每年赠阅五套《中国学校体育》杂志。
3.爱心关怀,全球传递 篇三
有一群人由于工作之便得以来回穿梭于地球的不同角落。心怀“飞行改变世界”的梦想与雄心,1996年,美国航空公司的一位空姐创立了非赢利性慈善组织——航空大使基金会(Airline Ambassadors International)。该组织成立初期,其成员基本上是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随后各种不同职业和身份的人被吸纳进来,包括学生、医务工作者、教会人员和退休人士等等,他们贡献着自己的技能、知识、时间和金钱。他们的无私付出,扫去了无数人脸上绝望的愁云。
2007年11月,航空大使基金会派出6名美国志愿者代表去到玻利维亚首都。这个美洲第二穷国的贫困民众着实感受到了从天而降的温暖。
Angelita Jura sits on the bed in her one-room home here, her head full of the things she wants to say to her visitors. She is tiny and weighs no more than 80 pounds. She is 1)infirm, her hands and legs affected by disease, but an urgency 2)lights her face: “I had a job before I got sick,” she says through a translator. “I want to work again.”
On this early November afternoon, Ms. Jura has many visitors.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 Airline Ambassadors International has sent a group of six Americans (including this writer) to deliver 3)humanitarian aid to the poorest in 4)Bolivia’s capital.
Cut into the side of an 5)Andean mountain valley at an altitude of 12,000 feet, 6)La Paz is home to about one million people, most of them
7)Aymara and 8)Quechua Indians. Relatively few tourists, and even fewer resources, find their way here. Jura was identified as especially needy by local social workers, and the volunteers have traveled more than 4,000 miles to hear her story.
Bob Millonig, a Washington D.C. patent attorney, sits next to her with his arm around her shoulders. A church volunteer tells the group that Jura can be treated medically, but not until she is better nourished. But because she cannot walk, she can no longer cook for herself. And because she has no family to help her, she eats only when people remember to bring her food. In the past, she says, she has gone four or five days without.
That’s the breaking point for Mr. Millonig. “How much will it cost to buy meals from a restaurant every day and deliver them to Angelita?” he asks. “It’s expensive,” says the local volunteer, “around $1 to $2 a day.”
By the end of the visit, Airline Ambassadors has agreed to donate enough money to feed Jura for three months, after which she will likely be strong enough to take treatment.
Founded by American Airlines flight attendant 9)Nancy Rivard as a nonprofit in 1996, Airline Ambassadors International now works with thousands of volunteers to run missions in 45 countries.
“Many people want to help, but they don’t know how,” says Ms. Rivard. Her organization accepts anyone willing to help. “We give ordinary people the opportunity to personally touch the lives of others; to see their money deli-vered,” she says.
On this trip, six volunteers have brought 10)crutches, nine wheelchairs, and 12 large suitcases filled with toothbrushes, sweaters, school supplies, new shoes, and, to the delight of local 11)audiologist Tahia Rojas, hearing aids.
The devices are completely out of reach economically for poorer residents in La Paz, where the minimum wage just went up to about $75 a month. The group has brought several new and 12)refurbished hearing aids to Ms. Rojas, who is volunteering her time. Two-year-old Johann sits on his father’s lap as Rojas fits the piece behind the boy’s ear and softly calls his name. Johann’s eyes 13)flicker toward her. She steps behind his back and claps. Johann turns his head to look, startled. The entire room—volunteers, Rojas, the child’s family—applauds.
Person by person, family by family, the group 14)metes out aid. They climb down a rocky cliff to visit a family with five young children whose mother goes missing for two weeks at a time; money is left with a social worker to buy food for them. Another family needs extra beds: Nine people have been sleeping in two twin beds inside a 10-foot-square, unheated adobe brick room. To the children’s 15)oncology ward in La Paz’s city hospital go sweaters, hats, and toys.
Bolivia is the second-poorest country in the Americas, after
16)Haiti. Here, $30 is enough to start a business on the street, selling chicken soup or 17)toiletries. Thirty dollars can change a life in Bolivia.
Once the week-long trip is fi-nished, local Bolivian aid workers will monitor the progress of recipients. This follow-up is another aspect that makes Airline Amba-ssadors so important in La Paz, says Diane Bellomy, director of a home for abandoned and abused children here. She provides 18)oversight for the group: Is Jura improving? Is Johann wearing his hearing aid? Have the beds been delivered? The directness of the aid, Ms. Bellomy says, also makes Airline Ambassadors unique. “On earlier visits, they would ask for places that needed help. I suggested deaf and mentally disabled, and they would 19)typically ask, ‘Can you ask what they need?’”
Founder Rivard confirms this approach: “We’re not forcing something down their throats. Our rule is, we listen to what local 20)contacts say, and try to meet their need.”
