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财务管理》答疑(精选16篇)
1.中级会计《财务管理》答疑 篇一
〔问题〕为什么说“相关系数=1,在等比例投资的情况下该组合的标准差等于两种证券各自标准差的简单算数平均数:
〔答复〕这个结论很容易推导得出:
假设a的标准差为a, b的标准差为b 因为ab的相关系数为1,所以,ab组合的标准差=(0.5×0.5×1.00×a^2+2×0.5×0.5×1.00×a×b+0.5×0.5×1.00×b^2)开方=0.5×(a+b)=(a+b)/2 即ab各自的标准差的简单算数平均数。
〔教师提示之二〕
〔问题〕为什么说“如果相关系数=1,则两种证券组合报酬率的标准差一定等于两种证券报酬率的标准差的加权平均数:
〔答复〕这个结论很容易推导得出:
假设a的标准差为a, b的标准差为b a的投资比例为r,b的投资比例为f
则:ab组合的标准差=(r×r×1.00×a^2+2×r×f×1.00×a×b+f×f×1.00×b^2)开方=|(ar+bf) 即两种证券报酬率的标准差的加权平均数
〔教师提示之一〕
〔问题〕如何计算相关系数为“-1”的两种证券的组合标准差?
〔答复〕
假设a的标准差为a, b的标准差为b a的投资比例为r,b的投资比例为f
则:ab组合的标准差=(r×r×1.00×a^2-2×r×f×1.00×a×b+f×f×1.00×b^2)开方=(ar-bf)的绝对值。
★ 中级会计考试《财务管理》试题及答案
★ 中级会计考试试题
★ 酷狗常见问题答疑
★ 《观沧海》文言文重点答疑
★ 招标答疑文件怎么写
★ 财务管理学习心得
★ 财务管理工作计划格式
★ 财务管理建议书范文
★ 财务管理毕业论文
★ 财务管理总结报告参考
2.中级会计《财务管理》答疑 篇二
一、《财务管理》教材基本框架与应试重难点
(一) 《财务管理》教材基本框架分析
2009年全国会计专业中级技术资格《财务管理》考试用书, 继续沿用2008年度的考试用书, 在2008年度考试用书的基础上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勘误, 无实质性内容变化, 共分为12章。考试用书中紧紧围绕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与财务管理的关键环节, 体现现行与财务管理相关的最新法规政策, 紧跟现行体制改革新精神。知识结构如图1所示:
可以看出, 财务管理知识体系的脉络是非常清楚的。财务管理的目标存在三种观点, 即利润最大化、每股收益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本书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 (这部分内容体现在本书的第一章中) ;要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 企业财务管理必须对企业资金的投放、使用、筹措和分配等内容进行具体的管理 (这部分内容体现在本书的第四、五、六、七、八、九章中, 该部分内容的工作步骤主要包含财务预测、决策) ;在资金管理过程中始终保持两种观念:即投资的风险价值观念和资金时间价值观念 (这部分内容体现在本书的第二、三章中) , 并运用财务预算、控制等手段, 确保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这部分内容体现在本书的第十、十一章中) ;财务目标实现的程度如何, 还需要进行财务分析, 即对已完成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分析评价与激励、总结经验教训, 并为未来财务管理计划的制定提供财务信息 (这部分内容体现在本书的第十二章中) 。
(二) 《财务管理》教材重难点内容
通过以上分析, 可将教材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考生应掌握的重难点与考点总括如下:
第一部分: (包括教材的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 , 该部分是财务管理的基础, 第一章属于财务管理全书的理论基础, 主要介绍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 为理解财务管理知识体系和学习以后各章奠定基础。第二章和第三章属于本书的计算基础, 资金时间价值及风险与收益分析是财务管理的基础价值观, 是财务管理计算的基础。本部分从总体来说难度不大, 比较容易理解, 从历年命题情况来看, 分值占20%左右;其中, 第一章中在考试题型只以选择、判断等客观题型出现;第二章和第三章的题型不仅包括客观题, 还包括计算题, 而计算题的出题点主要集中在货币时间价值、风险衡量指标以及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计算上, 每年必然要出现, 所以要求考生应理解财务管理的基本观念, 熟练掌握时间价值、风险衡量以及风险和收益的相关计算。
第二部分: (包括教材的第四章至第九章) , 该部分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 属于全书的核心部分, 也是考试重点考核的内容。从历年考题情况来看, 分值均在60%以上, 在客观题、计算题和综合题上均有题型, 而且该部分内容是计算题和综合题的重点命题部分之一, 所以要求考生要熟练掌握这一部分的内容, 并且要多作一些配套练习, 达到融会贯通。本部分具体包括四方面内容: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筹资管理、收益与分配。这部分计算题和综合题的命题点:第四章集中在项目投资决策指标的计算和应用上;第五章集中在证券投资收益水平评价和证券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计算上;第六章集中在最优现金持有量的确定方法、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决策和存货控制的经济批量模型和储存期控制上;第七章集中在资金需要量的确定、个别资金成本的计算和商业信用筹资决策;第八章集中在综合资金成本和边际资金成本的计算、杠杆系数的计算、最优资本结构的确定上;第九章集中在四种股利分配政策的选择和评价上。考生对此部分内容应予以重视, 结合例题和相关习题重点掌握。
第三部分: (包括教材的第十章至第十二章) , 该部分是财务管理的工作环节, 包括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和分析和业绩评价等五个环节, 其中预测和决策贯穿在第二部分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中 (如资金需要量的预测、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营运资金管理中的存货控制决策和应收账款信用政策的决策、收益分配政策的决策等) 。因此本部分内容分三章介绍了后三个工作环节, 即财务预算、财务成本控制和财务分析, 这三章之间彼此存在着有机联系, 首先应正确地编制预算, 其次以预算为依据进行控制, 最后进行全面的财务分析, 其中财务分析和业绩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应该明确各种财务比率分析指标的计算及涵义, 能够运用各种财务分析方法进行综合分析评价。这部分从历年考试情况来看, 分值占20%左右, 题型包括客观题、计算题甚至综合题上。计算题主要集中在现金预算的编制、责任中心的业绩评价和财务分析的指标计算上;综合题主要集中在第十二章即财务分析与第二部分的有关章节 (第八章) 的结合上。考生应理解财务预算、财务控制以及财务分析的内容、种类、特点及方法, 并针对计算题和综合题的易考点做一些必要的练习。
二、《财务管理》教材各章重难点分析
(一) 第一章财务管理总论
根据笔者多年的辅导经验认为, 主要是掌握好以下3个重难点:三个财务管理目标的优缺点;财务关系及其协调;利息率的构成。
一是财务管理目标。第一种观点:将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这里的利润即会计上所讲的净利润, 指支付利息、支付所得税之后的利润。将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的缺陷: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如现在100万元与将来3年后的100万元等值与否的关系;没有考虑风险因素。利润是收入与费用配比以后的结果, 在会计上只要符合收入的条件就确认收入, 收入中有赊销的, 赊销形成的应收账款等可能产生坏账损失, 在以利润为目标没有充分考虑未来的风险因素;没有考虑获得利益与投入资本的关系。如占用100亿的资产带来10000万元的利润, 利润绝对数是可观的, 但总资产利润率只有1%, 即投入产出效率是很低的, 带有短期行为的倾向。在我国利润是会计上的利润, 故受到会计分期的影响, 最长的利润是某一年的利润, 则仅仅考虑一种短期的利润, 没有考虑中长期的公司未来发展收益能力。片面强调利润最大化容易导致短期行为, 如不提或少提折旧, 当固定资产更新时, 会造成很大的资金缺口。第二种观点:每股收益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从普通股股东的角度看, 就是每股所分享的净利润, 即每股收益=净利润/普通股股数。从每股收益的表示上可以看出, EPS= (EBIT-I) (1-t) /N, EPS的大小借助于EBIT的大小, 则企业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的局限性在每股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下同样体现出来, 如企业利润最大化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每股收益最大化同样没有考虑;企业利润最大化没有充分考虑未来的风险, 每股收益最大化同样没有考虑;企业利润最大化容易导致短期行为, 每股利润最大化也容易导致短期行为。这种提法唯一的进步在于:考虑获得收益与投入资本的投入产出关系。如股票价格一定的前提条件下, 股东的股数越多, 意味着投入的资本就越多, 体现了股东对公司投入的多少, 而净利润体现对股东的回报, 所以较好体现了投入资本与回报的配比关系。第三种观点: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本书所采纳的观点, 即为现在最流行的观点。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因为将未来值折成现值, 实际上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克服了利润最大化的第一个缺点;折合现值时, 会涉及到折现率 (现在价值与未来价值的换算比率) , 折现率是投资者要求的最低回报率, 而该报酬率由无风险报酬率与风险报酬率组成。所以折现率是充分考虑了未来风险, 克服利润最大化的第二个缺点;对一般企业的价值计量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对上市公司而言, 假设资本市场是非常有效的, 企业的价值, 即股票的价值可用股票的价格来衡量, 但前提条件是资本市场是非常有效的。所以在该前提下, 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应该追求每股价格最大化, 体现了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正好克服利润最大化的第三个缺点;企业价值最大化必须有长期的、稳定的流入, 正好克服企业的短期行为。所以企业价值最大化理解成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这里要特别提醒考生注意企业价值最大化和股东财富最大化的区别。企业价值最大化就是在权衡企业相关者利益的约束下实现所有者或股东权益的最大化。因此, 在确定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时, 不能忽视相关利益群体的利益。这一目标的基本思想是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 强调在企业价值增值中满足以股东为首的各利益群体的利益 (即企业价值最大化的首要任务就是协调相关利益群体的关系) 。
二是利益冲突的协调。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除了协调好外部环境外, 还要处理好企业内部的财务关系, 如表1所示:特别要注意的是所有者与债权人的矛盾。所有者就是股东, 其和债权人、经理形成企业的一个三角关系。这个三角关系中仅有股东和经理时, 股东与经理之间存在矛盾, 当债权人加入到这个三角关系时, 股东与经理会求同存异, 联合起来对付债权人。即股东有可能指使经理通过某种方式去剥削债权人的财富。债权人的财富多少, 取决于其债权的市场价值的大小, 而市场价值的大小又取决于债务人 (即借债的公司) 资产的风险大小。债务人的资产风险越大, 将来足额偿债的可能性就越小, 债权人的市场价值就会越小, 也就是说债权人的财富缩水了。在正常情况下, 股东不会有意地提高公司风险, 但在公司净资产所乘无几的情况下, 股东就有可能这样做。因为在这种情况下, 股东会有赌一把的心理, 如果冒险成功, 则公司得以挽回, 股东不但可以避免一次大的损失, 而且有可能大赚一笔。这种情况, 债权人在提供资金给企业时已经考虑到, 因此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 通常会在借款合同中明确规定一些限制性条款, 而这些条款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三是利息率的构成。教材给出的利率计算公式为:利率=纯利率+通货膨胀补偿率+风险报酬率。纯利率指无风险、无通胀情况下的利率。资金时间价值=纯利率, 而纯利率是利率的一个组成部分, 两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通货膨胀补偿率可以通过一例子来理解:假设现在利率为10%, 一年后物价上涨10%, 如果一年后银行存款利率依然维持在10%的水平不变, 所以银行需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加上通胀率, 才能维持原来的利率水平。高风险的投资必须要有较高的报酬。风险报酬率包括违约风险报酬率、流动性风险报酬率和期限风险报酬率三部分。违约风险报酬率:购买的企业债券利率肯定比国库券利率高, 因为企业到期无法按时还本付息的可能性较大, 投资者因为承担这种风险, 所以要求得到更多的报酬。流动性风险:流动性指的是资产变现的速度, 所有资产中, 现金的流动性最强, 因为其已经是现金了, 无需再变现, 因此流动性最强。不同债券的流动性是不一样的。如果是买了一张国库券, 要将其变现是很容易的, 只要在证券公司填一张单子很快便可卖出去, 所以流动性很好。而如果买了小公司的债券, 要卖掉变现的难度就大得多, 所以流动性差。这种债券的利率就得比国库券高出许多, 否则, 投资者不会愿意买这种企业债券, 高出的利率即为流动性风险报酬率。至于期限风险, 时间越长, 风险就越大, 要求的报酬率就越高, 因此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要比活期利率高。
