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建设低碳社会的重要意义

2024-10-08

浅议建设低碳社会的重要意义(精选8篇)

1.浅议建设低碳社会的重要意义 篇一

浅议转变干部作风对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重要意义

领导干部作风如何,对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倡导良好的行为风尚,对企业来讲尤为重要。年初以来,国家局姜成康局长反复强调,行业上下要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提高机关效能建设是深入研究新时期形势、任务以及干部队伍状况,审时度势、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烟草在新的发展时期,适应新形势、谋求新发展、开创新局面的重要举措,是建设“严格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中国烟草的必然要求。

一、充分认识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重大意义

1.增强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治本之策。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关系到我们能否建设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实现烟草行业又好又快发展;关系到能否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以优良的工作作风,实现烟草行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当前烟草行业在机关效能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态度不好,办事环节多,手续多,效率低,质量不高,诚信意识不强,存在着小进则止、消极畏难、不想作为、不想有大作为的思想等等。这些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烟草行业的形象,阻碍了整个烟草企业的长足发展。因此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坚持以严格机关劳动纪律、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密切与职工群众关系为重点,以创建作风朴实、诚信文明、廉洁高效机关为目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加强思想、工作、领导和生活作风建设,努力为推进和谐烟草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二、突出重点,全面推进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

1.强化为民服务的理念。首先,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为民服务的理念,克服和冲破影响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各种思想障碍。其次,要坚决破除照搬条条本本、因循守旧的思想,牢固树立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观念;坚决破除个人利益至上的思想,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观念;要坚决破除互相推诿、无所作为的思想,牢固树立以事业为重、敢于负责的观念;坚决破除追求形式、贪图虚名的思想,牢固树立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的观念。

2.切实转变干部工作作风。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切实抓好作风建设,使领导干部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风,始终坚持党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在执政情况

下必须面对的考验。我们要从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充分认识加强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加强作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转变干部作风要解决干部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公仆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心系群众,服务人民,多办顺民意、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要以务实的作风,深入查找本部门、本单位在转变作风和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以务实的作风,从有利于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出发,从制度的层面解决问题;以务实的作风,突出重点,一抓到底,切实抓好督促检查、群众评议、绩效考评和责任追究等重要环节,推进转变干部作风和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各项措施的落实,务求取得实际效果。

3.提高机关干部素质和能力。切实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着眼于提高机关干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坚持自觉学习,加强分类培训,掌握做好本职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增强履行岗位职责的本领、服务发展的本领、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提高机关效能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取得实效

1.加强组织领导。要把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效能建设作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重点。主要领导要作为第一责任人亲自抓、负总责,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共同抓,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2.加强监督检查和效能监察。要切实加强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情况的督促检查,组织开展不定期的明查暗访,把考评落实在平时的工作中。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的作用,形成监督合力。要加强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及时发现、纠正和解决影响效能和作风建设的突出问题。

3.加强舆论宣传。要大力宣传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重要意义、创新举措和显著成效。要组织开展多侧面、全方位的报道,抓好正反两方面典型的深入报道,全面展示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力度和成效。要充分运用互联网、宣传栏、简报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浅议建设低碳社会的重要意义 篇二

一、家庭档案建设的实质

家庭档案来源于家庭, 是家庭及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形成的, 可归家庭和个人所有, 保持备查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 它完整记录了每个家庭成员从事工作、学习、娱乐、生活等各种情况。家庭档案既然是档案中的一个种类, 必然不失档案的所有属性。相较于其他档案, 家庭档案特殊性的体现是家庭档案来源于个体家庭, 其所有权属于家庭及其成员, 家庭成员对家庭档案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理的权益;家庭成员可以使用和处理属于自己的部分档案;只有家庭成员才有权力公开家庭档案内容。家庭成员对家庭档案有继承权;家庭对家庭档案也有转让权和处理权。

伴随着政务信息公开, 档案服务社会和现行文件公开已成为工作的主流。增强档案意识对文明社会的建设、信息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如何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宣传档案知识, 参与与档案相关的活动, 增强全社会的档案意识, 是档案工作者要努力的方向。而加强家庭档案建设正是做到这一点的有效方式和载体。

