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读懂

2024-10-22

初中作文读懂(精选8篇)

1.初中作文读懂 篇一

你知道吗?我的父亲在我眼中一直是一个工作狂,“狂”到“无情”,甚至没有笑脸,没有眼泪。但在那一次,我读懂了父亲那无言的爱。

就在几天前,父亲因为我的英语差骂了我一顿,我则认为父亲只知道工作而从没有真正关心过我,所以我们大吵了一顿。吵完不久父亲就出去了,一句话——有事!你知道吗?当时我的心情是多么复杂!生气、难过、疑惑,还有一丝兴奋。于是我坐在沙发上,想让电视冲淡我内心的波涛。这时,父亲的手机映入我的眼帘,我怀着好奇的心,想看看这个工作狂平时忙的都是什么。

手机顺利被我打开,屏幕上的东西不少,没想到父亲也看抖音!我好奇地点了进去,想要知道他的关注。打开后,我呆住了:父亲关注的竟然都是英语!英语,为什么?为什么?难道是为了……我的心猛地受到了震动。可是,这也不代表你是个好父亲,就算是为了我看这些英语,你关注的也只是我的学习成绩,你在乎过我的成长吗?我使劲儿平息了自己的内心,这样想到。

打开百度,看一下天气,“历史记录”几个字吸引住了我。“糖醋里脊的做法”,“怎样提高孩子英语学习的兴趣”,“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我越看越吃惊,越看心里越难过,羞愧、悔恨一瞬间涌上心头。父亲是个工作狂,可他在内心深处,却从未缺席过我的成长!那道我喜欢的菜,只不过随口说了一句,父亲都记在了心里,而我却还……

父亲回来拿手机,我看到他充满岁月痕迹的脸。

“好好学习,别光想着玩。”他还是那样一副“冷酷无情”的样子,还是那样冷淡的口气。这时我心中有千言万语想要表达,但出口却成了一句话:“路上小心。”

父亲走后,我没有去玩游戏,而是跑去读书学习。父亲那无言的爱像一支利箭,刺穿了我那虚假的心,让我万分悔恨。

父亲,一个普通的词语,终于让我读懂了它的含义。那看似无情的背后是他要担负起的如山般的责任。

2.初中作文读懂 篇二

一.读懂教材。

读懂教材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 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基础。只有深刻理解教材, 才能用好教材。

读懂教材, 首先要明白教材的含义。长期以来, 我们常常把“教科书”和“教材”等同起来, 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教材”指“教学的材料”, 大体相当于今天所说的“素材性课程资源”。而“教科书”是对“教学的材料”进行选择和编撰的纸质教材, 教科书是教材的重要部分。过去教学就是教“教科书”, 教科书概念的外延与教材相等。即使现在, 有些人还把教科书误称作教材。

在教学中, 我们也常看到一些教师的课要么全盘照搬教科书的内容, 顺应教科书的知识呈现, 一幅幅图片、一道道习题引着学生走下来, 一点也不敢有什么“违抗”, 并振振有辞:“我讲完了当然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呀”;也有一些教师走向另一个极端, 全盘地抛弃教科书中的素材, 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把自己想当然的所谓“好素材”搬上课堂, 并振振有辞:“我这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当然比别人强多了……”可是, 这些教法未必会有好的效果, 他们就会归结为学生笨, 学不好, 考不好。其实, 根本原因是老师没有读懂教材, 不能很好地把握教材, 有效地使用教材。一位好教师必须认识到, 教科书本身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 它是教学的切入点, 只有将其与其它教育资源进行整合, 才符合建构主义教学观, 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教师要具有独立分析教材的能力, 全面透彻地理解教材、有效地把握挖掘教材、恰当地处理教材, 让教材真正成为教师教学的好帮手。

“读”是懂的前提, 那么, 在读教材的过程中, 怎么去读才能确保读的“懂”呢?

