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子咏喇叭教案设计(9篇)
1.朝天子咏喇叭教案设计 篇一
《朝天子·咏喇叭》教案一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自《诗经》起,经两汉、六朝、唐宋元明清,到现在,将这些诗堆叠排列起来就像那蜿蜒起伏的长城,读这些诗就像长城那样绵延不绝。诗歌是情感的产物,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都会产生不同的心情,创造出不同的诗篇。今天就让我们来踏寻古人的足迹,推测名人心情,欣赏名作之境界。
二、学习散曲《朝天子·咏喇叭》
朝天子·咏喇叭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那里去辩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1、作者作品介绍:
作者王磐(1470?—1530?),字鸿渐,号西楼,高邮(今江苏高邮)人。他出身富家,但不喜豪华,不乐仕进,雅好词曲,精通音律,著有《王西楼乐府》。所作散曲清俊秀美,语言幽默,其中有些作品反映了明代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和悲惨的现实生活。
这首散曲作于明代武宗正德年间,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宦官装腔作势地丑恶面目,同时也揭露了他们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2、听配乐朗诵。
3、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4、学生结合注释试着理解全诗。
喇叭和唢呐,曲儿虽然小,腔调却很大。
官船来往乱糟糟,全靠你来抬身价。
军人听了军人愁,百姓听了百姓怕。
哪里能辨别出真和假?
眼看着吹翻了这一家,又吹伤了那一家,又吹得水流干枯鹅也飞跑啦
5、学生诵读全诗。
6、品味全诗。
《朝天子·咏喇叭》是明代王磐的一首以辛辣的讽刺手笔所写成的散曲。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宦官当权,欺压百姓,行船时常吹起号头来壮大声势。这支散曲就是为了讽刺宦官而作。诗中表面上写的是喇叭和唢呐,实则处处写的都是宦官。“曲儿”比喻宦官的地位低下,“腔大”比喻他们的仗势欺人;“军愁”“民怕”说明他们走到哪里,就给哪里带来灾难;“水尽鹅飞”则形容他们把百姓欺压得倾家荡产。整首曲子虽然没有正面提到一个宦官的字样,但是却活画出了他们的丑态,在轻俏诙谐中充满了对宦官的鄙视和愤慨,道出了百姓的心声。
好的咏物诗一般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咏物维肖,即咏什么要能抓住特征,让读者相信确实是所咏之物;二是要有所寄托,不是为咏物而咏物,而是通过咏物,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三是咏物和寄托的关系要处理好,即“不即不离”。王磐的这首《朝天子·咏喇叭》就是符合要求的好作品。
首先看它咏得像不像。小令第一层说喇叭、锁呐的特征是“曲儿小腔儿大”,这是喇叭最突出的特征,一“小”一“大”的对比中,也流露出作者的爱憎之情。小令的第二层说喇叭、锁哪的用途,是为来往如麻的官船抬声价,即为官方所用。“声价”即名誉地位,按理应是客观评价;而这里却要“抬”,就说明喇叭、锁呐的品格是卑下的。小令第三层展示喇叭、锁呐用途的另一面:为害军民,即在为官船抬声价的同时,肆意侵害军民的利益,让老百姓一听到喇叭、锁呐之声就不寒而栗,胆战心惊。小令最后一层写喇叭、唢呐吹奏的结果: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直吹得民穷财尽,家破人亡。通篇咏喇叭咏得真切,咏得让人信服。
再看它是不是有所寄托。这首小令是作者目睹了往来于运河之上的宦官的种种恶行后的借题发挥之作,是有所寄托的。喇叭和宦官不同类,但喇叭的“曲儿小腔儿大”与宦官的“本事小来头大”却有共同点,于是作品在物与人之间找到共性,作者实际上是比照着宦官的嘴脸咏喇叭的:以吹(虚张声势)为特征,是官方害民的帮凶,到处作威作福,惹得军民共忿,直到吹得天昏地暗、江山动摇。作者在对宦官害民的现实黑暗进行揭露的同时,也向最高统治者发出警告,其批判锋芒是很尖锐的。所以说这首小令的思想内涵是丰富而深刻的。
这首作品不是为咏物而咏物,它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强烈的感情色彩,是在传达一种反抗的呼声,而这些思想内涵都包融在咏物之中。作品是在批判宦官害民,但终于没有点破,结论留待读者思而得之,既痛快淋漓又含蓄有力,这就是“不即不离”。
