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运用数学错题集阶段性小结(精选4篇)
1.有效运用数学错题集阶段性小结 篇一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课题阶段性小结
新课程的实施,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教学的效率。这该如何实现呢?唯一的做法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课堂提问是最直接、最方便的一种,那么我们该如何运用好课堂提问,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呢?
我了解到目前我们的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一些问题:
1、提问的目的不明确,不能准确把握知识本质。如这个知识点的知识基础是什么,又能为后面哪个知识点的学习做服务?重难点是什么?我们该从哪儿切入提问,只有准确把握知识本质,才能正确切入提问。
2、提问的个人主观性太强,太随意。在一节课中的提问多的可达几十个问题,少的却只有几个问题。在教师的随堂课上,这类问题非常严重,教师的问题设计不合理。
3、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课堂上学生无时间提问,很少有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教师提问的实效性欠缺,答案开放的问题比较少,不敢放手,驾驭课堂能力不够。
由此可见,目前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差的问题显得相当突出,不该问的而问,低效的重复性应答式的提问,以问代讲形成满堂问等现象还较为常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依托课例进行实践,努力实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为了提高数学课堂中提问的有效性,我有计划的开展了多节数学教学听评课活动,主要从提问的数量要求少而精、提问的难易适度、提问要切中要害等几个方面入手对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同时,我还经常深入同事们的课堂,观察课堂中老师们的提问技巧,学生们的提问能力,从中吸取对自己有用的经验和教训,并经常和老师们一起探讨如何让自己的提问更深入,更有针对性的方法和策略。为了让缩短自己和名师之间的距离,我从网络或是杂志上搜寻了名特优教师的一些精彩片段和精彩视频,一句句的学习,以使自己的进步更快一些,更大一些。
在自己的课堂中,我首先转变自己的观点。改变了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现象,在课堂上展开充分的对话和沟通,让自己从一个传授者转化成引导者,由管理者转化成合作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其次,我尝试让学生主动参与。在课堂中发扬民主,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师生互相争辩,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师,努力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我是这么做的:(1)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教师应相信学生的潜力,给予学生提问的机会,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及时反馈,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给予表扬。长期坚持,必定会形成良好的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鼓励学生大胆置疑。课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允许学生表达自己的疑惑和见解,即使学生的问题很幼稚,也应给予积极的肯定。(3)让学生参与课堂提问的设计。在预习、学习或复习阶段,均须安排学生参与到课堂提问的设计中来,因为学生提出的问提才是他们真正感兴趣的问题,才是他们关心的问题,才是他们的真正疑惑。教师允许学生将自己的问题写出来,交给老师,然后教师以此为基础,将学生的问题设计到课堂教学环节中,这样会使课堂教学更能吸引学生。使教学更科学。
以上是我课题研究完成的一小部分工作,以后我会本着“想到一点就做到一点”的课题研究作风,扎扎实实地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决不敷衍了事,一切本着课题研究的精神,实实在在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使课题研究成为日常课堂教学的一部分
2.有效运用数学错题集阶段性小结 篇二
《初中数学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课题研究
阶段性小结
2016年1月
数学课题研究组
通过前阶段课题的研究,我组参与研究的教师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深化开展创设情境的实践研究,转变了自己的教学理念,改进了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教师思想和行为的改善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探索“创设—探究—发现—应用—创新”的教学规律,并及时总结优秀研究成果。
本阶段通过研究,我们组教师逐步转变了教育理念,把课题研究思想贯穿到平时的教学活动之中,注重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注重设计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化情境,使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使广大学生从数学学习中享受快乐,学会探究,学会猜想,学会转化,学会应用,并引导教师在反思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和教学设计能力。
前阶段,课题组全体成员紧紧围绕课题方案中所确定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在课题论证、课题分解、研讨交流、课题实施、经验总结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达到了初步阶段的目的。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理论学习,转变观念,提升素养。
