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第八课教案

2024-10-16

哲学与人生第八课教案(精选10篇)

1.哲学与人生第八课教案 篇一

《人生寓言》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字词

2.了解寓言的特点,准确理解、概括寓意。

3.诵读;抓住关键情节,理解寓意。

4.体会寓意,培养应对财富和不幸的审美心态和坚韧意志,正确把握人生态度。教学重点:诵读;抓住关键情节,揣摩寓意。教学难点:理解《白兔和月亮》对人类的讽刺意味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们只要做事,就必然有得有失,得与失将会伴随我们今生今世。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其实,有失也必有得。明智的,随遇而安,得失不惊,心宽体胖,处世潇洒;痴妄的,追名逐利,患得患失,意乱心迷,生身受累。我们应当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态度?《白兔和月亮》就是一面透亮的镜子。

二、介绍寓言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给人以生活的启示。寓言故事一般是简短的,比喻性的,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作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如《画蛇添足》,《自相矛盾》等。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

三、朗读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窖()泯()厄()禀()告、皎()洁、风韵()

2、快速查词典然后解释下列词语: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慧心:原是佛教用语,指能够领悟佛理的心,今泛指智慧。风韵:优美的姿态神情。泯(mǐn):灭,丧失。落难:遭遇灾难,陷入困难。厄运(è):不幸的命运。

闲适:清闲安逸。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

四、整体感知

1、感知内容。(1)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3)白兔在得到月亮之后为什么会患得患失?(占有欲在作祟。)(4)这则寓言给了我们一个什么启示?

2、感知语言

这则寓言的语言很精美,从中摘录认为优美的语句加以体会。

示例:“慧心”“风韵”“闲适”“绷”等用词很精当。对称的句子也很精美,“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五、问题研究

1、这则寓言主题词是“得失之患”,在情节发展中有两处转折,请学生加以概括。白兔从她前后不同的情感体验中悟出一个什么道理?

这则寓言有两处转折。诸神之王宣布月亮归属于白兔,是一个转折。此前,白兔是心旷神怡地赏月;此后,却紧张不安心痛如割。最后白兔请求诸神之王撤销决定,是又一个转折。前一个转折,前后构成鲜明的对比,后一个转折给人留下一个启迪。

白兔从她前后不同的情感体验中悟出一个道理,拥有巨大的财富并非好事,反而使她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令她紧张不安,失去了生活的乐趣,所以她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放弃对月亮的所有权。

2、“和人类不同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她终于去拜见诸神之王,请示他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寓言中这样提到人类,含有什么意味?

句子的意思说人类的慧心已泯。白兔的慧心未泯,悟到拥有月亮并非好事,所以放弃了所有权。人类慧心已泯,总以为拥有就是幸福,是无论如何也不肯放弃既得利益的。可见,这话对人类有讽刺意味。

3、有人认为,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与其拥有,不如没有。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寓言讲的是白兔拥有月亮,固然是诸神之王慷慨赐予,但是她实在不配拥有,因此不能泰然拥有,这就是说,不配拥有而拥有,就会生出得失之患,这种“得”,并非一般的“得”。寓言告诉我们,如果某种拥有,带来的是无穷的得失之患,使人紧张不安,那还不如没有,寓言并非鼓吹一无所有的意思。

4、比较“白兔和月亮”“白兔和青草”“天空和月亮”三种构想透露出的寓意是否相同。这则寓言的主题是“得失之患”,讲的是白兔拥有月亮,两者处于两种不同的关系,决定了白兔的不同心态,而白兔之于青草、天空之于月亮,则可以泰然拥有,不会如此紧张不安,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所以三种构想透露出的寓意是不同的。

5、白兔得到了月亮后必然会产生得失之患吗?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在哪里? 说“必然”显绝对化,当然是不对的,说的是白兔,而不是别人,得到的是月亮,而不是一把青草之类的,得失之患更容易产生。有无得失之患,关键是有没有能力保卫财富.

六、反思体验

1、我们应从白兔身上学到什么?

2、你是否有过患得患失的现象?原因是什么?

3、我们应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态度?

七、小结:

寓言启示我们要用超脱和闲适来提升生活的美感。既然这些都是人生主题中应有之义,愿我们能积极地面对,有尊严地担承生活的挑战。

八、作业:

请学生仿照课文中的句式,完成下列填空,使其成为合情合理的完整句子。(1)()独具审美的慧心。(2)()皎洁的月色(3)()无忧无虑的嬉戏。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2.哲学与人生第八课教案 篇二

江山的保卫者教案

教学目标:、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祖国江山的保卫者,了解他们的革命斗志和奉献精神。

2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的子弟兵,热爱解放军。

3了解国防的重要性与人们参军的热情,树立国防意识。

教学时间:2时

前准备:收集解放军英雄的图片、故事,收集军歌。

教学过程:

第一时

一、看录象引入新。

教师播放收集的解放军战士在祖国边疆驻守边防的纪录片,让学生一下明白祖国江山的保卫者是谁——中国人民解放军。激发学生对解放军战士的崇敬之情。

二、说说我心中的解放军英雄。

1把前收集的历史上和现在解放军英雄的图片、故事,以及守卫在边防线上的战士们的事迹先在小组里讲,再在班上交流。

2开展了解放军历史的活动,收集不同时期的军装图片、武器图片、办一次剪贴报、手抄报展览,加强学生对解放军的认识和对解放军发展历程的兴趣。

三、唱军歌比赛

1、分小组进行对军歌比赛。

2、对学生收集的军歌进行分类。比如反映战士精神面貌的、表达战士思念亲人的、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讴歌战斗英雄的等等。

3、学生在班上展示军歌:适合集体合唱的可用大家齐唱的形式,适合独唱的可推选嗓音较好的同学单独演唱。也可以分成小组进行赛歌,看谁唱得有气势,谁唱的歌更多。

4、同学们议一议,自己最喜欢哪一首歌,为什么?

、全班齐唱《说句心里话》,思考:你想对驻守边防的战士说句什么心里话?

