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体系(精选10篇)
1.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体系 篇一
XX科技有限公司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制度
拟稿部门:行政中心 审核: 日期: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适用范围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XX科技有限公司全体员工(不含董事会成员)。
第二条:目的
1:为了降低管理和沟通成本,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以及用人标准,最大限度地开发本公司的人才。
2:为全体员工建立发展平台,实现“聚人聚财,和谐共赢”的企业经营目标。
第三条:入职培训资料
为了更好地塑造我公司文化,在招聘或新员工入职时,行政中心负责以下资料的培训。
1:组织架构图
2:企业愿景、定位及对客户的“三个承诺” 3:公司发展历程及“企业故事” 4:战区图
5:职业生涯规划图、各职系晋升标准表 6:企业文化PPT标准板
第四条:员工晋升标准的主要构成
1:营销职系晋升标准的主要构成:业绩、客户数、知识/技能、人才培养和降级等五个指标。非营销职系晋升标准的主要构成:业绩/工作标准、知识/技能、品行、人才培养和降级等五个指标。具体见我公司各职系晋升标准表。2:在除“降级”以外的各项标准均达到时,才能晋级。
第五条: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一:员工自我评价 1:生产普工类
入职后由部门负责人临时安排工作,一般情况下在入职一周内,员工本人应根据自己的兴趣主动向部门负责人说明自己的发展愿意。2:办公室职员类 在应聘时由人力资源部对职业发展通道进行详细说明,应聘者在面试时决定自己在我公司的发展方向。二:现实审查与目标设定
1:部门负责人根据员工自我发展愿意,结合公司人才建设的实际情况,帮助员工选择晋升通道。
2:双方要对以下内容达成一致性意见:(1):确定生涯规划通道。(2):界定员工目前所处的位置。
(3): 对公司职业生涯规划图以及晋升标准进行深入的培训,并形成培训记录。(4): 根据员工的优势与劣势,结合晋升标准中的“知识/技能”要求,制定与实施培训计划。
三:培训计划的实施
1:部门负责人应切实地安排培训师,按晋升标准中的“知识/技能”要求开展培训,帮助下属获得新的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
2:当员工达到一个职级的晋升标准时,部门负责人应组织相关会议或其他活动进行鼓励与表彰,并及时与员工研究制订下一阶段的培训计划。
第六条:新入职员工级别的确定
1:公司新入职员工,由所在部门负责人根据其个人资历(如学历、国家职称、工作年限等)确定待评职称及预定级别,并报总经理批准(按招聘管理制度规定的流程)。新入职技工的工资一般按本岗位最低档工资执行,具体见我公司薪酬管理制度。
2:对战略性人才的引进,可以按特殊晋升通道和特区工资对待,具体按我公司《招聘管理制度》和相关的《人才引进说明书》执行。
第七条:发展通道的转换
1:员工在不同通道之间有转换机会,但必须符合各职系相应职务的任职条件,员工级由部门负责人批准即可,主管级须经总经理批准生效。发展通道的变更,须由人力资源部备案。
2:如果员工的岗位发生变动,其级别根据新岗位确定。
第八条:导师制
1:人才培养是晋升标准中的一项重要条件,也是公司持续经营的重要基础。各职系晋升标准中,已明确了“知识或技能”的具体要求和人才培养要求。为了落实这些要求,公司提倡明确的导师指导制。
2:各部门应建立书面的文件,确定明确的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人才培养责任,在双方签字后报行政中心备案。3:培训的方式
(1):培训工作必须根据各职系晋升标准中的“知识或技能”要求为导向,不可盲目扩大或缩小培训内容。
(2):技能培训在任何职系中都是十分重要的,应利用休息时间反复演练。
第九条:加薪的前提
1:营销职系的晋升,主要依据于《业务人员晋升标准(试行)》,当晋升后,基本工资、绩效工资以及提成标准会随之变化。生产管理职系、技术职系和质量管理职系,晋升同样是加薪的唯一前提。我公司各职系的晋升标准非常明确地阐述了人情、工龄不是加薪的理由。
2:能力(即知识或技能)、贡献(即业绩/工作标准与人才培养)和品行,三因素缺一不可。有能力,但贡献不符合标准的,也不能加薪。
3:降级标准一般低于晋级标准。一旦达到降级标准,均应按制度降级。
4:将生产管理职系和技术职系区分开,表明技术人才只能走技术路线,最多只能从事技术管理,只有经过管理测评,具备相应管理能力的人员才能从事生产管理。
第十条:管理测评
以下人员晋升,应经过管理测评: 1:营销职系:代经理及以上岗位。2:其他职系;组长及以上岗位。
以上各管理职位,在经过管理测评合格并符合需要时,方可获得晋升任命。具体参照我公司《副总级管理测评表》(附件8)、《总监级管理测评表》(附件9)《经理级管理测评表》(附件10)《基层管理级人员管理测评表》(附件11)
第十一条:关于代主管、代经理、代总监的晋升说明
1:代主管和代经理的实习一般为一个月,代总监为3个月。如需继续实习,则进入第二个周期。实习期满后可以回到原岗位继续工作,也可以按照公司需要晋升。2:以上岗位可以由原岗位兼职工作,可以与正职同在,薪酬按原岗位待遇执行;
第十二条:晋升中的主动申请原则
各职系晋升须执行主动申请原则。达到晋升标准但没有主动申请,视同放弃晋升机会。
第十三条:附
则
1:本管理制度由行政中心负责解释。2:本管理制度自公布之日起开始执行。
XX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日期:
2.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体系 篇二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企业发展,员工成长
无论是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还是已工作多年的员工, 都希望在企业里能够获得持续的发展。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作为HR管理中一个专门的模块,就是为了研究并更好地帮助员工实现自我成长,找到企业中适合自己的最佳定位。
1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维度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应考虑三个关键维度:
第一维: 企业的自身定位及发展方向,这是员工职业设计的基础,是大坐标系。企业中所有员工都在这个坐标系里被定位、被归类,企业的未来发展也直接决定了员工的职业生涯能否得到延伸、向哪个方向延伸。
第二维: 员工自身的个性与特质。每位员工都有其独特的思想与个性,如果说企业的未来发展为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了可能性,那么员工的自身个性,是将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关键。相比于工业化大生产时期,员工可以被批量性地贴上某种 “标签”,而在如今的新知识经济时代,每位员工的独特个性都使之成为不可替代的个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越是知识型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越需要 “量身定做”。
第三维: 时间。也即企业在确定战略方向之后,以什么样的节奏,在什么样的时间实现企业目标,而这个节奏和时间与员工的成长速度是否匹配,也是职业生涯规划中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2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案例分析
以江苏苏美达五金工具有限公司 ( 以下简称 “苏美达”) 为例。苏美达成立于197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最早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一批企业之一。过去三十几年的企业发展历程,可以看作是中国外贸行业发展起伏的一个缩影。公司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外贸为主。公司从1978年成立之后的二十年里,业务形态上是以外贸进出口为主。在那段时期,能够在海外联系到客户,能够在国内组织到货源,加上快速的商务响应能力以及外语能力,就是企业的优势竞争力。因此, 员工的职业发展以提高外贸销售能力为主,职业生涯规划也是随着业务水平的提高,而由业务助理向业务经理不断晋升的过程。
第二阶段: 贸工技一体化战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越来越多原先不具备外贸销售能力的国内厂家,开始组建自己的销售团队,而外商也更有兴趣直接接触中国的生产企业,以获得更好的供货价格。这种两头挤压使传统的外贸公司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从2000年开始,苏美达主动调整经营策略,以贸易环节为核心,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开始加大前端的研发力度,并投资建设自有实业,进入到一个 “贸工技”整合发展的新阶段。
在这一阶段,公司的职能体系由单纯的销售 + 管理,变为销售 + 研发 + 生产 + 管理,横向职能变多了,内部协同的复杂性也加大了。对于员工来说,原先在公司只有做销售一条上升通道,现在在研发、生产管理、综合管理等各个职能都有晋升空间,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在横向、纵向两个方向得到了扩展。横向上,岗位体系更丰富了,员工的选择性更多了; 纵向上,随着管理要求的变高,也提供了更多的高级管理岗位。
第三阶段: 业务转型,聚力自主品牌,走上国际化发展道路。从2008年前后开始,公司在业务和经营两个层面同时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在业务方面,由之前的在外 “sourcing + OEM”,逐渐向更高水平、更高利润率的ODM、OBM发展,开始探索自有品牌之路。在经营层面,公司的组织结构进一步国际化,在欧洲、美国等地区逐步建立了一批海外子公司,开展本土化营销和服务,使业务价值链进一步延长,企业初具国际化格局。
相应地,对团队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业务的升级,需要对市场和客户有更准确地把握,同时,企业内部各职能间的配合更加强调以客户为导向,打破传统的职能制管理,出现了产品经理、项目经理、海外区域经理等对综合能力要求更高的岗位。另外,随着企业组织架构的国际化,具备一定的国际化管理经验和全球视野,也成为高级管理人员的重要技能。因此,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在横向、纵向两个方向更进一步得到了扩充和提升,企业也提供了相应的培训和学习机会,来帮助员工快速适应这一转变。
企业成长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推进关系可概括如下:
可见,以企业的发展过程为轴,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需要的人才在数量上和能力要求上都是不同的。而企业发展内涵和外延的扩展,也为员工提供了更大的舞台,从而为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可能性。