《朝天子·咏喇叭》教案二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王磐和散曲的文学常识;体会散曲中诙谐讽刺性的语言。
2、反复诵读,品味散曲的艺术美,把握散曲的主题思想。
3、了解本曲借物咏怀,体会人民对贪官污吏的痛恨之情。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方法:
朗读、研讨。
课型:
新授课。
课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
《朝天子》这首散曲选自《散曲丛刊·王西楼乐府》,表面是吟咏喇叭,实际是借物咏怀。朝天子,曲牌名。咏喇叭,散曲题目名。
二、整体感知
1、王磐(约1470—1530),字鸿渐,号西楼,江苏高邮人,明代散曲家。他出身仕宦家庭,但不喜豪华,厌弃科举,故未曾做官。他好读书,精通琴、棋、书、画,在寄情山水、吟诗作画中度过一生。其作品多以山水和闲适的生活为题材,间或有同情百姓疾苦之作,《朝天子·咏喇叭》即其中之一。王磐有《王西楼乐府》一卷,其艺术风格骚雅清俊、放逸诙谐,多用民间口语,妙趣横生。
2、背景资料:当时大宦官刘瑾当权,派出大批宦官到各地盘税查矿,搜刮民财,闹得鸡犬不宁。老百姓以及一些小官,听到他们的喇叭声就恐惧万分,作者就以此为题,揭露他们的丑态,在轻俏诙谐中充满了对宦官的鄙视和愤慨。
3、教师范读,指导朗读。
三、细读品味
1、“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先写“吹”之声,“曲儿小腔儿大”。
2、“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一个“抬”字出神入化,与“喇叭,唢呐”相呼应,讽刺格外尖刻辛辣。
3、“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写出了人民的痛恨之深。
4、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最后点出“吹”的恶果,百姓家破人亡,表达对“吹”的憎恨,点明了全文主旨。
四、合作探究
对这首散曲的思想感情应如何理解?
明确:全曲在戏谑中寄憎恨之情,于诙谐里寓抨击之意,题材新颖,寓意深刻。例如:通过“曲儿小腔儿大”的对比,使“喇叭,唢呐”及所影射的对象——宦官穷形尽相,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宦官本是宫廷中供使唤的奴才,地位本来低下,却倚仗皇帝的宠幸大摆威风,专权作恶。一个“腔”字,道出了喇叭和宦官的共同特征,把那些贪官污吏的丑恶本质刻画得入木三分。“乱如麻”三字则把宦官酷吏横冲直撞的骄横神态描摹殆尽。而在“全仗你抬声价”中,一个“抬”字出神入化,与“喇叭,唢呐”相呼应,讽刺格外尖刻辛辣。
五、教师小结
这首散曲表面是是吟咏喇叭,实际上是借物咏怀,讽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的痛恨之情。
诵读古诗词,我们可以走进祖国的高山大川,徜徉于故乡的小桥流水;我们可以放眼纷繁的社会,关注多彩的人生;我们可以倾心人际的交往,领略丰富的生活??我们欣赏,我们体验,我们思考。古诗词犹如那“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提高了我们的修养。
六、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这首散曲
2.朝天子 咏喇叭原文 篇二
诗中表面上写的是喇叭和唢呐,实则处处写的都是宦官。“曲儿”比喻宦官的地位低下,“腔大”比喻他们的仗势欺人;“军愁”“民怕”说明他们走到哪里,就给哪里带来灾难;“水尽鹅飞”则形容他们把百姓欺压得倾家荡产。整首曲子虽然没有正面提到一个宦官的字样,但是却活画出他们的丑态,在轻俏诙谐中充满对宦官的鄙视和愤慨,道出百姓的心声。
朝天子 咏喇叭原文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唢呐 一作:锁呐;声价 一作:身价)
军听军愁,民听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这家,吹伤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译文
喇叭和唢呐,吹的曲子虽短,声音却很响亮。官船来往频繁如乱糟糟的麻,全凭借你抬高名誉地位。
队听队发愁,百姓听百姓害怕。哪里会去辨别什么真和假?
