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精选14篇)
1.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 篇一
商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目前我国会展行业需要的人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会展专业人才”,这一类人才的培养主要由开设“会展经济与管理”“会展策划”“会展商务”等专业和专业方向的学校提供;另一类人才是 “与会展行业相关的专业人才”,这一类人才则是由开设“展览设计”“会展艺术与设计”“会展旅游”专业的学校来培养。
我系要培养的是“会展专业人才”,故我们应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发展能力为根本,以岗位技能训练为重点,以模拟实训为载体,辅以行业证书培训,致力于培养具有直接从业能力的能适应会展业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因此我们应变以往偏重理论知识传授的课堂教学模式为重专业技能的训练,不拘泥于在教室里给学生传授知识,更多地把课堂转移到教室外(校内外实训基地、会展公司等),在具体的实践操作训练中融入相关的理论知识,才能使学生在真正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又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技巧,实现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平稳过渡。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以模拟实训和顶岗实习为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形式,以会展策划师四级资格证书、会展策划管理师证书、会展业经理助理初级证书、会展业经理中级证书、会展策划与实务岗位资格证书等诸多证书培训中选一或两个为行业知识教学的主要内容,对接能力培养与行业证书培训,使会展专业学生既熟悉现代会展经营与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又具有展会设计、广告策划、沟通、组织与协作能力,成为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技能型、应用型、实务型的高级技术性专业人员。
内容:
一、按照学校、企业、行业三结合的原则,优化会展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人员结构,就要有一支具备理论与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队伍,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专业建设提供保障。故需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请进来,即聘请外校相关专业教师或会展业的资深专业人士来为本专业学生举办学术讲座或承担实践教学任务;二是走出去,即把校内本专业教师派到外面去进行必要的进修培训、顶岗实习,参加全省、全国甚至国际上举办的一系列展会,并到有开设相同
或相关专业的兄弟院校去交流、学习等。
二、要有相应的教育教学设施、环境和学校文化,故要积极争取职业界的支持,建设校内会展专业实训基地,构建校内会展模拟实训的个性化教学平台。具体来说,就是构建“理论+实践”的课程体系,建立起从会展展馆设计到会展接待工作流程的一系列的校内模拟实训教学体系,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校内生产性实训比例应达到50%以上。
三、建设校企合作的运作模式
以校企合作为建设机制,做到“专兼结对,共建一门课;专兼协作,共管一基地;专兼互动,共育一方人”,探索定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工学结合。通过校企深度融合,使企业充分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的制定以及实训、教学质量监控等教学过程,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实训基地、联合进行技能测试,使人才培养更贴近企业需求,更具针对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就业。同时企业接纳专业教师参与实践活动甚至是顶岗实习(具体时间视情况而定)。院方尽可能利用现有资源为企业提供各种服务,及时满足这些单位对提高技术人员素质的需要。
四、弹性学制、产学交替
每学年的第一学期都要利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教学、仿真实训,获得初步专业技能;第二学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见习、实习和专业综合实习,期间还有假期专业特色实践、课堂教学等多种产学交替教学形式。会展专业可提供产学交替的工作岗位有五类:
第一是各类会展场馆,第二是组织会展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如中外会展专业公司、举办会展的行业协会、学会、政府主管部门等;第三是会展搭建设计企业,各大博物馆美术馆;第四是会展服务行业,如旅游行业、餐饮行业、物流行业、艺术设计装饰装修行业、广告、印刷、公关礼仪、教育培训等相关行业;第五是各类企事业单位广告策划部、会展部、市场营销部门等专门负责参展组织工作的部门。
五、实训环节的具体实施措施:
1、校内专业综合实训项目(实训课与理论课交叉进行,实训时间视实际需要而定):
A、ERP模拟实验系统实训:通过ERP模拟实验系统实训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ERP的内容、流程和管理基本技巧。
B、广告设计模拟实训:通过对广告设计模拟报关实训系统软件的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展台设计、展馆设计、展品展示的操作技能。
C、会展策划与设计模拟实训:通过对会展策划与设计模拟系统软件的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会展策划活动的基本流程和相关技巧。
2、校外实践环节(由于会展专业的特点,不拘泥于校企合作):
A、承担福州地区大型会展节庆活动策划展示评估及学校节庆、赛事活动策划服务(会展专业毕业生须主导、执行自己设计的毕业会展)。
B、以联合办学的模式,安排学生参加省内外重大会展节庆活动(如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台交会、住交会、房车展等)现场实习、考察等。
C、以本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如福州日报社广告部、福建汇源国际商务会展有限公司等)为依托,提供丰富多彩、形式创新、实战为本的业务实习,三年保证各种实习见习的时间达半年以上,获得由实习单位提供的优先录用就业的机会。
D、与知名会展企业协办,每年举办实习征文大赛,并积极参加创业大赛、课外科技作品(平面和立体广告设计等)竞赛。
E、以学生来源城市为对象的会展城市考察和策划专案,作为专业特色实践教学形式。
F、与省内外有开设相同或相关专业的兄弟院校(如厦门理工学院、厦门国际会展职业学院、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等)联合办学,资源共享,加强院校间同专业师生的交流与合作。
(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1、改革课程结构,构建以实务性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把会展策划与组织、会展展示与设计、会展接待实务、会展营销、会展英语、会展礼仪、公共关系、演讲与口才、计算机辅助设计(CAD&3DMAX)等课程作为核心课程,而把会展策划等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内容缩减为某一课程的章节进行讲授。增加美学等相关选修课程(具体见培养方案:教学进程总体安排表)。
2、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打破以学校和
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积极探索以职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行为导向式教学方法,增加师生互动环节和课外实训环节,把理论知识融合到实践教学中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把课堂延伸到企业去,把生产车间引进到学校来,实现教室与实训室的一体化;打破师生之间我教你学的旧格局,实现师生之间的“零距离”互动。
3、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强化实践教学。所有的专业课打破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分离式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
(三)教学计划课时安排改革
改革传统的按自然学期安排教学的模式,改为本着理论为实践服务的宗旨来安排课程,如前两学年每学年的第一学期的前半个学期进行理论讲课和校内实训交叉进行,后半个学期可把学生分期分批到各类可提供产学交替的工作岗位上见习,并保证每次在不同的见习岗位见习时间不少于两个月;第二学期仍把学生分期分批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寒暑假期间要求学生进行专业特色实践并撰写相应的实践报告。
2.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 篇二
关键词:高职,经济管理,人才培养
1 当前高职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职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教育过于理论化,学生实践不足,导致学生能力与企业需求不符,高职院校就业率不高;②教学知识结构更新不够,不能顺应市场发展需求,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脱颖而出;③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在实际工作中不能深入加强职业素养,接受新事物学习困难;④职业素养不够,学校没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道德素质培养,学生不能适应各行业的职业素质要求。
2 高职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设计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培养学生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能走入社会,快速融入社会环境,适应工作岗位。因此,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一定要强化学生的技能。针对这样的教育目标,可做出如下改革与设计。
2.1 扎实基础教育
在高职人才培养的时候要加强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比如基础的应用写作、计算机、政治理论、英语等方面的知识,比如专业的管理学、经济学、金融学等理论知识。而要扎实这些基础知识,一方面要改革教学理念,要一切以学生为教学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最终达到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实现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要保证这些基础课的教学时长,不能拔苗助长,让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知识再深入进行教学。当今社会知识更新非常快,学校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只是当时的知识点,只有扎实基础,培养学生不断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兴趣和习惯,才能在日益更新的社会中不断自我更新、自我成长,主动适应社会。
2.2 提高实践环节
经济管理专业在今后工作中所要运用到全方位的能力,这些都是来自于不断的实践和累积的,如果在今后工作中再进行这方面的接触就会慢别人一步,因此,在学校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实践课程设立非常重要。一般来说设计实践课与理论知识课的比例为11,同时经济管理专业的授课教师要双师型素质的教师,要能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标。经济管理专业涉及的专业很多,因此在进行实践教育时也要根据专业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课,就要让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基础知识后,安排去星级酒店实习,让他们将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到实际应用中,强化他们的职业道德素养。而市场营销管理专业则要采用“实物代销为主、创业教育贯穿始终”的做法,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模拟实物代销的方法,并培养一定的创业知识,强化学生这方面的职业能力。会计专业则可采用模拟的方式来进行实践教育,通过学校的电算化实验室进行会计模拟,让会计管理专业的学生能完成财务方面的能力训练,并不断强化这方面的能力。比如,在进行国际经贸管理岗位训练的时候,可在大二下学期开始就让学生在外贸企业学习,增强学生对国际贸易的认识,在大三的时候完成岗前实训,让学生在校内外贸实验课进行仿真业务训练,规范掌握操作要点。
2.3 实施个性化教育
对于学生来说每一个都是个体,新课改提出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在高职经济管理中也要以学生为主体,实施个性化教育。高职经济管理课程有基础理论课程、职业应用技能课程、职业岗位专门化、选修课程这四部分,而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职业发展方向也都不一样,因此在进行教育时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区别对待,满足不同学生不同个性的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实现自我价值。
2.4 岗位专门化训练,提升就业率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能顺利就业,因此在进行经济管理专业教育的时候也要以就业为导向,进行岗位专门化训练,提升学生的就业率。针对学生所选就业岗位,有效地进行教育,根据相关企业要求,进行就业演习,学校还可设立一定的职业道德辅导课,加强就业方向的职业能力,实现零距离就业。
2.5 动态培养,确保教育实用性
教育并不是一时的,而是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调整,要确保教育出来的人才能符合社会的发展和企业要求。根据企业的不同需求,学校能自主调整,不断适应新职业的出现,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市场。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是要靠学生自主学习,不断自我更新,因此,学校要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为其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基础。
3 结语
教育是不断改革和创新的过程,对于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教育培养来说,更是要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与企业不同的用人需求,立志培养学生能独立生存、适应发展、不断创新、不断接受新事物挑战的能力,给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吉文丽,刘辉,冯开红.经济管理类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和探讨[J].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
3.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 篇三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课程设置
沈阳工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2006年开始招生,几年来,我们从本科人才定位入手,以地方经济、建筑行业、电力行业人才需求为前提,结合目前市场需求状况,积极探索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效。
一、人才培养目标明确
我院属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制定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从应用型本科人才定位入手,以区域经济和能源电力行业人才需求为前提,确定符合市场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依据地方经济建设和国家建设行业的人才需要,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体措施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坚持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坚持以社会对管理人才的需要为导向,以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专业办学定位,以学生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为主线,以适应管理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和课程内容的创新为中心的专业定位。即“面向建筑行业、面向区域经济建设”需求,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遵循学校的办学理念,十分注重专业特色、课程特色、面向市场等特色的积累和探索,初步形成了体现我校办学理念的特色。
(二)根据培养目标要求调整教学计划
为实现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广泛听取专家、企事业单位、政府相关部门的各种反馈意见,召开教学计划指导委员会会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本着“面向应用、增强素质、综合提高”的原则设置人才培养计划,缜密设计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技能操作和素质结构。在精简教学内容、整合课程体系、突出素质教育基础上进一步压缩了理论教学学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规定的学生实践性教学总周数达到40周,占总学分的21%,强化了应用型本科实践技能的强化。
(三)根据建筑业和电力建设企业人才岗位需求及执业资格考试需求构建课程体系
1有明确的专业设置标准,能够根据职业能力设置专业方向课程群
本专业方向定位在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造价两个领域,根据岗位群的所具备的职业能力开设与之相关的电力项目管理及工程造价的系列课程。课程体系贯穿到了管理的全过程,从决策、可行性研究、施工到项目竣工后评价整个管理阶段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在课程体系中都有所体现。
2课程设置采用“教学阶段—课程平台—能力训练”模式
管理专业的教学分为基础教育、专业基础教育、专业教育这3个阶段。各个阶段根据知识传授和人才培养的规律,按公共基础课→管理基础系列课→土木系列课→专业课的顺序,设置一系列循序渐进的系列课程平台。每个课程平台又与一个或若干个能力训练模块相对应,着重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技术能力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和执业技能训练。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按照相互衔接、相互渗透、顺序进行、整体推进的态势组织教学,全过程地培养学生能力。按照知识衔接与深化的途径和能力积累过程,明确了以学生为主体获取知识并得到能力训练的途径。便于搞清各课程平台之间衔接关系和不同能力培养之间的秩序,有利于课程平台的整体改革与建设,有利于明确各课程平台之间的衔接关系和具体培养要求的实现,便于目标明确地组织教学。它把课程按不同性质进行分类形成系列课程,按照能力形成的顺序,形成与课程平台相对应的若干能力训练模块,为学生构建了清晰的知识与能力结构的框架
3贴近实际需求,针对将来学生就业及执业资格考试的要求,有针对性进行课程安排。
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时,要面临着执业资格考试、获取上岗资格的问题。针对我国现在与管理专业相关的执业资格考试,如注册监理师、注册造价师、注册估价师、注册建造师等资格考试,我们设置了与其密切相关的课程,如施工组织设计课程、估价课程、造价、项目管理、项目沙盘模拟演练课程等。在这些课程的教学中,课程内容力求贴近实际,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能够获得宝贵的实践经验。
