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市部半年工作总结(精选10篇)
1.门市部半年工作总结 篇一
2014年上半年厦门市住宅房地产市场背景分析
2013年中央工作会议定调2014年经济工作,继续强调经济工作‚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推进利率市场化;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继‚国五条‛后,厦门市出台实施细则加码,从严限购政策,政策实施效果不甚理想;年末调控政策持续收紧,以平抑市场预期。
2013年住宅市场持续火热,整体市场表现为供不应求,价格持续攀升。2013年厦门全市住宅总供给量约400万㎡,总销售量约为449㎡。其中思明区供给量为34万㎡,同比下降28%;成交量43万㎡,同比下降30%;均价为29247元/㎡,同比上涨30%。湖里区供给量为55万㎡,同比下降7%,成交量为65万㎡,同比下降8%;均价为26786元/㎡,同比上涨20%。集美区供给量为161万㎡,同比上涨20%,成交量为170万㎡,与上年基本持平;均价为13227元/㎡,同比上涨24%,为岛外区域最高。海沧区供给量为49万㎡,同比下降16%,成交量为49万㎡,同比上涨29%;均价为12924元/㎡,同比上涨17%。同安区供给量为43万㎡,同比下降4%,成交量55万㎡,同比上涨31%;均价为9229元/㎡,同比上涨23%。翔安区供给量为58万㎡,同比上涨29%,成交量为67万㎡,同比上涨5%;均价为9892元/㎡,同比上涨8%。
成交价格方面,总价在200万以下房源共成交292万㎡,占比66%。另外,房价上涨不断增加购房成本,总价100万以下的产品比例不断下降,总价100-200万的产品成交比例持续上升。
全市商住住宅可售存量持续低位。至2013年底库存量为255万㎡,出清周期仅为6个月;岛内主要集中在五缘湾和湖边水库片区,岛外主要集中在集美新城和同安环东海域片区。
2014年房地产‘继承式’调控基调与收紧的信号,房地产市场调控将迎来市场化长效机制;厦门调控有加码可能。基于当前厦门供不应求形势严峻,高地价倒逼房价上涨压力突出,岛外一线片区发展
逐步成熟,土地稀缺,2014年价格将持续看涨。
2.门市部半年工作总结 篇二
1“十二五”土肥工作取得的成效
1.1 全面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全面推动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全市的推广普及,共采集分析土壤样品66 82个,进行分析化验43余万项(次);开展田间“3414”试验及校正试验680个,举办示范田及示范样板1 520个;开展技术培训1 420场(次),发放技术培训资料270多万份,培训农民28万人次;设计施肥配方211个,发放施肥建议卡16万份,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达到184.13万hm2以上,为全市农民共计实现节本增收12.3亿元以上。
1.1.1 增强农民的科学施肥意识。
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取样时跟农户进行交流,开展肥料配方小区试验,举办“百千万工程”进行配方肥应用示范展示,加上全方位的宣传、培训和特色服务的展开,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100%,技术指导到位率达75%以上,农民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有了新的认识,对科学施肥重视程度明显提高。
1.1.2 肥料施用比例趋于合理。
各种肥料品种的使用统计情况直接反映了施肥结构的变化情况。
由表1可知,“十二五”期间,荆门市投肥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氮、磷肥投入趋于合理,钾肥投入缓慢增加,配方肥、复合肥用量增加近100%,N∶P2O5∶K2O投入比例为1∶0.52∶0.35,化肥当季利用率达34%。根据初步统计,201年,全市配方肥、复合肥销售24万t,应用面积38万hm2,占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5%以上。
1.1.3 摸清全市土壤养分情况。
全市66 826个土样的化验分析和野外调查结果显示,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上升2.05 g/kg,上升了8.8%;土壤全氮平均含量上升0.29 g/kg,上升了23%;土壤有效磷平均含量上升2.8 mg/kg,上升了35%;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下降15mg/kg,下降了11%。另外,微量元素缺乏面积在扩大,程度在加深。
(t)
1.1.4 开展特色定向服务。
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单位积极为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开展特色定向服务,收到良好效果。京山县服务“国宝桥米”、沙洋县服务“洪森天利”、荆门市服务“兴农公司”、掇刀区服务“民峰油脂”,在为企业提供科学施肥技术支撑的同时,让农民感受到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带来的实惠。
1.2 初步形成国家、省、地、县4级土壤监测体系
全市建立了62个土壤地力监测点,其中国家级点个,省级点3个,市级点6个,县级点52个,初步形成了国家、省、地、县4级土壤监测网络,每年上报监测点数据资料。其中有40个县级监测点建于2009年,国家级监测点已经建立15年以上。
1.3 配方肥下田服务示范网络建设取得成效
自2011年以来,荆门市大力开展“配方肥直供服务示范网络项目”建设,2013年底已建成乡镇智能配肥终端19个、配方肥直供点60个、配方肥服务超市22个、农企对接配方肥企业直供模式7家,年直供配方肥2.1万t,服务农户5.2万户,覆盖耕地面积4万hm2,每年可实现节本增收2 150万元。
1.4 科研合作得到长足的发展
近几年,荆门市土肥站与中国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广泛开展土肥试验示范合作,合作数量之多、规格之高、效果之好均创历史之最。主要试验有“江汉平原棉花—小麦轮作周期中氮磷钾肥分配定位试验“农田土壤养分信息化管理技术及区域性作物推荐施肥系统研究试验”“973小麦减施增效多点位示范试验”“冬油菜施肥效果、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及推荐施肥量研究试验”等2013年,973项目“肥料养分持续高效利用机理与途径试验又落户荆门市,该定位试验设6个研究课题,连续实施5年。
1.5 开展全市耕地地力评价工作