第二时

前准备:采访军属、驻军营地,查找媒体有关应征参军情况。

教学过程:

一、活动引入新

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开展知识竞赛好吗?(好)

1、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是哪一天?

2、年满多少岁的公民都要进行兵役登记?

二、当兵真光荣

1、开展“长大我也去参军”畅想活动。让学生想象自己长大后成为一名解放军的情景。先在小组说,再在全班交流。

2、模拟军训活动,站军姿、正步走等活动,使学生更加体会到军人的日常生活。

三、人民子弟兵

1、播放录象:解放军参加抗洪防汛、森林救火、地震抢险、地方建设等的录象,让学生知道每当人民遇到危险和困难时,冲在最前面的就是解放军。

2、以各种形式在班上汇报:图片、小品表演、亲述经历等。

四、拥军爱军在行动

1、结合新年即将来临,可以开展一次慰问解放军的活动,或设计贺年卡给解放军的活动。

2、开展“我和解放军叔叔交朋友”的活动。事先与当地解放军某部取得联系,引导学生给战士写信,和战士交朋友。

3.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教案 篇三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性。公平正义听起来似乎很抽象,但实际上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大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小到个人的健康成长,都离不开公平正义的环境,就难以健康发展。能力目标:要帮助学生树立公平意识和正义感,使学生学会公正待人,与他人之间公平竞争、公平合作;要要正义感,能够辨别是非善恶,对弱者富有同情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要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让学生明白,无论是实现社会的公平竞争还是伸张正义,都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即便是出于良好的目的而违背法律,也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也会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成为负责任的公民。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维护社会主义。一是要学会保护自己,二是要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维护正义。

2、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公平的含义。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站 树立公平意识 教学目标:

要帮助学生树立公平意识,使学生理解公平的作用及如何树立公平意识。使学生学会公正待人,与他人之间公平竞争、公平合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活动平台:辨别公平。

讨论:谈谈上面的现象中,哪些是公平的,哪些是不公平的,为什么?(分12个小组讨论,四个小组代表发言。)

生活中处处需要公平。竞争与合作,要求我们公平参与;法律诉讼,要求法官公平判案;各种比赛,要求裁判公平判罚;利益分配,要求公平分配。公平是社会生活的度量衡。

二、学习新课

1、公平的作用是什么?

维护公平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社会的公平可以保障每个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讨论:你认为学习和生活中怎样是公平?学生结合班级中实际事例发言。家庭生活中,------------------------------同学交往中,------------------------------师生关系中,------------------------------社会生活中,------------------------------为什么我们需要树立公平意识?

社会公平的实现,离不开我们的共同努力。社会需要公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合作,同样需要公平。以公平之心对待周围的人和事,能够营造融洽的人际关系,形成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我们需要树立公平意识。

2、如何树立公平意识?

(1)树立公平意识,需要我们在竞争与合作过程中遵守相同的行为规则。举例说明。

(2)树立公平意识,需要我们正确地看待自己的利益,尊重他人的权利。成绩是可以用分数来计算,美德却无法用分数来计算。活动平台:体验公平。

三、小结:建立和谐的社会,需要追求公平,维护和平,打击邪恶,扫除不公。我们每个人都要树立公平意识,培养正义感,努力做一个负责人的公民。

四、作业:

1、公平的作用是什么?

2、为什么我们需要树立公平意识?

3、如何树立公平意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第二站 培养正义感

教学目标:要帮助学生树立正义感,使学生有正义感,能够辨别是非善恶,对弱者富有同情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讨论:上面图中,哪一种情况是正义的行为,为什么?

二、学习新课

1、正义与法律的关系:

(1)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现着社会正义,是正义的化身。(2)法律是维护社会正义的有力武器。立法的目的是什么?

立法的目的在于通过权利的分配确立正义,同时,通过惩罚罪恶以伸张正义。什么是司法回避制度?

2、正义感的具体体现?

(1)分辨是非,惩恶扬善。分清是非,心怀正义,与不良现象作斗争,是社会对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

(2)奉献爱心,同情弱者。有正义感的人,既不向强者低头,也不能欺辱弱者。

3、维护正义所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4.第八课 走进文化生活教案 篇四

(1)喜: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有助于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引导人们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忧:文化市场的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会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消极影响,一些不良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影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顺利发展。

(2)启示:文化生活的喜忧并存,要求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发展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真正需要的文化——大众文化。

2、理解发展大众文化的基本要求(1)什么是大众文化?

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2)发展大众文化的基本要求?(如何发展大众文化?)发展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必须做到:遵循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一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二为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双百方针);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三贴近),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三创新);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一切用减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让精神文化产品符合人民的利益,促进礼会的进步(四种思想和精神)。

3、了解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含义、危害及存在原因(1)落后文化:

①含义: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都是落后文化。落后文化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成表现出来。

②危害:落后文化是文化糟粕。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③对策:需要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2)腐朽文化:

①含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都属于腐朽文化。

②危害: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③对策: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3)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存在的原因

①我国曾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封建文化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②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既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带来文化活力的同时,还导致不同社会群体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的多样化;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也会反映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滋生唯利是图、权钱交易、损人利己、欺诈勒索等现象。此外了解:怎样克服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影响?(怎样克服文化生活的“忧虑”和“阴影”?)(1)个人方面:提高眼力,拒绝污染(提高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要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要遵守国家的法律,依法办事,树立法制观念;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不但要有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具有人文精神;等等。(2)国家方面:依法管理,正确引导。

①文化上: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奏响主旋律。

社会主义文化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并依靠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力量,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是我们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②政治上:要加强法制建设,使大众传媒的发展依法进行,同时要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水平,自觉抵制不健康的文化。(法治和德治相结合)

③经济上: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引导人们进行科学的文化消费。等等。

只要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百花园中不懈耕耘,人人都能享有充满阳光的文化。注意:大众文化、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

