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典型引领和导向工作总结

2024-10-19

典型典型引领和导向工作总结(精选5篇)

1.典型典型引领和导向工作总结 篇一

狠抓重点领域 实施典型引领 全面提升教育系统公共机构节能工作

近年来,济宁市任城区机关事务管理局认真履行职能职责,针对辖区学校网点多、学生数量大、联系家庭广、带动作用强的实际情况,主动对接协调,强化监督指导,不断深化全区教育系统公共机构节能工作。2014年,区教体局被列入市级第二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较好地发挥了典型示范、带动引领作用。

一、健全工作推进机制。为适应行政区划调整新形势,及时调整了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定期研究工作,强化督导落实,有力推动了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持续健康发展。针对原任城区、市中区整建制合并后,全区中小学校达到了112个,在校学生93776人,在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中地位重要、作用明显。对此,我们本着重点抓、抓重点的原则,积极争取区教体局大力支持,培育典型,示范引领,共同抓好中小学校节能工作。区教体局专门成立了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担任组长,各科室、学校负责人为成员,并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综合协调、督导落实等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区教体局发展规划科节能工作职责内容,切实加强对各类学校的指导监督。区教体局还利用局长办公会、领导小组会等形式,及时传达节能工作要求,安 排部署阶段性工作。在全区教体系统健全完善了区里业务指导、区教体局牵头负责、各学校分头推进的工作机制,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注重结合教学特点。紧紧抓住新课改这一机遇,注重把握节能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规律特点,推动两者相有机结合、共同提高。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区教体局提出了不同的标准要求,使其更具操作性、针对性。对基础型课程,要求教师在各学科中均应注意渗透环境教育,有渗透环境教育的计划、教案及有关资料的积累。对探究型课程,要求教师开设有关保护环境的主题研究项目,组织一定规模的环境类兴趣小组。对拓展型课程,要求教师承担有关环境教育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社会环境考察等实践活动。同时,要求各类课程的教师定期开展相关教研活动。通过努力,真正把环境教育融入到了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起到了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效果。

三、突出抓好重点环节。结合教育教学特点,与教体局一起研究部署,切实把节能措施落实到具体环节、关键部位上来。一是加大学校宿舍食堂技改力度。统筹考虑公共机构节能与校园规划建设,着力夯实学校基本建设、维修改造中建筑节能基础工作。对学校食堂设备及原材料、学生公寓用具、教学办公用品等大宗物品,实现集中采购,优先考虑节能产品。二是推广使用节能灯具、节水龙头等节能设备。科学考虑区教体局办公楼改造工程设计、技术和标准等因素,积极提出能合理化建议,一律安装节能灯具、节水龙头,每年节水、节电率达50%以上。在推行学校 光亮工程中,大力推广普及高效照明产品,所有新建学校率先使用高效照明产品。三是加强用水管理。及时对学校各类用水设施进行检查维修,不断加强供水管网的管理、改造工作,有效制止水管龙头“跑、冒、漏、滴”等现象。教育引导广大师生牢固树立节约意识,做到及时关闭水龙头,坚决杜绝长流水现象。鼓励学校在校园绿化中,选择既能改善环境又耗水少的耐旱植物,提倡科学的校园绿地浇灌方式,严禁大水漫灌等方法。四是加强用电管理。倡导树立良好的用电习惯,使学生养成人走熄灯的良好生活习惯。办公室、教室照明,在自然光充足的情况下,白天不开灯;如需开启空调,其设定温度控制在制冷26℃以上,提倡每天少开一小时;尽量减少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饮水机等办公设备的待机时间,长时间不使用时及时关闭电源;公共区域的电灯根据需要开启并随手关闭。指导学校健全管理制度,严禁使用高能耗电器,采取有效措施杜绝教室、实验室、办公室等公共区域的长明灯现象。五是精简会议及材料。加快教体系统信息化建设步伐,实行网上办公,进一步精简会议、文件,努力实现无纸化办公。大力提倡双面用纸和采用再生纸,尽量减少纸张浪费,重视各种办公用品、耗材的节约使用。总结探索教科书循环使用经验,严格执行教科书的循环使用政策。

四、大力倡树节能意识。坚持把绿色学校创建活动作为重要抓手,不断丰富宣传形式,教育引导广大教职员工,从身边的节能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影响带动学生。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发挥好学生的桥梁作用,督促家庭成员节约用电、节约用水、爱 惜粮食,起到了“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拉动一个社区”的良好作用,共同做好全社会节约能源资源这篇大文章。深化节能宣传活动周实效,充分利用手抄报、黑板报、宣传栏、广播、校园网等进行节能减排教育,开展“善待地球——从节约资源做起”、“我把节能带回家”、“珍惜地球上的有限资源”、“我为节能减排献一策”等活动,引导学生从小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关注生活中的节约方式,学习和寻找节能的窍门和方法。倡导师生从“关闭电器的同时拔掉插头、将灯泡换成节能灯泡、减少使用塑料袋、MP3和复读机等使用充电电池、少用一次性中性笔多用钢笔”等五个生活细节做起,广泛开展节约一度电、节约一滴水、节约一粒米、节约一张纸、节约一分钱的“五个一”活动,广大师生的节能意识不断增强,在全社会努力营造关心节能、支持节能、参与节能的浓厚氛围。