同时,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又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在具体实践层面,需要岗位设计、任职体系评估、培训、考核等子模块或相关模块的支撑。
仍以苏美达为例,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在上述三项维度构成主线的牵引下,先后进行了: 职能梳理与岗位设计、任职资格评估、培训体系完善、绩效考核配套等专项工作。每一个子项的工作实际上都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们在内容上有着内在的呼应,又彼此协同,共同构成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的整个系统。
比如,苏美达首先进行了职能梳理与岗位设计。纵向上,将见习生到企业高管划分为八个不同的岗位层级; 横向上,先区分出销售、研发、管理等几个岗位族,在每一类岗位族里面再进一步细分,共梳理出20几条相对独立的岗位发展通道。这些通道彼此之间有着水平对应关系,在某一些节点上还可以根据员工的发展意愿,在不同的通道之间进行切换。岗位设计完成之后,我们花了将近半年的时间设计整套的任职资格体系,将员工的能力、态度、绩效分解落实到日常的工作评价上。整套制度设计完之后,又花了很大的力气对经理层和员工进行培训,并从内部OA等技术手段上进行配套,经过2 ~ 3年的时间,让 “职业生涯规划”从一个抽象的概念,落实到培训、考核、岗位、薪酬上,成为员工和管理者可以实实在在感受到的内容。
再比如,当苏美达发展到第三个阶段,员工的发展事实上需要经历一个通才—专才—通才的螺旋形上升过程。简单来说,因为要建更高的楼,所以基础得打得更加扎实。于是,我们改变了过去新员工直接进入部门的做法,启动了 “New + ”培训生计划。“New + ”培训生是一个为期八个月左右的系统训练计划,经过层层筛选的新员工,经过精心的安排,从当年的7月开始,一直到次年的春节,在八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将在企业的不同部门进行学习和轮岗实习。能够通过该计划的新员工,得以初步熟悉企业运作的整体过程,在此过程中,其学习力、执行力、思考力、动机,甚至组织能力都得到了全面的锻炼和展现。培训结束后,根据学员的自身发展意愿和公司岗位需要进行双向选择。绝大多数 “New + ”培训生学员在企业里都获得了更快且后劲更足的发展。
3结论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理念、一个工具,但不是一个定式。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对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有不同的做法,甚至同一家企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也会对员工职业生涯作出针对性的安排。所以,关键是要掌握方法,在实际实施中则要充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现实需要,因人制宜, 因时制宜,而企业战略方向则是最终的目标。
最后,在为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1)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方向的引导,一种可能性, 员工可以选择在任何一个阶段,停下来进行重新思考、定位或调整。不是所有人,也不可能所有人都要一直走到终点, 而是以实现个人的充分成长为标准。
( 2) 职业生涯规划,是基于公司成长的大方向,为了帮助员工最大限度地发展、发挥其个人才能,不能理解为简单的升职加薪。因此,一定要尊重员工的个人意愿,结合各人的性格特点,不能生搬硬套,不能削足适履。更重要的是,要在企业里建立良性的价值观,比如专业岗位与管理岗位同样值得尊重,再比如充分肯定每一个岗位的价值。
( 3)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要充分考虑到个体之间的差异,不是批量制造,更不能阻碍员工的个性与创新。创新是现代企业最宝贵的能力之一,因此职业生涯设计应有一定的宽松度,允许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
3.电力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探析 篇三
关键词:职业生涯;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锚;多重职业生涯规划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力有企业人才的问题日益突出,也就要求企业尽快实施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与管理,为企业提供引人、育人、留人的良好环境。 实践中,多数电力企业十分缺乏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驱动电力员工敬业度的首要因素,已经不是薪酬而是职业的发展机会。
1.职业生涯综述
所谓职业生涯一般认为是以心理开发、生理开发、智力开发、技能开发、伦理开发等人的潜能开发为基础,以工作内容的确定和变化、工作业绩的评价、工资待遇、职称职务的变动为标志,以满足需求为目标的工作经历和内心体验的经历。
所谓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为将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目标与组织的人力资源需求相联系的一套制度安排和实践。它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对个体而言,即指个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等方面的情况,对自己未来的工作和职业所做的选择或者安排。二是对组织而言,特指有组织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实际上,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职业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体会根据自己的天资、能力、动机、需要、态度和价值观等慢慢地形成一个明晰的与职业有关的自我概念。
2.电力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近几年来,电力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与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一些电力企业也引进了许多先进的工具与理念,并且初步为员工建立起职业生涯规划。
虽然职业生涯管理的重要性在电力企业正在得到逐步认识,但在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重点仍放在招聘、绩效考核等方面,职业生涯管理仍属较薄弱的环节。
2.1 员工忠诚度难求
在传统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中,等级制给员工提供了清晰的职业发展道路,而知识经济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对雇佣关系和员工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2.2 “官本位”思想普遍
在电力企业和事业单位,员工薪酬决定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所处的职位在组织中的行政级别高低。
2.3“玻璃天花板”效应
国有企业的“论资排辈”可谓是国企里的潜规则,所以对大多数员工来说,在职位晋升时似乎被一层玻璃挡着,可望而不可及,这就是所谓的“玻璃天花板”效应。
3.电力企业进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究其原因,员工的忠诚度较低,说明大部分企业的职位没有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官本位”现象主要是由于员工的职业发展道路单一,员工薪酬主要是由其在组织中的行政级别高低决定的,并将此作为判断个人成功的惟一标准,这导致员工们纷纷涌向管理部门。“玻璃天花板”效应的出现,最主要的是由于缺少发展机会,员工对工作与自身发展感到没有希望,自身的职业成长过慢。
当务之急,必须对员工进行合理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发与实施,才能有效的缓解上述种种不利现象。
4.基于职业锚的多重职业生涯规划
本文试图利用职业锚理论引导员工职业发展,进而开发多重职业生涯规划。
多重职业生涯规划是组织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范畴。组织职业生涯规划的落实方式有多种,不同组织可用不同的方式。
4.1 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发展阶梯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职业生涯发展阶梯的宽度、速度、长度。职业生涯发展阶梯的宽度是指根据组织类型和工作需要,阶梯可宽可窄。职业生涯发展阶梯模式主要发为三类:单阶梯模式、双阶梯模式、多阶梯模式。
4.2 多重职业生涯规划。多重职业生涯规划属于多阶梯模式,它把从事技术、营销、开发等工作,按照不同专业进行宽度划分,每一专业按照不同水准再划分为不同的长度等级。下面着重介绍一下多重职业生涯模式如何进行设计以及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方面。
4.3 多重职业生涯的设计。
4.3.1多重职业生涯设计的操作步骤。
(1)个人评估。(2)职业发展机会评估。(3)目标设定。(4)职业生涯路线的确定。(5)任职资格的明确。(6)评估与反馈。
在员工沿着职业生涯道路前进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的评估与反馈来检核与评价职业生涯路线与任职资格的有效性,进而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调整。
4.3.2 实施有效的多重职业生涯规划的注意点。
(1)技术通道的人员必须和管理通道的人员的薪酬、福利、地位和奖励等要持平或者差距不能十分明显。当今社会“官本位”现象比较普遍,其原因就在于企业或组织的管理职位和非管理职位之间的报酬、福利、社会地位、名誉等的差别较大,导致非管理部门的人员拥向管理部门。
(2)在为技术通道人员设计绩效测评时,应依据各种技术的特点,来设计相应的绩效考核方式以及激励方式。具体设计薪酬时,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基本工资可以不同,但可通过科研奖金、专利奖金、业绩奖金等形式使其有机会提高总收人,而且激励技术人员拓展自身的技能,迈向更高的职业阶
(3)根据企业的主要技术的不同,设置不同技术部门的阶梯速度和阶梯长度。不同行业的企业,甚至同一行业的不同的企业,设置职业生涯阶梯的宽度、速度、长度均可有所不同。每个企业应该依据本企业的战略、愿景以及人力资源战略,来设置独特的职业生涯道路。阶梯速度方面,应合理运用正常晋升和破格提升等方法。阶梯长度设计可依技术不同而不同。
