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绛县中医医院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实施方案(精选10篇)
1.新绛县中医医院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实施方案 篇一
县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
建设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今天,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建设检查组的各位领导、专家到我县检查指导工作,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各位领导及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就我县建设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汇报如下:
县地处 东北部北临,西接,南连,东抵,幅员面积3383平方公里,总人口70.95万人。我县境内的 国家风景名胜区已评为四AAAA级风景名胜区, 物产丰富,民风淳朴,社会稳定,政通人和。在社会事业发展中,我们特 别注重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多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大胆创新,不断加大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力度,全面优化医疗卫生环境,加大投入,改善就医环境,全面发展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97家,其中县级医疗机构4家,中心卫生院13家,乡镇卫生院35家,社团民营医疗机构95家;村卫生室522家。全县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179人,其中乡镇医药人员708人,中医药人员224人,占乡镇医药人员总数的31.6% ,乡村医生726名,均能用中西两法防治疾病。自2006年10月,我县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建设单位”以来,我们牢牢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在国家、省中医药管理局和市卫生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把建设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作为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纳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进一步加大力度,总体部署,统筹安排,使我县的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果。目前,已形成以县中医医院为龙头,以乡镇卫生院为枢纽,以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中医服务网络,使中医对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发挥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具体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为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全面落实创建工作的各项工作任务,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层层建立组织机构,为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提供组织保证。县政府成立了由主管县长任组长,卫生局、财政局、人事局、发改委等到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 县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县卫生局,明确了分工,落实了职责和责任。卫生局组建了由卫生局局长为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的“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卫生局专门成立中医股,抽调专人负责中医及创建工作。各乡镇按照县政府的要求成 立了相应机构。2007年以来,围绕创建工作,县中医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了会议,认真总结了每个阶段工作进展情况,研究部署下阶段工作任务,由县卫生局负责督办落实;
二是统筹规划,把中医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目标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为加快中医事业发展,县、乡政府在制定 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时,把中医工作纳入其中,并将发展中医事业纳入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各级政府目标管理考核重要内容,先后出台了《 县中医药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县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建设实施方案》、《 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中药产业发展的意见》等相关文件,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规划和目标要求;三是统一认识,工作任务落实到位。县政府先后召开了“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和各医疗卫生机构有关领导、中医管理科科长、创建办工作人员、乡镇政府负责卫生工作负责人等参加的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动员大会及具体工作培训会,对各部门所承担的责任、任务做了具体部署,县政府、卫生局分别与乡镇政府和医疗机构签订责任状,做到责任明确、任务落实,从而确保创建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顺利进行;
四是引导扶持到位,促进中医事业发展。县政府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向中医倾斜的优惠政策:《中共 县委、县人 民政府关于印发200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意见的通知》(委办发[2008]57号)中规定,中医药的报费比例为80%,县委办、政府办关于印发《201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意见的通知》(委办[2009]179号)规定,新农合门诊统筹报账西药50%,中药100%;将县中医医院整体搬迁列入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在 征地44亩, 已投入重建资金2000多万元;加强中医专业人才培养,为老中医配备在职学徒人员并解决待遇;中医医院同综合医院同样承担社区卫生服务任务等,为促进我县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五是加大投入,不断增强中医事业发展的活力。发展中医事业,资金是保障。县政府根据财政状况,逐年加大中医事业费和专项经费补助的投入,近几年来,全县累计投入中医事业费及专项经费214.36万元,其中2007至2009年县本级补助29.63万元,上级补助70.49万元;2010年县本级补助14.34万元,上级补助100万元,使中医基础建设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六是加强宣传,营造建设氛围。通过组织学习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建设有关材料、电视科普讲座、健康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等大力宣传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重大作用,总共发放科普宣传资料10万余份、张贴标语70多幅、定期到各镇、村开展义诊、送卫生下乡等活动50多次,进 一步提高了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对中医工作的认识,营造了浓厚的建设氛围。
二、突出重点,全面落实,讲求实效,推动创建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一)突出县、乡、村三级中医网络建设,加强中医资源优化。
1、上建中心。把县中医医院建成全县中医、教学、科研和技术指导中心。目前,县中医院的中医资源雄厚,现有业务用房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床位220 张,床位使用率为90.8%;全院有中医药人员45人,占全院医药人员57.7 %,中医药人员职称结构合理。中医门诊有一级临床科室16 个,二级科室30个,拥有先进的中药制剂室,生产中医重点专科特色制剂2个品种,并全部达到国家药检标准。2007年以来,深入基层指导中医药工作20次,培训人员达 211 人次。因“5.12”汶川地震受损严重,县委、政府决定将县中医医院整体迁至红塔新区,总投资4361万元,规划建设医疗业务用房22500平方米,其中门诊7800平方米,住院部11700平方米,残疾人康复中心3000平方米,目前门诊楼已修至主体四层,年内可望全部完工。县中医医院在创建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过程中,起到了龙头作用。
2、中联网络。全县48所乡镇卫生院,均注重中医工作的开展,设置了中医指导科、中药房、中医诊断科室,近年 来从中医药大专院校等处招聘了中医药人员120多名充实到县、乡各医疗机构,有中医药人员负责中医工作。他们定期有计划地到县中医院等上级中医院学习、进修或培训,较好地满足了广大农民对中医药的需求。同时,利用每月乡医例会传授中医理论及防病治病知识,并定期深入到村卫生室指导乡村医生开展中医药工作,起到了中联网络的作用。
3、下打基础。全县522个村均设置卫生室并配备了村医,卫生局每年举办中医药知识培训班,加强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的培训,提高乡村医生运用中医药防病治病的水平,全县乡村医生均可用中西医两法防治疾病。
(二)加强中医药人员培训,积极开展中医药学术交流,加快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创建步伐。
一是强化中医药人才培训,提高中医队伍整体素质。三年来,县中医院共有 20余名中医药骨干到上级医院学习进修,大多数都成为中医院重点科室的中坚力量。各乡镇卫生院有计划地强化中医药人员培训工作。对农村中医药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我们采取集中培训与下乡指导相结合,县卫生局编写了培训教材3000多本,举办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技能培训班,三年来累计培训乡、村医生3600多人次,通过培训与指导相结合,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农村中医药知识培训与督导体系,提高了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中医药知识水平。二是积极开展中医药科研、学术、科普宣传活动。成立了南江县中医药学会,每年开展学术活动,通过开展中医学术交流、业务讲座等活动,促进了我县中医科研与学术交流的积极性,对中医药工作的开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以抓中医先进县建设为主线,开展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提高农民自我保健意识和防病治病意识,全面带动农村卫生工作健康发展。
三是加强专科(专病)建设,推广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卫生局制定了《 县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2009-2010)年》(卫发[2009]145)及专科(专病)建设方案,加强中医适宜技术推广运用和专科、专病建设,初步形成院有专科、科有专人,人有专长的专科(专病)发展格局。在具体工作上,我们对各医疗机构专科定期督促检查,帮助掌握方向。目前,全县各乡镇卫生院均设置了2个以上中医专科(专病),评出县级重点专科6个,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运用良好,中医院骨伤科、康复理疗科已建成市级重点专科。
四、加强中医文化和医院内涵建设,精心打造中医品牌 一是实施名医名院战略,打造名医品牌。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县中医服务能力有了明显提升,特别是县中医院的综合实力有了长足发展,其中骨伤科和康复理疗科是该院的特色专科,在周边享有盛誉,其急诊科对常见危急重症 的救治能力突出,目前正在创二甲医院。2008年5月县政府评选表彰了名老中医5名、名中医10名、优秀中青年中医骨干20名;
二是打造“中医馆”,营造中医文化氛围。我们在 中心卫生院、卫生院、卫生院建设“中医馆”,运行一年来,中医药服务开展良好,起到了宣传、宏扬中医文化的作用,深得群众好评。
三是抓好中医传承,培养中医人才。通过师带徒、自学等方式培养了一批中医人才,促进了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和发展。
四是加强中医医政管理,实行质量控制。自2007年起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全县农村中医工作岗位目标责任制管理及其检查、考核标准与办法,对医疗机构实行每半年检查一次,年终全面检查评比,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对策。同时对各医疗机构的中医药工作实行质量监督,突出中医病志、处方书写质量管理和中医药疗效、技术操作规程等质量控制,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日益增长的需求。
