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传染病幼儿园安全(精选18篇)
1.预防传染病幼儿园安全 篇一
**区艺术幼儿园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病预防安全责任书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严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病在我园的发生,增强家长的安全责任意识,保证全园师生及家庭成员的健康,本着为他人负责,为幼儿园全体师生负责。特签订如下责任书:
1.家长须确定以下事项方可送幼儿入园:
(1)
幼儿本人及家庭成员在最近14天内未去过外地、未赴疫区(或在疫区周转)参加活动、探访亲友。
(2)
幼儿本人及家庭成员在最近14天内未接触过从疫区来访人员。
(3)
幼儿本人及家庭成员在最近14天内无感冒、咳嗽、发热等疑似症状。
2.幼儿入园后积极配合幼儿园传染病防控要求,每天早晚在家为孩子两次测量体温,体温在37℃以下方可送孩子如幼儿园,超过37℃或发现流涕、恶心、呕吐、咳嗽等症状,不要送园在家隔离观察或就医,同时告知班级教师。
3.家长要对孩子进行自我防护教育,掌握防治传染病的知识,在疫情期间不带孩子走亲访友,不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如电影院、商场等,以减少感染机会。
4.家长应经常彻底清洗孩子的玩具或其他用品,要注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指导幼儿饭前便后用流动水将手洗净。如双手被呼吸系统分泌物,如鼻涕、唾沫污染后,应立即将手洗净。
5.家长要积极配合幼儿园做好传染病预防工作。如果家长工作不到位,造成疫情传播,将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有关规定向有关部门举报。
本责任书,自签订盖章之日起即时生效。
幼儿姓名:
幼儿班级:
家
长:(签名)
幼儿园:(盖章)
****年**月**日
****年**月**日
2.预防传染病幼儿园安全 篇二
一、分析、查找原因
幼儿园安全事故主要是指入园幼儿在幼儿园期间和幼儿园开展的活动期间及范围内所发生的人身或内心(心理)伤害事故,它既包括幼儿在幼儿园内发生的伤害,也包括在幼儿园组织的外出活动(如郊游等)中发生的伤害。而所谓安全防护就是防患于未然,预先把不安全的因素规避。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
以下是近几年发生的幼儿园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案例1:2011年3月17日下午4时55分,四川省遂宁市城区燕栖街熊猫幼儿园正值放学,小朋友纷纷走出校门。突然,一辆停靠在校外的面包车里冲出一名男子,从人群中抢走一名3岁幼童后开车疾驰而去。
案例2:2010年11月23日中午,江西婺源县紫阳镇星星幼儿园小二班李某在上厕所时摔入便池中,右眉处碰撞成了3至4厘米的皮裂伤。星星幼儿园被告上法庭,赔偿医疗费用及精神损失费计人民币11260元整。
案例3:2010年12月,江苏兴化板桥幼儿园7名儿童因上课说话被该校女老师易某用电熨斗烫伤。
案例4:2010年5月12日,陕西省南郑县圣水镇幼儿园一名疑似精神病患者持刀闯入,造成9名师生死亡、多人受伤。
案例5:2010年12月,浙江省温州市区滨海园区一幼儿园内,4岁男童在午休时间独自玩耍滑滑梯,不慎衣领被滑梯一尖处钩住,20分钟后才被人发现,造成窒息身亡。
案例6:2004年,广东省肇庆市某幼儿园发生62人呕吐、腹泻事件。
从上述幼儿园发生的安全事故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幼儿园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复杂多样,但其根本原因相对明晰,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表述,例如:制度不完善、管理不严、教职工的责任心不强、幼儿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等。依据事故源头和发生方式还可将事故分为以下七种类型:外来侵害、幼儿自身伤害、教职工行为过失、自然灾害、设施隐患、制度不全、园外活动事故等。实质上可以概括为制度、环境和人等三方面的因素。因此需要从制度、环境和人的角度出发,深层次、多角度挖掘问题,来寻求幼儿园安全事故的预防之道。
二、预防措施及落实
(一)防范胜于补救,采取预防措施,构建安全防护网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园安全问题的解决主要在于防范而非“救火”, 防范胜于补救,幼儿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安全隐患,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1.建立健全制度,明确责权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幼儿园如果没有健全的安全制度做保障,就会陷于口号、流于形式。因此,幼儿园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和需要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并严格执行。如:安全责任分工制度,岗位工作职责和操作流程,考勤制度,安全保卫制度,卫生保健制度,伤害事故记录、报告制度,交接班制度,值班制度,行政巡班制度,物品管理制度,食品采购、验收、索证制度,饮食管理制度,设施设备安全检查制度,消防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和安全知识培训制度,门卫制度,幼儿接送制度,家长联系制度等。制度及职责均形成书面张挂上墙,做到职责明确,分工具体,责任到人。甚至还可制作成“员工手册”,让制度更加的深入人心。
2.创设保障安全的外部环境
日本、美国等国的相关部门都曾做过调查统计,统计结果表明儿童受伤种类一般有骨折、挫折伤、擦伤、扭伤等,而事故发生地点最频繁的就是户外活动场地、游戏设施等处,例如滑梯、秋千、攀登架等。因此,给幼儿创设一个安全的外部环境至关重要。
(1)根据“幼儿园环境安全评估标准”选择材料和设备进行环境创设。如:保证足够的场地与设施供幼儿户外活动使用;有适合幼儿开展不同活动的不同地面,如草地、水泥地、沙地;单杠、爬竿等攀爬类设施下面垫上塑胶垫子;玩具购买有品质保障的;材料的选择尽量使用天然无化学污染的;电源插座必须覆盖安全盖;桌椅符合幼儿身高要求;清洁剂、化学物品和其他有毒物品锁入柜内;供幼儿使用的所有房间均有两个出口,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地毯和窗帘采用防火材质……
(2)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建立台账,及时消除隐患。破旧的玩具、设备、材料要及时修理或更换。现在安全的环境设施不一定在一周后甚至24小时后还是安全的,因此需要有每日、每周、每月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检查。
(3)做好安全宣传,园内除设置安全宣传栏外,还要在活动器材设备和园内明显位置有明确的安全提示。幼儿园里的安全提示可分两种:一种黄色给孩子看,另一种蓝色给老师看。给孩子看的尽量简单明了,以图片为主;而给老师看的蓝色提示则可复杂一些,每个提示牌上都有提示内容,并有安全管理员的名字,只要发现问题,老师可以马上找到这位安全管理员解决。
(4)加大消防经费投入,改善消防基础设施。幼儿园应根据自身情况配齐、配好消防器材,安排专人管理,签订责任书,确保消防器材的完好有效。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随时保持通畅。
(5)设立专门的安保人员,安装校园安全摄像头、定位报警器,配备合理的急救器械,人防、物防双管齐下。
3.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
回顾近年来我国幼儿园连续发生的恶性安全事件,如“板凳事件”“滑梯事件”“熨斗事件”等,可见安全教育不光要针对孩子进行,教师的安全意识教育也不容忽视。
(1)《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上岗的第一课。《教育法》第26条、第73条,《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6条、第52条明确规定学校建筑物和其他设施要符合标准,保证幼儿在校内人身安全。如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的,将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幼儿园教师或其他工作人员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或者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违反工作要求、操作规程、职业道德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都将追究其责任。对老师进行相关法律意识的培训既可引起其对安全的重视,更可激发其责任心。
(2)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幼儿的安全教育。我们不仅要丰富幼儿的安全知识,让他们知道哪里有危险,更应该教育他们知道如何规避危险,以及在规避危险的过程中怎样有效地保护自己。
(3)制订安全预案,有效地演习,提高幼儿安全应变能力。
(4)重视幼儿情感上的安全。幼儿的安全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如忽视心理方面将严重影响幼儿未来的发展。经常给孩子以拥抱、微笑或身体接触等,让他们确定自己是受关爱的;和他们讨论可能使他们害怕的灾难,让他们感受到灾难可以控制以及帮助会及时到达等,都可以加强幼儿情感的安全。
