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学习模式心得

2024-11-05

混合学习模式心得(精选8篇)

1.混合学习模式心得 篇一

混合式学习的四种模式

勿可否认,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是一种最有效的学习模式,但另外一个现象却是我们很少看到成功的混合式学习案例。要么混合的策略过于简单,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要么混合的方法过于复杂使而项目难以有效开展。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很多教育培训从业者对混合式学习还没有深入的认识,把握不住混合式学习的实施要点,特别是对混合学习的认识还停留在e化学习与传统学习混合的单一认识层次,从而很难制定出有效的混合学习策略。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包含了四个应用层次,分别描述如下:

第一个层次:线上与线下的混合

线上与线下的混合,即“E(e-Learning)+C(Classroom)”的混合模式,混合式学习概念的提出最早就是指线上与线下的混合,当人们认识到单一的e-Learning模式并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时,开始考虑e-Learning与传统教室学习的结合,通过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线上与线下的混合仍然是狭义上的混合式学习,从广义来看,混合式学习还包括更多内容和层次。

第二个层次:基于学习目标的混合

基于学习目标的混合式学习,不再单一考虑线上与线下的因素,在“混合”策略的设计上以“达成学习目标”为最终目标,混合的学习内容和方式更为广泛。基于目标的混合式学习既可能都是传统方式的,例如:课堂培训与读书以及讨论会相结合的混合学习,又可能都是在线方式的混合,例如:通过网络虚拟教室学习与BBS讨论相结合的在线学习等等。因此,该层次的混合式学习又被称为“整合式学习”。

第三个层次:“学”与“习”的混合

“学”与“习”的混合才是混合式学习的真正内涵。通过“习”将学习的内容应用到实践中去,这是学习更高层次的目的。通常情况下,我们将“学”等同于学习,而实际情况将“习”完全遗漏掉了,绝大多数的面授或在线学习都只是“学”而已,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学习。实际上,设计“学”与“习”的混合才是最有效的混合式学习。而这种混合式学习在设计上其实又是最简单的。这里有我参与过的一个案例与大家分享,某外企在举办一次全球新经理人的集中轮训,培训时间是一个月,培训经理考虑用什么方法让每年一次的经理人培训更为有效?最后,我们共同设计了一个简单有效的混合学习模式,即为每次培训开设一个在线讨论区和报告上载区,集中的面授结束后,在随后的一年时间里,经理人可以到讨论区中交流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同时必须在每个季度末提交一份应用的心得,培训经理在报告模板设计、激励措施上都下了一番功夫,结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个例子就是将原来一个月的“学”变为一个月的“学”外加一年的“习”。

第四个层次:学习与工作的混合

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又被称为“嵌入式”的学习或“行动学习”,与其说是一种学习方法,不如说是一种学习境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工作本身就是学习。管理者在推动这个层面的效果上,往往体现在通过一些措施来促进员工的工作总结、经验分享以及业务创新等方面。从多数企业的组织架构来看,教育培训部门很难推动这个层面的“混合式学习”,因此就不做过多的阐述。个人认为在第三个层次,“学”与“习”的混合上,教育培训者还有很大的空间,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2.混合学习模式心得 篇二

混合型教学的基础是混合式学习, 混合式学习最先应用于国外, 它的出发点是引进传统的面授教学方法来补充和改进网上教学的不足。混合式学习的实施已经有了十几年的历史, 在这个过程中, 国内外很多学者在理论和教学实践领域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1混合式学习的定义

“混合式学习”的概念译自英文的“Blended Leaning”或“Blending Learning”等。现阶段我国学者对其译名有着不同的理解, 比如黎加厚教授的“融合性学习”、何克抗教授的“混合式学习”、台湾学者的“混成学习”、祝智庭教授的“混和学习”等。本文为了便于论述和理解, 统一采用“混合式学习”。

混合式学习最早起源于国外的企业培训, 早已存在于在传统的教学中, 是一个逐步发展扩充的概念, 如今已经成为了教育技术界一个高度关注的热点。随着E-Leaning的发展和实践应用的不断深入, 混合式学习被看成是继E-Leaning之后发展潜力最大的学习方式。随着混合式学习受关注度的不断提升, 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对其进行了阐述, 但是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界定。

国内外学者对混合式学习概念从不同层面、不同维度给予界定。但到底什么是混合式学习?我们认为混合式学习首先是学习理论的混合, 其次是学习环境的混合, 即面对面学习与网络化学习的混合, 然后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要考虑到多种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学习资源的混合, 同时也是学习方式和学习风格的混合, 在这些混合中发挥各自的优势, 实现优势互补。

2混合式学习的基本模式

混合学习模式是能进行清晰地描述学习的过程, 并能有明显界限划分混合学习的分为环节的一种表述方式。混合学习模式主要包括能力驱动型模式、技能驱动型模式、态度驱动型模式以及Barnum和Paarmann模式四种类型的混合学习应用模式。

能力驱动模式 (Competency-Driven Model) 是指专家与学生通过在线方式交流获取知识目的的混合学习模式。这种模式适用于隐性知识的获得, 而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在工作中对专家的模仿和同专家的交流。能力驱动模式需要通过实时在线交流工具进行互动, 并且要求学生与专家实时的共同活动。

技能驱动模式 (Skill-Driven Model) 是将教师的在线指导同自定步调的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模式。在技能驱动模式中, 自定步调的学生同教师之间主要通过电子邮件、及时信息等进行交流。在技能驱动模式中教师的指导十分重要, 也是构成有效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技能驱动模式中教师监督学习进程, 并利用电子邮件或即时通信具体指导学生处理学习中的遇到问题。通过自定步调的学习同教师的在线指导结合在一起, 形成一种有效的混合学习模式。

态度驱动模式 (Attitude-Driven Model) 是将传统的课堂学习和在线协作学习的综合模式教师首先通过面授的方式把协作学习中的内容和联系方式进行交流等注意的事项向学生进行布置交待。然后让学生们通过在线的学习, 利用在线协作的方式学习新的知识内容。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论坛、网络视频会议、网络课程论坛, 利用聊天室、在线辩论等方式进行知识沟通和讨论。

在2002年Barnum等人提出的一个有四个阶段的混合学习的新模式, 第一个阶段是要求教师将学习资料放到网络的Web页面上, 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随地进行浏览。这种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查阅所需资料, 能够促进学生独立性和自我信心;第二个阶段是面对面加工。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有利于加强彼此间的深入理解。面对面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知识建构的过程。第三个阶段就要形成一定的产品。有了学习的资料和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后, 还需要形成最后的成品。在教师指导后, 学生需要记录相关的作业、练习和体会, 然后通过电子邮件或论坛的方式将这些内容与教师、学习伙伴进行交流分享, 这样更利于进行充分思考;其次是发布写作概要, 供其他人观看评论;最后是把作业的最后版本发送给其他人;第四个阶段就是协作扩展学习。按照固定的人数把学生分成为小组, 小组固定时间进行聚会讨论2小时左右, 让小组的成员彼此分享完成同一作业时的体会与经历。在其他时间小组成员之间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社区、电子邮件或论坛保持联系。

混合学习方式就是要把传统的课堂学习方式和现代的E-Learning学习方式的优点结合起来, 既能发挥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引导作用, 又能把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表现出来。

混合式学习特征可以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课程形态, 包括课堂迁移型、网上自学型、复杂混合型等。

②学习材料, 包括电子教材型、视频点播型、视频直播型等。

③学习方式, 包括个人自学型、小组讨论型、团队协作型等。

④导学方式, 包括集中辅导型、问题解答型、通知发布型等。

以上四个方面主要运用在混合式学习中, 比如实验操作、黑板讲解演练、小组讨论、书籍阅读等, 此外还结合其它多种新型学习方式, 比如运用多种视听媒体的学习方式与运用粉笔黑板的传统学习方式相结合;自主学习方式与协作学习方式相结合;计算机辅助学习方式与传统学习方式相结合等, 本质要求就是把传统的课堂式学习和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结合起来。

混合式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知识的获得不是重现教师思维的过程, 而只是在教师的帮助下, 结合自身经验实现主体构建的过程。建构主义思想在混合式学习中得到了很大的体现, 该教学方法很注重教师主导活动和学生主体参与的混合。在混合式学习模式中, 教师应帮助学生完成意义建构, 具体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做好课堂导入, 引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二是采用情景教学法进行教学, 增加学生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三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 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在混合式学习中学生是主体, 应鼓励其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 采取多种方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 将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 同时认真思考这种联系。如果把思考和联系的过程与协作中的讨论交流过程联系起来, 那么学生在建构意义上的效果会更好。

3混合型教学集中了面授教学与网上教学的优点

混合型教学的指导思想是混合式学习等理论, 该教学方法的教学主体是学生, 教师起主导作用, 是通过运用多种设备、工具、媒体和教材等, 使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结合起来, 最大程度的保证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教学过程可以表述为, 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 根据师生所处的时空环境, 将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有效组织起来的一种教学进程。

混合型教学同时具备面授教学和网上教学的优点, 分析混合型教学的学习方式、学习资源、学习环境、理论基础等, 发现以下特点:

①教学方式多样化。混合型教学方式多种多样, 比如多媒体课件、教师面授讲解、光盘或流媒体讲解、小组讨论、小组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等, 同时具有面对面教学和网上教学两种组织形式, 混合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更加事半功倍。

②教学资源多样化。混合型教学拥有很多的教学资源, 比如录像带、印刷材料、光盘、多媒体课件以及互联网、电视机、手机等资料, 由于互联网拥有大量的资源, 利用互联网学生可以完成不同的学习目标和任务。

③教学环境多样化。混合型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场所, 学生不仅可以在教室中学习, 也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学习, 比如网上课堂、BBS论坛等。

④理论基础多样化。混合型教学能够体现多种教学理论, 比如建构主义理论、系统教学设计理论等, 以多种学习理论为指导, 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

⑤教学支持持续化。在混合型教学中教学支持的作用至关重要, 整个教学过程都离不开教学支持, 教学的各个方面都需要教学支持发挥作用, 并且教学支持应该持续化。

4小结

混合式学习是一种基于实践的学习策略和教学模式, 是教育信息化与传统教学的相融合, 它并不是一种全新的认知理论或学习理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如何依据混合式学习理念寻求最佳的教学组合方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 促进其全面发展一直是混合式教学苦苦追寻的目标。混合式教学既具有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 也具有网络学习的优势, 采取该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弥补网络教学的不足, 还能够有效的降低传统课堂教学的成本, 提高教学质量。所以, 混合式教学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汪岩.基于混合学习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活动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 (30) .

[2]李蕊丽, 胡鸣焕.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Blending Learning”教学模式探讨[J].现代电子技术, 2006 (16) .

[3]侯爽, 陈世红.基于Blending Learning的Access数据库教学模式探索[J].计算机教育, 2009 (23) .

[4]李凌霄.基于交互白板的混合式学习策略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践[J].教育科学论坛, 2010 (05) .

[5]陈迎晓.混合式学习模式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实践与探析[J].科教文汇 (上旬刊) , 2013 (10) .

3.混合学习模式心得 篇三

摘 要:在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混合学习模式研究逐步成为了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岳阳广播电视大学在成功研发“掌上电大”移动平台后,开始了基于该平台的混合学习模式实践与研究,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本文将在介绍“掌上电大”功能特点与混合学习概况的基础上,对我校的混合学习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掌上电大 一体多元 混合学习模式

【分类号】G434

一、“掌上电大”的功能特点

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各种移动终端的快速普及,人们通过移动终端的上网时长在2012年7月首次超过PC端后,这种差距还在不断拉大。新技术的变革,也对电大开放教育办学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为满足新形势下学习者移动化、多元化、个性化、信息化的学习需求,岳阳广播电视大学联手上海地平线信息技术公司开放了基于移动终端的“掌上电大”移动平台。该平台凸显了以下三方面的功能特点。

1.结构化的多模块功能整合

该平台有效的整合了电大各种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优势,完成了“走进电大”、“教务教学”、“开放教育”、“移动办公”与“特色专题”等5个功能模块开发,并针对教师和学习者两种不同的角色设置了满足不同需求的版本,如在学习者的版本中,“特色专题”模块则转化为移动微课堂。

2.信息化的助学支持服务

学习者通过该平台,可以即时享用招生报名信息、专业课程介绍、课程教学安排、考试考场查询与成绩查询等各种助学支持服务。个人消息中心还可以即时接收学校发送的各类信息与通告。

3.个性化的移动学习服务

该平台为开放教育学习者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学生可以通过该平台可以实现导学约课、导师制指导、移动微课堂和虚拟实践教学等学习活动的实施与参与。

二、混合学习的概述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深入应用,推动了网上学习的迅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教学设计者尝试运用多种媒介混合的新的学习模式。

1.混合学习的概念界定

在混合学习的研究中,教育界还没有一种权威的定义,国内外学者都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Jennifer Hofmann认为,混合学习就是运用模块化的思想设计教学活动,并将过程按相应的规则分成几个部分,然后再去研究选用哪种媒体将教学内容呈现给学习者最优[1]。何克抗教授主张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以利于传统教学模式和网络学习优势相结合起来,可以说混合教学就是要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导和启发的作用,又要在课堂中让学生主动参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的教学模式[2]。黎加厚教授认为混合学习是综合考虑教学方法、信息化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多种媒体等教学因素,对其进行优化选择和组合,以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3]。

2.开放教育混合学习模式

混合学习模式是在多种理论指导下,以教师为主导,学习者为主体,运用多种媒体、教材、技术,以使传统面对面教学与网上学习有机结合,争取达到降低成本使教学目标达到最优的一种学习模式[4]。

综合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混合学习与混合学习模式的观点,笔者认为,开放教育混合学习模式就是在开放教育学习过程中,以学习者为主体,立足其学习需求与特点,将传统课堂和网络学习相结合,整合各类学习资源,选择与设计优化的学习策略,以使学习者学习效果最优化的学习模式。

3.开放教育混合学习的优缺点分析

混合学习能有效集合传统课堂学习模式与单一远程数字学习的优点于一体。在开放教育中实施混合学习,其优点首先在于能充分挖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潜能的同时,能有效加强教师对学习者的指导作用。开放教育的学习者大多数为在职工作者,单一的远程数字学习容易使学习者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困惑堆积而影响学习效果,混合学习通过多元化的支持服务,可以即时解决学习者的学习困惑,提高学习效率。其次,混合学习为开放教育学习者与教师提供了多样化的交流渠道,能更好的促进师生感情的融合,为学习问题的解决营造更轻松的氛围。再次,混合学习可以为开放教育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妥善解决学生工学矛盾突出的问题。

但开放教育混合学习也存在一些问题与困惑。一方面它是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如果学生自主学习意愿不强或自主学习能力不够,就会使学习效果大受影响。另一方面,混合学习的实践与研究还不够成熟,对教师教学,尤其是学习资源建设与学习支持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何环节与因素的缺失,都容易使学习者的学习受到负面影响。

三、基于“掌上电大”的一體多元混合学习模式

“掌上电大”移动平台的成功开发并投入使用,为在开放教育中实践混合学习,提供了新的契机和解决方案。在一年多的开放教育混合学习实践中,我校逐步形成了基于“掌上电大”的一体多元混合学习模式。

1.学习者分析

在学期初,制订开放教育学生学习需求调查问卷,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充分调研学习者的工作与学习状态、对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的需求与建议等,问卷采用纸质与电子问卷相结合的形式由助学辅导员向所带学生发放,回收后交付各专业责任教师,由专业责任教师按专业、年级形成问卷分析报告,作为本学期实施混合学习的主要参照依据,以保证学习安排有的放矢。

2.学习者自主学习

开放教育学生根据自身的需求与特点,按照开放教育的学习规律与要求,完成开放教育的自主学习。依托“掌上电大”移动平台,学生除了传统的面授课堂与远程PC端在线学习外,可以借助移动终端轻松选择移动微课堂资源、导学约课学习、导师制指导、虚拟实践学习等多种学习支持服务,并能实时的将自己的学习信息与教师进行反馈与交流。

3.导学约课

导学约课是岳阳电大在实践开放教育“时间开放、空间开放、内容开放、形式开放”的开放办学理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新型学习组织形式。学习者与课程辅导教师可以充分结合各自的实际,相互约定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方式与学习内容。借助“掌上电大”移动平台,学习者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实时接收来自课程辅导教师的约课信息,同时也可以轻松实现与课程辅导教师的主动联系或反馈,实施约课学习。

4.导师制指导

导师制是岳阳电大秉着双向选择的原则,在调研学生需求的基础上,为学生配备学业导师的学习支持服务。学业导师旨在帮助学生制定专业学习计划,指导和解决开放教育学生在学习或工作中遇到的各种专业疑难或困惑等。通过“掌上电大”移动平台,学生既可以向学业导师寻求实时的学习指导,也可以进行非实时的指导交流。

5.移动微课堂

为更好的满足学习者移动化、碎片化的学习需求,在“掌上开大”移动平台中,我校开辟了移动微课堂板块。一方面积极组织学校的优质师资,自主进行了微课资源的设计与开发,目前主要在重点专业和重点课程进行了试点设计与开发,如会计、计算机、学前教育、工商管理等专业。另一方面,组织技术人员从学习网上整合相关微课资源或建立友情链接服务等,以丰富移动微课堂建设。再次,依托省电大学习资源,在“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的各专业中进行了移动微课资源的整合。

6.虚拟实践学习

依托“掌上电大”移動平台,我校开始了虚拟实践学习的创新与试点。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虚拟专业主题实践学习活动,如计算机专业的“数据结构分析”虚拟实践学习、会计专业“基于网络的会计凭证填报”等。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该平台,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小组协作实践学习,如法学专业“生活中法律小故事”案例创编活动等。

7.在线助学支持服务

依托“掌上电大”移动平台,我校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在线助学支持服务。学生可以通过该平台轻松查询各专业课表信息、教学活动活动安排、期末考试考场安排、考试成绩,可以实时了解学校的新闻动态、通知通告,可以轻松实现与助学辅导员和课程辅导教师沟通交流等。

8.混合学习评价

在混合学习的评价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可以通过单元测试、课程小论文、平时作业和小组讨论评价等多种方式实现。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则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交流等形式实现,评价意见由学校进行汇总整理,对混合学习过程进行相应的整改与优化,以实现最佳的学习效果。