以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取得的数据为基础,结合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的图件和数据成果,在科研院所的支持下,通过确定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确定评价单元并赋值、建立评价模型等步骤,完成耕地地力评价、编绘耕地地力等级图、土壤养分图等数字化图件。对全市耕地地力进行全面科学合理评价,将为荆门市科学合理施肥、耕地质量建设、种植业结构调整、优势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长期科学指导。
1.6 有机质提升项目建设成效初显
“十二五”期间,荆门市辖钟祥市、沙洋县、京山县和掇刀区相继实施国家有机质提升项目,累计推广秸秆腐熟还田7.33万hm2。推广农作物秸秆腐熟还田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节肥75 kg/hm2,节本增收975元/hm2,土壤有机质提升2.5 mg/kg,项目实施范围内焚烧秸秆现象明显改善,秸秆还田率达到95%。
2“十三五”期间土肥工作思路
2.1 围绕土肥项目建设促长效机制建立
“十二五”期间,荆门市土肥项目建设数量多、力度大覆盖面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和一大批技术成果。虽然项目工作任务完成得出色,但推进工作的长效机制并未形成,一旦项目终止,大多数工作将无法继续进行。“十三五”期间在做好土肥项目建设的同时,相关部门主要考虑土肥技术推广的长效机制如何建立,确保这项基础工作不掉队、不断档。首先要储备技术人才,建立符合发展需要的新时期土肥技术队伍;其次要争取充足的资金保障,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没有创收职能,各级财政必须给予足够的财力保障第三要建立贯穿上下、不留死角、稳定高效的土肥技术推广体系。
2.2 围绕《湖北省耕地质量保护条例》贯彻促耕地质量提升
《湖北省耕地质量保护条例》已于2014年2月1日正式施行。围绕《条例》的贯彻实施,建立耕地质量监测预警体系,动态掌握全市耕地质量变化情况,做好预测和预警工作;大力开展耕地质量管理执法,打击破坏耕地质量和污染耕地的违法行为;开展补充耕地质量验收评定,遏制以次充优、占肥补瘦、表土浪费等现象发生;依法开展耕地质量修复和培肥,为耕地质量建设吹响冲锋号,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产品安全搭起保护伞[3]。
2.3 围绕配方肥下田示范网络建设促科学施肥转型升级
配方肥下田示范网络建设是推进配方肥下田的一项综合举措,通过组建企业直供模式、乡镇智能配肥终端、配方肥服务超市和配方肥直供点等方式将配方肥下田的推力整合起来。土肥技术部门围绕示范网络开展宣传培训、取土测土、技术指导、试验示范引导、专家系统开发应用、媒体推介等全方位服务。通过配方肥下田达到优化投肥结构、提高化肥利用率、节本增收、减少浪费和降低污染等综合效益,有效推动全市科学施肥转型升级[4,5]。“十三五”期间,巩固发展企业直供模式和配方肥超市模式,大力推进乡镇智能配肥终端加配方肥直供点模式,计划全市新增10~15个乡镇智能配肥终端,实现重点乡镇都有智能配肥服务网络覆盖,网点数达到35家以上,配方肥下田示范网络服务农户10万户以上,覆盖耕地面积8万hm2以上。
3“十三五”期间土肥技术革新方向
开展秸秆还田技术研究,研究解决秸秆还田适宜量、调节碳氮比、秸秆腐熟剂高效应用等问题;开展经济作物施肥体系研究,建立适宜当地的蔬菜、瓜果、果树作物施肥专家系统,为经济作物科学施肥提供依据;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与地力培肥研究,解决农业废弃物资源有效利用和中低产田地力培肥问题,使荆门市高产田比重提高10个百分点达到45%;开展干旱条件下节水节肥模式研究,应对日益严重的干旱气候对农业生产产生的不利影响。使田间水分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达到40%;开展有机农业生产植物营养问题研究,为有机农业发展提供增产增效途径;开展缓控释肥应用与推广,为日益发展的轻简化栽培提供较好的肥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周建华,代小军,肖习明,等.荆门市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24):303-304.
[2]袁艳,杨生华.芜湖市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成效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19):266,269.
[3]郑向阳.阜阳市测土配方施肥服务现状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0(4):27,58.
[4]王丽,贾明英,任玉彪.四子王旗测土配方施肥现状与发展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2):96-97.
3.半年总结——中国星际2这半年 篇三
星际2国服未开时,Edison就带着Loner和路飞两位选手亲临韩国GSL,为了就是让国手“走出去”。如今近4年过去了,国服在线人数半死不活,“走出去”的梦想在过去三年间依旧未能实现,xigua和Macsed参加过一次GSL,接下去几年间,xigua、macsed、Toodming等人虽然出国参赛几次,但成绩并不理想。除却2011WCGxigua的亚军外,中国选手在世界级大赛的成绩寥寥,以“凄惨”评价并不过分。
当然,中国选手没有国际比赛成绩,在世界范围内其他国家的成绩也很差。毕竟星际2被韩国人统治也不止这一年的事了。不过,在2014年前半年,中国国手开始了走出去的热潮,其中Toodming多次出国参赛,并在6月的红牛杯中取得8强的不错成绩。IEM深圳站中,虽然这不算是“走出去”的比赛,但这史无前例的大牌来临中国,JIM战得4强一个席位,可谓喜中之喜,算是近年来中国星际2的顶峰成绩了。
下半年随着WCS世界总决赛的进行,相信中国选手会更多的走出去。
比赛不多
2014上半年,世界范围内比赛如火如荼,中国的比赛依旧稀少。
ECL等邀请赛还在坚持着,而失去了WCG这样的大赛,星际2必须在中国再寻出路才行。遗憾的是,同以往几年一样,中国成立一个如同GSL、SPL这样的大赛,这无疑会对中国星际2的新人培养制造难题。
JIM已经从一个新人选手晋级为世界级选手,XiGua已经初现疲态,与他同岁的Macsed也似乎有些巅峰滑落——换个角度讲,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星际2巅峰状态选手仅剩JIM和Toodming,新人何在?这个问题同中国星际2比赛过少无疑息息相关。
干死黄旭东!
随着LOL解说们一个个都“发迹”了,星际2解说们也无奈的没有肉松饼可卖。但如今的星际2解说们无疑都已经有了自己的“信迷”圈子,这里面以星际老男孩最为典型。小色、JOY、91举办的智商杯的收视率甚至比GSL都要高,而他们平时解说的其他比赛也最为具有魅力。“干死黄旭东”已经成为了目前网络最为流行的词语之一,笨哥和Loup组成的“笨狼”组合也越发谐星——解说们的明星化兴起来了。
2.1版本带来新活力
解锁全部自定义游戏,游戏大厅全免费,更多更新鲜的体验……2.1版本确实是有史以来星际2最让大家惊喜的更新,可是,这一切是不是来的太晚了一些呢?