4.争取多方面支持,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关爱生命、关注安全已成为社会生活中的关注重点,因此,幼儿园可以利用来自社会各界的资源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如: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安全教育;联系社区,将幼儿园安全保卫纳入社区保卫工作;与消防局、公安局等相关的安全部门取得联系,带领幼儿参观,或为幼儿提供一些与安全有关的画册等;取得政府财政部门支持,将校园安全防范工作纳入单位年度财政预算,为幼儿购买校园安全责任险等。
(二)分层管理,巧用安全管理机制,落实安全防护网
曾有人把幼儿园安全管理系统比喻为一辆大客车,行驶的目的地是安全的自由王国,控制危险点的措施是车身,安全责任制度是动力传导系统,安全管理机制是发动机,方向盘是幼儿园的安全价值取向。显然,没有发动机的牵动,再好的车身也不过是间漂亮的屋棚,再先进的动力传导系统也不过是一套咬合在一起的机械组合,而唯有靠“安全管理机制”这部发动机的正常、高效转动,才能使安全理念、意识、责任、措施变得有价值。安全管理机制的作用主要在于通过采用有目的、有秩序的管理、检查、奖惩、总结、反思等手段,让幼儿园安全工作得以持续、全面的推进。
1.分层管理,责任到人
成立一支由园长亲自牵头任安全第一责任人,副园长主管安全工作,后勤主任、教保主任任安全专干,厨师班长、总务主任、保健医生、班主任等成员为安全责任人的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并分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园长作为园里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要鼓励教职工不断提高安全工作意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副园长要根据幼儿园的总体部署抓好各项安全工作的落实。安全专干从各自的工作层面,以检查、督促为重点联合各安全成员开展工作。在安全管理上形成了层层有人管、事事有人负责的良好局面。
2.重视检查,有效落实
检查监督是推动制度、计划落实的有效措施,也是执行制度的重要保证。幼儿园可通过“定点查”“专人查”“不定期查”的方式做到“每日三查”:查消防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设置和畅通情况;查园里教学、生活设备设施的安全状况;查为幼儿提供的食品、饮用水、教学用具是否符合安全、卫生标准。“每月三查”:查幼儿安全教育的开展情况;查组织幼儿参加教育教学或社会实践活动的安全保护措施是否落实;查本部门成员安全工作的落实。“每期三查”:查安全责任制的签订与落实情况;查应急预案的制订、演练和完善情况;查安全工作的家教宣传和家长配合教育的情况。每次的检查结果均形成文字或表格存档,做到有据可查。
3.奖惩分明,促进落实
心理学家有时把奖励和惩罚称为“外在的”驱动力,因为它们是任务之外的诱惑。行为科学认为,激励就是激发人的动机、引发人的行为。因此奖励和惩罚是合理激发幼儿园教职工重视安全工作,促进幼儿园安全的有效的行为方式。幼儿园可通过设安全奖,将安全与荣誉的评定挂钩,或开展“安全竞赛”等手段和活动,利用外部作用激励人的安全行为。反之,若安全任务落实不到位时,一定要进行惩罚。
4.定期总结、反思,追求成效
总结——对照制度和期初安全计划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以往安全工作开展情况,正确认识以往安全工作中的优缺点;明确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率。
反思——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安全工作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
成效——获得的预期的好效果和功效,筑起幼儿园安全防护网。
幼儿园安全工作是一项需要细心、耐心和高度责任心的工作,开展的过程零碎、烦琐、突发性高。只有通过对工作的不断总结、反思,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得出经验教训,才能逐步筑起幼儿园安全防护网。
3.预防传染病幼儿园安全 篇三
【关键词】幼儿园;安全事故;预防管理
近些年来,幼儿园安全事故不断的频发,给幼儿的正常学习和成长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从频发的大多数事故原因来看,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还需要做好相应的安全事故防范措施,加强安全管理措施,形成一个健全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
一、当前幼儿园安全事故的防范措施
1.树立安全防范理念
幼儿园阶段的幼儿属于低领儿童,他们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处于成长完善的关键期,他们对于外界未知事物认识的并不多,对于危险的辨认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因此,就需要校园的管理者切实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树立安全防范的意识。
首先,幼儿园管理者要把安全事故的预防工作作为重点来抓,把其作为日常管理的要点,并贯穿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让幼儿养成自觉主动的行为。
其次,对于幼儿园的其他教职员工来说,他们与幼儿接触的更多,更能给幼儿传达一种良好的防范意识,他们和幼儿之间的关系更为亲近,幼儿也更为容易的学习,这就要求教职工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不断的培养幼儿的自护以及他护的思想意识。
第三,幼儿园的一大义务就是除了要培养幼儿的基本学习知识外,还要对他们的人身安全担负起责任,那么幼儿园的管理者就有义务对幼儿的家长进行引导,及时的灌输安全预防意识,让家长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给孩子们讲解必要的安全注意点,注意细节上的安全性把握。
2.做好三个落实工作
首先,安全防范的制度方面。幼儿园的管理者要从管理的整体上入手,建立健全学校的安全事故预防制度,形成一个体系,具体的包括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检查制度、报告制度以及安全工作责任制度等,使每一环节的安全责任都有专门的部门负责,这样在制度上就会有可依赖的保障。
其次,安全组织的落实方面。目前来说,很多的幼儿园管理者在安全事故的防范上大都实行的是“三级”分管制,所谓的“三级”制就是学校的安全工作最终归结到一个副园长进行分管;各个班级的安全工作由班级的教师进行分管;后勤部门的安全工作由后勤的组长来分管。
第三,安全责任的落实方面。责任落实也就是把各个环节的安全工作具体到各个部门和个人,实行明确的责任分工制度,明确学校的安全事故组织责任以及主管人员的责任,避免责任落实的交叉混乱。
3.保持必要的日常安全检查
安全事故的预防最重要的就是做好日常的防范措施,把防范管理落实到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处。作为常规的一项工作,它是安全事故预防的重要环节。通常情况下,常规的安全检查主要涉及到综合检查、专项检查、领导检查、自查、定期检查以及随机检查等方面,其中需要幼儿园管理者重视的是自查,要求各个环节的负责人都要时刻的对自己的工作责任进行反省和检查,发现存在的不足就要及时的处理,如果情况较为严重的话就需要进行上报处理,不能使隐患的苗头增长,此外,还要做好监督惩罚的措施,要求每一个教职工都有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可以切实的对幼儿的人身安全起到保护作用。
二、幼儿园安全事故的管理措施
1.安全预防责任制的落实
我们进行安全管理措施的中心就是需要有一个健全的责任制来做保障,它是其他相关制度的核心所在,可以实行一岗双责的制度,形成一个有纵向深度和横向宽度的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框架。例如医务室要做好必要的晨检和午检工作,做好日常必备的药物准备;门卫部门,要时刻做好校门的严守工作,禁止闲杂无关人员的随便出入,做好外来人员的登记工作;后勤部门,要对幼儿园的必备设施进行定期的检修和维护,对出现的建筑物损坏有事前的准备工作,做好应急处理的相关工作。
2.安全隐患的管理工作
大多数的安全事故发生都是由于安全隐患的不及时排查造成的,尤其是针对于幼儿园阶段的幼儿来说,他们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潜在的安全隐患相对较多。
首先,要对幼儿园内的所有基本设施进行有周期性的检修,基于孩子们爱玩的天性要对设施的性能进行优化,把隐患降为最低,包括校门、路灯、门窗以及运动器械等。
其次,楼梯楼道的安全检查要作为重点,这是与其自身学习和成长有密切关系的,在上下课以及放学要有专门的负责人组织幼儿进入,维持良好的秩序,并对消防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并在校园内隐患可能存在方位设立明显的标记,让幼儿在健康安全的环境中国学习成长。
三、总结
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是幼儿学习成长的关键时期,由于这一阶段的特殊性,他们对于很多的安全隐患并没有明确的认知,从幼儿园的本质教育目的来说,就是要让孩子们在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这就需要管理者切实的做好安全防范措施,把安全隐患杜绝在萌芽状态,给幼儿创造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欧亚芳.生命大于天,筑起幼儿园安全防护网——浅谈幼儿园安全事故预防措施及落实[J].教师,2014,(30):19-21.
