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学习的孩子个案分析(15篇)
1.不爱学习的孩子个案分析 篇一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的方法
1.树立榜样,家长对学习要表现出兴趣来
如果孩子让家长读一个故事,家长表现出对书完全没兴趣的态度,甚至说:“我才没工夫看这些没用的东西呢!”这对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是一种沉重地打击。爱看书,爱问为什么的家长,往往也能带动孩子去学习。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在任何时期都应该学习。
2.接触大自然,开阔视野
家长可以经常带孩子到大自然中观察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通过对自然界的好奇,可以将这些好奇心运用于学习,更加主动地提高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3.发展孩子多方面的兴趣
孩子的兴趣应该被多方面的培养,包括体育、唱歌、书法、钢琴以及绘画等。
4.引导孩子学习
家长要通过话语引导孩子提高学习兴趣,通过比较、鼓励等方式正确引导孩子主动学习。多给孩子讲一些励志故事,说明学习的重要性,但是不要强加于他的思想。
5.刻意变换孩子的学习环境
给孩子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尤为重要,孩子能安静的学习。对于一些活动性的学习项目,应该提供适合活动、能引发孩子主动性、积极性的场所。
6.其他提高孩子兴趣的方法
如用激将法促进孩子学习,利用危机意识促进学习效率,保持新鲜的学习内容,用不同的科目调节读书气氛。
培养孩子的注意事项
好奇心是孩子兴趣的源泉。好奇、好问,渴望通过自己的探索来了解世界是孩子的天性。当孩子带着问题去问父母的时候,父母不应该简单的将答案告诉孩子,告诉孩子答案远不如孩子自己去思考。
发展孩子多方面的兴趣。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言行举止和各种生活习惯,直接影响孩子的培养,带孩子去公园、去野外,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去探索大自然,去观赏自然万物的变化,参加各种游戏活动,开阔眼界,丰富了感性知识,提高了学习兴趣。
要树立孩子的自信心。父母要给孩子肯定和赞赏,一般孩子都爱听故事和讲笑话,对于一个故事,父母会提出一个问题,孩子们会津津有味的读,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答案。不管是流利还是结巴的读下来,父母都要极力赞赏,他会有自豪感,会高高兴兴的读下去,对书本更有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会把看到的、听到的讲出来,孩子的自信心也树立起来,做什么事情都会有兴趣。
2.一个离群孩子的个案分析 篇二
个案基本情况
XX莹,女,11岁,是去年转来我班的一个女孩子。这个班全是由清一色的插班生组建起来的新班。开学后经过两周时间,班里同学基本上都适应了新的环境,并找到了自己的新朋友。而独独有一位女同学与大家格格不入,她就是莹。
个案生活背景
据她妈妈介绍,在很小的时候,莹不是现在这样,是个很活泼的女孩。在幼儿园的时候,有一次,她独自一人回家,因为那天突然下起暴雨,并且雷电交加,结果被吓到了,以后就整个人都变了。
案例描述
一
下课了,安静的教室立刻热闹起来了,有的和身旁的同伴讨论、聊天;有的在看书,有的在讲笑话,还有的在下棋,有个别同学则在教室里追逐起来,大家都看得、玩得不亦乐乎。只有莹,一个人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一言不发,也不拿书看,一脸的平静。我来到了她的身边对她说:“莹,怎么不去和同学一起玩呢?一起过去玩吧!”她没有动。我又说了:“不用怕,过去吧,大家会和你一起玩的。”她依旧没动。于是我找到几个班干部,跟她们说,莹胆子比较小,你们带着她玩吧。班干部们牵着她的手到走廊上一起玩起了跳皮筋,并告诉她怎么玩。但我发现从开始她就在旁边静静地看着,当轮到她玩时,无论别人说什么她都不愿意玩。很快,孩子们就自己玩起来,不再邀请她了。
二
大课间活动开始了,同学们都排好队到操场上跳长绳。大家都很认真地学着跳,胆量大的,协调能力好的,很快就会了。胆量小的,进绳的时候还是很犹豫,协调能力差的进去的时机和落脚的地点往往选择不好,但是都在努力学习。由于事先都给孩子们说清楚了,肯定有人学得快,有人学得慢,学得快的不能嘲笑别人,应该要多鼓励跳得不好的同学,这样大家才能一起进步。孩子们很懂事,都在给胆小的孩子加油。轮到莹跳了,她就站在那里,眼睛盯着绳子就是不进,我在旁边告诉她:“看好了,看着绳子落地,你就冲进去。就可以跳过去了。”同时吩咐摇绳的另一个同学:“摇慢点!”其余同学都在喊起来:“XX莹,加油!”“XX莹,不要怕!”她还是在那里不动。我说:“我推你一把的时候,你就进吧”。看准时机,我推她一把,哟,铆死了劲,推不动!好不容易熬了几分钟,终于在同学们的加油声中,莹冲了过去。遗憾的是没有跳成功。这样的事件重复了N次。后来她干脆就躲一边,不过来了。找她谈话,拉她过来,都没辙。叫同学牵着她的手一起跳,也不行。死活不干。
三
航天英雄杨利伟要来我们学校,这个爆炸性的消息早几天就传遍了校园,各班同学都已经事先准备好了欢迎的道具。我班同学准备的是每人一面自己做的小旗。那一天,孩子们异常兴奋地列队站在校门口。由于有家长借了一些统一规格的小旗过来。我们这个年级组每人重新发了一面鲜艳的小红旗。有的孩子觉得手里多了,便问别人要不要自己做的小旗。我看见莹一口气要了4面。手里一下子有了6面小旗。我叮嘱她拿好了,别乱丢。她高兴地说:“我这么多小旗。”一会,有低年级的老师过来了,问我们同学借多余的小旗用用。大家都豪不犹豫地递过去了。那个老师借到莹那里了,没想到她不愿意。我连忙过去,问她:“你手上这么多小旗,可以借些给低年级的小朋友,让小弟弟小妹妹也一起高兴高兴呀!借出去吧。”没反应,一声不吭。其他孩子又说了:“你这手上的也是刚才同学给你的了。干嘛不借呀?”有的同学开始在小声地说她了,可是,不管大家怎么说,她就是不借。最后大家只好无奈地看着她。
四
今天是数学单元测试,时间40分钟,到点了。大部分孩子都做完了,少数几个孩子还在写,我告诉他们没写完的延长5分钟,写完的交卷。5分钟过去了,几个孩子都交过来了,只剩下莹还在写。我说,莹,先交给我,老师要去别的班上课了。中午来办公室写吧。科代表下去收她试卷,不给收。我过去,也不给,死死地护住自己的试卷。考虑到她的个性特殊,只好随她。
五
后天,年级组要组织去春游了,今天下午我给孩子们说了这次春游分组进行活动。先让同学们选举了几个组长,然后让其他同学自愿报名,自行组合。很快,各小组名单交到了我手上。班长忧心地说:“老师,XX莹没报名。她自己不报名,也没哪个组想要她。”我找到莹:“你怎么不报名?”“我不知道报哪个组。”她一脸的茫然。“这是你自己应该学会的事情。”于是,接下来又和她进行一次有关人际交往的谈话。最后还是班干部主动把她揽下来了。
六
星期五下午放学了,我看见水果篮还摆在窗台上,负责的同学却已经回去了。我问还在班里的同学:“哪个同学愿意去把水果篮拎回到食堂去?”没想到,莹高兴地大声说:“我来!”