同时,引进“ 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经济实力强、科技含量高的中药材产品深加工、销售企业,加强中药材的种植、开发和利用,已建成较大规模中药种植基地3个,我县已列入省金银花生产重点基地。
(三)加强管理,完善制度,促进创建工作稳步发展。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坚持经常性的督查指导是保证创建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的根本措施。
一是确定创建工作任务。根据全县工作任务进展情况,由县中医工作领导小组提出工作计划,制定具体的工作目标,主管县长与乡镇长签订责任状。
二是建立督导检查评比制度,每年定期检查。卫生局每半年对各医疗单位的中医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在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指导意见。对乡镇政府中医工作年终考核一次,并把考核结果列入目标责任制中。
三是加强对个体中医医疗机构管理。加强个体医疗机构、村卫生室的业务管理和质量考核,奖优罚劣,提高乡村医生和个体医生业务水平,维护了中医市场秩序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四是建章立制。我们为各医疗机构编印下发了各类中医药工作制度及操作规程,对中医药人员管理、中药房、中药库房、炮制室、煎药室建设和中医业务管理作了明确规定,卫生局在日常工作中严格督导,确保落实,进一步规范了中医医疗行为,提高了中医医疗质量,确保创建工作健康发展;
三、加强中医工作内涵建设,各项工作共同提高
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建设工作开展三年来,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特别是经过广大中医医务工作者的务实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
(一)对中医药认识有所提高
通过开展创建工作,提高了对中医工作的认识,把中医工作的发展与西医的发展放在了同等位置,特别是在2008年抗震救灾及“甲流感”流行期间,中医药参与防治取得良好的效果,更好地突出了中医药的作用。人们在中医药防病治病方面也有了新的认识,各乡镇卫生院能运用中医药解决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参与治疗率达35%以上,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量达到40%以上,乡村医生能中会西人员达80%以上,较好的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二)中医药科技含量得到了提高
我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始终坚持走“科技兴医、科技兴院”的道路,在中医医疗机构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鼓励加强中医特色专科发展和疑难病的研究,发掘推广和应用独特的中医药技术,在科研立项上中医优先,近年来,全县共有中医药国家级、省级论文50余篇,获县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
(三)中医事业整体水平大幅提高
在建设全国中医工作先进县过程中,我们注重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的提高,不断增强服务功能和综合能力,在中医医疗技术普及、全面推广上做了大量工作,使全县中医医疗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中医医疗队伍逐渐扩大,县中医医院的二级甲等中医医医院创建正在通过省中医药管理局的 验收,目前已成为全县中医药医、教、研指导中心,设有床位 220张,院内设备配套,科系齐全,人才济济,在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创建过程中充分发挥了龙头作用。
(四)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建立和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分级检查评比制度,开展质量考核,坚持经常性的检查指导,使我县中医医疗机构管理步入了正规化、科学化轨道。由于管理到位,各医疗机构中医工作一年一个新台阶,一年一个新发展,一年一个新变化。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发展中医事业,保证人民身体健康,是我们的重要职责。几年来,我县的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领导与专家的要求,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这次来我县检查指导工作,为我县提高中医工作水平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我们将虚心听取各位领导与专家的意见,认真抓好整改,为推动我县农村中医事业再上新台阶,为保护人民健康,促进南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二O一O年 月 日
2.新绛县中医医院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实施方案 篇二
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您们好!首先我代表会昌县中医医院全体职工向各位领导专家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同时,我们将虚心接受你们的检查指导,希望多提宝贵意见。现将我院开展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医院基本情况
会昌县中医院于2001年8月整体转让给福建宁化石磊矿业有限公司,于2003年8月医院实现整体搬迁。现在是一所集医疗、急救、康复、科研及教学为一体的现代化二级甲等中医院,是全县医保、新农合、城镇居民、城镇职工合作医疗、交通事故定点医院,全县优抚对象及离退休老干部公费医疗定点医院,城镇居民体检定点医院。2004年11月顺利通过省局二级甲等中医医院验收,2009年通过二级甲等中医院复评验收。
医院占地28亩,建筑面积10450平方米。设置床位150张,医院现有职工16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49人,占职工总数89.75%。卫技人员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24人,初级职称100人,医师总数65人,中医类别28人,占医师总数的43%。药剂专业18人,中药专业12人,占药剂人员总数的66.6%。院领导班子中中医药专业人员比例为66.66%。
医院科室设置齐全,设有内科、儿科、普外科、泌尿外科、骨伤科、肛肠科、康复科、针炙理疗科、妇产科、口腔科、眼科、急诊科等十二个一级临床科室,其中肛肠科、骨伤科为县级特色专科,康复科于2010年被定为市级特色专科建设项目。设有颈椎病门诊、腰椎间盘突出症门诊、慢性乙肝门诊胃病门诊、糖尿病门诊痔疮门诊等16个专病门诊。住院部共开放150张病床。配备螺旋CT、CR、500maX光机、彩超、电子胃镜、体外震波碎石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多功能麻醉呼吸机、脉动真空灭菌器等总值973万元的医疗设备。设立院办公室、中医指导科、预防保健科、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财务科、总务科、保卫科、设备科、医院感染科、医保办、信息科等13个行政业务管理科室。
二、创建全国基层中医工作先进单位开展情况
(一)建立组织,加强领导,制定计划,落实措施 为了扎实抓好创建工作,医院召开了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单位动员大会,我院把深入开展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工作作为工作的核心内容。广泛动员,全面实施,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巩固和提高基础医疗(护理)质量为重点,努力 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成立了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认真部署、严格要求、狠抓落实,明确分工、责任到人。进一步落实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重点加强核心制度的具体落实。丁志云院长亲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科主任为成员,下设办公室,成立了中医基层指导科,具体负责创建工作,制定了《会昌县中医院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实施方案》、《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等并把各项指标分解到科室及个人,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实施,有序推进。
(二)科室设置逐步规范,人员配备日趋合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规范中医医院与临床科室名称的通知》的有关规定,通过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准入管理,把好“四关”,把好医疗机构名称、诊疗科目、医师护士上岗准入关;把好专科建设的准入关;把好大型设备准入关;把好中医治法等临床应用准入关。通过公开招聘、院内培训及在职教育等方式逐步培养中医、中药人才。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中医自身特点,我院依法开展中医执业活动。及时清理规范了临床诊疗科室的命名、使科室命名更中医特色。由医务科组织编印出版《会昌县中医院常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常规》,对规范我院的临床中医诊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坚持依法执业,规范了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我院严格按照上级核准科目和范围执业,在岗人员均有执业资格,符合率为100%。加强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学习,通过请院外、院内专家举办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学术讲座等形式,营造学术氛围,培养职工学习卫生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的良好风尚,做到依法行医。医疗安全保障有力。进一步加强医疗安全工作。我院通过周会、业务工作会、科早会、专题讲座和业务培训等形式,反复强调医疗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临床医师的医疗安全意识,教育临床医师严格遵守技术操作规范,及时、全面、正确地书写病历及各种记录。为确保医疗安全,防范重大医疗事故的发生,制定了《医疗事故防范、处理预案》和《会昌县中医院医疗事故处罚制度》并严格执行。我院未发生重大医疗事故,对于一些小的医疗纠纷,均通过医院专家委员会讨论定性、县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调解与患者达成经济补偿协议,避免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三)大力加强中医内涵建设,突出中医药特色
1、我院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为契机,大力加强中医药内涵建设。首先在医院花圃利用小池塘、假山、花木做成了中医太极图形,体现了中医的阴阳理论。其次在医院门诊、候诊大厅、住院部的宣传栏、匾额、墙报上增添了扁鹊、华佗、李世珍等古代名中医头像 及中医保健术语,现代中医药适宜技术宣传画等,大大增强了医院的中医药文化内涵。同时通过日常诊疗活动,下乡义诊,举办学术讲座等方式进行宣传、讲解普及中医药知识。为了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先后聘请我县名老中医:曾文长、文质金、陈宗良等一批在我县中医战线工作了几十年的专家、教授。形成了老、中、青良好的中医人才梯队。为祖国传统医学的发展在院内建立了良性循环传承队伍。
2、我院认真贯彻执行《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及相关文件要求,制度了《会昌县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实施方案》,计划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医疗卫生发展要求、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符合医院发展战略、反映医院优势特色的文化体系。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及医院自身特色,使人民群众从就医环境、诊疗方式、服务态度上能够切实感受到独特的中医药服务。通过医院文化的创新和建设,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增强凝聚力,提高竞争力,实现医院文化与医院发展战略的和谐统一,医院发展与职工发展的和谐统一,医院文化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和谐统一,为医院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3、、我院自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以来开 设了在全县具有影响力的康复科、肛肠科、骨伤科、中风科等科室,设立了预防保健科。为了树立我院在全县中医药“龙头”形象,以及提高全县的中医药水平,我院设立中医药基层指导科,从2009年以来,我院对全县各乡镇、医疗机构的中医药人员及中医爱好者进行了培训,培训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36项,培训内容有:《热敏艾灸疗法》、《推拿复位法》、《拔罐刮痧疗法》、《耳压疗法》、《中医痔疮坐浴疗法》等,并开办了中医药知识培训班7期,为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及村卫生所培训中医药人员450余人次。医院中医药专家及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师讲授了防治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药知识及中医适宜技术治疗方法。使中医药文化在全县范围内得到了大力弘扬,同时又提高了中医药为老百姓防病治病的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作用。
