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中考阅读试题答案

2024-09-08

三峡中考阅读试题答案(共10篇)

1.三峡中考阅读试题答案 篇一

最新中考试题名著阅读答案

中考试题汇编之文学常识及名著阅读

8. 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填空。(5分)

上面连环画的内容取材于古典小说《①》。连环画讲述的②的情节,反映出了林冲由当初隐忍到现在反抗的思想性格转变。后来,连冲毅然投奔了梁山。他的这段经历体现了这部古典小说③的主题。

8.①《水浒传》 ②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③一 【解析】以连环画(图文并茂)的形式,将名著中的一些经典情节展示出来,形式很新颖,但是题目设置难度不大。

(注:填空题总分值有所上调,由8分变为9分,诗词默写与名著阅读2个板块的分值也有所调整:诗词默写由5分变为4分,名著阅读由3分变为5分)

(二)名著阅读(6分)

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22~23题。

22.请在横线处填写对应的人物。(3分)

阅读名著能启迪思想,引领人生。读施耐庵的《水浒传》,能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景阳冈打虎”的①等梁山好汉的英雄气概;读鲁迅的《朝花夕拾》,能让我们从②身上,学到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读罗曼·罗兰的`《名人传》,能让我们在贝多芬、米开朗琪罗、③三位伟人身上,体会到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勇于担当的伟大情怀;读《傅雷家书》,能让我们领悟到遇困难不气馁,要有国家民族荣誉感的人生道理。

①②③

2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影响了几代人的史诗性长篇小说,主人公保尔被视为精神楷模。请结合保尔的经历,举一例谈谈保尔身上据有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

答:

22.①武松②藤野先生③列夫·托尔斯泰23.示例:保尔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仍然不向命运屈服,克服种种苦难,拿起创作这个“新的武器”。重新回到战斗的行列,开始了新的生活。表现了保尔钢铁般的意志、坚定不移的信念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2.三峡中考阅读试题答案 篇二

新版《语文课程标准》 的要求:考查考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 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试题的命题角度有:1.汉字的认读、词语选用、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2.文章结构如呼应、过渡、 铺垫、照应、层次划分等; 3.表现手法如烘托、渲染、 铺垫、联想、想象、象征、 虚实结合、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以小见大、形散神聚等;4.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表达方式;5.句子深层意义的理解,语言的鉴赏与品味;6.仿写文中的句子等。 题型除少数选择题外,大多以主观题为主,一般为简答题、填空题,有一定比例的开放性试题。

【知识归纳】

1.散文的分类

散文分为记叙性散文、 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 记叙性散文以写人叙事为主,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 描写,兼有抒情。这类散文要求有真实感。抒情性散文以抒发主观感情为主,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这类散文具有空灵飘逸的特点。议论性散文的说理往往借助事理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来进行,表达方式以抒情、议论为主,文学色彩很浓,但又不同于议论文。 这类散文以议论文的框架、 散文的笔调呈现作品,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

2.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

散文常用 的表现手 法有:象征、衬托、先抑后扬 (欲扬先抑)、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对比、联想、想象、以小见大、卒章显志等。

3.散文的线索

散文通常 以人 、 事 、 情、物、时间、地点为线索。如何寻找散文的线索呢?首先应注意标题,有的文章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则包含线索的因素。 其次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词语,这些也提示了文章的线索。再次注意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转换、事情的进展、人物的活动、感情的发展、一线穿珠的物件。最后注意文中的议论句、抒情句,它们对文章的线索也起到了提示作用。

4.散文的主题

散文的主题是作者对自然、社会或人生的感悟,把握了作者融会在文章内容中的主观感受,就能挖掘出文章的深刻主题。

我们可以 从以下两 方面去把握散文的主题:1.概括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情感,从中找到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2.找到文章的中心句、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领会文章的主题思想。

5.散文的表达方式

⑴ 记叙是叙 事性散文 中最基本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做的叙述和交代。它的作用是令读者了解故事情节,交代写作背景、人物等。

⑵描写是散文中最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散文中的描写主要包括景物描写、人物描写等。人物描写主要是考虑外貌、神态、动作、心理、语言描写,有关细节描写也值得注意。人物描写主要是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⑶抒情是散文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它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间接抒情则是寄情于人、寄情于事、寄情于物来抒发作者的情感。

⑷议论是散文中的一种表达方式。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中的议论句起着明析事理、点明所叙之事的内涵、 提示或深化文章主旨、画龙点睛之作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深刻。

6.散文的语言

散文语言 的特点 : 质朴、自然,生动、形象,深刻、隽永,优美、凝练。

【真题解析】

例:(2014年北京市) 阅读下面散文,完成下题。

又到麦浪翻滚时

⊙周霞周霞

蜗居小城,终日上班下班,做饭吃饭,庸庸常常, 忙忙碌碌。傍晚,出去散步,信步走远了些。不知不觉就远离了车马人喧,走上了一条土路。走着走着,田野里就有一阵阵植物的气息飘荡过来,那是【甲】麦子的味道,暮色里,一片金黄的暖色吸引了我,只不过是一小片麦地,却在一瞬间弥漫开来,一直弥漫到老家那翻滚着的无边麦浪里。

