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聘任制国内研究综述

2024-12-31

高校教师聘任制国内研究综述(共10篇)

1.高校教师聘任制国内研究综述 篇一

高校教师聘任制的法律透析

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夏渊源

摘要:高校教师聘任制是国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的教师管理制度,是高校与教师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以合同形式确认教师的职务、职责以及双方权利和义务的教师任用制度。但由于现行教育法律、法规对高等学校与教师权利、义务规定的不对等,以及高等学校同时拥有管理者与聘任者的双重身份,导致高校教师聘任形式上的平等和实际上的不平等。因此,只有完善现行教育法律、法规,加强对高等学校聘任权的监督,明确教师聘任适用的法律依据,才能保证教师聘任制的依法实施。

关键词:高等学校;聘任;教师聘任制;教育法

高校教师聘任制是国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的教师管理制度,是高校与教师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以合同形式确认教师的职务、职责以及双方权利和义务的教师任用制度。1993年,《教师法》首先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1995年,《教育法》以基本法的形式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职务、聘任制度,通过考核、奖励、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1998年公布的《高等教育法》第48条规定:“高等学校实行教师聘任制。”至此,高校教师聘任制步人法制轨道。

一、应然的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制

从应然层面讲,高校教师聘任制的法律内涵主要有以下 几方面:

1.高校教师聘任制应当遵循双方地位平等的原则。《教师法》第17条规定:“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双方地位平等的原则,由学校和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高等教育法》第48条进一步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实行教师聘任制。教师经评定具备任职条件的,由高等学校按照教师职务的职责、条件和任期聘任。高等学校的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双方平等自愿的原则,由高等学校校长与受聘教师签订聘任合同。”从法律规定来看,高校是拥有充分自主的聘任权利的主体,具有高校教师资格的公民则是享有自主受聘权利的劳动主体。双方就聘任问题充分协商,基于意见一致或相互同意而建立聘任关系。在聘任过程中,作为聘任人的高等学校和作为受聘人的具有高校教师资格的公民在权利与义务方面是对等的,应该遵循公正、公平的原则,不能把单方面的意愿强加给另一方。“实施聘任制的学校,学校与教师的关系是以共同意愿为前提,以平等互利为原则,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没有行政隶属关系。”[1] 2.高校教师聘任制是聘任人与受聘人双方的法律行为。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聘任关系的建立。聘任关系建立的法律实事是聘任人和受聘人签订聘任合同。合同的签订应建立在双方地位平等的基础上,应充分体现聘任人的聘任决定权和受聘人的自主选择权。作为聘任人的高等学校应在聘任前根据学校的实际需要,制定所聘任的教师职务和职位,并对各岗位的职责、待遇等情况予以具体说明,接受符合具备高校教师资格的公民的竞聘报名,并对竞聘者的资格进行审查、考核,从符合任职资格的竞聘者中择优聘任,形成聘任意见或聘任决定。而具有高校教师资格的公民,则可以自主选择教师工作岗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应聘或拒聘。当聘任人与受聘人在共同意思表达的基础上,双方签订聘任合同,高校与受聘教师的聘任关系得以建立。第二,聘任关系的维持。聘任人与受聘人在聘任 合同续存期间,双方应遵守合同内容。高校依据合同为教师提供教学、科研、学术交流、进修提高的条件,解决教师住房、支付教师工资报酬;教师则按照合同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第三,聘任关系的终止。聘任期满后,聘任人与受聘人关系自动解除。另外,聘任期间,教师因种种原因提出辞聘或 高校解聘教师,也会导致聘任关系的终止。[2

3.聘任过程中的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有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上的法律责任既包括法律规范所规定的不必强制履行的各种义务,也包括由于实际违反了法律规定而应当具体承担的强制履行的义务。而这里所说的法律责任是狭义的法律责任。法律责任的解释有两个含义:第一,揭示了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之间的因 果关系,即法律责任是违法行为引起的后果。没有违法行为的发生,就不会也不应该有法律责任的出现。因此,只有实施了某种违法行为,才谈得上追究法律责任。第二,强调法律责任的国家强制性,即国家通过强制力对责任人的财产或人身自由的强制限制或剥夺。按照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在聘任过程中,作为聘任人的高等学校的法律责任主要有:行使权力不当,聘任的程序与方法违反法律规定;在聘任期间,未尽合同规定的义务,违反合同的规定;没有正当理由,缺乏充足依据,解聘教师等侵害教师合法权益,造成受聘人的合法权益损害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作为受聘人的教师,在其聘任合同签订后,不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给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或在聘任期间,主动请求用人单位解聘任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依照相关规定与合同约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实然的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制

应然的教师聘任制与实然的教师聘任制存在较大的差距,甚至相互冲突。一方面,教师聘任制度与教师的资格制度、职务制度紧密相关,取得高校教师资格和教师职务才能有资格受聘高等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在教师资格制度中,高等学校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委托,对本校教师以及拟聘本校的教师实施资格认定,代替履行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在教师职务评审中,高等学校作为法律、法规的授权组织,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因此,无论是在教师资格认定还是在教师职务评审过程中,高等学校与教师之间形成教育行政法律关系,教师作为行政相对人与作为行政主体的高等学校或教育行政机关的法律地位不对等,教师必须服从国家、学校的命令,听从分配与调配。因此,在聘任制过程之中,他们不可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以自己的意愿自主地选择聘任岗位,虽然《教师法》、《高等教育法》将平等作为教师聘任的基本原则,但因为教师资格的取得和职务的评定大多有赖于受聘的高等学校,因此,在实际聘任过程中,受聘教师很难以平等主体的身份与聘任的高等学校平起平坐。另一方面,法律对高等学校与教师权利与义务规定的不对等性,也使聘任制在实施过程中步履艰难。《教育法》规定,学校有“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的权利,而没有规定教师有受聘与否的自主权。《教师法》规定:“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根据国家规定,自主进行教育管理工作。”《教师法》赋予高等学校管理教师的权利;而教师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这种不对等性规定,造成在聘任过程中教师的被动格局。同时,作为法律、法规的授权的行政主体,高等学校拥有法律、法规赋予的管理教师的权限,其中教师聘任就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这就形成了一种非常微妙的格局:作为管理者,高等学校与教师之间是不平等的管理与被管理的法律关系,学校处于领导的、管理的、命令的、主导的地位,教师则处于被领导的、被管理的、服从的、被动的地位;而作为聘任人,高等学校与受聘教师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聘任合同的达成,是平等双方基于共同意思表达基础上形成的。高等学校同时拥有管理者和聘任者双重身份。在这种双重身份下,高等学校很难主动放弃行政职权,而把自己摆在与教师平等的地位,与教师进行平等的协商、对话,学校可以理直气壮地对教师进行领导与支配,特别是法律对聘任合同缺乏详细规定的情况下,高校更习惯于通过行政手段干预聘任过程,从而导致在高校教师聘任制实施中形式上的平等协商和实际上的单边任命,教师聘任制并没有走出传统的教师任命制的阴影。加之长期以来教师与高等学校形成的复杂的关系,如人事关系、住房、子女就学等等,使教师在聘任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地位。这种现实与《教师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的精神是不一致的。

三、高校教师聘任制的完善

完善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制度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克服当前高校教师聘任制存在问题的必由之路。

1.从立法上讲,对教育法中相关法律条款进行修改、补充,并及时制定与上述法律相配套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等下位法规是十分必要的。现行教育法在对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制进行规范的过程之中,依然没有摆脱传统的“管理论”的价值取向,更多地将教育法理解为管理法而非维权法;更多地是从提高管理效率的理念出发,而非从维护公平、正义的视角设置法律条款。立法者在考虑政府与学校的关系时,更多地是考虑政府如何实施对学校的管理,将权力的天平倾斜到政府一边;在设置学校与教师、学生的关系时,更多地是思考学校如何有效地管理教师与学生,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这种价值选择,造成现行教育法在对学校与教师权利与义务的配置上的不对等。《教育法》第28条在关于学校的权利中,明确规定学校行使“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的权利,在这里,法律赋予学校的聘任决定权是非常明确的,但现行法律对教师行使拒聘权却没有做出相应的规定,教师无法合理行使拒聘权,法律的公正、公平原则得不到实现。在实践当中,教师拒聘原本是合法的行为,但因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教师的拒聘权在一定程度上被剥夺或受到限制。而这一现象的形成与教育法对教师拒聘权的规定的缺失不无关系。

2.从法律适用的角度看,明确教师聘任的法律依据是化解聘任纠纷的有效途径。高校教师聘任制是高等学校与教师在遵循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下,在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的基础上签订聘任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和责任,形成的高校教师任用制度。聘任制就是聘任合同制,聘任关系就是合同关系,合同关系是高等学校与教师法律关系的基础。对这一性质,以及聘任争议适用《教育法》、《教师法》和《高等教育法》以及《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理论界与司法实践界几乎没有争议。但高校教师聘任制与劳动合同制是否有本质区别?高等学校与教师的法律关系是否可以认定为劳动合同关系?是否适用《劳动法》调整,理论界与司法实践界存在较大争议。

笔者认为,高校教师聘任合同无论就其形式,还是就其合同的内容及其产生的权利与义务,都应属于劳动合同的范畴。“劳动法应该是劳动领域的基本法,应该统领一切劳动关系。所有有关劳动关系的立法都应以它为基础。事业单位与其职工的关系,包括学校与教师的关系,本质上也是劳动雇佣关系,应该可以使 用劳动法。”[3]教育法对于教师聘任制的规定与《劳动法》中有关劳动合同的规定是一致的。聘任制的一切原则、聘任合同的签订和效力的评价,合同的变更、转让,合同的履行、终止、争}义的解决都与劳动法的相关规定相一致。高等学校与教师签订聘任合同就是劳动合同,适用于劳动法。“教师既不是公务员,也不是从事国家公务的工作人员。因此,在聘任制条件下,教师的劳动适用《劳动法》。”[4]最高人民法院做出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决定》(法释[2003]13号)也进一步明确了高校教师聘任的法律适用问题。这一司法解释抛弃了原来的“人事制度适用于干部的使用和管理,劳动制度适用于工人的招用与管理”的规定,做出“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的辞职、辞退及履行聘任合同所发生的争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决定,同时赋予教师聘任争议的可诉性,即“当事人对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立的人事争议仲裁机构所作的人事争议仲裁不服,自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依法受理。”从而使教师聘任争议从单纯的申诉救济途径扩展到司法救济渠道。

参考文献

[1]李连宁,孙葆森.学校教育法制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30. [2]吴回生.理论视域与实践视域中教师聘任制的法律问题[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4):70—71.

[3]劳凯声主编.中国教育法制评论(第1辑)[J].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54. [4]郭春发.教师聘任制中的两个法律问题[J].中小学管理,2000(6):25.

2.高校教师聘任制国内研究综述 篇二

一、对我国高校入学教育目标的研究

教育目标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 指引教育的方向, 决定教育的内容, 不仅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属点, 也是评价教育活动的依据。教育目标的确立尤为重要, 理应成为研究的重点。然而从现有研究成果看, 专门就我国大学入学教育目标进行研究的成果较少, 能看到的有孙慧哲、方芳和王玲的《读书育人, 抓好大学生的入学教育》, 文中指出大学应抓好入学教育的育人目标;王凯的《全面发展视角下的高校新生入学教育》, 指出高校入学教育旨在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但这两篇论文提出的入学教育目标都是笼统的, 在现有研究的成果中还没找到对大学入学教育目标进行细化和量化的研究。

二、对我国高校入学教育内容的研究

从现有研究成果看, 多数从理想信念教育、校史校情与校规校纪教育、生活教育、适应教育、政治思想教育、专业思想与学习方法、学业规划与职业生涯设计、角色转换与环境适应、心理健康与安全防范等方面论述入学教育的内容。如杜国明的《大学生入学教育的内容体系探讨》, 徐坤鹏和张凯斌的《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党竹青的《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内容浅析》、王红霞和刘小平的《浅谈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等。龙雪鸣的《浅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特点和内容》指出加强与改进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应明确入学教育目标, 规范入学教育内容。孙彦的《大学生入学教育内容体系构建与教育模式探讨》提出以做“八种人”为内容的入学教育体系。也有特别强调部分入学教育内容的研究, 例如武际荣和王建平的论文《浅析在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中加强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强调健康教育在入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产兵华的论文《人生目标: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强调人生目标教育应该成为大学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吴文龙和陈小娟的论文《职业生涯规划应作为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强调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入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三、对我国高校入学教育方法的研究

研究者从不同学科视野和方法论的角度出发, 提出大学入学教育的不同途径和模式。如刘昕和王振的《学分制背景下大学新生入学教育途径的探索》、刘锴栋的《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探讨》、王建成的《关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模式的思考》、吴文龙的《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探讨》等论文, 提出通过考试、成功人士专题讲座、校长讲话、各种仪式、体验式教育等途径开展入学教育。也有研究者提出较新颖的入学教育模式, 宋玲在《积极开展朋辈教育构建新生入学立体教育模式》一文中指出入学教育应大力加强朋辈教育, 能增强入学教育的感染力和可接受性, 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标杆示范作用, 增强入学教育的影响力和实效性, 应通过在新生中开展“听学长讲, 看我们做”系列活动, 为新生班级配备导航员, 成立朋辈教育社团等途径建立有效的朋辈教育体系, 实施新生入学立体教育模式。[1]朱晨花在《高校“交互式”新生入学教育模式初探》一文提出“交互式”的入学教育模式, 彭列汉在《高校新生“多维导向式”入学教育模式探讨》一文中提出“多维导向式”入学教育模式, 黄祥源在《要倡导互动式的入学教育模式》一文中提出互动式的入学教育模式。

