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外安全调查报告

2024-07-30

校内外安全调查报告(共12篇)

1.校内外安全调查报告 篇一

学校校内安全情况调查及改进措施

我校全名浙江警察学院,坐落于杭州钱塘江南岸滨江高教园区,是浙江省唯一的公安本科院校。由于我校是专业型公安院校,所以我院认真贯彻“从严治警,从严治校”的方针,建立健全学生警务化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组织和定期指导检查学生大队贯彻条令、条例、规章制度和警务化管理工作情况,维护学院正常的教学、工作、生活秩序。

正由于我院的特殊性,所以调研学校校内的安全情况就要从不同的角度来考虑。首先明确学校是一个人群密集程度相对较高的区域,所以,校内安全情况就相对比较重要。因此校园的安全不仅仅关系到学校日常教学、科研、生活秩序,同时也关系到学生的自身利益。所以,有理由加强对校园安全现状的分析,认真查找原因,努力创建和谐平安校园显得尤为重要。

校园校内安全,我个人总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校内消防安全问题。消防安全包括消防制度、消防设施和消防应急措施建设。由于人员聚居密度高,校园消防安全,就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教学场所、办公场所、学生公寓、食堂、超市等人群聚集的地方的消防安全尤为重要。如果因为消防措施管理不到位,造成人员的不良习惯或者无意识的过失,在室内抽烟、违规使用电器或因电器、电路老化造成短路起火的火灾,可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另外,消防设施,如消防器材、安全通道及标识等如果存在配备不到位或不完善的问题或者由于消防制度不完善,一旦发生重大事故,无法及时弥补即成的消防事故,进而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因此消防安全的建设应引起学校高度重视。

二.校园治安问题。校园治安问题分为校园内自身引发和校园外部力量进入导致两种类型。大学校园的开放性和综合性,首先的结果就是学校人员集中且构成复杂,其结构犹如一个小社会。校园常见的治安问题有:1.意外事故,包括教学训练损伤和不可抗力造成的事故;2.违法、违纪、犯罪的行为,包括学生的个人行为和外来的其他人员的行为;3.非正常死亡案件。4.严重违反校规校纪;近来年,学生非正常死亡案件呈上升趋势,究其原因是学生情绪波动或者意外失足造成的意外死亡,同时因非正常死亡引起的死亡者亲属朋友扰乱学校正常学习秩序的事件也应引起重视。

三.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学校里学生聚集,在食堂就餐相对比较集中,食堂食品卫生关系到到校师生的身体健康,搞好学校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对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身体键康和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四.网络舆论安全。随着因特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在人们学习生活中越来越占据重要的地位。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上流行的对社会问题不同看法的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互联网发展到今天,网络信息安全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而教育系统历来是敌对势力渗透和破坏的重点,我校作为一个专业的公安院校、政治院校,政治立场首先就要坚定。及时监测网络舆情、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建立舆情预警机制将有效地确保校园网络信息安全。树立学生的网络舆情安全意识,不造谣、不传谣的同时,以自身的做好网舆的正确引导,为将来的公安工作打一个基础。

五.特种设施设备的管理安全及其他。特种设备包括许多,其中包括锅炉,电梯等,结合我院的实际,我个人认为还应包括枪支和弹药以及实验设施的安全。特种设置设备涉及校园内生命安全,枪支弹药同时可能影响社会安全,所以特种设施设备的管理一定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确保安全。

虽然相对于普通院校的校园安全,我院相对做得更加合理安全。但是即使面对一个安全的校园,我们也应居安思危,不仅在制度上改进管理,在学习生活上改进作风,更加要在管理上严格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平安校园。面对这以上我总结的五点校园安全方面,我个人提几点措施及改进建议。

首先,消防制度上墙,定期管理寝室违禁物品,提高学生消防意识,同时做好消防工作,以防火灾发生,做好补救措施。

其次,加大校园的视频监控的投入,加大校园准入与巡查的管理力度,严肃纪律,同时也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学习生活环境。

第三,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管理学校食堂,建立食堂投诉机制及评测机制,对于不合格或者有食品卫生情况的食堂责令整改,严肃对待。第四,加大网络舆论安全意识的教育,严肃纪律,加强管理和引导,建立网络监管部门定期检查。

最后,严格遵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加强领导的重视程度,建立补救机制和责任问责机制,最终努力建设平安校园。

2.校内外安全调查报告 篇二

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环境中,信息的重要性被广泛接受,信息系统在商业和政府组织中得到了真正的广泛的应用。 许多组织对其信息系统不断增长的依赖性,加上在信息系统上运作业务的风险、收益和机会,使得信息安全管理成为信息化管理越来越关键的一部分。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安全形势,世界各国高度重视信息安全保障。 2015年已然过半,在安全行业,不同规模的攻击者,无论是技术还是组织都在快速提升。 相比之下美国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比较完善,信息保障已成为美军组织实施信息化作战的指导思想。

国际上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80年代有了较快的发展,90年代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目前世界上有近300个国际和区域性组织制定标准或技术规则, 与信息安全标准化有关的组织主要有几个: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EC(国际电工委员会)、ITU(国际电信联盟)、IETF(Internet工程任务组)等。 除了上述标准组织, 世界各国的官方机构和行业监管机构还有许多信息安全方面的标准、指引和建议的操作实践。

2 国外 IT 新技术信息安全

随着全球信息化浪潮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正在经历一场新的革命,使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虚拟化、云计算、物联网、IPv6等新技术、新应用和新模式的出现, 对信息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拓展了信息安全产业的发展空间。 同时,新技术、新应用和新模式在国外市场的全面开拓将加快国外信息安全技术创新速度, 催生云安全等新的信息安全应用领域,为国外企业与国际同步发展提供了契机。

2.1 云计算

“云安全 ”是继 “云计算 ”、“云存储”之后出现的 “云 ”技术的重要应用,已经在反病毒软件中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发挥了良好的效果。 在病毒与反病毒软件的技术竞争当中为反病毒软件夺得了先机。 云安全联盟CSA是在2009年的RSA大会上宣布成立的,云安全联盟成立的目的是为了在云计算环境下提供最佳的安全方案。 同时云安全联盟列出了云计算的七大安全风险:(1) 数据丢失 / 泄漏;(2)共享技术漏洞;(3)内部控制;(4)账户、服务和通信劫持;(5)不安全的应用程序接口;(6)没有正确运用云计算;(7)透明度问题。

2.2 虚拟化

咨询公司Gartner将虚拟化技术列为2013年十大战略技术第一位,而在2014年初发布预测中,更是大胆断言到2015年20%的企业将不再拥有IT资产,因为多个内在关联的趋势正在推动企业去逐步减少IT硬件资产,这些趋势主要是虚拟化、云计算服务等。 而虚拟化技术,作为云计算的一个支撑技术,必将成为未来最重要的最值得研究的IT技术之一。 虽然目前针对各组件安全的保护措施不少, 但是从CVE的公告中可以看出安全威胁仍然存在。 目前针对虚拟化环境的主要威胁有三类: 逃逸威胁、 流量分析与隐蔽信道以及Host OS与Guest OS之间的共享问题。

2.3 物联网

物联网和互联网一样,都是一把“双刃剑”。 物联网是一种虚拟网络与现实世界实时交互的新型系统,其特点是无处不在的数据感知、 以无线为主的信息传输、智能化的信息处理。 根据物联网自身的特点,物联网除了面对移动通信网络的传统网络安全问题之外,还存在着一些与已有移动网络安全不同的特殊安全问题。 这是由于物联网是由大量的机器构成,缺少人对设备的有效监控,并且数量庞大,设备集群等相关特点造成的,这些特殊的安全问题主要有几个方面:(l) 物联网机器 / 感知节点的本地安全问题;(2) 感知网络的传输与信息安全问题;(3)核心网络的传输与信息安全问题;(4)物联网应用的安全问题。

2.4 IPv6

为适应Intemet的迅速发 展及对网络 安全性的 需要,由IETF(The Internet Engineer Task Force)建议制定的下一代网际协议(IPNext Generation Protocol,IPng),又被称为IP版本6(1Pv6),除了扩展到128位地址来解决地址匮乏外,在网络安全上也做了多项改进,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由于IPv6与IPv4网络将会长期共存, 网络必然会同时存在两者的安全问题, 或由此产生新的安全漏洞。已经发现从IPv4向IPv6转移时出现的一些安全漏洞,例如黑客可以使用IPv6非法访问采用了IPv4和IPv6两种协议的LAN的网络资源, 攻击者可以通过安装了双栈的使用IPv6的主机, 建立由IPv6到IPv4的隧道,绕过防火墙对IPv4进行攻击。

3 国外信息安全发展趋势

据Gartner分析, 当前国际大型企业在信息安全领域主要有几个发展趋势:(1) 信息安全投资从基础架构向应用系统转移;(2) 信息安全的重心从技术向管理转移;(3)信息安全管理与企业风险管理、内控体系建设的结合日益紧密;(4)信息技术逐步向信息安全管理渗透。结合大型企业信息安全发展趋势, 国际各大咨询公司、厂商等机构纷纷提出了符合大型企业业务和信息化发展需要的信息安全体系架构模型,着力建立全面的企业信息安全体系架构,使企业的信息安全保护模式从较为单一的保护模式发展成为系统、全面的保护模式。

4 国外信息安全总结

信息安全在国外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次,国外的信息安全总体发展领先于国内,特别是欧美,研究国外的信息安全现状有助于我国的信息安全规划。 国外的主流的信息安全体系框架较多, 都有其适用范围和缺点,并不完全符合我国现状,可选取框架的先进理念和组成部分为我国所用, 如IATF的纵深防御理念和分层分区理念、ISO27000的信息安全管理模型、IBM的安全治理模块等。

