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问题意识

2024-10-25

数学问题意识(16篇)

1.数学问题意识 篇一

在上述的教学片断中,理论上50元就是估算的正确结果,但是实际生活的经验却告诉我们,不应该只带50元钱。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既要肯定学生严谨的数学思想,更要认可学生源自于生活的见解。因为数学本身就不是独立于生活之外的一种纯理论的东西,它来源于生活,最终也要还原应用于生活。重视学生源自生活的数学问题意识,不仅可以充分地发掘其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大程度地发挥其学习主动性,而且对于其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2.数学问题意识 篇二

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学生思维发散的基础,也是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质疑教师的前提条件。基于以学生为本,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其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知识与能力提升的前提与基础。教师可以借助幽默的语言、和蔼的神态、亲和的态度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同时还可以引进游戏、实验等元素打造生动课堂,融入音乐、美术、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这也是营造良好初中数学教学氛围的有效策略。

如: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相关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数学活动,拿出一些纸牌,展开“计算24点”的数学游戏活动。又如学习“正数与负数”相关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展开“翻纸牌”游戏活动,将n张纸牌反面向上,每次翻k张,若干次后能否全部正面向上?结合数学游戏活动,创设良好氛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需要基于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应该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创设问题情境需要讲求方法和技巧,既不能显得刻板而生硬,又不能随意捏造出问题,同时还需要符合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问题设计原则。因此,教师认真分析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结合学生认知基础、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科学设计问题情境。以实验、生活现象、课题分析、课后活动等为依托,展开问题情境创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如:关于“全等三角形”相关知识的学习,教师创设课题探究问题情境,以“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为主题,引导学生展开探索活动。学生基于课题研究主题,分析探索目标“需要找到让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以此提出问题:“什么情况下两个三角形全等?”结合三角形的组成特点,它是由边、角组成,由此学生展开小组合作探索分析。又如基于已学的“轴对称的性质”,结合数学活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等腰三角形轴对称性”具有什么特点、性质。由问题情境创设,得出“三线合一”的知识。

三、注重课堂反思,培养质疑习惯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亚里士多德也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这就表明问题对于人们智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教师为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就需要注重教学过程中的课堂反思,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以质疑探寻知识与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初中数学的学习,需要学生具有理科思维,从培养质疑习惯出发,强化学生自身的逻辑思维、反证思维与辨证能力。

如:对于“可能性与概率”相关知识的学习,在教师教授了基础的理论之后,学生认识到可能性与概率具有很大联系,而具体的联系如何,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课堂反思,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书本中常说的可能性有多大,就是概率多大。概率的计算方法为某一事件产生的结果数除以所有可能的结果数。如硬币有2面,抛出后,正面向上的概率为二分之一。不确定事件的概率为0<P(A)<1。教师应结合课堂反思,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四、建构问题链条,完善认知网络

为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发散能力,教师应该科学建构问题链条,使得问题呈现出网络状、链条状,由一个问题延伸、发散,不断拓展。问题链与建构主义思想的很好契合,能够鼓励学生不断拓展自身的思维,由一点出发,拓展自身的知识与方法网络。问题链设计需要遵循知识关联性原则,探寻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效设计问题链,科学引出,有效解答,完善学生的知识与能力。

如:学习“圆与圆位置关系”相关知识,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借助多媒体手段,利用动态图形式,展现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的相对位置的变化。继而提出问题“已经学习过点在不断变化位置时,会在圆内、圆上与圆外,那么基于此,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如何?”“结合以上两者的关系,能否类推出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呢?”“这三个关系是如何判定出来的呢?”结合一点动态发散,构建问题链条,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建构知识网络。

新课改教学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应该摒弃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策略,也应该转化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摆脱以老师独尊的传统角色模式,坚持以学生为本,认真分析学生的个性差异、认知基础、兴趣爱好,通过营造良好氛围、创设问题情境、注重课堂反思、建构问题链条等方法,引导学生培养问题意识,掌握问题解决思路与方法,提升数学科学素养与综合能力。

摘要:问题意识是指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在人们处于认知矛盾的时候,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或现象,一般都会产生希望探求出问题答案的心理状态。问题意识是引导学生思考、激活学生思维的关键。学而不思则罔,结合数学学科思维性、逻辑性、系统性特点,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此强化学生逻辑思维与科学素养。从营造良好氛围、创设问题情境、注重课堂反思、建构问题链条等方面,探索了初中数学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学生发展,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参考文献

3.培养问题意识拓展数学空间 篇三

关键词:拓展空间培养意识数学教学

一、提供有“生命”的材料,激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有“生命”的材料是指教学内容应是现实的、有价值的,它具有新颖性、探究性等特征。《新课标》提倡“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要学有用的数学,学生有了学习欲望,才能投入地学。

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走出小教室,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数学信息资料来重组教材。例如:在上《列方程解应用题》这一节课,我围绕一个“今天我当家”这样一个小主题,根据当家必须买菜、做饭、打扫卫生等具体事情,结合钱、时间、如何安排等具体情况,设计了一系列的数学方程应用题,如要如何统筹安排买菜做饭的时间、买菜的时候用同样的钱可以买哪些不同的菜……。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題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创设有“生命”的课堂,增强学生的数学质疑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最能调动学生学习、思索、答问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质疑,也最能暴露出学生不懂或不太懂的地方,以便教师给予有的放矢的辅导,从而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其有疑;有疑者,须教其无疑,到这里才是长进。”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教其有疑”,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呢?

1、营造质疑的氛围,让学生“敢问”。

在教学中,我常常对学生说:“只要你想到了,就说出来,我们一起来探讨,不要怕出错,课堂就是出错的地方,没有人会笑话的。”有一次在教学“百分数的应用”练习时,我让学生围绕“甲数是4,乙数是5。”提问。学生想到了这样几种:甲数是乙数的百分之几?乙数是甲数的百分之几?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乙数是甲数的几分之几?我问还有其他问题可以提吗,学生都摇头了。这时我发现平时学习有困难的一位学生好像有话要说,可又不敢说的模样,于是我不断地鼓励:“还有问题的尽管说,讲错没有关系,就怕你没有勇气!”在我的目光注视下,这位同学终于举起了手:“甲数和乙数的和是几?”这个问题引来一片笑声,回答的同学的脸一下子红了。这时,我问学生为什么发笑?学生都说太简单了。我就说这个是问题呀,老师只要你们提问就行了,并没有规定要简单的还是有难度的。学生马上增添了提问的勇气,又提出了许多问题,如甲数是甲数和乙数和的百分之几?甲数是甲数和乙数差的几分之几?等。刚才回答的那位学生也有了更多的勇气,积极参与了提问过程。教学中或许学生提的问题不一定都是有价值的,但我们只有在学生有勇气提问后,才能慢慢引导他们如何提出有意义的问题。