(四)实践教学采取一体化设计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社会对管理人才的需要为导向,以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专业办学定位,以学生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为主线,构建“应用型为本的本科教育”,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验、实习、课程設计、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的一体化,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师的基本训练。在保证学生基本理论课程学时的同时,加大实践教学及实习环节的比重,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加强校外实践场所的建设,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运用管理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力培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实验室里,利用项目管理、造价等软件对管理的全过程进行模拟;二是学生到施工一线直接参与实际项目管理工作,并结合具体工作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加强专业领域综合技能训练。
(五)加强与企业、行业协会合作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几年来签订多家实习基地,形成了长期为学生提供实习的稳定的实训场所。实践基地涵盖了建筑、安装、机械和节能等多个领域,相互补充,形成相对完整的体系,能够充分满足本专业学生从专业认知实习、专业实习到综合实习的需要。实践基地在与学校、学生交互合作过程中,使学生充分认识理解了环境,树立了系统性的意识。校外实习基地拓宽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途径,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与行业协会的紧密联系,学生积极参与省级、国家级行业协会举办的技能大赛,学生实践应用技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教师每年都参加两级协会举办的管理学术年会和建筑类高校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研讨会,教师开拓视野,提升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能力。
(六)积极开展教学改革
改革教学方法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提倡启发式、讨论式、项目教学和案例教学等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同时利用现代教育技
术、手段,加强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尤其是多媒体课件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利用课件、光盘增加课上信息量,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
三、结束语
本文从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着手,着重分析了我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设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从教学计划调整、理论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采取一体化设计、教学改革及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使得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较高,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
参考文献:
[1]刘武成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2008,(2)
[2]沈艳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3(03)
[3]祝亚辉等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探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8(09)
4.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文件 篇四
专业建设是高校教学的基本建设,为了加快专业建设步代,推进我校专业教学改革与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全面提高我校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形成办学特色与办学优势,以适应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1、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要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始终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建设的核心,以培养出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3、专业建设要全面促进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整体改革。
4、专业建设采取整体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专业建设与高职特色相结合;专业建设与学校教学改革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结合;学校重点支持与普遍加大投入相结合。通过重点建设,切实突出优势和特色专业。对个别专业重新进行调整,使其与学校的总体发展和布局相适应。
5、强化各系部在专业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二、组织机构
1、专业建设是一项探索性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为加强领导,有效协调,学校成立专业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统筹该项工作,各系部设立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实施。
2、专业建设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学校专业建设领导小组由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务处长和有关专家组成;系部专业建设领导小组由系部主任任组长,主管教学副主任任副组长,其成员由教研室主任、专业骨干教师4-6人组成。
3、党校专业建设领导小组职责:
(1)对学校重点专业建设进行总体规划,明确专业建设目标和专业建设近、中、远期目标规划,并分解为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目标。制定或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根据社会需求进行专业建设调整,根据培养目标设置调整专业课程体系。
(2)努力创造条件,逐步抓落实,不断探索科学的、具有高职特色的教学模式。
(3)对专业建设文件(档案)材料进行建档管理。
(4)组织专家对系部专业建设领导小组的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
4、系部专业建设领导小组职责:
(1)贯彻落实学校有关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具体工作。
(2)负责制定和实施专业建设的规划,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全面总结,并结合实际情况,修改完善建设方案。
(3)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开展教学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完善。
三、重点发展专业建设方案
1、重点发展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
(1)坚持优化专业结构和提高专业质量相结合的原则,加强专业建设。(2)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口,以专业课程群建设为核心,以加强教学基本条件建设为保障,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3)重点发展专业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必须与党校整体专业建设与发展及学校的整体改革与发展相结合。
(4)重点发展专业建设坚持重点与普及相结合的原则,在学校专业整体现划、改造、发展的基础上有重点的建设。
2、重点发展专业建设目标:
(1)在我校高职现有重点专业建设的基础上,在2007年和2008年分别将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对外汉语专业列为我校重点发展专业。
(2)通过重点发展专业建设,进一步优化我校专业结构,提升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效益的竞争力。
3、重点发展专业建设标准 重点发展专业建设标准
重点发展专业是指学术水平高、师资力量强、教学质量高、教学基础条件好、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专业。它应符合下列标准要求:
(1)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建设单位师资队伍满足教学要求,综合素质水平较高,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较为合理;
(2)有较好的办学条件和先进的教学手段;(3)有较好的办学条件和先进的教学手段;(4)学术水平较高,学生创新能力强,教学质量高;(5)专业特色鲜明,毕业生就业率高,社会声誉好。
4、重点发展专业建设内容:
(1)能够提高专业水平的教改项目,包括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重点教材的建设和教学方法与培养模式的改革。
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能纳入学校重点课程建设计划,最终能够达到校级以上精品课程标准。
重点教材的建设:能纳入校重点教材建设计划,最终能够取得校级以上优秀教材奖。
教学方法与培养模式的改革:能够取得校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2)引进高水平原版教材和自编学生参考学习材料;
(3)开展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实训或实验基地;(5)承担结合专业建设的科学和教学研究,组织高水平学术讲座;(6)课堂教学设备购置;(7)其他项目。
5、重点发展专业建设的管理
(1)凡重点发展的专业,除正常的教学投入外,学校每年拨付一定经费,主要用于该专业建设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专业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等相关研究费用。
(2)重点发展专业在建设过程中,每年学校将组织专家进行检查,在检查中如发现该专业建设与改革进展缓慢,学校将予以警告,或取消重点专业建设资格。
(3)被已确定为重点专业的专业,学校将每年进行一次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项目将限期整改,整改仍不达标的中止项目建设。
四、示范性(品牌)专业建设方案
1、标范性(品牌)专业建设的原则:
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宗旨,以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为重点,强化品牌意识、特色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在不断加强专业结构调整和新办专业建设的基础上,遴选部分办学条件好、教学质量高、社会声誉佳、发展潜力大、特色较为鲜明的优势专业重点加以培育和建设,逐步建成品牌和特色专业,以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推动我校各项教学基本建设。
2、标范性(品牌)专业建设的目标:
(1)在我校高职现有示范性(品牌)专业建设的基础上,在2007、2008、2009和2010年分别将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与维护)专业、市场开发与营销专业、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和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建设具有较高水平的较强示范性的专业。
(2)按照“思想先进、目标明确、改革领先、师资优化、设备精良、教学优秀”的要求,开展示范性(品牌)专业建设工作。进一步优化学校的学科(专业)结构,提升学校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使示范性(品牌)专业在教学条件、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方面形成优势和特色,促进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带动我校专业建设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5.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 篇五
根据用人单位的征用信息,参考用人单位在专业设置、毕业生能力和素质方面的意见,明确工程造价的人才培养方向。也就要求学校在培养工程造价人才时,不能仅仅重视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培训,还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就是根据企业的意见制定一套培养计划,使毕业生在具备工程造价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有良好的素质和职业道德。为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培养更高的就业能力。让学生清楚工程造价这个专业的发展方向,了解自己以后的工作情况,使学生能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不能到毕业也没有完全理解工程造价的本质。
3.2了解企业岗位职责,分析工程造价人才应该具备的就业能力
在就业之前首先要明确所任职岗位的职责,了解工作任务和对职业能力的要求。根据对学生的跟踪调查了解到企业对工程造价学生的职业能力的要求主要体现在:
3.2.1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计量计价能力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市政工程计量与计价等课程和相应的顶岗实习中掌握基本的计量与计价能力。比如,钢筋、墙面、混凝土构件、设备安装工程等工程量的计算,以及人、材、机的消耗量,熟悉当地各工程的计价定额。
3.2.2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在企业中的工作,不仅要求学生对专业对知识要熟练掌握,还要有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因为工作就是把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操作中,这对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仅仅掌握知识是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的,所以,在培养学生工程造价方面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对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
3.2.3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对非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通过基础课程的学习和校园环境的影响,在生生与师生的相互交流中,提高自我管理和组织能力。企业的工作与学校的学习状态是完全不同的,这就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独立生活的能力、抗压能力等。
3.2.4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制图、识图能力制图、识图是对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堂学习和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制图和识图能力,加强对不同构造类型、不同建筑结构的识别能力。
3.2.5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工艺能力经过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工艺、管道工程施工工艺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中,培养自己对建筑施工工艺、建筑结构类型、建筑设备等的认识和理解能力,熟练掌握各种工艺的施工难点和其本身的特点。
3.3根据企业岗位能力的要求,确定合理的专业课程工程造价专业着重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所以其课程的设计就要依据企业岗位的要求来确定。比如,在建设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工程造价学生的工作内容包括:识读工程图、工程造价计算、编制工程造价报告书、计算工程量等。在其他领域的工作要求也基本是这个模式,所以学校就应该根据学生将来工作的具体内容来确定比较合理的专业课程。就企业反馈的具体情况来看,企业中需要的是专业基础知识扎实、有专业特长和一定的实践能力的学生。这就需要根据企业岗位的需求细分工程造价专业的培养方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就业方向选择课程,也就是创立有特色优势的专业课程,突出培养特色人才。
3.4增强实践教学,培养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能力
工程造价专业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应用型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理论知识,必须制定一套综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能力。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总的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认知训练。可以带领学生到施工现场去参观,了解建筑施工的工作环境、工作流程等基本知识,可以在校外的施工现场或学校的工程造价实训基地进行制图、识图的训练。第二阶段:单项技术应用培训。通过在学习建筑工程的计量与计价、市政工程的计量与计价等专业课程的基础知识之后,进行相关的训练。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单项技术的应用能力,让学生在训练中掌握造价编制、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难点和重点,可以在学校里的工程造价实训室进行基础训练和教学。第三阶段:综合技能培训。可以用企业的实际项目作为学生的训练项目,进行工程投标和招标、工程造价软件的应用等方面的岗位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岗位综合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专业技术的能力。第四阶段:就业顶岗实习。可以安排学生到校外的实习基地或者是与企业协商进行顶岗实习,通过实习提高学生的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适应能力,让学生可以更好更快地进入工作状态。学生通过不同阶段的训练,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不同阶段的训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方向也不一样,这样学生就会对这种实践性的教学感兴趣,这样在实践中学生会有很高的热情去参与训练,而且把课堂中的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对学生而言是对知识的巩固也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践能力。
3.5重视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工程造价专业比较注重的是应用,也就是需要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的技能。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单单是具备这些能力是不能符合他们的要求的,一个人要想被别人认可,其自身的修养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企业在招聘时首先会看看你的个人修养,然后再了解你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所以,在教学改革上,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和社交能力,为社会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4结语
6.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 篇六
依托行业、企业办学是高职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然而,实现真正实质性的联合办学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校企合作办学的原则是企业与学院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企业指派高级技术专家和管理人员出任专业建设顾问,双方互相承担培养任务,并明确其职责。学院则按照企业岗位要求为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
