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科学技术的反思(共12篇)
1.当代科学技术的反思 篇一
对文化哲学当代凸现的反思
文化哲学作为研究人的文化何以存在的`智慧,它通过从哲学的总体层面上对各种文化现象、文化规律和文化本质进行深入分析,为人们理解世界和探寻人生价值提供一种反思路径.对文化哲学当代凸现的理论分析为解决现代人的生存困境提供了独特的参考价值.
作 者:姜淼 Jiang Miao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马列部,黑龙江,哈尔滨,150080刊 名:社科纵横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REVIEW年,卷(期):22(1)分类号:G02关键词:文化哲学 哲学 文化 全球化
2.当代科学技术的反思 篇二
舞蹈教学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过程, 为了解决基本的身体素质和技术能力必须要从早期进行相关训练, 并需要不断加强各方面的难度。在舞蹈专业教育中最常用的三种教学方法是示范法、讲解法和复习法。舞蹈教师通过示范, 学员通过模仿学习教师的舞蹈动作而习得舞蹈专业技术内容, 并通过不断重复的练习达到动力定型, 而且熟练地掌握某一舞蹈技能与风格。由于舞蹈艺术形式的特殊性, 模仿学习是十分必要并且占据了舞蹈专业教育的大部分时间。因此, 舞蹈专业的学生们都具有很强的身体模仿能力以及熟练的技能技巧。然而, 舞蹈教育不只是培养会跳优美舞蹈动作的“匠人”, 完全模仿的舞蹈教育模式显示出了明显的弊端。
1. 个体差异的忽略
在长年的舞蹈专业学习之后, 许多舞者都出现不会跳自己的舞, 不会跳老师教过的舞蹈之外的动作。潘丽教授曾在《强化编创教育完善舞蹈教育模式》中说:“我们的学生就像一个传声筒, 传达着过去舞者的声音;我们的舞者更像是一部跳舞的机器, 只有根据编导的指令而舞蹈。这种类型的人才是不能适应世界舞蹈发展大趋势的。这种教育方法不仅仅是欠缺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开发, 而且在长期的舞蹈技能、技艺学习过程中, 必然会给学生造成一种思维的定势, 养成一种只能替别人“说话”而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说话的习惯”。”1这段论述并非言过其实, 像复印机一样的培养模式, 的确让学生掌握了某种审美特质的舞蹈风格, 但对自我个性的认知与表达方面却又严重的能力缺失。每个人都有创作的潜能, 也只有意识到每个人在性格、气质敏感度、力度、速度、幅度等多方的差异与矛盾, 当自己身体与心灵合一而流露出来的舞蹈语汇与特质才能满足自己的真实表达与个性的创作。这种具备差异性的自我表达是进行舞蹈创作的基础。
对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就需要重视个体差异。在《礼记·乐记》中有记载, 当师乙答子贡问时曰“宽而静, 柔而正者宜歌《颂》;广大而静, 疏达而信者宜歌《大雅》;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正直而静、廉而谦者宜歌《风》。这种因人而异, 重视个人性情的乐教思想, 是周代音乐教育中人文价值体现。教育要在充分了解和尊重个性差异的前提下, 而非将学生们视为接受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容器。此外, 学生们在舞蹈行业中的发展前途各不相同, 有的学生最终能够成为舞蹈家, 有的学生们也许最终会选择其他职业, 由于种种原因舞蹈只能作为一种爱好, 有的学生可能会跨入舞蹈与其他领域的交叉学科。但无论未来的职业方向是什么, 舞蹈的自由精神, 舞蹈的身心修养都会伴随着舞蹈学生完成学业后更漫长的道路。而舞蹈教育过程中对于学生差异性的尊重, 对于个性的挖掘与培养都会成为学生们一项重要的品质与能力。人本主义教育学家认为, 真正的教育涉及到整个人, 而不仅仅是为学习者提供事实;真正的学习经验能够使学习者发现他自己独特的品质, 发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特征。在创造中学习, 学习即创造, 促进学员成为一个完善的人, 一个自身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的人。
2. 创造意识的缺失
舞蹈教育研究家吕艺生先生曾这样总结:“我们在短时期内拿到金牌, 国际同行也承认我们培养的舞蹈技能与基础不差。但国际上普遍认为我们缺少创造性, 我们的创作 (不仅是编导的创作也包含表演等各方面的创作) 仍是落后的。”2其实, 不仅仅是在国际与国内的舞蹈大赛, 从当下公众所接触到的各种舞蹈演出、晚会和电视节目甚至舞蹈大赛的节目来看, 缺乏创造力的问题也十分突出。舞台上长期的重复几种视觉形式:古典芭蕾、各少数民族舞蹈、汉族舞蹈、国标舞蹈、军人舞蹈以及少量的观众看不太明白的现代舞蹈。观众们则常常误以为这就是舞蹈艺术的全部, 场面的铺成造势, 技巧的与卖弄, 舞蹈演员身体外形的炫耀甚至虚假做作的煽情几乎构成了大众所看到的全部舞蹈艺术。而真正触动人心的朴素而深刻的作品则凤毛麟角。“形式上的雷同跟风反映了舞蹈界精神世界的苍白, 同时也说明了舞蹈教育存在的严重问题。我们不禁会问:这就是我们的舞蹈吗?这些表面绚丽精彩的舞蹈足以能传达我们丰富多样的心灵智慧吗?这区区几个舞种足以能涵盖人类历史上种种舞蹈的精华?足以能够真正代表人们对舞蹈的认识和需求?足以能传达个体的生命体验和感悟吗?”3
3. 教学主体间的平等交流有待建立
教育者与受教育的关系从过去的主体与客体转变为当下人们认同的主体与主体间的关系是一场巨大的教育观念变革, 然而这一观念在实践领域的影响远远小于在理论领域的影响。舞蹈职业教育最早主要是借鉴以“凯洛夫教育理论体系”为代表的教育理论。它强调的是学科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这套教育理论对我国后来的舞蹈教育影响深远。学生扮演的角色一直是一个接受者, 对于知识的接受, 舞蹈风格训练的接受, 却很少有学生进行批判性或者创作型的反思。是不会还是不敢, 这是教育者应该思考的问题。什么样的环境和氛围, 教师与学生之间该建立怎样的交流关系, 才能培养出有反思精神与创造能力的学生。
北京舞蹈学院万素教授在她的博客里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时说:“在中国的教育里有一个很不符合教育宗旨的状态就是, 学生的学习总是为“父母和老师”, 往往老师的一句表扬话或批评话对学生是“致命”的。尽管我一再对学生说:“不要把我的话当正确或放屁。老师说什么不是根本, 重要的是你要过心、过脑。老师只是给了你一个需用心、用脑的空间, 判断和选择在于你自身的感悟。只不过, 不管是对错和是否有用, 都希望你能先把意识和心门打开, 给自己和老师一个机会……再观其后。”但是, 话说归说。看, 依然没有用。学生还是希望看别人的“脸色”, 有时我真疑惑我该怎样地教呢?”4
人是一种关系性存在, 教育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进行的, 师生关系是其中最为基本的关系。对主体间性教育的倡导从本质上说, 就是使教育成为一种完整的教育, 教育所培养的人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 而舞蹈教育作为一种艺术教育更应培养一种具有创新精神的人。然而, 要培养学员的创新精神并非易事,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需要有一个适宜的环境, 而这个环境就是宽松, 安全, 民主和平等的教学氛围。因为创造力来源于想象, 而一个人的创造力, 想象力和自主性要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 一个宽松, 安全, 民主, 平等的教育环境是最基本的前提。这种氛围的营造, 教师无疑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教师有责任为学员营造这样的氛围, 要转变教师角色, 让课堂成为一个师生之间平等交往, 互动的舞台。学员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才能敢想, 敢说, 放飞想象的翅膀, 成为时代的创造者。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员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成为学习的主人, 得到充分的发展。
结语
舞蹈专业教育除了注重技能技术的培养外, 教学的过程中应强调一种“整体性”, 所谓“整体性”的教育方法就是把舞蹈技能、舞蹈文化以及教育中的人性因素三种统一起来进行教学。个体之所以存在, 之所以有生命意义, 就是为了自我实现。教育应该使受教育者寻找内在的同一性, 减少或消除其内心的矛盾。并且帮助受教育者认识到自我与非我的统一, 即个人与社会和自然的统一。同时, 激发和培养创造性, 不仅要通过技术技能的练习与积累来提高专业能力, 更重要的是通过情感交流、优美人格的形成、自我的充分自由的体现等活动来激发非智力、感性的心理因素, 这些因素对于创造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当教师把自己的教育对象看作是一个有情感、有思想立体的“人”的时候, 所选择的教育方法必然是如何使这个“人”在教育过程中更加饱满。
注释
11.潘丽.《强化编创教育完善舞蹈教育模式》.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
22 .吕艺生.《新世纪舞蹈教育前瞻》.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9年冬增刊.
33 .卿青.《舞蹈教育何处去》.北京日报.2007年7月30日.