5 国内信息安全综述

目前,国家开始高度重视信息安全问题,以等级保护和分级保护工作为主要手段,加强我国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安全保障水平。 目前我国信息于网络安全的防护能力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许多应用系统处于不设防状态,信息与网络安全,目前处于忙于封堵现有信息系统的安全漏洞,要解决这些迫在眉睫的问题,归根结底取决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

6 国内信息安全标准

国内的安全标准组织主要有信息技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ITS)、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下辖的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工作委员会、公安部信息系统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委员会等部门。

在信息安全标准方面,我国已发布了《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公钥基础设施在线证书状态协议》、《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公钥基础设施证书管理协议》 等几十项重要的国家信息安全基础标准, 初步形成了包括基础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测评标准在内的信息安全标准体系框架。

7 国内 IT 新技术信息安全

7.1 云计算

目前我国的云计算应用还处于初始阶段,关注的重点是数据中心建设、虚拟化技术方面,因此,我国的云安全技术多数集中在虚拟化安全方面,对于云应用的安全技术所涉及的还不多。 虽然当前众多厂商提出了各种云安全解决方案,但云安全仍处于起步阶段,除了可能发生的大规模计算资源的系统故障外,云计算安全隐患还包括缺乏统一的安全标准、适用法规、以及对于用户的隐私保护、数据主权、迁移、传输安全、灾备等问题。

7.2 虚拟化

由于虚拟化技术能够通过服务器整合而显著降低投资成本,并通过构建内部云和外部云节省大量的运营成本,因此加速了虚拟化在全球范围的普及与应用。 目前许多预测已经成为现实:存储虚拟化真正落地、高端应用程序虚拟化渐成主流、网络虚拟化逐渐普及、虚拟化数据中心朝着云计算的方向大步迈进、管理工具比以往更加关注虚拟数据中心。 在虚拟化技术应用方面,企业桌面虚拟化、手机虚拟化、面向虚拟化的安全解决方案、 虚拟化推动绿色中心发展等领域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发展势头比之前预想的还要迅猛。

7.3 IPv6

我国IPv6标准整体 上仍处于 跟随国际 标准的地位,IPv6标准进展与国际标准基本一致, 在过渡类标准方面有所创新(如软线技术标准和IVI技术标准等),已进入国际标准。 中国运营企业在IPv6网络的发展,奠定了中国在世界范围内IPv6领域的地位, 积累了一定的运营经验。 但总体来看,我国IPv6运营业发展缓慢,主要体现在IPv6网络集中在骨干网层面, 向边缘网络延伸不足, 难以为IPv6特色业务的开发和规模商用提供有效平台。 此外,由于运营企业积极申请IPv4地址,或采用私有地址,对于发展IPv6用户并不积极,直接影响了其他产业环节的IPv6投入力度。

8 国内信息安全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信息资源安全以及个人信息安全等问题与日俱增,应用安全日益受到关注,主动防御技术成为信息安全技术发展的重点。

第一,向系统化、主动防御方向发展。 信息安全保障逐步由传统的被动防护转向 " 监测 - 响应式 " 的主动防御,产品功能集成化、系统化趋势明显,功能越来越丰富,性能不断提高;产品问自适应联动防护、综合防御水平不断提高。

第二,向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计算技术的重心从计算机转向互联网, 互联网正在逐步成为软件开发、部署、运行和服务的平台,对高效防范和综合治理的要求日益提高,信息安全产品向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网络身份认证、安全智能技术、新型密码算法等信息安全技术日益受到重视。

第三,向服务化方向发展。 信息安全内容正从技术、产品主导向技术、产品、服务并重调整,安全服务逐步成为发展重点。

9 国内信息安全总结

3.关注石油企业内外网安全 篇三

国家特别重视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确立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基本指导思想,明确要求“重点保护基础信息网络和关系国际安全、经济命脉、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重要信息系统,抓紧建立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制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管理办法和技术指南。要重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对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的潜在威胁、薄弱环节、防护措施等进行分析评估。”

现实工作中,企业员工的违规使用行为往往会导致重要信息意外泄露,给企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特别是对于国有石油企业而言,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业务系统的稳定运行直接关系着社会秩序稳定,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长远发展。国有石油企业网络安全建设在满足自身业务安全需求的基础上,必须遵循国家提出的等级保护等合规性工作要求。复杂的外部环境和来自于国家的合规性要求,这些使得石油企业都迫切需要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保证网络基础设施与业务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网络安全防护技术与产品多种多样,但是没有一种独立的解决方案能够满足石油企业信息安全上的需求,只有将多种安全防护技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充分发挥其各自作用。通过将各种安全防护技术统一、全盘考虑,能够避免出现彼此之间相互抵触,导致防护水平降低现象出现。实现1+1>2的防护效果,切实保障石油企业网络信息安全。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石油企业网络安全工作中,即要对所面临的对手——安全威胁与挑战有着深刻的理解,更要对自身业务系统脆弱性与安全需求有清晰的认识。为了明确问题范围,深入理解企业当前面临的安全风险与问题,明确自身安全需求,石油企业首先要对各个业务系统进行安全评估。评估方面应当涵盖IT基础设备的各个方面,包括网络设备、服务器、应用系统、终端设备、互联网出口、管理制度与规范等多个方面的内容。通过进行安全评估与风险分析,明确安全风险的范围、内容与严重程度,确定工作目标与工作重点。在开展风险评估工作的同时,还应与有关部门合作,对已经定级应用系统开展等级保护测评工作,对新上线系统进行定级备案,满足合规性要求。

网络安全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石油企业应以“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作为工作指导思想,按照由外到内、层层深入、分区防护、纵深防御的思路进行网络安全防护建设。

首先,应当明确不同工作内容的范围。网络安全工作纷繁芜杂,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工作内容。对于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与备份恢复等方面的工作内容,由各应用系统建设与维护人员考虑。对于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等具有一定共性安全内容,进行统一规划,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防护,制定标准的IT服务管理规范进行统一管理。石油企业网络安全工作的第一步应当界定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边界,对进入网络内部的途径进行梳理,对互联网出口按照统一标准进行管理,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安全防护。互联网出口是外部用户访问企业信息系统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安全威胁进入企业网络的重要途径。出口越多,入侵者进入内部网络的途径就越多,安全隐患也越多,在运维过程中也难以统一管理。针对互联网出口多、互联网出口安全防护标准不一致,容易受到外部入侵等安全威胁的问题,可以采用统一互联网出口的策略。石油企业应根据用户及应用系统的使用需求,对互联网出口进行统一规划,制定统一的出口防护标准,并按照标准进行统一安全防护。通过对互联网出口统一规划、统一防护、统一管理,可以减少入侵者通过网络接入企业内部网络的途径,提高企业网络边界安全防护能力。通过应用代理技术隐蔽企业网络信息,通过网络地址转换技术改变IP地址内容,降低入侵者通过互联网出口直接渗透进入内部网络的可能性。

第二,对用户访问权限进行划分。并非所有用户都具有互联网访问权限,只有业务需求的用户,经过审批后才能开通互联网访问权限。同时用户使用USBkey进行身份认证,以USBkey作为用户身份的唯一标识,实现用户访问行为实名制管理,避免用户名口令方式存在的漏洞。传统的安全违规事件定位方式是通过IP地址进行问题定位,这种方式进行事件处理费时费力,特别是在大规模复杂结构的网络环境中,基本上很难实现及时、准确定位的目标。为了在违规事件发生后能实现问题来源快速准确定位,可以将用户访问行为信息与用户身份标识进行绑定,一旦发生违规事件后,可以通过用户信息而不是IP地址进行迅速定位与响应。

第三,规范用户的互联网使用行为,避免用户访问具有安全风险的内容给自身和企业带来危害。通过行为审计技术对用户的互联网访问内容进行记录与审计,发生安全事件后可以根据审计记录定位事件发生时间及来源。审计设备记录了所有用户访问互联网所有内容,部分信息中还包括违规发送的涉密信息。因此,在审计记录访问权限分配制过程中,要按照安全审计职责分离的要求设置不同权限的用户,避免系统管理员处理过程中接触涉密文件导致的二次泄密事件。

第四,制定和实施相关管理制度与规范。信息安全“三分技术、七分管理”,石油企业安全目标的实现,不但要以先进、成熟、可靠的技术作为支撑和保障,更需要制定相应管理办法与规范作为依托,通过建立和健全完整的安全管理制度与规范对用户使用行为进行管理。参照全球最佳安全管理实践,建立标准和规范的IT服务运维管理流程。通过标准化流程,规范系统运维与管理工作。

第五,企业各级员工广泛参与。网络安全工作,不仅仅只是石油企业个别部门或个别人员的责任,需要各个部门、各级领导和广大员工的广泛参与、配合与支持。只有石油企业内部各级员工积极主动地在日常工作中按照要求合规使用,才能实现信息安全事半功倍的效果,预期的安全目标才能更快更好地实现。为了督促企业内部用户自觉执行信息安全管理办法与相关规范,石油企业应建立监督与考核机制,制定并执行相应的考核指标与考核管理办法,建立通报表扬与批评制度。固定周期进行检查与考核,对考核结果进行统一排名并通过通知或者公告方式在企业范围内进行发布,对排名靠前的部门或员工进行奖励,督促排名靠后的部门或员工及时进行改进,通过人力资源配合,将考核结果纳入部门、个人年度工作绩效考核中。

石油企业网络安全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实践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自身的业务特点与安全需求,深刻理解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满足国家有关机关的合规性要求。石油企业安全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各级领导与全体员工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员工的广泛参与和帮助是实现组织安全目标的重要保障。新的技术不断出现和应用,风险与威胁不断变化,面对变化万千的网络虚拟世界,企业只有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才能适应持续变化的信息安全风险与威胁,保障石油企业业务目标的实现。

4.《校内外活动安全教育》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了解校内外集体活动(含实践活动)安全的有关内容。