2、创设质疑的情境,让学生“愿问”。

学生质疑能力的发展及培养,不仅有赖于知识和能力的基础,而且还要依赖于问题情境的创设。因此,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创设新奇别致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质疑兴趣,以趣生疑,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愉快地获取知识的状态。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为了加深学生对单位“1”的理解,让学生拿出自备的线绳折出它的1/4来,折好后,让同桌之间比较长短。当学生比出长短后,我问:“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这时,学生问:“大家折出来的都是线绳的1/4,为什么长短不一样呢?”我表扬这位同学问得好,并让学生把各自的线绳拉直再进行比较,得出:各人自备的线绳长短不一,也就是单位“1”不相等,所以它的1/4也不相等。这样,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从中得到成功的体验,从而让学生愿问。

三、挖掘有“生命”的数学,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4.数学问题意识 篇四

一、创立问题的情境,提高学生提问题的兴趣

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前提。因此,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创设新奇的数学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质疑兴趣,以趣生疑,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主动、愉快地获取知识的状态。在导入新课之前,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些具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兴趣,使他们自主地进行思考,提出相应的问题,享受学习的乐趣。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激发学生提问题的兴趣。例如,在对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讲解“可能性”这一课的时候,作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玩掷色子的游戏,选出三个学生分别掷色子,教师针对色子最上面的数字,进行提问:“这三个色子的数字分别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许多小学生会争抢着回答。这时,教师可以积极对学生进行引导,继续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如:“看到这三位学生掷色子所显示的数字,同学们会不会有什么疑问呢?大家可以说说自己的想法。”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自由讨论,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发言,说说自己的看法,这样学生提出的问题就会多种多样。例如,“为什么这三个数字不一样呢?为什么这三个数字一样呢?为什么有两个数字是一样的,而另一个不一样呢?”等。当学生对这些问题充满好奇的.时候,就会积极进行思考和讨论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时,教师可以知道学生进行思考并有步骤地对问题进行解决,最后教师可以对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性的叙述。这对问题情境的设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驱使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二、创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作为教师,必须积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教师不能只是一味地在讲台上对知识进行讲解,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效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有效地对新知识进行学习。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为学生创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许多小学生在课堂上害怕提问题,羞于提问,其重要的原因是小学生刚入学不久,比较害怕老师,没有把教师和同学当成自己学习的伙伴,认为提问题会受到教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嘲笑,所以这就需要教师积极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在语言和行为上,教师要和蔼、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小学生,呵护他们,鼓励他们,使小学生消除害怕的心理,感受到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进而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和表扬,耐心细致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课堂充满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这不仅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还增加了他们提问题的兴趣和勇气,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如在对“年、月、日”这一课进行教学时,可以通过讲故事导入教学内容:有一天,小梅的爸爸正在看书,突然小梅哭哭啼啼地跑过来说“爸爸,人家小丽每年都过生日,我都12岁了,为什么才过了3个生日?”爸爸听后笑着说“:傻孩子,不是爸爸妈妈不给你过生日,而是你不是每年都有生日的。”讲完这个故事,很多同学都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不是每年都能过生日呢?教师再通过问题进行引导:“为什么小梅4年才过一次生日呢?是不是小梅过生日的那一天有几年在日历上没出现?”这时,学生会给出各种猜想,积极地讨论并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师在课堂上只有经常鼓励学生才能使他们更加积极地进行思考并提出问题,从而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互相促进,提高教学质量。

三、引导学生提问,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学习中,学生是主体。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自己去积极地对问题进行发现和探索。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完整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不仅可以提问题,学生也可以。在课堂上,学生要积极地集中注意力对新知识进行学习,不断地开动脑筋,积极进行思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知识进行深入思考,进而提出具有价值的问题。作为教师,还要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积极寻找问题的答案。同时,在课后还要指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应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总之,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定要循序渐进。在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水平,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寻找一条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教师要给学生机会,使学生善于提出问题

只有学生自己学会思考,才会产生问题。能够提问的学生,更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创造机会,不仅让学生能够解答课堂中的问题,更要自己提出问题,积极思考。

(一)进行小组讨论,找出学习过程“重难点”,进行提问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在对课堂中的重难点进行详细讲解、梳理总结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认识问题中的矛盾点,经过学习、思考所产生新的问题,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数学问题意识 篇五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如何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紧迫话题。面对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首先应该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入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的起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要培养学生的的问题意识,就必须从有疑到无疑,到新疑,这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如何培养好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乐于提问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浅谈几点体会,和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营造宽松氛围,使学生“敢问”。

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意提出问题,主要是学生的提问、表达受到各种限制,可能还会招致教师的指责甚至挖苦、批评,于是,因怕给自己惹麻烦而不提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因此,要学生敢问,必须营造民主平等的宽松氛围。

首先,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努力与学生沟通,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选择、学生的个性,关心每一位学生,而不在学生中人为的划分等级。在彼此的交往中,不仅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言语表扬,而且要用微笑、点头、注视、肯定的手势以及关怀性的接触方式进行鼓励。比如,摸摸头、拉拉手等一系列动作都能把你和学生的距离拉近,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捕捉“问”的契机,放心大胆的去问。

其次,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教师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应积极地看,认真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对学生提出的一些意想不到的“高见”,要及时采纳并给予充分肯定。有了这样适宜的环境,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可以获得充分发挥和显示,各种奇思异想,独立见解就会层出不穷。

二、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爱问”。

问是学生学习的动力;问是学生学习的起点;问是点燃智慧的火花。巧妙设障布疑,把学生置身于研究数学问题的氛围中,能诱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比如我在教学《分数的认识》时,一开始先跟学生做个“拍手游戏”,我要求:学生拍手的次数是我的一半。我拍四下,学生拍两下,我拍两下,学生拍一下,当我拍一下时,有的学生就不知道怎么拍了,有的就轻轻地拍了一下,这时就让学生思考提问,此时学生的思维就活跃起来,教室里闹哄哄的„„学生的问题就来了:能拍吗?用什么数来表示?这种数怎么写?„„这样的教学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思维,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潜移默化,让学生养成“问”的习惯。善于引导学生思考,是教师工作细心的一种素养。当学生还未养成提问的习惯时,教师要从各方面入手,用多种方法,潜移默化,让学生慢慢地养成问问题的习惯。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善思好问是思维的开始,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其次,尽可能的提供条件,创设机会让学生提问。有些问题,我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小组内提问题,有时我会事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模仿提问,提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比如学完了《分数应用题》后,我给学生出了“甲数是20,乙数是30”这两个已知条件,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再解答,因为比较简单,学生就可以提很多问题:“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甲数比乙数多几分之几?”„„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提问兴趣,还拓展了学生思维。这样经常鼓励和引导学生对老师的提问,对同学的提问,通过长期的训练,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质疑问难,敢于标新立异,追根问底,从愿学、乐学到会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由被动提问逐渐转向主动提问,并养成习惯。