3.对当代中学写作教学的反思 篇三
反思之一:学生写作的现状
1、文中无我,笔下无情
笔者从所在学校的学生作文中,以及在参加高考改卷时所接触的作文中发现,我们的学生作文是做出来的,而不是心灵的真实流露。假、大、空仍然是学生的痼疾。这与我们的导向有很大关系,从模拟考试到高考作文题,动不动要学生谈事业、人生、道德,乃至生命的意义,比如2005年湖北卷就要求考生理解感悟王国维的“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所含的思想,写一篇文章。可命题者忽略了,一个十七八岁的中学生,人生之书刚刚打开,他们能对如此深刻的问题有体验吗?明明没有切身体验,硬要他写,那他能不讲大话、谈套话吗?古人说“情动于中而形于文”,“文因情生”,写作的基本体验是情感体验,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强调写作要贴近生活,特别是贴近自我。有一个学生和我交流时说到一件事,对我很有启发。他说有一次爸爸妈妈带他去一个地方旅游,完了之后要他写一篇文章,他没有一点写作的冲动,觉得没有什么话写,但是在逼迫无奈之下写下了一篇毫无生气的文章,后来又有一次,还是去那个旅游胜地,不同的是,是和几个朋友去的,回来之后,就想把游玩的经过写出来,写得文采飞扬,没有花多少时间就写成了。同样的一个地方,为什么这个学生会产生不同的写作体验呢?我想主要是情感体验的不同导致的,因为与爸爸妈妈去,这个学生受到了一定的约束,而和要好的朋友去,就能随兴而行,能够尽兴而返,就能够产生写作的冲动,这样的写作才能贴近自我。
2、缺乏人文,认识不当
写作对思想健康的要求也是很重视的,而达到一定的思想深度,体现人文精神,确实是一篇好文章中不可少的要素。而大多数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还很低下,在写作中还不知道怎样正确地去认识事物,还不知道在自己的思想认识上怎么体现时代精神。如在写“忘与不忘”这个话题时,有学生写道,我们记住历史,也是为了忘记历史,因为只有忘记才有美好的今天和明天,不忘与忘成正比,忘与不忘都是让未来更好,这样的作文不知道使用的是什么逻辑。还有的干脆生搬硬套鲁迅的话,写成为了不忘的忘却。写“长处与短处”这个话题,有学生也套用鲁迅的话“怒向短处觅长处”,而乱用典故事例名言,所举事例与观点不统一的情况尤为普遍,学生不懂它们的含义,就随便搬来,硬套上去,这的作文又有什么意义呢?有一个评委说,在表演艺术中,自己不熟悉的就不要拿出来。我想,作为表达交流思想情感的写作艺术自然也是一样。
3、思维无序,语言低俗
写作是一种思维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写作就是一种思维。有人说写作是没有思维的,那些大作家都是不谈写作思维的。我认为这种观点是没有认识到思维的层次问题,诚然,大作家写作,达到了率性而为的状态,其实这是思维的最高层次,那个时候是一样有思维的。只是它达到了一种古人所说的“无我”状态。已不知物我的区别了,而正是思维的最佳状态,也是写作的理想状态。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还是处于比较低的层次,还需要加强科学化的思维训练,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的写作是没有思维规律的,他们不知道怎样去打开思路,怎样布局行文,拿到一个话题,就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没有整体的行文思维意识。所以,文章就没有结构美。语言是思维的体现。而我们学生的写作语言却几乎是低俗的。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主要是由于学生的文化积累、思想积累、审美积累等不丰厚而影响了语言的表达。当然,缺少阅读,没有形成良好的语感图式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还有,广东的方言对学生的写作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如家喻户晓,学生写成家知门晓;短跑,学生写成短步。比如写“是花还是树”这个话题,有学生就牵强附会,说孔子的成功是花与树的写照,说一个镇里的小书记是花更是树。写“梦想与实践”这个话题,就拟题为《梦想和实践结婚》,令人啼笑皆非。
反思之二:作文教学对策
1、培养三感,形成习惯
(1)引导学生用心感悟——培养艺术感。
引导学生用心感悟生活和语言,可以唤起学生对生活美的发现,增强对语言美的感受、体验,从而提高艺术感知力。用心去感悟生活,就能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不平凡处,发现生活的诗意和真意,就能采摘到美丽的写作之花。特别是要让学生跳出课堂这个小圈,放大生活的外延,读社会、自然这两部大书,对一草一木,一人一事,一场一景进行敏锐、细腻地观察,主动获取生活的信息,捕捉生活的亮点和内心微妙的情感体验,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思考生活的规律和本质,才能产生对生活的独到认识。
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养成读书积累的习惯。一方面,教师要为学生从浩瀚的文学海洋中选出优美的语言材料,带领学生去阅读经典,另一方面,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直接做到的是,让课堂多一点朗朗的读书声,即使教师讲,也要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去感染学生。
(2)倡导学生因情宣泄——培养快乐感。
文因情生,“情动而辞发”,无欲不举笔,无情不成文。写作的乐趣,主要在于是一种思想、情感的宣泄。中国古代文人的“发愤著书、不平之鸣”之说和现代的“以我手写我心”都说明了这一点。还如,董秋芸先生是季羡林先生的老师,据季老回忆,董秋芸先生出作文题目,一般都是在黑板上大书“随便写来”。让学生任性行文,写自己脑中之所想,发自己心中之真情。可见,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也要让学生因情宣泄,尽情舒散、吐露心中的情感郁积。这样,学生在写作中能产生一种情感释放后的快乐和满足,尝到写作的快乐,而不至于把写作当作是一种压力和负担。
(3)促进学生精心创作——培养成就感
教师要有宽容的心态,允许学生写个性文,大胆文,充分理解学生的写作心理,并从各种途径来促进学生的精心创作,肯定学生的作品,培养其成就感。例如可从以下方面实施:①办报,可办手抄报、墙报、黑板报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来当记者和编辑。②组织文学社团活动,办好一份文学刊物,开展好作文竞赛。③向报刊杂志推荐优秀的作品。④鼓励学生整理作品集,并进行展览交流。从这些活动中,让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的写作兴趣就自然产生了。
2、训练思维,拓展思路
一方面,在写作指导中,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如何打开思路,比如,对于一个话题,学生往往感到无从落笔,不知怎么围绕话题拓展思维,对此,我总结了三个什么、四维联想的思维方式。三个什么就是“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四维联想就是对比、因果、相似、相关联想。如对于“真”这个话题,如果用以上思维方式思考,就大有文章可做了,如可想到“真”是什么,为什么要求真,要做到真,应做什么。而在一次学生的作文中发现,许多学生一篇文章都是写“真”的含义,这样就给人一种平面化的感觉,没有纵深感,如果这个学生运用“对比思维”写作的话,文章的色调就不可同日而语了。另一方面,我觉得我们还缺乏这方面的研究,例如研究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和情感需要,制定一套有序的可操作的作文教学教材。而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缺乏科学的体系,只是阅读教学的附庸,表面看来,似乎是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整合,但却丧失了作文教学本身的独立性、系统性。所以,应组织编写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教材,是语文教育界迫在眉睫的工作。而近段时间一些学者为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编写作文教材,提出的“作文考级”应该是一种很好的有益的尝试。
3、鼓励创新,体现个性
要达到个性化写作的目的,教师就要解放学生,“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有这么一个故事很有启发意义:两只青蛙掉到洞里,旁边的青蛙都围过来,劝告这两只青蛙,不要跳了,白费力气,但是他们不停地跳,其他的青蛙不断地告诉它们放弃努力,最后,有一只青蛙相信了。放弃了挣扎,倒地死去,而另一只更加努力地跳,最后终于跳到了洞外。原来,这只青蛙是个聋子,一直以为其它青蛙是在鼓励自己跳出来。可见,话语的力量有多大,教师的话语对学生的写作的影响也是惊人的。我们反思自己的教学话语,就会发现,我们的话语处于权威地位,我们给学生的作文设置了太多的禁区,提出了太多的要求和原则,甚至一而再地告诫他们不要这样,不能那样,学生在高压下也就不敢越雷池半步。结果是,我们学生的写作就像第一只“青蛙”一样,在话语的规范下死去。因为,在这样的话语规范下,磨灭了学生探索的勇气,熄灭了他们创新的火花,学生为了迎合教师给定的模式,写出的是假大空的没有一点生气的文章。因此,我们要重视话语的力量,对学生要少一点武断,少一点约束和警戒;多一点引导,多一点鼓励和宽容,要让他们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充满信心的去探索,去创新。
4.当代神农氏教学反思 篇四
西街小学 胡潇燕
这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记叙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自20世纪60年代到1975年这十多年里,顶着巨大的压力,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成功培育杂交 水稻的故事,表现袁隆平不计个人得失,献身科学事业的伟大精神,表达了作者对袁隆平的歌颂和崇敬之情。
为了在“三段六环”模式下充分体现孩子们的自主能动性,教学中从他的科学精神入手,重点体会文章内容,我重点设计了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哪些重点词句体现出袁隆平的科学精神?