四、我国高校入学教育效果的研究

对我国大学入学教育效果的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实效性的研究。如王强的《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几个问题研究》、谢志远的《略论高校新生存在问题及其教育对策》、欧阳钟井的《新生入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刘钧艳的《浅议高校新生入学教育问题》等论文, 归纳总结出目前我国大学入学教育主要存在对入学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够、未形成健全的入学教育工作机制、教育内容和方法创新性不够、实效性不高、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等问题,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对策和措施。

刘妍的《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实效性的研究》、刘建文的《大学生入学教育实效性调查与分析》、孙传辉的《高校新生入学之校规校纪教育实效研究》、刘鑫的《提高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效果的对策研究》、姜宇和曲云进的《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效果评价及对策研究》等论文专门就入学教育的实效性进行研究, 普遍指出目前大学入学教育实效性不高的问题。目前对大学入学教育效果的研究基本没有涉及构建大学入学教育有效评价体系的问题。

五、对我国高校入学教育的客体 (大学新生) 的研究

对我国大学入学教育客体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的研究, 如孙从远的《大学新生“失重”心理及其诱导》、郑晓明《大学新生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教育》、李幼辉的《大学新生人格特征及心理状况调查研究》、西南交通大学马俊的硕士论文《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性训练研究》等, 都指出新生进校后存在一个心理调适的过程。

也有对新生思想行为特征的研究, 普遍认为大学新生具有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生活问题、自我意识问题等。如宋广文和王志华的《谈大学新生的特点与管理》、陈利江和沈晓华的《大学新生群体特征初探》、杨青的《大学新生人格特征的调查研究》、王明贵的《浅议大学新生思想行为的特征》等。赵惠敏、喻萍的《浅谈大学新生的特点及教育方法》一文指出大学新生具有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造成的焦虑与不安、不适应新环境的孤独与无助、贫困生的自卑感、优秀生的失落感、学习方面的挫折与承受能力较弱、强烈的表现意识与成就意识等特点。[2]有研究者特别关注了“90后”大学新生的思想行为特征, 高涛的论文《“90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研究》指出“90后”大学新生具有创新意识强, 协作能力差, 时代感强, 价值观功利化, 心理防线脆弱及抗挫折能力差, 独立的人格和强烈的维权意识的特点, 决定了90后大学生入学教育不但要讲形式, 更要讲求效果。[3]

六、对美国大学入学教育的研究

21世纪初, 学者的眼光开始投向世界, 出现对美国大学新生入学教育FYE计划的研究。苏州大学蔡伟仁2004年硕士论文《大学新生经验的新取向:基于批判性思维的实践共同体》是较早的一篇对美国大学新生教育的研究。后出现较多对美国新生教育研究的论文, 如高飞的《美国大学新生适应教育活动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屈林岩和王向红的《美国大学FYE及其启示》、崔蜜蜜的《美国高等院校新生入学教育的研究与启示》、庆承松和张勇的《美国高校新生教育发展及启示》、张红霞的《美国大学的新生研讨课及其启示》等, 大多是对美国大学FYE计划相关内容或个别大学FYE计划的客观介绍, 尤以美国大学新生研讨课的介绍居多, 所提及的启示大多泛泛而谈, 停留在较简单的层面。韩映雄和林倩仪的专著《创造有意义的大学新生经历》前九章是对美国大学新生体验计划 (FYE) 的兴起、发展、具体活动、评估等内容的客观介绍, 只有第十章讲到我国大学入学教育的概况、主要内容、实施情况、问题和对策, 作者的研究重点是对美国大学FYE计划的客观介绍。[41]

2011年国内出现中国入学教育和美国大学FYE计划的比较研究。研究成果有江声皖和廖结林的《电大入学教育和美国大学FYE的比较研究》、马桂兰的《中美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比较研究》、胡媛和彭欣的《中美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中的身份认同教育》和罗俊艳的《中美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比较研究》。这四篇论文有就中美高校新生教育某一方面内容的具体比较, 也有纲要式的比较, 然而中美高校新生教育比较研究远非一篇几千字的论文能分析清楚。真正对中国新生入学教育和美国新生教育进行比较研究的是中国计量学院吴雨涵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中美大学新生教育比较研究》, 对中美新生教育的比较集中在发展历程和差异性两方面。差异性比较粗略, 概要式列举了历史沿革、新生教育目标、新生教育内容、运行机制、新生教育主体五个方面的差异, 只占整篇硕士论文的三页, 未对两国在新生教育中开展的具体活动进行比较。[5]

总之, 以上研究大多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一线人员的研究成果, 由于工作权限限制, 大多是小范围研究, 缺少影响力, 无国家层面的研究和高水平的理论成果。对国内大学入学教育的内容、方法、实效性、客体的研究较丰富, 对目标和评价体系的研究还相对欠缺, 目标研究没有细化和量化, 没能构建出一个系统的入学教育评价体系, 对大学入学教育主体的研究则几乎空白。这一研究还未形成基本观念与目标, 缺少系统的理论, 有待深化和系统化。

参考文献

[1]宋玲.积极开展朋辈教育构建新生入学立体教育模式[J].中国成人教育, 2009 (5) :58.

[2]赵惠敏, 喻萍.浅谈大学新生的特点及教育方法[J].昆明大学学报, 2004 (02) :62-63.

[3]高涛.“90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研究[J].出国与就业, 2011 (16) :6.

[4]韩映雄, 林倩仪.创造有意义的大学新生经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9.

3.国内高校女生群体研究综述 篇三

从教育现状看,女大学生数量在不断上升已是不爭的事实。而在中国,据《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报告,1995~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的女生比例由35.4%升至45.7%,提高了10.3个百分点,女硕士、女博士生的比例分别达到44.2%和31.4%,比1995年分别提高了13.6%和15.9%[1]。进入2014年,全国各地高校女生增多甚至超过半数的形态已非常明朗。如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2013年广东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统计监测报告》显示,2013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继续提高,高校女生比例连续4年超过男生[2]。对此,学术研究又相应呈现怎样的态势呢?

二 研究现状及局限

笔者在知网CNKI数据库上,以“高校”“女生”为主题,不限年份对核心期刊进行搜索,一共有146篇论文。其中,2000年以前(包括2000年)34篇,2000年后直至2014年11月共112篇。

若对这些论文按照研究内容进行划分,具体为:教学(以体育为主)88篇;卫生知识21篇;生育与婚恋7篇;外形6篇;就业5篇;健康4篇;心理4篇;性别4篇;其他7篇(其中阅读2篇、女大学生增多1篇、宿舍管理1篇、专业取向1篇、人格1篇、教育管理1篇、女生贫困群体研究1篇)。

由此可见,国内学术界对高校女生的研究,教学方面(主要是体育教学)的研究居多,占总额的60.27%;其次为对高校女生所需具备的卫生知识的探讨,占已有研究论文的14.38%。其余占比较小。

从具体内容看,体育教学方面的论文虽多,但均是具体技术层面、操作的探讨,未能提出具有规律性、宏观性的认识或观点,在此不一一阐述。对高校女生卫生知识的研究,也多为高校女生健康教育细节的探讨,系统性的阐述不多,仅张艳提出高校医疗保健机构应有目的地为未婚高校女生提供生殖保健服务,建立妊娠患者的心理评估及心理教育体系[3]。

国内高校女生生育和婚恋观念的研究有一定的创新性。前者视角较创新,如刘兵等通过开展问卷调查,发现高校女生生育观念总体趋于理性,其“二孩生育观”倾向明显,生育孩子的性别偏好差异不明显,理想生育年龄多数倾向在25~29岁之间,生育动机中满足自我情感需要等因素比重增大,也发现学校在生育知识教育方面力度不够等问题[4]。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积极影响的一面。后者则在观点、认识上一针见血且较贴合实际、全面。如苗翠环提出针对高校中道德责任逐渐弱化、功利性越来越强的趋势,应对高校女生采取相应的德育措施,对其进行性道德教育,社会性别教育,爱情观、价值观教育[5]。邓云则认为目前在校大学女生普遍存在着为恋爱而恋爱的非理性心态,要从人文视角来关注,也有赖于整个社会意识的人文化和现代化[6]。

高校女生群体的就业问题在性别观的背景下因与文化传统及“弱势”这个字眼联系而显得日益敏感。吴琼通过分析高校女生就业困境,进一步对女生就业困境进行归因,最后从培养健康就业心理等七个方面提出解决高校女生就业困境的对策[7]。童路明则从女性主义和性别视角来观照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认为可以从社会文化、法制体系建设及推进女性创业等方面入手改进[8]。李海波关注到了以部分高校女生、贫困生、农村学生为代表的“弱势群体”在就业上体现出“优势效应”,认为通过加大宣传这一现象,是有效地引导和帮助各类毕业生更好地实现就业的理性选择[9]。

在对高校女生性别的相关探讨上,李敏智的成果比较系统化和集中。他不仅分析了开展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的意义,对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的理论基础、基本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开展过程中公共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等有争议之处作出回应和分析[10];同时立足社会性别和参与式发展等理论,以性别平等为核心,剖析了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的相关内容和有效策略,以期促进性别平等教育思想的传播和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别意识,达到强化女性主体地位的目的[11]。李菲,李保强则认为,应当通过开设社会性别教育系列课程,鼓励女大学生对性别行为进行自我纠偏,调适不平衡性别氛围对自身的不良影响等解决女大学生“中性化”问题[12]。

其余研究,如女生对形体的关注、生理和心理健康、宿舍管理、专业取向、女生管理等,均有一个共性:在视野和认识上均能由点及面,而非就“点”而论“点”。但它们或缺乏可代表之作,或作品总数太少,成果单一而分散。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到,目前学者对国内高校女生群体的探讨呈现相对集中、局部分散的态势,已有的成果与当前这一群体不断扩大的形势不相吻合、无法匹配,无论从研究成果数量看,抑或探讨层次、程度、创新上,都仍有太大的空间可挖。众所周知,认识的缺失、不到位将直接作用于行为及选择的失当及理性的缺乏,这对高校女生群体自身如何更好完善自我以及高校如何培养好这一群体以实现持久良性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反观之,这也正是学术的意义所在。但目前围绕高校女生群体的这种学术困境的形成,要归咎于何处、问责于何方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就包括未能客观看待高校女生群体数量剧增的这一事实、对女性群体乃至高校女生所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清等。但究其根本,乃是源于研究者性别观的偏差。对高校女生这个群体的研究者,多为高校教师。从这个角度看,目前的学术困境又主要缘于一部分教师仍旧在性别认识上复制着传统观念,如贤惠、勤俭、温柔仍是其判断女性的重要标准;女生“读书无用”,应更多侧重家庭等。这种复制可通过时下一些现象进行反观。如一说到网购消费,人们直觉便认为女生花费应会多于男生,因女生在妆扮仪表上更为侧重,但数据调查显示,高校男生的网购消费却要大于女生。由此可以看出,传统性别观念的延续和惯性会直接造成研究者对女生群体重要性的认识偏颇,从而不能客观地、与时俱进地看待女大学生这一群体及其相关现象,进而一定程度上造成学术研究的局限。

要知道,教源性的性别平等是女生教育工作的关键。教育既可能是减少或消除社会不平等的途径,也可能反而会成为增加或放大社会不平等的因素,或者是可能是在减少与消除某些社会不平等的同时,又造成新的社会不平等[13]。教源性的平等与否就首先决定了女大学生教育是否健康并持续地良性发展。我们一些国内大学就存在有教源性不平等的现象。如一些高校团委通过对女生活动的审批和经费控制以及对女生部成员每学期末的评价等消极影响女生部的性别观[14]。

要想从根本上扭转高校女生群体研究相比日益增加的数量上的“侏儒”局面,就要从根本上纠正研究者的性别观,真正顺应社会性别观与高校教育的日益容纳、融合,以新的开放姿态对待这一群体,从更高更广的视野投入到高校女生群体的研究中来。

三 研究趋向及超越

据妇女绿皮书《2008~2012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中国在促进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方面也取得了积极进展。高校女生研究者必须顺应这一形势及走向,认识到以下几点,才能实现高校女生群体研究上的超越。

首先,研究者的性别观要更具开放性与兼容性。从历史发展态势来看,社会性别观与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呈现出的是一种相互渗透以至慢慢容纳、融合的关系。承载高等教育的大学便是性别新思想、新学说传播、反思、拓展的重要据点。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高校原有的阻隔功能逐渐减弱,学校文化与大众文化不断交叉重叠,高校受社会性别观的影响将日益明显。而社会性别观念经由高校吸收、融合后,通过学校形象、改革举措以及个体言行等,将会转换吐纳出更新、更成熟的理念并为社会所接受,从而对社会性别观产生反发酵影响。随着价值观逐渐多元,更具开放性和兼容性的性别观与传统性别观的对垒日益分明,传统观念的延续和惯性、新观念的冲击,无疑会史无前例地冲击着人们的头脑,但这种复杂性和综合性并非不可调和的矛盾。研究者们还是可以在开放兼容的基础上选取一个中立点。

其次,要对教源性性别平等的重要性有清醒的认识。教源性的性别平等,是开展高校女生群体研究的基础。教师在对待性别问题上是否平等而公正、对人类性别观的发展历程和趋势是否有深刻了解及预测、在对女大学生持续教育的重要性是否认可等,就决定了其研究立场是否公正、是否能如实接触到客观的女大学生现状、视角和观点是否正确。只有做到客观认识、平等对待,才能认识到性别教育中的“同”与“不同”,重视女大学生个性化的利益诉求与角色期待并赋予其话语权,进而形成相关问题上一些正确的规律性认识。

参考文献

[1]《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白皮书发表[N].人民 日报,2005-08-25(10).

