烷基苯磺酸市场分析

2024-09-02

烷基苯磺酸市场分析(共14篇)

1.烷基苯磺酸市场分析 篇一

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法分析烷基化物料中的C4氟代烃

以实验室合成的氟代叔丁烷、氟代仲丁烷、氟代正丁烷为参考,建立了烷基化物料中C4氟代烃的.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GC/FID)分析方法.提出了利用气相色谱/原子发射光谱(GC/AED)按元素响应的特点求算C4氟代烃在GC/FID上相对校正因子的方法.方法采用OV-225(50 m×0.25 mm i.d.×0.25 μm)和SE-54(44 m×0.22 mm i.d.×0.25 μm)串联柱为分析柱,FID为检测器,校正归一化或间接外标方法进行定量,具有重复性好、应用移植便利、操作简单等特点,对氟代叔丁烷的检测限为150 μL/L.

作 者:韩江华 杨海鹰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3 刊 名:色谱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年,卷(期):2004 22(5) 分类号:O658 关键词:气相色谱   C4氟代烃   分析   合成  

★ 实验报告格式

★ 噪声实验报告

★ 语法分析实验报告

★ 茶叶实验报告范文

★ 互换性实验报告

★ 加法器实验报告

★ 示波器实验报告

★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 实验报告总结

★ 愚人节爱情实验报告

2.烷基苯磺酸市场分析 篇二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选取本院在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130例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治疗并符合高血压临床诊治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男35例、女30例;年龄42~85岁,平均年龄(64.5±7.5)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5±1.5)年;对照组男34例、女31例;年龄43~86岁,平均年龄(66.5±7.5)岁;病程2~6年,平均病程(2.4±1.6)年。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心律失常、肝肾功能衰竭、药物过敏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早晨空腹状态下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1次/d,2.5 mg/次,持续服用30 d;若30 d后患者舒张压≤90 mm Hg(1 mm Hg=0.133 k Pa)时则停止服用,否则继续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1次/d,5 mg/次,持续服用30 d。对照组:早晨空腹状态下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1次/d,5 mg/次[1],持续服用30 d;若30 d后患者舒张压≤90 mm Hg时则停止服用,否则继续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1次/d,10 mg/次,持续服用30 d。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舒张压下降至正常值且下降程度>10 mm Hg;有效:舒张压下降至正常值但下降程度<10 mm Hg;无效:未能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不良反应观察组5例(7.7%)出现不良反应,其中1例患者头晕、2例患者头痛、2例患者心悸;对照组10例(15.4%)出现不良反应,其中3例头晕、1例头痛、2例心悸、3例胃痛、1例踝部水肿。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高血压在临床中属于常见性心血管系统疾病,由于病程较长,若得不到有效控制,将导致患者出现脑卒中、心脏病等疾病,严重者导致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出现死亡。从医学角度看,高血压主要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前者主要是由生理因素和致病因素导致的,占高血压患者的95%。目前临床除了通过改变患者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另一个就是通过药物治疗。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总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7%,低于对照组的15.4%(P<0.05)。苯磺酸氨氯地平属于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药物,该药物能够阻滞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外钙离子经细胞膜的钙离子通道进入细胞体内[2],对外周小动脉进行扩张的同时还能够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进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本质上是苯磺酸氨氯地平的左旋体,因此二者在药代动力学方面具有相似性[3]。至于本次研究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由于水肿、头痛、踝部肿胀是钙通道阻滞剂药物的最常见反应,两种药物是否具有其他不良反应,仍需大量样本证实。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患者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不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而且治疗安全,成本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摘要:目的 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13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患者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患者行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7%低于对照组1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不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率低,而且治疗安全,成本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苯磺酸氨氯地平,高血压,效果

参考文献

[1]马春华,华琦,陈慧敏.左旋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观察.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13(2):135-136.

[2]刘睦胜,付小田.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病左室肥厚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5(20):179.

3.烷基苯磺酸市场分析 篇三

【关键词】高血压;厄贝沙坦;贝那普利;苯磺酸氨氯地平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667-02

目前高血压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提倡先用一种抗高血压药物,但单药降压效果欠佳时,可采用联合用药。厄贝沙坦是血管紧张素2受体拮抗剂,其单用效果和ACEI相当.2009年—2012年笔者用厄贝沙坦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36例,旨在比较厄贝沙坦和贝那普利在单用、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的降压效果和不良反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2011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排除体位性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肝肾功能不全、脑卒中、糖尿病等,随机分成二组:厄贝沙坦组,高血压分级:1级12例,2级14例,3级10例;贝那普利组,高血压分级:1级14例,2级13例,3级9例,两组具可化性。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停用降压药物2周后开始治疗。第一阶段厄贝沙坦组或贝那普利组分别口服厄贝沙坦75mg/d,或贝那普利5mg/d,用药4周末如血压下降达显效标准者,继续用药到总疗程末。未达显效者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5mg/d,再观察4周,总疗程8周,两组在非药物治疗方面,给予相同的建议。

1.3观察方法与指标

测血压在门诊进行,测前休息15—20分钟,取右上臂测压,至少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为血压值。治疗前后测血糖、血脂、血尿酸、肾功能、电解质等生化指标。

1.4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舒张压(DBP)下降超过10mmHg,且降至正常范围,或DBP下降超过20mmHg。有效:DBP下降少于10mmHg,但已降至正常范围,或下降10—20mmHg或收缩压下降超过30mmHg。无效:血压下降未达有效标准。显效加有效作为总有效率。