重点一:“忧心忡忡”,“心急如焚”表现他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当西方学者断言:“搞杂交水稻是对遗传学的无知”时,袁隆平偏偏要啃这块“硬骨头”。用“偏偏”表现他迎难而上的决心,“硬骨头”突出了这一任务的艰巨。)
重点二:“他卷起裤腿,脚踩污泥,头顶烈日,手持放大镜,像大海捞针似的在稻田里逐株逐穗地寻找。灼人的阳光晒黑了他的皮肤,小刀似的稻叶刮得他脸上、手上、腿上发痒发痛;汗水如注,一行行、一滴滴透过稻叶,滴进水中。”本句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细节的描写方法,比喻的修辞,表现了寻找的困难,即这种试验的难度之大,体现袁隆平坚忍不拔的精神。
重点三:“第一天,没找到”。“第二天,没找到”。“第三天,还是没找到”体现时间漫长,表现袁隆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精神。
重点四:“袁隆平和助手们跳进水沟,小心翼翼地把稻株连根带泥挖出来”表现了科学家们对实验成果的珍爱和成功时的喜悦。
重点五:“像慈母似的抚摸着”。比喻句再现袁隆平当时兴奋、喜悦、失而复得的复杂心理。表现他对自己研究成果的珍爱,对科学事业的热爱
重点六:“不论晨曦初露,或是日落黄昏;不论晴空万里,或是阴雨霏霏”,时刻都能够体现他一丝不苟、对工作认真的态度,执著,坚持不懈的精神。
5.论当代社会道德问题现象与反思 篇五
摘要:老人摔倒敢不敢扶?孩子被撞敢不敢救?这两个“敢不敢”,成为今年中国街头每一个“路人”可能面临的选择题。老人摔倒无人搀扶在近年来引起社会的广泛讨论,这不光是个人品质问 题,更是社会道德问题,而其中反应出来的,也可窥见当今社会法律、制度、教育等各方面的诸多问题。从此类事件中,我们也能够发现社会道德现状的种种问题和背后引人深思的原因。
一、老人摔倒不敢扶的原因
(一)没有法律保障
著名的南京“彭宇案”可谓揭开了老人摔倒无人扶起的序幕。2006年11月20日,南京老人徐寿兰赶公交车时跌倒,到医院验伤,发现需要更换人造股骨头之后,咬定在车站把她扶起并陪同她前往医院的彭宇是肇事者,彭宇因此被徐寿兰告上法庭,最终被判赔偿徐寿兰45876.6元。
此后,类似案件在国内屡屡发生。2009年10月21日,天津市民许云鹤驾车经过红旗路时,发现67岁的王秀芝老人跨越马路中间的护栏后摔倒,他随即停车叫来120并将老人送往医院,不料老人事后一口咬定是其撞伤了自己。随后,天津市红桥法院一审判决:许云鹤承担40%的责任,赔偿费10万余元。2011年8月28日,江苏南通大巴司机殷红彬驾车时发现一位摔倒老人后对其进行帮扶,老人也感谢他做了好事。就在殷红彬驾车离开后交警接到群众报警,称一辆大巴撞倒一名老人后逃逸,而老人也坚称被大巴撞伤。最后大巴监控系统所拍摄录像证明才为殷红彬确系助人为乐。广东肇庆,搀扶摔倒老人者竟遭到老人女婿殴打;辽宁朝阳,因交警出具了证实搀扶者无责的监控录像,老人儿子竟冲进交警队殴打交警,打砸办公室;北京,儿子将父亲背到搀扶者的家迫使对方替他交了住院押金.......不是老人摔倒后从来就无人搀扶,而是在众多被人搀扶的老人纷纷“倒打一耙”后,搀扶老人,似乎变成了一个高风险的行为。
在“彭宇案件”的影响之下,社会上出现了很多老人摔倒却无人敢扶的场面。不难看出,没有法律的保障,大家害怕简单的做个好事之后,各种麻烦却也接踵而来。这是诚信缺失的后果,同时也是法律不健全的遗憾。
(二)社会道德建设力不够
1.社会诚信的缺失。在网络调查问卷中,有一项题为“你认为出现所谓道德底线丧失的原因是什么?”三千余名参与问卷的网友中,有71.9%选择了“社会互信状况被负面案例不断蚕食”这一选项。负面信息在社会道德建设中的影响可以想象。对此,有专家指出,要在全社会重构道德价值体系,恢复民众人际间的信任感,这其中有媒体的引导责任,更需要包括政府在内的全社会多元努力。
2.缺失的社会保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体制的改革,人口庞大的流动人口基数中分化出的城市新移民群体面临着制度变迁和身份变迁的结构性问题。制度结构性制约包括了户籍管理制度、单位制度、社区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民主选举制度和工会制度等;公民身份差异带来的权利不平等则表现在劳动权、居住权、福利权、教育权和医疗权等方面。有媒体调查劳务市场许多打工者说:“我们的户口都在老家。来这边做生意,哪有人管你户口的事。社会保险、医疗保险什么的,统统没有。”另一位打工者则说:“我们就靠自己,没有人管。但我们也不管别人。这个社会就是这样。”这种
心态的表述似乎与“见死不救”的社会冷漠议题产生了某种联系。
二、加强道德建设的措施
有媒体呼吁对见死不救要立法治罪,同时也有学者表示,与其立法惩处“见死不救”,不如立法鼓励和保障“见义勇为”,为他们“做主”,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在此期间,北大副校长吴志攀上月说的一段鼓励校友扶起摔倒老人的话再次被提起:“你是北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北大法律系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北大替你赔偿!”吴志攀的这句话被网友理解为“北大为学生撑腰”,在被疯传的同时,各种版本的“撑腰体”也在演绎。就在“撑腰”言论在网络上被广泛讨论之际,现实社会中的“撑腰”努力也在跟进。民间公益网站筹建搀扶老人风险基金,企业向员工发起帮扶老人小孩的“扶一把”倡议书,律师们发起成立了“停止冷漠公益法律援助”律师联盟。在发生小悦悦事件的广东,广东省工会也提出,将为见义勇为职工提供免费法律援助。这些社会反应都在试图通过提供经济支持和免费法律援助,来重塑见义勇的正气,纠正诬陷好人的歪风。其实,就在这个全社会感叹“人心冷漠”的10月里,我们身边的爱心故事一直在不断涌现,而这些真实可感的爱心实例,也让全社会的“撑腰”努力变得更有力量。加强道德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 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团结合作、共同努力。其中,道德建设无疑是重要的精神基石。构建和谐社会, 是一个经济问题、分配问题, 同时也是一个社会政治问题、道德问题。加强道德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其次,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内在要求,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不仅引起了我国经济生活的重大变革, 也引起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的一系列深刻变化。作为人类社会道德进程中的一个环节。如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体系, 是伦理学不能回避的问题。最后, 加强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一个社会能否和谐, 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 即道德建设状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 就无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良好道德素质的形成, 固然要靠社会成员的内省, 外部力量的推动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 加强道德建设,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道德建设水平高低, 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
三、加强道德建设的具体措施
1.法律保障。缺乏有力的法律保障,在法律中,更缺乏对道德的人文关怀。没有以人为本理念的法律的约束,只会让更多的人忘记道德的底线,只会让更多无视人性、践踏生命的悲剧发生。回顾近年来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从三聚氰胺到上海“11·15”火灾,从“7·23”甬温线特别重大交通事故到甘肃正宁县校车车祸,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医疗卫生安全......类似事故层出不穷,生命安全的保障一次又一次地挑动我们的神经。如果我们的社会道德足够健全,食品制造商又如何会置人身体健康于不顾,一次次植入令常人匪夷所思的化学成分?如果我们的社会道德足够健全,又怎会有人为了背后庞杂的经济利益链条而置人生命安全于不顾,以致各类安全事故频频发生?过于松懈的监管、过多的法律空白,使犯罪成本变得如此之低!法律,就是要把某些心存恶念的心强行引到正途上来。没有健全的社会道德体系,更没有相关的法律能够约束道德,甚至扶一位老人还
需事先拍照存证、还需找周围旁观者证明,难道这不是社会的悲哀?我们该更清楚地意识到,没有健全的法律提供保障,即使是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会变得如此无力。法律是道德的后盾,没有法律的支持与提倡,道德的底线只能一降再降。为什么老人摔倒后有那么多人围观却鲜有人去搀扶?不是道德已经真正地在现代人心中死去,而是“彭宇案”“许云鹤案”等等事实让人寒心地发现,法律,并没有提供给我们对道德的支持与保障。如果连老人摔倒做出上前搀扶这样几乎本能的反应都变得如此困难,那么在其他领域,会有更多人无惧道德的审判、无惧法律的制裁。缺乏人文关怀的法律顾及不了道德。缺乏人文关怀的法律甚至保障不了道德高尚者的基本权益。法律,是维护道德的最后一棵救命稻草。
2.社会保障制度完善。为什么会有老人摔倒后反诬救助者?为了得到高额的赔偿,尽管他们通常打着“钱不是目的,关键是要为自己讨回公道”的旗号。为什么老人又会需要如此高额的赔偿?如果他们本身有很稳定的收入、有完善的医保社保,他们还会不会昧着良心铤而走险,与帮助过自己的人对簿公堂?未必。当前社会的城乡差距、贫富差距、东西差距如此悬殊,多少人自顾不暇。当生存都觉得缺乏保障时,又有多少人还能考虑到道德?如果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就会有合理收入,又有多少人还会制假售假?如果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就能够在社会立足,又有多少人还会用不正当手段屡屡制造潜规则?同样,如果老人的医疗都有所保障,他们还会因为害怕承担数额巨大的医疗费,而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吗?矿难、诈骗、交通事故、制假售假、食品安全问题、天价医药费......种种问题,暴露的是其中错综复杂的利益链条和早已被金钱扭曲的人性。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如果我们有健全的制度,有对每一个人平等和尊重。如果每个人能够通过正当手段为自己谋得幸福。那么那些为了金钱而产生的不道德行为,想必会大大减少。试想,搀扶一个摔倒的老人都有可能承担经济赔偿,那么在目睹别人遭遇困难甚至危险的时候,也必然会有更多的人会选择冷眼旁观。在广东佛山的“小悦悦事件”中,18个路人的漠然走过。难道他们就真的是铁石心肠,可以对一个浑身是血的小生命视而不见吗?不,是制度的缺陷使他们不知道如果救人是否会被讹诈,是否会被其家属要求承担责任。救助老人反被诬告,这样“东郭先生与狼”的故事频频上演。我们不禁要问,是不是我们并不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把一些为生活所迫的人真正逼上了邪路?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尊老爱幼、舍己为人......这些美德是否真的会因为没有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而变成当今社会的奢侈品?