2.典型典型引领和导向工作总结 篇二

一、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内涵

2004年, 教育部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联合颁发了《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 提出“课程开发要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作过程相联系”的课程设计理念, 遵循企业实际工作任务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

高职课程的工作过程系统化有三层含义:一是将课程与工作过程紧密联系, 通过分析、综合, 把工作过程中的各个部分归入一定的顺序, 并使各个部分之间互相关联, 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重新设计课程———课程自身的工作过程系统化;二是按照教育教学工作过程的顺序, 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课程建设的工作过程系统化;三是对学生从入学到走上岗位的整个在校期间全方位、全过程的教学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工作过程系统化。

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构建过程

常规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要组建校企专家共同组成的课程开发团队, 按照综合情境的分析———行动领域的导出———学习领域的确定———学习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实施 (教学六步法) 的路径推进, 将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个人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学习领域中。

以典型产品引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过程是直接以典型产品生产过程为切入点, 围绕产品生产过程甚至是产品生命周期, 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方法依次确定相应学习领域 (课程) , 然后围绕典型产品的生产过程、用途、型号等设计学习情境, 最后按“六步法”实施教学过程。

三、典型产品引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实例

以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连杆生产线为例, 按照以典型产品引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模式, 针对我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程进行开发。

我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程开发如表1所示。首先, 以连杆生产过程为主线, 确定专业学习领域, 以认知规律为指导, 序化学习领域;围绕连杆的生产纲领、生产过程、加工工艺、性能用途、材质和型号等尽可能多地设计学习情境;最后根据师资配备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情境按“六步法”实施教学, 并结合合格产品与生产过程综合进行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

以上学习领域不仅涵盖了我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原有的所有专业课程, 而且学习情境的设计也紧紧围绕连杆生产线展开, 真正实现了“做中学, 学中做”。学习情境的设计和生产线的组织管理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 培养了学生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

四、典型产品引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所需条件

典型产品引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模式是对“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模式的一种尝试, 笔者认为该模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优越性, 但使用该模式进行高职课程开发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典型产品的选取既要长期满足市场需求, 又能基本涵盖专业所涉及的知识领域。

该模式既然是针对整个专业进行的课程开发, 产品必须具备典型性, 即产品要能覆盖整个专业学习领域。同时为了保证“工学结合”的可持续性发展, 典型产品的选取还应满足市场需求, 以实现教学的良性循环。

2. 建设一个典型产品生产的实训基地。

该模式的教学过程是按“六步法”实施的, 因此必须有实训基地的支撑, 并且所有专业教学过程都应在实训基地完成。

3. 教师与师傅真正对接。

由于该教学模式的实施都在实训基地完成, 因此所有的教师均应是生产一线人员。就我院对该教学模式的实施而言, 所有的生产一线人员全都是经过培养的原专业教师, 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实施该教学模式。

4.

需要一套强有力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考核评价模式的支撑, 才足以让学生能够安心、顺从地接受课程改革的实施, 让学生在生产学习过程 (专业能力培养) 中, 逐步培养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

总之, 典型产品引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模式是我院结合长线产品生产线, 对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模式的一种尝试, 也是一种非常有特色的课程开发模式, 目前还处于探索实施阶段, 效果需要时间的检验。

参考文献

3.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典型材料 篇三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阜康市“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先进典型材料

阜康市位于天山东段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是丝绸之路北道的重要驿站。公元1776年,清乾隆皇帝取物阜民康之意赐名建县,1988年定为国家重点对外开放县。1992年撤县设市。全市总面积11726平方公里,总人口15.5万人(含驻市兵团),辖4镇、3乡、106个行政村、3个办事处,10个社区居委会。200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78亿元,工业增加值37.6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60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886元,在西部百强县市排名第54位。

拥有丰富历史文化遗产的阜康在现代文化建设中大力实施“文化塑市”方针,文化事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可喜局面。2007年以来,阜康市先后获得“全国文化建设先进县”、“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示范县”等国家级荣誉5项;获得自治区“百日广场文化”竞赛活动先进县市、“乡村百日”文体竞赛活动先进县市等区级荣誉15项。文化系统各单位获得全国电影放映先进服务单位、全国图书馆服务“群星奖”等国家、区、州、市荣获集体奖56项,个人奖78人次。

一、抓机制,文化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市委、政府一直十分关心、重视和支持文化建设,将文化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措施有力,基础扎实。