1.要用整体联系的观点解读教材。

新课程标准的设计具有整体性特点。以语文课程目标为例, 它按九年一贯进行设计, 用总目标贯穿九年, 并将总目标分解成四个学段的“阶段目标”, 使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统一为一个整体。它还从整体上设计了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三个维度的立体化课程目标, 即以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经, 以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与习作、综合性学习为纬, 经纬交错构成网络。并且, 这个整体的网络有一个核心焦点, 就是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教科书的编写, 也以此为指导。比如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 围绕“人与自我”安排了“生命体验”和“理想信念”两个单元, 围绕“人与自然”安排了“自然美景”和“科学世界”两个单元, 围绕“人与社会”安排了“家庭亲情”和“幻想世界”两个单元。同时, 每一单元在同一主题下, 又分阅读与综合性学习两个部分, 把读、写、说有机整合成一个整体。

这样, 就要求教师在解读教材时, 把目前要落实的教学目标与以前的相关知识衔接好, 为以后的相关学习做好铺垫。比如小学五年级上册的“分数再认识”, 教师在解读教材时, 必须要想一想:三年级的分数内容学生已经学习了什么?然后进一步思考:五年级的分数内容学生需要认识什么?与三年级相比, 对分数的理解有什么区别?这样用联系的观点去读教材, 才能较好地把握分数的教学目标。

2.要用新课程的理念去解读教材。

很多教师愿意将现在的教科书与老课本对比去读, 这不是坏事, 但是新教材应该用新课程的理念去读。教材是知识的载体, 它承载着教学内容和任务, 这些内容和任务是《新课程标准》赋予它的, 教师要研究这些素材能不能完成它所要完成的使命。分解后依托具体的问题情境和素材, 有计划有次序地安排在教学中。

在新课程的理念中, 教科书是重要的教材形式, 但不是唯一的依据。因此, 教师要能够在深入钻研教科书的基础上, 结合自己的优势和学生的情况, 发掘身边的素材。

比如教计算课时, 就要考虑计算教学新的要求有估算、算法多样化、数感与解决问题相结合等, 这些新理念在教学中如何体现, 如何把握。不仅是拿着课本给学生讲的问题, 还要结合学生的生活, 引领他们在实际运用中去培养那些能力和感悟。

3.要用质疑、好问的态度去解读教材。

教科书从编写到出版再到发行, 需要一定的周期, 再加上编写者在编写过程中受个人经验与喜好的影响, 很难做到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有的时候, 教材对某一内容的要求较为宽泛, 初看会让老师觉得无从下手, 这就要求教师怀着质疑、好问的态度去解读。

比如人教版语文教材有一个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的奥秘”, 这时我们的教师就应提出质疑:我们学习资源匮乏的农村学生怎么可能和那些眼界开阔、习惯于网络应用的城市学生一样, 去探索月球的奥秘?假使你硬要学生去做这样的活动, 除了让他们对学习产生高不可攀的畏惧心理, 还会有什么收获呢?

再如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的活动课“寻找历史”, 有不少历史老师就认为我们这里也没有什么悠久的历史物质和文化遗产, 学生也难以找到有价值的素材, 就弃之不用。实际上, 如果深入思考就会发现, 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活动, 明白历史与生活的关系, 发现历史就在身边。我们完全可以组织学生从身边接触的事物中去收集、整理资料, 如“我家的历史”、“我喜欢的历史人物”、“我读过的历史书籍”、“我看过的历史电视剧和电影”等等。

二.读懂学生

相对于读教材, 读学生是更难的事情。教材是有标准的, 可学生是动态的、变化的, 还是有差异的, 这就更需要老师用心去品读。

在教学中, 首先要明白读懂学生什么?1、读懂学生的心理特征。比如小鸟从窗外飞过, 学生伸头去看, 老师不去指责, 而是引导他们的思维, 就是读懂了学生的心理特征。2、读懂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水平。比如, 你所教的那个年级的学生, 对某一学科的认知发展到了什么水平, 这个水平有几个维度, 老师都应该了解。3、已有的学科体验和经验。孩子还没有学习分数, 他就不懂分数吗?显然不是的, 他们已经有了部分和整体的概念了。那他们都是如何看待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呢?他们除了知道部分比整体小以外, 还有属于他们自己对分数的刻画, 这个就叫经验, 就是属于孩子已有的经验。4、学生的实际生活, 他们周围的世界。你的孩子生活在一个什么环境里, 他每天接触着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他都会遇到什么问题, 他会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这就是学生和知识有关的生活世界。5、实现学科教学目标的过程和要素。我们自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 跟孩子完全不一样。如果我们能够了解孩子是如何实现知识化的, 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要素, 这个过程大体遵循一个什么样的规律, 就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 就是一个相当精彩的“读懂”。

那么, 如何读懂学生?

