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河流倡议书(精选11篇)
1.保护河流倡议书 篇一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们苏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被誉为“人间天堂”;我们苏州河网密布,小桥流水,拥有“东方水都”的美称。财源茂盛达三江,生意兴隆通四海,苏州水孕育了苏州的盛世繁华;枕河人家,河埠石阶,苏州水流出了别样的生活;吴侬软语,梦里水乡,苏州水流出了苏州独特的韵味;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苏州水赋予了苏州人非凡的智慧和无穷的创造力,创造出了一个个令世界瞩目的苏州神奇。苏州因水而生,苏州因水而美丽。作为苏州人,我们如何保护水环境,展示天堂河呢?今天,在世界水日这个特殊日子,我们站在碧波荡漾的石湖之溿,以少先队员的名义向全体苏州市民发出倡议。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带头树立绿色文明理念,培养良好的生态道德,自觉关心生态环境,宣传普及环保知识和法律法规。努力带动家人,影响大众,在全社会倡导和树立保护母亲河意识、保护生态环境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河道、保护河道的良好氛围。让我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带头树立惜水节水意识,自觉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水的利用效益。带头做到不向河道倾倒堆积垃圾和废弃物,发现乱排污水、破坏水利设施和偷采地下水的行为要勇于举报。作为公民,保护环境是我们的特殊使命;作为姑苏儿女,保护苏城河道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自觉投身生态建设,积极参加植绿种草、清除白色垃圾、治理水土流失等环保公益活动,为治理河道污染、保护河道生态环境贡献一份力量。亲爱的爷爷、奶奶,亲爱的叔叔、阿姨,爱惜每一滴水,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文明;爱护每一条河道,让我们的城市更美丽。
相信有了你我的共同参与,我们苏州的水会更清,苏州的水会更美,苏州的人会更健康。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爱河护河,节水惜水,保护水环境,展示天堂美!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活力苏州”做出应有的贡献!
2.保护河流倡议书 篇二
河岸带植被健康评价可以为河岸带生态系统评价及河流健康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 同时也可以为河岸带生态植被建设及恢复效果提供一定的依据。国内外学者将河岸带植被健康评价进行单独研究的相对较少, 常常把河岸带植被健康状况作为其中一项指标进行河流健康评价。如美国环境保护局提出《快速生物评估草案》 (RBP) , 通过流态、底质、河道地形、泥沙、水质、植被覆盖及生物状况等因素对河流的生境状况进行评价[2]。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采用的河流状况指数法 (ISC) , 即通过将河流现状与原始状况进行比较来评估河流健康[3]。我国的河流植被健康评价相关研究起步较晚, 夏继红等[4]对河岸带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王劲修等[5]对我国北方河岸带的特点提出了从植被结构完整性和河岸结构稳定性两方面的14个指标组成的河岸带植被结构和功能评价体系, 对山西省沁河的一级支流赤石桥河和紫红河的河岸带植被进行了评价。该文根据辽河流域凡河河流植被的特点, 依据2012~2013年的野外调查的相关数据, 对凡河河流9个代表性的河段进行植被健康评价, 根据评价结果对凡河河流植被的保护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以期为河流植被的修复及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凡河属辽河水系, 是辽河的一级支流, 发源于铁岭县白旗寨乡东滚马岭, 其干流流经白旗寨满族乡、鸡冠山乡、大甸子镇、李千户乡、铁岭经济开发区和凡河镇, 在凡河镇药王庙村北汇入辽河。凡河全长102km, 流域面积为1 180.5km2, 凡河大部分河段在山地丘陵之中, 因此蕴藏着较大的水能资源, 在距河源40.7km处建有一座大型水库———榛子岭水库。凡河的主要功能是为流域内农业灌溉及泄洪。
1.2 调查方法
调查于2012~2013年的春季至夏季汛期前进行, 根据研究需要, 凡河流域共设置9个植被调查河段 (见图1) 。河岸带植被调查采用踏查法和样方调查方法。根据评价指标野外调查所覆盖区域的要求, 调查区的长度是水位齐岸的平均河道宽度的10倍。最小样方区域的长度为150m, 适合渠道平均宽度小于或等于15m的河流。考虑到实际采样中时间的限制因素, 最大样方区长度为1 000m, 适合于渠道平均宽度大于等于100m或更宽的河流河段。在调查区域内选取3个50m长的样方区沿两岸进行。调查记录河岸带植被类型、优势物种、高度、盖度等及每个样带内的乔、灌、草物种分布等特征、河岸带植被缓冲区宽度及纵向连续性。同时记录河岸带土地利用特征信息、河岸带周围的土地利用以及人类活动情况。
1.3 评价指标与方法
1.3.1 评价指标
凡河河流植被健康评价由河岸带植被缓冲区的宽度 (WR) 、河岸带植被缓冲区纵向连续性 (LR) 和植被覆盖丰富度 (CR) 3个指标构成。
