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语言

2024-08-06

文学语言(12篇)

1.文学语言 篇一

感受文学语言的形象美

清晨临窗,陡见窗外一片新绿,你会惊呼,“啊,春天来了!” 列车南下,陡见窗外一派江南春色,你会惊呼:“啊,春到江南!” 但是,诗人却未必这样说.在他们的.笔下,我们看到的是“春城无处不飞花”“千里莺啼绿映红”“满园春色关不住”“陌上青青柳色新”等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同样是报告春天的来临,前者只是单纯叙述,而诗人则是形象地描绘.

作 者:韩宜晶 作者单位:江苏徐州职教中心刊 名:语文世界(中学生之窗)英文刊名:THE WORLD OF CHINESE LITERATURE年,卷(期):“”(1)分类号:关键词:

2.文学语言 篇二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感悟语言

1. 画面铺垫, 激情促学

现代教学技术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 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先进工具。现代媒体能创设美景给学生以多层次的欣赏, 让学生得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 从而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 培养学生听、说、读的技能, 提高他们观察、想象及赏析词句的能力。例教学《小露珠》第一节时, 我用电脑演示露珠的出现过程, 因为小露珠的出现不是一个瞬间的过程, 学生在生活中很容易见到小露珠, 但不易见其渐渐出现的过程。学文至此, 学生迫切希望亲眼目睹一下小露珠出现的过程。于是, 我利用这个现代教育媒体的最佳作用时机, 通过电脑演示将视觉效果 (小露珠的出现过程) 与听觉效果 (小蟋蟀的叫声) 有机地结合起来, 变抽象为具体, 变静态为动态, 化枯燥为生动。抽象思维的障碍、逻辑思维的障碍、语言表达的障碍在此刻被化解了, 降低了学习难度。学生为其形式之新颖, 声画之精彩而耳目一新, 从而产生了乐学情绪, 积极投入到文章的赏析中去。

2. 音乐渲染, 读中自悟

一首《摇篮曲》能使你回到儿时妈妈的怀抱;一首《义勇军进行曲》会让你热血沸腾, 心中敬意油然而生;同样《春天的故事》会使你眼前出现邓小平主席正领着全国人民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不断前进……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 教师就要借助音乐的独特魅力为我们语文教学服务。如《二泉映月》一文中阿炳离学生的生活较远, 如果仅凭教师苍白的语言来引导学生感悟作者饱含深情的语言, 领略阿炳非凡的艺术才华, 体会阿炳热爱生活、追求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这显然是不够的。于是, 我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 用电脑出示了坐落在“天下第二泉”旁阿炳的塑像, 并播放了充满诗情画意的《二泉映月》, 饱含深情地范读课文, 《二泉映月》使同学们一步步地走近阿炳, 你听, 那琴声委婉连绵, 像痛苦的叹息, 又像深情的赞美;随着旋律的升腾跌荡宕, 乐曲进入高潮, 由悲愤而怒号, 由怒号而憧憬。从舒缓而又起伏, 恬静而又激荡的琴声中, 学生们感受到阿炳那复杂的内心世界, 他在悲伤慨叹自己的经历坎坷, 漂泊无依;他在愤怒质问:月光虽明, 世道却暗, 泉水虽甜, 人世却苦, 水面虽平, 人间不平;他在拼命抗争, 生活的贫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他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在深情赞美恩重如山的师父和给自己创作灵感的清泉明月。听着这如歌如泣的美妙音乐, 学生们不禁泪花闪烁, 捧起课本开始细细品读。没有讲解, 没有问答, 你能说学生没有感悟课文中的语言吗?你能说学生的情感没有泛起涟漪吗?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唤起回忆——积累语言

“为学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 只有读得多, 记得多, 积沙成塔, 应用起来才会左右逢源, 得心应手, 达到古诗所形容的“胸藏万汇凭吞吐, 笔有千钧任翕张”的境界, 如果仅用一个硬邦邦的“背”字, 学生就能轻松愉快地积累语言了吗?事实显示:不能。机械的记忆费时大, 收效小, 只能加重学生的负担, 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 我凭借现代教学媒体的直观性、形象性, 精心组织教学, 努力使学生学得好, 记得牢, 用得上。例如《三亚落日》这篇文章语言优美, 是学生积累语言的好材料。为使学生轻松积累, 记忆深刻, 出口成章, 下笔成文, 我先让学生用“”划出自己喜欢的词句, 美美地饱读, 然后电脑出示与文中景色相似的镜头进行定格, 并相机询问:“看到这个镜头, 你想起了文中的哪个词语?”镜头不断改变, 于是“玉屑银末”“赤朱丹彤”等优美词语, 学生立刻变书本的为己有。于是我趁热打铁, 鼓动学生打开笔记本摘录好词, 加深印象。由易到难, 由词到句, 甚至到段, 再引发欲望, 打开思维, “看到这个镜头, 你想起了文中的哪个好句?”依旧是原来的镜头, 要求不同, 学生的收益也不同。此时有了重点词的铺垫, 文中佳句从学生的口中顺利地涌出, 没有一个“背”字, 学生轻松快乐地积累了语言。

阅读课如果仅着眼于课文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必然在课堂中穿插收集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片段或知识来丰富学生语言, 但传统教学受时空限制, 可谓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有了现代教育媒体, 事情就好办多了。例如《音乐之都维也纳》一文, 作者的描写令人神往, 波光粼粼的多瑙河, 举世闻名的音乐家, 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著名的国家歌剧院, 这一切的一切, 如果仅仅局限于书本的学习, 学生会显得意犹未尽。于是, 我布置学生跑图书馆, 上网浏览, 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查询一切有价值的资料。于是, 河水清澈、景色秀美的蓝色多瑙河呈现于学生们的面前了;各大著名音乐家的资料罗列于教室墙壁上了;国家歌剧院就像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展现在学生面前了, 就连宋祖英在国家歌剧院所开音乐会的情景也被学生制成录像搬到了课堂上, 再配上幽雅轻快的华尔兹圆舞曲。就这样, 音乐之都维也纳由静变动, 由虚为实, 学生们一边欣赏这美丽动人的画面, 一边用文中语言为其作讲解, 积累语言, 这不是两全其美的事吗?如果长期积累, 我相信学生记忆仓库里的词句肯定会丰富多彩, 层出不穷的。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冲破时空——运用语言

运用语言是语文教学 (下转第28页) (上接第27页) 的目的, 然而, 运用语言大都需要气氛、场景。现代教育技术以视听同步化, 图像动态化, 再现生活、景物、事件等优点, 克服了传统教学“四面楚歌”的现象, 能使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从而打开话匣子。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这首诗, “语淡而味不薄”, 一个普通的农庄, 一次鸡黎饭的普通款待, 但在这朴实平淡的描写中, 蕴藏着浓厚的情味。如何引导学生从“淡语中”尝到“不薄之味”呢?首先, 我先让学生理解诗句, 再加以丰富的想象。然后把自己的所思所想绘制成美丽的风景画, 接着再根据诗句“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展开合理的想象, 诗人与友人“把酒话桑麻”时会怎么做, 怎么说呢?然后再找一个学习伙伴一起表演。于是课堂沸腾了, 学生们争着展示自己所绘之杰作, 抢着与伙伴一露自己能说之口才。最后, 我请出小组代表来到实物投影前, 让学生的精彩之作展现于每位学生面前, 让学生与学生“把酒话桑麻”。农村的恬静、简朴, 友人间的饮酒闲谈, 无拘无束, 在借助实物投影的同时, 被学生们演绎得淋漓尽致, 此时的课堂, 学生哪来的学习负担, 此样的课堂, 学生哪能没有学习兴趣呢?

3.文学语言 篇三

遗憾的是,当下文学作品教学往往与文学作品的特质及鉴赏规律背道而驰,不是从语言入手,而是从情节入手,以归纳主题为落脚点,大而空,死板无趣。一些颇有“权威”的教参是这样“指导”的,更多的教师是这样实践的。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5)》的第一篇课文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是一篇选自名著的名篇。笔者看过不少“典型的”供人效法的名师的教案、实录,也实地听过不少老师的这一堂课,大都讲这样几个点:梳理归纳情节、风雪的作用、林冲的形象特点、小说的主题等。笔者觉得不是滋味。问问学生,也说没觉得这篇小说有何“名处”,不知道“名”从何来!

思之再三,觉得造成这种后果的根本原因,是教学中没有“沉下去”,没有对作品的语言下足“玩味”的功夫,而是浮在作品的表面,去做一些大而无当、冠冕堂皇的所谓“欣赏”。其实,教学文学作品,越是文学名篇,越应该在语言的“细节”上下功夫,从对语言“细节”的“玩赏”中体味名篇的滋味,感受大师的风采。这才是实实在在的欣赏,真真切切的品味。

在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笔者没把读懂文本和归纳人物形象特点、主题思想作为重点,而是从“玩味”作品语言入手,以让学生切实体验名著“滋味”,感受大师的风采为出发点,以引起学生主动自觉阅读名著的兴趣作为落脚点。小说的情节、人物性格、主题以及“风雪”的作用等等,多数学生花个半节课自能解决,无需教师多费口舌。在学生们大都觉得已经完成课文学习任务之际,笔者忽然抛出这样一个问题:“足球进球门需要的关键条件是什么?”“临门一脚!”好几个学生异口同声回答道。“促使林冲彻底醒悟,最终上梁山的‘临门那脚是什么?”笔者趁热打铁追问道。学生们被问住了,不知如何回答。“快找啊,还愣着干嘛!”经这一提醒,学生们纷纷行动起来。

不多久,有学生发言:“我找到了,促使林冲彻底醒悟,最终上梁山的‘临门一脚是‘一块大石头。”

“为什么是那一块大石头?”