二、家庭档案建设对普及档案工作意识的作用和意义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是社会的基本结构单元, 家庭每个成员构成了社会的总体, 开展家庭档案建设十分必要。家庭档案建设为档案工作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为档案事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家庭档案建设是档案工作新领域, 这项工作把档案延伸至家庭, 不仅广泛地普及了档案知识, 而且让公民亲身体验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一) 通过家庭档案建设活动可以提高社会个体的档案意识。家庭档案建设对发现和保护民间珍贵的档案资源, 丰富国家档案资源宝库起到很好的作用。同时也是对《档案法》等档案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保护民间文化遗产方面政策的有力宣传, 使百姓树立保护档案资源的观念。引导公民正确行使个人对档案所拥有的保护权利和义务, 倡导建立家庭档案就是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档案的有效管理、保护和抢救, 从而延伸和发展了国家档案工作。家庭档案的建设把档案工作带进家庭活动, 帮助群众建立家庭档案, 可以达到增强和提高公民的档案意识, 密切联系群众关系的目的, 为档案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 家庭档案是档案资源建设的有益补充和完善。家庭档案蕴涵着巨大的社会价值, 一旦被挖拨掘、利用, 将使档案作用发挥的更加充分。特别是家庭档案中涉及公务活动的记录, 成为家庭档案中极具价值的一部分。适时地对属于家庭所有或国家馆藏收集时忽略的、以及散落在个人手中的资料补充进馆, 弥补馆藏的不足, 使档案资源达到齐全、完整, 丰富社会档案资源。比如黑河市一居民家中珍藏着省、市领导人工作、生活的大量照片, 其中许多照片未曾公开发表。建立家庭档案就是为全社会储备丰富的档案信息资源, 家庭建档丰富了国家档案资源宝库, 为国家各级档案馆奠定坚实的馆藏基础, 使档案工作得到更大的发展。家庭建档开辟了新的档案资源收集渠道。家庭档案建设为国家档案资源注入新成分、新的要素。通过开展家庭档案建设, 逐步将具有时代精神和历史价值的家庭档案补充到档案馆藏中, 从而为档案工作满足和谐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奠定资源基础, 为和谐社会提供更加雄厚的物质与精神财富。

(三) 家庭建档为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提供帮助。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单元, 家庭档案是适应新时期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新需求的新事物, 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提升家庭成员的文化品位、增进家庭生活情趣、提高家庭生活质量,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家庭内部与家庭邻里的矛盾纷争问题, 不仅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和睦, 而且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家庭档案是调整家庭、邻里关系的润滑剂。同时, 家庭档案也是休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利用家史、自传回忆录等可以对子女进行教育。夫妻面对家庭档案, 共同回忆美好时光, 其乐无穷, 成为增进夫妻关系的调味品。家庭是组成社会的最基本单位, 家庭档案有助于改善不良的社会关系, 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 营造和谐、轻松、融洽的生活氛围, 为和谐社会提供扎实的社会基础。

(四) 家庭档案能够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和谐社会需要全民共同参与, 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档案是文化之母, 在长期与家庭档案的接触中, 公众会不断提高文化素质。家庭成员从家庭档案中能够提升修养、陶冶情操、丰富知识技能、得到智力的开发。家庭档案传播先进文化, 使国民在享受人类优秀文明熏陶的同时, 陶冶情操, 使精神得到升华。先进文化知识作用于人的精神和心理层面, 引导国民的精神消费, 满足国民的精神需求和审美需求, 调节国民的情感和心理, 促进国人格、意志的完善, 形成积极、健康、包容、宽容的心态, 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心理基础和社会氛围, 有助于达到社会组织和社会系统的和谐。

3.浅议建设低碳社会的重要意义 篇三

关键词:新闻传媒 和谐社会 作用 挑战

中图分类号:G2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b)-0210-01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发达的社会,新闻媒体在我国社会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一,新闻传媒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监督社会舆论的发展。社会上人们广泛谈论的和评价的事情,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政府的决策。通过新闻传媒的广泛传播,就会有效地避免权力过于集中,也会有效地规避权力的滥用,从而为社会和谐安定提供有效的前提和保障。第二,当今社会是和谐的社会,特别是在我国,现代社会的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凸现了公民社会的地位与作用。新闻传媒从理论层面上讲,成为人民监督和发表舆论的一个手段,广泛的成为了人民大众提供言论自由的平台,保证人民行使公共权力的职责,从管理国家的角度上说,能够协调和监督治国机制,有效的遏制一些不良现象发生,也从根源上遏制的腐败的产生。

当前社会处在多元化发展中,随着时代向前迈进,社会中各个领域就需要做好协调性稳步发展,但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杂音和不和谐步调,怎样消除这些问题就成了一大矛盾。新闻传媒的出现及实地解决了这一矛盾,也从正面杜绝了这一矛盾的所造成的危险。新闻媒体通过把人民不同的思想、观念、信仰统一在一起,以人民利益为准绳,去平衡管理体制、市场运行机制、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制约,实现传媒和谐、社会和谐。

新闻传媒能否健康有序的发展,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同时也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命运,在我国,新闻传媒从出现到现在,还处于初级阶段,自身发展还存在着不平衡、不顺畅、不协调的现状。从事新闻工作的媒体人在道德素养和职业操守上还存在着高低不等的层次,这也是决定着新闻传媒能否健康、稳序发展的重要因素。