安吉丽塔•茱拉坐在床上,她的屋子仅有一个房间。她脑子里想着的全是要对来访的客人们说的话。瘦小的她体重不超过80磅(约36公斤)。她很虚弱,疾病已经影响到她的四肢,但她的脸上是一种急切的表情。“我没有得病之前曾有过一份工作,”她通过翻译告诉来访者,“我希望可以重新去工作。”
11月初的这个下午,茱拉女士家来了许多客人。非赢利性组织“航空大使基金会”派遣了一个由6名美国人(包括本文作者)组成的志愿者小组到玻利维亚首都,给当地最贫困的人送上人道主义援助。
拉巴斯位于安第斯山的一座山谷的一侧,海拔高度12000英尺(约3658米)。这里的居民大约有一百万,大部分是印地安人的两大分支——艾马拉人和盖丘亚人。该地区的游客相对较少,自然资源更是匮乏。当地社工首先确认茱拉属于“特别需要帮助的人”,而后远在美国的志愿者们旅行4000多英里(约6437公里)来到她身旁,倾听她的故事。
来自美国首都华盛顿的鲍勃•米洛宁是一位专利律师,他坐在茱拉身旁,手臂揽着她的肩膀。一位教堂志愿者告诉大家,茱拉的病可以用药医治,但必须等到她的体质有所改善以后。然而,由于她不能行走,她无法自己做饭;加上又没有任何家人照顾她,因此只有当人们记得给她送食物时,她才有东西可吃。茱拉说,过去她曾经连续四五天滴水未沾,滴米未进。
此时,米洛宁再也忍不住了。“如果每天都让餐馆的人给安吉丽塔送饭来,花费是多少?”他问。“非常贵,”当地的一位志愿者回答说,“每天大约1到2美金。”
临别时,“航空大使基金会”的志愿者们一致决定捐出足以支付茱拉3个月饭钱的款项。3个月后她的身体有希望好起来,那样她就可以接受治疗了。
“航空大使基金会”于1996年由美国航空公司的空姐南希•里瓦德创立,是一个非赢利性组织。现在,该组织拥有几千名志愿者,在45个国家执行任务。
“许多人都想帮助别人,但他们不知道应该怎样帮助。”里瓦德女士说。她的组织欢迎任何愿意帮助别人的志愿者加入。“我们为普通人提供了亲自接触他人生活的机会,并让捐赠者看到自己的捐款到达被资助人的手中,”她说。
在这次探访行程中,6位志愿者送来了拐杖、9张轮椅,还有12只装满牙刷、毛衣、学习用具、新鞋子的大箱子,箱子里甚至还有助听器——这个让当地的听觉病矫治专家塔希亚•罗亚斯喜出望外。
拉巴斯当地的贫困居民根本没有足够的财力来购买这些物品。这里的最低月工资大约是75美金。志愿者们给罗亚斯女士——这个一直在帮助他人的志愿者带来了几副全新和翻新的助听器。两岁的乔纳坐在爸爸的腿上,罗亚斯在小男孩的耳朵后安装了助听器,然后轻轻地呼唤他的名字。乔纳的眼睛顿时闪烁着亮光,望向她。罗亚斯走到乔纳身后拍了拍手。乔纳转过头来张望,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此情此景,令屋子里的志愿者们、罗亚斯以及小男孩的家人都高兴地鼓起掌来。
志愿者们逐家逐户地送去援助。他们甚至爬下陡峭的悬崖去探访一个有5个孩子的家庭,孩子们的母亲曾失踪了两个星期。志愿者们留下钱给一个社工替孩子们买食物。另外一个家庭需要添几张床:他们一家九口挤在一间10平方英尺(约10平方米)的无供暖设备的土砖房里,里面只有两张成对的单人床。在拉巴斯市医院的肿瘤儿童病房里,志愿者们为患儿们送上了毛衣、帽子和玩具。
在美洲国家中,玻利维亚是仅次于海地的第二贫困国。在这里,30美金已经足够在街边做个卖鸡汤或者是化妆品的小生意。在玻利维亚,30美金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
为期一周的访问行程一结束,玻利维亚当地的志愿者们将会追踪受助者的最新情况。这种后续的跟进工作从另一方面凸显了“航空大使基金会”在拉巴斯的重要性,黛安•贝洛米这样说道。她是当地一个收留被遗弃及被虐待儿童的庇护所的负责人。她负责为志愿者小组跟进一些后续工作,例如:茱拉的体质是否正在好转?乔纳是否坚持佩戴助听器?那些床是否已被运送到受助者的家中?贝洛米女士补充说道,援助的直接性也是“航空大使基金会”的独特之处。“探访初期,他们会问哪些人需要帮助。我向他们建议,可以关注有听觉障碍或精神问题的人,他们通常会问:‘你能问一下他们需要什么东西吗?’”
4.让爱心传递作文 篇四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让爱心传递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让爱心传递作文1星期六下午,秋高气爽,妈妈带我乘87路公交车去学琴。在车上,我和妈妈谈笑风生。一会儿,目的地就到了。
刚走到人行道上,我猛地发现我心爱的毛绒背心不见了。“糟了!衣服落在车上了!”我大惊失色的叫道。妈妈愣了一下,望着开走的车,当机立断地下说道:“快追!注意安全!”我立刻像离弦的箭一样拔腿就跑。行人,自行车,房屋快速地向我身后飞去。道路上仿佛只剩下我和那辆公交车。60米,50米,40米……嘿嘿!堵车了,车速慢了下来,真是天助我也。我接近了车尾,扯着嗓子喊:“司机叔叔,请停车!”司机叔叔似乎听到了,车速又慢了些。没等我讲清原因,坐在车后的一位阿姨立刻捡起我落在车位上的衣服,迅速地从车后窗扔给了我。
还没等我向那位好心的阿姨道谢,汽车就开出好几米了。我手里抱着而复得的衣服,望着远去的.汽车背影,激动地对妈妈说:“世界上好人真多啊!可我还没和阿姨叔叔说声谢谢呢。”“那你就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这也是一种感恩方式。”“嗯!谢谢阿姨叔叔,我一定要将爱心传递下去,哪怕只是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小事……”我心里默默的念道。
让爱心传递作文2今天的赠书活动在杭州市民中心图书馆举行,月亮姐姐带着小彩虹(溜溜球)也来到了现场。
这次捐赠活动是为了实现一个小女孩的“梦想”,她的梦想是为了给留守儿童捐书,今天我们杭州网30来位小记者和月亮姐姐一起来实现她的梦想。延续了《月亮姐姐与嘟噜嘀嘟农场》 这部音乐剧的爱心传递。
我们的小记者郑重地走上舞台,带着心爱的书,与月亮姐姐一起,一一赠送给留守儿童,他们都很有礼貌地对我们说:“谢谢”,我们也客气地说:“不用谢”。在这短暂的几分钟,大家都得到了心灵上的交流,成为了朋友。
月亮姐姐带着小彩虹和嘟噜啼嘟农场里的动物们,来讲述他们的梦想,为我们表演了精彩的片段,让我们抢先看了这场爱心音乐剧。真的非常好看,明天一定要去剧场看。
活动结束后,杭网的老师还赠送了一张《月亮姐姐与嘟噜嘀嘟农场》的音乐剧门票,真是太棒了。我们还在现场的横幅上写下自己的梦想,希望月亮姐姐也为我们点亮梦想。
让爱心传递作文3我一出生的时候妈妈就给我订了《婴儿画报》。妈妈一有时间就讲上面的故事给我听。虽然我当时还不是很懂,但画报上五彩缤纷的图画吸引着我的目光。到了我三岁的时候妈妈就让画报升级了,改订了《幼儿画报》。我非常喜欢看上面的故事,认识了聪明机智的小红袋鼠、活泼的跳跳娃等很多可爱的童话人物。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我的书箱里积了一大摞画报。这些看过的书该怎么办呢?