四、小结

开放教育的学习过程本就是一个不断调整,不断优化的动态学习过程。我校基于“掌上电大”的一体多元混合学习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受到了教师和学生一定的认可,但该模式仍需要在不断实践过程进行优化和完善,还有不少环节有待我们更多的研究与实践。

主要参考文献

[1]南国农,李运林.信息化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

[2]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话教育研究,2004(3):1-6

[3] 黎加厚.关于“Blending Learning”的定义和翻译 [EB/OL].

www.feast.net/jiahou/arechives/OG18.html(2004)

4.混合学习模式心得 篇四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现在的教育状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探讨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分层教学模式非常具有必要性。文章以高一《信息技术》课为例,从前端分析、教学环境与教学资源的设计、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教学评价这四个方面来分析和说明这一模式。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分层教学;信息技术课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5)17-0045-02

一、引言

信息时代对综合型、高素质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学校期间,不仅应该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团队协作、创新能力和交流能力。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许多学者发现,在传统教学中注重的是教师单方面的讲授,强调的是学生对书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忽视了对学生技能方面的培养;另外,面对面的课堂教学存在很多不足,阻碍了学生学习个性的发展,只是一味地接收老师给予的理念,而不是通过自己思考得出结论。正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许多的不足,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为了能够解决这些问题,迎合信息时代提出的高要求,在很多学者的研究和探讨下,基于混合学习的分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按照学生的不同程度实行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进步,能够实现教学中的优势互补,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二、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分层教学模式概述

“混合式学习”这一名词来自于英文的“Blended Learning”或“Blending Learning”,被国内专家们翻译成“混合学习”、“混合式学习”、“融合性学习”等,但其主要内涵都是相同的[1]。我国学者对这一模式也有不同的译法,何克抗教授把它翻译为“混合式学习”;祝智庭教授将其译为“混合学习”。为了方便我们的了解,结合B-learning的发展,在这里将其译为“混合式学习”。通常情况下,混合式学习是要将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优势互相联合,不仅是教育理念、理论上的结合,还包括教学资源、教学媒介、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各个教学要素的混合,最终使整个教学系统以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回馈。

分层教学模式是一种在集体形式下的个别化教学策略。它将因材施教的思想运用到班级教学之中,试图在班级教学与因材施教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在个别教学与集体教学两者中构筑一座桥梁,实现两者的互补,从而为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提供一个适应其发展特点的教学活动环境,达到培养与补差并举[2]。通过上面的概述发现,分层教学模式具有针对性,能够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不同水平的教学,有利于整体学生共同进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分层教学单独在课上难以完成,如果能结合混合式学习就能够扩展课堂的教学时间。

因此,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分层教学模式的提出是非常具有意义的。参考其他学者对混合式学习理论下的分层教学模式的研究步骤和结果,本文以高一《信息技术》课为例,从前端分析、教学环境与教学资源的设计、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教学评价来分析和说明这一模式。

三、教学实践――以高一《信息技术》课为例

(一)前端分析

1.学习者分析

本次教学活动的学习者是高一学生,他们普遍对Word软件的界面和应用都比较熟悉,知道大部分编辑工具的名称和用途,但由于使用的次数比较少,缺乏使用工具编辑文本的实践经验。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宜长时间的采用讲授型的教学方式,而是应该让学生多上机实践或者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2.学习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正确认识Word软件中的所有编辑按钮,知道Word软件的常用功能。

过程与方法目标:应用Word软件的编辑功能,根据文字信息的不同对文字进行加工,个性化地表达信息;能够按照教材的学习要求,运用所学的知识加工文本信息;可以列举出作品在文本信息加工方面有哪些优缺点,对缺点提出改正意见。

情感态度目标: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体会团结的力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团队协作的意识,形成健康的学习心态。

3.学习内容分析

Word软件的功能与操作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点,通过上机操作和课堂讲授的方式相结合进行授课。Word软件中的操作部分就是上机实践的内容,而功能介绍等理论知识可以采用传统面授课形式学习。

(二)教学环境与教学资源的设计

教学环境是多媒体网络教室,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检查网络、投影仪、音响等设备是否可以正常使用,为上课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学资源采用的是高一《信息技术》这本教科书,并在Moodle平台上搭建关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资源,使学生在充分的学习资源中取得进步。

(三)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首先,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分组,对班上4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学习成绩的分析后,结合学生对Word软件的熟悉程度将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然后对每一个层次内部分组,采取的是同一层次的学生自主选择同组伙伴的方式,教师只需要在学生自主选择后根据他们的人数、学习情况等稍加调整。具体的分组为高、中、低三层,每一层有三个组(高层1-3组,中层4-6组,低层7-9组),每个小组的人数为5人。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升学习效果,将每一小组的学生安排坐在一起,共同讨论学习,增强小组协作能力。具体的教学活动如下。

活动一:教师详细介绍Word软件中的插入和格式编辑功能,采取面授的教学方式,在学生掌握了这两个编辑功能后,教师进行网上教学,更形象地将重难点体现出来,组织学生学习,学生将在线学习没有掌握的知识做好标记,教师再进行传统课堂教学,多次循环后达到教学目标。

活动二:以小组为单位,各个小组讲解完自己的作品介绍后,参照之前拟定的高中低层的评价标准,投票选出小组内的最优作品。教师结合学生选出的作品进行网上教学,在网络平台上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辅助学生认识这些作品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品。

活动三:以小组为单位修改作品,组内成员相互提意见和建议,逐步完善作品。教师观察各组成员在修改作品的过程中的表现,进步明显的学生可以将其分在更高的层次。

活动四:教师将学生修改后的作品再次展示在Moodle平台上,通过网上教学,教会学生分层评价,经过学生的自评、互评和教师的评价后,最终评选出班级内最具创意奖一名、最具活力奖三名和最具潜力奖四名,并一一颁发奖状。

(四)教学评价设计

本次研究采用三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即教师评价、学习者自评、学习者之间互相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营造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其次,在评价的内容上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素质、行为态度等综合能力,而不仅是学生的成绩,实行差异性评价,使成绩差的学生也能获得学习的喜悦。再次,评价的方法要由单一转变为多样,不仅要注视量化评价,还要结合质性评价,以往的评价采取的是试卷测试,用学生的成绩评定一个学生的好坏,这样的评价是不合理的,所以,要求我们结合质性评价,即将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质量等作为评价的依据之一。最后,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处于高层的学生采用“竞争法”评价,坚持严格的要求,追求更高的标准;处于中层的学生采用“激励法”评价,既要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又要激励学生向前发展;处于低层次的学生采用“表扬法”评价,教师应发现这些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表扬,驱除自卑感,重拾自信心,促进学生发展[3]。

四、结论

随着现代通信手段和信息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程序也在不断更新。本次研究提出的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分层教学模式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混合式学习理论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实行分层教学的思想理念。通过实践结果表明,这一模式不但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对于学生来说,有利于他们个性的发展,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的素养。

参考文献:

[1] 谭庆芳.混合式学习活动设计及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 学,2011.[2] 刘小丹.分层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可行性探讨[J].湖湘论坛,2006,(02):92-93.[3] 刘晓华,孙为民,刘晓军.素质教育下分层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J].物理通报,2012,(12):13-14.*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基地,湘教科研通 [2012]32号。

5.有效教学模式学习心得 篇五

有效教学模式学习心得一:有效教学模式学习心得

为不断深化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效益,全面贯彻落实教育局《云南省现代教育示范学校方案》,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落实有效教学的基本要求,实现“有效教学、高效课堂、高效教研活动”的总目标,我校于2010年9月15日正式启动“有效教学”模式培训,对上海一师附小、深圳南山实验学校、武汉常青实验小学、南京行知实验小学的四种现代教学模式进行了学习。经过这几周的学习,我的心灵受到极度的震撼。下面谈谈本人粗浅的体会:

一、教改不仅是教师对学生教育教学的改革,更是学校对课程的革

课程包含了教法、教材、教师这三大方面,课堂要高效,离不开对课程的认识,离不开对课程的改革。

一、改革教法

首先,从“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转变。用教材,是指不是教材里有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说就怎么教,而是学生需要什么就教什么,不是根据教材的结构来选择教学的结构,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结构来选择教学内容。其次,从“以教定学”转变为“以学定教”。把课堂的主体还给学生,当学生发生学习需求时,教师是引路者;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教师是服务者;当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是欣赏者。

二、改革教材

成功的校园生活是发现人的潜能,让人的潜能充分燃烧,只有开辟了校本课程,才能让有差异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才能让他们的潜能充分燃烧,才能让他们的潜能充分燃烧。

三、改革教师

除了自身的提高,教师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爱心,一个包容的心对待孩子,既要看到盛开的鲜花,也要善待迟开的花苞,修炼出一个花苞心态。抱怨会导致失败,赏识能导致成功。通过学习比较我发现,我们平常的教学工作几乎都是在教教材,很少考虑到孩子的需求和兴趣,大部分时间还是考虑把课本上的知识滴水不漏的教给学生,虽然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鼓励的方法,但这样的教学方法明显太传统和死板,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二、南京行知小学的“赏识教育”教学模式值得借鉴