(四)发挥中医药“龙头”作用,指导全县中医药工作
我院是会昌县中医药协会主办单位,每年均召集全县中医药人员进行学术交流,宣传和发扬中医药,并进行本县民间中医药的收集、整理工作。县中医药协会已收集出版《常见病中医疗法精选》一书。对我县的中医药应用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
积极响应上级送医下乡、对口支援政策,近三年我院 下乡义诊18次,遍布各乡镇。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四所:门岭卫生院、周田卫生院、右水卫生院、麻州卫生院。每年均制定帮扶计划,对每所卫生院派出3名中医骨干长期坐诊,帮助卫生院的中医建设。并拿出一定资金扶持建立弱势科室和辅助科室。通过对口支援,加强了乡镇中医力量,方便了群众就近求医。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
(五)抓好“四房”建设,严把药品质量; 依据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标准,结合我院基础设施实际,完善了中药房、中药库房、中药煎药房、中药炮制房,达到设置规范、布局合理;增添了储药设备,更新了药品标签,做到规范、有序。针对我院中药品种数目不足,在2010年11月我院与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合作引进了300多个品种的中药配方颗粒。医院坚持在正规中药材公司购药,对购进药品实行药剂科主任、库房保管、会计三人验收入库,有专业药学人员检验质量。药品品种基本齐全,基本能保证临床使用,确保了用药安全有效。中药饮片达到401种,中成药品种达到123种。
(六)狠抓门诊登记和病历处方书写
加强门诊病人登记和门诊病历书写工作,医务科组织全院中医人员认真学习了《中医病历、中药处方书写规范》,《规范》人手一册,认真按照标准填写,进一步规范中药处方书写,严格执行处方收发规定,项目填写齐全。住院病历书写规范,开展中医治疗记录完整。门诊中医药治疗率为86%,病房中医药治疗率72%,门诊中医病案书写合格率93%,住院病案甲级率96%,门诊中医处方书写合格率达97%。医务科每月进行一次全院的质控大检查,并及时进行质控通报。对医疗质量及病历书写每月监督。
(七)树立品牌科室,加强专科建设
中医特色是中医医院的立院之本,也是中医医院在医疗市场竞争中的首位优势。突出中医特色是我院一直以来坚持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在认真实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专科专病评价细则》和《江西省中医专科专病评价标准》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中医专科专病的建设方案,确定重点发展方向。在临床中不断总结改进中医特色病证诊疗规范,保证中医药在临床实践各个环节最充分地发挥作用。我院在加强各科建设的同时,努力地打造我县的品牌科室,医院已形成以骨伤科、康复科、肛肠科为重点的会昌县中医特色品牌专科。其中康复科已被赣州市卫生局审核批准为赣州市中医特色专科(专病)建设项目。我院正朝着中药特色专科方向努力发展。
通过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单位的开展,医院实现了向管理要效益,向经营要效益,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提高。与创建前相比,我院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明显提高:
门急诊量年均按10%增加。出院病年均按约20%增 加。床位使用率96.6%。业务总收入年均按25%增加。非药物治疗人次占门诊总人次比例由创建前的12.38%增加到15.98%。门诊中药处方比例达62.24%。中药饮片处方比例达36.69%。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达82.23%。门诊、出院病人平均费用稳中有降,中医药“简、便、廉、验”的优势得到了充分体现,社会群众对我院服务的认可度明显提高。
我院在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单位以来,做了扎实有效的工作,推动了我县中医工作的不断发展。我们将一如既往、更进一步做好中医药的发掘工作,并加以提高,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会昌县中医院
3.新绛县中医医院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实施方案 篇三
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自评总结
为推进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保健和公共卫生服务等方面的作用,让人民享有更加安全、有效、便捷、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我院根据《XX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市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实施方案的通知》(北政办发〔2012〕112号)文件要求,组织开展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根据阶段性工作的要求,对前阶段的创建工作进行自评总结:
一、领导高度重视,落实责任到位
为做好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我院高度重视,成立了创建全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领导小组,由院长XX同志出任组长,副院长XX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总体工作的部署、规划及实施。制订创建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召开动员大会,组织学习创建工作的要求和步骤,将创建的具体工作层层分解,落实到科室,责任到个人,确保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完善服务网络,中医药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我院积极参与以市中医院为龙头,各乡镇卫生院、村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的中医医疗保健服务网络建设。中医科和中药房建设逐步完善,中医科建设达到国家验收标准,中药房配备中药饮片XX种,中成药XX种。配备中医师XX名,能够开展基本
中医药服务、XX种以上中医非诊疗服务项目以及中医健康指导服务等工作;每个村卫生所至少有1个中医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能熟练运用中医药技术为城乡居民提供中医药服务。XX个村卫生所能够开展中医药服务,并至少有1名乡村医生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全镇中医药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有计划地组织本镇中医药人员培训工作。做好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等工作。鼓励西医学中医,开展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培训,进一步优化中医药专业人才队伍结构,提高业务能力。结合基层药物制度的实施,认真开展《国家基层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和《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培训,提高临床医生的中成药应用水平。根据培训计划,每年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的培训,今年还选送1名中医师到上级专科医院进修半年中医药适宜技术,通过以学带用,带动临床医师及乡村医生对适宜技术的使用,临床医生和乡村医生的中成药应用水平不断提高。
四、建立健全全镇、村中医一体化管理机制,推动中医药服务能力的稳步提升
全面推进中医科建设,特别是针灸、理疗、康复特色建设。面对本院中医师、以西医为主的医师、乡村医生,针对针灸、推拿、按摩、拔火罐、刮痧、艾灸、牵引、中药熏蒸等适宜技术的培训,安排技术操作练习,并组织操作考核。截止到2012年9月止,全镇先后有XX人参加及通过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考核,获得
市卫生局发放的培训合格证书,合格率100%。镇、村二级医疗机构的中医药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五、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
利用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开展防病治病工作,广泛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和宣传咨询活动。每年至少开展不少于4次的中医药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开展不少于2次的中医药健康咨询活动。发放中医药宣传资料,在病房、候诊室、接种候诊室、孕妇学校等场所循环播放中医药宣传光碟,辖区居民的中医药预防保健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制定中医药保健处方,运用中医药知识和方法开展慢性病管理服务。发挥中医药特色的优势,积极参与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六、宣传力度到位,营造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中医药文化总结、整理、宣传力度到位,起到积极推动中医药文化体系建设的作用。借鉴市中医药推广中医药文化建设的经验,从服务理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的中医药文化特点为,结合自身工作特点,设置中医特色的环境氛围,利用中医药宣传专栏、中医文化格言、中医小贴画、中医药宣传横标、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中医药宣传工作。2012我院中医药宣传专栏已经出版XX期;固定的中医文化宣传横XX条;中医文化格言XX幅,中医宣传小贴图XX幅,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每天不少于XX小时。通过多种形式,使群众更加深入了解中医药、认识中医药、认同中医药、使用中医药、感受中医药
文化。
七、中医业务小结 ……
XX市XX镇卫生院
4.新绛县中医医院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实施方案 篇四
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构建和谐崇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健康需求,根据省、市中医管理局建设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有关要求和《崇州市创建四川省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规划(2010-2012年)》,结合我院情况制订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全面贯彻党的中医药卫生工作方针政策,以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为重点,突出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缓解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和防病治病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我院中医药工作整体水平,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医疗、预防和保健的需求,保障和增进人民身体健康,为我市“坚持科学发展、推进三大建设、构建和谐大邑”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院长为组长,副院长为副组长,各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领导小组,督促、落实,掌握工作进度并及时解决实际问题。
三、加强全院中医药工作内涵建设
1、严格按照《创建四川省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标准》和《创建四川省农村中医药工作建设标准与工作细则》要求,认真抓好基础建设,完善必要
整理工作,大力开展学术交流和面向群众的中医药知识科普宣传活动。
四、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1月15日前)
召开推进创建工作动员会,邀请市卫生局、市政府领导参会,由局领导作动员讲话,分管局长对推进创建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二)自查整改阶段(4月底前)
各科室及相关单位对照标准和细则开展自查整改,创建办加强对创建工作的日常指导和督促,对照创建标准完成各项创建任务。
(三)评估验收阶段(5月前)
结合我市创建工作实际,重点针对存在问题研究整改措施,准备汇报材料、宣传专题片等,迎接省中医药管理局对我市创建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的评审验收。
五、工作保障措施
(一)加大对中医药科室投入。对中医专项经费,做到专款专用,用于中医药发展的基本设施、设备和人才培养,确保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中医科室,中药剂科的建设,体现中医药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带到其它科室业务的发展。加强中医工作内涵建设,按照相关要求,制定目标责任书。每年对目标完成情况的督查考核,通报考核情况,完成任务突出者给予奖励,工作不力者取消科室和个人的先进、优秀等评选资格。