6.数学问题意识 篇六

摘要: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如概念学习、命题学习、问题解决学习)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有利于学生好奇心的维护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寻求方法,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为此,本文将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必要性入手,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进行探讨,以资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意识;心理状态;质疑;新课程标准

1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必要性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它不仅是课程标准的要求,还源于学生问题意识的缺乏。

1.1课程标准的要求:《数学课程标准》在“数学课程总体目标”中指出:“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由此可见,问题意识的培养不仅是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小学数学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1.2问题意识的意义: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与此异曲同工的是爱因斯坦提出的著名论断―――“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的确是这样,要发现问题,必须要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和课堂上全神贯注的学习态度;要提出问题需要一定的勇气和创新性能力;解决问题则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自主探究能力。综上,只有学生具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才能带动其他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发展。

1.3学生问题意识的缺乏:虽然问题意识具有不可忽略的意义,但当前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不强烈。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方式与教材的束缚,以及教师教学权威地位的压制,学生的问题意识难以得到发展,他们不是迷信权威,缺乏问题意识,就是不敢提问,或者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

2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遵循新课程标准,改革教学理念:新课程标准中对于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比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做到上述目标的有机结合,充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离不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等等。为此,教师应该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新课程标准中对于师生角色的定位,及时改革教学理念,放低姿态,树立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一切从学生出发,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2创设和谐平等的氛围,鼓励发问: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一个适合提问的氛围。这个氛围必须是和谐的、平等的、宽松的,如此才能使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乐于提问。比如,学生没有问题时,教师应该是微笑着鼓励、引导,使其认真思考,积极提出问题;学生提出错误的、无价值的问题时,教师应该予以理解,对其勇气加以赞赏;学生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时,教师要予以肯定,并带动其他学生思考和回答。这样的氛围是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需要教师努力创设。例如,教学《多边形的面积》时,教师给出一个不规则的多边形,要求学生求面积。多数学生将多边形分解为三角形和梯形,很快便算出了答案。这个时候,一位学生站起来提问:“老师,是不是可以不用分解就能求出来呢?”教师鼓励他继续说下去。他说道:“我觉得也可以用补足的方法来做。”教师微笑着鼓励这位学生,并号召全班学生共同探究不同的解题法,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也纷纷提出问题,展现了自己的创造力。

2.3注意引导学生发问的艺术与技巧:有时候,学生也有提出问题、得到认可的情感需求,但是他们年龄较小,并不知道如何去提出问题。为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问,使其掌握发问的艺术与技巧,逐渐形成问题意识。如教学《角的度量》一课,认识量角器时,为了让学生自主探索,获得认知,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对其进行了引导。

2.4及时解决学生心中的质疑与疑惑: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心中势必会存在一些质疑和疑惑,这些质疑和疑惑如果得到解决,学生就会豁然开朗。但是如果被埋没、被忽略,就会使学生难以形成深刻的印象,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为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心中的质疑与疑惑,维护学生的问题意识。

3结语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不仅是小学数学教师的任务,也是所有学科、所有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及时改革教学理念,创设和谐平等的氛围,注意引导学生发问的艺术与技巧,及时解决学生心中的质疑与疑惑,维护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传汉,汪秉彝.中小学教学的一种基本教学模式―――中小学“情境―问题”教学模式[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1).

[2]石凤然.不同问题情境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问题提出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7.数学问题意识 篇七

关键词:数学问题,生活化,数学意识

新课改明确指出实施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意义, 要求在数学教学环节中把具体课程内容融入生活, 并在教学环节中围绕数学教学目标, 充分体现数学课程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的方式方法的创新。在数学的教学环节中, 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 把数学课程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使广大中学生能够意识到数学就在身边, 切实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 在数学与生活的良好结合中体会到数学的精彩。

一、在数学教材中充分挖掘潜在的教学资源价值

数学学科属于一门基础性的学科, 而生活就是数学问题的重要源泉。在新课改下教材的编写也着重强调了生活经验的重要性, 在现实生活中提取数学知识, 能够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和生活化, 也使得中学生对于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更容易接受, 识使理知充分在生活中挖掘数学资源, 在教材中也要发掘潜在的教学资源价值, 使数学问题生活化能够充分地得以实现。例如, 在教学环节中可以设置与生活相关的题目:打长途电话的收费标准是三分钟之内0.5元, 超过三分钟之后每分钟收费0.2元, 请问小明要打电话如何才能更省钱?这样将数学问题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 学生就较感兴趣。

二、利用数学教学器具真实地进行生活原型的塑造

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教学器具的作用, 更为真实地还原生活中的原型, 使学生通过实际模型而将较为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变为生动的图形语言和相关符号。在进行点、线、面之间的关系讲解时, 由于学生开始时没有立体感, 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器材为学生较为真实地进行展示, 学生通过对几何模型的观察更好地掌握点、线、面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 从而使抽象的几何问题生活化, 这样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要赋予数学知识较为丰富的生活内容

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融洽的教学氛围, 尽可能使现实生活和数学学知识产生密切的关系, 使数学知识生活化, 让学生能够带着生活中的问题题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 在数学的教学课堂中解决掉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使学生们觉得学到的数学知识和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找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原型。尤其是在讲述相关的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的时候, 过分抽象化、理论化的数学知识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 这时教师适时地引入生活中的某些例子, 便于学生进行理解的同时, 也加强了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识记, 收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作用进行生活环境的模拟

随着教学环境的优化和教学硬件配套设施的完善, 计算机已经较为普遍地应用于教学环节中。利用计算傽机进鄂行辅助性教学, 能够起到较为理想的效果。教师可以利用电脑进行生活问题以及图形的模拟, 从而引申出数学问题, 多媒体教学就是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的成功案例。在讲解几何知识时,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功能就尤为明显。利用计算机进行立体图形的构设, 能够直观地把几何图形展现出来。总之, 数学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在数学教学环节中构架起数学与生活之间的桥梁, 强调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能够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热情。

毎銥毎銥毎銥综上所述,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依据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力求从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实践出发, 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知识和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 切实实现数学问题生活化, 这不仅能够推进新课改的进程, 也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数学问题生活化充分地展示了数学知识和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 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众多方面得到提升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吴晓红.什么是数学教育生活化——关于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理性反思[J].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4) .