为提高课题研究人员的素质,尽快掌握教育研究方法、更有效的科研,课题组成立开始我们就组织成员认真学习课题研究方案、自学相关理论知识,如《一节好课的标准》、《课堂教学论》等,这些学习使我们明确了课堂教学中情境设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还组织各位成员学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及其解读、《中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及其解读等有关课改的材料,在学习中我们追求形式的多样性与结果的实效性,以个人自学与集体学习、讨论交流相结合,规定内容与自主、自由学习相结合,搞专题研究、学术交流等活动形式。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达到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支撑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让各位组员统一思想,并致力于在课堂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数学学习过程之中的探究、发现、猜想、质疑等认识活动显现出来。通过学习和研究,每个成员撰写了有关创设教学情境的教育教学论文、教学设计、反思随笔,制作了精美实用的课件,还在学校公开上了公开课,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好评,课后和校内所有的数学老师及其主管教学领导通过自我反思和集体评议的方式共同探讨课中的得失,收获颇丰。
二、认真组织课题研究,吸取先进经验,加强交流。自本次小课题活动研究工作开展以来,校领导小组为课题组提供了许多形式多样的课题培训和研讨活动,使得研究人员开阔了视野,吸取了经验,为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使课题的计划不断地变为课题的实践并取得成效。课题组制定了详尽周密的研究工作计划,确定分期研究目标,对课题研究理论的界定,及课堂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确定研究的重点,选定课题组实验人员,确定实验成员的具体工作;确定每周一下午利用两节课后的时间进行研究,开展课题组研讨活动,交流经验;在实施该课题研究过程中想方设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探索性、协作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校正研究方向。我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根据课题研究方案的目标要求,把课题研究和日常的教研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选择不同的方面作为研究的突破口,多形式、多渠道开展课题研究,规范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前期的小课题研究阶段中,我们首先从教育意识上有了一个全新的理念;其次通过课题研究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理论研究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也加深了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课题研究中老师们送课下乡,同时还邀请了其他学校骨干老师来校作专题讲座并指导教学工作。
四、存在困难。
1、课题组成员首次尝试小课题的集体研究,教学设计阐述中比较注重过程讲述,教学实践多,缺少理论支撑,对课题的理论构建能力显得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学习与培训。
2、繁重的事务,课务,使教师不能有更充足的精力投身到教育教学研究之中,给研究工作的深入带来困难,不善于书面积累素材,平时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不足。
3、如何改变组织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生活化的数学”活动中来是今后应该改进的地方。
4、通过研究探讨,摸索出“生活——数学——生活”的数学教学模式,并加以推广,用它指导今后的数学教学工作。
五、解决思路。
1、继续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及时收集课题研究资料,积累教育资源,总结研究成果。
2、定期举办课题研究交流、展示活动,发挥课题研究的示范辐射作用,以促进我校教师业务水平的整体提高。
3、加强多媒体在本课题中的使用,使数学与信息技术融合,提高现代化手段为教学的辅助作用,从而激发、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丰富教学手段,达到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3.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错题集 篇三
78里面有()个一和()个十
2、按顺序填出90前面的三个数()
()
()
3、比11大,比15小,是一个单数()
比60大,比70小,个位上是5的数()
4、39添上1是()个十。39添上1是()。
5、70比()多1,比()少1,()比70多1,()比70少16、写出三个个位是4的数,并按从大到小顺序排列.()、()、()
写出三个十位是4的数,并按从大到小顺序排列.()、()、()
7、()里最大填几?
9+()<17
16>()+10
()里最小填几?
35+3<()
17-()<108、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相差().9、25再添上()就和30同样多.10、从10开始十个十个地数,90前面的一个数是(),90后面一个数是().11、从80开始,十个十个的数,再数()个十就是一百。
7个十加()个十是100。
12、豆豆的爸爸今年37岁,淘气爸爸的年龄和豆豆爸爸的年龄差不多。淘气的爸爸今年可能多少岁?
39()
50()
35()
13、40比()大1,比()小1。
14、最大的两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是()。
15、12-5=()-7,17-8=15-()
16、从10开始十个十个地数,90前面的一个数是(),90后面一个数是().39添上1是()个十,是()
17、个位是5的两位数有:
十位是5的两位数有:
18、比最大的两位数小1的数是
()。个位是2的两位数有()个。
19、一张一元的人民币可以换()张5角的人民币和()张1角的人民币.一张一元的人民币可以换()张5角的人民币.也可以换()张1角的人民币.20、按顺序填出90前面的三个数()、()、()
21、个位是2的两位数有()个22、5=()-5
()-6
= 3
+
()+ 6
= 5
+
923、一个足球46元,小明:我带的钱正好够买一个足球,我最多带了()张十元?