[2]马汉青.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广东高校女生比例连续4 年超男生[N].羊城晚报,2014-11-28.

[3]张艳.某市3196名未婚高校女生生殖健康状况调查[J]. 中国学校卫生,2007(2):109-110.

[4]刘兵.新时期高校女生生育观多维视角分析[J].学校党 建与思想教育,2013(4):66-67.

[5]苗翠环.高校女生婚恋观念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与职 业,2013(8):189-190.

[6]邓云.在校女大学生婚恋观的人文思考[J].广西民族大 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56-59.

[7]吴琼.高校女生就业困境与对策探讨[J].改革与战略, 2012(2):172-174.

[8]童路明.女性主义、性别视角与当代女大学生就业问题 [J].河南社会科学,2010(6):131-133.

[9]李海波.加强宣传“弱势群体”的就业“优势”效应—— 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视角[J].中国报业,2012(12): 47-48.

[10]李敏智.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略探[J].学校党建与思 想教育,2007(9):79-80.

[11]李敏智.寻求平等: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探析[J].广 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48-51.

[12]李菲,李保强.高校女大学生“中性化”问题探讨[J].黑 龙江高教研究,2007(2):105-107.

[13]周宗伟.高贵与卑贱的距离——学校文化的社会学研 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高校教师聘任制国内研究综述 篇四

为贯彻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高校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闽政〔2012〕47号),全面推进高校教师等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工作,特提出以下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实行高校教师等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完善学校自主用人、教师自主择岗、政府依法监督的高校用人制度,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充分调动高校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与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和岗位设置管理制度相结合、相配套,实行评聘合一。

2.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

3.坚持专家评价、业内评价、分类评价、综合评价相结合,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

4.坚持以人为本和公开、公平、公正,充分保障教师等各类人员平等参与竞争的机会和相应权益。

5.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切实维护学校安定和教师队伍稳定。

二、实施范围与对象

全省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学校、成人高等学校中,教师、自然科学研究、实验技术和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管理)等人员(简称“教师等”)专业技术职务实行聘任制。

三、高等学校教师等专业技术职务任职条件

(一)基本任职条件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对思想政治表现差、违背教师职业道德且造成不良影响的教师等人员,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学校不得聘任其教师等专业技术职务。

2.具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不含自然科学研究、实验技术和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管理>等人员)。身心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3.具备本学科较系统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以及履行相应职务岗位职责的教育教学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实验技术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4.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学校规定的教育教学等任务,任现职期间考核均合格以上。教授、副教授原则上每年应系统承担一门及以上本、专科生基础课或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

5.学历、学位、任职年限、外语能力、继续教育等条件要求,按照《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自然科学研究人员职务试行条例》、《实验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人员职务试行条例》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6.高级职务人员除应当具备以上基本任职条件外,还应具有本学科系统而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科研能力,论文或者著作达到较高水平或者有较显著的教学、科学研究成果,在教育教学改革、学科发展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作出较大成绩。

(二)高等学校应根据所承担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任务、加强教师等队伍建设需要,以及不同类型教师等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特点,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教师、自然科学研究、实验技术和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管理)等专业技术岗位的具体聘任条件。学校还可对专职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础课、公共课、术科教师专门制定符合岗位特点的聘任条件。

(三)非高等学校教学人员应聘相应教师职务岗位,须经过一年以上高等学校教学实践后,按拟聘职务的任职条件和程序实施聘任。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及设有临床教研室的教学医院,在临床教学岗位的高级卫生技术人员,符合相应教师职务任职条件,且承担临床教学工作1年以上,可聘任相应教师职务。

(四)在教育教学改革、技术创新和创造、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以及在产学研合作等社会服务工作中成果特别突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显著的教师等人员,可不受学历、资历等条件限制,聘任相应的教师等专业技术职务,各高等学校应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四、聘任组织及职责

高校自行组建聘任组织,在教师等专业技术职务基本任职条件的基础上,自主设定聘任条件,在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内,自主聘任教师等专业技术职务。

(一)聘任委员会

学校聘任委员会由学校领导、学术委员会负责人、人事、教学、科研等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以及教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代表组成。人数不少于7人,聘委会人数应为奇数。聘委会主任一般由学校主要领导担任,教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代表由学校经过民主程序产生。

学校聘委会负责学校教师等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其主要职责是:研究决定教师等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人选,研究处理教师等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中的有关重要问题。

学校聘委会一届任期原则上不超过三年,任期届满,根据具体情况组成新一届聘任委员会。

(二)学科评议组

校学科评议组原则上应参照国务院学术委员会和教育部制定的学科、专业目录中的一级学科组建;也可以根据学科发展需要,经专家论证后组建涵盖若干相关学科专业的评议组。

校学科评议组由本学科领域具有高等学校教师职务和其他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组成,高级职务评议组成员不少于7人,其中具有高等学校教师等专业技术职务的不少于二分之一。评议正高级职务的由本专业具有正高级职务的在职人员组成;评议副高级职务的由本专业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务的在职人员组成,其中正高级职务专家不少于二分之一;评议中级职务的由本专业具有高、中级职务的在职人员组成,其中高级职务专家不少于二分之一。

校学科评议组应由校内外专家担任。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高级职务学科评议组校外专家聘请比例由学校自行确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高级职务学科评议组校外专家不得少于三分之一,其他学科不得少于二分之一。

校学科评议组负责对应聘人员的学术水平和技术能力进行评议,并提出具体的推荐意见或建议。校学科评议组原则上当有效,任期届满,须更换五分之一以上的成员组成新一届学科评议组。

学校可根据需要自行组建院(系)学科评议组。

(三)院(系)考核推荐组

院(系)考核推荐组由各院(系)主要负责人、专家及教师 代表组成。主要负责对本院(系)应聘人员的思想政治表现、职业道德、教育教学能力和工作实绩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向校学科评议组和学校聘委会推荐教师等专业技术职务拟聘人选。学院(系)考核推荐组的具体职责及权限由学校根据需要自行确定。

校聘委会、校学科评议组、院(系)考核推荐组成员应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较高的学术技术水平和较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作风正派、办事公道。校聘委会、校学科评议组、院(系)考核推荐组在聘任、评议、考核本人或其直系亲属时,应实行回避。

五、聘任基本程序

高校教师等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按以下基本程序进行:

(一)高校根据学校岗位设置情况和教师队伍实际,制定并公布教师等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方案。

(二)公布拟聘岗位信息。包括职务岗位、职务岗位任职条件、职务岗位职责等信息。

(三)受理应聘人员申请。应聘人员应如实提交学历、资历、业绩、学术成果与科研成果等材料。晋升职务人员的学术成果与科研成果应是其担任现职务后取得的。

(四)学院(系)考核推荐。院(系)考核推荐组对应聘人员的资格、业绩和成果进行考核,并按空缺岗位一定比例向校学科评议组提交推荐人选。

(五)科研成果鉴定。应聘高级职务的人员,其科研成果需经2位以上校外同行专家鉴定(其中应聘正高级职务人员的科研成果应经1位省外同行专家鉴定);由学校统一组织送审,实行匿名鉴定。

(六)学科评议推荐。校学科评议组对院(系)考核推荐组推荐的应聘人员评议,并将考核评议意见提交学校聘委会。校学科评议组须有三分之二及以上的成员参加评议,应聘人员获得校学科评议组到会成员二分之一及以上同意票,即为通过有效。在通过学科评议的人选中,根据得票数,按拟聘岗位数的一定比例(建议按1:1.2以内)向学校聘委会推荐。

(七)聘委会综合考评意见,提出拟聘人选。学校聘委会须有三分之二及以上的委员出席会议,应聘人员必须获得学校聘委会到会委员三分之二及以上同意票;聘委会根据公布的岗位数和得票数,确定拟聘人选。

(八)公示拟聘人选,公示期不少于7天。

(九)校(院)长或校(院)长书面授权的代理人与受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并颁发聘任证书。

高校急需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可由院(系)考核推荐组综合考察、学校聘委会研究评议后直接聘任。

六、聘任管理及工资待遇

(一)高校聘任教师等专业技术职务,应当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聘任合同。

(二)高校应建立健全教师等专业技术职务考核制度,实行考核和聘期考核,对其思想政治表现、职业道德、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和工作实绩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续聘、低聘、解聘或晋升的依据。

(三)当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未办理高级专家延长退休年龄手续的教师等人员,不接受应聘高一级职务申请。对接近退休年龄的人员,应严格按学校聘任条件进行聘任,不得降低标准。

(四)对不能履行教育教学职责、未完成学校额定的基本工作任务,或未达到规定的工作要求的教师等人员,学校不得续聘或聘其担任高一级职务。

(五)高校建立以岗定薪、岗变薪变、注重实绩、注重贡献、向重点岗位和教学一线教师倾斜的分配机制。教师等专业技术人员在聘期内按所聘专业技术岗位确定工资待遇。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政府人事部门、教育部门要加强对高校教师等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工作的指导,抓好聘任制工作的宏观管理、指导、协调、监督、检查。高校党政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教师等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改革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确保改革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二)精心组织。高校要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教师等各类人员的意见和建议,根据本校办学水平和队伍建设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等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实施方案。实施方案须经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并报省教育、人事行政部门备案后实施。高校教师等职务聘任工作应常态化,一般每年开展一次。

(三)强化监督。高校要规范教师等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程序,严格公示制度,完善备案制度;要做好聘任事务公开工作,凡应公开的事项和程序都要公开。学校纪检、监察部门要对聘任工作全程监督;要加强聘任工作纪律教育,各级聘任组织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工作纪律,认真履行职责,对应聘人员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对在评聘工作中徇私舞弊、干扰聘任工作的人员,取消其有关工作资格,情形严重的给予纪律处分。

5.国内早期阅读相关研究综述 篇五

早期阅读是指婴幼儿凭借色彩、图像、成人语言、文字来理解以图为主的低幼儿童读物的所有活动。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在《人类特性的稳定与变化》中,通过对千名儿童的追踪分析,提出了著名的假设:若以17岁时人的智力发展水平为100,则4岁时就已具备50%,8岁时达到80%,剩下的20%,是从8-17岁的9年中获得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研究标明,儿童早期阅读、计算能力对日后的智力发展影响最大。这两项能力如果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今后将成为一些儿童的主要学习障碍。早慧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喜欢阅读。美国心理学家经过多年关于天才发生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有44%左右的天才男童和46%的天才女童,在5岁之前就开始阅读了。在欧美发达国家,孩子们的早期阅读得到了早期教育专家的肯定。国际上,美国五十年代开始早期阅读研究,一些发达国家在80年代把儿童智能教育的重点放在提高阅读能力方面。

华东师大学前教育系的周兢教授的相关研究表明: 3 ~ 8 岁是儿童学习阅读的关键期,在这段时间内他们奠定的是自主阅读的能力。围绕这样的基本认识,在“早期儿童阅读教育目标”方面,体现出下列几方面变化。

第一,认同儿童的阅读能力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且从儿童出生起就应当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这里所指的阅读,主要是为孩子提供丰富的阅读环境和条件,让他们接触书和书面语言,形成对书和文字的兴趣,知道怎样去看书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成人(主要是家长)需要跟孩子建立起共同阅读的互动关系,在帮助孩子阅读的时候引导他们充分感受阅读的快乐。第二,培养成功的阅读者最重要的是开端正确。孩子的阅读是从小就开始的,但是在儿童阅读的最初阶段,我们培养的应当是作为学习基础的阅读能力。对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来说,重要的是要帮助儿童迈出阅读的第一步。在这一阅读教育目标中,我们看到的不是要求认识和书写多少字,而是将儿童早期的口头语言的丰富性,儿童在口语学习中玩味语言的韵味及其构成,儿童阅读图画故事和自创图画书等提到了重要的地位。

第三,成功的阅读者的培养还要求我们关注儿童早期阅读技能的发展。认同阅读是一个多元的复杂的历程,儿童需要在阅读过程中寻找到适合的途径积累阅读经验,从而建立起自主阅读的能力来。一些阅读技能包括:一是逐步提高儿童对语音的敏感性,关注他们通过语音规则的联结来认读对应的文字的能力;二是逐步提高儿童语义理解能力,即要求他们逐步运用已有知识、口语词汇和综合认知策略来理解阅读内容,特别是在阅读图画书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建立起初步的阅读策略意识;三是逐步增加儿童对母语文字的敏感性,即逐步了解母语文字的构成规律,逐步建立起认识母语文字的途径。