星际2如今已经从一款付费月卡式的游戏演变为买一赠十的“类免费”游戏,可是该如何改变,才会使得群众基数质的增加?这是一个久远的问题,明年,虚空之遗的到来是否可以解决,这一切还是一个未知数。
P IMBA中国选手最受益?
众所周知,中国是神族大国,从星际1时期就是如此,PJ罗贤等人手中的神族均创造了中国选手最好成绩。到了星际2时期中国选手xiaot、Macsed为首的神族大军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主力,而如今在大环境下神族IMBA的前提,中国选手更受益?其实并不然。
虽然从目前来看JIM中国选手成绩最好的,但Toodming、xigua等人的成绩也很稳定。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人族的情况一直不容乐观,国内的一线选手仅剩xy鸟哥还在保持,Loner似乎不复当年之勇,中国人族还需加油……
4.影楼门市11月份工作总结 篇四
十一月份工作总结
忙碌的一个月过去了,上个月的月末我们立下了店庆活动的承诺,40万的前期业绩是我们共同的目标,我的个人目标任务是60000,这些是我们想都没敢想的,但是经过我们的努力,我们兑现了自己的承诺,虽然一个月紧张而又忙碌,但我过得是很充实的,在工作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这个月我们分成了两个家庭作为竞争对手,在十一月份仅有的28天时间里,我们积极配合我们家长的工作,做好电话营销,追踪老顾客,利用同行礼来吸引老顾客介绍新顾客,抓住每一个新顾客…
27、28号我们在千羽千寻举办的两周年店庆活动,举办的是非常成功的,也很隆重,记录我们这两年来成长的过程,也记录了我们格林人在这两年里的不懈努力…
转眼间,我融入这个集体已经快将近半年了,对于我个人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突破,自己一直在学习中不断努力的进步…我很荣幸能参加到格林童趣两周店庆活动中,也很高兴为这次活动献上自己的一份力,更值得庆祝的是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我们格林童趣也迈上了更高的台阶…
在过去的这个月中自己在诸多方面还是不太理想,这个月比较忙
碌,由于自己没有更恰当的做好工作安排,没能及时整理并通知客人,所以自己更要做好这方面工作,避免这些客怨的发生…
十二月份工作计划
十二月我们仍然要努力工作,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公司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平台,我就更应该在此基础上再加油,再努力…加强学习,加强业务能力,积极进取,付诸于努力工作的实践中…
门市部:XX
5.2011年海门市安监局工作总结 篇五
今年以来,海门市安监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加强安全监管,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时刻牢记做好安全工作是构建和谐海门、进军基本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强基础、抓重点,重监管、促长效,推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一、全市安全生产形势
今年以来,我市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31起,同比下降2%;死亡人数132人,同比下降2.2%,(其中道路交通事故118起,死亡118人;农房建筑事故3 起,死亡4 人;工业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发生安全生产事故5起,死亡5人;建设施工(含建筑施工、城镇拆迁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事故5 起,死亡5 人)继续保持安全事故总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的平稳态势。
二、亮点工作
今年以来,市安监局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安全监管的新机制、新方式、新手段,确立了“常规工作抓好落实、重点工作抓好提升、创新工作抓好出彩”的工作思路,开展了四个层面十四项创新工程,到目前为止已有十项创新工程在国家级报刊上介绍经验,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南通市上半年安全生产考核中,海门市各项重点工作推进位居各县区前列,今年已有一项工作国家试点,两个工作经验全省推广,三个南通市局来海召开现场会。
(一)一个国家试点
受国家、省局委托,今年我局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对木质家具制造行业试点发放职业卫生许可证,率先推出了《海门市木质家具制造行业试行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的指导意见》,对我市木质家具制造企业试行发放全国首张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受到了国家、省局的高度关注并多次前来调研。
(二)两个全省推广
一是职业健康“123”监管模式全省推广。4月11日,海门市安监局作为基层单位代表在全省职业卫生监管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并受邀参与了省安监局有关职业健康监管方面相关制度和规范性文件的制订,“123”监管模式全省推广。7月21日CCTV-4《中国新闻》栏目中专题报道了我市职业健康监管“123”工作。
二是说理式阳光执法经验全省推广。市安监局推出说理式阳光行政执法以来,全市没有发生一起安全处罚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听证案件,市安监局被评为全省安监系统唯一的省级依法行政示范单位,省安监系统行政执法先进单位,我市的说理式阳光行政执法得到了省安监局领导的高度评价,在全省安监系统会议上进行经验交流并且在全省安监系统推广。
(三)三个南通市局来海召开现场会
1、行政执法全程监督现场会。为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维护生产经营单位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今年年初,市安监局推出了《海门市安监局行政执法案件全程监督制度》,2 对安全生产违法案件实行从立案到结案的全程监督。同时行政执法实行安全隐患事前告知、行政处罚事前约谈、整改处罚之后回访的三阶段监管。今年6月28日至6月29日,南通市局来海召开现场会,分别模拟听证会现场、隐患事前告知、处罚事前约谈、处罚之后回访等各阶段工作让各县区同志现场观摩,同时展开案卷互评,在全南通大力推广我市行政处罚全程监督的做法。
2、南通全市安监局长现场会。8月份,南通市安监局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各县市安监局主要领导在我市召开现场座谈会,南通市局局长倪建明对我市安全生产工作给予高度肯定,认为我市安全生产工作定位高、措施实、监管新、效果好,在南通全市具有引领作用。
3、南通市依法行政现场会。10月份,南通市来海召开全市依法行政现场会,海门安监局作为省级依法行政示范点在会上作交流发言,介绍了海门安监局总结深化说理式执法后推出的说理式阳光执法的经验,受到了与会单位的高度评价。
三、全年安全生产工作
今年以来,我局在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创新监管举措,加强责任落实,强化日常监管,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确保了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继续保持总体平稳。
一是以“三级预警约谈”为抓手,突出安全生产责任落实。目前我市已基本形成市级、部门乡镇、行政村的安全生产“三级 3 责任”网络体系建设。今年,我市推出了“安全生产三级预警约谈”,通过对一些乡镇(园区)、部门和企业的预警约谈,切实提高了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工作责任心,有效地推动了各项安全生产重点工作的落实。我市的三级预警约谈机制也受到了国家安全生产报、新华日报等主流媒体的关注,并专题报道了我市的做法。