“因为,风雪只是把林冲一步步地逼到了破败的山神庙,却并没有使林冲彻底醒悟以至杀敌报仇;而那块大石头靠住了门,才让林冲在门内清清楚楚地听到了陆虞侯等三人在门外的谈话,了解到事情的真相,从而放弃幻想,杀敌报仇,上了梁山。没有那块大石头,林冲杀敌报仇的高潮就很难出现。”

“同意这个说法的同学就鼓掌。”掌声一片,很热烈,学生们表情很兴奋。“风雪推动情节发展,而那块大石头将情节推向了高潮,它的确起到了那临门脚的作用,不可小视啊!”

“同学们,把文中描写大石头的有关句子找出来,仔细琢磨,看看还能品出哪些滋味来。”

学生们很快找到了,有这样三处,一是“(林冲)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二是“林冲就伏门边听时,是三个人脚步响,直奔庙里来;(三个人)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再也推不开”;三是“(林冲)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左手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泼贼那里去!”。学生们情绪高涨,纷纷发表见解。

“与石头有关的情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林冲随手掇石头靠门,然后‘慢慢地吃将起来,哪里像一个有仇在身、身处险境的‘犯人!完全是一副逆来顺受、苟安无争的样子。但因为石头靠门,陆虞侯等人在门外道出了一再迫害林冲的实情,林冲终于醒悟,忍无可忍,杀敌上山——真是官逼民反,不得不反!”有学生从表现主题的角度进行了思考。

“通过对林冲‘掇‘靠‘轻轻与三个‘奸人‘再也推不开的对比描写,凸现了林冲力大无比的英雄形象。”有学生从塑造人物形象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与石头相关的一些动词的使用,非常准确,彰显了大师风采。比如,用‘掇而不用‘搬,用‘靠而不用‘抵,十分有讲究。”有学生从语言应用的角度进行了品味。

“与石头相关的一些描写,形象生动地展示了主人公粗中有细的丰富性格特点。‘掇‘靠说明林冲豪迈,‘伏……听‘轻轻则展示其细心谨慎缜密的一面。”有学生从人物性格的角度进行了玩味。

“由于有了那块大石头,情节得以推向高潮;也由于有了那块大石头,使高潮部分的情节富有了戏剧性,充满了趣味性。演戏的一方是林冲,另一方是三个奸人;林冲在暗里蓄势以待,三个奸人在明里自曝恶行,洋洋自得而不知厄运将之,十分可笑。看戏的是读者,恶人即将罪有应得——快意!英雄终于醒悟——快慰!”这是从艺术效果来鉴赏。

学生们还有其他一些体验和感受,不一一赘述。

通过对作品语言作这样具体实在的玩味,学生们实实在在地体验到了名著名篇的魅力,感受到了大师的风采,阅读名著、亲近大师成为自觉,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4.茶馆的剧本和话剧的文学语言 篇四

《茶馆》是老舍先生在新中国成立后戏剧创作的精品。《茶馆》三幕分别选取“戊戌变法”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抗战后国民党统治时代的三个社会生活场景,在这三个场景中,一方面描绘了北平风俗的变迁,另一方面三个旧时代共同表现出政局混乱、是非不分、恶人得势、民不聊生的特点,黑暗势力越来越蔓延,整个社会表现出不断衰退的局面。作者通过在茶馆中进出的各色人物,把一幅血淋林的、令人颤栗的画面推到读和观众面前:太监竟要买大姑娘当老婆,农民无法生活不得不卖儿女,流氓暗探横行乡里,正直的人因为一句话就要坐牢。这说明清末社会不仅反动、黑暗而且腐朽不堪。老舍先生通过茶馆这样一个人流复杂的地方不仅描述了当时的社会而且还成功的塑造了众多人物,通过他们在茶馆中的一言一行来反映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人们思想的腐朽性。

话剧《茶馆》拥有了除以上电影化表演的特征外,我觉着还有对故事,事件,人物性格的充分再现,夸张其人物的性格较强,比原故事中的人物表现要夸张的多,主要反映在人物的动作幅度较大,声音叫大,也较有戏剧化表情等多变的特点,较丰富,较生动。能带人们再现生活和富有时代感以外,更能在一个较有限的舞台上表现出全部的人物形象和动作表现,无论是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无论是吸引人的演员还是不引人注意的演员,在话剧表演的舞台上都会形态各异,不同的性格特色,各种动作姿势,同一时间同一空间的表现在舞台上,观众可以选择性的观看主要或者次要的角色。老舍的《茶馆》话剧作为一个舞台来反映一个社会的风貌和冲突的,其他一些小话剧也有类似的构思。而老舍先生笔下的茶馆又跨越了五十年的时光,它所反映的已经不仅仅是社会的点和面,而是加入了纵深的时间轴,那是一个立体的时代的变迁。从第一幕的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到第二幕二十年后的民国,再到第三幕又三十年后的抗战胜利之后,茶馆里的人随着时间老去,茶馆里发生的事情虽然有着各个时代鲜明的特征却又与前后丝丝相扣;情节无论是情理之中还是意料之外,故事无论是让人会心一笑还是扼腕叹息,都恰到好处的折射着一个时代的风貌和中国话剧的历史性的一点见证。老舍剧作中无处不展示出浓郁的本乡本土的民族风情,尤 其是透 过剧中人物那满场流利的“京片子”,凸显出老舍剧作十足的“京味”风采。不仅如此,老 舍剧作的民族风格还体现在他对传统戏曲艺术的充分借鉴上。老舍剧作在人物刻画、结构安 排、冲突设计、语言表达等方面,都显示了对中国传统戏剧、戏曲的自觉吸取,以至于人们 把他的《茶馆》比作是一幅活在舞台上的“清明上河图”。还有那些传统戏剧(曲)的表演 程式,如《茶馆》中用数来宝作为串场的独特手法,如老舍剧作中普遍具有的京韵、京味等 等,当然,还有老舍剧作中的满族情结,这是老舍自己骨子里带来的,更增添了老舍剧作 的民族风味。

剧本《茶馆》主要表现在结构、情节与戏剧冲突的设计上。陆续出场的人物没有特别突出的主次之分,人物不断登场,又不断下场。茶馆中每个人物的台词也都不多,他们在茶馆一闪而过,口中说着自己的事情。剧中人物的活动,都是截取他们在茶馆中的一个横断面。无数的画面组织起来,构成了一幅卷轴画,随着剧情而逐步展开。剧中虽然集中了三教九流的人物,但他们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具体的、针锋相对的冲突,人物与茶馆的兴衰也没有直接关系。剧中的人物仿佛是在某种外力的作用下,按照自己的轨迹必然地运

行。正直、善良的人无法摆脱厄运的袭击,那些异常活跃的社会渣滓,各自遵循着自己的道德准则行事。作者也没有过于追究他们个人品质上的某种邪恶之处。老舍先生把矛盾的焦点直接指向那个旧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每一个小的冲突都暗示了人们与旧时代的冲突。这是一个帝国主义、封建势力、流氓特务横行霸道、无法无天的时代,也是一个中国人民对水深火热、灾难深重的社会反抗的时代。展现了清末社会的众生相,深刻地反映了帝国主义的渗透、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荒淫、腐败所造成的农民破产,市民贫困和社会黑暗。表明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月即将来临。戏剧中每一句台词都是人物的语言,表达人物的思想,显示人物的性格。老舍善于根据人物的身份和性格,选取符合他们心理的个性化语言。