8.运用“语文意识”,解决数学问题 篇八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语文意识 数学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6-085

小学语文和小学数学同属基础学科,许多知识是相通的,如果能够合理运用“语文意识”来解决数学问题,不仅可以降低学生解决问题的难度,还能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学生学习起来更加轻松。

一、读懂——边读边思

一谈到阅读,许多学生就认为阅读是语文的“专利”,数学教师谈阅读,似乎是越界了。其实,在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学生学习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没有认真读题,也就是不会阅读。认真读题是正确审题、解题的基础,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就很有必要。

例如,一根钢丝全长30米,第一次截取全长的,第二次截取米,第三次截取剩下的,求这根钢丝还剩下多少米?对于这类问题,如果学生没有认真读题,没有真正明白每句话的意思,就很难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目的。怎样才能让学生读懂呢?教师要引领学生边读边思考。在这道题中,经过读题,学生可以明白,一共截取了三次,第一次截取全长的,即(30×),第二次截取米,第三次截取剩下的,这是多少呢?在边读边思中,学生很快发现,剩下的(第三次截取的)就是[30-30×-]×。因此,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教师要带领学生认真读题,读通读懂,以达到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目的。

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中的读题不能仅仅是读,也不是读过一遍了就算完事,只有像语文学习那样,边读边思,理解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的意思,学生在思考解决问题时,才会智慧如泉涌,流于笔端,学习数学才能更加简单、轻松。

二、能说——述说方法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要想提升学生思维的独特性与深刻性,教师就要注重对学生“说”的训练,尤其是分析数量关系时,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把根据题意所得的解题思路说一说,这样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还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工人师傅把一块长20厘米,底面直径为15厘米的一个圆柱形钢锭,锻造为一块底面直径为9厘米的圆锥体零件,你能求出这个圆锥体零件的高度是多少吗?”在学生经过认真审题,明晰解题思路以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想想如何把自己的解题方法告诉别人,这就需要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糅合、规整,然后再用语言来表达。经过思考以后,有学生就说“从已知条件可以看出,圆柱形钢锭锻造为圆锥体零件以后,它们的体积是不变的,因此圆柱的体积就等于圆锥的体积,通过已知条件我们可以先求出圆柱的体积,然后知道圆锥的底面直径和体积,就可以求出圆锥体零件的高度。”运用学习语文的方法让学生充分说一说,学生的思路更清晰,解题方向更明确,促进了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根据数学问题特点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不但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消化、吸收、总结、内化,还使学生能说会做,不再是学习数学的书呆子,促进了学生数学综合水平的提升。

三、会写——合理改编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有许多需要改编条件或者补充条件的应用题,这其实和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脱不开关系。因此,要想保证学生数学问题改编得完整有序,就需要把语文写作中的方法运用到教学中。

例如,兴华小学三年级拥有故事书100本,四年级的故事书比三年级多20%,______?(至少填写两个)。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学会把所有的问题考虑完全。学生很快得出了:1.四年级的故事书有多少本?2.四年级的故事书比三年级的故事书多几本或三年级的故事书比四年级的故事书少几本?3.三、四年级一共拥有故事书多少本?在这里,学生只有运用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方法(逐层拓展、增加难度等)才能使改编出来的数学问题符合要求。

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扩充方式(适当增加形容词、名词、动词),如果运用到数学补充条件的问题中,学生对于每次应该添加哪些条件才会显得更加胸有成竹,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语文意识”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还有许多,在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要想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教师就不用把目光局限于一种思维上,要敢于突破各种屏障和束缚,向外延伸,从其他学科中汲取营养,确保学生数学素养的综合提升。

9.数学问题意识 篇九

价格变化曲线,预测蔬菜价格在近期的变化趋势。这是一般人所忽略的事,却是数学教师运用数学建模进行教学的良好机会。

(二)数学建模教学应与现行教材相结合来研究。教师应研究在各个教学章节中可引入哪些模型问题,如讲立体几何时可引入正方体模型或长方体模型把相关问题放入到这些模型中来解决;又如在讲极限的计算的时候可以将连续复利问题引入其中来解决。高校教师要经常渗透建模意识,这样通过教师的潜移默化,学生可以从各类大量的建模问题中逐步领悟到数学建模的广泛应用,从而激发学生去研究数学建模的兴趣,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建模的能力。

(三)在教学中进行专题讨论与建模法关系研究。所谓“学问之道,问而得,不如求而得之深固也”。因此我们可以选择适当的建模专题,如“三角函数法建模”、“极限思想法建模”、“直(曲)线拟合法建模”,通过讨论、分析和研究,熟悉并理解数学建模的一些重要思想,掌握建模的基本方法。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自己选择实际问题进行建模练习。这也是符合玻利亚的“主动学习原则”。也正是所谓“学问之道,问而得,不如求而得之深固也”。

(四)注意与其它相关学科的关系。由于数学是学生学习其它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某些方面的工具而且其它学科与数学的联系是相当密切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与其它学科的呼应,这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其它学科的理解,也是培养学生建模意识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途径。例如在学习了“导数的计算”之后可以将经济学中的“价格弹性”引入帮助学生理解,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可见,这样的模型意识不仅仅是抽象的数学知识,而且将对他们学习其它学科的知识以及将来用数学建模知识探讨其它学科产生深远的影响。

(五)在数学建模活动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促进学生自主地发展,是现代数

10.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篇十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关键在于怎样落实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与实践。

1.注意把有关内容同实际问题或具体活动联系起来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比较强调概念教学要从实际引入,强调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来认识和理解概 念。这无疑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但这只是把实际问题作为理解概念的工具,而从培养学生数 学意识的角度来看,还应当把通过实际问题或具体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作为教学目的 之一,使学生认识到所学的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问题,并可以用这些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为此就要求教师 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计和运用与有关概念、原理有联系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不仅能够从实际问题中获得必 要的感性认识,加深理解所学的概念、原理,而且还要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学习倍数概念和与倍数有关的应用题时,可以从一些具体活动引入倍数的概念,让学生具体地理解数量 之间的倍数关系。如,第一行摆2个小方块,第二行摆4个小方块。可以说,第二行的小方块数是第一行的2 倍,也就是说4是2的2倍。第三行再摆6个小方块,第三行的方块数是第一行的几倍呢?学生在这样的活动 中,初步地理解了什么是倍,怎样知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并学会解答与倍数有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 ,还应当进一步让学生把倍的知识与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以培养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如,教室左边有2扇窗户,右边有6扇窗户,右边窗户数是左边的几倍?想一想周围的事物,哪些可以表示成 倍数的关系?学生可能说出许多与倍数有关的问题。像班级的人数,手中的文具数等。经常把所学的知识与周 围的事物建立联系,就会使学生逐步形成一种用数学的方法来看待和处理周围事物的意识和能力。

2.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模型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许多数学概念、原理都能在现实中找到相应的模型。而我们所学的书本 上的数学知识,是经过数学化和抽象化了的。数学教学是一个压缩了的认识过程,完全没有必要让学生重复人 类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但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结合有关的内容 ,给学生提供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模型的机会,也是必要的。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把现实问题转变成数学问题 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认识到把现实中的具体问题变成数学问题来研究,就能更清楚地认识事 物的特征,更准确地认识事物的变化规律。