一是建立组织领导机制。市委、政府始终重视文化工作,把文化事业发展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每年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议和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门研究文化工作,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从政策、机构、编制、人员工资和资金投入上大力支持文化事业发展。市委主要领导亲自参加每年举行的庆祝党的生日歌咏比赛,分管文化工作市领导亲自带队参加文化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在每年的文化“下乡”活动中,市四套班子领导都积极参与。市人大、市政协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每年都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文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并形成专题调研报告,提出加强文化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二是建立同步规划机制。把文化工作纳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乡建设总体规划、新农村规划、精神文明创建规划中,使文化事业与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三是建立考核督促机制。市委、政府把文化工作纳入全市基层党工委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指标,层层签订文化工作目标责任书,以督查促改进,以考核促提高。四是建立齐抓共管机制。成立文化事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积极协调乡镇和组织、宣传、文化、计划、教育、科技、民政、财政、人事、农业、计生、工青妇等部门参与文化实践活动,并明确了各级各有关部门的职责,从而有力地调动了乡镇和市直有关部门抓好大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形成了市四套班子带头、各乡镇、职能部门通力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文化建设工作格局。五是建立投入保障机制。市财政在保证文化事业单位人员经费、业务经费足额拨付的情况下,每年安排文化专项经费用于艺术创作,精品生产,重大节庆文艺活动,文物维修,图书及设备购臵,增幅与财政收入同步增长。同时,采取项目补贴、以奖代补政策鼓励农村开展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六是建立政策扶持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文化事业的各项政策措施,结合实际,制定了《阜康市加快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文化事业赞助、捐赠税收减免政策,非盈利性文化设施建设土地优惠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动员鼓励各类企业、社会团体、机关事业单位和个人联合开发文化产业,从而在全市形成了财政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必要补充的文化建设投入机制,为文化事业提供了长期、持续、稳定的发展保障。

二、抓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逐年改善 市区文化设施日新月异。我市按照“早投入、早建成、早使用”的目标,狠抓文化设施建设,市区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展,投资1400万元,面积16680平方米的市文化活动中心于2007年整修完毕,是我市开展老年文化活动、青少年艺术培训、文联艺术创作展览的综合性场馆。投资280万元,面积2000平方米的市图书馆于2008年设臵电子阅览室,综合阅览室、图书外借室、少儿借阅室、民文借阅室、过刊室、资料室、采编室等8个一线服务窗口,阅览席360个,是各族群众读书、学习、研究的中心。投资1500万元,面积8400平方米的阜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于2005年开馆,成为我市承接举办各类室内高规格上档次体育赛事及大型文化活动、电影放映的主要场所。投资700余万元,面积为1.3万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广场文化休闲广场畅岁园投资1300多万元,占地6.4万平方米,于2002年投入使用,是居民晨练、晚练、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和节庆日举行重大文化活动的主会场。

此外,计划投资4000万元,规划面积700亩的阜康市文体公园正在建设之中,园内将集中展示阜康以西王母神话传说为主的本地文化,使之成为吸引游客的场所,预计一期工程将于8月份完工,投入使用。县博物馆项目建设目前已列入“十二五”文化体育事业发展规划,正在争取项目支持。以上这些标志性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建成使用,不仅提升了我市的文化品位,同时还满足了广大市民就近参与文化活动的需求,受到了市民的欢迎。

乡镇文化阵地日益巩固。乡镇驻地是农牧民集中参与各项文化活动的主要阵地。近年来,我市通过争取项目,加大对镇村文化阵地改造力度,全市7个乡镇文化站场所建设得到了加强,站均使用面积1500平方米以上,功能齐全、设备总价值达20万元以上,年均用于文化活动经费达8万元以上。2008年,顺利通过了自治区乡镇文化站评估验收,其中九运街镇综合文化站在全国乡镇文化站现场观摩会中被文化部周和平部长誉为“西北第一站”。

农村、社区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在广大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后的农牧民改造原有的文化阵地的愿望非常迫切。近几年,全市106个村中有56个新建或维修了村级文化室,投资10万元以上的高标准村(社)文化室达46%。滋泥泉子镇二道河子村文化活动中心投资85万元,集学习、娱乐、会议、阅览、医疗、洗浴为一体,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在全州村级文化室中处于领先。在市财政和福建对口支援部门的支持下,我市10个社区文化室建成使用,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中日益发挥着传播知识、传播文明、普及科技、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作用。

三、抓落实,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市委、政府始终把农村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作为文化工作的重头戏来抓,农村群众看演出难、看电影难、看书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一是实施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组织实用种植、养殖技术书籍和光盘下乡,提高农牧民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增强他们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能力,实现精神、物质双赢。2008年,投入80万元建成“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阜康支中心,在全市建成109个基层站,形成了覆盖市、乡、村(街道社区)的三级文化信息传播网络,覆盖率100%。

二是组织好“百场演出送基层”活动。为配合中心工作,文化部门组织人员创作编排了《土牛下了个北京花》、《逛逛咱们的新农村》、《廉政村长》等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深入乡镇、村巡回演出,由于节目丰富多彩,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仅陶冶了群众情操,而且使农民在娱乐中受到教育。

