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作为党建工作

2024-09-04

新时代新作为党建工作(共12篇)(共12篇)

1.新时代新作为党建工作 篇一

新教师教学工作总结演讲稿

上学期,我作为一名新人进入了中学任教,从那时候,我就开始相信一句老话:万事开头难。在工作的初期,我确实感到了很大的困难。那时候,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我除了在大学时期进行过四周形式主义的实习之外,可以说毫无工作经验。面对新接手的工作,面对三个班的学生,我觉得毫无头绪,不知工作应该从哪里下手 水平与其他有经验的老师相比是有差距的,这一点在考试中就显现出来了。

新时代新思想新作为发言稿

一、新时代、新思想、新作为的解读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新思想既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新作为既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

二、我们要立足新时代,践行新思想,展现新作为

要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高度,从坚定“四个自信”,深刻领会贯穿其中的坚定信仰信念、强烈的历史担当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坚决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十九大报告不仅再次明确了大健康观的核心要义,即“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大健康观就是要加强预防,以确保身体的健康长寿;还要有计划地生育、安全放心地生育,以确保生育健康。只有这样,才

是真正的健康。这对我们妇幼健康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家三口人我们为其中两口人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我们肩上的担子很重,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满足群观众需求,才能在新时代下做好我县妇幼健康服务工作。

刘伟

2.新时代新作为党建工作 篇二

一、站在新起点, 履行新使命, 发挥新作用

新组建的人社部门, 负责统筹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管理和收入分配、城乡劳动者就业、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 管理服务人员多, 工作领域范围广, 社会关注程度高。要充分认识做好人社工作的重要意义, 深刻认识人社工作的重要作用, 切实增强做好人社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是在改善保障民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民生事业中, 充分的社会就业、完善的社会保障是最根本的民生, 也是群众最重要的利益。人社部门承担着为群众提供就业、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障服务的重任, 承担着统筹提供工资分配、职称评审、招考招聘等公共人事服务的职责, 可谓事事关民生、件件聚民情。大力改善民生、切实保障民生, 这是做好人社工作的重要基点。

二是在推动科学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在人才。人社部门承担着推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任务, 承担着各类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的重要职责, 在扩大人才队伍规模、提升人才队伍素质、改善人才队伍结构、优化人才工作环境、激励人才干事创业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大力引进人才智力, 大力培养造就人才, 这是人社工作服务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 也是为加快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人才智力保证的重要举措。

三是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诸多因素中, 有些方面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可以协调解决的, 如在劳动关系方面发生的企业用工、工资支付、合同履行等问题, 在就业方面发生的就业歧视、考试不公、职业诈骗等问题。在一定意义上讲, 做好人社工作, 可以促使不同群体的社会成员各展其才、各尽其能、各乐其业、各得其所, 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有利于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有利于维护和谐稳定局面。

四是在优化管理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管理科学有序、服务优质高效, 这是对每个政府部门的基本要求, 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人社部门作为统筹负责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管理的部门, 在规范公务员管理、加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指导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统筹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公平公正、充满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是人社工作的应尽之责和努力方向。

二、瞄准新目标, 落实新任务, 实现新作为

人社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整合、队伍整合、工作整合的优势, 开拓创新, 奋发有为, 着力推动人社事业新发展, 务求产生“1+1>2”的效果。

一是要在推进两项工程上有新作为。这两项工程, 就是就业促进工程、社会保障工程。要把促进就业作为人社工作的首要任务, 统筹落实就业政策, 积极拓宽就业渠道, 大力开发就业岗位, 不断优化就业服务, 搭建就业良好平台。继续落实“五缓、四减、三补、两协商”的政策措施, 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工作, 促进城乡就业统筹发展。要完善落实各种社会保险制度, 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和基金征缴工作, 重点扩大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业人员、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积极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完善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认真落实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和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办法。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水平, 不断提高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水平。

二是要在深化两项改革上有新作为。这两项改革, 就是人事制度改革、工资制度改革。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 重点是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 确保2010年12月底前市、县、乡三级完成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任务, 确保事业单位现有人员聘用到相应等级岗位, 确保改革顺利推进和社会大局稳定。在工资制度改革方面, 重点是完善落实公务员工资制度, 扎实推进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 继续落实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政策, 积极推进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工作, 研究在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问题。加强企业工资分配指导工作, 促进企业职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的落实。

三是要在加强两项建设上有新作为。这两项建设, 就是公务员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要深入贯彻公务员法, 坚持用法律制度规范公务员行为, 坚持用党纪政纪约束公务员行为, 切实抓好公务员考试录用、绩效考核、辞职辞退、奖励惩戒等制度的落实, 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队伍。要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 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深入推进人才强市战略的实施, 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充分发挥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四是要在维护两项稳定上有新作为。这两项稳定, 就是劳动关系的稳定、重点群体的稳定。当前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 维稳工作任务比较重的当属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突出表现在劳动合同、工资拖欠、权益侵害等方面, 其信访和维稳任务繁重。要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法律法规政策, 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 做好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 切实把争议解决在基层,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要在认真完成军转干部安置工作任务的同时, 继续抓好企业军转干部解困维稳政策的落实, 抓好思想教育和防控措施的落实, 确保企业军转干部总体稳定。要加强信访稳定预测评估工作, 研究建立信访维稳工作长效机制, 尽量减少、积极化解、认真解决各种不稳定因素, 努力维护和谐稳定。

三、树立新形象, 开创新局面, 做出新贡献

人社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关注度高, 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人社部门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 勇于承担重任, 甘于艰苦创业, 树立新的形象, 做出新的业绩, 努力开创人社工作新局面。

一是要建好队伍。要以机构改革为契机, 加快实现职能和人员的有机整合, 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要加强政治理论和政策业务的培训, 加强思想教育和实践锻炼, 开展“争当先锋模范、争当服务标兵”创先争优活动, 不断提升干部职工的素质能力。要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实行阳光操作, 注重廉洁从政, 强化为民服务, 自觉接受监督, 努力建设“作风正、服务优、效率高、形象好”的部门, 为人社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证。

二是要夯实基础。重点是要打造基层基础公共服务新平台, 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努力提高基层站所的公共服务水平。要加快建设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系统, 加大对“金保”工程网络建设的投入, 努力构建覆盖城乡的信息网络系统。通过系统的整合、网络的互联和信息的共享, 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就业、社会保障等服务。

三是要创新发展。要把创新融入思想、融入工作、融入事业, 在制定措施上、在管理服务上、在业务工作上, 都要体现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方法和创新的成果。在执行政策上应当严而又严, 在具体措施上则要大胆创新, 发挥创造力、能动性和积极性, 勇于深化改革, 积极探索实践, 不怕承担风险, 争创亮点工作, 使人社部门树起新形象, 使人社队伍素质实现新提升, 使人社工作实现新发展。

四是要重视服务。服务是新组建的人社部门的职责、义务和本份。要靠服务立门市、靠服务起家、靠服务支撑、靠服务报答。要强化服务意识, 优化服务项目, 充实服务内容, 创新服务形式, 提高服务质量。这里要特别倡导一种服务理念, 即凡是到人社部门来办事的, 只要不违背大的政策, 只要不违背大的原则, 只要不引起大的社会反响, 只要不是为自己的家属子女办私事, 都要立足于办, 并且做到办得快、办得好, 真正把人社部门建设成为服务对象之家。 (作者系焦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

3.新时代新作为党建工作 篇三

【关键词】工会;思想政治工作;探讨

一、企业工会思想政治工作要以服务为要务

首先,新形势下企业工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要紧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针对企业改革深化和发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以及职工队伍的思想状况,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要正确处理好职工利益和企业改革、发展之间的關系,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强化职工的大局意识、奉献意识,帮助职工认清形势、了解政策、转变观念,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敬业爱岗的良好氛围,推动企业经济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第二,企业工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为职工服务。在企业经济发展、效益提高的基础上,要大力维护职工权益,帮助职工解决实际问题,为职工素质的提高与自我价值的实现提供良好条件,使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由虚变实。工会要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等活动以及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全面提高职工素质,努力建设一支“四有”职工队伍。只有这样,工会才能最终获得职工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工会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真正收到成效。