(4)多重职业生涯规划的前瞻性,保持规划的弹性。由于企业及组织面临的经营环境越来越难以预测,人力资源规划必须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多重职业生涯规划必须适应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需要,保持一定的弹性。因此,企业必须要前瞻性地评估企业内部环境、发展战略的变化以及现有人力资源存量和界定核心人力资源,制定预备性的支援人力资源规划,则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者思虑周全,开发出合理有效的多重职业生涯规划。
5.结论与对策
4.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篇四
职业生涯管理(Career Management)是美国近十几年来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发展的新学科。员工职业生涯管理是企业发展计划和员工个人生涯发展计划相结合的产物。通过对员工职业生涯管理,企业能达到自身人力资源需求与员工职业生涯需求之间的平衡,创造一个高效率的工作环境和吸引人、培育人、留住人的企业氛围。
因此,企业职业管理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帮助员工的职业发展,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达到企业目标。职业生涯管理的前提是:只有企业员工的卓越发展,才有企业的目标实现。在企业提供的有效职业管理中,员工迈向卓越,并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奉献给企业。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很多情况下,企业赢得员工敬业和奉献精神的关键就在于,能否为自己的员工创造条件,使之有机会获得一份有成就感和自我实现感的职业。筛选、培训以及绩效评价等工作,在企业中实际上扮演着两个角色。一个是传统意义上的、为企业寻求合适的工作人选并使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另一个角色是确保员工能长期得到企业的保护与培养,给每一名员工提供不断成长、挖掘个人潜力并建立成功职业的机会,让员工能争取发挥全部潜力。
职业生涯管理分为个人职业生涯管理和企业职业生涯管理。个人职业生涯管理是以实现个人发展的成就最大化为目的,通过对个人兴趣、能力和个人发展目标的有效管理实现个人发展愿望。企业职业生涯管理以提高公司人力资源质量,发挥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为目的,通过个人发展愿望与组织发展需求的结合实现企业发展。
一、对员工进行准确的职业定位
管理学家埃德加·施恩认为,职业规划实际上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探索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天资、能力、动机、需要、态度和价值观,逐渐形成较为明晰的、与职业有关的自我概念,最终成为一个占主导地位的职业定位。
在实际工作中,员工重新审视自我动机、需要、价值观及能力,逐步明确个人需要与价值观,明白自己的优势与发展的重点,并针对符合个人需要和价值观、适合个人特质的工作,自觉改善、增强自身才干,达到自我满足和补偿。经过这个整合过程,使员工找到自己长期稳定的职业定位。
施恩认为职业定位有5大类型:技术职能能力型、管理能力型、安全型、自主型和创造型。
1.以技术职能能力为职业定位的雇员,有特有的职业工作追求、需要和价值观,表现出如下特征:强调实际技术或某项职能业务工作。此类雇员热爱自己的专业技术或职能工作,注重个人专业技能发展,一般多从事工程技术、营销、财务分析、系统分析、企业计划等工作。
2.管理能力型的职业定位有如下特点:愿意担负管理责任,且责任越大越好。管理权力是此类型雇员的追逐目标,他们倾心于全面管理,掌握更大权力,肩负更大责任。具体的技术工作或职能工作仅仅被他们看作是通向更高、更全面管理层的必经之路,他们从事一个或多个技术职能区工作,只是为了更好地展现自己的能力。
3.创造型职业定位是很独特的一种定位。在某种程度上,创造型职业定位与其他类型的职业定位有重叠。追求创造型定位的雇员要求有自主权、管理能力,能施展自己的才干。但是,这不是他们的主要动机与价值观,有创造空间才是他们追求的主要目标。
4.安全型职业定位又称作稳定型。职业的稳定和安全,是这一类雇员的追求、驱动力和价值观。他们的安全取向有两类:一种追求职业安稳,这种稳定和安全感主要源自于既定组织中稳定的成员资格,例如大公司组织安全性高,其成员的稳定系数也高;另一种注重情感的安全稳定,例如使自己融入团队而获得的安全感。
5.自主型职业定位也称作独立型。这种职业定位的特点是:以最大限度地摆脱组织约束,追求能施展个人职业能力的工作环境为目的。此类雇员认为,组织生活是非理性的,太限制个人,甚至侵犯个人私生活。他们追求自由自在不受约束或少受约束的工作环境。
施恩认为,从职业定位可以判断员工职业成功的标准,从而有针对性地为员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最大程度地激励员工。在为员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时,企业应根据不同职员的特点来采取对应方法,一般可针对新员工、中期员工和老员工3类人员来进行。
对新员工的职业规划方法是:提供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最初工作。在古德曼·萨奇斯公司,管理者们总是期望公司的年轻专业人员能较快地做出贡献,能通过在承担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中,迅速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对中期员工的职业规划方法则是:提拔晋升,使职业通路畅顺。这一规划主要应用于有培养前途、有作为、能独当一面的雇员。对于他们,企业依然要充分信任,大胆地将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和新的工作任务交予他们;老年员工的职业规划方法:到职业后期阶段,员工的退休问题必然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此外,在具体的实施上,员工职业生涯的管理应规范化进行。企业要首先分析员工的理想型职业选择和现实型职业选择。两者的距离越近,双方的冲突就越小。因此,职业的选择往往是个人理想与企业现实二者之间的折中。但必须看到,对一位参加工作的成年人来说,职业生涯的开发是贯穿终生的不断调整适应的过程。
最后,作为整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部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和其他部门紧密关联,并需要员工、人力资源部门、企业决策层的共同合作和有效配合。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责任在于个人,但绝不仅仅是员工个人的事。企业必须在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中提供大量支持。因此,明确个人、主管人员和企业三方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角色定位非常重要。
二、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角色定位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全员参与式的管理活动,只有充分调动员工本人、管理者、公司等各个方面的积极主动性,才有可能实现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在一套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中,这几个方面承担的责任,扮演的角色各有不同,但又缺一不可。
1.员工
职业生涯规划从某个角度讲,就是员工对自己人生的规划和设计。那么企业在开展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应该让员工承担哪些责任?或者说让员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首先应初步了解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理论知识,明确自身所处的职业生涯阶段和开发需求。这一步应该是员工所扮演的角色中的重中之重。其次,应该展现出良好的工作绩效。这样,员工才会有在公司中进一步发展的可能。而反过来,职业生涯规划也有助于员工提高自己的绩效。主动从上司和同事、客户等信息源那里获得有效的反馈,从而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工作中的优势及不足;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只有员工本人才能确定,别人是难以强加的;主动了解公司内部有哪些学习活动、培训项目,通过自我评估,员工确定了自己需要的知识技能,这时就需要主动收集公司内相关的教育培训信息;跟管理者开展有关职业生涯设计的面谈;与来自公司内外不同的群体进行接触,例如一些专业协会、项目小组等等,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收集更多的信息,另一方面也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2.管理者
管理者扮演的角色是相当重要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员工要从管理者那里得到有关信息和有关职业发展的建议。
在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管理者要承担起教练、评估者、顾问和推荐人这些角色。
教练,是指管理者要在工作中及时发现员工出现的问题,比如,工作松懈、精神不集中、绩效下降、在工作中流露出不满的情绪等。发现这些问题后,管理者应与员工进行细致的面谈,倾听员工所面临的问题;然后根据员工的诉求以及现实的客观分析来确定出员工的需求,并加以详细的界定。
评估者,是指管理者要针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出反馈。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就在于激励员工提高绩效,因此,管理者要明确公司的标准、明确工作职责、明确公司的需求,从而使得员工的职业生涯目标沿着公司目标的轨迹前进。
顾问,是指管理者应该能够向员工提供不同的职业生涯选择,协助员工设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建议等等。
推荐人,是指管理者要向员工推荐其他方面的职业生涯规划资源,比如公司的培训、业务研讨会等;还要向员工反馈有关职业生涯规划情况,适时向员工推荐不同的学习和提升机会。
3.公司
开展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公司既是策划者又是监督者,除了做好咨询帮助和信息支持等以外,还应从组织和制度上给予保证。