眼看着使有的人家倾家荡产,使有的人家元气大伤,直吹得水流干鹅飞跑,家破人亡啊!
译文二
喇叭锁呐呜呜哇哇,曲儿小来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凭你来抬声价。
军人听军人愁,百姓听百姓怕。能到哪里去分真和假?
眼睁睁吹翻这家,吹伤那家,只吹得江水枯竭鹅飞罢!
注释
1.朝天子:曲牌名。
2.喇叭:铜制管乐器,上细下粗,最下端的口部向四周扩张,可以扩大声音。
3.唢呐:写作“锁呐”,管乐器,管身正面有七孔,背面一孔。前接一个喇叭形扩声器。民乐中常用。
4.曲儿小:(吹的)曲子很短。腔儿大:(吹出的)声音很响。曲儿小腔儿大是喇叭、唢呐的特征。本事很小、官腔十足是宦官的特征。
5.官船:官府衙门的船只。乱如麻:形容来往频繁,出现次数很多。
6.仗:倚仗,凭借。你:指喇叭、唢呐。抬:抬高。声价:指名誉地位。(宦官装腔作势,声价全靠喇叭来抬。而喇叭其所以能抬声价,又因为它传出的是皇帝的旨意。矛头所指,更深一层。也暗示其狐假虎威的嘴脸。)
7.军:指队。愁:发愁。因受搅扰而怨忿。旧时皇帝为加强对队统帅的控制,常派宦官监军,以牵制队长官的行动,十分讨厌。
8.哪里:同“那里”。辨:分辨、分别。甚么:同“什么”,疑问代词。共:和。
9.眼见的:眼看着。吹翻这家:意思是使有的人家倾家荡产。
10.吹伤那家:使有的人家元气大伤。
11.水尽鹅飞罢:水干,鹅也飞光。比喻民穷财尽,家破人亡。这是宦官害民的严重后果。水尽鹅飞,“官船”就不能长久来往,这也是对最高统治者的警告,比喻家破人亡。
3.朝天子咏喇叭原文译文 篇三
朝天子·咏喇叭
作者:王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往来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注释 1.朝天子:曲牌名。
2.唢呐:与喇叭相似的一种乐器。这里喇叭和唢呐都隐指宦官。
3.水尽鹅飞罢:形容把百姓的财产搜刮干净。
今译 喇叭和唢呐,曲儿虽然小,腔调却很大。
官船来往乱糟糟,全靠你来抬身价。
军人听了军人愁,百姓听了百姓怕。
哪里能辨别出真和假?
眼看着吹翻了这一家,又吹伤了那一家,又吹得水流干枯鹅也飞跑啦!