第三,企业工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企业不仅是经济活动中的经营主体,在社会活动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论是在什么类型的企业中,工会组织都要通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企业干部职工自觉贯彻落实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要依法经营,合法生产,使企业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力军。

二、为民服务,赢得民心

作为国有企业来讲,所有的党员干部职工都是工会的“一份子”,都被纳入到了工会管理之中,面对庞大并具备各式各样复杂思想的“队伍”,工会的思想政治工作既要“说理”,更要“解难”,要杜绝“说空话不办事”,把教育职工与服务职工结合起来,时刻把职工的冷暖放在心上,关心职工的疾苦,努力为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比如职工群众的子女入学问题、职工的就医就药问题、职工的恋爱婚姻问题、职工的住房问题等等。工会要加以关心,尽自己的力量帮助职工解除后顾之忧。要切实履行工会的维权职责,把职工群众的利益代表好、维护好。当前,特别要注意运用政务公开、民主管理等有效机制,通过政务公开,让职工知情、议政、务事,消除疑虑,理顺情绪,同时要强化监督职能,维护好职工的经济利益,关心那些工作和生活上暂时遇到困难的职工,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只有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受到职工群众的欢迎,并易于为职工群众所接受,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此外,要努力创造有利于职工安居乐业和成长发展的外部条件,真正从工作上、学习上、生活上关心爱护职工,为职工营造一种既团结紧张又宽松和谐的气氛,使之保持舒畅的心情、旺盛的干劲,赢得职工的真心拥护。

三、思想宣传,保障运行

工会开展思想整治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本单位一定时期的中心工作和中心任务、重大决策和重大部署,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开展各项工作。在开展工作中,既要理直气壮地进行正面灌输,大讲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大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内涵,大讲工人阶级的优良传统和崇高品质,大讲企业发展壮大的辉煌成就,进行正确的政治导向的引导,唱响主旋律,又要根据职工群众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不断增强的实际情况,贯彻民主原则和疏导原则,以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启发职工群众提高认识;既要加强对职工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更要加强干部的自我教育,要求领导干部做到“立言、力行”,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表率,成为思想宣传的正面典型。与此同时,工会组织要通过广泛开展群众性工作,发动思想宣传武器,利用各种宣传阵地,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如征文、演讲、知识竞赛等,调动职工的学习热情,并努力使学习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广泛开展“群监岗”“女工帮教”“安全慰问”等多种形式的群众性活动,为企业营造气氛,适时调节干部职工思想,使职工受到启发和教育;还应注意联系职工关注的种种问题,采取“实话实说”等形式,引导职工从身边的人和事谈起,通过本人、家庭、单位、社会变化发展的实例,激发他们“以企为家、甘于奉献”的精神。

四、科学引导,激发活力

工会思想政治工作是紧紧围绕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思想展开。发挥工会优势,做好职工思想工作,要正确估计职工积极性发挥的基本态势,科学分析影响职工积极性的主要原因,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众多因素中找出对不同层次的职工积极性起决定作用的“最大影响点”,从而找到影响职工积极性的问题所在,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要明确“职工的积极性来自合法权益的最大实现,来自职工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需求的满足”,职工积极性的“动力点”包括很广,从性质上分:有政治的,如盼望入党入团;有经济的,如渴望增加收入,提高福利待遇等;有家庭的,希望家庭和睦美满等。从形式上分,有公开的,如提出要求安排个好岗位,找个好工作等;有隐蔽的,想晋升提干等。这些动力源尽管因人而异,但都与职工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都存在于职工中得潜能,若能及时采取引导、鼓励、教育,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观念,就能促进职工积极性的发挥。同时要善于抓住干部职工的闪光点,重视榜样示范的激励作用,使他们更快地进步或比较容易正视自己和促进后进转变、提高。树立推广典型既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有效手段和载体,也是工会组织的优良传统和优势所在。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本单位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发展典型引路的作用,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贴紧实际,贴紧职工,激发企业活力。

4.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 篇四

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这对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激励广大干部在新时代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我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心得体会:

一、要强化担当作为的政治责任。敢担当、善作为,是对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干部应尽的政治责任。因此,我们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积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负人民重托,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担当,在其位、谋其政、干其事、求其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要加强学习武装新思想。作为新时代的干部,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要全面提高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等。同时,也要注重培养良好作风,涵养专业精神,以敬业、执着、严谨的态度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管一行像一行。

5.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心得 篇五

通过观看《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访谈节目,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党员必须牢记身份,树立形象,发挥作用,工作中把岗位当责任,把职业当事业,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电视访谈专题节目第三期主要访谈了三位党组织,委派到基层村委会任职第一书记的工作者。他们牢记宗旨,树立群众事无小事的理念,深入群众,了解需求,通过真心服务,解决问题,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牢记责任,面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敢于担当、勇于突破。开展好管辖区域的各项工作,出色的完成了党组织交予的任务。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时刻坚持甘于奉献,敢于担当,勇于作为,以一种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激情和干劲,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我要增强政治担当、历史担当、责任担当,树立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决心,做一名有担当有作为的合格党员。

物业安保部-王永祥

6.新时代新目标新要求新作为 篇六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省科协、景德镇市科协精心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乐平市科协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围绕“四服务一加强”的职责定位,扎实推进了科协各项创新发展。根据这次省科协调研要求,现就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层组织建设及“3+1”工作亮点纷呈

乐平市科协把提升基层科协组织力“3+1”试点作为推动基层科协改革的重要抓手,以换届为契机,大力推进乡镇(街道)科协吸纳“三长”,增强组织活力。截止目前,全市20个乡镇(街道)科协换届工作全部完成,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乡镇(街道)科协主席、副主席、常委,其中兼职副主席中“三长”人数由换届前的16人增加至53人,占兼职副主席总数的比例达到61.5%。这一经验做法被中国科协《提升基层科协组织力“3+1”试点工作周报》刊发。

一是注重在争取党委政府支持上下功夫。基层科协相对弱势,仅靠科协本身推动试点工作难见成效。针对这种情况,乐平市科协从试点工作一开始就积极向市委书记、分管科协的市委副书记和组织部长汇报,并坚持“党建带科建”,联合组织部下发了《关于做好全市乡镇(街道)科协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实施方案》,以科协名义印发了《乐平市科协提升基层科协组织力“3+1”试点工作方案》,召开了由组织部长参加的全市乡镇(街道)科协组织换届选举和“3+1”试点工作会议,对乡镇(街道)科协换届和“3+1”试点工作进行了专门部署。同时,每月全市党建工作例会上,由组织部长对乡镇(街道)科协组织换届选举和“3+1”试点工作进行调度,确保了全市乡镇(街道)科协组织换届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有效推进了基层科协组织力“3+1”试点工作顺利实施。

二是加强分类指导,强化组织保障。乡镇(街道)科协组织换届时隔多年未开展,在基层实际上是从无到有,基层对换届的程序、内容、相关文件准备基本上是一片空白。针对这一情况,该市严格按照《科普法》、《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章程》,结合基层科协组织力“3+1”试点工作要求,组织专门人员,针对基层科协换届选举和“3+1”试点工作准备了一整套参考材料,包括换届工作流程、代表推荐、会议议程、日程安排、主持词、领导讲话、选举办法、候选人选票等,减轻了基层的压力,让他们在最短时间完成换届和“3+1”试点的各项准备。并实行分片蹲点制,共分3片,每片由每1名市科协副主席和1名工作人员进行跟踪服务,通过微信群、专题培训会、实地指导等形式,随时沟通指导,确保换届工作每个步骤、每个环节都规范到位。同时,针对基层科协组织普遍存在的弱化、虚化、边缘化“三化”现状和缺编制、缺经费、缺办公场所、缺工作人员 “四缺” 等问题,该市将基层科协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给每个乡镇(街道)科协组织每年不少于1万元,同时规定同级财政每年预算不少于4万元,为乡镇(街道)科协开展科普工作提供了经费保障。并坚持“五有一落实”制度,即做到有组织机构、有经费保障、有办公地点、有单位牌子、有议事规程。