小红:我买足球付的钱全是十元的,我付了()张?
24、一张50元可以换()张20元和()张10元。
25、一张100元的可以换()20元的,也可以换()张10元的。
26、26角=()元()角
100分=()元
3元6角=()角
27、一个数它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和是9,这个数字可能是()、()、()。
一个数它的个位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大2,这个数可能是()、()、()。
一个数它的十位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大2,这个数可能是()、()、()。
28、一个数它的个位上的数字是5,比十位上的数字小3这个数是()。
一个数它的个位上的数字是5,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的数字小3,这个数是()。
29、88左边的8在()位,表示()个(),右边的8在()位,表示()个()。
30、个位是5,十位是3的数是()。
31、在31和43之间的双数有()个,单数有()个。
4.语文诗意教学课题第一阶段小结集 篇四
第一阶段(调查分析、学习论证)小结
(2010年4月1日——2010年9月31日)
一、总体研究情况
课题的出台,是经过全课题组教师集体智慧思考的,课题的确定,经历了上上下下几次的反复修改、讨论,可以说,在课题的初始阶段,大家献计献策,为课题的下一步深入开展做了充分的理论和舆论准备。从2010上4月18日,市教育局批准我校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研究》的申请以来,我组织我们课题组试验教师进行了如下研究工作:
1.召开课题推进会。2010年5月7日,召开了由主管教研主任及实验老师参加的开题报会。我对课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课题研究的目的、意理论上和实践上的价值都做了一一的论证。
2.我是本课题组负责人,我与2010上5月系统学习了《“十一五”规划课题研究的策略》、《课题的全程管理》、《教育科学的主要方法》等课程,通过学习,提高了自己身课题研究和管理的能力。
3.组织本课题组全体实验教师进行学习培训:《“十一五”规划课题研究的策略》、《课题的全程管理》、《教育科学的主要方法》。
4.确立了研究内容
(1)语文课堂是师生生活的课堂,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使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教学评价贴近学生生活,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喜爱的生活,真正让课堂教学充实自己的生活。
(2)充实语文课堂生活的内容,传统的课堂生活以知识为中心,学习教材是学生生活的唯一,使得学生的课堂生活单
一、枯燥。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就要努力寻求生活化的素材;从教材中寻找学生生活的结合点;善于创设利于学生参与思索的情境,在一定的氛围中讨论、交流。
(3)丰富语文课堂生活的形式
要改变传统课堂学生学习被动、单一的状况,就必须开展以自主、体验、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从活动入手,改变师生生活的方式。语文学习也要动手、动脑、实践;教师、学生在课堂中要善于转换角色。在语文教学中拓展生活的空间。
(4)改进语文课堂生活的评价
语文课堂的评价不能停留在正确、错误的简单层面上。语文是工具性学科,语文也是人文性学科,要引导学生在评价中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不被动接受评价,要主动参与评价,以评价来促进学习,促进交流,促进师生的发展。
5.明确了研究策略
(1)创设自由的课堂生活氛围(2)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3)教师学生多维合作探究交流(4)提高课堂教学对话的质量(5)借助各种媒体创设情景(6)探寻多样的评价方法
6.调查目前我校学生语文学习的现状
为了使本次研究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我制定了详实的学生问卷调查表,在七、八年级教师的配合下,对我校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进行了摸底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课堂上出现了下面的情景: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看,半听半不听;同学的发言刚刚开讲或者只是说了半截,边上的学生就坐不住了;也有些学生虽不打断别人的发言,却又听不进别人的发言;更多的学生则听是听了,但不求甚解,只是过耳声响。更另人担忧的是事情还不止这些,它会滚雪球似的引发出一系列新的问题:课堂上学习兴趣不浓,课后就无法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作业,作业质量不高,乃至影响最终的考核成绩。看到这样的情形,我们要加快研究的步伐,激发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7.取得的成果和经验进展情况、1、撰写了课题的开题报告和课题报实施方案。