我的老家 在鲁西北 平原,每到这个时节,一望无垠的金色麦浪随风起伏,煞是壮观,乡亲们的脸上也荡漾起富足的笑意。然而,我小时候,抢收麦子却是很辛苦的活儿,早了不好,晚了麦粒就容易掉进地里。那时收割没有机械化,完全要用镰刀一把一把割下来,再一捆捆系紧,运回场院,再翻晒碾压,或用脱粒机脱出麦粒,再晒干贮藏。不管天多热,不管人多累,都要马不停蹄地劳作,就担心会遇到雷雨天气。

小时候,麦子成熟前, 我们总爱搓麦粒吃,我会先找几颗大麦粒,揉碎在手心,两手相对,搓来搓去, 于是一种幸福和喜悦的味道就从手心里慢慢弥散开来, 搓好了,就张开两手,轻轻一吹,那些皮儿就四散开去,往嘴里一捂,清爽的麦香就从舌尖传递到全身,于是,满心就都是【乙】麦子的味道。等麦收结束了,我们小孩子们就挎上小篮子, 到麦地里拾麦穗,拾得多了,父亲会夸我,母亲会把麦穗晒起来,搓成粒,然后用麦子换挂面,母亲做的挂面汤,只是滴几滴香油,倒点香醋,就很好喝。

印象最深的是在一个月光皎洁的晚上,我们全家收割麦子,虽然天色暗了些, 也有露水,但不用受曝晒之苦。那时的我还不懂稼穑的辛苦,休息时,还有闲情望望皓月,和家人不停地说笑着,觉得是一种乐事。割麦子,要是谁落下了太远, 前面的人就会接趟子,这样,有人帮忙,割得慢的人也就有了信心。等到都割完长长的一垄,全家人再齐头并进,累了,就直起腰,抹抹汗,甩甩手,再埋头继续干。天气再热也要穿长袖衣裳,不然,尖尖的麦芒会扎得人生疼,脚上穿着母亲在灯下一针一线纳的千层底, 倒是不再怕麦茬刺破脚。

麦收时节是一年里很累人的时候,又没有工夫去集市买东西,父母总是提前把鸡蛋腌制好,偶尔也会储存上春天里的香椿芽,当疲惫地回到家,大家就齐动手,烧火,擀面条,切菜。天热,面条煮好后,要放进刚挑来的井水里浸泡一下,再捞出,这样吃起来才过瘾。 这个时节的菜,只有黄瓜、 西红柿和菜豆,反正地里长什么就吃什么。吃饱了,好好睡个午觉,再切开一个大西瓜,美美地吃一顿,舒坦极了。太阳稍稍收威,就又起身下地了,麦收不等人啊。

麦收时节,大人们总是让自家的娃们去帮老师割麦子,于是,我和伙伴们就组织起来,在麦田里穿梭,师生你追我赶,割得快的同学会善意地取笑一下比他们大不了几岁的老师,不到半天时间,几亩地就割完了。今年春节,和儿时的伙伴通电话,说起当年每到开镰时麦地里弥漫着的【丙】麦子的味道,觉得是那样美好。是呀,那时真好,那时的麦子好,那时的空气好,那时的师生关系也和谐自然。偶尔的田间劳作,给了我们美好的回忆。

那时的感 情是那么 淳朴,那么温馨,亲切而悠远,令我至今难忘。于是, 我拨通了老家的电话,想从乡音里捕捉【丁】麦子的味道。

(有删改)

1 . 这是一篇 回忆性散 文,回忆了“我”早年在麦收时节的一些生活情景。这些情景包括:“我”搓麦粒、 ___1 、___和家人一起割麦子、___ 2 ___、___3___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章情节的概括。从其所给的概括来看,不要求字数和结构,表面看难度比13年中考要低。但从内容上看要更难一些,因其中涉及的层次划分难度较高。

【参考答案】和小孩子们拾麦穗;和家人在割麦间歇一起做饭吃饭;和伙伴们帮老师一起割麦子。

2.“麦子的味道”在文中出现了4次,其中,有的指麦子本身的味道,有的指麦子味道中蕴含的作者情感。请结合内容作出判断。(只填序号)

指麦子本身味道的是:___1___

指麦子味道中蕴含作者情感的是: ___2___

【解析】此题考查到短语的表层意思和深层意思, 所谓表层意思也就是词语所代表的事物本身,深层就是短语中蕴含的情感。此题以填空的形式出现,短语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四次,其中位于开头和倒数第二段的两个位置的比较难判断,如果单纯看句子是表层意思,但如果结合段落在文章中所处的位置判断又可能含有深层意思。此题需要学生非常细致地分析,比以简答的形式考查难度要大。

【 参考答案 】 麦子本身的味道是甲、丙,麦子味道中蕴含作者情感的是乙、 丁。

3.这篇文章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请你以第4段或第5段为例,说说这一特点是如何体现的。(不超过140字)

【解析】阅读延伸题。 历年中考侧重对人物形象或景物描写的赏析,多以描写、修辞等角度切入,今年在此基础上稍有变化,切入的角度不是常见的修辞等, 而是“朴实的语言”,

【 参考答案 】 第4段 “累了,直起腰,抹抹汗, 继续干”等语句通过细节描写写出了劳作的辛苦。第5段运用衬托的手法,用麦收时的劳累突出了午休时一家人一起做饭吃饭的惬意。作者就是这样用朴实的语言将家人间的亲密与麦子相联系,写出了一家人淳朴、温馨的情感,寄托了对那段亲切而久远的日子的怀念。

