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教学反思2(精选12篇)
1.中学英语教学反思2 篇一
必修1第一单元第2课第1框 价格变动的影响
教学反思
《价格变动的影响》教学反思
海南华侨中学
王仁政
在这次的优质课评比中,我上了一节《价格变动的影响》,准备的过程很辛苦,但上课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下面我谈一下自己的课后教学反思。
一、内容简介
1、以现实生活中H7N9禽流导致活禽价格下跌为例:师生共同分析价格变动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1)H7N9禽流感导致活禽价格下跌为例,引导学生归纳出:一般来说,价格变动会引起该商品需求量的反方向变化;
(2)超市里大米,酱油等价格变动对顾客的影响与黄金价格下跌引致各地抢购风潮对比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出: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3)禽类饲料市场与鱼、虾等海产品市场的冰火两重天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出: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2、以H7N9禽流感对禽类饲料生产的影响为例,师生共同探讨价格变动对生产
经营的影响。
(1)调节生产规模;(2)提高劳动生产率;(3)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
(4)促使商品生产者的优胜劣汰(教材没有这个知识点,但学生可以推导出来)
二、成功之处
1、教学设计的思路清晰、严谨,一环紧扣一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过渡自然,语言精练,问题设置合理,举例典型,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抓住社会热点,能
激发学生兴趣。
2、采取图片展示、问题设置、学生讨论、列举事例等多种方式来组织教学。
3、板书设计合理,能有效整合所学的新知识。
4、课后探求作业新颖、有效,抓住社会热点,激发学生兴趣。设置的思考题为,在H7N9禽流感的影响会对,居“海南四大名菜”之首的文昌鸡产生什么样 的影响?
三、不足之处
1、备课过程,既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备学生这个环节做得不够,对琼大附中学生的知识储备、知识视野,了解不足,所以导致在问题设置,学生启发、引导等环节不是很理想。
2、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评价的广度、深度明显不够。
3、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引导、启发不够,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的有效性没有得到充分运用。
4、德育目标未能充分实现和挖掘。
四、改进措施
1、将成功之处继续继承和发扬。
2、完善不足之处,积极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进一步突出新课改理念,进一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3、坚持理论结合实践相结合,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节课、一个教学反思并不能提高一个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贵在坚持和保持认真、谦虚的态度,因此,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学习,虚心请教,精心备课,认真上课,细心反思,争取实现自己的梦想,当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在三尺讲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中学英语教学反思2 篇二
要提高学生探索求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老师要注意让学习气氛愉快和谐,师生的关系要平等友好,讲课要生动而有趣,在课堂上要自然大方,要让学生体会到你的真诚和友爱的态度,让学生感觉到你对他们的理解、信任和尊重。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师生间的互动,要提供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比如,在课堂的讨论上,老师提出其精心编排的题目,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环境中来讨论。既可以独立地思考,又要互相互启发。在这样的讨论中,加强学生思考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参与性,提高教学质量。
二、重问题情境, 让学生亲近数学
要让教学具有有效性,就是让学生的学习有效,而学生要有效地进行学习的一个必然的条件就是要有一个学习的方向。人的思维过程开始于问题情境的创设。老师在对问题情境进行创设的时候要尽量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要解决的问题上。这样做的目的一个是为学生明确一个学习的目标和方向,另一个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有效教学要达到的理想效果就是,课还没开始,学生就已经对所要讲的内容产生了兴趣,然后,在课堂中让学生对所讲的知识越来越有兴趣,等课讲完了,学生仍然意犹未尽。要想达到这样的一个教学效果,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变学生的被动为主动。
三、重动手操作, 让学生体验数学
通过自己的动手来得出结论可以开发学生的想像能力和思维。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对学生的直接经验多加关注,让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去发现新的知识,然后对新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像能力。比如在学习立体图形这节课时,我们可以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的基础上来让他们去总结和交流对自己所学的有关立体图形知识的感受,可以启发他们自己去动手制作一些立体图形,并且依据做好的图形,稍加想像去构造出生活中的景像来。
在讲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这节课时我们可以组织这样的小活动:一是比赛制作对称面具。要求学生用卡片或者纸板来制作对称的图案的面具,进行比赛。一定会让参加比赛的学生在笑声里感到学习的乐趣。二是收集一些有着对称花纹的昆虫或者动物的照片来进行展览。三是借助学生比较熟悉的、比较滑稽的娃娃头像,让它的眼睛不对称,让学生想办法如何让它变成对称的,通过这样的一个方法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是轴对称图形。这样,把知识放在游戏中来让学生学习,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对象更加形象,更加有趣味。
四、重生活应用, 让学生实践数学
所谓学以致用,数学是一门科学,老师在课堂上传授了学生知识以后就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去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问题。在实践的过程中既可以让学生真正地掌握所学也可以让学生们知道学习数学的用处所在,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明白数学在生活中也是无处不在的。从而让他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对于生活中的困难也要学会用数学的方式去解决。
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和说明主要指的是要学会用数学的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为什么会是如此。比如:屋顶为什么是三角形?汽车的保护栏为什么是平等四边形?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等等,这中间自然有些原因是物理属性的原因,可还有一种原因就是数学的原因。比如,用到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平行四边形是不稳定的、圆形是具有旋转不变性的等等。用数学的方式去处理生活中的问题是运用了数学的思想解决了实际中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这一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对学好数学更加有把握。
五、结语
3.中学英语教学反思 篇三
一、使用教材的反思
要更新对教材的认识理念,不能抱着教材不放松。我们知道新高中英语(SB)所做的改进,以“热身”、“读前”、“阅读”导入,词汇调整,完全达到了课标要求,Using language中各个部分活动联系更加紧密,加强基础训练,降低听力难度,写作指导更加详细。新的英语教材学生用书有九个板块:Warming Up、Prereading、Reading Comprehending、Learning about Language(Discovering 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Using Language(Listening、Speaking、Reading、Writing)、Summing Up,Learning Tip、Reading for fun。我们在处理的时候应分清主次,把“阅读”、“语言学习”、“语言运用”作为重点内容,把“热身”、“读前”、“小结”、“学习建议”、“趣味阅读”灵活处理,可作有效增减。在处理语言运用环节“speaking”部分,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文化背景,改变语言应用中的listening 部分。学生用书中有一个题目和训练,在练习册部分还有两个听力练习题,在处理时也要作相应的调整,或者删减。听力材料有的生词多了,教师可以板书出来,先教学生认识。听力的回答问题题型有的过难,我们也可以编成填空或判断题型。新教材可以说是一“半成品”,作为一线教师要了解自己所教学校和所教班级的情况,对教材因地制宜地处理;根据学生的基础,灵活处理教材中的内容,因材施教。
二、使用工具书的反思
新教材对学生的要求很高,词汇量要达到3500-4000,我认为学生要有一本《英汉词典》、《双解词典》。不同的工具书用途的侧重不同,学会使用工具书、合理使用工具书无异于找到了无声的教师,它能有效地帮助我们理解并掌握一些单词、短语、习语和句型的具体用法。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不可能面面俱到,高中阶段的英语语法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会感到很难,一本英语语法手册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上过的语法,学生上课摘笔记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有了语法手册,他们可以课后复习,加强训练。对难点的语法,如定语从句、名词从句、虚拟语气、——倒装句、非谓语等的用法,课后还可以进行专题学习。