调查河岸带植被缓冲区的宽度时分别在两岸进行测量, 在50m长的样方区内每10m测量一次植被缓冲区的宽度, 然后取5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该样方区的植被缓冲区宽度 (W) 。当两岸都无法接近时, 采用可接近岸的数据。采用二阶线性关系将河岸带缓冲区宽度转化为标准得分:当W>45m时, WR i=1;当5m
通过河岸带植被覆盖率及植被连续性等级对河岸带缓冲区纵向连续性进行估测打分, 得分范围是0~5分, 再采用简单的标度将范畴级别转化为植被缓冲区纵向连续性指数标准得分 (LR) (见表1) 。分别在两岸对河岸带缓冲区进行纵向连续性目测打分, 当一边河岸可接近, 另一边不能时, 仅测量可接近岸的数据。样点河岸带植被缓冲区纵向连续性指数值是采样点估测的两个指标得分的平均值 (当仅测量一岸时, 采用此数据) 。
根据在各河段两侧选取的3个50m长的样方区, 每个长样方区中设置5个面积为5m×5m样地 (每个间隔10m) , 样地的边界可通过估测, 不必标定边界。通过目测分别估算各样地内乔木 (T) 、灌木 (S) 和杂草 (G) 的覆盖丰富度, 级别在0~5。对每个5m×5m样地中乔木、灌木和杂草的覆盖丰富度估测值进行计算其植被覆盖丰富度指数值 (Ci) , 计算公式为:
在植被良好的样地, 计算的Ci值可能大于1, 此时按Ci等于1计。公式中乔木、灌木和杂草所赋的权重分别为3、2、1, 这与植被所处地理区域及植被覆盖程度和植被结构有关, 覆盖程度高比覆盖程度低的赋值级别高, 乔木比灌木赋值级别高, 灌木比杂草赋值级别高。当植被的主要功能是农业生产, 它就不属于河岸带植被覆盖。最后通过计算各样方区内所有样地的植被覆盖度丰富度指数值的平均值 (当在一岸测量时, 15个得分;两岸测量30个得分) , 得到样点植被覆盖丰富度指数CR。
1.3.2 评价方法
通过计算河流植被健康评价3个指标的平均值, 得出河流植被健康综合指数VR。河流植被健康综合指数值范围为0~1, 分值越大表明河流植被的质量越好。河流植被健康综合指数的分级标准以及对应的河流植被健康等级见表2。
2 结果与分析
从表3中可以看出, 凡河流域各监测河段的凡河河岸带植被缓冲区的宽度指数、河岸带植被缓冲区纵向连续性指数及河岸带植被覆盖丰富度指数值差距相对较大, 植被健康综合指数为0.21~0.76, 河流植被健康等级水平差距相对较大。全流域9个调查河段中凡河与辽河交汇处的黄河子断面的植被健康等级为很健康;夹河厂、老边台及树芽屯断面的植被健康等级为健康;岱海寨、榛子岭、小屯及凡河站断面植被健康等级为亚健康;仅杨坟沟断面植被状况为不健康。黄河子断面植被健康等级最高, 是由于该断面处于凡河与辽河交汇处的上游附近, 位于辽河保护区范围内, 周围人为干扰小, 植物种类比较丰富, 自然植被覆盖度高, 植被带结构完整、稳定。而处于健康等级3个河段河岸两侧或一侧具有相对完整的植被缓冲带。处于亚健康等级的4个河段河岸两侧没有相对完整的植被缓冲带或者两侧均为园林绿化植被, 河岸两侧多被开垦为农田, 植被带结构相对不稳定。对于评价等级最低的杨坟沟河段, 两侧河岸均为农田, 河道内植被覆盖度低, 植被多为农田杂草, 植物种类较少, 植被带结构不完整、不稳定。
3 河流植被保护对策
凡河两岸沿岸边进行农田耕作的应进行退耕还林、还草, 建设一定距离的植被缓冲带, 改变土地利用方式, 减少人为扰动。凡河上游处于低山丘陵区, 河岸两侧农田面积相对较小, 沿岸原生植被相对较好, 植被缓冲带以人工保育为主, 通过生态自我修复就能建立稳定的植物群落。凡河上游植被缓冲带主要起到稳固河岸, 控制径流对河岸的冲刷侵蚀, 同时起到一定的过滤沉淀物和吸收地表径流中氮、磷等物质;因此, 植被缓冲带的宽度应控制在15m左右[6]。凡河中下游河段大部分处在冲积平原区, 河岸两侧为大面积的农田, 河岸带原生植被破坏严重, 乔、灌、草比例不协调, 部分河段必须通过人工建设河岸植被缓冲带;凡河中下游河岸植被带的主要功能是过滤沉淀物和吸收地表径流中氮、磷、农药等物质, 同时具有一定生态景观功能。在立地条件适宜的河道滩涂及河岸两侧, 可适当建设人工湿地, 提高对入河水体中污染物的净化功能, 改善生物的栖息环境。植被缓冲带建设时, 优先选择乡土物种, 乔、灌、草植物合理搭配。
凡河下游流经新区城市段, 其河岸护坡工程应以生态植被护岸为主, 以营造良好的生物栖息环境。植被护岸不仅起到良好的固土护坡作用, 而且可以改善沿岸居民的生活环境和景观质量[7]。
加强对凡河两岸居民的生态保护宣传, 提高居民的对凡河及其河岸植被的保护意识;大力宣传河岸带及其植被管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加强对凡河流域内化肥、畜禽粪尿、生活垃圾及作物秸秆污染的综合治理及处置, 禁止两岸居民将畜禽粪尿、生活垃圾及作物秸秆随意倾倒、堆放于凡河岸边及河道内, 从而保护凡河河流水生态环境。制定并完善凡河河岸带及其植被管理的地方性规章制度, 把河岸带及其植被管理真正纳入到法制化轨道, 同时加强相关法制建设, 对违法乱纪行为从严惩处。
3 结论与讨论
良好的河岸植被缓冲带是河流植被健康的重要特征, 不仅为动物提供觅食、栖息、繁殖和避难场所, 还发挥着陆生和水生动植物生命活动迁移廊道的重要作用。凡河流域植被健康综合指数为0.21~0.76, 河流植被健康等级水平差距相对较大。该文评价结果表明:黄河子断面的植被健康等级为很健康;夹河厂、老边台及树芽屯断面的植被健康等级为健康;岱海寨、榛子岭、小屯及凡河站断面植被健康等级为亚健康;仅杨坟沟断面植被状况为不健康。根据凡河流域植被健康评价结果, 结合野外实地调查, 凡河上游植被缓冲带恢复应以人工保育为主, 通过生态自我修复就能建立稳定的植物群落;而中下游部分河段必须通过人工建设河岸植被缓冲带, 河岸两侧沿岸进行农田耕作的应进行退耕还林、还草, 根据各河段植被带的功能合理建设一定宽度的植被缓冲带。在植被带管理上要通过多种手段加强对河流植被保护的宣传教育, 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 提高人民对河流植被的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尚宗波, 高琼.流域生态学——生态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J].生态学报, 2001, 21 (3) :468-472.