1.理解学生从实际背景抽象出学科问题、构建知识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是教育的主体, 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 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新课程下的教学, 要求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生活经验, 倡导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有意义的学习。教师要充分理解学生的基础和从实际背景抽象出学科问题、构建知识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 根据他们的潜在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 让他们内在的力量充分体现。

2.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体验、分析、验证等活动。新课程理论认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有自己的头脑、性格、意愿, 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感知, 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 把结果灌输给他们, 只能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扼杀他们的兴趣, 窒息他们的思想。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构建内部心里表征的过程, 通过对外部的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 建构自己的理解。那么, 教师就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体验、分析、验证, 引导他们自己获得知识。

3.在教学的过程中读懂学生。不同的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 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感悟理解的水平也会不同, 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 设计相应的策略。优秀的学生, 要给他们发展的空间, 避免吃不饱;中间的学生, 要让他们得到提高, 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基础差的学生, 也要有所收获, 激起他们的上进心。只有面向全体,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课堂的主人, 才算真正读懂了学生。

三.读懂课堂

课堂教学, 是在深入研读教材, 认真分析学生之后, 对教学活动作出计划并付诸实施的过程。读懂教材、读懂学生, 都是为读懂课堂打基础的。

读懂课堂首先应明确教学要求, 设计恰当的课堂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陈述的是学生在学习中的变化和结果, 而学生个体差异, 要求教学目标的设置要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 以有利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读懂课堂, 还要读懂新课程理念下新的师生交往行为。在传统的课堂上, 教师负责教, 学生负责学, 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新课程强调,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 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 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 求得新的发现, 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读懂课堂, 要关注课堂上学生的不同表现。在课堂上, 学生常常会出现错误, 如果不负责任, 简单粗暴地对待, 就会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 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自尊心。现实中, 屡有教师惩罚学生的错误引发学生心理逆反, 甚至走向犯罪等极端事件。正确的做法是, 让学生从错误中汲取教训, 进行创造, 发现真理。对课堂上的问题, 学生还会出现不同的声音, 教师也要及时作出回应, 尊重学生个性, 鼓励学生热情, 营造开放式课堂。

3.读懂作文材料小议 篇三

一、找共鸣点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某些事件或现象有所感的时候,往往会发表议论表明自己的看法,这是符合人的认知特点的。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其实就是一个学生感情、思想的触发点,学生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在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阅历、经验。如果在某一点上学生觉得很有感触,那他就是在材料和自己的思想、情感之间找到了共鸣点,由此生发开去,敷衍成文,一篇作文就完成了。如2013年甘肃省平凉市作文阅读材料:

梦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梦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梦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只要有梦想,自卑的丑小鸭不懈奋斗,终于变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只要有梦想,“神九”载人飞船叩问天宫,我们的太空强国梦在飞舞。只要有梦想,就会有努力的方向,就会有前行的力量,就会有奋斗的勇气。只要有梦想,就会有美丽中国,幸福生活,美好人生,生命奇迹……

读了这则材料,学生很容易找到共鸣点,梦想即是理想。作文就是要围绕着理想来写,读懂了这一点,完成这篇作文就不是难事了。

二、抓关键点

作文材料,无论是片段的叙写,还是完整的叙述,一般在字里行间都会有强调、显示材料主旨的字、词,有的可能还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句子来表明主旨。抓住这些关键的字、词甚至是句,对我们读懂材料,确定作文的写作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2013年湖北省鄂州市作文阅读材料:

古今中外,成大事者莫不胸襟开阔,气度恢弘,所谓“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他们“额上能跑马,肚里能撑船”,能够善待周围一切人,包括犯过错误的人、伤害过自己的人。有这样一个故事。德国大文学家歌德一次外出散步,在小路上迎面碰到一位曾对他的作品提出过严厉批评的评论家。这位评论家盛气凌人地对歌德说:“我从来不给傻子让路!”而歌德却答道:“而我正相反!”笑容可掬地为对方让路。歌德的忍让、机智和幽默不仅巧妙地维护了自己的尊严,而且避免了一场无谓的争吵。我们每一个人同他人发生矛盾,一般说来无非是细枝末节的小事,大家何不都宽容一些,大度一些?