在学习“统计初步知识”内容时,让学生算出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男生的平均身高,女生的平均身高, 并说明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不是一个直接计算的问题。解这个问题需要运用统计知识,但又不像一般问题那样 ,给出数据,直接计算。需要学生先搜集数据,然后确定怎样把数据分组,必要时可先画一个统计图,然后再 观察和计算数据的特征。学生用这样的思路、这样的方法解答问题,不仅应用了所学的知识,而且可以增强学 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在一个微机活动小组里,教师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问题:火车站行李房为旅客托运行李的收费规定,当 行李重量不超过20千克时,每千克0.5元;当行李重量超过20千克时,超过的部分每千克1.0元。编 一个适用于所有情况的计算行李运费的程序。为了编制程序,学生首先要用一个数学公式把题中的数量关系表 示出来。但这个问题显然不能用所学习的数学方法直接写出一个运算公式,学生需要综合地运用所学的知识, 找出合理的运算方法,并结合计算机编程的要求来完成这个任务。这就要求学生根据这个实际问题,建立一个 计算的模型。这对于培养学生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用数学知识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法都是有益的。

3.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加强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也同样是培养学生 的数学意识的重要方法。数学中的实践活动有多种形式,包括动手操作,实际测量,自编应用题等。适当地运 用这些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到数学知识在实践中的作用和数学知识与实践的联系。这样,有利 于学生形成运用数学知识认识和处理事物的态度和方法。

如,教学几何初步知识时,让学生量一量教室地面的长和宽,量一量书桌、课本、文具盒的长和宽,回到 家里量一量各种家具的尺寸。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亲自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学习“行程问题”、“平均数问题”、“工程问题”等典型应用题时,让学生了解一些周围的实际问题,并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编相关的应用题。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不但能使学生学会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同时 也增强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11.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篇十一

虽然人有好问的天性,但学生积极主动的问题意识,善于提问题的能力和勇于挑战权威的精神仍需要靠后天的培养。以下笔者谈谈怎样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创设民主氛围,使学生敢问,激起问的勇气

学生之所以不敢提问,是因为没有把老师和同学当成与他共同探讨知识的朋友和伙伴。传统的课堂上,不乏这样的情景:教师站在讲台上频频发问,然后指名回答,不允许自由回答,更不允许插话,学生回答错了可能还会遭到批评。“师道尊严”仍蛰伏于许多人的思想深处,学生对老师既敬且畏,教师永远是正确的,对书本质疑、向教师发问,便是对教师不敬,便是没有好好听讲,换来的是教师的不屑、不耐烦甚至训斥,于是课堂上便只剩下教师的声音了。久而久之,连会回答问题的学生都怯于举手了,怎么还敢主动提问题呢?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应创设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因此,要让学生大胆提问,改善师生关系,给学生创造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是非常必要的。

如果教师能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鼓动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动学生求新求异,正确对待学生提问,不讥讽,不嘲弄,挖掘其可贵之处,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就为问题意识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阳光、水分、适宜的土壤,使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所以必须十分注意和学生交谈,一起谈学习,谈动画片,一起做游戏,努力形成一种亲近感;课中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多用商量的口吻,多用激励性的语言。允许学生自由发言,鼓励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又如,我让学生在课下收集关于“时、分、秒”的有关知识。讲授时,我问:“关于时、分、秒你都了解哪些知识?”大家纷纷举手,踊跃发言。学生通过充分发言、提问及群体的交流,结合具体的生活经验以及教师的适当引导,建立了相关的概念,初步体会到了时、分、秒的实际意义,学生明白了时、分、秒是时间单位;日常生活中常用几时几分计时:1时=60分;1分=60秒等。在和谐、民主的课堂上,孩子们是那么投入。这样,在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渐渐地就会在课堂上敢于向老师和同学提出问题。

2激发提问热情,使学生好问,培养问的习惯

杰出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仅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技能而已。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先有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创造性地提出问题。为了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可采取这样的方法:将全班分成四个小组,在课室的一角挂四本本子,每当该组的组员发现一个问题,就写在该组的本子上,那组就可以加1分,如果其他组的组员能帮助解决一个现成的问题,就在他的积分本上加2分,提出一个新问题加3分,提出问题并有自己的解决方案加4分。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学生主动提出的数学问题五花八门、层出不穷。有家中碰到的、学校碰到的、购物消费时碰到的,这些问题,他们自己解决不了的,可以和家长、同学交流,还解决不了的,可以和教师进行交流。这样,时常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使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

如果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亦给予重视,并认真解答,或者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这不仅能打消学生提问的恐惧,而且能激发起学生再次提问的热情,养成不断提问的好习惯。对于提问者,问题即使很简单或是没什么意义,都必须认真解答,并引导学生知道怎样问才更有意义。对于学生提出的富有思考性的问题可根据情况因势利导,及时组织大家讨论。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有位学生问:“为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呢?”有一个学生讥笑他。我请那位讥笑他的学生讲给大家听,结果他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是似是而非。于是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这个问题。学生真正明白了余数如果比除数大,就是没有分完,就可以再分一次或几次。及时表扬了那位大胆提问的学生,并鼓励大家向他学习。这样平时一点一滴的表扬鼓励,就会激发学生提问的热情,使学生逐步养成好问的习惯。

12.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篇十二

一、更新教育观念,采取适合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模式

据报载,北京某校的一位特级教师为前来参观访问的欧美专家上了一堂经典的观摩课。课堂上,他语言精练、教态从容,板书非常漂亮,上课极有条理。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踊跃,而且答得相当有水平。可以说,整堂课非常精彩,无懈可击。上完课后,陪同外国专家听课的中方教育部门的领导很高兴,外国专家却说不出话来。到了会议室,中方人员虚心地请外国同行提意见。外国同行说话了,他们说:不理解。我们问:为什么不理解?他们说:学生都答得很好,看起来学生们都会了,为什么还要上这堂课?这个问题,把中国同行都问住了。

这种现象在我们的课堂上可以说经常发生:老师总喜欢在下课前问学生:“都听懂了吗?还有问题吗?”当看到学生频频点头,老师才会露出满意的笑容,放心地离开教室。学生没有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这种教育就是“去问题教育”。而欧美人却不这样理解教育。他们认为:学生总是充满好奇和疑问的,他们走进教室的时候,带着满脑子的问题。老师在回答他们问题的过程中,有意通过情景、故事、疑问、破绽等激发学生更多的问题。老师的回答使学生产生更加多的问题,最后老师不得不投降:“你们的问题我已经回答不了了,我的知识就是这么多,回去再学习,再准备,下次再来回答你们,你们回去也去思考,去寻找答案。”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这就是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教师并不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

当前,我们正在进行新课程改革,新课程视野中的课堂教学改革,强调的是围绕问题展开教学。所以,作为老师,要努力冲破传统的观念障碍,要以问题教学为中心,要改变过去那种单由教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变课堂教学以知识为纽带为以问题为纽带,努力创造条件,给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的机会,增强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对问题的强烈意识。