新闻传媒能促进社会中各个部门间的协调发展,起到连接和沟通社会上各组织间运行纽带作用,完善了各项体制的调整工作,参与了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政策制定等任务,这就要求新闻传媒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要紧紧把握健康、正确、准时的原则,真正让人民了解到想要知道的知识与信息,让人民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掌握和收到信息。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社会还处于稳步发展阶段,国情也复杂多样。虽然人民都有畅所欲言的权利,各抒己见发表意见和看法,但是如果大家七嘴八舌,众说纷纭,意见就很难得到统一,全国就会一盘散沙,无法积聚力量,形成一股绳。此时,舆论的引导很关键,它首先应是正确的,指导人们往一个切实的可行的思路去思考问题。而在现实情况下,新闻传媒要引导广大人民的思想走向不致于出现偏差,新闻报道、舆论监督,必须遵循客观原则。本着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保证人民得到民主的同时,更要把統一人民思想,落实各项政策,化解各类矛盾、呈现人民意见作为新闻媒体的主要任务,由此可见,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可谓非常重要。任何事物都归避不了矛盾,矛盾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如何使对立的一面化为统一,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新闻媒体在社会和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宣传作用。通过新闻传媒的宣传,使人民更清晰、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领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时期的任务和思想,从而有效地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引导作用。新闻传媒还起到解除疑惑的作用,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因为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会难免出现困难和挫折,不同阶层和不同人群会出现不同的声音,短时间内得不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这就需要新闻传媒去加以引导、疏通,负责任地、耐心地向人们解答疑惑,帮助人们去理解、认识新鲜事物。第三稳定作用。现如今,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中,需要提升人民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根据形势需要,帮助人民及时解决问题,准确地获知各种新闻信息,从而使人们本身对事物的不确定性变为确定,使人们能够在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稳定的状态下生活。同时,新闻传媒还能加强人们思想、精神的交流与交往,成为人们思想、理念、信仰沟通的重要媒介,使志同道合者达到心与心的碰撞与交流。新闻传媒在构建社会和谐过程中,凸显了它的作用同时也面临着更多更大的挑战,从精神上和思想信仰上为人民起到正面引导作用,发挥着新闻传媒的更大潜力。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不和谐因素,在人们的生活中存在着矛盾、斗争、差异、不理解等,这就要求我们应正视这些不和谐的因素,对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加以分析,找出其根本原理,寻求解决的路径,用恰当、合适的方式加以引导和纠正。

基于各种各样的因素,新闻传媒在对待社会不和谐因素中存在以下几个误区:第一掩盖事实真相,造成不必要的纷争。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利益和矛盾,而且多重复杂,有时一触即发,各级主管部门和政府为保全自身地位,维护当地的局部利益,而掩盖事实的真象,这就造成无谓的牺牲和不必要的纠争。从而导致新闻传媒失实报道,虽然短暂的维护了社会安定,但当人民明白事实真相就会如洪水般爆发,时局很难控制,也为事情及时解决增加了不必要的麻烦。这就要求新闻媒体能够客观真实地报道新闻事实,维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对人民而言无疑是重要而关键的。

第二“报喜不报忧”,不能解决实质问题。不能积极地把新闻传媒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发挥出来,延续历史误区,严重的违背了人民意志和新闻传媒客观规律,歪解和谐的概念,误导了人民前进的方向,对于这样的问题就要实事求是地加以报道。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新闻的客观真实性,使人们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患于未然。人们只有及早发现存在的问题。发现潜在的可能发生的问题,才有可能使问题得到及早解决。

第三采取回避态度,造成社会不和谐。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人们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和谐的问题,而有些人采取了回避的态度,逃避事实发展,不认真解决事情,这是不对的。当问题出现的时候,我们要积极面对而不是逃避,想办法解决让不和谐因素在社会上是客观存在的,新闻传媒的作用就是如何解决问题,排除不和谐因素,减少不良现象的发生,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正视问题的存在。新闻媒体关注人民的热点问题,解决人民的难问题,作为媒体有责任报道事实真相,作为媒体就要替百姓说话,做到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最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举玺.论和谐舆论环境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2).

[2]钱跃.新闻报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责任.中国记者,2005(3).