[2]Barbour M, Gerritsen J, Snyder B, et al.Rapid bio-assessment protocols for use in streams and Wad eable rivers:Periphyton, Benthic Macro-invertebrates, and Fish (2nd edition) [EB/OL].2012-05-07.http://www.epa.gov/OWOW/monitoring/techmon.html, 1999.
[3]Parsons M, Thoms M C, Norris R H.Development of a standardized approach to river habitat assessment inAustralia[J].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2004, 98:109-130.
[4]夏继红, 严忠民, 蒋传丰.河岸带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水科学进展, 2005, 16 (3) :345-348.
[5]王劲修, 齐实民, 王惠, 等.山西沁河上游河岸植被缓冲带评价与恢复重建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 2011 (11) :115-119.
[6]诸葛亦斯, 刘德富, 黄钰铃.生态河流缓冲带构建技术初探[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6, 17 (2) :63-67.
3.保护河流湖水的倡议书 篇三
一条健康的河流,应该是自由流淌的,清澈的,人、水、鱼和谐共处的。河流的健康,包含了河流自身的健康,以及社区发展、产业运营和流域保护体系的健康。
保护母亲河,倡导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成为了河流沿岸的人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此,我们在xx年“世界河流日”期间,举办“对话汨罗江”水文生态科考及论坛活动,发出“保护河流生态,建设美丽家园”的联合倡议:
一、做保护河流的宣传者
让公众了解汨罗江的历史和现状,宣传水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正确认识和评价河流生态系统价值,科学普及维系河流健康的新方法, 弘扬人水和谐发展的新理念。
二、做保护河流的行动者
推动公众参与和有效监督,发现汨罗江流域的环境信息,大胆举报向河流直排污水、倾倒垃圾、私挖乱采、电鱼打鸟等违法行为,勇于制止破坏环境和水资源的违法活动;减少水足迹影响,倡导流域内企业参与水资源管理行动;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控制畜禽养殖和农业面源对河流带来的污染。
三、做保护河流的管理者
推动建立汨罗江生态环境保护网络和流域综合管理机制,打造具有中国智慧的河流保护与发展新模式;统筹管理流域水资源与环境需求的平衡,确保河流健康的环境流;控制外来入侵物种,定期开展人工增殖放流;积极植树绿化,保护自然河岸带,减少水土流失,促进汨罗江的生态得到整体修复。
今天,我们与河流同在,善水而行,携手社会各界科学地保护河流生态。
明天,汨水将健康和谐,生生不息,让子孙后代共享母亲河的美丽家园!