三是管理好“东风工程”和农家书屋。组织图书馆专业人员下乡指导全市农家书屋和村级图书室的登记、借阅、管理工作,让下乡书报成为党和国家政策的传声筒,把党的富民政策传递到千家万户。同时,市文明办还要求全市三级文明单位积极开展捐书活动,有效增加了农村文化室和农家书屋的藏书量。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已通过各种形式捐赠书籍价值20余万元。

四是落实好“2131”工程,市电影放映管理站和6个乡镇电影放映队深入到村和社区,每年免费为农牧民播放电影400余场次,让广大群众享受到了现代文明和先进文化的教育。

四、抓提升,公益性文化阵地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市文化馆积极发挥龙头作用,以抓重点促创作、抓培训促普及、抓赛事促提高、抓演出促繁荣的思路,进一步丰富城乡群众文化活动,每年举办参与文化演出120余场次,开展美术、书法、摄影展览30次。整合社会人力资源举办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等培训班9个,招收学员300余人,组织创作的文艺作品多次在区州大赛上获奖。2007年,被国家文化部评定为国家三级馆。

市图书馆现有纸质藏书6万多册,电子版藏书17万册,较早实行计算机管理,为国家二级馆。近年来,图书馆以“优质服务,读者满意”为宗旨,主动开展新书介绍、代查资料、集体免费办证等活动,热心为读者服务,极大地提高了图书的借阅率。年均接待读者6000余人次,图书外借达6万册次。认真实施知识传播工程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把服务延伸到军营、乡镇、社区、企业,满足各阶层读者的文化需求。以“全民读书月”大型活动为契机,开展读书座谈会、学习培训班、读书知识竞赛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读书活动,促进了全市读书热潮的形成,为创建学习型社会营造了浓郁的氛围。市博物馆现有各类藏品1400余件,上起新石器时代,下迄近现代,是阜康近7000年历史文化的缩影和实物见证。该馆充分利用现有的馆舍条件和藏品,举办了阜康历史文物陈列展,每年接待大型参观活动20场次。

各乡镇文化中心经常组织形式新、有特色的文化娱乐活动和各类培训班。去年,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 224场次,出刊宣传橱窗、黑板报、各种图片展354期,特别是各乡镇举办的乡村百日文化演出,观众达数万人,出现前所未有的火爆场面。

五、抓普及,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为牢牢占领群众的思想文化阵地,我市本着“功能延伸、重心下移”的原则,以百日文化广场活动为载体,抓活动普及,促社会广泛参与,使全市的群众文化活动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

一是节庆文化隆重热烈。近年来,庆元旦文艺汇演,春节文艺晚会,元宵节社火、秧歌、彩车大赛、烟火晚会,国庆专场演出等节庆活动已成为我市各族群众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传统项目。

二是社会文化丰富多彩。近年来,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文化活动进社区、校园、企业、军营,经常在社区、军营、社区开展文艺演出,举办美术、书法等展览,极大地丰富了市民和官兵的业余文化生活。协助博峰街社区组织了“阜康市首届社区艺术节”和“迎新春军民共建和谐社区”、“邻居节”等各类演出活动,促进了社区和谐发展。目前,由文体局、教育局、科技局、卫生局等多家单位协助相继举办了文化进社区活动已达35次,90%的机关企事业单位都设立了职工活动场所。其中,准东电业、石油公司、粮食储备库等部分企业文化已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档次不断提升,成为文化活动中的新亮点。

三是农村文化健康向上。按照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掏腐朽文化的农村文化建设指导思想,努力做到四个结合,即在活动基调上,坚持文化娱乐和科技、思想教育相结合,注重社会效益;在活动内容上,坚持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突出时代精神,在活动层次上,坚持大众化与精品化相结合,拓宽群众参与面。在活动方法上,坚持城市与农村相结合,积极组织文化下乡和农民进城演出,在全市形成了市上引导办、乡镇支持办、文化站牵头办、行政村主动办的良好氛围。全市各乡镇以“乡村百日文体竞赛活动”为主线,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民间戏曲演出、运动会,文艺汇演此起彼伏,好戏连台,形式上推陈出新,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特别是滋泥泉子镇的“金秋艺术节”、九运街镇的“花儿演唱会”深受人们喜爱。

四是未成年人文化工作深入开展。市委、政府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对未成年人文化工作做到有部署、有措施、有效果。图书馆开设少儿阅览室和电子图书室,用寒暑假积极开展诗朗诵、故事会、知识竞赛、才艺表演、知识讲座、英语培训、好书推荐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小读者在“第二课堂”里快乐地、健康地成长。博物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向未成年人开放。文化馆开辟专门的少儿文化场所,由文化馆牵头成立的少年民乐、舞蹈培训中心和书画培训中心,参加学习的达500余人,每年举办4场“少年专场书画展和演出。全市涌现出校园文化艺术团体20个。城乡重点中小学都有拿得出、叫得响的文艺演出队和优秀节目。市幼儿园的程丹妮等3人在2008年第五届“星星火炬”中国青少年艺术英才推选活动全国总决赛中获得学前组舞蹈、表演项目金银奖。阿米然等5人分别在2008年全国少儿古筝、舞蹈、朗读比赛中获得金奖;金虹宇等17人在2008自治区年第四届迎奥运“新城杯”少儿书画大赛上获得金、银奖。

