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态文明论文

2024-09-07

教育生态文明论文(精选13篇)

1.教育生态文明论文 篇一

一、高校环保社团的发展定位

有学者将生态文明教育分为专业的生态文明教育和非专业的公共生态文明教育两大类。

其中,专业的教育,重点使受教育者掌握生态文明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而非专业的公共教育则侧重于提高受教育者对生态文明的整体认识水平,培养他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引导他们树立生态文明道德观念,激发他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

非专业的公共生态文明教育与实践是高校环保社团开展工作的重要着眼点。

具体来讲,教育与实践辐射的对象涵盖三个层次,即同辈群体、中小学生、社会公众。

大学生同辈群体因相互之间地位的平等、沟通交流中的相互启发、原有知识结构的积累等,更易于在潜移默化中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但对于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要求也更加专业化。

中小学生价值观正在形成时期,可塑性强,易于组织动员,但也要求教育形式的生动活泼。

社会公众分布广泛,构成复杂,思想多元,生态文明教育较难开展与实施,但也因此更加考验环保社团的实践性和持续性。

这些既是着力的重要平台,又充满着诸多挑战。

高校环保社团如能在传播生态文明知识的同时,动员和吸引更多人参与生态文明教育行列,则能形成“滚雪球效应,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基础。

二、高校环保社团的发展方向

(一)集约性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的是集体行动和集约效应。

从以往的实践来看,高校环保社团多是突出自身的特色,相互之间乃至对外联合较少,以致难以形成较大的社会影响力。

近两年来,区域性和流域性环保组织联盟渐成气候,手挽手投身生态建设。

这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高校环保社团在不断摸索前进中,应主动寻求与地区专业化的环保NGO(非政府组织)和其他高校环保社团合作。

一方面相互交流经验,促进工作提升。

另一方面,探索有效的合作模式,联合呼吁与行动,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地区影响力,利于推广生态环保的理念,实现工作的预期目标。

(二)专业性

高校环保社团的发起与运作,普遍都是凭着大学生的一腔热情,较少有环境相关专业的骨干成员,且多数没有专业教师的指导,常常导致环保实

践活动中避重就轻,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也因专业性不强、对社会热点关注不够等往往难以使人信服。

事实上,高校环保社团可以探索通过多种途径提升自身的专业性。

例如:依托高校的学科优势,尤其是农林理工类专业,定期邀请相关专业教师开展专题讲座加以指导。

全媒体信息时代,大学生获取专业生态知识的渠道更加广泛、便捷且体现主体性,但这对环保社团骨干收集、甄选与组织信息的能力提出挑战。

网络沟通的即时性也大大方便了高校环保社团从民间环保NGO那里得到专业的指导。

(三)社会性

高校环保社团最终要走出校园,迈入社会,才能更大限度地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突显社会价值。

首先,社会性的发展方向体现在与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合作上。

如在一些大型生态环保项目中,高校环保社团可以发挥大学生的固有优势,在其中承担某一部分或环节的工作。

还可以建立青年与地方人大、政协代表的定期联系机制,递送社团所做的生态调研报告,找到合理的呼吁表达途径,同时为社团日常工作的开展争取支持。

其次,新媒体时代手机终端的普及应用,为高校环保社团面向社会公众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话语体系和更为开放的发展思路。

社团自身要在微博、微信、qq空间等新媒体运营上下功夫,传播生态科普知识,准确解读环保热点,定期开展微直播、微话题等,借助新媒体扩大影响力,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与支持。

(四)持续实践性

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最终体现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能力。

因此,作为生态文明教育者,高校环保社团必须从自身做起,做到身教言传,持续开展生态环保实践行动,才能最终带动社团公众的自觉参与。

持续实践尤其应注意坚持两方面的行动。

首先,率先践行低碳环保生活,分类处理垃圾、收旧利废、节水节电、光盘行动、减少塑料使用等。

其次,在持续实践中传播生态文明理念,避免为了宣传而宣传。

高校环保社团十分重视借助地球日、环境日、地球一小时等开展主题宣传活动,虽也能取得一定社会效应,但难免有些形式化,反而淡化了日常环保实践的感染力量。

而被认为无技术含量的清洁环境类项目其实是最好的日常生态环保宣传,只有持续坚持实践,才能于无声处动人。

三、高校环保社团的项目化运作

明确的定位与发展方向为高校环保社团提供了努力的目标,落实到具体实践中还需要从自身组织建设做起。

目前,高校环保社团的组织架构大体相似,会长为第一负责人,下设秘书处、财务部、宣传部、项目部、外联部等部门,组织分工与管理难以满

足会员参与生态环保事业的期待与兴趣,组织目标随负责人的换届呈现不稳定性,社团缺乏有效传承。

基于现状,尝试探索社团的项目化运作是一条可行的路径。

项目化运作“将工作任务和目标变成一个个项目,而后通过项目管理的思路来进行运作,使社团的工作构想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态环保实践,为高校环保社团的组织建设和工作创新进一步开阔了思路。

(一)项目化运作丰富工作内容

生态文明教育与实践是一项内涵丰富的系统工程。

然而,很多高校环保社团的工作内容却较局限,未能突破单一的捡垃圾、种树、废物回收等工作形式,跟不上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究其原因,高校环保社团现有组织架构很难充分激发会员的创造力,调动会员的积极性,导致活动缺乏新意。

而围绕各类生态文明教育与实践主题,鼓励会员组成项目小组,深入开发特色项目,则能打开工作思路。

例如:围绕生态文明宣教开展绿色公益讲堂、组织青少年绿色环教、定期发起绿色微话题。

围绕践行低碳生活开展光盘行动、倡导低碳出行。

围绕爱绿护绿开展绿植领养、倡导公益植树。

围绕清洁环境普及垃圾分类常识、推动政府垃圾分类回收体系的建立等。

单个项目因专门团队的负责能够推动进一步深化开展,而对于整个社团则因实施项目的丰富性和创新性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二)项目化运作保障社团传承

高校环保社团的传承容易受负责人个人特质的影响,新任负责人尚未很好地领会社团的宗旨与特色,就急于打开新的工作局面,造成组织发展的不稳定性,难以形成持续坚持的品牌。

出现这一突出问题的原因在于社团注重了组织机构的传承,而非内在精神与品牌特色的传承。

项目化运作能有效避免这种“因人而异带来的社团断层发展问题。

高校环保社团在探索项目化发展过程中,通过结合自身特色,开发可为领域,主动寻求专业的指导,可逐步沉淀社团发展的品牌项目。

如北京大学的“林歌项目、山东师范大学“星星之火,‘纸’有行动项目、南京师范大学“乐活LOHAS项目等。

社团若能在组织传承的基础上重视项目的传承,以项目为主体选任新的社团骨干,因事任人,则可有效促进社团品牌项目的持续发展,从而保障社团精神的有序传承。

(三)项目化运作稳定人员队伍

“会员流失率高是高校环保社团普遍遭遇的尴尬。

一年级新生刚加入社团时有较高的热情,也希望在参与生态环保行动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因而对社团活动抱有较高的期望。

但加入社团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实际情况与自我期待差距较大,社团活动中也找不到自己的用武之地,到最后选择离开。

部门设置未能很好地与生态环保工作有效结合是重要的原因。

而项目化运作更多地体现了“事业留人的理念。

会员根据个人的兴趣和专长选择适合的品牌项目,参与到相应的团队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愿意留下

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更多的锻炼,也为项目的深化开展提供了必要的人力智力支持,实现了个人与集体目标的双赢。

(四)项目化运作争取经费支持

目前,高校环保社团经费来源主要依靠会员自筹、学校团委资助、商业赞助、环保项目小额资助几种渠道。

资金匮乏是社团发展面临的硬性挑战。

项目化运作可以从两方面为社团争取一定经费。

一方面是公益组织小额项目资助,如中华环保基金会发起的大学生环保公益活动小额资助项目、团中央发起的保护母亲河行动小额项目资助等。

这就要求所提交项目要经过充分的前期准备,能够聚焦问题,有相对专业的设计和严谨的可行性论证,并对项目组织者提出较高要求。

如果社团一直坚持项目化运作的模式,必然积累了较为成熟的项目管理经验,也能产生严谨切题的优势项目,这样成功申报的几率较高。

另一方面是企业专项资助。

如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联合百胜餐饮集团必胜客品牌在全国17个城市发起的“必胜客绿色小超人项目,用于支持高校环保社团通过游戏的方式针对小学生开展环境教育。

除争取此类子项目之外,高校环保社团还须积极通过项目化的方式争取地方企业的支持,完成项目目标的同时推动企业的形象宣传。

2.教育生态文明论文 篇二

一、生态教育: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支撑

建设生态文明, 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离不开科学技术、行政手段、制度、文化等的支持和保障, 更离不开教育的支撑和依托。教育是社会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应该成为最活跃的结构要素之一, 发挥教育应有的社会功能和价值。

