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教学计划-工作计划(精选20篇)
1.《弟子规》教学计划-工作计划 篇一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四年级校本《弟子规》教学计划
刘丹
第1:
一.总叙————————弟子规,圣人训
第2: 第3: 第4: 第5: 第6: 第7: 第8: 第9: 第10:第11:第12:第13:第14:第15:第16:第17:第18: 二.入則孝,出則悌——父母呼,应勿缓
二.入則孝,出則悌——父母呼,应勿缓
二.入則孝,出則悌——父母呼,应勿缓
三.谨而信——————朝起早,夜眠迟
三.谨而信——————朝起早,夜眠迟
三.谨而信——————朝起早,夜眠迟 三.谨而信——————朝起早,夜眠迟
四.泛爱众而亲仁
四.泛爱众而亲仁
四.泛爱众而亲仁
四.泛爱众而亲仁
五.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五.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五.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五.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五.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五.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2.《弟子规》教学计划-工作计划 篇二
一、将《弟子规》引入德育工作的意义
“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德育工作应该从儿童抓起, 从根本入手。“人之初, 性本善。”儿童在13岁之前, 天真未泯, 记忆力最强, 最容易教导, 也最需要教导, 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先入为主”。如果我们能利用这一段黄金时期, 引用圣贤的智慧, 熏染、教导禀性淳良的儿童, 那么少成若天性, 习惯成自然, 日积月累, 必将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国古代的教育家们, 为规范弟子的行为, 制定过许多守则和规范, 其中最受人推崇的就是清代康熙年间李毓秀所著的《弟子规》。
《弟子规》取《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 出则悌, 谨而信, 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 以三字一句, 两句一韵编撰而成, 用1080个字将古人对学生的种种要求浓缩其中, 具体列举出学生在家、在外、生活、学习、做人等方面应有的礼仪与规范, 是“开蒙养正之最上乘”的启蒙读物。它和现在的德育工作相对应, 是社会、学校、家庭教育的好教材, 将其引入德育工作, 对小学生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弟子规》一脉相承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依据国家正式颁发的《小学生守则》制定的, 是国家对小学生日常行为的最基本的要求。其目的在于加强对小学生的文明礼貌教育和行为训练, 以促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通过仔细对比, 不难发现《规范》的许多内容和《弟子规》是一脉相承的。《规范》的每一条或每一条中的一些句子基本上可以用《弟子规》的话做对应解释。例如《规范》第二条“听从父母和长辈的教导, 外出或回到家要主动打招呼”就与《弟子规》“父母教, 须敬听。父母责, 须顺承。冬则温, 夏则凊。晨则省, 昏则定。出必告, 反必面。居有常, 业无变”相对应。《规范》第九条“衣着整洁, 经常洗澡, 勤剪指甲, 勤洗头, 早晚刷牙, 饭前便后要洗手。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衣物用品摆放整齐, 学会收拾房间、洗衣服、洗餐具等家务劳动。”与《弟子规》“朝起早, 夜眠迟。老易至, 惜此时。晨必盥, 兼漱口。便溺回, 辄净手。冠必正, 纽必结。袜与履, 俱紧切。置冠服, 有定位。勿乱顿, 致污秽。衣贵洁, 不贵华。上循分, 下称家。”相照应。《规范》和《弟子规》是一个理。但《弟子规》规则细化, 详尽、具体, 更贴近实际生活, 便于学生操作;再加上本身具有韵律性强, 节奏鲜明, 上口易记的特点, 因而更适合学生诵读。
三、将《弟子规》引入德育工作的尝试
《小学德育纲要》明确指出:把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作为小学德育的培养目标。笔者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 把《弟子规》的背诵学习与养成教育有机结合, 开展了以“背诵弟子规, 养成好习惯”为主题的班队实践活动, 具体做法如下。
1.
在教室醒目的位置张贴《弟子规》内容, 让学生随时朗读背诵。
2.教师教学生背诵《弟子规》。
为了使学生更快地背诵《弟子规》, 教师充分利用思想品德课、班会课等时间, 抄写、领读《弟子规》, 布置每天背四句, 由小组长督促检查;并且在每天晨读时集体背诵。
3.抓住机会教学生学习《弟子规》。
例如发现学生在读书时动摇西晃, 就背“步从容, 立端正……勿摇髀”;在冬天, 教室内生火架炉子, 为了防止撞炉子就诵“宽转弯, 勿触棱”;拿墨水瓶就背“执虚器, 如执盈”, 使学生在生活中体悟《弟子规》所包含的意义。
4.学生互相监督, 用“弟子规”指出不当之处, 及时改正。
如听到学生骂人、说脏话或给他人起绰号就让其背“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5.教师率先垂范。
教师要先背会《弟子规》, 并和学生齐背, 并严格按照《弟子规》的教导做人做事。
6.引导家长重视《弟子规》教育。
教师首先和家长沟通配合, 让家长参与重视《弟子规》教育。家长参与重视的最好办法就是:谦虚当孩子的学生。每天早晚让“小老师”教几句“弟子规”, 让其解说意思, 然后背诵, 并让其检查。这样“师生”共同学习交流, 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对照执行, 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当然, 这一办法贵在家长的言传身教, 坚持不懈。
7.评比检查践行《弟子规》。
教师在室内设置《践行弟子规》评比栏, 每周评比一次, 给做得好的学生奖红花, 激励其他学生正行。
四、将《弟子规》引入德育工作的成果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多的努力, 将《弟子规》引入德育工作, 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通过背诵《弟子规》, 学生懂得了《弟子规》就是指导我们做人的准则, 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必须符合《弟子规》的训示。通过学习, 学生懂得了做人, 学会了感恩, 孝亲尊师的风尚悄然形成:孝敬父母, 做家务的多了, 而埋怨父母, 使小性子的少了;尊敬师长, 敬听老师教诲的多了, 而“任我行”“孙猴子”不见了;讲究礼仪, 爱众乐群, 诚实守信的多了, 而打架骂人说脏话的少了。因而, 同学之间更加友爱, 学习氛围越发浓厚, 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学生学习《弟子规》, 不仅提高了做人的责任意识, 而且培养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德育工作面临着空前的挑战, 将《弟子规》引入德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责任意识, 而且培养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传统文化,德育工作,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袁庭栋.中国传统蒙学精华 (弟子规、名贤集、朱柏庐治家格言、菜根谭) .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1.
3.校本实践之教学《弟子规》 篇三
关键词:联系生活;《弟子规》;礼仪规矩;活学活用
近年来,很多学校引用《弟子规》作为校本教材,来教育孩子学习做人处事,为孩子最终步入社会、遵守规矩打下文明和道德基础,使他们终身受益。我在实践中认识到,利用校本《弟子规》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活学活用。
一、教学《弟子规》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
《弟子规》是中国古代圣贤的教育,但仍然适合现代学生活学活用。《弟子规》讲述一个人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当恪守的规矩,教育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孝敬父母、尊老爱幼、诚实守信、体谅别人、勤学好思等。把古代圣贤的教诲与现实中的学生《行为规范》结合起来,与日常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结合起来,使他们养成正确的处事待人的态度、行为,从而践行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成长中学做,在生活中践行,使学生现在和将来用自己良好的德行服务他人,服务社会。
二、践行《弟子规》中的礼仪规矩
《弟子规》关注的都是一些日常小事,而这些小事在古代的确有很多圣贤做到过,这在历史当中是有考证的。生活是《弟子规》的唯一源泉。所以必须联系生活教学《弟子规》,让《弟子规》与生活接轨,使《弟子规》成为学生生活中可以借鉴的一面明镜,使他们在生活中通过这面明镜处处反思在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当上课铃响起时学生应该怎么做,教师走到讲台时,教师向学生问好时学生应该怎么做,听课、回答问题、有事请教他人怎样做到有礼仪,通过课堂表演实践等,做到学礼仪,践行礼仪规矩。除此之外,我还把课堂模拟成家庭、餐桌、公共场所等让学生去表演,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以致用。如我在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我特意从教室外走进班级,看到前面参与践行的三名学生能不能结合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有礼貌地对待教师。其他学生边看边思考,看完后评价。这样通过情景表演,了解了礼仪的要求,让文明礼仪更好地落实在学生的生活中去,但要根据课本内容的不同需求,设计不同的情景表演。
三、抓住“时机、教育点”规范学生行为
教师要善于捕捉平常在校生活中的最佳教育时机,自然而然地融入《弟子规》教育,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例如,看到有的学生使劲往下拉窗帘时,我见状说:“缓揭帘,勿有声。”这个学生听后轻轻地慢慢地往下拉窗帘了。看到学生借完东西后不及时还给主人,主人向他索要,他不说“对不起”还理直气壮地跟主人说:我还没用完,我见状说:“‘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是什么意思?”做错的学生赶紧道歉,并把东西还给人家。学生犯错的时候正是教师用《弟子规》教育学生的最佳机会,这时可以帮助他们懂规矩。
有时我还利用节假日教育学生按《弟子规》的要求去做,例如,在母亲节、父亲节、寒暑假等,我让学生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做到“亲所好,力为具”“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将《弟子规》引入日常的生活与教学管理中,是把《弟子规》落实到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最好方式之一。督促学生在生活中力行《弟子规》,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感恩,学会尊重,学会体谅,逐渐变得懂事。
四、活学活用《弟子规》
现代社会生活状况与古代社会有很大的差距,我们不能拘泥于《弟子规》中的某些古训条文一成不变地去照做,而要引导学生用现代文明礼仪要求批判地学习它,例如“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但是在今天有时候是不能完全照搬去做的。教师在前面站着讲课,学生能陪着教师站着听课吗?开会也是如此。所以学习《弟子规》要考虑时代的变迁,考虑现代的场合、实际情况,不能墨守成规,要活学活用。
如,在教学“长者先,幼者后”时,在上学路上你碰见了妈妈的朋友张阿姨散步锻炼身体,这时你能按“长者先,幼者后”陪着张阿姨走在她后面吗?你该怎么办?通过思考讨论,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不能“学死”《弟子规》,应让学生明白,要根据现实情况处理,说明原因,有礼貌地打招呼,赶时间上学,这就是活学活用《弟子规》。教师一定要活教《弟子规》,要考虑现代社会实际,根据环境、条件去教,让学生去学去做去实践,做一个懂文明礼仪的人。
陶行知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教育要融入学生生活,不能脱离学生生活。教学《弟子规》,增强实效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使美好的人生获得尊重、幸福、快乐。
参考文献:
白云姣.《弟子规》德育思想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3).