2 结果

2.1临床疗效

两组均有明显降压效果,厄贝沙坦组4周、8周末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1%(22/36),83%(30/36)。贝那普利组则分别为58%(21/36),78%(28/36)。两组4周、8周末的组内比较总有效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2.2不良反应

厄贝沙坦组头晕、乏力1例,下肢水肿1例;贝那普利组干咳4例,下肢水肿1例,头痛1例。厄贝沙坦组的干咳发生率明显少于贝那普利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尿素氮、血肌酐和血糖无明显变化。

3 讨论:

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最常见病之一,将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减少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是治疗高血压病的目的。厄贝沙坦是一种口服有效的抗高血压药物,通过竞争性阻滞1型血管紧张素2受体,从而减轻血管紧张素2收缩血管。升高血儿茶酚胺及醛固酮,重构心血管等作用,又不干扰血压的神经调节,无体位性低血压等优点,与ACEI的疗效相似。本研究表明,在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降压时,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高血压患者单一用药有效率即使对轻度高血压也仅为50%--60%,加大剂量可提高降压疗效,但同时不良反应加重,因此,大多数病人应采用联合用药来提高疗效,使之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从而减少副作用。ACEI联合钙拮抗剂治疗高血压病得到广泛应用。厄贝沙坦应用晚于ACEI类,目前对ARB研究越来越多。本研究发现,厄贝沙坦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降压疗效与贝那普利组有相似的作用疗效(P>0.05),且单用与联用之间比较总有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厄贝沙坦出现干咳比贝那普利组少,两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可能和ACEI影响缓激肽降解,使支气管反应增加而致干咳,而厄贝沙坦不影响ACE的活性有关,经临床观察,厄贝沙坦的耐受性好,不良反应轻微,不影响肝肾功能,不能耐受ACEI的高血压患者可选用厄贝沙坦,是一种安全,作用持久稳定的抗高血压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參考文献:

4.羟苯磺酸钙分散片说明书 篇四

【规格型号】0.25g*36s

【用法用量】进餐时口服羟苯磺酸钙分散片,部分症状推荐指导剂量如下(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一般患者耐受性良好,某些病例有短暂的胃肠不适感。

【注意事项】怀孕首3个月妇女不推荐使用羟苯磺酸钙分散片。

【有效期】0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0644

【生产企业】海南林恒制药有限公司

【主要成份】为羟苯磺酸钙。化学名称:2,5-二羟基苯磺酸钙。

【药理作用】羟苯磺酸钙分散片能调整和改善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和柔韧性,拮抗诱导血管通透性增加的活性物质(如组织胺、5-羟色胺、缓激肽、透明质酸酶、前列腺素、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及防止胶原的改变。对血液高粘稠度,羟苯磺酸钙分散片通过降低大分子血浆蛋白、纤维蛋白原和球蛋白的水平,调节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增强红细胞的柔韧性和降低它们的高聚性。此外,还能激活纤维蛋白溶解,从而使血液粘滞性降低。对血小板高聚性,羟苯磺酸钙分散片可减少血小板聚集因于的合成和释放,明显抑制多种聚集因子(如β凝血蛋白、血栓素a2、血小板激活因子等)引起的聚集反应和血小板自发性聚集反应,还能抑制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栓形成。此外还能改善淋巴液的回流。

5.烷基苯磺酸市场分析 篇五

磷钨酸铝催化合成十二烷基磷酸单酯

以磷钨酸铝盐为催化剂,十二醇和磷酸为原料,采用酯化法合成十二烷基磷酸单酯,考察了醇酸物质的量比、带水剂用量、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对十二醇转化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醇酸物质的.量比0.04∶ 0.05, 带水剂甲苯用量0.075 mol,磷钨酸铝0.2 g(反应物总质量的1%),反应温度为回流温度,酯化反应时间1.5 h.在此条件下,醇转化率99.8%,酸转化率82.0%,单酯选择性99.5%.

作 者:陈永礼 宋代磊 王润霞 罗根祥 刘春生 CHEN Yongli SONG Dailei WANG Runxia LUO Gengxian LIU Chunsheng 作者单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辽宁,抚顺,113001刊 名:工业催化 ISTIC英文刊名:INDUSTRIAL CATALYSIS年,卷(期):17(6)分类号:O643.36 O623.624关键词:催化化学 十二醇 磷酸 磷钨酸铝催化剂 十二烷基磷酸单酯

6.烷基苯磺酸市场分析 篇六

催化湿式氧化高浓度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废水催化剂的研究

摘要:以过渡金属氧化物CuO为主活性组分通过对Co3O4的复合和掺入电子助剂CeO2的考察,研制出适用于催化湿式氧化处理高浓度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废水的复合催化剂.考察了各组分浸渍液浓度、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等制备条件对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制备条件.结果表明制备的催化剂在合适的条件使CODCr去除率达到88.4%.作 者:钱仁渊 钱俊峰 云志 QIAN Ren-yuan QIAN Jun-feng YUN Zhi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南京,210009期 刊:现代化工 ISTICPKU Journal:MODERN CHEMICAL INDUSTRY年,卷(期):,26(9)分类号:X7关键词:催化湿式氧化 Cu-Co-Ce催化剂 高浓度废水

7.烷基苯磺酸市场分析 篇七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8例患者中男27例, 女11例, 年龄58~81岁, 平均年龄 (71.3±5.4) 岁;高血压病程6个月~36年, 平均 (17.6±8.7) 年。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和严重心、脑、肾并发症患者及其他严重内科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系统全面体检及心电图、胸片、心脏彩色多谱勒超声、肝肾功能检查等。均符合WHO (1999年) 高血压诊断标准。