三是加强干部选配,强化“三长”实施。要让基层科协组织成立后更好开展活动,就必须以团结吸纳“三长”为代表的“关键人物”为突破口,引导专业的人做专门的事。该市在筹备乡镇(街道)科协换届选举过程中,按照党管干部原则和科协章程,充分和乡镇(街道)党(工)委协商沟通,原则上乡镇(街道)党委班子成员为兼职主席,同时本着“伸长工作手臂、群众基础工作群众做”的原则,充分吸纳同级农技站长、医院院长、学校校长、文化站长、协会会长等担任专(兼)职副主席或常委,明确规定每个基层科协兼挂职副主席、常委候选人必须有“三长”2名以上。乡镇(街道)的科协主席、兼挂职副主席、常委人选要报市委组织部、市科协审核把关,确保能将一批优秀的“三长”吸纳到基层科协组织中来,以保证科协组织和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不断提高基层科协组织致力发展、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四是加强督查考核,强化长效机制。在换届选举和“3+1”试点过程中,该市给各乡镇(街道)设定时间,采取“家家到的方式”,由市委组织部、市科协抽调人员进行专项督导,并注重宣传全市乡镇(街道)科协组织换届和“3+1”试点工作先进典型,及时在《乐平市领导干部》微信群发布表扬,同时还采取打电话、微信、现场等方式对进度推进慢的乡镇(街道)加以督促,给他们相应的压力。并采取分片跟进的办法,该市科协各班子成员主动参加相应负责区域的乡镇(街道)科协组织换届大会。换届后要求基层科协以党委文件行文,汇报选举结果至市委组织部、市科协,待各乡镇(街道)将选举结果全部上报后由市委组织部、市科协对选举结果进行统一批复。同时,该市出台了《关于加强乡镇(街道)科协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乐平市乡镇(街道)科协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等,要求各科协从组织领导、基础条件等方面加强组织建设,从工作实效、社会影响等方面出新点、出亮点,有效保证了乡镇(街道)科协组织建设健康发展和基层科协组织力“3+1”试点工作顺利实施。

二、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稳中创新

2016年以来,在乐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乐平市科协组织协调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能和任务分工,突出重点,精心谋划,完善机制,联动协作,稳步推动了我市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一是健全完善机制,科普活动保障得到提升。2016年换届之后,我们及时调整充实了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和纲要办组成人员,明确政府分管领导,进一步加强纲要实施工作的联络协调,并督促相关部门按照《纲要》任务分工,积极主动开展纲要实施工作。同时,市委常委会每年听取市纲要办《关于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情况汇报。此外,市政府每年安排10-20万元工作经费,各成员单位也安排一定经费,有效推动了《纲要》的组织实施。

二是开展“四大”行动,重点人群科学素质得到提升。第一,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行动。以“科普之春”等品牌科普活动为载体,以科普大篷车为平台,在城乡中小学广泛开展科普知识竞赛、科普展板展出、科普仪器体验、科普知识讲座等活动,激发了青少年了解和热爱科学知识的兴趣,青少年科学素养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第二,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动技能培训等科普大行动,共举办香菇种植、蓝莓种植、蛋鸡养殖、茶叶种植、电子商务等培训100余期,培训1万多人,发放各类科普资料2万余册,发放农业科普资料读本3.7万多册。同时,利用科普之春、科普周、科普日,开展科普大篷车进农村,向农民传播科学技术,并积极发挥协会引领作用,2016年成立了乐平市乡村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凝聚农村青年创业者智慧,较好地提升农民科学素质。第三,实施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行动。以岗位技能提高为重点,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城镇劳动者就业、再就业能力。以江西省百场科普进社区活动为切入点,在社区居民中开展科普讲座、职业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实施家政服务技能培训26期,培训2200人次,举办创业培训班16期,培训1600余人次,组织医疗专家下基层服务,培训专业技术人员2000多人次,大大提高了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第四,实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借助“江西干部网络学院”平台,开展了全市干部网络培训工作。在机关开展节能减排、安全生产、卫生保健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提高广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养成科学文明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受益公务员达到3000余人。并充分利用市委党校培训资源,对干部进行高层次理论和业务培训。

三是实施“六大”工程,科普覆盖面得到提升。第一,实施科技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采取培训、示范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培养面向基层的科普人才,重点抓好农村、城市社区、企业科普人才和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巩固发展科普志愿者队伍,并经常性组织科普志愿者深入社区、乡村、学校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尤其在城乡环境整治、“城市双创双修”活动中,到处活跃着志愿者服务的身影,大家的共同参与为全面提高全民科学知识素质提供了支撑和保障。第二,实施社区科普益民工程。各成员单位继续做好了科教、卫生等进社区活动,围绕食品安全、节能环保、防灾减灾、身心健康等内容,开展形式多样、贴近居民生活的各类社区科普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市卫计委开展健康咨询义诊、市教体局开展环鄱阳湖自行车比赛、市文广新局开展农民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在全市营造科学健康的生活理念。第三,实施科普信息化工程。全力整合科普资源,发挥电视台、报社等主流媒体优势,办好科普类节目、栏目等。2016年,市科协开通了“科普乐平”公众微信平台,利用网络开展科普教育和宣传,反映乐平科普工作和状态。2018年,市科协在《乐平新闻报》、乐平电视台开辟了“科普之窗”专栏,让市民更好地了解到科普工作的最新动态,显著提高了纲要实施工作的社会关注度。第四,实施科普基础设施工程。在中医院安装了智慧科普服务站,为我市市民更好地了解科普提供了一处便利的场所;巩固了省级科普教育基地--乐平市古戏台博物馆、文山怪石林等;加强了景市科普教育基地--东湖名都社区科普教育基地和洪皓森林公园科普教育基地建设,为全市群众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场所和感受环境、亲近自然,接受科普教育的场所。抓好了5个省级科普致富示范村、15个景市级科普示范村工作,科普示范村建有科普画廊、科普图书室、科普培训室等,为全市行政村开辟科普工作,提升群众科普素养,树立了标杆。第五,实施科普产业助力工程。加强青年创客之家与科普教育基地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推动科普创客平台建设。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奖补资金达45万元,增强了基层科普组织的服务能力;实施了“银会”合作项目,为需要资金扶持的农技协、科普示范基地等提供优惠贷款服务,助推科普产业工程实施。第六,实施科普人才工程。制定下发了《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十条意见”》,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更好地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全面促进人才成长和作用发挥,推进了全市人才工作的开展,营造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三、科协系统改革有序推进

乐平市科协全面贯彻落实省、景德镇市科协和市委改革要求,高度重视改革工作,不断增强自我革新勇气,科学谋划、精心部署、扎实推进、狠抓督导,促进了科协系统改革有序推进。

一是坚持强化学习,充分把握改革内涵。乐平市科协能认真学习领会省、景德镇市《改革方案》,充分认识《改革方案》对科协事业的重要推动作用,把学习贯彻《改革方案》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领导干部带头学、层层学、深入学,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以致用,进一步明确改革目标和任务要求,增强改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切实用《实施方案》推动科协事业发展。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自觉将改革任务落到实处。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科协组织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问题,如工作中的“四化”倾向,在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方式方法等方面还存在不足等等。在贯彻落实《改革方案》过程中坚持突出问题导向,认真查找当前存在的问题。贯彻落实充分体现科协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把加强对科技工作者的政治引领作为科协系统的首要政治任务,以学会改革为主体,以科技工作者是否满意作为评价标准,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加快改革步伐和改革力度。