六、工作要求
5.新绛县中医医院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实施方案 篇五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不畏严寒、不辞辛劳,前来xx检查指导工作。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和125万xx人民,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市创建工作的各位领导和各位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xx市辖15个镇、6个办事处,总面积1083平方公里,总人口125万。全市共有二级以上医院3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镇卫生院1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村卫生室810个,卫生技术人员2892人,其中中医师1010名,占34.9%。
近年来,xx市在上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在省、市主管部门关怀指导下,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突出特色,上下联动,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走出了一条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之路。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坚持政府主导,加大对创建工作的支持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
市政府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卫计委、发改、财政、人社等部门参加的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和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领导组,协调解决中医药事业发展及创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督促检查有关政策的落实。建立协调机制,定期召开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创建工作调度会,确保能够顺利通过验收。二是加大政策支持。我们始终把创建工作作为我市卫生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每届市委政府都把中医药工作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制订了《xx市中医药五年发展规划》和《xx市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实施方案》,并采取有效措施强力推进。三是强化各级责任。对照《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标准》和《检查评估手册》,我们把中医药工作列为对各镇及相关部门的目标考核,对各项工作进行细化分解,具体到单位、具体到人、具体到时间。定期组织人员,对创建工作进行检查、督导,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四是加大财力支持。近3年来,我市对中医药投入经费分别为472.5万元、1914万元、2200万元,占全市卫生事业经费比例分别为10%、12%、15%,确保了中医药投入增长比例不低于卫生事业投入增长比例。在医保支付制度改革中,将支付比例向中医药倾斜,鼓励群众使用中医药服务。二、坚持上下联动,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
建立了以市中医院为“龙头”、镇卫生院中医药综合服务站为“枢纽”、村卫生室中医药人员为基础的农村中医三级医疗卫生网,为广大农民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一是推进市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在市第一人民医院设置中医科、中药房、中医病区。在市中医院设置了基层指导科,采取接受进修、巡回医疗、轮流下派、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药业务指导。二是加强基层中医药综合服务站建设。全市各镇卫生院均按标准设置了中医科、中药房,建立了标准的中医药综合服务站,做到了“五统一”,即名称统一、科室设置统一、人员配置统一、业务用房标准统一、装饰风格统一。每个卫生院均有3-5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执业医师,积极推广使用“简、便、验、廉”的中医药特色适宜技术。村卫生室均有1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乡村医生,并开展针灸、艾灸等中医药理疗服务。三是探索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因地制宜不断探索中医院预防新路子。整合各镇卫生院资源,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推行冬病夏治、夏病冬治、亚健康预防保健与干预服务,积极探索和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服务领域的作用。在全市推广“未病当指导,小病当医生,大病当参谋,重病当亲人,康复当助手”服务,推进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扎实、有序开展。四是中医药服务利用率不断优化。在绩效考核中,将中医药科室建设及中医药服务列为重要指标,中医药内容分值占比不低于15%。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落实中医药服务措施,按要求开展老年人中医体质辩识和0—3岁儿童中医调养服务。据统计,全市65岁以上老年人11.09万人,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10.29万人,占比93%;0—3岁儿童1.7万人,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1.4万人,占比82%。同时,在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开展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等人群的中医药健康管理试点工作,放大了惠民效果。五是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培训。为满足基层卫生中医药服务人才的需要,我市出台了基层卫生人力资源规划和培训计划,在市中医院建立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基地,制订了《中医适宜技术手册》、《中医技术操作规范》等教材。开展了三种培训:一是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中医技能培训班,使中西医人员都能够运用中、西结合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二是举办中医药基础知识、中医适宜技术学习班;三是组织了中医药技能讲座及坐诊带教。
三、坚持做强龙头,建设高标准现代化中医院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新建的市中医院占地120亩,一期工程投资一亿多元,综合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容纳500张床位,购置了德国西门子64排CT、美国光纤核磁共振等60多台高新设备和500多套中医诊疗设备,全面提升了中医药服务水平。二是加强中医专科建设。在中医院成立了5个独具特色的中医专科、开设“国医堂”和9个中医特色门诊。脾胃肝胆科被省中医管理局命名为“xx省中医特色专科”,康复科成为xx领先的康复治疗训练中心、xx省针灸推拿教育基地、xx省中医特色专科。消渴科、中风科成为xx市中医特色专科。与xx中医药大学一附院等三级医院共建中医特色专科6个。三是加快信息化建设。投资600多万元建立了分诊和影像等系统,实现了医护与病人适时对讲。2014年4月正式启动了医院远程会诊中心,与“301”医院、武警总医院、郑大一附院等知名医院实现了双向会诊、转诊、专家预约、挂号会诊。使百姓不出xx就能享受到国家级、省级专家的诊疗服务。四、坚持科普宣传,营造中医药发展浓厚氛围
一是推进医疗机构中医文化建设。
加强各医疗机构在管理理念、制度建设等方面建设,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彰显中医药文化元素,大力弘扬中医药行业传统职业道德,树立“弘德、精术、衡和、至远”和“大医精诚”的价值观,中医药人员的文化修养不断提高。二是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和文化知识宣传。以“两个面向”即“面向基层卫生单位”、“面向群众”为重点,为医务工作者和群众讲解中医药服务的意义,对城乡居民开展养生保健知识宣教,引导群众自觉接受中医药诊疗服务。在市电视台开设《健康园地》栏目,定期采播中医保健养生节目,在《品牌文化节》等大型文化活动中设立了中医专门展位;市中医院建立了网站和微信平台,及时向广大群众发布有关中医药知识;在驸马沟生态园设立了中医文化广场,并定期举办各类健康讲座160多场,在全社会营造了弘扬中医药文化的浓郁氛围。通过积极努力,近年来,我市的中医创建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市总门诊量291.72万人次,其中中医门诊量119.84万人次,占42%;门诊次均费用77.03元,而中医门诊次均费用41.1元,使老百姓真正得到了实惠。xx市中医院被命名为“国家二级甲等中医院”,并连年被评为xx市中医工作先进单位。2016年业务收入2.09亿元,稳居全省县级中医院前三名。全市6家镇卫生院被评为xx市中医工作先进单位。
6.新绛县中医医院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实施方案 篇六
一、加强农村中医药工作组织领导和管理
(一)将中医药工作纳入本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县政府工作目标,建立县乡政府及相关部门共同推动中医药工作的协调机制,制定本县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二)县政府成立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领导小组,制定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定期研究工作,纳入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三)县卫生局有分管中医药工作的局长,设立中医药工作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干部;分管领导和专职干部熟悉中医药政策、中医药管理知识和全县中医药工作情况。
(四)中医药事业费实行财政预算单列,占全县卫生总事业费10%以上,或近3年年增长比例高于卫生事业费的增长比例,用于中医药基础条件建设、服务能力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中落实一定比例用于中医药预防保健工作。
(五)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
1.将县中医医院纳入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将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科、村卫生室提供中医药服务作为纳入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必备条件。
2.将中医药服务项目(包括中医药适宜技术)、中药品种(包括中药饮片、中成药、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新农合补偿范围。有条件的地区将乡村中医药技术人员自种、自采、自用中草药纳入新农合补偿范围。
3.制定降低中医药服务起付线、提高补偿比例等鼓励政策,补偿比例提高不少于10个百分点,引导参合农村居民选择应用中医药服务。实行门诊慢病统筹的地区,制定应用中医药治疗优势病种的鼓励政策。
(六)加强运行管理,建立以公益性和中医药特色为核心的中医医院监管制度;在推进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逐步实现由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进行补偿时,落实政府对公立中医医院在投入上予以倾斜的政策,完善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补偿机制。
(七)加强对辖区内各级各类中医医疗机构和中医药科室的管理,严格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严格中药饮片、中成药的使用管理,严格执行中医药相关标准规范。
(八)建立县中医医院、县人民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工作考核机制,并纳入对其管理人员工作考核目标。
二、加强农村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
(九)县中医医院基本条件建设。
1.床位数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要求,服务人口大于80万的地区,床位数可以按照三级中医医院设置。
2.一级临床科室达到10个以上(内科、外科、妇科、儿 科、骨伤科、眼科、针灸科、推拿科、肛肠科、皮肤科等);三级中医医院一级临床科室达到12个以上。
3.医院和临床科室命名规范,符合《关于规范中医医院医院与临床科室名称的通知》要求。
4.设备配置符合《中医医院设备配置标准》要求,积极配置中医诊疗设备。
5.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从服务理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体现中医药文化的特点。
6.中药房设置达到《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要求,中药煎药室符合《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要求。