1.2 治疗方法

所有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停用其他降压药。首先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 (吉林省天风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商品名: 施慧达) 2.5 mg/d , 每日晨起口服。2 周达目标血压 (<140/90 mmHg) 者继续服用至观察结束, 未达标者增加到5 mg/d。连续用药6 周。

1.3 观察内容

对于心率、心律、心电图、血尿常规、尿素氮 (BUN) 、肌酐 (Cr) 、空腹血糖 ( GLU) 、总胆固醇 ( TC) 、甘油三酯 ( TG) 等指标分别于给药前和疗程结束后进行检查。血压测量采用袖带式水银柱血压计, 统一以坐位右臂测量为准, 每周测3 次, 取每次测量3 次平均值, 并观察用药期间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1.4 疗效判断

临床疗效判定参照卫生部规定的《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草案》中高血压疗效判定标准。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 Hg , 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 mm Hg以上。有效:舒张压下降<10 mm Hg , 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 mm Hg;或收缩压下降> 30 mm Hg。无效:未达标以上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SPS11.0 软件处理系统,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组间比较采用两组均数t检验, 计数资料结果以 (x¯±s) 表示, 检验水准α=0.05 。

2结果

2.1 降压效果

经过6周治疗后, 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 说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降压效果明显。

2.2 有效率

显效率为60.53% (23/38) , 有效率为28.95 % (11/38) , 无效率为10.52% (4/38) , 总有效率为89.48 %。

2.3 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结果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前后患者心电图、实验室检查 ( TG、TC、GLU 、BUN、Cr) 无明显变化。

2.4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89 % , 一般不严重。其中头痛、头晕各2例, 心悸及下肢水肿各1例, 均能耐受, 不影响用药观察。

3讨论

研究显示在降压治疗中, 不仅应该降低升高的血压, 而且应尽可能恢复其紊乱的昼夜节律, 降低夜间血压负荷, 才能更有效地避免或减少其靶器官损害[1]。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具有上述优势, 长期应用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虽有不良反应, 但较轻微。 笔者认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是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一种安全有效、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应用的药物。 在药物治疗上, 应特别注意降压药的不良反应。 因老年人代谢和内环境平衡功能呈生理性退化, 故可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代谢和排泄。 对降压药物的选择, 应尽可能选用降压效果好、24 h平稳控制血压、不良反应小的药物, 并且从较小剂量开始服用, 根据血压情况再调整剂量。 高血压本身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长效降压制剂能够持续平稳地控制患者24 h血压水平, 与传统降压药相比, 能更有效地防止靶器官损害, 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2]。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为长效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 其对血管选择性更强, 半衰期长, 生物利用度高, 降压平稳, 持续时间长。 降压后不影响重要器官血供, 对血脂、血糖、肾脏功能及电解质无不良影响[3]。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口服后吸收完全但缓慢, 6~12 h可达峰浓度。 单次口服5 mg, 血药峰值为3.0 ng/ml;单次口服10 mg, 血药峰值为5.9 ng/ml。 绝对生物利用度为64%~90% , 不受饮食影响。 循环中的药物约95%以上与血浆蛋白结合, 分布容积为21L/kg。持续用药后7~8 d达到稳态血药浓度。

本组资料表明, 单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5 mg/d,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作用明显, 且多在2 周内就已显示较好的疗效, 总有效率为90.79 %。本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 % , 症状轻微, 对心率及代谢指标无不良影响, 也无1例因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因此,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是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一种平稳、有效、安全、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少、可靠的药物。

关键词:治疗,老年高血压,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

参考文献

[1]房子婷, 魏莉娟.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医药论坛杂志, 2007, (09) .

[2]徐媚媚, 顾宁.高血压病患者靶器官损害与血压波动相关性的中西医认识江西中医药, 2007, 38 (2) :67-69.

8.烷基苯磺酸市场分析 篇八

关键词:苯磺酸氨氯地平;高血压;临床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233-01

高血压是当前临床研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同时也是引发心脑血管的重要疾病,如果不进行及时的治疗,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随着临床医学不断发展,对该病的治疗方式逐渐增多,其中以钙离子拮抗剂为主,基于整体治疗模式的特殊性,要求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用药,进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在本次研究中将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79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部分患者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79例高血压患者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9例患者,治疗组40例患者。对照组男20例,女19例,年龄在60-78岁,平均年龄(72.9±1.3)岁。病程在1-9年,平均病程(5.1±1.2)年。治疗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在58-79岁,平均年龄(5.8±2.1)年。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研究标准,排除患有严重心脏肾疾病的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进行治疗,每次药量为5mg,每日服药三次。治疗2周后血压无变化的患者,将剂量加到10mg/次,3次/d,血压平稳后恢复至5mg/次,3次/d.