2、通过学习安全常识,培养一种自我保护意识。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示例及讨论

教学过程:

一、班会课题导入

随着安全事故的日益增长,学生的安全教育已成为一个重点宣传的内容。我们作为一名中专生,无论在校内上实践课或校外的活动课等依然要把安全牢牢地放在第一位,避免任何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举出两个实践及集体活动安全事例

1、苏州某中学发生这样一起事例:1999年9月,初二(3)班上化学实验课,班上有两名学生趁实验教师不注意,把桌上的酒精灯拿在实验桌底下烧纸张玩耍,不小心把未烧完的纸张扔到桌脚边,导致桌子着火后,火势迅速延伸到实验教室各角落,由于救火措施不当,引起系列恐慌,因此造成二十几名学生轻伤,其中引火的那两名学生伤势较重,需留院观察。

2、2000年10月,广西某学校组织全校师生校外郊游,在活动结束后,各班统一集队回校,某班的四个男生在点名前让其他学生代替自己喊到,偷溜出队伍结伴去附近的河里游泳,在游泳玩耍时,其中一位男生突然脚抽经,沉入了河里,其他学生见状,吓得跑上岸喊救命,由于急救不当,造成这名男生溺水身亡。

3、请同学们从上述案例中,讨论一下:自己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三、讲解学生进行集体活动和实践活动安全知识教育要点(一)遵守纪律,服从指挥

1、严格遵守时间,按时集合,列队,坐车,不迟到早退。

2、不擅自离队行为,以免发生走失、车祸、绑架等安全事故.进出门、通过狭窄通道时不拥挤、不争抢。有特殊情况需要离队者,必须向老师请假,并结伴而行。

3、严格遵守场内纪律,听从指挥,不哄抢座位,不说笑打闹。不搞吹哨子、大声喧哗,以免引起秩序混乱。

4、出现意外情况时,要听从带队老师的指挥,切不可惊慌失措,乱冲乱闯,以免扩大事态。

5、不攀折草树木,不乱扔果皮杂物,不乱动摸陈列物和有关设施、设备,不破坏、乱涂乱划乱刻参观地的建筑物、陈列物墙壁。不乱摸乱动电器、电线、开关,阀门及其他设备、设施,防止发生触电、失火。

(二)注意交通安全

1、步行往返时注意: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靠路边行走;横穿马路时,听从交警指挥,做到绿灯行、红灯停;在马路口沿人行道横线、过街天桥、地道行走,不跨越栏杆。

2、骑自行车时注意:不双手撒把,不多人并骑,不互相攀扶,不互相追逐、打闹;经过交叉路口要减速慢行,不闯红灯;骑车时不攀扶机动车辆,不载过重的东西,不在骑车时戴耳机听音乐、广播。

(三)消防知识教育及发生火灾时的自救自护

以前班会课主题讲过,讲解时点到为止。

(四)防止触电

以前班会课主题讲过,讲解时点到为止。

(五)楼道安全

1、上下楼梯时有序缓慢右行,严禁拥挤,特别是发现有人摔倒时,应立即停止上下,迅速将摔倒者扶起。

2、不在教室里打跳,翻越门窗;不在走廊上追逐嬉戏,身体不靠栏杆,不使身体重心外倾或用力拉扯栏杆,不在走廊上“齐步走”造成共振,以免损坏楼板。

三、师生讨论处置集体活动安全事故的基本原则

1、保持镇静、沉着应付的原则。发生事故后,绝不能惊慌失措,手忙脚乱。在关键时刻,只有保持镇定的情绪和清醒的头脑,才能洞察形势的发展,做出正确的判断,才能避免慌乱无序,指挥失当,贻误时机,加大无谓的损失。

2、就在抢救的原则。事故发生后,对于伤员来讲,时间就是生命。在事故现场,首先要做的就是组织人力对伤员进行初步的抢救,如包扎止血、人工呼吸等。

3、立即报警、紧急求援的原则。在校外集体活动发生较大安全事故后,仅靠自已的力量组织抢救往往是不够的。所以,事故一旦发生,就要立即安排专人向公安、医疗等部门求救,争取让他们在第一时间赶到进行救护,保证受伤人员得到及时正确的救治。

4、维持秩序、迅速疏散的原则。发生事故后,在救治伤员的同时,要安排专人做好维护现场秩序的工作,以利于各种抢救措施的顺利实施。

四、明确活动前的安全准备工作

1、活动前熟悉环境,勘查活动场所。

(1)、明确进、退场时间、地点、顺序和座席区域,明确场馆内所能容纳人数的最大限额。

(2)、要从安全角度考虑入场和退场的顺序,要给每个班规定固定的座位区域并定出互不冲突的疏散通道,以免冲突。

(3)、检查消防设施及安全通道,发现并排除不安全隐患。

2、在时间安排上尽量做到提前预约,避免选在参观人数处于高峰的时间段,并注意选择天气较好的时间。

3、根据季节、气象预报情况提示活动参与者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如:冬季、风雪天注意穿棉鞋、戴手套,防止冻伤、感冒;夏季、阴雨天注意带雨具、遮阳帽,防止淋雨、中暑。

4、如必要,与公安、交通、消防、医疗、卫生、饮食等部门联系,争得协调配合。

5、若需要乘车、船、骑,则必须选用符合国家规定的交通工具,驾驶人员必须有执照。

6、勘察行动路线。若距离不远,可安排学生步行前往。必要时还应与交警部门联系,争取支持与配合。

7、准备移动电话、喊话筒、哨子、队旗等通讯、联络工具。

8、准备适量应急药品。

9、考虑师生的人身和意外事故保险事宜。

五、小结

5.校内安全知识教育 篇五

原平三小 李艳峰

教学目的:

1、学生了解学校存在的安全问题,引起学生的重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通过教育,使学生明白课间应文明休息,不能攀爬窗户、栏杆等,学会在校园里轻声慢步,确保在学校内的安全。教学准备: 幻灯片演示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学校安全隐患。

1、利用幻灯片向学生介绍由于学生在校园里追跑打闹以及楼梯上推挤造成的安全事故。

2、学生自己说说曾经经历的安全事故。

二、小品演示(1)

1、一个学生在下课时将头伸出走廊的栏杆,后面的学生玩游戏似的一推,结果把那个学生推下了楼,致使那个学生的腿摔断了。

2、学生讨论:

(1)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我们怎样才能避免发生这样的事?

(2)寻找校内不安全因素:爬栏杆、趴窗台、推桌椅、推门……

三、消除安全隐患的方法。

1、学生四人小组讨论。

2、向全班介绍避免发生意外的方法。

四、小品演示(2)

1、一个小组的学生课间文明休息,准备好学习用品后就玩有益的游戏,结果大家玩得很开心,没有发生安全事故。

2、学生发表对此的看法,并与前面小品里的人相互对比,明白课间应该怎么做。五:小结:

1、说说上了今天的课有什么收获?

2、适时板书:轻声慢步、文明休息。

六、实地演练:

6.校内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篇六

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也有了大的变化,各种文化形式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状况,掌握现阶段我国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所存在的问题,本小组以“我国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情况调查”为主题,采用多种调查方法,精心组织成员深入调查了我国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情况。调查发现,伴随着现代科技文明的发展和居民

物质生活的提高,我国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日趋丰富多彩,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关键词:

学生,居民,业余生活, 文化, 现状

正文

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可见居民业余文化生活对民族的团结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小组在认真学习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之后,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个人兴趣,于 2014年4月4号 至 6 号组织深入调查了我校学生业余文化生活情况,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样本选取与调查方法。

为了更为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我校学生及周边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的情况,本小组根据我院系别,分别选取了十一个系别和周边萧何庄小区作为调查样本进行调查,有农村学生也有城市,有东南沿海也有西北地区,有学生也有小区居民,能比较全面的反映我校学生及周边居民业当下业余生活的真实面貌。

首先,各成员采用走访交谈、问卷调查、查阅文件资料等方式,各自了解到了具有说服力的第一手资料。然后,小组组织召开讨论会,认真分析了各成员采集到的原始资料,综合整理总结,得出了最后的调查结果。

二、当前学生业余文化生活的情况与分析。

根据各成员调查数据显示,我校各系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又由于我校各系专业、爱好存在着差异,各系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各不相同。下面从两个角度将当前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状况进行简述与比较:

(一)学生文化生活的主要类别 :

1.现代文化活动 现代文化生活主要有以下几类:

(1)看电视、电影、听歌(2)上网(3)歌舞厅唱歌跳舞(4)逛街购物(5)打球、游泳等体育活动 随着现代科技文明的高速发展,新兴业余文化活动形式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并快速进入千家万户。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自从 1995 年全面开展因特网业务以来,由于的大力支持,中国因特网发展极其迅速。加之这几年经济水平的提高:在城市,网吧、酒吧、咖啡厅、歌舞厅等业余活动场所十分兴盛;网络线路也正在我校迅速普及,并有一些城市常见的业余活动场所在我校出现。这一类文化活动为广大居民所喜

爱,尤为我校年轻人所青睐。

2.传统文化活动 传统文化生活主要有以下几类:

(1)串宿舍聊天(2)逛庙会等地方文艺活动(3)下棋、打牌(4)看书、看报(5)钓鱼(6)听歌(7)散步 虽然有着现代文明的冲击,但在一些民间文化底蕴丰厚的地区,传统文化活动照样是当下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串宿舍聊天是我校学生较为广泛、传统的业余活动,居民串宿舍聊天的话题较为广泛,大到国内外新闻、社会事件,小到生活琐事。看书下棋钓鱼散步是比较高雅的修身文化活动。同学间文艺活动也形形色色,为学生所喜爱。

3.不良文化活动 不良文化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类:

(1)赌博(2)参加封建迷信活动(3)观看低俗影视片、书籍 由于现代传媒手段发展迅速而监管力度难以更上,许多不良文化充斥着整个社会。沉迷游戏,传看不健康文化,尤其在青少年中广为传播,我校许多学生也深受其害。

(二)各地区文化生活的特点比较 1.农村与城镇的比较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学生业余文化生活方式与城镇居学生余文化生活方式有许多不同。相比之下,农村学生业余文化生活方式相对单调,城镇学生业余文化生活方式相对丰富;农村学生式以传统文化活动为主,城镇学生以现代文化活动为主。

受经济的影响,农村学生业余文化生活硬件设施远比城镇差。有些农村几乎没有现代化的活动场所,有些农村虽然建成了现代化的居民业余文化活动场所,但运行效果远不如城镇。农村学生参加现代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也不如城镇学生。

2.东部与西部的比较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东部地区学生业余文化生活方式与西部地区学生业余文化生活方式也有许多不同。相比之下,东部地区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方式比西部地区学生要更丰富、更现代。西部地区学生的业余文化活动的硬件设施不如东部地区。

由于东部地区地理与西部地区存在较大差异。相比之下,东部水资源远比西部地区丰富,东部地区学生比较喜爱的钓鱼、游泳等业余活动,在西部地区这些活动很难有去进行,但在我校东西地区的学生正在趋于一体。

由于西部地区独特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生活,形成了其别具一格的西部文化,尤其是西部地区农村。如今,我国西部地区农村正处于社会经济结构的剧烈转型中传统农业文化的惯性对农民经济行为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造成一定影响,西部农村学生的业余文化观念也与东部地区农村居民相比还不够开放。

(三)学生文化生活与专业的关系 在调查中发现,业余文化生活状况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所学的专业。本小组在采集到大量信息之后,进过认真讨论,仔细分析了专业与学生业余文化活动情况的关系,结果如:音乐系喜好唱歌跳舞,中文系喜欢看一些著作,而我们系同学经常出去观赏风景。

三、当前小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的情况与分析。

小区居民大部分由以下几类组成:

1.城市农民工 城市农民工的业余文化活动内容主要有打牌赌博、喝酒、参加城市中收费教低的文化活动等。总体来说,城市农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是最贫乏的。

由于城市农民工不属于城市户口,这类人群的业余文化生活情况很少得到城市高层管理者的注重,在发展和引导城市农民工业余文化生活方面做的工作明显不足。另外一方面,城市农民工收入大都不高,他们进城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摆脱贫困,因此,他们没有太多的去参加城市中那些高档的业余文化活动。加之工

作的劳累,让他们没有闲情去关注那些高档的文化活动。

2.城市工人、青年创业者 城市工人、青年创业者算得上是中等收入者,这类人群的业余文化活动内容较为广泛。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但很少有进行高档次高消费的业余文化活动。

3.个体户主、企业高层等其他高收入者 该层次的居民收入较高,文化水平相对较高。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方式是最丰富的。比如:长途旅游、打高尔夫球、咖啡厅品咖啡等收费较高的活动。但是在这类人群中,也有少量一部分人参与赌博,而且赌资较大,严重干扰了社会秩序,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

四、当前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的反思与对策

(一)当前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所存在的问题

1.少数人员的思想认识不足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浪潮,许多地区的领导部门过分注重经济建设,轻视了居民文化建设。在对居民文化生活建设方面,不太注重。在对文化建设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方面十分不足

2.文化设施简陋,经费投入不足 文化设施是群众文化活动的基础保证。近年来,虽然各地部门在文化建设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兴建了大量的居民业余文化活动场所,但相对于迅猛发展的经济来说,很不协调。从萧何庄小区就可以看出居民的文化活动场所设备陈旧简陋,很难满足居民对文化生活的要求

3.文化单位缺乏有效的组织与管理 调查中,我们发现小区文化场所管理不够,设施损坏严重。部分小区文化组织在活跃丰富地方群众文化生活方面做出不小贡献,但是客观地讲,这些团体由于文化功底差,节目编排存在先天性不足。群众受益面不大,文化的教育作用远远不够。一些群众的文化活动弱化。城镇社区群众的健身晨(晚)练活动也多是自发组织,缺乏管理引导,在内容和形式上均有待提高。

4.传统文化的缩水和消失 在现代文明的强大压力和现代传媒方式的冲击下,我国的传统文化不断地缩水,甚至消亡。特别是青少年,对西方文化的喜爱程度远胜于传统文化。京剧和各种地方戏种不断被人遗忘。再加上传统文艺节目更新速度慢,创新不足,观看和参加传统文化的居民也越来越少。特别是年轻人,更热衷于过西方节日,而中国传统节日却无人问津。虽然近年来,传统文化不断升温,但还远远不够。

5.不良文化的传播流行

(1)网络垃圾的泛滥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络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沦成为网虫。无论在校外还是校内,互联网对学生的吸引都是强烈的。而且目前互联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沉迷网游、观看暴力凶杀电影、浏览不健康网站,诱导了缺乏自制力的青少年违纪违法,造成很多家庭和社会问题。

(2)赌博之风的盛行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有了较多的富余财产,于是,赌博之风全国盛行。每到双休日、假期,人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打牌赌博,参与人员老中青都有。近几年来,随着生活压力的加剧和各级领导部门的正确引导,这一面貌有少许改观,但变化不大。

(3)其他不良文化的流行,封建迷信活动还在展开,还有低俗文化的存在。这些不仅严重影响了民风、社会治安、群众素质和基层组织建设尤其对学生的影响。

(二)关于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的建议

1.深化教育,认识到对居民文化生活建设的重大意义十七大报告提出要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中 进 行 文 化 创 造,让 人 民 共享文化发 展 成 果”。

2.注重引导,认真管理组织居民进行健康的文化生活 认真组织,加强管理,积极引导,促进群众文化生活健康发展。人员有着带头的作用。做这方面工作,我们小组经过讨论,认为要从以下两方面去做:

(1)加强扶持和培育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地方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弥足珍贵,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切需要各级组织专人去挖掘保存和发扬光大。在挖掘这些传统文化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注意与时俱进,让传统文化形式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古为今用,服务于人民群众

(2)加大监管力度,严打不良文化现象。各级文化管理部门对流散社会上的封建迷信、赌博现象要加大打击惩治力度。对歌舞厅、酒吧、网吧等文化娱乐场所,要加大管理力度,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坚持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切实堵塞精神污源,净化社会风气。三是加大对群众文化生活的引导扶持力度。对一些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优秀节目,要在技术和奖金上给予帮扶,引导市民和学生开展健康的文化活动,不断提高群众文化活动档次。如:一些休闲群众公众道德意识差,在公共场所比如校园乱丢扔乱垃圾现象严重,清洁工作人员叫苦不迭,有关部门应及时制定处罚管理办法,从源头上予以制止。

3.加大投入,努力实现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同步并进 对居民业余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不仅严重影响了居民开展文化活动,还制约了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设施代表着一个地方的形象和品位,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个地方的名片和窗口。各级党委要将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统筹安排项目和,逐年增加公共财政对全市群众文化建设的投入,积极探索建立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机制,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在建设有影响标志性的群众文化活动场所时,建议德州市委市抓住全市经济发展良好的有利时机,大气魄地予以开发,为全市市民提供一个高质量的休闲场所。

4.开拓创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要针对居民“求知、求乐、求美、求健康”的文化需求,进一步拓宽文化的内涵,创新活动的形式和载体。本小组经过认真讨论认为,校内校外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当前文化工作形式要从广大群众生产、生活、思想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改变基层文化工作单纯搞文娱活动的模式,创新采用更多符合时代要求,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新形式,进一步提高文化工作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要充分利用节假日开展文化活动,把经常性、小型多样的文化活动与定期举办大、中型群众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做到文化活动经常化,群众广泛参与化。

5.积极扶持,努力提高文化工作者的思想和专业素质 对于当前文化界存在某些文化工作者思想庸俗,专业素质低下的状况,本小组经过讨论认为,应在各地建立文化骨干人员的人才库,形成文化骨干网络,并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影响力,为丰富活跃文化生活作出贡献。逐步在基层文化单位实行人员从业资格制度,建立完善并广泛开展在职人员岗位培训机制,努力提高他们的业务服务水平。要重视和培育“本土文化”,进一步夯实群众文化生活的基础。

五、当前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的发展与趋势

(一)居民业余文化生活向多元化发展

1.主办主体多样化 业余文化场所是居民生活的主要空间之一。在目前居民业余文化活动中,很多城市实现了主办主体多元化。在主办主体类别上,不单

是文化部门,其它部门、群众团体、社会机构、企业商家都可以成为主办主体。在主办主体层次上,除了本地区,还包括国内国际其它地区和国家。

2.投资方式多样化 实现投资方式多元化,从而形成多渠道投入机制和融资渠道社会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新格局,是公益性文化事业社会化的主要特征之

一。在群众文化上的投资方式包括国家投入、民间资本与外资投资、社会捐赠、志愿者义务服务、文化发展基金会等。居民业余文化活动具有公共性、开放性、广泛性、群众性等诸多特点,能够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从而得到众多投资者的青睐。

3.表演形式多元化 居民文化活动往往是大型活动与日常活动相结合,具有公益性、经常性的性质。除了日常的文化休闲、健身等活动外,表演主体多元化也是居民文化活动的发展趋势之一。表演形式的多元化还会带动居民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

改革开放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竞争意识,市场意识,效率意识,开放观念,积极进取,和终身学习的理念成为大多数中国人行动的指南。同时,居民业余文化生活也向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二)居民业余文化生活向个性化发展 如今,人们日益讲究穿戴,注重衣服的面料,质地,花色和款式及品味,总之,人们对服装的要求越来越倾向于舒适,高档优美和个性化。生活时尚的变化还明显的表现为人们居住的改善以及由此引发的“装修热”。