三、教学对象上的反思
英语教师首先要摒弃传统的“以教案为本,以课本为本,以统一的标准评价为本”的传统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整齐划一。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首先要把学生当成一名自然人、完整人来看待,然后才是学生——教育的对象;课堂教学中一切活动设计都要符合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道德属性。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成材。另外,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生活学习习惯、情感态度、知识能力,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对英语学习的理解、对这门语言难易程度的期待等,充分了解学生的认识方法、学习策略、社会的发展、时代的需要和产生的责任等。
四、教学过程的反思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作为一名教师,对于课堂教学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必须进行评判性的反思,学生过程的反思通常包括课前反思、课堂反思、课后反思。教课前反思主要是面对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如何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反思是一种难度较高的短时反思,它是教学的过程中及时、主动地调整教学方案策略,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效和高质的目的。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英语课后反思:1、教学随笔;2、问卷和调查;3、听课;4、教学报告。它们都是教学过程反思行之有效的办法。教学过程反思些什么?我认为教师应着重反思这些内容:教学行为是否明确?课堂活动是否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能否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使用交流?能否在教学中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课堂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等?教然后知不足,一节课上难免留下些遗憾,课后教师对新知导语、课堂气氛、学生思维、课件应用、板书设计等方面做出反思,其可作为以后教学的借鉴和思考。
五、教学方式上的反思
4.初一英语教学反思2 篇四
江西省西山学校
李新生
由小学进入初中,是人生旅途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初一学生学习英语,随着时间的推移,课程内容增多,难度加大,就会有一些学生把这门课当成负担,到初二出现分化,部分学生厌学。作为英语课任课教师,如果对此没有清醒的认识,并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解决好中小学衔接问题,就会陷入一种盲目的境地,以致影响教学效果,影响学习质量和跨世纪人才的培养。经过实践和努力,我认为要大面积提高中学生的学习质量,必须在解决中小学衔接问题中抓好学习英语的“六项起始工程”。
一、从明确学习目的入手,初步构建学好英语的“目标工程”
人的各种活动都是有目的的行为,同时也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性不明确,对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只处于肤浅的了解,缺乏正确的强有力的学习动机。
基于这种状况,我注意在第一节课开始就重视讲解为什么要学英语的问题。在以后的讲课中,同样处处进行为祖国建设,为未来的工作进行英语学习的目的教育。通过课内外的多种形式引导和灵活多样的思想教育,使学生初步认识到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懂得了它与祖国现代化建设的关系,明白了祖国建设对他们提出的要求,懂得了世界发展对他们提出的挑战。这样,从初一开始学生就基本有了比较明确的学习目的,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从基础知识入手,构建学好英语的基础工程
首先让学生懂得每个英文字母发音是怎么来的,它的舌位如何。特别是舌齿音,学生很难把握,总是出错,但经过努力,总能摆脱汉语拼音的束缚,为下一步学习,为今后学单语、记单词打下了记忆和查阅的基础。其次,在字母格式上,学生总分不清上、中、下,不是出格,就不够格。为此,我曾自编了几句格式口诀,让学生掌握,从而避免了格式上的困难。为了使学生及时巩固,我在班上搞字母书法竞赛,既进一步熟练了字母的读音,又提高了学生的英语书法水平。
三、从培养兴趣入手,构建学好英语的“心理工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学习发生了兴趣,才会享受学习的欢乐,从而更加热受学习。所以是否喜欢英语,是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据此,在英语教学中,我着重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因势利导,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我注意采取了以下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①“以美引趣”,即尽量注意用美的语言、表情、动作、板书等去激发学生的兴趣。②“以奇诱趣”,即注意用新奇的内容和方法,诱发学生的兴趣。③“设疑激趣”,以注意抓住知识的关键处设疑引思,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④“以动唤趣”,即注意在课堂上通过动脑、动手、动口等多种活动形式,唤起学生兴趣。
在教学活动中,我把各种各样的实物、自制的教具、挂图、简笔画、人物、情景和实地表演等结合起来,身体力行,与他们交朋友,一起游戏、一起听说,使他们在有趣而轻松的气氛中感到学习英语并不是件苦差事,这样潜移默化,使得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兴趣也随之越加浓烈。随着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增加,教学效果也有了较明显的好转。平时少言寡语的学生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主动参与进来一块做学习英语的游戏了。这就为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四、从记单词入手,构建学好英语的“词汇量工程”
要能够熟练地使用英语这一工具,就必须拥有较高的词汇量,这是学习英语的一个重要特点,而要拥有一定的词汇量,就必须从记单词着手。记单词,这是大部分中国人都特别头痛的事,对于中学生来说,也同样如此。虽然他们正处于记忆的旺季,但如何去记才能取得佳、最快、最牢固的效果,是学生在这条刚刚连起的大桥上是否继续踏实迈步的关键,如果一步跨错,也许会有许多同学在此停步,把刚刚建起的“兴趣之桥”拆掉,而放弃对这门课的学习。为了避免这一切的发生,从开始起我就加固这已经建起的兴趣之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教他们如何再更进一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教他们一些便于记忆、巩固的方法。如音标记忆法、归纳记忆法、情景记忆法、构词记忆法、日常生活记忆法等等,这给有些有畏难情绪的同学提供了继续迈步的动力,使一些决定放弃英语学习的同学也想回头再试试看。为了使这项工作更扎实地继续下去,为了使大部分学生不落伍,我又趁热打铁,搞记忆单词竞赛,这也为记单词找到了机会,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在英语教学中产生了良好效果。
五、从会话速写入手,构建学好英语的“表达能力工程”
英语是门用于交际的工具课。学习英语的目的之一在于将来能够在工作中熟练地运用这个工具,以口语或书面形式进行表述或表达。这就要求英语教学一开始就重视口语或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为了在英语课中注意培养学生说、写能力,我采用了多种培养表达能力的方法。例如我要求学生进行课前两分钟会话值日、或讲故事、或谈家庭、谈父母兄妹、谈同学等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会话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除此之外,在一些课堂上让几组学生上台表演短剧或表演游戏。为了提高学生的会话能力,在初一阶段,我组织学生进行英语会话竞赛。同学们热情很高,自编自演丰富多彩的节目,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提高了会话能力,也巩固了所学知识,对记忆单词也起到了促进作用,为初二防止分化打好了基础在全校举行的英语会话比赛中,我所带的二班的同学以生动活泼、有趣的内容、吐字清晰和标准的发音获得了竞赛第一名,我所带的一班也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另外,书写也不可忽视,除了正规、准确、美观之外,还需要高速度。为达到此目的,我在初一年级要求他们从一开始,首先必须写好字,写正规字,并练习快速写正规字。我在所带的两个班搞了一次速写比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两个班中字写得比较差的同学只有两三个,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字写得相当漂亮。
六、从抓预习、复习入手,构建学好英语的“学法工程”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把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放在应有的地位,给予高度重视。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就是起始年级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它是避免分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初一阶段,是学生适应新环境、新教法、新学法的开始阶段,就像一个盲人,需要引导,需要别人的帮助,从一开始,我就要求学生每天做好预习和复习巩固工作,并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和复习的方法,教会他们如何记笔记,如何听好课的方法,这给课堂教学减少了不少麻烦,也避免了分化的扩大,增强了学习英语的热情。他们喜欢自己的才华展示在同学们面前,积极发言,喜爱表演,这给起始年级的学习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益处,既提高了授课的质量,又提高了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内在潜力的正常发挥和发展,巩固了所学知识,丰富了词汇量,增强了重点、难点的巩固率。
5.化学教学反思2 篇五
河北中学李建辉