王利发的语言谦恭、周到,与各种人物应酬反应机敏,对答如流,很能显示他茶馆掌柜的身份。常四爷的语言则豪爽耿直,带有闯荡多年的侠气和饱经沧桑的沉重感。宋恩子、吴祥子的语言则狡猾奸诈、傲慢无理,具有老牌特务的特点。出场的人物不论台词多少,都写得活灵活现。作品写了“那些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他把对黑暗社会的讽刺、批判与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联系起来,在微笑中蕴藏着严肃和悲哀,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幽默风格。老舍本人熟悉北京方言,特别是北京市民的语言。在《茶馆》中恰当地应用地道纯熟的北京方言,使作品更具地方色彩,也更真实。《茶馆》的戏剧结构是独特的,称为“图卷戏”。作品没有一个完整的情节线索,没有贯穿始终的矛盾冲突,而是以众多人物的活动带动情节的发展。《茶馆》第二幕出场的人物有30多个,有台词的近20人,但这些人物没有明显的主次之分,每个人的台词都不多,在茶馆中一闪而过,各自说着自己的事情。剧中人物的活动,都是截取他们在茶馆中的一个横断面。这无数个画面组织起来,便构成了一幅卷轴画,随着剧情逐步展开。老舍话剧的价值和魅力,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这就是他 有一些 自己的“绝活儿”,一些别人难以替代的特,也就是他的个性化的追求。话剧最基本的思 想呈现与艺术表现就是靠人物说话,老舍在这方面有自己独特的追求:他要求自己剧中人物必须做到:“开口就响”、“话到人到”!就是说剧中人物在初次出场时,一开口就能闻声见人,神形毕现,几句话甚 至是一句话,就能把人物最基本的性情和性格特征凸显出来。从《龙须沟》到《茶馆》,那 么多的剧中人物,都显示出了这种“开口就响”的本领。这一“绝活儿”,既体现了老舍对 生活的熟悉,对人物的熟悉,也体现了他对语言与人物、语言与生活之间的关系的真切体悟 和准确把握。老舍话剧的另一个“绝活儿”,就是他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并将其放在剧作中加以渲染,进而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茶馆》中有一个细节,写的是俩逃兵托人合娶一个老婆的荒 唐事。文学史家王瑶指出:关于这个事情“老舍同志过去曾在两篇小说里写过,可见他对旧 社会的这种畸形现象的印象很深。”[14]老舍把源于生活中的一个细节,放到剧 作中,经过层 层铺垫,经过种种幽默化处理,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一个看似轻松幽默的情景里,实际上给人以强烈的刺痛,使人感受到巨大的悲哀和忧伤,这就是老舍作品“含泪的笑”的 魅力。这样的细节,这样的情景,在老舍剧作中比比皆是。老舍话剧的再一个“绝活儿”是它特有的朴素美。老舍剧作以其生活的原汁原味而展现出一 种质朴无华的风格。

总之,一个茶馆反映一个社会时代,老舍先生通过茶馆这样一个人流复杂的地方不仅描述了当时的社会而且还成功的塑造了众多人物,通过他们在茶馆中的一言一行来反映当时

5.文学语言 篇五

4月19日,“莫言的黄土地幻觉世界与中国文学契机”讲座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 新华社发(王申 摄)

19日晚,在香港会展中心新翼会议室,由600多个临时座椅和一块演讲台搭建而成的大讲堂座无虚席。团结香港基金旗下中华学社邀请著名作家莫言来港进行主题为“黄土地幻觉世界与中国文学契机”的讲座。

讲座一开始,莫言通过对自己笔名“莫言”的有趣解读引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莫言说,“叫‘莫言’是为了提醒自己少说话,多写作;少说话,多干事。少说多干,这也是中国人非常宝贵的人生态度。”

在谈到对香港文学的印象时,莫言表示,单从文学领域来讲,香港具有非常丰富的资源,以金庸为代表的香港武侠小说是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这些小说繁衍出来的影视作品不计其数,每一版都吸引了很多观众,这种力量便是文学的力量。

莫言同时指出,香港的`严肃文学有一条没有断过的、像静水一样默默流淌的文学脉络,有着很强的生命力。

莫言认为,香港以独特的语言、历史、地理、文化环境等因素,造就了别具一格、独一无二的文学特征,同时还培养了许多优秀作家。

莫言表示,如果有很多民众都是阅读者,并在阅读中反思,那么这个民族的精神素质自然会提高。他鼓励人们热爱文学,多阅读经典文学作品。

莫言将自己形容成一个“文学的乐观主义者”。他说,在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文学不会消失,而读者的阅读热情和作者的创作热情是并驾齐驱的。“文学的发展像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不会是一条直线,而像波澜一样地前进,有高潮,也会有低谷。”

谈到网络文学的发展,莫言认为,网络文学如今已成为一支重要的文学创作力量,不容忽视。网络作家的创作数量和速度让人惊叹,但当中的精品却较为稀少。莫言呼吁网络文学作者要沉静下来,努力将语言打磨得更为优美和精炼,将故事设置得更为合理,把人物塑造得更为丰满,以提高作品质量。

“文学需要生活,生活需要文学。支撑我文学写作的根基是童年、故乡和生活经历。”莫言指出,作家的写作应立根于自我,将生活积累当作最重要的写作资源库,从最熟悉的人和事物写起,慢慢扩大书写范围,并通过不断学习,再加上想象力,便能创作出好作品。

在当晚讲座的专题讨论环节,团结香港基金顾问、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咨询委员会主席郑培凯问及莫言如何从西方文学吸取养分时,莫言表示,自己深受西方文学思想与拉美写作风格的启示,同时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古典文学和民间口头文学的精髓。

据主办方介绍,这次讲座吸引了超过600名师生及热爱文学的人士参与。

6.文学语言 篇六

第一章《窦娥冤》

【思考题】

1.关汉卿《窦娥冤》与《救风尘》在艺术风格上有何异同?

2.窦娥形象的主要性格特征是什么?作品是如何表现的?

3.《窦娥冤》中三桩誓愿和鬼魂诉冤情节有何作用?

4.《救风尘》戏剧冲突的实质是什么?该如何评价?

5.背诵:《窦娥冤》第三折[端正好]、[滚绣球]。

第二章《西厢记》

【思考题】

1.崔张故事的意义何在?

2.崔莺莺形象的内涵和价值何在?

3.《西厢记·长亭送别》的语言有何特点?

4.《西厢记》中“长亭送别”一折心理描写和景物描写各有何作用?

5.背诵:《西厢记·长亭送别》之[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一煞]、[收尾]。

第三章《汉宫秋》

【思考题】

1.《汉宫秋》中的汉元帝形象有何特点?其意义如何?

2.《汉宫秋》的语言特点如何?

第四章《琵琶记》

【思考题】

1.《琵琶记》的思想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其艺术特色如何?

2.《琵琶记》的结构有何特点?有何作用?

3.《琵琶记·糟糠自厌》中吃糠情节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何作用?

4.《糟糠自厌》的语言有何特点?

5.背诵:《糟糠自厌》之《孝顺歌》前两支。

第五章元散曲选讲

【思考题】

1.《天净沙·秋思》为何称为“秋思之祖”?

2.《山坡羊·潼关怀古》、《水仙子·寻梅》的艺术特点如何?

3.何谓代言体?《哨遍·高祖还乡》用代言体取得了什么样的艺术效果?1

4.《山坡羊·潼关怀古》结句有何含义?

5.背诵:《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水仙子·寻梅》。

第七编明代文学作品选

第一章《三国志演义》

【思考题】

1.《三国志演义》有哪些主要的思想倾向?

2.《三国志演义》“拥刘反曹”思想的内涵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嘉靖本《三国志演义》和毛本《三国演义》有什么区别?

3.《三国志演义》的作者是如何处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之间的关系的?

4.《三国志演义》的战争描写艺术有何特点?

5.《三顾茅庐》一节的情节发展有何特点?

第二章《水浒传》

【思考题】

1.《水浒传》的主要思想倾向有哪些方面?

2.《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方法上有何特点?

3.《水浒传》的英雄观与女性观有何特点?

4.《血溅鸳鸯楼》一节的细节描写有何特点?

第三章明代诗文选讲

【思考题】

1.《项脊轩志》的结构和语言有何特点?其抒情特点如何?

2.《报刘一丈书》的题旨是什么?它的讽刺手法对表达主题起何作用?

3.《西湖七月半》中的白描手法有何作用?

4.《别云间》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它的对仗有何特点?

5.背诵:《别云间》。

第四章《西游记》

【思考题】

1.学界关于《西游记》的主题思想有哪些纷争?

2.《西游记》人物形象塑造方法上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3.《西游记》的结构与《水浒传》有何异同?

4.如何理解鲁迅所言“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之语?

5.《车迟国显法》的艺术趣味表现在哪里?

第五章“三言二拍”选讲

【思考题】

1.“三言二拍”的审美倾向有哪些方面?

2.杜十娘的悲剧是怎么造成的?

3.《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改编时增加了一些细节描写,这对表现人物和主题有何作用?

4.《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反映了什么样的道德观、价值观?

5.《转运汉遇巧洞庭红》反映了哪些时代信息?

6.《十五贯戏言成巧祸》的谋篇布局有何特点?

第六章明代戏曲选讲

【思考题】

1.徐渭的杂剧为何被称为“明曲之第一”?

2.“四声猿”的命名有何含义?

3.《四声猿》的艺术风格有什么特点?

4.《浣纱记》在题材处理上有何特点?

5.溪纱在剧中起何作用?

第七章《金瓶梅》

【思考题】

1.《金瓶梅》的题材和形象塑造有何特点?

2.《金瓶梅》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它在小说史上有什么样的意义?

第八章《牡丹亭》

【思考题】

1.如何理解《牡丹亭》的主题倾向和戏剧冲突?

2.杜丽娘形象有何特点?其意义何在?

3.《牡丹亭》的艺术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

4.《惊梦》一出在《牡丹亭》中有何艺术作用?

5.背诵:《牡丹亭·惊梦》之[皂罗袍]。

第八编清代文学作品选

第一章清代诗词选讲

【思考题】

1.《圆圆曲》的主题倾向如何?