(二) 第二章风险与收益分析
本章重难点集中在4个知识点:资产的风险;资产组合的风险与收益;系统风险及其衡量;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一是资产的风险。资产风险是资产收益率的不确定性, 其大小可用资产收益率的离散程度来衡量。离散程度是资产收益率的各种可能结果与预期收益率的偏差。衡量资产风险的指标主要有:收益率的方差、标准差、标准离差率等, 具体如表2所示:
二是资产组合的风险与收益。资产组合的期望收益率, 是组成资产组合的各种资产项目的期望收益率的加权平均数, 其权数等于各种资产项目在整个资产组合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其公式为:两项资产构成的投资组合的风险:协方差。协方差Cov (R1, R2) 是一个用于测量投资组合中某一具体投资项目相对于另一投资项目风险的统计指标。当协方差为正值时, 表示两种资产的收益率呈同方向变动;协方差为负值时, 表示两种资产的收益率呈相反方向变化;协方差的绝对值越大, 表示两种资产收益率的关系越密切;协方差的绝对值越小, 表示两种资产收益率的关系就越疏远。相关系数。相关系数是协方差与两个投资方案投资收益标准差之积的比值, 其计算公式为:ρ12=Cov (R1, R2) ÷σ1σ2相关系数的正负与协方差的正负相同。相关系数为正值时, 表示两种资产收益率呈同方向变动, 相关系数为负值时, 表示两种资产的收益率呈相反方向变化;就其绝对值而言, 系数值的大小, 与协方差大小呈同方向变化;相关系数总是在-1到+1之间的范围内变动, -1代表完全负相关, +1代表完全正相关, 0则表示不相关。两项资产构成的投资组合的总风险。由两种资产组合而成的投资组合收益率方差的计算公式为:σ2p=W21σ21+W22σ22+2W1W2Cov (R1, R2) ;由两种资产组合而成的投资组合收益率的标准离差σP的计算公式为:。相关系数为-1或+1时上述公式的简化式。多项资产组合的风险。资产组合的总风险由非系统风险和系统风险两部分内容所构成。非系统风险 (可分散风险) 是指由于某一种特定原因对某一特定资产收益率造成影响的可能性, 通过分散投资, 非系统性风险能够被降低, 如果分散充分有效的话, 这种风险就能被完全消除, 非系统风险站在特定的企业角度, 其内容包括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两部分;系统风险 (不可分散风险) 是指市场收益率整体变化所引起的市场上所有资产的收益率的变动性, 它是由那些影响整个市场的风险因素引起的, 因而又称为市场风险。系统风险是影响所有资产的风险, 因而不能被分散掉。值得注意的是:在风险分散化的过程中, 不应当过分夸大投资多样性和增加投资项目的作用。更不能指望通过风险分散化来达到完全消除全部风险的目的;无论资产之间的相关系数大小如何, 投资组合的收益率都不会低于所有单个资产中的最低收益率, 投资组合的风险也不会高于所有单个资产中的最高风险。这一结论同样适用于由多项资产构成的投资组合。
三是系统风险及其衡量,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单项资产β系数的含义。单项资产的β系数是指可以反映单项资产收益率与市场上全部资产的平均收益率之间变动关系的一个量化指标, 即单项资产所含的系统风险对市场组合平均风险的影响程度, 也称为系统风险指数。单项资产β系数的计算。计算公式如下单项资产β系数与单项资产所含的系统风险对市场组合平均风险的影响程度之间的关系。当β=1时, 表示该单项资产的收益率与市场平均收益率呈相同比例的变化, 其风险情况与市场投资组合的风险情况一致;如果β>1, 说明该单项资产的风险大于整个市场投资组合的风险;如果β<1, 说明该单项资产的风险程度小于整个市场投资组合的风险。资产组合的β系数。资产组合β系数的含义:资产组合的β系数是所有单项资产β系数的加权平均数, 权数为各种资产在资产组合中所占的比重;资产组合β系数的计算:注意:资产组合的β系数受到单项资产的β系数和各种资产在资产组合中所占比重两个因素的影响;与资产组合的σp的计算公式不同。
3.中级会计《财务管理》答疑 篇三
摘 要: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必修的核心专业课程,该课程在专业建设上,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上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结合目前高校中级财务教学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改革的设想,旨在通过教学改革的一些举措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高。
关键词: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目标;案例教学;会计岗位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6)04019401
1 前言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课程,是会计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在会计的学科体系中处于承前启后的作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既是《基础会计》课程内容的延伸和细化,又为学习《高级财务会计》等课程作了铺垫。本课程要求教学内容在理论内容充實的同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强化学生的实务操作技能和复合型会计人才能力的培养,因此,本文将结合目前高校中级财务会计教学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2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目标定位偏笼统。目前中级财务会计一般的教学目标是:本课程以企业的资金运动为研究对象,以会计信息系统的四大环节(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为主线,全面阐述企业财务会计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以前学习会计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会计知识体系,掌握企业经济业务过程中存货、应收款项、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非流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核算等内容。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目前很多高校对于《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目标的设置和定位不够细化、缺乏针对性和对课程与社会的衔接反映的不够具体,这直接影响学生会计相关职业综合素养的提高。
(2)目前教学中以会计要素为主,相对知识点分散的知识体系架构。目前的授课内容存在以下的问题:①内容着重于理论的讲解、分录的编制,但是缺少与实际的经济业务的衔接,就是为了理论而讲理论。②目前的教材主要以会计要素为主,展开教学内容,导致教师授课过程中知识点分散,对于经济业务的核算过程不够连贯。
(3)重核算,轻管理,不注重知识与岗位的联系。目前中级财务会计的授课主要介绍以制造企业为例各项相关经济业务的核算,缺少与业务活动相关的职责、制度等内容的介绍,这样的教学内容安排会导致学生只懂做账,而缺少与账务处理相关的管理、岗位制度等知识,最终会影响高校会计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质量。
此外,教师在教授过程中,由于以会计要素展开教学内容,忽略了岗位技能和岗位知识与所教内容的联系,使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岗位具体联系,到实际工作中无法将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操作能力。
(4)重理论,轻实务的考试模式。目前一般高校中级财务会计考试模式一般由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构成,平时考核所占比例在30%左右,期末考核所占比例在70%左右。平时考核主要根据学生出勤、上课提问回答情况、预习作业、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情况给出平时成绩。由于很多高校采取大班上课,人数较多限制了点名和上课回答问题的次数,此外平时作业形式以客观题和业务题等传统作业形式进行,形式单一,导致教师根据这些给予的平时成绩无法反映学生实际情况,同样的期末考试考核形式也存在一些限制性,大都设置考题为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和业务题,考题设置很难考核出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
3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设想
(1)通过调研,了解与会计相关的职位的任职要求,确定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对于《中级财务会计》教学目标的确定,可以通过对企业调研,将本课程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会计业务核算能力,即系统掌握与财务会计相关岗位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一般过程,具有熟练进行财务会计相关内容的实务操作业务的处理能力,加强学生的会计职业素养和团队意识的培养,为进一步学习后续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2)整合教学内容,使知识系统化。现有《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内容比较分散,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财务报告等内容,缺乏系统的知识结构,学生不易对本课程内容形成系统认识。因此,本文认为可以采取两种方式整合教学内容:第一种方法,把课程内容按照经济业务的循环设置,分为筹资活动、采购活动、生产活动、销售活动等,同时每一部分内容都体现与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联系,增强知识的系统性。第二种方法,基于会计职业导向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可根据涉及的内容分为出纳岗位、存货岗位、往来款项岗位等,通过岗位要求设置理论知识。
(3)在原有内容基础上,增加与岗位相关的职责和制度等内容。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中,可以在每个循环或者每个岗位之前或者之后以实际案例的形式增加岗位职责和制度:某循环或者某岗位人员和机构设置,职责分配等关键内控点;循环或者岗位相关的流程、凭证、制度等。通过补充案例的加入使会计学生在掌握与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相关的岗位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了解与岗位相关的职业素质。
(4)改进考核方式,增加平时考核比重。第一,增加平时成绩占有比重,教师对学生实行全方位的过程动态考核,加强对学生平时知识、素质和技能等多方面的考核力度,可设置阶段性考试,比如期中,分岗位考核等,并把学生的传统作业、平时小考成绩纳入到全方位过程动态考核的范围。在总成绩中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可适当加大,比如增加到50%,其目的是更好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过程管理和评价。第二,改革期末考试题型,删减客观题,以岗位实际经济业务考核为主进行题型的设置。第三,将整个《中级财务会计》的考核方式分为三种形式:知识考核、技能考核、职业品德考核,知识考核主要是传统作业、回答问题、期末闭卷考试;技能考核主要在平时的岗位阶段性测试中;职业品德考核主要是在小组作业中的团队合作意识、创新精神的体现,这一方面考核可以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联合进行,阶段性岗位技能测试成绩纳入平时成绩,占平时成绩的20%-30%。
(5)培养学生职业灵敏度和职业品德。财务会计主要是对外会计,其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因此,财务会计对外披露的信息的优劣、真实度直接影响报告使用者经济决策的质量,甚至成败,因此,一方面,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职业灵敏度和职业品德;另一方面,在考核内容中加入对学生职业灵敏度和职业品德的考核,还应借助校外实习基地,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见识、实习,使学生通过对企业真实工作流程的亲身体会,深入掌握会计的核算,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灵敏度和职业道德。
4 结语
中级财务会计是高校会计类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该课程在专业建设上,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上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结合目前高校中级财务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根据调研设置课程教学目标定位、根据岗位进行课程内容设置、通过重视过程考核进行考核方式改革、通过案例教学方式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参观学习进行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等多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以体现会计职业素养要求,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余毅.中级财务会计[J].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企业导报,2011,(17).
