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在柏林》课文原文及教案(10篇)
1.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在柏林》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一
一个人民教师可以通过教案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实施可行的评价方案,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草原》课文原文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有时候都静立不动,好像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还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啊!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草原》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毯、陈”等9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绿毯、渲染、勾勒、拘束、羞涩、摔跤”等词语。
2.自读感悟,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受到美的熏陶。
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4.通过理解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5.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9个生字,理解“绿毯、渲染、勾勒”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3.品味课文美景,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具准备
课件:歌曲《天堂》、老舍先生简介、词语解释、草原风景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教师播放腾格尔的歌曲《天堂》,请同学们欣赏。
2.播放完毕后谈话导入:这首歌唱出了什么地方的美丽景色?对,是草原。你们一定知道咱们今天要上哪一课了。(板书课题:草原)学生齐读课题“草原”。请同学们分小组交流一下自己课前了解到的关于草原的资料,谈谈自己对草原的感知。
今天,我们就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走进那辽阔的大草原。
2.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老舍,原名舒庆春(18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正红旗人,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他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曾经产生过较大的国际影响。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四十多年前,老舍先生到内蒙古草原参观访问,记录了当时在草原上的所见所感。今天,我们就紧随老舍先生的脚步,走进“草原”,感受大草原无与伦比的美丽风光和淳朴热情的民族风情。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1)翠色欲流:欲流,快要流出来。形容绿色浓润得像要流淌下来似的。
(2)渲染: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染画面,使它分出层次,以加强艺术效果。比喻夸大地形容。
(3)洒脱:(言谈、举止、风格)自然,无拘无束。
(4)迂回:回旋,环绕。
(5)一碧千里:千里,形容宽广。形容十分广阔的一片绿色。
(6)襟飘带舞:衣襟和裙带迎风飘动。
(7)鄂温克: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内蒙古和黑龙江省。
(8)羞涩:有点难为情的样子。
(9)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
(10)勾勒:用线条画出轮廓。
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想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草原的?是按照什么顺序将材料串接起来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
4.教师总结。
(板书:初见草原--迎客--待客--话别)
四、细读课文,品味美景
1.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文章第一自然段,想想草原的景色到底美在哪里,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画出有关句子,并想一想这些语句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学生作批注,自我品读探究。
3.学生小组交流自学结果,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交流自己的感受。
4.教师根据交流结果归纳:(先写看到草原的景象,抓住天空、空气、小丘、平地、羊群这些景物按照从天空到地面,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来写的。后写产生的感想。)作者又是怎样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生动的语言来描绘草原的美丽景色的?
教师重点导读并理解以下语句:“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句话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体会比喻的生动形象。)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这句话写的是草原的美丽风光给作者留下的深深感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草原的感叹和赞美。)(板书:风光美)
五、图片展示,欣赏美景
多媒体出示“草原风景图片”,用草原歌曲《请到草原来》或《我和草原有个约定》《辽阔的草原》等配乐,学生用感官来感受草原的美景。
六、课堂总结,布置背诵
1.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跟随老舍先生一道欣赏了草原上的美丽风景,我想大多数同学可能都有一种冲动,就是想马上到大草原去看一看,去呼吸清新的空气,去仰望蔚蓝的天空。让我们把这一切记在脑海中吧。
2.请同学们课下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探究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增强热爱草原和草原人民的感情。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检查,指名学生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2.谈话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领略了大草原的美丽风光。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跟随老舍先生走进蒙古族人民的蒙古包,去感受一下蒙古族人民的热情与友好。
二、“初入草原”,感受“洒脱”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指名读,说说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重点理解“洒脱”:
(1)“洒脱”这个词结合上下文来看可换成什么词?(自由、无拘无束……)
(2)从哪些语句看出“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3)教师描述,学生感受:“洒脱”就是没有红灯绿灯的障碍,没有行人车辆的拥堵,却有一路翠色欲流,尽收眼底,却有那忽飞忽落的小鸟相伴,这是令多少人向往的呀!
(4)指导朗读,表现“洒脱”:看谁能读出这种洒脱的感觉,大家来比一比,赛一赛。
三、深读感悟,体会热情
1.导入:草原的美景,令人陶醉;行车的洒脱,令人向往;而草原的民族风情,更是令人难忘。让我们跟老舍先生一道,走近蒙古包,去会会蒙古族同胞。
2.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思考: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的特点,你想用什么?(热情好客)
3.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学生回答,教师指导纠正。
4.请同学们试试看,在这些词语的前面加上一些用“情”字组成的词,是不是会让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草原人民那滚烫的心呢?(板书:人情美)
迎接、相见、款待、联欢、话别
(1)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读完后,与小组的同学一起想想,把这些词语加在哪个词的前面最合适。
(2)学生自由发言填词,教师点拨指导。在课件上完成填空,依次填上:热情激情盛情尽情深情
(3)交流小结:
热情迎接 激情相见 盛情款待 尽情联欢 深情话别
(板书:热情迎接 盛情款待 深情话别)
5.我们按照老舍先生访问草原的顺序,来一步一步地感受草原人的深情?
(1)热情迎接:
①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这份热情?
“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来得真快,表现了草原人民迎接远方的客人的急切心情。
“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为什么用“彩虹”来比喻?——不仅是因为穿着各色的衣服,更重要的还是比喻一种热情。
“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想象当时车和马相遇的情景,如果你在场,会有什么感受?
②草原人民扑面而来的热情令人感动,你能否读出草原人民的热情?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激情相见:
①你能否想象当时的相见是怎样的情形──学生即兴表演,教师随机采访:刚才你们说了些什么?你听得懂蒙古族语吗?如果你听不懂,你认为他们在说什么?
②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激动、兴奋之情。
(3)盛情款待:
①主人们拿出些什么款待远方的来客?
②除了吃的、喝的,还不忘以歌助兴,宾主无拘无束,其乐融融。
③有感情地朗读。
(4)尽情联欢:
①联欢的项目有什么呢?