2.“梅村体”主要有哪些内涵?试以《圆圆曲》为例说明。

3.陈维崧词中“鹰”的形象有何特点和意义?

4.朱彝尊《桂殿秋》一词的艺术特点如何?

5.纳兰性德《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6.背诵:《醉落魄·寒山几堵》,《桂殿秋·思往事》,《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

第二章清代散文选讲

【思考题】

1.何谓“以小说为古文辞”?试举例说明。

2.《左忠毅公逸事》是如何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的?

3.《登泰山记》的结构特征是什么?其语言风格如何?

第三章《长生殿》和《桃花扇》

【思考题】

1.如何理解《长生殿》中爱情描写与政治批判之间的关系?

2.《长生殿》的结构有何特点?其艺术作用如何?

3.《桃花扇》的人物塑造有何特点?

4.《桃花扇》的结构艺术有何特点?

5.“桃花扇”一物在《桃花扇》一剧中起何作用?

6.《桃花扇》的曲词宾白有何特点?

第四章《聊斋志异》

【思考题】

1.《聊斋志异》有哪些主要的题材类型?

2.鲁迅说《聊斋志异》“以传奇法,而以志怪”,你如何理解?

3.《聊斋志异》的叙事模式较之六朝志怪和唐代传奇有何变异?

4.《婴宁》中婴宁形象的两大性格特征是什么?

5.《婴宁》中对花的描写有何作用?

6.《黄英》的题材有何特点?反映了什么样的观念冲突?

第五章《儒林外史》

【思考题】

1.《儒林外史》的人物形象有哪些类型?作者的态度如何?

2.《儒林外史》对讽刺艺术的贡献是什么?

3.《儒林外史》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4.《名士大宴莺脰湖》一节的讽刺性与象征性何在?

第六章《红楼梦》

【思考题】

1.《红楼梦》的悲剧意识体现在哪些方面?

2.鲁迅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3.如何理解宝黛爱情悲剧和钗玉婚姻悲剧的内涵和性质?

4.《红楼梦》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5.《宝玉挨打》中层层铺垫写法有何作用?

6.宝玉挨打事件的性质是什么?事件之后,作者是如何描写钗黛两人的表现的?说明了什么?

使用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目

【使用教材】

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6月新1版。

【教学参考书目】

臧晋叔:《元曲选》,中华书局,1958年。

王季思校注、张人和集评:《集评校注西厢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隋树森:《全元散曲》,中华书局,1964年版。

钱南杨校注:《琵琶记》,中华书局,1960年版。

俞为民校注:《宋元四大戏文读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陈曦钟、宋祥瑞、鲁玉川辑校:《三国演义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陈曦钟、侯忠义、鲁玉川辑校:《水浒传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朱彤、周中明校注:《西游记》,四川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冯梦龙:《警世通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冯梦龙:《醒世恒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凌濛初:《拍案惊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徐朔方、杨笑梅校注:《牡丹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洪升:《长生殿》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蒲松龄:《聊斋志异》(会评会校本),中华书局,1962年版。

吴敬梓:《儒林外史》(会评会校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

版。

漆绪邦、王凯符选注:《桐城派文选》,安徽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钱仲联:《清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

7.浅谈文学语言的陌生化 篇七

而艺术的目的就在于使人恢复对于事物的感觉, “为了恢复对生活的感觉, 为了感觉到事物, 为了使石头成为石头, 存在着一种名为艺术的东西。艺术的目的是提供作为视觉而不是作为识别的事物的感觉;艺术的手法就是使事物‘奇特化’的手法, 是使形式艰深化, 增加感觉的困难和时间的手法, 因为艺术中的感觉行为本身就是目的, 应该延长;艺术是一种体验事物的制作的方法, 而‘制作’成功的东西对艺术来说是无关重要的”。

文学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 也能够打破“自动化”, 实现“陌生化”, 主要表现为语言的新奇与变异。“艺术家永远是挑起事物暴动的祸首。事物抛弃自己的旧名字, 以新名字展现新颜, 便在诗人那里暴动起来。诗人使用的是多种形象—譬喻、对比…以此实现语义学的发展, 他把概念从它所寓的意义系列中抽取出来, 并借助于词 (比喻) 把它掺杂到另一个意义系列中去, 使我们的耳目为之一新。”

什克洛夫斯基在提出陌生化理论时, 主要是以诗歌语言为依据的。他指出诗歌语言的特点“是为使感觉摆脱自动性而有意识的创造的;它的视觉表示创作者的目的, 并且是人为构成的, 为的是使感觉停留在视觉上, 并使感觉的力量和时间达到最大的限度。事物不是作为空间的一部分被感觉的, 可以说是从它的延续性上被感觉的。诗歌语言正符合这些条件”。既然诗歌语言被感觉的时间必须延长, 它就应该是“难懂的、晦涩的语言, 充满障碍的语言”。

尽管如此, 什克洛夫斯基也认为, 陌生化现象也存在其他艺术样式———比如小说中。比如, 他指出, 托尔斯泰小说中常常不用事物原有的名称来指称事物, 而是像描述第一次看到的事物那样去加以描述。比如, 《战争与和平》中称“点缀”为“一小块绘彩纸版”, 称“圣餐”为“一小片白面包”。这样, 就使读者对已熟悉的事物产生陌生感, 从而延长对之关注的时间和增加感受的难度。

除了什克洛夫斯基, 俄国形式主义的其他人物也谈过陌生化, 但用语和侧重点各有不同, 比如有的偏向于艺术形式的新奇性安排。本文要谈的是文学语言的陌生化。文学语言陌生化的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 下面从语音、语义、语法、审美观念、表达方式五个方面来考察。

一.语音的陌生化

语音就是词语的读音。汉语的音少义多造成了许多音近音同现象。文学语言则充分利用汉语的这个特征, 故意制造出言语表达上的变异, 从而达到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作品主旨的目的。如:

(1) 假洋鬼子回来时, 向秀才讨还了四块洋钱;秀才便有了一块银桃子挂在大襟上了;未庄人都惊服, 说这是柿油党的顶子, 抵得上一个翰林… (鲁迅《阿Q正传》)

(2)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

“柿油党”与“自由党”读音相近, 文中却言此义彼, 庄谐幽默, 在嘲笑中揭露和揶揄了未庄村民的愚昧无知和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晴”谐“情”, 以“晴”写“情”, 将“无晴还有晴”的外部自然与“无情还有情”的内部情感巧妙地结合起来, 含蓄地表达了少女微妙的情感体验。

二.语义的陌生化

“语言学中的语义包括各类不同的意义, 如为词汇意义、语法意义、修辞意义、逻辑意义、语境意义和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意义等等。”以下从词汇、修辞和语境三个方面来谈文学语言语义的陌生化问题。

1. 词汇的陌生化

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 词义是语义的核心。文学语言中对词的别具一格的运用是文学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的共同要求。而创作主体为了创造出独特的文学语言, 可谓费尽心思, 如杜甫坚持“语不惊人死不休”。词语的超常运用确实会产生不凡的效果。如:

(1) 路西边, 哑巴拍着屁股跳高。 (莫言《红高粱》)

(2) 鸿渐还在家中读书, 随家作主定了婚。未婚妻并没见面, 只瞻仰过一张半身照片也漠不关心。 (钱钟书《围城》)

“跳高”原本是一个体育专业术语, 但作者弃之不用, 而是巧妙地直取字面义, 即“蹦蹦跳跳”。在小说中, 哑巴不能用言语表达痛杀敌人的痛快劲儿, 于是用蹦蹦跳跳来表达自己的高兴。“跳高”代替“蹦蹦跳跳”, 取得了陌生化效果。“瞻仰”本是指恭敬地看, 在此却大词小用, 打破“瞻仰”的习惯用法, 诙谐地表现了方鸿渐对未婚妻敬而远之的态度。

2. 修辞的陌生化

修辞意义是在语言表达中临时赋予词语的意义。修辞格作为积极修辞方式, 通常是用具体的、常见的事物作为参照来刻画抽象的、不常见的事物。在某种意义上说, 修辞格是有其规范性和固定的模式的。但是, 有些修辞打破修辞格的固定模式, 对其进行变形, 这种修辞的运用就是对常规性、习惯性语言的扭曲和超越, 而伴随这种超越而来的就是陌生化。修辞的陌生化有很多种, 如比喻变形、夸张变形、通感变形、拟人变形、顶针变形等等, 下面谈常见的前三种修辞变形。

(1) 比喻变形

即运用比喻的手法, 对客观事物的原态进行变形。如:“也许每一个男子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 至少两个, 娶了红玫瑰, 久而久之, 红的变成墙上的一抹蚊子血, 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 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粒子, 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 张爱玲将女人比喻成“红玫瑰”和“白玫瑰”, 将人和物相联系, 组成了现实生活中特殊的物象, “红玫瑰”是“一抹蚊子血”和“一颗朱砂痣”, “白玫瑰”是“床前明月光”和“一粒饭粒子”, 这种奇特的比喻就打破了常规, 让读者在“红玫瑰”和“白玫瑰”的联想中思考两个女子的生活。