案例分析
从观察的情况来看,莹性格孤僻、沉默寡言,几乎不和老师和小朋友主动交流。喜欢独来独往,遇到熟人不主动打招呼甚至躲避。她在集体活动中退缩、旁观、不积极、不主动、少言寡语,但同时又有极强的自我保护意识。
班里也有以前她那个学校转过来的学生,反映说,她在原来学校从来就是一个人的,别人都不和她玩。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她这样的呢?通过与家长的交流得知,主要原因还是出在幼儿园的那次意外惊吓上。由于那次惊吓后的表现,父母觉得心里愧疚。从此,父母对于孩子更是备加呵护,什么事情都不敢让孩子独自一人去面对了。父母也很少带孩子出去与同伴玩,大部分时间都留在家里,与外界沟通甚少。家里有个妹妹,反倒像姐姐一样。处处让着她。不然,一下不顺心,莹就会闹别扭。我想可能正是父母的这种教育态度,使得她在进入小学后,明显地和其他同学格格不入,在一个陌生环境里,羞于同他人交往,缺少自信心,不愿在老师与同伴面前表现自己,不能进行沟通。所以出现了案例一和二的现象。
也正因为如此,她就缺少了朋友,同时也带来了自卑。在我和莹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她其实很想有很多朋友,可是,就是跨不出那一步。同时因为自卑心理作怪,她在跳绳中才会有那样异常的表现。而这种自卑心理趋向于严重时,就变成了自我封闭,自私、固执。这其实是一种不正常的自我保护的心理。这也在前面的案例二、三、四中表现出来了。
个案解决策略
1.首先在班上进行了互帮互助的活动,让同学们不去孤立她,尽可能地鼓励她。
2.与家长谈话,分析孩子的现状,进一步明确孩子形成现在这种心理的原因,讨论家庭教育应该注意的方面。
3.与孩子多次谈话,弄清她的思想动态,分析她不能和大家沟通的原因,教给她正确的沟通方法。
4.找几个较活跃、有责任心的班干部,和她们说清楚莹现在的状况,并说明应该怎么样去帮助她。
5.平时注意抓住一切机会对她进行表扬,帮助她在同学心目中建立起良好的形象,同时帮助她本身树立信心。
个案辅导成果
1.每次孩子们在跳绳时,她跳得好,大家会夸奖她。跳得不好时,也不埋怨,给她加油鼓劲。
2.在课堂上,有意地指名让她发言,及时肯定她回答好的地方,给予表扬。到后来,她在课堂上经常主动地发言了。更为难得的是,孩子们经常自发地在她发言后报以热烈的掌声,让她感觉很兴奋。
3.要求她必须与其他同学一个标准,不能以自己不行为借口,大家参加的活动,她必须参加,而且要同样做好。到后来,在班里轮流值周班长发言时,她也能上台讲几句。
4.案例三中的现象没再出现过,倒是出现了案例六中的现象,能主动地为班集体服务了。班会课上专门表扬了她的这种举动。后来她能经常为班集体做一些事情了。
5.她有了两三个好朋友。这些同学能常和她一起玩或者聊天。
6.见了老师能主动问好。
7.一个她原来学校的老师到我们学校监考后,说:“咦,那个XX莹到了容闳以后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错了哦。”
看到莹一天天的进步,我心里十分高兴,但也有一些遗憾。这种人际交往障碍问题并不是一日两日、一年两年就可以彻底转变的。莹在容闳的两年里比以前有较大转变,现在她已经毕业了,去读初中了,希望她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快乐,拥有更多的自信,拥有更多的朋友。
3.如何劝服不爱学习的孩子 篇三
家长说得不对
对策:家长需学习转变观念
重智轻德,是很多家长在孩子进入小学后最常出现的问题。“家长最主要的是要转变观念,要学习。”关鸿羽主张,家长应该订几份家庭教育的报纸,买几本家庭教育的图书。家庭教育不能摸着石头过河,因为“家庭教育只有一次,不能重来”。
家长该如何选择图书?“一定要挑辩证观点的,不要挑极端观点的。”关鸿羽建议家长选书时要看作者,买“_著”的而不买“_编”的。著作一般需要做过研究和实验,而不是东抄一点,西抄一点来的。
另外,关鸿羽强调,不论书多好家长都不能照搬,首先要研究自己的孩子,要结合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性格特征以及某个问题的主客观条件等。
家长说的方法不对
对策:要研究方法
关鸿羽表示,现在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常用居高临下、单刀直入的方法和态度,这是不对的,说服教育要力争做到情是深的,心是软的,语言是感人的。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心理暗示法
案例:一个孩子考试没考好,放学回到家后就钻进屋子里了,家长二话不说,把门一开就先打骂一顿,然后唠唠叨叨没完没了。打完了,孩子反而变得无所谓了,孩子想反正也挨打了,所以后面家长唠唠叨叨说了很多,他根本没听。
“孩子长大了,教育不要直不楞登,要巧妙一点。孩子关上门意思就是不让你进去说,不想听你说。” 那怎么教育呢?关鸿羽给那位家长支了一招,孩子家长应用了果然凑效。
具体方法是:孩子第二次考试没考好,又钻进屋里,把门关上了。孩子父亲干脆不进门,在门外对孩子的母亲说:“咱俩说的话,可别让孩子听见。”其实声音正好能让孩子听见。孩子一听想,“不让我听,我偏要听。”于是就趴在门口听。父亲说,“孩子没考好,可咱们孩子有志气,这次一定会吸取教训,下次一定会努力!你猜咱孩子在屋里干嘛呢?正偷偷下决心呢。”其实孩子根本没下决心,一听到这话就开始下决心了。然后母亲又说,“孩子没考好,也不能全赖孩子啊,咱俩也有责任啊,咱平时也没好好抓他学习,有点时间就打麻将。要检查,别让孩子检查,咱俩先做检查。”正说着,孩子推门出来了,激动地说:“爸爸妈妈,不赖你们,赖我,这次没考好,下次我一定好好学,考出好成绩!”