4.浅议建设低碳社会的重要意义 篇四

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科学内涵

1、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是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模式。

2、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指社会的生产与生活以对生态环境无害的方式进行,就是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倡导环境文明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发展模式。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国际发展大趋势的要求。未来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资源之争、科技之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代表着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走循环经济之路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和争夺国际发展制高点的一场新竞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经成为影响一国经济未来发展潜力的重要因素。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经成为任何国家都无法置之度外的国际性压力。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我国的现实紧迫性

1、我国人口多给资源环境带来重大压力

人口过多,大大增加了对资源的索取量和对自然界的排放量,从而使人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与日俱增。

2、我国资源相对不足、资源消耗高、资源利用效率低已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

(1)我国资源相对不足。水、耕地、电、石油等短缺、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人均资源占有量、石油等一些重要矿产资源对外依赖程度不断上升。

(2)资源消耗高浪费大

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为108立方米,美国是8立方米,日本只有6立方米,比国际平均水平高5倍;创造万元GDP消耗的能源量,是美国的3倍,德国的5倍,日本的近6倍,是世界平均值的3倍。

(3)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低

3、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惩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威胁着人的自下而上和发展 我国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固体废物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10倍。二氧化硫年排放量为1927万吨,居世界观第一,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居世界第二,大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城市不到1%,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年新增1.5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土地沙漠化、荒漠化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威胁着人们的健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制约经济发展。

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依赖资源的高投入来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使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环境被破坏的局面越来越严峻。现实告诉我们,如果不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如果不在全社会进行强化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经济的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多地受到资源的约束,人

民的生存环境会越来越恶化,这将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三.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对我国的重要意义

1、它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资源和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撑。

(2)我国资源相对不足,人均占有量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造成过量消耗资源,环境严惩污染,生态严惩破坏。资源和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已严惩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危及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自下而上和发展。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和生态,才能促进我这经济社会平稳较快持续发展。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我国资源消耗高、利用率低,影响了我国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保护环境和生态,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就是要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较快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也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必须有资源和环境作保障。我国粗放型 的经济增长方式,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保障国家安全和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

解决我国建设需要的资源问题,着眼点和立足点必须放在国内。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够控制和降低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能够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6、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资源并重,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机制,逐步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消费模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5.高校低碳校园建设的意义和途径 篇五

【摘要】高校是教育和生活为主的教育机构,应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功能和优势,围绕节能减排的任务和低碳经济发展的内涵要求,找准对接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以推动自身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建设低碳校园为抓手,服务于节能减排工作和低碳经济发展。

【关键词】低碳校园,建设,低碳经济,发展

一、高校低碳校园建设提出的依据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世界各国都将发展低碳经济视为首要任务。中国也明确指出“将继续坚定不移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不懈努力”,积极发展低碳经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家的政策还强调要加强公共机构节能减排。

“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低碳校园”代表着更健康、更安全、更自然、更返璞归真的进行人与自然的学习与活动。高校“低碳校园”的建设已成为不可逆转之势,目前世界范围内众多大学都已开始加入了构建低碳校园的行列。而我国的高校低碳校园建设尚没有明确具体的减排目标、策略以及技术支撑体系,低碳校园的规划和建设还处于酝酿阶段。加快“低碳校园”建设势在必行。

二、低碳校园建设的意义

高校是教育和生活为主的教育机构,应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功能和优势,以建设低碳校园为抓手,服务于节能减排工作和低碳经济发展

(一)高校是推行低碳生活良好平台。低碳理念的宣传与教育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如今,低碳经济的发展还尚处在起步阶段,高校低碳校园建设,能发挥优势资源,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手段的宣传教育形式,引导学生开展低碳生活理念、养成低碳生活习惯,不仅能身后影响着在高校生活的每一个将来成为社会中坚力量、重塑社会价值观的学生,还能通过他们将低碳生活的理念和行为推广到单位、家庭、社区,乃至辐射到全社会,对传统生活理念产生影响和冲击,营造良好的低碳生活氛围。

(二)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推进金经济发展方向转变的有力助手。以建设低碳校园作为建设生态文明、加快教育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教育科学发展为主要思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加强低碳、节能、减排方面的科学研究,为构建学科结构合理、资源配置科学、办学特色鲜明、低碳高校运行的科学发展模式提供重要的理论创新成果的支持,因此强化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三、低碳校园建设途径

(一)树立大学生“低碳认识”。

低碳生活理念,应该渗透到生活的每个‘一小时’,正如吃饭、喝水、工作、休息一样,应该融入生活本身。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觉悟和文化素质的公民群体,是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同时又是人类环境的保护着、创造者,因而是否懂得如何保护环境和解决环境问题,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

(二)开展校园“低碳教育”,做好“低碳宣传”。

高校应开展形式多样的低碳校园建设宣传活动,将低碳教育纳入学生的课程内容,积极开展低碳技术的科研和时间,增强师生节约能源资源意识,倡导低碳、健康、节约的生活理念,使低碳生活转变为每一位师生的自觉行为。开设与低碳理论和知识相关的教育专业,着力培养低碳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类实用型、创新型专业人才,同时将低碳教育纳入大学生四象之争理论课程的范畴,提高学生低碳意识。通过校园网、校报、广播、电视、橱窗、邮箱、讲座等多种渠道开展低碳环保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工作。