7.信息化建设达到《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要求。
(十)县综合医院中医药基本条件建设。
1.中医临床科室达到《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要求。
2.中药房设置达到《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要求,中药煎药室符合《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要求。
(十一)乡镇卫生院中医药基本条件建设。
1.全县乡镇卫生院均设置中医科和中药房,达到《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基本标准》要求。
2.90%以上乡镇卫生院须设立1个以上中医诊室和1个以上其他中医临床诊室(包括针灸、推拿、理疗、康复、养生保健室等),并集中设置,在装修装饰上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形成相 对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
3.根据中医临床诊室设置情况配备中医诊疗设备,包括针灸治疗床、推拿治疗床、推拿治疗凳、针灸器具、火罐、TDP神灯、中药雾化吸入设备、刮痧板、电针仪、艾灸仪、智能通络治疗仪、颈腰椎牵引设备、中药熏蒸设备等。
4.设置中药房,配备中药饮片柜(药斗)、药架(药品柜)、调剂台、药戥、电子秤、消毒锅、标准筛等,配备中药饮片不少于300种;提供煎药服务。
(十二)村卫生室中医药基本条件建设。
1.至少配备电针仪、TDP神灯和中医治疗包(箱)(内含针灸器具、刮痧板、罐具、艾条等)等中医诊疗设备。
2.40%以上的村卫生室配备中药饮片不少于100种,或者由乡镇卫生院统一配送;其它村卫生室配备中成药不少于50种。
(十三)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中医药业务协作。县中医医院设置基层指导科,安排专人负责,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开展中医药业务指导。乡镇卫生院安排专人负责对村卫生室开展中医药技术业务指导,定期对乡村医生进行培训。
建立公立医院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的地区,与县中医医院建立分工协作关系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数不少于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总数的40%。与公立综合医院建立分工协作关系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应作为对口帮扶的重要内容。
三、加强农村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十四)县中医医院院级领导班子中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低于60%;中医类别医师占医师比例不低于60%;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低于60%。
(十五)乡镇卫生院中医药人员占医药人员总数比例不低于20%。
(十六)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以中医为主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
(十七)开展中医药人员和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有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1.有具体培训计划和措施,并注重培训的正规化、系统化,近3年辖区内县中医医院、县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中医药人员均参加一次以上培训,培训率达到100%。
2.开展《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培训,提高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中成药应用水平,临床类别医师和以西医为主的乡村医生培训率达到90%。
四、加强农村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十八)提高县中医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
1.开展3个省级以上中医特色专科专病建设(含针灸理疗康复特色专科),形成两个以上在当地有影响的中医专科(专病)。
2.急诊科(室)具备常见危急重症的救治能力,常见危急重症救治成功率不低于80%。
3.制定并实施各临床科室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中医临床诊疗方案。定期对方案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优化诊疗方案。
4.中医类别医师熟练掌握本专业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含中医诊疗技术操作及常用中药方剂应用等)。
5.积极采用中医非药物疗法,开展中医诊疗技术项目(以医疗服务收费项目计算)不少于60种,中医非药物疗法人次占医院门诊总人次的比例不低于10%。
6.住院病案甲级率达到90%,中医处方书写符合《处方管理办法》、《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要求。
7.积极使用中药饮片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门诊处方中,中药(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制剂)处方比例不低于60%,中药饮片处方比例不低于30%;常年应用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不少于10种,三级中医医院不少于30种。
8.病床使用率不低于95%,平均住院日达到当地卫生、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要求。
(十九)提高综合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
1.门诊、病房等诊疗工作中执行有关中医药标准规范,开展中药饮片、中成药、针灸、推拿等不少于4种中医药服务。
2.中医临床科室病床使用率大于80%,门诊日均中药饮片处方数和中医非药物疗法人次占本科室门诊人次比例不低于70%,日均门诊人次占全院日均门诊人次比例不低于5%。
3.建立并完善中医临床科室与西医临床科室的会诊、转 诊制度以及体现中医药特色的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把中医药服务拓展到西医临床科室。平均全院西医临床科室申请中医会诊次数大于6次/月;请中医会诊的西医临床科室占全院西医临床科室的比例大于80%。
(二十)提高乡村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
1.乡镇卫生院能提供基本的中医医疗服务,在门诊、病房、出诊、家庭病床等工作中运用中医理论辨证论治处理常见病、多发病。
2.乡镇卫生院门诊中药处方(包括中药饮片、中成药和中医非药物疗法)数占全院处方总数比例不低于30%。
3.村卫生室中药处方(包括中药饮片、中成药和中医非药物疗法)数占处方总数比例不低于30%。
(二十一)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
1.在县中医医院设立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有专门的示教室,配置视频会议系统、录音录像等设施设备,制定完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制度,近3年安排过不少于30人次900学时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
2.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师资队伍,并以师资为主要成员成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专家指导组,建立长效的业务指导机制。
3.分层分类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
(1)推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一册系列丛书,重点向基层临床类别医师和以西医为主的乡村医生推广临床简 易、安全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中成药合理应用知识。
(2)推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二册系列丛书,重点向基层中医类别医师和以中医为主的乡村医生推广针灸、刮痧、拔罐、敷贴、推拿、熏洗、耳压等临床常用的中医药适宜技术。
(3)推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三册系列丛书,重点向县中医医院中医类别医师推广平衡针、铍针等中医药新技术。
(二十二)开展中医药康复服务。
县中医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能应用中医药康复手段,结合现代理疗方法,对中风后遗症、肢残等疾病进行康复治疗。
五、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
(二十三)县中医医院按照《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要求,设立中医预防保健科室(“治未病”中心),积极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并对乡镇卫生院中医预防保健工作进行指导。
(二十四)乡镇卫生院开展中医体质辨识服务,根据居民不同体质开展健康指导,并在居民健康档案中予以记录。
(二十五)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服务。
乡镇卫生院能运用中医药理论知识,在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食疗药膳、运动锻炼等方面,对农村居民开展养生保健知识宣教等中医药健康教育。
1.每个乡镇卫生院能提供中医药健康教育资料,每年提 供不少于4种有中医药内容的文字资料,播放不少于2种有中医药内容的音像资料。
2.每个乡镇卫生院宣传栏每年至少有4次中医药健康教育宣传内容。
3.每个乡镇卫生院每年至少开展1次公众健康中医药咨询活动。
4.每个乡镇卫生院每年至少举办4次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引导农村居民学习和掌握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和方法。
5.每个村卫生室采取多种形式举办中医药预防保健科普宣传,每年不少于4次。
(二十六)乡镇卫生院积极运用中医药知识和方法(包括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食疗药膳、产后康复等),开展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等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以及孕期、产褥期、哺乳期保健等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
(二十七)针对农村老年人、妇女、儿童以及亚健康人群等重点人群制定中医药保健方案,指导开展具有中医药特色的食疗药膳、情志调摄、运动功法、体质调养等养生保健活动。
(二十八)运用中医药知识和方法,开展不少于3种慢性病(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慢性支气管炎、肿瘤、骨关节病等)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对农村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中医药行为干预。
(二十九)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积极参与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六、提高中医药服务满意率和知晓率
7.新绛县中医医院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实施方案 篇七
施方案
为切实做好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工作,促进我乡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国中医药医政发〔2010〕46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标准的通知》(国中医药医政发〔2010〕47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标准的通知》(国中医药医政发〔2010〕48号)和《洋县卫生局关于做好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的通知》的要求,结合我乡实际,特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以促进我乡中医药事业全面发展为目标,将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发展基层中医药服务作为深化医疗卫生改革、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抓手,大力推动中医药继承与创新,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药服务能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基本医疗服务。
二、创建目标
总目标:按照《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标准》的要求,加强我乡中医药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管理,完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中医药基本条件建设和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乡(镇)、村两级中医药服务网络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健康