4.弟子规学习计划 篇四
(草案)
1、活动背景及意义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它不仅是儒家的基础,人性的基础,更是国学之精华。其内容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
公司一直关注着员工的基本素质提升和道德品质培养。此次在公司全面开展深入学习《弟子规》培训,不仅有利于公司对内提高企业的人际和谐度与工作绩效,对外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同时也是从孝、信、爱、仁、学等方面对员工心灵上的一次洗涤,让员工在以后家庭生活乃至人生中受益无穷。
2、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此次的《弟子规》培训,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将爱、恭敬、关怀、诚信、互助和谦卑的传统美德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身心,提升员工思想道德水平,增强员工责任心和凝聚力,树立端正、认真和谐的良好风尚。
3、参与人员
负责部门:运营部
参与人员:运营站全体员工
4、实施方案:
1、准备阶段:
(2012年5月7日—2012年5月9日)此阶段主要是宣传《弟子规》培训的目的、重要意义及活动内容,让员工对此次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在运营站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本次培训通过以下形式开展:
(1)在公司领导会议上明确此次培训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并将最终确定的培训方案通报公司各部门。
(2)向每个班组发放《弟子规》一书,并将此书作为此次培训的学习教材。
(3)准备好培训学习《弟子规》的辅助学习工具(笔、纸)。
2、实施阶段:
2012年5月7日开始,此阶段主要是员工的学习阶段,根据现场的工作性质,采用硬笔通过字帖临摹弟子规的形式进行,俗话说念十遍不如写一遍,通过临摹逐渐加深员工对弟子规的理解,同时锻炼员工的心性和字体。《弟子规》分总叙、入则孝、出则第、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共八个部分,每周布置一部分内容(具体分配待定),员工进行抄写,并根据教材写出自己对该部分内容的理解或体会,要求书写用心、工整,并交给直接上级主管人员填写评语。在每周五之前交到各站点负责人检查,并在运营例会上评比出该周最佳作品,评比依据三个方面:第一、员工的书写用心程度;第二、员工对该部分的理解情况;第三、对比每一阶段的学习,员工的学习进步程度。最后在每个月的民主生活会上展览最佳优秀作品及最佳进步作品,届时请总经理在该员工作品上赠言以示鼓励。
3、深化阶段
通过《弟子规》的全部内容的学习,运营部配合多种活动来加深对《弟子规》的理解和掌握,如举行弟子规背诵比赛、弟子规考试、弟子规书法大赛等等。
4、费用估算
1、临摹字帖购买费用15元/本,30本*15元=450元
运营部
5.弟子规活动计划 篇五
一、活动目的以《弟子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总纲要。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孩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讲解了孝敬父母,关爱兄弟,尊敬长辈,修身养性,为人处世,读书求学具体要求,是启蒙养正,教育孩子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读物。学习《弟子规》,可以吸收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发扬传统美德,让孩子懂得如何做人,做事和加强自身修养。
二、活动方案
1、宣传学习记忆阶段
时间:三月份
内容:通过标语板报、网上博客、家校通等形式宣传讲解,家校配合共同教育。
2、学习理解行动阶段
时间:四月份
内容:诵读《弟子规》系列故事,学唱《弟子规》系列歌曲。利用口袋书、《弟子规》视频等减低难度,提高学习兴趣。
3、行动内化提升阶段
时间:五月份
内容:1)、通过教师创编故事、演示、启发、训练、角色扮演、编排各种节目、弟子规剪纸长卷等形式落实《弟子规》内容,在六一儿童节上表演。
2)、结合学校各项活动(校园艺术节、雏鹰争章、责任示范员等),落实由诵读到导行的目的。
4、内化典型习惯阶段
时间:六月份
内容:在经过一个学期以后,我们要对学习进行一个最后评价,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树立起榜样,以此来促使学生将所学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习惯决定命运,通过这样的德育活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体现班级特色。
三:具体时间安排
1、每周一次集中教学活动,至少有两个早读时间(7:50—8:05)展开《弟子规》的诵读,2、每周班会课演示学习《弟子规》10分钟。
3、教师家长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影响孩子,指导孩子去做。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背诵弟子规。
4、每月学生写一篇《诵读弟子规》文章,可以是反思、故事、身边力行《弟子规》小事。
6.2011级弟子规学习计划 篇六
——电子11-1
一、学习《弟子规》计划。
每次7:40-8:00的《弟子规》学习时间,采用多种形式的学习方法。班长和学习委员带领同学们可以分角色朗读。
运用游戏巩固学习内容
游戏是学生产生和保持学习《弟子规》的兴趣的主要手段通过各种各样形式的游戏让学生对《弟子规》有迁移能力和记忆能力做到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
二、学习方式
(1)读:每天早读朗读20分钟,每节上课前朗读2分钟;每天睡觉前朗读5分钟。
背:要真正使学习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弟子规》必须熟读会背。
写:这里的写有两种方式,一是与学生的书法练习结合起来,二是让学生写学习《弟子规》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
行:必须把《弟子规》
落实在具体的行为行动中。通过教师率先垂范,让学生认真践行《弟子规》,落实日常行为规范和养成教育。
评:通过形式多样的评比活动,使学生保持学习活动的兴趣,使学习活动开展得更广泛,更深入、更持久。我们拟开展的活动有:手抄报、展览、朗读比赛、背诵比赛,以《弟子规》为内容的书法比赛,主题班会等。我们还要把学生学习《弟子规》的情况作为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
(2)
1、表演游戏形式
2、贴图游戏
3、接龙、对诵游戏
4、藏读游戏
7.《弟子规》教学计划-工作计划 篇七
博采“经典”魅力铸造“拔高”行迹———从“接受”转向“疑惑”
幼儿园的孩子不同于中小学, 大都不认识字, 理解能力弱, 因此在选择内容时, 需要进行适当的取舍。为了保持原《弟子规》的内容风格, 我们适当选用李耀君和邹金宏修订的新版本。为了萌发幼儿愿意用《弟子规》中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则需要教师采用一定的教学策略, 让幼儿通过模仿、实践练习、生活感悟, 留下深刻的印象, 从而理解《弟子规》, 为践行《弟子规》奠定基础。
借助“生活”资源演绎“经典”片段———从“平淡”到“思索”
谁弄坏了魔方?