一是要设立相应的部门完成相关的职能和工作。这是实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一般来讲,有两种组织模式。一是设立专门的机构,承担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系统设计工作。比如,AT&T在1987年成立了公司员工职业生涯系统部,由15人组成,专门负责员工职业生涯开发工作,组织员工职业生涯开发顾问委员会(由来自各业务单位的中层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组成)完成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各项具体工作,并且向各级员工提供职业生涯规划相应的咨询。
二是授予人力资源部门相关的权利,使其承担起相关的责任。例如在麾托罗拉等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功能被划分到人力资源部的不同职能领域。在员工绩效考核系统中,员工个人承诺包含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所需要的相关培训和主管人员的支持,并且在与主管的面谈中不断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在招聘系统中,特别为目前岗位与职业目标不很匹配的员工设立了内部机会系统,企业内部满足条件的员工优先填补职位空缺,保证员工优先在本企业内部寻找到更适合自己职业发展的岗位。
三、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基础制度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不是面临竞争的权宜之计,而是应该长期推行的工作之一,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以保证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主要包括基础制度和监管制度。基础制度保证企业实现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中策划者的角色,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基础。基础制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职业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制度。建立及时提供企业内部空缺职位的信息系统及企业内部各职位的任职资格要求数据库。例如AT&T向员工提供个人职业生涯参考指南,使所有员工都清楚各个业务单位的工作内容,并提供两份咨询性表格,一份是按业务领域分类的业务单位清单,另一份是按技能分类的业务领域。
员工自我测评系统和数据库制度。构建完善的测评系统,提供多种测评工具,并针对每个员工的测评结果建立个人档案,记录每个员工的成长过程和职业发展阶段。
规范科学的职业发展培训体系制度。建立对主管人员、员工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和内部培训人员的多方位培训体系。例如,AT&T不仅对各级主管和员工,制定了开展职业生涯开发讨论活动的指导原则,还对培训教员进行培训,辅导各业务单位的人力资源负责人掌握员工职业生涯开发系统及其各项工具,使他们可以对本部门的人力资源代表进行培训。
多重职业发展路线以及岗位轮换制度。明确员工职业发展的多种路径,保证员工有多种选择,并且保证企业内部的员工岗位轮换,使员工享受自由选择职业发展的乐趣,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职业生涯设计程序制度。根据企业实际,确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执行程序。一般来讲包括员工的自我评估、实际检验、目标设置、确定职业生涯路线、制订行动计划、评估与反馈和行动计划等步骤。很多企业都将这些程序与员工的绩效管理工作程序结合在一起,实现职业生涯开发与绩效改进之间的互动发展。当然这种程序制度必须是根据企业经营的实际需要来设定。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监管制度。主要是对各部门、各级管理人员以及员工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分配的权利、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进行相应的管理和监督。主要体现为将基础制度落实到各个部门和各级管理人员,明确企业、主管人员和员工三个层面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有序开展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并且监督该项工作的进展和执行情况。
四、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和技巧
企业内的职业生涯规划,首先它是一个系统工程,绝不是员工个人的事,也不是企业一方的事,更不是某个部门的事。它需要组织主要负责人的全力支持,需要人力资源及所有其它相关部门的全力配合。
组织层面的职业生涯管理,主要是从组织上、制度上及职业生涯管理体系上对组织内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提供相应的保障。通常,企业组织需要设立相对独立的职业生涯委员会来负责企业员工职业生涯管理事宜,组织编写生涯手册,对企业组织的整体职业生涯管理进行指导。通过举办生涯讨论会及职业生涯咨询等手段来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大量企业案例总结,对于生涯发展不同阶段的员工需要组织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具体来说可概括为:避免和减轻与新员工的现实震动(Reality Shock);帮助年轻员工尽快找到职业锚(Career Anchors);帮助立业与发展期员工专心发展;帮助生涯中期员工识别生涯高原(Career Plateau);实现生涯转变(Career Transition);帮助生涯后期员工退休准备与退休。
在生涯管理咨询实践中,企业组织可以通过下列方法来促进员工的职业发展。这些措施包括:建立企业职业资源中心,畅通内部劳动力市场信息,招聘时优先考虑企业内员工;及时提供绩效反馈意见;给员工提供培训学习及轮岗晋升机会;控制工作压力强度、关注员工健康;协调员工的家庭生活与工作生活;举办关节点仪式;年终成长盘点大会;提供生涯发展咨询,特别是借助外部专业职业咨询机构的支持效果更佳。
生涯管理不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独立内容,它是一种新的管理哲学的导入过程。而当新的管理哲学被贯彻之后,最终将形成生涯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五、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与组织发展的匹配
对于职业生涯发展,组织与员工间有着不同的目标和出发点。组织的职业生涯规划侧重在确定组织未来的人员需要、安排职业阶梯、评估员工的潜能、实施相关的培训与实践,进而建立起有效的人员配置体系和接替计划。而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则更多关注在认识自身的能力和兴趣、设定职业发展的目标、评估组织内外部的发展机会、通道及可能性等。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教授、著名的职业生涯管理学家施恩根据其多年的研究,提出了组织发展与员工职业发展的匹配模型。在匹配模型中,施恩强调组织与员工个人间应该积极互动,最终实现双方利益的双赢——组织目标的实现及员工的职业发展与成功。施恩还认为,组织在整个的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将通过新员工入职培训完成新员工的“社会化”过程,并通过针对性的培训、全面的绩效管理、工作轮换及工作重新设计等有关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帮助员工提升职业技能,把握职业发展机会。
向阳职业生涯规划专家认为,在整个的组织发展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互动过程中,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应该首先服从并匹配于组织的发展,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与组织发展的匹配与协调,是员工职业生涯成功发展的关键。这是因为:
(1)组织是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依存载体。员工只有在组织环境中,从事专门的工作或活动,才能发挥自身的能力和智慧。
(2)企业组织所实施的所有经营管理行为(包括战略决策、技术创新、销售与客户满意、人力资源管理及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成本控制、质量改进等),都是服从于企业组织的经营发展需要这一根本目的的。
(3)员工是实现职业生涯发展的主体。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使员工主动地适应组织需要、根据组织的要求提升职业能力、整合并确定清晰可行的职业发展目标、评估并把握职业发展的实际机遇等。
(4)如果当前组织的发展已经不适合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需要,那员工个人就有必要寻求组织外发展。即寻求在其它企业内的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匹配。
因此,员工职业生涯发展应首先服从并匹配于组织发展的实际需要。正如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乔治·T·米尔科维奇等强调的,职业生涯是通过员工为追求理想而做出的选择与公司为实现目标而提供的机会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六、设计多重职业生涯发展路线
在员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设计多重职业生涯发展路线尤其重要。传统上的职业生涯路线往往是单线条的。
例如:技术人员的职业生涯路线一般是:助理工程师-工程师-中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而管理人员的职业生涯路线往往是:助理-主办-主管-项目经理-部门副经理-部门经理-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总经理。显而易见,技术人员的发展机会要相对少一些。对于专业人员占主导地位的公司来说,要让关键员工感觉到自己受到公司重视这一点尤为重要。而单线条式的职业生涯路线会使得专业人员在地位、薪酬、发展机会等诸多方面均不如管理人员。最终,高价值的专业人员可能会离开公司。解决的办法就是为员工提供一个多重的职业生涯路线。
多重职业生涯发展路线的体系可以让员工自行决定其职业发展的方向,向他们提供了一种“选择的乐趣”。技术人员有机会进入三种不同的职业生涯路线,分别是一种科研生涯路线和两种管理生涯路线。这三种不同发展路径的薪酬水平接近,发展机会也较相似,有利于员工选择一种最符合自己兴趣和技能的发展道路。
一般来讲,企业在设计针对技术人员的多重职业生涯发展路线要坚持以下两点:
保证技术人员所获得的薪酬、福利、地位和奖励等都不低于管理人员,这一条是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路线设计时首要关注的一点。当然,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工作的性质、内容不同,基本工资可以不同,技术人员的基本工资可以低于管理人员,但要通过科研奖金、专利奖金等形式使其有机会提高总体收入。
要为技术人员提供选择其职业生涯路线的机会。这一点不单单指企业设计不同的晋升路线,向员工展示不同的发展路径,还指的是企业应该为其提供有关的测评手段等职业生涯规划资源。通过测评信息,技术人员会明白自身的兴趣、价值观和强项技能是与技术职位相适应,还是与管理职位相适应。
5.银行员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篇五
(一)个人基本资料:
毕业院校:广东金融学院
专业:国际金融
学历:大专
(二)进行人才测试前心目中的最理想职业(按顺序):、电信、络、IT 企业、影视娱乐的创业人、电信、络、IT 企业、影视娱乐的营销管理人员、银行金融行业的营销管理人员
(三)人才测评结果、职业规划测评结果
职业人格类型顺序:管理型(9 分)社会型(7 分)艺术型(5 分)研究型(5 分)常规型(3 分)实际型(2 分)
个人风格概述:支配的,乐观的,冒险的,自我显示的,自信的,精力旺盛的,好发表意见和见解的,不易被人支配的,喜欢管理别人。
职业个性特征:善于令辞,尤其适合做推销工作和领导工作。积极热情,富冒险精神,自信。喜欢争辩力求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缺乏从事精细工作的耐心,不喜欢那些需要长期智力劳动的工作。
适合的职业特征:从事需要胆略、冒风险且承担责任的活动。喜欢从事领导及企业性质的职业。
适合的职业概述(举出部分):保险销售代理,报刊管理员,采购管理员,餐馆经理,地产管理员,饭店经理,房屋管理员,服务经理,销售代表,顾问,广告管理员,广告经理,广告商,广告销售代理。、综合素质测评结果
职业能力水平:言语能力(6 分)数理能力(9 分)推理能力(8 分)资料分
析能力(2 分)人文素质(7 分)
个性风格及特征概述:通常扮演一个“指挥者”。希望控制生活与工作环境,会努力取得并保有掌控他人的权力。很自信。
价值追求:享用权力,能够突破与改革,能力眼光受到肯定,不受环境的拘束。
能力优势:善于领导统御,有自信的决策者,凭少许资讯即可当机立断,热爱挑战。
适合的职场特点:没有兴趣从事一成不变的工作,没有耐性循着僵硬的管道升迁,乐于挑战的开创者,不安于室的企业家。
适合从事的职业(举出部分):高阶主管,老板,个人工作室,有权有实的领导人,业务代表,创业家。、职业能力倾向测评结果
由于结果项较繁多,在此仅作简单的综述。
除了动手能力一项为 2 分之外,其他大部分为 8、9 分,少部分为 7 分。
在职业适应性方面,除了工艺制作为不适合之外,其他为基本上适合,其中新闻为很适合。、职业价值观测评结果
职业价值观类型(按得分顺序排列):经营取向(6 分)自我实现取向(6 分)才能取向(6 分)支配取向(5 分)自尊取向(3 分)自由取向(3 分)家庭取向(3 分)志愿取向(3 分)经济取向(1 分)在此列出得分前三的类型:
(1)经营取向:
工作优势在于:独立性强,主动行动,有强烈的成就动机
工作劣势在于:较主观,可能比较固执
(2)自我实现取向:
工作优势在于:重视他人感受与价值,做事目标明确,有强烈的发展、提升意识
工作劣势在于:可能不够客观,对
自身利益考虑不够,有时过于敏感
(3)才能取向
工作优势在于:有专项才能,思维活跃,多有创意,学识广博,乐于助人
工作劣势在于:可能表现得较自负,有时不够合群,自我,有时可能不能顾全大局
(四)个人分析、个人职业规划分析
把测试前自己心目中最理想的职业来跟测评结果作对比,基本上一致(管理型和社会型基本上跟心目中的营销管理方向一致),也可以看出目前自己对个人情况和职业目标的了解还是比较深入的。但有几点必须看到的是,首先,目前本人的专业是国际金融,而在此次的职业规划中显示我并不是很适合银行金融行业,加之此行业相当一部分职位要求要有耐性做一些一成不变的工作(如会计、国际结算、信贷等业务);并且在目前中国的银行业中的升迁管道较为僵硬,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加上行政色彩
太浓(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行政结构的影响,而个人对于这种结构不大喜欢),所以个人不太喜欢这种升迁模式(在本人的综合素质测评中可看出)。再者,银行金融业要求稳定胜于冒险,而个人的职业风格偏向于冒险和挑战,这也说明了本人不适合银行金融行业。第三,本人的职业特征表明本人缺乏从事精细工作的耐心,不喜欢那些需要长期智力劳动的工作。这也从另一方面表明本人并不适合从事如会计、柜台、信贷和结算等银行业务。最后,在适合的职业概述中,也没有提到与银行金融行业相关的职业。
从职业规划测评结果中还看出,本人适合从事营销管理类的职业,富冒险和挑战精神,对于一成不变的工作或职业缺乏兴趣。本人深知兴趣对于选择职业是两大重要决定因素之一(另外一个因素是个人的特长所在),所以本人更喜欢在电信、络、IT企业、影视娱乐行业从事营销管理工作,因为上述行业比
6.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 篇六
一、职业生涯规划概念与内容
所谓职业生涯规划, 具体指个人同组织相结合, 在对个人职业生涯的各项主客观条件进行分析、评定与总结的基础之上, 结合自身兴趣爱好、特征能力等特点, 最终确定自身最佳的职业生涯奋斗目标, 并为此目标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职业生涯规划又要职业生涯设计, 其对提升员工技能与知识, 突破职业生涯发展瓶颈, 获取目标职业方向的巨大成就都产生着重要的作用。
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个人条件、素质能力以及企业现状的评价;员工在企业当中的职业发展与定位;实现的方法与途径。员工首先要对自身的个人情况进行客观分析, 正确掌握自身的优势与劣势, 同时要分析企业的现状以及发展情况。其次, 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之上, 进行明确的职业定位, 定位的方法与内容多样, 需要针对性地进行。最后则要朝着方向与目标努力提升自己, 促进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的实现。此外, 还包括了职业生涯规划的反馈调节等内容, 针对具体的实施情况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针对性地调节, 促进其完善科学实现。
二、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意义
(一) 有利于促进企业员工的全面发展
针对企业员工而言, 职业生涯规划能够让员工对自身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对自己的能力与价值有一个准确的评估, 明确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之处, 合理地设定工作目标与发展目标。同时, 职业生涯管理为员工个人提供一个具体细致的目标方向, 促进员工追求更高层次的自我价值, 员工工作的最初目的可能是为了赚钱, 为了找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 但职业生涯规划能够提供一个分步骤的目标, 对职业目标进行多次的提炼, 促使其超越地位与财富, 鞭策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并且, 职业生涯规划对于激发员工的潜能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引导员工正确认识自身的潜在的能力资源优势, 鞭策员工专注于自身的优势方面, 并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 实现长期的职业生涯目标。
(二) 有利于实现“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
企业通过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管理, 能够有效促进企业与员工发展需求之间的平衡, 打造一个和谐的企业文化, 实现“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 所谓.以人为本, 即要充分尊重员工个体的合理需求, 肯定员工的工作成果及重要性, 利用职业生涯规划管理, 给员工一个不断成长与有效竞争的平台, 提供了平等的机会与条件, 促进企业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从而促进企业高效的工作效率, 产生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三) 提升竞争力, 促进企业发展
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的最重要的资源, 企业要想获得成功, 终究要靠科学的管理与高素质的员工, 人才的潜能发挥能够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而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则能够充分体现员工自身价值, 培养并打造一支对企业忠诚、踏实肯干、勇于创新的员工队伍, 为企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自身明确了解, 定位不明确
自身的了解与定位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 因而员工首先必须要充分的了解自己, 而如今许多企业员工并没有重视自我评价的重要性, 没有充分了解自身的优劣势, 同时对工作环境与企业环境等客观条件没有明确的分析与掌握, 并且, 自身定位更需要全方位的分析, 如果员工未能从整体角度进行客观评价, 就会造成定位方向错误, 影响自身职业生涯规划发展。
(二) 实践环节薄弱, 体系不完善
就现状而言, 我国企业要贯彻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 就必须要有一个完整科学的配套体系, 而这也正是目前的制度所欠缺的。例如如今许多企业实行的仍是职位薪酬, 不利于促进员工职业生涯管理, 并且, 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对环境了解与掌握, 更需要丰富的社会实践, 而我国许多企业的员工实践活动较少, “纸上谈兵”较多, 不利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
(三) 员工存在投机心态
许多企业员工在实施职业生涯规划选择时, 往往抱着投机心理, 部分员工存在着强烈的个人发展目标, 而忽视企业的发展, 只是将企业作为自身的“培训中心”, 等待自身机会, 一旦机会丧失则会另寻出路。也有部分员工在工作中乐于安逸, 安守本职工作, 而对职业生涯规划也只是点到为止, 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去执行, 员工缺乏创新精神与动力, 导致企业整体缺乏活力。
四、优化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
(一) 建立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导向的人力资源机制