阅读上面这则材料,可以发现一些重要的词句:如“胸襟开阔”、“气度恢弘”、“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额上能跑马,肚里能撑船”、“善待”、“宽容”、“大度”等。结合材料分析词句就可以看出,材料所要表现的的主题是宽容大度和善待他人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宽容大度就不能斤斤计较,更不能睚眦必报,因此,善待他人就是一个必然结果;反过来,善待他人也要求不能斤斤计较、睚眦必报。故而学生在作文时如果把握住了这一点,就基本上不会出什么纰漏。况且题目最后还明确规定了“以善待他人”为话题来作文,降低了审题难度,就更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三、破迷惑点

出题人有时为了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会增加一点难度,让学生通过认真思考分析后才能辨明材料的主旨。学生当遇到这类材料时,先不要急,多读几遍,从中也容易发现端倪。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当然,如果只是死读也是不行的,要会思考分析才行。叶圣陶曾经说过类似的道理,学语文既不能像从前人那样只注重吟诵,而不注重内容及理法的研究;也不能像今人只重视内容及理法的探究,而不注重吟诵领悟,只有将吟读与内容理法的探究结合起来,全而不偏,才能达到学习语文学科的最高境界。叶老所说的实际就是语文学习中的读思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不被表面文字所惑,才能读懂文章,读有所得。阅读作文材料更是如此,如下则材料:

一位老和尚有两个徒弟:大和尚和小和尚。一日,大和尚向老和尚打小报告,说:“小和尚洗碗时把碗打破了一个”。老和尚手捻佛珠,双眼微闭,说道:“我相信你永远也不会打破碗”。

初读材料,你可能会觉得大和尚对师傅十分忠心,有什么事都要向师傅汇报;或许你也会觉得大和尚做事很认真,不会出什么错,不然老和尚怎么相信他永远不会打破碗呢?或许你还觉得小和尚做事不认真,易出错。这些理解有没有错呢?严格地说,这些理解也是可以的,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当然会不一样。但这是不是就是材料所要表达的意思呢?还仍需要仔细分辨。注意到材料中有一个短语“打小报告”,这个短语在我们的语境中是带贬义色彩的,因此,大和尚向师傅报告小和尚打破碗这个事的正当性就显得不足,故前面的几种理解就不是这则材料要传达的真正意思。材料中小和尚是在洗碗的过程中打破了碗,是在做一件事情中犯了错,老和尚说大和尚永远也不会打破碗是因为他不洗碗------不做事当然就不会犯错。联系到现实就是,做事难免会出错;有的人自己不做事,还常常非议指责干事的。老和尚没有去责怪小和尚,而是暗讽了大和尚,其对小和尚的宽容态度不言自明。这就是说对于那些认真做事的人的偶然小错要宽容善待,对那些自己不干还说别人干得不好的人不要多加理睬,这才是这则材料所要表达的真正意思。读懂了这一点,立意、选材就容易多了。

四、明高低点

学生的作文水平参差不齐,从这个意义说,一则材料让不同作文水平的人读了以后都要感到有话可写,这样的材料在理解上往往具有多义性,进而在作文的立意上便显示出层次性,即立意有高低之分。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后面作文的方向。材料理解的多义性和作文立意的层次性为学生完成作文提供了多种选择性。怎样选择呢?一是选自己能写的,二是选自己能写得好的,即选自己拿手的写。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根据材料学生有了一个比较高的作文立意,但却无力通过具体的选材来表现这个立意,那还不如选择一个立意稍微低一点的,自己能较好完成的作文来写,这一点在考场上显得尤为重要。当然平时的作文训练可以试着写写高立意的作文,这也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以上文第一则材料为例,理想可以是个人的理想,也可以是国家的、民族的理想。写国家民族的理想立意明显要比写个人理想的立意高,但如果自己缺少相应的材料就写不好,这时就不如写个人理想,这个和自身联系紧密,更容易写好。

以上講的几种读懂作文材料的方法在现实中不是孤立使用的,往往要综合使用、配合使用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当然也不是只有这几种方法,还有其他方法等着我们去探索。笔者相信,只要我们在实践中去不断探索,就会找到更多更好的办法来读懂作文材料。