[2]何建华,宋孟宁.新准则体系下高校《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9,(4).
4.中级会计《财务管理》答疑 篇四
借:长期股权投资――华堂公司(投资成本) 460
贷:银行存款 460
借:长期股权投资――华堂公司(投资成本) 140
贷: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 140
月31日,应计提减值准备:(460+140)-450=150万元
借: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 140
投资收益 10
贷: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150
(二)企业投资时按照规定将产生的股权投资贷方差额计入“长期股权投资——××单位(股权投资差额)”科目的,其后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
企业在财政部财会[]10号文件发布之前,对于原产生的股权投资贷方差额已记入“长期股权投资——××单位(股权投资差额)”科目,并按期摊销计入损益的,如果期末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的,应首先转销股权投资差额的贷方余额。企业应按股权投资差额的贷方余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单位(股权投资差额)”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转销股权投资差额的贷方余额后,再按长期股权投资新的账面价值与其可收回金额进行比较,确定应计提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按应提取的减值准备金额,借记“投资收益——计提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贷记“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
(三)企业投资时按照规定将产生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计入“长期股权投资——××单位(股权投资差额)”科目的,其后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
企业投资时因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份额,而产生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在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时,如果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其可收回金额的差额,小于或等于尚未摊销完毕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的余额,应按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其可收回金额的差额,借记“投资收益——股权投资差额摊销”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单位(股权投资差额)”科目;如果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其可收回金额的差额,大于尚未摊销完毕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的余额,应按尚未摊销完毕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的余额,借记“投资收益——股权投资差额摊销”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单位(股权投资差额)”科目,按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其可收回金额的差额大于尚未摊销完毕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的余额的金额,借记“投资收益——计提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贷记“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
例题2:2003年1月1日华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联公司”)支付660万元从证券市场上购入华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堂公司”)30%的股份,2003年1月1日,华堂公司所有者权益金额为万元,2003年12月31日,由于市场因素不利影响,华联公司此项投资的可收回金额为609万元。股权投资差额按平均摊销。华联公司2003年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2003年1月1日】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华堂公司(投资成本) 660
贷:银行存款 660
借:长期股权投资――华堂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60
贷:长期股权投资――华堂公司(投资成本) 60
【2003年12月31日】,应摊销股权投资差额60/10=6万元
借:投资收益 6
贷:长期股权投资――华堂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6
此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660-6=654(万元),应计提减值准备:654-609=45(万元),小于尚未摊销的股权投资差额54万元。
借:投资收益 45
5.中级会计《财务管理》答疑 篇五
1、考生平时接触的少,大多数平时工作中都是负责会计核算工作,财富管理方面涉及和了解的比较少,即使参加了辅导课程也依然觉得入门很难。
2、参加中级会计考试的考生大多已经工作数年,离开学校时间较长,计算能力差、数学功底减弱。
但结合每年中级职称考试各科目的通过率,其实《中级财务管理》的及格率并不是最低的,中级职称考试三门课程中全国平均及格率最高的是《经济法》,其次就是《财务管理》,《会计实务》是三科中及格率最低的。也就是说《中级财务管理》就是“纸老虎”,虽然会觉得入门难,但其实考试很容易。冲刺阶段多掌握一些方法技巧,还是有希望顺利过关的。
冲刺备考应对技巧:
一、大战之际、理清思路
把握教材的总体框架(十章),多总结各章节之间系统性联系,把各考点凡在各章节的框架内理解记忆,再注意该考点和其它章节考点间的联系,这样更容易把握考点,为综合题打下基础。今年考试趋势趋近于案例分析,多是生活实例改编成试题,要多注意结合实际进行理解运用。
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分析、把握命题规律是冲刺阶段比做的一项工作。了解出题者的习惯,掌握各考点都会出什么题型,复习的时候才能最接近考试方向。通过对近几年考试的分析,《财务管理》重点考核内容出现在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财务分析与评价等内容上。
三、温故知新、得心应手
在对考情和出题规律有一定了解的同时也必须要通过联系熟悉运用所学技能,这就需要通过做题来完成。刷题的时候针对性要强,主要练习薄弱环节,改掉以前不正确的做题方法,重点练习技巧方法的运用,每一个高频考点都不能轻易放过,做每一道题都要把相关联的知识点重新整理复习一遍,这样即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把所学知识温习一遍。
其实中级会计考试并不难,小编希望大家都能努力坚持,保质保量完成最后的冲刺阶段的复习,多注意中级会计师考试备考方法,相信自己,胜利就在眼前!
1.会计职称《中级财务管理》考前练习题
2.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试题带答案
3.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试题及答案
4.中级财务管理考前练习题
5.中级会计职称题型分值
6.中级会计职称如何备考
7.中级财务管理备考三误区
8.《中级财务管理》易错题
9.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预算考点
6.中级会计《财务管理》答疑 篇六
(五)平均资本成本的计算
平均资本成本是指多元化融资方式下的综合资本成本,反映着企业资本成本整体水平的高低。计算公式为:
KwKjWjj1n
式中:Kw:平均资本成本;Kj:第j种个别资本成本;Wj:第j种个别资本在全部资本中的比重。
平均资本成本的计算,存在着权数价值的选择。通常,可供选择的价值形式有账面价值、市场价值、目标价值等。以目标价值为基础计算资本权重,能体现决策的相关性。
(六)边际资本成本的计算
更多2013年中级会计师课件,视频音频讲义,联系球球:一一五四七九八一五四 边际资本成本是企业追加筹资的成本。企业的个别资本成本和平均资本成本,是企业过去筹集的单项资本的成本或目前使用全部资本的成本。然而,企业在追加筹资时,不能仅仅考虑目前所使用资本的成本,还要考虑新筹集资金的成本,即边际资本成本。边际资本成本,是企业进行追加筹资的决策依据。
【提示】筹资方案组合时,边际资本成本的权数采用目标价值权数。
【例题9·多选题】下列各项因素中,能够影响公司资本成本水平的有()。(2012年)A.通货膨胀 B.筹资规模 C.经营风险 D.资本市场效率
【答案】ABCD 【解析】影响公司资本成本的因素主要有:总体经济环境(如通货膨胀);资本市场条件(如资本市场效率);企业经营状况和融资状况(即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企业对筹资规模和时限的需求。
【例题10·单选题】下列各项中,通常不会导致企业资本成本增加的是()。(2011年)
A.通货膨胀加剧B.投资风险上升
C.经济持续过热D.证券市场流动性增强
【答案】D 【解析】如果国民经济不景气或者经济过热,通货膨胀持续居高不下,投资者投资风险大,预期报酬率高,筹资的资本成本就高,选项A、B、C均会导致企业资本成本增加;证券
市场流动性增强,证券变现力增强,证券投资的风险降低,投资者要求的报酬率就低,筹资的资本成本就低。所以,选项D正确。
更多2013年中级会计师课件,视频音频讲义,联系球球:一一五四七九八一五四
【例题11·判断题】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财务风险大,投资者要求的预期报酬率就高,企业筹资的资本成本相应就大。()(2010年)
【答案】√
【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影响资本成本的因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财务风险大,则企业总体风险水平高,投资者要求的预期报酬率就高,企业筹资的资本成本相应就大。
【例题12·多选题】在计算下列各项资金的筹资成本时,需要考虑筹资费用的有()。(2009年)A.普通股 B.债券 C.长期借款 D.留存收益
【答案】ABC 【解析】留存收益筹资是没有筹资费用的。
【例题13·单选题】在下列各项中,不能用于平均资本成本计算的是()。(2007年)A.市场价值权数 B.目标价值权数 C.账面价值权数 D.边际价值权数
【答案】D 【解析】计算平均资本成本时需要确定各种资金在总资金中所占的比重,各种资金在总资金中所占比重的确定方法可以选择:账面价值权数、市场价值权数和目标价值权数。
【例题14•单选题】在不考虑筹款限制的前提下,下列筹资方式中个别资本成本最高的通常是()。(2007年)
A.发行普通股 B.留存收益筹资 C.长期借款筹资 D.发行公司债券
7.中级会计《财务管理》答疑 篇七
关键词:应用型培养模式,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改革
一、引言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全面而协调发展, 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的高等教育。现阶段, 我国高等会计教育的目标强调“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结合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目标应定位为: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 培养面向市场经济中企业和组织需求的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相关的专业知识并掌握学习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
毋庸置疑, 在实现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中, 课程教学是基础和核心,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主干课程, 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既是《会计学基础》课程的拓展, 又是后续课程如《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学习的基础, 其重要地位决定了必须结合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真正的高等教育应着重在于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应当探索怎样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也应贯彻这种思想,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理论联系实际, 大力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要知其然, 更要知其所以然。在传统理论教学之余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创新模式。
二、《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特点
(一) 内容多且难度大。《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主体内容是属于特定会计主体一般的经济业务, 覆盖企业资金运动的全过程。一般而言,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基本内容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会计要素的核算、财务报告的编制, 反映了《企业会计准则》的主体内容, 企业会计核算实务中日常业务基本都会涉及到。该课程的内容丰富, 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本无法做到事无巨细的讲解, 传统的单向教学方式效果并不理想。学生普遍反映课程难度大, 特别是一些较难的业务例如长期股权投资、所得税会计、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等必须要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 激发学生对会计的学习兴趣, 引导他们自主学习。教师则要找到更好的表达方式。
(二) 知识更新快。《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中的经济业务的核算方法来自于《企业会计准则》, 但是准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我国正处于与国际会计准则全面趋同的阶段, 是变革时期, 修改很频繁。目前适用的是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的主要由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构成的新会计准则体系。而针对2004年制定的《小企业会计制度》在实践中的众多问题, 财政部于2011年制定了《小企业会计准则》, 已从2013年1月1日起在小企业范围内实行。这些实际的变革都要求《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内容要与时俱进, 体现了知识更新的特点。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 实践操作性强。会计工作本质上是操作性的工作, 学生毕业后大多数是进入企事业单位从事具体的实务工作, 技术性很强, 学以致用是十分重要的。这也必然要反映在《中级财务会计》教学过程中。在讲授财务会计理论之余,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虽然在现实中, 单位规模、业务差别非常大,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企事业单位推行了信息化软件, 传统的手工账是基础, 但学生必须把计算机技术和会计学科紧密结合起来, 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才能更符合社会的职业期望。而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是《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改革的主要方面。