企业在帮助员工制定生涯规划目标时, 要确保企业目标中也包含了员工的个人目标, 完善以职业生涯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首先, 企业要做好职务分析工作, 向员工提供全面完善的企业内部岗位的具体现状, 并对职位内容、优劣势进行全面分析, 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与建议。同时, 注重对员工的培训, 企业需建立起完善的培训机制, 具体内容需包括员工职业培训、适应性培训与工作变动培训等, 将他们个人发展需求与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起来。此外, 也要注重对绩效评价机制的完善, 激励员工明确自身方向并努力实现个人及企业目标, 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进步与成长。
(二) 运用多种方法发展员工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发展的形式与内容多样, 按照职务可以分为职务发展变动与非职务发展变动, 而职务变动发展又可以具体分为平行调动与晋升, 对于处在职业生涯早期的员工而言, 晋升毫无疑问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而平行调动也为员工的未来晋升做好准备。因而企业需要在具体的工作当中灵活运用, 发展员工职业生涯。而非职务变动则具体包含扩大工作范围、改变工作观念、创新方法、管理等, 企业也需要利用这种横向调整的模式, 来丰富员工职业, 促进职业生涯全面发展。
(三) 加强指导与监督
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在企业的完善指导与监督下进行, 首先, 企业需要鼓励员工积极参与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当中, 利用相关的宣传与实践活动, 提升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认识, 同时也要使企业管理人员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 营造良好的管理分为。此外, 管理者需要加强对员工进行生涯计划实施的追踪与监督, 不定期地进行总结工作, 对员工的实施情况进行必要的总结, 指出不足, 肯定好的方向, 为员工“保驾护航”, 促进其职业生涯短期与长期目标的最终实现。
(四) 针对性采取对策
对于处在不同职业生涯阶段的员工, 企业需要针对性地采取管理对策, 让员工目标与企业目标更完善地统一, 去除员工的挫败感, 促进员工职业生涯目标的实现。针对初入阶段的员工, 企业管理者需要经常性地与之沟通, 及时了解他们的困扰, 进行心理疏通, 防止跳槽等念头的产生。同时要大胆使用有能力的员工, 给予其信心。针对处在成长阶段的员工, 既要委以重任, 也要鼓励与帮助, 提升器专业知识能力。而针对处在饱和阶段的员工, 管理者需要适当给予晋升与调职的机会, 充分发挥员工能力, 促进职业生涯发展。对于处在衰落阶段的员工, 例如一些在企业数十年, 已经无法提升或者换职位的员工, 企业要及时给予关心和鼓励, 妥善安排工作, 积极疏导, 发挥经验的长处。
摘要:现代企业面临着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 而人力资源则对企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从企业人力资源中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角度出发, 通过对职业生涯规划概念、内容及意义的分析, 结合如今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最后提出了几点优化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个人价值,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士亮.对完善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J].经济师, 2009 (09) .
[2]付佳.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10 (04) .
7.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体系 篇七
关键词:知识员工 自我管理 职业生涯规划
Selfmanagement view of knowledge workers’ career planning
Zhao Yichuan Gao Ping
Abstract:Knowledge workers are the special group who own higher human capital.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as well as keener competition,enterprises’ inner and outer enviroments have rapidly changed.Knowledge workers must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ir own career development to realize their value.This essay concludes the defination and features of knowledge workers,specifies kinds of demands when facing various opportunities,and summerizes the following processes,that is,selfassessment,goal setting,determinations of approaches and titer evaluation.These measures will promote knowledge workers’ success and enerprises’ development.
Keywords:Knowledge workerSelfmanagementCareer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4-0024-02
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当代企业组织所处的外部环境正发生着巨大改变。全球范围内竞争愈加激烈,技术创新突飞猛进,信息流动日益加速。这种持续动荡的环境使企业与员工间雇佣关系的稳定性也相对减弱。作为知识载体的知识员工,他们一般都经过了长期的学习和培训,具备一定创新能力,拥有了较高的人力资本存量。面对这些变化,如果知识员工能主动担负起自身的职业生涯管理责任,主动选择职业发展道路,这对于知识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自身价值及最终促成企业与员工的共赢意义重大。
1.知识员工的定义和特点
“知识员工”这一概念由美国学者彼得•德鲁克首先提出,指的是“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在企业组织中,他们主要从事脑力劳动,其思想具有一定的深度和独创性;他们一般具备较强的学习和创新能力,以及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提高工作效率的能力。知识员工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对比其他员工,具备如下几方面特点:
第一,富于学识才能,专业素质较高。知识员工大都受过系统的教育,掌握或精通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业技能,因此具备较高的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如开阔的创新视野、宽泛的知识层面、相对完善的知识体系、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强烈的创新意识等。第二,心理需求层次较高。知识管理专家玛汉•坦姆仆的研究发现,知识员工的需求分别是:个人成长(约占34%)、工作自主(约占31%)、业务成就(28%)和金钱财富(约占7%)。由此可见,他们更重视有挑战性的工作,关注的是终身就业的能力而不仅是就业本身。他们渴望个人和职业的持续发展,要求工作自主,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第三,职业选择的流动性大。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成为人才的竞争,这就为知识员工带来了宏观上的需求,为其流动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遇;另一方面,知识员工占有专业知识这一生产要素,它可能表现为某一领域的技术专长,也可能是高层管理人员的一种创新思维,总之企业无法控制和拥有。因此知识员工也有能力选择新的工作,去寻找那些符合自己价值观、能够提供更多成长机会的企业。第四,工作的自主性较强。与体力劳动者的简单、机械、重复的劳动相反,知识员工从事的多是创造性和创新性劳动。他们依赖自身所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运用智慧和才干不断创造新的知识和成果,通常没有确定的流程或步骤。因此知识员工更倾向拥有相对宽松、自主的工作环境,独立安排工作,自我引导,自我管理。第五,工作绩效难以评估。知识员工的工作成果往往以某种思想、创意、技术发明或管理创新的形式呈现,不像一般员工所取得工作绩效那样容易量化和评估。另外,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的创新速度明显加快,难度也在逐渐加大,许多创新成果的最终完成都不可能是一人单打独斗的结果,而多是团队共同合作的集体智慧结晶,因此就更加难以分割开来去明确每一个知识员工在其中的贡
献。
2.知识员工职业发展的需求分析
知识员工理想中的工作并不只是养家糊口的一个饭碗,更多的是通过工作追求事业的成功,实现自身的价值。因此明确了自身特点之后,知识员工还要按照对理想工作的需求来一步步定位,最终找到心仪的企业和职位。
首先,优胜劣汰选地区。为了使自己学有所用,有机会一展所长,知识员工应该选择那些目前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未来前景较好的城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企业相应的管理制度、技术研发水平、资源整合能力等等方面都会较一般地区更利于知识员工施展才能。不同地区的人文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如“商缘、地缘、亲缘”这些因素也会对知识员工的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其次,专业对口选行业。有些知识员工的专长限定了他们的研究领域,例如大多数的软件研发人员基本上在高科技行业发展,这时的考虑重点是专业要对口;而有些类型的知识员工,如高级管理人员、资深会计师、咨询师等等,选择行业的范围相对宽泛,关注点也相对转移到行业的发展潜力如何,国家是否有宏观政策上的倾斜等;再次,全面比较选企业。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重点、发展目标各不相同,知识员工在选择时应尽量与自己的职业生涯阶段相匹配。知识员工大都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背景,因此会对那些拥有尊重信任人才、鼓励知识共享创新这种文化的企业情有独钟。他们热爱学习,具有不断探索的精神,注重自我价值的提高,而一套完善的培训体系恰好可以满足员工的需求。精神需要必不可少,物质需要也要考虑,知识员工应更青睐那些薪酬公平合理且有竞争力的企业;至于领导风格,一个支持的、懂得授权的领导则会比较理想。最后,结合自身定工作。知识员工的工作自主性较强,希望通过自己的智慧和才干不断创造更多成果,因此应选择那些能够掌握主动,有灵活的工作时间,具有挑战性趣味性的工作,并能兼顾事业与家庭的平衡,再加上良好健康的环境气氛,以上这些方面将成为知识员工选择职业发展方向时所关注的基本重点。