教育、传染病防治等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如期完成建设任务,促进中医药事业与我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通过创建活动,建立健全中医药服务网络,强化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能力建设,形成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将中医药服务有机地融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多个领域,全面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基本满足群众不同层次的健康需求,努力降低居民医疗保健费用,进而推动全乡中医药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一)镇卫生院建设目标
1.设置中医科和中药房,达到《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基本标准》要求。
2.设立1个中医诊室和1个其他中医临床诊室(包括针灸、推拿、理疗、康复、养生保健室等),并集中设置,在装修装饰上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形成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
3.中医药人员占医药人员总数比例不低于20%;能提供基本的中医医疗服务,在门诊、出诊、家庭病床等工作中运用中医理论辨证论治处理常见病、多发病。
4.根据中医临床诊室设置情况配备中医诊疗设备,包括针灸治疗床、推拿治疗床、推拿治疗凳、针灸器具、火罐、TDP神灯、中药雾化吸入设备、刮痧板、电针仪、艾灸仪、智能通络治疗仪、颈腰椎牵引设备、中药熏蒸设备等,至少配备三种以上中医诊疗设备。
5.设置中药房,配备中药饮片柜(药斗)、药架(药品柜)、调剂台、药戥、电子秤、消毒锅、标准筛等,配备中药饮片不少于300种;提供煎药服务。
6.门诊中医处方(包括中药饮片、中成药和中医非药物疗法)数占全院处方总数比例不低于30%。
7.能应用中医药康复手段,结合现代理疗方法,对中风后遗症、肢残等疾病进行康复治疗。
8.开展中医体质辨识服务,根据居民不同体质开展健康指导,并在居民健康档案中予以记录。
9.安排专人负责对村卫生室开展中医药技术业务指导,定期对乡村医生进行培训。
10.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每年提供不少于4种有中医药内容的文字资料,播放不少于2种有中医药内容的音像资料;宣传栏每年至少有4次中医药健康教育宣传内容;每年至少开展1次公众健康中医药咨询活动;每年至少举办4次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引导农村居民学习和掌握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和方法。
11.积极运用中医药知识和方法(包括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食疗药膳、产后康复等),开展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等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以及孕期、产褥期、哺乳期保健等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
12.针对农村老年人、妇女、儿童以及亚健康人群等重点人群制定中医药保健方案,指导开展具有中医药特色的食疗药膳、情志调摄、运动功法、体质调养等养生保健活动。
13.运用中医药知识和方法,开展不少于3种慢性病(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慢性支气管炎、肿瘤、骨关节病等)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对农村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中医药行为干预。
14.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积极参与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二)村卫生室建设目标
1.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以中医为主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
生。
2.至少配备电针仪、TDP神灯和中医治疗包(箱)(内含针灸器具、刮痧板、罐具、艾条等)等中医诊疗设备。
3.配备中药饮片不少于100种,中成药不少于50种。
4.中医处方(包括中药饮片、中成药和中医非药物疗法)数占处方总数比例不低于30%。
5.每个村卫生室采取多种形式举办中医药预防保健科普宣传,每年不少于4次。
三、主要任务
(一)学习国家政策:组织卫生院所有人员及辖区村医学习《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国发(2009—2011年)、《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工作管理办法》(国中医药医政发(2010)46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标准》(国中医药医政发(2010)47号、《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10—2011年)等国家关于中医药工作方面的政策。
(二)贯彻落实扶持中医发展政策。制定并落实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对中医工作政策倾斜力度,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用于中医药工作。在中医药诊疗设备、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将中医药诊疗服务纳入工作考核,形成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合力。
(三)加强农村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加强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规范基层医疗机构中医科、中药房规范化设置,完善中医诊疗设备、中药饮片配备,加强对村卫生室的中医药基础设施建设和业务指导。
(四)加强农村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有计划地组织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人员不定期去市、县医院、中医院参加培训和进修学习,争取三年内所有村医和镇卫生院临床医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参加上级医院培训。镇卫生院至少有两名中医执业医师或助理医师,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有一名以中医为主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发挥中医医院作为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有计划地组织人员学习中医药适宜
技术推广培训、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临床类别医师中医知识技能培训。注重培训的正规化、系统化。开展《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培训,以提高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中成药应用水平,使临床类别医师和以西医为主的乡村医生培训率达到100%以上。
(五)加强农村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镇卫生院能提供基本的中医医疗服务,在门诊、出诊、家庭病床等工作中用中医辨证论治处理常见病和多发病。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在门诊中医处方(包括中药饮片、中成药和中医非药物疗法)数占全院处方总数比例不低于30%。组织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临床类别医师学习推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一册和第二册系列丛书,推广临床简单、安全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中成药合理应用知识,并重点向中医类别医师和以中医为主的乡村医生推广针灸、刮痧、拔罐、敷贴、推拿、熏洗、耳压等临床常用的中医药适宜技术。
(六)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组织乡卫生院所有人员和村医学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和《四郎乡卫生院传染病防治预案》,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服务,乡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医务人员能运用中医药理论知识吗,在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食疗药膳、运动锻炼等方面,对居民开展养生保健知识宣教等中医药健康教育,并积极开展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临床实践研究和不断探索总结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传染病的方法和规律。
(七)提高中医药服务满意率和知晓率。农村居民中医药常识知晓率不低于90%,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内容知晓率不低于85%,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满意率不低于85%;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中医药人员对中医药相关政策知晓率不低于85%。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1年2月到3月)
成立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镇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工作动员会,下发《检查评估细则》,与各村卫生室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进展计划。
(二)建设达标阶段(2011年4月到8月)
各单位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完善各项建设,确保10月底完成各项达标建设任务。
(三)自查评估阶段(2011年9月)
组织人员进行评估,自评合格后向县卫生局提交审核申请。
(四)评估验收阶段(2011年10月到11月)
10月份,迎接汉中市卫生局、省中医管理局督导审核;按照省、市督导审核意见,查漏补缺,积极迎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集中检查评估。
附:四郎镇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领导小组
组长:孙文庆
成员:杨 涛杨小红 周文学 孙建民 白海明 韩道元 陈 芬四 郎 乡 卫 生 院
8.新绛县中医医院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实施方案 篇八
服务中心示范区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专家: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我中心全体职工对各位领导、专家莅临检查我中心的创建工作表示热烈欢迎!下面我将我中心的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我中心在省、市、区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区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开展了“创建全国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示范区”活动,在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内容的指导思想下,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着力发展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区各项关于扶持和发展中医药工作的政策和制度,加强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做好中医药在重大疾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方面的突出作用,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辖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一、中心的基本情况介绍。
中心全称为榆阳区青山路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于2007年11月,由区中医院部分转型改建成立,隶属于榆阳区卫生局,属公益事业单位,与榆阳区中医院资源共享。中心服务面积6.5平方公里。辖6个社区居委会。服务总户数25374户,人口53200人。中心现有职工20名,中医药岗位人员占30%,90%以上专业技术人员经过系统的社区卫生服务相关岗位培训。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要求,设置了全科诊室、中医诊室、预防接种室、妇幼保健室、健康教育室、康复理疗室、健康信息室、观察室、残疾人康复训练室等,中医特色专科有中医脾胃科、中医理疗科和中医哮喘科。与区中医院资源共享的科室有中西药房、药库及中医保存和煎药室、放射科、检验科、心电B超室等,共享的医疗设备有CT机、X光机、彩色B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心电监护仪和动态血压监测仪等,中药房备有中成药品种不少于180种,中药饮片350种。中心覆盖常乐路、建安路社区,下设保宁路、文化路、柳营路、福安路社区卫生服务站。