区域活动的时间到了, 只听东东大喊起来:“老师, 快来看!谁把魔方弄坏了。”“就是!都不能装了!”“估计是丁丁弄坏的。”听到孩子们的喊声, 我快步走了过去。我仔细观察了零零散散的魔方块, 这个魔方是我在一个小摊上买的, 放在了区域活动中, 前两天我在玩的过程中也散开过, 后来装好了, 又放进了区域活动。我问孩子们:“你们喜欢玩魔方吗?如果是你, 在老师和小朋友都不在的情况下, 你会故意把魔方弄坏吗?”“不会!”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稍停片刻, 我又问他们:“那你认为别的小朋友会这样做吗?”“会。”“不会。”“我也不知道。”“可能是玩的时候不小心。”孩子们的回答开始变得公平客观了。
这时, 在孩子们的注视下, 我将魔方很快地拼装好, 又在孩子们面前玩了起来, 玩着玩着又散开来了, 孩子们一个个瞪大了眼睛, 张开了嘴巴“:原来魔方……”“, 质量不好”, “谁拿到都会坏”……于是我抓住了这一教育契机, 接着说:“《弟子规》里有一句话叫作‘见为真, 勿轻言;知未的, 勿轻传’就是说呀, 对没有亲眼看见的、没有证实的事情, 不可以随便说。对于不知道的事情, 不可以轻易传言。以后发现班级里的玩具坏了, 或者你不小心弄坏了, 可以告诉老师, 让老师来修理。”
由以上案例中, 我们发现生活情景中落实弟子规的意义与重要。《弟子规》中内容不是知识、规条和要求, 而是让幼儿在生活中领悟、理解的道理。
挖掘“思维”空间酿造“经典”教学———从“散点”转向“系统”
我们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以下方法和措施:
1.走进生活, 走进源头———多样化生活, 感悟《弟子规》。
(1) “学”———生活环节。
幼儿在园生活的各个环节都是丰富多彩的, 每个环节都是幼儿学习、理解、践行弟子规的好时机。如幼儿在区域活动得到了别人的帮助、关心, 在区域讲评的过程中, 则可以告诉孩子“恩欲报, 报恩长”的道理;如果孩子之间发生了矛盾, 有了不开心的事情, 则教育孩子“怨欲忘, 勿报怨”等。结合孩子生活中发生的事情, 随即进行《弟子规》的学习, 他们更容易理解《弟子规》的内容, 感受《弟子规》的精粹。在孩子吃饭时, 用“对饮食, 勿拣择;食适可, 勿过则”来提醒孩子。在孩子的集体活动中可提醒“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除此之外, 充分利用餐前或睡前时间, 让孩子观看《弟子规》动画片, 在反复观看过程中, 幼儿无意识地熟知《弟子规》中的语言, 潜移默化地理解其中的含义。
(2) “悟”———身边事例。
现实的生活永远是孩子学习《弟子规》的源泉, 如:幼儿生病了, 作为父母都是很着急的, 孩子也能感受到父母的着急与关心, 这时教师便可告诉孩子“身有伤, 贻亲忧”的说法, 教育他们要关心自己的身体。又如, 孩子们经常会把自己不喜欢的书、玩具或不喜欢吃的菜给别的小朋友, 这时教师可告诉孩子, 你想让别人做事情, 先要问问自己是不是喜欢, 如果自己不喜欢, 就应该立即停止, 也就是《弟子规》中说的“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这种身临其境的教育方法, 不仅让《弟子规》内容变得浅显易懂, 而且自然有效。
2.优化策略, 整合游戏———趣味化游戏, 体味《弟子规》。
(1) “玩”———民间游戏。
我国有很多民间游戏, 深受孩子的喜欢, 如《拍手歌》《丢手绢》《跳皮筋》《金锁银锁》《跳房子》《拉大锯》等, 利用这些民间游戏, 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进行《弟子规》的诵读, 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拍手歌》游戏, 两个幼儿一起玩, 边拍手, 边朗诵。同样的方法可以用在《拉大锯》《跳房子》《丢手绢》《排球背诵》等游戏之中, 当孩子们将《弟子规》诵读融于各种游戏时, 其学习热情更高了。
(2) “转”———接龙游戏。
最简单的接龙游戏就是孩子们坐成一圈, 按顺序诵读。或者小朋友分组排成一排, 按顺序序每念一句, 则往前跳一下, 看哪一组小朋友先到终点并念完相关内容。这种游戏既可以集中幼儿注意进行《弟子规》的诵读, 又辅之于身体的锻炼。有时为了增加接龙游戏的趣味性, 还可出示《弟子规》的图片或字卡, 让幼儿进行诵读, 如教师出示“兄道友, 弟道恭”的图片或字卡, 小朋友则按照顺序诵读下去。有时还可借助动画人物形象, 如《巴拉拉小魔仙》, 或者《喜洋洋》等, 用动画人物点“魔棒”的方式和小朋友玩接龙游戏, 魔棒点到谁, 谁就开始诵读。
3.体验表演, 顺势而上———多元化表演, 践行《弟子规》。
(1) “感”———分角色表演。
幼儿喜欢表演活动, 喜欢展示自己, 表演区的美丽道具总是吸引着孩子们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而表演《弟子规》则是学习《弟子规》的一种活泼、有效的方式。孩子好模仿, 在其眼里, 角色是可以多样化的, 在《弟子规》教学活动中, 幼儿戴上老虎的头饰, 就变成了老虎, 带上小兔的头饰, 就变成了小兔。教师不妨让孩子模仿小兔、老虎, 用小兔温柔的声音、老虎浑厚的声音诵读《弟子规》, 这也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诵读方法。除了动物, 还可以扮演植物、扮演动画片里的人物, 分角色表演诵读。有的孩子因为扮演了某个角色, 在集体面前诵读的胆子也变大了, 对诵读更有了信心。
(2) “丰”———舞台表演。
表演过程不仅丰富了幼儿对《弟子规》的感受, 而且可以使《弟子规》的诵读变得充满趣味性。上舞台表演, 是绝大多数孩子喜欢的事情, 他们喜欢舞台上的打扮, 喜欢舞台上的队型, 因此在《弟子规》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利用班级小舞台、表演区, 让孩子穿上表演服装, 手拿道具, 配上背景音乐和相应的动作, 开展舞台化表演诵读, 从而为孩子创造美的感觉, 促进他们喜欢诵读《弟子规》, 喜欢参与表演《弟子规》。
对于学前期幼儿来说, 我们不提倡背诵《弟子规》, 而是应该紧密联系生活, 潜移默化地熏陶, 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策略。《指南》中也指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应落实于生活实践中的指导。”我们将继续研究探讨具体、可操作性的教学措施, 将圣人教诲贯彻到幼儿的生活实践中, 落实到一言一行中去, 对幼儿的一生产生真正有意义的影响!
摘要:国学经典《弟子规》以儒家文化为基础, 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精髓。其中“孝”“悌”“谨”“信”“爱”是幼儿生活、做事、为人学习的典范。随着时代的变迁, 新《弟子规》又紧跟时代的步伐, 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而良好品行习惯的养成重在实践, 那教师应采取怎样的方法, 让幼儿学习、感悟我们的经典文化呢?本文提供几种方法, 以期为一线研究《弟子规》的教师提供一些思路、方向。
关键词:弟子规范,生活实践,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瞿菊农.中国古代蒙养学教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 .1961年04期
[2]钱文忠.钱文忠解读《弟子规》[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年9月版
[3]张迎春.《弟子规》的养成教育思想[J].教学与管理.2001年03期
[4]李耀君.现代修订版《弟子规》[J].和谐中国网.2011年
[5]邹金宏.新弟子规.百度文库[Z].2009年
8.《弟子规》教学计划-工作计划 篇八
特别是今年八年级有一个班级实在令人头疼,除了班主任,没有哪位科任老师不叫烦的,简直就是油盐不进。后来有幸接触到了弟子规,心想:不行,不能再让这样的习气延伸下去了,我得想办法改变这一现状。
首先,必须改变他们的态度。我打算下半学期改上德育了。第一节课,我先是自问自答:“一个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如果只是为了吃饭,那饭就不再是饭,而是饲料了;一个人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如果只是为了自己享乐,那人就不再是人,而是畜生了。”听到这里,他们似乎有点感兴趣,于是我接着问:“一个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看到他们一个个都冥思苦想,我心里暗自欢喜:这下好了,改变他们有戏了。
他们争先恐后地说:“报答父母。”“报效祖国。”听到这些我很高兴,心想:他们还是蛮有志向的嘛。可我万万没有想到,有一个男同学的答案让我始料未及:“为了将来赚大钱,好找媳妇儿。”这下好了,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我也忍不住笑了,但为了控制课堂气氛,我马上收起了笑容:“请同学们安静,这位同学说的话虽然有点俗,但也不无道理呀,大家看看,就我们班而言,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呀?”他们环视一周,异口同声的答道:“男生!”“这就对了,在同学们这一代,男生大大多于女生,将来要找个好媳妇儿确实很难,那该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就是打造自己,努力的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所谓男子汉,绝不是表现在你的华而不实、夸夸其谈上,而是表现在你的内在休养和做事能力上。而这些内在休养和做事能力从哪里来呢?古人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答案就在书里、在每一堂课里。所以同学们一定要珍惜大好的光阴,千万不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女同学也不要骄傲,我们要时刻牢记,从古至今,中国的传统对女性的要求就是温柔、贤淑。有诗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你要是一个一无是处,泼辣蛮横的人,也没有谁会喜欢的。”听完这些,他们浮躁的心有点安分了。
这节课下来,我便开始沾沾自喜,以为胜利就在眼前。第二节课,便开始教画画,可有一部分同学似乎早已忘了上节课所发生的一切,又露出了原型。这时我可傻了:怎么会这样呢?原本想高高兴兴地上好这节课,没想到竟会如此状况,我实在按耐不住心中的愤怒,又发火了。
课后,我苦苦思索:到底要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改变他们呢?是不是我太急于求成了?看来我得用耐心打这场“持久战”,要想战胜“敌人”,必先拟定战略目标,调整自己的心态,控制自己的情绪,我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改变他们。
第三节课,我干脆不上课,让他们听音乐:《母亲》《父亲》《感恩一切》《跪羊图》《中国功夫》等歌曲,然后微笑着走到台下,站在爱讲话的同学身边,当我走开时,他们又开始交头接耳了,于是,我又面带微笑的走到他们身旁,心里很是生气,但却什么也没说,那才叫真正的表里不一呢。看他们也听得挺入神的,而且还跟着唱。我窃喜:他们并非“孺子不可教”,“朽木不可雕”嘛。
第四节课,我把阵地转移到多媒体教室了,播放江本胜博士的“水知道答案”的科学实验给他们看,然后讲述人的情绪会影响到周围的一切,甚至会波及到整个宇宙。接着播放靳雅佳老师的《此生必听的一堂音乐课》的视频,看完以后,很多同学都非常感动,我似乎能看到他们在想什么。
第五节课,依然在多媒体教室,因为一味的说教太过呆板、生硬,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直观的教育会比较有影响力和说服力,这堂课,我准备播放的是《我被十三所学校开除》的视频,其间,我会用手轻轻地拍拍那些没坐直的同学的背,提示他们注意坐姿。看完后,同学们都泪流满面,此时此刻我能感觉到他们留下的都是感动的泪水,我突然想到弟子规里讲的“话说多,不如少,为其是,勿吝巧”,便做了简短的总结:“同学们‘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大家都知道,我们最大的敌人其实就是我们自己身上的坏习惯,所以一定要学会发现自己的坏习惯,然后努力的改正,坚持不懈地与它们作斗争,长此以往,你就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这点你们能做到吗?”他们非常坚定的回答:“能!”