解说 明朝正德年间,宦官当权,欺压百姓,行船时常吹起号来壮大声势,这支散曲就是为了讽刺宦官而作。
4.朝天子咏喇叭教案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调动学生古诗朗读技巧方面的积累,恰当划分诗词曲的朗读停顿 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领会诗情,品味诗韵。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提升审美情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中感受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恰当划分诗词曲的朗读停顿,感受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提升审美情趣。【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代诗歌是我国传统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不仅记录了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风情,而且下载着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情绪和心理记忆。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踏进诗歌艺术的殿堂,去寻觅属于我们的那份真心感动。
二、走进作者:
王磐(约1470~1530)明代散曲家。字鸿渐。号西楼。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富室,好读书,曾为诸生,嫌拘束而弃之,终身不再应举作官,纵情于山水诗酒。性好楼居,筑楼于高邮城西僻地,常与名士谈咏其间,因自号“西楼”。他工诗能画,尤善音律,脱口而出,即合格调;常常丝竹觞咏,彻夜忘倦;性格飘洒,一时名重。
三、预习检测:
学生齐读本曲,要求读准字音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五首古诗,揣摩停顿,小组商讨难读诗句的停顿。2.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议。
朝天子•咏喇叭
王磐
喇叭,/唢哪,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五、合作探究:
对这首散曲的思想感情应如何理解?
六、精读品析:
1、“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先写“吹”之声,“曲儿小腔儿大”
2、“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一个“抬”字出神入化,与“喇叭、唢呐” 相呼应,讽刺格外尖刻辛辣。
3、“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写出了人民的痛恨之深。
七、拓展延伸 :
板书设计: 朝天子 咏喇叭 王磐
吹之声:曲小腔大
吹之功:抬高身价
5.朝天子咏喇叭教案设计 篇五
快活三过朝天子四换头
作者:元无名氏朝代:元体裁:散曲 良辰媚景换今古,
赏心乐事暗乘除,
人生四事岂能无?
不可教轻辜负。
唤取,伴侣,
正好向西湖路,
花前沉醉倒玉壶,
香逦恚红飞雨。
九十韶华,人间客寓,
把三分分数数,
一分是流水,
二分是尘土,
不觉的春将暮。
西园杖屦,
望眼无穷恨有余,
飘残香絮,歌残白,
海棠花底鹧鸪,
杨柳梢头杜宇,
6.朝天子卞和翻译 篇六
作品原文
【中吕】朝天子
卞和、抱璞,只合荆山坐。三朝不遇待如何?两足先遭祸①。传国争符,伤身行贷,谁教献与他②。切磋、琢磨,何以偷敲破③。
作品翻译注释
①“卞和”三句:春秋楚人卞和在楚山(即荆山,在今湖北),发现了一块玉石(即璞),拿去献给楚厉王,厉王以为是石头,砍掉了他的左足。武王即位,他又去献璞,结果又被砍掉右足;到文王时,他抱着这块玉石在荆山下痛哭,文王知道了,叫人剖开石头果然得到宝玉,就命名为和氏之壁。