二、营造和谐氛围,鼓励学生敢问

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对于感兴趣的事物总想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但是,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碰到了疑难问题往往不敢问。究其原因有三怕:怕丢面子、怕同学瞧不起、怕老师有看法。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应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认识到一切学问从怀疑开始,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有怀疑精神。要消除学生怕提问、怕师生嘲笑的心理障碍,解放思想,放下包袱,鼓励学生敢问、爱问。其次,为学生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敢想敢问,使学生感到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一起探索、研究。第三,及时表扬、鼓励学生的发问,即使是一些很简单的问题,甚至是一些幼稚可笑的问题,教师都要给予积极鼓励,赞扬他们敢于提问的勇气。教师对此应有正确的态度,多给学生成功的体验。因为,融洽的教学氛围,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而让学生敢说、敢问。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想问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因此,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创设新奇别致的问题情境,制造认知冲突,诱发问题意识,使学生感到有问题要问。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为了加深学生对单位“1”的理解,笔者让学生拿出自备的线绳折出它的来,折好后,让同桌之间比较长短。当学生比出长短后,问:“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这时,有学生问:“大家折出来的都是线绳的,为什么长短不一样呢?”笔者表扬这位同学问得好,并让学生把各自的线绳拉直再进行比较,得出:各人自备的线绳长短不一,也就是单位“1”不相等,所以它的也不相等。这种生活化的情境设计,让学生产生好奇心,跃跃欲试,急于探索。这样,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从中得到成功的体验,从而让学生想问。

五、养成习惯,使学生勤问

勤问是一个人有强烈求知欲的表现,勤问对学好数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勤问不是随便问,也不是动辄就问,而是要有准备的问,有目的的问,是经过一番思考后的问。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做到下面四点:一是先学而后问。通过指导学生课前或课上的结构化预习,让学生带着理解与问题走入课堂,这有助于学生发现与思考问题。二是先思而后问。学习应以思考为基础,向别人问问题,得自己先想一想,先思考研究一番,想好了,思考完善了再问。三是会问。要善于抓准时机,抓住问题的关键,恰到好处地提出问题。所以,要让学生提问前做好充分准备,才能做到善问。四是勤问。勤问必须是诚恳的问、虚心的问。

13.加强学生的数学课堂参与意识 篇十三

当今初中生有很强的依赖心理,习惯于跟随老师惯性地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表现在不订学习计划,课前没有预习,上课呆坐只听,不得要领,没听懂“门道”等现象。这都是因为学生没有真正参与教学过程,参与意识差,被动地进行学习所造成的。然而,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趋势。从布鲁姆的“掌握教学法”,布鲁纳的“发现法”,到我国育才中学的“八字教学法”,都强调了学生参与的思想和意识。因此,由“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注意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参与意识。本文就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氛围是加强学生课堂参与意识的保障

学生的参与意识与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和对学生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关系。现代的教师不能仅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者,严守“师道尊严”的观念,而无法摆脱“教”为中心的思想。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要加强学生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的旧的教学模式。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挑战知识权威,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加强课堂学习的参与性。

二、科学化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课堂参与意识的基础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目标而相互结合的活动方式,其中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而学生的学法实际上是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方法。教法制约学法,要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就要使教学方法科学化。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在课堂上更多地采取讨论、辩论,比赛等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去。对于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民主的教学。值得注意的是,任何课堂活动,都不要让有的学生处于明显的从属地位,应细心把握,将责任确定到每个学生,最大限度调动每个学生的参与性。例如设置四人小组,选出其中数学成绩较好的一名为小组长,主要负责组织小组讨论,有时在完成自身练习的前提下协助老师检查同组同学的完成情况,相互矫正。而有些问题指定由组员回答,避免让尖子生垄断了整个课堂。对于练习的设计,要注意面向全体,有分层练习,让各种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去,及时反馈,及时矫正,及时强化,加强指导,最后变式提高。

课堂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课型,教法就应不同。作为现代型的教师要冲破已有观念的束缚。我们的教学不能总是:先学原理,再举例总结运算步骤,也不一定是“讲清--总结--练习”的程序。因为过份强调这种教学 程式,会造成学生思维的呆板化,长期这样学生就产生了一种很强的依赖性。可以采取“自学--讨论--总结”和“情景--活动--评价”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过程模式。也不要总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可以让学生站到第一线来,打破传统观念。例如,课前复习可让学生替代老师轮流上讲台进行,让每个同学都做一次小老师。又如:在单元复习课中,过去总是老师带着学生去复习总结,然后强化训练,我们要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可以改变旧的模式,做一些新的尝试。

如:事先布置学生先列复习提纲,复习提纲包括以下几点问题:

1、学习本章后你有何收获?有那些主要的知识点?

2、你觉得本章的知识点有那些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

3、你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遇到过那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大家帮忙解决?

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或个人的形式完成以上提纲,老师进行筛选,然后在课堂上选取有针对性的学生代表们上台,运用实物投影等手段带领大家复习,提出疑惑,然后大家共同探讨,最后才由老师归纳小结。

三、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情景,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有效手段

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好的思维情境会抑制学生的思维热情,所以,如何设置情景,灵活,巧妙,有趣地提出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关键,它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要结合所要学的知识提出问题,使学生被提出的问题所吸引,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参与性,又把问题与所学的知识相融和,教师在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时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1)诱发主动性

通过设置优化的情境,是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并产生主动探究的愿望。如在复习函数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创设以下的教学情境:

“我”在广州购物,甲商厦提出的优惠销售方法是所有商品按九五折销售,而乙商厦提出的优惠方法是凡一次购满500元可领取九折贵宾卡。请同学们帮老师出出主意,“我”究竟该到哪家商厦购物得到的优惠更多?问题提出后,学生们十分感兴趣,纷纷议论,连平时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很好地被调动了起来。活势形成,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了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2)强化感受性

情境教学往往会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使学生如入其境,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要注意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与课本内容保持相对一致,比喻要恰当,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自觉参与学习。

例如,在探究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可这样创设情景:播放《海上日出》的其中一段,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太阳从海平面浮出到海面,直至跳出海面”这一过程的画面中含有什么几何图形?请学生画出这一过程中所含平面几何图形的草图,并且思考这些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如何,最后引出直线和圆具有三种位置关系。

3)注重应用性

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例如,在学习正多边形的内角求法时,可先设置这样一个问题:你见到过那些正多边形地砖的形状,为什么正三角形和正四边形都能铺满地面,而正五边性,正八边形不行呢?然后让同学们探求正多边形的内角求法,最后让同学们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再进行巩固提高。这样使同学们感觉数学知识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提高积极性。

4)激发兴趣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要求教师不但要吃透教材的内涵和外延,而且要把学生的年龄及认识特征与所解决的问题统一起来,教师要注意创设能调动学生兴趣的问题。