五是百日广场文化活动形成品牌。自治区“百日广场文化”竞赛活动开展9年来,吸引了我市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注,年均在广场开展演出活动达100余场次,演职人员2000千余人,参与人数6万人次以上,已连续8年获得自治区百日文化广场竞赛活动先进县市称号。目前,已建立了党委领导、各单位承办、文化部门督促落实的顺畅机制。各部门每年都主动与文化部门联系,要求各类行业纪念日活动纳入百日文化广场计划,为广场文化活动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吸纳了企业赞助参与,把企业庆典、形象宣传演出纳入百日广场文化活动中,举办康师傅形象宣传、百乐福超市庆典等宣传性文艺演出14场次,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互利双赢。充分利用业余文化团体的丰富资源,组织本市各艺术培训学校等文化团体开展汇报性专场演出,为各界群众献上高质量的文化大餐。注重开展互动交流活动。举办“激情广场-革命歌曲大家唱”、有奖竞赛等活动,产生一种台上台下热烈互动的效应,调动了市民的热情参与。搭建平台,群众自发性文娱活动非常活跃。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群众参与秦腔自乐班、广场舞会等活动,形成浓厚的群众文化活动氛围。夏日的畅岁园已经成了阜康城区一道亮丽的风景,受到各界人士的好评。

六、抓结合,文化遗产保护扎实有效

为了充分展示旅游城市的文化魅力,我市大力实施“文化塑市”方针,依托旅游业展示阜康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

一是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工作扎实有效。文管所宣传贯彻执行文物保护法规措施得力,文物管理机构健全,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符合规范,并落实了专项保护经费。重视和加强文物保护,发现不可移动文物点53处,有区级文保单位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5处,近3年来未发生文化遗址损毁的责任事故和重要文物藏品的被盗案件。制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公布了首批13项市级保护名录和项目传承人,其中,列入区级名录2项,州级5项。编撰《阜康市文化遗产宣传手册》,增加公众对我市文化历史的了解。

二是培育王母文化,提升天池底蕴。投资3000多万元,改造“定海神针”景点,修整西王母祖庙、居仙洞,恢复铁瓦寺。投资150多万元编排大型舞剧《瑶池史画》,再现三千年前周穆王与西王母“瑶池相会”的盛大场景。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合作,完成200万字4卷本的西王母文化资料集成工作。打造以西王母瑶池史话为主旨形成的历代道观建筑、历史记载和宗教故事积淀的道教文化。组织申报了“西王母神话、传说”,并被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是打造乾隆文化,展现古城魅力。以皇家建筑风格为重点,建成建筑面积35000平方米的特纳格尔名吃一条街。投资3500万元,修建了占地面积9656平方米的全疆首个仿清步行街,充分展现了街、景、商、文化的和谐统一。投资1.1亿元,采取仿古建筑形式,打造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的五星级仿清大酒店问天阁,将古代雍容典雅的宫殿风格和简洁明快的现代化楼体完美结合。启动特纳格尔古城墙遗址保护利用规划,使历史文物成为街头景观。

四是挖掘民族文化产品,增加历史内涵。开发石刻、根雕、瓷刻等3类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工艺品,展现3000年前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相互沟通交流的情景。投入1600万元,建成阔克胡拉、吐勒帕尔2个民族风情园,打造以现代哈萨克族为代表展现鲜明地域特色的丝绸之路民族民俗文化。组织编排了维吾尔族舞蹈《欢舞刀郎》、哈萨克舞蹈《卡玛加依》以及蒙古族、回族等少数民族舞蹈,挖掘整理了濒临失传的哈萨克族民间舞蹈《山羊舞》、《孤雁舞》等文化瑰宝,充分展现出阜康各民族浓郁的风土人情。

多年来,为了发展我市旅游事业,每年都举办天山天池冰雪风情旅游节,由市文化部门组织灯展、书画展、风情摄影展等多种展出,吸引了大批游客为旅游节增光添彩,实现了旅游和文化事业双赢。