重视化学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化学对于初三学生来讲是一门新学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较强,对于变幻莫测的化学实验现象,往往有浓厚的兴趣。
首先要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兴趣盎然的观察能活跃学生的思想,形成积极思考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学到化学知识。讲催化剂概念、氧气、氢气、酸碱盐性质时,演示实验尤为重要。如在讲氧气的鉴别时,我没有先讲鉴别方法,而是用一个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进两个集气瓶中,让学生由观察到的现象得出鉴别氧气的方法。再如在讲实验室制氢气是用锌而不是用镁或铁的原因时,增加了这样一个演示实验:分别用锌、镁、铁三种金属与稀硫酸反应,让学生观察现象有何不同,再由学生得出为何不用镁、铁而用锌的原因。这也为以后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打下了基础,其次是指导学生做好每一个学生实验。学生自已实验时,兴趣较高,为了避免学生动手的盲目性,教师要因势利导,把单纯的兴趣转化成对学习知识的乐趣,成为学习的动力。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操作方法,指导他们分析实验现象,书写实验报告。
另外还要指导学生做好选做实验及家庭小实验。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本校实际,尽可能地做一些有意义的实验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与他们平时没有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很大的关系,因而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仍然是首要的。
抓基础知识,就是要抓化学课本知识,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化学的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尽量减小落后面。那种为了留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
抓基本技能,要抓好化学用语的使用技能和实验基本技能。平时的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每个实验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多给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体验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和研究的过程和乐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2)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平时教学与复习,都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应该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思维方法。
近几年化学试题中出现科学探究内容,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准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以课本知识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周围环境为参照对象,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主动学习,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6.2教学反思 篇六
这堂《杨氏之子》是人教版第10册教材中第三单元的课文,这个单元是“语言的艺术”专题。这组课文最大的特点是在人物语言上见功力。备课时鄢老师仔细阅读了五年级下册的教材说明,了解了教材的结构、特点、目标以及各单元的编排情况,对“语言的艺术”这个单元更是进行了深钻,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作好了充分准备才开始写教案,修改了许多次后终于定下了今天这个教案。我认为这堂课上下来有这几个方面做得好:
一、注重了学习方法的指导
《杨氏之子》选自《世说新语》。这是小学阶段第一篇文言文,鄢老师不但认真分析教材,而且也考虑到了学生的学情。在这堂课上进行了理解文言文的方法指导。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学习文言文,所以能够读懂文言文是一个重点,这里指孩子能用白话文翻译文言文,是第一层次的理解。但是孩子们有学习古诗的基础,他们知道怎样翻译古诗,所以虽然是第一次学习文言文,但是我在设计的时候还是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试着理解,一些难懂的地方才给予点拨和指导。学生在交流自己的理解的过程中,顺势引出理解文言文的两个基本方法,“看注释”和“联系上下文”,这样进行学法指导显得很自然,让学生感觉到这个方法是大家在实践中得出来的,孩子掌握起来就更容易一些。
二、充分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我们平常的教学中,发现孩子特别喜欢合作学习,喜欢和同学交流,在交流中相互启发。放手让学生学习,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学习兴趣会大大提高。例如,我在本课中有三次合作学习,一次同桌合作,两次四人小组合作。在用白话文翻译古文的环节采用同桌合作,在合作中共同解决了一些疑问。在体会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先是自己独立思考,然后在四人小组里交流自己的见解,我走进小组听他们的交流,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思考和体会,小组交流的氛围很好,虽然很多孩子的想法没有在全班交流,但是他们在小组里都发表了看法。在交流收集的资料的时候,孩子们的交流更加热烈,因为他们的收集基本都不一样,有了这样的合作交流,孩子获得信息就增加了许多,课堂的容量就增加了。合作学习的前提是自主独立学习,合作学习是为独立学习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整个学习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注重学习的过程,当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的时候,他才会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教学设计条理清晰、层层深入紧扣单元主题
让孩子就文中的两句对话就体会语言的艺术的确很难。为了把这个主题深入下去,我在开课的时候就出示了罗斯福的故事,让孩子感知语言的艺术。在拓展环节,我设计了孩子收集体现语言艺术的生活中的语言,离孩子的生活很近。有了这开课的铺垫,课后的拓展,孩子对于语言的艺术就领悟得比较深切了。而课文中杨氏之子的回答则抓住了杨家小儿的反映敏捷,迅速听懂了孔君平的言外之义,并马上联想到孔君平的姓与孔雀一样,于是用孔雀来回答,但有没有正面否定孔君平的回答,也是话中有话,言尽而意无穷,这就是妙之所在。孩子在体会的时候先是有些不大明白,但随着深入学习,细细品味,最终恍然大悟,这也是学习这篇课文的有趣之处。
四、老师的过渡语言精妙
在我设计过渡语言的时候,也考虑到这是一篇文言文,我想老师的语言是不是也应该引用一些古文,这样既和课文相得益彰,又能用这样的语言来刺激孩子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进入第二个环节“读”的时候,我引用了名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重视语文的读;在进入体会的环节,我引用了朱熹的读书八法之一“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让孩子学会静静思考,品词品句;在结束语中,我引用了成语“口吐金兰”“唇枪舌剑”“妙笔生花”“舌战群雄”,这些成语的意思都于语言的艺术有关。希望这些语言能够感染学生,浸润学生。
11、《晏子使楚》教后感
《晏子使楚》在教学这节课之后,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阵地,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人,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就需要教师能创设富有情趣教学活动,枯燥的读背,学生肯定要丧失兴趣,他们喜欢新奇事物,喜欢展示自我。表演是孩子喜欢的节目,为了演好角色,学生就必须主动去读课文,揣摩人物的心理,设计符合人物身份的的动作。这是一个需要多种才能的综合活动,需要学生发挥创造能力。师生的关系完全是平等的,教师只是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
二、开放学生的学习空间。第斯多惠说过:“知识是不应灌输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本课教学能放开让学生自读自悟,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较多交流讨论,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时间。“朗读表演”等形式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引导学生多读书,通过读书,感受到晏子的智慧。当学生真正感受到晏子语言的妙处时,读起来一定是津津有味,爱不释手,越读越想读,甚至会拍手称快,拍案叫绝的。
在此基础上,通过表演又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对其中蕴含的情感有了切身的体会,在动态的思维与活动中,提高对语言的感悟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12、《半截蜡烛》教学反思2 《半截蜡烛》生动地描绘了一场紧张激烈而又没有硝烟的战斗,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得相当细腻。我将伯诺德夫人与德军周旋的一句话作为“抓手”,结合上下文,通过品读她的动作、语言和神态,体会到她的镇定和机智,以“点燃──吹熄──重新点燃──熄灭”一条线精心预设,品读全文。
课文需要调动情绪,需要孩子全身心投入到课文中,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一个角色,才能体会到文章背后的人物性格。
在教学《半截蜡烛》中,当我上到德国军官从杰克的手中夺过蜡烛那一段的时候,我让孩子自己思考,如果这时候你也在场,你觉得那时的形势是怎样的?你会怎么做?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来,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这真是一个棘手的形势!如果母子三人中再有人动这个蜡烛的脑筋,那么德国军官必将怀疑到这只蜡烛是不是有鬼,这时的形势真是非常危急!既不能动蜡烛的脑筋,但要保住蜡烛,保住情报,又不得不动蜡烛的脑筋,真是难办啊!