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②社会主义文化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并依靠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力量,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③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是我们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先进文化

p113综合探究:在当代中国,发展什么样的先进文化?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此外了解: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①②③④ 第九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4、理解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的内涵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社会主义”的要求是核心的、本质的要求,“三个面向”和“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等特点,则是社会主义文化本质的体现,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应具有的时代品格。离开了“社会主义”这个核心要求,在理解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性质和各项要求时就容易出现偏颇。

5、理解发展先进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1)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关键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2)发展先进文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①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性质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为人类进步、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对社会进步产生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②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我们国家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的文化建设必然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立党立国之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从来是判别文化性质和方向的主要标志)

③这是在思想观念和文化形态多样化的环境中,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④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文化建设就会混乱、失误、受挫。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和生命力,社会就会失去共同的思想准则。

⑤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永不褪色的旗帜。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因为有马克思主义作指导思想。

6、了解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1)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也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7、理解发展先进文化,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1)发展教育事业

①原因: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②要求: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发展科学事业

①原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②要求:大力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3)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要求:(文化事业方面)要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业,扶持党和国家重要的新闻媒体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文化产业方面)要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此外了解:怎样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①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②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把教育和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③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注意p106过渡: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要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第十课 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8、了解思想道德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中,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

9、了解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①党方面: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②国家方面: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③公民方面: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10、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没的基础性工程。

(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应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催生了许多富有时代气息的思想道德观念。与此同时,落后文化、腐朽文化也利用市场经济的弱点,侵蚀人们的思想、败坏人们的道德。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展,越需要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内容。其中特别要强调以诚实守信为重点。(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应该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法治以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道德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也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应该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传统美德是传统道德中的精华。今天我们大力倡导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的精华,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人人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

11、了解我国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12、说明知识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

(1)知识文化修养的含义:人们在科学知识、文史知识、艺术欣赏等方面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就是知识文化修养。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用人类创造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是知识文化修养的重要内容。

(2)思想道德修养的含义:人们通过自省、自律等方式,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思想道德判断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的过程,就是思想道德修养。(3)知识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

①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有助于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作出理性的行为选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知识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通过参加有益的文化活动,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陶冶,使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不断升华,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不断提高,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一个真正有知识文化涵养的人,也应该是具有崇高理想和高尚思想道德的人。②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知识文化修养。

5.第八课中国通俗音乐教案 篇五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中国通俗音乐发展的简要历程。及其每个发展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通俗音乐作品。

2、通过聆听《天堂》、《彩云追月》、《献给爱丽斯》,体验其情感和韵味。初步了解通俗音乐和民族音乐、古典音乐的关系,纠正学生偏颇的音乐信仰,总结通俗音乐的特点。

3、培养学生同歌异唱的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看待通俗音乐、民族音乐、古典音乐,能总结通俗歌曲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

四、教学课时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音乐是友谊的桥梁,歌声是情感的纽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音乐。我们的快乐离不开歌声。我知道现在同学们都喜欢听歌,大家平时都听些什么歌呢?

生:举例。一起唱几句。

师:老师这有三小段音乐,大家听听是哪三首歌。(播放音乐《神话》《龙船调》《我爱你中国》)(课件)学生对《神话》最熟悉,其他两首歌不太能说出歌名。师:你们最喜哪种歌曲呢?为什么? 生:通俗,因为好听,好唱。师:爱听民歌和艺术歌曲吗? 生:不爱听!

师:看来同学们大多都喜爱通俗音乐,我们先不作评价,同学们说得很好,都发表了自己的想法。

(二)、简介中国通俗音乐发展史

师:课前老师布置你们预习课本P108—P116 的内容,搜集中国通俗音乐发展过程的有关资料,现在我想检查一下你们预习的情况。

生回答:(新中国成立后前,新中国成立后通俗音乐。)师:看来你们对通俗音乐的发展是有所了解的,课前准备的很充分,那么下面这些歌曲你能找到它对应的年代吗?(课件)

《夜曲》 三十年代 《乡恋》 二十一世纪 《九九艳阳天》 七十年代末 《常回家看看》 五十年代 《天涯歌女》 九十年代

生听一首回答一首,师做讲解:《夜曲》是什么形式的?RAP。《九九艳阳天》的历史背景。《天涯歌女》的风格。师:刚才我们听到的《天涯歌女》具有江苏民歌的风格。那我们再来听一首歌曲,边听边思考这首歌曲具有哪个民族音乐的风格。

(三)、欣赏歌曲

(1)欣赏《天堂》(mtv)

1、思考题:(课件)《天堂》具有哪个民族的风格? 生:蒙古。

师:这首歌让你想到了什么? 生:草原,羊群,马头琴,湖水。

师: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跑着雪白的羊群。蓝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多么美的草原啊!就象人间的?

生:天堂!

2、(课件)出示腾格尔的简介。

3、出示《天堂》歌谱。

师:我们一起来唱唱这优美的旋律,先不唱装饰音。生共同唱歌谱的前两行。

师:你发现天堂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生:宽广 师:节奏呢? 生:舒缓。

师:是的,旋律舒展悠扬,节奏舒缓,在加上装饰音,我们来试一试。

生共同唱有装饰音的歌谱 师:你们觉得哪样更好听? 生:有装饰音的。

师:装饰音可以使单调的长音变得活泼,而且在这首具有蒙古民歌风格的歌曲中,在这宽广的旋律中装饰音也仿佛是蓝天中飘着的几朵白云,又犹如是青青草原上斑斑如银的羊儿。再加上腾格尔饱含深情的演唱,让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大草原的美啊!

4、师:我们在上册课本的第三单元中国少数民族中欣赏过这首歌曲《辽阔的草原》(课件),这是一首非常典型的蒙古族长调民歌,你们看歌谱和《天堂》的歌谱有什么相似之处吗?

生:都是4/4拍的,结束音都是6,都有许多相同的装饰音。师:你们听(师唱歌谱),它和天堂的旋律有什么相似 之处吗?