观察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5mg / 次,1 次/ d,治疗两周后,如果患者病情没有出现变化,则可以适当增加药量,将剂量加到10mg/次,1次/d,血压平稳后恢复至 5 mg/次,1 次/d。8 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2]。

1.3疗效评断标准

显效:患者血压恢复到正常水平,舒张压下降≥10mmHg。有效:患者病情逐渐好转,舒张压下降≤10mmHg[1]。无效:患者临床不良反应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增加,血压没有达到理想的控制指标。总有效率指的是显效人数比例。

1.4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SPSS21. 0 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平均数 ± 标准差( x ± s) 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 χ2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t 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显效人数3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显效人数27例,总有效率为69.25,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结果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比较情况见表一:

3.讨论

高血压是当前临床研究中比较常见的疾病,其中以老年患者为主,由于老年患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不及时对其进行治疗,则会出现很多不良反应,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3]。

在临床治疗中主要以钙离子拮抗剂为主,临床实践证明,钙离子拮抗剂能有效的降低老年高血压水平,其降压效果比较明显,其药物机理和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 受体阻断剂相同。苯磺酸氨氯地平为长效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在治疗过程中能抑制钙离子血流管平滑肌细胞,进而起到降低阻力的目的。其次该药物类型能减少血管紧张和肾上腺激素,其次药物治疗的形式能让患者血压保持平稳。由于药物治疗时间比较长,在24小时内能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4]。

但是由于老年患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在临床研究中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如果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不良反应,需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常规性检查,包括:心电图检查、血压检查及心率检查等,保证患者各项指标处理正常范围内,如有异常要立即停止用药。其次老年患者心理压力比较大,在治疗过程中要告知患者常规性知识,让患者对自身病情有一定的了解,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接受治疗[5]。

在本次研究中,治疗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25,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结果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高血压患者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能减少临床不良反应,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苯磺酸氨氯地平在治疗高血压中安全性高、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麦林琳.贝那普利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10(12):90-91.

[2] 郭艳芳奥美沙坦酯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10(01):190-192.

[3] 陈悦菁不同剂量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0(23):180-182.

[41 ]司道远氨氯地平及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内皮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3,2011,01(14):290-291.

9.烷基苯磺酸市场分析 篇九

利用微相吸附-光谱修正(MPASC)技术研究了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TMAB)与二甲苯蓝FF(XCFF)的结合反应,分析表面活性剂在微量分析中的.增效机理.结果表明:XCFF-CTMAB间作用符合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产物结合比1∶1,胶束产物聚集形式:(XCFF*CTMAB)78;结合常数等于1.02×105;摩尔吸收系数(λ=430 nm)ε=9.05×105L*mol-1*cm-1.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聚集产物中XCFF灵敏脱附,籍此定量分析了实际样品中阴离子洗涤剂.回收率93.0%~111%;RSD小于5.8%.

作 者:郜洪文 顾家山 石树人 李玉成 作者单位:郜洪文(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合肥,230039)

顾家山(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芜湖,241000)

石树人,李玉成(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合肥,230039)

10.烷基苯磺酸市场分析 篇十

[关键词] 氨氯地平;非洛地平;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 R544.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10-0159-02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Amlodipine Besylate tablets and Felodipine sustained release tablets in treatment of essential hypertension

LIAO Xiaomin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Guangyi Street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Chongan District of Wuxi City in Jiangsu Province, Wuxi 21401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Amlodipine besylate tablets and the Felodipine sustained release tablets from the effectiveness and security in treatment of essential hypertension. Methods Chose 80 essential hypertension patients and randomly divided them into two groups, 40 cases in each group: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the Amlodipine besylate tablets of 5-10 mg, once per day;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Felodipine sustained release tablets of 5-10 mg, once everyday, treatment for 3 months. Results We found that the systolic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of patients in experimental group respectively decreased by 15.66% and 14.62% and that in control group decreased by 13.50% and 12.38%; We also found tha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experimental group was 82.5%, and that in the contral group was 75.0%; The adverse reaction in experimental group was 20.0%, and 22.5% in control group; And both of the blood pressure in two groups decreased obviously after treatment (P < 0.01). Conclusion Amlodipine Besylate Tablets and Felodipine Sustained Release Tablets have obvious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of mild-moderate high blood pressure and they are safe and convenient in use.

[Key words] Amlodipine; Felodipine; Hypertension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的严重并发症脑卒中、冠心病严重危害人们健康,致死致残率高。研究表明,血压水平升高与心血管病危险呈连续性正相关,因此,有目的地降低血压,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总危险[1]。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非洛地平缓释片是临床上最常使用的两种长效钙拮抗剂降压药[2],其降压疗效和安全性是否存在差异,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5月~2011年3月在我院体检和门诊中高血压病患者80例,其中男43例,女37例,全部病例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1]中高血压诊断和分级标准。1级高血压病48例,2级高血压病32例,年龄最小为39岁,年龄最大为70岁,平均(56.1±7.02)岁。所有患者入选前停用一切降压药及可能对血压有影响的药物2周以上。排除其他疾病导致的血压升高。所有患者无胃肠道、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疾患。

1.2 治疗方法

将8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实验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最小39岁,最大70岁,平均(56.05±7.02)岁,1级高血压病24例,2级高血压病16例,平均收缩压为(151.63±13.76)mm Hg,平均舒张压为(95.40±9.28)mm Hg,起初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规格5 mg/片,由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5 mg,每日一次晨服,根据血压情况调整药物剂量,每日最大剂量为10 mg;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70岁,平均(56.15±7.00)岁,1级高血压病24例,2级高血压病16例,平均收缩压为(151.15±13.27)mm Hg,平均舒张压为(95.33±9.59)mm Hg,起初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规格5 mg/片,由苏州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5 mg,每日一次晨服,根据血压情况调整药物剂量,每日最大剂量为10 mg。疗程3个月。

1.3 血压测定

30 min内不喝酒和咖啡,15 min内不喝茶,休息5 min后采用袖带式水银柱血压计,测坐位右臂肱动脉血压,连测3次取平均值。

1.4 疗效标准

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 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 mm Hg以上;有效:舒张压下降<10 mm Hg,但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 mm Hg或收缩压下降>30 mm Hg;无效:未达以上两项标准[3]。