4.读懂初中作文 篇四

暑假时,一场不幸的事降临在表姐家中,唠叨她的奶奶走了,那天她哭得很厉害,从那天起,表姐总是能在梦里见到奶奶,听奶奶唠叨她,但她却不感觉厌烦,更多的是幸福。那种能被唠叨,被关心的感觉,是用多少金钱都买不回来的。

记得小时候,我也总被爷爷奶奶唠叨,还总是跟他们生气,觉得他们好烦,总是叨叨得没完没了。在我印象中有一次,大概是因为在饭桌上,和表姐讲话没有等长辈就动筷了,只见不远处,一双眼睛瞪着我,我立刻放下筷子,停止了和表姐的交谈,我本以为事情就这样结束了,但爷爷丝毫没有打算饶过我的意思,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前直接破口大骂,把我都骂蒙了。

旁边的亲戚都看不下去了,连忙阻拦说:“一点小事,何必呢,都是亲戚又没什么规矩,再说了小孩子而已。”但爷爷还是没有要停的意思,大骂道:“小小年级就不懂得规矩,长大了不就是没教养的孩子,不得上天?”

我被骂得动弹不得,眼泪一直流,在那么多人的面前,我连头都不敢抬,顿时感觉好丢人,那时候我在心里骂了爷爷好几十次,感觉爷爷是那种小题大做,搬弄是非的人,太讨厌了,饭桌上,我筷子都没动几下,什么都没吃。

一到家,我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爬到床上发闷气,过了很久,奶奶敲了敲房门,我不耐烦的打开门,只见奶奶把她手里的食物递给我,我当时饿极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接过吃的就走回房间,也不管谁买的。之后在房间里我偷听到爷爷奶奶的对话,原来刚刚自己吃的东西是爷爷买的,他说看我在饭桌上没有怎么吃饭,怕我饿着,又怕是他自己拿来,我不会吃,就委托奶奶当这个“好人”。那时候我知道爷爷是一个善良正直的人。

还有一次,因为天气转凉,天气预报还说会下暴雨,奶奶一大清早就开始唠叨我,本身有起床气的我越发烦躁,什么都没听进去,就别说带伞了,只是嘴上敷衍的回应了。到了下午放学,暴雨交加,有伞的同学都遮着伞走出了校门,可没伞的我,只能呆在屋檐下避雨,恨自己为什么出门不带伞,为什么不好好听话,千错万错都是自己的错,我碰了碰运气,翻书包找,找到了!原来在我出门的时候,奶奶就检查了我的书包,发现我没有带伞并帮我装上了,顿时我感觉到了温暖。

5.我读懂了初中作文 篇五

再给我一天,我要寻梦,当踏上渺亡的路途心再颤抖。我不再追寻,不再追求,将一切化为希望埋入心底。

我不再哭闹,不再抵触。将希望洒落再原野上。当黎明来到,新的一轮光辉,为我铺好天堂的路途。眺望心酸的旅程,我不再害怕,不再退缩,。

有一丝的微笑。因为有你再身旁……。再给我一天,再给我一天,当阳光照料再路途,我的心不再彷徨。我的梦不再腼腆。我有自己的心和梦,不要让我梦落空;坠入谷底……

6.我读懂了母爱初中作文 篇六

那天,我正好放假回家,但老师把我们留了一会儿,问我们“母爱是什么?”我们听到这个问题时都愣住了,只有在最后一排坐的一个失去母亲的女孩在哭,老师扫了我们一眼,动了动嘴唇,好像想说什么,但没说出来,坐在第一排的我明显地看到老师的眼里有眼泪在闪现。几秒后,老师一挥手说声“下课”就头也不回地走了。