3.教育为本。从毒奶粉到儿童用品违规使用添加剂,再到频发的校园安全事故,孩子们是社会道德缺失的受害者。而无论我们的社会道德令人担忧的状况已经达到了何种地步,未来社会道德进步的希望,依然在下一代。当一个十二岁的广州小男孩说出他的理想是要当一个贪官时,震撼我们的,恐怕不仅仅是这个孩子惊人的“成熟”。反观当前的教育,我们交给孩子们的除了应付考试,在德育上,我们做了些什么样的努力?有德无才是残次品,有才无德则是危险品。学校交给孩子们知识,却鲜有学校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很多孩子小小年纪便多才多艺,甚至在家庭的教育下学会了算经济账、算人情账。经济的腾飞、传媒业的发展,使很多幼小的心灵早早成熟、童真不再。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任由社会上道德败坏的案例侵蚀孩子们的内心,那么所谓的“社会道德滑坡”必然难以避免。而在搀扶摔倒老人反被诬告的事件频频发生后,更有为数不少的家长教导孩子“少管闲事”。2009年10月,重庆市万州区分水中学初二学生万鑫
在赶场途中扶起摔倒老人,竟被老人告上法院。这样的事实的确让所有想做好事的孩子寒心。而在这样的事实下,我们又该拿怎样的事实教育孩子,让孩子知道助人为乐、尊老爱幼这样的原本朴素的道理呢?人之初,性本善。试想,如果连孩子都有很重的防人之心、如果连孩子都会以怀疑的眼光打量这个世界、如果连孩子都不愿意相信这世界还有真善美,那么,我们的社会、我们的道德,还有什么希望?我们的国家与民族还有什么未来?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显然是培养孩子道德品质的有效方式。而传统文化教育除了现有的经典阅读以外,更重要的是全社会形成一种敬老爱老、助人为乐的社会风气,这样的风气又与成人的示范与楷模作用密不可分。不要让孩子们真的连搀扶一个摔倒老人的勇气都没有,更不要让搀扶老人的孩子受到莫大的伤害。道德,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大爱。爱己及人,是最朴素也最珍贵的道德品质。
四、总结
6.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意蕴及当代价值 篇六
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根据19世纪以来的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所揭示出来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这一科学思想的价值不仅在于把人对自然的认识从僵化的、神学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更重要的是它建构了科学时代的科学世界观,为科学地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为塑造人的科学精神、实现人的.现代化,增强人们自觉抵制唯灵论、伪科学等蒙昧主义侵袭的能力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器.在当代中国,宣传和普及这一思想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精神素养,清除当代唯灵论、伪科学等蒙昧主义思想垃圾,加速现代化的进程尤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作 者:王春英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马列部,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刊 名:学术交流 PKU CSSCI英文刊名:ACADEMIC EXCHANGE 年,卷(期): “”(6) 分类号:N031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 世界观 方法论 科学精神
7.当代教育意义的失落、反思与重建 篇七
一、现实困境:教育意义的沦落与丧失
教育意义或教育价值的存在、建构及彰显与其所立足的时代背景或存在境域密不可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时代精神与趣味的诉求与召唤影响或决定着教育意义与价值的生成逻辑与文化向度。而在肇始于启蒙运动的现代化时期, 尤其在工业革命及现代科技的膨胀发展与推动下, 以生产工具变革为主要特征的技术文明以及其内含的工具价值和经济价值得以彰显, 人们在追求方便、实用、快捷、立竿见影式的当前利益与暂时功效时, 也就使得具有长期效用与边际效用属性的教育价值、意义及人文性精神趋向式微与消解。这样, 教育的品质、蕴涵与旨趣也就在这种断裂式、突变式的社会结构变革中必然遭遇到了异化。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活动中的教育蕴涵流失
教育意义无疑是构成教育情境与教学实践活动实施的最具朝气、价值与活力的基本元素。一方面, 教育意义的生命化张力和存在论诠释内隐于五彩缤纷的复杂化教育实践情境之中, 构成了其必不可少的文化学意味与旨趣。另一方面, 教育实践情境的立足与生成也必然要以丰富性的教育意义为底衬与铺垫, 唯有如此, 才能使其具有更强的被吸引特质与存在向度。正如有的学者所论述的那样, “教学活动是作为整体的人在其中的活动, 好的教学过程并不是单纯的认识过程, 它是人与世界积极相关涉的过程, 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的过程, 是师生对话、理解而达成‘我———你’关系的过程, 是一种特殊的游戏的过程, 是一个内在的价值关涉的过程。”[2]
然而, 在当前物质至上, 技术一统的时代背景下, 教育意义的时空场已濒临沦陷与丧失的危机境地。首先, 对“实用主义”的迷恋与追逐放弃了对意义世界与理念的渴望与守护。例如, 在当前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上, 具有一定实效性、功用性与工具性的科目充斥于大部分的课堂教学活动之中, 而与人的整体发展、性格陶冶、审美训练、理想培植等紧密相关的课程则被严重地挤兑而趋于边缘化的窘境。其次, 对“科学主义”的臣服与膜拜导致了对意义情趣与意义人生的抛弃与放逐。在传统的认知范畴内, 科学意味着真理、绝对与永恒, 凡是被贴上“科学”标签的东西则统统被当作无可置疑与辩驳的圣物, 于是, 人之所以为人的主动性、创造性、能动性的存在论价值与意义也就流于虚无与消亡。
2. 教育价值中的文化品性扭曲
教育无疑是具有多重功能与价值的一种社会群体共同参与的公众化的组织活动和行为, 而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以及人们在认识水平上的巨大提高, 教育价值的“潜力”与作用便渐渐与社会整体经济发展的因素进行了一系列的密切联结与“媾和”, 教育的单一育人价值便逐步被政治统治、伦理教化、经济发展、利益分配等等外在功能所代替。“教育价值取向的复杂多样, 主观上是源于人的差异, 不同社会、不同人群的世界观、人生观各异, 自身文化哲学素养不同, 导致其价值判断标准不一, 他们对教育各取所需, 从而出现了历史上的政治型教育、伦理型教育、审美型教育、文化型教育、人格型教育、经济型教育。”[3]这样, 教育价值选择取向的多元化格局、倾向与旨趣也就进一步导致了其心性熏染、灵魂陶冶、人格养护、精神充实等本体价值的折损与式微。
例如受我国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 “学而优则仕”成了人们读书、识字、接受教育的经典座右铭, 积极“入仕”成了许多人一生梦寐以求的目标和终极旨趣, 尤其在“官本位”思想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家里, 这样的向往与渴望像链条一样一直捆绑在人们的思维与人生逻辑之中。因为“入仕”在更大的程度上意味着物质上的富足、地位上的优越、权力上的占有以及精神上的享受!而这一切又随着仕途上的进一步升级与攀高, 也就换来了更大的利益与“好处”。所以, 在这红尘滚滚的花花世界中, 对官的趋之若鹜、对权的顶礼膜拜、对利的竞相追逐, 也就构成了这个百色人生的一幅无比繁华的图像与景观。这样, 教育价值的文化功能与品性就受到了更多来自其他事物的破坏、攻击与诋毁, 教育的目的、旨趣、底蕴、价值取向也就随着这一世俗化、功利化、媚俗化的追求而变得异常的扭曲与变态, 教育的文化场也就在这种波涛汹涌的大潮中坍塌与毁灭了。
3. 教学场域中的生命意识虚无
在当前, 对学生生命的尊重与爱护更多地体现在对学生精神层面上的体悟与熏陶以及个体肉身层面上的关心与保护。“人的生命是完整的, 不仅包括动物性的自然生命, 也包括人特有的价值生命、社会生命;不仅包括知识、技能、智慧等认知因素, 而且包括情感、意志、态度、价值观等情意因素。生命是肉体与精神、知情意的统一体。”[4]然而, 长期以来, 在“应试教育”的魔咒之下, 学生的精神与肉身往往得不到最起码的尊重与保障。首先, 在精神构建方面, 在以规约化、控制化、秩序化为主要特征的教学场域内, 重知识、重效率和强调统一性的价值取向, 导致了学生自由意识、主动精神与创造能力的丧失。而此则又进一步导致了没有自由的意志, 没有自由的权力, 只是作为一种规约化的异己的存在, 使学生严重丧失了内在的灵性和情趣。其次, 在生命成长层面, “在这里, 笼罩在校园里的是‘警告、禁止、责罚’的压制气氛, 运用在课堂教学中的是‘听话、服从、守纪’的话语锁定, 表征的是管制、保守、封闭的文化样态, 从而造成了学生的老气横秋、死气沉沉。显然, 这种说教式、线性的、结构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不能从根本上打动学生的内心世界的, 它本质上是对学生情感诉求的框定和禁锢, 是对学生性情舒展的扼杀和湮灭。”[5]而更为严重的是, 此种压抑、苍白的教学方式所造成的学生的轻生行为, 戕害别人生命、损害他人利益的事件常常见诸报端, 而这一幕幕极其让人痛心的悲剧却常常发生在鲜花烂漫的校园里, 则又怎么不让人扼腕叹息?