关鸿羽说,这用的是心理暗示法。
不教而教
案例:一个孩子数理化很差,不好好学习,但是特别爱看战争、武器的书,买了很多枪、炮、坦克之类的玩具。母亲急了,没收了孩子的书,把玩具给砸了。结果孩子生气了,好几个星期不跟母亲说话。
“我要是他,我都不跟你说话,我最喜欢的东西你给我砸了,我还跟你有什么话可说?小孩为什么爱看战争的书?要想知道这问题,你先看看战争的书。”当孩子母亲按照关鸿羽的话,去看完孩子那些战争的书籍,也被深深吸引了,她这才理解孩子。然后,关鸿羽让她和孩子聊战争……母子有共同语言了,当孩子谈得最热的时候,关鸿羽让母亲说了这么一句:“你知道那么多战争的事,你准能当一名军事家。”孩子一听更来劲了,继续遐想翩翩继续吹牛,母亲接着来这么一句:“你要是考不上军事院校,你的军事家梦可就完了。”紧接着母亲帮孩子分析,“现在的军事家可不是当年的土八路了,要军事院校毕业,没有科学文化知识根本就指挥不了打仗。”这样孩子听后自会暗暗下决心好好学习。
“这就是不教而教。表面上看不是教育,是聊天、游戏,实际上就是教育。”关鸿羽说。
热处理法
案例:有一个孩子特别爱玩游戏机,就是不好好学习,家长问关鸿羽这么办?关鸿羽告诉这位家长:第一,不能绝对不让玩,游戏机里也有知识,也可以训练人的大脑;第二,玩的时间不能太长,可以与孩子定个协议,借此促进孩子的学习。如告诉孩子成绩达到什么程度就让玩多长时间;如果成绩不好,就不准玩了。那家长听了说:“那也不行,订协议他不执行啊。”
于是关鸿羽提出跟孩子聊聊的要求。一见到孩子,关鸿羽就说:“你最喜欢玩什么游戏呀?你游戏机能玩到什么程度?”孩子一听说游戏机,就兴奋:“老师,我全班第一。”一般家长一听到这话就会责骂孩子,“你光知道玩第一,学习怎么样啊?”可关鸿羽不这样,“玩第一也不容易啊,傻孩子玩不了第一。要不咱俩赛赛?”孩子同意了。但关鸿羽想了想说:“我不跟你赛,你这个水平太低了。”“老师我这玩第一的水平还低?”“别看你玩第一,这游戏的事多着呢,你都知道吗?”孩子以为自己对游戏无所不知:“你问不倒我。”这时关鸿羽不说玩了,提高了层次:“第一,游戏机是怎么发明的?这个人是怎么成才的?第二,游戏机哪个厂家最高?每年的出口量是多少?第三,游戏机的原理是什么?”孩子被关鸿羽问得一愣一愣的。“你看一问三不知吧?我要是你,我那么喜欢游戏机,我就发明游戏机,战胜国外的。让全世界的孩子都玩自己发明的游戏机。你愿意吗?”孩子当然愿意。“那么你知道怎么才能发明游戏机吗?要发明游戏机首先要把基础的数学语文学好,基础都没打好,原理都不知道,将来你怎么战胜国外的?”“这也有关系?”“那当然了,干什么都与学习有关系。”
关鸿羽表示,这叫热处理法。就是抓住孩子的热点问题,结合热点问题来教育,一般都听得进去。如果是单刀直入的、生硬说教的、空洞干瘪的,那么孩子是不听的。所以家长要研究方法,孩子说不听,主要是方法不对。
家长没威信
对策:像朋友一样相处,定家训
“像朋友一样相处,就能树威信,不像朋友那样相处,反而不能树威信。”关鸿羽说,树威信不是专制,如果总是居高临下地控制,很难有威信,造成孩子不愿与家长谈话。
关鸿羽表示,家长和孩子应该是朋友的关系,同时也是长辈和孩子的关系,要长幼有序。两者是不相冲突的,可以结合。相处时是朋友关系,在家庭事务的处理中,要长幼有序,也就是说最后“拍板”的还是家长。
为什么很多家长在孩子心中没威信?“溺爱是最主要的原因。孩子从小娇惯,总是想干什么干什么,最后家长说什么反而不管事了。”关鸿羽表示,他主张每个家庭定一个家规。如孩子每天玩游戏机半小时,超过就不给玩了。家规要家长与孩子共同协商,共同遵守。有了家规,孩子做到了可以表扬、奖励,做不到就要惩罚。这样,家长的威信就树立起来了。
与父母沟通是最最有意义的沟通,因为父母总是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们的学习和健康,从我出生那一刻,父母就与我们沟通,先是儿语,什么“筷筷”“饭饭”“勺勺”。到一句话(简单的)叫“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再到说话,识字一切的一切都存在沟通的关系。
我想每个人总会有宠物罢,或小猫,或小狗,从它到你家的第一天,你便与它交流。它吃饭时,你或许叫它的名字,或摆着小铃铛,不管怎样,它总是耷拉着舌头,摇头摆尾的跑过来。你给它吃的时,它又会高兴的乱蹦乱跳。你家的小狗也许会才艺表演,你一声令下叫它握手,它会伸出小爪子踮到你的脚上,你叫它做“恭喜恭喜”,它会抬起俩前腿,抱成拳。
你应该是每天都在沟通,与父母,与同学,与朋友,与老师。
只要你用心与他人沟通,那么,很快会取得别人的信任。
4.不爱学习的孩子个案分析 篇四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父母的殷切期盼。然而,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能让父母如愿,总有不爱学习的孩子。孩子不爱学习,父母可头疼了。孩子不爱学习,父母应该怎么做呢?怎样让孩子爱上学习呢?下面,笔者来和大家聊一聊~
1、引导孩子主动体会学习的快乐
孩子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后,才会爱上学习。比如,父母可以这样问孩子:“把这道难题解出来了,你是不是很快乐?很有成就感呢?”父母主动引导孩子,孩子更容易体会到学习的快乐。长期下去,即使你不去引导孩子了,他自己也形成了主动学习的习惯,享受学习的快乐。快乐中学习,孩子就会不断进步。
2、走出去,刺激孩子的好奇心
父母要学会从多方面、多渠道去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比如,平时多带孩子参观图书馆、博物馆,海洋馆,带孩子走进大自然野炊、旅游,培养孩子认识新事物、研究新事物的兴趣,让孩子对周围事物和现象产生兴趣和热爱,渴望获得更多的知识。父母也可以采用其它形式来刺激孩子的好奇心,比如,给孩子讲故事、猜谜语、阅读课外书等等,帮助孩子获得更多知识,从而爱上学习。
3、把日常生活与学习结合起来
家长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时候,可以从日常生活着手。比如,让孩子制定家庭旅行计划,孩子可能会爱上地理;带孩子去参观博物馆,孩子可能会爱上科学;让孩子学会剪报,孩子会更关心政治、新闻;父母要抽出时间和孩子一起学习,多留意生活中孩子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4、适度给孩子自由
在现在的教育制度下很多孩子都感觉压力山大了,父母不要再给孩子施加压力了。父母可以要求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作业完成后让孩子自由安排时间,可以适当玩玩游戏,看看电视等,让孩子学会劳逸结合。
5、营造好的家庭环境
父母要给孩子营造一个有利于集中注意力的家庭学习环境,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孩子的书桌上,只摆放与学习有关的用品,不摆放零食、玩具等,孩子学习的时候不要有电视机、电话等声音干扰。父母也不要在孩子学习的时候探头探脑,扰乱孩子的注意力。此外,给孩子的房间制造柔和的光线,有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
6、父母自己先对学习感兴趣
父母平时也要多学习感兴趣的东西,让孩子看到你对学习的热爱,告诉孩子你所学到的各种新鲜有趣的知识……多询问孩子在学校学到了哪些知识,孩子感受到你对学习的兴趣后,也会被你感染的。
7、给方法而不是答案
有的父母在孩子写作业遇到难题的时候,就迫不及待想要告诉孩子答案,在父母看来是帮助孩子。其实,父母这种做法对孩子学习是非常不利的,长期下去,孩子就会依赖父母的帮助,反正不会的父母会告知答案,渐渐丧失了思考问题的能力。
正确的`做法是提供孩子解题的方法,让孩子用这些方法去得出最终的答案,他才会举一反三,学会做题,懂得方法总比困难多,更善于去思考。
8、鼓励孩子尝试不同的事,直到发现兴趣