联合国在《21世纪议程》中明确指出, 教育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的能力极为重要。教育, 就其本质来说, 始终是以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基础的;教育对人类自身和自然的改造及影响, 是以人类对身外自然的认知活动为前提和基础的, 离开人类对身外自然的认知活动, 就没有人类对自身自然的改造活动, 亦即没有教育的存在和发展。教育, 已经历史地与文明联系在一起, 因而特定的文明对教育有特定的要求。生态文明是建筑在教育、知识和科技高度发达基础上的文明, 是强调“人类与生存环境的共同进化”的文明。这一文明实现了对文明理念的发展, 因而也要求传播文明的教育也要实现教育理念的发展, 即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相应的教育理念及实践的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时期的教育必须按照生态学观点及精神从理论、观念、价值、政策、目的、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重构, 积极参与解决工业文明遗留下来的人类与身外自然之间的矛盾———生态危机, 承担起培养具有生态知识、生态精神、生态智慧和生态品德的“生态人”的历史重任。而生态意识的确立、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养成以及生态价值观的构建, 离不开生态教育。基于此, 生态教育的理念及科学实施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般认为, 生态教育是一种主要以生态学为依据, 通过生态知识和生态文化的传播, 进而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生态素养和塑造生态文明的教育[2]。生态教育的宗旨是传播生态知识, 树立和谐意识, 培育一代又一代的亲生态人口, 实现亲生态人口规模的最大化, 最终则是为了促进生态的平衡和发展, 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3]。可见, 生态教育正是基于人类“重新思考今天居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和行为, 使这个世界摆脱最陈旧的信念和错误的观念”[4]的基础上, 将“生态”这一调节人与自然矛盾的理念融入教育, 既拓展和丰富了教育的内涵, 更增强了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和深度。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受教育者预期具备或达到的素质决定教育所应采取的途径和方式。和谐发展的社会, 需要的不是仅仅掌握了一定知识或技能的工具化了的人, 而是具有求知能力和发展智慧的和谐发展的人。而只有生态教育, 才能不断培养出促进和谐发展、胜任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人, 把人类的素质和能力提高到与他所负担的社会职责和自然使命相适应的水平。这样, 我们便可以从培养促进和谐发展的“生态人”的角度来探讨生态教育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而能够支持生态文明的“生态人”, 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以生态优先的有机系统论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思维方式;以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最大化为价值观的价值取向;以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行为模式。

生态文明建设引发了人类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等一系列的深刻变革, 基于这一背景下的教育需要实现全面提升人的生态素养、养成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等目标, 积极作用于社会文化向生态文明的演进, 这是教育必须具备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功能和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因此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生态教育必须先行。通过生态教育, 使每一个公民都意识到优化人文生态和自然生态是现代人应尽的基本义务。生态教育理应贯穿于学前教育、中小学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 甚至要延伸到整个社会教育的各层面, 在全社会推进生态教育, 培养社会公众形成科学的生态价值观、生态思维方式和生态行为模式等, 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撑。

二、生态教育:生态危机背景下的全球共识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人类向自然索取的能力和对自然生态干预的能力日益增强, 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正在逐步以公开或隐蔽的方式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生态危机说到底是场深刻的文化危机和价值观危机, 人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 生态问题的背后所隐藏的是人的价值取向问题, 人类要认识环境、了解生态、获得保护地球生态系统和防止生态危机的知识和技能, 就必须借助教育手段。在这一体认下, 生态教育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应运而生。1972年斯德哥尔摩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提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 标志着生态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自此之后,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教科文组织在生态保护、环境教育等方面召开了一系列国际会议并发表了一系列纲领性文件, 不仅对生态教育的目的、对象、内容以及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规范, 更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不同角度全面阐述生态教育, 制订国际生态教育培训计划, 推动生态教育在世界各地区的深入开展。

为解决日渐严重的生态问题, 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先后设立专门机构、采取经济和立法及技术手段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其中, 英、德、美、俄及南非等国较早地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生态教育, 生态环境教育已经成为国家教育计划的一项内容。美国最早把生态教育引入学校教育中,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在高校普及公共基础生态教育。许多高校都把环境教育课程列为非环境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其开设的生态环境研究课程门类也比较齐全, 包括“地球自然系统的基本功能”、“人类活动与环境持续的相关性”、“持续生活方式的实践”、“支撑环境持续性的政策方略”等四大类课程[5]。

我国生态教育的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 中小学开始实施正规生态教育, 一些高校如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也开办了第一批生态、环境保护专业。然而传统的生态教育仅仅局限在生物学、生态学、环境保护学等专业领域中, 针对非生态专业的公共基础生态教育, 则到了80年代以后才在少数综合性大学中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到90年代随着国家教委把人口、资源、环境纳入到高校大学生国情教育中, 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生态教育才重视起来。从1997年开始, 清华大学首创在博士研究生中开设《可持续发展引论》的选修课, 1998年又在全校范围内开设环境类选修课《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同年, 清华大学把生态教育列为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提出创建绿色大学的目标, 并开始尝试建立面向全校的生态教育课程体系, 开设了如《环境伦理学》、《环境风险分析》、《工业生态学》等课程, 在当时引领了全国高校建设绿色大学的风气之先。2000年以后, 随着生态教育在全球范围的广泛开展, 我国高校纷纷加强了建设绿色大学的力度, 相继增加了生态学、环境保护等与生态教育相关的选修课的种类和数量, 对生态教育和教学形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补充, 推动高校生态教育逐渐向深入发展。

从世界各国生态教育的实施现状看, 生态教育已突破了传统“知识本位”的功能束缚, 不仅局限在使人们认知生态知识, 更注重培养人们的生态意识, 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道德观, 养成人们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因此生态教育成为最有效且最持久的生态保护手段。

三、当前我国高校生态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展望

经过多年的努力, 我国已有60多所高校设有环境保护专业, 在生态、环境保护等专业已经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 同时生态、环保等教育内容也已逐渐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和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高校公共基础生态教育的广度和深度都相对滞后, 其原因主要有:

1. 教学体制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由于种种原因, 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形成了文、理、工等学科的划分, 从宏观上导致了学科之间的割裂, 纵向的系、室建制则从微观上对学科的交叉渗透起到了抑制作用[6]。这种体制和局面至今未能有较大的变动和突破, 从而造成单科独居的局面。这种学科划分体制导致生态教育仍然局限在生态学的专业圈囿而无法进入公众视野, 不利于生态学公共课程教育进行跨学科、跨专业教学, 使得公共基础生态教育在高校大学生中开展的难度和阻力增大。

2. 学科划分和指导思想的局限。

长期以来, 生态学在学科群中的地位颇有争议。一些专家和学者认为环境科学远比生态学范围要大, 应用更广泛, 生态学应归属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这一划分方法正是目前教育部学科群的划分依据。因而生态学作为高校选修课鲜为人知。然而根据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来看, 它是研究自然界所有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基本原理的学科, 而人仅仅是生物界中上百万种物种之一, 因此生态学所描述的基本生态知识和原理比环境科学更清晰明了, 其研究对象和内容也比环境科学更广泛, 因此环境科学在学科体系上不应凌驾于生态学之上, 同时将环境科学划入生态学中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抛弃人们根深蒂固的人类中心主义的错误观念, 利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生态世界观、价值观去客观公正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才能真正消除当前的全球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

3. 对生态学认识的局限性。

首先, 在高校中大多数教师和学生都认为生态学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理科学科, 很难在文科、工科学生中进行讲授, 更难以将其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进行开展, 致使生态学作为公共教学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难以有所突破。事实上, 生态学虽然在理论上具有很深奥的模型、公式和系统性理论, 但由于它是描述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 其深奥的原理和知识点同样可以用栩栩如生的例子表达得浅显易懂, 不论是理科、工科还是文科学生都是能够接受的。另一方面, 生态学在高等教育中地位不高与不同领域人员的滥用也密切相关。目前, 少数对生态学一窍不通的政府官员都在试图打“生态牌”, 动辄就冠上一个“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等时髦术语作为口号进行宣传, 而实践中却采取反生态的作为, 使“生态”仅仅变成一种噱头、一种姿态而不具有实际的价值和意义。这无疑降低和削弱了生态学的科学严肃性和地位, 导致社会上形成一种生态学是一门无师自通的“豆腐科学”的怪现象。

4. 生态教育师资力量的制约。

具有广博的生态环境知识和较高生态教育能力的师资力量是开展生态教育的一个基础保障, 我们虽然在生态、环境保护等专业已经培养了大批的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 但仅仅依赖这些来实施生态教育远远不能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对教育的要求。因此, 高素质、生态化的师资队伍的缺乏也成为制约生态教育广泛深入开展的一个主要原因。目前, 我国承担生态教育的教师不仅数量不多, 而且基本上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生态教育, 因此, 在实施生态教育的过程中, 要么囿于生态伦理、价值观、文化等方面的局限, 要么缺乏必需的生态学、环境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和理论, 再加上我国尚无类似以培养生态教育师资为主的专业和相关培训机构, 导致高校教师很难接受有关生态教育的系统培训, 这更加彰显了高校生态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的难题。