4.保护河流的建议书 篇四
长江曾是一个天然的避难所,许多动物在她的保护下,逃过了九死一生的地质灾变。她用自己的身躯灌溉了农田,她用自己的身躯使人类喝到了甘甜的水,人类需要她,动物需要她,祖国需要她,大地需要她,她是祖国心脏的动脉。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多,科技的发达,汽车走进了千家万户。汽车排放的尾气使全球变暖,使得长江源头无法结冰存水,到了春季长江的一些河段可能会出现水量不足的现象。
随着旅游团的到来,一些不文明的游客向江中丢弃杂物,还有一些工厂排出的废水让江水严重污染,使得一些生物走向死亡,甚至灭绝。其中最严重的就是白鳍豚了,现在已经全部灭绝了。
为了我们自己,请大家做到以下几点:
1、在长江上游多种以下植被。
2、减少用水量。
3、不用吧污水直接排入江中。
4、要低碳、环保、节约能源。
5.保护河流的作文 篇五
那天,工厂隆重的开业了,小鱼也随着人们的笑脸玩的更开心了,随着工厂的开业唱的更高兴了,可是,事情并不像他们所想的那样……
工厂开业后,把管道接上了小河,从此,天天向小河排放废水,这,对小河里的居民来说,无疑是一枚枚“重磅炸弹”,从此,河里的鱼儿不再玩耍,荷叶不再跳舞,他们已全变的奄奄一息了,哪里还顾得上寻乐呢?日日夜夜都受着煎熬,日夜希望这家工厂早日迁走,然而工厂却不如它们希望的那样,生意日益红火起来……
工厂可以搬迁,而小河里的居民们能到哪里去呢?它们唯一可以做的`,只有躲避和等待。
不久,事情非但没有出现转机,还有几家工厂看见这家工厂的生意红火,也搬到了河边,从此,河里面的居民全部死了,原本清澈见底的小河变成了人们需要捂着鼻子走过的臭水沟,成了寸草不生的地方……
6.保护河流的议论文 篇六
但是,自上世纪中后期开始,水污染日趋严重。苏州河,以其较典型的工业污水造成水体污染,严重黑臭而全国“闻名”。城市绿化包括公共绿化和建筑绿化,在通常的印象里,绿化是百利而无一害的,然而,由于设计不甚合理,绿化同样会为城市水体的面源污染“出力”。笔者发现,在绿化周边一圈没有设置便于集水下渗的地形造型,造成在大雨时,大量雨水未及时下渗而形成径流进入城市雨水管渠。如果此时,绿化区刚施肥或喷洒杀虫剂不久,那么,肥料,杀虫剂将随雨水进入管网,最终进入水体,对水体造成污染。据国外文献可知,露天停车场的地表水径流中含有多种污染物。
人类的不文明行为,也给水体带来了许多污染。例如:直接向河流湖泊中随手乱扔垃圾;随地乱扔果皮等。这些行为将会为水带来氨氢,脂肪,油脂等污染物,甚至是金属离子。
所以,我们应该珍惜水资源,减少水污染,不乱丢果皮和乱洒农药。节约淋浴用水,沐浴露的水不要乱排放入河水中。切勿向河流中随意倾倒污水和杂物;减少使用洗洁精,购买无磷的洗涤用品。
保护环境,保护河水,人人有责,让我们一起行动吧!
7.国内外城市河流保护的比较研究 篇七
吴欢,马念
(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重庆 401121)
摘 要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对河流影响的加剧,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正迫切需要对河流进行保护和治理。通过国内外城市河流保护和治理案例的比较研究,分析在治理理念、管理机制和技术方法三个方面的差异,提出国内河流保护应有合理的目标,实行立法优先,多部门和多学科合作以及统一管理的机制,同时重视河流保护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倡导公众参与,以期实现人、城市、河流三者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关键词 城市河流
河流保护
生态理念
管理体制
多学科综合
A Comparative Study on Urban River Protection in China and the Foreign Countries
Wu Huan, Ma Nian T.Y.LIN International, Chongqing 401121,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making serious influence on river in China, more and more cities are urgently needed for the protection and treatment of urban rivers.Through the comparison between domestic cases and abroad, the differences in treatment concept, management system and technical method are analyzed.It argued that urban river protection should be have reasonable goal, implementing legislative priority, and multidisciplinary cooperation and unified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also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in relationship between river conservation and the land use, advocate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Key words: urban river, river protection, the concept of ecology, management system, combination of multiple subjects 引言
翻开地图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滨水而建,而且越是著名的城市,越是靠着大江、大河(如果不是湖滨或海滨城市的话)。河流哺育了城市,城市也因河而扬名。但近一百多年来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中河流的自然形态被改变,河流系统的活动空间被侵占,河流水生态系统平衡被破坏,水域生态功能降低,河流正逐渐失去其生命力,变为城市的污水沟。
从20世纪中期开始,西方发达国家开始了从避害观到资源观,从资源观到生态观,从单一目标管理到流域综合管理的城市河流治理和保护的历程转变,并在此期间积累了不少有价值的成功案例。而我国从20世纪末至今,也开始认识到人类活动、城市化过程等对河流环境的千扰和破坏,实施了一系列针对城市河流的保护研究和工程项目。