三、《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
(一) 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中, 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可能和会计知识本身趣味性有限有关, 学生不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 不知道学了对以后有什么用, 经常为了考试而去学习, 死记硬背, 没有意识到学习对于未来职业的重要性。针对这种现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转变教学观念, 不能只是简单传授课本知识。让学生意识到《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重要性, 以管理决策者的角度来看待会计核算, 会计方法的选择让会计工作者有了更多的职业判断, 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思想, 让学生明白为何而学。学生有了兴趣之后, 加上教师传授的方法会自己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掌握职业判断的尺度, 工作后就能应对具体的经济业务。正如美国会计学会关于会计教育目标的意见是“会计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个专业人员, 而在于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
(二) 改革传统教学方法, 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一般传统的教学方法, 教师辛辛苦苦讲45分钟, 学生被动地听, 没有参与感, 缺乏自己的思考, 还很容易走神、开小差。上课好像听懂了, 一做题目又什么都不会。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 教师应跳出以自己为中心的模式, 要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教师起的是引导作用, 不是“满堂灌”,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中心。可以通过组织小组讨论、案例研究、实操演练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来, 他们会意识到学习是一件与他们切身相关的事情。对于课堂表现积极的学生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
1、加强《中级财务会计》课程预习与复习。《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内容多且难度大, 有限的课堂时间又要学生积极参与, 可能会让教师觉得课时不够。教师应告诉学生, 学习更多的时间应在课外, 在上课之前, 学生要做好全面的预习。教师可以编写该门课程的前置性作业, 学生按照前置性作业进行预习, 不懂的地方可以互相交流, 课后统一向教师提问。相信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对他们以后学习其他课程都会大有裨益。在某一阶段课程结束后, 教师要及时督促学生复习相关知识点, 把课堂上教师传授的部分踏实巩固下来。布置一定量的作业是十分必要的。财会工作是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讲究集体精神, 注重团队合作。学生在预习与复习的过程中会相互交流, 可以培养团队意识, 学会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拓展了“黑板+粉笔”的单一传授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现代技术是个有益的尝试, 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课时不足的问题。多媒体教学将知识更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可以补充课本的不足, 加入教师想展示给学生的最新内容。而课件也方便学生课后复习。如果条件允许的话, 教师可以让学生上讲台来讲授其中一节, 鼓励学生一起探讨分析, 让学生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进一步明晰, 真正理解、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
与学生的互动更多是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企业实际业务不可能和书本一模一样, 只会考试的会计学生是做不好会计工作的, 学校不是培养“书呆子”。学生必须学会理论联系实际, 学会独立思考, 培养创新思维。
(三) 加强实践性教学。《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本身技术性较强, 学生将来会从事具体的经济管理工作, 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 需要将实践教学与会计理论教学相结合。
1、有效利用会计模拟软件。学校有专门的经管实验室, 购买了多媒体会计模拟实验等一系列软件, 这些软件的利用程度要提高。学生普遍计算机水平较高, 对软件感兴趣, 如果实验室能增加开放时间, 并且对学生的上机计算学时的话, 学生会很愿意练习软件操作的。通过对模拟公司业务的处理, 能够加强学生处理经济业务的能力, 更深刻地了解工作实际, 从而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达到良好的教与学效果。
2、强化校外师资队伍。大学里很多教师并没有从事具体工作的经验, 从“学校”到“学校”的经历虽然让他们理论功底较为扎实, 但是对于某些实际业务并不是十分了解, 有时难免照本宣科。可以考虑建立一支校外师资队伍, 他们来自企事业单位, 或者来自会计师事务所, 都是会计业务的第一线, 他们可以利用周末等闲暇时间给学生教学, 分享职业生涯经验, 让学生看到真正的会计实务到底包含哪些内容, 增强他们从事财会工作的意愿, 对未来有更明确的目标。
3、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依托学校及校友的资源与各企事业单位积极联络, 让校外实习基地成为学生认知社会的第一场所, 让学生到企业实地感受会计的工作内容及业务流程。这对学生更好地学习《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将有积极的意义。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的实习内容可以折算成学时, 学校经过程序认定后, 可以承认其学分。
(四) 完善考试评定方式。传统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考试和其他科目一样, 都是卷面100分。试卷考试便于量化, 但是只能出些理论性的题目, 有很大的局限性。学生考前突击、死记硬背没有真正理解也能取得高分。要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远非一张试卷可以完成。考试评定方式亟须改革, 一方面试卷内容要灵活多样, 另一方面学生平时的实践等形式都可以作为期末成绩。这对学校及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到底哪些形式可以作为考试评定的依据。
(五) 全方位提升教师能力。《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一支教学能力强、科研水平高的师资队伍。只有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及实践水平, 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任课教师应及时了解会计学领域最新发展动态, 可以多参加学术会议, 学校应给予经费支持;学院教研室教师之间应多组织教研活动, 大家交流教学与科研心得体会;应通过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加强与地方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的联系, 提高实践能力, 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应在授课过程中更加注重教学方法, 讲授时要密切联系实际, 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及积极性, 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注与思考, 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真正地起到大学教师引导的作用。学校也要对教师多提供激励措施, 齐心协力共同为学生服务, 建立和谐校园。
经济越发展, 会计越重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社会对会计人才的知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会计人才应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经济环境与会计环境的日新月异促使会计全方位变革。因此, 改革《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模式, 培养满足会计职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田园.《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商业会计, 2013.5.
[2]陈银梅, 吴云端.《中级财务会计》学习重点与学习方法探究[J].西江教育论丛, 2009.4.
8.中级会计《财务管理》答疑 篇八
【关键词】中级财会教学 教学模式 教学目标
前言:
社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众多的人才。而财会从业人员作为市场经济企业中较为重要的工作,其自身掌握的财会知识和专业能力,为保障企业健康和稳定的经营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次研究的课题予以论述,旨在提升现代企业财会从业人员专业素养。
一、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主要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在对学生开展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时,应明确教学开展的目标。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要掌握现代企业基本经济业务中的相关理论,了解财会对账目数据进行核算过程中的基本原理、企业相关经济业务财会核算、财务报表编制的原理,进而使学生能独立并出色的完成对财务报表的编制。
(二)能力目标
在该门课程中注重对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能力、专业判断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是由于在现今的市场经济中,经济体制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对企业财务工作的开展具有直接的影响,只有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能力,才能使学生在今后更好的开展财会类的工作。另外,专业的判断力,能辅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根据企业和单位实际的状况,采用更便捷的方式,对账目进行核算。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增强学生在对核算方式选择上,应对将会产生的影响进行推测,进而制定出最有效的核算方式[1]。
(三)素质目标
关于素质方面的教育目标,在任何的教学中均要实施。素质属于一中内在行为和思想活动,基于现今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方式较多,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均离不开财会方面的管理和支持。在这样的状况下,专业的财会人员应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这样不仅能培养出具有具有较强学习能力的学生,同时还能锻炼出具有专业财会应具有的素养,其中包含了财会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
二、多元教学模式的评价和运用
(一)任务驱动模式
在现今的中级财务教学中,任务驱动形式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建立主义理论为根本,提倡注重将任务作为核心要素,教师为教学的主导者,学生为学习主体的一种教学理念。在实际的教学中,开展的步骤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要围绕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来进行,对学生将来的工作环境进行模拟。其次,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工作任务,并将工作任务派给学生。再者,学生围绕任务的内容开展自主的学习模式地面,并通过对知识的学习,来实现完成教师派给的任务目标。最后,教师应对整个教学模式中任务进行控制,并对完成的结果进行考核与评价,并将考察后的结果反馈给学生或学习者。在该种教学模式中,改变了以往单一和单向的教学方式,能通过制定任务派发的学习形式,使学生或学习者积极的参与到实际学习中,对中级财会的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进行学习和锻炼,通过小组和互动的学习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对知识探索的兴趣,还能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素养[2]。
(二)案例教学模式
开展中级财会教学活动时,其最终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而案例教学法的提出和应用,在教育領域中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以市场经济中真实的案例为学习的核心内容,通过对实际案例的了解,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对实际问题进行解答。其教学的步骤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要对社会中的一些典型的案例进行搜集,并整理和撰写。其次,要提前分发实际的案例给学生或学习者,使其能独立的完成对案例的分析斌将案例的资料进行查阅。再者,按照学生或学习者在讨论中的研究状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并对其中存在的不足在未来的教学中进行补充和改进。该种教学模式能对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处理的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会计从业人员的素养,改善了传统教学课堂的枯燥和乏味,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能力[3]。
结论:
通过本文的论述得知,中级财会教学的主要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专业能力的财会从业人员,在此次研究中,主要对任务驱动和案例分析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和探究,以上两种教学方法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和学习者财会知识和专业的能力。将这两种方法应用的实际教学中,能辅助教师有效的开展教学活动,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现代企业和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罗照华.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案例选择探讨[J].财会月刊,2011,24:98-100.