南京行知小学的教育理念是:学会赏识、走近生命;发现潜能,唤起自信;善待差异,引导自选。

(一)优点分享,让每个学生成为心灵的主人

让孩子感觉自己是一个好孩子,不背坏孩子的包袱。教育有一个很大的诀窍在于:你要想把孩子培养成好孩子,你必须让孩子从你的一言一行中感觉到他就是好孩子,他就会变成好孩子。他们学校有一个做法:给学生写“优点卡”。他们设计印制了精美的卡片,让老师在卡片上写学生的优点,然后颁发给学生。写优点卡要抓住几个要素:有时间、有地点、有人物、有细节、有老师评点。而且教师在一两句话里要把这五个要素表达进去,这样优点卡才算合格。

南京行知小学所推行的优点卡,重点的不在于优点,而在于“优点分享”。他们会在学校的升旗仪式后面举行隆重的颁发优点卡仪式,获得优点卡的学生名单会在广播里反复出现,会在学校黑板报上面表彰出来,优点卡会贴在班级的黑板报栏上,会带回家给爸爸妈妈欣赏,会作为书签夹在课本里面。一个孩子的优点通过宣传成为全校孩子的优点,成为引领全校孩子前进的一个方向,无形中就形成了一个正确的舆论氛围,形成了一个健康的舆论导向,此时的力量就大了。

(二)全员管理,让每个学生成为集体的主人

班级全员管理,他们的做法是,让学生“人人当组长、轮流做班委”。

每个组的同学有语文组长、数学组长、音乐组长、美术组长、体育组长、值日组长、还有管课外阅读的组长,有管检查自选作业的组长,有登记优点卡的组长等等。组长的确定会考虑到学生的长处、爱好。

班长、学习委员这些“大官”怎么办呢,一般是5个人自由组合,当一周班委,班长、学习委员、劳动委员、体育委员、文艺委员这5个职位,大家轮流当。一般每学期,每个孩子可以当两周班委,当两天班长。

(三)自主选择,让每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要让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要让他在学什么、怎么学上有自主选择的权力。自主选择可以在课内进行,也可以在课外体现。特别在课外,应当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的余地。他们提倡不布置或者少布置固定的家庭作业,取而代之的是“自主选择12多”: 好身体多练,好家务多干; 好书报多读,好电视多看; 好文章多写,好消息多传; 好节目多演,好作品多玩; 好朋友多交,好事情多办; 大社会多访,大自然多探。

他们认为小学教育里面很多东西对错不重要,好坏不重要,兴趣最重要,快乐最重要。你越这样做,小孩子越放松越舒展,水平就越高。通过对南京行知小学赏识教育的了解,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鼓励对孩子的重要性。虽然我们一直都在教学的方面运用了赏识方法,可起到的效果并不十分明显。我打算好好的根据班上的实际情况,通过优点分享的方法来激励更多的孩子。而全员参与管理班集体的方法,更是值得一试。我相信班级管理的工作做好了,当同学们习惯成自然的去参与管理,老师也会轻松很多,孩子在日常行为规范和学习方面,应该都会有一个崭新的变化的。

三、杜郎口教改关注“问题”学生,有效的促进教学成果值得我们学习杜郎口教改得以成功的一大突破就是对差生的关注和帮扶,他们以人为本,关注生命为办学理念,通过“兵带兵”“兵帮兵”“兵强兵”等帮扶形式,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全体学生尤其是弱势群体学生的健康发展,从而达到整体提高的效果。

如何有效的实施帮扶计划呢?具体措施是对每个班级的管理都体现出对差生的关注如:

1、每个班级都有帮扶计划,都张贴有结对子名单

2、对优等生的成绩的考核是通过和结对子学生成绩的平均分来衡量的,并且进步与否也是看这个帮扶的效果来衡量。

3、定期的评选帮扶能手

4、教师的教案里都有对差生的课堂反馈情况及整改措施,尤其对课堂效果监测不达标的学生均有相应的提升措施。

5、班级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评分细则,有完善的学生管理档案,有对问题学生违纪的事实的记录也有整改的措施和效果的检查记录。除此之外班级还设有个人量化评比,小组之间也有竞争,班级还对表现好的进行表彰奖励,对有进步的差生进行肯定。学生就是在这样的竞争和互助中得以成长和进步。

我打算学习杜郎口教改对差生的帮扶方法,细化“一对一”的帮扶计划并付诸实践,在充分激发孩子的积极性的同时,帮助差生走出困境,整体提高全班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综合四种现代教育模式,有很多成功的共性,他们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课堂上是高效的,管理上是创新的,学生的学习是愉快的。作为一名教育者,当我们面对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时,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反思我们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方法了,虽然四个学校的教育改革模式我们不能照搬硬套,但我们也应该从这样成功的模式中得以启迪,才能找到适合我们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有效教学模式学习心得二:有效教学模式学习心得(1676字)

有效教学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说它不是问题,是因为教师的教学除了教给学生基本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培养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一直以来,我们所重视的都是知识的教育,对知识的教育可以通过大大小小的考试体现出来,好的成绩是衡量教师教学有效性的指标,更是衡量学生优差的标准。所以就知识教学来说我们都教学是有效的,但这个有效时狭义的甚至是片面的有效。因为我们忽视对学生做事做人的教育,这才是真正的有效无效的标准,所以说有效教学又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中央到地方都注意到了这一问题,我们盐城更是把今年作为有效教学年来抓,结合省厅“五严”的背景,解决有效教学的问题被大家提上了日程,各个学校、教师也逐渐形成了有效教学的理念。

我们学校更是抓住有效教学年的机遇,结合自身实际,以导学案为抓手来促进有效教学。我们每一位教师更是悉心研究,大胆实践。我本人也阅读了一些相关的理论,并结和自己的实际和学生情况进行试验,在试验中遇到了些新情况,靠自己的学习暂时无法解决,刚好,市教科院顾院长来我校作了一次关于《准确把握有效教学的基本要求》的讲座,让我如沐春风,真是醍醐灌顶解决了我最近一直困惑的问题。顾院长的讲座抛开了一些空而大的理论,是从一线教学的角度来谈有效教学问题的,这很接近我们教学的实际,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可操作性也很强。

一、教师的水平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对顾院长所说的要把简单的知识教的有厚度,我有不同的看法,因为这往往使人误以为是故弄玄虚,而等同于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实际上有效教学就是以学生是否接受、是积极主动的乐于接受还是被动的死记硬背。显然前者是有效的,如果一定非把简单的问题讲的有厚度,我想可能会增加学生额外的负担。当然后来顾院长讲教学要深入浅出、注重知识间的异同、加强学法的指导、放时间给学生独立探究、体验交流反思、构建的观点我是深表赞同的,而且我觉得要做到这几点教师必须练好基本功,熟知教材、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根据实际认真编写导学案,并做好一次备课、再备课和课后反思。平时多阅读专业书籍和最新最实用的教育理念,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做一位有思想的教师。

二、把握好课堂是有效教学的关键。顾院长认为教师在课堂上要把复杂的内容教的通俗化,对此我深表赞同,其实这也是我们新课程改革教学生活化的要求。要把我好课堂教学除了顾院长讲的要做到把知识生活化;讲课要精要、精当、精彩、贴近学生实际;科学借助现代媒体外,我觉得更应该做的是让学生自己根据生活实际结合教学要求来设计情境,让学生亲自去体验、感悟,让学生自己去参与、探究,教师做好引导,适时点拨,这才是最有效的。正如顾院长引用的教育界的一句名言所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分析给我听,我可能记住;如果让我参与我就会真正理解。”

三、学生会学习是有效教学的保障。顾院长认为把激发学生思考成为习惯,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会学习,教学生养成好的适合他自己的学习方法,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会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乐趣,学生的学习就会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主动地学习肯定是有效的学习。当然,学习方法是因人而已的,不能笼统的将什么、什么方法,关键是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去分析、去感悟适合自己的方法。教师可以再宏观上指导,正如顾院长所讲,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方法时要注意技巧,让学生从提问开始,会问问题的学生必定是有思想的学生,有思想的是学生必然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所做的就是把她或他的这种不自觉的思考学习方法变成一种习惯。这才是确保有效学习的长效机制。

四、做人的态度是有效教学的动力。顾院长认为把学生的精神愉悦当成自己的追求,我深以为然,古语有云:亲其师、信其道。学生的愉悦必然是建立在对老师的喜爱之上的。其实这也是培养学生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教学要有效,做人是根本,这里所说的做人就是为人处事的态度,做事的能力,不仅是指学生,更是指教师,所谓教学相长,用心去关注学生,培养学生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我们的教学就会更加有效。

以上几点浅见,请大家批评指正!