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从他感兴趣的事情入手,然后把兴趣变成他生活中的一部分。很多父母不知道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可以鼓励孩子尝试不同的事情,直到发现兴趣所在。多次尝试中孩子也一直在学习,一旦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他们就会进步得很快。
5.六岁的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 篇五
学校,老师和社会都喜欢那些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常常给予这些孩子更
多的关心和鼓励,而对于那些所谓的“差生”及不认真的学生则批评的更多,甚至不理不睬,所以这些孩子常常有一种自卑感,因此这些孩子更需要家长的关心和帮助,不能因为在学校表现不好,或者不爱学习而受到家长的冷落。
家长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学习努力、成绩好,他也是你可爱的孩子,不努力、不好,仍然是你可爱的孩子。让孩子知道不管自己表现如何,但是自己作为一个人总是有价值的。同时,要时刻发现、注意孩子身上的优秀之处、闪光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这一条对于家长来说,我认为其重要性是压倒一切的。
2.家长不能为了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而把自己目前的状态归因到学生时期
家长不能为了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而把自己目前的状态归因到学生时期,而是让孩子了解父母当前的生活。
有的家长文化程度低,对自己目前的情形不满意,经常给孩子讲“我过去没学好,结果现在很不成功,在单位不顺等等”,因为你的状态孩子自然会看在眼里,如果你现在不如意,你把它归结到过去,那么孩子也自然会把自己现在学习不好归结到“幼儿园”阶段,甚至归到娘胎里去。
另外,还有些家长因为目前比较顺利,经常给孩子讲自己上学时如何努力,希望孩子效法。俗话说,“好汉不提当年勇”,家长也不要经常拿孩子跟自己的过去比,自己过去如何用功、如何优秀那都是已经过去的事,是家长自己的事。因为时代变了,“过去”无论如何已经过去了,也因为你是你,他是他,不可随便比较。
6.孩子为何不爱做作业? 篇六
一家长:我有一个11岁的孩子,他不爱做作业,他有很多的恐惧,懒惰,我想请老师帮助我。
光明老师:现在孩子厌学、不喜欢学习,或不喜欢做作业的现象非常普遍。孩子的作业一般都要家长催促,能够自己开心做作业的很少。作业的问题,几乎苦恼了大多数家长,也伤了大多数孩子的心,更是孩子厌学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的家庭就毫无快乐可言。
另一家长:在这里,我先提个问题:家长们有谁喜欢学习?也就是,你们有谁在童年时就喜欢学习,现在也一直有学习的欲望?可以说大多数成人都不喜欢学习。现在的时代要求我们终生学习,但很多人却不喜欢学习。您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里有一个秘密。我来告诉大家:您之所以不喜欢学习,是因为您在童年时受到了学习的伤害。也就是我们的父母、我们的老师用传统的教育方法使我们受到了学习的伤害。现在我们是大人了,我们有了孩子,却仍在用同样的教育方法伤害我们的孩子。
光明老师:我觉得,这是家长走入了一个误区——“以作业为惩戒手段,使孩子与作业为敌”。 许多家长,一方面要求孩子热爱学习,一方面又把“学习”当作暴力手段运用于对孩子的惩戒上。当“作业”变成一种刑具时,它在孩子眼里能不恐怖吗?孩子还能对它产生好感吗?其实孩子天生不反感写作业,一部分孩子之所以后来变得不爱写作业,是因为在上学的过程中,尤其是小学阶段,写作业的胃口被一些事情弄坏了。被罚写作业,就是弄坏胃口最有效的一招。正如“满汉全席”人人都爱吃,但如果我们这样对待一个人,让他天天都吃满汉全席,而且规定他必须顿顿吃多少,少吃一口就罚多吃一百口。这样做上一段时间试试看,这个人以后再见到吃的不吐才怪呢,厌食症患者就这样造就出来了。
光明老师:我们的一部分家长和老师,因为孩子的作业完成的质量不好或其他原因,就采取罚写作业的方式来对付孩子的错误。这些家长或老师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要再不听话,就罚你写作业”。
比如有一个孩子因为忘带英语作业本,被他的英语老师罚写一百遍:“我忘带英语作业本是不对的”这句话。在老师的威压下,处于弱势的孩子只好乖乖地完成这项不是作业的作业。我们可以想象,孩子今后还能对英语课抱有兴趣吗?还有一位家长因为孩子听写出现了错别字,就让孩子抄写一百遍,甚至整页内容都要重写一次。这种酷刑使得孩子以后在写作业时总是提心吊胆,生怕再写错会遭致更严酷的刑罚。孩子在机械的重复中,早已忘了为什么要写作业,他们只是在为“不出错”而写作业。他们在这种莫名的惩罚中早已迷失了学习的方向,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与此同时也将永远丧失对学习的兴趣。
一家长:我突然明白——咱们家长和老师在管教孩子时,一定要小心,不要一不小心站到教育的对立面去,遇到问题时扪心自问:我是在教育孩子还是在操纵孩子。要从正面想方设法调动孩子对写作业的热情,不要刺激孩子对写作业的厌恶之情。我孩子不爱做作业,一定是我以前做错了。
光明老师:我们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这会给孩子以后的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一味注重分数、名次、作业,也许会成为孩子前进的阻力。
特别说明:最近,光明老师打算做家教沙龙、亲子活动、齐阅读共成长等等活动。欢迎加入群里一起讨论并随时了解活动情况! “阳光会客厅”群号 63182618
合肥周边的家长,欢迎您来面谈!我们在合肥市六安路长安大厦716室 电话62654268 15155969337
7.孩子不爱学习读后感 篇七
《激发孩子持久的学习动力》读后感
寒假放假前学校召开了家长会并邀请了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王兰老师为家长们进行了讲座,讲座中我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并购买了全套老师带来的书籍,一放假我就和儿子一起阅读了这四本书,其中一本《激发孩子持久的学习动力》让我感受颇深,作为教师和家长我具备了一个双重身份,学习其中的理论和方法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和指导我的学生都是很好的材料,它给了我们所有教师和家长一个如何教育好小孩和鼓励小孩学习的良方,
具备学习的动力是学生学好知识的源泉,学习的动力问题一直是教育心理学和教学理论及实践关注的最重要领域之一,也是广大家长和老师急切希望解决的问题。通过假期读了这本书,我总结了一些个人的感受:
导致孩子学习动力缺乏的四大原因。
不少中小学生的家长都会为督促孩子用功读书而感到烦恼,总是认为他们学习不积极、欠主动。有时,更怀疑孩子是否天生不爱学习。事实上,孩子的学习动力是与生俱来的。相信家长们仍会记起孩子在两、三岁时总爱每事问及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的`情境,但为何孩子年纪愈大,愈会缺少内在的学习动力?学校文化、评核制度,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等都是重要因素,而家长的态度行为模式及管教方法更不容忽视,
以下将透过几个事例,分析家长们如何在不知不觉间令孩子的内在学习动力不断流失。
1、孩子向你提问时。是否即时把所知的告诉他?