2国外城市河流保护与治理经验借鉴 2.1国外城市河流治理案例[1] [2] [3](1)巴黎塞纳河[4] [5] 塞纳河的治理思路为治河先治水。在防洪工程中并重考虑河流的生态环境,人文景观等,使得治理后的河流不但水质良好,而且给人们提供了好的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同时强化相关的法律法规,保证河流治理。(2)瑞士莱茵河[6] [7] [8] 瑞士治理河流的经验之处在于:强调公众参与,加强人们的保护意识,并且通过环保立法来督促人们的行为;在涵养水源方面,通过源头的地表自然地貌的恢复,以达到保护水源的水量和水质要求。经过多年治理,莱茵河的水质已有很大程度改善,生物多样性基本恢复到了二战前水平,实现了“莱茵河2000年行动计划”确立的生态建设目标。(3)伦敦泰晤士河[9] [10] 伦敦泰晤士河经历了两次的污染高峰,对河流的污染严重,政府找出污染的主要因素,并且做出相应的措施,其治理方法是严格规定污、废水的排放标准,使得河流的污染源得以控制;立法改革河流治理管理体制,形成健全的河流管理体制,保障河流的安全。泰晤士河现在已重新跻身最清洁的城市河流之列。(4)德国莱茵河[11] [12] [13]
莱茵河的治理紧紧跟着德国制定的行动计划,明确三大目标,分阶段治理,由浅入深的对河流进行治理;并且通过各级政府和企业齐心协力,投入资金,共同落实整治措施,使得莱茵河的治理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莱茵河中生活着63种鱼,曾经绝迹的鲑鱼重新出现,这些都反映了莱茵河治理的成就。(5)维也纳多瑙河[14] 维也纳城市河流治理在传统河流治理理念的基础上,突出“生态治理概念”一大特点,并贯穿到防洪,经济开发和治污等各个领域。利用现代的“亲近自然河流”的概念和“自然型护岸”技术,把河堤由过去的混凝土人工建筑改造成适合动植物生长的模拟自然状态的护堤,缓解了水土流失和初步净化了流入河流中的水。(6)华盛顿波托马克河
在华盛顿波托马克河的治理中制定了“河流监管计划”,即志愿者为保护河流生态性贡献力量,志愿者的监管工作不但已经成为河流监管维护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且对非法活动形成了明显的威慑作用。由于这些不取分文报酬的志愿者的辛勤工作,波托马克河的生态维护工作已经进入一种良性循环。(7)首尔清溪川[15] [16] 韩国首都首尔在治理清溪川之始就制定了“清溪川复原计划”。治理中拆除了耸立的高架桥,搬走了河道上厚重的水泥盖,清除了河床里常年淤积的污泥浊水。净化水质,丰富水量,并且通过严格的管理措施和公众的参与,对水质的变化由严格的监测,能够及时的处理紧急情况。(8)渥太华里多运河 在公众中建立了很强的环保意识,使得人人参加环保;政府在治理过程中综合考虑运河的生态保护、人文环境、经济效益等;在后期的河流维护过程中,有相应的维护机构,并且有详细的实施细则。(9)新加坡河[17] 治理亮点是沿河人性化的规划设计,充分体现了新加坡建设花园城市的内涵;另外就是“水道认管计划”,更加突出了公众参与的重要性。政府部门的管理和投资,公用事业局积极与非政府机构,如民间的水道监察协会合作,通过公众教育和公众参与,维护河流和蓄水池的洁净。
总之,很多国家都在对破坏河流自然环境进行反思,并逐渐将河流进行回归自然的改造和建设。90年代以来,德国、美国、日本、法国、瑞士、奥地利等国纷纷大规模地拆除了硬质衬砌。其实,撤除衬砌的资金投入要比铺衬砌昂贵得多,但这些国家普遍认为,保持河道的自然环境对保护动植物资源、保护水质、防止水土流失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对河流采用生态护岸,修复水边植物群落与河畔林,还河流以空间,恢复其优美、宜人、充满生机的原貌,已成为当今国际上河流建设的主要趋势之一。
2.2国外城市河流保护与治理案例评述
综观上述国外河流治理的典型案例,可以归纳出国外在河流治理方面的如下特点:(1)立法优先
先立法后做事是发达国家在河流治理方面的最大特点。法国、瑞士、英国都制定了河流治理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2)跨地区、多部门的合作机制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为了让莱茵河尽快重现生机,莱茵河全流域9国及欧盟代表于1953年成立了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ICPR)。ICPR常年仅有12名成员,最高决策机构为各国部长参加的全体会议,一旦形成重大决策,各国随即分工实施,费用各自承担。在ICPR的高效协调下,多年来沿河各国唇齿相依,民众携手结成利益共同体,共同治理这条“欧洲的下水道”[18] [19]。(3)目标明确
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制定的《2000年前莱茵河行动计划》,以生态系统恢复作为莱茵河重建的主要指标,最终确定的三大目标是:①消失的物种,比如鲑鱼等,要重新回归莱茵河。②莱茵河水要始终适合作为饮用水使用。③河底的沉积物基本不含有害物质。
韩国为治理清溪川制定的“清溪川复原计划”中明确提出了“让孩子们能够放心在河中戏耍,让更多的鱼种在水中栖息”的目标。(4)多样化的管理模式
英国成立泰晤士河水业管理公司负责对全流域的水资源进行管理与保护,韩国清溪川成立了专门的管理中心,新加坡由政府的公用事业局与非政府机构合作监管。(5)多渠道的资金筹措模式 法国巴黎塞纳河采用间接市场化模式凑集经费:①政府预算拨款;②划拨土地给管理机构,其可获取土地直接建设使用或租用产生的经济效益;③沿河收取管理费,如收取船舶停泊费、码头使用费等,以弥补资金来源的不足[1]。
美国田纳西流域的资金来源主要为:①政府拨款及低税政策;②开发电力等赢利项目积累资金。③面向社会发行债券筹措资金。(6)重视公众参与
瑞士联邦政府 的“人与环境”课程,美国波托马克河“河流监管计划”的志愿者参与,新加坡公用事业局的“水道认管计划”,台湾省高雄市建立的爱河环保博物馆等都在加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提倡公众参与起到良好的作用。
3国内城市河流保护状况 3.1国内城市河流治理实例[20]
(1)北京南北护城河
在治理过程中,以再生水为景观水的来源;引水节水,充分利用雨洪资源,并且以“生态治河”为知道思想,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水和谐;河道整治与管网改造同步,一条一条的治理河流,让河流恢复自然生机。(2)上海苏州河
本着治水先治污的思想,采用科学治水的方法,让河水流动起来,“流水不腐”,解决了污水回荡问题;水生态环境保护与水生态环境建设并举、水污染防治与水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点源和面源同步控制、新老污染源同步控制、水质和水量并重;制定科学的资金筹措机制和部门的协调合作机制。(3)天津海河
以恢复城市河流的经济功能为目标,改进城市经济空间布局,海河沿岸服务业发展呈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并且充分体现出城市反哺河流的辩证关系:。(4)广州珠江
