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教案(共9篇)(共9篇)
1.杜甫诗三首教案 篇一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2.了解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准确流畅地背诵这三首诗。
3. 学习《望岳》,感受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学习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学习《春望》《石壕吏》,深切感受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众、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
3.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反复朗读、吟诵,感知诗歌的声韵美,通过想像与联想,把握诗的景与情。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鉴赏的主体。教师尽量少讲,以读代讲,以讲促读。
3.古诗五步教学法。《望岳》采用这种教法,从知诗起,经历说诗、想诗、悟诗、品诗等四个阶段,引导学生知内容,想意境,悟情感,品特色。
4.诗歌境界教学法。教读《春望》,可采用这种教法,引导学生想像形象、把握物境;体验情感、把握情境;品味意蕴,把握意境。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师生互动,学习研讨《望岳》《春望》。指导学生朗读,感知诗歌的声韵美;整体感知诗意,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品味诗的意境;结合读诗的切身体验,赏析诗歌的美点。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
(一)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诗歌到了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迎来了她的第一个高峰,佳作浩如烟海,名家灿若繁星。今天,让我们走近被后人称为“诗圣”的杜甫,聆听他笔下流淌出来的歌声。
设计
(二)多媒体显示: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同学们,这些对联中寓指的人物是谁呢?对,是杜甫,今天我们学习他的二首诗《望岳》《春望》
二、杜甫简介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歌。这些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自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诗史”,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为“诗圣”。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杜甫出 1
生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里。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父亲杜闲曾做过奉天县令。这样一个家庭给了他一定的文化熏陶。杜甫的创作历程,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读书和壮游时期。杜甫七岁即能作诗文,十五岁时便在文坛上初露头角。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刻苦学习的自述。二十岁后,他开始了漫游生活。他南游吴越,北越齐赵,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并在洛阳与李白等同时代的著名诗人结为肝胆相照的朋友。这个时期的生活和创作,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和情调。如《望岳》一诗表现了他青年时代的气概和抱负,是他早期的代表作品。
(二)长安十年时期。公元746年杜甫怀着经世济用的政治理想到长安试求官。可是由于奸相李林甫玩弄了“野无遗贤”的骗术,使参加考试的人全部落榜。杜甫也遭其害,困居长安达10年之久,过着辛酸屈辱的流浪生活。不幸的遭遇使他进一步认识到统治者的腐朽,创作出了像《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等杰出的现实主义诗篇。诗的风格情调,也由早期的热情奔放、乐观坦荡变得悲壮凄凉,形成“沉郁顿挫”的诗风。
(三)战乱流离时期。这是其现实主义诗歌发展时期。在短短两三年中,由于安史之乱,他携家和人民一道受冻挨饿,避难流亡,卷进了生活的底层。在沦陷区,山河破碎之感甚深。脱贼后,又屡遭肃宗贬斥。灾难的时代,震撼着诗人的心灵,使他写出了《春望》《北征》和“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一系列具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思想的不朽诗篇,并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
(四)漂泊西南时期。介绍略,留待以后介绍。
三、师生共同研讨《望岳》
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兖州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兖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
这是一首古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多数通篇是五言句或七言句,也有以五言或七言句为主而杂有长短句的;平仄没有严格的限定,体现自由的抑扬韵律;用韵比较自由,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从句式方面看,古诗一般四字为二、二式,五字为二、二、一式或二、一、二式,七字为二、二、二、一式,有时因表意需要而有特殊情况。《望岳》是一首五言古诗,句式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1)配乐诗朗诵《望岳》,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2)全体学生配乐齐读。(3)指名学生朗读,其余同学点评。
(4)教师范读,学生轻吟。
2.再次朗诵诗歌,要求学生边听边想,想像诗歌描绘的画面和意境,体会诗的诗情画意。思考以下问题:
1、这首诗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地域之广阔(齐鲁青未了),景色之秀美(造化钟神秀),山势之高峻(阴阳割昏晓;会当凌色顶,一贤众山小)。
2、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教师提供必要的背景常识:这里说的是泰山山脉,它在山东省中部,从东平湖东岸一直延伸到淄博市南,长约二百公里。
学生展开想像,设想诗人当时望岳的情景。
明确: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那种欣喜惊叹仰慕的情形,非常传神。“齐鲁青未了”语出惊人,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欣赏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烘托泰山之高。这两句是远望泰山的景象。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这是近望泰山所见的景象。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写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仔细看才能看见。这是凝望泰山时所见的景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这显然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
3、诗言志,诗歌创作无不是为了传情达意。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学生,可以联系写作背景,联系诗人的人生经历。
明确:这是杜甫的早期作品,当时正处唐朝盛世,青年时期的杜甫过着一种“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4、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阐述理由。或者“这首诗什么地方最吸引你,指出来并说明原因”,或者“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绝唱,你认为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比如:“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钟”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把大自然写得有情有义。“割”字锤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割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含蓄蕴藉,意在言外,诗人凝望泰山“层云”“归鸟”,不觉时间已久,连眼睛都酸困了,这不正流露了诗人对泰山情有独钟,热爱有加吗?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意蕴丰厚,有一种哲理美。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它激励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永往直前。
虚实相生的写法使本诗显得摇曳多姿,言有尽而意无穷。
1、2句虚写,3、4句实写,5、6句实写,7、8句虚句,虚实交错,意韵悠长。
5、学生齐背《望岳》。
板书设计:
远望
望岳近望
仰望
四、师生共同研讨《春望》
写作背景: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诗人赴奉先探家,未几,安禄山发动叛乱。次年五月,贼破潼关,诗人被迫北上避难,安家于鄜州。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诗人闻讯后前往投奔,不料中途为贼兵所俘,被押至长安;因他官卑职小,未被囚禁。第二年四月,他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当时朝廷的所在地——凤翔县。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
1、介绍近体诗:近体诗是指在唐代形成的格律诗。近体诗从句式上说有五言、七言之分;从篇幅上说有律诗、绝句两种。律诗分五律、七律两种。全诗共四联,头两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中间两联要
求对仗。二、四、六、八句尾要押韵,通常押平声韵。
2.(1)示范朗诵《春望》,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律诗的诵读要领。(2)全体学生配乐齐读。(3)指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点评。(4)教师范读,学生循声低和。
3.学生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诗句,整体感知诗意。
4.引导学生通过想像再现形象。
(1)提问:诗歌的首联写了哪几个形象?这些形象各有什么特点,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明确:写了国都、山河、城、草木四种形象。国破,山河依旧,城春,草木深。这是一幅沦陷中长安城的破败景象: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使人满目凄然。
(2)提问:颔联写了哪几个形象,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可能有两种看法。一种看法是那娇艳的花也因感时伤别而泪水纵横,那无忧的鸟也一改往日动听的歌喉而发出让人惊心的啼叫。另一种看法是诗人伫立在娇艳的花旁,听着掠空而过的鸟儿婉转的啼叫,心里嗔怪它们的无情而流下了伤时恨别的泪水。
(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3)学生想像颈联、尾联的形象及画面。
明确:烽火连天,兵荒马乱,“家书”承载着亲人的牵挂和眷念。诗人盼望得到一封家书,然而终归是失望,我们仿佛看到诗人满头白发如冰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
5.教师引导学生体验情感。
诗歌羞于直白言情,常寓情于形象之中,形象不仅是诗人情感的触发,又是诗人情感的载体,也是体验诗人情感的途径。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形象体验情感。提问: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前四句抒发了诗人面对国都沦陷,山河破碎而产生的沉痛和忧伤之情,颈联抒发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牵挂之情,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叹息衰老,又多了一层悲哀。
6、学习了本诗后,你有什么收获?