有一天,《幼儿画报》上提出了一条建议:“您好,您可以把您看过的书寄回杂志社,然后由杂志社捐给山区小朋友。让更多的小朋友感受读书的快乐。”我和妈妈看见了这条建议便马上带着十几本幼儿画报来到邮局,把书寄给了杂志社。为此我获得了杂志社授予的“爱心小天使”的称号。这件事在我幼小的心田播下了爱的种子。
后来我上学了,在夫小浓浓的儒教氛围中,我享受着老师的关爱、同学的友爱……在与同学、老师的朝夕相处中我尊师敬长、和睦友好,积极参加每次的“爱心义卖活动”,捐款捐物……因为我要用天使般的爱心,把更多的快乐传递给更多的人。
让爱心传递作文4在城市的我们,有没有想过在大山中的某个角落,坐落着一栋学校。那里的学生每天都要走几个小时崎岖泥泞的山路到达学校。路上也许会摔伤,也许会绊倒,他们也会坚持的爬起来…… 在班上老师的组织下,我们班开展了为某希望小学捐赠衣物及学习用品。刚到家,我就和妈妈说了这件事,让他帮我寻找我穿不下的衣服。我自己去找用不着的学习用品。
打开装学习用品的盒子。呵!好多用不着的啊!一年级用的计数器,二年级学钟时用的假时钟……还有胶囊笔、笔记本、尺子等等。不一会,我就找出了一口袋。妈妈也收拾出了衣服一大袋。我一看,哎呀——真是什么都有,笔、本子、旧的衬衫、短袖…… 同学们都带了许多东西,如书、书包、文具、衣物等等。大家带的东西堆在了一起堆成了一座小小的“口袋山”。大家都看着自己的成果笑了,大家笑得那么开心,笑得那么灿烂……
5.爱心传递高考作文 篇五
现在报纸、电视上总会报导一些新闻“--因被撞之后未能及时抢救,失血过多而死”“--因扶摔倒老人,而被冤枉。”一条条悚目惊心的新闻,一张张惨不忍睹的图片,犹如鞭子,一下一下地抽打着我们的心。“小悦悦案”让我们看到人性的冷漠,“彭宇案”让我们看到世态的炎凉。道德之火在一点一点熄灭,只剩下了微弱的火光。我们的社会多么需要伸张正义的人,我们多么希望惨案少些,再少些。
终于,我看到了曙光:一些向人们传递着正能量的高尚的人。
龚金川,是一所小学的校长,十四岁痛失了一条右臂,但他身残志坚。一天早上,他正在江边晨练,忽听“扑通”一声,一个重物砸进江中。紧接着,他又听到了惊慌失措的呼救声,看到了江面上漂浮着几缕银丝。他仿佛意识到了什么,奋不顾身地纵身一跃,跳入江中。风呼呼地吹着,寒冬的残阳无力地照射在江面上,刺骨冰冷的江水向他袭来,可这并不能动摇他救人的决心。他用右肩顶起了老人,左手不停地划水。江水不断地向他涌来,犹如黄金巨蟒般缠着他。这对于身高仅165米的人来说,是一种极限一种挑战,可他全然不顾,套住好心人丢来的绳子,一直坚持到了江边,成功救起落水者。回到家,家人看到他那水淋淋的样子大吃一惊,而他则是轻描淡写第说了句:“掉水里了。”他的事迹打动了无数的人,一股正能量犹如一泓清泉,流进了每个人的心田。
忘不了那一天,泉州市宏福园内哀乐低沉,泉州市领导和许多素不相识的市民,纷纷赶来为一位逝者送行。他不是什么领导,更不是什么伟人,但他,却是市民公认的“最美公交司机”。因为,在他生命结束的那一霎那,他用尽全力踩住刹车,保了一车人的性命。尽管他英年早逝,但他的精神犹如一股正能量,春风般,吹拂每个人的心灵。
因为大人们以身作则,就连孩子也成为正能量链条上的一份子。江苏一小男孩上学时不小心刮伤了一辆私家车,由于等不到车主,他留下了一张字条。车主知道后,深受感动,不仅没要求他加倍赔偿,还免了他的所有赔偿。男孩所传递的正能量,拨动着我们内心深处的那根弦。
正因为许多人都加入了传递正能量的行列中,因此,快熄灭的道德之火,终于又熊熊燃烧……
爱心传递高考作文范文2
爱心,一杯香气四溢的茶
爱是博大的,它能容纳百川,它能渗透一块坚固的巨石,它又如一杯香气四溢的茶,你越细细品味,你也就越能品出它的香味。
丛飞,这个曾经感动中国的人物,这个曾经赠送物品和300万元的人,这个帮助过178名贫困学生的人,在病危时竟没有人看望的人坦然地说:“不要责怪他们,我已不再需要医疗。”这是何等的宽容,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丛飞的品格,但我却说这是丛飞心中爱的表达。因为爱心是博大的。
爱心不是覆水难收。有人说,爱心就像一盆水,泼出后将不再收回。我却说,爱心本来就不像水,因为爱心可以传递,爱心可以容纳一切。也许,有些人认为爱心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我说这是肯定的。
爱心永存,我心永恒。
曾经说着一些令人感动的事,曾经读着一些令人感触颇深的文章。想到爱心,就想起一篇文章。文中记叙了一位小姑娘和她的妈妈向因为火灾失去了妈妈的小强捐赠物品的经过。
开始时,小姑娘只捐些自己不想玩或是已经旧了的玩具,经过小姑娘妈妈的劝导:“捐赠时,需要捐赠对自己,对别人很重要的物品。”年幼的小姑娘思索了一会儿,又问了一句:“妈妈,捐赠的物品可以要回吗?”妈妈说:“当然不可以。”小姑娘静静地思索着,终于含着泪,牵着自己妈妈的手跑向小强,对小强说:“小强,我把妈妈给你了,今后你就有妈妈了。”说完小姑娘便跑出了人群,哭泣着……