[2]王素玲.《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内容与方法创新研究——基于国际化管理型人才培养模式视角[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128-131.
9.中级财务会计心得 篇九
邱老师一开始就说这是一本好书,只要从头到尾一遍遍看过,自己必有很多收获,而师兄师姐也是说要仔仔细细的看它,也最好不要逃邱老师的课。随着学习的递进,我也了解到这本《中级财务会计》是以过去财务会计教材为基础,吸收了国内外近几年优秀财务会计教材的精华而成,也是以国际会计惯例为依据,以会计的基本理论为基础,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比如每章的例题均以中国华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会计实务为基础,结合中国的具体会计准则加以说明,使得我们能更好的理解会计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
《中级财务会计》是在学习初级财务会计的基础上,掌握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以及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循环过程。书中的重要内容有: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框架及主要内容,企业资产,负责,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会计基本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企业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的编辑。
如果我们把一些知识点归纳成表格,会便于加深理解与记忆,所以通过自己阅读教材,构造自己的知识结构图。我认为最难的就是第四章“金融资产”里面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而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尤为重要,特别要分清里面的公允价值变动,已经核算的办法,还有成本法和权益法的区别,并且要能够熟练的写出分录。下面是对于这部分内容做得简单知识构图(略)
二、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比较
财务会计报表的要素包括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以及收入、费用与利润六个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负债就是负资产,股东权益就是净资产。同时收入与费用的发生也往往伴随着资产的流入或流出,利润可近似地看作期末净资产与期初净资产的比较。因此,我认为财务会计的核心问题是资产确认与计量以及利润的计算。考虑到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以及交易的交互性,实际上财务会计的大多数知识点就包括在其中。
再如固定资产的知识点:
固定资产特征:
(1)生产经营使用;
(2)使用寿命长;
(3)有实物形态。
虽然自己受学识与能力的限制,像这样知识结构图必然存在错误与遗漏,但是在学习和复习上还是有帮助,有助于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与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大学学习最重要的是培养学习能力与学习方法,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
邱老师上课不仅在给我们讲会计实务,而且给我们讲哲学和人生,包括励志和成功的故事,讲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我们应该怎样为自己的未来做准备,总是鼓励我们努力学习财务管理这个专业会有好的未来。因此我觉得老师很有意思,也觉得这门课程可以自己课后去看书,自己去学,但是思想是我学不到的,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会给我们很多的思想启发,知道我们大学应该怎样过下去,用幽默的思想来解释社会的现象。也让我们对一些现象有了很多的看法。上老师的.课特别的有感受,人必须改变自己,自己作出的决定就要坚持下去。印证了师兄师姐们的告诫要好好上邱老师的课,不然就是我的个人损失。
除了讲解重点以外,邱老师每次下课前都要叮嘱我们,课余时书必须要很仔细很仔细的认真看一遍,最好能达到想到这个知识点就知道大概在书中的位置。对于书中的例题老师上课都会讲,复习时我认为,在看之前自己先做一次,因为在例题前面会有一个自然段告诉我们这个知识点的分录怎么做,自己根据里面的方法自己做一次再看答案,这样会比我看了答案直接知道做法,更有助于记忆。中级财务会计的内容很细,很杂,所以在看书时一定要仔细,我看书时完全是需要一个字一个字的看,避免知识点混淆。
10.中级财务会计 《存货》作业 篇十
1、B公司2005年9月26日与C公司签订销售合同:由B公司于2006年3月6日向C公司销售笔记本电脑10000台,每台1.5万元。2003年12月31日,B公司笔记本电脑库存13000台,单位成本1.41万元,同日,市场价格1.3万元每台,预计平均销售费用为每台0.05万元。B公司于2006年3月6日如期向C公司销售笔记本电脑10000台,每台1.5万元;4月6日,又向市场销售100台,每台1.2万元,货款均已收到。要求:编制2005年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丙列示计算过程;编制2006年有关销售业务的会计分录。
2、丙公司2001年末A种存货的实际成本为200000元,预计可变现净值为180000元;2002年末预计可变现净值为174000元;2003年末预计可变现净值为196000元;2004年末预计可变现净值为202000元。
要求:作出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
3、甲公司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存货。委托乙公司加工材料一批(属于应税消费品),发出材料计划成本为20000元,月初材料成本差异率为1%。委托加工材料的消费税税率为10%,双方增值税税率均为17%,支付加工费5000元。加工完毕后收回材料直接对外销售。计划成本30000元。要求:写出会计分录。
4、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率17%,可抵扣运输费用7%,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计划单位成本为1000元每吨。6月30日和12月31日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并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A种“原材料”科目5月初材料计划成本20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贷方余额2000元。本期原材料有关资料如下:
(1)5月2日购入原材料200吨,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货款为198000元,增值税为33660元,发生运输费5000元,各种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材料运到企业,验收入库材料的实际数量为190吨,短缺为定额内合理损耗。
(2)5月份生产产品领用A材料180吨。
(3)由于该公司调整产品结构,导致上述剩余A材料没有继续使用,6月30日其可变现净值为100000元。
(4)12月31日,确定该材料在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因过期已经成为没有转让价格的存货,经批准将此项存货进行处理。
11.中级会计实务:收入的讲解 篇十一
一、收入和利润知识结构图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章变化不大,主要考点有:不同方式的商品销售收入确认以及计量;完工百分比法的应用。注意该章有可能与财务报告章节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测试。
三、重点考点讲解
(一)销售商品收入确认的五个条件
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
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4.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5.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考生注意:该考点应加强理解,特别是第五个条件的应用。
(二)各种销售方式下收入的确认以及计量
除一般的销售方式以外,应特别注意以下销售方式的处理:
1.采用售后回购方式销售商品时,在销售时不确认收入、售价与成本价之间的毛利计入“其他应付款”;在回购期间,应根据回购价与售价之间的差额分期确认“财务费用”。
2.有关商品折扣、折让、退回的处理:
(1)销售商品时给予的商业折扣不影响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2)销售时给予的现金折扣,在折扣实际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财务费用”;
(3)销售折让在实际发生时,冲减当期的收入、调整成本;
(4)销售退回,需要分情况处理:未确认收入的退回,需要冲减“发出商品”即可;
(5)已经实现收入的退回,根据发生的时间冲减当期收入或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处理。
3.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的处理:
销售时全额确认收入、结转成本,在销售的月末,按照预计退回的数量调整收入、成本,注意由于退回产品的毛利在“应付账款”核算,在实际发生退回时,再进行处理。
(三)劳务收入的核算
1.勞务交易结果可以可靠估计
按照完工百分比法进行计量,在计量时需要注意每个会计期间的收入、成本先累计计算再进行调整。
2.劳务交易结果不能可靠估计
可以取得收入时,按照可以取得的收入为上限确认收入、结转成本;
无法取得收入时,不确认收入,将发生的成本结转至“主营业务成本”即可。
(四)建造合同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1.建造合同的种类
固定造价合同和成本加成合同。
2.建造合同的计量
注意使用完工百分比法进行处理,特别注意在发生潜在损失时的处理,通过“资产减值损失”核算。
12.中级会计《财务管理》答疑 篇十二
在会计学课程体系当中, 中级财务会计作为专业课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但是当前, 本科教育尤其是独立学院本科教育, 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状况并不乐观, 以下将从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两个方面来分析。
1.1 当前独立学院教师授课现状
1.1.1 教材内容复杂, 知识点缺乏连贯性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内容基本都是按照会计准则的内容进行排列, 按照会计的要素顺序进行讲解, 按照科目设置内容进行灌输, 也可以说是会计准则的翻版, 没有从学生思维出发, 只是进行满堂灌, 缺乏整体性和连贯性。
相关课程之间缺乏联系、教学内容断裂。从会计教学角度, 各门课程安排应当相互联系, 最终形成整个知识体系。实际上即使编制了完美的课程安排, 在讲授的过程当中, 各个教师都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难免会出现断裂带, 更为关键的是, 讲授的思路也有可能前后课程没有能够相衔接, 比如会计学原理与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之间就很难衔接。
1.1.2 教学思想混乱, 教学技术单一
会计专业教师是非师范教育毕业, 对于教学没有进过系统教育训练, 缺乏对教育理论、教育技术的系统培训, 使得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相应教学技术, 照本宣科, 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1.1.3 师资队伍缺乏稳定性、阶梯性
独立学院成立时间不长, 相对于普通高校, 缺乏职业的稳定性, 师资队伍流动性比较大, 而且缺乏高低搭配, 帮教带的氛围很难形成, 这样就使得教师的综合素质未能保持持续增长的状态。
1.2 当前独立学院学生学习现状
学生基础知识缺乏系统性、学习方法不得当。在前期相关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学习过程当中, 学生对于学习的认识已经不同于高考的认识, 学习的知识不完整、不系统, 学习方式也主要是为了应对考试需要, 死记硬背, 考试结束后基本上就遗忘殆尽。
学生实践活动少, 缺乏相应的训练考察机制。从根本上讲, 会计是一项技术性强的职业, 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 从中理解、领悟、拓展自己的认识, 但是实际上缺乏相应的机会与氛围。学习不单单是应对学校考试, 实际上可以以助理会计师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为一种考核考察机制。
2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理念的整体理解
对于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理念, 由于每个教师的生活阅历、知识结构、教学目标等都会有着不同的认识, 应当来说, 并没有所谓的哪种理念是无比正确, 也没有哪种理念是彻底错误的。本文认为中级财务会计教学的理念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逻辑思维出发, 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自主地学习。
2.1 对知识本身的重新认识
长期以来, 对于中级财务会计的学习, 似乎都是要求学生学习新知识, 但是现有的对知识的认识, 就是要求学生记住并且能够复述出来, 实际上这种填鸭式、满堂灌的教育思想是没有体现学生作为教育学习主体的。知识——这就意味着能够运用。只有当知识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 占据人的思想, 激发认得兴趣时, 才能称之为知识。知识的积极性、生命力——是他们得以不断发展、深化的决定条件, 才是活的知识。所以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当中, 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 也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 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 也就是说, 进行生动的创造, 认识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 并且赋予极其细腻的感情色彩。所以我国现有的教育没有真正把握知识的感情色彩, 财务会计似乎都是些冷冰冰的数字, 但是实际上财务会计背后包含这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色彩, 包含了人内心当中最根本、最细腻的情感。所以, 中级财务会计的教育并不是机械地读会计准则, 而是要讲述原则、要素等背后的历史文化和人性, 学生才能发现会计并不是那么枯燥, 而是深入他们的内心。