提示:可涉及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认识、对诗句的品析评价等。
关于表现手法。全诗触景伤怀,移情于物,将忧国思亲的情怀蕴含在形象的描写中,情景交融,感人肺腑。
关于一字传神。“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破”字使人怵目惊心;“深”字令人满目凄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动态美,寄托了诗人强烈的情感。
名句品评。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奥妙在哪里?关于诗歌语言的意义美。“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举手搔头,意欲解愁,可是搔头解愁愁更愁,稀疏短发,几不胜簪,顿觉衰老,更增一层悲哀。
6.学生齐背《春望》。
五、比较两首诗风格的异同
1.学生齐背《望岳》《春望》。
2.请学生辨析两首诗的风格。
明确:《望岳》形象高大,境界壮阔,显示出气势磅礴、雄放健拔的风格。
《春望》感情凝重,景象凄清,风格沉郁,具有悲怆美。
六、布置作业
1.默写《望岳》《春望》。
2.预习《石壕吏》。
板书设计:
春望
忧国---------------思亲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石壕吏》。了解背景;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意;赏析本诗情节生动、构思巧妙的艺术特色;背诵全诗。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学生齐背《望岳》《春望》。
二、播放背景音乐,朗读诗歌,创设学习氛围。
1.齐读《石壕吏》,提示学生这是一首古体诗,应注意停顿、节奏、语调。
2.学生自由读。
3.选一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点评。
4.全班齐读。
三、引导学生深入诗的意境,把握本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1.写作背景简介。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河阳一带又骚动起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
2.学生默读诗歌,借助注释,整体感知诗意。
3.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像,再现诗中的情节。
选两位学生描述浮现在脑海中的画面,发动其他同学补充,共同丰富画面、情节。
4.理清情节发展脉络,指导学生背诵。
(1)提问: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并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明确: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结局和尾声,暗示老妇已被抓走。老妇致词又可分为两层:5~16句老妇人叙述家中的不幸;17~20句老妇人主动请求从军。
(2)学生根据思路提示,读诗,尝试背诵。
(3)提问:诗中有几个人物形象?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明确:老妪、石壕吏。老妇是主要人物形象,她在危急之下,挺身而出,主动从军,有敢于承担苦难的精神。石壕吏开头出现,中间便隐入幕后,“捉人”“一何怒”可以看出吏态度蛮横,凶暴无比。
(4)归纳诗歌的思想内容并分析诗歌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了官吏的横暴,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5)齐背诗歌,深深体味诗作的思想情感。
5.赏析本文巧妙独特的构思艺术。
提问:
1、有人说:《石壕吏》中老妇的“致词”全都是吏步步紧逼出来的。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
明确: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情节其实并不简单,但诗人只用120个字就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情节发展的全过程,精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归功于诗人巧妙独特的构思。从诗题上看,主要人物应是差吏,但诗人对他用了暗写,一出现只用“吏呼一何怒”来点出他的威势,此后就让他转入“幕后”。对老妇则用明写,把她所说的话写成一篇“抒情独白”。仔细品味,就会发现老妇的话句句都是差吏逼出来的。情节中可能隐去了吏的“怒”“呼”。差吏一进门就问“汝家有男丁否”,老妇答曰“三男邺城戍„„”;再问“尚有他人否”,答曰:“室中更无人„„”;最后差吏仍逼着要人不已,老妇只好“请从吏夜归”。总之,差吏的“怒”“呼”贯穿在老妇陈情的全过程中,其凶横残暴不言而喻。
2、诗人同情老妇的遭遇,为何总是一言不发,难道他不该上去义正辞严指责官吏吗?临行独与老翁别,似乎也没有安慰的表示,如何理解诗人的沉默?
3、“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幽咽”的人是谁?
4、石壕吏未抓年青的“孙母”而带走“力虽衰”的老妇的原因是什么?先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全班交流。教师酌情给予点拨。
六、课堂小结
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郭沫若称颂他:“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在杜甫的诗中,“三吏”“三别”抒写民间疾苦最为深刻,杜甫风格沉郁顿挫,主要是因为他的作品抒写了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诗人的心与受苦受难的劳动大众息息相通,诗人的脉搏和着民众的脉搏一起跳动,杜甫是真正的人民的诗人。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石壕吏》。
2.改写《石壕吏》。
注意发挥合理想像,补充出诗中表达跳跃的部分,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等方式。板书设计:
石壕吏
差吏夜捉人
老妇哭诉苦难战争给老百姓的灾难深重
老妇自请服役
课后反思:
2.杜甫诗三首教案 篇二
多情的季节
总会用感叹叙写
相知的奇妙
当我深情的眼睛
在星光灿烂的夜空
找寻到你明亮的眸
我寂寥如夜的期待里
便盛开起思念的花
这思念的花只为你绽放
每当风儿吹来
我都特别渴望
看情意绵绵的花瓣
摇曳你甜美的笑
摇曳你沁人的温情
直到有一天你说
你蓝天一样纯澈的心里
也开满了思念的花
从此每天都与你
用牵挂掀开新的一天
于是炙热而空荡的心
都被你亮丽的身影填满
夜深人静的时候
心总会被思念肆意撕扯
我无意挣扎
只想好好品味
与你相知相聚的分分秒秒
就如
用整个生命
回味一个爱恋的季节
也许雨会不速而来
打湿我对你的虔诚和期盼
但思念会用牵挂把它们烘干
也许
阴郁的风
会吹散我对你无言的眷恋
但思念的花
会用真心
把它们重新串起
如果一次的问候
无法慰藉抑郁的心
就请在风起的时候
捧出珍藏的百合花吧
我会永远守候在
你梦的花园
守候在思念另一头
等你
想要回家
青春的花开花谢让我疲惫却不后悔
花季的云卷云舒让我陶醉却不堪憔悴
清清的风, 清清的梦, 清清的晨晨昏昏
淡淡的云, 淡淡的泪, 淡淡的年年岁岁
带着点流浪的喜悦
我就这样一去不回
没有谁懂———年少的我那想家的苦涩滋味
每一片金黄的落霞, 我都想去紧紧依偎
每一颗透明的露珠, 洗去我沉淀的伤悲
在那样的季节, 我遇到了盛开的她
洋溢着眩目的光华, 像一个美丽童话
允许我为你高歌吧, 悠远的歌声中飘荡着思念的影儿?
允许我为你哭泣吧, 在眼泪里我能自由地飞
梦里的天空很大, 我就躺在你睫毛下
梦里的日子很多, 我却开始想要回家
想你的情怀
当我想你的时候
把缕缕思念化成绵绵文字
让夜空的星传递给远方的你
当我想你的时候
喜欢在你的文字里徜徉
感受着那无以言语的感动
那是情的交融爱的诉说
当我想你的时候
我知道你也一定在想我
因为我听见风传来你的声音
雨送来你的柔情
当我想你的时候
希望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把我带到你近旁
远视着有你的那扇窗棂
感受着你的气息
搜索着你的身影
渴望与你相逢
渴望与你相聚
渴望能与你相视而坐
品一杯你钟爱的香茗
然后静静地看着你读你
这样默默地想着你
闭上眼睛我就能看到远方的你
能够听到你的心跳
感受到你的呼吸
3.《杜甫诗三首》的三步导学 篇三
近几年来,我对此作了大量的有益尝试,我认为要确定正确的诗歌鉴赏目标和方法,在这里还需对现状有个清醒的认识。
关于初中诗词鉴赏教学,新课改中出现了很多创新的教学方法。这些做法对于诗词教学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逐渐让诗词鉴赏走上了科学化、有效化的道路。但当前初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中仍存在许多问题:
1.教学功利化。
2.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突出。
3.教学过程模式化。
4.教学方法单一化。
正确的认识依靠正确的方法,方法的正确依靠认识的实践。教条主义已成为诗歌鉴赏课发展的主要障碍。教师要以审美科学为依据,从心底彻底克服形式主义,摒弃教条,拒绝复制,才能让语文诗歌鉴赏课堂充盈着情感,流淌着人文,闪烁着智慧,凝聚着文化。
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写道:“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在他这些话里,说明了反映与被反映、形象与思想、认识的能动性与创造性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符合我们读诗词的感受。由此可见,诗歌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的形成,最根本的条件,还是欣赏者学生的生活实践——主观条件。
而主观条件的来源是什么呢?基本上是生活实践。不只诗人创作才需要生活,欣赏评价者没有生活也不行。学生不可能熟悉一切生活,但他应有某一方面的直接的生活经验,应有许多间接的生活经验,即所谓“务先博观”,教师要以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间接生活经验的积累。
这就要求教师在熟悉并精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必须认真分析研究学情,并从实际学情出发,以科学可行的态度制定课前——课中——课后导学目标,设定问题,适当点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文学素养,传承民族文化精神,指导人生道路的终极目标。
可见,诗歌教学的高效与否重在一个“导”字,导引学生自学的方向、方法。妙在教师引导下想方设法探究的一个“学”字。教师要大胆放手,把体验探究等基本内容完全交付给学生自主互助完成。而在关键时刻,教师用四两拨千斤,以巧劲引导学生认识的升华。
(一)课前“导”学,应把目标放在基础方面。
可以让学生就所欣赏的诗词力所能及地做如下准备活动:1、根据需要查阅、收集并筛选资料,为理解诗歌内容作充分准备。2、小组互助合作、资源共享、知识互补。3、自觉积累古诗,并掌握该诗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色。
众所周知,历史文化名人诗意飞扬,浩如星海,他们是人类精英中最杰出的部分。
他们都有励志向上、执著追求的积极人生态度:百折不回、寒岁松柏的宝贵品格:通达济世、变中求胜的的卓越才华:借势造势、把握机遇的自主意识:报效国家、献身时代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泽被东西,影响深远的巨大成就。
走近这些历史名人,与他们展开心灵的对话,在对话中缩短距离,增加了了解,从中受到最有感召意义的人生启迪。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教师必须充分信任学生他们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借助文字等材料,走进作者的时代,与作者牵手,在一定意义上进入角色。这是诗歌欣赏必要的第一步。
既然,进入角色靠的是直接的生活经验和间接的生活经验所形成的审美能力。相关的文字等资料就是欣赏的主观的条件的来源,只有拥有了这些前人丰富的生活经验,才能使诗人的优美艺术创作真正的成为学生的欣赏对象。
如我在《杜甫诗三首》导学课程中,课前导学目标的标题就是《走进唐朝,与杜甫牵手》,这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使课前基础目标在短短的8分钟之内就顺利完成。而且参与者积极踊跃,条条是道,语出顺畅,令我倍受鼓舞。
(二)课中导学,则应把目标放在发展等级(能力、情感价值观)上。
学会读诗的基本方法,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及其不同时期作品的意境语言特色。为应试赏诗做必要的方法和能力的铺垫。2、培养学生大胆质疑、辩证分析的创新精神。辩证看待诗人人生定位、得失乐忧等问题,为自己的人生前路提供有益的参考。