生:音高有相似之处。旋律也很宽广。

师: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天堂》就是根据长调民歌《辽阔的草原》的素材来写的一首具有蒙古族长调民歌风格的通俗歌曲。

师:其实我国的通俗音乐是与我国源远流长、蕴涵丰富、风格独特的民族传统音乐有着血肉联系的。我们再听老师演唱一首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通俗歌曲的典范之作。(2)欣赏《彩云追月》

1、老师随音乐演唱《彩云追月》

师:注意,这首歌曲是用什么伴奏的?你从这首通俗歌曲中听到了哪首民族音乐作品的旋律? 生:是人声伴奏的,旋律和彩云追月一样。

2、出示《彩云追月》歌名及音乐(课件),师: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两首音乐有什么不同?从形式,节奏,乐器上来说。

生:老师唱的是歌曲,而民族乐曲是器乐曲。歌曲节奏欢快,乐曲节奏稍慢。歌曲的伴奏乐曲是人声,而乐曲是民族乐器。

师:《彩云追月》是由民族乐曲改编的,《天堂》的素材来自于民族歌曲,看来通俗音乐和多种民族音乐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过通俗音乐和古典音乐同样有渊源关系。

(3)欣赏钢琴曲《献给爱丽斯》

1、师:这首乐曲是三段体结构的(板书)A B A 师边听音乐边告诉学生这三段。

2、师:这是克莱德曼演奏的一首通俗钢琴曲,你觉得这首曲子最适合在什么时候听呢?为什么?

生:最适合在散步,睡觉,吃饭。

师:也就是说最适合在休闲的时候听。其实这首曲子是古典乐派大师贝多芬的一部作品,原曲就是钢琴的独奏,而克莱德曼在演奏中加了电声乐队的伴奏。更具有现代气息。原曲的结构是回旋曲式的,(板书)A B A C A,由一个相同的主部和两个不同的插部构成,克莱德曼的演奏去掉了原曲中C这个插部,我们来听一下这个插部。

3、师弹奏这一部分。师:这段旋律听起来有什么感受? 生:紧张。

师:试想如果通俗钢琴曲中加入这段,你能在睡觉的时候听吗?能在休闲的时候听吗?

生:(哄堂大笑)不能!

师:贝多芬所处的时代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他的一生都很坎坷,所以他坚信,通过斗争取得胜利,经历痛苦换来欢乐!因此他的原作中有这一段,然后又回到优美的充满光明的主部。

5、讨论:为什么要去掉这个部分?

生:贴近我们的生活,通俗易懂了,也便于流传。(4)总结通俗音乐的概念

师:同学们说的就是通俗音乐的特点,我们翻开课本,来看一下课本上是怎么总结通俗音乐的特点的,(课件)通过这几首作品的欣赏,我们不难发现通俗音乐的特点是:……。

(四)、再次评价通俗音乐

师:欣赏了这几首通俗音乐,我想同学们对通俗音乐与民族音乐和古典音乐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课开始同学们都说你们只爱听通俗音乐,甚至有同学认为就没必要听民族音乐和古典音乐。通过刚才我们共同的探讨,你对通俗音乐与民族音乐和古典音乐有了新的看法吗?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生:我觉得不同年龄的人有不同的欣赏风格,我们年轻人还是喜欢听通俗歌曲。师:那么是不是民族音乐和古典音乐就不要听了呢? 生:不是,我们也应该接触民族的和古典的音乐,增加音乐素养。

师:说的真不错。还有谁说说?

生:我觉得多听民族音乐能让我们更深层次的了解通俗音乐,而不是肤浅的听听通俗音乐。

师:你说的真棒!同学们的思维都很活跃,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其实我国的通俗音乐都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打上了中华民族的印记。比如周杰伦的《龙拳》《双节棍》,都有中华民族的因素在里面。民族音乐、古典音乐和通俗音乐我们都应该去接触,去了解.这样也可以提高你们的音乐涵养。

(五)、活动

师:现在不是有很多通俗歌手民歌用通俗唱法来翻唱,比如:教师范唱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民歌版和通俗版,这不是正说明了民族音乐经久不衰的魅力吗?!我们也来.试试把民歌改成通俗唱法来演唱。

出示《青春舞曲》,师范唱。可以用你所喜欢的通俗音乐的形式。RAP,R&B..学生练习。学生表演。

1、一个女生用通俗唱法唱。

2、一个男生用RAP的形式唱。师为其用爵士鼓伴奏。师:如果我为你举办一场音乐会,名字就叫“超越周杰伦”,好不好?!

同学们的表现真让我感到你们不仅会发现美,体会美,更能创造美。也给老师带来了美的体验!希望你们今后能多关注各种音乐,课的最后我们再来欣赏一段音乐。(课件),这是一段爵士音乐,是外国通俗音乐的一种。

六、总结

今天我们一同进行了通俗歌曲的赏析,从赏析当中我们了解了通俗歌曲的含义、特点和唱法,同时也了解了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简史,同学们对歌曲的赏析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七、教学反思

本着“普遍参与与发展个性”的教学原则,重视音乐的实践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创造意识,激发学生参与音乐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创造意识,从而获得审美体验和学习音乐知识技能相结合的基本方法。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来发展个性化的特点,增强学生表现音乐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让学生熟悉并演唱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一些优秀歌曲,从而受益终身。

6.哲学与人生第八课教案 篇六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音乐

2、课时:3课时

二、教学课题

本节课是学习人音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第八单元《丰收歌舞》第一课时中的歌曲《桔梗谣》与欣赏歌曲《丰收》。

三、教材分析

歌曲《桔梗谣》是一首曲调优美、带有舞蹈性节奏的朝鲜族民歌。“桔梗”是朝鲜族人民爱吃的一种野菜,因此取名《桔梗谣》。歌曲采用3/4节拍,音乐轻快明朗,富有韵律感。歌曲是由七个乐句组成,生动地塑造了朝鲜族姑娘在桔梗丰收的季节里勤劳活泼的形象。歌曲是G调对于小学生来说音比较高,所以在本教学中改为F调。

1、设计意图:

《丰收》这节课主要体现了劳动人民在丰收季节的喜悦之情。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各自欢庆丰收的特点,其中本课中的《桔梗谣》就是朝鲜民族表现丰收情景最具代表性的歌曲。引导学生从聆听、演唱、表现中感受朝鲜族音乐的美感,在律动中了解三拍子音乐颇具起伏感的内在韵律感,学会用歌舞表达这份丰收喜悦之情,边歌边唱,在歌舞中体味《桔梗谣》的轻快明朗,及朝鲜人民的乐观、向上。

2、教学目标:

1、通过歌舞的形式表达劳动人民的喜悦心情。

2、边歌边舞表演《桔梗谣》。

3、聆听民歌《丰收》以即兴舞蹈表现丰收的喜悦之情

3、教学重难点

重点:①通过歌曲学习、欣赏了解劳动人民庆丰收的喜悦之情。

②边歌边舞演唱《桔梗谣》。

难点:了解丰收的喜悦之情

4、教具准备:在百度中找合适的图片、动画制作出PPT多媒体课件

5、学情分析

本节课授课的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各种民族风俗和歌舞不是很了解,但是三年级学生天真活泼,好奇心强,对新鲜的事物有着求知欲望。在这学生通过各种形式了解《丰收》的含义。

四、教学方法

为了突破这节课的重难点,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丰收的喜悦,我利用图片的形式进行教学,简单、生动地方式渗透教学。通过歌曲的学习和各种音乐视频的欣赏,学生们感受到丰收歌舞的含义。

五、教学流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感受:学生坐下后有意识地带动学生拍打歌曲的重拍。课件播放桔梗谣的伴奏。(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歌曲的强拍,为后面学习歌曲做铺垫。)

(二)体现丰收的喜悦之情

1、观看农民丰收的图片。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在这个丰收的季节里,我们劳动人民脸上有什么表情、手上有什么动作?”——课件播放(通过百度图片搜索:农民丰收。找到多个农民丰收时开心的图片。

(多么美丽哟,多么可爱哟,这也是我们的劳动生产)

2、引出“劳动人民的喜悦之情”的歌词——“多么美丽哟,多么可爱哟,这也是我们的劳动生产”(生唱并感受抱着大鱼的心情)

师:“农民们非常的高兴,手捧着他们的劳动成果。看到这么多的劳动成果,我也忍不住想表达一下自己的喜悦之情——多么美丽哟„„”(请一位同学来表现一下)

学生表现喜悦之情。(设计意图:通过图片感受农民的喜悦,学生自己边唱边体会这一喜悦的心情。)

(三)引出歌曲

1、“多么美丽哟,多么可爱哟,这也是我们的劳动生产”引出歌曲。师:“刚才老师唱的那句歌词可是出自我国的一个民族歌曲哦,你们看看这幅图,能不能判断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啊?”(通过百度搜索图片如图:朝鲜族)

2、朝鲜族丰收的代表歌曲《桔梗谣》。听歌曲《桔梗谣》——课件播放(通过百度图片搜索及制作:与桔梗有关的图片。学生边看边听的过程中了解桔梗的花、叶茎。最后成推的桔梗丰收景象结束。如图)

(设计意图:通过听《桔梗谣》和图片的观看,学生了解了桔梗的同时,感受农民丰收到喜欢的菜桔梗时喜悦。)

3、学生看着图片上的桔梗丰收,把农民的喜悦之情唱出来。“多么美丽哟,多么可爱哟,这也是我们的劳动生产”

(四)学习歌曲

1、完整的听歌曲——课件播放音乐(把原本G调的音乐用Cool Edit软件制边唱边作成学生合适的音高F调)

师:“现在我们看着歌词,把歌曲听一遍。”

2、对唱 师:“同学们,我们来个对唱,老师唱前面部分,你们把丰收的喜悦之情唱出来。”

3、理解歌词——课件出示图片(把歌曲分成7句的歌谱,如图)

师:“这首歌曲总共有七句,我们都知道6、7表

现了劳动人民的喜悦之情。现在老师把这首歌曲唱一下,你们看看那几句告诉你们桔梗丰收了?”

生:“2、3、4句”(白白的桔梗哟长满山野,只要挖出一两棵,就可以满满地装上一大筐。)

4、对唱(先师唱丰收景象、生唱其它;熟练后交换唱。)

5、生唱全曲——课件播放音乐(把原速的歌曲用Cool Edit软件制,调慢速度适合学生刚学习)

6、欣赏歌舞,朝鲜人民欢庆丰收场景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个用朝鲜语演唱的《桔梗谣》,你们欣赏一下,学习朝鲜人民怎么边歌边舞欢庆丰收的。”师:“哪个同学来示范一下她刚刚从视频中学到了哪个舞蹈动作?”(引导学生用这些动作给桔梗要伴舞)

7、生边歌边舞唱全曲 师:“同学们,让我们也一起来为朝鲜人民的丰收而欢歌热舞吧!来我们大家一起一边舞蹈一边唱着我们的《桔梗谣》”

8、熟悉歌曲后加速 师:“同学们,你们做的真好。我们把速度加快,让我们再激烈一点,欢腾起来吧!高歌跳起舞来吧!”

师生共舞

(五)拓展——欣赏《丰收》

(六)小结

1、学到了什么? 师:“同学们,时间非常快,我们的课就要结束了。在结束前我想请同学们告诉我,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生:“„„” 师:“劳动人民非常热爱自己的劳动成果,我们也要学会珍惜热爱自己的劳动成果。”

2、边歌边舞离开教师 师:“同学们让我们大家边歌边舞的把《桔梗谣》表演给各位老师看,然后我们再排队出去。”

六、反思:

我讲的是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八课《丰收歌舞》,本节课重点是通过学唱歌曲《桔梗谣》及聆听歌曲《丰收》了解农民丰收的喜悦之情。这是一节充满动感与活力的课,对于小学三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说不如去看,简单的几组图片,就能把他们的感观调动起来。通过对图片的感知,能非常快地体会到了图片中农民们的喜悦心情,由心地去歌唱。