托班早期阅读活动的目标与特点 托班早期阅读活动目标

——通过早期阅读活动,帮助幼儿逐步熟悉谈话与听人朗读

——对图画书产生兴趣

注:在幼儿对图画书产生兴趣的过程中,有几个不同的层次:1)对听故事有兴趣;2)对图画书的故事有兴趣(希望教师能讲述图画书给自己听);3)喜欢和

图画书故事主人公有关的情节(包括简单词汇与短句);4)喜欢重复听与看有自己熟悉的主人公的图画书。

托班早期阅读活动特点:

1)关注幼儿对阅读产生兴趣的 “自然状态”

——相对松散与自由度较高的“小组阅读活动”形式

——关注小组中幼儿个体反馈与参与度的“图画书阅读活动”

——强调幼儿个体的参与(动手摆弄与跟读、跟说、词汇、短句回应)

——固定的、可以产生阅读经验反复体验的区域(详见“托班幼儿阅读环境创设”)——引导幼儿建立图画书的有趣情节与图画书阅读之间的联系(例如:当一起讲完(看完)关于小熊过生日的故事之后,预告给幼儿,小熊还去公园玩了哦,我们一起去小书架上找找看。)

2)亲子阅读的重要价值

——亲子阅读以幼儿日常生活为主的系列图画书为主(常见主题包括:我的一家、过生日、我的朋友、我爱洗澡、我去幼儿园等)

——强调阅读中角色的重复性(例如:围绕主人公小熊、小兔的图画书系列)——关注幼儿对简单故事情节以代表动作与简单口语匹配的“重现”(例如:图画书内容中有“小熊喜欢洗泡泡浴”,幼儿模仿吹泡泡的动作,自己说“泡泡、泡泡”)

——在亲子阅读指导中,与家长定期分享早期阅读理念与策略,谋求早期阅读活动开展中的家园协作(可以发放具体图画书阅读指导表单与意见反馈表等)

3)早期阅读与幼儿涂鸦

——在托班下学期,在一部分幼儿能够较为熟练的涂鸦时,教师可询问其涂鸦的内容(关注与幼儿的短句、词汇互动,并了解其画面意义)

——在图画书阅读活动中设计简单的涂鸦活动,加强幼儿与故事内容的互动与参与。(例如:为过生日的小兔子做一个蝴蝶结(涂色)。)

托班阅读环境创设相关要点

-以分组(5-8人)阅读活动为主

-阅读区角创设的标志应能提示幼儿产生相关的阅读意识(如:“我爱读书”中的小猴子读书画面,可以成为阅读区角的logo)

-在阅读区角提供相同主角的系列丛书(例:熊宝宝绘本/蒲蒲兰劈哩啪啦绘本)-可依据小组分享的故事来构建区角墙面环境(如:墙面布置刚分享过的图画书中的主要内容画面,如过生日,主要角色形象以及相关的食物图样可以由幼儿自由插放,并鼓励幼儿在插放摆弄中再现图画书中的简单情节与对话)-依托墙面环境,可在区角开展阅读教学活动

-确保全班小朋友都参与了分组阅读活动

-在阅读活动结束后,提示幼儿在阅读区域中自行翻阅图画书(丛书系列中的其他读本,可每1-2周轮换丛书中的不同读本,要确保同册图画书幼儿的人均数量适宜)

小班阅读环境创设相关要点

-可进行集体阅读活动

-在阅读区角投放适宜小班年龄的图画书,确保同册图画书的幼儿占有数量适宜-在区角墙面中,呈现2-4(具有简单顺序与直接逻辑联系)画面的看图说话(与幼儿自主阅读或集体教学的图画书一致或相关),画面中有供幼儿自主摆放的角色与物品等

-可将早期阅读主体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整合在区角墙面上

-也可提供具有情境提示的画面(如:小河/草地/房屋的画面),画面背景可比较立体,并提供指偶或手偶供幼儿自行游戏并相互分享简单故事情境。

-可将全体幼儿已比较熟悉的图画书中的重要内容,依据主要的情境与情节变化,制成4张之内的图卡,供幼儿自行排序。

-也可提供简单图与字匹配的转盘游戏,供幼儿自行摆弄与学习。

中大班阅读环境创设相关要点

-提供适宜年段的图画书。

-体现“熟悉阅读与开始学习书写”的中大班幼儿阅读发展要求

-可依据阅读教材资源包进行阅读区域创设,确保区域中具备阅读相关活动的练习与重温机会

-以图夹文/文图相互替换的方式,进行阅读练习

-在区域中关注幼儿对汉字掌握和理解,例如:熟悉汉字的涂色活动,象形字字与图的配对以及绘画活动

6.国内外动车发展研究综述 篇六

摘要:介绍了动车组的基本知识,动车组的发展足迹,对比日本,德国,法国动车发展情况。介绍了我国动车发展史,和谐号动车中各种型号的列车,和我国动车发展的前景 关键词:动车组 发展 旅客列车

从1907年第一条由中国人自主修建的铁路京张铁路建成通车,一直到2010年年终跑出486.1公里的世界最高时速的京沪高铁盘踞大地之上,中国铁路经历了举步维艰到飞速发展的时期。2007年以前中国还没有一条可以成为“高速”的铁路,长期以来,我国铁路客运列车一直沿用机车牵引车辆运行的模式。但是这种模式只适合 200km/h以下的铁路,要达到200~300km/h,光靠机车牵引就很吃力了。而提高列车运行速度是增加铁路运能、提高铁路在客运市场占有率的最有效途径,因此许多国家的高速列车都纷纷采用动车组模式运营。

1动车组概况

1.1动车组基本概念

动车组是在车辆转向架的轮轴上安装动力装置的车辆。一般一节车上一个转向架上装一对,一节车上两个转向架上都装等多种情况。动车组内有动力的车辆称为动车。动车组内没有动力的车辆称为拖车。动车组一般用于高速、准高速、城市轨道交通的车辆上。1.2动车组基本特点:

我们通常看到的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其动力装置都集中安装在机车上,在机车后面挂着许多没有动力装置的客车车厢。动车组,亦称多动力单元列车,是铁路列车的一种,特点是动力来源分布在列车各个车辆上的发动机,而不是集中在机车上。动车组的司机驾驶室一般都被大为缩短,放在列车的两端。1.3动车组的优点:

动车组在两端都有驾驶室,列车掉头时无需先把机车在一端脱钩后再移到另一端挂钩,大为加快运转的速度。同时亦减少车务人员的工作及提高安全。

动车组可以容易组合成长短不同的列车。有些地方的动车组会先整成一列,到中途的车站分开成数截,分别开向不同的目的地。

动力效率较高;特别是在斜坡上。动车组车卡的重量放置在各个带动力的车轮上,而不会成为拖在机车后面无用的负重。

因为同样的原因,动车组上的动力轴对路轨黏着力的要求较低,每轴的载重亦较少。因此选用动车组的高速铁路路线,对路线的土木工程及路轨的要求都较为低。

电力动车组因为有较多的电动机,所以再生制动能力良好。对于停站较多的近郊通勤铁路、地下铁路,这优点特别明显。

因为动车组运转快、占地小,行走市郊的通勤铁路很多都是动车组。轻便铁路、地下铁路使用的亦几乎全是动车组。

2国外动车组技术的发展

2.1动车组发展历程

动车发明了,单节车厢会动了。由动车编成的动车列车和与无动力车厢混编的列车也有了。编组灵活,加速能力强,有些动车、动车列车或混编列车甚至两头都有司机室,不用专门的调车作业就能往返运行。早期的动车各节自成体系,不能相互操作,列车中每节动车都要有人操作。然而通勤线路九曲十八弯,通勤列车又走走停停,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之间的配合也难免会出差错,一旦前车猛然减速而后车刚好加速,又寸到弯道上……。

频繁的脱轨事故使得动车列车编组只能很小,这大大扼杀了动车编组灵活的优势。好在车到山前自有路,一项来自新型电力机车的技术──重联──砸碎了动车发展的枷锁。重联,指用特定手段将兼容机车的联系在一起,由一个司机室操纵。最常见的手段是用一组重联电缆连接多台同系列机车的操控系统或动力系统。动车由电力机车发展而来,产生于电力机车的重联技术也很快用于动车列车。从此,动车列车与无动力车厢混编的列车可以由一个司机全面操控了。从此,动车组诞生了。

1903年7月8日,在德国柏林诞生了一种“动车+无动力车厢+动车+动车+无动力车厢+动车”这样编组的列车。这种无动力车厢不会隔断动车之间的联系,因为它安装了重联线。与动车相对,这种专门为动车组准备的无动力车厢叫从车,中文翻译为拖车。

8月14日,由接触网供电的单相交流电动车组问世。

10月28日,西门子公司制造的三相交流电动车组进行高速试验,首创时速210.2公里的历史性记录。

一战结束,内燃机车开始普及,内燃动车出现。

二战结束,内燃机车也能重联了,内燃动车组出现。

60年代,日本决心新建高速客运铁路网,于是有了世界上首列运营用高速动车组──新干线-0系。

70年代,法国试制了燃气轮机高速动车组──TGV-0。

80年代,高速铁路网在欧洲延伸,风驰电掣的各系TGV以300km/h的速度成为法国人的骄傲。

90年代,TGV试验速度突破500km/h。

新世纪,TGV试验速度突破570km/h。2.2国外动车组状况

在大多数场合,动车组担负的都是市内、市郊、城际通勤任务。大多数轻轨、地铁以及国外大多数城际列车都是动车组。高速列车在动车组中只占很小比例。

引用一份来自网络的统计,世界各国/地区的铁路系统中,使用动车/动车组最大的为日本,占87%;荷兰、英国次之,分别占83%和61%;法国、德国又次之,分别占22%和12%。这些国家的高速动车组有其各自的特点。2.2.1日本:

日本的高速列车以动力分散为主,大编组、高功率、小轴重。1964年10月,日本先于其他国家开通了世界第一条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东京--新大阪的高速客运专线),最高运行时速为210公里。至今已40多年过去,高速列车从东海道新干线的0系,发展了100系、200系、300系、400系、500系、700系、El系(MAX)、E2系、E3等。

新干线里最受关注的车辆,是运营速度最快,体现出九十年代高科技水准的500系电动车组。生产于1995-1998年,16辆编组,最高运行时速为300公里。500系的车头流线型可谓十足,弯曲部分长达9米多。远远看过去,500系就象一条细长的蛇。所有新干线车辆中,流线型最好的就数500系了。

700系名为铁路之星Rail Star,这是日本最新也是最先进的一款电动车组。正式投入运行是在1999年3月11日。700系C sets模式每组车有16节车厢,E sets 模式有8节车厢。最高运营时速为285km/h。由于车体采用了中空铝型材,700系重仅708吨。车的编组

方式为12动4拖,功率13200kw。700系全长约400米,共载1323名乘客。700系的车体是用铝合金压制成的中空外壳,内部填充的是吸音,防震的复合材料。

日本高速铁路的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高速列车采用动力分散型,轴重小,这样的设计使得列车的安全性增强;线路中桥隧比重大,线路的标准不断提高;列车运行密度大,定员多,旅客输送量大;安全性能好,旅客死亡事故少。2.2.2德国:

德国是铁路客运速度提高较快的国家之一。1962年德国研制的“莱茵金子”号客车的构造速度已达160km/h,1974年ET403型电动车组的最高运行速度为160km/h,1977年提高到200km/h。1985年制造出ICE型高速列车。由5辆车组成的ICE列车于1985年交付试验。头车和尾车为动车,各长20.8m,自重78.2t,采用三相交流牵引装置,每辆动车的功率为4200kw。中间3辆拖车的长度均为24.34m。

德国的ICE第一代列车(ICE1)于1988年就跑出了400km/h的速度,列车编组为2 辆动力头车牵引10--14节客车不等。该列车的设计把乘客的舒适度

放在首位,由于德国铁路穿越隧道较多,故对列车的密封性设计也仿效日本新干线列车进行设计,为欧洲第一代气密性列车,随后改进制成ICE第二代(ICE2)和ICE第三代(ICE3)产品。

由于ICE3要在莱茵-科隆间线路上运行,该线路设计坡度为40‰、并以300km/h运行,为了有足够的粘着力,故该车采用动力分散型。

德国高速铁路发展有其一定特点:它采用三相交流传动技术;计算机控制列车制动;轻型车体构造;列车有自诊断技术;统一调度指挥。2.2.3法国:

法国高速铁路线上采用的电动车组在牵引动力上的布置与日本不同,它采用的是动力集中式,只在列车两端的头车(或与头车相临的客车的一端)装有牵引动力装置。法国第一条铁路线(巴黎东南新干线)于1972年动工,1983年投入运用。运用TGV-PSE电动车组,最高运行时速为270公里。在巴黎东南新干线通车后,法国继续扩大高速铁路线,1990年大西洋新干线(巴黎--勒芒、图尔)正式通车,采用TGV-A电动车组,最高运行时速为300公里。