七、抓培育,文化人才队伍日益发展壮大 一是加大文化单位改革力度。认真落实公益性文化单位人员编制和收入待遇,积极推行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对中层干部实行考核聘用,形成文化单位干部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文化单位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履职尽责,服务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二是大力扶持业余文化团体。为更好的宣传阜康,推动阜康市旅游城市的发展,对原有的天池歌舞团的人员、设备进行了重组,市政府在资金上给予支持,歌舞团在参与全市大型文化宣传、代表阜康市参加区、州级的演出活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改变了全市无专业演出团队的历史,保证了各类文娱演出的水平和质量。成立了夕阳红艺术团、秦腔社等艺术团体,这些团体中的群众文化活动骨干大都是离退休职工、市民,他们自编自演,自弹自唱,自娱自乐,在广场、街头、乡村到处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成为一只编外的文艺宣传队。老年大学的书法、器乐爱好者多次进行成果展示活动,坚持每年承办一场“激情广场——革命歌曲大家唱”活动在群众中反响热烈。各乡镇秦腔、新疆曲子、豫剧等各类自乐班也不断壮大。九运街镇的文艺小分队、滋泥泉子镇的民间艺术协会、城关镇的秦腔艺术自乐班、水磨沟乡的民间民俗文化表演队等基层文艺团体,常年开展的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极大地活跃了乡镇村民的文体生活。

三是鼓励支持各类人才成长。市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创造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文化主管部门每年都组织文化创作人员召开座谈会、开展艺术采风活动,支持举办个人或集体艺术成果展。目前,全市文化单位专业人员有名,其中,高级职称名,中级职称名。市文联有文学、书法、美术、摄影、电视艺术等7个协会,协会会员76人,基本上建立起了一支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专群结合、较为稳定的文化工作者队伍。

四是精品创作不断涌现。我市坚持树精品意识,走繁荣发展的路子,用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思想指导艺术创作有效地激发了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近年来,我市音乐、书法、摄影、美术作者的作品近几年在国家级展览中频频入选、获奖。李毓集参加第九届“文艺之春〃中华民族民间歌曲演创高端选萃”荣获个人奖3项,作品《黄土地的儿女》荣获“中国民歌精品金奖”,被确定为“中华民族民间歌曲演创高端选萃”指定演唱歌曲,个人获得“中国民歌创作优秀专家”奖。王尚成的书法作品《明月出天山》参加“嫦娥奖”海内外书法作品邀请赛活动,荣获“优秀作品奖”。孙国富三幅摄影作品入选“自然中国,和谐家园---我眼中的自然保护区摄影大赛”200幅反映中国自然保护区壮丽风采和中国生态保护成果的优秀摄影作品,并展示在2008年奥运会国家体育馆。《我们的城市》荣获新疆第八届广告作品展优秀奖。一批中青年画家活跃在教育、文化等各条战线,先后有50余幅作品入选区、州、全国美术展览。新疆资本家协会会员、新疆画院特出画家孙楷在阜康、昌吉、福建举办个人画展,他创作的国画《踏遍青山情更幽》获自治区群星奖美术作品铜奖。《天山幽境》等作品刊登在时代杂志上。丁明创作的长篇小说《雪莲花》、刘力坤编辑的《天山天池》丛书已续集出版,全市在全国各类报刊上发展小说10多部、散文50多篇、诗20多首。

五是乡土文艺作品逐步繁荣。近年来,我市在各类文艺比赛中鼓励原创作品,一批散发着泥土气息的文艺作品层出不穷。滋泥泉子镇东泉村的范兆瑞老人创作的现代新疆小曲子说唱《旗臶鲜明反邪教》在自治区政法系统文艺会演中获得二等奖,并参加了全疆巡回演出,《夸夸我们的新农村》、《清风颂》等一批乡土文化特产活跃在乡村舞台上。展现了新时代农村群众奋发昂扬的精神风貌。

八、抓管理,文化市场健康有序

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工作方针,积极培育和发展文化市场。通过努力,文化市场逐步形成呈现了投资主体社会化、经营成份多样化、市场功能效益化的格局。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文化经营单位245家,其中歌舞娱乐场所35家、网吧39家、书店25家、音像出租零售43家、棋牌室45家,其它经营场所家58家,从业人员工1800余人。文化市场的繁荣发展,既丰富了全县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改善了投资环境,促进了本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执法队伍不断充实。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和稽查队,做到了机构、编制、人员三落实,配备了电脑、传真机、投诉电话、摄像机、照相机等必须的设备。建立文化市场执法规章20条,对执法人员进行全面考试,持证上岗。

六措并举,加强网吧管理。建立宣传教育机制。每月召开网吧业主学习培训例会,宣传互联网管理条例、法规,对安全守法经营等问题提出严格要求,从一定程度上提高经营业主规范经营的意识。强化行业自律机制。引导网吧联盟开展自查、互查活动,促使业主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加强行业规范建设,有效减少违规经营现象。加强疏导机制。举办三人制篮球赛、乒乓球赛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组织各艺术、体育培训学校,开办各类培训班,培养情趣,寓教于乐。开放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在周六、周日和寒暑假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由专业管理人员进行监控指导,为未成年人提供了绿色安全的上网场所。加强社会监督机制。面向社会选聘义务监督员,促使社会方方面面参与文化市场管理,拓宽监督渠道。建立网络终端管理机制。联系电信、网通等网络管理部门,采取网吧夜间断网措施,对全市网吧在经营法规限定的非营业时间(凌晨2点至8点)中断网络服务,从源头上杜绝了超时经营,消除了安全隐患。建立联合执法机制。联合消防、公安等相关部门对各网吧进行了梳理式地细致检查,对违规经营者严厉处罚,以警效尤。近两年,我局开展网吧检查213次,吊销营业执照相机家2家,基本遏制了接纳未成年人和无证上网等违规经营现象。