学生在好活动、爱表现、善模仿等特点下。我与学生进行了师生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一句我一句,很快地学生学会了歌曲《桔梗谣》。一段金美儿演出的歌曲《桔梗谣》,学生很快地从中学到了一些简单的舞步,并能边歌边舞地表现对丰收的喜悦之情。

7.四年级音乐上册第八课教案 篇七

名曲回放——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

一、教学内容

1、《引子和狮王进行曲》

2、《公鸡和母鸡》

3、《动物狂欢节》之五

4、《袋鼠》《水族馆》

5、《终曲》

二、教学目标

1、欣赏《引子和狮王进行曲》,能拍击引子的节奏并背唱音乐主题

2、欣赏《公鸡和母鸡》,能随着音乐做律动

3、欣赏《袋鼠》《水族馆》,能听辨演奏乐器

4、欣赏《终曲》,能用合作的方式对音乐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做模仿,并作出简单的评价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背唱主题旋律

难点:音乐要素对于音乐形象塑造的作用

四、课时安排:五课时

五、教学准备

教学反思:

学生能在欣赏活动中感受“狮子”的威风凛凛,自己跟随乐曲情绪自由地创作动作来表现狮王的形象。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动物狂欢节》之二《公鸡和母鸡》

1、播放公鸡和母鸡的叫声。

2、请个别学生出来模仿公鸡、母鸡和小鸡等各种鸡的叫声,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3、欣赏《公鸡和母鸡》

4、播放乐曲——《公鸡和母鸡》。

5、学生分组讨论:

(1)母鸡报蛋的主题出现了几次?是用哪些乐器演奏的?

(2)体验音乐是怎样用读顿音、重音、装饰音表现母鸡报蛋的?(学习巩固顿音记号“▼”的用法,再次感受乐曲中模仿母鸡报蛋的音乐中顿音、重音、装饰音所起的作用。)

(3)播放《公鸡和母鸡》,学生跟随音乐律动。要求听到主题中的同音反复时低下头,听到高音时抬起头,4、播放《地狱中的奥菲欧》的序曲片段 欣赏后思考:

(1)这首曲子与《乌龟》一曲,有什么相同之处?(回答:乐曲的旋律是相同的。)

(2)是什么原因造成音乐形象的截然不同?

5、小结:速度、力度的改变是造成音乐形象改变的重要因素。

三、拓展

通过欣赏此组曲,激励学生爱护生物资源,为保护地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小结

教学反思:

有的学生模仿得很象乌龟,我认为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是很强的,如果加以引导,他们会发挥得淋漓尽致。

第四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动物狂欢节》之五《大象》

1、播放乐曲《大象》,请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欣赏后提问:

(1)乐曲的速度是快还是慢?(2)用的是高音区还是低音区?

族管》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以猜谜的形式导入袋鼠、鱼这两种动物的形象,利用多媒体出示谜面,请学生们猜。

2、播放《袋鼠》、《水族管》

(1)要求学生闭上眼睛聆听这两首乐曲,然后分辨出哪首是《袋鼠》,哪首是《水族管》?

(2)欣赏后提问:音乐给了你怎样的感觉,使你能辨别得正确?

3、点击多媒体出示钢琴、长笛、提琴和钢片琴的图片。(1)请学生从屏幕中选出,哪些是《水族管》使用的乐器,哪些是《袋鼠》使用的乐器?

(2)点击图片分别欣赏各个乐器的音色和其演奏的乐曲主题。学生随着音乐中不同乐器的出现,分别模仿钢琴、长笛、提琴和钢片琴的演奏动作。

4、再次听赏《水族管》,学生分成若干组随音乐进行活动。

四、《动物狂欢节》之十四《终曲》

1、请同学们回忆之前欣赏过的公鸡、母鸡、袋鼠、乌龟……音乐。

8.哲学与人生第八课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学会制作台历的基本方法(剪、折、画等)和步骤

2、培养细心制作的习惯

3、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台历基座的制作(平衡、美观、创新)教学难点:台历的美化

教学准备:台历或者挂历实物1-2件,示范用工具材料

一、我国古代计时的四个单位

我国古代计时的4个单位是:时、更、点、刻。

1、时,也称时辰。古人把一昼夜分为12个时辰,用12地支表示,每个时辰等于现代的2个小时。古时与现时对照:子时从夜间11时到次日凌晨1时,丑时从1时到3时,寅时从3时到5时,依此类推,每隔两小时分别为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戊时、亥时。

2、古人将夜里的时间还分为更和点。一夜等分为五更,1更也等于现在的2个小时,从晚上七时开始起更,一更指7时至9时,二更指9时至11时,三更指11时至次日凌晨1时,四更指1时至3时,五更指3时至5时。又将一更分为五点,古代的1点合现代24分钟。例如古代人说的“三更二点”,就是指夜间11时48分。

3、古人还将一昼夜等分为100刻,一刻合现在的14分24秒。古语中的“顷刻”、“少顷”,均指很短的时间。

二、日历的由来

我国始有历法大约在4000多年以前。根据甲骨文中的一页甲骨历,证明殷代的历法已具有相当的水平,这一页甲骨历是全人类最古老的历书实物,这页甲骨历也就叫日历。

但真正的日历产生,大约在1100多年前的唐顺宗永贞元年,皇宫中就已经使用皇历。最初一天一页,记载国家、宫廷大事和皇帝的言行。皇历分为12册,每册的页数和每月的天数一样,每一页都注明了天数和日期。发展到后来,就把月日、干支、节令等内容事先写在上面,下部空白处留待记事,和现在的“台历”相似。那时,服侍皇帝的太监在日历空白处记下皇帝的言行,到了月终,皇帝审查证明无误后,送交史官存档,这在当时叫日历,这些日历以后就作为史官编写《国史》的依据。

后来,朝廷大臣们纷纷仿效,编制自家使用的日历。至于日历以后又发展成挂历、台历等各种形式,只是近一个世纪的事。

9.人教版道法八下第八课第1框教案 篇九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教材第八课维护公平正义中的第二课时公平正义的价值,第八课主要帮助我们理解公平正义,而本框是认识公平正义的开始,本框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公平、正义的内含,公平正义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公平行为,什么是不公平行为,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声张正义,从而完成课标中对学生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这方面的要求。