4.幼儿园预防传染病标语 篇四
预防接种--传染病的天敌。
预防接种,健康的保证。
打针防病有好处,子女健康才能富。
让每一个未免疫的儿童得到免疫。
接种疫苗,保障儿童身体健康。
免疫--传染病的天敌。
打好预防针,防病保健康。
免疫接种是保障儿童身体健康的一次最佳机会。
接种疫苗花费少,漏种疫苗患病花费大。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体现以人为本精神。
父母的爱,接种疫苗给小孩。
查漏补种疫苗,做到不漏一人,不漏一次。
免疫接种,预防乙肝。
健康人生源于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健康保障。
普及疫苗接种工作,提高儿童抵抗力,人人享有健康的权利。
免疫规划,健康你我她。
预防接种,远离疾病。
呵护下一代,请及时进行疫苗接种。
疾病--健康的大敌,疫苗--预防的武器。
安全接种、扩大免疫、zf买单、健康你我他。
您宝宝的健康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预防接种,享受健康。
免疫规划促和谐,接种疫苗保健健康。
健康的身体不是一朝练成而是有计划的免疫。
打好预防针,保护儿童身体健康。
健康幸福,接种而至。
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
为了孩子的健康和未来,请及时接种Hib疫苗。
预防接种,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享受同等权利。
儿童免疫要全程,儿女才有好前程。
一分预防一片心,预防接种献爱心。
保证疫苗质量,保护下一代健康。
计划免疫--每个儿童的保护伞。
你想拥有一生的健康保障吗?--请及时接种疫苗。
漏种一次疫苗,增加一分患病危险。
你的宝宝可爱吗?你的宝宝健康吗?请及时实施预防接种。
5.幼儿园传染病预防知识 篇五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由于天气多变,时暖时寒,气候仍然寒冷、干燥,特别是在北方,人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冬天,当春季来临时,人体内环境很难一下子与外界环境相适应,人体的免疫力相对低下,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机而入、侵袭人体,特别容易引起流感、流脑、流腮等呼吸道传染病,同时随着气温转暖,手足口病等传染病也逐渐抬头。若平时不注意锻炼,再加上室内空气不流通,很容易发生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流行。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主要症状: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易感人群: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预防措施:接种流感疫苗已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另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老年人、儿童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麻疹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凡是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
主要症状:麻疹的潜伏期为10-11天,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但同时出现眼红、眼皮发肿、流泪、怕光、打喷嚏、咳嗽等更严重的症状。第4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2-3天内皮疹遍及全身,随后疹退,脱屑。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婴幼儿,但近年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
预防措施: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接触是预防麻疹的关键。做好保健工作,按时接种麻疹疫苗,室内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虽然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预防措施: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流行期间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
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先天性风疹的患儿,病人鼻咽部分泌物(如鼻涕、痰等)、血及尿中均带有病毒,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一年四季均可传染得病,以冬春季为多。风疹病毒还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感染本病,可导致胎儿畸形。
主要症状:以低热、上呼吸道轻度炎症、全身散布红色斑丘疹及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若孕妇在妊娠早期感染风疹可能导致胎儿先天畸形。
易感人群:好发于1-5岁儿童,育龄妇女;成人偶见感染。
预防措施:风疹的预防与麻疹、水痘等出疹性传染病不同,其对象不仅仅是儿童,同时还应当包括育龄妇女。预防风疹最可靠的手段是接种风疹疫苗。在春季风疹高发期,尽量少带儿童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商场、影院等地,避免与风疹病人接触。孕妇尤要当心,以免感染而殃及胎儿。保持室内开窗通风,空气流通,增加户外活动,加强体育锻炼,讲究个人卫生。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亦称“痄腮”,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主要症状: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个病程约7-12天。
易感人群: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预防措施: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接种腮腺炎疫苗。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大多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而感染。
主要症状:最初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多数病人无明显症状,随后病人突然寒战,高热体温可达40℃,头痛、呕吐反复发作,早期皮肤上可见出血点或淤斑,1-2日内发展为脑膜炎,高热持续不退,头痛剧烈,频繁的呕吐,伴有惊厥,甚至出现昏迷。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发病率高。
预防措施:免疫接种是预防流脑的主要措施,接种对象为1-15周岁儿童。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易感人群: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预防措施 :勤洗手、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以呼吸道损害为主的人急性感染性疾病。
传播途径:禽流感主要通过空气传播,病毒随病禽分泌物、排泄物及尸体的血液,器官组织、饮水和环境以及衣物、种蛋等传播,造成环境污染,亦可经过消化道和皮肤伤口而感染。
主要症状:人禽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1-7天,出现早期症状与一般流感相似,主要有发热、流涕、咽痛、咳嗽等,体温可达39℃以上,伴有全身酸痛,有些病人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结膜炎等。
易感人群:任何年龄均具有被感染的可能性,但一般来说12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高,病情较重。与不明原因病死家禽或感染、疑似感染禽流感家禽密切接触人员为高危人群。
预防措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接触禽类要用流水洗手;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进食禽肉、蛋类要彻底煮熟,加工、保存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搞好厨房卫生,不生食禽肉和内脏,解剖活(死)家禽、家畜及其制品后要彻底洗手。
结核病
结核病过去俗称“痨病”,是由结核杆菌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引起的全身性慢性传染病,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也可侵犯脑膜、肠道、肾脏、骨头、卵巢、子宫等器官。
传播途径:活动期的排菌(也就是痰涂片阳性或者痰培养阳性)肺结核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有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黏膜接触,但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主要症状:结核病多为缓慢起病,长期伴有疲倦、午后低热、夜间盗汗、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女性有月经紊乱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可有高热、畏寒、胸痛、呼吸困难、全身衰竭等表现。肺结核病人往往伴有咳嗽、咳痰,痰中可带血丝。结核杆菌侵犯脑膜、肠道、肾脏、骨头、卵巢、子宫等器官,可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消瘦、腹泻与便秘交替,还可有血尿、脓尿、脾大、贫血以及妇科疾病的症状等。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但是与肺结核病人有密切接触的人群;机体对结核菌抵抗力较弱的人群,如幼儿、老年人、营养不良、尘(矽)肺、糖尿病患者、HIV阳性或者艾滋病人等群体是重点人群。
预防措施:首先,应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加强锻炼,保证充足的营养。对于婴幼儿应按时接种卡介苗,以获得免疫力。其次,应注意房间通风,避免与已确诊的传染性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再次,应积极、有效地治疗糖尿病、矽肺、百日咳等容易诱发结核病的基础疾病。
预防春季传染性疾病传播专家温馨提示:
多通风:新鲜空气能够去除过量的湿气和稀释室内污染物。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让阳光射进室内,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也可用食醋熏蒸房间,起到消毒效果。
勤洗手: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飞沫等呼吸道分泌物以及排泄物等中含有大量的病原,有可能通过手接触分泌物和排泄物,传染给健康人,因此特别强调注意手的卫生。
常喝水:特别在气候干燥,空气中尘埃含量高,人体鼻黏膜容易受损,要多喝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
补充营养:适当增加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注意多补充些鱼、肉、蛋、奶等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增强肌体免疫功能;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可中和体内毒素,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抵抗力。
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烟、不喝酒、少食辛辣的食物,以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
避免受凉:当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
坚持体育锻炼和耐寒锻炼: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因为运动不仅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对我们的呼吸系统也是一个很有益的锻炼。
注意生活规律:保证睡眠充足。生活不规律易使免疫系统功能减弱;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要注意勤洗手、勤漱口,不要用脏手触摸脸、眼、口等部位。出门在外要尽量站在空气通畅的地方。避免去拥挤的公共场所。
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当自己或周围的人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气短等一种或多种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医并报告给相关部门,切忌不当回事,更不要自己胡乱吃药,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即耽误了自己,又可能影响他人。
预防接种:及时给适龄人群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许多呼吸道传染病。