(三)推进校园低碳节能技术改造。

高校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工作,特别应优先开展低成本或无成节能节水技术改造,尤其是对能耗水耗巨大的建筑,制定技术经济合理的方案。应用风光互补、职能照明系统,对中央空调、锅炉、水泵、电梯等较大功率用电设备安装变频控制器等节电装置,是同T5灯管或LED等节能灯具、节能电器等。运用IC卡浴室收费系统、绿化灌溉系统、中水回用系统等手段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采用光电瓦屋顶、光电幕墙、光电采光、光热技术、地源热泵技术建设节能建筑。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设备。

(四)提倡“零垃圾”、“零排放”杜绝浪费。

必须尽可能的减少垃圾,这个理念已在全世界成为共识。杜绝“白色垃圾”向一次性用品说“不”。依托高校的科技优势,学生可以通过科技创新实验,围绕低碳进行科学小探索,提高创新能力。购买低碳绿色产品,不给校园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高校肩负着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重要使命,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资源能源消耗的大户,建设低碳校园不仅具有现实意义,更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做好这项工作,不仅是促进学校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大学承担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的职责所在。积极推进校园低碳节能技术的改造与建设,努力探索低碳校园建设的途径,最终实现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秦皇岛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6.浅议建设低碳社会的重要意义 篇六

2011级工程造价七班刘伟杰学号111343099

概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

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

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关键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产党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逐渐由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四位一体。适应这一变化,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

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

我国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理想。孔子说过“和为贵”,墨

子提出过“兼相爱”、“爱无差”,孟子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

人之幼”的社会状态。两千多年来,人们从不同角度提出过“大同”社会的理想,反映了我国人民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但是,在存在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旧制度下,这些设想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在西方国家,自近代以来,有很多学者也提出过加强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的思想和理论,蕴含着许多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一些国家还提出和实施了加强

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政策。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存在着严重的阶级矛盾和阶级对

立,不可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勾画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蓝图,指明了实现美好社会理想的正确途径。

社会和谐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在长期的实践中,我党不断探索和

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理论。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

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十六大以来,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

位。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明确了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

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

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了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并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了全面部署。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必

然选择。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反复强调要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其现实证据在于: 第一,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第二,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第三,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

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

人民的共同愿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第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

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

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

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发展动力和发展规律,使人类的社会和谐理想变成了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辩证法揭示了社会系统内各种要素之间的普遍联系、对立统一和相互转换的规律,阐明了社会结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辩证关系。马克

思主义认为,未来理想社会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和人的精神生活高度发展的社

会,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这就是说,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建设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逐步将其变成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目标和具体措施。

把社会和谐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有利于更全面地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有利于更全面地体现党的奋斗目标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

想,从而也有利于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

利益。它完全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是党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

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

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拓展了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建设的领域,使社会建设成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具有同等地位的一个崭新层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全面发展、全面进步、全面现代化的社会。

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

执政理念的升华。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本

质的内在要求。只有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广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妥

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全体人民能够平等

友爱、融洽相处,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和谐状态,党执政为民的目的和要求才能

够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党对执政规律、执政方略的新认识,为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

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第二,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好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三,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

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四,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

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

利益。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它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

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党要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7.浅议建设低碳社会的重要意义 篇七

对于文化的内涵, 泰勒认为: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 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和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是指那一群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而言的, 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克罗伯认为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和外显的模式之中, 借助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与传播, 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 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式样。[1]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而形成的人们所认同遵守的、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交往要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总而言之, 礼仪就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从以上学者的研究, 可以总结出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礼仪文化是属于精神文化中的一种, 是一种规范文化, 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经验。礼仪文化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 礼仪文化具有共创性。

礼仪文化是由人们共同创造出来的, 它不是人类生来涉及的自然状态, 而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在生产活动的过程中, 为了谋求它们之间的稳定的、合乎社会期望的相互作用的模式, 人们对各种人与人关系的行为进行规范化, 并逐步积累起来, 以便更好地维持共同的生活。

(二) 礼仪文化具有共享性。

礼仪文化是被整个群体所共同接受、享用时被保存和流传下来的。在人与人的关系中, 群体接受了某些规范、认同了其中的价值, 并成为了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普遍价值和行为模式。

(三) 礼仪文化具有符号性。

礼仪文化可以通过符号的传递赋予一定的意义, 具有一定的符号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运用一定的社会符号进行传递信息, 当一些符号作为礼仪文化被普遍认可后, 这种符号就具有了独立的价值, 能够表达复杂的社会意义, 能够象征一定的礼仪文化。