“欧洲之星”高速列车是法国TGV列车的派生系列,目前运行在伦敦至巴黎和布鲁塞尔之间、该车载客量794人、12根动轴,总功率12000kw,时速达300km/h,编组型式为2L18T,铰接式转向架。

法国高速铁路发展的特点是:动车组采用动力集中方式及铰链式车厢;多电流制供电与简单链型悬挂接触网,能使用一般线路的1500V3000V直流供电,也能使用高速线25KV交流供电;采用符合ETCS标准的TVM列车控制系统;注重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线路要求高标准高质量。

上述国家,高速铁路运营年代较久,动车组种类也较多,列车性能稳定可靠,是我国在现阶段所无法相比的,特别是列车运行安全性能方面,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2.3国外动车组技术参数比照表:

3我国动车组发展现状及趋势

3.1中国动车组发展足迹

2004年4月1日,国务院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铁路机车车辆装备有关问题,形成《研究铁路机车车辆装备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明确了“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基本原则,确定重点扶持国内几家机车车辆制造企业、引进少量原装、国内散件组装和国内生产的项目运作模式。

2004年7月29日,国家发改委与铁道部联合印发《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技术引进与国产化实施方案》和《时速200公里动车组引进与国产化实施方案》。

2004年8月,铁道部公开招标采购时速200公里动车组项目。

2005年10月,铁道部公开招标采购时速300公里动车组项目。

2006年7月31日,国内首列国产化时速200公里动车组下线。

2006年9月,铁路部门在胶济线以及第六次大提速既有线改造区段组织了多次全线拉通试验和提速平推试验,动车组进入运行试验。

2007年2月,动车组以160公里的时速投入春运。

2007年4月18日,动车组全面上线投入运营。

2008年8月1日,动车组投入运营的京津线是中国首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是中国进入高铁时代的标志。3.2和谐号动车组

中国铁道部将所有引进国外技术、联合设计生产的CRH动车组车辆均命名为“和谐号”。通常用来指2007年4月18日起在中国铁路第六次提速调图后开行的CRH动车组列车。CRH为英文缩写,全名China Railways High-speed,中文意为“中国铁路高速”,是中国铁道部对中国高速铁路系统建立的品牌名称。中国铁路开行的CRH动车组已知有CRH1、CRH2,CRH3,CRH5等型。

3.2.1型号介绍: CRH1:

CRH1 — 中国南车集团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与加拿大庞巴迪的合资公司——青岛四方-庞巴迪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BST)生产。原型车以庞巴迪为瑞典AB提供的Regaina C2008为基础,CRH1A为8节车厢编组座车动车组,200公里级别(营运速度200KM/h,最高速度250KM/h)。CRH1B为16节大编组座车动车组。CRH1E为16节车厢的大编组卧铺动车组。CRH2:

CRH2 — 中国南车集团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日本川崎重工,引进川崎重工业的新干线E2-1000型动车组技术,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国内生产。CRH2A为8节车厢编组座车动车组,200公里级别(营运速度200KM/h,最高速度250KM/h)。CRH2B

为16节大编组座车动车组,CRH2E 为16节大编组卧铺动车组。CRH2C为8节车厢编组座车动车组,300公里级别,作为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的用车,标称时速300公里,最高营运时速为350公里。CRH3:

CRH3 — 中国北车集团 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德国西门子,引进西门子ICE3(Velaro)技术,由北车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国内生产。CRH3C为8节车厢编组座车动车组,300公里级别(营运速度330KM/h,最高速度380KM/h),作为京津高速铁路的用车。CRH3D为16节车厢的大编组座车动车组。CRH5:

CRH5 — 中国北车集团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法国阿尔斯通,引进法国阿尔斯通的Pendolino宽体摆式列车技术,取消了装设的摆式功能,车体以法国阿尔斯通为芬兰国铁提供的SM3动车组为原型。由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国内生产。CRH5A为8节车厢编组座车动车组,200公里级别(营运速度200KM/h,最高速度250KM/h)。CRH380A:

2010年9月,铁道部下发《关于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型号、车号及坐席号的通知》,正式将四方机车车辆股份的CRH2-380型动车组型号名称更改,其中短编组动车为CRH380A,而长编组动车为CRH380AL。

CRH380A采用与CRH2C一样的6动2拖的编组方式,牵引功率为9600千瓦,使用SS400+型高速受电弓,以及在受电弓的两侧为立体围护整流罩。列车设有二等座车/观光车(ZEG)1辆(1车)、一等座车(ZY)2辆(3车、4车其中3车带有一等包厢)、二等座车(ZE)4辆(2、6、7、8车)和二等座车/餐车(ZEC)1辆。其中观光座采用2+2方式布置,一等包厢采用3+0方式布置,一等座采用2+2方式布置,二等座为2+3布置。除了带酒吧的二等座车外,其他车厢所有座位均能旋转。首列CRH380A于2010年5月正式下线。

2010年12月3日,中国铁路在京沪高铁先导段联调试时再次创造奇迹,国产“和谐号”CRH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最高时速达到486.1公里,风一样的速度,再次刷新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

此前的纪录诞生在2008年6月24日。国产CRH3型“和谐号”动车组列车曾经在京津城际高铁上跑出394.3公里的时速。中国人驾驶自己研制的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在自己铺架的无砟轨道和电气化设备上,跑出了世界级的速度。这一速度,又一次证明中国高铁已全面领先世界。CRH380B:

CRH380B型动车组是在CRH3C基础上研发的新一代高速动车组,与CRH3C相比,持续运营时速为由300公里提高至350公里,最高运营时速由350公里提高到380公里,最高试验时速为400公里以上,性能优化以提高牵引功率、降低传动比及动车组气动外形减阻为主,而列车舒适度优化方面主要采取提高列车减震性能、车厢降噪、加强车内气压控制等方式。CRH380C:

CRH380C型动车组是在CRH3C、CRH380BL基础上研发的新一代高速动车组,与CRH3C相比,持续运营时速为由300公里提高至350公里,最高运营时速由350公里提高到380公里,最高试验时速为400公里以上,性能优化以提高牵引功率、降低传动比及动车组气动外形减阻为主,而列车舒适度优化方面主要采取提高列车减震性能、车厢降噪、加强车内气压控制等方式。CRH380D:

CRH380D型电力动车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为营运新建的高速城际铁路及客运专线,由庞巴迪研发的CRH系列高速动车组。中国铁道部将所有自行发展关键技术、引进国外技术、联合设计生产的中国铁路高速(CRH)车辆均命名为“和谐号”。CRH6:

CRH6型电力动车组是中国一种设计中的新一代城际电力动车组,由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研制,并于旗下的广东南车轨道交通车辆修造基地生产。CRH6型动车组适用于城市间以及市区和郊区间的短途通勤客运,满足载客量大、快速乘降、快启快停的运营要求。内部构造

3.2.2和谐号动车的特点:

“和谐号”动车组普遍采用交流传动及动力分散式。“和谐号”车头为可降低空气阻力的流线形。运行时速达200公里以上,最高可达350公里。“和谐号”列车通过电脑控制行

车,电子显示驾驶数据。“和谐号”列车的座位划分为一等座及二等座。一等座为2+2排列方式,二等座为3+2排列方式。座椅可调节,座向可以转180度,附有可折叠的茶几。车内部设计注重人性化。自动调节温度的空调。所有车门都是电动塞拉门。还有使用卧铺的型号用于较长途的线路。200公里级别车主要在既有线路上运行,300公里级别的车主要在高速专用线路上运行。

3.2.3 CRH系列动车组主要技术特征

3.3我国动车组发展前景

随着世界高速铁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速列车运行速度迅速提高。旅行时间的节约,旅行条件的改善,再加上绿色环保,使得高速铁路逐渐的为旅客们所认可,越来越多的被选择为人们出行的长途代步工具。21世纪高速铁路将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我国应着力发展高速动车组,以满足这种高速铁路的发展需求。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我国机车车辆企业设计、制造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多高技术水平的动车组将投入运行,这将使我国铁路实现高速化,并显著提升铁路在客运市场的优势,以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4结束语

我国的动车组技术的发展可谓是“起步晚,速度快”,截止2010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达到8358公里,位世界第一。在这短短的、不到8年的时间里,我们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原因之一就是我们成功的引进和消化了日本、法国、德国等国家在高速铁路技术方面的先进经验,并自主创新走出了一条“中国式高铁”的发展之路。然而,在7.23事故发生后,这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要冷静的看待已取得的成就,同时要认识到在安全性的问题上我们还应该向其他国家学习。但这并不是简单的效仿,而应该更注重自主创新,填补我们技术上的空白。但是我相信中国的高速动车组技术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无论怎样,世界需要高速铁路。

参考文献:

7.高校教师聘任制国内研究综述 篇七

关键词: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综述

一、国内外分级教学的发展过程

1.分级教学在国外的发展。美国教学家哈利斯于1868在提出“活动分团制”,这是最早以能力为依据进行的分级教学。“活动分团制”包括两点:第一,分团制根据成绩将学生分为甲、乙、丙三个级别,教师辅导丙级学生,直到三个级学生水平一致;第二,学季末,按照成绩重新编班,优秀学生可以提前结业,一般学生正常结业,差生推迟结业。19世纪后期,分层教学发展更趋科学化。文纳特卡制、道尔顿等新型分层教学形式出现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20世纪20年代,美国“活动分团制”从小学扩展到中学。在德国,为“天才学生”开设速进班”。在美国,主张按照学生能力完成学业,个性化教学。1922,两种学制传入中国。二战爆发后,分级教学淡出视线。二战后,世界各国提倡“优质教育”,再次掀起了分级教学的高潮。到了20世纪60年代,英国学校96%已经开始了分级教学。

德国的“FEGA分层模式”、“FD分层模式”是当时世界领先的分层分科新形势。牙买加特里?林?库克指出“分级教学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动机和信心”。澳大利亚,中学八年级在英语课方面根据学生水平分成高、低班,九年级发展成高、中、低三个班。20世纪60年代,英国96%的学校实施了分级教学。

在日本,分级教学理论和实践取得了长足发展。1978,日本规定:高中按学习程度编班,开创分级教学的先河。各级学校非常重视分级教学,初中生英语课自主选择不同层级进行学习。

2.分级教学在国内的发展。《学记》中提出:“不凌节而施”,教育不能超越年龄和才能特征; 孔子提倡“个体差异”,主张“因材施教”,这是分级教学在中国的具体体现。20世纪初,现代分级教学思想传入中国,被称为“分团教学”。民国教育学推进教育改良,开辟专栏介绍国外分级教学理论。1914年,朱之善实验的“分团教授法”开中国分级教学之先河。随后,分级教学进入试点阶段。

抗日战争使分级教学戛然而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育改革高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我国正式展开分级教学。1982年,教育部提出各学校按文化程度编班。9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班级走读式和小班化分级教学等。1984年,上海交通大学尝试公共英语分级教学。1985年教育部颁发《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本科院校开始公共英语分级教学。2000年,高职院校开始公共英语分级教学。这一时出现发很多关于分级教学的学术论文和专著,最具代表性的是华国栋的《差异教学论》,这是我国第一本系统论述“差异教学”理论和实践的著作。2010年,高等院校公共英语分级教学基本普及。

二、目前国内分级教学研究状况

1.理论研究。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的“i+1”理论;孔子的“因材施教”和朱熹的“循序渐进”原则;美国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前苏联Lev Vygotsky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瑞士让?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美国奥苏伯尔的认知迁移理论;美国教授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英国Tarone和Yule的“学习者为中心”理论;佟庆伟的“个体素质结构论”;罗杰斯的“人本主义”观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效用理论”等。

2.问题研究。

(1)分级模式的研究。刘雅敏等提出了“按英语技能分级”的教学模式。贾玮等将分级模式分为四类:两分法模式和三分法模式、分级+模块模式、动态分及教学模式和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分级教学模式。

(2)突出问题的研究。

1)学生心理研究:孔娜分级教学对学生心理产生的影响及对策、任晓娟分级教学中的焦虑心理与课堂设计等。

2)课程设置研究:姜有为关于构建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与ESP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袁欣等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中的ESP课程设置微探等。

3)教师适应性研究:邓康康分级教学改革下授课教师适应性研究、申莉分级教学评估系统的构建等。

4)教学管理研究:储春艳等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吴敏焕科学管理大学英语分级制度等。

5)教学方法的研究:周广艺分级教学中实施多元智能法的可行性研究等、候娇婴分级教学中高级班视听说课教学方法探讨等。

8.国内外高校辅导员归属感研究综述 篇八

关键词:辅导员;归属感;测量工具

一、引言

“归属”一词最早是在心理学领域产生的,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指出人类有归属与爱的需要,而这一需要是其他高级需要出现的前提。在此后,归属感引起了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学家的广泛关注,并开展了各类的相关研究,而关于高校辅导员归属感的研究甚少。

高校辅导员归属感对于辅导员自身的自我效能感、集体效能感都具有很深的影响。辅导员如果可以感受到学校的支持,满意自己的住所和待遇等,那么辅导员对抗挫折的勇气和力量也会增强,反过来也会增强辅导员对学生的责任感和对学校的认同感。有研究表明,辅导员的归属感与辅导员的心理健康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辅导员归属感较低的学校,可能会导致辅导员孤独感和流动性大等。因此,高校辅导员归属感应引起学者的重视,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主要从高校辅导员归属感的概念界定、测量工具等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并就高校辅导员归属感的进一步研究提出可借鉴的思路。