如果我们这样做,就会令他们无法体验自己寻找答案的乐趣,因而扼杀了他们的内在学习动机。同时更会让他们养成依赖及易放弃的习惯令他们失去自学能力。
2、当孩子要求你帮忙做某些科目的练习,如搜集或整理资料等,你会帮忙吗?
相信不少家长都会帮忙,甚至会视为“家长作业”般尽心尽力地完成。然而,孩子因此而失去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透过练习学习沟通及资料处理等技能及发挥多元智能。
3.孩子告诉你他被同学欺负时。你会怎样做?
8.孩子不爱学习父母该怎么引导 篇八
孩子方面:
心理发育不成熟
儿童虽然智力水平属于正常,但社会适应能力差,幼稚、缺乏积极的进取精神。
没有正确学习方法
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孩子学习好坏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即使花再多的时间,成效也不会太显著,还会让孩子感到学习很累。
没有良好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成绩好的助推器之一,如果取而代之的是上课玩手机,喜欢抄人家作业,这必然会导致成绩的下降,进而让孩子不爱学习。
缺乏学习适应能力
孩子必然会面临学习环境改变的问题,不少孩子不能适应环境的改变,甚至会因此出现心理上的问题。有些孩子始终不能适应环境的改变,心理上承受巨大的压力,丧失了自信心,经常感到失落,认为自己一无所长。在这种思维模式的支撑下,孩子再也不想要去努力学习,从此陷入了自暴自弃、止步不前的状态之中。
家长方面:
期望过高
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太过迫切,过高的期望对孩子的学习完全没有好处,容易使孩子产生害怕失败的心理,继而导致上进心丧失和学习动力缺乏。特别是当家长采用强硬专制的手段时,孩子便会以一种逆反的行为报复这种“不公正”。
过分严格看管
很多家长认为对孩子负责,就是要把孩子看得严一点。但是有些孩子比较叛逆,当家长管得越紧,孩子可能就越感到烦躁、厌倦,对于学习的兴趣更是一落千丈,进而学习成绩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要求过低或放纵
大多数孩子进入学校是以一种新鲜感走进校园的,如果此时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过低,整日忙于自己的事,而忽视了孩子入学后的心理变化,一旦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认为学习太苦而失去了兴趣和动力,随之而来的就是厌学。
家庭不和谐
生活在一个经常发生纠纷的家庭,孩子会心事重重,而无力顾及功课。由于安全感丧失,家庭不断的激烈争吵和高度紧张的气氛,会使孩子焦虑,无法再对学习发生兴趣。
不考虑孩子感受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人完全不征求孩子的意见,就强制性的给孩子报了许多特长班。这样做一方面会让孩子丧失学习的自主性,另一方面还会让孩子对学习感到厌烦,不爱学习。
毫无保留的解答
家长解答孩子问题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这样让孩子坐享其成,他们就无法感受到自己找到答案的乐趣,长此以往,孩子的依赖心理也会越来越明显,只会对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
学习与功利挂钩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增长知识,开拓视野,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从而可以为某个领域贡献力量。但是如果家长反复给孩子灌输“只有好好学习,长大了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的思想,这只会让孩子觉得学习太过功利化,甚至适得其反,对学习感到厌倦。
学校方面:
评价体制单一
还记得小编在上学的时候,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下,对孩子最普遍的评价标准就是考试成绩,这样一刀切的评价方式,偏于功利化,也不能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这就不能及时的鼓励学生,激发孩子的上进心。
教学方式单调
9.孩子为什么不爱吃饭? 篇九
Question2:我家孩子的食欲时好时坏,有的时候吃饭狼吞虎咽,但过了几天就不爱吃了。有一次大病后,他的饭量让我们都有点害怕。过了一周,他就恢复如常,有时候还拒绝进食了。这该如何解释?
首先,没有不爱吃饭的孩子。孩子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是很迫切的,所以在身体健康时就会有食欲,加上父母精心准备的可口饭菜,会较顺利的进食。
孩子吃饭不好,肯定是有原因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家长首先要细心观察孩子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找到原因,加以改善。
孩子不爱吃饭的原因有很多,如果不是由于某些疾病引起的食欲低下(如胃炎、肠道感染、肝炎、急性感染或慢性病、肿瘤或血液病等),多数是由于不当的喂养习惯所致。
我们知道,吃进的食物要在胃肠道内被分解成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这个过程称为消化。食物消化要依靠:
(1)?消化道肌肉的舒缩作用—将食物磨碎和搅拌并将其运送到胃肠远端。
(2)消化酶的分泌—将高分子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如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及葡萄糖),以便身体更好地吸收利用。
我们身体的消化活动是很有规律的,饭前胃肠蠕动加强,各种消化酶开始分泌。进食后,消化吸收功能处于高峰,使食物充分消化吸收。2-3岁以后的小儿随着牙齿及消化系统的不断发育,食谱范围增宽。但有些小儿由于许多东西未吃过或过于习惯某一种食物,开始时会感到不适应而挑挑拣拣,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吃不饱就赶紧给牛奶或饼干、零食补充。4-6岁的孩子两顿饭的间隔应大于3个小时,一些孩子由于吃零食或喝甜饮料较多而使体内血糖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正常情况下,大脑的摄食中枢与饱感中枢受机体血糖水平影响而相互交替、相互抑制,从而产生周期性食欲),正常的饥饿感就消失了,到了吃饭的时间也不会有食欲。但当机体血糖水平降低后,孩子又感到饥饿,于是到处找零食吃。我们知道,零食里的营养成分远远不如蔬菜粮食所含的营养成分丰富,而且热卡和糖分相对于小儿又较高,不利于小兒身体发育的需求。挑食的小儿营养的摄入也远低于正常进食的小儿。