有效教学模式学习心得三:有效教学模式学习心得(2276字)

通过这次学习,我的收获很多,对于如何解决教学中的困惑和工作中的烦恼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其中,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最根本的一点是以生为本。有几篇文章中都提到这样的问题:有的教师认为课堂教学是有明确目标和具体内容的活动,课前必须有周密、详尽的备课,所以往往把课堂设计得天衣无缝,甚至剥夺了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可能。当生成的问题不能与老师预设的相一致时,老师们在生成的资源面前往往束手无策。这一问题就反映了教师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没有真正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根本。而教学应该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的过程,是师生双方的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了多元性、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必须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

学生是备课的一部分。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倡导课堂的动态生成教学并非不要预设,而是要合理地改进预设。全面了解学生。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等因素必然影响着教学的进程和活动的展开。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预设,确保课堂生成的空间。

学生也是资源。书中说,课堂教学资源是指课堂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教学有用的物力和人力。美国教育家杜威说:“学校最大的浪费在于儿童在学校中不能完全自由地运用他已有的经验,采用自己的方法去获取知识。”是啊,其实,教师、学生本身也是珍贵的教学资源,他们在交往互动中时时生成着课程资源。一次精彩的即兴发言,一个异于常规的举动,甚至一次看似干扰教学的突发事件„„教师如果能够及时捕捉,顺势引导,定能“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令人回味无穷。

教师与学生对话,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经历、文化素养不同,目光及视点各异,很可能会出现“愚人看鹭,聪者观雪,智者见白”的个性差异。学生的理解出现偏差,这是情理之中的事,而学生暴露错误,不正是教师了解学生思维的突破口吗?如果以此为契机,沿着他的缺陷点,进行教学资源的艺术开发和利用,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注每一个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任意一个环节都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乐学、善学、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要铺光明大道,让其向深层次的内容学习。而对于学困生,则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完成基础目标,如:教师在单元质量检测中采取分层次检测题的方法,对学生进行阶段性测验;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学习内容,自创习题,这样的学习过程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很轻松地发现不足,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己的学习。这些教学法宝抹去了一些使用统一考题带来的弊端。特别是对于学困生来说,通过这样的学习,能够更好地有信心地面向现在、面向未来。学习之后,我有了一下几点启示:

1、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备课。

2、分层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大体方法是,差生能掌握教材最基础的知识,具有初步技能,基本完成课堂教学的学习任务;中等生能较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独立思考,具有一等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优生则要求进一步拓宽视野,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

3、因材施教,及时调整和改变教学方法。

4、根据学情改变学习方法,根据学习状态分层引导。

备好学生后再用心钻研文本。首先教师自己要认真阅读文本,钻研文本,不仅要领悟谴词造句之妙,还要揣摩谋篇布局之美,更要用心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着的情、理、意、趣,它们是文章的生命力所在,是整个阅读教学的制高点。教师只有驾驭这个制高点,才能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方向的引领,从而提升学生的心智——使本来只能见其点者,能够观其面;使已经能够观其面者,进而能够识其本。

设计板块教学。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设计往往环环相扣,步步为营,问题一个接一个,时间计算合理精确。这样的设计是牵制课堂教学的无形的绳子,让教师与学生围着它团团转,束缚了学生的思想。所以书中提倡让教学设计粗放些,从僵化的、呆板的线型设计走向灵活多变、有广阔发展余地的板块设计,为课堂的动态生成保留空间。所谓“板块教学设计”,即充分预想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问题,然后将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附于其后;甚至设计几个不同的板块,这几个活动的板块可以根据课堂的需要随时穿插、变化。

扩大评价正向价值。评价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环节。过去在“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下,面对着一个个充满思想活力的学生,教师只是用单一的分数标准,来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评估:教师为分数而教,学生为分数而学,家长为高分而喜,为低分而愁,学科成绩成了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我们在平时的评价方面同样存在着评价目的片面、评价范围狭窄、评价手段单

一、评价主体局限等诸多不足。在评价的具体过程中,也普遍存在着简单化,惟量化等弊端。这本书所倡导的教育评价理念是以人为本,促进个体和谐的发展性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应当关注人文素养的发展,应将语文教学的长远效果和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置于重要的评价地位;应当既关注个体,同时也关注全体;还应当培养学生自我评价意识,教师的评价,学生互评和自我评价有机结合,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显得宽松、和谐、民主。

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大胆开放地去尝试,精心地去设计,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喜欢这门学科,唯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6.有效教学模式学习心得一 篇六

为不断深化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效益,全面贯彻落实教育局《云南省现代教育示范学校方案》,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落实有效教学的基本要求,实现“有效教学、高效课堂、高效教研活动”的总目标,我校于2010年9月15日正式启动“有效教学”模式培训,对上海一师附小、深圳南山实验学校、武汉常青实验小学、南京行知实验小学的四种现代教学模式进行了学习。经过这几周的学习,我的心灵受到极度的震撼。下面谈谈本人粗浅的体会:

一、教改不仅是教师对学生教育教学的改革,更是学校对课程的革新

课程包含了教法、教材、教师这三大方面,课堂要高效,离不开对课程的认识,离不开对课程的改革。

一、改革教法

首先,从“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转变。用教材,是指不是教材里有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说就怎么教,而是学生需要什么就教什么,不是根据教材的结构来选择教学的结构,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结构来选择教学内容。其次,从“以教定学”转变为“以学定教”。把课堂的主体还给学生,当学生发生学习需求时,教师是引路者;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教师是服务者;当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是欣赏者。

二、改革教材

成功的校园生活是发现人的潜能,让人的潜能充分燃烧,只有开辟了校本课程,才能让有差异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才能让他们的潜能充分燃烧,才能让他们的潜能充分燃烧。

三、改革教师

除了自身的提高,教师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爱心,一个包容的心对待孩子,既要看到盛开的鲜花,也要善待迟开的花苞,修炼出一个花苞心态。抱怨会导致失败,赏识能导致成功。通过学习比较我发现,我们平常的教学工作几乎都是在教教材,很少考虑到孩子的需求和兴趣,大部分时间还是考虑把课本上的知识滴水不漏的教给学生,虽然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鼓励的方法,但这样的教学方法明显太传统和死板,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二、南京行知小学的“赏识教育”教学模式值得借鉴

南京行知小学的教育理念是:学会赏识、走近生命;发现潜能,唤起自信;善待差异,引导自选。

(一)优点分享,让每个学生成为心灵的主人

让孩子感觉自己是一个好孩子,不背坏孩子的包袱。教育有一个很大的诀窍在于:你要想把孩子培养成好孩子,你必须让孩子从你的一言一行中感觉到他就是好孩子,他就会变成好孩子。他们学校有一个做法:给学生写“优点卡”。他们设计印制了精美的卡片,让老师在卡片上写学生的优点,然后颁发给学生。写优点卡要抓住几个要素:有时间、有地点、有人物、有细节、有老师评点。而且教师在一两句话里要把这五个要素表达进去,这样优点卡才算合格。

南京行知小学所推行的优点卡,重点的不在于优点,而在于“优点分享”。他们会在学校的升旗仪式后面举行隆重的颁发优点卡仪式,获得优点卡的学生名单会在广播里反复出现,会在学校黑板报上面表彰出来,优点卡会贴在班级的黑板报栏上,会带回家给爸爸妈妈欣赏,会作为书签夹在课本里面。一个孩子的优点通过宣传成为全校孩子的优点,成为引领全校孩子前进的一个方向,无形中就形成了一个正确的舆论氛围,形成了一个健康的舆论导向,此时的力量就大了。

(二)全员管理,让每个学生成为集体的主人

班级全员管理,他们的做法是,让学生“人人当组长、轮流做班委”。每个组的同学有语文组长、数学组长、音乐组长、美术组长、体育组长、值日组长、还有管课外阅读的组长,有管检查自选作业的组长,有登记优点卡的组长等等。组长的确定会考虑到学生的长处、爱好。

班长、学习委员这些“大官”怎么办呢,一般是5个人自由组合,当一周班委,班长、学习委员、劳动委员、体育委员、文艺委员这5个职位,大家轮流当。一般每学期,每个孩子可以当两周班委,当两天班长。

(三)自主选择,让每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要让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要让他在学什么、怎么学上有自主选择的权力。自主选择可以在课内进行,也可以在课外体现。特别在课外,应当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的余地。他们提倡不布置或者少布置固定的家庭作业,取而代之的是“自主选择12多”: 好身体多练,好家务多干; 好书报多读,好电视多看; 好文章多写,好消息多传; 好节目多演,好作品多玩; 好朋友多交,好事情多办; 大社会多访,大自然多探。

他们认为小学教育里面很多东西对错不重要,好坏不重要,兴趣最重要,快乐最重要。你越这样做,小孩子越放松越舒展,水平就越高。通过对南京行知小学赏识教育的了解,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鼓励对孩子的重要性。虽然我们一直都在教学的方面运用了赏识方法,可起到的效果并不十分明显。我打算好好的根据班上的实际情况,通过优点分享的方法来激励更多的孩子。而全员参与管理班集体的方法,更是值得一试。我相信班级管理的工作做好了,当同学们习惯成自然的去参与管理,老师也会轻松很多,孩子在日常行为规范和学习方面,应该都会有一个崭新的变化的。

三、杜郎口教改关注“问题”学生,有效的促进教学成果值得我们学习杜郎口教改得以成功的一大突破就是对差生的关注和帮扶,他们以人为本,关注生命为办学理念,通过“兵带兵”“兵帮兵”“兵强兵”等帮扶形式,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全体学生尤其是弱势群体学生的健康发展,从而达到整体提高的效果。

如何有效的实施帮扶计划呢?具体措施是对每个班级的管理都体现出对差生的关注如:

1、每个班级都有帮扶计划,都张贴有结对子名单

2、对优等生的成绩的考核是通过和结对子学生成绩的平均分来衡量的,并且进步与否也是看这个帮扶的效果来衡量。

3、定期的评选帮扶能手

4、教师的教案里都有对差生的课堂反馈情况及整改措施,尤其对课堂效果监测不达标的学生均有相应的提升措施。

5、班级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评分细则,有完善的学生管理档案,有对问题学生违纪的事实的记录也有整改的措施和效果的检查记录。除此之外班级还设有个人量化评比,小组之间也有竞争,班级还对表现好的进行表彰奖励,对有进步的差生进行肯定。学生就是在这样的竞争和互助中得以成长和进步。

我打算学习杜郎口教改对差生的帮扶方法,细化“一对一”的帮扶计划并付诸实践,在充分激发孩子的积极性的同时,帮助差生走出困境,整体提高全班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综合四种现代教育模式,有很多成功的共性,他们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课堂上是高效的,管理上是创新的,学生的学习是愉快的。作为一名教育者,当我们面对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时,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反思我们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方法了,虽然四个学校的教育改革模式我们不能照搬硬套,但我们也应该从这样成功的模式中得以启迪,才能找到适合我们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有效教学模式学习心得二:有效教学模式学习心得(1676字)有效教学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说它不是问题,是因为教师的教学除了教给学生基本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培养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一直以来,我们所重视的都是知识的教育,对知识的教育可以通过大大小小的考试体现出来,好的成绩是衡量教师教学有效性的指标,更是衡量学生优差的标准。所以就知识教学来说我们都教学是有效的,但这个有效时狭义的甚至是片面的有效。因为我们忽视对学生做事做人的教育,这才是真正的有效无效的标准,所以说有效教学又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中央到地方都注意到了这一问题,我们盐城更是把今年作为有效教学年来抓,结合省厅“五严”的背景,解决有效教学的问题被大家提上了日程,各个学校、教师也逐渐形成了有效教学的理念。

我们学校更是抓住有效教学年的机遇,结合自身实际,以导学案为抓手来促进有效教学。我们每一位教师更是悉心研究,大胆实践。我本人也阅读了一些相关的理论,并结和自己的实际和学生情况进行试验,在试验中遇到了些新情况,靠自己的学习暂时无法解决,刚好,市教科院顾院长来我校作了一次关于《准确把握有效教学的基本要求》的讲座,让我如沐春风,真是醍醐灌顶解决了我最近一直困惑的问题。顾院长的讲座抛开了一些空而大的理论,是从一线教学的角度来谈有效教学问题的,这很接近我们教学的实际,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可操作性也很强。

一、教师的水平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对顾院长所说的要把简单的知识教的有厚度,我有不同的看法,因为这往往使人误以为是故弄玄虚,而等同于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实际上有效教学就是以学生是否接受、是积极主动的乐于接受还是被动的死记硬背。显然前者是有效的,如果一定非把简单的问题讲的有厚度,我想可能会增加学生额外的负担。当然后来顾院长讲教学要深入浅出、注重知识间的异同、加强学法的指导、放时间给学生独立探究、体验交流反思、构建的观点我是深表赞同的,而且我觉得要做到这几点教师必须练好基本功,熟知教材、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根据实际认真编写导学案,并做好一次备课、再备课和课后反思。平时多阅读专业书籍和最新最实用的教育理念,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做一位有思想的教师。

二、把握好课堂是有效教学的关键。顾院长认为教师在课堂上要把复杂的内容教的通俗化,对此我深表赞同,其实这也是我们新课程改革教学生活化的要求。要把我好课堂教学除了顾院长讲的要做到把知识生活化;讲课要精要、精当、精彩、贴近学生实际;科学借助现代媒体外,我觉得更应该做的是让学生自己根据生活实际结合教学要求来设计情境,让学生亲自去体验、感悟,让学生自己去参与、探究,教师做好引导,适时点拨,这才是最有效的。正如顾院长引用的教育界的一句名言所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分析给我听,我可能记住;如果让我参与我就会真正理解。”

三、学生会学习是有效教学的保障。顾院长认为把激发学生思考成为习惯,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会学习,教学生养成好的适合他自己的学习方法,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会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乐趣,学生的学习就会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主动地学习肯定是有效的学习。当然,学习方法是因人而已的,不能笼统的将什么、什么方法,关键是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去分析、去感悟适合自己的方法。教师可以再宏观上指导,正如顾院长所讲,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方法时要注意技巧,让学生从提问开始,会问问题的学生必定是有思想的学生,有思想的是学生必然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所做的就是把她或他的这种不自觉的思考学习方法变成一种习惯。这才是确保有效学习的长效机制。

四、做人的态度是有效教学的动力。顾院长认为把学生的精神愉悦当成自己的追求,我深以为然,古语有云:亲其师、信其道。学生的愉悦必然是建立在对老师的喜爱之上的。其实这也是培养学生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教学要有效,做人是根本,这里所说的做人就是为人处事的态度,做事的能力,不仅是指学生,更是指教师,所谓教学相长,用心去关注学生,培养学生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我们的教学就会更加有效。以上几点浅见,请大家批评指正!

有效教学模式学习心得三:有效教学模式学习心得(2276字)通过这次学习,我的收获很多,对于如何解决教学中的困惑和工作中的烦恼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其中,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最根本的一点是以生为本。有几篇文章中都提到这样的问题:有的教师认为课堂教学是有明确目标和具体内容的活动,课前必须有周密、详尽的备课,所以往往把课堂设计得天衣无缝,甚至剥夺了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可能。当生成的问题不能与老师预设的相一致时,老师们在生成的资源面前往往束手无策。这一问题就反映了教师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没有真正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根本。而教学应该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的过程,是师生双方的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了多元性、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必须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

学生是备课的一部分。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倡导课堂的动态生成教学并非不要预设,而是要合理地改进预设。全面了解学生。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等因素必然影响着教学的进程和活动的展开。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预设,确保课堂生成的空间。学生也是资源。书中说,课堂教学资源是指课堂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教学有用的物力和人力。美国教育家杜威说:“学校最大的浪费在于儿童在学校中不能完全自由地运用他已有的经验,采用自己的方法去获取知识。”是啊,其实,教师、学生本身也是珍贵的教学资源,他们在交往互动中时时生成着课程资源。一次精彩的即兴发言,一个异于常规的举动,甚至一次看似干扰教学的突发事件„„教师如果能够及时捕捉,顺势引导,定能“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令人回味无穷。

教师与学生对话,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经历、文化素养不同,目光及视点各异,很可能会出现“愚人看鹭,聪者观雪,智者见白”的个性差异。学生的理解出现偏差,这是情理之中的事,而学生暴露错误,不正是教师了解学生思维的突破口吗?如果以此为契机,沿着他的缺陷点,进行教学资源的艺术开发和利用,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注每一个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任意一个环节都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乐学、善学、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要铺光明大道,让其向深层次的内容学习。而对于学困生,则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完成基础目标,如:教师在单元质量检测中采取分层次检测题的方法,对学生进行阶段性测验;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学习内容,自创习题,这样的学习过程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很轻松地发现不足,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己的学习。这些教学法宝抹去了一些使用统一考题带来的弊端。特别是对于学困生来说,通过这样的学习,能够更好地有信心地面向现在、面向未来。学习之后,我有了一下几点启示:

1、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备课。

2、分层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大体方法是,差生能掌握教材最基础的知识,具有初步技能,基本完成课堂教学的学习任务;中等生能较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独立思考,具有一等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优生则要求进一步拓宽视野,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

3、因材施教,及时调整和改变教学方法。

4、根据学情改变学习方法,根据学习状态分层引导。备好学生后再用心钻研文本。首先教师自己要认真阅读文本,钻研文本,不仅要领悟谴词造句之妙,还要揣摩谋篇布局之美,更要用心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着的情、理、意、趣,它们是文章的生命力所在,是整个阅读教学的制高点。教师只有驾驭这个制高点,才能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方向的引领,从而提升学生的心智——使本来只能见其点者,能够观其面;使已经能够观其面者,进而能够识其本。

设计板块教学。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设计往往环环相扣,步步为营,问题一个接一个,时间计算合理精确。这样的设计是牵制课堂教学的无形的绳子,让教师与学生围着它团团转,束缚了学生的思想。所以书中提倡让教学设计粗放些,从僵化的、呆板的线型设计走向灵活多变、有广阔发展余地的板块设计,为课堂的动态生成保留空间。所谓“板块教学设计”,即充分预想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问题,然后将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附于其后;甚至设计几个不同的板块,这几个活动的板块可以根据课堂的需要随时穿插、变化。

扩大评价正向价值。评价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环节。过去在“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下,面对着一个个充满思想活力的学生,教师只是用单一的分数标准,来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评估:教师为分数而教,学生为分数而学,家长为高分而喜,为低分而愁,学科成绩成了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我们在平时的评价方面同样存在着评价目的片面、评价范围狭窄、评价手段单

一、评价主体局限等诸多不足。在评价的具体过程中,也普遍存在着简单化,惟量化等弊端。这本书所倡导的教育评价理念是以人为本,促进个体和谐的发展性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应当关注人文素养的发展,应将语文教学的长远效果和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置于重要的评价地位;应当既关注个体,同时也关注全体;还应当培养学生自我评价意识,教师的评价,学生互评和自我评价有机结合,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显得宽松、和谐、民主。