这个星期,我并没有为这点成效而骄傲,我知道,这只是表象而已,要想看到真的成绩,还需要坚持。于是我又到网上查阅有关德育的资料,希望能找到一些制胜法宝。忽然,一行闪亮的字眼映入眼帘——德育动画片,对,他们不就爱看动画片吗。
第六节课,我播放了其中特别有教育意义的德育故事动画片:《郯子鹿乳》、《闵损芦衣》、《孔融让梨》、《元振济贫》等。然后让同学们谈观后感。
9.虎滩中学八年级《弟子规》计划 篇九
一、指导思想
多年来,我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往往紧跟形势,德育教育中常常灌输大而空的道理,教育成果不明显。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缺乏贴近学生生活,可以规范学生行为的读本。根据至圣先师孔子关于生活规范的教诲编写而成的《弟子规》,具体阐述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行为守则规范。该书全面讲解了孝敬父母、关爱兄弟、尊敬长辈、修身养性、为人处事等方面的基础,三字一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是启蒙养正、防邪存诚的最佳读物。
我校开展学习《弟子规》活动,与国家倡导“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理念相一致,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有利于学生养成教育。
二、活动目的学校作为一种特殊的育人场所,师生不能仅仅拥有“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文化”。诵读《弟子规》是熏陶学生思想、规范学生行为的一种好方法。通过引导师生诵读《弟子规》,能够使师生弘扬国学文化,传承国学精髓,接受圣贤智慧的教育。《弟子规》是中华传统经典文化,是一把构建幸福和谐人生的钥匙。诵读《弟子规》可以使师生在思想和行为上都得到教育,有助于拥有健康美好的人生,从而有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
三、活动计划
(一)加强领导,制定计划。
为了使学习《弟子规》活动能扎扎实实地开展,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德育副校长为副组长,以教导主任、政教主任、各年级组长为成员的领导组。经过领导组的讨论,制定本计划。
(二)学习对象
全体学生、教师以及家长。
(三)宣传动员
为了使师生充分认识学习《弟子规》活动的意义,学校首先召开教师会、班主任和语文教师会,使有关教师重视起来。其次,学校利用国旗下的讲话、黑板报、班级学习园地、校讯通、家长会等平台,向学生和家长宣传动员,积极营造学习《弟子规》的良好氛围。
(四)学习方式
1、教师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作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教师,正已才能正人。因此,在学习《弟子规》的活动中,教师不仅要率先学习,而且还要将其落实到行动中,从教育教学及生活的细节、小事做起,本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做人理念,做好学生的表率,做到“教学相长”。学校对教师的学习,不限具体的时间,不限定内容,不限定进度,但从学生对教师评教方面对教师进行反馈。
2、学生
对于学生的学习,我们坚持激发兴趣,贵在引导,以生为本,力求做到以下几方面:① 读:每天早读朗读10分钟,每节上课前朗读2分钟;每天睡觉前朗读5分钟。
② 背:要真正使学习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弟子规》必须熟读会背。“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③ 写:这里的写有两种方式,一是与学生的书法练习结合起来,二是让学生写学习《弟子规》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
④ 行:既然《弟子规》是启蒙养生的好读本,那么学习《弟子规》就不能“纸上谈兵”,而必须落实在具体的行为行动中。通过教师率先垂范,让学生认真践行《弟子规》,落实日常行为规范和养成教育。
⑤ 评:通过形式多样的评比活动,使学生保持学习活动的兴趣,使学习活动开展得更广泛,更深入、更持久。我们拟开展的活动有:手抄报、展览、朗读比赛、背诵比赛,以《弟子规》为内容的书法比赛,主题班会等。我们还要把学生学习《弟子规》的情况作为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
3、家长
一方面,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离不开家长的教育引导,另一方面,家长的行为举止和理念对学生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① 我们要求班主任通过家访、家长会、校讯通等途径,指导家长用高尚的人格、良好的言行做好孩子的表率,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② 我们要求家长及时将孩子学习《弟子规》的情况,以及孩子学习《弟子规》后的行为变化情况及时向班主任进行反馈。
(五)、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我校成立由校长冉红星组长,副校长石会来、甄吉通为副组长,中层行政人员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学校活动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导处。《弟子规》教育活动是今年我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是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重要载体。我校将充分认识活动的意义,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制定活动方案,组织协调好该项活动的实施。
2.做好宣传,扩大影响。学校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确立专人及时撰写信息报道,由我校教科室负责,将学校活动开展情况,或好的经验和做法等进行宣传。
3.家校互动,巩固拓展。充分利用家长会和家长学校,对家长做好《弟子规》学习意义介绍、解读等工作,争取家长的支持,让更多的家长加入到《弟子规》学习教育活动中来,既教育子女,又重塑自我,树立正确的教子观念,形成家校共育合力,促进家庭社会和谐文明。
4.做好结合,全面推进。一是与师德建设相结合。学校要借助《弟子规》学习教育活动,制定出教工文明用语和文明教态规范,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师德水平。二是与课程教学相结合。各校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建设和班、团队活动、学科教学等,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切实提高教育效果。三是与德育工作相结合。学校要把学习践行《弟子规》,作为新时期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课题,找准切入点,发挥经典文化的育人功能。四是与文学节艺术节活动相结合。要把《弟子规》教育纳入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营造浓厚的学《弟子规》、用《弟子规》的文化氛围。
10.《弟子规》教学反思 篇十
从事《弟子规》教学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在这一年里,我是一边学习一边教学。使我对我国的国学有了新的认识。
儿童通过诵读古今中外的经典篇章,使其潜能在轻松愉悦中的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和提高,同时又能达到学习语言、培养情操以及提升素质,奠定人文底蕴的综合目的,使儿童逐渐变得知书达理,善良聪慧和乐观坚定。因此,学习一些永恒的经典作品,将会对他们的一生产生极其重大的作用。
我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采用多种形式的诵读方法,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独裁去展示《弟子规》,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自主探究、自主实践、自主答疑。
11.《弟子规》“总叙”赏析 篇十一
原文: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译文:
《弟子规》这本书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是依据孔子的教诲编成的。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并且与兄弟姐妹友好相处。其次要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讲求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以上这些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还有余力,更应努力地学习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
赏析:
《弟子规》是儒家经典学说的具体引申。“圣人训”所指的圣人是至圣先师孔老夫子,孔夫子教育我们,做人应该从家庭、从自身做起。
做人最重要的是要“孝”。我们的身体来自父母,应该知恩感恩。孝,是“老”字的上半部,再加一个“子”字,也就是指儿子背负着父母。我们能孝顺父母,才能禀承父母的志节、父母的志向。父母对我们的期望,我们也应该好好去落实。竖心旁的“悌”由一个“心”,再加一个弟弟的“弟”组成,意思是做哥哥的心里有弟弟的存在,懂得照顾好弟弟,做弟弟的也要友爱哥哥,尊敬哥哥。在家庭里头,父母之外,就是兄弟姊妹最亲。圣人告诉我们,人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就是要行孝,要行悌。
如果这两样你做到了,接下来要学习如何修身养性。修身就是要修正自己的行为,修正自己不对的言行举止。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态度、我们的行为、我们的言语,所有这一切都要谨慎,要遵循礼节。如果谁都不服谁,就会造成家庭不和,家里的成员往往没有办法和睦共处。可见,懂得约束自己,懂得礼貌,懂得对一切都要有恭敬心是多么重要!《三字经》开篇就讲“人之初,性本善”。人,刚出生时都有善良的本性。懂得克制自己的言行举止之后,我们还要更进一步去帮助、去爱别人。我们有能力的时候,不要吝啬自己的才华,也不要吝啬自己的财物,要及时行善。能行善的人是最有福的人,不但自己得到快乐,同时还让更多人得到快乐。
有这样开阔的胸襟之后,我们还要再接再厉,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有道德有修养之人,他的言语、行为都足以成为后人的典范。所以当我们碰到良师益友,一定要好好珍惜,向他们学习。在当今,我们如果找不到良师益友,圣贤的典籍可以说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了!“学文”有多种含义,学艺文也是学文的一种。生活的品质提升了,人生才过得更有意义,更幸福,更美满。如果有多余的时间,不是放在学习上面,而是放在玩具上,或者看无益的电视节目,只会浪费我们宝贵的时间。这样,我们就很难获得古圣先贤所遗留下来的一些宝贵的经验,或者宝贵的智慧。人应当活到老学到老,能学习的人,是最快乐的。
12.《弟子规》教学计划-工作计划 篇十二