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协同致力于河流的治理,在治理中统筹规划,统筹考虑治水、建设、旧城改造、生态、文化各方面的需求。(5)南京内外秦淮河
采取“排涝与治污并重”的方针,通过引江换水补充淮河的水量;并且从文化内涵、水体水质、两岸景观、管理水平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提升成果,使之成为生态之河、文化之河。(6)沈阳浑河
浑河的治理采用标本兼治,建立生态污水厂,治理污染与发展经济有机结合,运用区域协调共治,在各城市设立“中部城市群环境保护联席会议制度”。(7)西安护城河 首先将河流的功能定位于蓄洪和景观,采用“先治理,后发展”的方针,通过财政举债,以河流治理带动区域发展,以区域开发支持生态建设,在河流治理中用最小的投入、最低的建设成本来获取最大的环境、生态效益。(8)南昌玉带河
以“生态、景观、水脉、文脉”为思路,“先求其通、次求其宽、再求其美”,每天引来80万立方米优质水,注入八湖两河中,让死水变成活水。治水生财是南昌治河的一个意外收获。青山湖的改造最初只是当作环境工程来做,结果其改造后的经济效益大大超过了预期(9)成都沙河[21 [22]
整治沙河的定位是“自然性、生态性、亲水性”;在沙河治理技术方面,大量采用生态工法,恢复和强化河流的生态功能,增加河流环境容量;塑造以“沙河八景”为代表的城市河流文化等等;在管理上,鼓励居民搬迁的时候采用配套土地安置的机制,以整治后沿河土地的增值效应来筹措资金。
3.2国内城市河流保护案例评述
综观上述国内几个主要城市河流治理的典型案例,可以看到国内在河流治理方面的如下特点:
①国内城市越来越重视城市河流对城市的综合服务作用。
②从上海、广州、沈阳等城市河流治理的经验来看,其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部门、地区协同治理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这是由河流的整体性决定的。
③各城市根据各自不同的条件,采用了不同形式的资金筹措形式:上海治理苏州河的利用外资模式(世行贷款、亚行贷款和国家开发银行贷款等等);成都治理沙河的土地置换筹措资金模式;西安的财政举债模式。
④重视河流文化内涵的挖掘。如,南京的秦淮河文化;成都以水文化、桥文化、茶文化、诗词文化为代表的古蜀文化等等。
⑤河流生态性治理受到普遍认可,但有的仅仅停留在概念或宣传上,对生态工程理念及技术方法上认识不足,在具体实施上差异较大,有的工程并不生态化。仅靠远距离调水、换水,河流自身的环境容量并没有得以恢复或加强,河流缺乏生命力。
⑥单纯强调政绩,违背科学原则,虚夸治理效果的情况也是有的,一条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的河流,希望其几年时间就可以治理是不现实的。
4国内外河流保护与治理之差异比较 4.1治理理念方面
①国内河流治理上重技术、轻管理,对河流治理技术探讨得多,对河流管理机制的研究限于泛泛而谈,跟现行政策、体制相去甚远。
②国内重形象,轻实质。在河流治理的目的方面,地方政府更看重工程形象,因此花大力气在滨河人造景观及休闲娱乐设施的建造,而河流本身生态方面顾及太少,河流反而成了陪衬。
③缺乏保护意识,“先破坏,再治理”,造成不可逆。在城市化建设的高潮中,每年都有数条的城乡河道被填埋,河滩、湖泊、湿地正在逐渐消失,这些错误的城市河流改造方式,致使部分明河变成暗渠,昔日流连忘返的独特环境变得十分平庸,原来流动互通的水系变成了支离破碎的污水沟或者污水池。原有河道、湖泊中生物生育繁殖的环境与自然生态群落遭到彻底毁灭,使城市水系失去了自我净化的能力。而在全国城市中90%的河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50%以上的河道存在严重的污染,75%的湖泊受到人工的污染,而且其中绝大部分的湖泊已经超越了生态自我修复的临界点。
4.2管理机制方面
①国外重视河流治理立法,而且是先立法后做事。尽管国内相当多法律法规都跟河流管理有关,但是河流的保护治理缺乏专门法律支持,而国内强调的是各自探索,很多项目不仅付出了高额代价而且使城市河流失去了再生的机会。
②普遍缺乏部门、地区协调机制,各自为政,条块分割、部门分割。同一条河流水利部门做水利规划,环保部门做环保规划,部门做绿化规划,市政、环卫、绿化、水务、航运都有各自的规划,但相互之间并不统一,实施起来更是各自强调各自的重要性。
③缺乏公众参与意识。官员看重政绩,工程师看中指标,在治理目标、方法、实施过程等等方面忽视了河流保护与治理项目中公众的主体性。
4.3技术方法方面
由于河流管理上的部门分割,水利部门管水资源、环保部门管水污染、环卫部门管固废、园林绿化管景观,长期形成了水利、环保、给排水、市政工程、景观建筑、环境设计、生态学、社会学、历史学、城市规划等专业之间隔阂,缺乏互相交流、互相吸收、互相配合。
5结语
每条河流都是独一无二的,各个国家和城市的情况也千差万别,不可能指望完全照搬他人的经验来解决自己的问题。但是我们仍可以从对国内外城市河流保护的比较研究中,获取如下一些成功的共性,并加以借鉴和创新,以期更加科学合理地对城市河流进行保护,实现人、城市、河流三者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1)立法优先
建议制定专门法规来明确、规范城市次级河流保护。充分运用法律、经济的手段,推进依法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手段要依法实施,要避免运用行政权利带来的不恰当的行政干预。
(2)多部门合作,统一管理
从城市河流的环境、生态、社会和文化的整体功能出发,需要城市规划、水利、环保、园林、环境卫生等部门共同参与管理。多部门的密切协作,能使各自的管理思想、观点相互交汇和融合,确保城市河流规划和治理方案的全面性、科学性,避免因片面的知识、技术偏好而导致河流管理决策的不当[3]。
河流是城市的一部分,河流保护与治理问题理应纳入城市规划范畴进行管理,其保护规划应作为城市规划的一部分同时编制,特别是设计生态、景观、防洪等用地的控制方面,要与城市用地一并加强控制。
(3)合理确定城市河流治理的目标
在城市河流治理、整治或生态恢复规划时,应该明确不同河流的功能、要求达到的不同的目标,并根据国家和地区的环境保护和水体质量要求,规划分阶段实施的时序等。(4)技术上,提倡综合治理,鼓励学科交叉和技术合作
河流生态保护中涉及到多学科相互借鉴,有水利、景观、环保、规划、管理等学科的相互交融,不能只是片面的重视哪一个或者几个学科和技术。在河流保护的规划设计时应考虑多学科的合作、鼓励多种新技术和新材料的运用。(5)重视河流保护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在以往城市建设中,河流得不到有效保护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建设对土地数量的无限需求,出于短期的经济欲望而忽视了城市河流的功能,忽视了良好的城市河流生态环境对土地价值的增值效应及城市河流对城市经济(特别是对第三产业)格局的积聚效应。