②说明:这些都是蒙古人最喜爱的传统项目,是能骑善射、能歌善舞的蒙古人力与美的展示。
(5)深情话别:
①出示课件:“背景为夕阳西下的草原,难舍难分的离别音乐(蒙语演唱的《蒙古人》)”响起。
②教师导引:夕阳西下,宾主双方站在蒙古包外,望着那一望无际的草原,就要分别了。耳边,悠扬的马头琴声、质朴高亢的蒙古民歌还在回响;嘴里,喷香的奶茶、鲜美的羊肉,回味无穷;脑海中,那雄健有力、明快强烈的蒙古舞蹈依然历历在目。手握着手,那样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那可真是──依依不舍,难舍难分(引导学生说出表示舍不得离别的成语)。
③这正是──“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这句话表达了怎么的感情?(这句话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的深厚情谊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让我们带着依依惜别之情集体朗读这句话。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课文具体写了作者见到的草原美景和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远道迎客、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草原的风光美和蒙古族人民迎客待客的人情美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草原上的美丽风光让我们深深陶醉,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更使我们深受感动。民族团结互助是大家共同的心愿。同学们,让我们为中华民族团结大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2.作业
(1)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
(2)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草原》教学反思
《草原》这一课是一篇叙事性散文。课文着重记录了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在我个人看来,这篇课文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注定了学生要有一定的理解能力。而老舍先生的文章含义又较深,对学生来说有是一个大的挑战。在讲课之前,我还犹豫再三,担心学生不能抓住散文的特点而理解文章的“神”。而一节课下来却出乎我的意料,学生在课上的表现把我的担心全都打消了。学生们那独特的见解,那入境入情的想法,有时连我这个老师都自愧不如。
回忆教学前的准备及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这节课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引发学生兴趣,为学生主动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感情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在第一课时我范读了全篇课文,在范读中学生改变了看法,不由自主的也读起了课文。从而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为深入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创造了时空。
文章篇幅较大,课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民族之间的团结友好。那么我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课文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有关景物的描写则放在了第一课时中,这样整节课学生学习、交流的时间较充裕,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
三、学生主体在反复读中理解,在反复说中明理。
读是学习理解课文的必要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凡是朗读能力强的孩子理解能力一般也很强。在学习《草原》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围绕“草原上的人留给了你怎样的印象”一题展开学习。在学习中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和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给学生创造再造草原意境的气氛。教师设计了个人读、小组读、默读、集体读等等读书形式,让学生在读中走进课文,从而真正理解课文。学生一旦读进去了,那么理解起来就不会那么困难。
小组交流、全班讨论,使学生对草原的认识逐渐清晰深刻。
让学生尽可能的发表自己的看法,理解别人的看法,从而使思维更广阔,认识更深刻,学生之间的互议和交流使学生的理解更全面,同时也促进了全员参与,提高表达能力。
正是有了读和说的铺垫,学生的理解才那么到位。每个学生都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加以汇报,在汇报中全班学生没有丢掉一个知识点,蒙族人民的热情好客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一难点自然突破。
在这节课中我也找出了自身的问题。
一、课后练习中的读读写写落实不够。读读写写中的很多词正是重点句中的重点词,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景理解词义,而不应局限于第一课时中单纯的句词。
二、低估了学生的能力。
课前总担心学生理解不透其实学生的能力很强,只要做法得当,学生会理解到位。
2.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在柏林》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二
课文原文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在20世纪100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百万年的总和。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100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人类生活的舒适、方便,是连过去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1923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现在,这句话依然适用。回顾20世纪的百年历程,科学的确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为人类创造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
知识点
字词学习
字:迹、腾、雾、纷、梨、善
词:依赖(lài)、农耕(gēng)、船舶(bó)、哲(zhé)学、潜(qián)入深海
重点句子
1.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百万年的总和。
2.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3.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qián)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bó)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4.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5.回顾20世纪的百年历程,科学的确是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神话,科学正在为人类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
中心思想
呼风唤雨引申为能够支配自然,课文借用这个形象化的说法表明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从而激发广大少年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段落大意
《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课文作者追随历史前进的步伐,首先指出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然后设置两个设问,说明科学技术造就了这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最后采用对比和举例的方法进行阐述。
教材解读
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文章的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课文开篇气势恢宏,第一段只有一句话,以毋庸置疑的口吻说明了一个事实: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作者借神话故事中神仙道士运用法力“呼风唤雨”的本领比喻20世纪与以往的不同。
第2自然段,课文连续运用两个设问句,强有力地说明,正是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地“发现”和“发明”,才使神话中的“呼风唤雨”变为现实,使人类的生活得到了大大的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百万年的总和,阐明了科学技术对改变人类生活的现实意义。
第3、4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段。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列举具体事例巧妙地揭示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意义:没有科学技术,人类只能顺从自然。人们生活在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社会”,只能在神话中“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但是拥有了科学技术,人类就能改造自然,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上天入地、咫尺天涯已不再是神话,现代科学技术把广博的地球浓缩成了小小的“地球村”,“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可见科学技术对改变人类生活的作用十分巨大。
第5自然段中,作者引用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的名言,点明文章的主旨:科学技术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它将使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二是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
3.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在柏林》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三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张骞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丝绸之路等基本史实,使学生初步掌握我国古代历史上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和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过程。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归纳、知识迁移等能力以及组织表达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组织教学,创设历史情境,扩大知识视野,提供丰富的历史学习材料,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和心灵体验。设计多种类型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与相关的地理知识相衔接,初步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思维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走向世界之路,也是古代中国得以与西方文明交融交汇、共同促进世界文明进程的合壁之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张骞为报效祖国不屈不挠、勇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开拓进取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导学过程】
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情景导入】
教师展示西部优美风景导入:
师:看到黄沙万里的大漠,优美的吐鲁番,神秘的天池,此时此刻,想必大家都想知道这块神秘的土地在哪里呢?在古代,我们把它叫做什么呢?它对于当时的中国乃至世界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自主预习】
一、张骞出使西域
1、汉初的西域
汉朝玉门关、阳关往西,今天新疆以及和新疆相邻的中亚各国,统称为西域。这里有三十六国之多。这些国家大多人数很少,最多的乌孙人口是36万。这里的居民有的经营农业,有的从事畜牧业、各国语言不同、各自独立。西汉初年,匈奴势力伸展到西域,征服了西域各国。
2、张骞出使西域
提问(1)匈奴是如何统治西域各国的?举例说明。
(2)西汉初年西汉政权与匈奴关系如何?
(3)匈按控制西域对西汉有什么影响?
(4)西汉与西域是否存在共同的利益? 老师进行讲解,并让学生结合课件及书中《张骞出使西域图》讨论上述问题,了解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掌握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大大促进了汉朝和西域经济文化的交流。(展示汉与西域的物质往来图)
3、西域督护府的建立
公元前60年,西汉在西域设置了西域都护。这是西汉派驻西域的总监护,是进行军事、行政管理的长官,其职责是管理西域事务,保护往来的商旅。这说明我国新疆和新疆以西的若干地方西汉时就已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辖,说明新疆已纳入中国的版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
请同学们谈谈你如何评价张骞? 答案提示: 第一:个人品格----具有探险精神,百折不挠的意志,强烈的责任感等。
第二:历史影响----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与西域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丝绸之路。
二、丝绸之路
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丝绸之路的路线。提问:
(1)为什么这条商路被称为“丝绸之路”?(2)丝绸之路对中国和世界有哪些影响? 在古代世界,只有中国是最早开始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中国的丝织品迄今仍是中国奉献给世界人民的最重要产品之一,它流传广远,涵盖了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种种贡献。大量的中国丝和丝织品经由此路西传,故此称作“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维持,对中西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交往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通过丝绸之路中国走向了世界和其他文明区域建立了联系,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
三、班超经营西域
到了东汉,西域的形势发生了变化。汉初匈奴分裂成南、北匈奴。南匈奴归顺了东汉。北匈奴贵族则经常率领骑兵南下掠夺,重新控制了西域,向各国勒索繁重的赋税,切断了西域和东汉的交往。为了恢复中原和西域的交往、恢复对西域的管辖,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
1、班超出使西域
教师形象的讲述班超的故事,也可由学生补充。
2、甘英到达波斯弯
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公元166年,大秦安墩王朝的使臣来到东汉,这是欧洲同我国直接友好交往的开始,这是中西交往史上的一件大事。【合作探究】
1、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时,汉与匈奴的关系如何?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张骞有没有分别达成目标?通过学习你从张骞身上学到什么?
2、为什么汉朝时从长安到亚非各国的商路被成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对汉代社会的影响有哪些?