孩子们的情绪已经被调动起来了,纷纷都表示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做才好,只能选择和敌人同归于尽了,这时候我适时的向大家像说故事一般的讲出杰奎琳是怎么做的,其实文章只是截选了杰奎琳的一部分做法,我认为故事的原文要比文章来的精彩得多,故事写得更加紧张,于是经过我的一番“添油加醋”,孩子们一个个都佩服起杰奎琳,都夸她真是个镇定的小姑娘,都自叹不如,居然在那么紧张的时刻,最后还不忘和敌人们说“晚安”,真是佩服啊!
文章本来到此已经学完,我又追加了一问:“难道仅仅是小姑娘一人的功劳吗?”这一问引导学生回顾了全文,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全盘思想和合作意识。
我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对于预设,在备课中我是相当细致的,从学生角度出发,设想了许多情境,同时也设计了必要的引学过程。但课堂又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课堂上,我总是“情不自禁”地陷入自己的预设,特别是当学生的理解深度与预设有差距时,往往是“不依不饶,生磨硬套”这其实就不再是真正的“对话”了。
13、《打电话》教学反思
“打电话”既是日常生活中典型的口语交际活动,又是体现人际关系的极好事例,我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积极营造共同学习、探索、研究提高的环境氛围,充分利用对话形式、交互式等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充分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交往中学会尊重、学会沟通、学会互助,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如“学生自由组对练习”、“生生表演”,都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好做法。
我还注重了创新学习,在创设情境,学会了最基本的打电话方法后,我又设计了打电话时可能出现的四种不同情况,其目的是设置对话障碍,加大口语交际的难度,进一步培养学生会多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口语交际的灵活
14、《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再见了,亲人》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这篇课文感情真挚,语言凝炼,句式参差多样,篇幅较长,是一篇训练学生语言文字的好文章,也是训练学生朗读的好教材。
如何根据教材提高学生语文整体素质出发,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和谐发展,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呢?我的做法是:
1、这篇文章虽然语言凝炼,感情真挚,可由于课文所写故事离生活较远,给学生理解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增加了难度,所以我在上课开始,先结合地图简单地向学生介绍了课文的写作背景,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然后我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这样不仅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一开始就让学生走进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境之中,初步感受到中朝人民深厚的友谊。的文章〗
2、注重体现字、词、句、篇的训练。本课教学对字词句的理解我不是议到表面,而是做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要求,如:“雪中送炭”的理解,我首先让学生从字面去理解,并说出比喻意,然后再联系上下文去理解这个词。“雪”指困难,谁遇到了困难?遇到了怎样的困难?“炭”本文指什么?“送”大娘是怎样送的?通过理解这个词,使学生理解了整段内容,对句子的理解,我抓住课文的重点句子让学生改变说法,并把改好的句子与原句进行比较,体会句子在文中的含义、作用,并通过理解重点句子而牵一发动全身,使学生理解了整篇文章的含义。
3、提出的问题有概括性。比如在分析第二段时,我提出小金花是个怎样的孩子?从哪些地方看出来?这一问题把整段的内容都概括了出来,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学课文。通过讨论学习,把小金花的特点分析的很透彻。
4、注重朗读训练,读中悟情。俗话说:“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可见读的重要性,本节课,我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各种形式的读,有自由读,有个别读,有齐读,让学生从读中体会中朝军民的深厚情谊,进而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5、注重培养学生想象力。该文语言凝炼,为培养学生的语感,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启发他们展开想象,丰富课文内涵,拓宽思想,强化积累。如启发学生想象:八年来,志愿军为朝鲜人民做了哪些事?课文后三个自然段,通过朗读引导,让学生想象千千万万个大娘、小金花、大嫂到车站送行的情景,这样不仅对学生理解课文很有帮助,而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6、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导、扶、放”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第一自然段与大娘话别的情景时,我采用了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这是全文的重点段,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深情厚意,第二段采用“扶”的方法,第三段放手自学,这种“导、扶、放”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教给了他们读书的方法。
16、《桥》教学反思
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a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a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含。但是想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沉浸在文章情景当中可不太容易。因此,根据文中的老汉是在面临不断上涨的滔滔洪水中做出的决定,理解他的言行决不能把当时的情景与行为割裂开,于是我让学生先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谈一谈自己读文后的感受,然后围绕“课文中的老汉是个怎样的人”细读课文,画出描写老汉的有关语句,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之后与同学交流自己对老汉的认识
在学生对老汉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我又让学生画出课文中令自己感动的句段,谈一谈原因,然后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现出自己的感动,从而升华对老汉的理解和认识。朗读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读出洪水的肆虐,情况的危急,人们的慌乱和老汉的沉着、镇定。要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人物的情感,加深对老汉的理解,并通过朗读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从而使学生与作者、文本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在学生理解、感悟了课文内容之后,我还注意从表达方法这一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我借助课后思考第3题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和评价,让学生再次深入到文本,看一看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想一想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指导学生从课文结构的安排、句式特点、语言描写等多个角度引发思考,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欣赏和评价能力。不过教学这篇课文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对于“老汉像一座山”这句话,学生体会的还不够深入,要是再体会体会,加上老师点拨,读起来效果会更好。另外就是课文的结尾的处理,课中在体会老汉形象时学生已经理解了一些,但结尾如果给学生树立一些优秀党员形象,让学生更清楚的明白像老支书这样的党员在人民生活中不仅仅只是这一个而有很多很多,这样党员的形象就鲜明的树立起来了。
17、《梦想的力量》课后反思
这是一篇读起来令人心灵震撼和感动不已的课文。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课文充满了浓浓的人性美,小瑞恩的善良、富有同情心令我们倍受感动,文中还有许多人在小瑞恩的感召下伸出了热情的双手,献上了爱心,这同样使我们感受到爱的温暖。
这篇课文我的设计意在教育学生做人要善良、富有同情心、懂得关爱他人,做事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想美梦成真,必须要有执著的态度和坚持不懈的奋斗。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篇幅较长。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时,我略显仓促,有一种一直在赶的感觉。瑞恩的梦想是什么,学生一找就知道了,也初步感受瑞恩的为人善良、有爱心。关键是梦想是如何实现的,从中去体会梦想的力量。如果我能在课堂上紧紧把握住学生的情感脉络,多给学生读书的时间,指导学生深入细致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就能更深刻体会瑞恩以及文中其他人物的精神品质。特别是第六小节,也就是描写瑞恩克服重重困难自己靠做家务活挣钱这一节中,小瑞恩做了那么多事花了那么多时间足见他的耐心、坚强的意志。课堂上有的学生点到了要处,但是自己没有很好地抓住,没有深究没有及时有效地引导,一直想着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在一节课内完成所有教学内容,高潮即将来临又把它压下去,实在是一种遗憾!虽然文章语言朴实,但是蕴涵丰富的情感,学生多读不仅能拉近与文本的距离,读出感情,而且越读越有体会。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只有多读,学生才会真正读懂语言文字背后的意蕴,有所感悟,有所收获。让他们明白要想美梦成真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坚持不懈付出艰苦的劳动。如果能让我重新上这一篇课文,我一定会多花时间让学生潜心阅读,指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练习有感情的朗读,那么瑞恩的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会更具有立体感,会打下更深的烙印。
略读课文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这一点我自己也做的也不够好。没有利用好第2个练习设计。“一个六岁男孩的梦想感动了谁,他怎么做,感动了谁,他怎么做…”在充分学习第六小节之后,完全可以通过自主阅读让每个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不但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而且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得到升华。让学生明白梦想竟然有如此大的力量可以唤起爱心,增进友谊、带来希望等等。这样在写好交流之后再来读重点句:“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此刻,我相信这是发自学生肺腑的,是一种情不自禁的真情流露。
18、《将相和》课后反思
本课教学结束后,我打算做一个读写结合的练习。我见“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两个故事都比较丰满,就让同学们把“负荆请罪”这个故事添上人物的具体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要求符合当时人物的历史背景及语言习惯,特别声明:不能写搞笑版。有些孩子很不乐意,因为“搞笑版”搞笑啊!