② “传国争符”三句:和氏壁后为秦王所得,刻为玉印,号传国玺,为权力的象征,以后许多野心家为此争战不休。“行贷”,意为贿赂,巴结国王想得点好处。这句话是倒装,意思说,你毁坏自己的身体去行贿,结果造成后世争战不休。
③切磋、琢磨,何以偷敲破:与其让文王去切呀、去磨呀,还不如偷偷将它敲破。
作品简析
这首《朝天子·卞和》是薛昂夫咏史小令二十首中的一首。它通过卞和献璧、身遭不幸的故事,旁敲侧击地讽刺、揭露了忠奸不辨,滥施刑罚的封建统治者。
卞和献璞的故事一向被看作为才士不遇的悲剧,卞和一向为人们深切同情。这支曲子却全然有不同的`看法。在这支曲子里,卞和成为揶揄、指责的对象。他的献璞,是一种愚行,于自己是行货谋私,自讨苦吃,于社会是助长不义,流毒后世。这支小令表现了作者对封建帝王是非不分、贤愚不识,滥用刑罚、扼杀人才的极大愤慨。
作者简介
薛昂夫
7.朝天子咏喇叭教案设计 篇七
【原文】
梵宫,晚钟;落日蝉声送。半规凉月半帘风,骚客情尤重。何处楼台,笛声悲动?二毛斑秋夜永。楚峰,几重?遮不断相思梦。
【译文】
寺庙里传来傍晚的钟声,一阵阵蝉鸣送走了落日。半轮凉月升起,半帘夜风吹来,触发起诗人的满怀愁绪。什么地方的楼台上,传来悲怨的笛声?鬓发早已斑白秋夜这样漫长。巫山神女虽相隔重重山峰,也遮不断对她相思的梦。
【赏析一】
开头两句说:佛寺中晚钟响了,意味着薄暮降临,秋夜就要到来,一种苍茫、孤独之感暗暗产生。
第三句写落日时,秋日的蝉声一阵阵传来,点明秋令。接下来写秋夜典型的景色:半轮凉月升起,半帘夜风吹来,自然触发起诗人的满怀愁绪;写作者自己头发花白,已成黑白二毛,还孤独地守在漫漫秋夜中,心中充满了隐痛。
元曲作家。生卒年不详。孙楷第《元曲家考略》根据元·仇远《金渊集》卷二《和李致远君深秀才》诗,以为李致远为溧阳(今属江苏省)人,当名深字致远。
一生不得意,但因穷忘忧,孤傲清高。与文学家仇远相交甚密。
【赏析三】
李致远,生平事迹不详。何梦华抄本《太平乐府》注云“江右(今江西)”至元中,客居溧阳(今属江苏)。存小令26首,套数4篇及杂剧《还牢未》。仇远相交甚密。据仇远写给李致远的《和李志远君深秀才》诗中说他“有才未遇政绩损”“亦固穷忘怨尤”“一瓢陋巷誓不出,孤云野鹤心自由”,可以看出他仕途不顺,一生郁郁不得志,但性格孤傲清高。《太和正音谱》列其为曲坛名家,评其曲曰:“如玉匣昆吾。”
8.咏华山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篇八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认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新词。
3、通过朗读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并能诗文对照,背诵古诗。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7个生字。
2、能诗文对照,背诵古诗。
三、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电脑课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在《宝莲灯》中,沉香救母劈开的是哪座山。今天,老师想领你认识这一座山,它的名字叫“华山”。(板书:华山)领读,指出“华”是多音字。
2、你们去过华山吗?那咱们就一起去看看吧!(放视频)说说华山给你的感受。
教师解说:这就是华山,它在我国陕西省。你看,华山又高又险,难怪人们称它是“奇险天下第一山”。登华山的路只有一条,而且曲曲折折,可难走了!所以,要登上华山,是很不容易的。但在古时候,有个7岁的小孩不仅登上了华山,还把自己登山的感受写成了一首诗,题目就是咏华山。(板书:咏)
3、齐读课题,解释“咏”。
(二)过程
1、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诗的作者是谁?寇准,出示读音,读清楚。(3)说说文中有什么地方你不懂?
2、再读课文
(1)分段读课文,一组一段。
过渡:那你想不想跟小寇准去登华山,看看山顶的景色?
3、以读代讲,理解课文
(1)出示: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
谁来读一读。出示“艰难”一词,什么意思?刚才我们看到,华山直插云霄,只有一条路上山,所以爬华山是……(艰难),谁再来读一读这句话。评价。全班读。
(2)先生和小寇准爬呀爬呀,终于爬上了山顶。他说了哪一句话?出示“啊!华山真高哇!”