2.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可以举一个对比的现象, 在小学课堂里, 学生频频举手发言, 进入初中、高中课堂, 学生主动的频率逐步降低, 到了大学课堂, 学生在下面几乎都昏昏欲睡, 根本没有什么学习兴趣。所以, 课堂上的生动活泼需要学生来参与。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充实学习和思考, 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 体验到创造的欢乐, 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
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 以及最令人赞叹、惊奇的过程。对知识的兴趣的第一个源泉、第一颗火星, 就在于教师对上课时要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抱的态度。真正的知识的产生, 来源于学生认识到各种事实和现象之间的那些结合点, 认识到把各种事实和现象串联起来的那些线索, 因为只有抓住这些思想的交接点, 才能在认识周围世界的真理和规律性中揭示出某种新颖的、出人意料的东西。对于中级财务会计学习也是一样的, 从本质上讲, 中级财务会计是基础会计理论的扩展与实际运用, 如果单纯地照本宣科, 就使得学生没有在以往所接触到的事实和现象中获得感受, 也就缺乏一种深刻的认识。
同时, 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 使得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利感”。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当前, 学生是被动的, 在中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没有任何去发现、研究、探索的动力, 仍然满足于标准答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也是应对考试, 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 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相当重要, 特别是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亲自去研究和发现某种东西, 亲自去把握具体的事实和现象, 这样驾驭知识的情感就会更加强烈。
3 教学理念的实践运用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内容繁杂、知识点零碎、毫无章法, 学生有畏难情绪;从教师的角度来看, 课时少、内容多, 时间安排困难, 一般内容与重点内容难以区分讲授。实际上要化解这个问题, 就要抓住中级财务会计的规律性内容, 衔接基础会计学课程内容, 从学生日常感性认识出发, 结合实践内容来教课与学习。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中的难点及规律性内容是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部分, 特别是初始确认计量、期末确认计量、处置确认计量三个阶段是贯穿于整个六大要素的相同过程, 因此必须抓住这个教学相似点, 以此为教学思路。新会计准则当中引入了新的计量属性, 特别是在期末计量中运用较多, 也是学生在实际中较为困难的地方, 而这个重要的原因就在基础会计学课程当中对于会计学的认识上并没有衔接。基础会计学中所讲授的内容几乎从80年代以来就没有从根本上变化, 而会计准则在十几年来都是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 这种不变与变之间已经产生的巨大的鸿沟, 使得基础会计学中所讲授的内容及思路, 特别是思维方式严重影响了中级财务会计及以后课程学习。例如在期末计量中, 学生就很难理解在没有任何资金运动的情况之下, 为什么要用公允价值计量, 在处置计量的时候怎么要出现某些科目;会计的重要职能是记录和统计, 而核算与监督只不过是在此基础之上的衍生功能, 学生没有把握这种最为原始与基础的知识。因此从会计教学一贯性的角度考虑, 应当由一位教师从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学一直讲授到高级财务会计学, 这样有利于学习的整体性和思维方式的统一性。
从思维方式、认识新鲜事物的角度来看, 大学生与幼儿园、小学的儿童相比, 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差距, 都是从自己对周围的感性认识、原先所构筑逻辑来认识新鲜事物的。而大学教育似乎违背了这种规律性, 在讲授新课程的时候, 不是从一个初学者的角度来讲解, 而是似乎面对的都是专业人士, 现有的教育模式就是先讲概念、后讲原理, 最后举例说明, 实际上从讲概念开始实际上就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学生并没有能从自己的感性认识和原有的逻辑出发去理解抽象的概念, 使得从一开始学生就没有能够理解, 往后的概念堆砌起来的原理就更难以理解, 教学效果差的根本原因就在此。
所以, 对于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如此重要核心的内容, 必须从学生原有的认识和逻辑出来, 而不是从教师自以为是的角度出发, 必须先举例, 后讲通俗的思维过程, 最后提升到理论高度, 这样循序渐进的过程使得学生渐入佳境。比如在讲金融资产时, 可以先给学生身临其境的讲述如何买卖股票, 人与人之间是如何讨论所谓赚与亏, 从而认识初始计量、期末计量与处置计量;在讲非货币性交易时, 可以假设先将资产先卖出再买入, 人为的分为两步, 学生就容易理解。
总之, 对于教师而言, 必须首先成为一名教育学家, 否则自己专业水平再高, 也无法将自己的知识让学生传承下去。
摘要:当前独立学院中级财务会计教学中, 从教师授课到学生学习都存在着相关问题, 使得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能够触类旁通, 全面掌握相关知识。本文以教学相长为出发点, 提出以学生知识结构为基础, 以学生思维方式为出发点,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知识思维方式的培养。
关键词:中级财务会计,教学理念,独立学院
参考文献
[1][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全一册)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
[2][苏]赞科夫.教学论与生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3][苏]巴班斯基.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4][美]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13.中级财务会计--判断题 篇十三
26.企业在初始确认时将某项金融资产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后,视情况变化可以将其重分类为其他类金融资产。()
答案:×
解析:企业在初始确认时将某金融资产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后,不能重分类为其他类金融资产;其他类金融资产也不能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27.在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内,建造资产的累计支出金额未超过专门借款金额的,发生的专门借款利息扣除该期间与专门借款相关的收益后的金额,应当计入所建造资产成本。()
答案:√
解析:专门借款应当以当期实际发生的借款利息费用,减去将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后的金额,确定资本化金额,计入所建造资产的成本。
28.企业应当以对外提供的财务报表为基础披露分部信息。对外提供合并财务报表的企业,应当以合并财务报表为基础披露分部信息。()
答案:√
解析:根据分部报告新准则,企业应当以对外提供的财务报表为基础披露分部信息。对外提供合并财务报表的企业,应当以合并财务报表为基础披露分部信息。
29.企业无论是否发生关联方交易,均应在附注中披露与其存在直接控制关系的母公司和子公司有关的信息。()答案:√
解析:参见教材464页,企业无论是否发生关联方交易,均应在附注中披露与其存在直接控制关系的母公司和子公司有关的信息。
30.企业为购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取得专门借款支付的辅助费用,应在支付当期全部予以资本化。()答案:×
解析:专门借款发生的辅助费用,在所购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之前发生的,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予以资本化,在所购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之后发生的,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31.实行财政直接支付方式的事业单位,应于收到“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时,一方面增加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另一方面确认财政补助收入。()
答案:×
解析: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不设置“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应在财政直接支付时,借记“事业支出”、“材料”等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财政授权支付方式下才应设置“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32.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应当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也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再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答案:√
解析:参见教材24页。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应当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也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再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
33.企业固定资产的预计报废清理费用,可作为弃置费用,按其现值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并确认为预计负债。()答案:×
解析:一般工商企业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报废清理费用,不属于弃置费用,应当在发生时作为固定资产处置费用处理。
34.企业对于无法合理确定使用寿命的无形资产,应将其成本在不超过10年的期限内摊销。()答案:×
解析: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在持有期间内不需要进行摊销,但应当在每个会计期间进行减值测试。
35.企业为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的交易费用应计入当期损益,不应计入其初始确认金额。()答案:×
解析: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的交易费用,会挤入“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中,不应计入当期损益。
16.企业发生毁损的固定资产的净损失,应计入营业外支出。()
参考答案:对
17.企业已完成销售手续但购买方在月末尚未提取的商品,应作为企业的库存商品核算。()
参考答案:错
答案解析:所有权已经发生转移,所以不可再做为企业的存货核算了。
18.企业出售原材料取得的款项扣除其成本及相关费用后的净额,应当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参考答案:错
答案解析:应该确认其他业务收入,结转其他业务成本。
19.企业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遗失且无法取得证明的,应由当事人写明详细情况,由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和单位负责人批准后,方可代作原始凭证。()
参考答案:对
答案解析:见教材。
20.企业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发生减值的,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即使以后期间价值得以回升,也不得转回。()参考答案:对
答案解析: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一经计提不得转回。
21.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核算库存商品时,期末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为本期商品销售收入乘以品进销差价率。()参考答案:错
答案解析:应该是乘以一减进销差价率。
22.企业劳务的开始和完成分属于不同的会计期间,且在资产负债表日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应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劳务收入。()
参考答案:对
23.企业银行存款的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因未达账项存在差额时,应按照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整银行存款日记账。()
参考答案:错
答案解析:不能调整银行存款日记账。
24.对于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若实际成本与原暂估价值存在差异的,应调整已计提折旧。()
参考答案:错
答案解析:不应调整已计提折旧。
25.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金、补充养老保险费,以及为职工购买的商业养老保险,均属于企业提供的职工薪酬。()
参考答案:对
答案解析:教材P143页。
1.以净利润为起点计算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时,“财务费用”项目的金额,应直接根据利润表中“财务费用”项目的金额填列。()
2.企业转让无形资产收入和出租无形资产的租金收入都应通过“其他业务收入”账户核算。()
3.公司经批准通过收购发行在外普通股的方式减少注册资本时,收购价大于收购股票的面值部分,应依次冲减公司的“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
4.企业购入的全新固定资产,价值960万元,预计净残值60万元,预计折旧年限5年,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则该项固定资产第二年应计提的折旧额为240万元。()
5.企业将自制产品用于在建工程,产品成本为400万元,不含增值税售价为700万元,该产品增值税税率为17%,消费税税率为25%,则在建工程成本增加额为694万元。()
6.企业购入某公司股票进行短期投资,成本为85万元,期末计提跌价准备20万元,第二期期末又冲提跌价准备16万元,第三期期末补提跌价准备3万元,则截止到第三期期末,该项短期投资的市价为78万元。()