同样的道理,今后居民业余文化活动也会向着个性化发展。随着民主意识的加强,个人的意识也不断加强。居民会去追求自己多喜爱的文化活动方式。

六、调查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居民业余文化生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当前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状况,对加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一,加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的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观念上反映这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同时又对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起着巨大的作用,也对大学生起到了正确的引导作用。

第二,调查居民业余文化生活,对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附录

本次调查选取的样本为萧何庄小区。小区环境幽雅,硬件设施齐

7.国内外安全标准体系的现状研究 篇七

目前我国安全生产形势呈现总体平稳、趋于好转的势态,但形势仍然严峻,事故总量依然很大,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安全生产法制不健全,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相对滞后、基础薄弱。《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中明确地对该项工作提出了要求。在《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中,“法规、标准及安全文化建设工程”被列为“十一五”重点工程之一,并颁布了《安全生产标准化 “十一五”规划纲要》。

经过几年的努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逐步走上正轨,颁布和完善了一批安全生产标准,在规范安全生产工作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目前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仍然薄弱,特别是安全标准体系的研究滞后。安全标准体系是安全生产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该体系按照适用范围和隶属关系分成不同的层次,体系的最底层是安全生产的具体标准。建立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符合实际的安全标准体系,可以为安全生产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提供指导,为政府部门依法行政、科学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是顺应加入WTO后新形势、加快与国际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接轨的需要。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安全标准体系研究现状

国际组织和国外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标准化工作,并已经建立了各自较为完善的安全标准体系。

国际劳工组织(简称ILO)是联合国机构中历史最悠久、具有重要地位的一个专门机构。国际劳工标准以公约和建议书的形式由劳工大会通过。截至2007年6月,国际劳工大会已通过188项公约和199项建议书,其中约70%涉及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内容。国际劳工组织将职业安全卫生标准分为五类:第一类是一般规定标准。用来指导成员国为了达到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保证工人的福利与尊严制定方针和措施的政策指导性标准。第二类是特殊行业的预防标准。主要针对某些行业,如建筑业、矿业和码头等制定的预防标准。第三类是特殊危害的预防标准。主要针对特殊物质(如白铅、辐射、苯、石棉和化学品等)或工作环境中的特殊危害而制定的预防标准。第四类是劳动监察标准。包括一般监察和行业监察。第五类是保护措施标准。主要针对未成年人健康检查、生育保护、搬运最大负重量而制定的保护措施。

国际标准化组织(简称ISO)是国际标准化领域中最重要的组织之一。ISO标准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而安全标准是ISO标准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07年底,ISO已经制定并颁布了约17000项标准,并且每年新颁布的标准多达1100项。其中,涉及职业安全卫生的标准有383项,主要涵盖通用机械设备安全、个体防护装备、噪声(听力保护装置)、消防、防爆、电气防护和危险品防护等领域。

美国是世界上最重视标准化工作的国家之一。20世纪70年代,美国建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适用于一般工业行业,涉及范围广泛、关系大众职业安全健康问题的标准体系。迄今为止,美国颁布的有关职业安全卫生的标准内容涉及20多个方面,主要包括工作场所安全出口;动力平台和升降机等设施装置;机器和设备防护;工作环境控制;工作场所消防、医疗和急救设施设置等。安全标准发展趋向关注员工安全健康。

2.2 国内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研究现状

(1)标准制修订现状

2004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标准委)组织对国家标准进行了清理,涉及安全生产方面的国家标准包括个体防护装备、粉尘防爆、矿山和电气及防爆等17个领域,共整理出在用标准约1241项。2005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组织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对煤炭、化工和石油化工等14个行业的行业标准进行了清理,共整理出在用的标准约1425项。2005年至2007年底,国家标准委颁布了涉及矿山、机械和个体防护装备等领域的安全生产国家标准187项,其中制定标准95项,修订标准92项。2004年以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颁布了涉及煤矿、非煤矿山、化学品、涂装和个体防护装备等方面的安全生产行业标准94项。

目前,我国在安全生产标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标准在保证安全生产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现有的安全生产标准涉及的行业和领域极其广泛,包括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爆物品、交通运输、机械、消防、建筑、冶金、石油化工、防火防爆、电气、涂装作业、职业卫生、个体防护装备和特种设备安全等。

(2)标准体系的研究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国内专家就开展有关安全卫生标准的研究工作,并提出将我国安全卫生标准体系分为七个分体系的构想,即基础标准、安全管理标准、生产设备安全标准、安全工程标准、人机工程标准、劳动卫生标准和劳动防护用品标准。基础标准分体系包括劳动安全名词和术语标准、图形与符号标准、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安全标准导则与通则、安全标志与报警信号等五个子体系;安全管理标准分体系包括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标准,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分级标准、伤亡事故统计分析标准、职业病统计分析标准、监测和检验方法标准、安全控制技术标准和安全系统工程标准等七个子体系;生产设备安全标准分体系包括机械设备安全标准、锅炉与压力容器设备安全标准、电气设备安全标准、辐射与核反应堆设备安全标准和设备维护保养、维修、报废标准等五个子体系;安全工程标准分体系由机械安全标准、锅炉与压力容器安全标准、防火安全标准、防火安全标准、防爆安全标准、爆破安全标准、储存与运输安全标准、燃气安全标准、焊接与切割安全标准和建筑安全标准等十一个子体系;人机工程标准分体系包括劳动安全人机工程学原则、人体测量和生物力学标准、信号显示与控制标准、照明、颜色和物理环境等六个子体系;劳动卫生标准分体系包括劳动生理卫生标准、气象条件卫生标准、噪声卫生标准、振动卫生标准、非电离辐射卫生标准、生产性粉尘卫生标准、工业毒物卫生标准、生物性职业危害防护标准和劳动卫生监测检验方法等九个子体系;劳动防护用品标准分体系包括安全帽标准、呼吸护具标准、眼面护具标准、听力护具标准、防护鞋标准、防护服标准、防护手套标准、劳动护肤用品标准和防坠落护品标准等九个子体系。

2006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委托安全生产信息研究院(煤炭信息研究院)开展安全标准体系研究,将我国安全标准体系分为四部分,即基础管理类、技术规范类、产品类和方法类。基础管理标准包括技术管理、员工管理、基础规定、设备设施管理、安全生产文件管理和安全大检查等六方面;技术规范标准包括煤矿安全规程、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烟花爆竹工厂设计安全规范、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范、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涂装作业劳动安全技术规程、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其它技术规范类安全标准等八方面;方法标准包括安全评价通则、安全预评价导则、安全验收评价导则、安全现状评价导则、安全检测检验方法、安全设施检验规定、安全产品试验方法和其它方法类安全标准等八方面;产品标准包括设备和个体防护装备等两方面。

笔者在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从事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参加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同研究的课题-《2008-2010年全国安全生产(主要工业领域)标准化发展规划》,在该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安全标准体系的框架和内容。我国安全标准体系由五个分体系构成,即基础标准分体系、管理标准分体系、技术标准分体系、产品标准分体系和方法标准分体系。每个分体系又由若干子体系组成,基础标准分体系由基本规定、名词与术语等三个子体系组成;管理标准分体系由设计、风险评价等十三个子体系组成,见图1;技术标准分体系由机械设备安全、电气设备安全、特种设备安全、消防设备安全、生产和工艺等五个子体系组成;产品标准分体系由劳动防护用品、安全防护装置、材料与燃料、检测检验装置和仪器和安全设备仪器等五个子体系组成;方法标准分体系由设备检测、产品试验和检测方法等三个子体系组成。

3 结束语

通过国内外安全标准体系研究现状可以看出,虽然各国际组织或国家的标准体系构成不尽相同,但一个科学的、完善的安全标准体系都具备几个共同的特点,为我国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标准体系提供参考:

(1)安全标准体系均包含重点关注方面,而这些方面都是本组织或国家风险较大的行业或领域,如ILO关注建筑业、矿业和码头等;美国关注工作场所安全出口、动力平台和升降机等设施装置以及机器设备防护等。

(2)安全标准体系由基础标准、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等构成,但体系主要以制定技术标准为主,包括工艺设备设施及防护、个体劳动防护用品和危险物质等的安全技术标准。技术标准主要从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化入手,从根本上消除危险、有害因素。

(3)安全标准体系把管理标准作为体系的构成部分,安全监察标准成为主要组成要素。在事故原因分析中,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伤害占全部事故总量的70%以上,所以规范人的安全行为成为标准体系必须考虑的方面。

摘要:本文分析了建立我国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的必要性,查阅并整理了国际组织和国外先进国家的安全标准体系框架构成,阐述了国内安全生产标准现状和安全标准体系研究状况。通过分析和总结,提出一个科学、合理和先进的安全标准体系应具有的特点。

关键词:安全生产,标准,标准化,标准体系,现状

参考文献

[1]鲁顺清,杨樱.劳动安全标准体系初探.劳动保护科学技术,1996,(1):27~31

[2]信息研究院.我国安全标准体系的研究,2006,10

[3]苏宏杰.我国安全标准体系的构建设想.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8,4(3):92~96

8.校内外安全调查报告 篇八

关键词:建筑施工;事故;伤亡人数

1 美国的建筑施工事故伤亡情况

根据美国1992-2002年的统计资料,美国每年有1122.1人死于施工安全事故。1992年美国建筑行业事故死亡人数985、1993年991人、1994年1094人、1995年1103人、1996年1099人、1997年1123人、1998年1209人、1999年1215人、2000年1191人、2001年1265人、2002年1127人。从1992年到2002年美国工伤事故死亡人数总体上是下降的,但幅度不大,呈稳步下降的趋势,在这11年间美国事故死亡总人数减少693人,其中从1992年到1994年呈上升趋势,并于1994年达到顶点,死亡6632人,之后死亡人数逐步下降,但降幅较小,在2002年达到最低,为5524人。建筑行业的情况则正好相反,事故死亡总人数一直高居各行业的榜首,呈小幅上扬趋势,从1992年到2001年一直是上升的态势,并于2001年达到最高,死亡1264人。