三是坚持细化责任,确保改革取得实效。对照《改革方案》,出台了责任分工文件,每一项均明确责任领导、责任部室,明确完成时限。同时,按照责任分工,由各分管领导带队,分别到乡镇(街道、园区)、市直部门进行任务对接落实,随时掌握进度,进行重点督办攻坚,确保改革取得实效。第一,根据市委加强群团工作要求,对市科协领导班子进行了换届,选举产生了主席1名,副主席2名,兼职副主席6名。第二,市委组织部、市科协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全市乡镇(街道、园区)科协组织成立和换届选举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建立完善乡镇、街道、园区建立科协组织,有效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第三,为充分发挥科协组织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牵头和综合协调作用,调整了市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并组织开展了科普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机关、进科普示范基地“五进”活动,有效推动了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举办了江西省农函大新型人才素质提升暨景德镇市农函大电子商务培训班、新开进农民创新创业培训班等10多期,建立了三王牧业院士工作,研究制定了《乐平市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职能工作方案》,《采取“协会+社会资源+政府”的方式,让我市科技协会与政府职能部门合作,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市科协所属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工作,发挥社会组织作用。

四是坚持宣传引导,努力营造改革氛围。大力加强宣传工作,通过在“乐平电视台”、“乐平新闻”、“科普乐平”、“科普大蓬车”等媒介开设专栏、组织主题宣传活动、开设研讨班等各种形式,加强对落实《改革方案》的宣传,让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了解支持科协事业发展。同时,积极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关心关注改革,为改革献计献策,及时发现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改革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全面反映各地推进改革的好典型、好案例,普及科协系统深化改革的新理念,塑造科协新形象。

四、科技助力精准扶贫扎实有效

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将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列为科协重点工作予以推进。

一是重点推进驻村挂点精准扶贫工作。为做好挂点村后港镇徐家畈村的精准扶贫工作,市科协选派业务精、素质高、观念强的科协班子成员李涛同志为第一书记。以服务精准扶贫对象为中心,从精准识别、精准管理、精准施策等方面入手,做好为贫困对象的服务帮助,排忧解难。同时驻村工作队结合科协实际,充分发挥科协人才荟萃优势,为该村举办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培训2期,送去科技书籍300余册,并派专家实地指导,科学谋划,选准产业,注入科技血液。目前已发展优质水稻、黄桃种植等扶贫产业。

二是发挥科协资源优势组织科技工作者为产业基层服务。依托科协资源优秀,积极为贫困对象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发展机遇。据统计,各协会、基地共为贫困对象提供就业岗位30多个。

三是支持协会、基地积极开展与贫困对象的结对帮扶。我市凤凰山生态农业科普示范基地、蓝婷果业种植专业技术协会等均积极参与到科协精准扶贫工作中,与精准扶贫对象实现了有效的衔接。全市协会、基地共与430余户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

五、因素法经费使用和省科协科普项目经费使用合法合规

科普专项经费列入乐平市财政预算,并实现逐年增长,目前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均已通过今年追加科普专项经费预算45万元,总金额达103万元,达到人均1元以上,科普之春、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等重大主题科普活动还另有专项财政经费保障。为充分发挥科普专项经费的保障作用, 市科协在加强日常财务管理的基础上,专门研究制定了《乐平市科协科普经费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科普经费的使用原则、开支范围以及管理手段和监督方式,并严格执行,保证了经费合理安排、科学使用,有力地保障了我市科普事业的发展。

同时,在省科协关心支持下,2015-2017年共支持科普项目 个,计 万元。这些项目经费使用紧扣项目申报书经费预算合法合规使用。

首先,在申报项目时力求好中选优。市科协深入基层调研,精心培育科普项目,在申报科普单位时坚持好中选优,推荐申报省科协科普项目。

其次,在经费使用中做到合法合规。项目经费省科协一下达乐平,立即按要求下拨项目实施单位,并召集项目实施单位负责人进行短期培训,促使项目经费按项目实施预算使用,不违规不违法。

7.微博在玉树地震报道中的新作为 篇七

信息传播的超便捷性:直播震后救援动态

相较于博客、播客等网络传播工具, 微博的草根性更强, 且广泛分布在桌面、浏览器、移动终端等多个平台上, 可以形成多个垂直细分的传播领域, 信息发布门槛低, 方便快捷, 在一些大的突发事件或引起全球关注的大事上, 若有微博在场, 利用各种手段在微博上发表出来, 其实时性、现场感以及快捷性, 甚至超过所有其他媒介形态。在此次玉树大地震中, 各种微博联动报道, 直播震后救援动态, 为政府、世界上所有关心玉树地震的民众搭建了了解震后救援的实时平台。

以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微博为例:在众多地震报道的微博中, 中国国际救援队 (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的微博备受关注。中国国际救援队由中国地震局、某工兵团、武警总医院于2001年4月27日组建。从2010年4月14日8时46分发布第一条内容为“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消息, 青海玉树县今晨发生7.1级地震, 震中位于县城附近, 可能出现人员伤亡”的微博到4月15日10时45分的近26个小时内, 中国国际救援队发布了上百篇微博, 常常每隔十多分钟就更新一次, 高峰时每隔一分钟更新一次。特别是在地震刚刚发生, 很多记者还未能深入灾区进行报道时, 中国国际救援队通过微博发布的现场救灾报道, 直播了震后玉树救援状况, 如:

4 月14日11时11分

截至目前, 地震已造成67人死亡。玉树县固定电话通信中断, 当地土木结构房屋倒塌严重。震区一水库出现裂缝, 有关工作人员正在采取放水等应急处置措施。

4 月14日11时53分

中国地震局地震现场应急工作组已经起飞了, 下午到达西宁, 晚上有望抵达现场, 这几乎是我们最快的速度了。

4 月15日14时29分

另一个小组救援队员上午行程60公里, 对五金门市、小学校、动物园、长途汽车站后面家属区、反贪局院内、某食品商店、禅古寺等7个点进行搜查, 遗憾的是还没有发现幸存者。目前为止, 中国国际救援队已经成功救出6名幸存者。

此外, 公安部消防局在搜狐网的官方博客上也第一时间披露了救援队伍的调派信息。据该微博披露, 截至4月15日17时, 正在现场施救的力量有1300名官兵、48辆消防车、10条搜救犬;正在开进的增援力量有761名官兵、24辆消防车、27条搜救犬;待命增援力量有700名官兵。

根据搜狐网统计, 从4月14日早上玉树地震发生后到16日19时左右, 有超过200万的网友关注中国国际救援队、公安部消防局等救援机构在搜狐网的官方微博上发布的救援信息。搜狐网博客频道主编陈鑫尧表示, 中国国际救援队专门有人“三班倒”不停歇地更新信息, 新信息靠前方救援队员通过卫星电话等方式告知。

在高海拔的玉树震区, 微博利用自身特殊高效的传播特点, 实时直播各种救援机构在玉树震后的救援动态, 极大地满足了广大民众对震后灾情的了解需求, 鼓舞了全国民众战胜灾难的信心和勇气。

信息传播的零碎性:多角度还原震后玉树灾情

在微博客上, 发布信息时140字左右的数量限制将使信息日益碎片化成为必然。在BBS发帖, 在Blog上写博, 准入门槛较高。然而在微博上, 哪怕是一个没有受过严格中文训练的人, 只要会发短信, 也就能使用其发布信息。用它记载自己某一刻的心情、某一瞬的感悟, 或者某一条可供分享和收藏的信息。在微博的信息传播过程中, 尽管信息已经高度碎片化, 但博友们能以某一点为核心自发组织, 完成对某个事件的完整报道和传播, 特别是当灾难性事件突发时。在此次玉树地震后, 广大网民以如何援救为中心点, 通过微博发布消息, 多角度来还原震后玉树灾情, 为灾区救助提供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指导意见。

地震发生后, 很多记者试图坐飞机第一时间到达玉树, 一些熟悉航空方面信息的网友便用微博介绍了平时不为人熟悉的玉树机场和航班情况, 如有正在赶往玉树途中的记者通过亲身经历发布第一手信息:“现在飞西宁的大部分普通航班都被拦下来了, 想告诉没能跟上救援队班机的记者, 兰州离西宁只有3~4小时车程, 搭普通航班飞兰州然后包辆车经西宁开往玉树也是个办法, 还便宜 (现在从西宁开往玉树的车已经叫价6元/公里) 。”