【学情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追求逐渐提高。而八年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的塑造阶段,因此对帮助学生了解公平正义的真正含义显得较为重要。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了解公平正义的含义、要求及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公平意识,形成正义感。

【课程标准】

本节课对应的课程标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在集体中成长”,具体的课程内容标准是 “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

【教学目标】

1、通过案例分析,知道公平的含义,理解公平对个人和社会的作用,在生活中能过坚守公平,增强自己崇尚公平、追求正义的情感。

2、通过互动探究,知道正义的内涵和维护正义对社会的重要意义,学会守护正义的方法,能够在生活中以自己的勇气和智慧维护正义,面对不公平和非正义行为敢于说“不”。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公平的作用、正义的价值。难点:公平、正义的内含。【教学方法】

/ 6

情景教学 案例分析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老师活动:同学们好,我们在上课之前先欣赏一首歌曲,(老师PPT播放音乐),这是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的主题曲,那么大家思考一下,百姓心中有杆秤,这把秤象征了什么呢?

学生活动:欣赏音乐,思考并回答。

老师总结: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这把秤象征了公平正义,刘罗锅是有名的清官,老百姓心中的这把秤,更是突显了刘罗锅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公平正义的好事。接下来我们一起进一步学习公平正义。

任务一:通过案例分析,知道公平的含义,理解公平对个人和社会的作用,在生活中能过坚守公平,增强自己崇尚公平、追求正义的情感。

探究活动一:

古时候,一位父亲临终前要把四锭等重的黄金分给三个儿子。三个儿子中,大儿子精明能干,为赚取这四锭黄金出力最多;二儿子能力一般,但很有孝心,父亲生病时端茶送药,最得父亲喜欢;三儿子身残体弱,为人善良,父亲最担心他以后的生计。假如你是这位父亲,你会怎样分配这四锭黄金?结合“分黄金”的故事,谈谈你对公平的看法。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并回答。

老师总结:(1)三个儿子每个人一锭,还有一锭分给老三,原因是老三身残体弱,为人善良。(2)公平就是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探究活动二:

/ 6

依据你对公平的理解,请结合教材对上图中的行为和政策进行评价。学生活动:探究思考并回答。

老师总结:左图中“请朋友帮忙摆平”,这种行为违背了规则公平原则,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也是法律不允许的行为。右图中“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帮助困难家庭和地区的孩子享受公平的受教育权利,这是一种机会公平。因为受教育权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所以要求党和政府为他们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通过以上两个探究我们可以得出:(1)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2)公平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等。权利公平,要求每个人依法平等参与社会活动;规则公平,要求每个人受到行为规范的约束;机会公平,要求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探究活动三:

老师过渡:学习了公平的含义和内涵后,公平有什么作用呢?接下来我们观看一个视频,然后谈一谈公平的价值是什么。(老师PPT播放视频)。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并讨论分享。

老师总结:(1)对个人而言,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不仅能保证个人应得的利益,使个人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而且能让人感受到尊严,从而激发自身潜能,提高工作效率。(2)对社会而言,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公平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公平有利于营造更好的竞争环境,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探究活动四:

在讨论什么是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时,同学们用关键词的方式给出了自己对行为特征的描述,请你来续写。

/ 6

学生活动:组织词语并回答。

老师总结:正义行为,如:光明磊落、忠心耿耿、兢兢业业、高风亮节、正人君子、精忠报国、赤胆忠心、忧国忧民、见义勇为、秉公执法、公正廉明等。非正义行为,如:偷鸡摸狗、同流合污、贼眉鼠眼、小偷小摸、含血喷人、不择手段、阴谋诡计、造谣惑众、遮人耳目、装神弄鬼等。正义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一般而言,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反之,凡是阻碍社会进步、破坏公共利益的行为,就是非正义的行为。

任务二:通过互动探究,知道正义的内涵和维护正义对社会的重要意义,学会守护正义的方法,能够在生活中以自己的勇气和智慧维护正义,面对不公平和非正义行为敢于说“不”。

探究活动五:桂某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症。为了治病,他花光了积蓄,家庭也几乎被拖垮。当地政府了解桂某的情况后,不但为他办理大病救助,报销70%的医疗费用,而且将其纳入低保。在社区干部的帮扶下,桂某和妻子开了一家商店,生活状况得到改善。上述事例对你理解正义有什么启示? 学生活动:互动探究并回答。

老师总结: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它要求人们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证其有尊严地生存。

可以得出正义的要求,作为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要求依法保障人们的正当权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要求人们分辨是非,惩恶扬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要求人们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证其有尊严地生存。

探究活动六:

/ 6

国家建立上述制度有什么意义? 学生活动:互动探究并回答。

老师总结:根据同学们的一起探究我们可以得出:

国家建立和完善上述制度有利于保障正义。有了正义的制度,能够保证收入分配更加公平,让每一个人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即使是社会弱势群体,也能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社会的关爱,让其有尊严地生存。

也就得出了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知识点: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正义作为人类社会的理想追求,往往被当作评价社会制度的价值标准。制度的生命在于正义,制度的效用在于保障正义。有了正义的制度,即使是社会弱势群体,也能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社会的关爱。

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正义,有利于恰当地调整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社会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阅读感悟

为促进社会和谐,保障公平,国家采取了一些重大举措,使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医疗方面,我国编织了世界最大的全民医保网,建立了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养老方面,全国大部分省份建立了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津贴制度。文化教育方面,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实现免费开放。