【备考策略】

1.整体入手,概括主旨

散文通常都有叙事、抒情、写景的线索,抓住了线索就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脉络,明确文章主旨。抓线索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是从文章的体裁分类、表达手法(是否以物喻人、借物抒情等)入手,二是从标题入手,三是从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入手,四是从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入手。考题形式有直接问文章的线索是什么、说说作者选材的依据等。当然,有的散文没有明显线索,那么,就要从分析文章的结构入手, 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一,局部结构分析法。一个语段, 一般有起始、展开、结束三个层次。通常起始是一两句话,而这就是段落的中心句;接着展开对本段的具体记叙、描写或议论,最后用一两句话作小结。解题时, 可揣摩句与句之间的结构关系。其二,整体层次分析法。要抓住标志性句子或词语,如开头或结尾处反复出现的结构大致相同的句 子 , “ 首先 …… 其次 ……”“一方面……另一方面……”“不仅如此……” 等词语引领的句子,都是阅读时应注意的。

2.品味情感,挖掘信息

抒情散文 着重表现 作者的生活感受,抒写作者的情感历程,表达心灵之声, 作者的喜怒哀乐都体现在字里行间。答此类题,首先要快速读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其次跳出文章外,整体把握文旨;再次归纳要点, 把握文章的灵魂;最后按照题目要求,挖掘整理隐含信息。

3.分析手法,深层解读

分析散文的表达手法与表现手法,需进一步理解文章。针对此考点,今年中考一般从三个角度来命题:一是选用了哪些材料来表现主旨;二是辨别表达方式及运用该表达方式的作用;三是分析表现手法及修辞手法的作用。预计2015年中考对此考点的考查可能以简答题为主,兼有选择题等题型。

4.欣赏语言,领会意境

品味散文语言表达的特点,是今年中考散文阅读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考点。其命题角度多样,解题思路亦各有不同。

1.结合语境解释词语的含义,品评加点词语的作用。

2.分析关键句或哲理性语句的含义,欣赏文中优美、精辟的语言。一是对意蕴丰富、含义新颖的语句, 要结合其在文中的位置来理解。二是对抽象概括的语句,有的作为观点态度在文中出现,那就结合阐述这一观点态度的材料来理解;有的作为材料在文中出现,那就结合它支持的观点来理解;有些抽象概括的语句需要联系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来具体理解。

3.对文章某些内容或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等。此类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答题的关键在于:一要能准确读懂原文的意思和作者的思想情感;二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或态度,不能模棱两可;三要语言流畅,简明扼要。

4.续写或仿写。解答这类题除了要把握仿句的句式及修辞外,还要注意句中所蕴含的思想内容。

【真题演练】

例:1.(2014年山东省临沂市)阅读散文,完成下题。

行者

⊙陈年陈年

⑴我绝没有想到那个深到膝盖的礼是行给我的。

⑵正午,伏天,高温。 我像片枯叶子搭在柜台前, 两眼闭着,脑子却是清醒的。前后店门大开着,却没有一丝风溜进来。往水泥地上泼一些水,洇出各种图案,又马上蒸发掉了。天地白亮亮一片,所有东西都藏起自己的影子。

⑶嗓子里升着一团火, 不停地喝水,喝水。那个没有影子的人什么时候站在门外的,我不知道。喝了太多的水,肚子隐隐发胀。出门看到一个人以奇怪的姿势站在我的店门外。一个男人背着一个巨大的旅行包,腰弯成九十度,双手垂放在膝盖上,嘴里说着我听不懂的南方话。内急,没听清他说什么。方便回来,看到刚才的那个怪人,站在另一家的店前,店主正将一杯水递给他。我恍然大悟,原来他刚才是向我讨一杯水喝。我带着歉意招呼他进来,休息一会儿再走。他看我一眼,极干净的眼神,笑着摇摇头, 仍旧是深及膝盖的鞠躬礼, 然后背着行囊渐渐走远。

⑷心静下来,天气似乎也不再那么热。我抽出一本书,安静地读。书上说,活着,为了行走。行走,为了寻找。寻找,就是快乐。站起来,看着伸向远方的那条路,我的快乐像散在路边的石子,悄悄眨着眼。

⑸ 晚上 , 我看到坐 在小饭店斜对面的吃面人正是中午的那个过路人。心跳莫名其妙地加快,和他说话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他要了一碗面汤,慢吞吞地喝,一小口,一小口,很惬意的样子,像是在品一碗老酒。多么熟悉的神情。忽然有种奇怪的感觉,他似乎是我多年前的一个朋友。

⑹ 多少年前 , 在某个小酒馆,我们就这样面对面地坐着,喝一点酒,说一些话。所有的时间和事物都停下来,听我们讲各自路上遇到的风景。

⑺面端上来,雪白的刀削面,上面漂着红红的辣椒油、碧绿的香菜叶。他香甜地吃面,咬着煮成褐色的卤豆腐块,心里有一种强烈的欲望,很想坐在他的对面, 问一问他这些年过得可好。

⑻ 终于还是 坐在他的 对面。我闻着他身上微微带点苦味的汗味。那些味道挟裹着一路的风尘,散在空气里。

⑼你一定走了很多的地方,我说。

⑽他笑了一下说,从最南边来,有海的地方。

⑾他给我看拍下来的照片,让人吃惊的影像。烽火台,这些苍老的建筑物,披着黄土,沐浴在黄昏里,像一个瘦硬的老人,倔强而又坚忍。金色的向日葵花,像一群少女仰着脸笑意盈盈。 而那些垂垂老矣的房子隐在黑暗里,旧得浑身都是故事。