双管齐下,创新非法出版物查缴机制。建立自觉上缴盗版制品制度,规定每一场所每月自觉上缴盗版图书或音像制品各20本(盘)制度,不断强化经营业主抵制盗版的自觉性。二是加大源头查缴力度,控制流入流出主渠道,与托运部、邮政局邮递处合作,凡批量进入的图书、光碟等必须经过检验后方能进入市场,外寄光碟必须经文化市场检验盖章后方能邮寄。通过依法打击盗版专项行动的有效开展,经营场所经销物品的正版率逐年上升。近两年,文化市场检验光盘4000余次,查缴非法出版物3400余册,经营业主踊跃上缴盗版图书620本、光碟713盘。

因地制宜,开辟安全宣传教育新途径。落实安全措施和责任责任制,利用网吧、歌厅使用的电脑设备设臵固定程序,设臵桌面和屏保,在开机和休息时全屏播放消防知识、平安创建标语、平安宣传片的方式对经营业主和消费人群开展警示教育,使其时刻注重珍惜人身和财产安全。为保证文化市场安全,做好稳定工作提供了崭新的长效宣传途径。全市公共文化单位和文化经营场所5年内未发生安全事故。

通过一系列的专项整治以及有效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我市文化市场的规范有序、健康繁荣发展。

通过近几年创造活动的开展,我们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们的体会是:

加强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近年来,我们加强文化建设,改善了经济建设的软硬环境,推动了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了时代主旋律,使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有力地支持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

加强文化建设,必须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我们紧紧围绕市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不等不靠、积极参与,市委、政府每部署一项重点工作,每提出一项新任务,我们都主动上前,积极开展文化素质活动,为中心工作大造声势,推波助澜,有力地促进了全市中心工作的开展。有为才有位,市委政府更加重视文化工作,把文化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文化设施建设、艺术创作和开展文化活动等,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加强文化建设,必须加大投入力度。近年来,我市的基本建设投入中文化建设占了很大比例,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注入了文化建设,利益于人的素质的提高和人文环境的发送,其回报和效率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无形财富

加强文化建设,必须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文化是大众的文化,社会的文化,只有文化、教育、城建、公安、工商、税务、人事、财政等部门形成合力,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齐抓共管,文化工作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实践中,我们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协调意识,激发了全社会对文化工作的参与热情,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局面。加强文化建设,必须发动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才,只有把群众发动起来,并引导到文化建设中,才能使文化工作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在阜康市,无论是阵地建设还是文化活动,只要有安排,群众就有行动,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是单位还是社区,是企业还是学校,都有广大群众踊跃参加的身影。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的距离上级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存在一定的差距,标志性群众文化活动设施建设相对缓慢、文化产业的发展还不够快等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为契机,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促进我市文化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4.典型典型引领和导向工作总结 篇四

*集团*电力公司党委提出建设党建“六大工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联合党支部对*公司党委提出的党建“六大工程”进行了深入研讨,进一步强化“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作用,把以人为本、凝心聚力作为重要目标,把融入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党建工作方针,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固本之举,把强化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作为重要保障,进一步夯实党建工作基础,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全力打造“领航工程”,以党的建设全面引领企业发展

领思想。公司扎实推进学习教育,领导班子带头讲授专题党课,带头开展宣讲,积极组织“第一议题”和中心组学习,带头宣讲党的*届*全会精神、“七一”讲话精神、视察榆林化工讲话精神。确保全体员工思想统一到党中央、集团党组、和*公司党委的要求上来,坚持“管事先管人、管人先管思想”。

领业绩。全体党员开展党员争先锋作表率活动,销售公司2022年代理电量超过*亿千瓦时,签约用户*家,创历史新高,名列*电力市场签约电量第一名,新能源公司实现投产“零”突破。在2021年成本剧烈波动的前提下,两个公司实现扭亏为盈。

领方向。年初进行顶层设计,研究制定“*”党建工作思路和“*”经营工作思路,签订党建目标责任书,发布党建、纪检工作要点。以“如何落实党建六大工程”为主题组织集中研讨,进一步完善支委会、行政办公会议事规则,细化公司管理授权手册,全面厘清各方权责,确保公司各项工作从设计到结果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全力打造“塑魂工程”,从学习教育汲取奋进力量

塑灵魂。公司深入学习贯彻集团公司企业文化核心理念体系,加大对*公司“*”治企策略和关于新能源历次董事长专题办公会精神的宣贯,通过建立企业文化墙、召开专题支委会、开展“知识周周测”等活动,以文化人,凝聚力量,塑造灵魂。