如:在学习调查与统计时,可先创设这样一个情景:调查学生最喜欢的篮球明星,提供以下几个选项:A.姚明 B.乔丹 C. 奥尼尔 D.其他。

接着让学生选取适合的方法进行统计,进一步引出有关频数,频率的问题,整个过程学生兴趣盎然,反应热烈。

四、引导学生参与问题探索的过程,是加强学生课堂参与性的关键

现代教学观的着眼点不是关心学习者“知道了什么”,而是更多地关注学习者的“怎么样知道的?”如果学习者不能知道他是怎么样知道的,这就说明他实际上还没有学会.新课程改革也提出了要从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但有的教师喜欢直接告诉学生结论,并要求学生马上应用,甚至让学生一开始就做变式题,出现严重“消化不良”,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教师在教学中应把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上,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设计出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亲自参与这些创造性活动的过程,从而促进对知识的掌握。

1)参与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

传统的教学中,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常常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现代教学观则要求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关注概念的特点,在反复操作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这不仅可使学生理解概念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定理、公式的发现与推导过程

数学公式定理形成过程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经过观察、分析,用不完全归纳法、类比等提出猜想,而后寻求逻辑证明;二是从理论推导得出结论。教学中的每个公式、定理都是数学家辛勤研究的结晶,他们的研究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并且学生对这样的问题也是非常感兴趣的。因此,引导学生参与公式、定理的发现与推导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3)参与问题的不同解法的探索中。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解决数学问题要指导学生按照著名数学教育家乔治波利亚的解题表中的四个步骤(弄清问题---拟订计划---实现计划---回顾)来进行。例题教学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教师应启发学生对一个数学问题从多方位、多角度去联想、思考、探索,这样既加强了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又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

如在“a能表示什么”一节中,有一题是通过火柴棒摆正方形来研究正方形个数与火柴棒根数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答案虽然一样,却可以得到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这一过程既让学生学会了分析问题的方法,又扩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虽然学生获得上述结果要花许多时间,但学生活动自由了,参与意识增强了,思维更活跃了,因此花点时间是非常必要和值得的。

14.培养参与意识搞好数学教学论文 篇十四

追求高效课堂是每一位老师的永恒追求,为了实现高效课堂,就应该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大胆创新,与时俱进,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们动起来,乐意接受学习知识,让学生的个性得以表露,让学生的思维得以活跃,让学生的手脚得以解放,从而服务于课堂教学,求取高效课堂。课堂是搞好教育的主阵地,也是最基本的教育形式,还是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学生素养的主要途径。这里要求不能仅仅重视知识的结果,还要教给学生知识的来历,过程和方法也显得尤为重要,重结论而轻过程的传统教法应该摒弃,具体到平时的教学就应该将结论的全部思维过程呈现出来,在表现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参与,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双丰收。

本文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点:

一、知己知彼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摆正思想,明确自己的身份。现在的教师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是一个导演,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是一个组织者、点拨者。只有让学生登上主体地位,教师摆正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才能更为有效地搞好课堂教学,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实现课堂的新飞跃。停留在传道解惑授业的师道尊严,这是一种陈旧的以教师的教学为中心的观念,如果摆脱不了,学生始终处在课堂的劣势地位,教学效果一定会受到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要做一个课堂的辅导员,根据不同的情景扮演不同的角色,可扮演示范者,可扮演评论者,也可扮演欣赏者,顾问和朋友都可以。

二、学生积极参与

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学生的参与程度直接制约着课堂效率,学生如果能够主动自由并且有效地参与学习,就会创造出高效的课堂。要想保证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首先离不开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学氛围创设得和谐民主,学生就更加善于发言、勤于动脑。低落的情绪是十分不利于干任何事情的,学习更是不例外,想象力在情绪低落的时候连原来的三分之一都不够,为此课堂氛围是否宽松、是否民主,至关重要。

要想保证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最佳发挥,绝对离不开老师友好宽容的心态。这就告诫老师,要善于在课堂上搭建师生之间亲和的对话平台,保证对话渠道畅通无阻,尤其是解放学生的地位,不再总是被动厌烦地听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老师告别课堂内容的垄断者,打破老师的课堂主宰者的地位。在学生思考的时候,教师要不失时机地给予学生启发,在具体的思考过程中教学生如何去思考,学会动脑,一定不要一直以老师的思维为中心而牵制住学生,不要在老师的思维圈子中兜来兜去。不要剥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要养成积极思考的好习惯,提高自己的能力,否则就会妨碍学生的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会削弱。教师应该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处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开动学生的脑筋。尤其是在知识的疑难处更要积极启发,是在思维的干扰处更要仔细思考,等到结果产生的时候,教师要给予鼓励,并让学生主动地陈述出来,大胆地交代出心中的想法。比如概念是如何形成的,原理是怎样产生的,公式又是如何推导的,解题思路是怎样得到的,都属于思考的范畴。

第二就是在数学课堂上要摆正学生的地位,学生的主体性时刻不能动摇。学生要养成多讨论、多交流的好习惯,从而保证学生主动地去探究知识,用自己的方式去学习数学,用主人的身份去面对知识;还要学会与老师和同伴积极切磋和交流,让问题得到很好的探究,这种民主的有序的交流是新课堂必不可少的一环。学生是主体,但也脱离不了老师的指导,主导作用也不可替代。教师在备课时要清醒地认识到什么地方需要老师做启发、哪些地方学生自己就能解决,分析清楚哪里是教学的重难点,要根据具体的学生特点,让每个学生都能拿出独特的认识方式,从而构建对知识的认识体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发现,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各不相同,教师要因势利导,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各抒己见,通过每个学生的认识,取长补短,发挥自己的长处,吸纳别人的优秀成分,从而成就一个完善的自我。没有各位学生之间的相互借鉴和相互启发,就没有一个纵横交错的思维网络,收益就不会大,解决问题的本领就不会提高。要在小组讨论中令思维由集中到发散,再回归集中,在集体的智慧中得以长足的进步。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动手、去讨论、去交流,并且以平等的身份也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

最后要鼓励学生自己多动手、多试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需躬行”,数学是一门演绎性很强的学科,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又带有很强的归纳性,数学实验离不开已有的知识经验,离不开写一写和算一算,量一量、画一画都是重要的途径。面对题目不能只做空想,这样做只是泛泛而谈、隔靴搔痒,而应该化空想为实验,真正走向数学的殿堂。