二是提炼核心价值理念,强化安监队伍建设。今年,我局开展“海门安监队伍素质提升工程”,通过演讲比赛、赴扬州茱萸湾拓展训练等手段,提炼出了安监系统“安全为天、服务为本、创新为魂”的核心价值理念,解决了安监干部为谁做、怎么做、做什么等一系列问题,提高了安监队伍的工作激情和创新意识。同时以“基层安监所规范化建设细胞工程”为抓手,通过“三个加强”,即加强业务培训力度、加强爱岗敬业教育力度、加强绩效考核力度,把每个基层安监所、每个安监人员都当成一个细胞,激发出每个细胞的最大活力,让每个细胞能够健康的发育、壮大,同时又规范每个细胞的行为,从而使基层安监队伍在日常安全监管中做到“五个覆盖”,即:力量全覆盖、责任全覆盖、制度全覆盖、检查全覆盖、执法全覆盖,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有效开展夯实了基础。
三是以点带面,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取得实效。社区是最基层的组织,今年我们把创建南通市级安全社区当成是切实夯实基层安全基础的工作来抓,结合社会管理创新这一平台,通过提高认 4 识、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完善机构、凝聚力量、整合资源等手段,有效地开展了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在八月份南通对我市安全社区创建工作进行的考核验收中,我市三厂镇厂南村和青龙港村、临江新区稻香村、海门镇海南社区、正余镇邢柏村、刘浩镇头甲村、悦来镇信民村、常乐镇如意村等八个行政村顺利通过验收,数量位列南通各市县首位。
四是狠抓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严厉打非工作。到目前为止,我市已完成二级隐患挂牌督办单位2家,三级隐患挂牌督办单位35家,完成了南通市政府下达的考核指标。在挂牌督办单位隐患整改过程中,我们注重提前介入,了解隐患整改的进度、各项整改工作的节点以及在整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需要有关部门进行现场指导,对隐患整改单位整改不及时的实施约谈。目前2家二级挂牌督办隐患已整改完毕(三厂镇敬老院、海门市银海桥),35家三级挂牌督办隐患已全部整改到位,今年以来全市共发现一般性安全隐患2781条,已整改2776条,整改率达98%。同时,充分发挥安委办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综合协调作用,开展了“安全专项行动”、“安全执法月”等活动,通过部门联动,对事故频发、隐患突出、非法违法行为屡禁不止的地区、行业和企业实施重点打击,依法严惩一批严重非法违法行为。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共成立检查组92个,检查企业(场所)1320个,打击非法违法生产建设行为115起(包括道路交通中的重点违法行为、建筑、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场所,其中对德胜白炭黑印 5 染助剂厂、海门市江心沙忠军建材门市部按照要求进行了取缔)。
五是深入开展重点行业安全专项整治。继续在道路交通、消防、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等9个行业开展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今年以来,召开专项整治牵头部门联席会议三次,专题协调会六次,协调解决了家用液化气安全、混凝土泵车高空作业、百盛小商品市场等相关问题。同时,充分发挥市安委办的协调作用协调各牵头部门按照 “责任要明确、措施要有力、隐患要消除、安全要保障”的总体要求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成效明显。在我局主抓的危险化学品和作业场所职业危害两个专项整治方面,我们注重实效、狠抓落实,切实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危险化学品安全方面,对化工生产企业监督检查84家次,发出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39份,排查治理隐患300余条;检查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25家次,发出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2份,排查治理隐患27条。已查办、查实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4起,罚款18.5万元。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方面,我局实施了职业健康“123”监管模式(即一档两证三机制),推动全市职业健康监管工作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123”监管模式全省推广。目前,我市150家重点企业作业场所职业健康实现“6个100%”。全市涉及职业危害的507家企业已全部完成网上申报。完成职业性体检人数3759人、职业危害检测41家、职业危害现状评价6家。
六是推动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再上新台阶。我们把安全标准 6 化工作作为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的重点来抓,在化工、船舶、冶金、钢丝绳、机械、非煤矿山等行业中全面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坚持安全标准化工作与“1+3”安全监控体系有机结合、与企业基础工作同步进行、与管理创新紧密联接,确定了全面性、技术性和兼容性的标准化标准,推动了工作的有效落实。目前,全市共有28家危化品生产企业(占总数86%),5家烟花爆竹批发企业,2家非化工企业通过了南通市安全标准化(规范化)考评,另有16家非煤矿山通过了县级安全标准化考评。我们力争通过1—2年的努力,使全市130家机械、冶金、化工、纺织等行业的规模以上企业达到安全标准化水平。同时成立了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化工、机械、木质家具等七家安全生产理事组,充分发挥其在推进企业安全达标升级、提高企业安全本质度中的作用。
七是深化企业安全评估及分色监管工作。目前我市已基本完成2011年工业企业安全生产评估信息采取数据的调整和上报工作,今年共评估生产型企业1861家,其中A类企业92家、B类企业1492家、C类企业251家。同时认真开展分色监管工作,按照行业特点、企业的危险源多少、安全管理难度和社会影响面等,将企业分为红色、橙色、蓝色三个监管等级。经过乡镇上报,安监局审查,初步确定了红色企业38家,橙色企业54家,蓝色企业344家。目前,共检查红色企业24家,橙色、蓝色共企业326家,共发现安全隐患416条、整改416条,整改率达100%。7 同时,为有效增加监管人员对企业面上情况的掌握,有力推动各项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我局制作开发了《海门市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基本信息管理系统》,全市各乡镇(园区)所有企业基本情况、安管人员、重大隐患部位、联系方式等均可以在海门安监局网站上进行查询。
八是严格危险化学品行政许可。今年以来我们严格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凡是由安监局实施的安全许可,均严格按照国家安监总局8号令的要求,由企业提供详实的书面材料,组织3名以上专家进行审查,整改后经专家确认符合要求,报经局领导批准才予以许可。同时为服务搬迁企业,在每个安全许可实施阶段,均主动联系企业负责人和经办人员,告知办理程序和主要事项。今年以来共办理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4项,试生产方案备案5项,竣工验收3项;参与由南通市安监局组织的英力科技、慧聚药业等安全许可审查6余次。