(2) 夸张变形

即运用夸张的手法, 有意对客观事物的某些特点进行夸大而造成的变形。如:孙桂贞在《被缚的苦恼》一诗中, 将“一本历史悠久的典籍”进行了夸张性变形:“这白色的长方形渐渐地扩大/终于把我整个框在其中/长方形真是魔力无边/……它紧紧随行/我的脚迈不出它的门槛/它随我到任何一个地方/任何时刻与我同在/被缚的苦恼不如死/我在偷偷积蓄着经验/酝酿一次爆炸行动”, 这种夸张变形, 更深刻地表达了某种传统的力量对人的束缚以及诗人要冲破这束缚的强烈愿望。

(3) 通感变形

即借助于通感的艺术手法, 对客观事物进行变形描写, 使不同感受器官之间形成感觉的错位与转换。如:“微风过处, 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 “清香”属于嗅觉感受, 而“歌声”是属于听觉感受, 作者用声音来表现气味, 从而巧妙地将淡淡的荷香与渺茫的歌声带给人清虚、轻柔的感觉融合在一起了。

3.语境的陌生化

语境就是语言环境, 又称情景语境, 它是指使用语言时所处的具体环境。词语在语境中往往会产生特定的语境意义, 从而产生陌生化的效果。如:“几个女人有点失望, 也有点伤心, 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 (孙犁《荷花淀》) “狠心贼”原本是骂人语, 谴责心肠狠毒的人, 是贬义词。但是, 在这种语境中, “狠心贼”却表现了这几个女人对丈夫的思念与爱, 贬词褒用, 从而使词语产生明显的变异, 达到陌生化效果。

三.语法的陌生化

文学语言可以打破传统的语法规则, 将词句进行新的排列组合, 如语序调整、词类活用等方法, 运用超常的方法, 创造出新的语言表达形式, 使语言冲破一般的规则而表现出极大的活力与灵性, 从而达到语言陌生化的审美效果。下面从词序错位、词语搭配异常、词性转换、句序改变以及句子的拉长与压缩五个方面来谈语法的陌生化。

1.词序错位

余光中在《雨季》中有这样的诗句:“曾经/雨夫人的孩子我是。”正常的语序应该是:我曾经是雨夫人的孩子。诗人却把状语“曾经”前置, 并把主谓宾次序倒装, 这样就改变了固定、缺乏变化的节奏, 从而使句子富于灵活感。词序错位的目的就是为了给遣词造句带来灵活多变的机动性, 避免平板、直露, 从而体现语言的弹性美。

2. 词语超常搭配

在文学语言中, 各类不同性质, 不同功能的词语, 根据表达的需要可以构成不同形式的超常搭配, 这种超常搭配是有美学目的地对常规语言进行变异, 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 更好地塑造形象。从文学语言的言语特点和描写的客体来讲, 词语超常搭配表面上是悖理、用词不当, 但实际上它的深层却蕴含着更特殊的含义, 使人感到形象、生动、含蓄。如汉语语法中“读”一般只能和“书”、“信”、“文章”、“字”等构成动宾搭配, 而在文学语言中, “读”却能和许多抽象名词搭配, 如:“读你深邃的眼睛和灵魂, 仿佛轻飘的雾, 微皱的波纹。” (莫嘉《致霍尔曼斯塔尔》) “眼睛”和“灵魂”可以“读”, 扩大了“读”的使用范围, 同时也拓展了读者的想象力和思维空间, 达到了陌生化效果。

3. 词性转换

鲁迅在《社戏》中有这样的句子:“我同时便机械地拧转身子, 用力往外只一挤, 觉得身后便是满满的, 大约那弹性的胖绅士早在我的空处胖开了他的右半身了。”“胖”原本是形容词, 而“胖开了他的右半身了”则构成了一个动宾词组, 这里的“胖”活用为动词, 语言新鲜、幽默, 给接受者以陌生化的心理刺激, 创造了丰富、奇特的审美意蕴。

4. 句序改变

陌生化的语言要求对日常语言进行扭曲、变形, 目的是使语言被感知而不是被认知。创作主体会根据需要舍弃常规语序而采用陌生化语序。如:香稻啄馀鹦鹉粒, 碧梧栖老凤凰枝。 (杜甫《秋兴八首》) 这两句诗的正常语序应该是:“鹦鹉啄馀香稻粒, 凤凰栖老碧梧枝”, 这两句诗是写深林嘉木、异鸟珍禽。香稻多, 所以鹦鹉啄之有余;碧梧高大, 所以凤凰栖之安稳。语序的改变体现了新鲜的、独特的感受事物的方式。

5. 句子的拉长与压缩

拉长与压缩是文学语言中常用的超常组句的两种技巧。如:“……于是看小旦唱, 看花旦唱, 看老生唱, 看不知什么角色唱, 看一大班人乱打, 看两三个人互打, 从九点多到十点, 从十点到十一点, 从十一点到十二点, ———然而叫天竟还没有出来。” (鲁迅《社戏》) 将较长的复句切割成短句, 通过语言的拉长, 把“我”因等待着叫天出场而看其它戏时的不知所睹的焦急心情刻画得真切生动。特别是把“从九点到十二点”拉长为三个部分, 把“我”的焦急等待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室内不要挂电影明星画片意念刚开始飘忽就想河马想刘英俊实在不由自主就当自己是在老山前线一个坚守阵地守得住光荣守不住也光荣。” (王朔《顽主》) 将几个句子压缩成超常句型, 看是漫不经心地浓缩, 实际上作者是刻意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打破常规表述定势的陌生化语言。

四.审美观念陌生化

大部分文学语言追求的都是文雅优美, 但有的文学语言也追求审丑。语言的审丑, 在文学作品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丑陋的语言的映衬下, 美丑显示了对立状态, 审美力混合了相反的特质;“丑恶”的语言不仅仅以辅衬的角色进入作品, 它也从自身获取审美价值, 并以独立的地位进入作品。如莫言小说的一些语言:“两条弯弯曲曲的大蛔虫在你的呕吐物中蠕动着”;“你感到成群的蛔虫像滑溜溜的豌豆面面条一样从嘴里游出来”;“高密东北乡食物粗糙, 大便最多, 纤维丰富, 味道与干燥的青草相仿佛”。这些陌生化的审丑语言反映了事物的本原状态, 体现了朴素、鲜活的自然美, 本色美。

五.表达方式陌生化

传统的小说语言崇尚的是描写, 但随着小说的发展, 有些小说语言打破了描写语式的一统天下, 发展为以叙述为主体, 兼备描摹和传递功能的叙述语言, 避免主观感情的直接表露, 评判、议论也显得不动声色, 叙述语言冷静、超然。如余华在《一九八六年》中的句子:“那锯子锯着鼻骨时的样子, 让人感到他此刻正怡然自得地吹着口琴。……接着就将钢锯取出来, 再用手去摇摇鼻子, 于是那鼻子秋千般地在脸上荡了起来。”文中描写的是一个疯子的自戕, 如此触目惊心的场景作者却无动于衷地予以冷漠的讲述。客观化的叙述语言能够较充分地表现现实生活的本色和人类生存的本质状态, 它拒绝种种感伤的温情主义的咏叹, 达到了耳目一新的陌生化效果。

文学语言的陌生化作为实现艺术目的的一种手段, 它决不是为了陌生而陌生, 而是为了克服日常语言感受自动化, 表达对事物的原初感受, 体现出新鲜、独特的感受事物的方式, 从而把人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化为一种新的语言感觉, 给人以无穷的想象。

参考文献

汪正龙:《西方形式美学问题研究》,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7年1月第1版。

李卫华:《20世纪西方文论选讲》,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7年2月第1版。

马大康:《诗性语言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年3月第1版。

董学文主编:《西方文学理论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8月第1版。

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6月第1版。

8.文学语言 篇八

【关键词】文学语言 变迁 现代文学 五四运动 形式 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30-01

文学成为了语言艺术,而文学历史则成为了文学语言的变迁史,所以,分析文学语言的变迁对现代文学的形式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可是,长久以来,在学术界并未对语言变革以及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相互间的关联给予应有的重视。上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界已经由语言方向分析到现代文学的方向,也展现出卓越的成绩。这些成绩转变了以往不注重语言的现象,在基本乃至具体问题中产生了突破。并且,也具有十分明显的不足,则为一些成果只符合了宏观角度对关联的阐述,并未以语言变迁和文学形式相互间的关联进行评论。大部分成果并没有将语言变迁与现代文学体裁、形式的关联掌握清楚,仅仅将语言现象与文学现象相结合,而非真正分析白话文运动乃至不同阶段语言变迁对现代文学形式转变的影响。所以,只有将文学语言变迁对现代文学形式的影响给予深入分析,才能够展现出身为语言艺术的现代文学发展史。

一、语言变迁变成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载体

中国现代语言的变革,总体而言则为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在五四运动初期,兴起了以简单、明了为方向的白话文运动。白话文倡导者提倡语言脱离以往的束缚,通过精准传达理念而让人更加容易听懂、明白。语言变革对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具有着极为深入的影响。