我拎着包,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在默默的想:“母爱,母爱是什么?”。不知不觉中,已经走到了家门口。推开门,熟悉的景象显现在我面前:母亲端着盘子走来走去,父亲坐在椅子上看报纸,一切,都是那么祥和。然而,父母吵架了,顿时,我感到一种要离开的心情在我心中油然而生。第二天,我离家出走了,走的静悄悄,连一张纸条都没留下。走在夕阳的余晖下,我默默地想着应该怎么办。最后,我坐上了长途客车,看着眼前飞快闪过的景象,那一个问题又出现在我的脑海中—什么是母爱?但又转瞬即逝,看着窗外的风景,我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醒来时已经到姥姥家了,姥姥对我的意外来访感到很惊讶。随即便忙着张罗饭菜,还不时地问我吃什么菜。待一切都落定的时候,姥姥问我:“你父母呢?就你一个人来吗?”我把嘴里的食物咽下去之后回答说“他们吵架了,就一个人来。”姥姥听后就不再说什么,只是一个劲儿的叹气。晚上睡觉时,姥姥特意把最厚的大棉被拿来给我盖上,然后把灯给关了。然而我却怎么也睡不着,望着窗外的星空,又想着“我该怎么办呢?”。第二天,姥姥突然对我说:“回去吧,我已经给他们说了,他们都很想你”,然后又递给我一个电话。我犹豫再三,还是打通了熟悉的号码,是爸爸接的电话。一阵家长里短之后,我说坐今天的最后一班车回去,爸爸听后很激动,用近乎颤抖的声音又和我说了一会儿,就挂了。但我因为拉肚子的原因,那天就没有回去。

第二天就传来了昨天最后一班车翻车的.消息。又过了几天,我终于登上了回家的车。推开熟悉的家门,眼前的景象让我大吃一惊。母亲的脸十分苍白,坐在椅子上看着我,身边堆满了揉成一团的纸。父亲趴在桌子上,听见声响也抬起头,看着我。忽然,母亲飞奔过来一把抱住我,生怕我跑了似的。父亲也走过来对我说:“没伤着吧”。

7.学会读懂文章 篇七

要读懂文章, 首先应有一颗能静下来的心。朱熹有言:“读书有三到, 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 则眼看不仔细, 心眼既不专一, 却只漫浪诵读, 决不能记, 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 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 眼口岂不到乎?”心若静下来, 语言自然会被理解, 情境会在头脑中浮现, 情感会在胸中激荡, 道理也会在心中了然;反之, 心静不下来, 读文章时则会浮光掠影, 无法真正进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 那就谈不上理会作者的情感倾诉和道理的阐述了。尤其是对融描写景物、抒发感情、阐述哲理于一体的散文来说, 这点尤为重要。而结合近几年武汉市的中考阅读文章来看, 2010年《念你们的名字》、2011年《萧萧池塘暮》、2012年《美丽的邂逅》无一例外都属于散文文体。而这类文章往往内涵丰富, 语言优美, 不静下心来, 很难进入到文章的意境中, 那就不容易体会作者的思想或情感了。因此, 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 应努力培养自己静下心来阅读的良好习惯。

要读懂文章, 还应注重阅读的方法。每篇文章至少要保证阅读两遍及以上, 第一遍阅读应是从标题到文章读完, 逐字逐句, 标上自然段, 划出关键词句, 尤其是开头段、结尾段、衔接过渡段等;下面这一点笔者认为尤为重要:沉思。第一遍阅读完成后, 静下心来想这样几个问题: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能否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文章的作者要告诉读者什么:一种情感?一种哲理?……能否在文章中找到某种暗示;文章在行文上有怎样显著的特点?语言、结构……实际上, 这三个问题简单来说就是文章写了什么、写作意图是什么、怎样写的。对这三个问题进行沉思、琢磨的过程, 就是读懂文章的过程。以2012年武汉市中考阅读文章为例:《美丽的邂逅》就内容而言, 写的是一个偶然的机会, 我碰到了一本被一个叫做“慧”的女孩珍藏了十年的书, 给我带来了很多美好的感受;就写作意图而言, 作者希望人们珍惜书, 静心读书, 通过读书来提升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 也希望我们的社会形成全民读书的良好风气, 以振兴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就写作上的特点来说, 语言形象生动, 字里行间渗透了作者细腻的情感。琢磨了三个问题后, 有必要再来阅读文章, 此时的阅读, 熟悉感会大大增强, 这个时候应将所给的问题也一并读完, 有了刚才思考的基础, 此时, 四道考试题也显得简单些了, 以《美丽的邂逅》为例:第13题 (作者为什么把在旧书摊上淘到一本书称作一段“美丽的邂逅”?) 、第15题 (读第六段, 说说作者在“掩卷沉思”中表达了哪些情感?并概括情感产生的原因) 考察的就是有关内容方面的问题, 第14题 (结合句中加点的文字, 品析作者是怎样表现“邂逅”的美丽的?) 就是有关写法技巧的问题, 而第16题 (结合文章的主旨, 说说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哪些愿望?) 正是考查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的。