第一个问题中,孩子吃饭看电视是不好的,进食时精力不集中,老被一些新鲜的事情吸引这样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孩子也不能体会到食物的香甜,不会对饭菜感兴趣。而边吃边玩追着喂食,这就使得进食时间过于拖长,饭菜容易凉,孩子吃了会感到腹胀、腹痛不舒服,同时也造成胃肠负担过重。
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要采用激励的方式鼓励孩子吃一些未吃过但营养丰富的食物,不要边吃边玩,不要打开电视分散其注意力,饭前1个小时左右不要再进食零食或含糖分的饮料、水果,进食环境要安静,进食时间不要过长(最好不要超过半个小时),鼓励进食,不要强迫进食。对于不爱吃蔬菜的小儿,可以用模具做出他喜爱的形状(如小太阳、月亮、花朵等)。
还要注意的是,每个宝宝的消化能力是不同的。多数小年龄的宝宝虽然器官发育已经完善,但是消化食物的能力较之成年人来说还是不够的。不要让宝宝吃得过量,油腻、甜食、甜饮料不要摄入过多。以他平时的食量计算,不要大于0.5—1倍。若进食上述食物过多,宝宝的肠胃会出现消化障碍,造成“积食”,孩子会出现口臭、手脚心热、大便干、舌苔厚腻等现象,这时候就不爱吃饭了,若是这个症状不纠正,若稍有受凉等情况发生,就会出现感冒症状。这也是小宝宝爱反复感冒的原因之一。
此外,孩子对食物的味道和感觉也是影响进食的原因之一,对于同一种食物,若是天天吃也会产生厌倦的。所以父母们要根据孩子的情况来决定孩子的食谱和食量,尽量做到饮食多样化以保证各种营养物质的摄入。
我国的中医对于小儿饮食也有一些独到的见解。中医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五脏六腑的功能尚未完备,“脾常不足”。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与先天之本的肾脏一起负担着小儿的生长发育和各种生理功能。“脾不和则食不化。胃不和则不思食,脾胃不和则不思而且不化”。若上述的情况持续,就会使得脾胃的功能不和谐,会加重孩子的胃肠负担、造成小儿的消化功能的紊乱,营养物质的吸收不足,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影响,一些孩子出现身体消瘦、抵抗力下降,消化不良、胃炎、溃疡病等情况。
介绍一些常用的中成药:
乳食积滞——化积为主。如化食丸、健儿清解液、小儿消食片、化积口服液等。
脾气不足,运动无力——健脾益气为主。如:健儿消食口服液、参术儿康、儿康宁、健脾生血颗粒(伴有贫血)等。
脾胃虚弱、大便稀溏——健脾止泻为主。如:醒脾养儿颗粒、启脾口服液、儿康宁、参苓白术丸等。
常用的食疗:
1.山楂、谷芽、麦芽:
上述三种食品性质平和,入脾、胃经,均有健脾、消食、益胃的作用。常用来治疗小儿食物不化、呕吐厌食、舌苔厚等症状。常选用炒麦芽和/或炒谷芽、炒山楂配合炒神曲(中药店有售)各6克,水煎服。
2.鸡内金(鸡胗的内膜):性质平和,是众人皆知的健脾消食之品。多用于小儿食积不化及小儿疳积等,症状较轻者,可用本品研末后服用,每次3-6克,也可与山楂、麦芽煎水服用。民间还有取适量鸡内金研末与面粉相和做成小薄饼食用的方法。
3.山药:性味甘平,入脾、肾、肺经。功效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常用于厌食、腹泻、脾虚、气虚等多种疾病。可以蒸食、煮食。
4.薏仁米:性味甘、淡、微寒,入脾、胃、肺经。功效利湿健脾兼清热排脓,对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及腹泻的小儿有一定帮助。
10.孩子逆反不爱学习怎么办 篇十
正像孩子个子不高、骨骼发育不良,家长多能做的就是给孩子提供高蛋白、高钙食物一样,但是不能替孩子吃下去,也不能替孩子长高。在学习方面,家长能够做的就是创造一个安静、温馨学习环境。家长自己不要把太多的时间花在看电视上,更不能天天打牌、打麻将,因为过于喧闹的环境是不适合孩子们读书学习的。
2.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想让孩子读书的方法是自己也拿起书
11.不爱学习的孩子个案分析 篇十一
2. 要对症下药,就得找到孩子不爱学习的核心原因。可以着重检查3个方面:第一,学习本身体验不到快乐,身心疲惫;第二,想不明白为什么要努力学习;第三,学不会,学不好。
3. 在一项磁共振研究中发现成绩好的学生在学习时厌恶中枢也会激活。学习本身很难体验到快乐,能让孩子喜欢学习的往往是附加在学习上的其它东西。
4. 在学习过程中,孩子从学习中获得一些东西来对抗对学习的厌恶,而家长喜欢讲大道理来说服孩子不要厌恶学习,比如用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拥有好的未来等等理由,但很多孩子太小,听不懂这些道理。
5. 积极反馈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削弱厌学。从这个角度来说,孩子不一定是不爱学习,也有可能是不喜欢目前自己的成绩。
6. 家长对孩子学习的目标设定要合理,尽量提出一些阶段性的目标,让孩子能够完成。
7. 对于家长来说,需要践行的是孩子有成绩夸成绩,没成绩夸努力,不努力提希望。
12.孩子不爱自己阅读怎么办 篇十二
您好!
我的孩子从小就喜欢听我讲故事,他现在读三年级了,我给他买了很多童话故事书,但他不愿意自己阅读,总要我读给他听,甚至在家里做语文阅读训练时,也要我读给他听。他这样不喜欢自己阅读,我该怎么办?
黑龙江 精灵
亲爱的家长朋友:
您好!
任何行为,一定有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等在内的心理动力原因。心理学家杨凤池说:一个人的行为,最根本的动机,是人内心深处的心理动力。孩子喜欢听故事,又不愿意自主阅读,这种行为习惯的养成,也一定有孩子的心理需要、动机和兴趣上的原因。
孩子对外面的世界总是充满着无限的好奇。父母以讲故事的形式进行亲子交流,能极好地满足孩子对未知世界探索的欲望,也有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与心理成长;孩子在父母身边,他会感到很安全,感受到父母疼爱与关注自己,甚至连生理上都会产生愉悦的感觉。但是,我们有些家长,或许是因为自己能把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只是一味地让孩子听故事,忽略了培养孩子自主阅读和自己讲故事的能力,忽略了孩子自主成长的需要。通过父母长期重复读故事、讲故事这种行为,以至于使被动地听故事成为了孩子的一种习惯。其实,孩子自己阅读,哪怕是读一句话,都会激发孩子无限的想象力;孩子自己讲故事,哪怕是讲一个非常简单、甚至前言不搭后语的故事,也一定包含了孩子丰富的内心世界与想象力!
孩子的这种行为习惯该如何改变呢?