三、礼仪文化对大学校园建设的意义

孔子说:“不学礼, 无以立。”[2]十九世纪的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也指出:“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最高目的, 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把道德礼仪教育放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3]可见, 礼仪文化在历史及全球范围内都是受到高度重视的。大学承担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 礼仪文化的建设就显得更加重要。从社会学的视角研究其对大学校园建设的重要性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 礼仪文化是完善大学校园角色的基础。

人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都相应地扮演一定的角色。按照拉尔夫·林顿的说法, 一个人占有的是地位, 而扮演的是角色。[4]社会学角色理论中的角色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的、社会所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大学校园中的两类典型的社会角色:大学教师和大学生。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 社会赋予了这两种身份不同的角色期望。例如大学教师被期待为有渊博的知识、高尚的人格、优雅的举止, 对学生关心、爱护, 能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大学生被期待为精神饱满、热爱学习、尊敬老师、举止文明, 是国家的建设人才。

礼仪文化对于大学教师和大学生角色完善有着基础的作用。“‘礼’是在行为活动中的一整套的秩序规范, 也就存在着仪容、动作、程式等感性方面……所谓‘习礼’, 其中就包括对各种动作、行为、表情、言语、服饰、色彩等一系列感性秩序的建立和要求”。可见, 礼仪主要表现为外在的行为方式,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礼貌、仪节;然而它同时又表现为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 亦即人们的道德修养。[5]大学教师高尚人格是深层次的精神内涵, 优雅的举止、对学生的爱护又通过外在的行为和表情等方面表现, 例如老师不傲慢, 对学生谦虚有礼, 这就是理想角色的实现;大学生能够在学校遵守各项规则, 举止有度, 不吐痰, 不骂人等方面都体现了大学生期待角色的实现。

所以, 由于礼仪文化在精神内涵方面约束人们提高道德修养, 在言语动作等方面规范大学教师和大学生的角色行为, 从而为大学校园中角色的完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 礼仪文化是团结大学校园群体的核心。

人的本质为社会性, 人只有在社会群体中才能成为真正的社会人。社会学中的社会群体是指人们通过互动而形成的, 由特定的社会关系连结起来的共同体。大学校园有两类群体: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 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都是由于业缘关系而形成的, 所以相比于家庭关系的血缘群体, 他们都属于次级社会群体, 这种群体之间的亲密程度不是很强。

礼仪文化最本质的内涵是指“仁爱之心”, 即“仁”是“礼”的内在道德情感基础, 没有“仁”这一发自内心的道德情感, 就不能遵守礼。[6]由于礼仪文化对于人的道德感培养的强调和要求, 因此对于增强大学中群体凝聚力有着促进的作用。社会学中的群体凝聚力是群体成员之间互相吸引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 表现为三个层次:人际吸引、群体规范的形成与遵从、成员把群体的目标自觉地作为自己的目标, 把群体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礼仪文化促进个人良好德性的养成, 能够增强人际之间的吸引;礼仪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规范文化, 要求群体去遵从, 进而将这种“仁”的道德要求作为群体的目标, 从而加强群体之间的亲密程度, 达到团结群体的目的。

大学校园礼仪文化的建设能够帮助教师形成共同的目标, 在相互了解、共同活动中形成相互之间的认同。如教师的职业道德感认同, 以及为学生奉献的道德意识的共识, 而摈弃为了个人私利而工于心计, 勾心斗角;学生之间能够在共同的规范意识下, 形成真诚的友谊, 互相帮助, 互相进步;老师和学生在共同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 能够促进次级群体关系转化为初级关系, 这些关系的转变都成为建设和谐学校的核心力量。

(三) 礼仪文化是传承大学组织精神的经脉。

社会组织理论中提到, 社会组织是人们从事共同活动的所有躯体形式, 是人们为了特定的目的而组建的稳定的合作形式。按照社会学家帕森斯将社会组织的分类, 大学为模式维持组织, 具有文化、教育的功能, 主要是教化社会成员认同社会文化、维持原有的制度和行为模式。大学作为一种组织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躯体形式, 但大学组织有着一定的精神, 即因为特定的校园文化能熏陶出特定的群体个性, 而特定的群体个性又透露和折射出特定的大学精神。[7]

中山大学黄达人校长曾说:“我们知道, 大学既是时代精神的象征, 是社会良知的灯塔, 也是人类精神家园和民族文化的守护者。大学既应该体现某一时代的精神, 同时又承载着人类终极的价值追求。只要人类的文明延续, 大学前进的步伐就不会停止。”[8]礼仪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大学校园的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载体, 大学精神的塑造、大学精神的发扬都与大学校园的校园文化建设息息相关。礼仪文化折射出校园中传统文化的意蕴, 同时又散发着现代文明的气息。礼仪文化是大学精神得以实现的通路, 是传承大学精神的经脉。