2、围绕总课题的思想核心,从理论上为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提供资料帮助,从本学期教师递交的论文看,有的论文确实从中受益,显示出教师对课题研究思考的深度和高度。
3、确立了下列几个方面问题的研究,虽然有的还不够具体化,但有胜于无,我们可以边研究边完善,边探索边学习边提高:
a、课堂诗意语境创设的研究。承担人:李克志 王彩红 b、教学诗意语言评价的研究承担人:张军 兰 燕 c、如何实现生活与语文的链接研究。承担人:许建军 d、创设情境、合作探新
4、初步的理论成果。怎样才能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效应,激活课堂,营造出生动活泼富有诗意情趣的教学氛围呢?在研究中我和课题组成员感觉到应从语文教学中的课堂导入、课文讲解、作文教学这三个方面来谈谈自己对情境教学的认识。
8.组织交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的方法
我们根据学校的安排,制定并实行了每周一次的小组交流与研讨的活动时间,有组长牵头,定主题、定内容、定形式。组内成员针对在调查表中出现的情况通过查找资料,进行分析,再在组内讨论决定具体实施的方法,制定出下一步具体的研究计划。
9.规范了教研研究活动的:
1)要求课题组全体实验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潜心研究,按规定的制度定期完成任务,按要求完成实验和各种材料,从而建立完备的档案。
定期召开会议进行阶段性小结。
2)选一名实验教师出一节情境创设研究的公开课,全体教师研讨,并写出反思材料。3)定期召开会议进行阶段性小结。4)小结之后,分配下一步工作任务。
六、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怎样才能在情境教学中突出教学的互动性、规范性和综合性,让课堂充满诗意? 怎么在创设情境的同时更好的挖掘教材的蕴藏的教育因素,创设情境、合作探究? 怎样利用教材的背景知识进行更好的教学,把生活与语语文链接,以达到学生心灵的灵性的的张扬,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七、下一阶段的任务
1、各实验教师要把教学和课题结合起来,要按既定的研究方案,具体安排落实研究的各项任务。确定课题观摩课的人选、课题、班级、时间等方案;要开展组内说课、评课活动;要准备制作多媒体演示课件。
2、组长要负责总结材料;观摩课教师要撰写听课心得;要组织动员全组教师全员参与,开展互学互评,形成浓厚的教科研气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召开师生座谈会,总结经验。
4、阶段成果汇总。
八、几点要求
1、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以踏实的作风搞教研,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主义,哪怕是一点儿的成果,也是我们的教科研的收获。所以,要以课堂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以成效为宗旨。
2、各教研老师要发挥引领的积级性,群策群力,不搞个人主义不吹毛求疵。共同提高共亨成果是我们的追求。
3、做好研究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附)平川中学生语文素养现状调查及对策初探
一、总结目的
(一)反思语文教学中的不足 《初中语文教学中构建生活课堂,培养学生诗意情趣的研究》是我组研究课题,自2010年4月开题以来,课题组应用研究学习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协助教学、课题沙龙与专家指导等方法,使课题研究工作迅速步入轨道,并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顺利完成准备阶段的预期目标,初步形成诗意课堂教学环境。然而,在实验研究过程中,我们的语文一直缺乏一种诗意的悟读,那是来自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的个性的学习。教学实践表明:如果不了解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我们就很难对语文在课堂上实现对学生的理想驾驭,更谈不上让学生自主发展了,为此,我们需要聆听学生心声,找出问题,总结经验,才能使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不断深入,从而带动整个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
(二)指明今后语文教学研究的方向
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核心的全面开发学生潜能的教育。也是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实验,重点要研究学校与教师怎样才能运用诗意教学理论,为学生的全面、生动、主动发展创造条件。