3.知识员工职业生涯的自我管理流程
需求分析为知识员工勾勒出了理想工作的蓝图,但如何使自己与这些工作的要求相匹配,知识员工可参照上图的自我管理流程(图1)。
第一步,自我评价。恰如其分地评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是自我管理的第一步。长处固然重要,它可以帮助知识员工从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然而劣势也不容忽视。并非所有的知识型工作知识员工都能胜任。对于在某一领域有技术专长的这类知识员工来说,可能会面对如下两方面劣势:一是刚进入企业时,对工作环境、工作方式、人际关系等的陌生,不能立即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因此所从事的大多是较为基础的工作;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以上种种陌生均会变得熟悉,但是近年来的激烈竞争使企业推陈出新的步伐不断加快,这将要求知识员工持续学习。而对于高级管理人员、会计师、市场营销专家这一类知识员工来说,他们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虽然管理理念、会计核算方法、营销手段等万变不离其宗,但各个行业毕竟还存在其固有的发展模式,这类知识员工在选择时,还需考虑自己是否了解这一领域,是否具备相关的知识或经验。
第二步,目标设置。企业组织结构的各个层级对任职者均有明确的要求,知识员工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客观评价来设置具体的可行的目标。以财会类职位为例,除去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人细心谨慎、原则性强等“软件”,企业对不同职级的“硬件”要求差别较为明显。对初级的出纳员,企业一般希望求职者具备财会等相关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熟悉出纳日常业务流程及现金银行业务,会使用财务软件,从业经验1年以上;对会计师,企业可能要求财务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持有会计证,熟悉财务、税务、审计相关法规政策,熟练使用SAP、用友等财务软件,具备3年以上工作经验;而对财务经理,如果任职者具有全面的财务专业知识,精通国家财税法律规范,具备优秀的职业判断能力,5年以上大型企业的财务管理经验,甚至拥有CPA或ACCA资格,那么他们将更可能受到企业的青睐。因此知识员工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号入座,找准起步的位置,制定可行的职业发展计划。
第三步,确定实现途径。有了明确的目标,知识员工接下来要找出自身的差距,并通过适合的方式来提高完善,以期最终能够胜任那些理想工作。这里主要包括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先学习再工作。针对目标职位的具体要求,如高等学历或某种执业资格,知识员工可以选择先进行教育再投资,完成自身知识技能的储备之后再去工作。学习方面,可以考虑进入学校或专业机构接受正规的教育,但这种方式一般会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因此也具有一定的风险。第二种方式是边实践边学习。即知识员工一边接受相关的职业培训,一边参与实际的工作过程。目前很多企业都设有“内部导师制度”,由资深员工带领和指导新员工更快入职。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能够较快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足则体现在,由于不具备某些理想职位的“硬件”要求,在职业生涯的早期阶段,知识员工大多要从相对较低的职位做起,逐步积累经验,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发展才能成为某一领域的高级专业人才。
第四步,效价评估。在效价评估中,知识员工要结合目标职位的要求、自身的现状及两种方式的投资收益,选取“性价比”最高的方式,真正担负起职业生涯的自我管理责任。以简单的投资收益率模型为例,假设一项人力资本投资的当年成本支出为PV,该项投资将在以后的各年中连续为投资人带来收入Y1,Y2,Y3,…,Yn,那么下面公式中的r便是该项投资的收益率。
PV=Y1(1+r)+Y2(1+r)2+…+Yn(1+r)n
只有当该收益率r高于市场利息率时,此项投资在经济上才是合理的。而成本支出中,知识员工除了承担学费等有形成本,还要考虑机会成本,即为了丰富知识技能经验而放弃的其他经济活动的收入。以往人们谈论教育时往往只看直接成本,而据舒而茨等人对美国本世纪正规教育投资的估算,学生放弃的收入所构成的间接成本大约占到教育总成本的60%~70%。因而知识员工决不能忽略这一部分。在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中,知识员工还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目标设置、不断进行效价评估,通过自我管理为职业发展铺就一条成功的路。
4.结论
知识员工是拥有较多人力资本存量的特殊群体,在企业内外环境迅速变化的现代社会,他们应该承担起自身职业发展的重任。通过客观分析自身需求,结合自我评价、目标设置、确定实现途径和效价评估等职业生涯的自我管理流程,知识员工可以更加容易地选择出那些以人为本、鼓励创新、尊重信任员工的企业,在实现了自身价值的同时,也为企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彼得•德鲁克.21世纪的管理挑战[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 郑耀洲.知识员工的报酬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 李成江,王春艳.知识型员工价值研究[J].企业活力,2006(2):68~69
[4] 张敏.浅析中国企业知识型员工的需求构成[J].商场现代化,2006(12):295
[5] 陈丽红.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员工特点与激励策略[J].中国人才,2007(5):70~71
[6] 余琛.知识型员工职业高原与绩效关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6(12):929~933
[7] 谭慧洁,刘耀中.知识型员工的自我管理[J].人才开发,2006(3):29~30
[8] 徐东斌.知识经济背景下员工自我职业生涯规划[J].商场现代化,2006(12):306
[9] 张青平.知识型员工流动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10):300~301
[10] 于梁.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违背及干预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7(3):287~288
[11] 张凤林.人力资本理论及其应用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2] 凌文辁,方俐洛.心理学与行为测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3] 丁秀玲.略论无边界职业生涯及其管理策略[J].现代财经,2007(9):27~29
[14] 刘莹.员工年龄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5):39~44
8.浅谈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篇八
梁小吴
很多人不了解职业生涯规划,觉得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是投入大,收益低的工作。其实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影响着员工的流动性和企业的长远发展。
可以看到,求职者在《员工履历表》上所填的上一家公司的辞职原因很多都是个人发展,这说明了员工在选择企业时,越来越重视个人在公司的发展机会。因此,如果公司可以给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让员工看到个人在企业中的发展机会,因 员工“个人发展”问题而辞职的发生率就会大大减少。
那么,设计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应该是谁了?如果是员工个人,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例如某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希望可以两年做到经理级别的管理者,但根据公司的岗位发展阶梯,从基层员工晋升到经理,需要至少3年的培养期,那么,过了两年甚至一年半的时间,员工看不到晋升的希望,就会以“个人发展”理由来辞职。难道是由企业来为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吗?举个例子,公司为某员工设计的职业发展通道是往技术路线方向发展的,但员工个人却希望将来可以从事管理工作,当员工发现公司为自己做的规划与自己的意愿大相径庭,肯定会产生不良的工作情绪,甚至又会发生与上一个例子一样的结果。由此看来,员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应该是员工与企业一起完成的。
在员工刚进企业的时候,甚至在员工确定就业意愿之后进行入职前培训时,企业就应该与员工进行沟通,根据公司的人才培养计划与岗位发展路线来确定其职业发展路线,让员工工作的时候做到心里有数,知道自己的个人技能在某个阶段应该达到怎样的水平。这样,除了员工个人能有计划地提升自己,企业也不会因为人才的缺乏而感到企业发展的瓶颈。
9.酒店员工职业生涯规划问卷 篇九
基本个人信息(略)
(一)职业现状调查
1.你现在对你的现有岗位满意吗?(请在方框内注明理由)
A. 很满意 B. 比较满意 C. 不太满意 D. 很不满意
请简述选择原因:
2.你个人在本酒店两年内的短期职业目标是什么?你的二到五年内的中期职业目标是什么?你的五年以上的长期职业目标是什么?
3.你自己是否找到了你与实现目标所需能力的差距?如果是请述说理由
A. 已经找到,并且知道了差距在哪里 B. 正在探寻,苦于不知差距在哪里
C. 不想探寻,没有必要 D. 没有差距
4、.对你来说,实现自己的目标最主要依靠的是什么?
A.给我证明自己的工作机会 B. 领导的赏识
C. 更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D.平和的心态
5、距离你的职业目标,你有什么期待和计划?