这个阶段的目标制定,我是从审美主体——学生的需要来看,诗歌艺术形象对欣赏者来说有两重性。一方面,它直接地作为学生感受或认识的对象;另一方面,它所反映的生活又是学生认识生活实际的一种诱导。诗词本身的诱导作用,不等于代替艺术欣赏解决问题。教育者要知道——有些作者不只企图在作品里提出问题,还企图解决问题。
同样,我在《杜甫诗三首》的教学引导中,在让学生总结归纳杜甫的生存年代与各个人生阶段经历与人生理想的关系后,则以“人无完人,艺无止境,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望岳》和《春望》的意境,领略杜甫诗歌的意境美。同时用发现的眼睛给杜甫的诗提出有益的补充”来作“导”,引发了他们对该诗提出有益的补充。
之所以我敢于大胆设立如此导学目标,是因为我知道:面对新事物,孩子们好奇而深思。新旧交替中,人类文明的车轮一点点向前。告别过去,我们引导孩子们在欣赏诗歌的课堂上走向未来。但是不是所有新事物都应该取代旧事物?所有的旧事物都应该埋在时间的尘土之下?这需要我们进行古今文化思考辨析。思辨,让我们导引孩子们学会了客观公允,透彻古今,懂得了传承与摒弃。
果然,学生大胆而坚定的指出对《望岳》的看法:由于杜甫当时年轻气盛,有藐视困难的因素;又因为他出身豪门,天赋极高,自命不凡;再加上当时唐正是开元盛世,所以诗的厚重感不足,过“虚”有一步登天、藐视困难之嫌。而《春望》的启示不仅仅是爱国,济世之才在国家危难之际,不止是悲叹,更应该指出出路,给人民以希望,激发卫国斗志。
这境界这高论谁曾想到竟发自八年级学生的心中。我惊叹于孩子们的认识高度,庆幸这种导学初探的收获——把课堂交给他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当然,教师在引导过程中不能忽视欣赏活动主体——学生的特殊性(个体的差异性)学生因个人的经历积累、理解、认识的不同、而自觉不自觉地对诗歌进行再创造。但是,对美的事物或现象的继承性是老师“导”的方向——民族的文化优良传统的传承——主旋律。
(三)课中导学,则应把目标放在发展等级(能力、情感价值观)上。
通过意境再现写作、课本剧的表演和课上串词等的尝试,加强体验力度,有意识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正如著名美学评论家王朝闻所说:诗歌欣赏和创作,“一样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简单地说,在欣赏过程中,感觉、体验、认识,在不同环节不同程度地起了作用……不论作为一种因素来讲,作为一种阶段来讲,心理活动包括着联想、想象、幻想、情感、理智等一系列心理内容……艺术欣赏的再创造,在主观上不一定是自觉的。不只是艺术家或美术家才有再创造,任何群众都有再创造……作品对于欣赏来讲,既是它的一种外化、对象化,也是一种特定意义的‘完成’。”
这就是说,学生在接受诗词作品的过程中,起着他们或好或坏的主观能动作用。作品本身所存在的思想价值、艺术价值被他们客观地肯定了,艺术的社会作用就有了成效。诗人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不一定比读者、观众高明,有些形象的深刻意义,是靠读者发掘出来的。作品概括生活的广度和深度——内容的丰富性是有限的。它那生活的、情感的、思想的内容,更有待于孩子们发现,以至去补充和修正。学生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以至思考,诗词的艺术美的社会作用就得以实现了。
在课前课中的赏析过程中,情感,从远古流来,不断积淀,逐渐形成一个群体或一个民族独特的情感体验与表达方式,这就是群体的情感底蕴。已经深入孩子们的心灵。
这时,孩子们在意境再创作时,已将一种情感的体验感悟,结合一个民族的情感积淀来思考抒发,创作就有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当孩子们的文学底蕴站在经过提炼包装的经典诗歌作品基础上进行新的升级,使它以更现代的包装,更鲜美的口感,更合理的配置,更丰富的营养服务于人们的精神需求的时候,我惊喜地发现:让古典诗词变得更美、更纯、更光芒四射了。这些我在《杜甫诗三首》的课后教学引导中体会更深。
于是孩子们在意境作文写作、课本剧编排演出、剧演串词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自己的才能,他们用自己出色的表现告诉我他们从未有过的收获——
想象没有边界,它的触角伸向了宇宙与时间的边缘,甚至突破了时空的厚壁,飞翔在四维、五维空间,任意改变着生命的节奏。古今错位,让诗词有了一方新的公寓。
诗词是生长在中国文化土壤里的大树,每片叶子都张扬着文化的魅力。长长短短的字条,浓缩着一个民族精神的内核,那里有月色、童话、沙场与梦想。
意境是缤纷的花朵,摇曳着漫天的美丽。把这些花瓣小心地摘下来,放在心灵里浸泡,让它们把想象熏香。然后用语言或文字把它们铺展在面前,还原古典的芬芳。
这个过程叫艺术再现……
我再次感动于导学初探中孩子们给我带来的惊喜——意境是一个有生命力、哲学味、审美趣的诗意空间。
由此我坚信:中学阶段是奠定人一生文学基础与审美素养的重要时期,也是练习文学“童子功”的关键时期,意境再现训练将为学生终生的文学修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4.杜甫诗三首教案(范文模版) 篇四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2,了解杜甫七言律诗的艺术特点。3,背诵并积累名句。
4,把握情景交融的创作方法,熟悉律诗的格律知识。教学重点
感受、品味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鉴赏能力,使学生受到诗人情感熏陶而有所感悟,引发学生的审美兴趣,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方法:点读法 教学过程与步骤:
一、导入
怎样读懂一首诗?首先必须要知人论世。所谓的知人论世即是知道作者的生平,了解作品生成的时代背景。
二、作者及时代背景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原籍襄阳,迁居巩县。杜审言之孙。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寓居长安近十年。及安禄山兵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至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有《杜工部集》。
三、作品分析
(一)《登高》(1)《登高》写作背景
杜甫在夔州期间的杰作,写于大历二年(767)的秋天。这一年的重阳节,杜甫约他的一个远亲吴郎来饮酒,不想吴郎因事没有来。杜甫感慨万端,独自登高,写下了这首即景伤怀的七言律诗。(2)重点字词梳理
盖”万里”,地之远也; ”秋”,时之凄惨也; ”作客”,羁旅也; ”常作客”,久旅也; ”百年”,齿暮也; ”多病”,衰疾也; ”台”,高迥处也; ”独登台”,无亲朋。 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精确。(3)《登高》品读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明丽清爽的秋景图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沉郁悲凉,韶光易逝,壮志难酬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羁旅之愁,孤独之感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忧国伤时
(4)有人认为颔联里的“无边”和“不尽”二语多余,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正因有此二语诗的意境才显得广阔深远,再加上落叶的“萧萧”之声、长江的“滚滚”之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其状物之功出神入化。更为重要的,我们也看出诗人的心情激荡不已:韶光易逝,加之乡愁,感叹漂泊何时了。而长江“不尽”亘古如斯,对比包括自己在内的千古优秀人物不幸的遭遇,不禁感叹,以抒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5)小结
这首诗是作者大历二年(公元767年)秋在夔州(今四川奉节一带)时所写。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明代胡应麟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艺术特色:情景交融、气象宏伟
(二)《秋兴八首》(其一)(1)《秋兴八首》(其一)写作背景
《秋兴八首》写于大历元年(766)秋天。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秋兴八首》就是在这样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八首诗各自独立而又互相勾连,一脉相通,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新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2)《秋兴八首》(其一)串讲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秋风侵袭凋谢了枫林,巫山巫峡气象萧森阴沉。江间波浪兼开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江上惊涛骇浪如涌上青天,塞上风云漫卷大地,阴气沉沉。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丛菊已开两度令人回忆往昔而潸然泪下,孤单的小船永远系着游子的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为赶制冬衣家家正忙着剪裁缝制,暮色中高高的白帝城传来急匆匆捣衣的声音。(3)《秋兴八首》(其一)品读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老大伤悲,凄苦落寞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时局不安,阴沉郁闷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思乡不归,无奈凄伤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无家可归,惆怅凄凉(4)小结
《秋兴八首(其一)》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的形象描绘,烘托出萧瑟阴森、动荡不安的气氛,令人感到秋色秋声扑面惊心,同时也抒发了诗人的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
(三)《咏怀古迹》(其三)(1)《咏怀古迹》(其三)题材介绍
《咏怀古迹》是一组结构严密的七言律诗,共五首,每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庾信故居、宋玉故居、昭君村、先主庙、武侯庙,都是借古迹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关于它的整体结构,明人王嗣奭在《杜臆》中有很好的解释:“怀庾信、宋玉,以斯文为己任也;怀先主、武侯,叹君臣际会之难逢也;中间昭君一章,盖入宫见妒,与入朝见妒者,千古有同感焉。”(2)《咏怀古迹》(其三)串讲
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这里有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一旦离开汉宫,(命运)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独留下青冢向着黄昏。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面容,空有她那怀念故国的魂魄月夜归来。即使千年过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3)《咏怀古迹》(其三)品读 ※找出其中点明怨恨感情的诗句
明确: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环珮空归月夜魂
画图省识春风面 ※赏析“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明确:“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乐,正是昭君在诉说着她的怨恨!这两句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既有对她的赞扬,又有对她的同情。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好像又响起了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
※《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明确:背景: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深沉怨恨)
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 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
※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首联一开始并没有写她的怨恨,那写的是什么?