⑿ 我告诉他 , 这几年我守着一个店,也守着自己不安分的心。我用时间准备我的旅行,以另一方式开始我的行走。这是一种内心的行走。我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乘车,下车。选择交通工具,选择站台,选择路口,选择朋友。他静静地听我讲,我知道他能听懂我的故事。

⒀碗空了,他站起来, 背着包,消失在夜风里。我知道我们还会在很多年后坐在一起,喝一点酒,说一些话。

(选自《中国散文年度佳作2013·行走的生活》, 有删改)

1.用原文语句回答以下问题。

⑴能够揭示文章主旨的语句是___ 。

⑵第⑿段中“我用时间准备我的旅行,以另一方式开始我的行走。”其中“另一方式”指的是 ___。

2.第⑵段画线句采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揣摩下列语句,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1)第(5)段中“忽然有种奇怪的感觉,他似乎是我多年前的一个朋友”。 “我”为什么会有这种“奇怪的感觉”?

( 2 ) 第 ( 1 1 ) 段中 “他给我看拍下来的照片, 让人吃惊的影像”。这些 “影像”让“我”感到“吃惊”的原因是什么?

4.文中的“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答。

【 参考答案 】 1 . ⑴ 活着,为了行走。行走,为了寻找。寻找,就是快乐。 ⑵内心的行走。2. 环境描写。渲染了夏日正午天气异常干燥闷热的特点,为下文情节的发展作铺垫。3.⑴因为“他”和“我”都是行者,“他”是身体的行走, “我”是内心的行走。我们有相同的追求,心心相通, 所以感觉“他似乎是我多年前的一个朋友”。⑵“他” 所拍的照片景物特征鲜明, 融入了强烈的感情,展示了高超的摄影水平。4.他酷爱旅行、谦恭有礼、追求执着、生活简单而快乐。(答出其中3点即可)

例: 2.(2014年贵州省遵义市)阅读散文,回答问题。

野百合的春天

1遥远的山谷里有个高达一千英尺的悬崖。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悬崖上开始长出了一朵小百合。

2百合诞生 时 , 完全和杂草一样,但她在心里知道自己不是一棵野草。她内心深处有一个纯洁的思想: “我是一朵名叫百合的鲜花,不是一棵野草。唯一能证明我自己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百合怀着这个念头坚持不懈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扎根。终于, 在一个春天的早晨,百合的花冠上结出了第一个花蕾。

3百合心里非常高兴, 但附近的杂草却都不屑一顾。他们在私下嘲笑着百合:“这家伙显然是草,她却坚持说自己是一朵花。她头上结的不是花蕾,而是一颗脑瘤。”他们甚至在公开场合奚落百合:“别再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野中你的价值也和我们的一样。”偶尔,蜜蜂、蝴蝶和小鸟也劝百合不要那样用力开花:“在这悬崖上, 即使你开出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人们也无法欣赏你!”

4百合说:“我必须开花,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朵。我想开花,是为了实现自己作为一朵花的高贵人生;我必须开花,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无论别人怎样看我,无论有没有人欣赏,我都必须而且一定会开花!”

5尽管受到了其他花草的鄙视,但百合依然坚持不懈地释放内心的情感。有一天,她终于开花了。她因聪慧、洁白和风姿绰约而成为悬崖上最美丽的花朵。

6此时,所有的花草和昆虫都不敢嘲笑她了。百合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都以为那是露水,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年复一年,每到春天,百合都竭尽全力地开花。她的种子随风飞落在附近的山谷。春风吹过,整个山谷都开满了百合花,鲜艳欲滴,芳香浓郁。

7几十年后 , 距离山谷数百里的许多人都赶来欣 赏这些百合花。孩子们弯下腰去闻百合花的芳香;情侣们互相拥抱,山盟海誓要永远厮守在一起。不计其数的人感动得掉下眼泪,因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他们的心受到了纯净温柔的触动。 后来,那个地方被人们称为 “百合谷”。

8不管别人怎样欣赏, 满山遍野的百合花都仍然铭记着第一朵百合花的教导: “我们应该全心全意地开花,绝不要和别人争论, 要以鲜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 选自 《 小故事大 道理全集》,中国宇航出版社2012年版,有删改)

1.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文章的中心。

2.写出标题中“春天” 的两层含义。

1 2

3.第6段画线句子怎样理解?

4.文章是怎样写野百合的?试举一例简要分析。

5.读了本文,谈谈你对野百合生长环境的认识。

3.三峡中考阅读试题答案 篇三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谈笑有鸿儒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4)无丝竹之乱耳

2、翻译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表。

(3)谈笑有鸿儒。

(4)无丝竹之乱耳。

答案

1、(1)名:有名(或“出名”“著名”)

(2)鸿:大。

(3)调:调弄,这里指弹奏。

(4)丝竹:琴瑟、萧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2、(1)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眼帘。

(3)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

(4)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

3、D(“陋室”不陋的原因在于屋主人的品德高尚。)

4.《三峡》阅读附答案 篇四

《三峡》阅读附答案1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素,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呜三声泪沾裳。”

1.解释文中加粗的词。

溯:_____________

绝:_____________

2.翻译句子。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发挥你的想象,请将“清荣峻茂”的景色描绘下来。50字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逆流而上 停止