A.寻找信息,积极准备,寻找能证明自己的工作岗位。
B.暂时未做考虑,把本职工作做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有机会争取职位晋升
C.暂时不换工作,参加继续教育,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保住自己的这份工作
D.暂时没有计划,视情况而定
E.其他
6、如果因客观原因,你需要更换工作,你想以何种方式更换工作?(注明理由)
A.换行业,不换职业
B.换职业,不换行业
C.既换职业,又换行业
D.从没有考虑过改变,以稳定求发展
.7、如果有本行业的职业精英给你指点,你需要哪些有益的经验和教诲?(多选)
A.本行业的最新动态及本行业发展趋势
B.在这个行业里发展应具备何种素质和技能
C.本职业的发展空间和社会需求度
D.如何在这个职业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E. 其他
8、请对自己的性格做一个简单的描述
(二)对职业规划需求的调查
1、你认为参加学习和培训主要的目的是什么?
A.稳定自己现有的工作,真正能学有所用
B.提升自己的工作职位,能有进一步的拓展
C.改变自己的职业,重新选择一种职业
D.学到有用的知识,自己创业
E.其他
2、在对你的职业规划上,希望酒店提供的哪种形式的辅导和帮助最适合你?
A.及时的咨询解惑
B.合适的工作岗位
C.各行业背景和各职业背景分析
D.现有的岗位情况介绍和岗位培训机会
E.酒店内部人际关系间的沟通与交流
F.其他形式(若喜欢其他形式,请在下面写明)
10.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体系 篇十
【关键词】职业生涯;新员工;移动通信
一、七台河市新员工情况简介
七台河移动公司目前业务量总体排名在黑龙江总公司14家分公司中排名第六,2013年,公司共有职工375人,其中本科学历137人,占比36.5;大专学历148人,占比39.5;其中仅40人为三年内最新引进的大中专高校毕业生。公司员工中,“85后”员工所占比例为47.3%,这些员工大部分在移动公司的一线工作,从事接线、基础业务办理、基础技术人员等工作,其中也不乏优秀管理人员。
近三来,七台河市新进员工大部分为高校大专及本科学历毕业生,尤其是本科学历职工占新入职员工的比例逐年增加,年龄大多为22岁左右,为典型的中国式“90”后。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刚刚走入社会,无论是社会经验还是专业实践知识都相对缺乏。在经济快速发展、IT技术普及的社会环境下长大,导致他们从小到大都以自我为中心;智力发达、情商相对不健全;希望被尊重,但不知道如何尊重别人;富有想象力,但经验不足;表面上对什么都无所谓、容易满足,实则内心敏感、脆弱。当他们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感到现实与理想差距较大时,常常可能因目标不清晰而苦恼,因不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而迷茫,,因此急需对他们进行开发与引导,帮助他们做好入职初期的职业生涯规划。
二、职业生涯规划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通过对个人职业兴趣、职业的价值观、个性和个人能力等因素的检测、分析和总结,以具体的计划对个人所适合的职业种类、工作环境等进行确定,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方案,对每一个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做出合理分配的一种职业引导方式。职业生涯虽然不是群体概念,但它是一个人的职业经历,与其所在的组织密切相关,因此,一个公司有责任和义务为他的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提供条件,帮助他们实现其职业生涯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把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有机结合起来。从个人的角度来说,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在于帮助新员工树立明确的目标,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以发挥个人的特长,开发自己的潜能,克服职业生涯发展道路上的困难和阻力,规避职涯陷阱,不断修正前进的方向,最后获得事业的成功。其目的不仅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能力等条件找到一个适合个人的岗位,达到和实现个人近期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确立事业发展的方向和长远目标,筹划未来,全面评估主、客观条件和内外环境,在“量己力、衡外情”的情况下,制定出符合自己特点的合理而又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从企业的角度来说,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新入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 其个人才华、挖掘其个人潜能,为企业创造最大的价值,是企业留住人才、满足人才需求的的重要手段
三、七台河移动公司新员工职业规划现状与问题
(1)新员工个性较强,工作积极性不高。85后新员工普遍绝接受传统,具有较鲜明的性格特色。同时,以前的员工更多地把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做,非常重视工作,而如今的新员工更多地把工作当作生活选择的一种,或者工作当作展示能力的舞台,甚至部分把工作当作一个消磨时间的东西,工作积极性明显比老员工相差甚远。(2)新员工对从事的工作认识不清,心理落差大。通信企业属技术密集型企业,需要具备十分专业的技能。当前部分新员工存在理论不能紧密联系实际,其就业时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不能完全满足各种岗位要求。同时,部分新员工由于都是高校毕业,对工作充满幻想,希望企业能够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良好的的福利待遇等。如此一来,就造成现实与理想的脱节。(3)新员工对职业生涯规划了解不够,认识不到位。新员工在进入企业初始,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规划。认识到自己在企业中的位置,明确未来发展的方向。自我规划由新员工自己完成,人力资源部和入职引导人进行必要的帮助、引导或监督、检查。然而,据调查,公司目前新进员工,对职业规划十分陌生,更为自己职业未来发展感到茫然,导致工作没有积极性、因此,公司需要对新员工的职业规划加以指导。(4)公司对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不够重视。除了新员工自身特点引起员工自身职业生涯规划不明确之外,在公司现有的人事制度政策中,仍把注意力放在新员工的招聘、聘用、解聘等日常工作上,而对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没有一个明确的政策,开展这项工作各种配套措施尚未建立起来。在公司录用及选择员工时,对一些员工对自身的优势特点性格并不完全了解,在安排工作岗位时,往往带有一定的盲从性,在对自身的发展方向和路线可能会走一些弯路,到一个并不真正适合自身发展的岗位上,需要公司提供专业人力资源指导与咨询,对其进行职业发展目标设计、职业心理测评、职业发展沟通与指导等,这需要组织进一步建设。
四、进一步优化指导道公司新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
(1)对新员工进行入职培训及心理疏导。对新员工进行入职培训是工作之初对其态度、行为、方法等进行引导和培训,其目的通过提升新员工的职业素养,提高实际工作技能、提高理性应对公司工作的能力。同时,帮助员工从学校人到企业人转变:从学校人转变为企业人,按照工作的角色处理事情,实现个体导向向团队导向的转变;性情导向向职业导向的转变;思想导向向行动导向的转变;成长导向向责任导向的转变。 同时,对新员工多关心他们,适当性地做一些心理疏导和培训,及时提供一些参考性的意见及对策,帮助新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2)对新员工进行专业指导。把员工专业技能培训作为提高员工素质的重点工作之一,对新入职员工有步骤、有计划、分阶段进行专业培训。目前公司对于新员工的专业化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移动流量经营、移动营业厅厅经理综合技能提升训练、移动互联网业务分析方法及营销推广策略、中国移动体验式情绪压力管理培训、中国移动电信联通品牌营销课程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营销创新、3G与移动互联网发展分析与运营管理研讨、移动公司大客户营销创新与服务标杆建设与移动营业厅服务厅体验式营销等。(3)完善职业生涯管理体系。新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要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和配套的管理制度作保证。本公司计划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添加职业生涯规划的职能,建立员工职业生涯制度,协调员工职业生涯过程中员工和组织之间的矛盾,为员工提供必要有效的心里与业务咨询,帮助其度过新入职的过渡期。同时,由于新员工在职业选择和定位初期,都是朦胧和处于迷茫的状态,因此,各个部门,尤其是人力资源部门,要耐心回答新员工的各种问题,甚至要针对个别员工要在其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给给与指导,提出合理建议供新员工参考。(4)完善新员工激励制度。面对新进员工,尤其是本公司面对的新的大学生毕业群体,这些群体大多数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应聘者。他们职业自我定位模糊,但是可塑性强、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易于比较和表现等特性。由于他们刚刚毕业,更加看重良好的工作条件、较高的薪酬福利待遇和更好的培训与发展机会。尤其重要的是鉴于其经济上的拮据,公司更应该建立起相应的激励制度,根据其业绩提供其相对满意的薪酬水平,完善新员工的激励制度。
参考文献
[1]陈建武.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与绩效管理[J].人才资源开发.2005(12)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体系】推荐阅读:
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07-08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表09-30
员工辅导与职业生涯规划10-20
企业留人之员工职业生涯规划08-31
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10-24
新员工的入职职业生涯规划07-31
员工个人职业规划书2022版06-16
铁路员工职业素养09-16
员工职业素养培训心得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