积极开展创业教育研究,培养创业型人才。
电子商务专业作为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大力开展创业教育研究,培养创业型人才,这对于缓解和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以及培养具有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复合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目前就业岗位、就业方式多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2009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仅为1.6%,与国外比较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加强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创业教育势在必行。在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足够课时的创业理论课程,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和基本的创业技能。创业理论教学环节可以通过创业必修课、选修课和创业培训班等形式来进行。模拟创业活动是创业理论教学的延伸,主要通过商业计划书竞赛、创业方案竞赛和企业实习等课外活动的形式开展创业教育,是对学习创业理论课程后的一种综合演练。创业实践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创业能力,以我院为例,投入30多个临街门面成立学生创业一条街,免费租用给学生来扶持学生创业实践,同时联系校外企业,在企业创立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尽力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社会平台和机会。
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建立了一整套“专业+公司+师生员工”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系部为主体组建校内实体公司,让教师、学生来参与公司的运营管理也是培养创业性人才的有效途径,这在一定程度上,既规避了学生初期创业的风险,又学会了公司的运营和管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系部实体公司为平台,让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的设计、开发和运营,真正体现了“学中做”“,做中学”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
7.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 篇七
一、研究综述
(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所谓订单式教育,就是高校根据用人单位的标准和岗位要求,与用人单位共同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制定并实施教学计划,实现人才定向培养的教育模式 (1) 。因此酒店管理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职院校与酒店进行深度校企合作,针对酒店需求,与酒店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签订学生就业订单,双方在师资、技能、教学设备等办学条件方面进行双方合作 (2) 。学生在校期间既是学校学生,又是酒店员工,在学校、酒店两个教学地点进行教学与实践,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直接面向用人单位培养实用型人才,避免了人才培养的盲目性,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3) ,适应了酒店行业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能够准确地把握市场动向,按企业的需求培养人才,避免了人才培养的盲目性 (4) ;学生以双重身份完成学业,激发学习和工作热情。总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能有效解决人才培养和酒店需求脱节的问题,彰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特点,能够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赢”的效果;培养的毕业生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而且还具备了良好的职业素养,深受用人单位的重用。
(三)国内高职院校酒店管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由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对企业、学校和学生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很多高职院校甚至本科院校都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开设黄山大厦订单班,实施融入式“五二·三一”人才培养模式 (5) ;海口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与博鳌金海岸和索菲特两家酒店进行订单培养 (6)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雷迪森”订单班特别注重以管理技能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7) ;济南职业学院实现了“校中厂”,形成了“旺季顶岗、现场教学、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8)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早在1996年就与白天鹅宾馆开始尝试“订单”教育 (9)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更是在订单班的基础上,深化校企合作,与浙江君澜酒店、浙江南苑学院和君澜学院,在机制体制创新、人才培养、师资共享等多个领域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合作。
二、嘉兴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施过程
(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情况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在近8年的顶岗实习改革基础上,与企业多方商谈,最后与嘉兴隆聚餐饮集团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于2009年6月从旅游、酒店、英语、日语、外贸类专业2008级学生中选拔学生组成订单班,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首批订单班学生共26人,单独编班组织教学。在首批订单班成功组建的基础上,在后来的2009级、2010级学生中都组建了相应的订单班。
(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内容
1. 企业资助学费,毕业后定向就业
酒店管理订单班从大二开始订单培养,在校学习一年,在企业实习一年(含综合实习和毕业实习)。在校就读期间隆聚餐饮集团每年给予学生学费资助,实习期间按照企业薪酬管理规定发放实习工资。另外,订单班每年评选优秀学生并按照一等800元、二等600元、三等300元的标准发放奖学金,奖学金获奖面额占50%。同时企业还会提供部分资金资助学生开展班级春节晚会、春游、拓展训练等班级活动。学生毕业后全部到订单企业就业。
2. 校企联合开发,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酒店管理专业隆聚2008级订单班成立后,企业积极与分院协商召开研讨会修改人才培养方案。鉴于餐饮业是企业的主业和核心业务,订单班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技术课中删除了星级酒店的《现代酒店管理》、《前厅与客房管理》课程,增加了《餐饮实务》课程的教学学时和教学内容,并根据企业运营和工作的实际需要增设《厨房管理》、《营养与配餐》课程。为了提高教学的针对性,突出企业主业特征,将《酒店市场营销》更名为《餐饮市场营销》,同时增设《形体礼仪》课程。
3. 校企共同重构实践教学体系
为了更好地适应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结合企业工作流程和学院教学管理的实际情况,校企双方共同重构了酒店管理订单班的实践教学体系,将整个实践教学大致分类两大类四种类型。一大类主要由学院和企业在教学计划中安排和实施,分为认识实习、综合实习和毕业实习三种情况。认识实习在第三学期正式开学前组织,时间为2周,其中1周为集中理论授课,1周为分散技能训练,全部安排在企业进行,由企业选派优秀技师,按照企业文化和服务标准进行教学。综合实习安排在第5学期,毕业实习安排在第6学期。第二大类为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到企业不定期参加实践,主要在企业有大型活动或较大规模接待任务时到企业去顶岗。对于这种情况,学校不组织也没有具体安排,但要求企业在每次活动前通知学院并派车辆接送,以保证学生安全。企业按照学生工作情况按小时发放实习补贴。
4. 校企共享专业技术人才
企业积极参与学院的课程、教材与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在《餐饮实务》的课程教学中增加企业文化的内容,并由企业总裁和分管人力资源的副总监亲自到校主讲授课,将企业文化的精髓融入课程中。《形体礼仪》、《餐饮市场营销》课程,企业都派人参与课程建设和部分内容的教学,部分内容到企业进行了现场教学。《厨房管理》、《营养与配餐》课程,全部由企业派出技术骨干授课,《厨房管理》由企业总部厨务部经理授课,《营养与配餐》由企业下属分店楼层经理授课,上述教师全部进入专业兼职教师库。同时企业接纳专业教师到企业锻炼的有3人,专业教师全程参与了增加企业服务体系编制、顾客满意度测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等工作,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培训服务。
三、酒店管理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的成效
(一)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通过实施订单式培养模式,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素质显著提高。第一届2008级隆聚班25名订单学生,到企业就业的有17名,定向就业率达到72%,这充分说明酒店管理专业不是简单的“实习订单”,而是真正体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方式,2008级隆聚班订单项目也成为了嘉兴欣禾职教集团2011年优秀产学合作项目,隆聚集团2009年创新项目;集体和个人获得企业多项表彰。一名学生在酒店实习期间获得嘉兴市优秀服务员称号,两名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晋升为见习主管,毕业半年左右订单班累计有7名学生晋升为主管,成为企业基层管理人员,晋升时间远远小于非订单班学生。
(二)专业服务地方产业的能力明显提升
由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高,多次得到相关媒体的报道,专业知名度大大提升,引起社会各界关注。第十四届浙江省运动会在嘉兴市举办期间,为了做好开幕式招待晚宴服务工作,组委会特意邀请嘉兴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参加接待服务,国家体育总局领导、省领导和嘉兴市主要领导所在的主桌服务工作全部由订单班学生承担。学生们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以出色的服务工作赢得了贵宾的赞扬。订单班学生在企业中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服务、技能大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每年酒店管理培训达到200人次,承担市厅级以上课题7项,多名骨干教师被企业常年聘为技术顾问和技术革新咨询师,在行业、企业中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三)形成了一支“校企互通、专兼一体”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酒店管理专业实施订单培养过程中,建立了一支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高水平“校企互通、专兼一体”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兼职教师到学院工作期间,工作任务由学院提出,通过企业安排人员来实施,薪酬由企业发放。这样兼职教师到校教学从教师个人行为变成了承担企业工作任务的企业行为,形成了兼职教师建设的长效机制。同时学院也根据教师承担的课程特点,有计划地安排了3名专业教师到订单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其中1名教师全职脱产挂职。挂职教师在订单企业全职挂职期间,通过短暂的培训,担任了订单企业下属金悦港湾大酒店楼面部经理的职务,其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工作业绩获得企业高度赞扬。
(四)“企中校”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以来,酒店管理专业打破了传统的实践训练仅限于校内的观念,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将实训场所搬到了校外合作企业,即“企中校”。酒店管理专业有其自身的特点,学生面向的服务对象是需求各异的客人,因此,在合作单位的真实顶岗中才能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根据订单式人才培养的需求,我们将学生的硬性技能培训放在校内实训场所;而涉及和人打交道的一系列重要理论和实践知识,如学生的沟通能力、承受能力、理解能力、合作能力、组织能力、自律自理能力等软性的技能则放在合作企业进行完善;同时企业根据学生的表现量身定做不同的培训课程,个人与团队管理、分析和解决问题、服务质量管理等培训课程及拓展训练对提高学生综合管理能力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酒店管理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经验与思考
(一)有一系列支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管理制度
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制度。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更是高度重视,全面启动实施“四个一工程”,支持学院各专业结合专业实际情况,实施不同类型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并且在经费上给予支持。应该讲,领导重视和制度保障是酒店管理专业能够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同时我们也建议政府应充分利用财政、税收等经济杠杆进行有效的调节,积极发挥主导作用,搭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平台,加速推进“订单班”人才培养的进程。
(二)选准一个合适的合作酒店
高职院校要选择合适的酒店作为订单培养的合作企业,必须选择那些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有发展潜力,员工容量大,重视员工培养的企业,才能有效保障订单培养的质量。实行订单培养的首要条件就是酒店对人才的需求,酒店管理层支持并且认同订单培养教学模式。酒店提供的工作岗位要明确,订单培养教学是针对特定的工作岗位展开的。合作企业隆聚餐饮集团是嘉兴最大的餐饮企业,董事长非常关心职业教育的发展,与隆聚的合作能形成较大的规模效应。可是说,酒店管理层的高度支持是酒店管理专业能够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现实条件。
(三)应坚持“实质合作、深度融合、互利多赢”的原则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要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合作共赢。对学校而言,吸收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将企业的先进理念引入管理和教学中,有利于推动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同时,通过校企合作拓展实习实训基地,可以节约办学成本,有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对企业而言,将员工的培养从企业延伸到学校,可以获得技能熟练的员工,建立稳定的员工输送基地,缩短员工入职后的适应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新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同时,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也可以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知名度。对学生而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进入社会、服务企业,订单式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接受职业化培训,加快成长的速度和步伐。
(四)处理好“订单班”知识传授的针对性和广阔性的关系
订单式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但也容易导致学生的知识面狭窄,不利于学生适应外部市场的变化以及另谋职业,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其自身的发展,导致部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降低。所以,在人才培养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综合能力的拓展。更要注意的是订单式培养模式仅仅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并不是唯一高效的。所以,高职院校各专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注释
1 查爱苹、王锡麟:《订单式教育模式的三大利益相关者》,载于《上海商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53-57页。
2 满姝:《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载于《辽宁高职学报》,2010年第4期,第9-12页。
3 李开学:《“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初探》,载于《人民论坛》,2010年第26期,第226-227页。
4 李燕妮:《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析》,载于《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第19-21页。
5 张祎:《“订单班”式酒店管理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载于《华东经济管理》,2012年第2期,第126-129页。
6 李华丽:《高职高专酒店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载于《商业文化》,2008年第11期,第265-266页。
7 潘杨文:《高职教育酒店管理专业管理技能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载于《价值工程》,2010年第5期,第135-136页。
8 王卫峰、曾招喜:《高职教育人才“订单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载于《中国科技信息》,2011年第24期,第140-141页。
8.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 篇八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一体化; 中职升高职; 物流管理专业; 技能考试
项目编号: 2016CSLKT3-261
项目名称:基于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下物流管理专业技能考试改革与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分类号】G719.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的全球化,我国的经济产业结构不断变化,人才结构与内涵要求也随之改变。中、高职教育间的衔接与沟通,将会使中职生拥有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在给中职教育发展带来活力的同时也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后备力量”,带动高职教育的发展,进而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因此,中职升高职考试,是加强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衔接的桥梁,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内涵之一,也是推进高职教育、拉动中职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
一、物流管理专业中职升高职考试模式