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大胆开放地去尝试,精心地去设计,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喜欢这门学科,唯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7.混合学习模式心得 篇七

在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推动下,国际物流因其对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起重要的支撑作用,正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国际物流学》这一课程,内容比较多,从纵向上来说,涉及到国际物流战略、运作和实务;从横向上来说,涉及到运输、仓储、包装、流通加工、装卸搬运、物流信息。面对内容如此庞杂,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讲授好这门课,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掌握更多的技能,需要不断探讨。

1 课程现状及问题分析

目前物流工程、国际贸易、交通运输三个专业开设《国际物流学》,授课方式以多媒体课堂讲授为主,辅以案例教学、物流企业或物流园区观摩;教学互动方式以课堂提问、课堂练习、课堂讨论为主,辅以班级邮箱、飞信群、QQ群、微信群等;考核方式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辅以平时成绩。《国际物流学》的授课方式主要还是采用传统授课方式,没有体现《国际物流学》的特点,采用信息化的手段授课。目前的课程讲授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

1.1 课时较少,教学内容较多

《国际物流学》在物流工程、国际贸易、交通运输三个专业中,最多48个学时;在48个学时里要讲授国际物流战略、运作和实务等内容,涉及运输、仓储、包装、流通加工、装卸搬运、配送、物流信息等7大功能。48个学时总共24次课,在这么短短的24次课里,单纯利用课堂传授很难达到效果。如何给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和技能,需要借助信息化作为辅助手段。

1.2 学生学习基础个性差异较大

《国际物流学》要面对工业工程、国际贸易、交通运输三个专业开设,工业工程和交通运输以理科学生为主、国际贸易以文科学生为主;工业工程接触物流方面的知识比较多,这方面有一定知识积累,国际贸易和交通运输接触物流方面的知识较少,这方面知识积累较少;这就给《国际物流学》的开设带来一定难度。

1.3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学生习惯于教师讲,自己被动听。学生自我学习知识的能力较差。而《国际物流学》内容多,涉及面广,与许多学科都有关联,因此,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较小,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4 现有授课方式不能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

目前,《国际物流学》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对所有学生传授一样的知识和技能,教学方式单一化,没有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与此同时,缺少信息化教学的手段,缺乏给学生提供一个信息化教学平台,让学生首先自学,然后相互学习,最后是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授课[1]。

1.5 课程考核方式单一,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国际物流学》的考核仍然是以传统的考核方式为主,方式比较单一,平时成绩主要以课堂点名的次数为主进行评分,期末考试以试卷得分为主,课程论文、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很少计入总分。采取这种考核方式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学生学习成绩的个性化区分不明显;而且还会经常发生即使学生对于知识没有掌握清楚,在期末靠死记硬背也能够勉强通过考试这类事件,但是这一点并不符合我们的教学目的。

2 混合式学习的基本概念

混合式学习是指把不同的学习理论、方法、理念,不同的学习技术、手段、平台,混合起来实施教和学的一种综合性的战略和策略学习方法。目前通过采用信息化手段,把课堂授课与教师、学生互动学习和基于信息化、网络化平台的自学与互动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成为当前利用信息化网络进行混合式学习的主要手段和发展趋势,这种先进的学习方法把课堂授课的优势和网络学习的优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综合采用以老师授课为主的、教师学生教学互动形式,与基于“协同”理念的网络互动学习和以自我学习为主的教学形式相结合的新的教学方式[2]。这种学习方式在信息化方面主要涉及到教学资源共享化、教与学的互动信息化、教学过程信息化、教学方法信息化、教学评价数据化和信息化等。

目前学界对《国际物流学》的混合式学习的研究还不是太多,王冠军对项目教学法在国际物流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3],邢苏利用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直观教学法等对高职国际物流学和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研究[4]。

3《国际物流学》混合式学习模式设计

《国际物流学》混合式学习模式由自我学习阶段、网络互动学习阶段及课堂面授和老师、学生的互动学习阶段构成;混合式学习主要由四块组成。一是课程信息化、数据化,利用信息化手段把课程学习任务、目标、评价标准等导入到网络教学平台;二是学习活动实施,自我阶段和网络互动阶段以学生为主体展开,课堂讲授以老师为主体开展;三是学习活动支持,构建网络学习平台和系统,在线题库和案例分析等;四是教学评价,对每个阶段进行评价,检验教学效果,提出改进建议。

4《国际物流学》混合式学习的措施

4.1 准确课程定位

首先要针对物流工程、国际贸易、交通工程等不同专业设计比较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块,其次,力争在专业模块中设计不同学生群体的教学评价方案,实现个性化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信息化

首先根据不同专业的课程定位,对教学目标进行信息化分解和设计;其次,对教学任务、内容进行信息化分析;第三,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对教学过程描述和评价。

4.3 设计《国际物流学》网络教学平台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及录播教室,设计课程介绍、课程作业、在线题库、案例分析、物流软件应用、作业错题集等板块内容,建立网络《国际物流学》教学课程。

4.4《国际物流学》混合式学习过程设计

第一阶段:自我学习。利用《国际物流学》网络教学平台开展自主学习;第二阶段:网络互动相互学习。第三阶段:课堂讲授和老师、学生的互动学习。

4.5《国际物流学》混合式学习的管控

从自我学习阶段、网络互动学习阶段及课堂面授阶段设计信息化教学的管控机制[5]。自我学习阶段:“个人自主”学习是这一阶段主要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自学课程、自我预习案例、自我做题等,检验自己的自学能力,并根据自我学习阶段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评价1”,如果通过测试,则要继续这一阶段的学习。“评价1”是依据自我学习阶段学习成果考核标准得到的评价结果,评价标准根据本阶段学习目标设定。

网络互动“协同”阶段:“小组协同”是这一阶段主要的学习方式,学生在网络互动“协同”学习阶段,通过信息化网络平台,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并根据这一阶段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评价2”,如果通过测试,则要继续这一阶段的学习。“评价2”是依据网络互动“协同”阶段学习成果考核标准得到的评价结果,评价标准根据本阶段学习目标设定。

课堂讲授和老师、学生互动学习阶段:“小组协同+师生讨论”是本阶段主要的学习方式,在这一阶段,教师要进行启发式教学和画龙点睛式教学,学生思路开阔,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根据这一阶段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评价3”,如果通过测试,则要继续这一阶段的学习。“评价3”是依据课堂讲授和老师、学生互动学习阶段学习成果考核标准得到的评价结果,评价标准根据本阶段学习目标设定。学生如果通过了测试,则还要接受本模块综合评估—“评价4”,如果“评价4”获得通过,继续下一模块学习,否则返回第一阶段重新学习。

5 结论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学生对信息化认识程度的提高,传统的《国际物流学》教学模式遇到了许多挑战,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一般,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不断下降。通过混合式学习,可以把传统教学优势和信息化优势结合起来,从以教师为中心真正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挖掘学生自我探讨知识和技能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的角色主要是启发、引导和监控教学。不过这种学习方式也对老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过去主要是按照课本授课就行,现在需要更高的能力和素养。

摘要:长期以来物流处于附属地位,物流作为一个产业独立面对市场,在我们国家也就是20多年的历史,因此对物流重要性的认识程度相对落后,物流学这门学科相对其它学科的发展也比较晚,《国际物流学》的发展相对其它学科更是滞后。此外,《国际物流学》涉及的内容庞杂,概念性东西比较多,讲起来比较枯燥,是一门比较难讲的课,而且物流工程、国际贸易、交通运输等不同专业学生的基础还不一样;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教学模式,力争把课讲的比较精彩,需要不断探索。本文拟利用信息化手段,设计混合式学习模式,力争把课程讲授的比较好,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国际物流,混合式学习,模式

参考文献

[1]白世贞,吴绒.《国际物流学》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研究[J].物流技术,2011,30(12):249-251.

[2]黄荣怀,周跃良,王迎.混合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王冠军.项目教学法在国际物流学课程教学中应用探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38(2):144-145.

[4]邢苏.高职国际物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5(2):45-46.