2.即使乘着快马驾着风也不认为快。

3.引用悲凉的渔歌借以表现三峡秋日的萧瑟和凄清的特点。

4.示例:(这里)江水清澈得可以看见江底的砂石,鱼儿在石间嬉戏。岸上的树木枝繁叶茂,浓荫成片。群山险峻挺拔,气势高昂。野草翠绿,郁郁葱葱,为山川添上了秀色。

《三峡》阅读附答案2

(二)(8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1:解释文中加线的词。(4分)

阙: 襄: 或: 绝:

小题2:翻译下列语句。(2分)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小题3: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高地厚华夏情。

参考答案:

小题1:阙: 通缺(缺口)襄 :上(漫上)或:有时 绝:断

小题2:即使是骑着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小题3:示例:山险水急三峡景 ;山峻水清三峡美等。

小题1:试题分析:阙:通假字,通缺,缺口。襄:一词多义,在这里是上,漫上的意思。或:一词多义,在这里是有时的意思。绝:一词多义,在这里是断的意思。

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时,要注意把虽(即使)、奔(奔驰的快马)、以(比,如)等字词翻译准确。

小题3:试题分析:本题要求总结三峡景物的特点,然后对出对联,即对联的内容要能体现三峡景物的特点。从选文中,我们可以知道,三峡的山是重峦叠嶂,隐天蔽日,水流又急又快,两岸上的景四季各有其特点,掌握了这些,我们就可以根据对联的特点,对照着下句天高地厚华夏情对出上句。

《三峡》阅读附答案3

读《三峡》,完成问题。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对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C.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D.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对画横线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像风那样飞奔,也没有那么快。

B.虽然骑着如飞的快马,也没有那么快。

C.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风,也没有那么快。

D.即使骑着风奔跑,也没有那么快。

3.文章第四段给读者的感受是()

A.莫名的惊恐与无尽的哀愁,具有凄婉美。

B.淡淡的烦恼与朦胧的伤感,具有幽怨美。

C.豪放而又洒脱,具有粗犷美。

D.细腻而又柔软,具有平和美。

4.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B.文章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让人自然想到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D.作者抓住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写出了三峡的美,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参考答案:

1.B

2.C

3.A

4.B

《三峡》阅读附答案4

阅读《三峡》一文,回答下面题目(18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4分)

(1)略无阙处()(2)沿溯阻绝()

(3)或王命急宣()(4)飞漱其间()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小题3】根据选文内容理解填空。(4分)

“清荣峻茂”四字状四物:以“清”字状_________,以“荣”字状___________,以“峻”字状____________,以“茂”字状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文章结尾引用了渔者的歌词,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

【小题1】(1)通“缺”,中断(2)逆流而上(3)有时(4)冲刷

【小题1】(1)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2)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小题1】水 树 山 草

【小题1】衬托“晴初霜旦”之时“林寒涧肃”的凄凉情景渲染萧瑟气氛

《三峡》阅读附答案5

阅读文言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下面句子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属予作文以记之

B.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或王命急宣

C.有时朝发白帝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暮到江陵 哀转久绝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3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静景,也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4.从全文看,第4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水清、树荣、山高、草茂,实在是有许多趣味。

3.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答出“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即可)悬泉瀑布,飞溯其间

4.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意思对即可)

《三峡》阅读附答案6

文言文阅读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2分)

①阙()②襄()

【小题2】写列划线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分)A.清荣峻茂,良多趣味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D.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小题3】翻译下列语句。(2分)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小题4】从全文看,第④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2分)

答案

【小题1】阙:通“缺” 襄:上

评分标准:(2分)每词解释各1分,“阙”多答“缺口”,“襄”多答“漫上”不扣分。

【小题1】A

【小题1】即使是骑着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小题1】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意思对即可。逗号前后各1分。共2分)

《三峡》阅读附答案7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①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②以来,未复有能与③其奇者。

7.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或王命急宣()(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晓雾将歇()(4)四时俱备()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B.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绝巘多生怪柏。

C.实是欲界之仙都; 鱼我所欲也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吾与徐公孰美

10.两文都写到了“猿呜”,请分别说明“猿呜”各渲染了怎样的气氛。(2分)

参考答案:

9、A 10、《三峡》渲染三峡秋天凄凉的气氛《答》渲染了山中早上欢快、生机勃勃的氛围

《三峡》阅读附答案8

阅读《三峡》与《醉翁亭记》选段,完成12—14小题。

醉翁亭记(节选)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三 峡(节选)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晦明变化 晦

(2)沿溯阻绝 溯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野芳发而幽香

翻译: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翻译:

14.两文都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赞美之情,请从文中各摘录一个直接抒发这种情感的语句。(2分)

答:

参考答案:

12.(1)阴暗(2)逆流而上

(共2分。每个词语1分)

13.(1)野花开放,发出清幽的香味。

(2)即使骑着飞奔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这样快。

(共4分。每句2分)

14.(而)乐亦无穷(也)良多趣味

(共2分。每个语句1分)

《三峡》阅读附答案9

(甲)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溯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呜三声泪沾裳。”

(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亻叔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小题1:、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不见曦月(xī)B.素湍绿潭(tuān)C.其岸势犬牙差互(chā)D.怡然不动(yí)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①略无阙处 ②良多趣味 ③俶而远逝 ④斗折蛇行

小题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小题4:、甲段中描写春冬之水的句子是:

乙段中对潭中鱼作了细致的描写,其作用是衬托潭水 的特点。乙段中体现溪流曲折这一特点的句子是:(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2分)C

小题2:①缺②很③消失④像北斗一样

小题3:(意思正确即可)①(2分)即使乘着快马驾着疾风也不比乘船顺流而下快。

②(2分)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多条,都好像浮在空中无所依傍。

小题4:(1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2分)清澈(2分)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出现“斗折蛇行”一句即可得2分)。略

《三峡》阅读附答案10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艮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2分)

(1)至于夏水襄陵(2)属引凄异()

【小题2】下列划线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自三峡七百里中自康乐以来 B.绝多生怪柏沿溯阻绝 C.春冬之时实是欲界之仙都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相与步于中庭!