1.文学语言发展的多元化

以中国文学发展史而言,所有阶段的文学发展均具备了各自的特征以及秉性,体现出的社会现实程度则各有不同,可是却均展现出文学语言的丰富性,具备了各种语言形式的表达与写作的方式。

2.人物语言的地方性

在文学发展史中,因为地域差异会产生文学作品的语言地方性特点。由于时代的变动,现代文学体现出的地方性不但表现在语言内容方面,也表现在文学地域、地方思想乃至风土人情方面,令所有文学作品均具有个性和本真。文学语言则成为文学家创作文学的主要工具,成为文学作品发展的基本载体以及构成基础。由于五四运动后普及了白话文,对现代文学运用普通话打下良好的根基。

3.五四后的现代汉语

在五四运动以后,新时期文学发展更为关注小说的写作,所有艺术家也更为注重发表小说。无论对于作品人物语言还是社会现实的探讨,均展现出白话文的语言形式。从整体而言,五四运动的出现,客观方面加快了小说这一文学方式由边缘化朝着中心化发展的状态,也加快了语言变革的速度,令白话文获得推广与普及。并且,以文学形式来看,小说这一形式也存在本身的文体需求,而且通过小说及童话而言,运用白话文的普通话方式相较于文言文而言,则更加容易理解,无论从想象空间还是情感表达方面而言,均更为直接,也更为感性。五四运动的对我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思想方面添加了新鲜的学业,反对旧思想,追寻民主,倡导新理念,这些思想的推进极大影响到语言的变革,成为现代汉语形成的重要元素。

二、文学语言的变迁对现代文学形式的影响

1.加快现代文学作品,凸显人文理念

现代文学开始于五四运动,在五四运动中,所有文学派别的领导人均被西方民族思想所启迪,纷纷到国外留学,在国家危急时刻毅然决然回国发起运动,将封建统治思想推翻。这些先进分子对民族以及人文主义的追寻十分激烈,主张办报,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陈独秀则创办了《新青年》,并在报纸上与梁启超论战变法,他们提倡通过白话文进行写作,抛弃文言文的方式,白话文运动与新文化运动改变了当时文学界的语言方式,语言的转变则变成中国近代文学的新篇章,语言变革的进程对现代文学的发展具有直接作用,其注重排解人的情感乃至个性的展现,并且对文学人物的打造更加体现出作者的特征以及主人公的个性。五四运动之后,由于启蒙思想对现代文学的影响愈发深入,需要以不同角度展现出人文主义,加快新文学方式的创新与设计,人文主义思想的写作方式获得了普遍推广。这一阶段的文学方式主要以现实主义为主要方面,并且浪漫主义文学也获得了相应的发展。

2.加快现代文学向唯物主义形式转变

受到五四运动以及白话文运动的影响,现代文学语言引发了全新的转变,这一转变逐步影响到现代文学的表达形式,文学创作方式由唯心主义迈向唯物主义,现代文学作品的所有作家在作品中展现出的核心人物在思想上明显有别于五四运动前的革命家以及文学家。五四运动前推崇追寻内心,为艺术进行创作,属于唯心主义的产物。而五四运动后,文学作品更为关注以社会现实方向,对现实社会的一些不足进行深刻的批判,属于唯物主义思想。并且,五四运动后产生了全新的理念,有些文学作家因为深受西方思想的熏陶,在现代文学创作中,虽然形式方面依旧注重中国传统文化,可是在诸多文学作品中会批判传统文化内的不正当文化,诸多文学作品均在创作形式方面具有了转变。这一阶段众多文学作家在创作作品时均透过描绘其他事物,以侧面批判现实主义,比如鲁迅的作品则透过大量描写事物体现当时的社会现实。

3.加快现代文学写作形式丰富性的发展

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被语言变革所影响,在文学作品的写作形式中具有深刻的作用。五四运动后,现代文学写作方式更为丰富。现代文学写作方法在持续提炼中逐步构成了专属于中国现代文学特有的现代文学理念,在语言形式中进行转变,通过自身特征对现代普通话的发展形式以及进程有所影响。现代文学写作当中,文学表现方法极为丰富,小说身为现代文学热衷的文学方式,已经变成文学范畴中重要的写作方式。并且,还包括散文、戏剧、剧本、诗歌、传记、论述文等不同方式。文学作品的丰富,令现代文学体系更加充实,以整体发展状况而言,语文变革带来了现代文学的发展,中国现代文学的前进,也加快了语言变革的步伐。

总而言之,文学身为人类思想进程中的成果,透过语言文字的方式,传达出所有文学作家的内心,展现出写作的现实。中国现代文学从五四运动后倡导白话文,取缔文言文的理念中脱颖而出,令现代文学的发展更加富有朝气,突出展现出全新的发展状态。五四运动引入众多外来理念,为我国的哲学思潮的涌动带来了较大的改变,以此加快了文学论坛艺术理念的转变,为文学现代化的发展打下稳固的根基,确保了先进思想。优秀文学作品源于文字的使用、时代的背景乃至个人理念的追寻,而语言变革则变成完成文学发展的重要元素,令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更加富有内涵。

参考文献:

9.汉语言文学 篇九

【摘要】汉语言文学专业不是应用型较强的专业,为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式,本文提出从两个角度指导该专业的教学:从实用性的角度,优化课程,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和强化课程应用性,提高学生本专业的应用能力;从创新的角度,突破专业限制,进行教学内容创新,并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丰富他们的知识结构,增强其在社会立足的本领。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教学探讨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很难和一些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如工程、建筑、医学、会计等一样获得准确的职业定位,更是很难直接和应用型人才挂钩。它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是体现人文精神的最直接的载体,担当着传承与提升全民语言与文化素质的重任[1]。其主干内容是中外的优秀文学文化遗产,而核心内容则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对自身、他人、集体、民族、国家,乃至对人类的一种认识与社会责任感。为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在于: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从事人的工作的,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不体现在应用性,而是体现在对社会观念与精神取向的影响上;不注意直接创造可以计量的经济效益,而在于创造无法用数字统计出来的社会效益等。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当前就业压力的增大,教学实用主义成为了教学的主要目标,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而言,也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之上,积极和社会接轨。

2用实用性理念指导专业教学

《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给出该专业的就业方向为教师、各类编辑职务、文秘、文案策划人员等。但事实上,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大多集中在政府机关、教育科研、新闻出版、企业公司等中国单位,还有少数人涉足律师、房地产、金融外贸等新兴行业。由此可见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较宽的职业适应性,但同时,由于相关行业存在文秘、新闻、广告、公共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造成了对他们较大的冲击力。从现实意义来看,从实用性的角度指导教学应注意:

2.1优化课程,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包含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等十余门课程,有必要从以下三个角度对课程进行优化:精简课程内容,每门课都要根据对本领域最新知识结构的分析来设计教学内容,强化核心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按照学科发展的当下高度来考虑学科基础,设计课程内容体系;整合各课程之间的内容,避免内容交叉重复,如写作学和文学概论中的文体学知识。

2.2强化课程应用性,提高学生本专业的应用能力。以就业的观点指导教学改革,就必须讲求专业的实用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社会上立足。结合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即现代“读”、“写”、“说”这三个方面的能力,必须加以强化[2]。该专业的实用性教学应体现在五个方面:古今各种文体的阅读能力,现代各类文体的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语文教学能力,信息调研能力等。学校和教师必须精心设置课程体系,安排教学内容,形成本专业课程的应用模块,通过系统的应用技能课程的设置,以保证学生在学校能够提高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获得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应用能力,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3用创新的理念指导专业教学

创新包括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思维创新等。本文强调:

3.1突破专业限制,进行教学内容创新。该专业的学生就业范围较广,但往往不精,竞

争力上不如其他专业学生。鉴于该专业的特殊性,教学过程中不必过分拘泥于语言与文学本身,而可以结合汉语言文学的历史发展与就业现状,对学生进行相关职业技能的培养。事实上很多新专业如新闻、广告、文秘,甚至公共管理基本上都是从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发展而来的。因此,在保证专业根基扎实的前提下,应打破人为设定的专业界限,以便更大限度地发挥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优势。如教育与教学、新闻传播、文秘与公关、社区文化管理、广告文案等等都可以设计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模块,学生通过这些模块的学习获得动手能力和从业能力。3.2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身要求学生具备丰厚的东方文化底蕴。该专业有极强的文化特征,其教学直接影响学生对汉语的感情,对东方文化的亲合及从中汲取创新精神动力,并影响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因此汉语言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3]。首先,教师应有强烈的创新教育意识,思想上要勇于开拓,力求提出独特的、新的教育活动思路,行为上善于探索,潜心实验,不断总结和不断进取。在教学中不能满足做文化的传声筒,要适当的通过文化评论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并对社会文化现象进行思考,如博客,新媒体等多种文化传播方式都可以成为学生思考的问题。其次要勤于思敏于行,发展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应以其丰富的知识做背景,在教学中不断抛出新观点,给学生以震撼,激励他们也去发现、思考、创新。可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必须在不讷于言的同时,还要敏于行。沉默寡言不是该专业的个性,只有言行结合,才能让学生让自己更自信,更有思考的动力。