8.混合学习模式心得 篇八

摘要:本文探讨了基于课程学习网站和微信平台的混合学习模式,首先构建并阐述了它的五个步骤及其内容,然后进行了教学实践的检验。通过纯数字化教学和传统教学两种教学效果的对比,发现混合学习模式能够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学生应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同时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教学设计与组织协调能力,还要掌握IT新技术支撑下的资源构建技能以及新媒体应用技能等。

关键词:课程学习网站;微信平台;混合学习模式;移动学习;数字资源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7-0100-03

收稿日期:2016-04-20

作者简介:易兴东(1981-),男,广东省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校讲师,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及其信息化研究。(广东 广州/510655)

林帼秀(1973-),女,广东省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校高级讲师,环评工程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和环境保护。(广东 广州/510655)

朱江洁(1981-),女,广东省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校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和美术设计。(广东 广州/510655)

基金项目: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第三批立项项目之《环境保护概论》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项目,项目负责人:林帼秀。

一、概述

随着IT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技术已从传统技术、普通媒体技术发展到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教学。课程学习网站作为数字化教学的典型代表,具有丰富的优质资源,人机交互性强,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等特点,成为传统课堂的延伸和有益补充。近几年来,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和网络带宽的升级,在数字化学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移动学习迅速兴起。移动学习是一种在移动设备帮助下、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具有学习动机的自发性、学习内容的片段性和学习地点的跨越性等特点。将当前最流行的微信APP应用到移动学习中,对促进学生合理利用碎片时间和移动工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所谓混合学习模式,又称混成学习(blended learning),融合了课堂教学和网络学习的最佳优势,将重心放在利用在校时间进行同伴合作和师生互动,利用网络环境开展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由于协同使用物理和虚拟学习环境这两种线上线下环境,可以体现学习优势互补。如何将基于线上课程网站和微信平台的数字化移动化学习与课堂线下传统学习方式进行有效融合,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是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也是本文主旨所在。

二、混合学习模式五阶段

根据黄荣怀教授提出的关于混合式学习课程设计三阶段以及袁振国教授关于教学反思策略的论述,本文构建了面向学生的混合式学习模式五阶段:教学分析设计、数字资源构建、课堂教学活动、教学评价、教学反思,如图1所示。

1.教学分析设计

首先须对课程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包括几方面的工作:(1)学习者分析。通过评定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风格和学习偏好等掌握学生的相关特征。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通过实施混合学习模式弥补学生之间的差异。(2)教学目标与内容分析。通过对课程目标、内容重难点的分析,确定哪些内容适合传统课堂学习,哪些内容适合在线学习平台支持下的混合学习,以促进该课程与在线学习平台的深度融合。(3)混合学习环境分析。通过对信息传递媒介、网络环境的选择与分析,挖掘其可用于混合学习的功能特征与条件支持。(4)教学活动设计。对教学内容如何呈现、活动如何组织、师生和数字资源如何交互等做出安排。

2.数字资源构建

该阶段主要是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开发和整合丰富多样的多元媒体数字资源为后续课堂教学活动做好准备。我们构建的微信课程订阅号和《环保概论》课程学习网站(两者统称为网络学习平台)将课程所涉及的多元媒体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前者功能有:“各章节概览”“群发预告”“投票”“在线测试”“交流互动”“环保术语自动回复”等,主要用于课前引导式教学和课后巩固。后者功能模块有:“课程教学”“数字教材”“虚拟仿真”“微课视频”“在线测试”“学习指导”“交流互动”等,主要用于课中教学和课后巩固。数字资源构建的基本原则为:(1)共建;(2)共享;(3)标准化。

探讨基于课程学习网站与微信平台的混合学习模式

3.课堂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活动分为三个阶段:(1)课前阶段:教师通过微信课程订阅号发布课前学习资料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学生借助移动终端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初步建构起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感性经验。(2)课中阶段:该阶段是混合学习模式的核心。教师借助黑板、电子白板和电脑等教学工具综合运用上阶段所制作的富含多元媒体的数字资源对学生进行引导式教学,以电子白板互动式教学为主,以传统黑板书写讲授法为辅,既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3)课后阶段:主要是对课堂所学的知识内容进行疑难点解答、复习巩固和拓展以及课后作业发布等。学生可借助PC电脑和智能终端完成上述任务或者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

4.教学评价

在上述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1)形成性评价主要是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进行的评价,这里指课堂表现、课程网站和课程微信订阅号的访问情况以及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等。课堂表现体现在课堂发言次数、与他人互动情况等方面。课程网站和课程微信订阅号的访问情况主要指学生的登录次数、学习时间、留言互动、微信投票等方面的统计数据。合作学习评价从小组面对面讨论、活动贡献、任务完成效果等方面进行考核。(2)终结性评价指在教学和学习后进行的评价,这里指个人学习成果、合作学习成果和课程考试三部分。个人学习成果指个人完成的作业或作品。合作学习成果是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主题活动所取得的作品,如实验报告等。课程考试主要是通过纸质试卷或在线测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试。

5.教学反思

教师的成长是基于日常教学经验的反思基础上进行的,所以我们需要教学反思,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这里我们将教学评价结果、网络学习平台的使用情况等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改,比如教学目标和内容是否合理、所构建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是否有利于理解、教学活动设计是否科学等,通过不断地反思来改进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教学过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混合学习模式教学实践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有效标准。为此作者选择了本校15级环境监测专业中职3个班作为研究对象。为了比较混合学习模式的教学效果,选择两个班采用其他教学法作为比较的参照对象,分别是:监测1班采用纯数字化教学法,监测3班采用传统教学法,监测2班采用混合学习教学。纯数字化教学法指学生自主利用移动终端和机房电脑访问网络学习平台进行在线学习,教师监督并作适时的引导。传统教学法指教师以黑板、投影仪为辅助工具的讲授法。

1.教学分析设计

上述三个班学生人数均为50人左右,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都相差不大。《环境保护概论》作为我校环保专业基础课程,开设时间悠久、理论与实践知识兼有、任课教师的教学经验丰富。选择第五章“土壤污染及其修复”作为教学内容,共4个课时。教学目标是理解土壤污染的概念、特点和类型,掌握土壤污染修复的原理和方法。学校机房具备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且每位学生均持有智能手机,微信玩得很多、熟悉电脑基本操作技能,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

2.数字资源构建

根据本章教学目标和内容,我们制作了以诗歌朗诵的音频作为引子的“第五章土壤污染及其修复”课前预告(如图2所示),以及准备好课中和课后阶段所需的数字资源。

3.课堂教学活动

(1)课前阶段,教师通过微信群发功能发布“第五章土壤污染及其修复”课前预告,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学习。(2)课中阶段,在上阶段所建构的感性经验基础之上,教师访问课程网站关于“第五章土壤污染及其修复”的相关数字资源进行引导式讲解,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课堂任务进行讨论或者会话。最后,教师汇集并分析讨论或会话结果、采用传统教学法对重难点知识进行详细讲解并修正学生的错误观念,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正确的有意义的构建。(3)课后阶段,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一些资料便于课后复习和知识巩固,比如案例视频、新闻报道等。同时,要求他们按时完成本章的在线测试。对于疑难问题,学生可以随时通过电话联系或网络留言,教师将尽快答疑。

4.教学评价

依据教学经验,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活跃程度是形成性评价的重要依据。为了更加精确地衡量学习过程,我们将课堂活跃度进行量化。访问网络学习平台至少1次且累积至少学习半小时或者在课堂上互动至少1次被认为活跃。互动指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或者与小组成员讨论;课堂活跃度指整个课程(包括课堂前中后)学习中班级活跃人数所占班级总人数的百分比。学习效果考核我们选择容易操作且有代表性的章节测试平均成绩来度量。经统计得出的教学评价数据如表1所示。

说明:由于教师监督纯数字化教学班必须在机房完成在线学习,所以每位学生访问网络学习平台的累积学习远超半小时,全班学生均为活跃的状态。

5.教学反思

根据上节的教学评价统计表,我们绘制了更直观的对比图,如图3所示。

从图3可知:(1)纯数字化教学中虽然学生参与度最高,但是成绩最低;(2)传统教学中,虽然学生的积极参与度最低,但是成绩不错;(3)混合式教学中,学生参与度较高,成绩最高。成绩可认为是教学效果的最佳衡量指标,是正相关关系。因为在相同的教学时间内,成绩越高说明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好。那么从上图可推论:从教学效果来说,混合学习式教学法效果最佳、传统教学法效果其次,纯数字化教学法效果较差。

这个结论也可从微信和网站留言或者课堂表现的情况来佐证。混合学习教学班中学生们的留言反应不错,大部分学生是满意的,说明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设计和取舍是合理的,教学方式调动了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而纯数字化教学班中不少学生的留言抱怨内容不理解、看得头晕等,说明没有教师的引导与讲解,单纯依靠学生自己学习则难以正确理解知识内容。传统教学班中,尽管有教师的细心讲解,知识能够理解到位,但是活跃的学生基本上是同一批人,还有部分不积极的学生没有调动起来。虽然混合学习式教学法能够带来最佳的教学效果,但是学生应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教学设计与组织协调能力还要掌握IT新技术支撑下的资源构建技能以及新媒体应用技能等。

四、总结

在黄荣怀关于混合式学习课程设计三阶段基础之上并结合袁振国关于教学反思策略的论述,本文尝试构建和阐述了五阶段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并将其应用于基于课程网站和微信平台的教学活动中,通过与纯数字化教学和传统教学两种教学效果的对比,发现混合学习模式能够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学生应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同时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教学设计与组织协调能力还要掌握IT新技术支撑下的资源构建技能以及新媒体应用技能等。

参考文献:

[1]秦立春.利用课程学习网站辅助高职数学教学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52):133-134.

[2]朱学伟,朱昱,徐小丽.微信支持下的移动学习平台研究与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14(4):77-83.

[3]桂莲,王小红.混合学习模式:依据、优势和挑战[J].现代教育科学,2015(4):35-37.

[4]黄荣怀,马丁,郑兰琴等.基于混合式学习的课程设计理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9(1):9-14.

[5]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第3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318-320.

[6]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第4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188-193.

上一篇:学生学习弟子规分享下一篇:经营工作会议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