明确: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之邦,嫁到异域,并在那里度过一生,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的性格的象征。※“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试分析该联中“独”的表达效果。
明确:“独”实写青冢,虚写昭君远离故土的境遇,更写出了昭君远离故土后心灵的孤独之情。
※“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明确: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葬于塞外,不能归汉,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故乡,可见其怀念故土之心是多么强烈啊!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4)小结
诗歌的主旨虽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诗人漂泊异地,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寄寓思乡之情,也借昭君遗恨绝域,曲折表达自己失遇无路,才不得用的感慨。
四、总结 1、沉郁顿挫
“沉郁”是指诗歌内容特点,主要指情感浑厚、浓郁、忧愤、蕴藉;“顿挫”是指形式特点,主要包括语言的刚键,音调的铿锵有力,章法的曲折变化等。2、诗人的悲愁情怀
秋天万物凋零,霜风渐冷,给人以苦寒之感,容易使人产生人生迟暮,功业难成之类的联想,但也催人奋进,令人振作。杜甫的悲愁,融入了羁旅的愁思,家国的忧伤,身世的感慨,显得更加沉郁厚重。
5.杜甫诗三首导学案及答案教案 篇五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总体感知诗歌内容,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诗篇。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分析他的诗歌风格变化的原因。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情展示,阳光参与。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学习重难点】
1、了解诗歌写作的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风格变化。
2、揣摩品味一些精妙的或广为流传的名句,培养初步的鉴赏分析能力。【复习导航】
一、基础积累
1、资料积累——走近杜甫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他的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自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诗史”,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为“诗圣”。他写出了《春望》《北征》和“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一系列具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思想的不朽诗篇,并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
2、背诵诗歌。
3、阅读注解,掌握文言词语。
4、给加粗字注音。
(1)岱宗夫如何 岱()
(2)决眦入归鸟 眦()(3)白头搔更短 搔()
(4)浑欲不胜簪 簪()
(5)老翁逾墙走 逾()
(6)三男邺城戍 邺()戍()(7)如闻泣幽咽 咽()
(8)老妪力虽衰 妪()
5、解释下面的词。
(1)造化钟神秀 钟:(2)阴阳割昏晓 阴:
阳:
(3)会当凌绝顶 会当:(4)浑欲不胜簪 浑:
(5)吏呼一何怒 一何:(6)老翁逾墙走 逾:
走:(7)急应河阳役 应:(8)独与老翁别 别:
二、问题探究
1、阅读赏析《望岳》与《春望》。
(1)、《望岳》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地域之广阔(齐鲁青未了),景色之秀美(造化钟神秀),山
势之高峻(阴阳割昏晓;会当凌色顶,一贤众山小)。(2)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首联写远望之景 颔联写近望之势 颈联写细望之景 尾联抒极望之情(3)两诗中最让你感到心胸激荡的各是哪两句?说说偏爱这两句的理由。
望岳中我最喜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因为它蕴含着生活的哲理:只有不畏艰险地去登攀,才能进入俯视一切的雄奇境界。春望中我最喜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句,因为它体现了诗人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
(4)《春望》与《望岳》比较,诗歌风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望岳形象高大,境界壮阔。显出气势磅礴的风格
春望感情凝重,景象凄清,风格沉郁,具有悲怆美。《望岳》叙写少年志,《春望》抒尽家国愁 诗风转变:激昂豪迈——沉痛忧伤(转变原因:《望岳》写于开元盛世,是他的早期作品,赞美泰山,表露诗人远大抱负的;《春望》写于安史之乱时期传达了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感情深沉含蓄。)(5)、望岳和春望分别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望岳体现了诗人凌云的壮志,勃发的雄心,表达了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 春望表达了诗人感时恨别,忧国思家的思想感情。(6)炼字赏析
钟: 写出大自然的情意,突出泰山的神奇秀美
割:显泰山高峻奇险
破:让人触目惊心
深:让人满目凄凉
2、阅读赏析《石壕吏》
(1)、《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诗中有几个人物形象?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差吏
凶暴残忍 态度蛮横
老妇
危急之下 挺身而出 主动从军 有敢于承担苦难的精神。(2)、《石壕吏》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自主练习】
(一)石壕吏(杜 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________,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________,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________,________。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13.给空白处填上完整的诗句。
14.对这首诗开头前四句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1段写捉人的差役乘着夜色向石壕村急奔而来。B.第2段交代故事的发生,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
C.第3、4段,写老翁逃跑避难,老妇出门周旋。
D.第3、4段反映了人民长期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的情景。
15.诗中描写兵役之苛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战争之惨烈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老妇已被官吏捉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16.“妇人”致词分为三层,用“‖”在文中标出层次,并归纳层意。第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层: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以上这首诗是体现杜甫现实主义的重要诗篇之一,此诗反映的社会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望岳》《春望》《石壕吏》
1、《望岳》中有一句与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意思相近的诗句,这个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望岳》中,流露出对泰山情有独钟的句子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望岳》中,比喻自己远大的抱负的句子或高瞻远瞩的句子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望岳》中,愿望层层迭起的山峦,不禁心胸激荡的句子是: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5、《望岳》中,诗人用“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两句写了远望之色。用“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了近望之势,这两句既写出了泰山的秀美,又写出了泰山的高大。用“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出了细望之景。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极望之情。
6、《望岳》中,表达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与豪情,充满人生哲理的诗句(或:表现作者的远大抱负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望岳》中写诗人乍见泰山时的兴奋、惊叹和仰慕之情的句子是: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8、《望岳》中虚实相生写泰山的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9、当你奋力登上山顶,面对脚下的无限风光时,你自然而然会想到杜甫《望岳》中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0、《望岳》以夸张的手法,用距离之远烘托泰山的高大的诗句是: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11、《春望》描写出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2、《春望》中杜甫描写长安城被叛军攻陷后遭到惊人破坏的诗句(或:描写战后破败萧条景色的句子)是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3、《春望》中印证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诗句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4、《春望》中表现战火连绵,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的句子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5、《春望》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诗句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6、《春望》中表现作者因忧国伤时思家而衰老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7、《春望》中表现作者因感时恨别,移情于物,触目伤怀的诗句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8、《春望》中把国事、家事紧紧联结在一起,并且迫切盼望得知亲人消息的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9、五言绝句依次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春望》中的颔联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6.杜甫诗三首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 2.揭露官吏的横暴 3.同情人民的苦难
教学重、难点:
体会老妇的话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河阳一带又骚动起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
三吏三别:《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
二、播放背景音乐,朗读诗歌,创设学习氛围。
1.教师配乐朗读《石壕吏》,提示学生这是一首古体诗,应注意停顿、节奏、语调。2.学生自由读。
3.选一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点评。4.全班齐读
三、辨音识字,扫除文字障碍
(1)第一段:石壕吏(hǎo)暮:傍晚。逾(yú)走(古今异义):跑。行:走。.(2)第二段:呼:大声吆喝。怒:凶狠。啼:啼哭。苦:痛苦。
(3)第三段:邺(yè)戍(shù)戌(xū)戊(wù)戍点戌横戊中空,注意区别。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活着的不过是苟且偷生,死了的就永远完结了。存者,活着的,生存的人。且,暂且。已,动词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更,再也。妪(yù)虽:即使,虽然。衰:衰弱、衰微。备:准备。炊:烧火做饭。
(4)第四段:泣:小声抽泣,啼哭。咽(yè)登:踏上。前途:前行的路途。
四、整体感知
1、写了一个什么故事?用诗中的词简括老妇人一家各个人的遭遇。官差深夜捉丁不得,拉老妇人充数的故事。
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
2、这首诗的重点是讲的什么内容? 以老妇人给吏致词为重点,也就是本文的第二、三段。
3、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并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
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结局和尾声,暗示老妇已被抓走。老妇致词又可分为两层:5-16句老妇人叙述家中的不幸;17-20句老妇人主动请求从军。
◇结构
开端(1)致词的由来:写诗人日暮投宿,夜遇捕吏捉人,烘托紧张气氛。发展、高潮(2—3)致词的内容:写老妇自述,展示一个饱受战祸家庭的悲剧。结局(4)致词的结果:写诗人独与老翁告别,暗示老妇被捉。
五、活用文本,走进“石壕村”:
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的所见所闻所感。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开头四句写故事发生。四句各写一人,各自身份、举动和彼此关系,交代分明。“有吏夜捉人”,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写故事的展开。在差役怒呼、老妇苦啼声中,一个饱受战祸的家庭的种种不幸,一步步展示出来。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从老妇自叙家事可知一家三男全部被征,说明兵役之苛酷;三男已死二男,可见战争之惨烈。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差吏并不理会老妇人的哭诉,仍然逼老妇家出差役。老妇人只得回答,家里没有男人了(隐去老翁),只有吃奶的孙子和喂奶的母亲,寡媳衣不蔽体,贫困可知,也可见战争破坏之严重。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差吏仍是追问不放。老妇自请赴役,仍从掩护老翁出发。力虽衰而请赴役,并请即刻动
身,故作恳切,凄苦之情溢于言表。
六、问题探究
1、文章开头四句是故事的发生,哪一句预示有一场灾难降临? 有吏夜捉人
2、在这里老翁、老妇分别有怎样的举动? 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捉人
3、哪几个词写出了差役怒呼、老妇哭啼的情景? 呼 啼 怒 哭
4、老妇致词说了哪些家事?诗人是怎样知道的? 一家三男被征 二男新战死 寡媳衣不遮体 听妇前致词
七、赏析美点
1、本诗中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用一个“夜”字作“捉”的时间状语含义就更丰富了。
2、本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运用了“藏问于答”,如“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了双方的矛盾,但并没复写吏的蛮横凶暴,而是从老妇的致词中暗示出来
3、至此,诗也进入尾声。“夜深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一个“如”字点明了这里所写的又是诗人的错觉。而这错觉不正出自诗人那忧国忧民之心吗?