青海当地的一些人发布微博给试图进入灾区的人提示。《青海日报》记者唐峰

4 月15日凌晨1时左右发布微博提示:

“通往青海玉树地震灾区主要公路的道路交通情况如下:青海省境内的214国道, 其中西宁市至玉树藏族自治州路段约820公里, 三级路双向两车道, 柏油路面, 日均双向机动车流量500余辆, 车程约12小时。”

还有一些微博网友通报救援信息:玉树地震灾区再靠西100公里有个叫隆宝镇的地方受灾严重, 目前尚无救援队伍抵达, 请大家转发相关部门知晓。

还有微博发出提示:高原病专家提醒赴玉树救灾人员应携带一些防止急性高原病、感冒的药品以及维生素类药物。

搜狐网博客频道主编陈鑫尧称, 地震发生后搜狐网专门组织了包括中国国际救援队、公安消防, 新闻媒体记者和身在灾区的群众等三个群体的微博, 通过微博及时发布灾区信息, 多角度展示灾区的实际情况。

微博和即时通信软件相兼容的信息处理技术, 兼具了众多的媒介形态传播样式, 可以弥补电视、报纸、广播等其他媒体报道的空白点, 以草根的形态来发布个人信息, 虽然琐碎, 但可以以一点为轴心, 通过群聚的方式, 迅速展开微量报道, 从而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最终以全方位、立体式的报道模式来还原事实真相。在突发性灾难报道中, 传统媒体因自身资源限制只能站在全局的角度给受众提供一些重要的灾情信息, 而一些隐藏在这些大场景后鲜为人知的具体细节则是通过一个个微博传递给广大民众的。如此, 传统媒体兼之微博报道, 灾情全貌则立体式、全方位地呈现在受众面前了。

信息传播的组织力:为灾后救援提供多方援助

微博信息传播力强大, 组织有序,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 这是由于微博的传播模式体现为一种多维的复合传播, 因而具有其他媒介无可比拟的传播优势。这种复合的传播模式体现在媒介形态、传播主客体、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四个方面。

在媒介形态上, 微博融合了网络媒体的时空特性与手机短信的便捷性。网络媒体突破了时空观念和媒介物质属性的限制, 表现出极大的开放性。微博上的每一个成员, 无论贫富、贵贱, 都可以平等地共享网上信息, 在世界任何地方, 只要有通信信号, 只要有手机与互联网接通, 就可以获取发生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的信息。微博让受众, 特别是在网络上“沉默的大多数”, 感到了空前的平等与民主, 这是传统媒体无法提供的享受与权利。正是在这种享受和权利的感召下, 在重大的灾难面前, 救援信息一旦发起, 海量性的博友将群起而助之, 给救援工作带来各种援助。

与此同时, 在微博上, 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个自己的读者群落, 用微博的方式, 将个人的见解和观点发布给自己的读者, 以最精练的词汇来表达最高深的观点。同时, 博友既可以通过所关注的对象阅读感兴趣的信息, 也可以通过转发把信息扩散出去, 更可以把微博当做一个“自媒体”, 让自己成为信息的发布者, 随时随地发布自己的所闻所感。如此, 不仅可以迅速地成为一个话题讨论和舆论关注中心, 同时还具备了强大的组织和行动能力。而且这种扩散力和影响力是以几何级倍数增长的, 力量不可小视。

经济学中有一个叫做“池塘效应”的原理:池塘里的荷叶在第一天长出一片, 第二天新长出两片, 到它掩盖半个池塘, 用了49天时间。可是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荷叶全部掩盖另外半个池塘, 仅仅需要一天时间!因为荷叶的增长方式是以几何级数增长而非算数级数增长的。“池塘效应”形象地说明了微博在舆论导向、社会行为组织方面的强大力量, 不能不说微波对信息流动、社会行动等领域造成了深刻影响。

微博是一个信息聚合分享的大平台, 信息传递聚合了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等多种形式。在这个大平台上, 关注决定信息, 被关注决定传播效果, 换句话讲, 你关注了哪些对象决定了你所能获取的信息, 关注你的人则又决定了你所发布的信息能够传播多远。正是由于这种特性决定了微博在行动的组织、协调与监督上, 同样体现出了自身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4·14”玉树地震发生后, 有一个民间公益组织在新浪微博上发布将有一架包机赶赴灾区的消息, 在上面征集各类救灾物资。结果几个小时后, 筹集到的救灾物资就远远超出了预定数量。

4 月14日下午,

中国国际救援队发布了一条微博称:“急需棉衣、棉被、帐篷、药品和食物。请直接寄往灾区!地址:玉树州人民政府救灾物资办邮编:815000。黄立明 (青海玉树州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电话:15352985890。”这条微博在短短24小时内, 经过网友超过20万次的转发, 迅速发挥了作用。

信息披露越充分, 救灾能力越能增强。在“4·14”玉树地震报道中, 微博以其独特的信息传播方式快捷、充分、立体、实时、具体地为广大民众提供了海量性的第一手灾区信息, 展现了新生代媒体的独特魅力。

微博信息传播之独特, 从传播主客体来看, 微博会合“点对面”的扩散特性和“点对点”的长尾特性。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从主体到客体, 是一个“点”到“面”的过程。传统大众媒介机构这个“点”, 向受众群巨大的“面”进行传播。这种传播模式最大的好处, 就是可以随着“面”的不断扩大而使成本不断降低, 收益则随之不断增加。“点对面”的最佳传播效果是“点最小, 面最大”, 这符合传统媒体所属工业时代的经济。

微博的传播主客体, 一方面具备“点对面”的扩散特性, 另一方面更具有“点对点”的长尾特性。如新浪网的微博, 借助于具备强势传播优势的门户网站这个“点”, 力图使更多的人能看到微博内容, 形成更大的“面”, 如此传播特性在重大突发性灾难报道中便大有用武之地, 信息可以从“点”到“面”迅速聚集, 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当然, 每一种媒介形态都不是万能的,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优势, 积累经验, 规避劣势, 去除弊端, 才能在突发性灾难事件或其他社会重大事件中及时引导舆论导向, 更好地造福于社会。

参考文献

[1].克莱夫·汤普生:《从Facebook到Twitter:“数字化亲密”的美丽新世界》, 《纽约时报》, 2008年9月7日。

[2].刘奇:《微博来了, 传统媒体如何用》, 《新周刊》, 2010 (2) 。

[3].刘佳:《海地微博效应》, 《互联网周刊》, 2010年2月9日。

[4].田国垒:《微博抗灾:传递每一份力量抗震救灾》, 《中国青年报》, 2010年4月16日。

[5].孤云:《微博的力量:微博上“亲历”玉树大地震》, 《京华时报》, 2010年4月18日。

[6].http://baike.baidu.com/view/1002901.htm?fr=ala0_1 (百度词条)

[7].http://t.sohu.com/ (搜狐微博)

8.顺应新常态 奋力新作为 篇八

“围绕一个目标”,即紧紧围绕“服务县城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在孟津科学务实发展进程中挑大梁、走前头”的奋斗目标。“把握两大关系”,即把握好“服务县城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关系,把握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关系。“依托三大载体”,即依托县城建设着力打造三产服务业集群,依托新城科技园和瀍阳工业园着力打造工业集群,依托县城周边区域着力打造环城现代农业集群,加快产业培育,增加群众就业,吸纳人口集聚,推动经济提速增量、提质增效。“开展四项联创”,即要在巩固全省百强乡镇、市级文明乡镇、市级先进党委、市级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的基础上,争创省级文明乡镇、省级“五好”党委、全市十强乡镇、全市平安建设先进乡镇四项联创活动。“突出五个重点”,即要突出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服务县城建设,提升县城承载能力。作为县委、县政府所在地,服务好县城建设是城关镇首要的工作任务,是城关镇最大的政治,也是城关镇人民的荣誉。2015年,城关镇继续牢固树立“服务县城建设就是在加快城关发展”的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创造良好环境,加快推进英才南路、平乐西路、瀍源公园、新城科技园基础设施、世腾正骨医院、文博中心、第四实验小学、邮政大厦、公安局指挥中心等16个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确保县城新区功能日臻完善,尤其是“一区一带”尽快出形象、聚人气、见效益;扎实推进兰亭国际、凯澳福邸、理想家园等20个旧城改造和房地产开发项目,提升县城品位,加快人口集聚;逐步启动新城科技园区内农户拆迁和朝阳大道两侧拆迁,积极稳妥启动牛步河、寺河南社区建设,完善县城功能,提升县城品位,加快产业集聚,实现产城融合。