当然这对于我们来说,这小姑娘是多么的幼稚,可从她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小姑娘的内心是多么的美好。爱心是无价的,爱心是永存的,只要我们心中充满爱心,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真的,爱心真如一杯茶,你愈品时它愈浓。它可将每一个心灵融化。即使品一口也能品出茶的清香,品出一个人的品格的美丽,乃至一个人的魅力所在。
丛飞的一句话,小姑娘的一个动作和一句稚嫩的话语,我们可以品出他们的人格美和心灵美。没有太多的理由,都源于爱心的作用。
爱心永存,我心永恒,世界也会因爱心而变成美好的人间。
我们共同期待着充满爱的世界。
我们畅想那里山清水秀,那里鸟语花香
爱心传递高考作文范文3
爱心是照射在冬日里的阳光,使病痛交加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独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一股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命的希望,奉献爱心,让这个世界到处都充满爱的痕迹。
丛飞被评为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在他37岁的短暂人生中,进行了长达11年的慈善资助,参演400多场公益演唱会,他资助了183名贫困儿童,累计捐款300多万。直到他去世的前十天,他提出停止静脉不要治疗,要把资源留给真正需要的人还提出在去世后捐出眼角膜。丛飞捐出的眼角膜使五名眼疾患者受益。
王绅森早年在工作中遇到生活困难的学生,都会自掏腰包,及时帮助。自2012年起,他开始依靠回收废旧物品挣钱助学,一个晚上下来,他可以捡满两三辆三轮车,每个月下来捡到四五百元,多年来,天天如此。
这样无私奉献的人多得数不胜数,王玉给急需帮助的孤儿寡母捐款每年两万,坚持15年,并承诺能够捐助30年。白若礼老人一位退休职员,20多年,20年的岁月捐款35万,资助了300多个学生上学。把整个寒冬挣来的3000元钱,全交给了某校的贫困学生们。90岁已无力再踩上自行车,也无力再经营支教公司,他就去给人看车把省吃俭用的钱存着,存够了500元,再捐出去。
她们都跟那些孩子们素未谋面,却毫无怨言的付出自己的所有,他们的事迹感动了许多人,感动了全中国。
也有许多人用小事默默地奉献自己的爱心,公交车上主动给了老人,小孩,孕妇让座。扶老人过马路,给乞讨的人投一点零钱,买下卖小商品的那些老人的东西。也许这些都只是小小的举动,但他们的爱心,让这个社会变得温暖有爱。
爱心是一首动听的歌谣,让疲惫的人们感到温暖,我们应多奉献爱心,做我们力所能及的。让这个社会,这世界变得不再那么商业化,而是人情味满满的。
爱心传递高考作文范文4
将爱心传递下去
很久以来,我都不知道年轻与富有活力是如此幸福。终于在这一天我懂了。从没有去过敬老院,在参加了学校举行的活动后,我深深的被震撼了。
三月的阳光暖暖的,敬老院的院子里静悄悄的,只听见光秃秃的树干上小鸟在啾啾的叫着。在我原本的印象里,敬老院应该是华丽的,它有着白花花的墙壁,泛着光的地板和一群边聊天边吃着瓜子的老人,很是热闹。但当我提起脚,迈进敬老院大厅的门槛时,我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寂静和寂寞。
迎面而来的是一排排枯瘦的老人,他们非常欢迎我们的到来。同学们为他们表演了节目。每一个节目结束后,他们都使劲鼓掌。在欣赏完精彩的节目后,就该到同学们和老人们谈心的时间了。同学们有的搀扶着老人,拉着他们的手,去外面的院子里晒太阳;有的和老人在屋里唠嗑。尽管有些老人的耳朵听的不是很清楚,但我还是感受到了他们眼里那种对倾诉的渴望,对交流的渴望。
在小时候,别人问我如果长大后挣了钱,怎么赡养爸爸妈妈?我就会自豪的回答:等我将来挣了钱,一定把他们送进的敬老院。因为我觉得在敬老院里,都是些年相仿的老人,他们都有同样的话题和同样的喜好,在那里,我的父母也许会很快乐。但是,现在我改变了想法,我觉得无论多好的敬老院,父母也不会幸福的,因为那里没有真正关心爱护他们的人,当他们老了的时候,他们真正需要的是自己子女的爱,那样才会很幸福,才会得到一种爱的满足,其他的别无需求。
孩子们在身边,会很快乐、幸福。但是反过来,那些没有子女的老人,怎么办?他们更需要精神上的抚慰。他们同样也渴望有人倾诉有人关心。也许某一天,他们当中会有某一个人会默默的走了。没人会记得他们。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他们的有生之年,让他们感受到与有子女的老人一样的开心、快乐和幸福。所以,无论将来怎样,我都会尽全力去关心去呵护爸爸妈妈,陪伴在他们身边,不让他们有孤单寂寞的时候,尽管可能长大后有一些困难,但我会尽力的……