八、课堂练习: 课件展示
①诗中能总括全文事件的句子是: 有吏夜捉人
②诗中表现兵役苛酷的句子是: 三男邺城戍
③诗中表现战争惨烈的句子是: 二男新战死
④诗中表现战争破坏严重的句子是: 出入无完裙
⑤总领下文对话的语句: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⑥最能表现妇人无奈心情的语句: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⑦表明妇人确被抓走的语句: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九、拓展延伸
1.想象老妪一家的将来命运; 2.联系现实,谈谈感想或收获。
十、小结
石壕村这一户人家,三男被征,两男战死,衰年老妇又被抓走服役,留下老翁、寡媳、幼孙三人,在兵荒马乱中将何以度日?等待老妪的又将是怎样的命运呢?诗人的心,是与受苦受难的劳动大众息息相通的。诗人抨击石壕吏的凶暴气焰和冷酷无情,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表示深切的同情。
十一、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石壕吏》;
2、改写《石壕吏》。
板书设计
石壕吏
时间 地点 事件
(暮)(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社会动荡 不得安宁
老翁:逾墙走 睡卧不宁
官吏:呼 一何怒 凶暴蛮横 不可一世
老妇:啼 一何苦 值得同情 勇挑重担
杜甫:沉默 关心时局 同情百姓
7.杜甫诗三首教案 篇七
释迦牟尼35岁的时候在菩提树下沉思默想七天七夜, 总结出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五蕴盛。除都受到生老病死的压迫之外, 三首诗歌忧的原因分别为:《涉江采芙蓉》是爱别离, 即“同心而离居。”《短歌行》是求不得, 即“明明如月, 何时可辍?”《归园田居》是怨憎会, 主要体现在“俗”、“尘网”、“羁”、“池”、“樊笼”等字词。
三首诗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这和作者的身份密切相关。《涉江采芙蓉》的作者是文人, 《短歌行》的作者曹操是英雄, 《归园田居 (其一) 》的作者陶渊明是隐士。可以这样说, 《诗三首》分别是文人之诗、英雄之诗和隐士之诗的代表作品。我们通过学习这三首诗歌, 不仅可以汲取丰富的文学营养, 同时也可以洞悉文人、英雄和隐士各自不同的精神境界。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 我们可以把这三首诗的作者作为榜样, 在需要的时候从他们身上吸取力量。
什么是文人?文人的标志是情感。情感总在不顾一切地尝试着突出重围, 攀登欲望的顶峰, 达到完美的境界。但是, 情感没有顶峰, 即使攀登到了顶峰也会再次跌入痛苦的万丈深渊。《涉江采芙蓉》试图追求爱的完美。但是, 爱怎么会完美呢?没有爱的时候痛苦;有了爱, 却“所思在远道”, 也痛苦;不能在一起痛苦, 在一起以后又因为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而痛苦。最后, 文人除了“忧伤以终老”外, 别无选择。所以, 文人大多具有忧郁气质, 总是在生老病死的压迫之下, 不断抒发着难以排遣的哀伤。于是, 诗歌就诞生了。欧阳修说:“诗穷而后工。”德国哲学家尼采说:“诗人写诗就如同母鸡下蛋, 是痛苦使然。”所以, 《涉江采芙蓉》这首文人之诗, 以爱为起点, 最终却以“忧伤”为终点。那么, 表达忧伤的意义何在呢?忧伤一旦表达, 就获得释放, 人生的重压就获得缓解。诗歌犹如安全阀, 当你被痛苦折磨得无法忍受的时候, 就去做一个忧伤的诗人吧。
如果你想超越忧伤, 就应该学习曹操。曹操首先也是一个文人, 必然也体验到生老病死的痛苦。所以, 在《短歌行》开头, 表达了对人生深沉的慨叹。慨叹生命短暂, 生命像早晨的露珠一样, 虽然美丽却很快就不可避免地消失。死亡是一个巨大的虚无, 人在面对死亡的时候都会产生无法克服的忧惧, 而文学、哲学、宗教等从最高层次上讲都是在帮助人克服死亡, 这也就是哲学家常说的终极关怀。曹操“何以解忧?”忧的就是死亡。说“唯有杜康”, 表达的不过是忧的深重, 而不是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如果《短歌行》只是写到这里的话, 就仅仅是一首不错的文人之诗。而曹操不仅是文人, 还是一个英雄。所以, 他要想办法, 超越死亡。怎么超越呢?就是去做一个英雄。《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时候, 曹操曾给英雄下过这样一个定义:“夫英雄者, 胸怀大志, 腹有良谋, 有包藏宇宙之机, 吞吐天地之志者也。”曹操的选择就是建功立业, 用行动在这个世界上留下自己永远也无法抹杀的痕迹, 从而获得永恒。所以, 才有下面的“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他要建立周公那样的不朽事业, 却深感人才的不足。所以, 在这首诗歌中他才那样渴望贤才。其实, 渴望贤才只是手段, 曹操的终极目的是通过事业而超越死亡。初中课本上曹操的那首《龟虽寿》, 抒发的也是这样的思想。“神龟虽寿, 犹有竟时;螣蛇乘雾, 终为土灰”, 和“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都是在表达死亡的沉重压力。而“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和“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一样都是在用名垂千古的事业来超越死亡。曹操也因此而成为英雄, 《短歌行》因此而和其他文人诗不同, 成为一首慷慨激昂的英雄之诗。文人的忧伤之诗容易让我们的灵魂产生共鸣, 但也让我们变得柔弱萎靡, 变得缺乏阳刚之气。这时候, 再吸收一下英雄之诗的营养, 就可以给灵魂加钙, 让我们的胸怀变得宽广, 让我们的脚步变得矫健, 让我们在坎坷和挫折面前能够勇往直前。
可是, 如果你既不想痛苦, 又没有当英雄的环境, 怎么办呢?你可以学习陶渊明。陶渊明也是文人, 也同样感受到了生老病死的压迫。但是, 陶渊明站在了人生的最高境界。人为什么喜欢金钱?其实喜欢的不是钱本身, 而是钱可能带来的快乐。人为什么喜欢权力?其实不是喜欢权力本身, 而是喜欢权力可能带来的满足。人为什么喜欢爱情?其实喜欢的也不是爱情, 而是喜欢爱情可能带来的幸福。但是, 最终的结果却产生了异化, 也就是走向了反面。追求金钱的人为金钱而痛苦, 追求权力的人为权力而痛苦, 追求爱情的人为爱情而痛苦。陶渊明认识到了这一点, 他说:“富贵非吾愿, 帝乡不可期。”他要拆掉金钱、权力、爱情这些通往快乐的桥梁, 而直接飞往快乐的彼岸。怎样飞呢?就是归隐, 就是田园之乐。在这里, 归隐是桥梁, 是外在形式;本质是“自然”, 是对悠悠万事的超越。陶渊明说:“复得返自然。”自然是一个形而上学的境界, 是一个“玄之又玄”的境界。用一个字概括, 就是道。老子说:“道可道, 非常道。”“自然”是语言所无法描绘的。简单一点说, 就是忘我, 就是不执着。不执着于富, 也不执着于贵贱;不执着于爱;不执着于生死。用陶渊明的话说, 就是与物推移, 乐夫天命。陶渊明与其说是一个隐士, 不如说是一个哲学家, 并且是一个践行派哲学家。陶渊明也是英雄, 只不过是精神领域的英雄。
8.杜甫诗三首 篇八
教学目标:
1.赏析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教学重难点:
把握诗歌意象和诗歌情感的有机联系,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教学步骤
一、赏析原文
1.理解词语 ①玉露:白露。
②凋伤:使草木凋零衰败。③萧森:萧瑟阴森。
④兼天:连天。“兼”,连的意思。⑤塞上:这里指夔州的山。
⑥两开:第二次开放。这里是指第二次看到。杜甫去年秋天在云安,今年秋天在夔州,从离开成都算起,已历两秋。“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时光流走。⑦接地阴:风云盖地。
⑧他日:往日。指多年来的艰难岁月。⑨系(jì):系舟上岸。⑩寒衣:冬天的衣服。⑾催刀尺:赶裁新冬衣。
⑿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这里是捣布,把布捣平整后用来裁剪衣服。砧(zhēn),捣衣石。
2.翻译全诗
玉露凋伤枫树林,——白露凋伤了漫山遍野的枫林,巫山巫峡气萧森。——巫山巫峡的气象满目萧瑟阴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峡中的江水波涛滚滚汹涌连天,塞上风云接地阴。——塞上风云漫卷密布天地一片阴沉。丛菊两开他日泪,——秋菊已开两度回想他日再流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孤舟靠岸系绳也系着我游子的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深秋季节处处都在为游子征夫赶制寒衣,白帝城高急暮砧。——傍晚白帝城头传来急促的捶布声。
3.诗歌评析
①首联短短14个字里,那满目衰飒的秋景,森森逼人的寒气,使人的悲凉心绪油然而生,给全文奠定了一个悲凉之基调。这里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
②颔联用互文手法,紧承首联“气萧森”语意,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殷森气愤:骇浪滔天,阴云匝地。这里老杜明写对江间波浪、塞上风云的感知,实写老杜对时局的担忧:骇1
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可谓一石二鸟,巧妙之至。
③颈联转入了对自己身世的感伤,倾诉思乡衷曲。借一个“泪”字托出焦灼无奈的思乡之情;用一个“孤”字传说出漂泊无依的苦况。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表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
④尾联写户户捣布声,家家催刀尺,赶制棉衣已成必然。对国事的担忧,对家人家乡的思念。古时候每到秋天,家人要为远方的游子或戌边的将士制作寒衣,因此捣衣(这里是捣布,把布捣平整后用来裁剪衣服)声是人间的秋声,往往会增添客子的愁绪。这里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担忧,对家人家乡的思念。