由于教育部未将生态学课程列为高校非生态专业、生物专业的公共基础必修课, 使得高校公共基础生态教育课程的开设缺乏规范性和约束力, 随意性很大。生态教育的内容和分量、接受生态教育的学生数量等都只占很小的比例, 生态学课程无法成为必修和公共的专门课程, 因此, 我国生态教育难以形成规模, 更没法形成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教育氛围。再加上各级领导干部和各种企业领导的生态意识相对薄弱, 在考察政绩时, 没有把环境保护的政绩纳入综合政绩中来考核, 从而形成领导干部急功近利而不顾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将生态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高校大学生公共必修课程已经迫在眉睫, 高校公共基础生态教育亟待深入完善。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绝非单纯的生态学、经济学等技术层面的操演, 更主要的, 它是文化层面即人类价值世界的一场深刻的革命”[7]。建设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固然离不开科学技术手段的支持和法规制度的保障, 更离不开人们生态意识的强化和生态价值观的塑造;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高等教育就需要建立多维的生态教育体系, 开展生态教育, 为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合格的生态型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 高校的生态教育不应仅涉及生态学、环境保护等生态知识的普及, 还应致力于具有生态意识、生态价值观等生态素养的“生态人”的培养;不仅仅是某个学科或专业的任务, 而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多学科、多层面、多维度的协调与合作。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相应的教育理念及实践的支撑, 而生态教育将生态的理念融入教育, 增强了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和深度。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高等教育就需要建立多维的生态教育体系, 开展生态教育, 为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合格的生态型人才。目前我国高校的生态教育与世界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诸多因素制约着生态教育的深入开展, 需要社会多层面、多维度的协调与合作。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教育,教育支撑,高等教育

参考文献

[1]温远光.世界生态教育趋势与中国生态教育理念[J].高教论坛, 2004 (02) .

[2]刘开淼, 魏立志.关于高校生态教育的若干思考[J].教育探索, 2009 (02) .

[3]苏宝梅.培养亲生态人口与和谐教育的使命[J].理论学刊, 2005 (06) .

[4]E.拉兹洛.决定命运的选择:21世纪的生存抉择[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63.

[5]方炎明.美国高校环境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 2004 (02) .

[6]文传浩, 等.论我国高校公共基础生态教育[J].生态经济, 2001 (05) .

3.生态文明教育要重视青年 篇三

在接受记者访谈时他反复强调,生态文明教育在构建生态文明过程中具有基础地位。青年既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对象,也是重要的推动者。

生态文明教育三个有利于

在姜恩来眼里,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推动生态价值观念的形成,有利于发挥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化动员能力,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的内涵

提升。

他指出,生态文明教育的最终目标,一方面是引导人们逐步将生态价值观念凝练为一切行为活动的主要价值目标,从意识、知识、态度与价值观、行为等层面,形成符合生态价值取向的正确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另一方面引导人们形成以生态价值为重要价值尺度和准则的行为模式,使生态价值观念成为人们判断生产、生活中各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重要评价标准。

他说,通过努力推动生态文明教育向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终生教育发展,能够有力促进生态文明教育的系统化与立体化建设,能够充分发挥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社会化动员的重要作用。

生态文明教育中的青年角色

姜恩来认为,青年在生态文明教育中有双重定位。既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对象,又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推动者。

他说,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受益者。青年的生态价值取向直接决定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前景。在青少年群体中,大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其形成正确的生态安全观、生态文明哲学观、生态文明价值观、生态道德观、生态科技观、生态消费观等价值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他同时强调,青年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推动者。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人的思维理念、生产生活方式都将发生全新的变化,最易接受这些变化的正是青年人。青年本身所具有的开风气之先的特征,恰恰能够适应生态文明教育在社会各领域所倡导的新方式、新变革。青年人的责任意识与担当意识较强。在社会化、立体化、全程化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中,青年能够积极宣传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参与。

生态文明教育应重视青年

姜恩来说,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应该特别重视发挥青年的作用。一要努力调动广大青年的参与热情,二要重视发挥青年团体的作用,三要适应新媒体时代青年的特点。

他指出,在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推广中要发挥青年的作用。青年群体特别是大学生,要利用自身相对完善的知识结构、组织沟通能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向社会公众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引导学生直接参与建设生态文明的创新实践。在科研领域、社会管理领域、文化领域,引导青年以生态、绿色为主线,创新开展实践活动。利用青年对新理念、新知识的探索热情,推广生态文明价值观念,利用青年对社会问题的参与热情,推动生态文明教育的具体实践。

他认为,要发挥青年团体的动员能力,拓展生态文明教育支撑力量。重视共青团、青联等青年群众组织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优势,以其健全的组织结构、灵活的实践机制、多途径的资源整合能力,为生态文明教育的持续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机制、政策保障。同时,要重视对青少年生态环保社团的扶持,动员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在资金、骨干培训方面对其重点支持,通过青少年生态环保社团的社会化组织动员方式,吸引更多的青年参与生态文明教育,构建生态文明教育的广泛社会基础。

他强调,要促进生态文明教育的国际化与信息化。在全球化、网络化的信息时代,青年人身上体现出了更为开放、主动的行为意识。青年人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以青年人为主体的国际交流合作越发广泛而深入。这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搭建了重要平台。青年人对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适应,也为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有利于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绿色科技成果的运用。

生态文明教育重在实践

姜恩来介绍了北京林业大学的一些具体做法。他强调,生态文明教育重在实践、重在落实。

据悉,北林大通过长年坚持开展的品牌性活动,搭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实践途径。自1984年至今坚持开展绿色咨询活动,以大学生为主体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学生们以绿色课堂的形式,直接向中小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每年暑假组织“绿色长征”实践活动,开展生态科考调研。通过编创具有生态理念的艺术作品进一步传播绿色文化。

大学生自发成立了全国知名的如山诺会、绿手指、翱翔社等环保社团,开展了学生参与热情高、社会反响好的生态文明宣教活动。在该校设有专门机构,统筹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学校发起成立“中国青少年生态环保志愿者之家”、“首都大学生环保志愿者协会”等联合性组织,每年组织全国性培训。大学生志愿者们还搭建手机客户端平台,开展生态文明传播活动,得到了各方的关注。

4.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总结 篇四

一、建立机制、多层管理。

强化管理,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政教处、班主任及学生代表为成员的“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根据学校发展的规划,对创建绿色学校工作,定出远景和近期工作目标,提出创绿工作要求,在学生中宣传创绿意义,指导学生掌握“创绿”的知识,增强学生环保意识,规范学生环保行为,逐步提高了学生的“创绿”水平。

二、学科渗透,延于课外。

学科渗透是绿色教育的重要途径。我们十分重视通过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绿色环保教育,并把环境教育有机地统一到德、智、体、美、劳五育之中。在培养学生绿色思想品德上,教师借助班会课、思品课中倡导环境道德内容,发掘环保创绿的教育因素,向学生宣讲环境保护的意义,教育学生主动创绿,改善生活环境、生态环境。确立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的理念,培养学生从小树立改造环境的志向。

三、创新形式、训练行为。

开展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培养师生的环保意识是前提,传授学生环保知识是关键,而目标则在于训练学生形成环保行为习惯,造就新一代绿色人才。学校以各种教育资源为平台,以各项专题活动为载体,把环保教育与公民道德建设教育结合起来,与《规范》教育、礼仪教育、养成教育结合起来,使环境教育的成效在学生日常行为中得以拓展延伸。增强学生环保意识、爱校意识和公民意识。通过经常性环境保护实践活动,逐步深化学《规范》、用《规范》活动的内涵,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为配合学校“弘扬生态文明,建设绿色湖南”主题活动的开展,学校组织了以下活动:

1、组织出版了一期以“生态文明,爱护校园”为主题的宣传板报;

2、班主任利用班会课进行了专题宣传;

5.搭建生态文明教育平台 篇五

搭建生态文明教育平台

本报讯(通讯员魏正国陈刚)为了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杜山镇东王小学于日前开展生态文明知识竞赛活动。

6.生态文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总结 篇六

今年年,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大力推进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积极推进省委省政府颁发的《绿色**建设纲要》的实施,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中小学校开展“弘扬生态文明,建设绿色**”主题教育的通知》要求,以提高广大青少年的生态文明意识,着力建设绿色***为指导,优化学校生态环境,建设学校生态文化,完善学校生态制度,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生态**”建设,在教育系统营造浓厚的生态文明教育进课堂工作氛围。现将生态文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生态文明主题教育的组织领导 我局高度重视生态文明进课堂工作,把这项任务摆上重要位置,与落实教育强州规划纲要结合起来,加强领导,整体规划,成立了由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基础教育科、教师科、民办教育科、职成科、电教站等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由基础教育科全面负责具体指导全州各县市、学校生态文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并将县市的生态文明教育工作纳入到对县市评价考核中。在我局的统一部署下,各中学均将生态文明教育进课堂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专门成立由校长或分管校长任组长的生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出台了相应制度,明确要求,积极宣传,认真实施,推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与推动学校中心工作、深化教育教学发展相协调、互促进,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弘扬生态文明,传播生态知识,倡导绿色生活,引导广大教师和中小学生树立生态环保意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共同参与到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的行动中,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为建设和谐幸福的美好家园做贡献。