纵观我国中职升高职考试模式大致经历三个阶段。自1987年至1997年的推荐考试与报送考试的起步阶段。1998至2002年的“3+2”,即语文、数学、外语三门文化课和两门专业课快速发展阶段。2003年至2007年“3+X+Y”。除三门文化课外,“X”为专业综合理论,“Y”为专业综合技能考试的优化阶段。
辽宁省中职升高职考试在分析总计第三阶段发展特征的基础,突出学生技能考核比例,采用“文化基础课+专业综合课+技能考核”的考试模式。文化基础课和专业综合课由省招考办负责组织命题、制卷、评卷和登分工作。技能考核由辽宁省省教育厅指定的职业技能考核学校负责组织实施。录取工作由省招考办统一组织实施。按照招生计划和考试成绩分别划定本、专科录取文化基础课和专业成绩(专业综合课和技能考核成绩相加)控制分数线,在文化基础课和专业成绩控制分数线以上的考生,按专业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提供档案,由高校审查录取。
二、物流管理专业中职升高职考试模式存在问题
(一)考试模式过于形式化,不能满足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现有的考试科目与内容如何体现技能型人才选拔的需要。物流管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根据区域经济特点,满足物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面向物流企业、企业物流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物流一线管理人才。目前,考试科目与考试内容过于偏重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而对物流技能的考试重视不够。知识与专业技能之间所占权重分配比例失调。学生文化课成绩达不到控制分数,即使技能考试分数再高也不能继续深造。往往中职学生文化课成绩是短板,这样的考试某种程度上遏制了考生的升学积极性。
(二)物流专业技能考核形式化,缺乏专业技能考核标准
分析辽宁省近几年的物流专业技能考试试卷,考试内容命题范围狭窄,出题随意性较大,没有量化,使专业技能考试流于形式。物流管理专业技能考核应该遵循科学规划、系统设计、突出重点的原则,全面涵盖运输、仓储、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管理及物流职业素质等项目。但是,现有的技能考试缺乏统一的考核标准,缺乏科学的考核指标,各种专业技能考核点比例失调,技能考试只考通用性强的仓储入库、出库作业、运输作业、配送作业等项目。
(三)注重物流基本技能考核,忽略综合素质的考察
辽宁现有的物流管理专业中职升高职考试注重物流技能考核,忽略综合素质的考察。致使学生为了提高分数只注重专业课的学习。甚至某些中职院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大幅度提高专业课程的学时比例,与考试科目无关的课程被删减,综合素质课程更是少之更少。中职升高职是要求学生在原有物流技能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能力的提升及优化,现有的技能考试内容及方法严重违背了中高职衔接“一体化”物流人才培养的要求。
(四)物流技能考试形式单一,考试成本居高不下
辽宁现有的物流管理专业中职升高职技能考试技能考核由省教育厅指定的职业技能考核学校负责组织实施。考试形式过于单一,采用“一张试卷考所有考生”的大一统模式。技能考试过程性评分需要主管部门在封闭状态下进行,选择资深教师进行,工作量大,评分弹性大,考试的成本高、公正性差、风险性高。但是物流管理专业中职升高职技能考试无论考纲制定、命题组卷、考试过程可以看出,中职升高职物流技能考试的研究明显滞后。严重影响了考试的的社会认可及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的发展。
三、基于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下物流管理专业技能考试研究
(一)明确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技能考试的针对性
中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了解物流运营过程,从事运输业务、仓储与配送、物流营销、信息处理等物流活动,具有相应的职业能力的初级物流作业专门人才。中职应该以物流作业层的操作员为培养目标,而高职应以物流一线管理岗位的管理员为培养目标。技能操作考试为主、文化考试为辅的原则设计,体现物流管理专业职业教育的特点。
(二)规范物流技能考试体系,构建物流技能考试标准
为了高职升高职物流技能考试的顺利进行,必须规范物流技能考试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物流技能考试标准。通过分析,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技能主要由采购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国际货运管理、物流信息处理七大方面构成。基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技能培养要求,中职升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技能考试可以把以上六方面的能力划分为七个的考核模块(见图1)。
技能考核模块确定以后再将各个模块细化为若干子技能考核点。如仓储技能考核模块主要由入库作业、装修搬运作业、存储作业、盘点作业、出库作业、单证制作等六个子技能考核点组成。
(三)强调专业能力考试的同时,注重综合素质考核
根据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学生除了具备物流专业技能外还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综合素养。因此,技能考试不但要进行物流基本技能考试,还要进行综合素质的考核。
参考文献
[1]沈理; 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模式设计——以对口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为例, 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第14期
9.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 篇九
摘 要:随着湖北职业教育集团的成立与发展,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根据目前行业和国家的发展方向,利用湖北职业教育集团的成立与发展,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建多元化考核体制、课程体系结构与教材建设等多方面的改革。
关键词:职教集团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改革
2006 年,湖北职业教育集团以湖北现代制造、电子信息、旅游三大职教集团化办学开始,掀起了集团化办学模式的新篇章。进过了近10年的努力,通过参与湖北职业现代制造教育集团化办学,探索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在高职院校集团化办学模式下的改革新动态。
一、专业教学改革背景分析
1.行业背景分析
机械工业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较好地发挥了支柱产业的作用。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经历了“十五”“十一五”连续十年的超高速增长之后,我国机械工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012年机械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和销售产值18.41万亿元、18.0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64%和12.54%。2013年1-5月份,全国机械工业累计实现出口交货值6,830.31亿元,同比增速为负0.16%,与上年同期相比下滑了7.05个百分点。
展望未来几年,我国机械行业发展环境的不确定性仍然较大,但全行业将在“十二五”规划指引下,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机械工业有望继续实现平稳增长。
根据调查情况分析,目前大部分的工程机械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工程机械行业市场竞争由产品转向服务,需要学校在人才培养的方向上与企业保持同步转型。
2.集团化办学的背景分析
职业教育集团是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等组织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发展而组织的教育团体,是近年来我国加快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改革、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的重要模式。职业教育集团的组成主体包括政府机构、行业组织、企(事)业单位、职业院校、研究机构和社会组织等六类。通过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不同主体可以充分发挥支持和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作用。按照组建形式的区别,职业教育集团可分为围绕区域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特点,面向地区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的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围绕行业人才需求,由行业组织牵头组建的行业型职业教育集团;跨区域或跨行业的复合型职业教育集团;以招生就业、劳动力转移培训等为合作内容的特色型职业教育集团和涉外型职业教育集团等。
湖北职业教育集团的成立是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湖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和《湖北省教育厅关于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精神的切实行动,是新形势下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高办学水平,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是企业参与培养技能人才的战略性举措。
二、专业人才教学模式的创新
在已经实行多年的“项目引领、学做合一”为基础的单元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营造企业工作情境,突出不同课程教学方法的针对性及多样性,针对不同的课程采用相适宜的教学模式,实现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群)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将岗前培养、岗上训练、岗后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技术教育与人文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完整的职业能力训练体系,积极探索“做中教、做中学”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1)建立校中生产车间,利用集团资源,将企业的某些车间搬入学院,让学生在学校就能接触到企业的真实场景,车间的一线人员可与专职老师共同开发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2)建立厂中教学车间,将课堂搬到企业中,派遣专职老师和学生共同亲临企业一线,与企业共同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实现综合课程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做到和企业共同管理、共同育人、共同研发,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自学能力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实践教学变传统的模拟教学环境为真实的职业工作环境,强调教学的工作真实性和综合性,强调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养成职业能力。结合实际工作场景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采用项目贯穿于学习各个阶段,由简单到复杂、循序递进的教学模式,三、校企共建多元化考核体制改革
1.完善企业、教师、学生等多元化评价主体,拓展评价活动的参与度。
课业评价是一种双向的活动,评价活动应越来越多地吸收被评价者参与,评价必须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通过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这样评价才有意义。在集团化办学模式下,由于教学模式发生了较大变化,教学单元及教学主体也不仅仅是专职教师,因此必须拓展评价主体构成,对于学做一体化的课程,形成教师评价、企业评价、学生自评、学生小组评价等评价主体多元化机制,可以更真实地反映学生平时的学习状况、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有利于弥补因评价主体单一带来的缺欠,保证评价的客观、公正性。
2.考核评价依据多样化,加大形成性评价比重。
一般而言,考核评价主要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大类。目前,对于部分专业基础课程,高职院校大多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学生学科终结性成绩评价,即一卷定性,过于片面,而学生学业考核评价,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静态与动态结合的综合评定,因此,强化形成性评价,加大对学生上课出勤、实践操作及其他第二课堂活动的考核,通过过程测试,清晰地考查学生知识、技能等综合素质情况。当然,这一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应做好日常检查、考查、考试或测验等评价环节的统一,避免顾此失彼。
四、课程体系结构与教材建设的改革
1.课程体系结构建设改革
充分发挥和利用职教集团的资源优势,寻求中职学校和企业对专业教学在资金、设备、场地、师资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的支持,与中职学校联手,利用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验实训设备、师资队伍,在坚持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实施的同时,根据不同教学阶段的专业内容安排相应的实践活动,分别安排不同的教学方式和地点。实施教学计划的过程中,校企双方设专人负责教学督导,及时反馈信息,解决专业教学计划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严格按照教学计划的内容和方案,专人负责现场管理、指导和服务;企业积极配合,协调安排学生的实践环节,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和生活保障;把考取国家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纳入教学计划。每阶段都要紧跟企业生产实际的发展和变化,特别是根据专业技术领域的发展及时修订和调整专业教学计划的内容和环节。
依照机械制造行业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结合国家制定的相关职业技术资格标准,构建“通识素质模块+基本知识与技能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岗位技能强化模块”的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通识课程着眼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全过程;专业课程包括基本知识与技能模块+专业技能模块两部分,其中专业技能模块以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为主,将其中技能培养模块的教学安排在中职学校教育为主;岗位技能强化模块作为拓展课程主要是针对业务领域的拓展、高新技术应用或者是知识的深化,主要安排在企业完成教学。
2.师资建设改革
实现学校“教师”与企业“巧匠”对接。充分利用职教集团办学优势,提出了以专业为单位组建师资队伍的建设模式。即:1 个专业由至少1 名技能大师或教学名师、校内和企业的专业带头人2 名、校内专任教师团队和企业教学团队(或管理团队、或技术团队、或车间团队)至少2 个团队组成。打破传统的企业兼职教师个体聘用方式,各专业分别以“管理团队、技术团队、车间团队”成建制形式从企业的管理部门、技术部门和管理部门聘请“企业教学团队”。制定“专任教学团队”和“企业教学团队”(或管理团队、或技术团队、或车间团队)建设规划,创新了教学团队组织管理模式,构建了以校企“双专业带头人”为核心,以专业教研室、企业生产车间为载体,兼职教师为补充,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动态组合、团结协作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落实校内“骨干教师”与集团内“能工巧匠”“一对一”结对,建成“结对共聚”的专业教学队伍,实现学校“教师”与企业“巧匠”对接,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
参考文献
[1]《依托职教集团的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徐芳,《职业教育》,2013年4月下。[2]《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机械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刘德仿、王旭华、阳程,中国高教研究,2009年11期
10.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探析 篇十
3.1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技能为重点
岗位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依据,应坚持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技能为重点,根据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和人才发展诉求,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内容体系,实践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创新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结构应符合能力要求本位思想,增大技能培养所占课时比例,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培养系统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3.2丰富教学方法,助力教学模式改革
物流管理专业应大力尝试教学方法的改革,建构符合新时代物流市场人才需求的课程教学方法。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实践中,应灵活运用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实验实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可以采用“教师主讲+企业兼职教师参讲”的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在物流管理专业中的适用性和重要性,真正实现专业实训课教学与企业零距离。另外,可以选择视频教学方式,使用实物图片、视频和模型等辅助工具进行具体课程内容的讲解;也可建立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网站,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形成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
3.3提高实践教学占比,优化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体系改革是解决当下教育和就业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只有以就业为导向,兼顾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物流人才。课程体系改革需要归纳分析物流岗位的技能要求,细化岗位需求,得出物流管理专业应有的技能和素质,推进改革的具体化和实行的有效性。同时更应以对物流行业的认知为基础,有针对性地设立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调整教学方案,使课程体系更加符合物流行业的发展实际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3.4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实现“毕业即就业”
借助校企合作平台,了解企业用人要求和用人规律,在此基础上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以企业用人要求制定的课程标准,通过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能够获取较为扎实的专业技能,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够取得显著优势,具有良好的未来发展前景。可以采用订单式培养、创建校外实训基地等方式,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利用社会资源共同办学,做到资源共享,形成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协作机制。
[参考文献]
[1]金贵林.适应行业大发展的物流教学模式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151-152.