7.企业对下属各科室发放的备用金应在“其他货币资金”账户单独核算。()
8.对发生预收账款业务不多的企业,根据重要性原则,可以合并计入“应收账款”账户。()
9.一贯性原则要求不同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在同一会计期间应保持一致。便于进行横向比较。()
10.企业采用实际利率法对应付债券溢、折价进行摊销时,应付债券账面价值逐期减少或增加,应负担的利息费用也随之逐期减少或增加。()
11.已计入各期损益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在相关技术依法申请取得专利权时,应予转回并计入专利权的入账价值。()
12.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从权益法改为成本法后,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属于已记入投资账面价值的,不应确认为投资收益。()
1.×2.×3.×4.√5.√6.√
14.中级财务会计-2016-3 篇十四
交卷时间:2016-03-21 16:42:42
一、单选题
1.(5分)
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发生亏损.投资企业对应分担的份额作会计分录为()。
A.借:其他业务支出 贷;银行存款
B.借:盈余公积 贷:长期股权投资
C.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
D.借:营业外支出 贷:银行存款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5.4 长期股权投资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2.(5分)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其他应付款核算内容的是()。
A.应付赔偿金
B.应补付的贷款
C.出租资产而收入保证金
D.职工未按期领取的工资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8.4 其他应交税费、其他流动负债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3.(5分)
下列属于投资活动现金流出项目的是()。
C.购买债券支付的现金
D.债券到期收到的现金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14.4 现金流量表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4.(5分)
下列固定资产中,本月应计提折旧的是()。
备
C.当月1日出售的设备
D.当月1日投入使用的设备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6.3 固定资产折旧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5.(5分)
A.偿还债券支付的现金
B.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
A.经营租入的设备
B.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设
某工业企业对生产车间现有的某项设备进行改建,该设备账面原价250000元,累计折旧70000元,在改建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共50000元,拆除部分零件的变价收入为10000元。该设备改建后的原价为()元。
A.220000 B.290000 C.240000 D.310000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6.4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6.(5分)
企业本期发生技术转让费应()。
C.分期计入损益
D.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7.1 无形资产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7.(5分)
以下事项中,不属于企业收入的是()。
A.直接计入制造费用
B.直接计入生产成本
A.提供劳务所取得的收入
B.出售无资产的经济利益流入
C.销售商品所取得的收入
D.出租机器设备取得的收入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11.1 概述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8.(5分)
某企业当年盈利1500000元,以前年度未弥补亏损为200000元(已超过规定的弥补期限),企业用盈余公积金弥补了150000元,另外的50000元,可用()弥补。
A.所得税后利润
B.所得税前利润
C.以后年度的盈余公积
D.资本公积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13.3 利润分配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9.(5分)
企业将劳动资料划分为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是基于()会计核算质量要求。
A.谨慎性 B.可理解性
C.可比性
D.重要性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1 财务会计基本理论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10.(5分)
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中,不直接计入“生产成本”科目的是()。
A.产品生产耗用的原材料
B.机器设备计提的折旧费
C.生产工人的工资
D.产品生产耗用的燃料费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12.2 生产成本和劳务成本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二、多选题
1.(5分)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有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种,二者的主要区别是()。
A.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的入账价值不同 B.计提减值准备的条件不同 C.收到分发股利时的处理不同
D.被投资企业发生损益时处理方法不同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5.4 长期股权投资
展开解析
答案 D,C 解析
2.(5分)
在我国会计实务中,不能资本化的借款费用有()。
A.筹建期间发生的非购建固定资产的费用 B.清算期间发生的费用 C.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后的费用 D.为投资而发生的费用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9.6 借款费用
展开解析
答案 A,D,C,B 解析
3.(5分)
下列项目中能引起资产总额增加的有()。
A.在建工程完工结转固定资产 B.转让短期债券投资取得的净收益 C.计提未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的利息 D.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下实际收到的股利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1 财务会计基本理论
展开解析
答案 C,B 解析
4.(5分)
下列有关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所建造固定资产的支出基本不再发生,应停止借款费用资本化 B.所建造固定资产基本达到设计要求,不影响正常使用,应停止借款费用资本化
C.固定资产建造中发生正常中断且连续超过3个月的,应暂停借款费用资本化
D.固定资产建造中发生非正常中断且连续超过1个月的,应暂停借款费用资本化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9.6 借款费用
展开解析
答案 A,B 解析
5.(5分)
资产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A.资产必须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引起的 B.资产预期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C.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 D.资产必须是投资者投入的或向债权人借入的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1 财务会计基本理论
展开解析
答案 A,C,B 解析
6.(5分)
下列支出中属于资本性支出的有()。
A.购买土地使用权的支出 B.支付产品广告费
C.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 D.购入固定资产支付的关税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1 财务会计基本理论
展开解析
答案 A,D,C 解析
7.(5分)
下列视同销售业务中,必须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并转账的业务包括()。
A.原材料对外投资
B.受托代销商品,但只收取手续 C.委托代销商品
D.在建工程领用的原材料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 8.5 或有事项、债务重组
展开解析
答案 A,C,B 解析
8.(5分)
下列各项,构成工业企业外购存货成本的有()。
A.小规模纳税企业购进货物支付的增值税额 B.买价
C.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D.库存商品领用前的仓储保管费 E.运杂费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4.2 原材料
展开解析
答案 B,E,A,C 解析
9.(5分)
下列各项费用应作为销售费用列支的有()。
A.无形资产摊销 B.业务招待费 C.广告费 D.产品展览费 E.金融机构手续费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12.3 期间费用
展开解析
答案 C,D 解析
10.(5分)
应当在“应收账款”账户贷方核算的是()。
A.确认的坏账损失数
B.应收账款的增加数 C.应收账款的收回数 D.坏账准备的提取数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2 应收账款
展开解析
15.中级会计《财务管理》答疑 篇十五
1.1 价值工程的产生和发展
价值工程 (Value Engineering, 简称VE) 也叫价值分析, 40年代起源于美国, 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工程师麦尔斯 (L.D.Miles) 研究出来的一种新兴的科学管理技术, 它是一种降低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管理办法。
上世纪70年代末价值工程传到我国, 1984年国家经委将价值工程作为现代化管理方法向全国推广, 1987国家标准局颁布了第一个价值工程国家标准《价值工程基本术语和一般工作程序》。价值工程引入我国以后, 在降低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 1978-1985年全国运用价值工程的收益达到2亿元, 到1987年达到5亿元, 至今已超过20亿。因此, 价值工程的运用逐步得到了推广, 人们将其从工业拓展到农业、商业、金融、教育等领域, 从产品、工艺和配方推广到经营、管理和服务等对象。
1.2 价值工程原理
价值工程是一门工程技术理论, 其基本思想是以最少的费用换取所需要的功能。用公式表示:V=F/C, 公式中:V为价值, F为功能, C为成本。
(1) 公式里的“价值”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的含义不同, 它有其特殊的定义, 其意思为为:对象所具有的功能与获得该功能的全部费用之比。 (2) 公式里的“功能”是指产品的功能和效用等, 也叫使用价值。功能是对象满足某种需要的属性, 对于不同的对象有着不同的含义, 如对于物品来说, 其功能就是它的用途;对于企业来说, 它的功能就是为社会提高产品和服务;对于作业或方法来说, 功能就是它所起的作用或要达到的目的。 (3) 价值工程中的成本是指产品寿命周期的总成本, 包括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产品寿命周期从产品的研制开始算起, 包括产品的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 直至报废的整个时期。在这个时期发生的所有费用与成本, 就是价值工程的产品成本。
2 价值工程理论在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价值工程原理认为凡是为人类主体的生存和发展服务的都具有使用价值, 即功能。教学活动是为人类发展服务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 也具有使用价值或功能, 同时也有成本。教学活动的功能就是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成本就是达到教学目标所付出的代价, 包括教学管理费、教学课时费和教学设施费等。因此, 教学活动符合价值工程的基本条件, 可以运用价值工程原理对其进行分析。《财务会计》是高职教育中最主要的一门课程, 可以说所有的文科院校都开设这门课程, 而且课程数量非常多, 如广西某高职学院会计专业的学生就占了三分之一, 可以说《财务会计》是开课最多的一门课程。如果运用价值工程对其进行分析, 可以更好地明确其功能, 提高其功能, 还可以降低教学成本, 从而可以提高教学效益, 节约教育资源。
2.1《财务会计》课程的功能认定
2.1.1 基本功能
(1)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学习内容。《中级财务会计》作为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等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 其内容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准则。主要介绍财务会计的概念、特征与目标重点阐述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和会计报告要素的主要内容, 概括说明会计确认的原则、会计计量属性和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第二部分为具体准则和核算的内容。该部分内容包括五个模块的具体准则和核算内容。第一模块是流动资金核算模块, 包括货币资金、应收款项、存货、投资等内容的核算。第二模块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模块的核算。第三模块是负债模块的核算, 包括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第四模块是所有者权益模块的核算。第五模块是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内容的核算。第三部分是关于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主要介绍财务报表的构成、分类和列报要求重点说明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现金流量表的作用、格式以及编制方法, 简要说明财务报表附注的内容与披露要求。 (2)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培养目标。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以会计准则为依据, 确认、计量、控制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 记录和反映营业收入的取得、费用的发生和归属, 以及收益的形成和分配, 定期以财务报告的形式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 (3)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基本功能。《中级财务会计》的培养目标就是教学活动要达到的目的, 也就是该门课程的基本功能, 简言之,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功能就是:让学员学会整个会计核算过程。