第一阶段课题研究工作即将结束,在这个时候切实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协作精神等非智力因素,有利于我们了解课题研究的效果。
(三)配合课程改革新形势的需要
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求全体教师转变教育观念。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强调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鼓励发现、探究与质疑,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诗意文教学中,新的的课堂教学很好地体现了课改理念和新课标的精神,其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相比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究竟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否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能提高教与学的效果;是否符合课改的要求;这是广大一线教师迫切想要知道答案的问题。
针对以上三个问题,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旨在获取第一手资料,为进一步的分析研究打下基础。
二、调查的对象和方法
(一)调查对象
以我校七八九三个年级各抽取2个班、共296名学生中进行了抽样调查。
(二)调查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法,分“学习态度心理”、“学习方式方法”、“教学方式方法”、“课本教材” “课外阅读”等四项内容共15道题,答题方式基本上以选择答案为主,可多选;答卷不记姓名。
(三)研究方法
数据统计法。先由各班分别进行网上问卷调查,并作统计分析、项目分析。
三、研究结果(详见附录一: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研究调查问卷及统计)发下调查问卷296份,收上来289份。回收率93.9%
说明:由于可多选,故选答的人数会出现重复计算的现象。(一)、调查数据显示: 1.自我评价语文学习状况:
认为很好的仅占1.35%,认为良好的占43.58%,认为一般的高达47.30%,认为比较差的甚至达到7.77%。
2.认为语文薄弱环节(此项允许被调查对象多选)
主要在于基础知识占15.54%,在实践能力的占31.42%,在课内诗文读写的占12.16%,在课外阅读方面的占45.27%,在于作文的占高达53.38%。
3.平时收看电视主要收看的节目 内容主要是电视剧的占30.74%,观看综艺类节目的占36.49%,观看动漫类的占19.26%,收看子午书简、百家讲坛等文艺类仅仅14.19%。
4.语文课上集中听讲
选择能保持45分钟集中听讲占29.39%,认为自己能认真听老师讲、对同学发言不感兴趣的占17.57%,选择无论谁讲话均难集中注意力也有13.51%,认为时好时差,取决于老师课上的好差占39.19%。
5.对别人讲述的一段话
能完整复述的占10.14%,能讲述基本大概意思的占75.68%,复述情况要看别人讲述内容精彩与否的占7.43%,也有4.73%的调查对象认为常常不去留意。
6.语文课上能勇敢地举手回答情况
从不举手达26.35%,只是偶尔举手的有41.22%,感觉思考成熟时举手占29.39%,只有2.36%选择了经常举手。
7.面向众人讲话。
常常做到详细打好腹稿、必要时写下提纲的占15.88%,稍作准备、讲述时能说大概的占40.20%,一有灵感就说、常觉表达不具体的占17.91%,因为害羞、常常不在众人面前讲话达22.64%。
8.学校组织演讲比赛之类的活动
主动报名参加、并积极准备发言稿占30.74%,听老师安排、期待老师准备好稿子也有23.65%,自己不会参加、可以帮助他人出谋划策有31.76%,竟有9.80%的选择了不参加、与所有的活动无缘。
9.推荐的课外阅读必读篇目
老师推荐的指定篇目能读完的占41.55%,老师推荐的篇目尚不能读完占23.65%,竟有9.80%的同学其实根本就没读过推荐名著,也有21.28%的同学读完指定的篇目外、自己还读过其他名著。
10.除了课外必读篇目外的阅读情况
课外基本就没读过文艺类作品的占13.85%,虽然有属于自己的读物、却基本束之高阁有19.26%,属于逮了什么读什么、逮不到就算了的读书方式的有32.77%,长期订阅自己喜欢的报刊、并认真阅读占34.12%。
11.走进图书馆的情况
从未走进过的有38.85%,偶尔进去一次、次数很少的有39.53%,想起来就去仅占12.84%,经常走进图书馆仅仅7.43%。
13.平时撰写日记情况
坚持写日记、并以此为快乐的有29.39%,因为老师检查的紧、不得已而写有24.66%,选择平时不爱写、不知道写什么的占26.69%,很少写、甚至几乎不写达19.59%。
14.课外写作情况
积极参加文学社活动、有作品发表的仅占5.41%,偶有作品被老师表扬、写作常有成就感占20.95%,认为勉强能写作文、作文水平一般高达63.85%,有10.14%的同学怕写作文、即使不得已写作时也写不出。15.对自己的语文素养展望情况