对于父母来说,要改变孩子的行为习惯,我们可以在平时的教育当中多用放大镜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肯定、表扬和奖励孩子的积极行为,适当忽视其消极行为,从而达到强化、延续孩子积极行为的目的。针对孩子不喜欢自己阅读的具体行为,我们则可以强化孩子自主阅读的需要和动机,激发孩子自主阅读的兴趣。
循序渐进法。孩子喜欢听故事,我们可以先尝试着让孩子自己阅读故事的一小段,并对孩子阅读的行为加以表扬与鼓励,再由家长接着讲故事。然后尝试着让孩子读更多的内容,再由家长接着讲故事,并辅以不同的表扬与奖励。
家庭阅读比赛法。父母可以就某一本儿童读本的内容,提出若干问题,设置孩子最喜欢的奖品。通过自主阅读,找到问题的答案,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我们还可以在家里开展读故事、讲故事家庭比赛,每个人阅读一个故事,并把它讲出来。如果孩子讲得好,我们要及时予以表扬或奖励。通过这些亲子阅读活动,我们可以激发孩子自主阅读的兴趣,强化孩子自主阅读的行为,从而培养孩子自主阅读的习惯。
父母示弱法。在亲子交流中,父母要有耐心让孩子在前面走——哪怕是走得很慢,也是孩子在自主体验生活,是最难得的过程。父母在帮助阅读或讲故事的过程中,可以假装某个字、词或某句话不会读,让孩子帮忙,并对孩子的阅读行为予以肯定。或者把孩子熟悉的故事故意讲错,让孩子来纠错,然后让孩子接着讲。这样,孩子就能认识到他自己也能阅读,自己也能讲故事,从而使他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增强自主阅读的信心与兴趣。
(喻思堂 中学一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湖南省亲子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责编:冯慧婧
13.高三了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 篇十三
首先,高三学生应该给自己一个合适的定位和评价,自己的学习成绩能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有没有提高和进步的空间,这是需要去思考的。盲目的追求不切合实际的目标,只会让自己觉得学习无望。明确目的,接受允许的进步和退步,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自信。
其次,要明白平时的考试只是一种训练和发现自己的缺点弱点的过程。平时考得不好,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要知道这比在高考时才发现问题要好的多吧,高考的分数才是最终的目标。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就是这个道理。
再次,要调整好心态,学习成绩只是体现一个人的学习能力而已,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不能以学习成绩和高考成绩来断定一个人的能力,并且高考并不是惟一的出路,要掌握知识和本领,并不一定要从大学里才能学到。
14.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 篇十四
做家长难,做现代家长更难,家长最操心的就是孩子的学习。孩子如果不爱学习,有厌学情绪,最令人伤脑筋。有的家长干脆把孩子完全交给学校。家长真的一点办法没有吗?如果学校教育是左手,家庭教育就是右手。只有左右臂一齐张开,才能托起孩子的教育;如果孩子是雏鹰的身躯,学校教育培育了孩子的一只翅膀,家庭教育就培育了另一只翅膀,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飞起来。作为家长,该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让孩子爱学习,与学习结缘呢?我从思想观念和具体做法这两方面总结了十条建议:
一、分析原因,对症下药。
没有天生不爱学习的孩子,不爱学习肯定有原因。主要有三方面原因:孩子生理与心理的原因,学校与教师的原因,家长与家庭的原因。比如,基础不好,上课听不懂,或学习方法不对;人际关系不好,或交友不当;学习动机不明,没有学习动力;不喜欢某个老师的课,排斥这门课,或对老师有成见,或不讨老师喜欢,经常被批评;因为年龄太小就上学,心智不够成熟,学习能力欠佳;夫妻关系不和谐,家庭环境不健康,影响孩子的情绪,无心学习;家长管教太严,要求不当,天性活泼好动,不容易静下心来,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等。家长要冷静分析原因,不能只看结果和分数,不去探究原因。原因找到了,再来研究对策,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改变现状。
二、了解个性,因材施教。
如果说孩子是脚,教育是鞋,那么教育者就是制鞋人。目前的学校,可以说还是批量生产统一尺码的鞋子。一个老师面对五、六十个学生,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不能满足个性化的教学需要,学校要做到完全的因材施教还不太可能。家长也是制鞋人,甚至更有理由比老师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因为孩子从小在你的身边耳鬓厮磨,朝夕相处。他的脾性特征、生活方式、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爱好专长都心里有数。只有了解了孩子的个性特点,才能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因此,作为造鞋人的家长,更有必要为孩子量脚定鞋,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孩子的一套教育方式——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目标,找到恰当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凡成功的教育都首先是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
三、了解孩子,走进内心。
很多家长只盯住了孩子的学习,却忘记了孩子的“心”。其实学习是要用“心”来耕耘的。“心”决定“行”,“心”不畅则“行”不通。什么意思呢,即家长如果远离了孩子的心灵,也就是说父母与孩子之间有隔膜,有沟壑,有矛盾,就象银行柜台前隔着厚厚的玻璃说话,只见嘴形,不见声音——无法解读孩子的 “心”。孩子最关注什么,孩子整天想什么,在学校与同学的关系如何,对老师的态度如何,最近有什么烦恼等等,家长都一无所知。
如果孩子有心事,有困惑,又不敢或不愿家长倾诉,那么,孩子当然没心思安心学习。教育专家孙云晓说,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所以,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关注孩子的内心变化,疏通孩子心中的郁结,保证孩子的心理健康。要保持良好的沟通渠道,学会倾听孩子,学会和孩子说话,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做个懂孩子的父母。当孩子心灵的精神支柱,情感的温馨港湾。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家长文化水平不高,但孩子一样爱学习,学习好。是因为两代之间一直有亲密的情感依恋,良好的亲子关系。
四、理解孩子,尊重人格。
家长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看到孩子的分数不理想,不爱学习,就焦虑不安,心急如焚,接下来的动作就是发火,打骂,口不择言,唠唠叨叨。孩子考试没考好,成绩上不去,本来心里就难受了,再加上来自家长的冷霜雪雨,就更难受了。所以,要理解孩子的处境,体验孩子的感受,宽容孩子的过失,尊重孩子的人格,接纳孩子的现状。相信孩子是积极向上的,没有哪个孩子最初是不爱学习的。可是为什么有的孩子就是不成器不成钢?很多时候,孩子的不爱学习、自暴自弃是家长长期骂出来,打出来的。打骂只能让孩子雪上加霜,挫伤自信,增加自卑,激发逆反。就像站在屋檐下的孩子,本来孩子还没被雨淋到,结果被家长用坏脾气的批评啦、责骂啦,推了一把,推到了屋檐外,结果孩子索性让雨淋个湿透——反正已湿了!自己没救了!