最后, 要读懂文章, 还需进行相关的联想、对比、总结。回顾自己学过的、读过的类似文章以及对此类文章进行的分析、讲解、归纳总结等, 以便准确把握文章的重点。

还有一点需要补充说明的, 针对目前的中学生来说, 考场上的那篇文章它是要唤起我们的一种生活体验、一种情感认同、一种思想启迪, 是对我们的成长有帮助作用的, 所以, 将阅读文章和个人成长结合起来理解, 也是不可忽视的。

8.读懂学生 也让学生读懂 篇八

关键词:作文评改;主要问题;建议

一、当前作文评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考作文在考试大纲中规定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并对各等级作了细致规定。应当说,这样明确的要求是极其有助于我们老师的实际操作的,也有很多老师针对这样的要求对学生进行了系统训练,最后却还是抱怨声连连,说什么作文写了不少,也是全批全改,学生也进行了反思,可分数怎么老是上不去呢?问题的原因应当是多方面的。而我个人认为:教师的作文评改未能有效达到评改所应达到的预期效果,既没有真正读懂学生的作文,也没有让学生读懂自己的评语并从中获益,是诸多原因中不可忽视的一条。

在实际观察中我发现,作文评改未能实现其有效性的具体表现及其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点:

1.忽略评改前提,为改而改

什么是评改的前提?我认为,评改的前提就是你必须对每篇作文都进行“踏实”阅读。很多教师盲目认为有数量就有质量,可等到学生的一大堆作文交来的时候,他又开始叫苦连天,于是完全忽略了评改的前提,为改而改,于是很多学生辛苦创作的成果到了他的手里,可能只需不到10秒钟就“阅读”完毕,然后就根据这个学生的一贯成绩打上一个平均分一样的分数,评语更是简洁,全是游离于文本之外的套话。试问,这样的评改法,究竟能有多大的实效呢?

2.盲目追求大纲要求,忽略学生写作个性

不少教师虽然认真地在批改作文,但评改标准死扣考纲,不会或不愿灵活变通,除了强调基础外,就是一味要求学生写得观点深刻、材料丰富、意境深远;一味地强调修辞的运用、构思的新颖。出发点本来没有错,可是一旦走向了极端,反而会变成矫揉造作,会埋没学生的写作个性,而审美是尊重个性的。这样的评改亦属无效行列。

3.评改方式不当,学生无法获取有效反馈信息

(1)只改字词、病句,不进行整体评估

(2)單纯注重内容,只作心理交流而忽略作文技法

(3)架空评价,虚话、套话、大话成堆,落不到实处

二、提高作文评改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由上述可知,在当前的作文评改中还存在着不少被忽略的实际问题。那么,怎么样来改变这种现状,提高作文评改的有效性呢?在此仅提几点建议,供同仁们参考:

1.重量也重质,将教师的细致踏实与评改方式的多样化相结合

身正为范,要想让学生做到细致踏实,自己就应当以身作则。要学会用最细致而客观的眼光来对每篇作文都进行“踏实”的审美阅读,不要为改而改。在注重作业量的恰当前提下,可实行评改方式的多样化,将师生的能动性发挥到最大。

2.从尊重学生写作个性出发,多角度发掘其闪光点

不用老师自己的观点立场来做评判标准,不搞一刀切。即便是一篇粗糙的习作,也要尽可能去寻找其优点,不要盲目用考试大纲的文本要求去死板地作为评判标准,更不能走极端,过分强调其中的某一点,避免学生为迎合某个标准而搞虚假创作。

3.评估时强调整体性、实效性,避免“空对空”现象的出现

一篇作文,评语必须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让学生能清晰明了地看懂,并能依照你的“对症药方”给自己“开药治疗”。这“药方”可包括对文章全局结构的整体评价、对不当之处的具体指出、作文技法的对比传授以及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等。

综上所述,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教师在进行作文评改时一定要秉承一个基本标准,那就是要尽可能提高评改的有效性,做到“字字珠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读懂学生,也让学生读懂”。

(作者单位 重庆市綦江中学)

上一篇:幼儿园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给水果宝宝过生日》及教学反思下一篇:太极拳第七代收徒仪式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