现在许多的德育工作者都开始走出国门, 向一些发达国家学习新的、先进的德育理念和方法, 以促进我国德育工作的发展。但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都有自身的发展史、文明史和国情, 其发展必须以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依托。中华民族这个拥有着几千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 在它的发展历程中创造出无数灿烂的文明, 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 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 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记忆和中华文明特有的文化基因。这无疑是民族文化的思想根基, 也是今天弘扬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和资源优势。《弟子规》就是其中之一, 它是一本指导我们为人处世规范的行为宝典, 具体列述了弟子也就是学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和规范, 指导我们怎样做到仪表端庄、言行规范、礼貌诚信、孝亲尊师、友爱同学、积极进取、品学兼优……这也是我们德育工作想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若能将《弟子规》渗透到我们的德育工作中, 不仅能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加以继承和发扬, 而且能使我们的德育工作在自身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得以落实。
其实, 将《弟子规》渗透到我们德育工作中的想法, 也是一次偶然。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我们, 一直以来就对我国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发展和教育很留心, 教着一届又一届学生, 看着他们的各种观念的变化, 我们就总在想:在这个文化多元化的时代, 我们不能一味地受他国思想文化的影响, 而全盘否定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我们应该学习他国优秀的、又适合我国国情的文化, 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一定不能丢, 而且要继承和发扬得更好, 因为它才是我们自己民族文化精神的根基所在, 尤其是在我国独生子女现象日益严峻的今天, 更要把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好、发扬好。但用什么办法去解决呢?这也是我们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记得那是2011年3月份的时候, 在一次班会课的内容选定上, 我们从学校政教夏老师那里得到一段视频, 是有关一个步入歧途的19岁少年的讲话, 他在当中多次提到了《弟子规》, 这让我们产生了一个想详细了解《弟子规》的念头。后来通过仔细查阅各种资料, 我们萌生了一个想法, 如果从进入初一, 学校就通过各种活动让孩子们耳濡目染《弟子规》, 这既让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 又让我们的孩子在言谈举止方面养成好的习惯, 更能消除我们的孩子由于独生子女现象而衍生出的弊端, 同时也是我们德育工作的目的所在。于是, 我们通过多次讨论、交流、分析, 设计了一个三年规划课题——“将国学经典《弟子规》渗透到德育工作中的课题研究”, 计划通过三年的时间, 在每个阶段通过不同的内容、活动的安排, 最终达到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和健康的心理品质,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德育目的。
下面就把我们已经做了的相关的事情、设想及在其中的所感所想记录下来, 与大家共同分享和探讨。
第一阶段:初一一年时间
初一一年时间, 让学生认知《弟子规》, 理解当中的含义。具体做法:
1.入学教育树理念, 知其文
在开学的时候, 我们对学生有一个星期的入学教育, 在当中除了对学生进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 同时要求学生熟读熟背《弟子规》。为什么要求学生先背呢?因为几百年来, 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一直坚信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一个人在他年少时 (0~13岁) , 记忆力非常好, 应该把前辈的人生经验、生活智慧记忆下来, 牢牢地背记, 并烂熟于心中。尽管此时他还不理解其深刻含义, 但是先记住, 好比牛先把草吃下去, 有时机再反刍一样, 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 理解能力也在成长, 到了一定年龄自然酝酿发酵, 必然有更深的理解和领悟。如果在孩子记忆力强的时候, 不给他一些经典的东西储存到脑子里, 没有“厚积”, 怎么能“薄发”呢?怎么能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呢?所以我要求学生必须先会背。通过一星期的学习, 所有的学生至少已经知道我们的《弟子规》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主要内容是什么, 而约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能背记《弟子规》了。这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潜意识里明白了我们作为子女、兄弟姐妹、学生、朋友等应该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
2.组织活动, 强化认知
在初一的第一学期, 我们共计划组织了两个与之相关的活动:一是《弟子规》背诵的海选比赛;另一个就是对海选获奖者进行表彰的颁奖典礼。在第一个活动中, 我们首先鼓励学生报名参加比赛 (人数不限) , 然后通过初赛决出五十名参加决赛, 最后从他们当中分别决出一、二、三等奖。这个阶段时间较长, 前后大约用了两个月时间, 当中我们的语文老师可是不辞辛劳, 牺牲了大量宝贵的时间。第二个活动是为海选前五十名举行颁奖典礼, 目的是对《弟子规》的宣传和升华。在这个活动当中, 我们与语文组的老师分工协作, 在校领导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 活动进行得非常顺利, 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通过这两个活动, 让我们的学生进一步地认知了《弟子规》。
3.德育活动月强化《弟子规》, 主题班会渗透《弟子规》
在第二个学期我们进行的就是巩固、强化对《弟子规》的理解, 使学生由认知到感知。我们把《弟子规》的几部分分别以“入则孝”——常怀感恩主题活动月、“出则悌”——融入集体主题活动月、“谨”——严于律己主题活动月、“信”——求真务实主题活动月、“泛爱众而亲仁”主题活动月的形式纳入德育工作方案中, 使之与社会的发展相结合从而具有现实意义。在活动中一是要求各班以当月的主题设计班会课。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如:135班“寸草心春晖情”, 136班“我的成长, 您的微笑”, 137班“感恩的心”, 138班“入则孝——感恩父母”……学生通过主题班会课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孝与感恩”。二是每个活动月对该部分内容的翻译解释进行笔试, 通过试卷形式进行, 让我们的学生由会背到能理解其中的详细内容。三是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我们的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感知其意。如:以此为主题的诗歌朗诵比赛、主题活动月的明星评比、篮球比赛、拔河比赛、乒乓球比赛、参加公益活动等。
第二阶段:初二一年时间
我们的设想是在这一年中, 通过演讲、辩论活动的开展及问卷调查等让学生创新理解《弟子规》, 并能实际践行《弟子规》。为什么在这一阶段是创新理解《弟子规》呢?因为我觉得, 毕竟时代在向前发展, 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也发生了变化, 思想价值观念也不可能停滞不前、一成不变。而且《弟子规》当中也有一些不符合社会发展变化的内容, 如:“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当中有些就已不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而且, 学生到了初二, 其认知理解能力与初一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 通过演讲、辩论等方式既可以让学生深层次地理解《弟子规》中的内容, 也能让学生结合时代的发展辩证地看待问题。
第三阶段:初三一年时间
这一年学习任务较重, 学生面临升学压力, 在生理、心理上都需要调整, 而在此前的两年, 学生已经对《弟子规》中的内容应该说是非常熟悉了。而且由于受到两年的熏陶, 学生应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其中的影响, 尤其是当中的“信”“谨”“仁爱”“余力学文”等。我们的设想主要是通过讲座、咨询等形式, 使《弟子规》通过三年的时间渗透, 让我们看到一个在生理、心理、道德、学习、发展、适应等各个方面都健康的学生。
上述仅是将国学经典《弟子规》渗透到德育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想法, 总的来说, 最终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开展, 让《弟子规》中的一些优良的行为习惯渗透到学生的思想里、脑海里, 使之成为学生的潜意识, 并进而付诸行动。其实要想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加以继承和发扬, 渗透到德育工作中并运用于实践当中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短时间就能做到的事, 它受到来自社会、家庭、传媒、多元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当中也必然会遇到一些不可预知的问题, 因此, 这也是一个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探究、创新的过程。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视。同时报告强调, “要弘扬中华文化,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这正是我们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也是我们德育工作的根本所在。因此我认为只要我们德育工作者认真思索, 努力钻研, 创新思维, 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 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 我们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文化多元化进程日益加快, 东西方文化、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交融与磨合也在悄然进行中。同时,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以及结合我国的国情等方面的因素, 人们的道德准则、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变化。但只要我们能以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依托, 将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人们的脑海中、意识中, 那么我们一定能在这多元文化的时代取得更好的发展。
13.《弟子规》教学反思 篇十三
幼儿对《弟子规》的学习,从培养兴趣入手。在开展《弟子规》教学时,我先让幼儿观看视频,对着视频用手比划着,指点着上面的文字,大多能读出上面的文字。每当学习《弟子规》时,他们便跑到老师身边兴奋地说:“让我来读,让我来读吧!”这样一来其他小朋友的学习兴趣也高涨起来了。