15.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篇十五

一、给学生创设一个和谐宽松的氛围, 让他们敢于提问

中国的教育是应试教育, 长久以来, 教学环境只是教师教, 学生学, 在课堂上经常看到的情景是, 教师在上面滔滔不绝地讲, 下面的学生神情麻木地听, 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给的知识, 思维长期处在停滞状态。时间久了, 学生即使有问题也不敢随便发问, 一方面是怕提的问题不恰当受到教师的指责;另一方面还怕受到同学们的嘲笑。针对这样的情况, 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 教师应该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 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紧张和焦虑的感觉, 让课堂变成学生为主人的民主课堂, 鼓励学生多发问, 多思考。当学生提出问题之后, 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 赞扬他勇敢和勤奋动脑的精神, 并要求其他学生向他学习。针对学生提出问题的质量, 教师要给予恰当的评价, 对提出高水平问题的学生给予表扬, 让他们产生心理上的满足感和成功感, 从而在以后更加积极地思考和提问。对于提出问题质量不佳的同学, 教师要耐心解答, 并且引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不可抹杀了他们对提问的兴趣。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上, 学生会乐于提问, 勇于提问, 久而久之, 思维就会活跃了, 这样, 对学生学习数学会大有裨益。

二、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有问题可问

陶行知说过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 作为一名教师, 不应该只是教给学生固定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让学生学会学习, 而学会提出问题就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时, 首先要运用多种手段创设良好的氛围, 保护好学生的好问和好奇的天性。其次, 教师要善于利用儿童的这份天性, 教给他们质疑的方法, 使学生乐于质疑, 从中能享受到质疑的乐趣, 而不是把它看做是苦差事。第三, 教师要鼓励学生勇敢地提出自己遇到的疑难问题。学生年纪还小, 思维逻辑还不够缜密, 因此, 有时候提出的问题难免不得要领, 甚至过于简单, 这时候, 教师不能表现出不耐烦, 并且对其他学生的恶意嘲笑应该及时制止, 保护提出问题的学生的自尊心, 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 并且教给他们提出问题的切入点, 让学生知道该如何质疑, 如何释疑。

三、授人以渔, 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

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质疑能力, 除了要培养学生的胆量之外, 还要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 教师可进行如下方法指导。

1. 明确什么是问题

在学习了“10以内加法”后, 我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河里有3只小鸭, 岸上5只小鸭, 一共有几只小鸭?”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 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 引导学生质疑, 学会多途径发问 (1) 发挥教材优势, 提出数学问题

数学课本中有许多图文并茂的习题, 这些习题都有“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等提示, 教师要充分利用这样的机会, 让学生从图中收集信息、内化信息, 对题意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从而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联系生活实际, 提出数学问题

新教材强调要让学生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 教师要选择学生身边有趣的、有利于学生自己去思考和研究的事情, 把这些问题作为学生进行学习的材料, 培养起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 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 (进位) ”时, 可以利用学生身边的事例来讲, 让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 同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就在我们身边, 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

(3) 多让学生参加一些课外活动

当学生面对的不是生硬的课堂, 而是自己感兴趣的游戏或者是活动的时候, 很多问题就会自己蹦出来, 这样生动的教学气氛, 连性格内向的学生都会积极地参与进去, 学生的提问意识和能力自然而然就提高了。例如, 在认识元、角、分后, 我在学生中间开展了让学生自己买东西的活动, 其中, 有的学生扮演售货员, 有的学生扮演顾客, 学生不但在讨价还价中轻松地记住了这些货币单位, 而且更深入地提出了很多问题, 当这些问题迎刃而解的时候, 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也随之提高了。

在哈佛大学师生中流传着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每一个教师在教学中, 都要想方设法创造各种情境, 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让学生敢问、善问、好问, 培养真正意义上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这样一个不断提出问题, 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激发更高的学习热情。

16.初中数学问题意识培养浅谈 篇十六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意识;培养

初中学生接触到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需要学生积极思考和理解。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发现一些学生对数学的概念理解的不透彻,造成数学判断上的错误,损害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热情。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只有喜欢数学、热爱数学才能不由自主的沉浸于数学之中,才能运用数学的知识发现问题,形成善于发现问题、勇于发现问题的新学习风尚。

一、当前初中数学问题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落后

在长期应试教育环境下,教师占有绝对的中心地位,教科书就是真理,学生只能听教师讲,而很少留出时间让学生思考、质疑、发问,使得学生的问题意识越来越淡薄。目前,我国初中数学教学中,随着教育的发展,虽然出现了很多先进的、科学的教学模式,但是由于教师思想认识的落后,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还是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这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也不利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实施。

2.学目标定位存在偏差

目前,还没有完全改变“学习为了考试”这种看法,一些学校为了提高名气,争取更多的生源,比较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并以此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依据,与教师的奖金挂钩。一些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厌其烦地讲解各类题型,搞题海战术,实行满堂灌教学方式,对一些勇于质疑的学生,不但不加以引导、鼓励,还采取冷处理方法。更有甚者,有的教师认为学生问问题就是钻牛角尖,是调皮捣蛋的体现,给予严厉的批评,这与素质教育的本质不符,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二、调整教学,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

这就需要在教学中作出相当的调整,使学生熟悉教学,熟悉数学,带着问题去进步。下面以中考为例,谈谈对教学策略的基本思路与做法。

1.反复梳理知识,建立数学问题网络

数学知识虽然千头万绪,但只要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就可达到层次分明,纲目清楚,纲举目张。在梳理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不慎明了的问题,这时需翻书对照,仔细研读概念,防止概念错误。知识网络在前面第一轮、第二轮复习过程中通过对课本里面每一章节重点的概念、定理、性质以及典型的例题、习题的梳理,掌握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2.熟练方法思想,不断提高数学问题能力

熟练的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可以以不变应万变。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归纳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例:一个代数问题,可以通过联想与几何问题产生沟通,使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二是归纳重要题型的解题方法。

3.查漏补缺,学会查找数学问题原因

相当一部分同学分数不高,不少是会做的题做错,特别是基础题。究其原因,有属于知识方面的,也有属于方法方面的。因此,要加强对以往错题的研究,找错误的原因,对易错的知识点进行列举、易误用的方法进行归纳。同学们可几个人一起互提互问,在争论和研讨中矫正。找准了错误的原因,对症下药,使犯过的错误不再发生。

4.按评分标准推进,培养严谨数学问题意识

一些同学题题都会做却题题被扣分,究其原因,大多是答题不规范,抓不住得分要点,思维不严谨所致。这与平时只顾做题,不善于归纳、总结有关。建议在临考前练习一下近两年的中考试题(或有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的综合卷),并自评自改,精心研究评分标准,吃透评分标准,对照自己的习惯,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做到计算严密、推理严谨、答题规划减少无谓失分,保证会做的不错不扣。

三、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师生之间关系的和谐、平等,课堂气氛的轻松、愉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展示学生的个性。课堂上,提出问题时,可以先让学生看书,然后分组讨论,讨论时围绕一个主题,选择小组核心发言人,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去,学生思考的时间多了,提出的问题就多了,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发表独立见解,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信心。在教师的引导下,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汇总、分类,在课堂上逐一解决,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在提出问题的同时,还要积极思考别人的问题,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总之,问题意识的培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这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积极探索适宜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国斌.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02).

上一篇:旅行社挂职锻炼总结下一篇:幼儿园大班健康教育活动教案《勇夺能量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