将城市河流保护纳入城市规划来进行控制,针对性地对河流分段定位,制定差异化的目标,严格控制不同层次的河流功能用地,才能保证河流的整体功能的发挥,更好地为城市经济及公众生活服务。(6)倡导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既可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又可使保护实施工程得到公众的支持,使实施过程更顺利,同时也是公众教育的最好渠道。
参考文献
[1] 陈志萱, 赵剑英, 等.国外城市河流治理面面观(上)[N].经济日报, 2006.8.9 [2] 王宝锟, 李正信,等.国外城市河流治理面面观(下)[N].经济日报, 2006.8.16 [3] 卫明, 陆静依.日本横槟市水环境综合整治综述与启示.水利规划设计[J], 2001(2):35~38 [4] 于一凡.巴黎市区塞纳河滨水空间的整治与利用[J].国外城市规划, 2004, 19(5):85~87 [5] 宋金凤.欧洲水环境的观察与思考[J].观察与思考, 2007(18):54~57 [6] 刘恒, 陈霁巍, 胡素萍.莱茵河水污染事件回顾与启示[J].国外水利, 2007(7):55~58 [7] 德国队莱茵河的整治开发[J].水路运输文摘, 2005(7):23~24 [9] 张云.含蓄表达历史的现代景观设计以伦敦thamesbarrier公园为例[J].世界建筑导报, 2006(12):22~25 [10] 陈致泰.治理污染要将“治本”放在首位——由英国泰晤士河治理得到的启示.中国改革论坛, http:///cirdbbs/dispbbs.asp?boardid=12&id=147611&page=1&star=1.[11] 周刚炎.莱茵河考察随记.水利水电快报[J].2007, 28(5):32~33 [12] 韩震中.莱茵河流域的防洪措施与管理[J].中国水利, 1999(5):43~44.[13] 姜彤.莱茵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的经验对长江中下游综合治理的启示[J].水资源保护, 2002(3):45~50 [14] 朱晨东.赴德国奥地利考察报告[J].北京水利, 2003(1):7~9 [15] 新京.清溪川的变迁[J].环境经济, 2007(3):60~63.[16] 何勇.清溪川复原——城市生态恢复工程的典范[J].北京规划建设, 2004(4):102~105 [17] 李满.一些国家和地区如何治理污水—新加坡[N].经济日报, 2007.8.22.[18] 郭焕庭.国外水流域污染治理经验及对我们的启示[J].环境保护, 2001(8):39~40 [19] 汤建中, 宋韬, 等.城市河流污染治理的国际经验[J].应用生态学报, 1996,7(4):439~448 [20] 李予阳, 徐文营, 等.“城市河流,让我们重新认识你”系列报道[N].经济日报, 2006.8.1~8.24 [21] 杨玉培, 谢玉常, 刘禹全.沙河综合整治初步研究[J].四川建筑, 2002,22(1):25~31 [22] 许蓉生.在环境建设中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都市复兴滨水区域的探索与成就[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06,14(2):62~64
作者简介:吴欢,生于1979年9月4日,女,回族,重庆人
8.保护河流倡议书 篇八
2013年保护山川河流志愿服务活动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引导全校教师和学生树立生态环保意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共同参与到弘扬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家园的行动中,经研究,决定在全校开展保护山川河流的生态文明志愿服务活动。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以防范和解决损害学生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珍爱自然,保护生态,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二、活动主题
保护山川河流〃建设美丽家园
三、活动内容
(一)开展“保护山川河流·建设美丽校园”宣传教育活动
1、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结合十八大报告和《绿色湖南建设纲要》的要求,教育和引导广大师生关注生态环境。结合升旗活动,举行动员大会,倡导适当消费、绿色消费、文明消费的消费模式,倡导抵制高能耗、节约水电气、使用节能产品、远离一次性用品、拒绝塑料袋、绿色植物进家庭、无纸化办公、文明餐桌行动、拒食野生动物、绿色出行等十大两型环保行为。
2、开展“小手牵大手,环保知识进万家”的宣传活动,少先队组织广大学生,以“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家园”为主题,向家长普及低碳生活理念和环保知识,广泛传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不断提高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能力,提倡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使广大学生及家长真正成为生态文明与山川河流自然建设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3、9月9号各班上好一堂主题班队课,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上好生态环保课,传授生态环保知识,对学生进行生态环保教育和科普宣传。9月份第二个星期举行一次手抄报制作比赛,第三个星期组织一次绘画比赛,少先队进行展评。
(二)开展“保护山川河流·建设美丽家园”环保实践活动
1、发动学生举行沱河垃圾清理活动。
2、学校成立文明劝导志愿服务队,维护校园环境卫生,捡拾白色垃圾,纠正乱扔垃圾、损害树木、攀花折枝、踩踏绿地等不文明行为。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保护山川河流志愿服务活动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各中队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
(二)突出重点,深入推进。各中队要强化对少先队员的环保教育,注重队员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
9.保护河流倡议书 篇九
大家好!