二、明确要求,做好生态文明主题教育的规划安排 制定了《关于在中小学校开展“弘扬生态文明,建设绿色***”主题教育的通知》、《关于在全州中小学校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学校创建活动的通知》,对县市学校提出了明确要求。

首先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是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整体规划,人文布置,达到美化、绿化、亮化、净化的要求,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形成自己独特的校园物质文化风格。二是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挖掘文化内涵,结合优秀办学传统和现代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确定办学目标,校训增强师生对校园精神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利用各种纪念日、传统节日以及开学等有特殊教育意义的日子,结合生态文明主题和学校特色发展需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校园主题文化活动,强化科技、艺术、体育、文娱、读书活动,广泛组织多种类型的兴趣小组,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和创新实践能力,要把生态文明思想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

其次是主题教育深入课堂。一是加强学科教育,开创绿色环保主题。课堂教学中强调多学科渗透环保元素。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环保意识。另一方面增长学生的环保知识。例如,自然学科中蕴藏着丰富的环保知识、太阳的运用、矿产的合理开发、动植物与环境的关系等等;语文课中有不少赞美我国壮丽山河的文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拓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只有保护得当山河的美丽才得以永恒;劳技可辅导学生制作一些环保小工具等。二是加强学校及班团队活动,渗透绿色环境意识。各中小学校切实开展了“四个一”主题教育。开好了一堂主题班队会,以“绿色、生态、文明”为主题,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上好一堂生态环保课,传授生态环保知识,对学生进行生态环保教育和科普宣传;开展了一次板报制作比赛。以班级为单位,以“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校园”为主题,组织一次板报设计、制作、展评;开展了一次征文、绘画或演讲竞赛。让学生通过写一写、画一画、说一说的方式,谈谈对生态文明的理解和认识、参与活动的收获和体会;印发了一份致家长的倡议书。以“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绿色**”为主题,向家长发一份倡议书,动员学生家长人人参与绿色***建设。

三、科学实践,促进生态文明主题教育的多元化 首先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环保教育,积极探索学校环保教育的新途径。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紧密贴近学生自身生活,由学生自主实践和探索,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全新课程。结合课程方案精心组织开展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各种实践基地、劳动实践场所、乡村学校少年宫、素质教育基地、动植物园、自然保护区等校外教育场所,组织学生成立“环保”兴趣小组,开展环境监测、农耕文化体验、废旧物品手工制作及科技小发明等活动。引导广大师生志愿者深入校园、街道社区、深入农村,开展社会环保调查、垃圾回收分类、“校园环保小卫士”或“护绿小义工”等环保实践活动。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常态化,增强了学习的互动性、体验性,让学生在实践体验活动中主动了解自然,感受生态文明以及形成养成爱护环境、尊重自然的习惯,从小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实践证明,这样一种教育形式使我州中小学校的素质教育充满了生机,是学校环保教育的一种延伸,随着时代的发展,综合实践活动一定会朝多元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环保教育也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实施空间。

其次是加强教研教改,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优秀教学成果评选。我州通过开展优秀教学成果评选活动,引导和鼓励全州中小学校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进课堂的创新和探索,促进主题教育的深入开展。全州中小学校都做到认真组织、精心筹划,重视优秀成果的培育工作,出现了一大批典型案例。全市收集各县市精选的生态文明主题教育学科教学案例共88项,社会实践活动成果29项。经我局组织专家认真评选,分别从高中、初中、小学选出优秀学科教学案例18项、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成

果9项参加省级评选。

最后是加速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学校”创建行动。充分利用好“生态文明校园”的创建平台,对照创建生态文明学校考核标准,深入开展绿色学校的创建和巩固工作,掀起“绿化校园齐行动,建设生态文明美xx”创建行动。使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双赢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深入到每一个学校、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学生。

五、大力宣传,提高生态文明主题教育的影响范围 结合我州同建同治工作,做到日常宣传不断线,重点宣传成气势。通过地方网站、教育网站、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进行活动报道,并充分发挥学校自身优势,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文化长廊、校报校刊、校园广播站、校园网站等阵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宣传。利用国旗下讲话、班会课、集会等时机,积极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提高广大师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动员和鼓励师生积极参与以“弘扬生态文明,建设绿色***”为主题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同时,依托中小学各课程在全校学校开设环保教育课程,组织学生学习环保知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总之,我市在开展“弘扬生态文明,建设绿色***”生态文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主体突出,有序推进。充分遵循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认知特点,贴近他们的实际生活,切实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和师生的参与面,提高了活动的思想性和科学性,增强了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营造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提高了师生的环保、节能及文明礼仪意

7.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之思考 篇七

一、湖南省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现状

为充分反映我省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现状, 笔者于2013年7—10月对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和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共发放问卷1200份, 回收1112份, 有效回收率为92.6%。调查反映出的问题如下。

第一, 全社会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关注度不够, 没有确立明确的教育目标和培养要求, 对生态教育宣传活动的经费支持过于薄弱。如高校中生态教育课程开课率较低, 当问到“您所在的学校有没有开设生态和环境保护类课程”时, 有65.5%的回答是“没有”;另外回答“有”的学生中, 有90.7%回答的是“开设的选修课”。

第二, 教育目标存在偏差, 重生态理论轻保护实践。很多高校强调环境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不注重培养环保的意识和理念;生态文明环保实践的开展远远少于知识的传授, 致使学生无法将其掌握的环境知识及技能转化为具体的环保举措。如当问到“您是否参加过例如植树节这样的生态环境活动”时, 40.1%的学生回答的是“从来没有”, 35.4%的学生回答的是“偶尔”。

第三, 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滞后。学生普遍掌握了基本的生态环境知识, 但对生态问题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对于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 如当问到“为了保护环境, 可能会造成产品或服务成本提高, 价格也会随之上涨, 您是否支持”时, 49.7%的学生回答的是“看情况而定”, 20.8%的学生回答的是“不支持”, 只有24.3%的学生回答的是“非常支持”。同时大学生的生态素养堪忧, 节约意识薄弱。笔者走访发现许多高校内乱丢垃圾、浪费水电资源、践踏草坪等现象随处可见, 大学生节能环保、爱护生态的生活方式尚未养成。

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成因分析

导致生态文明教育问题的原因可分为社会因素、高校因素和个人因素三个方面。

第一,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把经济增长指标看做发展的首要指标, 长期对环境生态问题未给予足够重视, 社会发展中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发展的投入严重不足。同时我国的高等教育的规划也未涉及生态文明教育。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进程中, 破坏生态的事件屡屡发生环保问题逐步受到重视, 一些环境和环境保护科学的专业和课程在高校逐步设立。但是对于从生态文明教育角度提升大学生环境道德情操以长远解决环保问题的重视程度还很不够, 而且相当数量公众的思想仍停留在经济发展优先于生态保护的阶段;我国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教育相配套的法律、制度及政策并不健全, 无法提供支持与保障。

第二,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第一体制落后。生态文明教育在高校起步较晚, 很难很快产生直接效益, 所以各高校普遍重视不够, 通常仅有零散的教学管理措施, 未形成系统的制度保障, 对老师授课的考核与学生学习的考评机制不尽科学。高职学校的情况更不容乐观。由于培养技能型人才而且学制只有三年, 高职院校更多地把教学计划安排给了专业或专业实训课。第二, 方法单一。课堂教学仍是我国各高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所采取的主要形式。课堂教学中, 以老师讲授为主, 少有讨论、探究和观摩法等教学方式, 学生的接受效果不理想, 满意度不高;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主要讲解理论知识, 不重视实践环节和提升学生生态道德情操。教育的形式缺乏灵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三, 内容落后。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和研究起步晚, 适应现代经济发展模式和当前国家生态文明实际情况的教材少。笔者所调查的多所高校普遍的做法都是将生态文明教育从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但思政理论课受内容、学时和老师自身专业的限制不能对学生开展有效的生态文明教育, 往往只是在宏观上做讲授, 在高校开展的思政德育实践活动往往以“红色教育”、“公德教育”等为主, 使生态文明教育从教学内容、时间和实践环节等方面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第三, 从大学生角度看, 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关注度普遍不高。大学生作为一个思维活跃、精力充沛的群体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如果能够正确地引导, 在传递正能量方面他们就会成为中坚力量。虽然各高校都开设了生态文明教育课程, 开展了一些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实践活动, 但是许多学生只把活动作为展示自我的机会, 而不是发自内心地为了让更多学生关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进行宣传和教育的结果可想而知由于学生接受信息的面非常广, 量非常大, 生态文明的信息作为海量信息的一部分如果不经特殊强调就不会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 当下一轮信息潮来临时, 学生的注意力又转移到下一个问题, 特别是近年来就业形势严峻, 关注和学习实用的知识受到绝大多数学生的追捧, 生态文明教育受到冷落。