二、现状反思:症结的诘问与审查
教育问题与矛盾的存在必然会引起人们的警觉、叩问与醒悟。所以, 探究、发现、清理教育矛盾中的症结所在, 也就成为了我们所必须面对的局面与课题。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深刻地指出:“洞见或透识隐藏于深处的棘手问题是艰难的, 因为如果只是把握这一棘手问题的表层, 它就会维持原状, 仍然得不到解决。因此, 必须把它‘连根拔起’, 使它彻底暴露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开始以一种新的方式来思考。一旦我们用一种新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旧的问题就会连同旧的语言外套一起被抛弃。”[6]根植于上述教育意义失落的种种病理表征, 谨做出以下的反省与思考。
1.“唯知主义”的僭越
在当代社会强大的物质、经济、技术等相关因素的刺激之下, 对科学知识的生产、传输、存储、垄断渐渐成了工业化大生产链条上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 现代人的生存方式也就沦为了以占有更多的知识为根本追求, 以增长各式各样的技能为根本手段, 对知识的占有和支配成了所谓社会精英分子最恰切的修饰和装潢。首先, 在科学化思维的视域之下, 知识的确定性、稳固性、封闭性以及规范性, 也就进一步加据了主体理性认识与经验感受之间的鸿沟, 导致了对非主流知识形态 (隐性知识、缄默知识) 的压迫、排除与拒斥。所以, 这种“唯知主义”的价值倾向严重破坏了日常生活世界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与纽结, 使学生的整体文化认识处于支离破碎、四分五裂的尴尬局面。其次, 在知识结构的编排上, 又由于对学生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和心理特点视而不见, 也容易使学生产生极强的排斥心理和逆反行为, 造成知识价值和意义的低效和流失。同时, 它也让大多数“低等生”们望“知”兴叹、退而却步, 趋于边缘化的无奈境地而不敢登大雅之堂。早在20世纪初, 美国著名哲学家与教育家杜威就对现代教育思潮的这种极端倾向提出了严肃批评:“现代教育把学校当作一个传授某些知识, 学习某些课业或养成某些习惯的场所。这些东西的价值被认为多半要取决于遥远的未来;儿童所以必须做这些事情, 是为了将来他要做某些事情;这些事情只是预备而已。结果是, 它们并不成为儿童生活经验的一部分, 因而并不具有真正教育的作用。”[7]所以, 在充分享用这一知识盛宴的同时也就渐渐迷失了自我、疏离了自我, 只是在由知识堆砌的空中楼阁中自娱自乐, 陷入了精神的迷惘与灵魂的困顿之中。
2.“技术理性”的扩张
“技术兴趣”亦称“技术理性”, 是通过合规律的行为而对环境加以控制的人类基本兴趣, 它指向对环境的控制和管理, 其核心是“控制”[8]。自工业革命以来, 工具性或工具价值的触角像无所不在的幽灵已伸向社会的各个角落与层面。一般而言, 积极寻求与发现人的存在之根, 人的价值所在, 应当是当前教育中的应有之意, 因为教育的存在必然是根植于一定的文化场域之中的。然而, 在这种“工具理性”思想范式的影响之下, 异化、变形、扭曲的教育所带来的所谓价值更多表现为一种控制化、工具化, 技术化的存在。“韦伯曾把西方社会的现代化过程概括为一个全面趋向理性化, 尤其是受工具理性支配的理性化过程。只关注手段及效率而不问目的, 这便是现代主义文化所昭示的理性。它在抛弃神秘主义的同时, 也抛弃了文化的神圣品质与追求;它在抛弃宗教神道‘彼岸’逻辑的同时, 也抛弃了终极关怀的原则与立场。”[9]这样, 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 则被死死地框定在固定的尺寸之中, 其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受到致命性的影响。在教育领域, 这种思维范式更多地表现在对“分数价值”, “名次价值”、“证书价值”的争抢与掠夺之中, 学生不是在关心自己所受教育的意义与价值何在, 而在是关心自己在众多竞争者中所处的地位和次序, 丧失与遗弃了其内在的文化旨趣、审美蕴涵与人生意义。
3. 主体性原则的放逐
众所周知, 让学生在教育的天地、情境之中自由、充分地成长与发展是教育者的职责所在。所以, 积极张扬学生的主体性精神、恪守完整的主体性原则、确立有效的主体性理念, 则应当成为最起码的共识与准则。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就其在古典哲学中的基本含义来说, 主体性原则是指人对自身的独立自主、自由、能动性本质, 对自身的价值和尊严的自我意识、自我觉醒, 它是近代新兴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中历史发展的产物。”[10]然而, 当前中国社会整体结构的转型、西方享受文化的入侵、教育者自身素质的下滑等一系列因素, 尤其是当前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都在严重危及着对主体性原则、精神、理念的尊重与守护, 这样的思维与看法在许多人的眼中早已显得不合时宜而落入俗套, 似乎成了人们相互调侃、讥笑的话柄与对象。在传统教育的局限之下, “学校从一个智慧、知识、道德的传导、熏陶的场所变成了等级化的机构和发放学历证书的场所。普遍存在于教育过程中的考试, 远远超出了它的评价和改进教育的功能, 形成了它自身无法胜任的主宰和导向作用。同时, 激烈的竞争导致了普遍的厌学情绪, 学生的寄托与学校的梦想破灭了, 面对的是他们不愿面对的无边的考试、无聊的重复和无情的筛选。”[11]于是, 这种对学生能动精神的严格控制, 标准化、模塑化、雷同化的大规模生产也就必然导致了对学生主体性原则的放逐与遗弃, 从而走向自主精神的匮乏与虚空。
三、时代重建:教育意义的生成与超越
病理的梳理、症结的探究无疑为教育的救赎提供了前提、依据与动力。长期以来, 我们的教育模式始终都在一种封闭性、静止性、单一性的体系中运行, 逐渐呈现与暴露出僵化、教条的弊端, 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目前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及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 摧毁、解构传统的认知模式与思维方式, 而完成对教育意义的生成与超越将成为必不可少的拯救之路。
1. 解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 实现教学方式变革
知识与智慧的辩证关系无疑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 理念上的认同与化一并不表征出实践行动中的一致与协调。学生知识的获得与智慧能力的培养之间的分野与对立, 是传统教育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和症结。追溯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长期统治着我国各级各类学校课堂的原因, 是二元论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对此, 杜威曾作出过深刻的揭露与批判。杜威认为, 二元论源于一个团体内部壁垒森严的社会集团和阶级的划分:富与贫、男与女、贵族与平民、统治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壁垒[12]。所以, 这种人为的、僵硬的、机械的分离, 就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储藏器, 使很多学生根本就不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甚至连自主学习的技能都不具备, 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不强、兴趣单调、社会适应能力较弱、学生缺乏个性等等。
总结历史, 展望未来。深入挖掘当前教育意义失落的原因与困境, 我们谨做出以下的努力与向往。第一, 改革当前的教学方式。即从传统说教式、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 而走向与我们的学生息息相关的经验感知与个体感受中, 从而在动态、开放、协商的情境中生成对教学意蕴的理解, 进而实现学生主体性的守护与张扬。第二, 拓展学生的活动空间。即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的抽象思辨中, 不能从理论到理论, 而必须紧密联系与贴近鲜活的、现实的、当下的种种实际, 并对当前复杂社会现实中突发的事件与问题做出积极的回应。只有这样, 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理论的生命力与指导作用。第三, 建立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实践的效度如何是对理论教学的最有力的检验, 在其中, 学生的亲历亲为除了有力地增加自身的阅历与经验之外, 还会积极引发学生对种种事件的反省与思考, 从而为进一步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行为方式提供可能与机缘。
2. 跨跃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的鸿沟, 体现对受教育者的终极关怀