教学形式的灵活多样也能保证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为了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我班在教授时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比如《弟子规》三字一句,朗朗上口,易于记忆,在刚开学的教学过程中不苛求量的多少,只求培养幼儿的兴趣。我充分利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空闲时间反复吟诵。比如在早餐后诵读几遍,午睡前诵读几遍。不断地反复记忆,增强了幼儿的记忆能力。
为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我采用游戏的形式,利用读音的轻、重、快、慢、高低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当幼儿能熟读后,教师还可与幼儿进行“对读法”,即老师读前面几个字,幼儿读最后一个字;老师读前面一句,幼儿读下一句,依次对着读,有利于提高幼儿的注意力,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增强趣味性。
1.学生行为习惯的明显好转
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经常出现老师喊没人应、打打闹闹、乱扔东西等不良现象,我们就从品德教育入手:当家长来接,老师及时提醒幼儿《弟子规》中父母喊自己时,应该怎样做?这时全班齐声喊:“我们要赶快答应。”那些不听话的,即使不情愿也会很快地跑到老师和父母身边去,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我们学“冬则温……”时,要求幼儿回家给长辈洗脚,捶背等,真正理解经典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很多家长反映,孩子们有了关心大人的行为了,他们非常感动。
2.幼儿的思想品德得到改善。
在我们班有一小部分孩子,个性比较张扬,每当有人有自己没有的却自己有很喜欢的玩具,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手段,一定要占为己有。
3.家园关系更和谐,亲情更甜蜜。
在我们教学《弟子规》的过程中,时刻注意与家长的沟通,希望家长每天抽时间与学生学习,并及时将自己的想法与孩子的变化反馈给老师,家长们看到自己的孩子学了《弟子规》后,各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他们更理解老师,更配合老师的工作,每天都能认真辅导幼儿阅读、背诵、讲解意思,与学生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14.《弟子规》教学反思 篇十四
在领导、本组老师的共同帮组下,我较顺利的完成了这节观摩活动。活动中孩子的参与积极性较高,喜欢参与,乐于诵读,能较好的理解活动内容。
国学经典学习是我们刚刚涉及的活动领域,它深奥、枯燥、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很远,但其中又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如何才能让这么小的孩子去认识、接受、参与,是我想要和大家探讨的,为了设计这次活动,我从寒假就开始构思,虽然考虑到了要以游戏的形式来开展,但还是没能完全脱离成人的思考模式,活动显得趣味性不足,对孩子的吸引力不够。但通过四次试讲,不断地修改,孩子们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的兴趣也是越来越浓厚,参与性约束越来越强。
虽然国学经典深奥、枯燥、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很远,但只要教师在活动环节的设计上能充分的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实际能力,注重趣味性,孩子一定会喜欢国学活动,乐于参加国学活动,并一定能从中收获很多很多。
15.《弟子规》教育现状研究 篇十五
1 学习背景
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个性鲜明,性格倔强,心理脆弱,对教师和家长的善意劝告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一遇到挫折就心灰意冷、萎靡不振。现实社会道德价值观念的变化,也给成长中的青少年带来了重重迷茫与困惑,使他们遭遇了信仰上的困惑和冲突[2]。人们普遍感到,加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日益迫切。《弟子规》的学习热潮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2 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对待学习《弟子规》的观点
2.1 中学以前阶段中的《弟子规》教育
从幼儿教育到成人教育都设有《弟子规》的学习,以主张加强学习的观点占优势。俗语云:“教儿初孩,教妇初来。”儿童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先入为主,及其长而不易变;故人之善心、信心,须在幼小时培养。凡为人父母者,在其子女幼小时,即当教以读诵经典,以培养其根本智慧及定力;更晓以因果报应之理,敦伦尽分之道;若幼小时不教,待其长大,则习性已成,无能为力矣!”因而,《弟子规》就成了实施家庭教育中指导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强的理想教材[3]。刘蓓在中学生开展《弟子规》的学习后认为,《弟子规》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学生情感世界的大门,并把他们引领到高尚的殿堂。通过挖掘其中的德育价值,探究其当代意义,以期规范中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其良好的道德情操[4]。可见《弟子规》在幼儿、中小学生的教育中,对日常习性的形成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奠基作用和人格塑造作用。
2.2 职业教育中的《弟子规》教育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弟子规》教育实践,佟强认为,《弟子规》的核心宗旨是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传承国学精髓,《弟子规》可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道德观,规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礼仪行为,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有必要纳入到教学中[5]。中职学校根据企业及社会所需,站在为了中职学生健康成长的高度上要求学生学习《弟子规》就显得尤为必要。可以看出,中职学校学习《弟子规》,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与提升人际沟通能力,包括道德、人格、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关系等,为其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综合素质基础。
而对于高等职业学校的《弟子规》教育,陈霓与梁蕖经过研究后得出结论:《弟子规》以五千年的民族生存经验为后盾,以生活为依托,以爱心为主线,以躬行实践为标的,有利于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情绪和健康的心理品质,是洞启人性的情感教育。这对于高职层次学生综合能力和个人素养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7]。因而,高职学校应当利用《弟子规》内化学生良好的情感、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人格,树立“大爱”观念,实践对他人的人性关怀。
大学中的《弟子规》教育同样有着不可小视的重要性。王芳在对大学生进行调查后指出,《弟子规》的学习对于大学生人格形成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大学生完善人格的塑造、诚信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并重的德育思想教育都有着重要影响[8]。总之,大学教育中应融入《弟子规》的内容,使学生建立诚信、关怀与尊重的人文理念,洗涤心灵,促使其人格再次升华,并追求观念与行动的统一与进步。
2.3《弟子规》的在社会企业中的学习
《弟子规》的学习对已经工作的成年人也有着深刻的意义。有的企业通过全员学习《弟子规》,使员工明白了在家、出外、待人、处事上该如何去做,如何才能与他人更加和谐地相处。学习《弟子规》能进一步提高广大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起正确的伦理道德和人生价值观,对构建和谐单位、和谐家庭、和谐社会起到了促进作用。
不难看出,《弟子规》无论对于哪个年龄阶段的人群均有着不可估量的教育意义与影响力。可以这样说,《弟子规》还有很深的积极内涵有待挖掘,它不仅可以修身立命,还可影响他人,和家安国,达到社会成员的平衡与整体和谐。
2.4《弟子规》学习的批判性观点
当然,关于《弟子规》的学习在学术界也有不同的看法。李文博曾撰文指出,《弟子规》绝非儒家经典,全文充斥着训诫式的清规戒律,剥夺了儿童的天真烂漫、个性自由和创新需求,而且歪曲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应提倡批判式的学习阅读,而通过行政命令来强制未成年人背诵或晨读的方式,理应抵制[9]。但通读《弟子规》全文,积极因素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其中不符合时代需要的内容,在学习中应予以去除或通过分析其原意和根源,与时下的正确观点相比较,使其成为反面材料也不失为一种积极的运用。
朱敬建与黄孟照[2]通过研究发现,《弟子规》是适合对中学生进行德育的读本,在中学中推广诵读《弟子规》是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它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开辟了新的途径。当然,《弟子规》不是灵丹妙药,所以学校在教育过程中既要抓好常规求实效,又要不断创新求突破。即学习《弟子规》是值得推介的,但它并不能解决现实当中的一切问题,在实践过程中的学习运用,也需要根据不同的时代需要与不同的环境需要而对其含义进行恰如其分的变通,否则仍将无法推行、无法取效。
而杨洋等[10]也认为,只有用批判与继承的态度全面地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作用和借鉴意义,充分发扬光大传统伦理的精髓,从细微处着手,紧跟建设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步伐,才能充分地吸收和利用《弟子规》等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其当代德育价值才能得以正确地体现。所以,《弟子规》的学习并不是一味地求大求全,也不能实行教条主义,应该结合时代特征与学校的具体特点进行开展,以免陷入误区,甚至可能会误导学生一生。
3《弟子规》在国外的研究现状
黄亚兰[11]在研究中、日、韩3国礼仪教育的过程中发现,在一份“认为东方的儒教文明能成为现代世界普遍指导理念”的民意调查中,韩国占90%,中国占22%,日本占63%。同时,调查还认为韩国是运用儒家文化立国育民的成功范例。韩国把孔子尊为“万世师表”,并每年举行纪念孔子的“释典大祭”。韩国的国策中最成功的经验之一是挖掘儒家文化的精髓,把它运用到教育特别是礼仪教育中[12]。日本也十分重视从中国引入的儒家文化,尤其对其中的“礼”和“忠”特别重视,其中“礼”是对秩序的肯定,“忠”是对个人责任感的强调,他们认为这是日本民族道德价值的重要要素,同时在将儒家文化运用于礼仪教育之中也得到了良好的实效。
另外,王宝童与亢志勇曾发表的《英译〈弟子规〉感悟》一文,可以表明《弟子规》正在英语国家中的传播,并且《弟子规》的教义得到了英语国家的认可并将其运用于实践。
4 国内各级学校学习《弟子规》的措施
4.1 中小学中实施的措施