2.1.2 辅助功能
辅助功能是实现基本功能的所必需的功能, 基本功能定义后有必须定义辅助功能。整个会计核算过程是由编制会计凭证、账簿处理和编制会计报表三个部分组成, 那么它们就是实现基本功能的辅助功能。
(1) 辅助功能之一:学会编制会计凭证。编制会计凭证是整个会计核算的基本环节,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首先要求学员学会认识和制作各种会计原始凭证, 如发票、车票、住宿凭和工资单等, 还要辨认原始凭证的真假;其次要熟悉会计科目, 了解会计科目的核算范围;根据原始凭证制作记账凭证。 (2) 辅助功能之二:学会处理会计账簿。编制会计凭证是整个会计核算的重要环节,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还要求学员学会处理会计账簿, 包括根据会计凭证分类、连续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将各种数据进行核对, 如银行对账单、账簿之间的核对、帐实之间的核对等。 (3) 辅助功能之三:学会编制会计报表。编制会计报表是整个会计核算的最后环节,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要求学员学会编制会计报表, 包括编制“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时点 (月末、年末) 的资产分布情况以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情况。“利润表”, 该表提供的信息是企业一段时间 (月或年) 利润形成以及费用支出和利润分配情况。“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一段时间内的各项现金流出量和各项现金流入量以及现金净流量的情况。
2.2《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成本
价值工程里的成本是指完成必要功能所付出的代价, 就《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来说就是完成教学任务, 达到教学目标所支出的费用, 包括教学设施费用、各项教学管理费用和课程教学费用等。假如某高职院校只有一个会计专业, 在校学生人数为10000人, 教学设备8000万元, 平均折旧率为7%, 各项管理费用为1500万元, 教学人员工资费用2000万元, 假如该校10000学生分为250教学班, 每班40人, 全年为40个教学周, 每班每周平均为25课时,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为每周6课时, 再加校内实训60课时,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成本计算如下:
该校全年总费用=8000×5%+1500+2000=4060 (万元)
总课时=250×40×25=250000 (课时)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课时=40×6+60=300 (课时)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费用=4060/250000×300=162.40×300=48720 (元)
每个学员的教学成本=48720/40=1218 (元)
通过计算《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每个班 (40人) 的成本为48720元, 每个学员的成本为1218元。
3 提高教学效益的途径
分析《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功能和成本, 目的在于找到提高教学效益的途径。根据价值工程原理, 价值 (V) 与功能 (F) 成正比, 与成本 (C) 成反比。将这一原理应用于课程教学, 公式可改写为:教学效益 (V) =能力素质 (F) /教学成本 (C) 。公式里的能力素质 (F) 是指完成的教学目标, 即学生达到的能力素质, 就《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而言, 其基本功能:学会整个会计核算过程;教学成本是指完成该门课程的全部费用;教学效益是指在一定的成本条件下培养学生能力素质的大小。根据以上思路, 提高教学效益途径有三条:第一, 教学成本不变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第二, 能力素质不变降低教学成本;第三, 在实际生活中, 能力素质和教学成本会同时改变, 通过使能力素质变动与教学成本变动的比率大于1来提高教学效益。
3.1 提高学生能力素质的途径
(1) 改变旧课堂教学模式。目前中国多数教师采用原苏联的“传授———接受”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最大的特点是以老师为中心, 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 要改变原教学模式为交流、体验和探索的情景交融的活动,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鼓励学生增加课外阅读, 促使学生自己构建知识体系, 使学生的能力素质得到更大的提高。
(2) 注重实践教学, 采用工具教学法。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非常重要, 关系到高职教育的生存和发展。《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安排相应的实践环节, 并将课本知识和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使受教育者不仅学会课堂所讲授的显性知识, 而且通过实践环节使受教育者获得课堂不能讲授的隐性知识。在实际教学中, 导师给学生作业任务和工具 (课外阅读资料等) , 由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和同学之间的探讨, 自己设计并完成作业任务, 导师根据学生的作业过程和思考问题的程度给予评价,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
3.2 节约教学成本
(1) 充分利用教学设施。学校的教学设施主要包括教室、图书馆和实验室等。但很多学校对教学设施利用得并不好, 如每年两个假期所有的设备都空着, 如果在假期办一些短训班, 或者每年由两个学期改为三学期, 这样教学设施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
(2) 减少行政管理费用。中国的大学由于受行政化体制的影响, 管理机构烦多, 一些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和教学人员几乎相等, 从而导致了管理费用过多。另外, 由于没有效益监督机制, 浪费也很严重。可以说在大学减少行政管理费用是有很大空间的, 首先应该运用价值工程原理减少不必要的工作程序和机构, 可以合并的机构要合并;其次要建立效益监督机制, 对浪费现象要追查责任。这样可以大大减少行政管理费用, 节约教育资源。
(3) 减少课程教学费用。目前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授课, 这种授课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 一个班的学生太少, 造成教学费用多, 如果班级人数太多, 教学效果又不好。如果采用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授课方式, 一个老师讲一门课, 全校的学生都可以听, 可以大大减少授课费用。
参考文献
[1]百度文库:价值工程原理.
[2]赵咏梅.如何学好《中级财务会计》[J].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0 (03) .
16.中级会计师《财务管理》备考题 篇十六
1、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比如会引起资金占用的大量增加,从而增加企业的资金需求。( )
对
错
【正确答案】 对
【答案解析】 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1)引起资金占用的大量增加,从而增加企业的资金需求。(2)引起企业利润虚增,造成企业资金由于利润分配而流失。(3)引起利润上升,加大企业的权益资金成本。(4)引起有价证券价格下降,增加企业的筹资难度。(5)引起资金供应紧张,增加企业的筹资困难。参见教材21页。
【该题针对“财务管理环境”知识点进行考核】
2、投资组合的β系数是组合中各证券β系数的算术平均数。( )
对
错
【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投资组合的β系数是组合中各证券β系数的加权平均数,而不是算术平均数。参见教材48页。
【该题针对“证券资产组合的风险与收益”知识点进行考核】
3、直接人工预算可以直接参加现金预算汇总。( )
对
错
【正确答案】 对
【答案解析】 由于人工工资都需要使用现金支付,所以,直接人工预算不需另外预计现金支出,可直接参加现金预算的汇总。参见教材74页。
【该题针对“业务预算和专门决策预算的编制”知识点进行考核】
4、债务筹资的基本形式包括银行借款、发行债券两种。( )
对
错
【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银行借款、发行债券和融资租赁,是债务筹资的三种基本形式。参见教材95页。
【该题针对“银行借款”知识点进行考核】
5、设置赎回条款最主要的功能是强制债券持有者积极行使转股权,因此又被称为加速条款。( )
对
错
【正确答案】 对
【答案解析】 发债公司在赎回债券之前,要向债券持有人发出赎回通知,要求他们在将债券转股与卖回给发债公司之间做出选择。一般情况下,投资者大多会将债券转换为普通股。可见,设置赎回条款最主要的功能是强制债券持有者积极行使转股权,因此又被称为加速条款。参见教材122页。
【该题针对“可转换债券”知识点进行考核】
6、债券票面利率,是指债券发行者预计一年内向持有者支付的利息占票面金额的比率,它与实际利率相同。( )
对
错
【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票面利率不同于实际利率,实际利率是指按复利计算的一年期的利率,债券的计息和付息方式有多种,可能使用单利或复利计算,利息支付可能半年一次,一年一次或到期一次还本付息,这使得票面利率可能与实际利率发生差异。参见教材第182页。
【该题针对“债券投资”知识点进行考核】
7、保守型融资策略比其他融资策略使用更多的短期融资,流动性风险更高。( )
对
错
【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流动资产的融资策略包括三种:期限匹配融资策略、保守融资策略、激进融资策略,在期限匹配融资策略中,短期融资=波动性流动资产;在保守融资策略中,短期融资仅用于融通部分波动性流动资产,即短期融资<波动性流动资产;在激进融资策略中,短期融资=全部波动性流动资产+部分永久性流动资产,即短期融资>波动性流动资产,所以,在流动资产的三种融资策略中,使用短期融资最多的是激进融资策略。该策略由于使用过多地短期融资,所以,流动性风险也是最高的。参见教材第196页。
【该题针对“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知识点进行考核】
8、通常来说,正常标准成本小于理想标准成本。( )
对
错
【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通常来说,理想标准成本小于正常标准成本。由于理想标准成本要求异常严格,一般很难达到,而正常标准成本具有客观性、现实性和激励性等特点,所以,正常标准成本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参见教材第263页。
【该题针对“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的相关概念”知识点进行考核】
9、如果一个公司投资机会较少,它有可能采取低股利政策。( )
对
错
【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如果公司的投资机会少,对资金的需求量小,那么它就很可能倾向于采用较高的股利支付水平。参见教材第309页。
【该题针对“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知识点进行考核】
10、采用比较分析法进行财务分析时,应该剔除偶发性项目的影响。( )
对
错
【正确答案】 对
【答案解析】 采用比较分析法时,应当注意以下问题:(1)用于对比的各个时期的指标,其计算口径必须保持一致;(2)应剔除偶发性项目的影响,使分析所利用的数据能反映正常的生产经营状况;(3)应运用例外原则对某项有显著变动的指标作重点分析,研究其产生的原因,以便采取对策,趋利避害。参见教材321页。
【该题针对“财务分析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备考题二】
1. 全面预算是一系列专门反映企业未来一定预算期内预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收支等价值指标的各种预算的总称,具体包括现金预算、财务费用预算、预计利润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等内容。
2. 责任预算是指以责任中心为主体,以可控成本、收入、利润和投资等为对象编制的预算。它是企业总预算的补充和具体化。 ()
3. 管理业绩定性评价指标主要反映企业在一定经营期间所采取的各项管理措施及其管理成效。 ()
4. 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可知,某资产的β系数等于该资产的风险收益率除以市场风险溢酬。 ()
5. 短期国库券是一种几乎没有风险的有价证券,通常情况下,其利率可以代表资金时间价值。 ()
6. 企业之所以持有一定数量的现金,主要是出于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资动机。 ()
7. 财务费用预算本质上属于财务预算,但因其需要根据现金预算的相关数据来编制,因此被纳入日常业务预。 ()
8. 对一个企业而言,变动成本和直接成本大多是可控成本,而固定成本和间接成本大多是不可控成本。 ()
9. 内部结算,是指企业各责任中心清偿因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所发生的、按内部转移价格计算的债权、债务。按照结算的手段不同,可采取内部支票结算或转账通知单方式。 ()
【中级会计《财务管理》答疑】推荐阅读:
2608中级财务会计11-14
中级财务会计试卷二06-12
中级财务会计试卷201308-28
中级财务会计存货习题09-05
中级财务会计判断题09-13
中级财务会计试题109-21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实验09-27
电大中级财务会计一11-08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案例08-25
中级财务会计复习题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