“工具论”中的教育概念界定即是通过对人的培养来达到服务于社会的目的, 从而体现出了一种强有力的规约性和工具性。因为社会所包含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 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引发和导致了教育的政治化统治功能, 促进和拉动经济增长的刺激功能, 还有就是文化单向的传递和适应功能。而正是因为这种离散性、分裂化的工具主义的价值取向, 也就导致了整体的人处于一种排斥、激化的状态。如以一种知识人、政治人、经济人的面目出现, 而不是一个具有美好情感、全面发展的人。所以, 这种工具主义价值取向本身就暗含着一种功利化色彩, 它讲究的是一种实用和对主体的利益, 而不考虑其内在的价值和意义。当然, 本文的意思并非否定任何事物的工具性和实用性, 而是批判和否定一种工具化的异己的存在。自古以来, 教育就以培养人的完整德性及美好品质为标杆和旗帜, 它的存在价值和根本旨趣也就在于对人的灵魂呵护及对于整个有机世界的优化、高效、和谐的整体改造。就是在当下, 在1995年召开的世界发展首脑会议上, 人们呼吁要重建以人为中心的发展价值体系, 重视人的和谐发展, 重视包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在内的人的全面发展的生活质量的提高,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都应该走文化内涵发展的道路。因此, 作为充盈着智慧、灵性、意义的教育实践活动应当永恒恪守以人为本的理念, 秉持以德化人的原则, 培养推己及人的精神, 从而体现出对受教育者的终极关怀。
3. 以生为本, 实现对人文精神的守护[13]
对学生实行高质量、高水平、高品质的综合素质教育无疑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范畴, 并已得到广大有识之士的认可与赞同。但在年复一年、一次又一次的大小考试之中, 智育的地位被空前提高, 而学生的道德教育、审美教育则被无情地湮没在学生的考分之中, 成了考试之后的修饰和摆设。升学率是每一个学校谋发展、求进步的生命线, 学生的考试分数变成了老师谈优论劣的底线。于是, 教师最关注的是试卷上的分数而不是现实生活中学生品德、习惯的养成及学生情感的需要和表达。在这样的教育逻辑中, 学生成了坐而论道、纸上谈兵的书生而缺乏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感恩与珍惜。
8.当代科学技术的反思 篇八
无疑,这是一个视觉与眼球的时代,然而,过度追求视觉与感官刺激,对书法艺术本体也是一种伤害。在书法视觉化诱导下,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书法创作生态正逐渐恶化,面临着日益盛行的“制作”化书风,这种“真”制作与“假”创作,以花样百出与叠乱迷离的外在形式干扰正常的艺术创作,与书法艺术的诗性传统背道而驰,不仅扰乱了书法艺术创作的正常秩序,而且对公众的艺术审美形成极为严重的畸形误导,更为严重的是使书法艺术沦为低俗工艺的危险。
当代中国书法的“制作迷局”
纵观目前的全国性书法展览作品,一个明显的特,止是“四多四少”:一是行草多,篆隶少;二是拼接多,单幅少;三是大幅多,小幅少;四是有色多,无色少,这是四个最典型的书法视觉化特征。从这个现象背后透露出来的,应该也是四多四少:重复多、思考少;技巧多、性情少;形式多,内容少;制作多,创作少。
当代中国书法的“制作化”现象其实质是一种“假创作”,或者称之为“仿真式”创作,即为了把古今名家的作品作为摹仿的对象,在章法形式、纸张运用上均十分到位。从近年来中国书协举办的书法大展中的作品看,“仿真”的痕迹明显,没有标志性的东西和独特的个性,总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仿真式”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二大类:一类是“仿古”,一类是“仿今”。“仿古”就是对古人的作品进行改头换面:一种是形式改装,诸如把古人的条幅改成横幅写、把小作品放大写,或者把古人的横幅手卷作品分或散页然后粘贴成册页作品等等。一种是内容改装,就是通常所说的集字式的创作,是古代某书法家某一作品的集合体,只不过是书写内容不同而已,诸如把“唐诗”变成“宋词”。“仿今”则是直接临摹与抄袭当代书法名家与获奖专业户的作品。一种是通过对当代书法名家作品的反复临写,对其书法风格进行“克隆”。另一种就是露骨的直接抄袭,直接借鉴他们的作品形式或者内容,稍加改动就轻松变成了自己的作品。在这种趋势下,书法展正在演变为类似演艺界的“模仿秀”。这不仅浪费有限的展览资源,同时也浪费了评委的时间,对书法受众造成伤害。从信息学的角度看,书法的“制作化”带来书法信息的单一化,这必然造成受众时间上的损失,从书法展览中得到的有用信息会越来越少,从而导致对书法展览的不信任。
书法创作一旦过度追求外在形式的视觉效果,而最终表现出来的是个人性情的缺失,内涵的缺失,书卷气息的缺失,最根本的是诗性的缺失。因而,“眼球书法”“视觉书法”的背景之下,存在着重形式轻内容、重制作轻书写、重技术轻品格的现象,其实质是对传统书法“创作观”的严重背离,以及展览与社会功利导向中浮躁心态使然。对书法传统的误读,对理论研究的忽视,对学问修养的冷漠,对日常书写的缺失,使中国书法最本质的诗性精神正日渐远去。
“制作迷局”与书法的同质化
制作迷局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严重的同质化倾向。当代中国书法的“制作化”就是由于集字式与拼贴式创作带来的书法作品的“仿真化”,创作观念的格式化,创作形式的单一化,导致书法作品千篇一律,出现创作风格与样式的雷同,千人一面,没有自己特色。普遍存在着“重复多、特色少、视野窄、起点低”的问题。
当书法创作沦为展览的附属品之后,在展览入选这一指挥棒之下,书法家日益成为一个书法考生,展览评委就是考官,历届获奖作品就是重要参考资料,染色和拼接或为重要手段。在同一个标准之下,展览作品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严重撞车。在形式上表现为流行染色,做旧与仿古,在章法上流行拼接。书法的“有色时代”在展览的推动之下风靡书坛,染色原本是裱画工人的手艺,现在变成了青年书法家的必备能力。染色的基本办法就是用咖啡水、茶叶水或者中草药水刷,稍微复杂一点的就是用国画颜料,目标是把作品仿古化,以具备更吸引评委眼球的视觉感,增加入展的概率。而章法上的拼接,纯粹就是展览的产物,一方面有利于模仿创作,提高作品的成功概率,另一方面提升作品的规模,使若干小作品组成大作品,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组合柜”形式。迫于展览尺幅的限制,出现了大量横向叠加的作品,以叠加扩大作品的面积,刺激评委的眼球。制作用尽,无非是为了吸引评委,在数万投稿作品中脱颖而出,增加入展的砝码。于是,外在形式视觉成为书法创作的第一要素,为了能在展厅中显眼并获得较强的视觉感染力,书法家挖空心思,对于外在形式的过于注重,势必削弱作品内涵,“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书法作为视觉造型艺术,而过于看重视觉,书法创作形式与内容的本末倒置,则对书法本体是一种致命伤害。对于制作“迷局”,导致的书法作品内涵尽失,以及同质化问题,笔者认为是一个极为有碍书法艺术发展的负面命题,危害无穷,而在学界却少有人关注并作相关研究。
形式PK内涵:书法到底追求什么美?
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有一种艺术被称为“国粹”,被当政者视为统治教化的工具,被文士精英视为身份与修养的象征,它与百姓的日常生活也息息相关,这就是书法艺术。书法在古代中国是一种具有独特历史地位的艺术形态,这种地位缘自全民发自内心的热爱。中国的书法好比西方的音乐,已深入人心,化入生活。现代人为什么需要书法,正是因为,书法艺术可以深入心灵,化解不良情感。所谓“达其性情,形其哀乐”“纵横之志,郁结之怀”“书虽一艺,与性道通”“心得其妙,笔始入神”。
故而,人们通俗的把书法称为“写字”,表面的含义是用毛笔写汉字,而此背后蕴含着书法作为“书写文化”深刻的本体意义。西汉著名文学家扬雄《法言·问神》中,提出的一个著名论断:“书,心画也。”最早论述了有关中国书法理论的根本命题——书法同书法家思想感情之间的关系和书法艺术表情达性的特质等问题,从而奠定了书法创作与品评的基调,也奠定了书法作为“书写文化”的基础。书法是心灵的艺术,心画就是书家心里面流出来的线条,只有用心书写,他的作品才掺进了个人全部的喜怒哀乐,形成了个人魅力,写出的作品才有个性,才能打动人。因而“书写文化”的本质是“我手写我心”。
所以,以抽象线条为根基的书法艺术,形式美并不是核心的追索元素,甚至形式中的“技术”元素,也为古代书法家所排斥,讲究“技进乎道”。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书法大家总会经厂力对技巧先取后舍的过程,所谓二王书法“绚烂至极,复归平淡”以及傅山的“四宁四毋”即为明证。纵观古代经典的书法作品,无论是《兰亭序》,还是《祭侄稿》,或是《黄州寒食诗》,形式是自然而然生发的,并不是刻意做出来的。
9.当代科学技术的反思 篇九
自然科学的发展与哲学思维的当代思考
自然科学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哲学以人为核心,哲学思维的本质特征在于反思,追求真善美,关注人的生存.在社会科学化和科学社会化的今天,无论从自然科学学科本身的发展,还是从其社会效应来看,自然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哲学思维,哲学和自然科学在当代应该携手共进.