参考文献

10.汉语言文学 篇十

主要文学类课程有《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二》,《现代文学作品选》,《当代文学作品选》以及相关的文学史,不过一般情况下,一般高等院校是不开设“当代文学史的”,这是中国类的文学课程,还有外国类的文学课程《外国文学作品选》以及《外国文学史》,可见汉语言专业的文学类课程相当多的,而且都是需要着重掌握的。

所以总的意义上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学性事占其总性质大多数,是最重要的性质。

3、文学教育性。

基于其文学性的基础上,有延展到文学教育性上。

汉语言文学专业,其文学教育性,当是其第二大性质。

所包括的专业课,不仅应用性强,而且指导教育性也很强。

文学教育性的最主要体现是其自身的深刻性,理论性以及研究性。

从其相关专业课程安排就可以知晓:《美学》,《写作学》,《文学概论》,这三门课程,以《写作学》的应用性最强,其它两门则以理论和深刻性为代表。

这三门课程的文学教育性是其本质的特征,也是汉语言专业学习的关键,也是在总体上给理解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性质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帮助。

文学教育性,在本质上揭示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内在规律性,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最深刻的性质。

二、汉语言文学与修养

修养是人的内在气质,也是外在行为表现,修养有高低之分,也有好坏之分。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气质,也就有不同的修养。

有的人见义勇为,有的袖手旁观,有的好逸恶劳,有的勤劳肯干,这就说明了修养的有不同性质,有不同的表现。

各式各样的修养,在总的要求上,却有一个质的规约,那就是向真,善,美方向发展。

这正好和文学的追求一样,文学的追求,客观上来说,也就本质上人的修养的追求。

(1)汉语言文学能够提高人的修养

文学,是至真至善至美的天地,只要进入到文学的世界,你就会被其所有美好的东西所包裹。

对于人的修养,文学则能提高人的修养。

修养,首先就是“修”,有什么样的“修”,就有什么样的“养”。

人的后天模仿性很强,不管是对好的事物还是坏的事物,人区分好坏的能力也不是天生就有的,是在后天的道德基础上形成的。

也就是说,修养的好坏,与其修养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就是这个道理。

(2)汉语言文学能够修正人的修养

人的修养是各有特色的,有好的一方面,也有坏的一方面。

文学对于好的一面,可以使其更加坚固的存在,对于坏的一面,则能细致的修正。

文学,因其内在规律的性的存在,对人发之以感染力,让人陷入情知理的思考,以反思自己的行为。

人对情知理的思考,是一个久远的课题,其历史源远流长。

而文学正好对这个课题进行了很好的解释和规定,在高的层次上,对人的情知理进行合理合情的概说,在这个基础上对人的修养不好的一方面。

起到了很好的修正作用。

11.文学语言 篇十一

关键词:威廉·莎士比亚 《罗密欧与朱丽叶》 文学改编 电影

作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为重要的文学巨匠之一,莎士比亚的著作对于世界文学界有着极为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以至于人们至今仍能从他的作品中汲取最为珍贵的精神养料,这也是莎士比亚为后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而在他众多的作品中尤其以喜剧作品最为杰出,个性鲜明的人物,优美的文句都已渗透于英美文化的每个角落,也成就了英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开始出现于人类的文明中,这种艺术有着巨大的包容性,或者说它本身就是各种传统艺术形式的电影化,诸如建筑、文学、音乐、雕塑等各种古老的传统艺术形式都在电影对其的汲取中实现了电影化发展,并且作为电影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丰富着电影的内涵和表达,而其中尤以戏剧与电影的关系最为密切。后人往往将电影的发展和形成与戏剧这一艺术形式建立紧密的联系,从电影初始阶段其典型的戏剧化特征中,我们也能对其之间的关系窥探一二,由此而来,文学作品(戏剧作品)就成为了电影最为常见的呈现主题之一。在电影与文学作的品融合中,电影也对其实现了电影化,这种电影化是同化的过程,也是一种与传统艺术进行互动的过程。在此,我们就对莎士比亚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改编,以及英语文学语言与电影媒介的对话互动做一番探讨。

一 莎士比亚文学概述

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a,1564-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代表作家之一,同时也是全世界文坛极具影响力的文学家之一。他在16世纪和17世纪之交开始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并凭借着其才华横溢的戏剧作品而声名鹊起,在其戏剧作品中尤以华丽精美的语言和直击人性本质的故事情节最为人称道。除此之外,莎士比亚还特别擅长在他的戏剧作品中设置戏剧冲突,通过对社会传统权威的挑战,以及人性中愤怒、激情、自暴自弃、贪婪、爱情、自负、同情等情绪的描写,人性的冲动本质就淋漓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这也是莎士比亚的文学作品能够成为永恒经典的根本原因。

读者或观众的意见是莎士比亚在创作的过程中最为关注的重点,并且其作品在一段时期由于受到英国女王的喜爱,而大肆颂扬忠诚、天才、力量、和荣誉等,总体上来说,其作品还是相对保守,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多能满足当时观众对于剧中所传递的价值观的需求,甚至在今天,关于爱情和暴力情节的描写仍是其作品具备很大吸引力的原因之一。

二 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电影改编

在莎士比亚众多的文学经典中,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电影改编是最多的,其中呈现的不被认可的青春爱情、世族仇恨、缘分与宿命、光明与黑暗、仇恨与爱情、青春与衰老等主题都是有着很强普适性的电影主题,因此其也最为影视作品所看重。其实,关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早在莎士比亚进行创作之前就已经在意大利的民间广为流传,莎士比亚在依此为创作题材时,根据伊丽莎白时期较为开放的社会风气对男女主人公的激烈爱情进行了大胆描写,其呈现的价值观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而后人在此基础上又多参照自己所处时代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潮流对《罗密欧与朱丽叶》进行了或多或少的改编,也就有了众多影视版本的出现。在这个改编的过程中,《罗密欧与朱丽叶》作为一部经典实现了动与静、视与听、表现与再现、时与空的完美结合,从而成就了其在被挖掘和塑造中的巨大潜力。

莎士比亚作品中的浓厚的人文主义气息源于其对人性本质的深刻洞察,这也是其吸引众多影视媒介将其作品搬上荧幕的重要原因之一。这部作品成于1579年,凭借着其主题的普适性、思想的深刻性、语句的华丽性成就了其经典地位,在其死后的几个世纪里一直是人们追捧的对象,鲜明的人物性格特征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更是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电影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类型出现在人类的文明中时,它凭借着自身视听合一、音画合一的特性,以及与其他传统艺术的完美融合,很快地就拥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而电影也就成为了施于《罗密欧与朱丽叶》最大的形式变化。早在1899年莎士比亚的作品就开始出现在无声电影时期,并受到影视制作行业的欢迎,如巴兹·卢赫曼执导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亨利五世》《理查三世》等都已经出现,后来在1908年也出现了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等默片;之后如1911年埃德温·山豪士也拍摄了一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影片,并在1916年重拍而成为电影史上的一部佳片。

当电影艺术于1929年进入有声电影时期后,加工编辑原作的剧本对话就成为改编莎士比亚文学作品的重要工作,而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对于《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改编一直都是无声和有声电影时期重要的题材之一,在1936年,米高梅的电影制作人就采用好莱坞的电影制式将《罗密欧和朱丽叶》进行了改编,并为此投入了200万美元,而且利用100亩空地专门搭建了维罗那的布景,莎士比亚式的语言和艺术性气息在剧中得到了很好的保留。之后,英意合拍了《罗密欧与朱丽叶》,并在当年的1956年的威尼斯电影节首映,在彩色电影中15世纪的意大利得到了炫目的呈现,其美术设计的完美应用得到了众多观众的好评,在电影史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1961年,以莎士比亚的《罗密欧和朱丽叶》为原型改编的音乐剧《西区故事》被搬上了大荧幕,这部音乐剧对莎士比亚的原著进行了大幅度的改编,将呈现的主题融入了现代黑帮年轻人的仇怨,并且在电影的拍摄取景上也跳出了棚布景的圈子,将镜头转移到纽约的街头,曼哈顿西部贫民区成为了电影呈现的时空背景,爱情的悲剧、及流氓阿飞的暴力活动、种族问题和典型的美国式生活成为了电影镜头展现的主要内容。这种改编正好契合了当时好莱坞新旧交替的形势,电影改变的新意也迎合了时代潮流与大众所好,融入了新的对白风格和新时代的摩登气息。