九是加大宣传报道和安全培训力度。今年以来,在全国各类报刊、媒体上发表通讯、信息共计279余篇,其中国家级135篇、省级27篇、南通市级117篇,共计得分2662分,在南通各县市区遥遥领先。为了宣传安全生产工作、扩大安全知识宣传面,我们创办了《海门安监人》(每月一刊),主要宣传我市安全监管动态、工作经验介绍、通报全市安全生产形势、对外宣传法律法规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在省、南通市都有很大影响。在今年的安全生产月活动中,紧紧围绕“安全责任,重在落实”这 8 一主题,开展了“八大”活动,提高了社会各个层面的安全意识,推动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筑牢了安全生产“第一道防线”。同时,通过海门市安全教育培训中心这一平台,着重抓好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培训,今年以来,我市共举办各类安全知识培训班7期、参训人数1000余人。
十是实施“六六六”全民安全文化工程。今年,我市通过对安全文化的深层次探讨,开始实施“六六六”全民安全文化工程,计划从2011年开始利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集中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构筑“六大阵地”、开展“六进活动”、建设安全文化“六大项目”,提高全民安全素质,形成“安全海门”文化建设基本框架。目前,安全文化一条街、安全文化广场、安全文化主题公园等正在实施过程中。
6.门市部半年工作总结 篇六
1.1
依据《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标准(2012年版)》(卫疾控发[2013]3号)[1]、《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13版)》和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软件的简介及数据填报说明[2]。
1.2 方法
由天门市卫计委统一组织各市级疾控专业机构填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绩效考核》直报数据表由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专家组对直报数据进行评审,现场计算得分。将审核得分导出后,对资料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评估结果
2.1 工作总体水平
2012年天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绩效考核自评得分1589分,与上一年相比,综合评价得分增加了6.79分,变化幅度为0.43%。
2.2 实现指标目标值情况
2.2.1 区域指标实现指标目标值情况
18个区域考核指标中,2011年度实现目标值的指标数8个,占指标总数的比例为44.44%,平均完成度为67.06%;2012年度实现目标值的指标数11个,占指标总数的比例为61.11%,平均完成度为81.41%。
2012年度与2011年度相比,区域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实现目标值的指标个数增加了3个,平均完成度上升21.4%。
2.2.2 机构指标实现指标目标值情况
101个机构考核指标中,2011年度实现目标值的指标数72个,占指标总数的比例为71.29%,平均完成度为77.71%;2012年度实现目标值的指标数77个,占指标总数的比例为76.24%,平均完成度为82.99%。
2012年度与2011年度相比,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实现目标值的指标个数增加了5个,平均完成度上升6.79%。
2.3 机构指标评估分析与评价
2012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职责履行情况的绩效评估结果如下:
就指标的平均完成度来看,疾病预防与控制、信息管理、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综合指标等指标相关工作有所上升。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指标相关工作有待加强。
就指标实现目标值情况来看,疾病预防与控制、信息管理、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综合指标等指标相关工作有所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指标相关工作仍有提升空间。
3、总体评价
2012年天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绩效考核自评综合得分1589分,与上一年相比,综合评价得分增加了6.79分,增加幅度为0.43%;2012年度区域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实现目标值的指标与2011年度相比(11/8)个数增加了3个,平均完成度(81.41%/61.11%)上升21.4%;2012年度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101个指标中实现目标值的指标与2011年度相比(77/72)个数增加了5个,平均完成度上升6.79%。综合得分、区域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实现目标值的指标与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实现目标值的指标个数及平均完成度均较上一年度有较大提高,根据以上结果显示天门市疾控中心在综合得分、区域及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较上一年度工作质量有所提高。
经过近几年的绩效考核工作经验与教训的积累,认识到绩效考核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形成了以绩效考核为中心,开创了以绩效考核统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新局面,形成了干部职工精神风貌高涨,创先争优意识不断加强,业务技能与执行力不断增强,工作质量不断加强,工作效率显著提高的可喜局面[3]。在工作上积极探索、认真谋划、精心布置、科学实施、全力推进,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疾控事业的发展。
摘要:目的:为了解我市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工作,推进疾控工作规范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方法:由各疾控机构填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绩效考核》直报系统,将审核结果导出后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2年天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绩效考核自评综合得分1589分,与上一年相比,综合评价得分增加了6.79分,增加幅度为0.43%;2012年度区域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实现目标值的指标与2011年度相比(11/8)个数增加了3个,平均完成度(81.41%/61.11%)上升21.4%;2012年度机构痰病预防控制工作101个指标中实现目标值的指标与2011年度相比(77/72)个数增加了5个,平均完成度上升6.79%。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结果分析
参考文献
[1]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技术指导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标准[M].2012.
[2]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工作指导组.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操作手册[M].2013.