2 日本的建筑施工事故伤亡情况

从1950年到2002年,日本各行业工伤事故的伤亡情况经历了上升-平稳-下降的变化过程:其中1950-1961年为上升阶段,在1961年事故伤亡人数达到顶峰,约有48万人,其中死亡6712人;1962-1973年呈平稳态势,死亡人数基本稳定在6000人左右:从1973年开始,事故死亡人数总体上是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建筑施工事故也是如此:1973年2511人、1974年2023人、1975年1765人、1976年1623人、1977年1697人、1978年1513人、1979年1502人、1980年1501人、1981年1415人、1982年1399人、1983年1056人、1984年1029人、1985年1103人、1986年987人、1987年999人、1988年1011人、1989年997人、1990年1003人、1991年1001人、1992年996人、1993年996人、1994年996人、1995年996人、1996年875人、1997年697人、1998年703人、1999年691人、2000年653人、2001年613人、2002年597人。自1973年开始,日本所有行业的死亡人数基本上是呈逐年递减的趋势,在1973年到1985年,呈比较快速的下降状态,之后在1986年到1996年,死亡人数保持在2400人左右,从1997年开始死亡人数继续下降,直至2002年的1548人。显然自1973年到2002年,死亡人数从5269人下降为1548人,下降了70.62%。从单个行业上看,死亡人数最多的为建筑行业,几乎每年的死亡人数都占总死亡人数的35%到55% 。建筑业从1973年到1982年呈下降的趋势,之后在1983年到1996年,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大约在1000人左右,之后持续下降,2002年建筑业死亡568人,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6.69%。

3 英国的建筑施工事故伤亡情况

建筑业是英国最大的行业,也是最危险的行业。根据2004-2005年的统计资料,英国建筑业从业人员超过190万人,有20万个建筑公司,其中85%的公司雇员少于5人。虽然英国建筑业的安全状况在欧洲位居前列,但是英国所有行业的死亡事故中大约有1/3发生在建筑业。1992-2004年度建筑行业事故死亡人数的统计数据是:1992年83人、1993年70人、1994年76人、1995年59人、1996年61人、1997年68人、1998年69人、1999年47人、2000年60人就、2001年72人、2002年60人、2003年58人、2004年70人。显然,英国的建筑行业的死亡人数是很低的,自1992年到2004年,年死亡人数一直保持在90人以下,其中1999年死亡人数为最少,只有47人。英国的10万人死亡率仅为6.0,还不到美国的1/2。

4 我国的建筑施工事故伤亡情况

由于建筑生产具有一次性、复杂性、露天高处作业多、劳动力密集等特点,因此一直是高危行业,建筑领域的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伤亡人数居高不下,而且发生次数和死亡人数逐年上升,给国家、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从1990年到1999年我国建筑企业施工事故每年平均发生1530件,平均死亡1560人。另外,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统计,2000年发生1013起、死亡1180人;2001年发生923起、死亡1097人;2002年发生846起、死亡987人;2003年建筑业(含基础设施、设备安装和装饰装修)发生伤亡事故2634起,死亡2788人,其中建筑施工事故1004起,死亡1045人;2004年发生事故2582起,伤亡2789人,其中建筑施工事故1208起,死亡1292人;2005年发生事故2224起,伤亡2538人,其中建筑施工事故1015起、死亡1193人;2006年发生事故2224起,死亡2538人,其中建筑施工事故888起,死亡1048人;2007年建筑施工事故859起、死亡1012人。近几年来,建筑业的事故发生率和伤亡人数仅次于道路交通和煤矿业,已成为事故高发的第三源头。据资料显示,我国每天几乎有7人丧生,每年我国在建筑业上死亡的人数相当于美国的2倍,日本的3倍多。1981年到2007年每年建筑施工事故死亡人数的统计数据是:1981年410人、1982年497人、1983年585人、1984年763人、1985年807人、1986年991人、1987年1219人、1988年1387人、1989年1203人、1990年897人、1991年1211人、1992年1415人、1993年1896人、1994年1857人、1995年1825人、1996年1799人、1997年1289人、1998年1245人、1999年1113人、2000年1193人、2001年1095人、2002年979人、2003年1024人、2004年1298人、2005年1200人、2006年1023人、2007年1011人。容易得出,我国建筑业施工事故的死亡人数呈大起大落的状态,从1981-2007年间出现了三次死亡高峰,峰尖分别在1988年,1993年和2004年,而在1990年和2002年死亡人数处于谷底。从总体上看,我国建筑施工事故的人员死亡情况并不呈现一种稳定上升和下降的趋势,而是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政府监控的力度的变化而随之变化。

5 结论

(1)20世纪90年代,美国建筑施工事故死亡总人数一直高居各行业的榜首,呈小幅上扬趋势,并于2001年达到最高;日本建筑施工事故死亡人数先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之后持续下降;英国的建筑行业的死亡人数是很低的,自1991年到2004年,年度死亡人数一直保持在90人以下;中国建筑业施工事故的死亡人数呈大起大落的状态。

(2)总体上看,我国建筑施工事故的人员死亡情况并不呈现一种稳定上升和下降的趋势,而是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政府监控的力度的变化而随之变化。应该吸取教训,向建筑施工事故死亡人数较低和逐年下降的英国和日本学习科学的技术和管理手段,以降低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

参考文献

[1]Hinze J,Gordon F.Supervisor-worker Relationship Affects Injury Rate[J].Journal of ConstructionDivision,1979,105(3):253261.

[2]赵爱国.国外行业安全生产发展过程[J].现代职业安全,2004,(8):5659.

9.一年级校内安全保证书 篇九

孩子很调皮,对于一切新鲜事物都很好奇,因此安全问题就显得更加的重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一年级校内安全保证书,欢迎阅读!

一年级校内安全保证书【1】

我保证:

1、在校园内不追逐打闹,不做不文明的游戏和危险活动。

2、同学间团结友爱,发生矛盾,不争吵,不打闹,文明解决。

3、午间在室内安静就餐,不边吃边玩耍,不外出购物。

4、远离危险地方,不攀爬体育设施和学校护栏。

5、正确使用饮水机,不触摸各种电器设备。

6、不携带刀具、棍棒等危险物品到校。

7、不打骂小同学,做有爱心的人。

以上几条坚决做到,如违反,后果自负。

一年级三班

姓名:XXX

20XXxxxxxx

一年级校内安全保证书【2】

1、不吃变质瓜果和食物,不乱吃零食,不乱喝饮料,不在无卫生保证的摊点就餐。

2、不攀爬校墙、宿舍、教室及树木等;不进入建筑施工现场。

3、不在校园内追逐打闹;上体育课时不拥挤或狂奔。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喝酒,着装整齐,不在穿拖鞋、背心。

5、正确处理同学关系,不打架斗殴,不携带管制刀具、棍棒等危险物品进入学校。

6、不私自动用他人的物品;不勒索、盗窃、损毁他人财物和不盗窃、损毁公共财物。

XXX

20XX年X月XX日

一年级校内安全保证书【3】

1、不携带公安机关明令禁止的管制刀具及不属于学习用具的一切利器或者铁条、钢管、木棒等易伤人的危险物品以及易燃、易爆、有毒、有严重腐蚀性的物品到校。

2、不在校内追逐打闹,不坐在走廊栏杆上、窗户上,不从楼上往下抛掷任何物品,打扫卫生擦窗户时一定要确保安全。

3、不攀爬翻越围墙、建筑物,不到学校建筑施工场地玩耍活动;

4、上下楼梯靠右行走,不有意在楼梯走道制造堵塞和拥挤,用膳就餐不争先恐后。

5、爱护校园内的电线、电器、电器开关、插座;有损坏现象的不触摸,不自行修理,及时报告学校或老师,由学校派人修理。

6、体育活动、实训课严格服从老师指挥,严守操作规程,不擅自行动,严防安全事故发生,不在体育设施上做危险动作。

7、佩带校牌出入校园,严格遵守请假制度,不私自外出游玩、不逃学、不出走,放假期间不滞留学校,及时回家,按时返校。

XXX

10.校内物流需求报告 篇十

随着国内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网上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在电子商务发展的推动下,快递行业也得到迅速了的发展。大约70%的大学生都有过网上购物的经历,其中有的学生长期通过网上购物,所以电子商务和快递业与大部分大学生的生活密切关联。针对在校大学生对物流的需求,我们做了一次调查。

校内的快递店的经营状况:

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在网上购物,多家快递公司在学校内设立代理店,其中还有实力雄厚的申通快递、圆通快递、ENS、中通快递等。由于货物由哪个快递公司运输是由发货人来选择,因此各个快递公司运营自己的业务。

学生选择网购的因素:

1.价格

由于网店营运成本小于传统商店的营运成本,同样的一件商品,在网上可以以更低的价格买到。例如衣服,选择网购可以买到比平时便宜几乎是双倍的价格的衣服。

2.种类多

传统商店受地理位置,道路的分布,有限的资金等因素的限制,导致店里的商品种类有限,而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在不同的类型的网店挑选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其中很多人通过网上购买电子类产品等更新换代快的商品,除超市和大型的商场外,一般商店不提供电子产品,通过网购,大大方便了消费者。

3.网店24小时营业从不关门

传统商店一般有固定的运营时间,在运营时间外,消费者无法买到东西。而网店几乎可以说是24小时营业。

4.不出门就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

通过网购,消费可以做到不出门,买到商品,给消费者节省了购物时间。……

学生对货物过程的关心因素:

1.运输途中的安全性

由于经常有新闻报道某某快递公司乱扔包裹和里面的货物被替换的情况,这引起了社会的舆论。消费者通过网上买得商品后,都希望自己买的东西能在运输过程中不遭到到碰撞或被替换,尤其是电子产品或玻璃等易碎品。因此消费者关心货物在途中的安全性。