抓好产业集聚,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中共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陈雪枫强调指出“产业兴则洛阳兴,产业强则洛阳强”。孟津县委、县政府也提出了“产业强县”战略,排在五大战略第一位,不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而且显现了抓好产业发展对于增强县域综合实力、改善民生的重要性。城关镇经济社会关系发展最突出的短板是缺乏产业支撑,吸纳人口向县城转移最急需的是加快产业集聚,切实改善民生最迫切的是加快产业发展。因此,发挥交通区位优势,持续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民生得到进一步改善,加快产业发展和集聚是当务之急。一是抓好产业谋划和引进,依托县城三产服务业集群、新城科技园和瀍阳工业园工业集群、环城区现代农业集群“三大载体”,强化项目谋划,创新招商方式,务求招商实效,确保全年新引进千万元以上项目15个以上;认真贯彻落实项目分包责任制、首席服务官等工作制度,争取全年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40个以上,新开工、新竣工项目各10个以上。二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积极服务协调乙二醇项目尽快达产见效。依托新城科技园和阳工业园,积极引导康耀电子、台北电脑工会等企业向园区内集聚发展,确保拓都木业、港信玻璃等12个工业项目建成投用;鼓励四达农机等企业加大科技研发力度,争创高新技术企业、省著名商标。三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落实奖补政策,加大引导力度,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自愿、有偿流转,争取新增土地流转、结构调整面积5000亩以上,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0家、家庭农场5家,使青茂农业、沈氏调料、瀍水豆业等5个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建成投用。四是加快三产服务业和房地产业发展。坚持三产服务业在产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加快河洛都汇华东购物中心、汉魏国际大饭店等5个商业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尽快建成投用、发挥效益;大力推进物业、信息、旅游、中介等新型产业发展,促进三产服务业整体结构升级。贴心服务,加快进度,确保凯澳福邸、兰亭国际、理想家园等一批房地产项目建成投用。

抓好基层基础,夯实党的执政根基。治国安邦,重在基层;管党治党,重在基础。中央和省、市、县委反复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今年,城关镇以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为目标,深入开展“基层基础建设提升年”活动,进一步增强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一是抓谋划部署。加大党建工作在目标考核中的权重,健全党建工作目标考评机制,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党委会专题研究党建工作,每季度听取一次基层党建工作汇报,总结点评,每半年对基层党建工作进行考核,全年进行总评。二是抓教育管理。加大培训力度,3月底前对所有村组干部进行集中轮训,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严把入口、注重质量、优化结构,全年发展党员45名以上、转正党员50名以上;加强和改进党员日常管理,争取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率达到100%,认领服务岗位达到80%以上;持续开展优秀村组干部评选奖励活动,激励干事创业。三是抓督促落实。严格镇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班子周例会制和“五四”工作制,建立支部书记党建例会制,督促各支部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定期民主评议党员,严肃党内组织生活。四是抓重点工作。抓好对狮子院、九泉、水泉、王庄等7个后进村或定点扶贫村的整顿或帮扶;新建或修缮李窑、徐岭、寨沟等5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

抓好环境创优,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是吸引力,环境是竞争力,环境是生产力。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后,招商引资、经济发展已由过去的拼优惠政策、拼廉价劳动力转向比环境、比服务,持续抓好环境创优就显得尤为重要。城关镇切实抓好干部作风建设,着力优化政务环境。一是坚持项目分包责任制,坚持“围墙”法则、“两不接触“两不允许”原则,坚决遏制私搭乱建行为,严厉打击强买强卖、强包强干等违法违纪行为,切实提高服务项目的质量和水平,着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二是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切实抓好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秸杆禁烧、网络媒体、廉洁从政等底线工作,树立城关良好形象。三是切实服务好县城绿化提升工程,全面完成生态造林任务,巩固省级生态镇创建成果。四是持续推进美好乡村建设,争取朱庄、王庄、寨沟、孙沟、李窑等村2015年全部达标,完成既定的3年全部村庄全面达标任务,努力改善全镇人居环境,更多地为提速城关发展集聚“正能量”、消除“负能量”。

抓好民生改善,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乎发展。2015年,城关镇在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办好省、市、县确定的各项民生实事的基础上,一是办好新城科技园汉魏大道、会盟西路、金谷路贯通工程,英才南路、平乐西路、桂花游园建设和桂花大道绿化提升工程等镇十大福民实事,切实增进群众福祉。二是积极争取安全饮水、节水灌溉、土地整理等项目,启动抗旱应急提灌工程,持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完成县养老服务中心和5个农村幸福院、2个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集中征缴活动,发挥6个城市社区办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业务的平台作用,切实增强社会保障能力。四是持续推进全民创业活动,为群众提供政策、信息、资金、技术支持,争取全年开展技能培训1000人以上,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000万元以上,筹建创业孵化基地1家,新发展个体工商户、种植、养殖户290户以上,新增创业人数620人,新增就业人数1100人。五是服务好职教中心二期、集中供热三期等公共服务项目建设,继续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巩固市级“优秀社区”创建成果。六是依托镇村文化站等平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持续开展文明村镇创建和“好媳妇”“好婆婆”“文明标兵户”评选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提高城乡文明程度和群众文明素质。七是推进农村技防设施全覆盖,坚持领导接访、矛盾排查、领导包案等信访工作制度,抓好110联动平台建设,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努力提升群众满意度。

9.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心得党员 篇九

新时代是一个奋进的时代,我们国家需要大批敢于担当,敢于作为的党员干部。广大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没有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执行力,再好的政策都会落空。

新时代党员应当履职尽责。始终如一的政治品格,是老一辈共产党员身上相当鲜明的全体特征。他们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尽职履职,勇于担当,用一辈子的时间践行入党誓词。然而今天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有些党员干部缺少担当精神,遇到问题推卸责任,不敢担当。这种不愿负责,不敢担当,无所事事,甘心平庸党员干部的存在造成严重的影响。党员干部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对组织负责,对人民负责,敢于担当,认真履职尽责。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党员,应该把老一辈共产党革命者的高尚品格当做一面镜子,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对照检查学习。“打铁必须自身硬”,肩膀硬、腰杆直,不仅要一身正气,还要与时俱进,善于学习、才有新招,才能把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老问题,游刃有余的解决。

10.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观后感 篇十

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观后感

看过新一期节目后,让我真正了解到了这些基层党员日常工作点点滴滴。他们直接面向社区群众,展现出了新时代基层党员身上肩负的责任和担当。他们工作中实实在在考虑群众的利益,积极访问群众,到群众家中。做好事、干实事,帮助腿脚不便的老人到医院看病。他们做的虽然不是轰轰烈烈的大事情。但是这种做好事雷锋式的精神已经深入他们的骨髓,更是我们青年人必须学习的榜样。在今后工作中也应该发挥出这种精神,踏踏实实工作,成为岗位上的基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11.新时代新作为党建工作 篇十一

2月5日,在广东省中山市的“两会”会场,中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薛晓峰讲了一个小故事:2013年7月1日、2015年1月1日,薛晓峰两次收到署名为“中山一老者”寄来的邮件,邮件中除了两封手写书信外,便是厚厚五大本文集,文集内容是薛晓峰到中山市工作五年以来讲活和政务活动的报纸剪报。五本文集堆起来有一尺高,文集封面上用毛笔工工整整写着“衙斋卧听萧萧竹,盼是百姓幸福声”、“成功不必在我任期”等警语。书信内容则是反映的市民身边的民生问题。薛晓峰说,“两次捧读信件,两次热泪盈眶。我们有多好的市民啊!有这么好市民的支持我们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还有什么理由不把中山的事情办得好上加好?!”