7.厦门市退休干部管理工作暂行规定 篇七
【发布文号】厦府[1990]综103号 【发布日期】1990-06-06 【生效日期】1990-07-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厦门市退休干部管理工作暂行规定
(1990年6月6日厦府〔1990〕综103号)
一、一、为加强退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保障退休干部的合法权益,根据省政府闽政办(89)30号文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暂行规定。
二、二、本规定适用于本市党政机关、群众团体、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集体所有制单位中的国家退休干部以及外地区来厦安置的退休干部。
三、三、市人事局下设退休处(退管办),县、区、局都应成立相应组织,把退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并有一位领导分管此项工作。县、区人事局下设退休干部管理服务办公室,配备专职干部1-3人(列事业编制);主管部门和基层单位以及市直机关需要配备专(兼)职管理干部的,其专职干部人员编制附后,乡、镇、街道可聘请退休干部义务协助做好管理服务工作。
四、四、本市退休干部,以单位管理为主,应根据系统或单位特点建立适合退休干部活动的组织;外地区来厦门安置的退休干部,以县、区人事局或乡、镇、街道管理为主,可根据居住地点划分成立活动小组。
五、五、各单位应把退休干部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做为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退休干部原工作单位负责退休干部政治、生活待遇的落实,指导和组织他们参加各种形式的活动。
六、六、退休干部管理机构的主要任务。
(一)应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干部退休工作的方针、政策,结合实际制定退休干部管理服务细则。负责宣传、表彰退休干部的先进事迹,总结退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经验。
(二)负责干部退休手续的审核和办理。根据条件,接收办理外地区退休干部来厦安置工作。
(三)负责收缴、掌握和使用退休干部活动经费。
(四)协助原单位做好退休干部丧事处理和遗属生活困难的补助工作。
(五)注意调查研究,多办实事,反映退休干部的合理意见和要求,协同有关部门解决好退休干部的实际问题。
(六)做好退休干部管理的基础工作,通过填表造册,建立退休干部名册和专业档案,摸清退休干部健康状况,愿望要求,继续发挥退休干部的作用。
(七)会同各级离退休职工联合会,做好以下工作:
1.经常走访、了解退休干部的思想和生活情况,配合原单位搞好日常管理工作,按有关政策为退休干部解决实际困难。
2.因地制宜,建立退休干部活动场所,积极组织退休干部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
3.组织身体健康、热心服务的退休干部从事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
(八)各级退休干部管理部门,日常工作要做到积极、主动、热情、周到、经常督促、检查退休干部两项待遇的落实。
七、七、经费来源和标准。本市退休干部活动经费根据厦人〔89〕42号通知规定,按退休干部数每年每人暂提取48元,单位留用30元,上缴主管局12元,市退休办6元。外地区来厦安置的退休干部经费按市政府〔86〕综324号文规定,由原单位一次性缴交500元改为1000元,其中60%拨给县区退休干部管理部门使用。
八、八、活动经费主要用于聘请退休职工参加管理工作的补贴和订阅报刊、杂志、节日座谈、慰问、探病、组织参观学习、开展文体活动,以及活动场所的零星购置和管理工作的必要开支等。经费当年节余可跨使用,但必须要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或发给个人使用。
九、九、建立县以上干部定期阅文制度,请市、县、区和主管部门按规定给退休干部发放学习材料,定期组织退休干部听取有关报告和文件传达,对分散安置在农村的退休干部,可定点、定时集中阅读学习材料。
各单位应主动热情地关心退休干部,做好节日慰问和住院探视工作,对退休干部中的具体困难,切实帮助解决。
十、十、落实好退休干部的各项生活待遇。
(一)退休干部应享受国家和省市规定的退休费和退休补助费,以及各项生活补贴,即按原单位在职干部的标准提取福利费,享受粮副食品补贴、特区补贴、洗理费、书报水电补贴、防暑降温费等非生产性福利待遇,退休费不是我市发放的外地来厦安置的退休干部,其非生产性福利待遇标准由原地区决定和支付。
(二)对退休干部的住房要本着与在职干部一视同仁的原则,由原单位负责安排,单位分配新住房时在同等条件下要优先安排缺房或紧房的退休干部。
(三)退休干部的医疗保健待遇,应按单位在职干部公费医疗的规定执行。
(四)县、区、局直属部、委、办正职以上干部,退休后各单位应按在职同级干部的标准,保证他们急、重病、急事和参加重要活动的用车。他们在职时宿舍原装有普通电话的,可继续保留使用,电话费每月由单位报支15元,超过15元以上由本人负责。退休干部去世后原装电话应协商处理(可按现行安装费用七折转让家属使用或撤掉)。副职以下退休干部急、重病住院,单位要安排用车。
(五)可适当组织退休干部参观学习活动,本着就地、就近、少批量、短时间的原则进行,一般不组织跨省参观学习。
(六)退休干部去世后的丧事处理、丧事补助、家属抚恤和遗属生活困难补助等,由发放退休费的单位按在职干部去世的待遇执行。十一、十一、各单位应注意发挥退休干部的作用,支持他们从事一些技术开发、咨询、讲学、写作、翻译、改善机关后勤服务以及社会公益方面的活动。十二、十二、退休干部自荐或受聘、承包、租赁、领办各类事业,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政策、法令,按中办发〔88〕11号文件规定,自觉向工商税务部门申请办理营业执照,严格履行合同,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依法照章纳税。十三、十三、本办法从1990年7月起执行。
8.厦门市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意见 篇八
教学是学校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为了加强学校的教学管理,扎实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福建省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工作意见。
一、教学组织
(一)学校(含农村中心校建制的)要建立由校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所组成的教学管理系统,全面计划、组织、指挥、调控、检查和总结学校的教学工作。
(二)校长是学校教学管理系统的核心,是学校教学工作首要责任人,负责统一决策、管理全校教学,统筹协调教学工作与学校其它工作的关系。校长、主管教学副校长要履行以下职责:
1.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学校教学管理的各项规定,坚持依法行政,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2.一切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从学校实际出发,确定学校教学指导思想,组织制定学校教学近远期发展规划、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措施,并组织实施。依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下发的课程计划、工作计划和校历,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学校月和周工作计划表、课程表、教师任课安排表、作息时间表,安排学校日常工作,并做好指导、检查和总结。
3.组建教学研究机构,建立并完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针对学校教学实际问题,确立校本研究课题,充分发挥教师个人自主钻研、自我反思、教师集体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专业引领在教学研究中的作用,组织全校教师开展理论指导下的教学研究。平均一学期校(或学区)内听课总量不少于30节(要有听课笔记),每周至少参加1次教研组活动,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全校性教学研究、交流、展示或研讨活动。
4.健全以校为本的培训制度,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根据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和教师队伍的实际,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种业务进修和培训活动。每学期至少举办1次教育理论专题学习。培训内容要有针对性,培训形式要有灵活性和实效性。要有计划地培养教学骨干和青年教师,使学校各个学科都有水平较高、群众公认的学科带头人。