三、礼仪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的现实平台

(一) 以积极灌输教育为基础, 搭建加强礼仪文化意识平台。

各种文化的传承都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接受的过程, 还是一种主动的改造过程。但同时强调, 要使一种文化得以延续, 被动接受的过程是主动改造过程的基础。而被动接受的最基本的方式就是灌输, 灌输式教育是强化各种思想意识的必要方式。所以, 礼仪文化要在校园文化中发挥作用, 应以灌输教育为基础, 同时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将礼仪教育作为一种校本课程来开发, 开设礼仪文化课程;第二, 通过课堂灌输式教育和其他灌输式教育相结合, 共同发挥作用;第三, 在积极灌输的被动接受过程中发挥主动创造性, 变被动为主动。

(二) 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 激活礼仪文化实践平台。

校园文化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 礼仪文化是校园文化中的一种, 同时礼仪文化博大精深, 校园文化活动则是礼仪文化作用的重要载体, 将“礼仪导航师生成长, 文化浸润学校发展”作为校园礼仪文化建设的目标, 积极开展礼仪文化活动, 激活礼仪文化实践平台。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 将礼仪文化实践化, 应做到以下三点:第一, 明确校园文化活动的宗旨, 明确活动目的;第二, 注重师生交流, 让师生在不同的活动中以礼相伴, 与礼同行;第三, 将各种文化活动形式有效结合, 系统整合, 充分发挥作用。

(三) 以校园礼仪制度为保障, 确保礼仪文化巩固平台。

构建大学礼仪文化, 弘扬大学精神, 就要重视各种“礼仪”制度的设置与规范。只有以礼仪制度为保障, 才能巩固校园礼仪文化的建设, 才能对大学校园的建设起到应有的作用。对于校园礼仪制度有以下基本的三个方面:第一, 确定明确的校园礼仪文化理念, 在理念层次的基础上确定制度;第二, 规范校园各种礼仪制度, 例如“师生课堂礼仪制度”、“教师办公室礼仪制度”“校园文明礼仪制度”等, 使校园礼仪文化建设有据可循、有章可考, 另外, 还可设置适当的精神奖惩制度;第三, 学校各部门、领导应给予重视, 并起到一定的带头表率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35-36.

[2]鲍思陶译.论语[M].湖北:崇文书局, 2007, (1) :166.

[3]顾希佳.试论大学校园的礼仪文化建设[J].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 2000, (5) :69.

[4]戴维·波普诺著, 李强译.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十一版) :110.

[5]李泽厚.华夏美学[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1:27.

[6]谭泽晶.论礼仪教育与和谐社会构建[J].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8, (6) :57.

[7]王琤.大学礼仪建设之我见[J].当代教育论坛, 2007, (12) :57.

[8]周斌.回望与反省:中国大学精神再思考[J].山西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2) :140.

8.浅议建设低碳社会的重要意义 篇八

关键词:传统文化;社会;建设;国家

一般来说,不同的人、不同的党派、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其拥有的经济基础、政治利益、社会环境不同,意识形态也会有所差别。中国正处在政治、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阶段,国家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社会意识形态趋于多元化。坚定不移地维护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反对意识形态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在多元中立主导、多样中谋共识,是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国家整体安全的意识形态保证。①

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和实践性特征决定了它是当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斗争的主要阵地。②从杜勒斯“和平演变”政策的提出到美国“西化分化”战略的实施;从纸介传媒、电台、电视台的仇共、反共、丑共宣传到互联网的无中生有、移花接木、恶意炒作;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到煽动“颜色革命”;从西藏打、砸、抢、烧事件到启东占领市政府事件;从台湾的“太阳花”学潮到香港的违法“占中”……某些西方政治势力,无不倾力发动意识形态战。他们在意识形态战中的常用手法是,炫耀西方价值观,颠覆传统思想体系,抹黑当局的历史和现状,混淆是非判断标准,造成意识形态纷争,扰乱社会心理平衡,最后达到制造政治动乱的目的,以推翻他们不喜欢的政权或其认为是自身潜在对手的政权。③

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对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指导性作用,同时对经济基础具有巨大的反作用。维护自己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是意识形态的根本使命。④鉴于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性,我们的共产党自建党以来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建设工作。毛泽东曾说过:“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⑤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始终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地位和作用,他通过对传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深刻反思,为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重新确立了科学的政治理念和价值原则。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说“‘左带有革命的色彩,好像越‘左越革命。‘左的东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可怕呀!一个好好的东西,一下子就被他搞掉了。‘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⑥邓小平的这一论断使我们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始终保持了正确的方向。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具有较长的、连续性的历史演进过程。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更是展现出一些新的面貌、出现了节节上升的趋势,尤其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⑦胡锦涛同志还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⑧鼓励和支持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发展、与时俱进。对于新时期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胡锦涛同志也寄予厚望,他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⑨