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语文一定会好的高达75.00%,选择就这样了、好不到哪儿去、也不会太差的有11.15%,选择忧心忡忡、总是担心、恐难有提高的有11.82%,仅有1.69%选择了“管他呢,无所谓”。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兴趣爱好方面:
大多数农村学生对自己语文学习普遍感觉一般,缺乏自信心与成功感,甚至有相当多的学生在语文面前无所适从。主要缺陷在于阅读、写作及实践能力方面,对课本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课内诗文相对比较扎实。对电视剧、综艺类节目情有独钟,却对子午书简、百家讲坛之类的文艺类节目收看得很少。
2.听说口语方面:
不少农村初中学生听话注意力分配、复述他人讲话常表现为兴趣使然。课堂积极发言的人数比重相当低,发言时有较好的思维习惯更少;参加课外语文活动者乏有其人。
3.阅读写作方面:
相当多的农村初中学生只能读完推荐的指定篇目,课外能自主阅读、有计划阅读的少之甚少,经常走进图书馆的同学很少,“书香中国”“尚书网”等网上读书参与情况更少。
不少学生之所以写日记是因为老师所“逼”,写作少有成功感,有五分之一的农村学生没有写日记的习惯,有十分之一的学生有作文“恐惧症”。
4.未来展望方面:
尽管上述情况如此,但依然有许多农村学生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对自己的语文有着较高的期望,迫切希望自己的语文能有所提高。
总之,农村初中学生语文学习现状不容乐观,语文学习兴趣亟待进一步增强,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以及三位一体的语文素养有待进一步培养。
子课题<<诗意情景的创设研究>>第一阶段小结
李克志
怎样才能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效应,激活课堂,营造出生动活泼富有诗意情趣的教学氛围呢?在研究中我和课题组成员感觉到应从语文教学中的课堂导入、课文讲解、作文教学这三个方面来谈谈自己对情境教学的认识。
情境创设是目前教学中的常用手段,一个好的情境必须能与学习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并且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促进理解。如果情境结束后,与例题之间没有关联,则该情境就不具备良好的应用价值。
一、导入情境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课伊始,教师如果能通过巧妙的导入设计,调动学生,创造出学习、竞赛、思考、优美等等各种于课堂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情境,那就为一堂好课奠定坚实的基调。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常有这样的体会,当一节课的开始学生们积极发言,那被调动不仅是学生,甚至还包括我们自己。可以说,好的导入,是打开学生兴趣之门的钥匙。可是万事开头难,以下是我参考众多名师结合个人教学实践后的一点感想。
二、课堂诗意情境创设
课文是每个语文教师教学上的重点,如何让学生进入课文中的情境中去,仅仅象以往,靠老师的一根粉笔,一张嘴,一本课本,就能打动学生,就能让学生进入情境,是很难实现。情境教学的目的是在于学生,所以首先就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否则,任你是嘴皮磨破,学生们也是无动于衷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结合课文内容,拓展教学思路,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
三、作文情境
作文在许多学生的心里一直都是一件可怕的事。他们害怕一板一眼的去写作。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更多的时候不是没有内容可写,而是缺乏能引起他写作欲望的情境。所以,如果在作文教学中能创设写作情境,把孩子们内心中宝藏发掘出来,或者说情境只是一个触点,从而激发了他们本身具备的写作能力。
广大教师围绕课题,自觉思考深入探索,先行实践即时总结。有一部分的教研论文结合课堂教学,做了一些尝试,已经初具成果,如:
张老师的《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促进感悟》、李老师的《语文教学情境如何创设初探》、许老师的《作文教学如何创设情境》、杨老师的《教学过程中情境的创设》等。
5、初步的实践成果。有的教研组已经组织教师开了几节课题模拟示范课。如李老师的《谈生命》,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和实践意义。
六、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怎样才能在情境教学中突出教学的互动性、规范性和综合性,让课堂充满诗意?
2、怎么在创设情境的同时更好的挖掘教材的蕴藏的教育因素,创设情境、合作探究?