指名读。
出示华山课件:如果你就站在这么高的山顶,你想怎么来读这句话?(指名读)
教师范读,指名读。强调两个感叹号的读法,再指名读,齐读,充分感悟华山的高。
(3)小寇准站在山顶上,看到了什么?“除了蓝天„„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出示“远远近近”,“远远近近的山”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山高),读一读(指名读,全班读);
出示“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请同学们用白纸画一画这幅图。指名生上黑板来画一画,说说你理解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白云在哪里?(山腰),齐读“山腰”,这说明华山怎么样?(高)读一读这句话。
(4)请生有感情地读第二段。
(5)如果你现在就是小寇准,站在高高的华山顶上,看到这么壮观的景色,你想说什么?(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6)你们被华山的景色迷住了,不由自主地就想赞美,这种感受就是“情不自禁”!指导读“情不自禁”(提示禁是前鼻音),文中的小寇准也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出示“吟诵”,“吟诵”就是有感情地诵读,请学生复述吟诵的意思,赞美起华山来,不过他赞美华山的是一首诗。咱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吧!(出示古诗)
(7)读古诗
指导“更”、“与”、“齐”、“首”的读音与意思。读一读全诗,它的意思课文中有,说说在哪。
古人的吟诵是摇头晃脑,让我们也来试一试。你们能边做动作边读吗?谁来试一试?全班试一试,全班试着背一背。
(8)小朋友们读得真好,想不想读一读全文。全班读。
过渡:真棒,剩下的下节课讲,现在我们书写,我相信你们书写绝不逊色于你们读书的水平。
4、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说一说我们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请生读一读,谁来做 3 小老师,带着读一遍。
(2)去掉拼音你们还认得吗?读一读。(3)出示字爬山游戏,开火车读一读。(4)小组交流:怎么记住这些字?
(5)“岁”字如何记,学习“山字头”,山字头要小,稍微宽一点,为了给“夕”遮雨,学生书空,描红。
(6)“称”是“禾苗旁”,稍微比右边小一点,书空,描红。
四、板书
huà
咏华山
寇准
艰难
远远近近
高
山腰
情不自禁
9.朝天子咏喇叭教案设计 篇九
教学设计
襄阳市襄州区张湾街道办事处云湾光彩小学
彭瑜
学习目标:
1.熟读《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2.对照译文初步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
3.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合作、交流的能力。学习重点:熟读古诗。学习难点:理解课文内涵。学习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让学生收集陶渊明的资料。学习流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爱听歌吗?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欢快的歌曲。请同学们认真听,看谁能听出这首歌中向我们介绍的是哪一位神话故事当中的人物。
2.播放歌曲《精卫填海》。3.听出来了吗?说一说。
4.出示图片,讲精卫的故事,引出陶渊明。5.板题:《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
二、初识古诗,整体感知。
1.走近陶渊明,学生展示课前收集到的关于陶渊明的资料 2.学生展示。
3.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学会了如何收集对自己有用的信息,真棒!老师为你们点赞!4.走进课文,感受陶渊明的精神世界。听范读,初始文。
5.师:在古诗当中,除了有神鸟精卫以外,还有一位神话故事中的任人物,那就是刑天。
6.介绍刑天。
三、初读古诗,掌握读音。
1.自由读,教师巡回指导。明确学习任务:读课文。强调要求: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指名读,教师随时订正错字。3.集体读。
四、熟读古诗,感受韵律。(1)学生在小组内研讨、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朗读的方法:停顿长短,声调高低,语速快慢,声音强弱;要求朗读展示的时候,方式新颖。)
(2)边展示,边引导学生学会评价,表达感受。(3)教师指导:
*读的要求:正确、通顺、有感情。
*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朗读示范。
(4)巩固练习:全班一起再次朗读。(放背景音乐)
五、细读古诗,体会意境
1、结合诗后注解,再一次细细品读,感受诗中意境。
2、结合自身谈谈你明白的道理,在组内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交流。
六、诵读古诗,感悟升华
1.带有感情地诵读古诗,体现诗中的意境。2.评选优秀的诵读小组和个人诵读者。
七、拓展与交流。
1.补充资料:传说中的神鸟。
【朝天子咏喇叭教案设计】推荐阅读:
朝天子咏喇叭教学设计10-16
朝天子·咏喇叭原文11-14
朝天子咏喇叭的全诗12-21
中吕?朝天子,中吕?朝天子王磐,中吕?朝天子的意思,中吕?朝天子赏析11-01
朝天子秋夜吟翻译06-15
《朝天子》原文阅读及翻译12-18
喇叭沟门之旅作文10-17
喇叭与军号的寓言故事12-02
pet喇叭网生产线简介10-23
我身边的大喇叭作文400字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