二、加大对基础设施、基本设备的投入,强化服务网络的软硬件建设。
中心成立以来,在市、区卫生局的领导下,坚持求真务实、稳步推进,严格按照中、省、市出台的各项文件的要求,开展标准化建设工作并充分利用与区中医院资源共享的优势,突出中医药文化氛围。
先后由政府投入建设资金180余万月、设备资金30余万元。历时一年半,全面完成了标准化建设和基本设备的投入。对中心及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基础设施要经过改造建设,达到统一标准、统一设置、统一标识、统一工作规范。在将服务网络建设成为配置合理、功能完善、管理规范、适应居民不同需求的社区卫生服务新体系的同时,突出体现中医药特色和文化氛围。
三、认真开展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和政策落实工作。
(一)开展创建工作以来,榆林市委、市政府及区委、区政府前后出台了众多的关于扶持中医药发展的规范性文件,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的同时,在全区乃至全市掀起了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按照上级要求,中心及时成立了“青山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具体实施方案,同时每年都以红头文件下发各科室、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做到做到项目分解到科、责任落实到人。
(二)严格按照创建要求,规范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以推行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为切入点,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基本服务和技术操作要做到规范统一。严格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国中医政发[2010]46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标准的通知》(国中医药政发〔2010〕48号)的要求开展中心及各站科室设置,人员及技术资格准入管理,确保我中心各项工作高效推进、规范有序运行。
(三)认真贯彻落实政府医保、合疗及药品采购“三”统一政策,积极把中医药饮片、中成药、中药注射制剂等费用纳入到报销范围,并将比例提高5%,同时将针灸、按摩、推拿、药物熏洗、拔罐等非药物治疗也积极纳入报销范围,并将比例提高10%。
通过这些政策的落实,客观上也提高了中心的中医药特色氛围、医务人员开展中医药服务的积极性和中医药服务对患者的吸引力。
四、加快中心中医药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质量。
(一)为加强中医类别全科医生、护士、公共卫生人员的培养,中心以区卫生局下发的三套《基层中医药适宜建设手册》系列丛书为教材,通过开展医、防、保、健康教育、卫生管理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中医类别全科医学培训,以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中医全科医学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要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比武、岗位练兵活动,使医务人员的中医药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明显提高。努力造就一支以中医类别全科医师(或系统掌握中医药知识的全科医师)为骨干的高素质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每年开展内部培训4次,从而加强医务人员中医药能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
(二)充分利用“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扶持中医药发展契机,大力加强中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中医类别全科医生、社区护士、预防保健人员招录、招聘力度,缓解中心人员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对新进人员加强中医药知识的岗前培训。为做好中医类别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中心每年送出培训3人次,通过与区中医医院的帮扶机制,开展以区中医院为培训基地的培训工作,全面实现了全员基地培训。
(三)加大中医药人才引进力度,提升所需中医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吸引、录用中高级职称中医类别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充实中心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为加强科技创新和学科建设,中心将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政策支持和制度倾斜,为着力引进高级中医药卫生人才,促进卫生工作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创造条件,返聘退休人员2人,聘用中医专业技术人员4人。通过骨干培养、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等多种途径,全面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升中心中医药医疗技术水平。
五、深化内涵建设,突出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功能中的作用。
为努力促进预防、保健、康复、医疗、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服务功能全面突出中医药特色,使“小病进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更加完善,使大多数社区居民能够获得安全、经济、有效、便捷的服务。
(一)中心通过建立健全辖区居民健康档案中医药特色内容,加强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在完善信息科基础建设的同时,利用网络资源,将现有的健康档案和各项、各类表格逐步加人中医内容,其中必须包括望、闻、问、切四诊资料,进一步融入中医体质辨识内容,提供中医体质养生和个性化指导,进而开展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医疗服务。
(二)在计划免疫和传染病防治等疾病预防控制方面积极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参与的服务;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加强重大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充分发挥中医药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继续保持传染病低发水平,加大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结核病、性病等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人群预防传染病中医药知识知晓率;使宣传覆盖面要达到90%,居民知晓率达到80%以上;为加强中医药参与的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中心建立和完善了具有中医药内容的各项应急预案,建立统一领导、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工作机制;每年加强应急队伍的培训1次,组织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流行病学、应急处置的模拟演练1次,全面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三)注重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以高血压、慢支、糖尿病为重点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全面开展慢病管理,将实施常见慢性病社区中西医结合综合防治规范化管理作为社区卫生的重点工作。全面落实对高血压、糖尿病、慢支等常见慢性病人群实施社区中西医结合防治的规范化管理,强化常见慢性病人的健康中医药管理和非药物干预管理,同时有效降低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目前中心管理糖尿病患者1201人,管理高血压病患者1115人,管理慢支患者2000人。
(四)把中医药适宜技术引入孕产妇、儿童保健的系统管理工作中;中心大力运用中医药开展医疗和保健服务。日常诊疗工作中,做到能用中药的不用西药,逐步扩大中医药服务领域,同时做好妇幼中医药卫生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工作。充分利用 “三八”妇女节、“六一”国际儿童节、“母乳喂养宣传周”、“世界艾滋病日”等节日和宣传日,大力宣传妇幼卫生法律法规及婚前保健、母乳喂养、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等中医药科学知识,进一步提高妇女儿童的健康保健意识,目前管理孕产妇231人,每年开展中医药诊疗活动一万余人次,每年开展活动4次。
(五)在指导伤残人员进行功能锻炼和康复训练活动中全面开展中医特色全方位服务。
(六)加强中医精神卫生工作,规范社区精神病人的管理。加大免费中医药服务力度,增加免费中医药服务次数,大力开展社区精神病人中医康复活动,使辖区精神卫生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目前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19人。
(六)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在每日中医门诊量占总门诊量50%的同时,积极开展家庭巡诊、出诊、护理和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管理等基本医疗服务。让居民的基本健康需求能在社区得到较好的解决;进而充分利用与区中医院共享资源的优势,积极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优势,满足不同人群的医疗保健需求。
(七)加强在社区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促进活动、举办医疗保健知识讲座、发放健康教育处方等多种形式方面,利用各类宣传日,开展多种形式中医药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突出宣传中医药知识,增强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深入开展中医健康干预行动,探索以中医药健康促进和行为危险因素干预为主要技术手段和工作内容的慢病综合干预措施,每年开展中医健康教育讲座4次,开展中医健康促进活动2次、开辟中医药健康教育宣传专栏5期、发放中医健康教育处方12种近万余份。
(八)充分利用中医药内涵,创新服务模式。
中心全面推行了居民健康责任医师签约服务模式,强化中医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建设,在继续推行主动服务、上门服务的工作模式的基础上,强化全科医师责任团队中医药化建设,以居委会为单位,中心及各服务站组建了6支全科医师责任团队,成员至少5人,其中必须包括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要求覆盖率达到100%,并逐步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活动中包含中医药服务。实现中医药服务网络化、责任网格化、管理信息化。真正建立“分片包干、团队合作、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基本实现每位居民都拥有自己的中医药家庭医生和具有中医特色的电子健康档案。
(九)深化运行机制改革,用制度激励工作人员积极开展中医药服务。
在积极推进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同时,中心建立了具有生机、活力的推进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工作的绩效考核制度,在用人机制和分配激励机制的高度上突出体现扶持中医药适宜技术发展思路,吸引优秀的中医药医务人员到我中心工作。
(十)不断完善和畅通与上级医院的业务合作和病人转诊机制,建立合同式的双向转诊制度。
通过签订合同,完善双向转制度,建立了与区中医医院合作的制度化,在积极开展双向转诊工作中,通过区中医院的疗效和中医药人性化服务,突出中医药特色。围绕中心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建设,进一步夯实了基础性工作,利用优势,以点带面,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医特色。通过双向转诊,充分利用辖区及周边中医药资源,建立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培训基地,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医药知识及技能培训,全面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能力。
(十一)制定辖区居民适宜的《中医保健方案》。
中心在区卫生局组织的专家组的指导下,通过认真的社区居民健康状况、生活方式、健康需求的调查,做出了初步的社区卫生诊断,并依此制定了辖区的《中医药保健方案》,内容包括“高血压病中西医结合防治一体化及菜单式服务项目”、“糖尿病中西医结合防治一体化及菜单式服务项目”、“慢性支气管炎中西医结合防治一体化及菜单式服务项目”、“老年人中医药保健方案”、“妇女、孕产妇中医药保健方案”、“儿童中医药保健方案”、“亚健康人群社区中医药保健方案”、“中医体质分类辨识方案”、“中医体质养生保健方案”、“中医防治‘非典’方案”、“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通过这些方案的实施,大大提高了辖区居民的健康水平,同时也更加增强了社区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信任度。