作 者:韦萍 WEI Ping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广州,510640刊 名:边疆经济与文化英文刊名: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年,卷(期):“”(9)分类号:N02关键词:哲学思维 自然科学 当代思考
10.读《当代教育科学》有感 篇十
汶上县郭楼镇阳坝小学
初为人师时,也曾踌躇满志过,几年的师范学习,自我感觉良好,以为学到的知识就是以后不学也能应付小学的教学。可是,踏上工作岗位才知道,我学到的知识才只是比一碗水多一点,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我学到的知识不能原封不动的搬到课堂上去。讲台上我面对一双双渴求知识的小眼睛,我常常感到了力不从心;学生的无意发难也常常让我无奈;课本上我觉得很简单的问题,可讲起来就是不明白……我感到了困惑、不解、焦急、无奈。
就在这时候,我在学校看到了订阅的《当代教育科学》,看了第一页后,我迫不及待的从头至屋的拜读完毕,掩卷深思,竟然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同时又有一种柳暗花明的顿悟和无以言表的幸福。以前在教师知识上的要求常常挂在人们口头上的一句话是“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在教育改革深入进行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己经清醒的认识到教师光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一桶水总有它枯竭的一天,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应做“源头活水”,永远流淌,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一要有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掌握一些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并注意在自己的日常教学活动中进行运用。二要通晓本学科知识,并具备相邻学科的知识,教师的教学行为不能只站在所任年级的知识上,而是要对本学科所有年级段的知识都能掌握并进行教学,另外,由于新课程的改革,教师还要具备相邻学科的知识,只有这样,教师在教学时,才能站在本学科整个知识体系的这个高度去进行本身的教学活动,并在教学过程中能灵活运用其他学科知识完成教学任务。三要教师要有终生学习的能力,我们当前正处在知识迅速更新的时代,教师在师范院校中所学习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学生的要求,并且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所掌握的那点知识己经是严重的贫乏了,这就要求教师在搞好教学活动的同时,积极进行各种业务进修,不断地充实自己,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培养终生学习的能力。四要有教育科研的能力,教师要积极投身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及时总结教育教学的经验,勇当教育家。《当代教育科学》正是迎合时代的要求,书中那一篇篇蕴涵智慧的教学论文,一段段切入肌肤的教学心得,一句句包含哲理的话语……让我看到了希望,仿佛看到了一架通往教育教学艺术的彩虹桥。想想,这真是一本真真切切的好书!那之后,沙发上,书桌上、枕边、书包里……坐也看、躺也看、立也看、行也不离……只要一有空闲,我便拿出来细心心阅读,我的课堂教学也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当代教育科学》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自己的刊物,她与我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不管你是想了解教育动态,还是想获取教学真经,还是想开阔视野、进行咨询,她都能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当我收到一本新期的《当代教育科学》的时候首先要看的是教育版中的内容,了解一下教育的新动向,这一栏目中的理论性内容和文章较多,所以我比较喜欢。看过了第一个栏目之后我再从最后一个栏目开始看,最后留着教学版的东西有时间或用到时再看。总的来说,我感觉《当代
教育科学》的栏目设置特别适合在第一线工作的教学工作者,她倾向于教学,同时也提供了许多理论上的指导,是我们进行业务学习的好教材。
《当代教育科学》“教育版„中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五彩纷呈。我常驻足流连其中,欣赏教改论坛中的精妙论述,教法与学法中的成功经验。《当代教育科学》像一盏明灯,一个路标,走进了我的生活,叩开了我心灵的大门。遇到教学难题,有她给我指点迷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公开课,她总是给我出谋划策,使我终身受益;班级管理,她是我的“军师”,给我传经送宝;彷徨时,她给是我的知心朋友,给我启迪,给我自信,寂寞时,她是我的知音,我常在美丽的夕阳下,咀嚼品味教师一日快乐歌里所说的教师诙谐情趣,陶醉娱乐在校园小幽默里。
11.当代科学技术的反思 篇十一
关键词:当代社会道德;思考;滑坡;意识形态
修德普卢塔克曾说过,“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道德在一个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这种作用是长久存在的。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会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意识、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树立正确的义务、荣誉、正义和幸福等观念,它是人们把握世界和引导人们健康发展的标准和准则。对当代社会道德现状的分析与思考,有利于人们对道德进行深省从而进一步建设。
在当代社会,一个个涌起的事件和案件,无不挑战着人们的道德底线。南京彭宇案,天津许云鹤案,矿难、诈骗、交通事故、制假售假、食品安全问题、天价医药费,再从三聚氰胺到上海“11·15”火灾到甘肃正宁县校车车祸,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医疗卫生安全......
一、造成当代社会道德现状的原因
1.国家的经济发展。如今的中国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正是这样的经济飞速发展引发了现在社会的一系列问题。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赶不上经济建设的脚步,这样必然会出现问题。于是“瘦肉精”来了,三聚氰胺也来了,随后的食品问题安全等也随之而来,这就是畸形发展的后果。
2.国家法律制度的不完善。近年来,从苏丹红到三氯氰胺,从瘦肉精到染色馒头等等问题,关系到人民最基本吃饭的问题。这些都不仅仅是商人道德上的缺失,更大一部分也在于国家法律制度的不够完善。
3.世俗化和多元化的冲击。身为“社会人”我们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开始追求品牌,追求享乐,追求更多外在的东西。拜金主义、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大肆盛行。
二、应对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现状的对策
(一)建立法律保障
过于松懈的监管、过多的法律空白,使犯罪成本变得如此之低。我们该更清楚地意识到,没有健全的法律提供保障,即使是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会变得如此无力。法律,是维护道德的最后一棵救命稻草。我们需要通过严格科学的管理,促进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道德风气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二)建立合理的道德系统和网络监督系统
从基础上来说,法律的制定是要符合道德标准。建立合理的道德系统,可以为法律的制定提供基础,对于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发展也具有基本的意义。现在的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人们通过网络可以迅速的了解到各式各样的信息。社因此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普适性的道德标准和网络监督机制,建立并真正的履行广泛的道德原则。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把提倡与反对、引导与约束结合起来,培养文明行为,抵制消极现象。
(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当前社会的城乡差距、贫富差距、东西差距如此悬殊,多少人自顾不暇。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如果我们有健全的制度,有对每一个人平等和尊重。如果每个人能够通过正当手段为自己谋得幸福。那么那些为了金钱而产生的不道德行为,想必会大大减少。
(四)加强基层的公民道德教育
紧紧抓住影响人们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个方面,坚持不懈地在全体公民中进行道德教育,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要求,成为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的行为规范。
(五)以教育为本
当一个十二岁的广州小男孩说出他的理想是要当一个贪官时,震撼我们的,恐怕不仅仅是这个孩子惊人的“成熟”。反观当前的教育,经济的腾飞、传媒业的发展,使很多幼小的心灵早早成熟、童真不再。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任由社会上道德败坏的案例侵蚀孩子们的内心,那么所谓的“社会道德滑坡”必然难以避免。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显然是培养孩子道德品质的有效方式。
(六)加大反腐力度
坚决严惩“官员腐败”这一“大恶”,以使社会道德信条重新被修复为“不因小善而不为,不因小恶而为之”,才能促进我们社会道德的全面而迅速回升。
(七)支持企业公益营销
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果企业以公益营销,这样不仅能带动经济,也有利于当代社会道德的建设。
(八)持续“中国感动人物”评选
感动人物的评选,有利于在群众中树立榜样,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气,鼓舞人心。
三、结语
“道德衰亡,诚亡国灭种之根基”,章炳麟这样说。道德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道德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美德,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社会。道德滑坡是当代社会必须直面不容回避的事实,从现在起,全民族应一起为之恪守,每个人应当以身作则,做一个严于律己、恪守道德的人,为祖国的道德建设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汪琼.对当前社会道德现状的一点思考[J].《党政干部学刊》.2001-03-01.第三期
[2]王韵尔.当今社会道德状况调查及思考[EB/O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cdf1be010007dt.html 2007-02-04
[3]李说.论当今中国社会的道德问题
[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8664b0010133ks.html.2011-12-17
[4]罗亚田.当代中国的社会道德现状剖析[EB/OL].
http://blog.gmw.cn/blog-137693-378351.html. 2011-10-18
[5]新华网.加多宝五年三次亿元捐赠 倡导“以善促善 人人公益”[EB/OL].http://news.xinhuanet.com/gongyi/2013-05/09/c_124686828.htm.2013-5-9
[6]学优高考网.当前社会出现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和解决途径[EB/OL].