总有一天我们也都会老去。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老了,身边没有儿女会是什么样的心情。换位思考一下,也许更多的人可以体会到那些老人的悲凉了。也许我们现在所能做的只是需要一声问候,一点关心就足矣。
爱心传递高考作文范文5
俗话说:秀的人不是最聪明而是那些对社会有贡献的。爱心不是一瞬间的事,而是一个过程,因此传递爱心就是一种让我们坚持下去的方式,传递爱心,让世界充满快乐。
不知不觉,今天已经是三下乡的第四天了,而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一直资助坑塘希望学校午餐的清远博爱学校老师们来到这里,老师们带来了很多东西如书、笔、还有吃的等等。这些东西或许可能是现在很多人唾手可得的,但可以把这件事做出来就是一种爱心,看着和老师们一起的一名五年级学生,背诵着一口流利的英语,不觉心中有点难过,因为环境使学生们失去了某些东西,一个学校只有四个老师,一个学校只有20多个学生,一年级到六年级,她们的英语课没有上过,更别说口语课。有时候,生活就是这样残酷,但你必须要坚持,令人欣慰的事,这里的学生特别天真,特别勤奋,我相信,几年之后,他们也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也可以考上好的大学,因为上天总是眷顾不放弃的人。
听着那些老师对学生们的问候和鼓励,我忽然发现爱心的传递的重要性,而坚持是支撑爱心传递的纽带。其实不只有老师在支教,很多人都在默默地贡献自己的爱心,不需要回报,甚至有一些人把支教当作了她们的职业,领着微薄的工资,尽着自己的努力。
坑塘希望学校的邝校长毕业于“211”学校,但他没有选择去环境条件更好的学校,而留在一所与外面隔离的大山,出去买东西都要20公里,而且公路曲折难行,而那份要帮助孩子们的热情支撑他留在这所学校十几年。坚持一件事十几年不容易,尤其是一件把支教当成自己的工作。传递爱心,让爱充满世界。
在这个信息时代,娱乐圈的复杂化并没有磨灭一个人纯真。明星江一燕默默地去山区支教了八年,她说:“支教是一种享受不是工作,支教就像我做的事情、走的路一样,一点一滴,慢慢的,小小的,但它是可以深入人心的。与孩子们相处让我知道爱的重要意义,会知道你的价值何在,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爱心让我们不再孤独成长,成为我们漫长路上前行的灯光。
传递爱心,是一个漫长过程,希望不要再出现四川地震那时收养孩子几年之后再抛弃的她的案例,人心经受不了那种给了你爱之后再抛弃你,这是一个残忍的过程,不是真正的爱心。希望经历这样的“爱心”后,你们仍是纯朴的少年。
传递爱心,坚持不懈。
6.传递爱心作文 篇六
一走进大门,大家便被“奉献”的氛围所包围,许多的献血者正在献血中。孩子们看在眼里既好奇又敬佩,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问起了工作人员朱老师,“这血能保存多久呀?”、“为什么献血时袋子分三袋呀?”、“我们能献吗?”……孩子们“八褂”的问题期待着朱老师专业的解答。朱老师先留了一个悬念,她带领着孩子们逐一参观了献血大厅、血液检测实验室、血液半成品库、成分制备室等,并详细地介绍了献血的常识和血液的来拢去脉。孩子们显得特别的兴奋,这些地方平时不对外开放,今日里难得一见,大伙能把血液中心的地方浏览个遍,学习了课本里学不到的知识。现场,孩子们更是与献血者们交谈了起来。“这么粗的针头扎进去痛不痛?”女同学看着这么多的血有些害怕。“其实跟打针差不多,不痛的,而且适量的献血对身体健康有益,最重要的是能帮助到别人。”志愿献血者的一番语,让孩子们敬佩不已。
血液不是商品,是无价的。诚如那句宣传口号“您的献血,是托起他人生命的希望!”青少年们通过一次深刻的现场学习,更充分认识了血液可以再生,生命只有一次的意义。大家表示:长大以后,一定要参与到无偿献血中,成为一名快乐的献血志愿者。
7.爱心传递作文 篇七
让爱传達一为叶旺淸加油校_爱心义卖, ”c u 1t-·_一—·ij·······“老师, 买点蜂蜜吧, 为叶旺清同学献爱心。”3月24日下午, 三门职业中专校门口人头攒动, 虽然已经是放学后, 但老师和同学们还迟迟不肯离去, 因为这里正举行一场“让爱传递——为叶旺清加油校园爱心义卖”活动。据了解, 叶旺清是三门县第二职教中心201 2级学前教育专业大学预科班的一名高三学生。她不仅文化课成绩优秀, 而且多才多艺。然而, 自今年年初起, 叶旺清便幵始高烧不断, 先就医于三门县人民医院 (中医院) , 一星期后转到台州医院, 经过各项检查后, 被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2月16日开始, 叶旺清转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简称“浙一医院”) 接受治疗, 病情虽然得到了缓解, 但还是反复无常, 随时有生命危险。