塑楷模。公司通过组织对“时代楷模”、集团公司劳模、*公司劳模等先进事迹的学习,号召大家争做新时代杨根思,并在公司内部进行了多种先进模范的评选,大力宣传先进、表彰先进。

塑形象。公司强化宣传管理,加大对主营业务和中心工作的宣传力度,对内把宣传做成政治理论学习课堂、思想文化凝聚平台、决策部署传播高地、全体员工精神家园;对外打响综合能源服务供应商和绿色低碳供应端品牌。

三、全力打造“筑垒工程”,以强基固本激活企业发展动能

标准化建垒。公司根据*公司党委的体系制度,全面梳理制度体系,修订发布制度*项。对党建方面的制度逐一盘点,建立党建运行、评价、考核标准,建强支部堡垒。

品牌化强垒。在*公司党委“一党委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一党员一旗帜”三一行动的总体部署下,公司倾力打造“党建+”营销和“党建+”项目特色品牌,在学习教育中,分别围绕“学党史、争先锋、抢电量、促规范”和“学党史、争先锋、抢资源、促开工”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号召党员带群众,为实现目标任务发动“红色引擎”。

系统化夯垒。受疫情等多方面因素制约,新能源项目推动一直不尽如人意,公司迎难而上,对组织机构、部门分工进行调整优化,对综合管理岗位尽量压缩,新能源全部人员投入到项目开发之中。高标准完成支部重组工作,至此两个公司党建工作更加系统化。

四、全力打造“墩苗工程”,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有生力量

选干苗。公司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方针,并一直坚持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加大对年轻干部培养力度,培养选拔*名中层干部,其中*名为*后干部。

育新苗。公司积极落实青年干部人才实施工程,加大干部交流、挂职力度,接收*公司下派到公司挂职青年干部*名,选拔青年干部*人、青年英才*人参加*公司举办的培训班,提升管理技能,拓宽职业通道。稳间苗。有优必有劣,在选苗育苗的基础上,间苗工作尤其重要,也最不好实现。公司优化绩效管理制度,形成更加公正公平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形成公司绩效、部门绩效、个人绩效更加紧密的勾稽关系,将各部门落实党建工作情况作为绩效修正系数,有力促进党政融合,齐抓共管。

五、全力打造“护航工程”,用审计巡察整改倒逼规范管理

护航标。党指引的方向就是航标指引的方向,国企党建工作会精神就是党中央对国企党建工作的航标,公司扎实开展国企党建工作会精神“回头看”,充分认识“根”“魂”论断,充分认识“六个力量”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签订“一岗2责”责任书,制定党建定期工作清单,落实好党建各项基础工作。

护航路。以“四聚力”为焦点推动“*+*+N”大监督体系建设,公司共开展专项监督检查*项,并在疫情防控、合同管理等方面随时开展专项监督,确保公司前进道路上不留任何风险隐患。

护航向。*公司党委对党支部开展了政治巡察,支部多次召开专题支委会,认真梳理反馈问题,深刻剖析问题原因,深入思考未来工作,充分认识到在政治站位、思想认识、责任意识、管理能力、风险意识等方面需要提升的问题,立查立改和长期整改相结合,组织处理和个人问责相结合,确保各项问题全部完成整改。并持续坚持举一反三、借力修正,确保整改成果有效运用到各项工作之中。

六、全力打造“幸福工程”,以宣传文化建设凝聚思想共识

稳人心。公司高度重视队伍稳定、人心稳定的工作,打造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创造风清气正的企业氛围,通过宣贯集团、*公司战略策略和相关文件精神,稳定人心,通过开展“培训沙龙”等活动,畅通员工职业发展通道。

聚人心。公司大力鼓励员工提升学习、提升职称,树立“岗位靠竞争、绩效靠考核、技能靠鉴定”的理念,推动大众创新创效,共享发展成果。

5.典型做法和亮点工作汇报100 篇五

---县三小党支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典型做法和亮点工作

汇 报 材 料

一、开展“暖心行动”,温暖孩子的心

一是每年期开展一次“送温暖,迎新年”活动。2014年元旦来临之际,在“送温暖,迎新年”活动中,党员们为孩子们穿戴上精心准备的帽子、围巾、手套等生活学习用品,在寒冷的冬季为孩子送上一份浓浓的师爱,让这些孩子感受到了来自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二是每学期开展一次“暖心行动”入户家访活动。3月初,我校对近百名留守儿童、单亲儿童、寄宿儿童、贫困生、学困生、残疾儿童开展了一次“暖心行动”入户家访活动。共有20名党员和18名群众教师参与,每2名教师对照任务分配表,对指定班级的5名学生开展入户家访。共访问了全校19个班,100多名学生家长,详细记录了学生需要解决的学习和生活方面的问题,传递了爱心,改善了师生关系,增进了家校间的理解和信任。

二、成立县三小志愿者联盟,发扬志愿服务奉献精神

上一篇:2018上海普陀二模优秀作文下一篇:apqp第一阶段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