三、解决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问题的对策分析

1. 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资格, 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一方面, 我们要激发学生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热情与意识。另一方面, 应将生态文明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管理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热爱、尊重和保护自然的公共精神。

2. 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

高校课堂是大学生获得生态文明知识的最重要途径是培养和增强其生态文明意识、提高其认知程度的主阵地思政课教师要依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调整授课内容, 把关于生态文明的内容作为讲授重点之一。比如,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蓝本, 配合德育实践教学, 切实培育和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意识, 即生态忧患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责任意识等。另外, 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渗透生态文明知识的相关内容。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界的长期进化所形成的目前相互联系的客观存在都有其继续存在的价值, 人类尊重生态关系也是尊重我们自己;人类与自然是同呼吸共命运的, 维护好人类与环境的共生关系才能有利于人类发展。

3. 发挥校园文化的载体作用

营造和谐校园环境, 构筑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载体。生态文明教育分为显性和潜在两部分, 课堂教学等属于显性部分, 学生在学校受到的文化熏陶、品德的提升等属于潜在部分。学生的人格和道德水平很大程度上受到潜在部分的影响。注重校园文化和生态文明的结合, 能极大地推动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不像一般的课程传授, 文化熏陶的教育形式自由、宽松, 当文化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要, 学生就会接受文化所传递的教育内容, 就能实现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高校应围绕学生的实际需要, 丰富校园文化活动, 扩大校园文化影响力, 实现对生态文明教育的宣传贯彻。

4. 构建科学的生态文明教育评价体系

作为高校生态文明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对学生进行评价是生态文明教育成果的集中体现。大学生不但能够践行环保, 而且能够成为环保、技术及理念的传播者和研究者。大学生生态文明水平是生态文明教育效果的集中反映它决定了生态文明教育目的能否实现。生态文明教育评价以学生为评价对象。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学生掌握生态文明知识和技能的情况, 这是评价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考核指标。大学生在实践领域还要掌握相应的生态环保技术和专业技能, 以实现从生态意识到生态环保行为的转化这一指标可以考察学生在生态教育成果转化方面取得的成绩。以学生为评价对象的生态文明教育评价还应该将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生态文明实践的参与度、调查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包括在内。

摘要:高校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基地。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研究不仅对高校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能促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进而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 分析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发展现状及形成原因, 探索解决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成因,对策

参考文献

[1]姜赛飞.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探究[J].教育探索, 2011 (08) .

[2]姜赛飞.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进课堂的必要性[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8) .

[3]李高峰.国际视野下的生态教育实施与展望[J].中国校外教育, 2008 (8) .

[4]刘静.生态教育的内涵、意义及实施路径[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0 (11) .

[5]王玲.大学生生态教育研究[D].合肥大学, 2010 (4) .

8.教育生态文明论文 篇八

关键词:高校;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讨

大学生群体肩负着建设美丽中国的新重任,是国家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建设的主力军,是实现“美丽中国”愿景的生力军,大学生不仅需要在思想意识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更需要在行动上践行生态文明。

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寓意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永续和谐发展的努力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取得的全部成果。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在学校和教师的引导下,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通过学习、教育和实践指导,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形成生态文明观念、养成生态文明习惯的教育过程。

二、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时代需求

(一)和谐校园建设离不开生态文明教育

大学校园是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场所,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基地。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要积极开展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活动。要让大学生清楚的了解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才能激发大学生的生态环境危机感,提高大学生的生态安全意识,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另外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要注重实践育人,尽可能多的让在校生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实践活动中提升生态文明素质。同时,要通过高校校园文化影响、辐射社会文化,影响和带动更多人加入绿色行动者的行列,使“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生态文明”和“科学发展”等一系列理念深入人心,提升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

(二)和谐社会建设呼吁生态文明教育

和谐社会的基本標志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人的发展离不开自然和谐的生态根基,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持久的和谐。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人类关注生态环境、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是人类文明、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社会道德发展到一定过程的必然趋势。生态文明作为新的文明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是要求人类在科学合理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同时,还要对自然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三、高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创新性路径

(一)加快课程体系建设

1. 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在校期间素质拓展实践的必修课程

高校在陆陆续续开设有关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选修课后,实践活动学分制中应增加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比重,在我国,“政府之外的力量参与生态决策的历史很短,公民的参与意识不足,因此,与发达国家的生态文明是从物质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理论形态用较长的时间慢慢演进不同,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特别需要从思想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带实践层面的自上而下的强力推进”。[1]所以在校期间应鼓励大学生至少参加一次环境公益活动,书写活动心得,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做法,以班级为单位互动交流,跨年级跨专业,文理搭配,还可以高校与高校之间交流,让大学生学以致用,让每个人感受到做文明建设的主人。

2.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大学生作为与互联网等新媒体联系密切的群体,对生态文明的相关科学知识有一定涉猎,但其所了解的多集中于大家都耳熟能详的生态环境问题上,尚处于感性认识阶段,还缺乏系统、全面、深入的理解。高校应通过思政课程体系建设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就目前情况来看,要实现在全国所有高校均开设生态文明教育的公共必修课程,其条件还不成熟,缺乏相关专业背景的教师。然而,目前所有高校都开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所以,将生态文明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是当前在高校推广普及生态文明教育的理想选择。思想政治理论课涉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历来就包含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融入生态文明的教学内容,将能使本门课程更好地结合现实。同时,生态文明等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入,也更能吸引广大学生的关注,使他们能更好地接受、理解该门课程的教学。因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自然也应成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载体。

3.将有关生态文明课程开展形式多元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的理论教育时,必须将授课理论适时的转化为建设生态文明的实际行动,以实际行动促进生态文明目标的实现。在学生中开展的生态文明实践活动可以是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例如可以组织有关生态文明的主题班会、生态文明讲座、生态文明先进单位和个人评选活动等。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建立相应的生态文明教育网站,进行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和交流。此外,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户外、生态建设基地、农林观光园等进行生态文明体验活动,引导学生感受自然、倾听自然、亲近自然。鼓励和组织学生社团积极开展与“生态文明”相关的考察、调研活动,深入了解考察地的生态环境状况,反思人们对自然环境进行污染和破坏的恶行。

(二)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生态文明教育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展现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也是德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学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和窗口,加强校园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可以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引导大学生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提高师生文明程度,而且可以通过学校辐射社会、示范家庭、积极推动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大学生应该树立“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观念。每个人都应该把勤俭节约当成一种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科学消费、理性消费,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高校普及生态文明知识不要总停留在课堂,多组织学生自发的创立社团,开展实践活动,在校园内组织生态文明教育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辩论赛,开展生态活动月活动等,让生态文明教育潜移默化的渗透大学生的生活当中去,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只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学校就是一个生态子系统,从而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和生态道德观。

(三)教育主管部门需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保障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

“袁隆平说过,要出台法律法规限制浪费,我们国家人口这么多,耕地又这么少。水稻产量每亩提高10斤、5斤都很难,提高了单产之后又浪费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建议,政府要出台法律法规,把浪费当做一种可耻行为,当成犯罪的行为来限制它!”[2]规范大学生的政策法规需结合大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制定既有约束力又不损害大学生当代身心发展的法规,例如大学生吸烟问题,中国控烟协会发布《2013年全国高等院校无烟环境创建暗访评估报告》指出:仅有194所高校无烟环境创建合格,约占被暗访高校的24.25%,仍有75.75%的高校得分不及格,得分最低的高校仅得18.39分。

在过去的一年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紧紧围绕美丽中国建设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第六次集体学习;全国雾霾污染严重,国家积极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中央首次召开城镇化工作会议,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部署…我们党和国家十足的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高校这个理论前沿阵地,更应该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和号召,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最大贡献。(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杏坛学院)

参考文献:

[1] 诸大建:《生态文明——需要深入勘探的学术领域》[J],《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6期

9.生态文明教育课观后感 篇九

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继承和扬弃,回答了人类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资源环境约束下全球将向何处去这一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彰显了中国_人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历经30多年快速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粗放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仍是粗放发展,即使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目标,那污染又会是一种什么情况?届时资源环境恐怕完全承载不了”“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经济上去了,但环境污染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大打折扣,甚至强烈的不满情绪上来了”。可见,绿色发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

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_顺应时代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并把“中国_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写入党章。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一个政党特别是执政党的行动纲领,中国_在全世界是第一个。习近平总书记从历史长河中认识人类文明发展规律,从发展最紧迫的地方入手,高度重视生态问题,生动形象地阐明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辩证关系,对发展观作出了新诠释。生态文明建设正在广泛而深刻地改变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貌。