为什么我要加上特别声明呢?近几年来,报刊、杂志、电视等可谓改编成风。连金庸这样还健在的作家的作品都遭到大刀阔斧的删改,像罗贯中、吴承恩这样死去几百年的人,他们的作品反正得不到版权保护,那还不是信手拈来。于是我们就看到《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名著被改得面目全非,而且搞笑版居多。林黛玉开了公司,猪八戒当上公关经理,宋江签名售书,自传卖得风声水起,这些荒诞的故事争相出台,网上流行的《大话三国》更堪称此中经典,很多台词不经意间就从年轻人口中溜出。这些对学生的影响太大,防不胜防。也许有人压根就没想去防,反而乐此不疲。曾经,看到班上学生跃跃欲试的样子,我也心动,并用“过火焰山”“武松打虎”两个片断做过尝试。我的本意是想让学生大胆发挥想象,看谁的创意最佳,新而不俗。结果学生受阅历所限,背离我的初衷不说,大家的目的都奔“搞笑”去了,柳州方言成了必杀技,且全是糟粕,惨不忍睹。我铩羽而归。
本单元除古诗外都是我国古代优秀作品的节选或改写。教学本单元课文,就是要引导学生从每一课的内容中吸取有益的启示,鼓励学生读原著中同课文有关的部分,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名家名篇进入课本,本就是要起范例作用,学习作者布局谋篇,遣词造句,如何表情达意。上述失败的尝试告诉我,对名篇进行改编在小学阶段不可取,而且我对这股改编风刮向学生感到忧虑。
后来学生交上来的练笔还是按照我的意图进行的“正统创作”,写得很好,还出现了“双手抱拳”“单膝跪地”“快快请起”等词,既符合人物身份,又符合当时历史背景。可见,学生就是一张白纸,老师抹上什么就是什么。《语文课程标准》中说得好: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在这方面应该不受社会上的一些流行元素所影响。
19、《草船借箭》课后反思
《草船借箭》是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诸葛亮,是文中着力赞美的人物,周瑜称其“神机妙算”。引导学生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根据双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我通过实例操作,得到以下启示:
1、要构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互动关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探究,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例如:我让学生在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雾中借箭"这部分内容,让学生找一找从哪些句子中读懂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让学生在合作互动中学习语文。在本节课中,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以"合作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诸葛亮怎么能够做到让船顺风顺水,小组同学合作演示诸葛亮怎样掉转船头借到箭的。学生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智慧火花不断闪现,潜能得以充分发展。
3、让学生在探究发现中学习语文。语文课并不是枯燥乏味的,它具有审美性和情趣性,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会得到许多有益的东西,教师要善于运用艺术的方式让学生体尝探求之味,享受语文的发现之乐,那才是语文教学的真谛所在。
在教本课时,还存在一些不足。由于没有试讲,在时间上把握不准,没能给学生大量时间去读书。在谈诸葛亮“笑”的这个地方,还没挖掘太深,没能让学生更好体会到诸葛亮神机妙算。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使自己在业务上更上一层楼,希望校领导在教学上能给予更多指导。
20、《景阳冈》课后反思
新课标的提出实现了几个转向。一是改变了过去单一的书本学习,正在向大语文学习转向;二是改变了分段,归纳段意,分析句段间联系,概括中心思想等过于细化的阅读教学,向整体把握和感悟转向;三是改变了过多的内容理解、分析,向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转向;四是改变了阅读知识的注入,向掌握阅读方法和提高阅读能力转向。并且鼓励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独立思考,学会读书。强调老师发挥创造性,灵活多样的教学。新大纲在遵循语文学习规律,引导正确的阅读方向,向培养高素质、适应现代信息社会人才的方向跨进了一大步。
21、《猴王出世》教学反思
《猴王出世》一文是一篇略读课文,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经历,体会石猴勇敢顽皮的特点,感受其形象,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这是教学的重点。课文是古代白话文,有些词语与现代语言有区别,因此,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进而读懂课文内容是教学的难点。
根据本文的语言表达特点,教学时,我以读为主线来安排教学过程。首先,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中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然后围绕“石猴是怎样出世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等问题读读议议。接着再读课文,读中感受形象。最后组织学生讲讲猴王出世的故事,并适度拓展,开展语文活动。孙悟空,学生大都比较熟悉,帮助学生感受他最初的形象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教学时我注意结合学生头脑中已经建立的孙悟空的形象,将读、想、做等有机结合,让孙悟空最初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鲜明地树立起来。如,“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可让学生边读边联系平时所感受的孙悟空的形象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想象后说一说,说后再读,这样,猴王形象就会在学生头脑中树立起来。
当然在本节课中也有不足之处:例如课文中有一些难认的字,其中,许多字在本课尚未列入“会认”的范围,这些字,学生凭借拼音会读即可。课文中有些词句,学生能知其大意即可。如,“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一句,学生大概知道“这块石头自从盘古开天辟地时就有了,日久天长,有了灵气”这个意思就行了。教师大可不必逐个细讲,只要在有些影响阅读的古今差异较大的词义出现时,可让学生通过查字(词)典解决,有的老师可直接告诉学生。避免占用课堂大量时间。
《22.人物描写一组》教学反思
这组课文用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者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人物描写一组》是这组的第一篇课文。教学时,我采取扶级结合的方法,先精讲第一个片段,然后引导学习第二个片段,最后让学生自学第三个片段,在学习三个片段的同时,又让学生对三个片段中人物描写的方法进行比较,看看有哪些不同之处,从而体会人物描写时可根据不同人物采取不同方法,课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人物描写的方法进行实践练习,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
23、《刷子李》教学反思
有人说,“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种佳境;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种佳境;人即是课、课即是人,这是第三种佳境。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至无痕。因此,课的最高境界乃是无课。杨聪的课该属第三佳境了吧,正如那来自生命深处的歌会,自然本色,妙于天成,设计大处泼墨、高屋建瓴,真有“推窗观天地,挥毫凌云烟”之气派,非我辈所能及。而反观自己的课堂,大有捉襟见肘之感,恰似一幅藏于深室的画一旦挂于本真自然面前,便黯然失色一般。这或许就是我的课堂的最大遗憾。诚然,我的课堂还远远未达到好课的最高境界,无法浑然天成。
我深知自己在教学上还很稚嫩,远不及赛友们之渊博厚重。我需要多请教,多探索,多实践,于是我在设计上下了功夫。从字词的预热、环境的把握、情节的切入、语言的品味、人物的解读到文本的感悟与拓展,无不留下我精心设计的心血。
我先是熟读文本,以至成诵。其间,发现了三个可以带动全文教学的点:一是文中用了52个“一”。细品之,我把它概括为“一个绰号藏奇绝”、“一个传说话奇绝”、“一段实录证奇绝”、“一袭黑衣衬奇绝”、“一手绝活写奇绝”、“一番教诲表奇绝”;二是文中几个跟黑衣白点的中心情节密切相关的几个带“然”的词:“果然”——“居然”——“竟然”——“忽然”,另外,“悠然”这个词也能充分体现人物的性格和境界;三是人物的双重解读,即人生意义上的人物解读和文化意义上的人物解读。
在设置教学环节时,我时刻谨记“以生为本”,“贴着学生教”,一切的教学环节都以学生的学情为设计的起点。整体教学设计便基于此展开。其中,选择以曹小三的口吻来复述的方法以期达到一石三鸟的效果:进一步领会情节一波三折之魅力;深刻感受曹小三心理之变化、刷子李之奇绝;在学生的个性解读中深入体会本色、津味之语言特色。于是,我感受到了语文课堂的美!那始终盈于课堂的融融的对话氛围、那含于同学眼中的真挚与热切,那精彩纷呈、张扬个性的多元解读、那默默流淌在师生心头的审美的河流,所有这一切,都澎湃着生命的情感,拍打着语言的浪花,溅射出耀眼的光芒!