[2]李乐东.浅析物流实训课程的教学模式[J].物流工程与管理,(5):271-272.
[3]钟惟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时代教育,(13):190-190.
11.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 篇十一
[关键词]协同创新;车辆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7-0136-02
一、引言
协同创新是一项复杂的创新组织方式,其关键是形成以大学企业研究机构为核心要素,以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创新平台非营利性组织等为辅助要素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网络创新模式,通过知识创造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间的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产生系统叠加的非线性效用。
我国汽车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企业对汽车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巨大。我校自成立车辆工程专业以来,已累计培养毕业生2000多名,就业单位面向国内各大型汽车整车厂、零部件厂及其他相关单位,每年毕业生就业率在学校均名列前茅。但在高就业率的同时,企业对毕业生的设计能力、工程能力、试验测试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部于2012年颁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的专业目录对车辆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均做了更为实际细致的规划。为培养创新模式下的先进设计人才和具有一定经验、动手能力强的工程实践人才,需要进行车辆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培养过程的总和。
在国内各高校现有的教学计划中,不论专业课是按专业方向的模式设置还是按课程模块的模式或其他模式设置,人才培养计划在体现明显专业方向特征的基础上,也越来越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于用人单位受传统“专业对口”观念的影响及企业实际技术分工的影响,现行大口径专业按专业方向制订人才培养计划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校改革的深入,专业方向越来越朝着拓宽和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二、“以设计为主线,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车辆工程专业坚持 “以设计为主线,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指导思想,根据学科建设和社会人才需求,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断探索和完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工程设计在人才培养中的主线作用,主要教学环节及教学领域更加侧重于基于创新模式下的工程实践能力、产品设计能力及实验测试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加大工程实践训练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比重,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创新科技活动。深化校企合作,将企业、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作为学生工程设计和工程实践基地,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
车辆工程专业以机械学科为大平台,在学生掌握机械基础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自然科学知识和车辆基础技能知识,使学生具有宽泛扎实的知识面,为学生的后续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车辆工程专业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出发,强化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初步构建一个相对独立的课程体系群,形成综合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如汽车数字化设计训练课程设计、汽车综合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体系。该课程体系按专业培养模式构建的专业能力培养路线,如图1所示。
以设计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对课程内容的分析和有机组合,实现教学内容的精炼。教学内容既要考虑培养设计能力的需要,又要根据实际,难度适中,渐进提高,使学生学而有所收获,提高其成就感和学习积极性。根据课程特点,强化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讲解,弱化对理论体系的讲解。
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实现培养目标,整合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突出问题驱动、案例教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整体优化和融合。在保证基础理论不减少的基础上,适当压缩课内学时,为学生在企业阶段的学习与实践环节腾出时间。
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是在理论教学课程设置中注重原理性创新与应用性创新思维的培养,开设创新类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二是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设置综合创新性实践,同时开放“汽车实验中心”,鼓励学生课外在实验中心自主完成创新性实验项目;三是激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项目及竞赛,利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四是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使学生掌握科技发展动态,具备提升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锻炼和提高大学生参与科技实践,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实际能力和全面素质。
加强基于产品设计过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产品设计从需求分析、概念设计、详细设计到制造的全过程。
突出设计能力培养的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从大一到大四不间断设置体现设计能力渐进培养的设计实践环节。目前,三维工程软件在企业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为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企业要求,我们在设计大作业、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环节中增加了以CATIA、ADAMS、ANSYS等工程软件为设计平台进行结构设计、工艺设计、运动分析、动力学分析及结构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提供教学、时间的场所和设备,提供充足的安全和劳动保护,配备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作为指导教师,学生可在公司完成部分理论专业课程学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等教育培养工作。
三、结论
学院通过实施协同创新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把企业的专家请进来,让学生接触生产第一线的知识,让学生了解学校所学的知识如何应用于生产实际。同时,也把本专业的学生送出去,学生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来源于企业实际题目,并由企业工程师和学校教师联合指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得到加强,学生在各种大赛中获奖人数比前几年大大增加。同时学生自主学习的劲头增强了,开放的实验室里总能看到学生在讨论问题或者研究实验,由此形成良性循环,学生的理论学习成绩也大幅提高。此外,学生的就业率、考研率都有很大提高。
[ 参 考 文 献 ]
[1] 朱红霞,马晓霞.协同创新模式下的高校人才教育培养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3(7).
[2] 王肖.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D].长江大学,2014.
12.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 篇十二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涉及三个学科,分别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学、会计学。在全国,该专业属于不同类型的学院,这些学院有计算机学院、管理学院、图书情报学院等,该专业放在不同的学院,其人才培养模式的侧重点就不同,如计算机学院开办了该专业,则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就侧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不管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侧重三个学科的哪一个,都要包含余下两个学科,也即,该专业培养是的复型人才,培养基础扎实、专业应用能力突出的学生,这也就对师生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但从实际招生就业情况来看,学生的入学基础不高,教师队伍的质量也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结合现实的学生入学成绩不理想、师资队伍数量质量不突出的现实,探索出一条符合专业实际和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就变得很紧迫。
2 人才培养现状
我院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开办于2005年,到目前为止,已经培养8届毕业生。从培养学生质量来看,一方面,我们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寻求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但由于人才培养模式过于理想化、师资队伍匮乏、学生学习的成绩基础及学习动力不足等原因,导致学生不但达不到复合人才的标准,反而变成“三不像”,不像计算机专业、不像管理学专业、不像会计学专业,以致学生就业质量差,反导招生也困难。
3 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3.1 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
人才培养紧跟社会、行业需求变化,强化基础课堂的教学,施行“分支模式”与“一技之长”,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2 专业定位
该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该专业本身应定位在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从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实施、运维和管理工作,做好组织内系统开发的参与者和中间者,并能很好地利用所掌握的数据处理方面的专业技能,做好数据的分析整理工作;更深入一步,可以做一些数据模型的建立工作。[2]
3.3 培养规格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技术、信息系统、管理学、经济学、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经过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信息管理方法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管理技能及分析和解决各类信息管理问题的能力,能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控制和利用,建立信息系统,提供信息服务。
3.4 专业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
3.4.1 专业培养模式
该专业要培养复合型人才,我们要构建该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避免被计算机专业、经管类专业、会计类专业领域的学生所替代,专业培养模式需要独具特色。[3]
该专业是非师范类专业,从学生近年的就业去向来看,由于学生专业知识杂而不专,复合性的特点也不突出,导致多数学生的就业岗位与专业联系不紧密。所以,根据“分支模式”与“一技之长”的指导思想,我们培养要有自己的特色,有明确的专业方向,同时也具有基本的复合特征,培养复合性、信息特征明显的人才。专业方向分两个:信息系统开发方向、信息信息管理方向。
这两个方向的人才,具有共同的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同时又有各自的方向课,以及可选的专业任选课。信息系统开发方向有5门方向课作支撑,这些方向课分别是:“ORA⁃CLE数据库应用技术、电子商务、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电子商务网站设计与开发(JSP)”。同时,进入这个方向的学生,可根据专业方向的需要和自身的兴趣爱好,在专业任选课搭配学习13个学分的课程。
3.4.2 课程设置体系
专业课程结构分为理论教学和综合性实践教学两部分,其中理论教学包括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教育课三个教学平台;综合性实践教学类包括入学教育、军训及军事理论教育、社会实践、专业见习、专业实习、课外素质拓展、创新与创业实践、专业技能训练与测试、毕业综合训练等。
4 结语
本文探讨了曲靖师范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本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就业特点,以及行业的需求,提出了围绕培养两类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很好的现实际借鉴意义。
摘要:社会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需求旺盛,但现实的培养效果却不理想,因此,该专业面临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任务。该文对曲靖师范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研究,剖析了该专业建设中存在的困惑,从培养目标入手,构建了该专业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此模式对开办该专业的学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信息系统开发方向,企业信息管理方向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EB/OL].http://baike.bai-du.com,2016-8-3.
[2]赵泉.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定位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15(1):80-81.