2.运输速度

通常情况下,快递公司能在三天之内将货物送到消费者手中。消费者更希望快递公司更在较短时间内将货物送达。

……

弊端:

11.校内外安全调查报告 篇十一

【关键词】地铁保护区;基坑开挖;安全监管

1.地铁保护区内外部施工作业安全监管的重要性及原因

1.1外部施工作业为地铁带来的影响。由于地铁沿线交通便捷,地铁沿线房价大幅增长,且呈居高不下趋势,吸引不少房地产商的注意。随之而来的基坑开挖为地铁车站或隧道带来不小的安全影响。地铁保护区内进行大开挖施工极有可能导致地铁隧道发生变形,基坑开挖导致地层移动,地铁隧道附加应力增加,造成地铁隧道出现不均匀竖向沉降,引发安全事故。还有些钻探、打桩施工如果在地铁车站或隧道上方,施工单位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打穿车站顶板或地铁隧道,危及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地铁保护区内旧楼拆除对已建成或正在运营中的地铁也有较大影响,尤其以爆破拆除影响最大。即使已建成地铁隧道有较高的稳定性,但爆破拆除的冲击力也可能对其造成不良的影响。如果爆破位置与地铁车站或隧道净间距过小,爆破拆除就很可能导致地铁出现安全事故。同时,房地产开发类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锚杆与桩基础也极易对地铁规划线路造成不小的影响。其中桩基础是最常见的建筑物深基础,大多坚固稳定,深埋地下,当地铁施工无法避开已有桩基础,就会产生冲突。虽然根据不同的施工情况,采用人工挖孔截桩、桩基托换、桩基拔除等方法可以进行处理,但为地铁的正常建设还是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1.2施工单位为地铁带来的影响。地铁是一种大型地下工程,需精确计算地铁隧道荷载力以及外界附加应力,以免地铁隧道出现变形塌方等事故。地铁保护区内外部施工可能导致地铁隧道负荷增加,导致支撑承载力不足,极有可能造成隧道塌陷。如果施工人员投机取巧,未按规范要求设置纵、横向支撑导致支撑失稳,加上地铁外部其他施工产生的负荷,也可能造成隧道变形。同时,开挖、焊接、加热等是施工过程必不可少的一步,施工现场大部分都会储存有氧气罐、乙炔气瓶,氧气乙炔均属易燃易爆物品,监管不到位易发生意外。如果氧气乙炔储存处有明火、气罐挤压储存或距离过近,且没有防爆措施、氧气乙炔使用时周围有可燃物等都可能引起火灾甚至爆炸。有些施工单位安全意识薄弱,施工现场混乱,可燃易燃物品随处可见,没有灭火器等设施,都容易导致火灾的发生。如果事故发生位置距离地铁过近,地铁车站及隧道也有可能受到波及,不仅影响地铁营运安全,还有可能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

2.地铁保护区内外部施工作业安全监管相应对策

2.1地铁保护区内地下管线安全监控。地铁是近些年来兴起的一种交通方式,很多城市建设规划之初并没有考虑地铁建设,因此,在城市地下管线排布时也没有刻意为地铁建设让路。地铁建设大兴之时就有可能与地下管线铺设相冲突。地铁建设与地下管道冲突时需规范地铁保护区内外部施工作业行政审批程序,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在作出行政许可前应征求地铁管理机构意见,地铁管理机构应并对申报的新施工项目做出全面技术审查并出具审查意见。当临近建筑物施工基坑降水时,也要监控各类地下管线并设置沉降监测点,定时观测其沉降,掌握沉降量及变化趋势,避免造成管线破坏,出现天然气泄漏、漏水漏电等危险情况。

2.2地铁保护区内外部施工作业相应策略制定。地铁保护区内外部施工作业在施工作业前,施工单位应针对现有的地铁车站或隧道制定《安全防护方案》及《第三方监测方案》并经专家评审。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难免遇到一些意外情况,雷雨等恶劣天气,不仅会导致现场无法正常施工,还会为地铁带来安全隐患。《安全防护方案》需全面考虑意外情况并模拟案例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但《安全防护方案》的重点是根据施工过程中对地铁车站或隧道可能造成的安全影响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对地铁影响等级较高的项目,地铁管理机构在审批同意前应与项目建设或施工单位签订《安全协议》。同时,建筑物的基坑开挖会对地铁车站或隧道造成影响,基坑开挖深度越深,距离地铁车站或隧道越近,地铁承受的附加应力就会越大,超过一定的数值就會导致地铁发生安全事故,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作业前委托有资质的监测单位制定《第三方监测方案》,通过专家评审后及时在地铁车站或隧道进行布点并采集原始数据,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及时核对监测数据,发现异常应立即停工,避免对地铁造成安全影响。通过相关数据并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可发现地铁隧道深度越深,承受的纵向附加应力越小,基坑开挖对地铁隧道的影响越小,虽然地铁隧道深挖需要较高的施工技艺,会增加施工压力,但是也能有效的减小地质底层改变对其影响,并能提高安全性。

2.3加强安全监管力度。加强地铁保护区内外部施工作业安全监管力度,规范施工管理。地铁沿线附近地价可谓寸土寸金,“楼挨挨”“楼挤挤”情况屡见不鲜,这些高楼大厦有不少属于未批先建的项目。有些建筑物的地基建设对地铁隧道有不少的不良影响,超负荷的重量对地层也有很大的压力,地铁隧道属于全地下建筑,这些地铁保护区内的非法建筑极大的增加的地铁隧道的负荷,长期将导致地铁隧道变形塌陷。有些违章建筑开发商只顾眼前利益,土木工程建设时可能对地下管线造成影响,天然气的泄漏、生活用水或生活污水的渗漏,都会存在安全隐患。地铁隧道属于一个大型密闭空间,如果出现天然气泄漏就可能会造成火灾或爆炸,天然气泄漏到一定程度,也可能发生中毒事件。自来水管道的破裂对土质稳定性影响极大,渗出的高压水冲刷土体并蓄积成水囊,侵蚀地铁隧道结构,可能存在长期的安全隐患,地铁管理机构执法人员要加强监管力度,及时发现并制止擅自施工的违法建设行为。即使是已经过地铁管理机构审批的项目,执法人员也应严格按照审批意见及相关技术规范进行现场监管,发现危及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情形时,应当及时制止并报告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处理。

3.结束语

地铁的建设是各级城市下一步城市规划的重点项目,地铁保护区内外部施工作业的安全监管极为重要,合理的城市规划、高超的施工团队、负责的监管部门,能有效的减少不必要的生命财产损失。

参考文献

[1]张成满,罗富荣.地铁工程建设中的环境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J].都市快轨交通,2007.

12.国内外食品安全风险预警比较研究 篇十二

1 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

依据178/2002号指令, 2002年欧盟实施了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体系 (Rapid Alert System for Food and Feed, RASFF) , 这是一个连接各成员国食品与饲料安全主管机构、欧盟委员会健康和消费者保护总署、欧洲食品安全局、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等的网络。RASFF成员都有联系点, 联系点之间彼此联系, 形成沟通渠道顺畅的网络系统。RASFF的建立为系统内成员国食品安全主管机构及欧盟机构提供了交流的有效途径, 促进彼此交换信息, 并采取措施确保食品安全[1]。

1.1 信息传递流程

当获知食品中存在严重健康风险信息时, 必须立即通过RASFF向欧盟委员会通报。成员国在监督执法中发现食品中存在不合格现象时, 会向国内的相关机构报告, 收到报告的机构应判断是否需要通报, 如果是, 就会将信息报告给本国的RASFF联系点。联系点对信息进行确认, 必要时按照模板填写RASFF通报, 提供有关食品安全问题、已采取措施的具体情况, 并附上分析报告等相关文件, 上报至欧盟委员会。欧盟委员会接收到系统成员发来的通报, 检查信息的完整性、明确相关法规要求、判断是否属于RASFF通报范围, 必要时将通报翻译成英语, 对通报进行分类, 将通报传递至系统内的所有成员。如果通报的产品已经出口至非RASFF成员国家 (第三国) , 或者通报产品为第三国生产, 欧盟委员会必须向该国通报, 以使其采取适当的措施。发布通报后, 发布国还要对发现的风险进行进一步的调查, 给出更详细的资料以便其他成员国能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各成员国也会将他们采取的措施发布到系统上。如果发布的信息不准确或者在发布的过程中发生错误, 在发布国的要求下, 委员会可以取消发布的RASFF通报。

1.2 通报类型

RASFF通报共分为4类, 预警 (Alert) 、信息 (Information) 、拒绝入境 (Border rejections) 和新闻 (News) , 其中预警和信息都属于市场通报。

1.2.1 预警

当有食品安全风险的食品和饲料已上市且必须立即采取行动时, 由首先监测到相关情况并已采取措施 (如下架) 的成员国发出预警。这种通报旨在将发现的问题告知其他成员, 使其检查问题产品是否也出现在自己所管辖的市场中, 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1.2.2 信息

上市产品存在一定风险, 但其他RASFF成员国不需要立即采取措施时, 发布信息通报。不需要采取措施的原因可能包括通报产品还没有进入其他RASFF成员国的市场或已经不再出现在市场上, 或者是风险本身不需要立即采取措施。

1.2.3 禁止入境

当在欧盟和欧洲经济区 (European Economic Area, EEA) 外部口岸发现食品和饲料中存在健康风险而被禁止入境时, 发布此类通报。为了加强控制并保证被拒商品不会通过其他口岸进入欧盟, 要向欧洲经济区所有口岸传递禁止入境通报。