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小结提升】
一、张骞通西域
1、西域的地理概念
2、汉与西域的联系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3、西域都护的设置
二、丝绸之路
4.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在柏林》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四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阙 通:缺;重岩 一作:重峦)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溯 同:泝;暮到 一作:暮至)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朗读并尝试背诵课文
2、积累文言词汇
3、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4、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激情
教学重点:
1、深入解读文章内容,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激情
教学难点:
1、理解和掌握大量的文言语汇
2、围绕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直至当堂成诵
教学构思:
充分突出主体性教学,通过让学生主动去探究、讨论、辨析,发表自己的见解,来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求知欲;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教师的点评与小结,使学生完成由掌握知识到发展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的过渡。通过朗读品味,培养学生赏析文章的方法以及良好的审美趣味,力求把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及素质教育的思想融入课堂教学中。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由李白诗《早发白帝城》导入。简单了解三峡知识。
作者介绍: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的地理著作,而且也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山水游记。
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懂得重点字词意思,读通读顺文章。
1、学生自由通读,选一名同学试读,其他帮助正音。黑板上补充:
阙(quē)
叠嶂(zhàng)
襄(xiāng)陵
2、选出一名同学,说一说文章意思,其他帮助纠正。黑板上补充:
自非:如果阻绝:断或:有时虽:即使良:实在肃:寂静绝:极
久绝:消失
3、学生再次自由通读,读通读顺课文,选一名同学试读,老师和同学一起对关键句划出节奏。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
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学生自由读,加以巩固,然后齐读。
三、再读课文------体会文章情感
教师伴音乐范读。同学尝试朗读,请一名同学伴音乐读,学生评点。教师指点:在朗读中学习处理语速、语调、重音的方法,达到读准字音,读顺节奏,读出感情的要求。如第二节略快,读出气势;第三节读慢,读出清幽之气;第四节略慢,读出凄美之气。
四、析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1、问:文章主要写了三峡的哪些景色?山、水
2、请男生找出三峡山的特点,以三峡的山是说句子。
三峡的山是高峻的、连绵的、怪异的、幽寂的……
3、请女生找出三峡水的特点,以三峡的水是说句子。
三峡的水是盛大的、清澈的、激荡的、凄寒的……
五、探究阅读------了解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1、这篇文章虽然既写了山又写了水,但从文章写作目的和内容来说,侧重于写什么?水
2、有一个顺序吗?
写山是为了写水蓄势,写水是从最主要的特征写起:三个时间:夏天:奔放;春冬:清幽;晴初霜旦:凄婉。
3、请学生说一说家乡横山和姑溪河不同季节具有代表性的景物特征,课后编一本集子——《家乡美》
六、背读——尝试单堂背诵(可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
七、延伸阅读——培养热爱祖国的激情
请同学说说三峡大坝竣工后景色会有什么变化?如:
大坝建成以后,在一定流域内水位会有所升高,“两岸连山,略无阕处”这一景观会有所变化,三峡上游会出现又一个秀丽的千岛湖。
大坝建成以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的情况就不会出现了,有大坝来控制水量,就可以保证水道的畅通,无论是丰水还是枯水的季节,航运都不受影响。
大坝建成以后,“回清倒影”的美景就看不到了,因为大坝蓄水会导致污染。
大坝建成之后,游客可以到达以前难以到达的山林深处,会吓走猿猴,“高猿常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景象就会消失了。
问:三峡即将发生许多变化,那么,这个新的三峡和郦道元笔下的三峡相比较,是不是就不美了呢?。
结语:其实,它们各有各的美。远去了的,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巨人;走近了的,是一个现代而又更加壮美的三峡。虽然,美丽不会永远,但文明总要进步,当眷恋之手告别千年的风彩,留下的依然是永恒的赞美。但愿同学们能多学一些知识,能有机会直接参与到对三峡的建设和管理中去,将三峡打扮得更美丽。
《三峡》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悬崖峭壁重峦叠嶂,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无法看见。
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也不如船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山峰间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峻,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就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悲惨凄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之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声凄凉得令人眼泪满衣裳。”
注释
自:在,从。
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个省级行政单位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略无:毫无,完全没有。阙:通“缺”,缺口,空隙。
嶂(zhàng):直立如屏障一样的山峰。
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非:不是。
亭午:正午。夜分:半夜。
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襄(xiāng):上,这里指漫上。陵:大的土山,这里泛指山陵。
沿:顺流而下(的船)。溯:逆流而上(的船)。
或:有的时候。王命:皇帝的圣旨。宣:宣布,传达。
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白帝:城名,在重庆奉节县东。朝:早晨。
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
虽:即使。奔:奔驰的快马。御:驾着,驾驶。
不以:不如。此句谓和行船比起来,即使是乘奔御风也不被认为是(比船)快,或为“以”当是“似”之误。(见清赵一清《水经注刊误》)疾:快。
素湍:白色的急流。素:白色的。
绿潭:碧绿的潭水。
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
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绝:极。巘:高峰。
悬泉:悬挂着的泉水瀑布。飞漱:急流冲荡。漱:冲荡。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
良:实在,的确,确实。
晴初:(雨后或雪后)天刚刚放晴的时候。霜旦:下霜的早晨。
属引:连续不断。属(zhǔ):动词。连接。引:延长。凄异:凄凉怪异。
哀转久绝:悲哀婉转,猿鸣声很久才消失。绝:消失,停止。转:通“啭”鸣叫。
巴东:汉郡名,在今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
三声:几声。这里不是确数。
沾:打湿。
5.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在柏林》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五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爱这土地》语文教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新诗的特点。
2.通过朗读、背诵和比较阅读,激发学生阅读新诗的兴趣。
3.引导学生体验新诗的意境及思想内容。
4.品味诗歌的语言特色,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学生背诵的基础上加深对诗歌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
教学难点:
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本诗的思想内涵。
教学方法:朗诵、讨论、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前先做个调查:喜欢读小说的同学请举手,喜欢读诗歌的请举手。(调查后继续导入新课),其实,诗歌是最古老的文学样式,也是很高雅的一种文学形式,她是文学女神桂冠上璀璨的明珠。美学家朱光潜说过:“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是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它种类的文学。”英国思想家培根也说过:“读诗使人聪慧。”从今天起,我们就要一起经历一次神奇而激动人心的诗歌之旅。这一节课,就让我们通过艾青的一首诗《我爱这土地》先来感受一下现代诗歌的魅力。
二、布置、检查预习作业。
1.布置预习作业(此项内容为上课前布置,或课下通过课代表布置给同学)。
(1)通过查阅资料(网络、图书等)了解作者生平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2)查字典扫清文字障碍。
2.检查预习作业。
老师在学生回答、相互补充的基础上归纳相关内容:
(1)作者生平简介
艾青(1910~),现当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自幼由一位贫苦农妇养育到5岁回家。1928年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翌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32年初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1935年出狱,翌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深挚感情,泥土气息浓郁,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
抗日战争爆发后,艾青在汉口、重庆等地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任《文艺阵地》编委、育才学校文学系主任等职。1941年赴延安,任《诗刊》主编。他在遍地抗日烽火中深切地感染到时代的精神,汲取了诗情,抗战期间成为他创作的高 潮期,出版了《北方》《向太阳》《旷野》《火把》《黎明的通知》《雷地钻》等9部诗集。诗作倾诉着民族的苦难,歌颂了祖国的战斗,渗透着时代气氛,笔触雄浑,气势壮阔,情调奋发昂扬,这是到了延安以后,创作风格所起的明显变化。抗战胜利后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副院长,负责行政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艾青任《人民文学》副主编、全国文联委员等职。著有诗集《宝石的红星》《黑鳗》《春天》《海岬上》。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直到1976年重又执笔,出现了创作的另一个高 潮。1979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出访了欧、美和亚洲的不少国家。创作有诗集《彩色的诗》《域外集》,出版了《艾青叙事诗选》《艾青抒情诗选》,以及多种版本的《艾青诗选》和《艾青全集》。诗集《归来的歌》和《雪莲》曾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新诗奖。从1936年起,艾青出版诗集达2O部以上,还著有论文集《诗论》《新文艺论集》《艾青谈诗》,以及散文集和译诗集各1本。他的作品被译成10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在中国新诗发展,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勋章。
(2)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三、研习诗歌。
1.初步感知,把握感情基调。
(1)学生齐读诗歌。
明确:诗歌是讲究节奏的,节奏是诗人根据内容的需要对语言所作的精心组合,也是诗人思想感情发展变化在诗中的体现。要体味诗歌的节奏,首先须对诗歌进行准确的断句,如“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该如何断句呢?应该断为:“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2)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呢?