二、总结全诗
此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交汇,浑然一体。
1.主旨意境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抒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2.艺术技巧
①情景相生,融汇无间,情因景生,景因情活。
粗略看来,本诗的首联、颔联、尾联写景,颈联抒情。其实,全诗自始至终,情和景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全诗,首联写秋色秋气,颔颈两联托秋起兴,感世伤己,尾联绾合景色人事,缝合之细密,结构之谨严,无以复加。②语言练达,句法奇异,对偶工稳,文气流荡。
杜甫十分注重诗歌语言的锤炼,曾表示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愿。该诗更是如此,如:颔联中的“兼”“接”二字,即极为练达而传神。
尾联在“白帝城高”之后缀以“急暮砧”,出人意表,却有着含蕴无穷的深长余韵。
最为突出的是颈联之遣词造句。“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上句之“两开”,既前应“丛菊”,表明客居夔州已两度春秋;又下启“泪”字,暗示两年之中时时都盼东归故园,然而心愿始终无法实现,每见菊花开绽就潸然落泪。不仅如此,上、下两句还一语双关:“丛菊两开”既谓花开有时,又见出时光流走;“一系”既伤归乡无期;又见出人迹滞留;“他日泪”是果,“故园心”是因。两句诗词语平易而涵蕴丰厚,句法奇异而旨意错综。对偶工稳而文气流荡,笔墨老成,炉火纯青。
全诗感世伤己,感情悲凉,透出的是“沉郁”;声韵铿锵低回,似水流冰下,凸显的是“顿挫”。
杜甫诗三首《咏怀古迹(其三)》课中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怀古诗借古伤今借古伤己的风格特点。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2.感受诗歌主旨思想。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3.了解历史人物,关注历史人物,思考历史人物。教学重点难点:赏析诗歌,理解寓意,把握主旨。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代有一副形容四大美女的对联,叫作“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一个个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说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沉鱼”,讲的是西施浣沙时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昭君的故事,成为我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同时,昭君出塞、身死塞外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追溯历史,走进被人们誉为“咏昭君之绝唱”的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了解王昭君,感受王昭君。
二、《咏怀古迹》五首要点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
三、熟悉语词,诵读并背诵诗歌 1.注音
万壑(hè)赴(fù)荆门明妃(fēi)朔(shuò)漠青冢(zhǒng)2.朗读、背诵(体会昭君绵绵无绝期的怨恨之情)3.解释词语
①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昭君村在归州(今湖北秭归县)东北四十里,与夔州相近。
②尚有村:还留下生长她的村庄,即还有古迹之意。尚:还。
③一去:一旦,一经。指昭君一经离开汉宫,远嫁匈奴后,从此不再回来,永远和朔漠连在一起了。
④省”:读作shěng,教材作“曾经”解。关于“省”,注释纷纭,莫衷一是,有作“减”“少”解,也有作“略”“不”解。无论哪种解法,这句诗讽刺了汉元帝只看画图不看真人的昏庸。
⑤“空”:徒然。
⑥“春风面”:通感手法,将视觉移于感觉,写昭君颜容之美丽。⑦“环珮”女子佩戴的饰物,用来借代昭君。
四、整体感知
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并说说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
明确:主旨落在“怨恨”二字,“一去”,是怨的开始,“独留”,是怨的终结。作者2
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
明确:这是是一首怀古诗(咏史诗),怀古伤己,诗人借咏王昭君不被帝遇、葬身塞外的不幸遭遇来抒写自己不被重用、身世飘沦的悲苦情怀。
五、赏析诗歌 1.翻译
群山万壑赴荆门,——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山,生长明妃尚有村。——这里遗留有生长明妃的香溪村。一去紫台连朔漠,——一别汉宫便与北方荒漠连一起,独留青冢向黄昏。——最后只留下青冢向着漠漠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画工曾经辨识昭君美丽的面容,(却因一己私欲致使昭君嫁匈奴),环佩空归月夜魂。——只有死后魂灵徒然在月夜归来。千载琵琶作胡语,——千年以来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分明怨恨曲中论。——还分明倾诉着她内心的怨恨情。2.评析
首联——引出歌咏对象王昭君,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
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这里用一个“赴”字,就表达出群山奔赴的气势,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壮丽。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本来是用来烘托生长英雄的地方,诗人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王昭君的不同凡响。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评析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
颔联——写昭君悲剧的一生。
前两句写昭君村,这两句写昭君本人,形成生地和死地的对照。这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当年王昭君孤独地离开汉宫,远嫁到北方大漠之地,就再没回来;最后身死异域,只留下青色的坟墓,笼罩在昏黄风沙中。“‘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清人朱瀚《杜诗解意》)“黄昏”一词在这里,不仅是指时间,似乎更是指空间了,它指的是那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漠漠无边的黄昏天幕。“青冢”,指王昭君墓,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二十里。据传塞外草白,唯昭君墓上草色常青,故称“青冢”。“紫台”与“青冢”的色彩对照,“朔漠”与“黄昏”的意境渲染,营造出浓浓的悲凉萧瑟的氛围,透出了强烈的悲剧色彩。这轻轻两句,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和沉重之感。具有大巧若拙的艺术匠心。
颈联——由咏史转向了抒情与议论,揭示了昭君悲剧的根源:汉元帝只看画图不看真人的昏庸,造成了昭君抱恨天涯,葬身异域的悲苦命运。
这两句从昭君命运的转折点说起,写她自从踏入宫门的那刻起,就注定了她这一生的孤独。毛延寿的一颗丧父落泪痣,让昭君做了三年冷宫人。然后,一纸和亲书,她的美便终老在了单于父子的怀抱。“空归”一词,突出昭君遗恨之深,并深寓诗人的同情。“月夜”二字则传神地渲染出魂归时凄凉清冷的环境气氛。“春风面”、“月夜魂”,将生前的青春美貌和死后的月下幽魂比照着写。一状姿容秀美,一写冷月孤魂。同一个昭君,昔如彼,今如此,讽意与同情隐于色彩不同的六字之中。两句因果相生,明暗相伴,写得有声有色,情景交融。文字对仗工巧,又蕴含着无穷感慨:生前已经错过知遇的机会,死后魂魄归来也是枉然。
当然,诗人写昭君,也是写自己。在对昭君埋没宫中,葬身塞外,一生孤苦独幽的际遇深表同情之时,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尾联——正面写昭君的怨恨,点明全诗主旨。
昭君虽死,其怨难平,千年以来,胡地琵琶曲中倾诉的分明是她的满腔怨恨。“怨恨”,就是怨自己远嫁,恨汉元帝无知遇之恩。“千载”,则点出乐曲流传时间之长,以见昭君怨恨之深。此耳杜甫亦借琵琶之怨表明对朝廷的不滿, 杜甫的一生境遇与昭君相似, 所以昭君的不幸, 正是杜甫的不幸;昭君的怨, 正是杜甫的怨。
六、归纳主旨意蕴
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诗歌的主旨实际上是咏古迹以感己怀。虽表面写昭君的“怨恨”,写昭君生于长江美域,殁于塞外荒漠,去国之怨,难以言表。但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在抒写昭君的怨情中,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慨。杜甫一生,济世之志甚高,但终其身,也未得一展抱负。肃宗朝虽任职京师,也只不过是一左拾遗。就这,还因忧国惜才,疏救房琯,而触怒肃宗,差点获刑。虽然获救,却终被疏远,终于郁郁辞官,漂泊西南。而昭君也是因汉元帝昏庸,不辨美丑而远嫁异乡,流离而不得归,身死而遗长恨。二人的遭遇、经历、处境,无处不相似。显然作者在怀古伤己,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昭君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漂泊西南,有家难归(千载之怨)(深沉怨恨)