1.5 统计学处理

资料采用PEMS 3.1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年龄、性别、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异用t检验或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

两组高血压病患者经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后,与治疗前血压比较有明显下降。其中实验组显效20例(50.0%),有效13例(32.5%),无效7例(17.5%),总有效数33例,总有效率82.5%;对照组显效16例(40.0%),有效14例(35.0%),无效10例(25.0%),总有效数30例,总有效率75.0%(表1)。两组间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以及总有效率的t值为1.55、1.23及χ2值为0.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不良反应

面部潮红:实验组3例,占7.5%;对照组4例,占10%。头昏:实验组1例,占2%;对照组1例,占2%。心悸:实验组1例,占2%;对照组1例,占2%。疲乏:实验组2例,占5%;对照组1例,占2%。踝部水肿:实验组1例,占2%;对照组2例,占5%。合计实验组的不良反应为8例,占20.0%;对照组为9例,占22.5%。两组间不良反应的χ2值为0.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不良反应程度较轻。见表2。

3 讨论

高血压是多因素引起的常见、多发的慢性疾病,其中与年龄、遗传、高盐膳食、中度以上饮酒、超重等有关,到目前为止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目前认为是在各种因素的协同影响下,致使血压的调节功能丧失所致。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长期持续高血压引起多种并发症,如脑卒中、充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肾衰竭等,而且还可引起冠状动脉硬化和心脏肥大,进而发展成为心肌缺血、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致死致残率高,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据文献显示心脑血管病的总死亡率为44.4%,已成为中国人首位死亡原因,其中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的第一危险因素;据统计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1.6亿多,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负担是巨大的,据2003年统计我国高血压直接医疗费为300亿元人民币,脑血管病为263亿元,心脏病为288亿元。据估计我国心脑血管病每年耗费(直接医疗费和间接耗费)3 000亿元人民币。因此,有必要对高血压进行治疗,其治疗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总危险,据我国4项临床试验的综合分析表明,收缩压每降低9 mm Hg和舒张压每降低4 mm Hg,脑卒中减少36%,冠心病减少3%,人群总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减少34%[1]。因而积极控制血压是降低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目前降压药物种类繁多,如何选择药物有效地降低血压尤为重要。本研究使用的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非洛地平缓释片,均为钙离子拮抗剂。钙拮抗剂是公认有效的抗高血压药和动脉扩张药,它通过阻滞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特异性L型钙通道而阻止Ca2+进入细胞内,从而舒张血管平滑肌,扩张外周小动脉,减低外周阻力,达到血压下降的作用。苯磺酸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缓释片已作为抗高血压的一线药物应用[4,5],其降压作用缓慢出现,维持时间长,能较好地控制24 h血压,同时还能抗动脉粥样硬化及保护心、脑、肾等靶器官[6],从而在临床广泛使用。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血压治疗前后比较有明显下降(P < 0.01),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副作用主要为面部潮红、头昏、心悸、疲乏、踝部水肿,均较轻,无严重不良反应,用药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无明显变化。两组患者每日晨服一次苯磺酸氨氯地平或非洛地平缓释片5~10 mg,其依从性较好,使用也方便。因此,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疗效明显且用药安全、方便。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3.

[2]边平达,潘宏华,丁进军,等.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和降压药物分析[J]. 实用老年医学,2004,18(4):222-223.

[3]郑煜,徐冰.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7):1726-1728.

[4]毕磊,周冬翠,曹晶晶. 非洛地平缓释片及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 浙江临床医学,2010,12(11):1212-1213.

[5]陈元成. 门诊3种方案治疗高血压的成本-效果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92-93.

[6]陈旸,陶剑虹. 对长效钙通道阻滞剂的再认识[J]. 心血管病学进展,2009,30(2):337-340.

(收稿日期:2011-12-06)

11.烷基苯磺酸市场分析 篇十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40例。研究组男24例, 女16例;年龄39~65岁, 平均 (47.1±3.4) 岁。对照组男28例, 女12例;年龄40~70岁, 平均 (46.8±5.4) 岁。所有患者均通过临床多项常规检查确定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治疗前需要停用其他类型降压药。用药方法:口服用药, 1次/片, 10 mg/片, 2次/d, 连续用药8周。研究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治疗前同样需要停用其他类型降压药。用药方法:早餐后半小时口服, 1次/d, 1片/次, 2.5 mg/片。两组患者均在用药第4、8周 (结束时) 进行疗效对比, 并观察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 疗效评价标准

主要是观察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的变化情况, 判定标准以卫生部心血管判定标准为准, 即显效:舒张压下降幅度超过10 mm Hg, 且最终下降至正常范围 (69~90 mm Hg) ;有效:舒张压下降幅度<10 mm Hg, 但能够下降到正常范围, 或者下降范围为11~19 mm Hg;无效:未达到以上任何标准。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两组第4、8周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例 (%)