【小题3】请把“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这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答案

【小题1】(1)上,漫上(2)连接 19.C

【小题2】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或:也比不上船行得快)

【小题3】 写出了猿鸣的悲凉,从而渲染出三峡秋景的凄清萧瑟。

《三峡》阅读附答案11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⑴飞漱其间()⑵良多趣味()

⑶属引凄异()⑷故渔者歌曰()

小题2:翻译句子(4分)

⑴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⑵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小题3:文中划线的句子是写三峡什么时候的景象?其景象有何特点?(2分)

小题4:从全文看,结尾引用渔者的歌谣有何作用?(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⑴代词它们⑵的确,实在⑶连续⑷所以,因此

小题1:⑴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绿色的深潭映出了倒影。

⑵层层叠叠的山岩峰峦,遮蔽了天空,挡住了日光。

小题1:写三峡的秋景,其特点是凄清肃杀

小题1:突出三峡山高峡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的萧瑟凄清的气氛,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从侧面反映了渔民生活的悲惨。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小题2: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

小题3: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把握关键词语,写出景象即可。

小题4: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借用渔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写出此情此景的悲凉。

《三峡》阅读附答案12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则素湍绿潭

吴广素爱人

B.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

C.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D.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属予作文以记之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5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至于夏水襄陵。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一千二百里长的三峡两岸,高山对峙,怪石嶙峋,峭壁重叠,群山绵延不断。

B.夏天的三峡有许多险滩,过往的船只不论是顺行还是逆行,其航道大都被阻隔断绝。

C.每逢到了春冬之季,三峡江水变得缓慢安详,青翠群山静静倒映在碧绿清澈的潭面上。

D.在雨后初晴或秋霜初降的早晨,三峡的山林水涧又展现出清凉热闹的另外一番景象。

[参考答案]

9.C(3分)

10.(1)假如不是正午或晚上,是不能看见太阳和月亮的。(2)到了夏天江水慢上山陵的时候。

11.B(3分)

《三峡》阅读附答案13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不见曦月()(2)沿溯阻绝()

(3)虽乘奔御风()(4)属引凄异()

小题2: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自/三峡七百里中B.相与/步于中庭。

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D.虽乘奔/御风

小题3:翻译:清荣峻茂,良多趣味。(2分)

小题4:作者写三峡的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氛围?(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日光,逆流而上,奔跑的马连接延长

小题1:D

小题1:水清,树荣,山高,草茂,实在有很多趣味。

小题1:抓住了有代表性事物猿声,突出了凄清肃杀的气氛。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小题2:此题考查学生对句读的分析,要求学生熟读,了解其含义后划出停顿来即可。

小题3: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

小题4: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段学生的理解和把握,注意“秋”字。猿声,突出了凄清肃杀的气氛。

《三峡》阅读附答案14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________,_________”描写水势盛大,又用“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江水请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用原文的语句填空)

3.文末描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突现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2.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3.一是突现了三峡秋季凄清肃杀的环境特点;二是突现三峡山高、峡长、岭连的地形特点。

(意思对即可)

《三峡》阅读附答案15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文中写到“高峰入云”,[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 “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__________

3.[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2)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2.(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2)从流漂荡,任意东西。(3)奇山异水,天下独绝。(4)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5),急湍甚箭猛浪若奔。(6)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

5.《三峡》阅读答案 篇五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0.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至于/夏水襄陵B.绝 /多生怪柏

C.虽/乘奔御风D.常有高/猿长啸

1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隐天蔽日(隐瞒) B.良多趣味(确实)

C.绝多巘生怪柏(山峰) D.哀转久绝(消失)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春冬之时中的之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何陋之有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C.已而之细柳营 D.策之不以其道

13.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文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B.本文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C.作者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静态景物动态化。

D.本文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

10.D(高猿是一个偏正式的语言单位,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不停顿)

11.A(隐是遮蔽的意思)

12.B(A项是表倒装的助词,可不译;C项是动词,去的意思;D项是代词,它的意思;题干中的例句与B项都是结构助词,的意思)

13.B(选文第二段先写水之盛,再写水之速)

(以上四道选择题均为2分)

14.(1)如果不是(晴朗的)正午或半夜(1分),是不能见到日月的(1分)

6.《三峡》余秋雨阅读答案 篇六

这样的提问我遇到过许多次了,常常随口吐出的回答是:“三峡!”