13.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 篇十三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作为集平面设计、新媒体艺术、电脑绘画、市场营销于一体的交叉性学科而存在。它既包涵以“数理”为基础的科学性,又兼有以“人文”为基础的艺术性,是艺术设计专业中最具基础性,涵盖面最为广泛的专业。目前,各高职院校所开设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大多都在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师资结构等方面和十年前相比较并没多大改变,存在单
一、静态、僵化的模式。在以网络化、信息化为特色的新时代,已很难满足社会对视觉传达专业人才的要求。因此,创新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各高职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的反思
“视觉传达设计”作为一个新兴名词,在国内兴起的时间并不算很长,由于这个名称能体现时代性要求和与时俱进的现代气息,很快成为各类大专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所青睐的对象,不管是综合性大学、美术院校、师范类大学还是各类高职高专,都相继设立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但就其本质却不难发现,这些院校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结构等方面与之前的平面设计专业并没多大的改变,可以说是“穿新鞋走老路”,有些院校甚至将平面设计专业直接更名为视觉传达设计,以适应时代对新名词的需求。名字换了可就业却令人堪忧,从目前高职院校视觉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看,原本属于视觉传达专业就业岗位的,我们的学生却无法胜任。这种社会对视觉专业人才的需求和高校培养目标的矛盾就日益凸显出来了。造成这一现象背后又有哪些问题?我认为主要集中体现如下几点:
(1)教学观念与时代需求的矛盾
高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还在沿袭上世纪90年代传统工艺美术教育的模式,把对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提高作为教学的重点,把社会分工细化、专业化狭隘地理解为“越专越好,越窄越精”;把纯艺的教学方法生搬硬套到艺术设计教育中来,片面强调学生作品的艺术性和高雅性;把普通本科的艺术设计课程设置直接照抄过来,只是内容和时间的压缩版而已;把高职教育的高技能、实用性的特点错误理解为重实践轻理论。现今,社会对高职视觉传达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专多能”是指既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又有实践技能的创造性、复合型人才。这一矛盾在我们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广泛存在。(2)课程设置的单一性,专业特色不鲜明
目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设置还是照搬以前平面设计专业的课程,是普通本科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的压缩版,我们所开设的专业课程是:大一:素描、色彩、设计基础、图形创意,大二:字体设计、标志设计、版式设计、书装设计、包装设计,大三:VI设计,实习实践。期间还包括Photoshop、Illustator等软件课程。从课程的设置来看和我们十年前读本科学平面设计专业所学内容基本相同,虽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但人才培养还是以传统平面专业为主,而在目前信息化背景下视觉传达专业主要研究的是视觉对象,视觉心理、视觉生理的视觉符号表达,和各类设计媒体中的视觉语言与表达。专业特点与时代要求决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设置既要有平面视觉传达,还应有立体空间视觉传达和新型媒体视觉传达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符合时代对本专业人才的要求。而目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设置大多未能体现这一专业的特色,只是将平面设计专业换了一个时尚的包装而已。
(3)教学条件亟待改善
我认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条件既包括硬件的要求同时也包括软件方面的。主要是配套资源、教学仪器设备、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实践实训教学及场地等方面。我们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上述方面建设与江苏省同类学校相比而言整体滞后。资金投入不足,师资队伍建设薄弱,实践实训场地有限或流于形式等。在此,重点谈谈教学仪器设备和教材建设方面的问题。很多高职学校纷纷开设视觉传达专业,近几年学生人数增加很快,但投入却远远跟不上,很多学校都没有专业化的机房、网络、工作室、多媒体教室。该小班授课的课程迫于条件和师资的关系都是大班统一授课,需要上机动手操作的由于机房太少或网络资源有限都改为理论讲授和学生课后完成。需要实训或实践的课程由于缺乏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很多高职院校都流于形式,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产学合作、工学一体,课内理论与校外实训相结合的职业化培养模式。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材建设更是严重滞后,目前使用的教材很多是本科专业的同类教材,由于本专科学制、培养目标和学生基础等方面的差异,照搬本科教材都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再者,由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师资力量的局限,使得在短时间内很难系统的编写出符合高职层次的专业教材。教材建设的落后为教师教学带来很大的困惑,也为教学目标的完成带来重重困难,这一问题在我们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还会长期存在。
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可以理解为在创新型思想、观念指导下,依据时代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定位,按照高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规律,结合地域特色建立起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和程序,是一个从招生到就业,从人才定位到课程设置,从考核制度到评价标准,从师资队伍建设到教学管理等一个系统的工程。我们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应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
当今网络化、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按照国家对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培养高技能型人才。高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也应该将培养创新型、高技能艺术设计人才作为核心。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作为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它既包含人文艺术的特性也兼有自然社会科学的一面,集绘画、文学(广告文案策划)、信息技术(网络)、市场营销、消费心理等多个学科的特征于一体。这一特征决定了视觉传达专业培养目标必须一改传统人才培养目标的单一性、专业细化性的特征。“一专多能”,强调实践与理论并重,技术与艺术的统一,邻近专业之间的互通性,把创新型、复合型、实用性作为视觉传达专业人才培养的新目标。(2)课程设置的创新
课程设置也就是课程内容的安排,不同课程内容组合成为课程体系,通过系统的课程设定来培养学生相关的专业能力,最终将各门课程的能力群化并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突出时代特色,又要符合高职高专教学特点。高职高专由于学时的限定,在课程设置时将传统平面设计专业基础课内容要简化、整合、重设以适应专业化教学。将专业课程分为三个板块即传统平面设计课程(如标志设计、广告设计、VI设计等),空间视觉设计(如导视系统设计、展示空间设计等),新媒体设计(如网页设计、界面设计、二三维动画设计等)。合理安排好这三块的关系和顺序,只有这样的课程设置才能满足时代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人才定位。除了专业课外,还应开设体现人文艺术修养或艺术设计原理的选修课程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例如设计心理学、消费心理学、设计美学等课程。做到主修与选修相结合,鼓励学生跨专业学习,为培养复合型、实用性视觉传达设计人才从课程设置上创造条件。(3)考核评价标准的创新
传统高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强调学生的作品最终效果和平时的考勤,强调动手能力。评价学生是否优秀取决于学生作品所呈现的效果,专业老师往往是评价的主体,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一些学生为取得好成绩往往投老师所好。这样直接的后果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未能真正打开,整个班级作品风格单一,很难出现百花齐放的设计思维。高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考核评价标准的创新,要改变以前重设计结果轻设计过程、重实际动手能力轻语言表达沟通能力、重教师个人风格喜好轻客观设计规律等现象。在多门课程中都可以实行多种考核方式的综合运用,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单一的某 项技能。如《标志设计》课程,可以将思维过程的草图和最终作品释义的讲解纳入到评分的范畴,模拟招标场景,学生到讲台当场讲解,并能对现场学生提问进行解答。《广告策划和设计》中还应把对作品的讲解、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互动能力作为考核的重点。这种从思维设计过程到作品最终效果、到作品介绍讲解的考评方式,可促使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高。除此之外,还可采用学生互评与教师点评方式相结合,成立专门的专业教师评分小组(根据情况不少于三人)等多元考核评价方式。通过考核评价方式的创新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最终为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夯实基础。(4)教学方法的创新
高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主要从时代的特点出发,深入研究信息化时代的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与特点,改变传统模式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被动式的教学方法,做到更加的开放性和多元化。把理论讲授、案例讲授、实地考察、实践交流、学术讲座结合起来,做到多种方法与手段的综合运用,有机结合。比如在学习《导视系统设计》时可以在课堂先讲授有关导视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再以北京奥运、上海世博会场馆导视设计为经典案例给学生做深入讲解,使学生对导视设计有初步的认知,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带着课程学习任务要求走出课堂,实地考察街道、公园、商场、车站、机场等地的导视设计并进行分析解读,找到合理与不足之处,同时也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设计公司从事导视系统设计的设计人员做专题讲座,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对上述考察地方不合理、不规范之处进行改良设计。这样就实现了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的完美结合,学生由被动地接受学习任务和完成作业转换为主动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14.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 篇十四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 教学改革与实践成果总结
一、成果简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课题,于 2005 年被批准为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三年来,我们坚持以就业 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观念;提出了“围绕一个核心(人才培养质量),尊重 两个规律(市场规律与教育规律),坚持两个标准(学术标准与市场标准),全面 提高办学水平”的改革与建设思路。经过和企业专家及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研究与 实践的基础上,确立了本专业以“机械制造工艺及非标准装备设计能力”为人才 “机械制造工艺及非标准装备设计能力” 培养主线;形成了“1233”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1233” 本课题取得了如下成果: 本课题取得了如下成果:
1、确立了本专业人才培养主线,探索并建立了“1233”型人才培养模式。“1233”
2、建立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训基地,由我院教师成立的博远模具科技有限 公司是真正的校企组合新模式,3、实现了课程的模块化和课程内容的整合、综合化,强化了课程的针对性、应用性。
4、发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研究》《产学研一、体化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等教改论文 4 篇,编写 《液压与气动技术》、《机 械制造技术基础》等教材五部,其中《金属切削刀具 2.0》获省精品教 材。《数控机床》课程获辽宁省精品课程;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专业教学团队为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2008 年 11 月已经申报了辽宁省示范性专业。
5、培养了 565 名深受企业欢迎的毕业生。其中到沈阳东基集团、沈阳机床 集团、沈飞集团等大型骨干企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占 76%。1
二、成果内容
(一)构建“1233”型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1233”
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确立并贯穿教学主线,在课程体系上彻底打破学 科体系,改变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 性,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积极探索和开展工学交替、项目驱 动和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探索并实践了“ 1233 ”型教学(人才)培养模式。:一条专业主线,即以“机械制造工艺及非标准装备设计”为主线,体 “1” 现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 “2” 两大教学体系,即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大教学体系,支撑专业 教育全局。: “3” 三个结合,既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理论与实践结合、产学研结合、人文 社科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结合。实施三个结合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有效 途径。“理论与实践结合” 是认识事物、掌握规律的基本方法,是最基本的教学原则。“产学研结合”是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结成办学伙伴关系,成立产学研合作 委员会,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权利与义务对等、互惠双赢的合作运行机制。合作双方共同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负责培养学生,为学生提供两种学习环境(学校、企业和科研单位)、两类教师(学校专任教师、企业和研究所专家)、两种课堂(教室、实验室和生产现场),教学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相结合,使 学生置身于职业环境和职业氛围中,经受教育训练,并可及时获得最新的实用技 术信息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人文社科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相结合”,是通过开设人文社科类课程和进行 相关的课内外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某些非技术性素质教育。改变过去只注重单 一技术能力教育,而忽视人才的全面素质教育的倾向。: “3” 三大教育平台,既将人才培养过程划分为公共基础平台、专业技术基 础平台、专业技术平台。三个平台的构建为“两大教学体系”的运行、“三个结 合”的实施提供了时空条件,是实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一体化的有 效途径。摆脱了一般的本科教育学科型教育模式的束缚,打破课程编排 “三层楼” 2 的旧框架,构建了“实践——理论——实践”型的新模式,形成了我院本科教育 的自身特色。
(二)确保专业主线,体现本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确保专业主线,体现本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1、确立核心专业课程和专业能力体系 核心专业课程包括: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数控机床与编 程、机电传动控制与 PLC 等。这些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构成了本专业的核 心专业课程体系。机械制图、AutoCAD、机械 CAD(UG、Pro/E、MasterCAM)等课程构成了培养 学生基于计算机的设计与制造能力的核心专业能力体系。在课程的整合与实施方面采取了以下做法: 在课程的整合与实施方面采取了以下做法:(1)将三大专业设计(工艺、工装、机床设计)统合起来,即以机械制造工 艺设计为主线含盖其它。(2)在金工实习的同时讲授《金属成型加工工艺》课;在专业实习的同时讲 授《机床、工艺、刀具概论》课。(3)在毕业设计中采用导师组制,充分发挥每位导师的专业特长及长处。也 可与其他院校、企业联合选题、联合指导。对于定单培养的学生由企业工程技术 人员任主导师,学校老师任副导师。在时间上采取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形式,即开题、答辩在校内,设计期间可到工厂结合实际做毕业设计。
2、坚持以机为主、机电结合的专业内涵 坚持以机为主、在整个课程设置中,机械类课程占 70%左右,电类课程占 30%左右,减少通 识课、学科基础课的学时,增大专业课的学时,这样设置的原因主要有两点:(1)几乎所有企业的机械类岗位和电类岗位是分开设置的,没有对应的“机 械电子”岗位,因此,必须坚持以机为主,学生才好就业。但是,大量的机电一 体化高技术设备又要求机械类技术人员必须既懂机,又懂电,以往传统的纯机械 的技术人员很难胜任。因此,机电结合是给学生未来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2)我院机械类专业在省内是比较知名的,《数控机床》 课程现为省级精品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现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机械设计制造及 3 其自动化专业现为院级示范专业、《工程制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现已建成、院级精品课程。因此,本专业有较强的师资条件和学科支撑,应充分利用好这些 优质资源打造自己的品牌专业。