真的,只要你给学生一方土壤,学生就会绽放出最绚丽的花朵,只要你给学生一把“刷子”,学生便会舞出无限的精彩!我至今难忘那艳惊全场的天津快板,感谢那位用天津话即兴演绎的同学,让我们领略了不曾预约的美丽!或许有同仁认为天津快板定是教师功夫,那真是委屈了那位同学。我是地道的金华人,未曾去过天津,亦不会天津快板,更无能力指导演绎这么精彩的快板。这位同学的这一特长,为我的课堂增添了色彩,这可以说是我莫大的幸运。
然而,静心思之,这堂课在“三个维度”——温度(教师情感的温热度)、广度(在主题的范围内旁延扩展)、深度(语文性、情感性和思想性的深刻和恒久)的体现上,明显地感到了广度和深度的不足!我也曾想用结尾的人物系列来弥补这一点,然而正如专家点评,这“只是对课文的一个延伸”,“给课堂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让课堂就此结束”,“未关注刷子李们的苦难生活”。是的,课堂因此没有生命的超级震撼力,也就没有好课应有的高度而流于平庸!拓宽备课视野,深化文本处理和加强课堂的厚重感是我急需补的课程!此外,语言赏析还不够地道,这也是我备课时深感困惑的地方,如何让学生深刻体会文本津味语言特色,从而深刻解读带有天津烙印的刷子李的生命形态,挖掘人物背后的厚重的民俗文化意蕴。对这一点,我自觉只做到了蜻蜓点水。执教《刷子李》,有亮点,有败笔,留给我更多的是对如何真正践行新课改精神的思索。再次感谢各位同行对我课堂的关注与批评,感谢你们给了我参照系,给了我反思力,让我们为演绎精彩语文而一路同行!
24、《金钱的魔力》教学反思
《金钱的魔力》是世界知名作家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的节选内容。
这篇课文很有挖掘、开发的价值,通过托德和老板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细致刻画出两个市井人物的见钱眼开、惟利是图的丑恶嘴脸。在感受托德这个人物形象时,教学中在让学生感悟托德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语句后,我让学生走进托德内心世界,想象托德看到“我”衣衫褴褛时、当“我”颇为胆怯地请他通融时、当“我”说我的大票怕他换不开时的内心活动,再让学生进行表演对话,进入他“认钱不认人“的内心世界,进一步让学生感悟到金钱的巨大“魔力”。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反思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第八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第八单元以“异国风情”为专题,目的是为学生打开一扇异国文化的窗口,向学生展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教学本篇课文要让学生对德国气力风景和与众不同的风俗习惯有所了解。教学时,我从风景的气力和民族的奇特两方面进行学习,让学生明白了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长的哲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课文既让学生开眼界,又回味无穷,颇受教育。
26、《威尼斯的小艇》教学反思
我讲的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26、《威尼斯的小艇》。这篇精读课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在威尼斯市民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水城威尼斯独特的交通状况和特有的风土人情。
针对异域风情,学生不太了解,我搜集了威尼斯的风光片,大量的图片和制作课件,上课伊始,我就为同学播放威尼斯的风光片,把学生带入到风光旖旎的威尼斯古城,为理解文本创设情境,达到信息技术和文本的有效整合。在讲解小艇的样子的时候,我制作了课件(小艇、独木舟、新月)形象直观。
我的教学思路以小艇和威尼斯人生活的关系贯穿始终,围绕中心,层层推进,小艇的样子、船夫的驾驶技术高超以及威尼斯的小艇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结构紧凑,学生紧紧跟住老师的步伐,理解文本,并且对文本产生浓厚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在教学中,我提倡议,“议”就是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无论是小组还是全班,都要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表达,“练”就是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因为教为学服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不越俎代庖,放手让学生运用读读、划划、议议等学习方法。这样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等方式,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提高能力。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朗朗上口,我采用引读的方法,进行朗读训练。在朗读指导上指导不到位,应该利用角色转换,虚拟情境,有重点的指导朗读,并给与鼓励性的评价。效果会更好。
27、《与象共舞》教学反思
一、在这一篇文章中,朗读贯穿教学始终
朗读是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形式和手段,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标志。本课的教学以朗读为重要内容之一。紧扣重点语句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有默读、自由读、引读、男女生比赛读、个别读等,精讲多读,以读代讲,读中感悟是这节课最大的特点。
二、教师教授学生时,注意教给学生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能力
教学中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整体入手,整体把握,整体感知;引导学生重点精读、品位赏读;指导学生采用“读、找、画、思、议、写”等方法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涵。感悟课文中心。
三、注重读写结合,提高表达能力
这节课重视听、说、读、写、和字、词、句、段、篇的训练,抓住精彩语言重点训练,品词析句,朗读感悟。“读写结合”部分允许学生有个性表达,也提供中心句,既降低难度,也给了启发。不到十分钟,学生写成了一篇篇佳作,既有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又有大胆奇特的想象。
28、《彩色的非洲》教学反思
《彩色的非洲》是一篇略读课文,作为一篇略读课文的教学老师应该为学生创设学生互动的场,让他们在互动场中将自己的学习感受和学习尽情地进行交流,在生生对话、师生对话中感受到非洲的独特风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和写作特色。我想: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我们尤其要管住自己,要该出手时就出手,留给学生自主学习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
作为略读课文的教学我们也不能蜻蜓点水、面面俱到,也要有重点,抓住重点内容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并把训练落到实处。让学生在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中提高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
本堂课中我在学生交流自己对彩色非洲的认识和了解时,同一层次的教学所花时间太多,没有让学生得到太多的发展。
教后想想:
7.农村中学数学教师教学反思 篇七
一、对农村学生的反思
据调查统计我现在任教的两个班, 父母外出打工的占75%, 孩子的饮食起居、思想教育直接或间接影响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从农村学生到农村老师的转变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 所以看到那些学生仿佛就看到自己过去的影子, 所以通过课间与与学生的交流, 自己仿佛是个大孩子, 对同学板不下脸, 威严性不够, 现在农村的孩子本身就是从父母、公婆的溺爱中成长起来的, 所以对待越是脾气好的老师就越是淘气, 这就是我这十多年来的最大感受。年轻就得付出代价, 所以对学生得反思无论是对于年轻教师, 还是老教师来说都是很有必要的, 掌握好学生得心理,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学生心悦诚服, 因为喜欢老师, 也就喜欢老师教的学科, 学习成绩自然就会大幅度提升。而且, 现在的学生对于感兴趣的事物才会花更多心思, 数学课本就乏味, 所以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这是我执教十多年来十分关注的问题, 对于教学质量的好坏还是有很大影响的。
二、对农村教师的反思
农村教师长时间身处穷乡僻壤, 信息闭塞, 知识陈旧, 观念滞后, 再加上年龄结构偏老, 学习主动性不强严重制约、束缚新课改高效课堂的快速推进。面对新课程, 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 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 如今的教材更注重的是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 并不是一味的老师为主体, 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要求老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教学工作, 我一个最大的认识就是给学生自主交流的时间多了, 学生渐渐成了教室、课堂的主体, 老师只是引导学生、辅助学生的一个个体。如我现在任教的初二两班的数学里, 我讲授的内容可谓微乎其微, 基本都是学生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上小组讨论交流, 小组派代表展示探索结果, 我看准时机适当点拨, 这就是新课程的特点。让学生讨论、动脑、学会总结, 老师只是引导学生思考, 最后判断、汇总学生结论正确与否的人。所以作为农村教师的我, 在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学习方面还需改进, 比如积极参加各种教育教研活动, 取长补短, 以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三、对近年来教学过程的反思
(一) 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
识经验基础之上, 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 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 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 这种生成是他人无法取代的, 是由内向外的生长, 而不是由外向内的灌输, 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 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要探明这一点, 并应就此进行教学。”这段话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掌握了这个标准以后, 我在教学中始终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 了解他们已知的, 分析他们未知的, 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的、教学方法。