避免去往人群集中的地方:人群集中地场所空气质量差、通风不够,而且人群集中的地方存在传染性疾病患者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尽量避免去往人群集中的地方。
幼儿园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2)
1.预防伤风感冒:秋季孩子毛病以此为多,尤其是中秋前后,秋风袭来,孩子体质弱一点的,早晚最容易受凉。所以预防之道就是要注意气候变化,冷热得当,特别是夜凉之时,要注意为孩子盖被。白天风大时要加衣服,孩子在外面玩得满头大汗,回家时要注意帮他擦拭,不要把衣服脱掉吹风,否则容易感冒。除了预防保健外,还要避免孩子接触病人。
2.当心气管炎 :很多孩子在感冒伤风之后,跟着来的就是支气管炎,常常咳的喘不过气来,有的孩子甚至咳了两三个月还不见好,主要的原因就是家长们在孩子初咳时没加注意,随便买点药吃,结果越吃越坏,咳得更凶。由此可见,孩子感冒伤风时要预防支气管炎之中并发症,不吃风,不吃生冷的东西,在家静养,少在外面外跑,要不然孩子的咳嗽不容易好,如果晚上再受凉,或与病人接触,就容易发生肺炎,危及生命。
3.注意扁桃腺炎:10岁以下孩子扁桃腺炎的发病率较高,尤其是那些本来扁桃腺炎肥大的孩子更容易发生扁桃腺炎,所以有的孩子一旦感冒发烧,扁桃腺就肿大,有的甚至高烧40摄氏度以上,连日打针吃药都不能退烧,这是因为有的孩子平时吃药多,产生了抗药性,故孩子有病,如果没有经过医生允许,千万不要乱吃药,至于预防扁桃腺炎的发生,应该尽量避免孩子伤风感冒,不接触病人,增加孩子的营养,增强抵抗力。
4.重视并发症:在患伤风感冒、支气管炎、扁桃腺炎的同时,最容易发生的并发症就是肺炎,很多孩子病未痊愈又因受凉或接触病人,或因扁桃腺炎而并发肺炎,肺炎除了呼吸困难外,并有剧烈的咳嗽和高烧,如不及时治疗就有生命危险,预防本病就是不要忽略病发的初期,有病早医,不自作聪明随便拿药给孩子吃,以致延误了治疗时间,导致病情加重。
6.幼儿园预防传染病工作计划 篇六
一、指导思想:
1、最大限度地保证我园教育教学秩序的正常开展。
2、严格杜绝传染病在我园流行和蔓延。
二、工作举措及时间安排:
1、幼儿园就预防传染病工作召开由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保健老师、教师代表参加的专题工作会议,传达市区教育、卫生部门的要求,统一思想,安排我园预防传染病的具体工作。(5月5日)
2、幼儿园成立预防工作领导小组并分工负责:
组长:蔡x——负责安排、协调、统筹全园的预防工作。
成员:王x——负责宣传、布置、检查班级教师、保育员的预防、消毒工作。
成员:张x——负责统计全勤幼儿人数及出现病情时上报和保健专业的消毒、隔离指导工作。
各班教师及保育员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宣传工作。
3、做好家长工作,向家长进行预防传染病知识的宣传,并提出我园需要家长配合的要求。(5月5日)教师要及时与家长沟通。
4、向教师进行预防传染病知识的宣传,并提出我园需要教师配合做的工作。(5月5日)
5、对保育员提出新的清洗和消毒工作要求。(5月5日)
6、加强日常卫生和消毒工作的检查。
7、配齐消毒用具。(多功能室再购买3台消毒器,5月9日前完成)
7.预防猪传染病发生的措施 篇七
1 猪传染病的诱发因素
猪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年幼的小猪最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病菌的影响,因为仔猪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应对病菌的能力较弱。猪传染病主要是与外界环境有关,当外界的环境中含有较多的病菌时,猪患病的概率就会增加,同时,也会传染给其他健康的猪只,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2 猪传染病的临床症状和病变
当健康的猪患有传染病之后,通常会有明显的症状,例如出现重量减轻、食欲减退等问题。饲养人员在饲养管理期间,应当重点观察猪只的异常反应,发现异常后,要进行细致的研究和检查,及时排除问题,让猪只获得健康。有的传染病会导致猪的体温升高,初期很难发现,只有当症状较为明显后才能发现,因此,对待这类传染病往往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国外的相关企业已经研制出监测猪体温的设备和仪器,且实际效果较好,但价格较高,需要我国的管理部门给予适当地支持,增加先进设备的数量,提高我国猪养殖业的整体实力。
一般情况下,在不了解猪只的患病情况和原因时,需要对死亡的猪只进行解剖和检查,以此获得最准确的信息。目前我国缺少剖检能力较强的人才,需要相关管理部门增加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以保障养猪业的安全发展。同时,相关养殖场也需要提高自身的实力,以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
3 猪传染病的防控措施
3.1 减少和杜绝患病猪只的销售和传播
当某地区发现患病的猪只时,应对当地的猪只进行检查和隔离,避免该地区的猪只流往其他地区,造成疾病在更大的范围内传播,同时,一切宰杀行为都应当停止,避免动物肉制品流往市场,危害消费者。
3.2 利用全进全出的方式
猪只在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之后,需要出售,此时应采取全进全出方式,以减少传染病的传播和蔓延。在转出之后,可以再引进新的猪群,如果是引进外地的猪群,则应当先对其进行必要的检查,避免其带病,这样能够减少猪只患病的可能性,提高养殖的安全性和收益,对整个养殖场也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3.3 控制好免疫抑制性疾病
猪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多种疾病的影响,为此,养殖场的人员应当重视多种疾病的控制工作,提高养殖的安全性,重点是要提高对免疫抑制性疾病的防控能力,因为在这类疾病出现之后,猪只的免疫系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猪患病的几率会大大增加,而且,这种疾病会伤害猪只的免疫系统,降低其应对疾病的能力。
3.4 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搞好猪舍卫生
养猪场一般是卫生较差的地方,因为猪只排放的废物较多,而且这些废物比较难以处理,如果将其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严重危害自然环境,因此,饲养人员需要经常打扫猪舍,保持环境清洁,减少病菌的存在,为猪的健康生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养殖人员要提升对传染病防控能力,减少传染病的出现,当养殖区域周围出现传染疫情时,要及时疏散和转移自己养殖场内的猪只,并及时进行免疫注射,提高预防能力,通过多种举措的共同努力,减少传染疾病的出现。
参考文献
[1]王青.浅谈猪传染病的病因及防治[J].家禽科学,2011(7):6-20.
8.低温后如何预防传染病 篇八
一是要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归来、打喷嚏、咳嗽、玩牌以及清洁鼻子后,要立即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不要随意吐痰。做到勤洗澡,勤换衣,勤晒衣服和被褥,每天室内应通风换气,保证居室空气清新。及时打扫房间卫生,清理卫生死角,不给病菌留滋生之地。在呼吸道传染病多发期应减少集会,尽量少到人群密集和通风效果差的公共场所去,尤其不要带小孩到医院探望病人,以免交叉感染。在使用公用健身器材健身后,要马上洗手,不能不洗手就直接吃东西、抽烟、用手揉眼睛等。家中应备一些常用的消毒剂,如84消毒液、过氧乙酸消毒液等,定期对室内表面进行消毒清洗。
二是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春天人体的各个器官、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开始旺盛起来,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可根据自己的爱好,每天散步、慢跑、打球、做操、打太极拳、郊游等,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另外,要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处事不要过激,力求心平气和,情绪安定,减少心理压力,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三是要注意防寒保暖,合理安排好饮食。冬末春初气候多变,乍暖还寒,若骤减衣服,极易降低人体呼吸道免疫力,使得病原体极易侵入。要补充足够的水分,以保持呼吸道黏膜的湿润。外出旅游或走亲访友,应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注意防寒保暖,切不可一下子减得太多。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也不宜过食油腻,要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平时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
四是要积极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作用,防控传染病流行。采取中医药防病防疫方法,如采取中草药(大青叶、板蓝根、贯众、白芷、藿香、苍术等)蒸汽空气消毒、内服中草药制剂(大青叶冲剂、板蓝根冲剂、银翘散、桑菊饮、藿香正气散等)等。并且经常按摩、针刺、艾灸足三里、三阴交、风池、合谷等穴位,能够明显地提高人体正气、防御邪气入侵,达到预防保健的目的。此外,还可以采取一些简单易行的中医保健方法,如晨起用冷水洗脸、洗鼻腔及按摩面部的迎香穴,晚上睡前用热水泡脚及按摩涌泉穴,也具有很好的防病保健效果。
五是要及时接种有关预防传染病的疫苗。目前我国已研制成功的疫苗、菌苗、类毒素等自动免疫制剂多达30余种,可以成功地预防麻疹、腮腺炎、风疹、甲肝、霍乱、伤寒等传染病。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积极手段。
9.预防传染病幼儿园安全 篇九
一、目的
为有效地控制我园水痘传染病的蔓延,杜绝传染源入园,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儿童,特制定此预案,规范操作,保障教工和幼儿健康。确保幼儿园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二、处理原则
贯彻执行“预防为上、分级控制、依法强制,及时处置、分级管理”的工作原则。强化“班级与个人相结合、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处置原则,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水痘蔓延。
三、组织管理
1、成立本园预防水痘传染病管理小组
(一)传染病应急工作小组 组长 :崔红
副组长:刁伟 栾桂花 李玉娇 组员:各班班组长各班保育员
2、职责分工:园领导小组按照“班级与个人相结合、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处置原则,负责园内水痘发生现场处置的指挥、协调与管理。
四、具体处理方法
1、发生水痘后,管理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向妇幼所、疾控中
心报告。
2、保健老师第一时间到达现场,隔离病人,组织各环节的隔离消毒工作(病儿接触到的物品和所在班级的终末消毒工作)。
3、对患儿所在班级观察有无发热、皮疹出现,时间为21天(从确诊最后一例病例算起)。
4、加强每天入园儿童的晨检及午检工作,一旦发现有水痘疑似病例,及时隔离,并做好疫情报告。(晨检由保健教师承担、午检由各班教师承担。)
5、加强卫生宣传教育,督促儿童饭前便后洗手,擦手巾改用手纸,提高自我防病意识。
5、加强缺席儿童联系,了解缺席原因,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6、患儿返园时,应具有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
7、幼儿园要保证消毒药品的充足。
8、在观察期间加强空气及手的消毒,发病班每天在儿童离开
班级午睡期间,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增加一次空气消毒。
五、操作流程
环节
操作方法
责任人
晨检————保健老师每天密切观察 ————保健教师
幼儿有无水痘症状出现
附件:
水痘小知识
水痘为带状疱疹病毒。
潜伏期为10—21天,平均14天。
传染源为水痘病人,其次为带状疱疹病人。
隔离期为全部结痂无新疹,但不少于病后14天。
传播途径为空气、飞沫、密切接触。
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头痛、食欲减退和全身不适,皮疹多见于头部及胸部,四肢较少,呈向心性分布。初起为红色斑疹变为丘疹,午检————各班教师午睡后检查幼儿————各班教师
有无水痘症状出现
报告————一旦发现幼儿中有水痘的疑———各班老师
似病人,有关人员应立即告
保健教师
知保健教师和园领导,保健
园领导
教师报镇医院、妇幼所
消毒————根据消毒隔离制度,做好————保健教师
消毒工作,积极采取有效
保育员
措施,停止一切集体性活动。
观察————加强宣传,正确认识,做好———保健教师
防范,确保稳定,对痊愈后
各班老师
幼儿必须经保健教师认可后
保育员
方可进班,21天医学观察期
家长
内无新病例出现方可解除隔离
进而成充满透明液的疱疹、皮疹分批出现,在病人身上同时可见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混杂存在,数日痂皮脱落,不留疤痕。
10.预防传染病幼儿园安全 篇十
1、了解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2、能说出并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3、增强自身预防疾病的意识。
活动准备:
幻灯片、白板、胸卡
活动过程:
一、情景活动导入。
1、教师出示幻灯片,并提问:请你们看一看,图上的小朋友是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在医院挂吊瓶?