五、宽容孩子,学会赏识。
在家长的眼里,成绩不好,似乎哪儿都不好了。俗话说“一俊遮百丑”,我看,也可反过来说,“一丑遮百俊”了。本来有闪光点的,不闪光了,本来突出的地方,不突出了。学习并不是孩子的唯一生活内容,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孩子是立体丰富的,孩子总有闪光的一面折射出来。他一定有优秀的地方,只是你没发现而已;他一定有潜能,只是你没挖掘而已。家长要学会并善于找出孩子身上的优点。找到了优点,再加以利用。怎么利用呢?放大它,表扬它,欣赏它。要改变“优点不说不会少,缺点不说改不了的”传统旧观念,实际上,是“优点越说越优秀,缺点越说越糟糕”。要接纳孩子,宽容孩子的瑕疵和不足;要鼓励孩子,赏识孩子,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要运用正面的心理暗示,肯定孩子,指引孩子。因为,维护孩子的信心就是保护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六、等待孩子,慢慢成长。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似乎也让家长失去了等待的耐心,
资料
看到别人的孩子提前上学,也不顾自己的孩子是否具备了一定的心智和学习能力,也让孩子提早上学;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管孩子有没有能力接受,就给孩子报这个兴趣班那个培训班。结果孩子疲于奔命,弄不好,兴趣没培养出来,厌学情绪给牵出来了。看到孩子上课注意力无法集中,以为孩子得了多动症;看到几次考试没考好,以为孩子从此没救了。其实,孩子有他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有些是生理上的限制,比如大脑发育不成熟,心智不成熟,有待于今后的发展。象农作物必然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成熟一样,拔苗助长只能适得其反。比如孩子做事马虎,作业粗心,人际沟通不畅,情绪多变,调皮捣蛋等等,这些都是成长中的正常现象,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丰富,技能的娴熟,阅历的积累会逐渐克服的,现在看来的小毛病也许过两年就不成为毛病了。而且,每个孩子都不同,孩子的成长有快慢,有些是大器晚成,有的要等到一定的时候才幡然醒悟,开始自觉主动地学习。人生是场马拉松长跑,而不是百米冲刺。起点慢的不一定终点慢,接近胜利者的也许起点慢。所以,家长不要心急,不能早早给孩子盖棺定论,有些,只能慢慢等待,用时间等待孩子的成长。
七、发展爱好,寻找成功。
如果孩子对学习没兴趣,那也不要紧。每个孩子都有某方面的爱好和特长,只是表现得有强有弱而已。发挥孩子的优势,发展孩子的爱好,就是“曲线救国”,帮助孩子重建信心。家长们很容易走入这样一个误区,以为除了学习以外,其它的事都是“不务正业”。殊不知,这是孩子对知识的探索,是求知欲的表现。知识本身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不同的知识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某一方面的兴趣能锻炼孩子某方面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又能够用在学习上,帮助孩子较好地完成学业。比如广泛涉猎课外读物的孩子,语文水平比一般孩子好;从小喜欢拆装的孩子,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很强;喜欢拼图的孩子,空间能力强,对学几何大有帮助……当孩子有了一技之长,有了某方面的优势,就容易获得成就感,建立起自信心,让自身变得“强大”起来,用这种强大的自信牵移到学习上,打败学习上的敌人,以强项带动弱项。比如,孩子利用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优势,来培养对语文的兴趣;利用喜欢看侦探小说的喜好,让孩子做一些数学推理的训练,以培养数学的兴趣。所以,家长要放宽视野,发展孩子的兴趣,从兴趣中培养孩子的成功感,建立自信心。
八、设立目标,拾级而上。
家长要帮助孩子设定阶梯式的学习目标,化难为易,让孩子踩着“台阶”上,而不是让孩子一步登天。如果一开始目标过高,孩子努力跳起来也摘不到果子,就容易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开始时设立的目标要低一点,以后逐渐加高。比如要求孩子在一个星期内完成阅读一本课外读物,每天写三、四百字的日记。过段时间,孩子完成得好,适应后,再增加学习量和学习难度。为了表彰孩子,可以制订一张功劳薄,记下完成的结果,贴上小红花或印上刻印(去刻印印章的地方刻一个图案印),自己用硬纸卡制作一张张奖状,给孩子公布颁发奖励。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也可以适当地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注意,家长的期望值不可太高,不要随意要求孩子考试一定要拿多少名次或在多少名之内,因为,名次的.排列会受到太多客观和偶然因素的影响。千万不要拿孩子和别人比,而要和孩子的过去比,每一次小小的进步,都要给予真诚的掌声和精神上的鼓励,让他感受到进步带来的快乐。需要注意的是,要表扬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表扬孩子的聪明。当孩子有了成功的体验时,对学习的兴趣也愈加浓厚了,进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成功——快乐——成功。这里,快乐是努力的动力,成功是快乐的享受。
九、分解任务,降低难度。
相信不少家长为孩子的作业而头痛。磨磨蹭蹭,拖拖拉拉,1个小时可以做完的作业非要整到3个小时。你在一旁急火急燎,他在一边慢慢腾腾。作业拖拉固然原因很多,但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孩子在心理上有畏难情绪。如果把做作业比作搬一座山的话,他会觉得背着很重,反正很大的“山”,反正一下子背不完,慢慢来吧,于是磨蹭就来了。如果让孩子把这座山看成几座小山,那么,他会觉得背起来不累,轻松。这就是“分解任务法”。即把一晚上要做的作业,家长帮孩子切割成几小部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每一小部分。比如,有18道数学题,规定每做完6道就休息5分钟,然后再做下一个6道题。也可以运用“分解时间法”。即把时间化整为零,分割成三四段。比如估计要用1小时完成的作业,把时间分成三个“20分钟”,每个“20分钟”一结束,就休息5或10分钟。由于每次时间短,作业来感觉有个盼头,就会在规定时间内思想高度集中地做作业。不管采用哪一种,在休息期间可以让孩子听音乐,可以陪孩子说说话或做点游戏。开始实施时一定要有家长监督提醒,严格把握好休息与做作业的时间。
十、创造条件,激发兴趣。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可见,兴趣可以调动孩子的心理能量,激发孩子的行动积极性。孩子之所以不爱学习,是因为对学习没兴趣,没有从学习中感受到乐趣。如何让“无趣”变成“有趣”,就要家长去创设情境,设计游戏。越是学龄低的孩子,越是乐于接受学习的游戏化,生活化。如何在枯燥的学习中加入游戏的成份,就要家长开动脑筋,挖掘智慧了。比如角色扮演,让孩子当小老师给你上课,让孩子出考题让你考试,等于是让孩子重新把所学的知识温习了一遍;比如在孩子面前故意示弱,出错,让孩子“逞强”一番,满足孩子的“虚荣心”,增强自豪感;再比如陪孩子玩学习游戏:玩词语接龙,续编故事,比赛造句;到市场买菜认斤两学计算,在家开家庭辩论赛,搞“记者访谈”,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当家管帐,培养理财意识,培养数学兴趣等等。此外,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周末或节假日多带孩子游山玩水,多让孩子参加实践活动,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积累感性经验,丰富人生阅历。只有兴趣广泛,才能知识渊博。或许有的家长会说,我太忙了,我没时间陪孩子。那么,时间和孩子的未来比,哪个更重要?今天多陪一会孩子,明天就少操一份心,因为,越小的孩子可塑性越强,教育效果也越好。可以这么比喻吧:金钱买不来时间,但时间可以买到孩子的未来。
15.不爱学习的孩子个案分析 篇十五
走进孔庙,栏杆、楼梯转角等随处可见“其身正,不令而行”等《论语》中的经典句子;阅览室的墙上,挂着记载孔子一生经历的字画。
6岁的严晗,穿着粉红的汉服,仔细听着带队老师的讲解,小嘴里轻声念着《论语》中的句子,一副似懂非懂的样子。她和其他20多个平阳的小朋友,都是特地来到孔庙学习经典的。
“身处这样的场景,亲身领会《论语》所表达的人生道理,能够促进孩子的读经兴趣,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比我们家长说教强一百倍。”母亲叶女士和女儿一起当起学生,认真地听老师讲解。叶女士说,《论语》等经典中所蕴含的人生道理,会让孩子终身受益。
在平阳一所中学教书的周老师,是此次活动的带队老师。周老师说,他们几个喜欢读《三字经》《论语》等经典的教师义务成立了经典读诵班,教孩子读《论语》已有几个年头了。
周老师说,如今,奥数培训班、英语补习班等技艺性培训很多,但鲜有专门讲读古文经典的学习班。“读经”教育中所讲述的礼仪、仁爱等人生之道,其实是对德行教育的补充,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品行。
【不爱学习的孩子个案分析】推荐阅读:
不爱学习的孩子该怎么办11-12
教育随笔不爱说话的孩子06-12
关于孩子不爱学的解决措施09-18
鼓励孩子学习的方法09-11
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12-09
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06-08
怎样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07-10
孩子的课外学习活动随笔09-29
让您的孩子爱上学习10-30
教孩子学习英语的经验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