(三)突出专业核心,深化理论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 突出专业核心,为了突出核心专业课程和专业能力体系,又要较好地解决拓宽口径与加强专 业特色的矛盾,我们对相关课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精炼和整合课程内容,留出空间,将先进制造技术等新内容有机结合进来。
1、构建机械设计、数控加工编程、CAD/CAM 和机械加工工艺 4 个模块,每个 模块均含有课程设计及实训课程。(1)机械设计模块主要包括《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Auto CAD》《液压与气动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设计》等。、、、(2)数控加工编程模块主要包括 《数控机床与编程》、《数控机床与编程实训》 等。(3)CAD/CAM 模块主要包括 CAD/CAM 应用(主要讲述《CAXA》《3DCAD(即、UG 设计))《数控仿真实训》《CAD/CAM 应用实训》等。》、、(4)机械加工工艺模块主要包括《工程材料》《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先进制造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等。、2、加大课程内容改革力度,将《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基础》《液压与气动、、技术》《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等 4 门课程内容进行调整,按照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整合内容,减少学时,为“1233”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提供保证。此外,对 一些课程的局部内容也进行了增减,有所侧重。如原来的“CAD/CAM 应用技术” 课程,着重对计算机绘图的内部原理及方法介绍,现将此课程改为“CAD/CAM 应 用”,注重实用性强的大型软件的使用。
(四)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全面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全面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1、突破以往实践教学只限于验证性、演示性和动作技能训练的低档运行状况,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工艺性等应用性强的实践项目,实现了实践教学装备的先 4 进性和实践教学环境的真实性。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课题来自生产、科研第一线,真题真作,强化岗位技能培训,及时引入本专业领域科技发展新成果。(1)改变实践教学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独立设置各类实践课程(一般凡是 多于 10 学时的实践教学环节都要独立设课,并制订教学大纲,单独考核),形成 以技术应用能力和高素质培养为主线,以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应用能 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课程教学新体系。如: 取消“物理实验”,从“机械制图”中把计算机绘图内容独立出来,独立开设“计 算机绘图”实践课;独立开设“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等。(2)“液压与气动技术”的课程设计与后续的 PLC 实训结合起来,用 PLC 控 制液压系统,提高设计与实训效果。(3)机械拆装调实训。在学生学完专业理论课基础之上,加强学生对零件、装备的理解和应用,学会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绘、熟悉图纸(要求学生能够看懂 刀具、夹具、机床部件结构图),强化技术应用能力培养。(4)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中增加刀具设计,在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中增 加组合机床设计,使学生经过这两部分实践环节训练后,对可转位刀具、工艺、夹具、组合机床等工艺装备四个方面进行了综合性训练,进一步强化对本专业工 程设计能力的培养。(5)拓宽专业课程知识面,尤其是解决加工自动线教学很难实现的困难,我 们利用产学研合作企业——长春一汽集团公司、沈阳机床有限公司等生产和设备 的优势,在学习专业基础课之后和专业课之前,组织学生到工厂实习,了解先进 制造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为日后的理论课程学习和实践教学环节实现打下认知 基础。这些企业除能满足学生实习的需要外,我们还从企业聘请了专业教学指导委 员会成员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指导实习、毕业设计等 工作。(6)设计与毕业设计采用来自生产、科研第一线的工艺工装类课题,真题真 作,强化岗位技能培训。
2、利用我院的实习实训条件,把实训与职业资格考核结合起来,提高实践教 学效果。(1)发挥我院“数控实训中心”的有利条件。该中心是真正的校企组合新模 5 式,由教师成立的博远模具科技有限公司,给学生提供一个工厂的实际生产环境。公司生产设备齐全、技术力量雄厚,产品质量稳定,在同行业中具有领先水平。该中心由于生产各种模具及承揽各种机械零部件的加工业务,因此坚持以生产实 际零部件为主,对学生进行数控铣、数控车、加工中心、电加工机床的工艺、编 程和操作实训,培养学生实际生产能力。在公司中教师参与产品及工艺装备设计,学生也参与到产品的设计加工中,这样既锻炼和提高了教师的工程设计和创新能 力,又使学生置身于工程实际环境和氛围中,经受培养和锻炼,并可及时获得最 新的实用技术信息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2)“CAD/CAM 应用实训及考证”教学环节,主要在生产型数控机床上“真 枪实弹”的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生产型数控机床的数控加工,注重复杂零件的 加工工艺及加工精度的实现,为数控工艺员考证和 3DCAD 考证打下基础。我院现 已建立了不同级别的多种职业资格考核鉴定站点。
(五)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的保证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现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主导地位 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结构优化、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是实现教学改革的必 要条件。师资队伍的学术水平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所培养的学生 质量。要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必 须具备很强的实际生产经验和技术开发的能力。(1)对专业综合改革教研室的专职教师进行培训,使该教研室中的技术基础 课教师了解专业,掌握技术基础理论在专业实际中的应用;专业课的教师必须明 确专业教学改革的目的和方向,熟悉机械加工生产现状,了解专业发展前沿的信 息,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具有较强的非标准机械装备的设计制造能力和科技 开发能力。自 2006 年以来,我们先后选送 6 名教师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京理工大 学学习3DCAD,并取得了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在学院内对该专业教师进行 《机床电气与 PLC》《数控机床与编程》《AutoCAD》等课程的培训。、、为加强专业课教师的科研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每年有计划地安排不 少于 4 名教师到企业生产第一线进行工程实践。同时,参与企业科研项目研发工 6 作。(2)几年的努力,本专业现有 2 名专业带头人,他们均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教学经验丰富,全面负责本专业的建设与改革。(3)本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均配备讲师以上的专任教师,以及具有丰富实践 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实现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师队伍。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人数达 10 名,占专任教师人数 50%以上。从企事业单位现职技术专家或一线工程技术人员中聘请了高水平兼职教师 6 人,主要从事指导实习、指导毕业设计等工作。
2、加强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教学改革提供设备保障 强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继续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和步伐,2008 年又投入实验室建设经费 500 万元,使我院“数控实训中心”的硬件条件又得到了提高。同时,我们新建了机械拆装 实验室。使本专业的学生通过拆装、测绘机床部件、夹具、刀具等装备,再利用 三维软件对拆装部件进行建模,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机床零部件、刀夹具、量具 等机构的结构、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在校外产学研实习基地建设方面,到目前为止,我们除与长春一汽集团、沈 阳机床集团外,又与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沈阳东基集团有限公司等 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我们与这些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不仅是满足学生实习与职工培训的需要,而且正向深层的合作方向发展。我们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 指导学生的专业实习、毕业设计。在此基础之上,为了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及工程 实践能力,我们安排专业教研室的老师到企业生产第一线进行工程实践。同时,参与到企业科研项目研发工作当中。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权利与义 务对等、互惠双赢的合作运行机制。
3、加强学风建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强学风建设,2008 年是我院的教学质量年,我们除了很抓教学质量,规范教学过程,调动 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抓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大课堂教 学外,还开辟了学生第二课堂——成立了机械加工俱乐部,给学生提供业余时间 学习和实践的场所,“数控实训中心”的实训教师及教研室的专业教师参与指导,我们的实训基地每天为学生开放,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了 “练会老师、教会学生”的目标。通过三年的实践,教师的设计、制造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学 7 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得到了加强,受企业欢迎程度大幅增加,连续三届 学生的就业率高于 95%。
三、成果的创新点与取得的成绩 成果的创新点与取得的成绩 取得的
(一)成果的创新点
1、建立了以“机械制造工艺及非标准装备设计”为主线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建立了以“机械制造工艺及非标准装备设计” 主线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了以 专业人才 根据企业反馈信息我们发现,国内机制专业的毕业生编制的零件加工工艺,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可操作性差;刀具参数的合理选择、专用夹具及专用设备的 设计能力更加薄弱。对此,我们与企业专家进行分析,要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必 须强化工艺和工装设计。我们将“机械制造工艺及非标准装备设计”作为专业主 “机械制造工艺及非标准装备设计” 线,贯穿于该专业各教学环节中,解决了编制工艺、设计工装的实用性问题。
2、形成了“123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形成了“123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整个教学过程,锁定专业培养目标,狠抓专业主线,将两大教学体系中的 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科学地安排三 个教育平台中,实施“三个结合”,学生从入学就接触专业,专业技术教育与素 质教育在整个教育阶段不断线,形成“实践——理论——实践”螺旋式推进的教 学模式,即“1233”型教学培养模式。产学研一体化”实训基地为平台,消耗型”实训为 生产型”
3、以“产学研一体化”实训基地为平台,变“消耗型”实训为“生产型” 实训 由教师成立的博远模具科技有限公司,给学生提供一个工厂的实际生产环境。该中心由于生产各种模具及承揽各种机械零部件的加工业务,因此坚持以生产实 际零部件为主,对学生进行数控铣、数控车、加工中心、电加工机床的工艺、编 程和操作实训,培养学生实际生产能力。在公司中教师参与产品及工艺装备设计,学生也参与到产品的设计加工中,这样既锻炼和提高了教师的工程设计和创新能 力,又使学生置身于工程实际环境和氛围中,经受培养和锻炼,并可及时获得最 新的实用技术信息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4、实现了课程的模块化和课程内容的整合、综合化,强化了课程的针对性、实现了课程的模块化和课程内容的整合、综合化,强化了课程的针对性、应用性 8 加大课程内容改革力度,构建机械设计、数控加工编程、CAD/CAM 和机械加工 工艺 4 个模块,每个模块均含有课程设计及实训课程。
5、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全面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全面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工艺性等应用性强的实践项目,实现了实践教学装备的 先进性和实践教学环境的真实性。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课题来自生产、科研第一线,真题真作,强化岗位技能培 训,及时引入本专业领域科技发展新成果。充分利用我院的实习实训条件,把实训与职业资格考核结合起来,提高实践教 学效果。
(二)取得的成绩
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获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称号。
2、《数控机床》课被评为省级精品课。
3、公开出版了《数控机床与编程》、《液压与气动技术》《机械制造基础》、、《数控机床与编程》、《机械制图 AutoCAD 绘图实用教程》 《金属切削刀具 2.0》 及 等教材。其中《金属切削刀具 2.0》获辽宁省精品教材。
4、教学研究论文: 《产学研一体化模具数控实训基地建设之尝试》 辽宁高职学报 2007 年第二 期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研究 年第二期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及构成要素研究》辽宁高职学报 2007 年第七期 《独立学院机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 院学术年会优秀论文。《论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学术年会优秀论文
5、以产学研一体化 变“消耗型”为“生产型”的实训教学模式,在国内高 等学校中进行了交流,得到高度肯定。辽宁师专学报 2007 9 1本文由cdled002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 教学改革与实践成果总结
一、成果简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课题,于 2005 年被批准为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三年来,我们坚持以就业 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观念;提出了“围绕一个核心(人才培养质量),尊重 两个规律(市场规律与教育规律),坚持两个标准(学术标准与市场标准),全面 提高办学水平”的改革与建设思路。经过和企业专家及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研究与 实践的基础上,确立了本专业以“机械制造工艺及非标准装备设计能力”为人才 “机械制造工艺及非标准装备设计能力” 培养主线;形成了“1233”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1233” 本课题取得了如下成果: 本课题取得了如下成果:
1、确立了本专业人才培养主线,探索并建立了“1233”型人才培养模式。“1233”
2、建立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训基地,由我院教师成立的博远模具科技有限 公司是真正的校企组合新模式,3、实现了课程的模块化和课程内容的整合、综合化,强化了课程的针对性、应用性。
4、发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研究》《产学研一、体化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等教改论文 4 篇,编写 《液压与气动技术》、《机 械制造技术基础》等教材五部,其中《金属切削刀具 2.0》获省精品教 材。《数控机床》课程获辽宁省精品课程;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专业教学团队为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2008 年 11 月已经申报了辽宁省示范性专业。
5、培养了 565 名深受企业欢迎的毕业生。其中到沈阳东基集团、沈阳机床 集团、沈飞集团等大型骨干企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占 76%。1
二、成果内容
(一)构建“1233”型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1233”
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确立并贯穿教学主线,在课程体系上彻底打破学 科体系,改变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 性,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积极探索和开展工学交替、项目驱 动和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探索并实践了“ 1233 ”型教学(人才)培养模式。:一条专业主线,即以“机械制造工艺及非标准装备设计”为主线,体 “1” 现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 “2” 两大教学体系,即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大教学体系,支撑专业 教育全局。: “3” 三个结合,既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理论与实践结合、产学研结合、人文 社科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结合。实施三个结合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有效 途径。“理论与实践结合” 是认识事物、掌握规律的基本方法,是最基本的教学原则。“产学研结合”是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结成办学伙伴关系,成立产学研合作 委员会,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权利与义务对等、互惠双赢的合作运行机制。合作双方共同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负责培养学生,为学生提供两种学习环境(学校、企业和科研单位)、两类教师(学校专任教师、企业和研究所专家)、两种课堂(教室、实验室和生产现场),教学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相结合,使 学生置身于职业环境和职业氛围中,经受教育训练,并可及时获得最新的实用技 术信息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人文社科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相结合”,是通过开设人文社科类课程和进行 相关的课内外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某些非技术性素质教育。改变过去只注重单 一技术能力教育,而忽视人才的全面素质教育的倾向。: “3” 三大教育平台,既将人才培养过程划分为公共基础平台、专业技术基 础平台、专业技术平台。三个平台的构建为“两大教学体系”的运行、“三个结 合”的实施提供了时空条件,是实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一体化的有 效途径。摆脱了一般的本科教育学科型教育模式的束缚,打破课程编排 “三层楼” 2 的旧框架,构建了“实践——理论——实践”型的新模式,形成了我院本科教育 的自身特色。