二、国内外归属感的研究

(一)国内学校归属感研究

归属感是员工所处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人与某一特定组织的目标与价值观认同,有把实现和捍卫组织的利益与目标置于本人或所在小群体直接利益之上行事的意愿,并希望能维持其成员身份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较强的归属感可以促进个体对集体的力量,并且有利于个体自我的实现。

高校是作为一个社区、集体而存在的,它所激发的辅导员归属感不仅仅是对教师归属于这个社区的认识,还应该包括群体里的其他人特别是同伴关系的感知。国内学者杜好强认为学校归属感是指学生对自己属学校一员身份的认同及对自身与学校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结果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知觉。陈红也认为学校归属感是学生在学校环境中形成的,在感情上和心理上对学校的认同和投入,具体包括学校环境、教师支持、同学支持、班级氛围四个维度。

国内学者包克冰、徐琴美也认为学校归属感应该是学生对自己所就读的学校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的认同和投入,愿意承担作为学校一员的各项责任和义务及乐于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刘徐坤英把学校归属感定义为学生把自己归入所就读的学校,以及由学生和教师所组成的集体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既有对自己学校成员身份的确认,也带有个体的感情色彩,包括对学校的认同、投入、喜爱和依恋等,对自己能够成为学校的一员而感到高兴,认同学校的教学及其各种发展目标,愿意通过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来促进其发展。

(二)国外归属感研究

归属感亦称隶属感、隶属。归属感的探讨,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犯罪社会学家特拉维斯·赫希提出。他在其社会控制理论中认为,社会纽带可分为四种:依附、承诺、参与及信念,而依恋是对集体的认知以及个体关心集体的程度,包括归属感、自豪感、安全和舒适感。在赫希看来,归属感既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更是个体对集体的依赖,正是因为这种依赖,才会减少社会犯罪的发生。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对人的归属感较强,中年时期对事业和家庭的归属感较强,老年时期对自然的归属感较强,而高校辅导员基本都处于中年时期,所以对事业的归属感较强。

麦克米伦和查韦斯在社群意识中提出,会员关系、影响力、整合与满足需求、分享情感是社群意识的四个方面,其中会员关系由五个子构面组成,其中之一便是归属感与认同感,即成员感觉自己属于社群,并且接受社群的价值与象征。这一定义除了说明成员对于社群的归属关系的认可,更是涵盖了情感还有行为动机,已经超过了赫希对归属感的认识。

到了1995年美国心理学家罗伊-F·鲍迈斯特提出了归属感的定义:“归属感是普遍存在的一种驱动力,它驱使人们去构建并维持最低限度持久的、积极的和有意义的人际关系。满足种驱动力涉及两个标准:第一,存在着和其他人进行频繁、积极满意互动的需要;第二,互动发生的前提,必须是互动当时与对方具有稳定和持久的情感上的相互关心。”鲍迈斯特又进一步将归属感定义为一种“驱动力”,对人们的情感生活有着积极的影响。由此可见,归属感不仅仅是个体归属于集体的情感认可,而且会因此而产生行为动机,驱动着人们积极主动地建构稳定和持久的人际关系以及团队关系。

三、高校辅导员归属感

(一)高校辅导员归属感研究的意义

1.高校辅导员归属感是自己对身份的认同

近年来,心理学家对归属感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认为,缺乏归属感的人会对自己从事的工作缺乏激情,责任感不强;社交圈子狭窄,朋友不多;业余生活单调,缺乏兴趣爱好。高校辅导员这个职业的存在已经有六十几年了,但对于高校辅导员的综合研究尚缺乏,笔者认为高校辅导员归属感是对自己身份的认同,目前高校里面有的学生甚至是领导对辅导员工作不认可,这会打击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而且辅导员工作本来就是琐碎的工作,短时间之内难以见效,所以很有必要进行研究,辅导员归属感高,那么对高校教学工作的开展将会有更大的提升。事实上,高校辅导员归属感越高,则说明社会对辅导员身份的认同高。

2.高校辅导员归属感是自己对情感的体验

辅导员是对学生进行日常教育管理最基层、最直接的实施者。他们伴随大学生大学生活的各个阶段,是学生接触最多、交流最广,也是对学生影响最深的教育者之一。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地与学生打交道,一旦自己的付出得到了相应的回报,辅导员的归属感会大大增强,因为那是辅导员自己在工作中对自己情感的体验。

(二)高校辅导员归属感定义

辅导员职业归属感是指辅导员经过一段时期的工作,陆佳宁定义辅导员职业归属感定义:在思想上、心理上、感情上对辅导员职业产生了认同感、价值感、使命感和成就感。陆佳宁主要是从思想、心理、感情上对辅导员归属感进行的定义,缺少从环境方面的分析。

归属感指个人自觉被别人或被团体认可与接纳时的一种感受。唐东燕认为教师归属感是指教师在同一所学校长期互动交往过程中,而产生的乐于将个人生命融入组织的比较稳定的态度与情感。归属感是教师长期的、全面的、自觉主动的工作积极性的积淀、凝聚与升华,是教师对学校发展整体的深层反映,更是教师前进的动力。

20世纪6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归属需要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是在生理需要与安全需要满足后主导人们生活的优势需要。这种需要若不得到满足,将“强烈地感到孤独、感到遭受抛弃、遭受拒绝,经受举目无亲、浪迹人间的痛苦”。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高校辅导员归属感是指认为自己是学校的重要份子,认同喜爱自己的工作,得到家人和学校的支持,体现自己对他人的价值,并且在学校环境中受其他人的欢迎和尊重,在这个环境中能身心愉悦,最终得到自我发展。

四、高校辅导员职业归属感的测量工具

不同的研究者对“高校辅导员归属感”的概念界定不同,所采用的测量工具也不尽相同。国外较为广泛使用的测量工具主要是古德诺编制的学校归属感量表。该问卷包含18个题项,采用五点等级评定法,主要是由教师自我评价,以此来测量高校辅导员的主观归属感。后来,哈格堡对PSSM进行了修订,形成包含11道题的学校归属感量表(新量表包含了三个不同的因子,归属、拒绝和接受)。

2006年内地学者包克冰和徐琴美对PSSM量表进行了修订,得出最后的试测版本包括11个题项,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后来潘发达等又对PSSM量表进行了翻译,并测量了1006名大学生,得到具有较好的信效度的中文版学校归属感量表,包含归属感、认同感以及学校依恋三个维度。除此之外,国内研究者也根据各自的定义和理论编制了相应的问卷。

五、高校辅导员归属感研究总结与展望

(一)高校辅导员归属感研究总结

首先,概念界定多樣。基于已有的研究发现,学术界对“高校辅导员归属感”的定义尚未达成统一的认识,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定义。尽管学者们对高校辅导员归属感的研究正在不断扩大、深化,但是始终没有形成一个标准定义。概念界定的多样化为结论的相互比较带来了困难,也给研究的规范化、系统化与整合化造成障碍。

其次,研究对象较单一。已有的研究中,研究对象以高校年轻教师居多,而对高校辅导员归属感的研究较少,而且更多的是集中在对中小学生对学校归属感的研究。

最后,本土化研究较缺乏。一方面,就已有的研究来看,国内研究者较为广泛采用的测量工具是学校归属感量表(PSSM)的中文版,虽然量表的信效度都达到统计标准,但是它毕竟是基于西方的特点和环境制定的,对本土情况的适用程度可能会大打折扣,另一方面,虽然国内已经有部分学者基于本土情况自编了调查问卷,但多是小范围进行,尚未开展大规模的调查,难以形成具有普适性的结论。

(二)高校辅导员归属感研究展望

开展本土化研究。根据本土文化,编制适用于本土情况的调查问卷,形成具有普适性的测量工具和结论,深入了解我国高校辅导员归属感的状况和特点。这也有助于提出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高校辅导员干预方案,促进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和自我实现。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30.

[2]李海峰,邸俊燕.归属感: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继续教育研究,2012(2).

[3]金庆英.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4).

[4]McMillan,DavidW.Chafs,DavidM..Senseofcommunity:Adefinitionandtheory.JournalofCommunityPsychology,1986,14(1):6-23.

[5]金庆英.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6]陆佳宁.高校辅导员职业归属感现状调查研究.科教文汇,2012(13):9.

[7]唐东燕.独立学院专职教师的归属感研究.管理学家,2013(19):46.

[8]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基金项目:本文系作者主持的2014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一般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4SKSZ52。

作者简介:徐俊生(1988—),男,中共党员,广东揭阳人,学士,主要研究方向:学生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管理学院辅导员,管理学院党总支宣传委员,管理学院学生第三支部书记。

9.国内图书馆价值评估研究综述 篇九

[摘要]基于CNKI检索结果,探讨国内图书馆价值评估研究,对研究的发表时间、发表刊物和研究者进行统计。通过研究分析,发现图书馆价值评估的必要性、评价方法、评价对象研究等是该领域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价值评价;成本效益;价值回报;图书馆

用户信息和知识获取途径变得丰富而多样,图书馆知识和信息中心的地位受到严峻挑战,其社会价值也受到不同程度的质疑。同时,受到新公共管理运动思潮的影响,西方国家中包括图书馆在内的公共服务机构均着手采用企业管理的方法与技术,通过产出控制和引入竞争来提升公共事务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在此背景下,图书馆服务价值评估成为国外图书馆界的研究热点,而国内图书馆价值和成效评估研究还较少,尚处于国外经验推介和个别实证研究的探索阶段[1]。为了解国内图书馆服务价值评估研究现状和成果,笔者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源,对相关内容进行统计分析。

1检索基本情况

考虑到论文题目是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笔者以“价值评估”“价值评价”“投入产出”“成本效益”“效益评价”“投入回报”等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的“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子库中进行检索,得到文献136条(检索时间为2013年12月1日),剔除不相关或与主题联系不紧密的文献,得到相关研究文献123篇,其中博士论文1篇,硕士论文6篇,期刊论文116篇。

1.1 时间统计

对研究文献的发表时间进行统计得图1。1)国内首篇图书馆服务价值评估的论文为张蕾撰写的《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效益评价》,该文于1987年3月在《黑龙江图书馆》(现为《图书馆建设》)上刊出。作者围绕图书馆为何要进行效益评价、图书馆效益评价应包括哪些方面、应怎样开展效益评价等三个问题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2],这表明,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内学者基于国外的经验和研究逐步关注图书馆价值评估。2)研究文献总量偏低,虽然总体上来看,相关研究成果量逐年增加,但前期增长缓慢,自2010年后增加较为明显,这与国内图书馆财政拨款、缺乏企业管理思维和绩效评价意识相关。3)硕博士论文均出现在2009年以后。这说明由于新公共管理运动在西方的兴起,尤其在财政危图1图书馆价值研究文献时间统计

机的背景下,公共管理和服务部门的变革迫在眉睫,西方国家大力建设企业型政府,推动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行政和服务配置,图书馆的效用和价值评估备受关注。受此启发和影响,国内学者开始重视并系统深入对图书馆的绩效和价值进行全面考量。4)考虑到检索日期,2013年的文献统计量不具有计量意义,但仍将其纳入统计范畴,只是为全面了解价值评价研究内容的变化。

1.2来源期刊

116篇期刊论文发表在54种刊物上,按照载文量统计排名前十的期刊见表1。1)这10本期刊发表了相关研究的近一半成果,但研究成果发表相对仍较分散,文献聚合度有待进一步提高。2)这10本期刊均是中文核心期刊,由此说明,一方面图书馆价值评估研究主题较新,且符合国内图书馆未来建设和发展方向,核心刊物在做积极引导,希望更多学者关注图书馆服务绩效和价值,为用户提供更优质服务;另一方面也说明相关学者在国外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了国内图书馆特点,研究体系较为完整,层次较为深入。

表1载文量排名前10的期刊统计情况

序号刊名发文量

(篇)发文量占比(%)1图书情报工作97.762图书馆建设97.763情报杂志86.904情报科学65.175图书馆学研究65.176大学图书馆学报43.457图书馆工作与研究43.458图书馆杂志43.459图书馆32.5910图书馆理论与实践32.59小计5648.281.3 作者分析

116篇研究论文的作者共141人(包括合作者),其中发文3篇者1人(贾国柱)、2篇者5人(何志兰、汪徽志、向林芳、殷沈琴、赵伯兴),由此可见,如其他主题研究一样,图书馆价值评估研究的核心作者和团队尚未形成,研究成果呈点状和散状分布,对研究者而言,尚未建立完整和系统的研究体系。