学生讨论后明确: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应该是悲怆而深沉的,同学们在诵读时应把握住这种基调。
(3)放录音或教师配乐范读全诗,要求学生感受诗歌的内在节奏,把握感情基调。
明确:借助较为标准的诵读或配音诵读能调动学生诵读本诗的兴趣,从而初步地感知全诗及把握感情基调,保证教学重点得到落实。
(4)学生自由诵读,感知全诗。
2.具体研习,欣赏品味。
(解说:在具体操作中可有选择地进行,教师视学生的具体情况调整顺序,没有必要照搬。)
(1)诗中“土地”一词是否具有深刻的含义?
明确:“土地”一词在艾青诗中经常出现,可以说是他的又一生命。《复活的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旷野》(又一章)、《冬天的池沼》等,汇集着他的土地之爱。他为贫困的土地悲哀:“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在诗的结尾他写道:“中国,/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所写的无力的诗句/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在《我爱这土地》这首诗中,作者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里的“土地”,不再单纯是客观景物,而是贯注了作者主观情感。土地可以看作繁衍生长了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的象征,也可理解作者对苍老、衰弱、正备受苦难的祖国的暗示
(3)诗人对土地是怎样的一种感情?
明确:由“爱”一字可知,诗人对土地是一种热爱和眷恋之情。
(3)诗歌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明确:诗歌的第一节以一只鸟儿眷恋土地作比,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第二节一问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托出了他那颗真挚的心:“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4)学生齐读全诗,注意体会诗中蕴涵的情感。
(5)第一节诗歌当中,鸟儿除了歌唱土地,还歌唱了那些事物?
明确:还歌唱了“河流”、“风”、“黎明”。
(6)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示另一事物或较为普遍的意义,这种表现手法叫象征。我们已经知道,诗中的“土地”象征——祖国,那这里的“河流”、“风”、“黎明”又分别象征了什么呢?请简述理由。
明确: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深入到作品之中,教师千万不要越俎代庖。要放开手让学生说,他们可能说得不好,教师可联系时代背景,适当点拨,要多肯定学生,让他们尝到鉴赏的甜头。分析时要紧紧咬住“悲愤”、“激怒”、“温柔”等词语加以分析。“河流”“风”可以理解为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的象征,“黎明”可以看作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的象征,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行。
(7)自由体的新诗,不同于旧体诗,字数、停顿没有严格的限制,声音的强弱主要表现在重读的安排上。鸟儿歌唱的这四句诗中,你认为哪些该重读呢?为什么?
明确:词语的重读与否,主要是由诗歌的情感所决定的。一般来讲,能鲜明地表达出诗人情感的词语,包括中心语、修饰语,就应该重读;但对诗句的处理又可以不乏个性色彩。这个问题要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对话,并要及时追问“为什么”,从而进一步加强对诗意的理解。这四句中,“暴风雨”、“土地”、“永远”、“悲愤”、“河流”、“无止息”、“激怒”、“无比温柔”等词语应该重读。
四、赏析诗歌内涵。
(1)诗歌一、二两节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呢?
明确:分析两者的内在联系,实质上就是深层次地理解诗歌内涵。学生讨论后,老师归纳:一二两节都饱含着诗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和无尽热爱之情。就诗的感情发展而言,前八句充分地积蓄感情,把涓涓细流汇聚到感情的水库里,而最后两句诗便是感情闸门轰然打开,洪流冲激而下。诗意层层递进。
(2)在充分理解感情的基础上,学生自由地诵读诗歌,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
(3)请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明确:这个环节可以让其他同学也参与其中,对背诵进行适当的点评,尤其要注意对诗歌韵律节奏的评析。
(4)师生共同归纳艺术特色。
明确:
①写实和象征交。
诗人用写实和象征的手法,描绘了一组鲜明的诗歌形象,分别赋予“大地”“河流”“风”“黎明”不同的象征和暗示。
②强烈的抒情 色彩。
诗人用饱含深情的诗笔书写抗战现实,歌唱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诗人更像那只痴情的鸟儿,声嘶力竭之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鸟儿对土地的痴情,就是诗人愿为祖**亲奉献一切的赤子衷情。
《我爱这土地》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中国现代诗人。主要诗集有《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等。“土地”和“太阳”是其诗作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两个意象。
二、故事背景
《我爱这土地》一诗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者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三、问题解疑
1.简要分析“嘶哑”的表达效果。
“嘶哑”修饰喉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这只鸟所经受的苦难及不屈的精神,说明它的歌声是用整个生命发出的。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执着的爱。
2.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黎明”这些意象分别有怎样深刻的含义?意象前面的“暴风雨所打击着的”“悲愤的”“激怒的”等修饰语有怎样的作用?
“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象征着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祖国,“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象征着郁积在中华儿女心中的悲愤。“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象征着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无比温柔的黎明”象征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这些修饰语丰富了意象的内涵,表明中华民族正在日寇的铁蹄下遭受苦难,中国人民正在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3.如何理解鸟死后将身体投入土地的怀抱?
鸟死后将自己的身体投入土地的怀抱,连羽毛都与土地融为一体,依然不改对土地执着的爱,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眷恋,寄寓了诗人决心为祖国献身的强烈愿望。
4.第2节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它与第1节有着怎样的联系?