12.教育范式的逻辑嬗变及其当代反思 篇十二
综观教育的发展历程, 可以看出, 有三种范式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一种是科学主义范式, 这种范式认为, 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求真”, 并主张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从事教育研究, 把教学变成了一种单纯的知识传授。这种范式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首先, 近代科学和实证主义的发展, 为这种范式的形成提供了方法论基础。近代以来, 人类进入到科学蓬勃发展的时代, 伽利略和牛顿创立的科学实验方法得到了广泛运用, 对传统的思辨方法产生了致命打击。19世纪中叶以来, 以孔德为代表的实证主义将这种方法论发挥到极致, 形成了以经验证伪为核心的实证原则, 并将这一原则看做是研究人类行为的唯一正确的方法。在此影响之下, 德国的梅伊曼和尹拉将实证主义运用于教育学, 开启了教育学的科学化转向, 建立了以实证主义为原则的实验教育学。以此为开端, 法国的比奈和西蒙发动了智力测验运动, 各种教育测量开始运用于教育研究, 20世纪初出现了激动人心的“教育科学运动”, 其中被誉为“教育科学之父”的桑代克是影响最大的人物。他不仅创立了教育心理学, 而且大力倡导科学教育学认识论规范, 把教育学的量化研究推到极致[1] 。其次, 在社会方面, 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 进一步强化了教育的知识论范式。工业的发展, 进一步加剧了对技术人员的要求, 这从侧面进一步强化了教育的知识和技术论转向。这种教育范式的形成, 极大地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然而, 这种范式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弊端。首先, 这种范式完全遵循传统的主客二分模式, 把学生视为没有情感的客体对象, 单纯地通过外在灌输方式进行知识传授, 完全压抑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其次, 这种范式过分强调知识理性, 把知识、真理绝对化, 形成了以工具理性为主导的思维范式, 忽视了学生的批判精神的培养, 扼杀了学生丰富的个性和内在特质。再次, 这种范式完全割裂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 致使教育的两大领域发生了断裂。最后, 这种范式忽视了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追求。胡塞尔指出,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认识包括人生和自然在内的整个世界, 寻找与设定人生的意义, 但是实证主义却丢掉了这个任务的一半。教育决不单纯是一种知识的传授, 它还要培养人的价值理性, 为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提供可靠基础。
也是在反思科学主义范式的基础上, 形成了第二种范式, 即生活体验论, 这主要以杜威和范梅南为代表。杜威认为, 教育在本质上应该是一种培养人的主体性生活经验与能力, 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意义的活动。正是建立在生活与经验等同的基础上, 杜威提出了其著名的论断:“教育即生活”[2] 。范梅南也认为, 教育本身是对生活经验的总结, 而教育的目的决不是纯粹知识的传授, 而是对人类生存意义的探询, 是一种诗化的活动, 由此主张生活体验论, 使教育回归生活[3] 。这种范式的形成, 打破了科学主义的垄断地位, 使教育真正回归到人的生活之中, 实现了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的转变。然而, 随着这种范式的不断发展, 它的局限性也逐渐显现出来:第一, 这种范式又像科学主义范式一样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完全局限于生活经验, 而忽视了教育自身的客观规律。第二, 生活世界本身是个复杂的概念, 它包括三个层次:一是狭义的生活世界, 即日常生活世界, 这个世界是个重复的、惰性的自在世界;二是作为特殊的生活世界, 它是指人们各自实践活动领域所构成的特殊世界;三是广义的生活世界, 它是指与人有关的一切世界。这种范式更多地关注于第一种世界, 无形之中把教育窄化为一种为了日常生活得以延续的惰性经验的传递, 使学生无法认清当前生活的真实本质, 更无法了解社会生活运行的内在机制和本质, 最终沦为意识形态说教的利益工具, 背离了教育的真实目的。第三, 这种范式与科学主义范式实际上只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表面看来是对立的, 但实际上, 二者遵从的是同样的逻辑:科学主义过分夸大理性和知识的作用, 忽视了人的主体、情感、心理等各种非理性因素;而生活体验则把它颠倒过来, 过分凸现人的经验、情感等非理性因素, 忽视了理性价值的培育。二者在本质上都陷入到各自逻辑之中, 顾此失彼, 无法自拔。
到了20世纪70年代, 国外学术界开始反思这两种教育范式, 试图在这二者之间作出一种调和, 于是形成了一种新的教育范式, 即能力本位论。这种范式是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大工业的发展, 要求教育为迅速变革的社会服务, 培养学以致用的实用型人才。它认为, 教育不仅仅要遵循知识自身的逻辑, 而且体现国家、政府、市场的要求, 教育不能只满足求真, 更要“求用”, 而能力是这种“求用”的根本体现。因此, 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 也不是培养学生认识世界、学会做人的基本功能, 而是要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 使其更好地在社会和市场中立足。这种范式主张把知识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统一起来, 形成了“知识—生活—能力”三位一体的教育图式, 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上述两种范式的缺陷。但是, 必须看到, 这种范式实际上只不过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教育范式, 它在培养人的能力的同时, 也带来相应的缺陷, 即这种能力的高低会在市场的作用下转化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根源, 产生马太效应, 强者越强, 弱者越弱;同时, 这种“求用”的主张, 导致了教育的实用化和功利化倾向, 显然是与教育培养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宗旨背道而驰的。
二
这也由此引出一个问题, 即何谓教育?我们该如何理解教育?而要想科学回答这些问题, 首先要弄明白, 教育的真正出发点是什么?在科学主义范式中, 人被当做一种被动的客体, 完全忽视了人的主体性;而第二种范式又走向了另一种极端, 完全突出人的情感地位, 忽视了人的受动性的一面;同样, 第三种范式过分强化了“能力人”的概念。随着社会和科学研究的日益发展, 过去那种“理性人”、“德性人”和“能力人”的假设, 都被证明只不过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设想而已。这些脱离现实生活的“抽象人”是不可能成为教育的真实出发点的。
那么, 教育的出发点是什么呢?马克思恩格斯给出了正确的回答。他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 我们的出发点, “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 而是现实中的人, 也就是说, 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 进行物质生产的, 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人”[4] , “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 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 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4] 。他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 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4] 。
这种现实的个人, 首先是一种自然存在物, 他虽然具有一定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但是他并不能随心所欲地改造自然, 他在各方面都会受到自然的制约。自然界本身是一个未开化的领域, 但并不是杂乱无章的, 而是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人要想改造自然界, 首先必须认识自然规律, 按照自然的客观法则来改造自然界。这意味着, 主体在面对自然界的时候, 决不是先天自由的, 而是无时无刻不在受自然规律的制约。因此, 教育首先是一种知识的教育, 它要把人类经过无数次实践总结出来的客观规律传授给学生, 使学生更好更快地认识自然法则, 从而提升学生在自然面前的自主性和主体性。但另一方面, 人又是一种社会存在物, 它必须要超出自然的界限, 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提升人的生存境况, 实现天人合一的自由境界。因此, 教育除了既定知识的传授之外, 还必须培养人的价值理性, 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社会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 并从中汲取智慧, 形成通达地驾驭自我和处世做人的能力, 形成健全的人格, 从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因此, 首先, 真正的教育决不是纯粹的知识教育, 也不是单纯的生活教育, 而是二者的有机统一。其次, 真正的教育是科学与人文的合一, 它兼具科学性与人文性双重品格。教育本身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教师必须遵循教育的自身规则, 积极引导学生追求客观真理, 这是“求真”的过程。同时, 教育也是“求善”的过程, 积极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 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 形成健全的价值理性。因此, 教育本身就是科学与人文的内在统一, 二者虽相互区别, 但又不能相互替代。如马克思所言:“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 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7] 不论是在教学活动中, 还是在教育实践中, 教育的科学品格与人文品格是内在交织的, 绝不可能将二者截然分开。
从上述分析来看, 教育是知识与生活、科学与人文的合一, 单纯强调科学性或人文性, 都是片面的, 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 才能真正揭示教育的哲学属性。而这恰恰为我国新时期教育改革指明了道路。
三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我国的教育体制也经历了重大变革, 中国学界开始积极探索与当下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 在一些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然而, 综观这些进展, 无疑是与对教育属性的讨论和理解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从总体来看, 这种探索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90年代初。在十年动乱期间, 教育完全沦为政治意识形态的工具, 这给我国的教育事业带来了深重灾难。文革结束以后, 国内学界开始反思教育意识形态化的后果。也正是在反思的过程之中, 开启了我国教育科学化的浪潮。众多学者一致认为, 只有采用科学范式, 才能真正开启中国教育的新局面, “实验的自然科学加上实验的教育科学的大发展, 必将为我们社会主义祖国引来一个真正伟大的新时代”[8] 。此后, 强调在教育研究中运用客观化、数量化、形式化的方法的风气日益盛行, 形成了以科学主义为核心的主导范式。于是, 各种“教育科学”的版本也开始粉墨登场了。
到了90年代中期, 这种科学主义范式的缺陷也逐渐暴露出来, 国内学界开始认识到, “这种教育学的唯科学主义, 其褊狭与危害就在于:它局限了人们的理论视野, 窄化了人们的思想空间和问题域;黯淡了教育的理想之光, 浅化了教育活动的人文内涵;有着以‘规律’代替人生意义, 把人‘物化’和‘兽化’, 把教育活动程式化、模式化和技术化的嫌疑”[9] 。国内学界又开始重新审视教育的基本属性, 从而形成了生活体验论的理解范式, 教育学也在一时之间被旗帜鲜明地被标识为一种“人文之学”。除此之外, 能力本位论也开始登场了, 这种观点认为, 市场经济需要需要各种能手, 不论是科学主义还是人文主义, 只要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和市场发展需要的能力, 就是好的教育形式。可以说, 这种功利主义的教育观也存在一定的市场。
进入新世纪以来,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 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提出, 为我国教育范式的融合提供了理论支撑。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 国内学界开始重新思考教育的基本属性, 形成科学范式与人文范式相统一的本质理解, 从而为教育的改革指明了方向。而在新时期, 如何从科学与人文有机统一的视角来重新思考教育改革, 就成为当前我国教育研究和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在此, 笔者以为, 要想真正完成这一目标, 至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 在指导思想上, 必须打破传统以知识传授或生活体验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使教育回归本性, 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为一体, 确立以“认识世界, 学会做人”为宗旨的通识教育, 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然、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认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 并从中汲取智慧, 形成通达处世能力, 真正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进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其次, 在教学方式上, 必须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围绕自然、社会和生活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通过开放式、互动型的通识教学模式, 深化学生对自然、社会和生活的认识, 开拓学生的学术视野,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系统培养学生自主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思维。
再次, 在课程体系上, 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发展需要, 有计划有目的地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课程培育体系, 按照“基础知识—基本问题—重要理论—重大问题”的螺旋式格局, 精心打造一套适应于不同年级学生需要的通识课程体系, 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提供可持续性的发展平台。
参考文献
[1]康万栋.教育学科学与人文的双重性格[Z].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基本理论委员会第十届年会交流论文, 2005.
[2]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1:97.
[3]马克斯.范梅南:生活体验论——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1-16.
[4][5][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71-72.73.73.
[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90.
[8]胡克英.提高教育质量, 实验必须先行[J].教育研究, 1980, (2) .
【当代科学技术的反思】推荐阅读:
从科学与艺术的关系看当代的大学教育09-24
对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反思11-17
有关当代的雷锋事迹材料06-10
浅析我国当代农村的发展09-08
当代大学生的中国梦07-10
浅论雷锋精神的当代价值10-01
现当代文学的一些题10-19
当代教师应具备的思想意识10-23
发展:唯物史观的当代主题11-05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