2、活动展开讨论什么是传染病?医生阿姨是怎么说的?
二、了解传染病的传播方式及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
1、教师组织孩子们讨论传染病的传播方式有哪些?
2、教师小结:传染病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能通过呼吸、身体接触等方式传播病菌。如果有小朋友或者小动物得病,就有可能会传染给其他人,所以叫做传染病。
3、教师提问: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孩子们回答后教师总结小朋友容易得的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红眼病等。
4、教师随便说出一种病请孩子们判断它是否是传染病?加深孩子对传染病的认识和理解。
三、讨论总结传染病的预防方法。
1、教师:虽然传染病很容易传播,但是,如果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就能很好地预防传染病,那有哪些方法可以预防传染病呢?
2、孩子们讨论后回答传染病的预防方法。
3、出示幻灯片浏览总结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多吃蔬菜水果,可以提高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勤洗手可以消除病菌;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强免疫力;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感;打喷嚏时要用手或手帕遮起来,避免对着他人打喷嚏;在传染病的多发季节避免去人多的地方;情况严重时需要戴口罩。
4、讨论:还有哪些方法可以预防传染病?
四、玩游戏“智力大闯关”巩固所学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每人取一张胸卡戴在胸前,将孩子们分成A、B两组,教师提出问题后抢答,给回答正确的那一组添加一个圆形,最后圆形多的那组就是胜者。
《预防传染病》幼儿园大班健康教育教案2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懂得有关传染病的常识和预防措施。
2、培养幼儿预防传染病,增进健康的意识和行为。
3、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1、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2、一些有关于传染病的图片。
3、红眼咪咪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引出活动。
师:今天钟老师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请你们认真听,听完了故事,我还要你们来回答我的小问题呢?
1、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
2、讲完故事后提问:
师:故事讲完了,那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为什么咪咪会的红眼病呢?那为什么咪咪妈妈的眼睛也红了呢?
教师小结:原来咪咪的眼睛进沙子了,他用脏脏的小手去揉眼睛了结果眼睛发炎了,变红了,得了红眼病,红眼病是一种很强的传染病,所以红眼病传染给了妈妈!
3、引导幼儿讨论避免传染病的方法。
师:红眼病会传染给别人,那我们要怎么样预防自己不得红眼病呢?
教师小结:我们要记住不要用脏的小手去揉眼睛,用干净的毛巾去擦。如果得了红眼病,应在家休息,避免和别人接触,等病好了才能上幼儿园。得了红眼病后要及时到医院治疗,点眼药水,用干净的手帕擦眼泪,不到公共场所去。
二、讨论其他的传染病。
1、讨论其他的传染病。
师:刚刚我们说了红眼病,红眼病是一种传染病,那你们还知道哪些传染病呢?为什么会得这样的病呢?
2、讨论该如何去抚养传染病。
师:传染病真是可怕!而且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是存在着传染病,我们所示都可能得传染病!那我们要怎么样预防呢?
(教师播放一些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认真观看)
教师小结:我们生活中应该要多通风,勤洗手,不要去人多的地方,要去人多的地方的话,我们也带上一个口罩,我们还要注意自己的卫生。
三、教师总结。结束活动。
《预防传染病》幼儿园大班健康教育教案3教学目标
1、通过班会课中的看录像、看照片、知识竞赛等,让幼儿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让幼儿知道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
2、激发幼儿讲究卫生,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决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图片,播放录像
二、组织讨论:
1、幼儿讨论关于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预防。
教师总结:预防传染病其实并不难,我们每个人只要做到以下要求,就会远离传染病:
1、头发:头发整洁无异味;男生不留长发。
2、脸:洁净无污垢。
3、颈:脖颈、耳根干净无污垢。
4、手:手干净无污物;不留长指甲,指甲缝内无污垢。
5、衣服:衣服整洁,勤换洗;衣领、衣袖无污垢;
6、鞋袜:鞋子整洁,上学穿袜子,不拖鞋带。
7、书包:书包干净整洁,书本摆放整齐。
8、桌兜:整洁无杂物。
9、不吃生或半熟的鸡鸭鹅及鸡蛋
10、尽量不要接触猪和鸟类。
预防措施:
1、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强抵抗力。
2、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尤其是与病、死禽的接触。勤洗手,远离家禽的分泌物,接触过禽鸟或禽鸟粪便,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
3、应尽量在正规的销售禽流感疫情场所购买经过检疫的禽类产品。
4、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每天1~2次开窗换气半小时。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鸡蛋时蛋壳应用流水清洗,应烹调加热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均衡的饮食,注意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力的食物。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加机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5、学校及幼儿园应采取措施,教导儿童不要喂饲野鸽或其他雀鸟,如接触禽鸟或禽鸟粪便后,要立刻彻底清洗双手。外出在旅途中,尽量避免接触禽鸟,例如不要前往观鸟园、农场、街市或到公园活动;不要喂饲白鸽或野鸟等。
11.春节期间须预防流感等传染病 篇十一
一、流感:冬季是中国流感的高发季节,流感活动近期有所增强。从北京今年的流感流行情况来看,0~4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占37.7%;5~14岁的儿童占23.7%;25~59岁的青壮年占25%。鉴于流感经呼吸道传播的特点,春节旅行期间应注意:
(一)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打喷嚏或咳嗽后要彻底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避免密切接触呼吸道感染症状人员(发热,伴咳嗽、咽痛、流涕等)。注意旅途休息,不吸烟,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甲流最有效的方法。我国目前的流感疫苗是兼有预防甲型H3N2、H1N1以及乙型流感病毒三种病毒感染的混合性疫苗,接种流感疫苗后,可以预防这三种流感病毒的感染。根据卫生部门的监测,目前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尚未发生变异。从疫苗接种到机体产生抗体,一般2周左右。去年尚未接种流感疫苗的人,尤其是老年人、儿童、计划要宝宝的女性和体弱者,现在接种流感疫苗,还可以预防春节期间至春季的一波流感流行。
(二) 一旦得了流感,要注意减少外出,并和家人隔离,防止甲流传播;同时要注意休息,多饮水,如果出现高热不退、咳嗽严重,尤其是有呼吸困难,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诊治,早期治疗,防止病情加重。
(三)出行期间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的人员,应立即佩戴口罩做好防护。尽量避免与其他人员密切接触,近距离接触他人时必须戴口罩。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建议团体游客终止旅行或脱离旅游团组,自我隔离休息,密切观察自身健康状况,症状较重者要及早就医。
二、狂犬病:该病主要由携带狂犬病毒的犬、猫或狐狸、蝙蝠等野生动物咬伤而感染,一旦发病,100%死亡。中国有21个省有狂犬病病例报告,主要分布在华南、华中和华东地区的农村。春节期间,探亲访友,人口流动大,狂犬病暴露风险增加,特别提示做好以下防范措施:
(一)出行前要了解目的地狂犬病的流行情况。国内狂犬病疫情分布,可在中国疾控中心网站狂犬病专题中查看“全国人间狂犬病时空分布”。
(二)避免被流浪犬(猫)和野生动物咬伤。
(三)家长要照管好儿童,教育其不要因好奇而激惹、接触危险动物,如被咬伤或抓伤,一定要报告家长。
(四)一旦发生被危险动物咬伤、抓伤或黏膜被舔等暴露情况,要及时到当地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疾控中心)寻求处置。根据暴露分级,进行伤口清洗,狂犬病疫苗、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血清的注射等。
三、手足口病:该病主要高发于5岁及以下儿童,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或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黏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途径感染。中国31个省份均有病例报告。由于该病没有疫苗可以预防,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是最重要的预防措施。因此,春节期间无论在本地或外出旅游,特别是携带儿童时,应注意:
(一)做好自己和儿童的卫生措施,包括饭前、便后及处理完呕吐物或婴儿的尿片后应彻底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要掩着口鼻,以及避免与手足口病患者有亲密接触,尽量少去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
(二)旅行中尽量少带儿童去人口密集的场所就餐、购物,注意保持住所的空气流通,每天定时开窗户适度通风。
(三)一旦儿童出现发热伴皮疹的症状,应立即停止旅游并及时就诊,避免传染给其他游客,并做好隔离和消毒,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四、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是由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发病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潜伏期一般为7~14天。首发主要症状为发热、食欲不振、多汗等,也可见恶心、呕吐、便秘、腹泻等,随后体温会再次上升,大多病例在体温开始下降时出现瘫痪,并逐渐加重,当体温退至正常后,瘫痪停止发展,无感觉障碍。接种脊灰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春节期间应注意:
(一)儿童完成脊灰疫苗的全程免疫。
(二)做好自己和儿童的卫生措施,包括饭前、便后的有效洗手。
(三)一旦出现急性迟缓性肢体麻痹的症状,应立即停止旅游并及时就诊,避免传染给其他游客,并做好隔离和消毒。
五、麻疹:此病传染性极强,高发于儿童,主要通过喷嚏、咳嗽和说话等途径,经飞沫传播,潜伏期一般为10~14天。通常病例出疹前4天至出疹后4天均有传染性。目前中国麻疹发病水平已维持在相对较低水平,但仍有麻疹病毒的持续传播。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麻疹的最有效手段。
因此,春节期间旅行,特别是携带儿童时,应注意:
(一)对未患过麻疹且既往未接种麻疹疫苗的易感者,尽早接种麻疹疫苗。
(二)当地如在麻疹流行期间,应尽量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尤其是医院),少串门,以减少感染和传播的机会。
(三)居住场所每天注意开窗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和清洁卫生。
(四)一旦出现发热伴皮疹的症状,应立即停止旅游并及时就诊,避免传染给其他游客,并做好隔离和消毒工作。
(本刊综合中国新闻网等资讯)
12.羊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注射 篇十二
1. I号炭疽芽孢菌苗, 预防家畜炭疽病。
在绵羊、山羊大腿内侧或尾部进行皮下注射, 每只注射1毫升。免疫期为1年。
2. 羊棱菌四防干粉菌苗, 预防羊快疫、猝疽、羔痢和肠毒血症。
用20%氢氧化铝生理盐水溶解稀释至所需倍数, 每只肌肉或皮下注射l毫升。免疫期为2年。
3. 羊棱菌四防氢氧化铝菌苗, 预防羊快疫、猝疽、羔痢和肠毒血症。
肌肉注射5毫升。免疫期为1.0~1.5年。
4. 羊链球菌氢氧化铝菌苗, 预防羊链球菌病。
绵羊、山羊一律皮下注射5毫升。
5. 羔羊大肠杆菌病菌苗, 预防绵羊和山羊的羔羊大肠杆菌病。
3日龄以下的羔羊, 股内侧皮下注射0.5~1.0毫升;3日龄以上的羔羊, 注射2毫升。
6. 冻干布氏杆菌羊型五号菌苗, 预防羊布氏杆菌病。
用生理盐水稀释成每毫升含10亿菌, 每只羊皮下注射1毫升;喷雾免疫时, 如在室内进行, 按每只羊需25亿菌计算, 在室外避风处进行时, 则按每只羊50亿菌计算。
二、疫苗类
1. 绵羊痘弱毒疫菌, 预防羊痘。
用生理盐水稀释到所规定倍数, 绵羊每只皮下注射0.5毫升, 山羊每只注射2毫升。
2. 口蹄疫A、D型混合弱毒疫苗, 预防牛、羊口蹄疫病。
对于4~12月龄的羊, 皮下注射0.5毫升, 12月龄以上者, 注射1毫升。
三、类毒素类
破伤风类毒素, 预防家畜破伤风。在羊只受伤、手术前、去势、剪毛、断尾时, 皮下注射l毫升。免疫期为1.0~1.5年。
四、血清类
1. 抗炭疽血清, 紧急情况下用于预防家畜炭疽病。
一般进行皮下注射, 每只羊用16~20毫升。预防有效期10~14天。
2. 破伤风抗毒素, 预防和治疗家畜破伤风。
一般进行皮下注射, 每只羊1 200~3 000单位。免疫有效期2~3个月。
五、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预防注射前, 应仔细检查所用菌苗的包装。
如发现瓶口不严、破瓶、瓶内有霉、有异物、有摇不散的凝块以及超过保存期时, 都不应使用。
2. 预防注射前, 对被注射羊只逐一进行临床检查, 发
现羊只有病、瘦弱或有当地发生疫病流行时均应暂缓预防注射。
3. 菌苗或疫苗一般不能与相应的血清同时注射, 预防注射前后l周内不应使用抗生素, 否则会影响免疫效果。
4. 预防注射一般在春秋两季水草旺盛时进行。
预防羊快疫和肠毒血症时, 应在每年发病前1月注射;以预防羔痢为主时, 应在母羊配种前l~2个月或配种后1个月注射。
5. 预防注射要无菌操作。
所用器具要预先消毒, 注射部位要涂擦碘酊, 坚持注射1只羊换1枚针头, 以防交叉感染。
6. 空瓶不能随手丢弃。
特别是I号炭疽芽孢菌苗的空瓶不能随意丢, 注射完成后, 注射器、针头、空瓶等须高压消毒 (或煮沸l小时) 。
13.幼儿园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讲座稿 篇十三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春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但也是传染病的高发阶段,传染病的种类繁多,如流脑、流感、肺结核、麻疹、风疹、腮腺炎、手足口等,传染病一旦发生,会严重危害广大师幼的身体健康,影响幼儿园的教学秩序。但只要我们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预防知识,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远离传染病。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幼儿园传染病的发生, 3月,我园保健医给全体教职工开展了“预防春季传染病”的知识讲座,内容包括春季传染病的临床症状及预防措施,告诉全体教师:要适当运动,注意休息,勤洗手,注意讲卫生,教室宿舍注意通风,营养均衡,多饮水,患病后即时就医,要适当晒太阳,要注意保持心理平衡,身心就会更健康。
今后,我园将一如既往开展好健康教育和爱国卫生运动,加大卫生健康常识宣传力度,培养师幼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师幼的防病意识。
14.预防传染病幼儿园安全 篇十四
4月26至28日,合阳县城关幼儿园邀请了合阳县妇幼保健院疾病预防保健科的车竹侠主任来园对全园幼儿家长分年级分别开展了一次健康教育讲座。
讲座以“健康教育、疾病预防”为主题,车主任围绕“幼儿眼保健”“手足口病”、“水痘”等各种幼儿春夏季常见传染病的临床表现、治疗预防、家庭护理等知识,向家长们介绍了从传染病的源头控制、预防方法、隔离措施、消毒方法等方面防控传染病措施,全面做好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的防控措施。
城关幼儿园一直重视安全教育,强抓卫生管理,经常有针对性地对教师、幼儿和家长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开展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检查,有力地保证了全园师生的健康安全。
(城关幼儿园
15.浅谈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篇十五
关键词:传染病,预防,控制
引言
传染病是指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在人与人、人与动物或者动物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播的一类疾病。虽然随着科学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许多对人类具有严重威胁的传染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仍然有一些新的传染病在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因此,要依据实际情况来制定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及策略。
1 传染病出现的主要原因
1.1 病原体变异和抗菌药物的过度应用
之所以会出现传染病的大幅度死灰复燃,多因病原体的变异和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等原因造成,许多病原体(如结合病菌、流感、霍乱、疟疾等)对许多抗菌药物均产生了抗药性。如2006年国内结合病的发病率高达86.23/10万,且病死率达到0.26/10万,发病率位于传染病的第二位,死亡率则位于法定传染病之首。2010年国内第五次结核病的抽样结果显示,国内15岁以上传染性肺结核的人群中患病率已高达66/10万,虽然这一数据相较2000年,有所下降,但仍可以看出国内传染病防治形势的严重性[1]。
1.2 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不断的改变,一些滥垦滥伐、开垦荒地等导致了全球性气候的恶化,全球性气候变暖是的媒介昆虫呈现常常繁殖的势态,并引起如疟疾等传染病的死灰复燃,一些新的更具致病性、传染性的病原体也随之不断涌现,相关报道显示,近20年来,新发现的传染病已达到了30余种。如2003年的“非典”,以及近年来的艾滋病等都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恐慌和灾,同时一些老的传染流行因素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流动范围、流动频率等都不断提高,除此一些色情服务,机械化生产的消毒不严、加温不足,食品工业化等都加剧了传染病的传播[2]。这一现状是的传染病的防治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困难。
2 传染病的预防
2.1 预防为主
预防为主是我国的基本卫生工作方针。多年来,我国的传染病预防策略可概括为:以预防为主,群策群力,因地制宜,发展三级保健网,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传染病的预防就是要在疫情尚未出现前,针对可能暴露于病原体并发生传染病的易感人群或传播途径采取措施。
2.1.1 加强人群免疫
免疫预防是控制具有有效疫苗免疫的传染病发生的重要策略。全球消灭天花、脊髓灰质炎活动的基础是开展全面、有效的人群免疫。实践证明,许多传染病如麻疹、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乙型肝炎等都可通过人群大规模免疫接种来控制流行,或将发病率降至相当低的水平。预防接种是保护易感人群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2.1.2 改善卫生条件