1969年英意两国又联合制作了《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电影,当时时髦的“真实电影”在拍摄中被融入了进去,情爱、舞会和械斗等镜头均在高度灵活的摄影技巧中得到了灵活而流畅地展现。但是这部电影在对原著对白的处理上则显得很失水准,莎士比亚原著中那种浪漫而艺术性的气息全无,完全变成了一场激情动作电影。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也在不断地变化着,在此后几十年的时间里,莎士比亚戏剧的黄金时代仿佛已经过去,当今社会的潮流似乎已经将这种古典而艺术的戏剧边缘化,很多观众对那种经典元素的电影手法呈现似乎已经疲乏,所以在这种形势下,很多电影从业者开始尝试另辟蹊径,他们希望能够在经典和现代、本土与异国中间找到一个最佳的结合点,以实现对《罗密欧与朱丽叶》经典最大价值的利用,并将莎士比亚这个经典人物的现代意义呈现在舞台上,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好莱坞导演鲁霍曼指导的1995年新版《罗密欧与朱丽叶》出现了,这部新版的改编电影具有后现代主义的色彩和激情,在呈现上给人一种现代与古典之间交替的错觉,他利用移花接木的形式,将虚拟的现实置于莎士比亚故事框架之中。导演在电影的指导中,将大众对于这部经典的解读完全颠覆了,迎合了当时美国社会青年一代的潮流和心理,在电影中时空之间、现代与经典之间都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和融合,并且在其电影表达的手法上融入了众多的后现代主义的元素,进而使这部电影在口味上迎合了当时西方社会的主流文化趋势。在剧情上,鲁霍曼执导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保留了原著中的基本剧情,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主线还是不变的,但是作为视觉与听觉艺术结合体的现代电影艺术,其在时空的呈现上就加入了更多导演和编剧的主观性,在现实场景和声色效果上有了更多的自由发挥。导演在情节和台词上保留了原著中古典的气质,并在对此基础上,为莎士比亚和罗密欧穿上了一层现代时尚的外衣。原著中唯美、暴力和浪漫在这部电影里,同样在这部电影里得到了保留。这是导演对于莎翁的尊重也是对观众情感和认知的尊重,我们在这部电影中依然可以感受到到原著中暴力、唯美、迷幻而又浪漫的气质;在时空方面,导演有意而为之的错位使后现代主义的元素为这部电影加入了更多的后现代主义气息,迎合了当今大众文化的主流趋势。

关于鲁霍曼导演改编的这部《罗密欧与朱丽叶》,很多人将其作为对经典《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最为大胆的改编,在鲁霍曼执导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其有意地夸张了美国新一代青年中狂躁迷惘的情绪,标新立异的装扮、乖张的行为、对爱情的向往、对生活的迷失、暴力等这些无意义的生活体验都出现在了电影的表达中,将现代美国社会中新一代青年的社会问题夸张地凸显了出来。导演在这部经典著作的翻拍过程中,处处渗透着“历史感消失”的特征,而这正是后现代主义文化逻辑的重要特性,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将这部原本发生在16世纪的故事场景推到了20世纪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古老的悲剧爱情故事就在导演的镜头下产生了后现代化的特征和意义。

三 结语

莎士比亚的经典总是给读者和观众以浓重的人文关怀,并且在电影等新媒介对其改编和演绎的过程汇中渗透着新的时代意义和文学价值,电影媒介与文学语言在这个互动和对话的过程中实现了激情的碰撞,并且创作出更多的闪光点,以此促进着经典新时代的演绎和新时代对经典的重温。

参考文献:

[1] 陈潇潇:《英语文学语言与电影媒介的对话——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改编》,《电影评介》,2006年第18期。

[2] 李雪菲:《论莎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现代电影演绎》,《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2年第4期。

[3] 孙云霞、刘彦红、何欣:《英文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评析》,《时代文学》,2010年第7期。

[4] 莫小青:《继承与颠覆——谈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电影改编》,《世界电影》,2003年第4期。

[5] 李伟民:《在社会与命运中毁灭的美与爱——论莎士比亚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6] 杨深林:《〈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语言特点之比较研究》,《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7] 靳惠玲:《东方之绝唱,西方之神话——谈〈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疯狂英语》(教师版),2008年第3期。

[8] 高琪:《中西方愛情悲剧之比较——以〈梁祝〉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才智》,2011年第10期。

12.纳博科夫的文学语言观浅谈 篇十二

(第一段) Lolita, light of my life, fire of my loins. My sin,my soul.

Lo- lee- ta: the tip of the tongue taking a trip of three steps

the palate to tap, at three, on the teeth, Lo. Lee. Ta.

She was Lo, plain Lo, in the morning, standing four feet

in one sock. She was Lola in slacks. She was Dolly at

school. She was Dolores on the dotted line. But in my armsshealways Lolita.

(第二段) Did she have a precursor ?She did , indeed shedid. In pointof fact, there might have been no Lolita at all had Inot loved,

one summer, a certain initial girl- child. In a princedom bythesea. Oh when? About as many years before Lolita was born asage was that summer. You can always count on a murderer

for a fancy prose style. 1

在这段著名的段落中(《洛丽塔》的开头),我们能感受到一个完全迥异于一般文学想象的氛围。这个氛围是有远距离时间上的反思的,更是有近距离身体性的温情的,是浪漫的也是邪恶的,是挑逗的也是忏悔的。纳博科夫超强的语言天赋造就了这种怪异。具体分析,有如下两点最为明显 :

1.身体性的文学语言“复魅”

第一段中明显的押头韵(“L”和“t”),表明这是一个极度诗意化的喃喃自语情景。押头韵更多是一种记言化的押韵手段,其指向的是口语情景,light和fire的使用则是浪漫化的用意,其让读者感受的是一个极具情怀的戏剧性独白,其也拉开了整部小说的“内心”向度,整部作品从一开始就进入了一种戏剧口白与诗性叙述的提前预设,暗示了语言和作品的不同凡响。最为奇妙的是,纳博科夫竟然戏拟了一种语音“教学”式的细节,反复强化了这种内心独白的口头表现,直接削去了“所思”和“所言”之间的界限,同时这也符合主人公亨伯特的身份——大学英语文学教授。从一个更开阔的思路说,亨伯特的“教学”(或者说是纳博科夫的教诲)是让听者先做好身体上的热身(一种细腻而感性化的发声器官热身),而不是一种制式上的预设(一个关于恋童和童年情结的市井龌龊传奇),这里引导读者的是一个知觉性的文学开场,更是一种身体式语言的“复魅”号召。恰如一个原始巫师在开始巫术时所作的各种身体“表演”仪式。如果把这一点返归到《洛丽塔》和纳博科夫其他作品上也是明显成立的。

2.文学语言中的时空赋格

第二段则是一段回忆式的排连描述,其最为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表述的节奏。节奏鸣响点的选取是故意的,其背后的意向是复杂的,其表达的逻辑是高度的哲思化和音乐化的。

Lo、Lola、Dolly、Dolores四个名字出现对应着四种不同的场景,但这四个场景不是“我(亨伯特)”的个人领地,它们是公共想象空间的四种落实。Lo是小名,对应着家庭和年幼两个主题 ;lola是俗称,对应着花园(这一点小说后面会看到,花园是个诱惑的所在,lola的称呼出现在此)和性感(lola这个称呼的出现正是在脱下宽松裤时);dolly则是公共的称呼,它是正式的,是隐私的遮盖物,是一种反向的性感导向。Dolares则是符号型的,不被说出,只被书写的签名。Lolita则是专属于我的空间向度,是超越于Lo,、Lola、Dolly、Dolores的终极精灵指称,纳博科夫用空间的递转和超越灵化了lolita这一指称,lolita只有对“我”(亨伯特)才是lolita,对世俗和公共来说,它只是一个发育稍早的年幼女中学生,是“我赋予”了她成为“我”的“精灵”的魅力,也只有“我”在场或“我”在回忆时她才是有魔力的。这里隐含的指出了我对lolita具备的某种“自然权利”(因为在全文的氛围里,这段对话亨伯特是说给陪审团的),换而言之,亨伯特所有的辩护从一开始就不是针对一个法律意义上的女学生的死亡,而是在申诉“我”的某种“自然权利”(我赋予了lolita灵性)赋予了“我”的行为某种“正义性”(不容许对灵性的玷污和破坏)。

从第一段到第二段,动词的时态从一般现在时(强调动作的发生)到一般过去时(强调状态的描述态),无论是在现在时中,还是在过去时中,动作和状态都是成系列的展开,相互有着不同层面时间维度,而恰恰就是这个隐含最多时间褶皱的“虫洞”前(尤其是第二段几乎是作品整体的全部时间的折叠),纳博科夫熨烫出了一个平稳的表面,只用一种不变的一般过去时表述着最复杂的时间流合。每种时间之流,都被赋予了名称,Lo,、Lola、Dolly、Dolores、lolita、acertain initial girl- child。在年长的亨伯特看来,其生命的开始就是在a certain initial girl- child出现的那个夏天,这样的时间之流成了亨伯特生命的总体意向之流,换句话说,在亨伯看来,其最初的生命给了他一个意义,而洛丽塔的出现则是这个意义的充实,并且也只有在充实后,亨伯特才能发现,生命最初的意义(lolita)也就是全部和唯一的意义。在各种时间之流中,流在地上的是Lo,、Lola、Dolly、Dolores这些支流,而在地下则是a certain initial girl- child这个暗流,这些最终汇成lolita主流,这一幅流向之景既是亨伯特对自己存在的界定,也成为了纳博科夫叙述迷宫的地图。如果从整本小说看来,纳博科夫的文字犹如是站在日界线上一排椰树,随风轻摆,谁也不知道椰果究竟要落在昨天还是明天 ;但细索之间恰恰是有迹可寻的,其秘密早在文本开头就已经标注清楚了。

上一篇:试用期满述职报告下一篇:王大辉述职报告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