第2节通过设问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衬托出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眷恋,揭示了诗歌的主旨。如果说第1节是对“爱土地(祖国)”主题的铺陈,第2节短小精悍的两行则是对主题高度凝练的概括。
5.阅读《我爱这土地》,分析本诗的内涵。
诗人以“假如我是一只鸟”开头,“歌唱”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的是“鸟”,表现了诗人为祖国献身的愿望。诗人将鸟死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种本属于自然被动的结局,写成了主动的追求,更加真切地表现了诗人的献身精神,使诗的境界更为深邃博大。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精华,它是那个苦难的年代,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种爱刻骨铭心,至死不渝,不仅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更是全民族普遍的爱国情绪的浓缩。
四、课文主题
诗人假设自己是一只鸟,通过鸟对土地的歌唱,表达了诗人对苦难之中的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和决心为祖国献出生命的强烈愿望。
五、写作特点
1.意象内涵丰富,象征手法恰当。
诗中的每一个事物都有丰富的内涵,“鸟”是诗人的虚拟,是泛指,是共名,嘶哑着喉咙歌唱的既是“鸟”,也是“我”(诗人)。大地、河流、风和黎明等,都被诗人赋予了一定的意义。如“土地”象征着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祖国。
2.抒情方式巧妙,感情表达分层强化。
6.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在柏林》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复习字的结构。
2.通过读一读、背一背掌握地理方向;关心身边的事情,能勇于表明自己的态度。
3.积累古诗;诵读现代诗歌。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结构,通过结构归类记忆汉字。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儿歌,会利用太阳辨别方向。教学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连一连
(一)谈话激趣: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大家来到语文园地,里面有许多游览区,咱们先来到“连一连”这个游览区,谁连得又快又对,我就把苹果送给谁。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1.你认识这几个字吗?同桌互认互查。
2.你会写这几个字吗?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点几名学生上台写。
3.说一说这些字的结构,然后将带有不同结构字的苹果放到对应的篮子里。
(二)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填。
(三)检查情况,及时订正。
二、学习“读一读,背一背”
(一)谈话激趣:请你自己先借助拼音,自己将儿歌读正确,读通顺。
(二)让学生说说在刚才的阅读中读懂了什么?(学生讨论后回答)
(太阳出来的地方是东方。我们面对东方时,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三)你还知道哪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说明。如:借助指南针辨别;可根据风向辨别。
(四)练习背诵。
三、作业设计
读读想想,你能分清方向吗?把序号填进括号里。
下午放学,面向太阳,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
1.东 2.西 3.南 4.北
四、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六
前------东 后------西
太阳
左------北 右------南
第二课时
一、学习展示台
1、出示图片,你认识这是哪里吗?你是怎么认识的?
2、在上学、放学路上你还认识了哪些字?
3、你还通过什么办法进行过识字?
二、学习日积月累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贴出图片(一个宁静、美丽的夜晚,众星下一轮玉盘似的月亮高悬夜空)你看到了什么?看到这个月亮,你想到了什么?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唐朝的大诗人李白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也喜欢抬头望着天上圆圆的月亮,在他眼里,圆圆的月亮像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写的《古朗月行》这首古诗。
(二)初读诗文
大家自己先来读读古诗吧,有信心读好吗?如果遇到困难,我们应该怎么办?(学生在古诗中找到生字,想办法记住它们的样子。)
(三)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并适时指导朗读,相机理解诗意。
1.指名学生读诗,读后及时评价指正。
2.指导朗读,理解诗意。
(1)引导理解“朗月”。
什么样的夜晚才会有明月?(晴朗)
古时候有个叫鲍照的人在一个晴朗的夜晚看见了月亮,于是写下了“朗月行”这首古诗。几百年以后,李白也看见了这样的朗月,他也特别想为月亮写首诗,所以他就借用古人鲍照写过的《朗月行》的题目,并在前面加上一个“古”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古朗月行。学生接读题目。
李白小时候不认识什么呢?齐读第一行诗:小时不识月。
(2)朗读和理解“呼作白玉盘”。
李白小时候不认识月亮,他把月亮称呼为什么?齐读第二句诗:呼作白玉盘。想象白玉盘是一只什么样的?如果你见到了这样的月亮你会怎么样?李白小时候和你们一样,见到如此美丽神奇的月亮,可是却不知道是什么,他忍不住大声呼唤:呀!天上有个白玉做成的盘子!
那这句诗该怎么读呢?指名学生读,在不断评价中引导学生读出惊讶赞叹的语气,然后再齐读。(3)学习剩下的两行诗
天上的圆月还让李白想到了什么呢?学生自己读读剩下的两行诗。再指名回答。
这面镜子是从哪里来的?瑶台是个什么样地方?镜子本来应该放在什么地方?可是现在它飞到哪里了?想象一下从这面镜子里,我们能看到什么?如果你见到这样的月亮你会怎么样?
我们该怎样读这两行诗才能读出月亮的神奇与美丽呢?在指名读后的评价上引导学生读出惊叹的语气。在必要的时候,老师也可示范读。
3.整体感悟,指导背诵。
(1)学生闭上眼睛,随着老师的描述展开想象的翅膀:一个晴朗的夜晚,圆圆的月亮挂在天空,一个小孩子抬头望着它,他不知道那是什么。啊,它那样洁白,美丽,一定是最好的白玉做成的盘子吧?不对!不对!它那样明亮,那样神奇,一定是王母娘娘的镜子飞到了云朵之上。
(2)你喜欢这样的月亮吗?喜欢它的什么?那让我们边读诗,边展开想象吧!配乐齐读古诗。
(3)想不想把这么美的诗背下来呢?指导背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和学习儿歌,丰富关于问答式儿歌的经验。
2.在感受、理解儿歌句式特点的基础上创编儿歌。
活动准备:图片四张 教学过程:
一、谈话、讨论并理解儿歌的内容。
(一)师:今天,有很多动物朋友要来我们班做客,它们是谁呢?师边说边出示小鸟图片提问:小鸟有什么本领?(会飞)小鸟是用什么飞的呀?(翅膀)我们一起来学学小鸟飞。师边学边说,小鸟怎样飞?扑扑翅膀去又回。引导幼儿学说扑扑翅膀去又回。
(二)看,谁来了?师出示图小鱼图片。提问:小鱼有什么本领?(幼儿回答)我们来学学小鱼游吧。边学师边引导幼儿学说:摇尾巴点点头
(三)接着,谁会来呢?小朋友猜猜看。(师做马跑的动作给幼儿提示)师出示小马的图片提问:马有什么本领呀?(会跑)马儿怎样跑?引导幼儿学说四脚离地身不摇。
(四)最后,谁还会来呢?师出示小虫图片说,虫儿会„„(引导幼儿说出会爬)追问:虫儿怎样爬?引导幼儿说:许多脚儿慢慢爬。
二、根据对图片的理解,学念儿歌
(一)师:现在,我们看着图一起来念一遍(引导幼儿完整地念儿歌一遍)
(二)师:刚才小朋友念得真好听,那这首儿歌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谁知道?(幼儿发表自己的见解)师小结:一个问一个回答,这样的儿歌就是问答歌。
(三)、和幼儿用问答的形式念儿歌,提高幼儿念儿歌的兴趣。
三、迁移已有经验仿编儿歌。
师:请小朋友想想,还有什么东西会飞,是怎么飞的?(师引导幼儿创编儿歌)
四、延伸活动:
师帮助幼儿记录仿编的儿歌。
儿歌:谁会飞
谁会飞?鸟会飞。
鸟儿怎样飞?
扑扑翅膀去又回。
谁会游?鱼会游。
鱼儿怎样游?
摇摇尾巴摆摆头。
谁会跑?马会跑。
马儿怎样跑?
四脚离地身不摇。
谁会爬?虫会爬。
虫儿怎样爬?