5.规模较小或基础较薄弱的学校,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存在困难的,应积极与周边学校或中心校联合,组成“教研修”校际共同体,制定合理有效的教研培训计划及相关保障措施,发挥中心校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发挥校际共同体的互助、互补作用。
6.依据教学常规要求,制定具体的教学工作质量标准。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检测等工作提出明确的行为指标和量化要求。依照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工作质量标准,对学校整体教学工作和教师教学情况进行检查。要善于发现和总结教学工作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对教学状况和质量进行诊断,提出改进意见。
7.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每学期召开1次以上学生座谈会,及时了解学生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要求;每学期有针对性地向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教育;每学期举办1次学生“学习成长记录袋”的交流展示或比赛活动,营造健康的校园学习氛围。
8.加强学校图书室建设。建立健全图书资料借阅制度和阅览室开放制度,保证学生每周至少到阅览室阅读1次,每学期至少借阅2册以上图书,保证教师有较充足的教学借阅资料。建立班级图书角(箱),并提倡学生自己管理图书。有条件的学校可在走廊等处设立开放阅览书架。
还没条件建立学校图书室、阅览室的,必须建立班级图书角(箱)或积极争取社会公共图书馆在校内设立流动图书室,保证学生每周有专门的时间在班级或流动图书室阅读报刊、书籍,保证每生每学期轮流阅读2册以上图书;必须专人管理教师借阅资料,明确规定借阅制度,保证教师充分利用学校有限的图书资源。
要利用橱窗板报,推荐新书,积极开展校园读书活动。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读书笔记或读书心得交流会、故事会等活动,推动师生读书活动的广泛开展,为学生养成喜爱阅读的良好习惯奠定基础。
9.严格按照市教育局公布的教材和教辅用书范围选用教材和教辅用书(练习册),所选用的种类与数量必须与市教育局规定一致。凡未经市教育局公布选用的教材、教辅只供教师参考,不得让学生使用。学校要配齐与教学配套的挂图、模型等直观教具,按照教学实际要求和国家规定标准,配足实验器材,鼓励教师和学生仿制、改制、自制教(学)具及实验器材,并充分利用。
10.加强信息技术设备以及软件的配备,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课程资源,大力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服务。
11.因地制宜,积极建设并充分利用学校体育、艺术、科技活动场所,保证活动时间,精心设计和组织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成长。
12.学校不得组织学生参加商业性庆典与演出活动,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不得随意接待参观、访问、会议以及参加其它社会活动而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学校正常工作。
(三)教导处是管理学校教学工作的指挥中心、信息中心和服务中心,具体承担着学校教学计划的组织实施、教学工作的指导检查等管理任务。教导主任、副主任应做好以下工作:
1.协助领导制定并组织实施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检查并及时反馈执行情况,每月进行一次总结。总结的形式由学校自定,但必须切实为改进教学工作提出科学依据和建设性意见。
2.协助领导严格执行省颁和市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课程计划,编好课程表和教师任课安排表,开齐开足课程。不得擅自增减课程和教学时数;不得挤占、挪用技能科目和非考试科目规定的课时;要保证各类课程(特别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音乐、美术、体育、科学等技能类、综合类课程)的实施。
3.协助领导抓好教学检查。①每学期初审查各学科教学计划,学期中或学期末检查教师备课、作业批改及导优辅差情况,并根据情况予以调控。②经常下班级听课,参加教研活动,调查、掌握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情况,做好调查研究记录,为分析和改进教学提供依据。③做好教学质量监控,利用随机抽样或单元、期末抽测等手段,分析教学状况,总结并改进教学工作。
4.整合教导处、教科室、教研组、备课组、课题组等力量,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学、直接服务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每学期校(或学区)内听课总量不少于40节(要有听课笔记及评价记录),定期召开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和课题组长会议、教学质量分析会,指导教研组、备课组、课题组开展工作,组织教师参加各种业务进修学习,营造好求真、务实、自由、融洽的教研氛围。
5.做好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建立、编辑和保管教学检测的试卷和成绩统计分析材料、学生学习成绩记录表和学籍卡、教师任课情况和业务评价材料、教学工作会议记录、各类公开课的教案及教学诊断意见等各种教学档案资料。
(四)教研组是学校教学研究的基层组织,教研组长是学科教学研究和日常教学工作的组织领导者,是教导主任管理学科教学工作的参谋与助手,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的要求,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并具体组织实施。
2.具体负责教研组日常教学研究工作。组织教师学习教育基本理论,参与教研课题方案的制定和实施。组织、指导教师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和学法,进行集体备课、教学分析与诊断,通过互相听课评课、组内观摩公开课等形式,各自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每两周至少安排1次教研活动。
3.协助教导主任做好各项教学检查、教学质量监控与考核工作。利用课堂诊断、抽样检测等形式,及时了解、掌握本学科教师的教学计划落实情况和教学常规执行情况,了解教与学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并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改进、完善教学工作。
(五)备课组是学校日常教学工作中最基层的教学研究组织,对日常教学影响最为直接。凡一个年级同一学科有2个或2个以上教师的成立备课小组,采取较为灵活的研讨方式,定时与不定时地开展组内备课活动,共同钻研教材、设计和改进教学方案、寻找解决教学难题的对策,并将教学教研中存在的难点、热点,整理上报教研组,以期学校整合力量共同解决。
二、教学实施
(一)备课 1.开学前一周,教师要根据已有的档案资料或向原带班教师尽量了解所教班级学生的学习基础,并对照各学科课程标准通读全册教材,系统而准确地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明确学生在本学期本学科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确定各单元教学重点和各单元教学目标与内容,制定学期学科教学进度计划,为真正依据课程标准,“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打好基础。
2.上课前一周,在掌握教材前后联系、了解学生已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精心做好每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和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具使用、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等。
3.教师备课应个人钻研与集体研究相结合,既要资源共享,又要发挥个人智慧。对教师个人已用的同课教案或网络教案,可以作为参考,但要结合不同班级学生实际及教学要求进行调整和完善,并以书面形式体现。