我们的家乡在美丽的杭州湾畔,我们为杭州湾湿地而感到自豪!从小,我们就伴着波涛澎湃的钱塘江涌潮,捡拾滩涂上蛤蜊泥螺长大。我常常和小伙伴们采下堤岸雪白的芦苇,尽情地玩耍着,在滩涂上抛下一串串欢快的小脚印。那时候的我,感觉杭州湾湿地真美!
这学年,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杭州湾湿地:用仪器测量她的水质,用彩笔描绘她绚丽,用歌声赞美她的富饶,用双手保护她的身躯……咱们用小公民的行动,美化着这片绿色的湿地——杭州湾变得更美了!
社会各界的叔叔阿姨们一起来到即将建成的杭州湾跨海大桥游览,共同关注着大桥下一片宝贵的湿地资源。“世界银行赠款500万美元支持杭州湾湿地保护,到明年大桥通车时,游客在大桥上,能看到海鸟起飞、鱼虾成群的美景。”这多么令人欣喜万分哪!作为家乡未来的主人翁,今天,我们还想用我稚嫩的声音,向全市的红领巾,向社会各界的叔叔阿姨们发出以下倡议:
1、自觉地爱护湿地里的每一种生物,珍惜每一寸水土,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
2、无论您从事什么工作,希望您都能成为一名杭州湾湿地保护的义务宣传员。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相信咱们的杭州湾湿地一定会成为最美的“湿地公园”,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来慈溪观光游览!
有您的支持和参与,您才可以看见人与自然和谐的动人场景:人们在岸边垂钓,芦苇在和风中恣意生长,白鹭在水草中安宁的栖息,跳鱼在滩涂上跳跃,鱼虾在清水中畅游……
xxx小学“xxx”环保小社团
10.保护环境倡议书 篇十
亲爱的同学们:
优美的环境,让我们懂得珍惜,学会爱护;优美的环境,让我们知书达礼,更加文明;优美的环境,让我们学习进步,道德高尚;优美的环境,让我们学会谦让,学会做人。学校是我们的家,我们是学校的主人,为了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我们倡议全校师生“爱我校园,从我做起”的校园文明行动。
一、不乱扔废纸、果皮纸屑、零食口袋、不随地吐痰,并提醒和监督乱扔垃圾的同学,自觉养成良好的清洁卫生行为习惯。
二、不在走廊、楼梯间、操场等场所吃食物,不在墙壁、课桌、树木上乱写、乱画、乱刻,不磨损墙壁;
三、节约能源,用水、用电一定要及时关闭,杜绝浪费现象。
四、养成弯腰小手拾垃圾、杂物的好习惯,勇于同清洁不良现象作斗争。
让我们从点滴做起,爱护校园环境,自我约束,相互监督;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校园环境,珍爱我们共同的家。
11.保护河流公益广告语 篇十一
2.参与保护母亲河行动,构建首府绿色屏障。
3.用青春、汗水去铸造秀美山川。
4.倡导生态道德 保护母亲河。
5.同饮一河水,共护母亲河。
6.母亲河,我与你同行。
7.小事做起来,保护母亲河。
8.参与生态环境建设,接受生态道德教育。
9.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是生态环境建设的生力军。 实施“保护母亲河行动”,促进黄河生态环境保护。 保护母亲河、保护生态环境是每个人的应尽职责。 引导青少年自觉保护环境,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美化新宁夏,保护母亲河。
10.共饮黄河水,保护母亲河.
11.投身环境保护,让青春闪光。
12.倡导环保理念,增强环保意识。
13.提高环保素质,投身黄河生态治理。
14.为同一条河,献同一份爱。
15.生态道德我实践,天天环保宁夏行。
16.珍惜生命之水,让母亲河更美丽。
17.为同一条河,献同一份爱,争做宁夏环保人。
【保护河流倡议书】推荐阅读:
河流水塘整治06-19
《河流》教学反思07-11
家乡的河流作文07-14
河流清洁行动总结11-20
河流调查报告12-31
四季河流作文400字10-28
形容河流气势的词语12-17
河流生态水文系统研究01-02
地理会考《河流》测试题08-21
夕阳·河流·人家美文欣赏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