广西北流市的松花中心小学在开展“读《弟子规》,走幸福路”的活动中,给每位师生发一本《弟子规》,以读、写、背、演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利用每节课的课前3分钟、晨读、班会课、课余时间诵读《弟子规》,同时需求学生认真写学习心得,由学生参与表演与《弟子规》相关的节目,开展背诵和相关知识竞赛,利用“红领巾广播站”报道学习《弟子规》的新闻等[13]。学校考虑到小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充分利用各种环境与手段,强化学生对《弟子规》的记忆和理解。
江苏徐州五中[4]则通过让学生“知道与熟知”、开主题班会及自谈体会班会、制订行为规范、班委倡议找不足并对照整改、培养感恩意识与践行感恩等措施,达到使学生的灵魂得到洗礼,精神得到升华的目的。
4.2 职业学校中实施的措施
中等职业学校的《弟子规》学习与教育,不仅对学生提出了行动要求,也指出了教师的示范作用。文凤丽[6]认为,在《弟子规》的学习与教育中,教师的修身正己行为对学生来说比干巴巴的说教更有说服力。让学生熟背与品味《弟子规》,将这种潜移默化的感染逐渐变为学生的主动学习,使《弟子规》的学习自然而然地成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同时能够长期坚持,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在高等职业院校《弟子规》的学习中,陈霓与梁蕖[7]主张采取“四步曲”,即聆听、诵读、感悟、践行,形成循序渐进的教育模式,一步步把《弟子规》的学习落实到每位学生的心中。形式上则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如教师讲解、学生背诵竞赛、办黑板报与宣传窗、书法比赛、唱感恩歌曲、故事表演与情景模拟等,或通过自省与相互监督相结合的方式来规范行为。
由此可见,《弟子规》的学习在各级学校中实施时,都要充分考虑到各自学校的特点,充分利用本校的宣传资源,使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等环境中均能接触到《弟子规》的知识,并且随时随地都能得到警醒与教育,通过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逐渐深化甚至内化《弟子规》的要义,使《弟子规》的学习成为学生的习惯性行为,从而获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总之,《弟子规》作为我国传统国学精萃的代表之一,它的核心旨在通过对社会、人生种种现象的判断与把握,指导年轻人如何为人处世、何为求学之道以及对人性的把握和对善恶的处理。时至今日,其中心思想的光辉仍与现代和谐社会的观念交相辉映。它所彰显的感恩父母和与人为善的大爱理念,从未发生过动摇和改变。实践证明,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需要以孝文化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支撑。儒学是中国人的安身立命之学,儒家文化是关于中国人人文生命教化的文化[14]。
正如李详熙与相从智所说,《弟子规》的学习和教化是以修身为根本,只有先将自身的道德品性修养好了,国家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了,天下才能太平[15]。
16.践行《弟子规》 篇十六
【关键词】 弟子规 传统文化 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9-068-010
我校从2011年起组织全校师生开始学习《弟子规》,申请了国家级课题,首先是通过道德讲堂组织老师学习,然后学生通过一个月的早读课诵读、老师讲解、知识竞赛、组织辩论会、闭卷考试等多种活动,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班主任的大力配合下,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课题顺利结题,使我校师生行为规范和言行举止都得到很大的改观。此次活动得了州教育的高度赞赏和兄弟学校的好评,成为我州各学校学习的榜样。同时也使我懂得了很多做人、处事的道理,让我增长了智慧:“做人要知恩图报、待人待物要具有恭敬心、为人要谦虚谨慎、工作要兢兢业业”等,对自身也有很大的鞭策作用,我把自己浅薄的体会在这里与大家共勉。
《弟子规》中的“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道德系统,言简意赅的概括了我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其核心是为人处世的“道”和“德”,就是通常说的“道德”。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知恩图报,尊老爱幼,待人诚恳……这些优良的传统从古至今都为人所熟知。《弟子规》让我感触较深的首先是“首孝悌”。百善孝为先,行孝是为人子女的本分,很多时间我们往往注重以大行而实孝,以为赚钱给父母并能照顾好兄弟姐妹就是大孝,以为会赚钱就是有能力,就可以居高临下说教其他人,就可以得到他人的尊重。而《弟子规》恰恰就告诉我们行孝不仅是赚钱给父母,必须从细小入手,身有伤,贻亲忧,要做到孝心常在,而非一时之念想,是设身处地站在父母亲的角度体察到老人家的需要。多一个电话,多一句问候,少一点烦躁,少一点责备,对工作在外地的我来说,不管多忙要应该利用寒暑假“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有条件的话带他们出去转转,让他们舒心、开心、安心、放心。俗话说:“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父母之恩是我们做子女难以用金钱去报答的,只有在点滴上用心去做。《弟子规》让我更明白了“感恩”:感恩天地给予阳光空气和水,感恩国家培养护佑,感恩父母给予的生命、感恩领导的教导,感恩同事的关心帮助,感恩亲友批评指正。
其次《谨》篇中“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是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做事情不要慌张,忙乱就容易出错,不要害怕困难,应该知难而进,也不要马虎草率,要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在家里如果他们做错了事不要对家人孩子大声呵斥,对待犯错误的同学要耐心的教诲,不要以开除了就省事的心态来管理学生。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
第三点《信》篇中“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我理解为在工作中看到了别的老师优秀之处,就要想到自己也应该努力去做到,即使差距很远,只要肯努力付出,认真去做,渐渐就会赶上的;要是看到别人的错误,就要立刻反省自己,看自己在工作中存不存在这个问题,做到“有则改之,无责加冕”,时刻鞭策自己,那我们与同事才能和谐相处,各民族才能大团结,我们的教育事业才会蒸蒸日上。
第四点《爱》篇中的“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不论是什么人,我们都要互相关心,爱护和尊敬,因为我们共同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同一块土地上,要讲平等博爱。作为教师,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教育是播种,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让学生在人生路上少走弯路。三十多年的人生经历让我深深体会到“任何成功都不能弥补教育孩子的失败,人生的价值不仅仅是创造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精神财富”,因为“留钱给子孙未必能守,留书未必会读,不如行善积德影响下代”。人生三大教育:一是家庭教育;二是学校教育;三是社会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导师,我们改变不了社会,更难改变别人,唯一能改变的只有自己,为了孩子,为了家庭,为了学生,也是为了自己,从弟子规做起,以身作则,修正自己,用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感染自己的孩子,感染自己的学生。
我曾看过一位作者说过:“年轻人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而承担责任是一个人成长的开始”。在这里,我想对我和我的学生说,我们都为人子女,以后还会为人夫,为人妻,为人父母,我们将以什么样的德行来孝养自己的父母,扶助和爱护自己的丈夫或妻子,教育自己的子女?进而让我们生命中的每个人都因为我们的存在而得到安乐?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圣贤的教诲吧,从尽人伦之本分做起,做一个好儿女,一个好丈夫,一个好妻子,一个好父亲,一个好母亲,一个好员工,一个大家心目中的好朋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为社会的和谐与安宁贡献自己的力量。
17.《弟子规》教学案例 篇十七
学情分析:《弟子规》作为二年级你《中华经典品读》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为人处事的能力,有重要的作用。也为他们一生的幸福成功奠定基石。本堂课的学习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故事引路,深化文意。从而培养学生能够活学活用解决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问题。
教学目标:诵读《弟子规》感悟古典诗文中的做人道理;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弟子规》,演译《弟子规》,领悟《弟子规》的内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教学准备:ppt 课件
板书设计:走进《弟子规》
孝、悌、谨、信、爱、仁、学文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的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你们知道的经典性的诗文有哪些呢?(出示课件:《三字经》《千字文》《论语》《弟子规》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图片)
今天我们学习《弟子规.》你们猜猜“弟子规”是讲什么的呢?
二、自由诵读、整体感悟。
1、读一读,想一想,《弟子规》主要的内容有哪些?是什么意思?(板书:孝、涕、谨、信、爱、仁、学文。)
2、背一背,唱一唱。原文是怎样介绍这些内容的?
3、学生或读、或背、或唱、或演。
4、提示:在这些内容中,作者为什么把“学文”放在后面呢?难道学习文化知识不重要吗?
三、交流方法展示成果。
1、同学们运用了那些方法学习《弟子规》?(随机板书:唱、诵、舞、讲、画、演)
2、请自由组合,一起商量商量,准备表演。
3、学生交流、准备。
4、展示成果: 要求:(1)告诉大家,展示的形式;(2)选择这个内容的理由;(3)其他同学观看是虚心学习。表演(老师相机评价,点拨,)
5、小结:我们班同学真是多才多艺,学习方法很巧妙,很有趣。例如:把其中的一段话改编成一个小品,唱拍手歌;画一幅画;编舞蹈等等。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用上这些有趣的方法,还可以创造更多的新方法,使我们的学习更加有趣。同学们欣赏了古腔古韵的《弟子规》,有什么感想和启发吗? 帮助学生总结:(1)学会做人比学习文化更加重要;(2)促进语文学习;(3)取其精华、取其糟粕。
四、课堂拓展深化认识。
1、老师推荐名句:(课件显示)(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5)吾日三醒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学生带读,然后齐读。
3、老师介绍:古代的“忠”“孝”“仁”“义”等思想在现代社会仍然被人们所推崇。
羊有跪乳之恩,鸭有反哺之情,孝也!蜜蜂职责分明,大雁飞行有序,礼也!鸡非定时不鸣,燕飞春社不至,信也!鹿得草而寻群,蚁得食而报众,义也!蜘蛛结网而食,鹦鹉学舌而语,智也!