有一次半夜两点, 叶旺清病情突然恶化, 双眼翻白、口吐白沫, 几乎失去了生命体征, 经过竭力抢救, 才苏醒过来。目前, 叶旺清在浙一医院平均每天开销5000元左右, 住院至今, 已花费了近10万元, 几乎花去了家里的全部积蓄。然而, 医药费用缺口仍达三四十万元。据了解, 她家境困难, 父母长期务农, 收入甚少, 负担不起如此高昂的费用。为了帮女儿筹集医药费, 叶旺清父母四处奔波, 现已负债累累。“上星期在首府广场和蟠龙公园, 健跳和亭旁校区的学生已经开展了类似的活动, 他们一共募捐到3万多元, 我们城关校区的学生同样也不甘示弱, 都说要把爱心接力下去。”旅游财会学部的周彬彬老师说。在活动现场, 共有15个摊位, 有卖汤圆、饺子、油豆腐等小吃的, 也有卖小饰品、小玩具等生活用品, 同学们俨然一个个小老板热情地招呼着, 希望能够多为叶旺清同学筹集款项。据悉, 此次义卖募捐活动由校学生会自发组织, 现场还有精彩的学生义演。为了这次活动, 师生们从上星期四就开始组织策划, 班主任以及任课教师也都尽上自己的一份力, 指导学生画宣传画, 与学生一同制作募捐箱, 等等, 所出售的东西也均为同学们自掏腰包釆购。活动结束后, 同学们会将出售所得的钱款全部捐出。“给我来两碗菠萝。”一位老师豪气地甩出100块钱, 对正在找钱的学生说:“不用找了, 献爱心。”同学们也同样慷慨解囊, 掏出自己本就不多的生活费, 你10块, 我5块投进募捐箱。一些本来要去食堂吃饭的同学也折返了脚步, 准备在现场买点小吃填饱肚子。老师和同学们争相尽上自己的绵薄之力, 短短一个半小时, 共筹集到善款18141元, 连同三门县慈善总会的5000元全部打进叶旺清本人的银行账户。如果你想帮助叶旺清同学, 可以拨打叶旺清父母的电话:15867622823。
8.传递爱心,播撒阳光 篇八
尊老爱老,心系孤寡显真情
端午临近,“微粒”志愿服务队成员杨宇彤和其他几名队员又在商量着去看望宁津街道敬老院老人的事情。帮助老人整理内务,陪老人闲聊家常,这是多年来志愿服务队队员们逢节假日的“必修课”。院里的老人们熟识她们中的每一个成员,看到她们来,从心底里欢喜。“看着这些孩子忙碌的身影、欢笑的脸庞,俺们这些老头、老太太心里暖暖的。”住在敬老院里的张大松大爷说。
“微粒”爱心志愿服务队由22名学生组成。每到周末,她们都会分批分组地来到敬老院、孤寡老人家中,为老人们买菜、打水、做饭、洗衣服、收拾家务。在重阳节等节日,她们还会编排一些歌舞、器乐演奏等节目,给老人带来无限欢乐。“看到老爷爷、老奶奶开心,我们心里也会充满幸福感和成就感。”杨宇彤自豪地说。
热心帮扶,情暖同窗传爱心
在校园里,谈起“微粒”志愿服务队的事迹,师生们无人不知。三年来,她们坚持不懈地帮助残疾同学,无私奉献爱心,成为全校师生学习的榜样。
2011年9月份,刘雅文和小芳(化名)一同升入初中,并成为了同班同学。小芳因患有脑瘫,身体行动不便,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得知情况后,刘雅文主动与小芳成为了好朋友,帮助小芳打饭、背书包、上下楼梯,包办了小芳在校除了学习以外的一切事务。在她的感召下,同班同学马明瑞、杨宇彤也积极担负起了帮助小芳的任务,共同组成爱心帮扶小组,照顾她的在校生活,上学、放学、课上、课外形影不离。在“微粒”小组的悉心照顾下,内向的小芳慢慢变得开朗起来,对生活充满了自信和向往。
队员们的爱心行动感染了学校全体师生,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等事迹也因此不断涌现,爱的正能量在全校汇聚。“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细小的微粒也有聚成高塔之时。我们愿用微小之举,向全校、全社会传递正能量,让爱充满人间。”“微粒”们坚定地说。
9.爱心传递作文 篇九
这件事一传出,六年段家委会立刻组织同学们开展一次爱心义卖活动,让同学们将家里闲置的有用物品,带到学校大门通道南侧来参加义卖。为了方便大家付款,这次义卖还准备了微信支付方式。义卖所得的善款,将全额捐赠给这两位失怙的同学。
周三、周四下午的义卖现场人山人海,各种物品琳琅满目。不一会的功夫,每一件爱心物品都找到了新的主人。二年二班同学向大队辅导员苏老师反应说物品太少,选购时间太短,想要自设摊位,供前来参加义卖活动的同学和家长进行选购,老师欣然同意,义卖活动就这样又持续了一个多小时。
除了义卖活动,家长们还自发组织了爱心募款。听说,四年一班家长在一天内捐款四千余元!四年二班家长捐款也达四千元!我们班也不例外,林佳玲同学、林振誉同学、洪佳馨同学每人捐款50元,阮永康同学捐款120元。没想到平时调捣蛋的永康同学竟是这样富有爱心的人!其他班也各自捐献了爱心。我也有根据自己的能力,积极参与了义卖活动。
10.把爱心传递作文 篇十
在一个停靠站,忽然上来一个大姐姐。只见她鹅蛋型的脸上带着微笑,露出两个小小的酒窝,甜甜的,让人一看就很想亲近。我对自己说,她一定是我的救星。于是,我大步向她走去,问她:“大姐姐,我可以用20元和你换一些零钱吗?”