7.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在柏林》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七
一、会认字。
塘 脑 袋 灰 哇 教 捕 迎 阿 姨 宽 龟 顶 披 鼓
二、会写字。
两(两个)(两天)哪(哪里)(哪个)宽(宽大)(宽广)顶(头顶)(山顶)眼(眼光)(眼花)睛(眼睛)(定晴)肚(肚子)(肚皮)皮(皮球)(皮衣)孩(孩子)(孩童)跳(跳远)(跳动)
三、读一读,记一记。
脑袋(dɑi)口袋(dɑi)袋子 袋鼠 欢迎 迎接 迎风 迎面 水塘 池塘 鱼塘 荷塘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 ”标出。
池塘(cí chí)捕食(bǔ pǔ)脑袋(dài dɑi)乌龟(ɡuǐ ɡuī)披着(pī pí)鼓着(gǔ gú)
四、易错字。
两:
就:
哪:
宽:
/ 6
皮:
顶:
睛:
肚:
孩:
跳:
五、形近字。
两(两个)雨(下雨)睛(眼睛)晴(晴朗)孩(孩子)该(应该)跳(跳高)桃(桃花)
六、多音字。
教jiāo(教书)(教课)jiào(教室)(教学)1.老师在课堂上正教()着无精打采的孩子。2.你觉得你的家庭教()师怎么样?
七、近义词。
快活——快乐 连忙——赶忙
八、反义词。
长——短 宽——窄 快活——难过 雪白——乌黑
/ 6
九、照样子,写一写。
游来游去 游哇游
十、词语搭配。
一群小蝌蚪 四条腿 一只乌龟 两只大眼睛 一只大青蛙 一对大眼睛
披着碧绿的衣裳 鼓着大大的眼睛 露着雪白的肚皮 甩着长长的尾巴 ▲选词填空。
迎上去 追上去 游过去
1.小蝌蚪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就()。2.老师来到我家家访,我连忙()。
3.前面的阿姨把钱包丢了,我捡起来()还给她。▲我会根据课文内容连线。
披着 大大的 肚皮 露着 长长的 眼睛 鼓着 碧绿的 尾巴 甩着 雪白的 衣裳
十一、重点句。
1.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这句话介绍了小蝌蚪的样子。)2.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这是对青蛙的描写,“碧绿、雪白、大”突出了青蛙的外形特征。)▲句子练习:给加点的字或词造句。
/ 6
例:1.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2.下雨了,我披着雨衣去上学。.。3.他一生气,就好鼓着腮。.。4.小月一笑就露出大白牙。.。5.老牛甩着尾巴赶蝇子。.。▲排列句子。
()又过了几天,他们长出了两条前腿。()过了几天,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再后来,他们的尾巴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只小青蛙。()现在,他们正天天帮农民伯伯捉害虫。
十二、课文结构。
小蝌蚪→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变短→长成青蛙→尾巴不见
附:1.小蝌蚪的样子: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2.青蛙的样子: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十三、课文主题。
/ 6
课文讲述了一群小蝌蚪在鲤鱼和乌龟的帮助下找到妈妈,并最终长成青主题蛙的故事,告诉我们遇事要主动探索,同时要保护小蝌蚪、保护青蛙。▲同步阅读
莎莎遇险
海底学校组织去珊瑚公园玩,同学们都很兴奋。
出发前,海马老师叮嘱同学们千万不能掉队,否则可能会遇到危险。一路上,他们排成一行向前游——小海龟蹬着小腿,小鱼儿摆着小尾巴,小虾儿一蹦一蹦的。小丑鱼莎莎是校里最调皮的,她一会儿看看长长的海草,一会儿碰碰带刺的海胆,一会儿追追金枪鱼。没一会儿,她就发现身边的老师和同学都不见了。
突然,她眼前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黑影——鲨鱼!凶恶的鲨鱼张着血盆大口,准备吃掉她。莎莎害怕极了,大声叫喊,幸好墨鱼大叔正好经过,朝大鲨鱼喷出一团黑黑的墨汁,让大鲨鱼看不见东西,莎莎这才飞快地逃走了。
这时,海马老师终于找到了她。她把刚才的经历告诉了海马老师。海马老师听了,说:“这多危险啊!看你以后还敢不敢小海龟这么顽皮!”莎莎低下头,后悔极了。
1.短文有()个自然段。
2.根据短文,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海草()的海胆()的鲨鱼 3.形成解释莎莎为什么会遇到危险?在正确答案后面的口号里打“√”。(1)莎莎没有听老师的话,贪玩掉了队。()(2)莎莎大声叫喊,引来了鲨鱼。()4.莎莎是怎样脱离危险的?用“ ”画出来。5.莎莎后悔的是()
/ 6
A.没有听老师的话 B.没有向墨鱼大叔道谢 C.没有追到金枪鱼 6运用你还知道哪些动物逃离危险的方法?
8.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在柏林》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八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
教材分析◇
本文是新闻特写中的佳作,它将跳水运动员从起跳到入水的瞬间定格为三个画面,文章按照“准备—起跳—腾空—入水”的顺序,逐一描写,极具镜头感,语言生动,笔触细腻。作者也很注意描写观众的反应,借以形成新闻报道的现场感,同时衬托吕伟跳水动作的精彩,用镜头语言放大了新闻瞬间的至美。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新闻特写的文体知识,提高阅读新闻的能力。
2.把握吕伟表演“5136”的全过程,体会她跳水动作的“飞天”之美。
3.学习本文妙用修辞、动静结合、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手法。【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品味、批注等多种方法来理解作品的内容及作者的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作品中流露出来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
学情分析◇
1.重点:(1)了解课文内容,欣赏作者描绘的画面,感受文中体现的运动之美。(2)理清课文的新闻要素,理解新闻特写的新闻价值。
2.难点:掌握新闻特写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法特点。
◇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运动领域,美国有篮球梦之队,中国有跳水梦之队。中国跳水姑娘吕伟从10米跳台纵身一跃,瞬间惊艳了全世界。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闻特写《“飞天”凌空》,感受中国姑娘那“飞天”之美。
二、预习成果展示
1.检测生字词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翘首(qiáo)
屏息(bǐng)
轻盈(yíng)...悄然(qiǎo)
由衷(zhōng)
眼花缭乱(liáo)...(2)理解重点词语的词义。
屏息敛声:抑止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
眼花缭乱:形容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2.背景资料
1982年11月24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九届亚运会,是“文革”后中国派选手参加的第一个国际性综合大型运动会,吸引了国内众多媒体的目光。女子10米高台跳水是中国的优势项目,夺魁不成问题,仅仅写一篇消息通报赛况不足以吸引读者的眼球,也容易与其他媒体的报道撞车。于是作者独辟蹊径,采用新闻特写的形式,捕捉、截取新秀吕伟比赛中的几个场景,以动作分解的方式,精雕细刻,徐徐写来,从高、险、难、美四个字上下功夫,再现了吕伟夺魁的精彩瞬间,让读者身临其境般欣赏“飞天”凌空的美丽画面。
三、介绍文体知识
1.新闻特写的定义
新闻特写,是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实中某个最能反映其特点或本质的片段、剖面或细节,做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的一种新闻体裁。
2.新闻特写的写作特点
①落笔集中,突出一点;②浓淡相宜,真切再现;③幽默风趣,耐人寻味。