我们必须看到,在社会意识形态高度发展的今天,少数人的传统价值缺失,传统文化的生存现状正面临挑战,诚信、勤俭、团结、尊老爱幼等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观念正在被淡化。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意识形态的精华和核心,也是我们民族战斗力的保证,应该得到继承和发扬。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央作出了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决定,传统文化的建设和复兴逐步被提上日程,尤其是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任务,使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那么什么是传统文化呢?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⑩它呈现为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是特定社会和特定时代的产物。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连续性,决定文化的发展也具有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创建和传承的物质精神成果。优秀传统文化的集成和发展,能够充分地反映现实对历史的延续。

意识形态是反映一定社会集团利益的系统化的思想观念体系的统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发展,折射出我国民族文化的底蕴与铺垫。作为过去历史活动的表征,经过选择和积淀的传统文化为我国当前社会意识形态的形成和未来社会意识形态的建设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源泉和坚实的文化基础。因此,认识和把握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是过时的东西,它是跨时代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一个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理论。12这与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的观点相一致。毛泽东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13这个“民族形式”包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一个国家和民族,要实现现代化,没有必要以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作为代价,传统的文化和现代的社会是可以并行不悖的,是可以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的。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不能忽视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能忽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该包含两个方面:

第一,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现实相结合;

第二,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实现了这两个方面的结合,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地实现中国化、民族化、本土化。

从历史上看,佛教在汉代的时候传入中国,当时,中国人对佛教的了解并不多,它作为一种外来文化传入中国,与中国当时的社会现实以及中国的历史文化产生了冲突和矛盾。比如说,佛教主张出世,而中国的文化主张入世;再比如说,见到皇帝应不应该磕头的问题,皇帝在中国是天之骄子,万人之上,任何臣民见了皇帝都要磕头,而佛教认为不应该向皇帝磕头;再比如,关于神灭、神不灭的问题,佛教认为,肉体只是一个臭皮囊,人死了以后精神照样存在,而作为中国文化来说,肉体死亡了以后,精神也随之灭亡……对于这些矛盾冲突,我们有两种解决方式:

一是不闻不问,继续按自己的方式往前走。

二是主动适应社会现实,适应社会的文化,走相结合的道路。佛教在很大程度上走的是第二条道路。比如说见到皇帝是否叩拜的问题,经过了魏晋南北朝几百年的争论,最后佛教顺应了中国的现实,改变了立场,认为见到中国皇帝是要跪拜的,这一改变使佛教进入中国的门槛就低了很多,中国文化、中国社会对佛教的接纳程度就高了很多,所以从汉代以后包括隋唐时期的几百年时间里,佛教在中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尤其在唐朝达到了鼎盛时期。我们再看另外一个宗教——基督教,基督教在唐朝初年传到中国,基督教在鸦片战争之前,在中国传播了将近五百年,在明末清初之际,多位国外的传教士有感于前两次传教失败的经验,力图把基督教与中国的现实和文化相结合,一手拿圣经,一手拿四书五经,穿儒服、戴儒冠、讲汉话,在当时的社会中,中国的很多高官、思想家、科学家都皈依了基督教,但是他们的做法被罗马教廷知道了以后引起了罗马方面的不满,罗马教廷坚持认为要保持基督教的惟一性、独立性,所以当时康熙皇帝对罗马教廷的做法也非常的不满,所以康熙及其继位者雍正皇帝开始驱赶基督教徒并关闭基督教堂,禁止百姓加入基督教,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再一次失败了。佛教和基督教的传播,一个成功一个失败,给我们什么启示呢?马克思主义与佛教、基督教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有一个相似的地方,那就是它是一种外来文化,要遵循传播规律。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一个历史阶段中,我们人为的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对立起来了,认为要传播马克思主义就要抛弃中国的传统文化,要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就不能传播马克思主义。这个思想显然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吸收了人类优秀文化的精髓,也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是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统一的。比如在人与自然的先后的问题上,《周易》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

因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流的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它既是我国当前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源泉、文化载体,也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的重要基石,同时还是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重要手段。

注释:

①徐成芳,罗家锋:《试论当前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政治学研究》,2012年第6期,第19-20页。

②田改伟:《试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政治学研究》,2005年第1期,第30-31页。

③张国祚:《怎样看待意识形态问题》,《红旗文稿》,2015年第8期。

④张文镝:《深化对意识形态重要性的认识》,《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年第5期,第78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⑥邓小平:《南方谈话》。

⑦《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1页。

⑧《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1页。

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3页。

⑩在线新华字典,引用日期2015-7-6。

11詹小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求索》,2004年第5期,第88页。

12周忠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需要优秀传统文化支撑》,《学习时报》,2012年7月11日。

上一篇:网络订餐整治方案下一篇:看《向着炮火前进》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