(二) 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科学的评价每一个学生。
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 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 才能培养出适合21世纪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 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
1、一期一次的综合素质测评不是为了证明, 而是为了发展。
淡化考试的功能, 淡化分数的概念, 使“考、考、考, 老师的法宝, 分、分、分, 学生的命根”这句流行了多少年的话成为历史。
2、评价不同的层次的学生应该用不同的标准。
比如, 基础好一点的、能力强一点的孩子对他们的要求就高一点, 反之, 对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要求目标低一点。如果用一个标准来衡量, 肯定会把一部分有个性发展的学生评下去。
3、评价中应始终遵循“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的原则。
学生在这种激励机制下, 才会觉得有追求、有奋斗目标, 才会有不断探索和挑战困难的决心和勇气。这才是评价的真正目的。
8.中学思想品德教学反思 篇八
关键词:德育教育;问题;对策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教与学,乃至高中政治课程的教与学都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一方面,从我们教学的实际来说,上到学校领导、教师、家长,下到我们的学生,都没有很好地重视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从而造成教师不认真教,学生不认真学习的局面。一小部分学生能认真地学习,考试成绩还不错,但是实际掌握的能力跟不上,高分低能;有一大部分学生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这就使得我们的思品教学效率低下。另一方面,从我们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前途、人才的培养以及学生健康成长来说,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我们不但要重视,还要不断地加强我们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本人通过多年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各位同仁共勉。
一、造成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
1.社会环境的影响。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在解决了基本的温饱问题后,精神生活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加之当代经济全球化,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引进的同时,一些不好的东西也随之而来,比如黄色淫秽的录像、杂志等,这些东西也在残害着我们中学生纯洁尚未成熟的心灵;其次,现在人们功利心理特别强,社会上一些不良的风气被视为一个人的“能力”,而且一些人还认为这些人特别有“本事”,使得我们的学生大受其害,感觉当代社会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他们在学习上不但对思想品德不感兴趣。
2.学校一些教学制度的影响。一些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对于思想品德课并不重视,没有专业的任课教师,而且教师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对于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不认真钻研,应试教育的观念还没有转变到素质教育观念上,这是造成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3.家庭的影响。有的家长由于受教育的程度不高,本身的道德素质就不高,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注意自己的言行,这就使得孩子自觉不自觉地学习他们的行为,形成一些不良的习惯。其次,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于孩子在思想品德的学习上没有一些好的建议或意见,只要求孩子死记硬背,试问这样孩子能学好思想品德吗,答案是否定的!
其实影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低下的原因多种多样,以上这些是比较重要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我采取以下的方法来应对,目的就是要提高我们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率。
二、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率的方法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和学生做知心朋友,时时处处关心爱护我们的学生,不但在学习上,还要在生活中关心他们的成长。其次,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多些爱护和关心,少些责骂和埋怨,对于学困生更要多给予关心,学生一旦和我们成为朋友,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我们所教的课程。
2.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非常了解的,所以教师应当在实际的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努力培养初中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比如活跃课堂气氛、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创设各种各样的教学情景、参加各种社会实践等。
3.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感化学生。我们作为教师,必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化学生。因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如果某位老师正直、坦率、爱帮助别人,那么学生就会对这位老师产生敬畏心理,如果某位老师平时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学生就会看不起他,这说明我们的学生能分辨出事情的好与坏。所以,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也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道德情操,这样就会给学生做一个很好的榜样。
4.理论要联系实际。在实际的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们必须要理论联系实际,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能很好地运用思想品德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也是提高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9.识字2教学反思 篇九
《识字2》采用“词串”的形式,围绕小学生每天早晨生活常规,将一组词语组成了韵文让学生认读。12个词语和词旁的图是一一对应的。这些词语都是小学生日常的生活常规,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把主要的精力还是花在了写字上。
由于学生刚接触汉字,因此教学生学习写字非常重要,要手、脑、口并用,先学习基本笔画,再学会笔顺,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呢?如“太”字,从学生熟悉的大字入手,大字下面加一点就是太,学生也很容易就记住了。每次书写,我都会让学生按着笔顺说一说,并书空,带学生会说了,再让学生观察汉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尤其看清起笔在田字格的位置。我采用的方法是师生共写,我在黑板写,学生在下面跟着写,再单独让学生多写几个,师巡视,必要时,握住孩子的手写一写。
对于比较难写的“鸟”,我利用每周一节的写字社团课先进行教学,把难点前移,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难度减小,全班学生基本掌握了这些字的书写,至于,美观,还没做到。我想还是先踏踏实实写好笔画吧。“一口吃不了一个大饼”,打好了笔画基础,相信孩子们会慢慢写好的。
10.投影2教学反思 篇十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关于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知识,并且已经数次接触过“从不同方向看物体”的内容,对投影和视图的知识已有初步的了解,只是还没有明确的接触过一些基本的数学术语(投影、正投影),对有关规律还缺乏归纳总结。教学中,要让学生能够结合具体例子说明有关概念,不需要给出这些概念的严格的定义。
本节课的学案设计,力求突出具体、生动、直观,因此,学生多以操作、观察实物模型和图片等活动为主,比如通过观察铁丝、圆柱、圆锥等图形在不同位置时的正投影特征,归纳出物体正投影的一般规律,并能根据此规律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并且在介绍投影概念时,借助太阳光线进行投影实例的观察,这样不仅直观而且富有真实感,学生也很感兴趣。
11.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篇十一
一、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但不能忽视其工具性
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统一在一起的,二者不可偏废,也不可分离。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了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原了语文的本来面目。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于漪先生在《我和语文教学》中指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侧面,不可机械地加以割裂。没有人文,就没有语言这个工具;舍弃人文,就无法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因此,要谨防由于过分强调“工具性”而将语文教死、或者由于过分强调“人文性”而将语文“架空”“虚化”的倾向。重视人文素养,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地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二、活跃课堂气氛,但不能轻视对文本的解读