江西把生态文明的新理念贯彻到全省长远发展战略中,生态立省观念已深入人心,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确立了“创新引领、绿色崛起、担当实干、兴赣富民”工作方针,把绿色崛起作为关系江西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来抓,在战略谋划上坚持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提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推动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转型,在制定政策、培育产业、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社会民生等方面,优先考虑生态保护,努力为绿色发展创造条件。开展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探索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经验、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成果等实践,进一步提升了江西的绿色生态优势、强化了绿色行动自觉。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打造,成为江西的行动和江西的贡献。

10.教育生态文明论文 篇十

近期,我院组织参加“生态江西、绿色崛起—鄱阳湖生态文明教育”主体活动的学习,收获颇丰。下面谈几点个人的学习心得。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淡水湖,位于我省北部。它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是世界自然基金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承担着调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功能。鄱阳湖是长江的重要调蓄湖泊,年均入江水量约占长江经流量的15.6%。鄱阳湖水量、水质的持续稳定,直接关系到鄱阳湖周边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用水安全。加快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利于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有利于探索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的新模式,有利构建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的支点,有利于树立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形象。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越来越多的人们在关注它,走近它,生态经济区建设不仅有利于统筹鄱阳湖和环湖地区的保护与发展,实现江西“生态立省”与“加快发展”的有机统一,而且有利于形成区域经济增长,带动整个江西的经济社会发展。鄱湖迎来了创新发展的好机遇,它正在改革发展的征途上破浪前行!作为一名大专院校的专职教师,我感到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还需要寻找差距,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一、政治思想品德方面,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以“三个代表”为指导,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思想积极上进,关心集体,尊长爱幼,团结同事,崇尚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认真履行教师职责,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到为人师表。

二、教学工作方面,要以教育工作为重心,热衷教育事业。在教学中,服从领导的安排,踏踏实实工作,任劳任怨。潜心钻研教材教法,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在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工作。

三、教科研方面,始终积极参加学院、系部组织的各项培训、知识技能竞赛等活动,同时积极投身于教研教改活动,并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勇于开拓创新。

四、作为大学专业教师,面对的学生已是大学高年级阶段的成人,为了让学生认真地听课,要课前作足准备,深刻理解讲课内容,并探究一些讲课艺术;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影响学生的认同。作一名合格的教师,我们要时刻告戒自己少一点名利之心,多一点博爱之举。爱心是师德的重要表现,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都要尽力做到付出同等的关爱。

五、总之,我们在工作上要兢兢业业,关心爱护学生,一直不断地学习来充实自己,注意开阔视野、博学多闻,真诚地对待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并在不断学习中积累,在不断积累中总结经验,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与业务能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总之,身为人民教师,要以教书为本职,为教育事业竭尽所能。展望未来,任重道远。

另外,我们还要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断满足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以及和谐社会的要求,注重协调鄱阳湖区人与水、人与草、人与鱼、人与鸟、人与湖的关系,处理好湖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的关系,协调湖区湿地资源、湖泊生态健康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的关系,保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

11.思想政治课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探索 篇十一

健全的生态文明意识是准确的生态科学知识和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念的统一。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挖掘课程资源,加强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唤醒学生的生态良知、生态道德自觉,并最终落实到生态环保行动中。

一、整合教材内容,沟通生态理念与社会生活

思想政治教材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体现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将生态文明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和基本问题融入生活主题和教材内容之中。教师要整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对教材进行正确的发现、发掘和选择,协调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的关系。

例如,教师可结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教学,帮助学生增强节约节俭意识,避免铺张浪费;结合“围绕主题,抓住主线”,帮助学生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和加强生态环保的重要性;结合“政府的职能”,帮助学生明确政府要维护群众的生态权益,建设美丽中国;结合“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帮助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结合“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帮助学生体会生态文明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的重要意义,等等。此外,教材中诸多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名言警句、诗词歌赋、图片图表、经典案例等,也是丰富的学习资源,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人类只有具备相应的生态环境知识,才能真正理解目前的生态环境危机的具体成因和解决措施,并付诸行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使用教学素材,沟通教材文本和社会生活,引导学生掌握生态知识,践行生态理念。

在学习《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时,笔者引用了如下素材:今年1月,我国京冀鲁豫鄂赣等地空气受到严重污染,北京出现了最严重的雾霾天。政府也提醒市民,“亲们,尽量宅着吧,出门记得戴口罩。”德国《时代》周刊报道说:“北京人已经习惯了恶劣的空气,但没人记得以前曾经出现过这么严重的雾霾天气。一些人担心‘呼吸致死’。”而直接推高北京最严重雾霾成因的PM2.5中,北京市机动车对于空气质量的影响大约占到22.2%,燃煤大约占到16.7%,扬尘占到16.3%,工业占到15.7%。因而在具体的治理上,除了“改造生产方式”,更应该从根本上“改造生活方式”。设问:(1)请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在治理雾霾问题上我国政府应该如何发挥好自身职能。(2)请你设计一个促使人们“改造生活方式”以预防和治理雾霾的行动方案,并说明其经济生活依据。

这样的素材处理方式便于学生在教材理论的指导下开展探究,沟通了理论学习与社会生活。学生从我国政府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等职能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并从日常经济生活中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等角度提出具体的行动方案,从而在问题探究中树立了生态文明理念,并转化为行动。

二、挖掘乡土资源,增强生态理念认同教育

无锡作为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群,已经建成国家生态城市群,在太湖保护、水源治理、生态重建等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充分彰显了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关系。这一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文明体系涵盖了经济体系、环境体系、制度体系和文化体系,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丰富的乡土资源。

笔者在教学中引入本地生态环保典型事例,帮助学生在身边可触可感的生态案例中形成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积极情感,增强对生态理念的认同。

例如,在学习“文化创新的途径”时,笔者列述了如下材料:太湖岸边,生态景观林带宽阔悠长;古运河畔,十里风光带建设如火如荼。马山脚下,自然村落粉墙黛瓦;吴博园里,农耕湿地尽显田园情怀……无锡作为中国民族工商业的摇篮、乡镇企业的发源地,将大力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倾力打造生态环境优美的“魅力无锡”,确保到2017年全市生态文明制度更加健全,基本建成花园城市、美丽乡村。设问:(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建设“美丽无锡”应如何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2)政府有关部门准备开展“美丽无锡”主题创建活动,请从公民政治参与的角度谈谈自己可以怎样做。

学生对于无锡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方式等有一定的认知,从传统文化的继承、文化创新的途径、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等角度探讨了如何提高文化自信。例如,作为无锡公民,可以积极参与民主决策,为主题活动建言献策;或参与民主管理,投身生态社区建设;或参与民主监督,保证创建活动造福于人民。此外,还可以结合无锡蠡湖科学治理,学习“围绕主题,抓好主线”;结合无锡生态旅游发展,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结合无锡“美丽乡村”评选,学习“传统文化的继承”,等等。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生态文明典型事例,增强了学生对无锡生态文明建设的了解和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认同。

三、融入社会实践,引领生态文明践行

思想政治课程强调实践性和开放性,主张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感受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教学中,教师可将生态文明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机融合,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例如,在学习“围绕主题,抓住主线”时,笔者在课前布置了探究活动:中国生态环境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造成中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它主要来自三大压力:人口压力、工业化压力、就业压力。请结合我们身边的生态建设事例,分析如何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活动中,学生进行了分组学习。有的小组系统查阅了2007年无锡太湖蓝藻污染事件,寻找事件原因和对生态造成的影响,并从政府的治理措施、居民消费方式的转变等角度,分析科学发展之策;有的小组根据“PM2.5监测网”中的监测点数据,绘制了无锡全市和市北高中监测点的空气质量指数(AQI)阶段变化情况,并探寻空气质量问题的成因和治理措施;有的小组实地走访了清名桥、惠山古镇、荣巷等一批历史文化街区,图文并茂地展现了无锡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并对科学发展提出了具体对策,等等。如此,将理论观点寓于社会生活主题之中,实现了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潜能,通过自主实践与探究引导学生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立足于社会发展实际和学生成长需要,与时俱进地充实生态文明的教学内容,对于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如何在教学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仍需教师不断探索。

责任编辑 毛伟娜

12.教育生态文明论文 篇十二

请看看今天的地球吧!森林正在减少, 海洋、河流、湖泊受到严重的污染, 荒漠在蔓延, 湿地在缩小,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增加, 臭氧层遭到严重的破坏, 生物种类减少的速度在加快……人类面临着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因此, 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上的一个重大问题。那么, 中学生物教学, 又该如何向学生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呢?