她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对我笑笑。本来我以为她和那些大人一样,没有想到,她居然从口袋里掏出几个硬币投了进去,然后让我坐下。那时我虽然还小,但是我清楚的很,我知道那个大姐姐帮我付了钱,因为她投进去4元,实际上每位乘客只需要投进去2元就可以了。
大姐姐找个座位坐了下来。我走到她身边,也坐了下来,对她说:“大姐姐,那两元钱我一定会还你的!”说着,便掏出了那张20元纸币。
大姐姐终于开口说话了:“我不要你还我那两元钱,我只要你答应我,以后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你也去尽力帮助别人就行了,这叫‘爱心传递’!”她微笑着对我说。我感动极了,认真地点了点头。
11.爱心传递,再探脚里 篇十一
4月底,《都市丽人》与玄奘之路志愿支教队再探脚里。此行,我们看到很多可喜的变化。虽然到脚里仍没有公路,但平整过的道路已能行驶汽车。这样我们带过去的大量教学物资就能直接运到学校。新建的教师宿舍和教工厨房都已投入使用。操场上我们捐赠的篮球架刚刚装好,孩子们已经在玩了。电教教室已配备了必需设备电脑、投影仪、DVD和音箱,基本能满足多媒体教学的需要。大家捐的书刊放满了3个书架,这个教室也成了孩子们的乐园,他们一有时间就会跑过来找书看。由于缺少教师,脚里小学的
孩子很难接受到情感及感性素质的教育。所以我们此次特别准备了艺术手工课、艺术音乐课、趣味英语和阅读4门课,作为他们平日课程的一个补充,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尤其是艺术课,无论是做相框、画风筝,还是学唱歌,都取得了超过预期的效果,非常成功。
脚里小学的支教活动将会一直持续下去,以后还将会有一批批的短期支教老师赶赴那里。关注孩子们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关注这里的老师,尤其是长期支教的老师,他们付出了太多。所以支教队也在积极地联系贵州省教育部门,并设立了一个校长培训计划,组织像脚里小学这种偏远地区小学的校长集中到贵阳先进的学校进行学习和考察。通过学习和借鉴先进的办学经验和方法,从而提高自身的办学和教学水平。
12.传递爱心作文 篇十二
上面写着:“您好,您可以把您看过的书寄回杂志社,然后由杂志社捐给山区小朋友。让更多的小朋友感受读书的快乐。”我和妈妈看见了这条建议便马上带着十几本幼儿画报来到邮局,把书寄给了杂志社。为此我获得了杂志社授予的“爱心小天使”的称号。这件事在我幼小的心田播下了爱的种子。
后来我上学了,在夫小浓浓的儒教氛围中,我享受着老师的关爱、同学的友爱……在与同学、老师的朝夕相处中我尊师敬长、和睦友好,积极参加每次的“爱心义卖活动”,捐款捐物……因为我要用天使般的爱心,把更多的快乐传递给更多的人。
13.传递爱心作文 篇十三
事情发生在前几天的一个早晨。那天,我独自一人去买早餐。“油条、豆腐脑、包子……”随着一阵阵叫卖的吆喝声,我来到了早餐市场。不顾得看其他店铺的东西,我就直奔自己最喜欢吃的“于记功夫汤包”的店门口。“阿姨,买两个肉包。”说着我就准备付钱,可是一掏口袋,天哪!我的口袋空空如也!钱竟然不翼而飞!怎么办?这可怎么办?我急得团团转,泪水就要涌出来了。
这时,耳边传来一个温柔的声音:“孩子,你怎么了?”我抬起头,看到一张中年妇女慈祥的笑脸。“我、我买早餐的钱不见了!”那位阿姨笑了笑,转过头去和卖包子的阿姨说了一句什么话。我心想,她一定不会搭理小孩子的。可没想到的是那位阿姨紧接着从兜里掏出两元钱递给了卖包子的老板。顿时,我的心头涌上一阵温暖。我要求记下她的电话,以便还钱,可阿姨却微笑着拒绝了。她说:“孩子,你只要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把这份爱心传递给他就行了。”
以后的日子里,我牢记阿姨的这句话,每当他人遇到困难时,我总是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在我心中,爱心就如同点点滴滴的星光,汇聚在一起,就能够照亮整个夜空,照亮每个人的心房!
14.爱心传递,抢援灾区 篇十四
长期以来,劲牌公司把企业的社会责任放在首位,频频伸出赈灾扶贫之手。截至目前,劲牌公司已累计捐出2.7亿余元公益善款,为社会源源不断地注入正能量。
向灾区伸出援手
据民政部门统计,截至8月8日15时,地震共造成617人死亡,其中鲁甸县526人、巧家县78人、昭阳区1人、会泽县12人;112人失踪,3143人受伤,22.97万人紧急转移安置。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高度重视,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当前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努力减少人员伤亡,妥善做好群众安置工作。
天灾无情,人间有爱。在接到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消息的第一时间,劲牌公司董事长、总裁吴少勋指示:向灾区伸出援助之手,为灾区人民渡过难关贡献一份力量。劲牌公司行政总监余敦文组织相关部门商议并请示董事长同意,立即决定捐款100万元,帮助灾区渡过难关,后期密切关注灾区救灾工作进展情况,必要时再追加捐赠。
据悉,这笔款项将通过湖北省慈善总会汇到云南省昭通市慈善总会,并由公司云南昭通市场经理代表公司赴灾区慰问。据湖北省慈善总会消息,这是湖北省首家向云南昭通地震灾区捐款的企业。
注入社会正能量
长期以来,劲牌公司积极履行企业使命,勇于承担社会责任,频频伸出赈灾扶贫之手,2008年已向汶川地震灾区捐款1181.34万元,2010年向玉树地震灾区捐款1000万元,2013年向雅安地震灾区捐款500万元。
截至目前,劲牌公司的公益捐助额已达2.7亿余元。为了让每一笔公益资金落到实处,用在刀刃上,2006年起,劲牌公司改变了以往的捐助方式,由慈善总会统一安排和发放,对所捐款项的使用情况进行严格把关,确保专款专用。
然而,公益之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吴少勋认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社会财富,就要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企业财富来自于社会,也应回馈于社会。他同时表示,在今后的发展中,劲牌公司将继续贯彻“情系社会共创繁荣”的社会理念,为公益慈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用产品回报社会
对劲牌公司来说,生产出安全、优质、绿色、健康的产品,是对社会最大的回报。
数十年来,劲牌公司始终将改善民众健康状况、提升民众生活品质作为矢志不移的奋斗目标,将专业化作为持续前行的根本动力,通过全面掌握生产优质产品的专业技术,加速企业创新步伐,推动行业进步。
为了给消费者不断提供更健康更优质的产品,劲牌公司构建了中药现代化平台,及时研究顾客需求,时刻关注国际最先进的技术工艺。与此同时,劲牌公司还从产业链源头抓起,持续推进标准化管理,加强执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对产品所需原料、用水及包装用材实行全程、实时、有效的监控,持续推出最新的健康产品与服务。
作为一家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劲牌不但提供健康的产品,更传播健康的理念。通过持续的健康公益性质的营销与传播活动,逐步树立健康饮酒新风尚,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创建文明和谐的社会而做出自己的贡献。
未来,劲牌公司将继续为社会的安定繁荣、经济建设尽一个企业公民力所能及的力量,坚持不懈地推动社会各界更多地关注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共同构建和谐社会。(支点杂志2014年9月刊)
15.让爱心传递下去作文 篇十五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让爱心传递下去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让爱心传递下去作文1在公园漫步着,天空中忽然多了几朵乌云。前一秒的阳光明媚,下一秒竟倾盆大雨!