2研究内容分析

当前研究文献关注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图书馆价值评估必要性研究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一场政府公共管理部门变革运动席卷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这场新公共管理运动让政府着手管理改革为国民提供更优服务。对图书馆最直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企业管理方法的应用。基于管理普适性的原则,企业管理领域的项目预算、业绩评价、用户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等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图书馆管理。2)绩效管理被引入。图书馆作为国家和社会的文化服务机构,由于资金一直靠政府直接投入,长期以来,忽视了对服务过程和服务结果的评价,而通过新公共管理运动,图书馆提供服务的全过程和服务质量被列为公众监测和评价的对象,图书馆的3E标准,即经济、效率和效益备受关注。3)关注产出控制。图书馆也逐步开始制定预算、核算成本、控制产出,并以此为基础向公众证明其价值,向政府申请资金投入。4)竞争引入。新公共管理的核心思想就是用市场的力量改造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引入竞争机制,公共部门、私人部门之间、公共部门各机构之间展开竞争,通过用户检验,优胜劣汰。5)重塑用户为中心。虽然图书馆始终将用户和读者视为第一位的,但现实中由于缺乏有效监督和绩效考核,往往只会流于口号,而新公共管理将公众视为顾客,公共部门是否应该提供服务以及如何提供服务必须根据顾客的需求而不断调整,这种调整的明显特征就是政府财政投入的不同配置。

归纳起来,图书馆价值评估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服务部门,根据新公共管理运动的要求,应关注投入―产出的绩效评估。2)图书馆始终强调以用户为中心,那么理应关注图书馆服务对用户影响的成效评估。3)图书馆是重要的文化服务阵地,既然强调的是服务社会文化,那么关注图书馆服务对社会贡献的价值评估。4)图书馆面临用户减少、信息中心地位削弱等挑战,自身有开展价值评估研究的诉求,通过评估结果向公众和社会证明自身的存在价值。

2.2 图书馆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目前比较成熟的图书馆价值量化评估方法主要有3种:CBA(Cost-Benefit Analysis)成本收益分析法、CVM(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条件价值分析法和ROI(Return on Investment)投资回报分析法。

2.2.1 CBA成本收益分析法。成本收益分析法(Cost??Benefit Analysis),顾名思义,是通过比较项目的全部成本和收益来评估项目价值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看似简单,然而运用于图书馆价值评估绝非易事。首先,图书馆的收益包含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直接收益包含用户使用文献资源、参考咨询服务、图书馆空间服务产生的收益,间接收益包含用户使用图书馆服务对其工作、学习产生的收益,间接收益的隐蔽性导致其计量的困难性;其次,图书馆组织的非盈利性,导致对其直接、间接收益货币化衡量的困难性。正如Neal K.Kaske所述,利用成本―收益评估图书馆的价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必须这么做,Neal在IMLS(美国博物馆与图书馆服务协会)资助下,组建项目团队,进行CBA法的开发与测试,该方法首次被应用于圣路易斯公共图书馆后又被推广至众多大中型图书馆,整个项目历时10年(1993―2004年),构建了适应图书馆的CBA理论模型和方法体系并形成著作“衡量图书馆的价值:如何为图书馆做成本―收益分析”[3]。

2.2.2 CVM条件价值分析法。条件价值评估法是评价非市场物品与资源经济价值的一种常用工具,又称意愿调查法。最初由Ciriacy Wantrup S.V.于1947年提出,它采用效用最大化原理,以得到商品或服务价值为目的,通过调查方式确认该种商品或服务的价值。其基本思路是假定存在一个市场或者存在一种支付方式,把被调查者愿意支付的最大货币量来获得某种物品或服务称为支付意愿(Willingness to pay,简称WTP),把被调查者希望得到最小补偿货物量才愿意放弃对该物品或服务的消费称为补偿意愿(Willingness to accept,简称WTA),从而揭示被调查者对该物品或服务的偏好,确认其非市场价值[4]。该方法应用的具体流程包括:1)确立调查对象和范围;2)设计调查内容和问卷;3)开展调查;4)汇总统计调查结果;5)对调查的有效性进行验证[5]。美国圣路易斯公共图书馆率先于1999年应用CVM对图书馆价值进行评估,随后大英图书馆、新西兰国家图书馆等也应用CVM进行价值评估。国内的袁顺波对国外CVM的应用案例进行介绍,汪徽志对CVM方法在国内图书馆界应用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殷沈琴运用CVM方法计算出上海图书馆每年产生的经济价值为3.65~9.82亿元[6]。

2.2.3 ROI投资回报分析法。ROI(Return on investment)即投资回报率,指通过投资而获得的回报。1982年,Dona H W.King率先将ROI应用于能源数据库的价值评价,后续的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探讨了ROI在图书馆定量评估中的可行性和操作流程。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图书馆基于文献借阅和使用量计算出学术型图书馆的ROI最具影响力。UIUC图书馆试图通过详细数据计算出图书馆投入相对项目基金收益的投资回报,该项目历时三年,分为两个阶段:1)建立图书馆ROI模型,并核算出2006年UIUC每一美元的图书馆经费投入可以换来4.38美元的项目收益。2)项目组将UIUC模型推广至8个不同国家的8所不同图书馆,验证该模型的普适性,并算出这8所高校的ROI为15??54:1~0.64:1,揭示了图书馆在高校教学、科研、立项中的重要性[7]。国内图书馆人自2008年后关注图书馆ROI研究,钟丽华对数字资源建设的ROI进行分析,李晟光针对数字图书馆建设的ROI进行探讨[8]。

2.3 图书馆价值评估对象研究

目前图书馆价值评估的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信息资源价值评价,包括纸质资源建设评价、特色资源建设评价、数据库建设评价和数字资源建设评价。研究者结合具体资源的购买成本和使用情况,按不同读者群分类计算,最后核算出信息资源的价值,并通过案例数据库进行数据检验[9]。2)工作内容价值评估,包括采编流程效益分析、期刊管理成本效益分析和图书馆技术支持效益分析,该类评估围绕图书馆工作内容的成本和收益比较分析展开[10]。对图书馆工作内容的效益进行评价,有助于馆员和用户认清图书馆各类工作的投入、产出及其与期望目标之间的关系,并以评价的结果为基础形成改进对策。3)用户服务价值评估,这是图书馆价值评估的重点。为用户服务并产生效益是图书馆社会价值的重要体现。用户服务成本包括信息生产成本、服务流通成本、人才培训费和馆员智力成本;而用户服务的效益除了显性的信息和知识提供,更包含用户信息需求被满足的感知价值[11]。4)图书馆管理价值评价,包括图书馆服务营销的成本效益分析和图书馆联盟建设的效益分析。图书馆管理的成本是在用户服务支持活动中的各项投入或消耗的资源,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而高效管理带来的效益更多体现在用户成本的节约和用户收益的放大两个方面[12]。

2.4 其他相关问题

现有研究除了关注图书馆价值评价的必要性、评估方法和评价对象等内容,对图书馆价值评估的局限性和未来发展趋势也进行了探讨。由于图书馆服务价值取决用户的感知和体验,因此存在部分主观因素,而当前流行的3种方法或多或少都存在缺陷,比如CBA方法源于对企业短期获利能力的评价,因此对图书馆提高用户信息素养、开展文化教育、辅助教学等长期社会效益无法评测。而CVM的评估理念较难理解,且评估过程对技术手段的要求高,导致评估活动的成本增加,不利于图书馆使用,同时这种建立在市场假想基础上的评估不可避免会造成各种偏差,影响评价的准确性。而ROI只是局部诠释了图书馆的价值,比如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价值等,且在评估图书馆带来的隐形价值和隐形收益方面略显不足。因此,图书馆价值评估方法系统化是今后图书馆评估的发展方向,只有考虑各种评估方法和手段的系统化集成,才能构建图书馆全方位的价值评估体系。

3结语

国内学者在国外图书馆价值评估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适合国内馆情的价值评价模式和方法,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通过价值评价,多角度、全方位向公众证明图书馆的社会价值。随着图书馆价值评价研究的持续深入,研究者应用其他专业领域的理论与思想不断丰富图书馆评估体系,形成百花齐放的学术氛围,同时,通过评估活动和研究,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明显得以提升。图书馆人将会继续努力,逐步建立起规范统一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促使图书馆服务的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 贾国柱,熊伟.国外图书馆价值评估研究述评[J].图书情报工作,2010(1):84―88.[2] 张蕾.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效益评价[J].黑龙江图书馆,1987(1):18―22.[3] Measure your library’s value[EB/OL].[2010-09-20].http://libraryacademicvalue.org.[4] 胡莲香,杨卫红.国内运用条件价值法(CVM)评估图书馆价值的研究述评[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12):70―75.[5] 殷沈琴,温国强.图书馆物有所值吗?――国外图书馆应用CVM测量投资回报率的实践述评[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4):80―83.[6] 殷沈琴,赵睿杰.公共图书馆价值评估实证研究――运用CVM评估上海图书馆的价值为例[J].图书馆杂志,2011(2):17―20.[7] 陆萍.国内外基于投资回报的高校图书馆价值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2(3):39―43.[8] 金洁琴.国内外基于投资回报的图书馆价值研究对比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1(3):60―63.[9] 赵霞琦.基于条件价值评估法的数字资源建设价值评估[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10):70―73.[10] 张文惠.基于灰关联分析的图书馆采编流程效益评价[J].情报杂志,2008(4):31―33,36.[11] 胡国芳.图书馆开展主动信息服务的成本效益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6(1):66―69.[12] 谢春枝.图书馆联盟的成本效益分析及决策选择[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1):25―30.[收稿日期]2013-12-23

[作者简介]陈方锐(1987―),女,本科,助理馆员,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图书馆,研究方向为图书馆学研究。

(上接第49页)

11月7日至9日,广西图书馆学会韦绍芬参加了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由文化部主办、中国图书馆学会等单位承办的“2013年中国图书馆年会――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中国图书馆展览会”。2013年3月,接到《2013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征文通知》后,学会秘书处及时通过信函和网站进行了转发,宣传动员全区会员积极撰文参加年会的征文活动,并在“2013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征文”活动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共向主办方提交论文37篇,其中2篇获一等奖,3篇获二等奖,15篇获三等奖。为让基层图书馆员能有机会现场体验新时期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盛况,了解与图书馆相关的最新技术、资源、设备及服务,聆听业界专家的学术报告,学习先进图书馆的实践经验,学会秘书处配合理事长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资助了10个县级图书馆的馆长到上海浦东参会。

10.近十年国内农村垃圾问题研究综述 篇十

作者:岳立涛

摘要:农村垃圾问题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可回避的话题。农村垃圾问题作为影响农村环境的重要因素,正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国内有关农村垃圾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本文旨在对这些成果进行一个较全面的回顾与概括,同时指出在当前的研究中所存在的漏洞与不足,以期能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指引。

关键字:农村垃圾;新农村建设;实证分析;研究综述

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生活垃圾量也随之迅速上升,农村垃圾已成为影响农村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村环境的不断恶化使得农村垃圾问题日益成为学术界的关注点和有关政策法规的落脚点。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建设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内容的新农村,其中对“村容整洁”的要求,使农村垃圾问题进一步成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可回避的话题。如何吸取城市在处理垃圾问题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以免“先污染后治理”的悲剧重演,是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近十年来,国内有关农村垃圾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本文旨在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较全面的回顾与概括,以期能为今后研究提供一定指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有关农村垃圾问题的宏观理论分析

对农村垃圾问题的宏观理论研究主要从农村垃圾问题的现状、农村垃圾问题产生及处理难的原因和应对农村垃圾问题的对策等方面入手。学者一致认为,农村垃圾问题令人堪忧,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在农村垃圾问题产生的原因上,研究者认识到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和经费的缺乏,农民环保意识的薄弱是造成农村垃圾问题的关键因素。针对这一现状,提高村民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积极性,扩大对农村环卫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强政策引导成为应对农村垃圾问题的必然举措。

同时,不同学者的研究又各有侧重;在分析农村垃圾问题产生的原因时,汪国连提出,环境经济学领域的“公有地悲剧”现象和农民之间的模仿效应是促成农村垃圾问题不断恶化的重要原因。他建议建立市场导入制度,把农村垃圾处理作为一项产业来经营,而不是仅作为一项事业来做。陈冬银则总结了当前农村垃圾问题的几个特点:垃圾数量膨胀、构成成分复杂、清理过程简单、造成资源浪费。陈冬银认为,很多公共服务由非政府组织承担生产任务,比由政府自己承担更有效率。他主张政府授权和鼓励社区组织从事垃圾清运服务,或者,政府也可以将某种公共服务的生产任务,通过与其他非政府组织签订合同的方式外包出去。复旦大学罗如新副教授总结了不同地区农村垃圾管理的现状,认为实现垃圾就地消纳才是长久之策。雷弢指出,现在城市垃圾已成为农村垃圾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必须警惕城市垃圾污染农村的现象。徐晓春和张赟则主张适当征收“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费”,实行市场化运作。

二、以具体地区为研究对象的实证分析

针对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对各地农村垃圾问题进行相应的分析研究,在当前有关农村垃圾问题的研究成果中占重要地位。如果对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细作划分,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一)对库区、湖区及江河流域农村垃圾问题的分析

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有:重庆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对三峡库区农村生活垃圾的研究,昆明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昆明市环境保护局等对滇池流域农村固体废弃物所作的研究,李国朝等对环鄱阳湖地区农村垃圾的调研分析,刘永德等对太湖流域农村生

活垃圾的调查研究。研究发现,三峡库区、滇池流域、鄱阳湖地区、太湖流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有些地区农村垃圾问题及其影响已相当严重。