2.2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主要以头痛、面色潮红、心悸以及下肢水肿为主。其中研究组头痛1例 (2.5%) , 面色潮红1例 (2.5%) , 心悸2例 (5.0%) , 下肢水肿2例 (5.0%) , 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 (6/40) 。对照组头痛5例 (12.5%) , 面色潮红2例 (5.0%) , 心悸3例 (7.5%) , 下肢水肿3例 (7.5%) , 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5% (13/40) 。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高血压属于临床常见病, 是目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的严重性疾病, 根据疾病发病机制的不同可以分为继发性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两种。其中原发性高血压发病人数占最大比例[1]。继发性高血压可能只占高血压的百分之几。目前临床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方法主要以降压药治疗为主, 通过长期控制患者血压, 使血压长期保持在一个平稳状态的形式起到控制疾病的目的。由于高血压是一种终生性疾病, 需要长期持续服用降压药才能够有效控制疾病, 所以选择降压药时一般是尽可能选择那些降压温和、使用方便、降压时间持久且不会对对肝肾功能和血脂血糖代谢有不良作用的药物[2]。

二氢吡啶类钙拮抗药是一种能够有效控制高血压的降压药。本研究使用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就属于这种类型药物。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是一种钙离子拮抗药, 是通过利用先进手性拆分技术从常见氨氯地平中拆分出来的, 能够有效起到降压作用的离子拮抗药[3]。从氨氯地平拆分出来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不但本身就继承了氨氯地平的所有优良功效, 同时还将氨氯地平中存在的没有生物活性但有不良反应威胁的右旋氨氯地平消除, 所以在降压治疗中应用该药物更加有效和安全。该药物的左旋部分能够对血压产生作用, 使其保持在一个正常的幅度内容。总的来说该药物就改善心肌供血和增强血流量的功能, 且药效非常持久, 降压效果也比较缓和[4]。由于该药物相对于普通的钙离子拮抗药而言, 具有降压速度均匀、吸收速度平稳以及药物消除慢和血压波动小的优点, 所以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应用能够有效防止患者出现心悸、头晕以及水肿等不良反应[5]。本研究结果也显示, 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的研究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比例较小, 相较于对照组而言, 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除了能够与其他药物 (硝苯地平缓释片) 一样可有效治疗疾病之外, 安全系数还远远高于其他药物, 对于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控制疾病发作的患者来说无疑是最大的福音[6,7]。

本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第4、8周总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硝苯地平缓释片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疾病上效果都非常显著, 均能够有效起到降压的作用[8]。但是相比较而言,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的降压效果更加温和, 降压持续时间也比较久, 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也比较低, 更加值得大范围应用[9,10]。

综上所述,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临床常见病, 多见于老年患者, 具有发病人数多、发病率高和难根治的特点。临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主要是以降压药治疗为主, 硝苯地平缓释片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是多种降压药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两种。研究结果显示, 这两种降压药均能够起到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作用, 但相比较而言,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副作用更小, 更加安全, 有助于保障患者生命健康,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40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 研究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 连续治疗8周, 在第4、8周时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第4、8周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5.0%低于对照组的32.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过程中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 且相较于硝苯地平缓释片等常见降压药而言, 其副作用更少, 更加安全可靠, 可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原发性高血压

参考文献

[1]王智武, 熊健, 李韧.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148例分析[J].当代医学, 2010, 10 (16) :151-153.

[2]高淑华, 罗晋武, 赵一锦.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40例[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 17 (4) :125-126.

[3]李剑, 刘大勇.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性高血压50例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 2011, 25 (9) :154-156.

[4]张成燕.长期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及安全性[J].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 (35) :152-153.

[5]李新梅.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和脂联素水平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 (32) :152-153.

[6]信思远, 刘晓琴.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 (10) :158-159.

[7]周祥林.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糖代谢异常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 2011, 9 (27) :114-115.

[8]张燕, 杨红梅, 李春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糖代谢异常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 (25) :141-142.

[9]史瑞华, 高振华, 张桂英, 等.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 2010, 10 (19) :196-198.

12.烷基苯磺酸市场分析 篇十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50例冠心病患者, 入院时均符合WHO制定的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3]。排除冠心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或气体心脏疾病患者, 排除合并严重心、肺功能不全, 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患者, 排除重度高血压、重度心律失常患者, 排除有明显出血倾向的患者及合并明显心力衰竭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20例, 观察组30例。对照组男13例, 女7例;年龄56~85岁, 平均年龄 (68.5±4.8) 岁。心绞痛类型:不稳定型5例, 劳累型2例, 稳定型13例。观察组男13例, 女17例;年龄55~87岁, 平均年龄 (68.7±4.9) 岁。心绞痛类型:不稳定型8例, 劳累型3例, 稳定型19例。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 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40 mg, 1次/d, 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 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2.5~5 mg, 1次/d, 口服。两组均治疗2周后观察血压、心率、心绞痛改善情况, 观察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及治疗前后心电图、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等改善情况。

1.3 疗效标准

参考宋文宣主编的《实用心血管病药学》中的疗效标准判定治疗效果[4], 即:治疗后心绞痛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 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75%及以上, 静息心电图恢复正常为显效;经治疗后, 患者心绞痛临床症状、体征减轻, 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及以上, 静息心电图缺血段下移治疗后上升0.1 m V以上或T波变浅达50%以上, 但仍异常为有效;经治疗后未达上述标准为无效。总有效率= (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该组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改善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治疗过程中出现轻度头痛2例, 疲劳、失眠2例, 恶心、腹痛2例, 皮疹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23.3%。对照组治疗过程中出现恶心、腹痛2例, 眩晕1例, 直立性低血压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20%。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统计学分析,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493, P>0.05) 。