四、学习新课
步骤一: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1.听课文录音。思考:这则新闻特写报道了一件什么事?着重抓住什么场面来刻画的? 明确:这则新闻特写报道的是:跳水姑娘吕伟在新德里亚运会上赢得金牌的事。着重抓住吕伟跳水动作来细致刻画的。
2.学生再读课文。思考:本文按照什么顺序来记叙的?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明确: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来记叙的。
课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吕伟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准备跳水。第二部分(第2~4段):细致刻画吕伟起跳、腾空、入水的跳水动作。第三部分(第5~8段):写了观众的反应和赞叹以及现场的气氛。步骤二:品味语言,感受魅力
1.在文中第二部分,记者用诗画般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夺魁的精彩瞬间,字里行间洋溢着动态美,请同学们认真读第二至四自然段,品味动词的精妙。
明确:第二段中“轻舒双臂”“轻轻一蹬”“向空中飞去”对吕伟起跳、飞天的动作进行细致的刻画,有力地突出了吕伟动作的轻柔、优美、舒展,充满了动态美。
2.本文善于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你能找出来吗? 明确:①比喻,如“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此句把吕伟跳水的动作比作“旋风”“流星”,表现了吕伟空中转体三周的动作完成得非常迅速,完美,无可挑剔。②拟人,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此句把时间拟人化了,赋予了人的情感,说“时间”特别慷慨,把“时间”写得有情有义,从而展现了吕伟跳水动作既快又潇洒。
步骤三:精读课文,探究写法
1.本文第一段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效果? 明确:开头起笔不凡,采用了动静结合、对比烘托的写法。先是“静”中的吕伟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再用“飘浮的白云、掠过的飞鸟、翘首的观众”这些动感的环境加以烘托,动静相宜,充分展现了吕伟的沉着冷静、坚定自信和观众的高度关注,为吕伟的起跳做了一个巧妙的铺垫。
2.本文除了正面描写跳水的场面以外,还写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明确:还写了外国记者的赞叹,观众震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以及印度观众的惊讶,这些都属于侧面描写,衬托出了吕伟跳水动作的完美。同时将整个特写推向高潮,也将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的主题突显出来。
步骤四:拓展延伸,比较异同
(多媒体显示:中国运动员吕伟亚运会夺冠)新华社新德里11月24日电 11月24日,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在10米跳台跳水比赛中,技压群芳,一举夺魁。新德里跳水运动馆,10米跳台跳水比赛进入白热化状态。八名各国选手按照次序登台比赛。4轮比赛过后,中国姑娘吕伟以微弱优势排在第一。第五轮比赛,选手们纷纷上了难度。吕伟这最后一轮选择的动作是“5136”,这是跳水比赛中难度系数最高的动作。只见她登上高台,静静站立。起跳,向前翻腾一周半,空中转体三周,身体打开,笔直地入水,压住了水花。完美的表现,裁判给了9.5分的高分。凭借着这一跳,吕伟获得第9届亚运会10米跳台跳水赛金牌。
请仔细阅读上面的消息,说说这则消息和课文的异同,真正掌握消息和新闻特写各自的文体特点。
明确:同:这则消息和课文写的都是同一事件——吕伟夺冠,都具有真实、简要、迅速的特点。
异:这则消息侧重吕伟夺冠的经过,表达方式主要是记叙,语言准确精练。而课文侧重描写吕伟最后一跳之美,表达方式主要是描写,语言生动形象。由此可见,消息和特写的共同点是:简要而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不同点是:消息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而特写主要抓住新闻事件中富有特征的片段展开。
五、课堂小结
这篇新闻特写,善于捕捉瞬间,落笔集中,突出一点,在一秒七的时间里,记者层次鲜明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飞天”画卷。文势有起有伏,动静相宜,侧面烘托,将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祖国争光的主题突显出来,不仅是一篇非常优秀的人物特写,更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美文,值得我们细细品鉴。
六、布置作业
1.小练笔:学习课文的写法,选择发生在学校的一件事,写一篇特写。2.完成《课时A计划》相关题目。附:【板书设计】 “飞天”
吕伟 沉静自若 风度优雅
表演前 环境 白云飘浮 飞鸟掠过
观众 翘首而望 屏息敛声
起跳 酷似翔舞“飞天”
凌空表演时 腾空 动作疾如流星“飞天”
入水 像箭插进碧波
记者 跳起来赞妙
表演后 观念 掌声雷动
裁判 亮出了高分
之美
爱国 之情
◇
课后反思◇
可取之处: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从抓关键语句,梳理情节到正、侧面描写的分析,从多方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9.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在柏林》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九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2个生字,学写田字格中10个汉字。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有节奏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借助图画,引导学生想象,感知古诗中的意境。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画面,吟诵古诗想象意境,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词赏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认读字词,感知词语 1.看图识记“楼、层”。
(1)出示“楼”的图片:这是什么?它有几层?(2)谁能用这两个字说句话?
要点“楼”左右结构,过去房子是用木料做的,所以用“木”字做偏旁。“层”是“尸”加“云”组成,半包围结构。
2.看图识记“瀑、布、川”。
(1)出示“布”:谁会读?你能组哪些词?(2)你见过的“瀑布”是什么样的?
(3)“瀑”可以拆成哪两个部分?这两个字合起来表示什么意思呢? 要点:“瀑”由“氵+暴”合成,表示水从高山陡直地流下来,远看好像挂着的白布。
(4)出示图片:观察“川”字从甲骨文到楷书的变化。要点:“川”是象形文字,本义是河流。(5)熟读生字“川”。
(6)出示词语“名山大川”。呈现画面,帮助学生感知词语,熟记词语。3.看图识记“炉、烟”。
(1)出示“香炉”的图片。看,这是什么?谁会用“炉”扩词?(2)再观察香炉上方的烟。认识“烟”,用“烟”组词。(3)这两字在字形上有什么异同点?
要点:都是“火字旁”,一个右边“户”,一个右边“因”。4.会认的字还有“依、欲、遥、尽、穷”。(1)借助拼音认读。
(2)这几个字你是怎么记住的?
板块二 朗读古诗,感知节奏 1.尝试自读。
(1)请你自己朗读古诗,一句一句地读正确。(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2.指导朗读。
教师先一句一句地领着学生朗读,再引导朗读整首诗,包括诗的题目、朝代、作者。
(1)读五言诗时,注意读出“二二一”的节奏。七言诗教师范读,学生模仿,读出“二二三”的节奏。
(2)抓住韵脚“流、楼”“烟、川、天”,指导学生要读得响亮而稍长,读出诗歌的押韵合辙。
3.师生对读古诗。(1)师引读生接读诗句。(2)配音乐、手势表演读。
提示:仄音,手向下;平音手外拉。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3)配上音乐,加上动作,读起来就更有趣了。谁来试试?