到2015年2月,薛晓峰就任中山市委书记刚好四年,也是他到中山工作的第五个年头。《小康》杂志记者近日就中山市在新常态下的经济转型升级、依法治市、新时期镇域经济发展创新等问题,对薛晓峰进行了一次全面、深入的采访。

提前一年完成了原定三年目标

薛晓峰说,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也是中山市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前提。

薛晓峰向记者展示了2014年中山经济发展的主要“成绩单”:2014年,中山市狠抓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全市经济创新发展、优化发展、集约发展实现新突破。一是经济增长稳中有进。去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823亿元,比上年增长8%,增速逐季提升。人均生产总值8.9万元,增长7.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1.6亿元,增长11.6%。二是结构调整成效明显。百亿级企业达9家;十亿级企业超百家;实现超百亿产业集群10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2个,提前一年完成原定三年目标。新增上市及新三板挂牌企业6家,目前上市挂牌企业达27家,是2010年前的3.4倍。三是发展质量效益持续提升。2014年,三大产业结构调整为2.5:55.3:42.2。服务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提高。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增速位居珠三角第3位。193个亿元以上项目中工业项目占五成,从一季度25家增至全年95家,投资额从10.5亿元增至106.1亿元,净增十倍。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获省“优秀”等次,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考核、环保责任考核均排全省第二。

薛晓峰告诉《小康》杂志记者,下一步,中山市要在经济增长“换挡”期努力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为广东“不仅在地区生产总值上支撑全国,结构调整也要支撑全国”作出应有贡献。

2015年狠抓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薛晓峰说,中山市2015年将狠抓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努力建设实体经济强优城市。近年来,中山积极实施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四换”新战略,皆取得了显著成果。

“腾笼换鸟”,就是采取“建库+资金”双配套的模式,在全市建立产业转移企业库,由市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产业转移专项资金,限期就地转型升级或异地转移发展。目前,全市采取此种方式共转移、关停企业3500多家(平均投资强度44.7万元),同时新增企业近1400家,平均投资强度近5400万元,较之前大幅提高120倍。“机器换人”,就是鼓励企业购买先进设备、改造现有生产流程、加强技术攻关,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减员增效。“机器换人”工程实施3年以来,全市规上工业从业人员累计减少近16.3万人,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约20%。“空间换地”,就是逐步建立促进闲置土地利用的经济调节机制,加快清理全市“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去年全市通过盘活1950亩闲置用地成功解决了9个重点项目建设用地问题,预计项目产出可达1700多万元/亩。“电商换市”,就是加快商业模式创新,建设中山美居“伊电园”、中山智城、亿通天下电商产业园、隆都金融商务城、古镇电子商务产业园、蜂巢电子商务产业园等电子商务项目。市“电子商务示范镇(基地)”沙溪镇有35%以上企业设立了网络销售渠道,去年实现网上销售额逾15亿元;小榄镇成立全国首个产业集群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目前在线电子商务企业逾1.5万家,年销售额逾10亿元。

薛晓峰表示,2015年,中山市将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四换”工作机制,进一步做大做强实体经济。

平安法治建设获国家最高奖项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依法治国、依法治省、依法治市,是2014年全国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施政重点,也是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薛晓峰对中山市2014年以来的依法治市工作进行了详细介绍。

薛晓峰说,近两年来,中山市反映城市法治程度的有关数据呈现出“四降四升”的良好态势:信访案件数、群体性问题数、不稳定因素数量以每年15%左右的比例逐年下降,全市刑事发案数更是下降50%以上;而反映通过法治途径解决纠纷的行政复议案件数、法院立案数、仲裁案件数、人民调解案件数则以10%左右的比例上升。全民治安、全民禁毒、全民防“医闹”、全民除“三害”(毒赌黄)等工作得到中央领导、中央政法委与公安部的肯定并向全国推广。中山平安法治建设荣获国家最高奖项,连续5次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三捧“长安杯”,成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地级市。

薛晓峰说,中山市依法治市取得如此佳绩,主要归功党委、政府在四个方面的努力,即一是依法规范行政权力。坚持把严格依法规范和制约公共权力摆在法治中山建设的突出位置,推进法治惠民“十项工程”,深入改革和优化公共权力运行机制。二是按法治框架化解基层矛盾。建立法治化、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成立73个“诉调对接站”,建立医疗纠纷等行业性专业调委会400个,各村居都有律师担任法律顾问,近三年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近3万宗,其中2万宗案件经过法院司法确认。三是坚持法治与德治两手抓。2011年开始,中山在全国率先开展为期五年的全民修身行动,旨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的积极作用,引导市民修养身心、涵养德性,力促崇德向善、明礼诚信的观念润物无声、落地生根、入心入脑。全市各类道德模范不断涌现,“中山好人方阵”不断壮大,共评出“中山好人”166人,其中10人荣登“广东好人榜”,22人荣登“中国好人榜”。四是推动全民参与法治建设。坚持在社会治理领域中走群众路线,从政府单向管理转变为政府、社会和群众协同治理。中山市两年多来,未发生一起“医闹”事件,在全国率先成功创建“无医闹城市”。

nlc202309041905

争取全省第一批有立法权地级市

如何做好依法治市的下一步工作,薛晓峰告诉《小康》杂志记者,2015年重点要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第一,经过积极争取全国人大、省人大的支持,中山市目前争取成为全省第一批立法权地级市的工作进展顺利。中山市将抓紧研究全面梳理市人大规范性文件,着手制定立法规划,制定有关立法的议事规则制度,全面建立起市委、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积极争取地方立法权。

第二,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正公开、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真正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第三,严格贯彻罪刑法定等法律原则,进一步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加快推进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三大公开平台建设,努力让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第四,不断提升化解矛盾的“法治因素”,深化完善矛盾预警、利益表达、沟通协商、救济救助等机制,通过各种方法引导群众通过听证、调解、仲裁、复议、诉讼等法律手段化解纠纷,畅通群众利益协调、权益保障等法律渠道。建立健全重大公共事务决策全链条参与、重大社会难题治理全覆盖参与、群众共同性需求组织化参与,以及全方位、立体化宣传动员等工作机制,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

第五,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健全完善“大普法”工作格局,深化“六五”普法工作,做到基层矛盾发生在哪里,普法力量就下沉到哪里,普法宣传就跟进到哪里。大力开展法治修身,深化法治文化建设,引导社会各方依法依规共同参与推进法治中山建设,促进全市人民自觉守法用法。

第六,加强党委对本地区法治建设的统一领导、统一部署和统筹协调,把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的要求落到实处。把法治建设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敬畏法治、信仰法治、厉行法治,为法治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由“行政区经济”转向“经济区经济”

与全国其他同级城市相比,中山市的行政区划有其特殊性:地级市直管镇,中间没有县(区)层级。而中山市的专业镇在全国也是“名声在外”,专业镇经济多年来一直是中山市经济的基本支撑。近年来,中山市提出“新型专业镇”的概念,在此概念的指导下,中山的镇域经济发展有哪些新突破,未来如何做大做强?对此,薛晓峰向《小康》杂志记者进行了重点介绍。

薛晓峰说,近年来,中山市充分发挥“地级市直管镇”的扁平化管理优势,引导区域特色产业集聚发展,成为全省专业镇分布密度最高的地级市之一。目前,全市拥有省级专业镇16个,拥有35个国家级产业基地;专业镇生产总值占全市的比重达72%、贡献税收达65%。专业镇经济曾为中山带来无限活力,更为中山市摘得“广东四小虎”的称号立下汗马功劳。

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中山市委提出,要将创新专业镇发展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阵地,将建设新型专业镇作为落实主题主线的主战场,找准定位,创出亮点,死抓不放,狠抓落实,闯出一条独具特色而又卓有成效的贯彻落实主题主线之路。