文本解读应是语文学习最重要的渠道,它以“文学经典”为核心,让学生摸索到通向古今中外“文学经典”的道路,让学生与人类最优秀的心灵进行对话。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的心灵进行对话,这是塑造心灵、激发生命力和创造力、实现生命健康成长的过程。但是最近几年,语文文本的解读却遭到严重的削弱,课堂一味追求热闹,忽视文本,不善解读成了语文课最大的心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滥用多媒体手段。多媒体用得好,有助于语文课教学,一是激发兴趣,二是获取信息,拓展视野。然而在实际使用中却走入误区:认为多媒体教学必定先进,并且无所不能,多多益善。其实,教师如果过分依赖使用多媒体,终会导致学生感知能力、阅读能力和想象力的退化。多媒体应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唱主角的应是课本。
2.过分重视对话,轻视文本研习。现在有一种倾向,由于强调“对话”,在许多语文课上,教师往往拎出一两个与文本内容“若即若离”的问题,然后“荡开去”,频繁地展开所谓的“生生对话”“师生对话”。但是,过多的小组讨论耽搁了学生研读课本的时间,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3.做练习代替学语文。受十多年语文考试模式的影响,教师忽视“文本解读”,普遍存在着以做练习代替学语文的状况。实质是抛开文本价值,扔掉了学习语文最有效的方法,这是非常可怕的现实。
三、强调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
新课程提倡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教师起向导的作用。正如接受美学家伊瑟尔所说:“文本的规定性严格制约着接受活动,以使其不至于脱离文本的意向和文本的结构,而对文本意义做随意理解和解释。”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其中一点,应是不让课堂活动脱离了文本规定性的制约。不同的人对同一语文形式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但并不等于对文本可以任意解释。“一千个读者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不管怎样也应是“哈姆雷特”,不可能是奥赛罗或者其他什么人,文本不应当成为一种可以随意扭曲的东西。
四、鼓励合作学习,但不能忽视独立思考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实施合作学习是有一定条件的,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只有在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才能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因此,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
五、对“学生主体”谈得多,但不要缺乏实际操作
12.探究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反思教学 篇十二
一、加强学生的反思意识
让学生明确没有反思便难有自我纠错、改进提高的道理; 明确反思不仅能及时改正错误, 还能优化已有认识, 提高自身水平, 要使学生的反思行为习惯化。有反思习惯的学生, 在学习之前、之中、之后会对学习计划、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等进行自觉主动的反思。总之, 反思意识得到强化后, 学生心理上就有一道“警戒线”, 它随时提醒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保持应有的警觉, 一旦有可疑之点即进入反思状态。通过反思学习知识, 使学生不仅能深刻理解知识内容,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理性思考得到发展。
二、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学反思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曾提出, 教师成长 = 经验 + 反思。新课程教学要求新时期的教师不仅专业学识要较为丰富, 而且还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高中物理教学反思, 就是一种以追求物理教学实践合理性为目的,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思考、解决问题, 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地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
( 一) 新课程下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与突破
实施新教材的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 教师不再是信息的传播者和教授者, 而只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 最后才是解惑者。很多的规律和结论需要学生自己得出, 教师只是引导者和协作者。让学生在活动中“悟”;领悟科学的研究方法。在活动中“行”; 模仿科学家的探究活动, 在活动中“学”; 学习物理的相关知识, 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体现新课程宗旨。
( 二) 高中物理教学更注重科学探究, 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物理课程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 学习科学研究方法,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 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鼓励将信息技术渗透于物理教学之中。例如, 在自由落体运动一节的教学, 可以用多媒体展示伽利略的探究过程。一方面, 学习科学探究的过程; 另一方面,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学生通过vt = gt, 得出自由落体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其加速度大小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学生自己设计实验, 最终的结论由学生自己得出, 学生只有通过动手、动脑的探究实验才能理解其意义; 由于物理学与生活、社会有着极为紧密和广泛的联系, 教师不可能将庞大数量的信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塞给学生。因此, 必须改变“只有讲过才算教过”的观念。许多内容可以精选、精讲、点到为止。更多的内容让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其他补充材料 ( 包括视听材料) 、收集各种形式的信息、调查研究和讨论展示等方式学习。除了教材介绍的内容外, 教师可以结合本地实际准备几个相关的小课题让学生去做调查研究, 把阅读理解、收集信息、观察记录作为课后作业的一部分。
( 三) 教师要从专业基础和教学策略上不断反思, 尽快适应新课标的发展要求
1. 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 至关重要。物理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 关键是多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学术论文、物理著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 可以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强化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2. 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 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 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 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 从中捕捉案例; 三是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
3. 多进行听课活动, 勤写反思笔记。教师通过对课堂中, 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 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 课后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 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反思笔记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 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
教学反思的研究, 目前虽然还是个新课题, 许多的反思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 但物理教学反思对物理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是物理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 也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 更会促使物理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教师。
要真正提高学生思维品质, 必须在会字上做文章。为了使学生会, 应该抓两个环节: 一个是练习, 一个是检查。练习才能巩固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学习运用知识的方法。课内有讲有练, 并且注意练习题的设计, 以达到好的训练思维的效果, 课外再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使学生有充分的练习机会, 以达到会的境界。检查则是落实会的重要手段, 作业是检查的一种形式, 认真逐本地批改作业, 并且进行讲评是很有必要的。考试是检查的另一种形式, 通过考试所获得了反馈信息后, 一定要设法给予矫正。
摘要:对传统物理教学模式、物理学习中学与思、培养后进生学习兴趣、创新课堂教学和教过和教会等关键问题进行反思, 是确保中学物理教学有效性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物理,教学反思,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赵明仁.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新课程改革中的案例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2]靳玉乐.反思教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6.
【中学英语教学反思2】推荐阅读:
中学英语的教学反思10-14
中学英语教育教学反思07-17
中学英语教学中写作教学反思10-23
中学政治教学反思论文07-13
中学音乐课教学反思09-03
中学语文教学反思论文12-17
中学英语教学教案09-27
衡水中学手写英语01-06
中学英语教学研究08-27
中学英语趣味教学谈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