3 讨论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的心脏病。心绞痛为冠心病常见症状, 为在冠脉固定性狭窄的基础上, 因心肌负荷增加导致心肌出现急剧、暂时的缺血、缺氧的临床综合征[5,6]。临床治疗关键在于减缓动脉硬化, 降低血脂, 降低血液黏稠度, 扩张冠状动脉, 改善心肌供血供氧。常用的药物有单硝酸异山梨酯、氨氯地平等。由于该组冠心病患者年龄较大, 存在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全身状况较差, 故临床治疗时严格掌握禁忌证:禁用于休克、青光眼, 低血压明显, 急性心肌梗死、严重脑动脉硬化的患者[7,8]。

该组研究中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并与传统单药治疗冠心病结果比较, 结果显示, 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 治疗后血压控制良好。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 (123.2±6.4) mm Hg、 (68.5±5.4) mm Hg,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分析原因可能与药物作用机理有关, 两药合用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单硝酸异山梨酯为新一代长效硝酸酯类药物, 可通过释放内皮舒张因子NO激活鸟苷酸环化酶, 增加平滑肌细胞内的环鸟苷酸量, 从而松弛血管平滑肌, 扩张静脉及外周动脉, 减少回心血量, 降低肺毛细血管楔嵌压及左室舒张末压, 最终减轻平均动脉压, 提高心排血量。还可直接扩张肺血管, 改善肺淤血, 纠正心力衰竭, 可扩张冠状动脉及其分支, 改善心肌血液供应, 增强心肌细胞生理功能, 使心功能得到改善[9]。

氨氯地平为长效第三代二氢吡啶类钙通道拮抗剂, 对血管有较强的选择性药理作用, 可显著松弛平滑肌, 扩张冠状动脉及外周血动脉, 显著增加血液循环总量, 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从而发挥降压及缓解心绞痛严重程度等作用。临床药理学研究也证实[10], 该药起效迅速, 药物半衰期长,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报道中[11]采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降压效果显著, 且血脂水平也有一定程度下降, 也减少了硝酸甘油用量, 与该研究结果一致。

该组研究中比较了联合用药与单用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但缺乏长期随访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联合用药在短期内效果得到肯定, 但在治疗后期及疾病恢复期是否出现反复及安全性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颜茂林.舒血宁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7例[J].临床医学, 2014, 34 (1) :101-102.

[2]吴玉华, 刘佑萍, 庞洁志.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苦碟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230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 2008, 48 (25) :64-65.

[3]路文科, 牛红霞, 齐志士.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1, 19 (11) :1915-1916.

[4]宋文宣, 张七一, 孙玉安, 等.实用心血管病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5]梁晓玲.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综合评价[J].世界中医药, 2013, 8 (10) :1169-1171.

[6]Rossouw JE.Reconciling the divergent findings from clinical trials and observational studies of menopausal hormone therapy for prevention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J].Semin Reprod Med, 2014, 32 (6) :426-32.

[7]张亚忠.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12 (7) :899-900.

[8]陆首玲, 涂娟, 倪爱霞.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 2014, 21 (16) :94-96.

[9]谢玉霞, 武刚.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 2013, 42 (6) :640-644.

[10]余盛龙, 陈次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 2011, 32 (18) :2458-2460.

13.烷基苯磺酸市场分析 篇十三

采用XRD、FT-IR、MAS NMR、NH3-TPD和DTA等方法对锆磷铝分子筛(MeZrAPO-5)固体酸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eZrAPO-5具有与AlPO4-5相似的晶体结构,锆、硼、硅等杂原子进入了晶体骨架结构中;锆、硅等杂原子同晶取代使磷铝分子筛的.酸性增强,而且产生B酸中心,酸处理后可进一步改善酸性;锆磷铝分子筛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骨架坍塌温度在1000℃以上.

作 者:连丕勇 高文艺 孙桂大 王好平闵恩泽  作者单位:连丕勇,高文艺,王好平(抚顺石油学院,辽宁,抚顺113001)

孙桂大(抚顺石油学院,辽宁,抚顺113001;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102600)

14.烷基苯磺酸市场分析 篇十四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2月—2011年9月确诊为Ⅱ型DM并发视网膜病变Ⅰ~Ⅳ期门诊患者56例112只眼, 能按期来该院复查并自愿接受治疗, 配合医师完成相关治疗、检查和随访的患者进行分析[2], 各期病例比例适中。DM诊断符合WHO1999标准, 经内分泌科确诊;DR诊断标准符合1984年“第一界全国眼底病学术会议”标准, DR分期根据1987年中华眼科学会的6期分期标准[3], 经眼科有经验的医师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证实为DRⅠ~Ⅳ期。其中男性33例, 女性23例;年龄17~69岁, DR病程2~23年。随机分成两组进行研究, A组 (29例58只眼) 为羟苯磺酸钙胶囊 (商品名安多明0.25 g/粒) 治疗组。B组 (27例54只眼) DIFRAREL递法明片 (0.4 g/片重含越桔果提取物100 mg、β-胡萝卜素5 mg) 治疗组。

1.2 病例排除标准

高血压,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肝肾功能损害患者;白内障、严重玻璃体混浊、角膜混浊, 屈光不正超过500°等影响视力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A组:羟苯磺酸钙胶囊每日1 500 mg分3次口服, 联服6个月 (每月按30 d计算, 共180 d) 。B组:递法明片每日600 mg分3次饭后口服, 每月连续服20 d, 停10 d, 联服6个月 (每月按20 d计算共120 d) 。

1.4 疗效判断指标

由专人检查, 对治疗前、后的变化进行评估。

1.4.1 视力检查

所有患者均采用国际视力表检查最佳矫正视力 (BCVA) 。

1.4.2 视野检查

采用Humphrey电脑自动视野计检查中心视野。

1.4.3 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 (Ops)