薛晓峰说,2014年10月,中山市委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明确把创新专业镇发展作为今后若干年贯彻落实主题主线的主战场,闯出一条新型专业镇发展之路,努力争当经济新常态下全省创新专业镇发展的开路先锋。这一创新发展理念,自去年以来得到了全面而系统的阐述与部署。在今年1月22日召开的中山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上,审议通过《关于推进新型专业镇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由此确定了省内首个系统化的新型专业镇创新驱动工程,包括科技创新工程、模式创新工程、组织创新工程、集群创新工程、要素资源集约创新工程、产城融合创新工程、生态环境创新工程和人才创新工程,形成产业化、市场化、城市化联动发展的新模式。

其中,科技创新工程主要从提供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和提高企业智能智造能力进行,如在如何突破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方面,注重从广度和深度延伸产业链条,并提出采取政府补贴、市场运作原则实施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工程,运用产学研结合模式组建专业镇协同创新网络,开展联合攻关。

在这个过程中,中山提出了“经济区经济”的概念,这是相对于传统的“行政区经济”而言的新理念。《意见》提出的优化产业空间举措,正是要打破传统镇区行政藩篱,举全市之力优化项目、土地等要素资源配置,进而推动“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转变,着力打造“两区四带多集群”的产业格局,让“一镇一品”格局向“多镇一品”、“多品一带”聚变。“两区”是指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高新产业集聚区;“四带”是指北部五金家电产业带、西部灯饰光源产业带、中部现代服务业产业带和东部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这就是中山新一代建设者孜孜以求的现代产业空间格局,旨在以此推动专业镇实现产业规模和效益同步提升、产业升级和城镇转型相互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相互包容。

编辑/余弘阳

12.新时代新作为党建工作 篇十二

《现代企业文化》:尹主席您好, 作为一名中国工会“十六大”的女性代表, 您参会的心情是怎样的?

尹慧敏:中国工会“十六大”是中国工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的大会, 是全国广大职工和工会干部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这次参加中国工会“十六大”的1980名代表中, 女代表有598名, 占30.2%, 我作为其中的一员参加此次会议, 身上更增添了使命感和自豪感。

这次大会上, 李建国主席所作的“十六大”报告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政治高度, 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大势, 系统总结了五年来工会工作的成就, 客观分析了前进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认真梳理了十年来中国工会的宝贵经验, 充分肯定了探索并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中国工会十年工作的最大成就, 科学阐述了当代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和今后五年工会工作发展的总体要求, 全面部署了今后五年工会工作的重点任务。报告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八大”精神, 顺应了全国亿万职工群众的新期待, 我认为非常务实、非常深刻, 更加坚定了广大工会干部坚持走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做好今后五年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现代企业文化》:五年来, 山东省总工会走出了怎样一条富有特色的工会工作新路子?

尹慧敏:过去的五年, 山东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及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工作目标, 坚持发展为先、职工为本、基层为重、创新为魂, 创造性开展工作, 呈现了新亮点, 展现了新作为。各级工会围绕全省工作大局, 全面履行工会职能, 着力打造亮点品牌, 推动工会重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一是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经济发展建功立业。广泛开展“当好齐鲁主力军、同心建功‘十二五’”创先争优劳动竞赛, 全省近13万家企事业单位、1100万名职工参加了劳动竞赛, 竞赛覆盖面和职工参与率分别达78%和76%, 充分发挥了广大职工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主力军作用;

二是不断加强和谐劳动关系建设。从2006年开始, 山东省工会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 去年, 省委、省政府又下发意见, 进一步推动了这项工作。目前全省已有17.2万家企业参加到创建活动中来, 受到各级表彰的劳动关系和谐企业9.8万家。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10.6万份, 覆盖企业18.3万家、职工1431万人;三是职代会、厂务公开工作不断深化创新。去年, 全国厂务公开协调小组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青岛港经验理论与实践研讨会, 全总等中央六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在全国推广青岛港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经验。全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建制率, 国有企业达到100%, 非公有制企业达到70%。《山东省厂务公开条例》立法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目前省人大常委会已对条例 (草案) 进行了第一次审议;四是服务职工群众的水平不断提高。全省工会已创建工友创业实训基地812个, 投入培训资金1.43亿元, 开展各类培训73.67万人次, 培养创业带头人8104名, 帮助52.61万人实现就业。建立健全了五级帮扶体系, 五年来, 全省各级工会共筹集发放送温暖资金2.45亿元, 走访慰问困难职工13.5万户, 困难劳模及先进人物8817人, 困难农民工3.9万户;五是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实现新突破。全省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 连续多年受到全总表彰。目前, 全省已建立基层工会20.2万个, 工会会员发展到2269万人, 其中农民工会员733万人。

《现代企业文化》:请您结合“十六大”的会议精神, 谈谈省总将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推进和创新工会工作?

尹慧敏:中国工会“十六大”是中国工会发展史上又一座重要里程碑。工人运动始终与党的伟大事业紧密相连, 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洪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只有牢牢把握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一时代主题, 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的新任务, 回应职工群众的新期待, 坚持改革创新, 振奋精神、真抓实干, 才能引领历史潮流, 全面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

会后, 我们要着力领会“十六大”的精神实质, 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起来, 紧密结合山东实际, 深入谋划未来的重点工作, 采取多种形式, 掀起学习讨论热潮, 将大会精神贯彻到实际工作中。一是在推动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上, 实施“思想政治引领、建功立业、素质建设”三大工程, 以“高技能人才 (劳模) 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和“十大齐鲁金牌工人”选树活动为载体, 引导企业和职工广泛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带动全省千万职工技术技能素质大提升;二是在构建服务职工工作体系上, 深化“工友创业”行动, 着力优化就业环境、规范实训基地、指导开展小额贷 (借) 款、建设工友创业园, 启动“工会会员服务卡”工程, 为广大职工提供更贴心、更到位的服务。三是在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上, 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主要考核指标由建制率向职工年平均工资收入增长率转移, 让工资集体协商的成效真正惠及广大职工;四是在加强工会自身建设上, 加大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力度, 围绕一条主线, 即企业普遍建会;建立一个平台, 即企业法人数据库;突破两个瓶颈, 即开发区 (工业园区) 和乡镇 (街道) 工会建设;开展三大行动, 即小型非公有制企业、劳务派遣企业、社会组织集中建会行动;抓住四个关键, 即规范建会程序、健全组织形式、创新建会方式、完善考核体系;实施三大工程, 即“双亮”“会员优惠”“职工之家”建设工程。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 转变干部工作作风, 提高服务发展职工的能力, 形成创新实干的浓厚氛围。

《现代企业文化》:您在山东省提出了把握“一个主题”, 突出“三项服务”, 建设“五型工会”的目标。具体的含义是什么?

尹慧敏:把握“一个主题”, 突出“三项服务”, 建设“五型工会”, 就是要努力提高全省工会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团结动员全省广大职工为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而努力奋斗。把握“一个主题”, 就是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新时期工会工作主题;强化“三个服务”, 就是强化服务科学发展、服务社会和谐、服务职工群众;建设“五型工会”, 就是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活力型、务实型工会。

《现代企业文化》:工会是广大干部职工的“娘家人”, 我们如何保持工会组织与职工群众的“血肉关系”?

尹慧敏:目前, 山东省已建立基层工会20.2万个, 工会会员发展到2269万人, 其中农民工会员733万人。近年来, 各级工会代表职工群众, 坚持在源头参与中体现职工意愿, 坚持在民生问题上落实职工权益, 坚持在协调劳动关系中推动利益均衡发展, 坚持以职代会为重要抓手, 确保职工民主政治权益, 协同参与、突出维权, 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展现了新作为。特别是从2006年开始, 山东省工会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 去年, 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意见, 进一步推动加强了这项工作。王兆国主席和全总、省委领导同志多次就山东省创建活动作出重要批示, 给予充分肯定。

上一篇:描写大渡河的范文600下一篇:五年级作文:主持校中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