来往的行车中,我四处找着避雨的地方。终于看到了一棵大树,我站在大树下。终于看到了一棵大树,我站在大树下,不知所措的站在那里看着行走的路人。一颗颗雨滴依然拍打在大地上。本来打算等雨停的时候赶紧睡跑回家,可是等了1分钟,10分钟,20分钟,30分钟,40分钟雨还是没有停。就在我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她出现了。
她是一位年轻的姐姐,看起来20左右的姐姐。她面相和蔼,戴着圆形眼镜。笑着问道:“小弟弟你怎么啦?是不是没有带伞回家?”“我家里这好远,我在这里等雨停了回家。可是足足等了40多分钟,雨还是没有停。”“嗯,姐姐这里有一把伞,我借给你吧。”“我怎么用你的伞呢?如果我用了你的伞,你怎么回家呢?”“没事,姐姐的家就在这附近。”“可......”还没等我说完她已经开始走了。我站在远处大声问道:“那我要怎么报答你呢?或者怎么把伞还给你呢?”最后我只听见一句话:“让爱心传递下去!”
把爱心传递下去!
在了那一刻,我的双眼红了。对短短的七个字,短短的一句话。却代表这么大的含义。对,让爱心传递下去,也许这样,才是对她最大的感谢,让爱心传递下去不仅仅是一句话。更是一种表达爱心的`一种好方式。
让我们把爱心传递下去,让世界更美好,让世界充满爱心吧!
让爱心传递下去作文2爱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我一直不懂什么叫爱心,直到一件事的发生,才让我记住了爱的意义。
那是一个下雨的早晨,我走得匆忙,直到上了公交车才发现忘带钱了,这时,车已经开动了,想再下车回家去不可能了,我想,是应该向车上的叔叔阿姨借一块钱呢?还是一到学校站点就冲下车去,逃避责任呢?我反复思索着,两种不同的想法在激烈地碰撞,我身后的售货员阿姨似乎看出了我的焦虑,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
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转过去,她问我:“小朋友,你怎么了?是不是有些难受?”“我,我……”我吞吞吐吐,没敢说出来。“没事,有什么事情,阿姨可以帮你!”
“我今天早上走的太匆忙,忘带钱了,”我非常害怕,害怕下一秒阿姨就会让司机停车,把我推下去。可事实恰好相反,阿姨拿出了自己的钱包,从里面掏出一块钱塞进我的手里,说:“这一块钱给你,快去把它投进前面的箱子里吧!”
“不,我不能要你的钱,我应该下车的。”我推辞。阿姨说:“那么,好吧,你把这一块钱收下,以后遇到有人忘带钱了,也替他买一张票。”
我终于懂得了:“奉献一份爱心,收获一份快乐。”从那以后,我每天都多带一块钱,想有机会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16.传递爱心作文 篇十六
我是深圳晚报少年之星小记者。但我只能尽到微薄之力:向各位亲朋好友、深圳市市民,做献爱心,传递工作。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四川地震发生不久,我们学校就举行了抗震救灾捐款仪式。李校长向我校全体师生发出了捐款倡议书,号召大家行动起来,为灾区的人民献爱心。这份倡议书得到了师生们的热烈响应和踊跃参与。为了表达我对灾区的爱心,我捐出了我的全部的零用钱。六(1)班的一位同学捐出了1000元。就连我校的退休的老师也捐出了3、400元来救灾我们南园小学生们共捐了十万余元。
为此,我得到了通知,我连哭了两夜。新想:我一定要和我的好朋友去做捐款宣传工作。
17.做一个传递爱心的学生 篇十七
印度人特雷莎是一个修道院的普通姆姆。她把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奖章和奖金19万美元,全部捐给印度贫穷的人和麻风病患者。她走访了摩提吉这个贫民窟中的许多家庭,发现了许多家庭中的孩子都没有受到教育,她的感触很深,所以她在一棵树下成立了一个露天小学。他们没有黑板、没有粉笔,没有桌椅,他们只用树枝作笔、地面作纸。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竟然从几名学生发展到40余名学生!显然她付出了无数努力啊!但是,她始终用微笑面对孩子们,乐此不疲地给孩子们灌输知识。
在文中,特雷莎姆姆有一句话,使我感触很深:“只有读书才有出路 ,也是摆脱困境的唯一出路。”这句话让我认识到这才是真正的善中的大善,爱中的大爱。为什么呢?因为物质只帮助解決了一时的问题,而不能让他们从根本上摆脱困境。特雷莎姆姆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才从教育入手给予孩子们一生受用的东西,那就是知识。只有掌握了足够的知识才能摆脱困境,让生活更美好。
读完这篇文章,让我对特雷莎姆姆从心里更加崇敬了,同时也让我深深地意识到学习知识可以改变命运、造福社会,还可以像姆姆一样通过学习知识去帮助别人、奉献爱心。
感谢《慈善读本》,让我了解了这么好的爱心故事,我也要努力学习,做一个传递爱心的学生。?誙
【爱心传递作文】推荐阅读:
快乐春节爱心传递作文09-06
“爱心传递”活动总结08-04
爱心捐赠传递温暖11-25
无私奉献,爱心传递12-09
爱心传递活动策划书07-17
感谢他人的随笔:传递爱心10-08
东华大学信息学院爱心传递志愿者服务协议书(少管所)01-14
传递话题作文07-24
微笑传递作文10-31
传递希望的作文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