3、怎样利用教材的背景知识进行更好的教学,把生活与语语文链接,以达到学生心灵的灵性的的张扬,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七、下一阶段的任务
子课题<<诗意语言评价研究>>第一阶段小结
子课题负责人:张军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这说明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教学语言。诚然,教师恰当地运用课堂评价语言,一定能使课堂焕发出无穷的魅力。有人说:教师充满艺术的课堂评价语言,虽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学生;虽不是磁,但可以吸引学生。在课堂上,它让我们看到的是学生一张张阳光灿烂的脸,听到的是学生的欢声笑语,体悟到的是学生的个性张扬。是啊,孩子的心灵是敏感而脆弱的,亟需教师的呵护和关爱,要知道,在关键时候,教师的一句恰当的评价,会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赏识自己,找到进步的方向,平添无穷的力量,以饱满的情绪参与课堂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项快乐、富有成就感的活动。下面,我就把我们课题组在第一阶段的研究中的一些收获和困惑简单做以总结。
一、课题研究在第一阶段取得的成绩 1.积极观课,交流研讨,虚心改进
每到听课时间,我们的每一位老师再忙也会放下手中的工作进行听课。因为我们清楚的认识到,每一次听课都会让我们有所收益。能够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别人的优点,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无形中就拿别人和自己的授课形式进行了对比,反思了自己的缺失,能够将一些全新的理念,公认的教法推广,细化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力争让自己的课堂充满生机,更有利于我们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尤其是课堂评价语言的改进。
2.评价客观,求真求实,交流共进 评委们怀着饱满的热情积极工作,认真听、评每一堂课,课堂笔录详细具体,坚持评价标准,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评委们抱着公开公正的态度对每堂课都进行认真评议。大家就某一课、某一个教学难点,毫无保留地把意见反馈给其他人,交流了宝贵的知识、经验和方法。
3.搭建平台,促进交流,教学相长
我们借课题研究的东风,在研究中收获,在实践中提高,通过上课、听课、评课,对今后教学做了有价值的引领。通过交流、研究,课题组的老师们都受益匪浅。
二、第一阶段研究中的几点反思
1.教师讲授的时间普遍过长,预设的内容多,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很不够。有效的课堂容量应以有多少学生主动学会和学生学会多少来计算,而不是单纯看老师讲授了多少。
2.有的老师仍存在备课时只备教材,不备学生的现象。教学飘浮在空中,离学生实际相差较远。教师自身的素质展示很好,但教学目标落实不够。
3.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有所欠缺。出现两个极端,或上到哪里算哪里,或过于注重形式硬撑着完成教学设计内容;要么“满堂问”,要么对学生的回答臵之不理,一味按照自己的思路走教案,对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实质性问题,教师把握不准,不敢给于评价。
4.总体上看,师生间交流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学生的回答讨论多数还是浅层次的,还未能真正面向全体。有的提问的目标指向不够明确,致使学生回答漫无边际。教师不敢善于捕捉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只是刻板地按事先设计提问,总是固定提问少数几个学生。
5.有的老师板书缺少设计,随意性大,起不到提示和强化知识的作用;相同的教学内容,有的老师既打投影,又写板书,重复展示,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6.有些教师对多媒体与课程整合的理解还有偏差,只是把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的“装饰”工具,只是为了课堂使用而使用,缺少目的性、价值性,而不是观念上的整合,真正意义上的教学需要。有的课件对教学起不到辅助的作用,反而影响了课的集中性,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7.有的教师不会评课,不知道别人的课好在哪里,甚至很不谦虚,对别人的有效评点不能正确对待,这样好的学习机会不珍惜,可以说是一种无知的表现。
8.部分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教学视野狭小,对知识的拓展、延伸明显不足,知识、经验、方法有待进一步学习积累。
三、对今后课题研究的几点建议 1.关注全体,臵中等生于首位