对三峡库区农村生活垃圾的研究选择了3个典型行政区的18家农户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监测。18家农户在经济收入水平、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通过研究发现,生活垃圾的产量与农户的经济条件呈正相关的关系,而且,农村生活垃圾中有机垃圾所占比例最高。同时,垃圾的人均产量也随时间呈一定规律性,一般而言,农作物收割季节和春节期间,农村垃圾产量最高。刘蜀治等对实现滇池流域农村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作了对策分析,从技术支撑、经济扶持和管理引导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建议,力求实现垃圾源头分类收集、秸秆粪便资源化和农村垃圾集中处理三大任务。对都阳湖流域农村垃圾问题的研究以鄱阳镇为例,分别对城区、农村和工业园区进行了调研,介绍了分类收集、焚烧、填埋、堆肥和建沼气池等多种有效的垃圾处理模式。刘永德等对太湖流域农村垃圾问题的研究则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一个行政村为研究对象。研究得出,该流域农村生活垃圾的主要物理组分为食品废物、砖石、制陶废物和包装废物(包括塑料、玻璃和金属等)。该研究重点分析了社会经济因素对生活垃圾产生的影响,指出,村民收入水平的增长、实际务农劳动力的减少、家庭养殖的萎缩、燃料的气体化和水冲卫厕的普及与垃圾量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二)对各省、市农村垃圾问题的具体分析

基于各省、市农村垃圾问题的具体特点,选择较典型的地区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不失为重要的研究视角,而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目前,对农村垃圾问题的实证研究已覆盖全国很多地区,取得了颇丰的研究成果。

所有相关方面的实证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第一,各地农村垃圾问题的现状;第二,农村垃圾的来源及分类;第三,农村垃圾产生的原因;第四,农村垃圾对环境和村民生活造成的不良影响;第五,治理农村垃圾问题的措施。

从对各地农村垃圾问题进行的实证研究已取得的成果来看,全国各地农村普遍存在着严峻的垃圾问题。随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村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产生量增多,而且农村垃圾的成分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无机垃圾的数量不断增加。如北京市玻璃台新村这样的新农村试点村,由于发展旅游业,游客数量的上升和旅游业带动村民购买力的提升,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垃圾问题的恶化(周燕芳等,2009)。城边村的垃圾问题相比一般农村较好一点,但是,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工作一度成为制约整体环境卫生质量的薄弱环节(姜洪,2009)。

尽管农村垃圾的成分正不断复杂化,但是,相比城市垃圾的构成,农村生活垃圾的组成成分仍然比较单一。对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主要有两种划分方法:第一,按其来源分,农村垃圾可分为农村生活垃圾(剩菜剩饭、人体排泄物、煤渣、厨余物、废织物、废金属、废玻璃、陶瓷碎片、废旧电池、废旧家用电器、一次性塑料制品、各种塑料包装袋或包装盒、各种废弃工具、破旧衣物、废弃的医疗针头、空药瓶等)、农业生产垃圾(农作物秸秆、空农药瓶、地膜、果藤和稻草)、工业垃圾(乡镇企业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废料)等三种类型(谷中原,谭国志,2009;曾兴华,李建,2008)。第二,根据垃圾的化学成分以及是否可回收利用和是否有害,可将农村生活垃圾分为四类:(1)可回收利用垃圾(塑料、玻璃、纸张、金属);(2)无机垃圾(建筑垃圾、炉渣、草木灰);(3)有机垃圾(厨余、果皮等);(4)有害垃圾(过期药品、油漆桶、废旧电池、日光灯管、灯泡、废弃农药瓶等)(吉崇命等,2006)。

毫无疑问,农村垃圾问题已成为影响农村环境的重要因素,危及农民的口常生活和农业生产。农村垃圾中含有和产生的有害成分对大气、土壤和水体造成了严重污染,影响农村的环境卫生,威胁了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阻碍了正常的农业生产活动(谷中原,2009;周燕芳,2009;李碧芳,2009)。

农村垃圾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而言,主要是客观上基础设施薄弱和主观上不重视。首先,农民环境卫生意识和忧患意识普遍偏低;其次,农村环卫基础设施投入差,而且缺少技术支持;再次,基层政府缺少足够的重视,环卫管理力量弱(姜洪,2009;王珏,2009;周祖光等,2010;)。归根结底,制约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因素在于农村的经济水平。除此之外,地方政府中饱私囊,把国家下发到村镇的垃圾处理专项资金全部或部分挪用,也是造成农村垃圾问题迟迟得不到有效解决原因之一(刘刚,潘鸿,2009)。许春玲和宋丽萍认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也增加了农村生活垃圾的种类。此外,城镇的生产垃圾、生活垃圾转运到农村造成农村环境污染严重。谷中原通过调研发现,农村社区缺乏约束村民恶性使用公共场地法治条件,是导致农民乱倒乱扔生活垃圾的重要原因。

针对农村垃圾问题产生的原因,在加大农村环卫基础设施投入,扩大技术信息支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宣传工作和行政引导的同时,不同学者还提出了解决农村垃圾问题的具体方案:吉崇喆提出,将城市生活垃圾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李碧方认为,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将各种有机垃圾资源化也不失为有效地垃圾处理办法。姜洪和谷中原主张加强卫生费收缴工作,贯彻落实环境卫生法。周祖光则提出建立农村垃圾处理处置考核体系。刘刚和潘鸿提倡发展龙头企业,带动农村垃圾产业化。许春玲和宋丽萍则提出了“村庄收集——乡镇中转——区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

三、应对农村垃圾问题的技术和策略研究

对农村垃圾的研究目的是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最终解决农村垃圾问题。已进行的研究中有一部分学者专门对应对农村垃圾问题的技术和策略作了分析探讨。

陈军根据建设部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列举的垃圾处理方式,结合农村垃圾的具体特点,提出农村可以通过堆肥、卫生填埋和焚烧来处理垃圾问题,他还结合沈阳市的具体情况,设计了一套分类收集、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管冬兴的研究更加深入,他在总结农村生活垃圾常规处理技术和新技术基础上,提出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技术路线。李颖和许少华则以旅游生态村北京韩台村为例,通过对该村自然社会情况、经济情况和技术因素等各种因素的评价得出,适合该村的垃圾处理方式是转运和卫生填埋。

在应对农村垃圾问题的策略方面,李齐云和张维娜探讨了农村第三部门提供垃圾治理服务的可行性,认为农村第三部门可以克服市场和政府的不足,但仍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为农村第三部门发挥作用提供良好的环境。杨荣金和李铁松针对农村生活垃圾及其处理的特点,提出了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三次分化,用不同措施分别处理不同特点的农村生活垃圾,从而使其处理度和费用最小化。复旦大学罗如新副教授以上海市松江区新洪镇许家草村为调查对象,探讨了农村实现垃圾“就地消纳”的可行性和必备条件。另外,也有学者提出建立环境押金制度、设立环境税以及进行环境教育立法等对策建议。

在应对农村垃圾问题的新技术方面,管冬兴,楚英豪和张旭等分别论述了蚯蚓堆肥处理技术和微生物菌剂用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可行性,主张将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处理。

学者提出的策略和具体技术为治理农村垃圾问题提供了有益参考,但在适用性和实效性方面仍有待深入的探讨和进一步测定。

四、学者由农村垃圾处理问题得出的基本结论概述

农村垃圾问题不容小觑,值得每一位研究者进行深入的思考总结,同时,农村垃圾问题背后隐藏的理论更需要研究者去挖掘探索。章也微认为,环境问题实质上是一个经济问题。他根据公共经济学理论,得出农村垃圾污染问题是由“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共同造成的。因此,农村垃圾问题,不仅仅是生活在农村的每一个农民应该面对的问题,更是政府应该面对的问题。政府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对农村环境资源配置进行最恰当的干预来弥补因市场失灵带来的效率损失。马润生和李超锋通过对长沙市郊区农村社区的实证调查,考察了

农民对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认知。研究得出,农民对“两型社会”及其相关内容的了解非常少,而且乡镇政府和村委宣传工作也不到位,由此,他提出,两型社会建设应该从意识层面逐步向实践层面推进,同时加强相关资金和技术的投入。

五、农村垃圾问题研究方面的不足

目前,国内农村垃圾问题研究已经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但是,由于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相比农村其他方面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农村垃圾问题的学术研究相对较少,缺乏从不同学科角度对农村垃圾问题的深入探讨。

农村垃圾问题作为影响农村环境的重要因素,正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当前学界对农村垃圾问题的研究远不及对城市垃圾问题和农村其他问题的重视,真正涉及农村垃圾问题研究的文献较少。查阅中国数据期刊网,以“农村垃圾”为关键字的相关论文仅有28篇,题目中包含“农村垃圾”一词的论文也不过65篇。而且,已进行的研究大都是从社会学角度出发,通过各地垃圾问题现状得出结论式的简单分析,缺少从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角度出发进行相关的理论分析。狭隘的理论研究一方面说明对农村垃圾问题的重视不够,反过来在很大程度上也束缚了民众对农村垃圾问题的关注。

(二)对农村垃圾问题的实证研究大部分集中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实证研究相对滞后。

生活垃圾问题是全国各地农村普遍面临的重大难题,需要各地从实际出发,提出适当的对策方可解决。但是,从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不难看出,目前对农村垃圾问题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东北、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对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村垃圾问题关注甚少。理论研究可以为具体实践提供方向上的指引,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垃圾问题研究的欠缺,必将减缓中西部广大农村垃圾处理的步伐。

(三)侧重于孤立的实证研究,缺少对不同地区农村垃圾问题的比较研究。

中国国土面积广阔,不同地区农村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的生活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必然导致不同地区农村垃圾问题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通过比较研究,可以更加明确各地农村垃圾问题的具体情况,从而制定合理的法规政策,提出适宜的垃圾处理方式。目前对农村垃圾问题的学术研究大都侧重于孤立的具体研究,只有曾兴华和李建以南北方典型农村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但是,该研究并没有对南北方农村垃圾问题进行比较。各地农村垃圾问题比较研究方面的空自,为今后的研究指明了出路。

参考文献

[1]马香娟,陈郁.农村生活垃圾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能源与环境,2002.[2]徐晓春.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防治对策探讨[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2003(12).[3]杨晓波等.农村垃圾问题及其治理措施探讨[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4(4).[4]罗如新.农村垃圾管理现状与对策[J].中国环境管理,2006(12).[5]张赟,陈玉成.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垃圾问题[J].安徽农业科学,2007.[6]雷弢,万红友.农村垃圾污染及其治理措施[J].学术交流,2007(8).[7]汪国连,金彦平.我国农村垃圾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现代经济,2008.[8]陈冬银.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垃圾管理问题探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9(8).[9]魏星等.三峡库区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10]刘蜀治等.滇池流域农村固体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对策研究[J].云南环境科学,2006.[11]李国朝等.环鄱阳湖地区农村垃圾现状调研及对策[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0(2).[12]刘永德等.太湖流域农村生活垃圾产生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13]周燕芳等.新农村生活垃圾问题及治理对策分析——以北京市玻璃台新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14]姜洪.着力解决城边农村垃圾问题——牡丹江市城乡结合部环卫工作调查与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5]谷中原,谭国志.农村垃圾治理研究——以武陵山区S县L乡为例[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6]曾兴华,李建.农村垃圾处理调查报告——以南北方典型农村为例

[EB/OL].[2009-01-04].http:///Article.Show.asp?ArticleID=14575.[17]吉崇喆等.沈阳市典型农村生活垃圾调查及污染防治对策[J].环境卫生工程,2006(4).[18]王珏.农村垃圾处理问题探析——对湖南省桃江县高桥乡杉木桥村垃圾处理的思考

[J].青年科学,2009(10).[19]周祖光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垃圾处理处置研究——以海南省定安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20]刘刚,潘鸿.农村垃圾处理现状调研[J].全国商情,2009(9).[21]徐春玲,宋丽萍.陕西省渭南市农村垃圾问题及其治理措施探讨[J].华商,2008.[22]李碧芳.广东新农村建设中垃圾处理现状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09(7).[23]陈军.农村垃圾处理模式探讨[J].江苏环境科技,2007(12).[24]管冬兴等.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探讨[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李颖,许少华.适合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的选择——以北京市韩台村为例[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7(3)

[26]陈军.农村垃圾处理模式探讨[J].江苏环境科技,2007(12).[27]李齐云,张维娜.农村垃圾治理服务:第三部门供给的可行性研究[J].山东经济,2010

(1).[28]杨荣金,李铁松.中国农村生活垃圾管理模式探讨——三级分化有效治理农村生活垃圾[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10).[29]罗如新,黄文芳.农村废弃物“就地消纳”可行性研究——上海市松江区新派镇许家草村调查[J].生态经济,2007(1).[30]李新鑫.论构建我国环境押金制度[J].法治与社会,2009(7).[31]王慧.环境税如何实践?——环境税类型、功能和结构的考察[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0(5).[32]姜明,张敏纯.从可持续发展看中国环境教育立法[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33]管冬兴,楚英豪.蚯蚓堆肥用于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探讨[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8(9).[34]张旭等.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处理的新思路——快速处理菌剂[J].环境卫生工程,2009

上一篇:夏天怎么防中暑有效下一篇:观《地道战》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