(二)确保专业主线,体现本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确保专业主线,体现本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1、确立核心专业课程和专业能力体系 核心专业课程包括: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数控机床与编 程、机电传动控制与 PLC 等。这些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构成了本专业的核 心专业课程体系。机械制图、AutoCAD、机械 CAD(UG、Pro/E、MasterCAM)等课程构成了培养 学生基于计算机的设计与制造能力的核心专业能力体系。在课程的整合与实施方面采取了以下做法: 在课程的整合与实施方面采取了以下做法:(1)将三大专业设计(工艺、工装、机床设计)统合起来,即以机械制造工 艺设计为主线含盖其它。(2)在金工实习的同时讲授《金属成型加工工艺》课;在专业实习的同时讲 授《机床、工艺、刀具概论》课。(3)在毕业设计中采用导师组制,充分发挥每位导师的专业特长及长处。也 可与其他院校、企业联合选题、联合指导。对于定单培养的学生由企业工程技术 人员任主导师,学校老师任副导师。在时间上采取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形式,即开题、答辩在校内,设计期间可到工厂结合实际做毕业设计。
2、坚持以机为主、机电结合的专业内涵 坚持以机为主、在整个课程设置中,机械类课程占 70%左右,电类课程占 30%左右,减少通 识课、学科基础课的学时,增大专业课的学时,这样设置的原因主要有两点:(1)几乎所有企业的机械类岗位和电类岗位是分开设置的,没有对应的“机 械电子”岗位,因此,必须坚持以机为主,学生才好就业。但是,大量的机电一 体化高技术设备又要求机械类技术人员必须既懂机,又懂电,以往传统的纯机械 的技术人员很难胜任。因此,机电结合是给学生未来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2)我院机械类专业在省内是比较知名的,《数控机床》 课程现为省级精品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现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机械设计制造及 3 其自动化专业现为院级示范专业、《工程制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现已建成、院级精品课程。因此,本专业有较强的师资条件和学科支撑,应充分利用好这些 优质资源打造自己的品牌专业。
(三)突出专业核心,深化理论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 突出专业核心,为了突出核心专业课程和专业能力体系,又要较好地解决拓宽口径与加强专 业特色的矛盾,我们对相关课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精炼和整合课程内容,留出空间,将先进制造技术等新内容有机结合进来。
1、构建机械设计、数控加工编程、CAD/CAM 和机械加工工艺 4 个模块,每个 模块均含有课程设计及实训课程。(1)机械设计模块主要包括《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Auto CAD》《液压与气动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设计》等。、、、(2)数控加工编程模块主要包括 《数控机床与编程》、《数控机床与编程实训》 等。(3)CAD/CAM 模块主要包括 CAD/CAM 应用(主要讲述《CAXA》《3DCAD(即、UG 设计))《数控仿真实训》《CAD/CAM 应用实训》等。》、、(4)机械加工工艺模块主要包括《工程材料》《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先进制造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等。、2、加大课程内容改革力度,将《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基础》《液压与气动、、技术》《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等 4 门课程内容进行调整,按照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整合内容,减少学时,为“1233”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提供保证。此外,对 一些课程的局部内容也进行了增减,有所侧重。如原来的“CAD/CAM 应用技术” 课程,着重对计算机绘图的内部原理及方法介绍,现将此课程改为“CAD/CAM 应 用”,注重实用性强的大型软件的使用。
(四)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全面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全面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1、突破以往实践教学只限于验证性、演示性和动作技能训练的低档运行状况,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工艺性等应用性强的实践项目,实现了实践教学装备的先 4 进性和实践教学环境的真实性。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课题来自生产、科研第一线,真题真作,强化岗位技能培训,及时引入本专业领域科技发展新成果。(1)改变实践教学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独立设置各类实践课程(一般凡是 多于 10 学时的实践教学环节都要独立设课,并制订教学大纲,单独考核),形成 以技术应用能力和高素质培养为主线,以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应用能 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课程教学新体系。如: 取消“物理实验”,从“机械制图”中把计算机绘图内容独立出来,独立开设“计 算机绘图”实践课;独立开设“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等。(2)“液压与气动技术”的课程设计与后续的 PLC 实训结合起来,用 PLC 控 制液压系统,提高设计与实训效果。(3)机械拆装调实训。在学生学完专业理论课基础之上,加强学生对零件、装备的理解和应用,学会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绘、熟悉图纸(要求学生能够看懂 刀具、夹具、机床部件结构图),强化技术应用能力培养。(4)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中增加刀具设计,在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中增 加组合机床设计,使学生经过这两部分实践环节训练后,对可转位刀具、工艺、夹具、组合机床等工艺装备四个方面进行了综合性训练,进一步强化对本专业工 程设计能力的培养。(5)拓宽专业课程知识面,尤其是解决加工自动线教学很难实现的困难,我 们利用产学研合作企业——长春一汽集团公司、沈阳机床有限公司等生产和设备 的优势,在学习专业基础课之后和专业课之前,组织学生到工厂实习,了解先进 制造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为日后的理论课程学习和实践教学环节实现打下认知 基础。这些企业除能满足学生实习的需要外,我们还从企业聘请了专业教学指导委 员会成员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指导实习、毕业设计等 工作。(6)设计与毕业设计采用来自生产、科研第一线的工艺工装类课题,真题真 作,强化岗位技能培训。
2、利用我院的实习实训条件,把实训与职业资格考核结合起来,提高实践教 学效果。(1)发挥我院“数控实训中心”的有利条件。该中心是真正的校企组合新模
式,由教师成立的博远模具科技有限公司,给学生提供一个工厂的实际生产环境。公司生产设备齐全、技术力量雄厚,产品质量稳定,在同行业中具有领先水平。该中心由于生产各种模具及承揽各种机械零部件的加工业务,因此坚持以生产实 际零部件为主,对学生进行数控铣、数控车、加工中心、电加工机床的工艺、编 程和操作实训,培养学生实际生产能力。在公司中教师参与产品及工艺装备设计,学生也参与到产品的设计加工中,这样既锻炼和提高了教师的工程设计和创新能 力,又使学生置身于工程实际环境和氛围中,经受培养和锻炼,并可及时获得最 新的实用技术信息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2)“CAD/CAM 应用实训及考证”教学环节,主要在生产型数控机床上“真 枪实弹”的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生产型数控机床的数控加工,注重复杂零件的 加工工艺及加工精度的实现,为数控工艺员考证和 3DCAD 考证打下基础。我院现 已建立了不同级别的多种职业资格考核鉴定站点。
(五)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的保证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现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主导地位 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结构优化、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是实现教学改革的必 要条件。师资队伍的学术水平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所培养的学生 质量。要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必 须具备很强的实际生产经验和技术开发的能力。(1)对专业综合改革教研室的专职教师进行培训,使该教研室中的技术基础 课教师了解专业,掌握技术基础理论在专业实际中的应用;专业课的教师必须明 确专业教学改革的目的和方向,熟悉机械加工生产现状,了解专业发展前沿的信 息,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具有较强的非标准机械装备的设计制造能力和科技 开发能力。自 2006 年以来,我们先后选送 6 名教师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京理工大 学学习3DCAD,并取得了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在学院内对该专业教师进行 《机床电气与 PLC》《数控机床与编程》《AutoCAD》等课程的培训。、、为加强专业课教师的科研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每年有计划地安排不 少于 4 名教师到企业生产第一线进行工程实践。同时,参与企业科研项目研发工
作。(2)几年的努力,本专业现有 2 名专业带头人,他们均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教学经验丰富,全面负责本专业的建设与改革。(3)本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均配备讲师以上的专任教师,以及具有丰富实践 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实现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师队伍。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人数达 10 名,占专任教师人数 50%以上。从企事业单位现职技术专家或一线工程技术人员中聘请了高水平兼职教师 6 人,主要从事指导实习、指导毕业设计等工作。
2、加强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教学改革提供设备保障 强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继续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和步伐,2008 年又投入实验室建设经费 500 万元,使我院“数控实训中心”的硬件条件又得到了提高。同时,我们新建了机械拆装 实验室。使本专业的学生通过拆装、测绘机床部件、夹具、刀具等装备,再利用 三维软件对拆装部件进行建模,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机床零部件、刀夹具、量具 等机构的结构、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在校外产学研实习基地建设方面,到目前为止,我们除与长春一汽集团、沈 阳机床集团外,又与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沈阳东基集团有限公司等 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我们与这些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不仅是满足学生实习与职工培训的需要,而且正向深层的合作方向发展。我们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 指导学生的专业实习、毕业设计。在此基础之上,为了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及工程 实践能力,我们安排专业教研室的老师到企业生产第一线进行工程实践。同时,参与到企业科研项目研发工作当中。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权利与义 务对等、互惠双赢的合作运行机制。
3、加强学风建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强学风建设,2008 年是我院的教学质量年,我们除了很抓教学质量,规范教学过程,调动 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抓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大课堂教 学外,还开辟了学生第二课堂——成立了机械加工俱乐部,给学生提供业余时间 学习和实践的场所,“数控实训中心”的实训教师及教研室的专业教师参与指导,我们的实训基地每天为学生开放,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了 “练会老师、教会学生”的目标。通过三年的实践,教师的设计、制造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学 7 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得到了加强,受企业欢迎程度大幅增加,连续三届 学生的就业率高于 95%。
三、成果的创新点与取得的成绩 成果的创新点与取得的成绩 取得的(一)成果的创新点
1、建立了以“机械制造工艺及非标准装备设计”为主线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建立了以“机械制造工艺及非标准装备设计” 主线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了以 专业人才 根据企业反馈信息我们发现,国内机制专业的毕业生编制的零件加工工艺,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可操作性差;刀具参数的合理选择、专用夹具及专用设备的 设计能力更加薄弱。对此,我们与企业专家进行分析,要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必 须强化工艺和工装设计。我们将“机械制造工艺及非标准装备设计”作为专业主 “机械制造工艺及非标准装备设计” 线,贯穿于该专业各教学环节中,解决了编制工艺、设计工装的实用性问题。
2、形成了“123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形成了“123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整个教学过程,锁定专业培养目标,狠抓专业主线,将两大教学体系中的 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科学地安排三 个教育平台中,实施“三个结合”,学生从入学就接触专业,专业技术教育与素 质教育在整个教育阶段不断线,形成“实践——理论——实践”螺旋式推进的教 学模式,即“1233”型教学培养模式。产学研一体化”实训基地为平台,消耗型”实训为 生产型”
3、以“产学研一体化”实训基地为平台,变“消耗型”实训为“生产型” 实训 由教师成立的博远模具科技有限公司,给学生提供一个工厂的实际生产环境。该中心由于生产各种模具及承揽各种机械零部件的加工业务,因此坚持以生产实 际零部件为主,对学生进行数控铣、数控车、加工中心、电加工机床的工艺、编 程和操作实训,培养学生实际生产能力。在公司中教师参与产品及工艺装备设计,学生也参与到产品的设计加工中,这样既锻炼和提高了教师的工程设计和创新能 力,又使学生置身于工程实际环境和氛围中,经受培养和锻炼,并可及时获得最 新的实用技术信息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4、实现了课程的模块化和课程内容的整合、综合化,强化了课程的针对性、实现了课程的模块化和课程内容的整合、综合化,强化了课程的针对性、应用性
加大课程内容改革力度,构建机械设计、数控加工编程、CAD/CAM 和机械加工 工艺 4 个模块,每个模块均含有课程设计及实训课程。
5、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全面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全面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工艺性等应用性强的实践项目,实现了实践教学装备的 先进性和实践教学环境的真实性。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课题来自生产、科研第一线,真题真作,强化岗位技能培 训,及时引入本专业领域科技发展新成果。充分利用我院的实习实训条件,把实训与职业资格考核结合起来,提高实践教 学效果。
(二)取得的成绩
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获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称号。
2、《数控机床》课被评为省级精品课。
3、公开出版了《数控机床与编程》、《液压与气动技术》《机械制造基础》、、《数控机床与编程》、《机械制图 AutoCAD 绘图实用教程》 《金属切削刀具 2.0》 及 等教材。其中《金属切削刀具 2.0》获辽宁省精品教材。
4、教学研究论文: 《产学研一体化模具数控实训基地建设之尝试》 辽宁高职学报 2007 年第二 期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研究 年第二期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及构成要素研究》辽宁高职学报 2007 年第七期 《独立学院机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 院学术年会优秀论文。《论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学术年会优秀论文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推荐阅读:
物流管理人才能力培养模式浅析07-08
物流管理专业培养计划10-15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论文11-07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07-16
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研究01-12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经验总结01-21
以就业为导向,推进中职物流专业课程改革06-09
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模式初探10-29
物流管理人才简历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