主旨:诗人借咏王昭君不被帝遇、葬身塞外的不幸遭遇抒写自己不被重用、身世飘沦的悲苦情怀。
七、小结艺术技巧
1.借古讽今,怀古伤己。
2.对比鲜明,对仗工稳。
杜甫诗三首《登高》课中案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诗歌,体会诗人沉郁苦痛的思想感情。
2.诵读并改写诗歌,学习杜诗语言凝练内涵丰富的特点。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恢宏的艺术特点教学重点、难点 1.赏析首联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的沉郁悲凉的基调。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恢宏的艺术特点
一、导入新课 1.导入: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杜甫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无心游赏,触景伤怀,写下了这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无限悲苦。
2.作品特点: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属于近体诗。在章法上,它突破了一般律诗只有中间两联对偶的写法,而是四联皆对偶,被誉为“古今律诗第一”。
二、自读全诗 1.注音
渚(zhǔ)清作(zuò)客霜鬓(bìn)浊(zhuó)酒 2.词语注解①渚:水中的小洲。②落木:落叶。③萧萧:落叶纷纷的肃杀凄凉景象。④作客:客居他乡。⑤百年:犹言一生。
⑥潦倒:犹言困顿,衰颓。
⑦苦恨:甚恨,心中的恨事很多。⑧繁霜鬓:形容两鬓头发斑白。
⑨新停:刚停。这时杜甫正因病刚刚戒了酒。⑩浊酒:未过滤的水酒。3.诗歌翻译
风急天高猿啸哀,——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凄清,渚清沙白鸟飞回。——水清沙白的河洲上空归鸟在飞旋。无边落木萧萧下,——无边无际的落叶在萧萧地飘落,不尽长江滚滚来。——流淌不息的长江水在滚滚地奔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离家万里面对秋景悲叹自己常年漂泊他乡,百年多病独登台。——一生多病今天在寒秋中独自登临高台。艰难苦恨繁霜鬓,——艰难困顿可恨白发长满了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病苦潦倒只好停了浇愁的酒杯。
三、自主赏析 1.整体感知
提问: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从景和情两方面看,全诗是怎样的内容层次? 明确:全诗分两层:
前四句写景,描绘了一幅雄浑高远而又凄清悲凉的秋景。
后四句抒情,抒发了诗人感时伤世的爱国情感和长年飘泊的孤苦愁绪。2.自主鉴赏。(给每联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赏析短文)
首联两句,描写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啼哀啸、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回翔的景象,指明了时节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构成一幅登高远壮阔而又苍凉萧瑟的秋景图画,为全诗定下了哀婉凄凉的基调。对仗工稳,句法严谨,语言极为凝练。
颔联从大处落笔,仰头写山景: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俯视写江景: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索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同时让人想到生命的消逝与有限,宇宙的无穷与永恒。透过沉郁而又高昂的精工对句,显示着诗人出神入化的笔力,历来被视为千古佳句。
颈联是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高度概括。先横写“万里悲秋常作客”,再纵说“百年多病独登台”。一横一纵,承上启下,点出了全诗感时伤世、羁旅飘沦的主旨;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沉郁悲抑的感情。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极为沉郁顿挫。宋代学者罗大经在《鹤林玉露》评说:“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可见诗人内心深处是何等的愁苦沉痛。
尾联两句是悲叹自己穷困潦倒孤苦寂寞的境遇和心情。出句写诗人备尝艰难之苦,白发丛生;对句写自己困顿潦倒,疾病缠身。国难家愁,只有借酒排遣,但又因多病不得不放下这浇愁的酒杯。“艰难”,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全诗就在这忧愤无奈的感叹声中收笔,悲愤深沉,而又寄意深远。
四、总结 1.主旨格凋
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诗中景象苍凉阔远、气势博大深沉的七言律诗。前四句写登高闻见之景,后四句抒登高感触之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而格调虽沉郁顿挫,却也慷慨激越,誉为“旷代之作”(胡应麟《诗薮》)。
2.艺术特点: ①联联对偶,句句押韵。
四联句句押韵,皆为工对,且首联两句,又句中自对,可谓“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给人以一种神清目爽整饰对称的美感,而且使全诗曲折顿挫,在抑扬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诗人需要抒发的感情。
②写景抒情,笔法错综。
写景,有工笔细描也有大笔写意,有动也有静,有声也有色。首联工笔细描,写出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的形、声、色、态,每件景物均只用一字描写,却生动形象,精练传神。颔联大笔写意,传达出秋的神韵。鸟飞叶落是动,水渚岸沙是静。风急猿啼是声音,渚清沙白是颜色。
9.杜甫诗三首(DOC) 篇九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及其艺术成就。
2、赏析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理解诗歌主旨,感受诗歌的感时伤世,忧国忧民深沉感情。
4、背诵并积累名句。课时安排:两课时 前置作业:
1.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世称杜少陵,著作有有《杜少陵集》,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死。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2.创作背景:诗三首创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及大历二年,是诗人晚年旅居四川夔州时的作品,体现了诗人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写这组诗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3.律诗
①诗句字数整齐。分为五言和七言(简称五律、七律)。
②规定诗句数量。一般每首八句(十句以上者称为排律或长律)。
③中间两联必须对仗。每两句成一联,八句律诗计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末联)。其中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每联中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④有严格的声律要求。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韵,一韵到底。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
(3)绝句:每首定格为四句,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韵律与律诗相同,只是不一定对仗。
4.回忆所学习的有关秋天的诗句,说说你对秋天是什么感受?
教学过程
《秋兴八首》其一
一、导入:
唐代诗坛上有两颗璀璨明星,并称为“双子星座”,一个是被称赞为诗仙的李白,一个则是被尊称为诗圣的杜甫。杜甫评价李白文章“惊天地泣鬼神”,他自己的文章又何尝不是让历史铭记。今天我们就走进杜甫,了解这颗璀璨明星。
二、检查前置作业
三、解题
下面我们学习课文的第一首律诗《秋兴八首》有人说,读诗先读题,因为诗题是诗歌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我们能否从这扇“窗”中窥探出诗的“心灵”来呢?
教师提问:何谓“秋兴”?
明确:借秋天的景色感物抒怀(课文注释)。这里的“兴”也就正如《诗经》里的“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秋天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季节,为何能引发人们诸多的感怀呢?结合所学秋天诗句谈谈你对秋天的感受。(解决前置作业4)
曹丕在《燕歌行》中对秋天有这样一番描述:“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秋天万物凋零,霜风渐冷,给人以苦寒之感,容易使人产生人生迟暮、功业难成之类的联想,所以“悲秋”似乎也就成了我国古代文人墨客们表达忧思愁绪的一个最佳题材。下面咱们来看看杜甫是如何以求起兴抒发感慨的?