一、重视信息渗透教学, 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生物作为一门自然科学, 除了在学生智育发展上有着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外, 还有一个艰巨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教学时可通过课堂教学的渗透作用, 利用小论文、资料、手抄报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当今环境状况, 让学生自觉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如:讲“生态平衡”时, 向学生讲述现在的黄土高原, 几百年前曾经森林茂密, 山清水秀。由于人们不懂得生态平衡的原理, 对它进行盲目性、掠夺性的开发, 使它成了今天的模样。利用手抄报、黑板报等形式, 列举一些实例, 让学生真实地了解由于人为的破坏, 给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危害。如:我国近三分之一的荒漠化耕地是人为造成的;近些年来由于过度开采, 我国约有一亿亩耕地盐碱化;长江上游的植被遭到人为的严重破坏, 导致长江中下游洪涝频繁、水患成灾。通过列举身边由于人为掠夺性的开发, 导致的环境污染恶化, 让学生更确切地感受到环境保护, 我们人人有责。如:近些年, 我县部分矿主乱开发稀土矿现象严重, 导致环境的污染程度让人触目惊心, 稀土生产时, 污水直排东江河, 污水经过之处, 对自然植被造成严重破坏, 水土流失严重, 有些河段水质超标, 给东江河造成了污染导致东江水质日趋恶化, 东江河可是我们河源、惠州、东莞、深圳、香港等重要城市饮用水的生命之河啊!

据有关资料表明, 我国现在是世界上土地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 CO2的排放量严重超标, 有三分之一的河流、湖泊被污染。尤其是“三废”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数千亿元, 让人触目惊心。通过渗透性教学, 让学生了解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 教育学生用正确的观点认识自然环境, 懂得违背了生态平衡的规律, 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的道理, 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重视生态文明教育, 培养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人类要持续发展,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 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重视人文科学的教育, 它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渊源。在生物课堂上, 教师要努力挖掘各知识点蕴涵的人文精神, 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揭示出来。如讲“生物多样性”时, 为了进一步揭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人文内涵———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 对其他生物的公平性等。要让学生了解物种的多样性是生物圈中最主要和最基本的实体, 可联系“食物链”和“食物网”了解生物多样性的物质表现就是生物资源, 它们具有现实的潜在的价值, 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 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今天, 由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 使不计其数的物种在地球上永远消失或即将消失。如:八色鸫是迁徙鸟, 在我国河南大别山、云南西部等地, 由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森林砍伐和农药的使用, 对八色鸫的栖息地环境造成威胁, 近年来种群数量成下降趋势。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一些不法分子为了牟取暴利, 使许多珍稀动物成了人们餐桌上“美味佳肴”。如:在广东韶关市新丰县农贸市场, 出现大量宰杀贩卖国家级野生保护动物的现象, 例如猫头鹰、山猪、黄猄等。因此, 教学时, 要使学生认识到, 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物种生存的危机时期, 生物圈是一个“大家庭”, 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我们一定要保护好生态系统, 保护各种生物物种, 这也是保护人类自己。为了人类的持续发展, 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家园”, 让我们自觉地、勇敢地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

三、充分发挥活动探究课的作用, 培养环境保护的良好品质

生物学科是一门动手能力很强的学科, 教师应引导学生努力追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培养环境保护的良好品质。如:“调查塑料饭盒的使用情况和处理情况”。“调查以蚯蚓、地衣等指示性动、植物为参数, 了解附近的农田、住宅区、校园的污染情况”“调查垃圾的堆放与处理情况”“开设专题讲座, 组织学生观看专题电影、教学录像片”“结合植树节、爱鸟周、世界环境日等让学生编辑生物小报普及环保知识”等。鼓励学生走上社会, 进行环保宣传, 让整个社会形成一种环保的社会风气。

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尤其是倡导探究性学习, 让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独立自主地观察、调查、实验等, 不但发展了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特别是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而且还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扩大学生的视野, 让学生增长见识、陶冶情操、锻炼意志,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环境污染和人类面临的危机, 增强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从而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良好品质。

13.论语文教学中的生态文明教育 篇十三

刘娅莉[1]

[内容摘要]生态文明则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处理人(社会)和自然之间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人和人、人和社会之间关系方面所取得的一切积极的进步的成果的总和。在基础教育阶段,通过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又跻身渗透,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找准生态文明教育的渗透点,积极创造条件、采取多种范式进行渗透。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态文明教育;渗透

一、生态文明: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生态文明”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其内涵极为丰富,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理解。从文明形态上看,它是与历史上的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相对应一种新文明形态,并由此演进而来的。人类文明的发展,表现为文明形态的不断扬弃的过程,体现为人与自然矛盾不断地展开而又历史地解决的逻辑。一般说来,人类以何种方式来解决这对矛盾,人类的文明打上什么样的印记,对其解决达到何种程度,人类文明演进也就达到何种程度。原始文明时期,人对自然的影响几乎是微不足道的;相反,各种自然力则超乎强大。人慑服于自然的强大威力,表现出对自然的绝对顺从。农业文明时期,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基本上是利用和强化自然过程,不是对自然实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对自然的轻度开发没有像后来的工业社会那样造成巨大的生态破坏,人与自然保持着一种低水平的和谐关系。工业文明时期,人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致使人与自然处于尖锐的对立状态。用机器进行生产成为这个时期的核心内容,机器生产不仅摆脱了农业生产那种受时令节律等自然因素的制约,引起自然界自身不可能出现的变化,而且还生产出在自然状态下不可能出现的产品。这个时期也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期,人类凭借这根强有力的杠杆,在改造、控制和征服自然面前,可以说是一路凯歌猛进,使得资本主义生产在短暂的几百年内所创造的文明成果,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好要多得多。工业文明的出现致使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然而就当人们还沉浸在对自然空前胜利的喜悦当中的时候,自然的报复惩罚也开始了。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等,人类遭遇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大自然的报复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也促逼人类开始反思。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的生存出现了危机,是我们用错误的方式对待自然而导致的危机;而要摆脱这种危机,就必须重新调整人类对待自然的方式,扬弃这种建立在对自然征讨和控制基础上工业文明形态,确立一种人与自然矛盾得到和解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这就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兴起,预示着人与自然矛盾经由原始的统一,通过对立又重新走向统一。它体现的是人对自然开发利用和恢复保护的统一,是人类权利和责任的统一。

从文明的内容上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相对的,并与之共同构成“四位一体”的文明体系。文明是标志人类社会进步和开化状态的范畴,是人类通过实践所取得的积极的进步的成果在各个领域的积淀和体现的总和。生态文明则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处理人(社会)和自然之间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人和人、人和社会之间关系方面所取得的一切积极的进步的成果的总和。[1] 张云飞:试论生态文明在文明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哲学原理》[J],2006年第8期.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它本身包含着复杂的结构,形成了自己的价值形态、实践形态、理论形态和政治形态,并按照自己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对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进行整合,成为其基础和前提。物质文明强调改造自然,而生态文明则强调保护自然;精神文明只能强化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却阻止不了人类无可奈何或不知不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无法解决其引起的后果;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强调要树立生态观念,约束自己的行动,而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显然,生态文明是一种具有独立存在价值和意义的文明形式。

二、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语文教学不可回避的职责

1、生态教育全球化构成当代语文教育的基本背景。新的文明形态呼唤确立新的文明理念、树立新的文明观。从直接的层面上看,生态文明是人们对当下由资本主义社会主导的工业文明而导致的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进行深刻的反思的结果。反思虽然是面对过去,但又意味着是一种指向未来的建构,而这种建构意味着对旧的文明观念的否弃或转换。具体表现在:首先是价值观念的转变,即从以人单方面控制自然的价值观转到“人—自然”的和谐共存的整体价值观;其次是发展观的转变,即从单纯追求经济目标向追求经济—生态双重目标的转变,否定“重增长、轻发展”、“高消耗、高污染”和“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观,确立人口、社会经济与环境、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再次是思维方式的转变,即从机械论的思维方式转到有机论的思维方式;第四是消费观的转变,即从有害环境技术向无害环境技术的转变,实行绿色消费。而观念的转变,必须通过教育来实现,而这一点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了一场生态文明教育运动(或称绿色教育运动)就是明证。美国联邦教育局专门设立了“环境教育科”;英国制订了以8~18岁学生为对象的《环境计划》;俄罗斯中小学教学计划中也把“生态学”和“生命活动安全基础”列为单独开设的课程。此外,国际组织也相继召开了一系列会议,推行生态教育计划。早在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上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认为“教育是环境发展过程的核心”,提出了“发展环境教育”的号召,并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1975年召开的贝尔格莱德会议,制订并公布了《贝尔格莱德章程》这一“环境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环境教育”概念的正式确立。1977年在第比利斯召开的有68国代表参加的国际环境教育大会,则使“环境教育”趋于完善和成熟。该大会明确宣布,“环境教育在现有的课程中是一门新学科,它应作为一个组成部分包含在现有教学计划及教学过程中”[2。柳若芍,刘世峰.环境教育: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重大课题[J].教育研究,1995(7).这一切表明,生态危机正在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生态文明教育全球化,也构成了世界当代教育的基本背景。