保护水源、提供安全的饮用水,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加强粪便管理和无害化处理,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和管理等,都有助于从根本上杜绝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2.1.3 加强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可通过改变人们的不良卫生习惯和行为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健康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可通过大众媒体、专业讲座和各种针对性手段来使不同教育背景的人群获得有关传染病预防的知识,其效果取决于宣传方式与受众的匹配性。健康教育对传染病预防的成效卓著,如安全性行为知识与艾滋病预防;饭前便后洗手与肠道传染病预防等,是一种低成本高效果的传染病防治方法。
2.2 加强传染病监测
传染病监测是疾病监测的一种,其监测内容包括传染病发病、死亡;病原体型别、特性;媒介昆虫和动物宿主种类、分布和病原体携带状况;人群免疫水平及人口资料等。必要时还开展对流行因素和流行规律的研究,并评价防疫措施效果。我国的传染病监测包括常规报告和哨点监测。常规报告覆盖了甲、乙、丙3类共35种法定报告传染病。国家还在全国各地设立了上百个艾滋病等监测哨点。
2.3 加强新发传染病的监测管理工作和防疫人员的培训
要想预防传染病,在疾病监测方面,我国建立了疾病健康监测系统,包括法定传染病的监测报告系统、全国疾病监测点系统、死因报告及出生统计监测系统、专病报告系统,但由于现有体制存在着多头管理、报告内容重复、各系统自行运行缺乏沟通等问题,常常出现一个病种多头上报,导致数据差别较大的情况。所以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国家法定报告的传染病监测系统,完善报告制度,调整、协调和改进用于早期监测、追踪和评价的监测系统,发展更多有效的用于识别、控制和预防的新发传染病的网络。
2.4 加强传染病防制领域的研究要
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新发传染病,还需要加强研究防治方法快速反应,建立一个拥有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的公共卫生系统,使卫生部门有办法迅速诊断、控制和治疗数量庞大的急性传染病患者。重视传染病暴发及突发疫情的发生及其分布研究;研究高效多价疫苗,开展传染病防制的决策和评价等软科学研究,开发有效的信息管理工具,促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和资源的共享,以适应新时期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需要[3]。
2.5 增强防疫人员的责任感
临床医生跟在疾病的后面,防疫人员要走在疫情的前面,这句话明确了防疫人员在传染病防治中所处的位置,也反映了防疫人员肩负的巨大责任。没有疫情发生时,人们容易忽视防疫工作;传染病疫情爆发流行后,卫生防疫部门又常成为人们诟病的中心和舆论批评的焦点之一。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但不容置疑地是,防疫人员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只有这样,才能把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做好。
3 总结
为了搞好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我们必须执行国家卫生部的工作方针,目前,我国尚未建立传染病防控的长效机制,各有关部门的责权利有待进一步明确,特别是与传染病预防、诊断、治疗等各个环节有关部门的职责及其之间的协调,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工作,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秩序,严格医疗卫生服务监管,建立新发传染病的专业疾病控制队伍,时刻迎接着挑战的到来。
参考文献
[1]陈启军.论传染病的危害及我国的防治策略[J].中国基础科学,2005,6
[2]田玲.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人类遗传资源[J].医药研究通讯,2001,28(4)
16.浅谈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对策 篇十六
【关键词】 传染病;特点;防控措施
传染病总是存在于人类的发展进程中,直到20世纪中叶之前人们都对很多传染病束手无策,而随着二战之后人类社会的迅猛发展,医学领域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对传染病的防控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抗生素的出世对很多传染病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全球传染病死亡率也从50%左右下降到10%以下1。但是由于近年来很多新病原的爆发和一些旧传染病的复活让传染病的防控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1 传染病的发病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日常交际更加频繁,人员流动量增大,这样一来传染病的发现难度和控制难度就更大。
1.1 病原体 任何一种传染病都是由病原体所引起的,这里的病原体包括各种微生物和寄生虫,按照病原体分类也是对传染病进行分类的方法之一。
1.2 传染性 这是传染病与其他疾病的主要区别特征,传染病的传染性意味着病原体将会通过各种渠道导致人们感染,这种传染性的强弱一般与被感染者的免疫能力和免疫状态有关。
1.3 感染后的免疫性 在传染病人康复后,往往会对其之前感染的病原体产生免疫能力,而根据其所获传染病的不同,这种免疫状态也不一致,比如有的人在传染病康复一段时期后又会感染同一种传染病,而有的人只经过一次感染并痊愈,今后都对某种传染病有免疫作用。
1.4 流行性和季节性 传染病的流行性指的是在某一地区的某一时间段内,某种传染病发病率超过历史同期水平;其中大流行指的是在短时期迅速传播的传染病,其传播速度和范围超过流行的强度;而暴发就是在更短的时期内,传染病的蔓延和传播速度远远超过大流行2。另外传染病还具有季节性的特点,某些特别的病原体会在特定的季节滋生蔓延3。
2 传染病的防控对策
2.1 提高民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职能,而应该依靠全体社会人员的共同努力。笔者认为,对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应该放在防控工作的首位,只有从根本上切断传染病的根源才能够对传染病进行有效控制。因此提高人们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防治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具备科学的预防知识,那么传染病也就失去了蔓延的机会,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把防控重心放在指导人们科学防治上来,从根本上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2.2 建立合理的医疗控制体系 目前我国很多农村地区的医疗建设还处于发展阶段,特别是在一些经济特别贫困的地区,医疗基础建设还处在建国时期的水平,传染病的防控措施还不健全,由于缺乏有效的防控设施,传染病在病人与病人、病人与健康人之间就很容易流行。要防止这类现象的发生就必须改善医院的治疗环境,完善医院的医疗条件,构建科学合理的医疗控制体系,最大限度的避免病原体在医院中传染。
2.3 完善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机制 一是要对传染病加强监测,这是预防传染病发生的主要手段之一,主要要求加强发病、死亡和病原体的监测力度;二是要建立健全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体系,如卫生监督体系、公共卫生治疗救助体系等;三是要加强卫生检疫工作,特别是在国境检疫,以防止传染病病原体进入国内。除此之外,我们应当认识到,单纯的预防工作并不能让传染病得到彻底遏制,我们还需要加强对其的控制力度,有关部门应当积极履行职责做好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2.4 其他措施 除了上述几点措施之外,还可以加强传染病疫苗的研制和普及工作,政府部门应该积极的对现有的传染病疫苗进行全面推广,让人们认识到接种疫苗是防止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应该加大对传染病防控的资金投入,加快对这方面人才的培养,促进对传染病的防控研究;最后还可以通过建立传染病防控相关的研究机构来提高我国对传染病的预防能力和控制水平。
3 结 语
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等常见的流行性传染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特别是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各种交通工具日渐增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日益密切,如果不加强做好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将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甚至造成人们的恐慌和社会的动荡。
综上所述,在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时,我们首先必须对传染病的特点充分了解,并结合每种传染病不同的发病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同时要加强传染病防控的宣传力度,努力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动员社会全员参与,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传染病防控工作。
参考文献
[1] 张薇薇,梁景青.我国传染病流行现状分析[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4(09):P194.
[2] 姜建明.试论传染病的预防控制[J].医学信息,2010(07):P1933.