4、最后老师给大家一些寄语:
忠心献给祖国,孝心献给父母,爱心献给社会,诚心献给伙伴,上进心留给自己。
课堂总结:同学们,中国古代的经典文化,经历历史风雨的洗礼,仍然流传至今,必然有它存在的原因。同学们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多接触一些古诗文,并且做到学以致用、古为今用。那样,不仅会获得无穷的乐趣,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一定会像《弟子规》最后几句所说的“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作业布置:将你学到的《弟子规》背给你的小伙伴或者家长听,请他们监督你在生活学习中是否做到了孝、悌、谨、信、爱、仁、学文。板书设计:
《弟子规》
孝、悌、谨、信、爱、仁、学
教学反思:
作为一所乡镇小学,虽然学生在课本上接触过一些古诗,但是受条件所限,很多学生会背诵的古诗仅仅是几首。通过这一年多的《中华经典诵读》课的开展,学生会背诵的古诗大大增多,也有了主动背诵古诗的兴趣,琅琅书声朗朗乾坤,日有所诵,水滴石穿,而且很多同学也能够把学到的古诗运用的作文当中去,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也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增强了他们热爱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情感。
18.《弟子规》经典诵读活动计划 篇十八
《弟子规》经典诵读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为了弘扬民族文化,提高少年儿童道德素质,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经研究,我校决定开展《弟子规》的诵读活动。
二、活动主题:
“读圣贤书,做儒雅人”。诵读《弟子规》,用经典诗词、雅言滋润学生童年,提高国学素养和文化素养,争做华夏文明少年.
三、《弟子规》简介:
《弟子规》这本书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它比《三字经》更通俗易懂,更易让人接受,是一本启蒙养正,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弟子”,指学生、晚辈。而知识是没有止境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人的生命过程就是一个终身不断学习的过程,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弟子,都应该学习《弟子规》、践行《弟子规》。“规”是什么意思?就是规范、道理,做人的道理及应遵守的规范。如何在世间上为人处事,做好一个人?就需好好学习《弟子规》。
四、活动对象:
学校全体学生。
五、活动地点:多媒体经典诵读教室。
19.从《弟子规》看为师之道 篇十九
《弟子规》的内容依次是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里蕴涵的人生成长规律就是先学做人, 后学做事, 先培养德行, 后学习知识、技能。那么, 作为德高为范学高为师的教育者, 不是更应该先规范自身的职业道德, 再提高专业技能, 以更好地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吗?不是更应该以为镜, 先正己, 后育人吗?在我看来, 《弟子规》中蕴涵着很深的为师之道。
一、大爱为根
《弟子规》之所以被封为经典, 是因为它讲的是做人的根本———爱。“凡是人, 皆须爱。”在第三十个教师节上, 习近平总书记同北师大师生代表座谈时强调, 做好老师, 要有仁爱之心。爱是教育的灵魂,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作为德育的先行者, 应以爱为根, 怀着一颗博爱的心去关心和教育学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孝敬老人, 推及孝敬天下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儿女从而推及爱别人的儿女, 也就是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爱护学生。这样进行爱的传递, 学生也会把为师者的爱心传播出去, 以师爱为根的道德之花才会更加芳香四溢。现在, 总有一些老师抱怨如今的学生不好管教。他们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关爱有加, 对言行不端的学生却置之不理。《弟子规》中“凡是人, 皆须爱。”这句话告诉为师者, 聪明漂亮的孩子需要爱, 愚笨难看的孩子也需要爱。教师应该以博大的胸怀, 平等地爱护班集体中的每一个学生, 让学生在师爱之中汲取营养, 在友爱之中健康成长, 在大爱之中夯实做人的根基, 做到以爱为根, 把爱传播出去。
二、信则立身
“行高者, 名自高”, 影响就越大。教师的所作所为时刻影响着学生, 学生对老师的言谈举止, 功过是非看得一清二楚。所以, 教师要行得端做得正, 做学生的楷模, 让学生信服。如果教师情绪多变, 朝令夕改, 言而无信, 学生就会无所适从, 传授知识和管理班级就会缺乏信度。所以为师者, 要做到“凡出言, 信为先”, 要言行一致, 率先垂范, 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这就像储蓄道德一样, 利息就是信用的增值, 违背诺言则是透支本金, 提前消费自己的信用。直到有一天, 自己的信用消耗殆尽, 最终无德无信, 无以立世。所以说, 信则立身的师德风范对一个教育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三、过则能改
目前, 学校最怕出现的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过错视而不见, 麻木不仁, 不能很好地去教育, 缺乏履行教师神圣职责的使命感。对于学生来说, 不能严格自律, 勤勉好学, 反把老师的严格管理当约束, 把不负责任的放纵当自由, 最终导致成才无望, 成人都难。师不以生之无成而自耻, 生不以师之懈怠而呼号, 以致教育质量严重滑坡。究其源, 实则是如《弟子规》中所说“过不规, 道两亏”。师生之间如能互相规过劝谏, 才会得以教学相长, 彼此成就良好的德行。因此, 为师者,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韩愈《师说》中有:“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具有谦逊的态度, 勇于面对自己的过错, 并彻底改正过来, 才是为师之道。如果不肯承认过错, 反而极力去掩饰, 岂不有失教师之水准吗?
四、勤勉为教
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 一刻也不能放松对学术的追求。“要给学生一碗水, 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 更应当做到有水长流。”在当今互联网时代, 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不再单纯是课堂上老师的讲授。要想满足学生对老师的要求, 老师必须做到有水长流, 去滋润学生求知的心田。有的老师, 总觉得生不如师, 自觉降低了对学生的要求, 一本教案用了又用, 久而久之, 自己的水平也降了下来。这种刻舟求剑、故步自封的思想只会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代沟。学生把老师当成古董看待就不足为奇了。为师者要是抱着自己现有的那些知识, 不求上进, 就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终有一天会被时代所淘汰。所以我们应“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勤学进取, 与时俱进, 以渊博的学识和高超的教学艺术, 赢得学生的认可, 这才是为师之道。
20.令人纠结的《弟子规》 篇二十
如今,《弟子规》也正式走进了我和我的家庭生活——我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所在的学校,很“幸运”地成为诵读《弟子规》的试点校之一。春节放假在家,我常看到孩子撅着小嘴,锁着眉头嘟囔着“圣人训”“首孝弟”“晨必省,昏则定”之类,刚开始我还嗤之以鼻为“陈词滥调”,妻子却非常严肃地“告诫”我:“这是学校当作作业正式布置下来的,如果你的消极态度影响到孩子,开学后其他同学都能背,只有我们的孩子背不下,那时会不会影响到孩子的考评成绩?你负得了这个责任吗!”
我顿时觉得问题严重了,赶紧仔细翻阅了这本由”北京可持续教育发展协会”策划的《(弟子规)新解》试点教材。从教材的释读、链接、举例讲解中我强烈地感受到,《弟子规》在某些人扯起的弘扬国学的大旗下,“功效”已被大大神化。通读这本小书,我发现虽然它仅有1080个字,却以三字韵的说教方式罗列了108项繁文缛节的“规矩”,其中大多是“号泣随,挞无怨”“言语忍,忿自泯”之类的愚忠愚孝。在试点教材的链接事例中,为了证明某些“道理”,编者牵强附会地扯进了很多现代人的例子,诸如用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少年黄舸的事例说明“报恩长”,在“丧礼尽,祭尽诚”一节链接中,居然和张思德的追悼会联系在一起……十白是当年结合自己的私塾教学经验拼凑成《弟子规》最初文本的那个酸秀才李毓秀自己都绝难想到,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竟有人把他向清廷邀功而作的这一文本视为圭臬向孩子们灌输!不知这是教育的幸,还是不幸?
硬币总有两面,《弟子规》也不能一概而论,但问题的关键是以我中华民族5000年汗牛充栋的国学典籍而论,为何偏要选择从弟子规下手对孩子们发蒙呢?论“泛爱”之理,《弟子规》的“小我”说教难敌《岳阳楼记》的胸襟气度,论“孝弟”之情,《弟子规》不如《陈情表》来得深情自然;论“忠廉”之义,《弟子规》怎比得上《出师表》动人心魄;论文字表达,《弟子规》的枯涩与白乐天的明白通达相差又何止千里!有关部门如果真的心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能否把上述真正的国学典籍进行一番精编,告诉孩子们一些诸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理,岂不比让孩子莫名其妙地背诵“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强之百倍!
【《弟子规》教学计划-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弟子规》教学工作总结12-04
《弟子规 入则孝》教学设计姚艳平10-14
课堂教学渗透《弟子规》教育研究与实践06-13
九年级上册教学教学工作计划09-29
四年级体育教学计划-体育教学计划10-26
九年级第二学期教学教学工作计划09-28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2-音乐教学计划10-20
七年级下册英语教学计划-英语教学计划08-17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数学教学计划06-12
九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数学教学计划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