Ops能客观地反映视网膜内层血循环状态, 反映患眼视网膜功能的受损情况, 还能进一步显示病情的发展和转归。

1.4.4 视觉对比敏感度 (CS) 检查

CS能显示传统视功能检查所无法显示的视功能情况。

1.4.5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FA)

观察微血管瘤、硬性渗出、棉絮斑及微血管等的变化。

1.4.6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 (ALT、AST、BUN、Cr) 、出凝血时间治疗前、后各检查1次;血糖每2周检查1次, 需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否则不参与分析[4]。

1.5 不良反应评估

按a肯定与药物有关;b可能与药物有关;c可能与药物无关;d肯定与药物无关;e无法评估五级评定标准。a、b计为不良反应。因不良反应退出治疗的不进行疗效观察, 但参与评定不良反应。

1.6 成本测算

据文献[5], 药物治疗总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治疗成本+治疗不良反应成本, 治疗成本包括住院费、检查费, 治疗费、药品费, 由于是门诊病人, 住院费为零, 各项检查治疗成本按实际支出进行计算。药品费用按2011年2月药品零售价 (羟苯磺酸钙胶囊0.25 g/粒1.48元;递法明片0.4 g/片3.81元) 计算。间接成本主要指损失的工资, 由于在治疗的过程中不影响生活和工作, 忽略不计。此研究中患者的其他费用 (稳定血糖在正常范围的费用不计, 依照个体进行调节) 是完全一致的, 故计算直接成本只计算两方案每受试者使用6个月DR的药物的总费用。

1.7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组间病例数、年龄、体重、病程及评价患者用药前、后观察指标中的计量资料以表示, 进行t检验。眼底病变分期及治疗效果评价采用Ridit检验。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χ2检验。

2 治疗结果

2.1 基本情况判断

由表1、表2知, 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分布均衡,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临床疗效的评估

将用药前、后每只眼的BCVA、视野、Ops、不同频率CS、FFA5项指标的变化综合分析,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将患者的每只眼疗效分为:显效、有效、稳定、无效4级。见表3。

2.3 药物安全性评估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的实验室检查指标: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 (ALT、AST、BUN、Cr) 、出凝血时间分析,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综合评估与用药可能有关的不良反应:A组:1例患者出现轻微的头晕, 1例患者出现胃胀, 胃灼热, 嘱病人饭后服药, 1周后症状自行缓解, 不良反应发生率7.1%。B组1例患者出现胃胀, 可以耐受, 不良反应发生率3.7%,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4 DR所用药物费用计算

A羟苯磺酸钙胶囊=1.48×6×180=1 598.40 (元) ;B递法明片=3.81×6×120=2 743.20 (元) ;经统计学处理, 两组间DR所用药物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讨论

羟苯磺酸钙通过调节微血管壁的生理功能, 降低微血管渗透和减少阻力, 对抗胶原的分解以及降低血浆及血液粘滞度和血小板高聚性, 从而改善血流及组织的灌注[6]。递法明中的越桔果提取物中存在15种花青苷[7], 研究表明, 花青苷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 能改善视力, 强化毛细血管, 改善血循环功能, 降低血小板的粘滞性, 抑制眼底新生血管的产生, 从而改善视网膜眼底病变。经临床治疗结果表明, 羟苯磺酸钙胶囊和递法明片对DR特别是初期眼底病变具有改善和稳定作用, 可促进视网膜病变的吸收, 使视力稳定或有所改善, 渗漏范围减少, 渗出改善, 减轻水肿, 安全有效。在DRⅠ-Ⅳ期的药物治疗中, A组与B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两组所用药物费用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B组的费用明显高于A组。糖尿病患者不管是口服降糖药还是胰岛素注射来稳定血糖, 都是一笔不小的医药费用, 同时治疗DR对于糖尿病患者治疗费用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作为眼科的医务工作者, 我们深知DR对视功能及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危害, 应尽可能利用现有的卫生资源及时发现病变、把握治疗时机、及早治疗。该研究为临床医师及药学人员对DRⅠ~Ⅳ期患者选择药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摘要:目的 探讨羟苯磺酸钙与递法明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56例DR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效果及费用研究分析。随机分成两组进行研究, A组 (29例58只眼) 为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组。B组 (27例54只眼) DIFRAREL递法明片为治疗组。结果 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分布均衡,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良好可比性。结论 经临床治疗结果表明, 羟苯磺酸钙胶囊和递法明片对DR特别是初期眼底病具有改善和稳定作用, 可促进视网膜病变的吸收使视力稳定或有所改善;渗漏范围减少, 渗出改善;减轻水肿, 安全有效。

关键词:成本-效果分析,药物经济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参考文献

[1]李梦媛, 周平, 胡秋明.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筛查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1, 29 (6) :543-546.

[2]卢黎蓉, 张龄洁, 邱朝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就诊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1, 29 (11) :1170-1172.

[3]张承芬.眼底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277-278.

[4]胡利, 李东豪, 陈慧.糖尿病者血糖控制相关因素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关系[J].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1, 27 (3) :210-213.

[5]杨莉, 胡善联.药物经济学评价中的成本界定及存在的争议[J].中国药房, 2003, 14 (11) 670-672.

[6]Brunet J, Farine JC, GarayRP, et al.Angioprotective action of calcium dobesilate[J].Pharm-Acol, 1998, 358:213.

【烷基苯磺酸市场分析】推荐阅读:

上一篇:关于描写秋季的美景作文怎么写下一篇: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自我介绍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