顺长江而下,三峡的起点是白帝城。这个头开得真漂亮。

对稍有文化的中国人来说,知道三峡也大多以白帝城开头的。李白那首名诗,在小学课本里就能读到。

我读此诗不到10岁,上来第一句就误解。“朝辞白帝彩云间”,“白帝”当然是一个人,李白一大清早与他告别。这位帝王着一身缟白的银袍,高高地站立在山石之上。他既然穿着白衣,年龄就不会很大,高个,瘦削,神情忧郁而安详,清晨的寒风舞弄着他的飘飘衣带,绚丽的朝霞烧红了天际,与他的银袍互相辉映,让人满眼都是光色流荡。他没有随从和侍卫,独个儿起了一个大早,诗人远行的小船即将解缆,他还在握着手细细叮咛。他的声音也像纯银一般,在这寂静的山河间飘荡回响。但他的话语很难听得清楚,好像来自另一个世界。他就住在山头的小城里,管辖着这里的丛山和碧江。

多少年后,我早已知道童年的误解是多么可笑,但当我真的坐船经过白帝城的时候,依然虔诚地抬着头,寻找着银袍与彩霞。船上的广播员正在吟诵着这首诗,口气激动地介绍几句,又放出了《白帝托孤》的乐曲。猛地,山水、历史、童年的幻想、生命的潜藏,全都涌成一团,把人震傻。

《白帝托孤》是京剧,说的是战败的刘备退到白帝城郁闷而死,把儿子和政事全都托付给诸葛亮。抑扬有致的声腔飘浮在回旋的江面上,撞在湿漉漉的山岩间,悲忿而苍凉。纯银般的声音找不到了,一时也忘却了李白的轻捷与潇洒。

我想,白帝城本来就熔铸着两种声音、两番神貌:李白与刘备,诗情与战火,豪迈与沉郁,对自然美的朝觐与对山河主宰权的争逐。它高高地矗立在群山之上,它脚下,是为这两个主题日夜争辩着的滔滔江流。

华夏河山,可以是尸横遍野的疆场,也可以是车来船往的乐土;可以一任封建权势者们把生命之火燃亮和熄灭,也可以庇佑诗人们的生命伟力纵横驰骋。可怜的白帝城多么劳累,清晨,刚刚送走了李白们的轻舟,夜晚,还得迎接刘备们的马蹄。只是,时间一长,这片山河对诗人们的庇佑力日渐减弱,他们的船楫时时搁浅,他们的衣带经常熏焦,他们由高迈走向苦吟,由苦吟走向无声。中国,还留下几个诗人?

幸好还留存了一些诗句,留存了一些记忆。幸好有那么多中国人还记得,有那么一个早晨,有那么一位诗人,在白帝城下悄然登舟。也说不清有多大的事由,也没有举行过欢送仪式,却终于被记住千年,而且还要被记下去,直至地老天荒。这里透露了一个民族的饥渴:他们本来应该拥有更多这样平静的`早晨。

(节选自《文化苦旅》)

1.“顺长江而下,三峡的起点是白帝城”,作者为什么说“这个头开得真漂亮”?(4分)

2.作者用一段文字写童年时对“朝辞白帝彩云间”诗句的误解,这样写有何作用?(4分)

(1)

(2)

3.李白“在白帝城下悄然登舟”的那个早晨很平凡,“说不清有多大的事由,也没有举行过欢送仪式”,但为什么会“被记住千年,而且还要被记下去”?根据文意,简要回答。(4分)

4.余秋雨先生善于将自然景物、历史人物和历史感叹融入他的游记散文中,试简要分析出这篇散文的主题。

【参考答案】

1.因为白帝城有自然山水,有人文历史,有童年的幻想(或童年的误解),有生命的潜藏。(答到两点即得全部分)要点“山水”、“历史”、“童年的幻想”、“生命的潜藏” 各1分。意思答对即可。只答“有李白诗句”的,给1分。语句不通顺,扣1分。

2.(1)童年对诗的误解美好神奇,映衬了李白的“轻捷与潇洒”,反衬了历史的沉郁苍凉。

(2)同下文的“民族的饥渴”遥相呼应。

意思答对即可。语句不通顺,扣1分。

3. 这是因为李白诗歌描绘的那个早晨和平而安宁,饱经战乱的民族渴望拥有更多这样和平安宁的日子。意思答对即可。语句不通顺,扣1分。

4.意思对即可

(1)这篇散文自然地表达了作者发自肺腑的对三峡的热爱之情。

(2)也表达了对安宁和平生活的渴望。

7.三峡的阅读理解及答案 篇七

在国外,曾有一个外国朋友问我: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一个,请只说一个。

这样的提问我遇到过许多次了,常常随口吐出的回答是:三峡!

顺长江而下,三峡的起点是白帝城。这个头开得真漂亮。

对稍有文化的中国人来说,知道三峡也大多以白帝城开头的。李白那首名诗,在小学课本里就能读到。

我读此诗不到10岁,上来第一句就误解。朝辞白帝彩云间,白帝当然是一个人,李白一大清早与他告别。这位帝王着一身缟白的银袍,高高地站立在山石之上。他既然穿着白衣,年龄就不会很大,高个,瘦削,神情忧郁而安详,清晨的寒风舞弄着他的飘飘衣带,绚丽的朝霞烧红了天际,与他的银袍互相辉映,让人满眼都是光色流荡。他没有随从和侍卫,独个儿起了一个大早,诗人远行的小船即将解缆,他还在握着手细细叮咛。他的声音也像纯银一般,在这寂静的山河间飘荡回响。但他的话语很难听得清楚,好像来自另一个世界。他就住在山头的小城里,管辖着这里的丛山和碧江。