六、配合职能部门,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参与环境整治,扩大中医药文化氛围和社会影响。
中心中医药工作人员,积极利用中医药有效手段,配合街道办事处和各职能部门,参与对市容环境、城中村及区间结合部卫生、集贸市场卫生、环境保护、公共场所及饮用水卫生、食品卫生、除四害、社区和单位卫生等方面的综合治理活动,并建立了长效机制,在巩固和扩大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同时突出体现了中医药的文化氛围和社会影响。中心每年开展上述活动至少3次,尤其在开展城市清洁日和爱国卫生月活动中,充分发挥了中医药作用,推动了爱国卫生各项工作深入开展。
七、切实做好中心中医药对各站的支援工作
认真贯彻区卫生局关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下设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日常业务管理和指导精神。按照全区统一要求,开展中心中医药对各站的支援工作,建立中医药人员交流、培训和业务协作的长效机制,将中心中医药专家资源和技术引入到下设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等多种慢性病的协作管理机制。提高中心和站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满足社区居民的中医药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并深受社区居民欢迎。
八、通过创建活动,进一步提升中心各项服务工作的满意度,深化医德医风建设。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在医疗卫生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医疗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坚强保证。创建活动中,围绕“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多次开展中医药专家义诊活动、中医药工作者社区咨询、宣传活动、创中医名科、名医等活动,广泛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将结果纳入考评,与绩效考核紧密结合,并将发挥中医药特色项目纳入“三好一满意”活动中,有效促进医德医风建设工作。创建以来,中心共有三名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产生优秀团队一个(保宁路社区卫生服务站)。
通过开展“创建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活动,使我中心面貌焕然一新,业务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我们发现开展创建活动以来,我们虽然单个处方收入减少了,但是中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大家都觉得发展中医药事业有奔头,越干信心越高、热情越高,在创建过程中省、市、区各级党和政府对我们给予了高度的关怀和支持,省卫生厅多次派出专家督导组来我中心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市、区卫生局对我中心的创建活动进行了大量投入,区卫生局多位领导来我中心蹲点包抓,使中心全体职工更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了创建全国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工作的坚定性和自觉性,进而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扎实工作。恳请各位领导、专家对我们的创建工作多做指导,多提宝贵意见,无论批评、表扬我们都将真诚接受,认真总结,保持优势和成绩、整改问题和不足,力争紧跟全区创建步伐,不拉全区后腿,为我区创建成功做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9.中医先进单位创建工作总结 篇九
创建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单位工作总结
根据我县创建省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的安排部署,我院于2009年初开始创建省级农村中医先进县工作。近三年来,我院在县卫生局的具体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医药法规及中医工作政策,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努力发挥基层中医特色和优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卫生服务的需求,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现将我院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工作总结如下:
一、创建工作开展情况: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为了扎实搞好我院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创建开始我院就成立了以李永成院长为组长、医院相关人员为组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医院一把手亲自抓,成员具体抓,上下配合,齐心协力,确保创建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顺利开展。
(二)制定创建工作计划,落实各项工作措施
为了确保创建工作圆满顺利完成,创建初期我院结合实际制定了《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实施方案》、《中医药人员培训计划》。通过三年的工作,逐步完善了中医科工作制度和中医药人员工作职责。每年初有工作安排,年底有总结,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有序地推进创建工作。为了确保创建工作一举通过验收,今年2月份组织人员赴陇县中医医院、东南镇卫生院学习借鉴他们的创建经验。规范基础资料的收集。
(三)完善中医设施,提升中医服务能力
依据农村中医先进县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建设标准,结合我院中医科目前的设施,积极筹集资金12万元,改建了中药房、中药库房、中药煎药室房屋。购置粉碎机、空调、冰箱、不锈钢中药柜、电脑、打印机、牵引床、中药熏蒸床等硬件设施。使中医科设置规范、布局合理;增添了针灸、康复理疗设备,筹建康复理疗科,并在2012年1月正式开展业务。进一步完善针灸科设施,扩大针灸适宜技术业务范围,推动了中医特色科室的建设。
(四)加强中医业务知识培训
按照每年初的工作安排,与医院各科室及村医签订目标责任书,每季度组织医院及辖区内的乡村医生学习中医药、中医适宜技术等知识,每次学习有讲稿、有记录、学习完毕后有考试资料。经过学习培训,医院工作人员及村医均能巩固、掌握中医药知识,熟练中医适宜技术操作及适应症,从而提高了他们的中医药业务水平。
(五)狠抓医疗文书书写的管理
加强门诊病人登记和门诊病历书写工作,认真按照项目填写,进一步规范中西药处方书写,严格执行处方书写规定,项目填写齐全。中医科门诊中医治疗率达到86%,门诊登记书写合格率达100%。住院病历书写规范,开展中医治疗记录完整,病房中医参与治疗率达36%以上,住院甲级病历率达到90%以上。每季度组织医院中医工作领导小组下乡对村医的中医工作进行监督指导,每次检查都明确指出各村存在的问题,责令及时改正,并与每考核相结合。达到了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
(六)严把药品质量关
不折不扣的执行药品“三统一”对购进药品实行药剂科主任、养护员、二人验收入库,有专业药学人员检验质量。对中药饮片 按照三三四的规定进行养护,药品品种齐全,基本能保证临床使用,确保了用药安全有效。中药饮片达到315种,中成药品种达到216种。
(七)普及中医健康教育,营造良好的中医氛围
在医院的围墙、门诊大厅、住院部、村卫生室诊室等醒目位置张贴具有中医特色的养生格言。电子显示屏播出常见病的中医保健,养生等内容。从而使广大群众对中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就诊过程中更容易接受中医治疗。在慢性病的预防方面,利用每次随访的机会对查出的慢性病患者进行中医预防指导,累计发放健康教育处方5000张。
二、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为了确保创建工作能够顺利通过验收,卫生局邀请省市专家对我院的创建工作进行督查指导。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资料收集不完善(缺乏图片资料)、整理不规范。
2、中医处方书写不规范,中药饮片处方占处方总量的比例偏低,对非药物治疗处方未进行统计;
3、缺乏上级医院对基层医院治未病的督导培训资料。医务人员对适宜技术掌握不熟练。
针对上述问题,我院将不折不扣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1、对所有资料进行重新整理、完善,规范化装订;
2、加强医务人员适宜技术培训,尤其是实际的临床操作。
3、加强医疗文书书写,规范处方书写、不合格处方谁书写由谁负责改正,药房人员要把好关不合格处方拒绝调配,如不按照规定执行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院将严格按照要求,加班加点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确保我院的创建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为我县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先进单位工作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凤州中心卫生院
10.新绛县中医医院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实施方案 篇十
今年是中心创建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关键的一年,经过几
个月的努力,我中心在区卫生局的领导下,按照全国社区中医药先进
单位建设标准,积极筹备,层层落实,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成立组织,狠抓落实
中心成立了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领导小组,由中心
主任黄芳为组长,中心副主任奚晓华为副组长,成员有孟丽亚、沈莉、陈范理、李娟、鲁伟、殷晓。小组成员明确责任,任务落实到人,分
工负责,定期汇报工作完成情况,创建工作稳步推进。
二、加强中医科和中医康复理疗科建设和管理,充分利用中医药资源
中心围绕中医药先进单位创建工作,安排了专人整理和收集创建
资料,目前各类资料正在延续汇总之中。规范了中医药诊疗常规,充
实了中医科人员,并规范制定中药房的各项管理制度。前来寻求中医
药治疗的患者较前大幅增加,使我中心就诊的患者中中医药治病的比例达30%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加强中医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居民中医知识知晓率。
我们多次开展了中医药健康知识科普宣传,利用挂横幅、下社
区、开讲座为广大群众宣传中医药知识。同时对老年人宣传养生保健
知识;对慢性病患者进行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知识的宣传;对孕产妇
及婴幼儿进行中医保健和科学喂养等知识的宣传。并出中医健康教育
宣传栏4期,使广大群众对中医药的知晓率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中医诊疗水平.组织全体职工进行了中医药知识培训,学习了中成药的临床应用,中医体质辨识,中医基础理论等内容。以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和特色,提高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应用,不断提高中医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症的能力。
为确保创建成功,在现阶段创建工作的基础上,需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政策法规和《评估细则》学习。要组织医务人员进一步加强对社区中医药相关政策和《评估细则》的学习,中医、临床类别医师作为重点人员必须做到人人掌握了解。
2、中心装修设置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在装修装饰上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
3、尽可能多地开展中药、针灸、推拿等适宜技术,把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贯穿到医疗、预防、康复、保健全过程,丰富中医药服务内容。
4、规范中医病历和处方书写。中心将根据《江苏省中医病历书写规范》的要求严格组织培训、规范使用。
5、加强社区宣传,提高居民知晓率。进一步加强中医药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努力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文化氛围。积极运用现代传播手段,通过制播科普录像、开展科普讲座、中医团队进社区、进家庭以及义诊等多种形式普及中医药常识,切切实实提高社区居民对中医药知识的知晓率和中医药服务满意率。
6、完善和充实资料。根据创建标准进一步细化充实创建资料,逐条对照,逐项充实。做到资料汇集整洁美观、内容详实清晰、支撑材料丰富多样。
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是中心一项系统工作,中心树立了大局意识,加强信息沟通和交流,中心上下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完成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先进单位工作的准备。
广瑞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