2、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体现了语文新课改教学目标的要求。21世纪既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也是人类遭遇全球性问题的时代,更是充满竞争的时代。面对这样的时代,我国开始了新的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新课程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其最基本的目标就是“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并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正确价值观自然包含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等以生态文明为价值取向的内容。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新的语文课程理念中就包含了“生态”的理念。从教学目标看,注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从教材来看,要求“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现代意识”必然包括“生态文明意识”;而“关注人类、关注自然”则是生态文明意识的具体体现;在课文的编排上,也是按“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来进行的,完全打破了过去以文章的体裁来编排,也充分地体现了语文“人文性”的特点;从学习的主体来看,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这都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念;从师生关系来说,强调的是“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也符合生态的“和谐”特征。

总之,生态文明意识已经被当今社会所认同,并且已经渗透到了教育领域,作为语文学科教学,不管是从传承文明的角度,还是从课程改革的角度来说,都应该与生态文明相联,从而更好的发挥语文育人的作用。

三、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可能性

生态文明教育采用何种课程模式,要受国家及学校现行课程模式及教学体制的制约。目前,世界各国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单独设立环境教育课;二是在学校各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而不单独设课;三是在一些实施“综合主题”课程模式的学校,以环境教育的若干主题为线索,将各学科或各领域教育内容综合在一起设计和组织教育活动。相较而言,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起步较晚,存在诸多不足:一是缺乏总体的目标和计划,致使这种教育仅停留在对公众宣传的水平上;二是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尚未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开设;三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较为散乱,未能形成上下贯通的完整体系,具体施教则带有很大的随意性。[3]柳若芍,刘世峰.环境教育: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重大课题[J].教育研究,1995(7)因此,从我国的教育实情来看,当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在单独的学科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这种渗透,无论是从语文学科自身的性质、特点还是从其内容来看,都是可行的。从语文课程性质上看,《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揭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定位体现了语文课程在价值取向上的现代意识。语文的人文性表现在其教育内容是以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为主。而“语文学科先天的人文精神对于当代人类环保意识的确立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支撑点。”[4]郭笃凌,郝怀芳.传统文化是环保教育的助推器[EB/OL]httP:///20050411。从语文课程特点上看,语言性是其最突出的特征。语文教育就是人们利用最为熟悉的母语语言文字进行交际和思维的工具。《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教育作为母语学科文化属性决定它在语文学科中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具有一种天然的适合性。从新课改语文课程内容上看,其本身蕴涵了许多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为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有机渗透提供了基本条件。

四、语文教学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和方式

由上可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此谈一点自己的做法。

1、充分挖掘教材中蕴藏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找准渗透点。首先,通览全套教材,努力挖掘课文中有关生态文明教育的素材,以确定渗透教育的总体目标;然后再根据总目标设计好单元课文中的生态文明教育的渗透点,使每个单元的渗透连点成串,连串成片,分层次地逐渐推进。以新课改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人教版)为例,初步统计,其中直接或间接涉及到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课文、看图说话、儿歌、作文等)就达40 篇或处。将其归为三类:第一类是与爱护环境和欣赏环境相关的如《北京》、《黄山奇石》、《日月潭》《富饶的西沙群岛》等等;第二类是与环境科学或环保知识相关的如《大熊猫》、《庄稼的好朋友》、《植物妈妈有办法》、《只有一个地球》等等;第三类是与环境道德和环境行为(维护或破坏)相关的如《一只小羊羔》、《达尔文和小松鼠》、《带翅膀的种子》、《大森林的主人》等等。第一类在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目标主要是通过对祖国及世界各地环境特征的描写和议论,通过叙述人类与环境和睦相处的实例,使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懂得美好景观和环境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激发他们欣赏环境、关心环境和保护环境的态度和情感。第二类在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目标主要是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文中出现的环境科学术语,并在分析和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过程中掌握有关的环境科学知识,了解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及适度利用环境和有效保护环境的科学方法。第三类在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目标主要是通过揭露损害环境的不良行为,或展示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使学生逐渐形成谴责或抵制前者,提倡并模仿后者的行为倾向。

2、充分发挥语文课堂教学渗透生态文明教育主渠道的作用,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渗透。课堂教学是学校育人的主渠道,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就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的作用。由于小学阶段的儿童年龄幼小、身心还处于发展时期、认知能力有限,教师可采用情景教学模式进行渗透。通过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的情景中去理解生态文明理念、激发其环保热情、增强其环保意识。创设情境有多种方式,一般说来,应根据渗透点内容的不同而相应地创设。可通过音乐渲染:如在学习《保护鸟类》一课时,我选择了《有一个女孩》这首歌曲导入。这是一首旋律优美的歌曲,同时也是一首立意鲜明的护鸟、爱鸟的歌曲(讲述了一位女大学生为保护仙鹤献身的故事)。教师以“一望无边的沼泽地“飞翔的丹顶鹤”作背景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美感知词句的大概意思;在不知不觉中融入情境体会对鸟类的那一份爱心。也可通过图片展示:在教授《鸟的天堂》一文时,可先让学生欣赏“榕树茂盛”、“群鸟欢叫”的录像,初步领略鸟的天堂的奇异景观,然后引导学生研究重点段是怎样有条理地描写大榕树的?农民为什么不许捉鸟?从而让学生懂得这美丽的自然风光是自然生态平衡发展的结果,唤起学生强烈的环境意识。还可通过角色表演:如在上《爷爷和小树》一课,我让学生分别扮演爷爷和小树。冬天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服、白雪衣服。小树在爷爷的精心照顾下茁壮成长;夏天,小树撑开绿伞给爷爷遮挡阳光,爷爷在树下乘凉。学生沉浸在这个生动有趣的环保情境中无形中深刻地认识到了人与树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此外,还可图画再现、语言描述或上述方式综合运用等将教学融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使学生环保热情得以激发。

3、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拓展生态文明教育有机渗透的空间。这里的“第二课堂”是泛指除教学课堂之外的校内或家庭等学习空间,它是教学课堂的对外延伸和辐射。课堂教学虽然是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渗透的主渠道,但时间、空间、视野毕竟有限。教师应充分利用第二课堂,作为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有机渗透的补充。具体要求是:(1)学习在课堂、贯通在课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通过语文单学科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毕竟有其局限性,这就需要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外把语文课堂所授内容同其他学科结合起来理解。如教学《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文时,为了使学生真正明了“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我要求学生在课后再从历史、地理等学科角度查阅书籍、搜集资料了解黄河,以实现多学科的融会贯通。(2)认识在课堂,拓展在课外。如教学《海底世界》,学生虽然对课文所介绍的海底世界有了一定认识,但毕竟有限,同时对海底的奇异景象又有浓厚的兴趣,此时教师可借机引导他们要求课外去看《海洋深处的秘密》、《海底两万里》等书,激发学生对大海的向往之情,对科学的探求之心。(3)问题在课堂、思索在课外。问题是思维的向导,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提问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使他们有所感悟,从而在思想认识获得升华。如教《灰尘的旅行》一文,在引导学生认识灰尘的旅行对于人类生活的危害后,教师设疑作为课外作业进行思考:灰尘的旅行给人类生活带来了这么多是害,你认为应该怎样控制灰尘的旅行呢?你能围绕书中“多想成为控制灰尘旅行的能手”这句话谈谈自己的想法吗?通过设疑,唤起学生对环境危机的忧患意识,增强环埃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促其投身到环境保护的伟大事业中来。

四、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语文活动当中,增进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学而后知,知而后行,这是符合教学常规的,生态文明教育的渗透也应如此。通过课堂渗透,课外延伸,学生已经有所“学”和“知”了,然而更重要的则是“行”环节。如果“学”和“知”是侧重于生态文明思想意识渗透的话,那么“行”则是把这种思想意识外化为具体行动。让他们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靠大家,要求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因此,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以语文学习活动为依托,以生态文明渗透为目的而相应地组织开展一些实践活动:

1、开展宣传活动。组织学生在校园或走上街头,通过黑板报、手抄报、宣传橱窗、文艺节目等形式开展生态文明宣传和教育,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动口动手能力,也增强了他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

2、开展主题活动。根据环境和资源纪念日而确定生态文明教育主题,例如每年“3.12植树节”,可开展以“我为校园添新绿”为主题的植树种草活动;“3.22世界节水日”,可开展以“水资源、知多少”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活动;“4.22地球日”,可开展以“我心目中的地球”为题的征文竞赛活动;“6.5世界环境日”,可请环境专家来校为学生做专题报告。

3、开展考察调研活动。鼓励学生们利用业余时间对身边的环境问题做调查,总结出环境污染的种类(生活垃圾和污水;噪音、粉尘、汽车排放的尾气;工厂排放的三废;农药化肥的过量和不当使用),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法(宣传环境知识,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积极行动改善环境状况;建议有关部门采取相应有效措施等)。笔者曾配合学校组织了一次由班级学生参加的“淮河之行”的考察活动,对淮南市淮河段水质情况进行考察,并撰写出了一份有一定质量的考察报告,并向全校学生发出了倡议,倡议书《母亲河的呼唤》在校园中引起积极反响。

上一篇:景观设计原理完整提纲下一篇:中国社会主义理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