拓展空间

办一期以践行平等为主题的板报活动目的增强法治观念;增进对践行平等重要意义的认识。活动要求主题鲜明;内容健康;形式新颖;知识准确;材料运用恰当活动步骤。

/ 6

1.通过报刊、网络、音像制品等多种渠道搜集有关践行平等的案例和漫画作品;鼓励原创。

2.在教师指导下;筛选典型案例和漫画作品。

3.以典型案例和漫画作品为素材;结合教材内容;设计若干小栏目;完成板报效果评价。

1.你看了同学办的板报后对践行平等有何新的认识? 2.你打算在家庭和学校生活中如何践行平等? 【板书设计】

10.民族理论第八课教案 篇十

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掌握了解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民族风俗习惯方面的有关的知识以及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采取的方针、政策、措施,提高学生对少数民族的认识,懂得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的意义。

2、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的含义、作用以及党和国家的对少数民族的方针政策。对学生进行热爱中华各民族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我国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和民族风俗习惯的情况和作用是本课重点。

2、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和民族风俗习惯采取的方针政策是本课难点。

教学手段方法:

1、使用现代教学手段

2、使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和讨论式教学方法相结合、讲解式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方法相结合。

教学课时:

两个课时时间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重视和保障少数民族文字的使用和发展

一、我国少数民族文字的基本情况

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种类很多,约有80种左右,除满族和回族通用汉语外,其他民族都有本民族的语言。我国少数民族使用语言基本情况:

1、使用本民族语言,兼通其他民族一种语言。

2、民族的部分成员或几乎全体成员放弃了原来的民族语言而专用其他民族语言。

3、民族内部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

按着谱系分类法分别属于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印欧语西和南岛语系等五类。使用汉藏语系的30个民族,使用阿尔泰语系的18个民族,使用南亚语系的3个民族,佤族、布朗族、德昂族,使用印欧语西的2个民族个民族,俄罗斯、塔吉克死,使用南岛语系的1个民族个民族,高山族。朝鲜族、仡佬族语言没有确定下来。我国21个少数民族有自己的文字,包括蒙古、藏、傣、锡伯、朝鲜、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柯尔克孜、塔塔尔、俄罗斯、彝、纳西、苗、景颇、傈僳、拉祜、和通用汉文的回、满、黎、畲族等。我国少数民族文字基本上一个民族使用一个文字,但也有的一个民族使用几种文字。我国少数民族使用文字中有原始的形象表意文、有音节文字、字母文字。

内蒙古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蒙古族,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内蒙古、巴尔虎-布里亚特、新疆维拉特三种方言,回鹘文的基础上创制的。分布在中国、蒙古和俄罗斯。新疆蒙古族用托忒蒙古文。达斡尔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居住分散,形成布特哈、齐齐哈尔、新疆三种语言,没有自己的文字。鄂温克、鄂伦春属于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这两个民族语非常接近,都有15个原音和18个辅音,但没有文字使用汉文和蒙文。

二、语言文字在民族发展中的作用

1、共同的语言是民族的基本特征之一。

2、民族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3、民族语言文字是民族差别长期存在的表现和反应。

4、民族语言文字对民族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三、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

马克思认为:民族语言文字平等是民族平等的重要标志。这是

说明:

1、各民族语言一律平等

2、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

3、提倡和赞助各民族人民在自愿的基础上互相学习语言文字 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少数民族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自由的政策。1938年,毛泽东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尊重个少数民族的文化、宗教、习惯,不但不强迫他们学汉文汉语,而且应赞助他们用各族自己语言文字的文化教育。我国《宪法》中明确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二十一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执行职务的时候,依照本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的规定,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语言文字;同时使用几种通用的语言文字。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四十七条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应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审理和检察案件,并合理配备通晓当地通用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人员。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提供翻译。法律文书应当根据实际需要,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文字。保障各民族公民都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

为了实施法律规定,设立了少数民族文化、新闻、出版、翻译、影视作品发行等方面的管理机构和事业单位。还有少数民族地区

学校实行“双语”教学。

第二节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保持和改革

一、民族风俗习惯

1、概念:

民族风俗习惯是指各民族在生产、饮食、起居、服饰、娱乐、节庆礼仪、婚姻、丧葬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本民族内通行的各具特色的传统性的喜好、风气、习俗、禁忌等。

2、民族风俗习惯

民族风俗习惯是随着民族形成、发展而逐渐形成和演化的。它是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反应。它体现了民族历史传统和心理感情,是民族心理素质的重要表现。主要有节庆娱乐方面,比如藏族“过新年”、苗族的“吃新年”蒙族的“那达慕大会”。居住习俗方面,比如西南少数民族房屋建筑、西北民族地区土木结构的平顶房屋、蒙古包、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人住的“撮罗子”等。衣着方面,比如藏族、满族、蒙族、壮族服饰等。婚姻方面,我国少数民族大多数实行一夫一妻制。比如蒙族、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实行一夫一妻制的氏族外婚。丧葬方面有火葬、水葬、风葬、土葬、野葬、塔葬和天葬。

二、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及作用

1、民族风俗习惯对各民族的发展进步有着重要作用。

2、民族风俗习惯对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具有推动作用。

3、民族风俗习惯对民族关系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

1949年的《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中,都明确规定: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本民族的风俗习惯的自由。保持或改革的理解:

1、有利于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风俗习惯,应该保持和提倡。比如摔跤、赛马、射箭、划龙舟、唱歌跳舞自、由谈恋爱等健康的风俗习惯。

2、对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没有多大防碍,或者生产上没有影响,但对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会有多大的防碍的风俗习惯,应当倾听少数民族的意见,有本民族人民自己决定保持或改革,其他民族应尊重其自由。比如饮食嗜好、服装打扮、民族爱好。

3、对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害,妨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风俗习惯,要进行耐心地说服教育,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教育水平逐步加以改革。比如包办婚姻、男尊女卑、旧法接生、封建迷信等。

党和国家采取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本民族的风俗习惯的自由政策的原因:

首先,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体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一

个重要方面。

其次,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尊重民族感情和自尊心的的问题,所以尊重就不能以自己民族的风俗习惯为标准,更不能一个人的主观好恶而感情用事。

教学作业:

1、2、论述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方针措施。请您讲出三个以上少数民族的婚姻风俗习惯。

教学小结:

上一篇:英文自荐信 模板下一篇:耳朵上的绿星星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