四、吟咏诗歌,体会节奏。
1.听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提示:七律一般二四六分明(平仄),(节拍)为“二二二一”,也可根据意义有一些变化,为“二二一二”)diāo wū sēn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yīn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jì xīn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cuī zhēn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2.生自由读,感受诗韵。听读过程中划出诗歌意象。
五、小组合作探究,赏析诗歌。
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这首诗歌的内容及其情感。请小组合作完成下面的问题。1.本诗描绘了哪些秋天意象,分别有什么特点,从中感受到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明确:“玉露”——凄冷 “枫树林”——红艳
“巫山巫峡”——萧索阴森 “江间波浪”——波澜壮阔
“塞上风云”——阴沉变换 “丛菊”——开了又开
“孤舟”——孤独飘零 “寒衣”——寒冷 “刀尺声”、“捣衣声”——急切 意境:衰败、萧瑟、阴森又风云变化的悲壮意境。
【过度】有道是“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的描写和诗人心中之情是密不可分的,那么杜甫描绘这样一幅萧森凄凉的景象是要借以表达心中怎样的情感呢? 2.请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一联诗句?并结合该诗句分析所表达出的情感。明确:“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菊花两开说明他想回家想了两年却不能回家,悲伤之情顿生。孤,说明形单影只;故园,更令人哀伤;作者一直思念家园,然而国家战乱,因而作者更加思念,不知道故园是否安好?悲凉由此产生。
【补充背景】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在此期间,他的另外两名好友李白和高适也相继去世。作者年迈多病,孤苦无依,关心动荡时局却壮志难酬,悲伤之情更显深沉。
由是我们看出诗人主要抒发的是羁旅之愁,思乡之苦。其中最能体现情感或诗歌主旨的诗句就称之为诗眼。
3.这首诗不光是悲个人身世,还悲国运衰落,你能从文中找出依据吗?(请结合相关意象和诗句及其背景分析。)
悲个人身世:玉露指的朝露,朝露生命极短,而作者此时也已50有余,人生之秋也已到来,生命也即将结束;由是可看出作者悲人生暮年。他乡丛菊两开而自己却不能回家,可见身世飘零,思念家乡。
②被国运衰落:枫树林,秋天的枫树应该是火红的,却被玉露凋伤,联系作者的经历,他经历了盛唐的恢宏,转而又由盛而衰,盛唐走向衰亡,那这种火红,暗指盛唐曾经的辉煌。“凋伤”意指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衰败。巫山巫峡,是山是水,也暗指国家;气萧森,萧瑟阴森,也唐朝安史之乱后的衰败的气象。江上波涛滚滚,不平静;塞上风云变幻,也是不平静。整个天地都处于不平静当中;他虽在写景,却实在写唐朝整个江山都陷入了战乱,战争风起云涌,国家不平静。可见作者漂泊中的社稷情怀。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衣声。又是一年将尽时,同时又是一天的结束时,在这样特殊时刻,在外漂泊已久的游子更加思念故园。然而国乱如此,家还会存在吗?诗歌到这里。虽然诗中没有一个“愁”字,那种浓浓的愁,那种国破家亡的悲凉感油然而生。
六、小结
文章以秋起兴,情景交融。它不是字面上的仅仅悲秋,还悲朋友的去世、自身的贫困与报国无门的苦,最终,作者要“兴”的是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可见作者笔触之严肃,内容之博大,感情之真挚。由是相比李白诗歌的雄奇飘逸,杜甫的诗歌风格则呈现出不一样的特点,人们概括其为沉郁顿挫。“春女善怀,秋士易感”,自古以来伤春悲秋的优秀作品不胜枚举,但像杜甫这样心怀天下,感时伤事的崇高品格更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也要努力做一个热爱自然、心系社会、胸怀天下的热血青年。《登高》
一.导入
登高,中国古代风俗,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饮酒,可以长寿消灾。士大夫又有登高言志、赋诗抒怀之传说,所谓“君子登高必赋”。而此时的杜甫,一介枯朽老者,“右臂偏枯耳半聋”步履蹒跚地登到高处后写了怎样一篇诗文呢?抒发什么情感呢?下我们学习《秋兴八首》同一时期之作,被誉“古今七律第一”的《登高》。
二.吟诵诗文,感受情感基调。1.听录音朗读,正音,划分节奏。2.自由朗读
3.个别学生朗读
4.集体朗读 【过度】大家朗读之后,对这首诗的整体感受是什么?请用一个字来概括《登高》的感情基调?(悲)常言道触景生情,诗人看到什么样的景致出发了他的“悲情”?下面请大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三.小组合作探究
1.首联描写了哪些意象,给你什么感受?请对画面进行描述,并说说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明确:高天”——高天底下使人感到渺小孤单 “哀猿”——让人听了十分悲伤
“清渚”“白沙”——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飞鸟”——鸟儿回旋无依,自己无家可归
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啼、孤零冷落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低飞盘旋的水鸟。营造了雄浑高远,肃杀凄凉意境。2.颔联写了几种景物?由此你觉得诗人有何感受?
明确:落木——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到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经走到了生命的晚秋。长江——一泻千里,比喻时间的流逝。颌联写了萧萧而下的“无边落木(落叶)”、滚滚东流的“不尽长江”两种景物。这样的景物,对于当时55岁(逝世前3年)、飘零流落同时又是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的杜甫来说,既感到人生短暂而渺小(落木),历史悠远而不可逆转(长江),因壮志未酬而产生惆怅,也会有一种洞察规律的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3.前两联从哪些角度写景?
明确:绘声绘色:风声猿啼声,沙白渚清
动静结合:鸟飞叶落流水动景,白沙清渚静静
俯仰结合:仰观云天秋风,俯看江水洲渚 远近结合:远观天边落叶,近看江水滔滔
俯仰远近声色渲染,使意象共同构成开阔雄浑的意境。4.请从“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老年)“多病”“独登台”这些字眼中,说说诗人的多种悲情?
明确:这14个字含有八种悲情。一悲他乡作客;二悲常作客,客居之久,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三悲万里,离家之远;四悲时令,处在萧瑟的秋天,五悲百年,年已暮齿,一事无成;六悲亲朋亡散;七悲孤苦无依孤零零的独自去登,八悲身患疾病,此时诗人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5.尾联中“艰难”、“潦倒”二词形容的是国家还是个人?“苦恨”二字如何理解?这一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既是国家,也是个人。客观上,“国破”与“家亡”是因果关系;主观上,诗人一直忧国忧民,为国家破亡忧心如焚,才导致“繁霜鬓”。“苦恨”苦于自己不能为国家效力的遗憾。古代知识分子大多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自勉,而杜甫无论穷达,都心忧天下,其思想境界之高,不愧被称为“诗圣”。杜甫爱喝酒,而且此时是重阳节,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六、小结:
杜甫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从内容到章法结构不愧为“古今七律第一”。
《咏怀古迹》(其三)
一、导入新课
汉元帝年间,巴山楚水一个倾国倾城的女子,背负着民族的期望,义无反顾地踏上征途,走进了朔风劲草的茫茫大漠中,将她的一汪秋水化成一辈子的守望,种在了历史的青冢里。
唐大历年间,羁旅半生,历尽沧桑的杜甫,来到了昭君的家乡——湖北秭归。在势若奔驰的山林间,遥想800年前的美人,杜甫会生发怎样的感想呢?今天我们将通过《咏怀古迹(其三)》这首诗去寻找答案。
二、解题及其背景
看到标题我们应该猜得出来,《咏怀古迹》是一个系列,它一共五首,每首各抒一人一事,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是一组七律诗组。作者是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与《秋兴八首》同作于大历元年的秋天。
三、初步感知文意。
1吟诵诗文,体会感情基调。
听录音朗读,正音,划分节奏。自由朗读 个别学生朗读
④集体朗读
【过度】大家朗读之后,对这首诗的整体感受是什么?请用一个词来概括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悲怨)写了谁的故事?(王昭君)
四、小组合作探究
1、昭君在汉元帝的深宫时,不过是个失宠的宫女,她风光出塞,做了千里草原之上最尊贵的**,对于我们今天一般人的理解而言,她应该是草原上最幸福的女人,又何来怨恨之说呢?她怨什么?你是从那些诗句中读到的?
明确:一去紫台连朔漠(远嫁异邦);独留青冢向黄昏(远葬他乡)
环佩空归月夜魂。(月魂空归,思念故乡的幽怨)画图省识春风面(对画师的无耻行为怨恨)
补充: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习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2、《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背景补充:背景: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作者明写昭君之怨,表达对昭君的同情,实写自己,昭君之怨即是诗人之怨,只因千古同感,所以有同时天涯沦落人之感。
3、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的?那么美的昭君,元帝怎舍得让她远嫁匈奴?
【明确】①画工毛延寿的小人行径造成的:颈联上句“画图省识春风面”对此做了交待。这句诗用了一个典故。“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毛延寿的一颗丧父落泪痣,让昭君做了三年冷宫人。然后,一纸和亲书,她的美便终老在了单于父子的怀抱,只能通过琵琶演奏胡乐诉说着她千百年的怨恨!②元帝的昏庸糊涂。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供皇上一人受用,他连亲自挑选之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联系诗人自己即是讽刺当朝统治者不赏识人才,重用小人的昏聩无能。
4、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并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赏析首联,说说其内容及效果?
明确:①群山起伏,连绵不绝,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②起兴引出歌咏对象昭君。
③诗人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把她写得惊天动地。可见,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表达对其的赞扬之情。
五.小结:鉴赏咏史诗的三步骤。
1、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
2、为什么要描写古人的这段往事?诗人在诗中表现什么态度?(体悟感情)
3、这种态度用什么方法表达?(分析技巧)六.目标检测
西施滩(作者:崔道融)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西 施
(作者:罗 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1、两首诗都针对“红颜祸水”这一传统的历史观念,为西施反案,但立意有深浅之别。请作简要分析。
2、两首诗的作者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时,所用的手法各有特色,请结合两首诗的三、四句作简要赏析。
明确:
1、崔道融的诗同情西施,为西施个人鸣不平,立意较浅。罗隐的诗写出了“家国兴亡自有时”的自然规律,立意较深。
2、崔诗“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借景抒情、比喻)刘诗“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对比、反问)
七.拓展阅读
眸
——致昭君
(特七 杨娅玲)
道不明她的美
就像你说不清银河的璀璨
看不穿她的幽深
就像你看不尽天穹的浩瀚
有时
她像星星一样灿烂
那是她对美好的期盼
有时
会有一闪而过的厌烦
那是她对丑恶的批判
有时那纤长羽扇上满缀晶莹 许是喜悦 亦是悲伤
那坠落的一滴两滴 承载的是出嫁的无奈
还是思乡的怨绪
她是一曲怨歌
在送嫁的途中飘荡
她是一轮孤月
凄清的洒在塞外的无垠旷野
她是一汪翦水
【杜甫诗三首教案】推荐阅读:
25杜甫诗三首教案10-25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及答案教案12-21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10-10
杜甫诗三首的教学设计06-28
外国诗三首教学教案11-02
李白和杜甫 学习教案08-06
杜甫石壕吏教案08-11
杜甫诗五首教案10-06
《望岳》杜甫散文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