作为教师,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心怀每一个学生,把爱心、耐心、信心贯穿于每一节课,正确运用评价语言,就一定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活力。因此,课堂教学评价应特别关注每一位学生。
对于班级中的两头两尾:学困生和差生。我想,大部份教师都会时刻关注他们,对他们的评价往往也是最多的。而中间那些中等生,经常成了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时所忽略的对象,但事实上,中等生是一个班级中最主要的部份,因为他们人数是最多的,在班上比重最大。他们有向尖子生靠近的愿望,稍稍提高点,就进入了新的境界:优生。但他们学习积极性不持久,学习的潜力还没有最大限度发挥。“一不小心”就成了所谓的差生。
卡耐基曾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儿童尤其天生喜欢鼓励和赞美。教师丰富、生动的评价语言能让这些孩子处于一种积极亢奋的状态,这个时候的他们所释放出的热情和潜能就能使他们努力向尖子生靠拢。同时他们也需要听到恰如其分的评价,通过老师的评价,了解自己的长处、短处,从而取长补短,完善自我。课堂评价就应侧重对他们学习态度的鼓励与欣赏,对知识正误及学习方法的点评。因此,对于这类学生,教师特别要善于等待时机,在他们表现好的时候给予最大限度的表扬。
2.把握“三适”,提高教学效益。
课堂教学有时间性,在四十分钟里,学生回答问题与朗读课文等活动随时都在发生。如果学生回答的问题都需要教师进行语言评价,在现实的课堂里是不切实际的。况且,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的评价应是多元的,课堂教学的评价的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评价。因此,教师评价语言如何在不同学段的学生学习、参与评价的过程中起“点睛”的作用,我们就有必要把握好评价语言的“适度”。
(1)适时。从信息论的角度看,信息的传递到信息的反馈需要一定的时间,教师的评价要看准时机,结论太迟会浪费不必要的时间,过早会不利于学生的深入思考。一般情况下,要求反馈迅速,评价及时。
(2)适长。由于年龄的差异、知识水平的差异,学生对教师评价语言的理解能力也是具有差异的。因此,对不同学段的学生进行语言评价还须在语言表达篇幅上引起注意。一般情况下,低年级以简短为主,随着年级的增强,语言可以增加幅度。因此,小学低年级常用“你读得真有感情!”“你学得真认真!”等等,这些简单的表扬,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是能起到相当大的作用的。同时,教师的评价语言更有帮助学生维持学习兴趣的功能,但学习兴趣持久性带有明显的年龄印记,相对而言,低年级学生需要教师激励性评价语言的总人数要明显多于高年级学生。
(3)适段。教师评价语言必须关注到学生年龄段的差异。我们说,“世界上没有一片相同的叶子”,因此,每一位学生对教师评价语言的需求与领悟能力是有差异的,因此,不同的年段更要区别对待。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我们都会体会到,对评价的同一内容,表达同一种意思,评价语言的表达方式对不同的学生、不同学龄段的学生产生的效果不尽相同。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评价的侧重点应不同,对低年级学生或许更应侧重于情感的诱导,而对高年级学生或许更应注意方法与价值观的引领。
3.追求“三味”,提升课堂品味
有人说:“当特级教师的学生是一种福气,听特级教师上课是一种享受。”究其原因,固然特级教师有着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扎实的教学功底,但是这点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他们精彩的课堂评价语言。不信,让我们一起来品一品这其中的“味”。
一为“爱”味 “有爱才有教育”,是的,没有爱的教育有如一潭死水。只有对学生时刻充满着浓浓的爱意,让学生时刻沉浸在师爱的氛围中,学生才是真正幸福的。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师生心与心交流的过程中,只要有爱,教育的成功就不会是梦想。
二为“趣”味
“寓教于乐”,亘古不变的真理,教师的评价语言应有点“趣“味课才能充满活力与魅力。
三为“情”味
“情动而辞发”、“未成曲调先有情”,情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教育需要“情”,课堂也需要“情”,教师的评价语言更要有“情”。因为“情”常常启人想象,激发起人深入文本探究的欲望。
【有效运用数学错题集阶段性小结】推荐阅读:
语文课堂上怎样有效运用小练笔07-26
有效运用劳动法规为企业规避用工风险06-22
浅谈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10-15
运用多媒体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具体策略01-17
浅析幼儿园的民间游戏教育资源的有效运用10-11
多媒体课件在小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有效运用08-10
有效教学反思的研究第一阶段小结09-18
小学生作文有效讲评阶段性总结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