1.2.4 新闻

各成员国相关机构非常关注, 又不属于预警或信息通报的范畴, 这类与食品和饲料安全有关的信息, 会以新闻的形式传递至各成员国。

1.3 信息公布

为了促进RASFF对消费者、企业及政府机构的透明性, 欧盟委员会建立了RASFF门户网站。RASFF门户网站是一个可搜索的在线数据库, 可以搜索RASFF发布预警、信息和拒绝入境通报。除了提供RASFF门户网站查询, RASFF会对每年通报情况进行总结, 发布年度报告, 可以在其网站上查询下载。

2 美国FDA

美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主要由美国农业部和FDA负责, 农业部负责肉、禽和蛋类产品的监管, FDA负责农业部管辖范围以外的其他食品的监管。虽然两个部门同时负责所管辖产品的预警工作, 但FDA管辖的食品大约占美国消费食品的80%, 是食品安全预警的主要执行部门, 因此本文对FDA的预警工作进行介绍[2]。FDA开展食品安全管理的法律依据是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

2.1 预警信息来源

食品安全信息是进行食品安全预警的基础, FDA通过多种渠道收集食品安全信息, 包括下列主要方式:FDA对食品生产企业和零售食品进行监督检查;企业自我检查发现问题并向FDA报告, FDA提供了在线报告方式, 企业可以通过FDA网站上Reportable Food Registry (RFR) 报告食品安全问题, 联邦、州及地方管理人员也可以通过该系统报告食品安全信息;FDA通过各种报告系统收到的问题报告, 如消费者可以就食品相关问题向FDA投诉;来自CDC的食源性疾病报告。

2.2 预警类型

2.2.1 安全提示和建议 (Safety Alerts&Advisories)

FDA会针对所管辖的范围, 就消费者关注的、可能存在健康风险的问题发出安全提示、消费建议或提供其他相关的安全信息, 此类信息主要针对消费者。如FDA建议消费者食用特定来源的河豚鱼, 并给出具体来源信息, 提示消费者其他来源的河豚鱼可能含有可致死的毒素, 具有一定的风险, 不要食用;对消费者关注的苹果汁和无机砷的相关问题进行解释说明。

2.2.2 召回信息

当FDA管辖的产品不合格或有潜在危害时, 进行产品召回是保护公众的有效方式。召回一般是自愿的, 一种情况是企业发现了问题, 自己进行召回;有的情况是在FDA关注某个问题后, 企业开始召回;少数情况下, 企业没有主动召回, 而是在FDA要求下进行召回。

在召回实施过程中, FDA的职责是对企业的召回措施进行监督及评估。对于召回企业采取的召回措施, FDA要进行评价, 以确定企业是否已采取了所有可行措施去清除或纠正问题。如果FDA认为企业已采取了所有可行的、恰当的措施, 就认为该召回完成。召回完成后, FDA还需确认召回的产品被销毁或者进行了适当处理, 同时还要调查导致问题的原因, 以防止同类问题再次出现。

FDA对所监管产品的召回分为三类, Ⅰ类为可能引起严重的健康、导致死亡或存在明确缺陷的产品, 例如, 含有肉毒毒素的食品, 含有未标称过敏原的食品;Ⅱ类为可能引起暂时健康问题的产品;Ⅲ类为不太可能引起任何健康危害, 但是违反了FDA的标签或生产法律, 如包装有小缺陷或零售食品没有英文标签。对食品的召回主要是Ⅰ类和Ⅲ类。

2.2.3 警告信 (Warning Letters) 和提示信 (Untitled Letters)

警告信和提示信均是针对企业发出的。如果FDA发现企业明显违反了相关法规, 就会以警告信的形式通知相关企业。警告信会明确违规事项, 例如生产操作不当或者不恰当的使用说明。另外, 警告信会明确提出企业必须修正所发现的问题, 并要求企业按照一定的要求和时间表向FDA提交修正计划。发出警告信后, FDA会在一段时间后对企业进行再次检查, 核查企业是否采取了充分的措施修正之前存在的问题。提示信的作用和警告信相似, 如果FDA发现企业存在一定的问题, 但又未达到发警告信的程度, 就会向企业发提示信。

2.3 信息发布

FDA发出的各类预警中, 警告信和提示信是针对食品企业的, 安全提示和建议以及召回信息是针对消费者, 上述信息均可在FDA官方网站上查询。Food Safety.gov是公众获取官方食品安全信息的网站, FDA和USDA的食品安全及食品召回信息都会发布在该网站上, 公众可以上网查询, 也可以通过邮件自动接收预警信息。

对于召回信息, FDA会发布每周执法报告 (weekly Enforcement Report) , 按照分类列出该周的所有召回信息, 并列出企业采取的行动措施。每周执法报告中的召回信息并非都会向媒体发布, 只有针对可能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问题产品召回, FDA才会公布信息。如果被召回产品分布范围很广, 为了扩大信息传递范围, 还会通过新闻媒体发布, FDA可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新闻稿、更新网页等方式发布信息。在信息发布中, FDA会力争透明度, 如果认为健康风险较大, 会每天向媒体发布信息更新, 并且将获得的所有信息公布在其网站上。

3 我国预警工作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以下称《食品安全法》) 是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的法律依据, 2013年国务院“三定方案”颁布之前, 我国食品安全管理是多部门联合管理, 原卫生部、食药局、农业部、质检总局、工商局、商务部等均参与其中。由于“三定方案”颁布时间较短, 我国的预警工作以颁布之前为主。各部门根据管辖范围, 开展了不同形式的预警工作, 如质检总局会在其网站上公开发布进出口食品风险预警信息, 列出口岸检查发现的不合格产品信息[3],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食品安全信息, 在其网站上发布消费者预警提示, 如针对蟾蜍中毒事件发出预警, 对蟾蜍的风险进行介绍, 并提示消费者不要自行制作食用蟾蜍[4]。

4 讨论及建议

通过对美国、欧盟和我国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工作的比较, 可以发现, 虽然我国也开展了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工作, 但与美国和欧盟相比, 我国预警工作开展的仍非常有限。下面是在我国现有基础上, 借鉴欧盟和美国的做法, 对我国食品安全风险建设提出的建议。

4.1 完善法规、明确职责

美国FDA和欧盟RAS-FF都有完善的法规基础, 以欧盟为例, 178/2002号指令明确规定了RASFF成员构成及职责、欧盟委员会的职责、需要通过RASFF通报的内容等, 该指令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我国《食品安全法》中有针对预警相关的条款, 如对经综合分析表明可能具有较高程度安全风险的食品, 卫生部门应当及时提出食品安全风险警示, 并予以公布;境外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可能对我国境内造成影响, 或者在进口食品中发现严重食品安全问题的, 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应当及时采取风险预警或者控制措施。相比欧盟和美国, 我国的法律条款非常笼统, 并缺乏相应的规范性文件, 导致可操作性差。因此当前条件下, 建设我国的预警体系, 必须完善相关法规, 明确组织构架, 明晰成员职能。

4.2 促进信息传递和共享

食品安全信息的收集、预警信息的发布均需要信息传递, 信息传递直接影响预警工作的效率。美国FDA和欧盟RASFF都体现了高效、完善的信息共享和传递机制, 如FDA预警信息来源于多个方面, 其中包括CDC提供的食源性疾病信息, 而欧盟RASFF本身就是一个信息传递共享的网络。在“三定方案”之前, 我国的多部门管理模式下, 没有明确的部门间信息传递、共享机制, 导致部门间信息传递不畅。经过国务院部门职能的调整, 食品安全监管由多部门分段管理变为主要由一个部门管理, 虽然涉及的部门减少, 但仍然存在部门间以及部门内部信息传递共享的问题, 因此, 必须加强制度、机制建设, 通过法规条例明确信息传递、共享机制。

4.3 运用科学的风险评估

科学的风险评估是进行风险预警的依据, 美国和欧盟的预警工作处处体现了科学的风险评估, 按照可能存在风险的程度, 发布不同的预警信息或采取不同的措施。美国FDA对污染物含量超过限量标准的食品, 均进行召回, 因为限量标准是运用科学的风险评估制定的, 超过标准即表示风险不可接受, 而对于那些可能存在的风险, 则以安全提示或建议的形式对消费者进行提醒。在我国的食品安全预警建设中, 也应该强调科学性。

4.4 建立高效透明的信息发布制度

预警的目的是及时传递信息、采取措施以控制危害, 因此预警信息的传递必须强调高效性和透明度。借鉴美国和欧盟的做法, 制定预警信息的发布制度, 根据预警信息的类型, 确定发布对象、发布范围、发布途径。对于危害大、范围广的问题, 要利用各种途径包括网络、电视、广播和报纸等尽可能将信息传达至更大的范围。对于高度关注的问题, 要及时传达进展情况, 及时更新信息。

4.5 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发布预警信息并非预警的目的, 控制危害才是目的。因此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后, 要积极采取适当措施以控制危害, 并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 以避免问题再次产生。如召回完成后, FDA要调查导致问题的原因, RASFF会对第三国进行信息通报, 这样做的目的均是防止同类问题再次发生。在我国预警体系建设中, 也要充分体现预警的目的性, 通过各种措施进行危害控制。

关键词:食品安全,预警,FDA,RASFF

参考文献

[1]European Union, Rapid Alert System for Food and Feed (RASFF) [EB/OL].[2014-1-8].http://ec.europa.eu/food/food/rapidalert/index_en.htm.

[2]U.S.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Recall, Outbreak and Emergencies[EB/OL].[2014-1-10].http://www.fda.gov/Food/RecallsOutbreaksEmergencies/default.htm.

[3]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 2013年12月进境不合格食品、化妆品信息[EB/OL].[2014-1-20].http://jckspaqj.aqsiq.gov.cn/jcksphzpfxyj/jjspfxyj/jjbhgsptb/201401/t20140126_395158.htm.

上一篇:综合治理工作总结及打算下一篇:小学教师辞职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