板块三 想象理解,背诵古诗 1.《登鹳雀楼》。
(1)诗人王之换在傍晚时分登上鹤雀楼,他看到了什么? 提示:引导用完整语言描述画面,尝试背诵前两句。(2)练说:()的落日()的黄河。
(3)当诗人还想再看得更远些,你想让诗人怎么做呢? 提示:练说,你想要……就要……。或你只有……。才能……。尝试背诵后两句诗。
2.《望庐山瀑布》。
(1)太阳出来了,阳光照射在庐山的香炉峰上。请你联系诗句,想象仿佛看到香炉峰上的怎样的景象?试着用完整的话描述。熟读背诵这句诗。
提示:抓住“生”,想象烟云冉冉上升景象。
(2)出示插图。你看这瀑布像什么?在诗人眼中,它又像什么呢? 提示:指导学生做“挂”的动作,体会瀑布的壮观。
(3)这是一条怎样的瀑布?诗人怀疑它是什么?熟读背诵这两句诗。提示:突出“三千尺”是极度夸张。
板块四 表达训练,迁移运用 1.以诗人的角度说美景。
想象自己就是诗人,如何感慨。练习用“我站在……,看到……”的句式来描述。
提示:同学之间可以先互相交流。2.用导游的身份介绍。
游客来到庐山脚下,你作为导游,如何结合诗句,介绍此处美景呢?引导练说:“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
提示:要求使用礼貌用语,能将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巧妙植入。
3.拓展阅读。
利用学得的方法自主学习《山行》这首诗。用一两句话跟同学们交流。提示:交流的要求可简单些,重在把话说完整、通顺。鼓励学生背诵这首诗。
板块五 结构分类,学写汉字 1.观察字形结构,找出特点。
“楼、依、烟、炉、挂”5个字为左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的字。教师边示范写字,边提示“木、火”字做偏旁时最后一笔“捺”要变成“点”。“烟”字中的“大”最后一“捺”也要变成“点”。“挂”的右边是两个“土”,第一横和第三横要短些,第四横最长。
2.教写“尽、层”2 字。
这2 字中都含有“尸字头”。注意“尸字头”写法要领:横折稍斜横稍长,两横平行框略扁,主笔长撇要舒展。
3.教写“照、川”。
10.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在柏林》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十
第11课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材分析】
《故宫博物院》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基本知识,理清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而本课是这一单元中唯一一篇以空间顺序进行说明的文章。
《故宫博物院》按照空间顺序,抓住中轴线,由南向北。从天安门出发,细观太和殿,略看后三宫;进入御花园,最后登临景山公园鸟瞰故宫全貌,按照故宫的建筑顺序作者详略得当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从不同方面印证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高度赞扬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美和劳动人民的智慧。
【教学设想】
但是枯燥的说明文怎样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是被动的应付,我决定运用多媒体教学。首先做到先声夺人,通过一段介绍故宫的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自然地导入新课。是朗读。我设计了四种不同的朗读方式。其次就是说明文最关键的部分---说明顺序。我要让这个作家导游发挥作用,学生速读填写书后练习一的图,图成则顺序便迎刃而解。然后是本文的详略得当。为了能让学生重点学习重点部分,引导学生走近太和殿,通过精读及师生合作,学生对本文的又一特色详略得当便印象深刻了。由于公开课囿于时间的限制,我试图删去对文章结构的梳理,但是这又是该文必不可少的一环!那么,怎样让学生主动去找并降低其难度呢?我决定保留文章的主体部分,直接发问学生我们还有哪几段忽略了,他们很快发现文章未讲段落,于是顺理成章的引出全文的结构。理清结构后,全文基本结束,而这时的学生意犹未尽,则么办呢,我决定利用多媒体,图片配点睛文字及其背景音乐。这样,枯燥乏味的说明文也就鲜活于学生心中,才能让他们喜欢上说明文。不过,这样的文章怎样拓展呢?还用图片!用一句“与故宫建筑风格相似的建筑还有哪些”,不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增加了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造精神。
【学情分析】
刚学过《中国石拱桥》,学生对说明文已有初步的了解。但是说明文尤其不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激发他们的兴趣是当务之急。
【教学目标】
1.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会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写作思路。
3.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4.领略故宫博物院的宏伟艺术魅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造精神。
【教学重点】
1.理清本文说明顺序,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
2.方位词在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1.以太和殿为例,体会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2.揣摩语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绘多姿多彩的龙的用意。
【教学方法】
1.启发与自学相结合。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提醒学生注意方位词的运用。在教师的点拨下,理清课文说明顺序。
2.图示法。删繁就简,一张醒目的方位示意图便浓缩了全文的说明内容。
3.知识内容延伸拓展,培养能力。内化课文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语
1.唐朝诗人骆宾王(初唐四杰之一)曾这样描述过紫禁城,“未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故宫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它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和独特的民族风格,是中国数千年宫殿建筑艺术的总结性杰作,今天,让我们顺着作者的指引,去参观见识下那规模宏大壮丽的故宫博物院。
2.“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而“苏州园林”的特点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一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他“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那么,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故宫博物院”又会有什么样的特点呢?现在就让我们顺着作者的指引,去参观见识一下。
3.板书课题。
二、基础积累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先带领学生过一遍本课重点字词。
1.读写下列字词
攒
宏大
精美
布局
边缘
湛蓝
矫健
肃穆
玲珑奇巧
龙凤呈祥
迥然不同
井然有序
2.字词释义
矗立:直立。
鳌:传说中海里的大龟或大鳌。
斗拱:我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
朝贺:拜见庆贺。
肃穆:(气氛、表情等)严肃而恭敬。
迥然:形容差别很大。
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
三、整体感知课文,速读课文,思考
提示:使用课本资料《故宫平面示意图》;教师在黑板的右边画《故宫博物院》简图。
1.故宫博物院最大的特点是:规模俄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风格独特。
2.边读课文,边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3.说明的顺序:空间顺序——由南向北的游踪顺序。
4.学生当导游,复述课文内容,概括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2)总体概括介绍故宫博物院:规模俄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风格独特。
第二部分(3-15)分说前朝和内廷。重点介绍太和殿,详写;其余略写
第三部分(16)景山回望故宫,总述并再次强调故宫博物院的艺术特点。
四、研读课文5-8段思考
1.学生齐读5-8段。
2.学生精读5-8段,思考:(同桌之间交流,选同学回答。)
(1)作者为什么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2)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3)揣摩文中写“龙”的句子,探究作者这样写的原因。
3.明确:
(1)作者为什么重点解说太和殿?
太和殿是“前朝”以致整个故宫建筑的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利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外观气势雄伟、色彩壮丽,内部装饰庄严富丽,处处饰以龙形,且建于中轴线上,最全面、最突出地体现了故宫的本质特征,即处处反映出以皇帝为中心,皇权至上的特点。
(2)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说明顺序是怎样的?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内容:规模、外观、内部摆设和装饰、功用、位置。
空间顺序:从外到内、由下到上、先中间后两边。
说明方法:列数字、摹状貌。
(3)文中写龙的句子有:“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写龙,大概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一是说明对象的特征决定的,故宫曾是封建统治的中心,它的建筑是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
二是龙有象征意义,历朝历代的皇帝把自己神化为受命于天的“真龙天子”,把龙作为自己的化身,龙是皇权的象征。
教师总结:说明文在以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要抓住重点,详略分明,这样才能突出说明事物的特征。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实践中,要学习作者这种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写作特色。平均使用笔力,只能分散读者的注意力。
4.从第六段中找出方位词,确定立足点。
运用空间进行说明,方位词的准确使用很关键,所谓方位词就是表示方位的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中等,然而确定方位词是有标准的,我们把这个标准叫做“立足点”或“观察点”,离开了立足点就无所谓上下左右。由此可见,研究方位词,便可以确定立足点。
立足点:大殿正中朱漆方台;殿顶的中央雕金蟠龙
方位词:正中、上面、两旁、下面、背后
说明顺序:以朱漆方台为立足点;由上—后—两旁;以蟠龙为立足点。
五、拓展延伸
1.你知道吗,皇宫为什么叫“紫禁城”?
2.作者带领我们参观了故宫博物院,你能体会作者写本文的感情吗?
【作业布置】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在柏林》课文原文及教案】推荐阅读: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大小多少》教案07-07
部编版小学生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测试题01-11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an en in un 名师教案(2018年)08-23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0-25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01-12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轻轻地》原文及教案08-27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教案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