多少年后,我早已知道童年的误解是多么可笑,但当我真的坐船经过白帝城的时候,依然虔诚地抬着头,寻找着银袍与彩霞。船上的广播员正在吟诵着这首诗,口气激动地介绍几句,又放出了《白帝托孤》的乐曲。猛地,山水、历史、童年的幻想、生命的潜藏,全都涌成一团,把人震傻。

《白帝托孤》是京剧,说的是战败的刘备退到白帝城郁闷而死,把儿子和政事全都托付给诸葛亮。抑扬有致的声腔飘浮在回旋的江面上,撞在湿漉漉的山岩间,悲忿而苍凉。纯银般的声音找不到了,一时也忘却了李白的轻捷与潇洒。

我想,白帝城本来就熔铸着两种声音、两番神貌:李白与刘备,诗情与战火,豪迈与沉郁,对自然美的朝觐与对山河主宰权的争逐。它高高地矗立在群山之上,它脚下,是为这两个主题日夜争辩着的滔滔江流。

华夏河山,可以是尸横遍野的疆场,也可以是车来船往的乐土;可以一任封建权势者们把生命之火燃亮和熄灭,也可以庇佑诗人们的生命伟力纵横驰骋。可怜的白帝城多么劳累,清晨,刚刚送走了李白们的轻舟,夜晚,还得迎接刘备们的马蹄。只是,时间一长,这片山河对诗人们的庇佑力日渐减弱,他们的船楫时时搁浅,他们的衣带经常熏焦,他们由高迈走向苦吟,由苦吟走向无声。中国,还留下几个诗人?

幸好还留存了一些诗句,留存了一些记忆。幸好有那么多中国人还记得,有那么一个早晨,有那么一位诗人,在白帝城下悄然登舟。也说不清有多大的事由,也没有举行过欢送仪式,却终于被记住千年,而且还要被记下去,直至地老天荒。这里透露了一个民族的饥渴:他们本来应该拥有更多这样平静的早晨。

1.顺长江而下,三峡的起点是白帝城,作者为什么说这个头开得真漂亮?(4分)

2.作者用一段文字写童年时对朝辞白帝彩云间诗句的误解,这样写有何作用?(4分)

(1)

(2)

3.李白在白帝城下悄然登舟的那个早晨很平凡,说不清有多大的事由,也没有举行过欢送仪式,但为什么会被记住千年,而且还要被记下去?根据文意,简要回答。(4分)

4.余秋雨先生善于将自然景物、历史人物和历史感叹融入他的游记散文中,试简要分析出这篇散文的主题。(6分)

答案:

1.(4分)因为白帝城有自然山水,有人文历史,有童年的幻想(或童年的误解),有生命的潜藏。(答到两点即得全部分)要点山水、历史、童年的幻想、生命的潜藏 各1分。意思答对即可。只答有李白诗句的,给1分。语句不通顺,扣1分。

2.(4分)

(1)童年对诗的误解美好神奇,映衬了李白的轻捷与潇洒,反衬了历史的沉郁苍凉。

(2)同下文的民族的饥渴遥相呼应。

意思答对即可。语句不通顺,扣1分。

3.(4分)这是因为李白诗歌描绘的那个早晨和平而安宁,饱经战乱的民族渴望拥有更多这样和平安宁的日子。意思答对即可。语句不通顺,扣1分。

4.(6分)(意思对即可)

(1)这篇散文自然地表达了作者发自肺腑的对三峡的热爱之情。

(2)也表达了对安宁和平生活的渴望。

8.三峡阅读题余秋雨答案 篇八

2.作者用一段文字写童年时对“朝辞白帝彩云间”诗句的误解,这样写有何作用?(4分)

(1)

(2)

3.李白“在白帝城下悄然登舟”的那个早晨很平凡,“说不清有多大的事由,也没有举行过欢送仪式”,但为什么会“被记住千年,而且还要被记下去”?根据文意,简要回答。(4分)

9.三峡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篇九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阙,通“缺”

B.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上

C.其间千二百里/间,相距

D.清荣峻茂/荣,茂盛

2.下面句子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B.或王命急宣 /或以钱币乞之

C.哀转久绝/沿溯阻绝

D.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文中依次写出了夏季的三峡呈现奔放美;春冬的三峡显示出清幽美;而秋季的三峡却展示着凄婉美。

B.第三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的`静景,也描写了“回清倒影”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C.第四段中写“高猿长啸”突出了秋天三峡的凄冷。

D.文章第四段中作者引用渔歌歌谣,是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手法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了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4.把上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A

3.D

10.三峡阅读及答案 篇十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 ,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溯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呜三声泪沾裳。”

(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亻叔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小题1:、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不见曦月(xī)B.素湍绿潭(tuān)C.其岸势犬牙差互(chā)D.怡然不动(yí)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①略无阙处 ②良多趣味 ③俶而远逝 ④斗折蛇行

小题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小题4:、甲段中描写春冬之水的句子是:

乙段中对潭中鱼作了细致的描写,其作用是衬托潭水 的特点。乙段中体现溪流曲折这一特点的句子是: (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2分)C

小题2:①缺②很③消失④像北斗一样

小题3:(意思正确即可)①(2分)即使乘着快马驾着疾风也不比乘船顺流而下快。

②(2分)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多条,都好像浮在空中无所依傍。

上一篇:初中师德师风学习自查报告下一篇:描写桂花树的二年级作文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