17.幼儿园传染病预防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十七
您好!冬春季是流行性出血热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预防流行性出血热在幼儿园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师幼身体健康,请家长悉知出血热基本常识和预防措施。
肾综合征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是由鼠类携带病毒并传播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出血热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每年有两个发病高峰,4~6月 (或5~7月)会出现一个小高峰,在10月~次年1月会出现一个大高峰,现在正值出血热发病的高峰期,因此冬季要做的事,防范出血热不能少。
1、出血热的传播方式
出血热可以通过接触、呼吸道、消化道、螨媒、垂直等多途径传播。最常见的是接触带出血热病毒动物的排泄物(唾液、尿液、粪便等)而感染,或摄入被带毒鼠类污染的食物、水等而感染发病。
划重点1
人与人之间是不传染的。
划重点2
要注意并不是只要接触到鼠类排泄物或者被老鼠咬后就一定会发病,这与老鼠的种类和是否带毒有关,西安市的主要带毒老鼠是黑线姬鼠,属于野鼠,鼠背有条很明显的黑线,个头不大,一般出没在郊县水源附近的田间、野地,带毒率较高;城区出没的老鼠也就是我们一般在家里看到的老鼠为小家鼠、褐家鼠,带毒率较低。
2、出血热的易感人群
不同性别、年龄、职业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主要人群为男性青壮年,在田间、野外、建筑工地工作的人群更容易得出血热。
3、出血热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主要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一般临床分为五期,即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潜伏期一般为7-14天,以两周多见,在发病初期,大多病人的临床表现像感冒、发烧,容易忽视。
划重点3
在这里要提醒大家,在冬季高峰期间,如果出现感冒、发烧一定警惕出血热,要立即去正规医院进行救治,以免延误治疗。做到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和就近治疗,可显著降低病死率。
4、出血热的预防
4.1 灭鼠和防鼠
防鼠灭鼠是预防本病流行的关键。可采用粘鼠板灭鼠,堵塞鼠洞,防止野鼠进入室内;也可投放毒饵,门口采用防鼠板、下水道口加铁丝网等防止老鼠进入;也可用鼠笼鼠夹进行捕鼠灭鼠。
4.2 疫苗接种
划重点4
接种出血热疫苗是预防出血热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西安市辖区16-60岁人群遵循知情、同意、自愿的原则接种出血热疫苗。
有疫苗接种需求的16-60岁群众可咨询所在辖区疾控中心或自行前往有出血热疫苗的区县进行接种。
出血热疫苗全程规范接种共3针次,前两针间隔14天,第三针接种时间与第二针间隔一年。前两针为基础免疫,至关重要,请确保至少完成基础针次接种,获得一定免疫力。若完成基础免疫后超过一年,可随时对第三针进行补种。
4.3个体防护
尽量加强个人防护,防止接触传染。
(1)高峰期尽量不去野外老鼠有可能生存的地方游玩,避免在野外荒草地上坐卧、露营。避免与老鼠排泄物(尿、粪)
或分泌物接触。
(2)不在不卫生的小饭馆就餐;不吃生冷特别是容易被老鼠类污染的食物、水和饮料等。住宅、办公室不要裸露摆放正在食用的食物,以免招引老鼠。
(3)在野外工作人员尽量穿长裤长衫、不露脚趾的户外鞋,以防被鼠类咬伤;同时要避免皮肤粘膜破损,如有破损,应用碘酒消毒处理。
划重点5
被老鼠咬伤后的建议
被老鼠咬伤后,不建议立即接种出血热疫苗,因为出血热疫苗主要用于健康人群的预防接种,而不用于暴露后的应急接种。咬伤后,建议首先前往医院对伤口进行处理,然后自行观察两周,若在两周内出现发热、感冒症状,不要自己吃退烧药,立即去正规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有老鼠咬伤历史;若观察2周后无任何症状,这时则可以选择去接种点进行出血热疫苗接种,预防再次感染。
引镇街道盼盼幼儿园
18.幼儿园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篇十八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麻疹粘膜斑和全身皮肤丘疹为特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多。发病前2日至出疹后5日内均有传染性,它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感染后可获持久免疫力。潜伏期6―21天,一般为10―14天。起病较急,前驱期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眼结膜充血,分泌物较多,有畏光、流泪、眼睑浮肿,此期一般3―5天;出疹期出疹顺序一般先从耳后、发际皮肤开始,渐延及额、面、颈、躯干及四肢,最后达手掌及足底,出疹时发热更高,皮疹出齐约需3天,此期持续3―5天;恢复期,皮疹出齐后,体温常于24小时内降至正常,疹退后有糠麸样脱屑,遗留浅褐色色素沉着。整个过程约10―14天。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冬春季。临床上以全身症状轻,皮肤分批出现的斑疹、丘疹演变为疱疹并结痂为特征。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也可因直接接触疱疹浆液而感染,自发病前1―2天至痂皮完全干枯均有传染性。发病年龄多见于1―10岁儿童。潜伏期12―21天,一般为14―16天,前驱期可有轻度发热、头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上呼吸道炎症等表现;出疹期时间一般在发病同时或1―2天内出疹,顺序先见于躯干、头部、渐延及面部及四肢,呈向心形分布,皮疹初期是红色斑疹,继之丘疹,而后为疱疹,常伴有瘙痒。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冬春季,儿童多见,临床上以发热、腮腺肿胀疼痛为特征。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发病年龄多见于5―15岁,高峰年龄见于5―9岁。潜伏期14―25天,平均18 天。起病急,畏寒高热、头痛、咽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数小时或1―2天后腮腺开始肿大,一般先一侧肿大,1―4天后累及对侧,也有双侧同时肿大。肿大腮腺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边缘不清,局部皮肤发亮紧张,灼热但不红,有弹性感及触痛,张口、咀嚼或吃酸性食物时胀痛加剧,肿胀于1―3天内达高峰,持续4―5天逐渐消退。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冬春季,1―5岁儿童多见。临床上以发热、轻度上呼吸道症状、皮肤红色斑丘疹与耳后、枕部及颈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它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潜伏期14―21天。出疹顺序先从面、颈部,1日内蔓延至躯干及四肢,于发热第1―2天出疹,一般持续3日消退,在传染期,应隔离患者至出疹后5日。
幼儿园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多发季节,要谨防冬季易流行的呼吸道传染病,如水痘、腮腺炎、流行性脑膜炎等。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做好幼儿计划免疫工作。对于体质差、易感染疾病的幼儿,家长可根据疾病流行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免疫注射,同时还可给孩子服用板蓝根、大青叶、金银花等中药,以加强预防流行性感冒。幼儿外出时应带好口罩,特别是室内外温差较大的情况下。
冬季幼儿也要进行适度的运动和锻炼。锻炼可增强幼儿体质,增强自身免疫力,才能抵御病原体对机体的侵蚀。
一、避免着凉:
冬日寒潮多,气温变化大,幼儿易着凉、感冒,常会引起许多大病,如心肌炎、大叶性肺炎、急性肾炎,因此冬季要给幼儿保暖,避免着凉。
二、保护皮肤:
冬季寒冷干燥,幼儿皮肤中水份散失多,皮脂腺分泌少,皮肤易干裂发痒,让幼儿多吃蔬菜、水果、多喝开水,并常用热水洗手、脚、脸,在适当搽点护肤霜。
三、注意室温:
冬季对人体的适宜温度是18摄氏度,如高于23摄氏度时,人就会感到头晕、疲倦。另外,如果室内外温差大,则易感冒。
四、多晒太阳:
阳光中的紫外线能杀灭人体表面的病毒和细菌,帮助幼儿吸收钙、磷,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此外,阳光也能提高红细胞的含氧量和增强皮肤的调温作用,以及能增强神经系统的活动机能和幼儿的体质。
五、不坐凉地:
冬季地面的温度很低,幼儿坐在上面,体内的热量就会大量散失,容易感冒。冬天到了,不要因为怕孩子冻着就不带他到户外去。遇上好天气,就要多出去玩,只要有太阳就带他到公园去晒晒。一方面是促进钙吸收,另一方面到户外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冬天有太阳无风的正午前后,可在户外散步,时间约为20―30分钟。
在家里给孩子开辟一个玩耍的天地,摆上他的玩具、小书,让他自由开心地活动,要经常开窗换气,及时加减衣服,睡觉时脱去外套,盖轻暖透气的棉被,晚上最好用背心式睡袋,防止蹬掉被子着凉。
注意保暖设施,最适合幼儿的室温约为摄氏25度左右,家中最好能备上一个温度计,可随时观察温度的变化。空调或取暖器的暖风口不要正对着宝宝,且最好每隔两三个小时打开一下紧闭的窗户,让空气适当地流通一下。另外,使用空调或取暖器都会使空气变得比较干燥,最好在附近放上一杯水来保持湿度。
冬季气温低,孩子户外玩耍的机会少了,容易缺维生素D、感冒、上火,要给孩子吃鱼肝油,增加饮食营养以提高抵抗力。如果已经上火,可以吃去火的药,如板蓝根、太极丸,也可以用鲜百合熬粥,加点冰糖,美味又败火。要多喝排骨汤、鸡汤、鱼汤等汤水,增强抵抗力,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要坚持每天早上用冷水洗脸,要经常开窗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对宝宝健康很有好处。
【预防传染病幼儿园安全】推荐阅读:
学校传染病安全预防制度08-08
幼儿园预防冬季传染病09-11
幼儿园预防传染病计划10-08
食品安全及预防传染病09-17
幼儿园各类传染病预防应急预案09-12
幼儿园冬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06-10
爱和乐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应急处理与预防控制传染07-12
春季预防传染病(h7n9)安全教案12-17
预防传染病国旗下讲话稿:关注食品安全,加强疾病防控09-22
中学传染病预防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