4.教案书写一般分为详案和简案。详案要根据课时教学目标确定每个教学环节的要求,写清每个教学步骤。在每个具体的教学步骤里,不仅要体现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同时要适当预测学生参与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以及教师应采取的相应对策。教案中还要设计层次性、针对性强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以及完整的板书设计,既面向全体学生又要重视学生个性培养,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简案要能根据课时教学目标,体现教学的基本过程,重点突出解决重难点的教学设计,其他教学步骤可以简化。
目前小学教师的任课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单一学科的专任教师,称之为专科教师;一类是以一门学科为主同时兼任其他学科的教师,称之为兼科教师。对两类教师的教案撰写规定如以下:
(1)专科教师
①承担一个进度(同年段)教学的教师:
小学高级教师,年龄在55岁以上的男教师和年龄在50岁以上的女教师,可写简案,但每个学期至少要撰写1篇详案;一级或一级以上职称且在本学科本年级曾执教两年以上的教师,可写简案,但每个学期至少要撰写2篇详案;其余教师一律要求写详案。
②承担两个以上进度(跨年段)教学的教师:
教师可选择一个年段按①的要求撰写教案,其他年段可写简案,但见习期教师一律要求写详案。
(2)兼科教师
教师可选择一个主要任教学科按专科教师要求撰写教案,其他学科可写简案并报教导处备案。
(二)上课
1.教学目标明确。教师在上课时要做到对课时教学目标心中有数,合理定位课时目标在整个学段中的地位和作用,能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课程目标有机地融入到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行为之中,并在每一节课结束之前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小结,梳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与学习目标达成情况。
2.知识传授正确。教师讲授的学科知识应准确无误,概念清楚,重点突出。要关注不同学生的差异,分别指导,分层要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学习或实践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3.方法科学有效。教师要根据学科教学目标和内容、学生实际和自身特点,科学地选择教学场地、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要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共享彼此的思考和经验,交流彼此的情感与体验,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或活动效率。
4.教学行为规范。教师要做到仪表端庄,举止大方;除与闽南文化相关的校本课程外一律用普通话上课,语言规范,语速适当; 板书工整,不写错别字,条理清楚;正确熟练地使用教学仪器和设备,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及安排实验活动程序,善于运用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严禁在学生中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信息。上课时不得无故离开教室,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严禁随意增减课时或者拖课、提早下课。实践活动中要采取规范化措施保证学生安全。
5.课后反思及时。一般每课时完成后,要针对教学效果、个人体会以及存在的问题,不拘形式、不限字数进行简要总结。在此基础上,每学期撰写1-2篇较高质量的教学后记进行交流,字数2000字左右。
(三)作业
1.精心设计作业。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精心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适合学生发展实际的内容。教师在布置作业之前,都要亲自研做一遍。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差异,有针对性、分层次地布置统一必做与自主选做的作业。适时适量地布置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具有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等多样化的课外作业。
2.作业量适当。要综合平衡并严格控制学生各科统一的作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以中等水平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为准,小学其他年级学生完成书面家庭作业的总时间不超过1个小时。
3.批改反馈及时。作业批改要及时,应标明批改日期,批改符号要统一、规范。一般作业(除作文、科学研究小论文等综合性大作业外)的批改反馈不超过2天,单元试卷批改反馈不超过3天,作文等综合性大作业的批改反馈不超过1周。必做的作业必须全批全改,选做作业的批改量不应少于总作业份数的1/3。每学期大作文不得少于8篇,可精批(通览后细改,加眉批和总批)与略批(通览全文,找出问题,写出评语)相结合,精批与略批轮换进行。小练笔、日记及科学研究小论文、综合性大作业,教师可视具体情况采取合适有效的批改方式。批改作业一律要杜绝形式主义,不准只批不改,更不得让学生代替批改,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的作业必须有重点地进行面批面改。
4.指导学生“独立、按时、整洁、规范”地完成作业。培养学生先复习,后作业;先审题,后解答的良好作业习惯。对学生作业的书写字迹,解题格式,图表绘制等都要提出规定性要求,明确完成标准,加强养成性训练。鼓励学生科学、自主、广泛地运用参考资料,培养发散思维,提倡一题多解。要培养学生自主检查、自主评价、自主订正作业的良好习惯。要鼓励学生建立互助、合作的良好学习关系。
5.要依照作业不同目标要求采取等第、简要评语等多种评价形式对学生的作业给予评定。作业评语要因人而异,不千篇一律;明确具体,不模糊笼统;以鼓励为主,不盲目批评。要及时做好作业讲评,分析问题原因,提出改正意见。发现学生作业中的独特见解,要给予充分肯定。要做好批改记录,把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作为评价学生平时学习成绩的重要依据之一。
(四)辅导
辅导的主要任务包括:指导学生自学,解答学生学习和作业中的疑难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消化课程内容,为缺课的学生补课等。辅导要坚持以下原则:
1.注重差异,分类指导。辅导与补课应根据不同的对象提出不同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要通过辅导,使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解决课堂遗留问题,完成保底性作业,查漏补缺,排除后续学习的障碍。通过选择性作业的指导,扩大优秀学生的知识面,发挥其优势特长,促进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
2.以个别辅导、分散辅导为主。对个别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的辅导,教师可采用答疑、补课、组织小组互助活动等形式进行。对于共性的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统一解答。
3.课堂教学是辅差导优的主阵地。对学习信心不足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课堂上要给他们多一份关爱,多一些读书、思考、答问、演练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不断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坚决杜绝挖苦、嫌弃、排斥和惩罚学生的现象。严禁有偿补课、有偿家教。严禁利用课外时间或利用拖课、挪课、加班加点集体补课辅导的做法。除寄宿生外,不得组织小学生晚自习。要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每天在校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时间总量不得超过6小时)。要严禁利用休息日、节假日、寒暑假进行学科类教学或集体补课辅导的做法。禁止学校鼓励或变相组织学生利用双休日、寒暑假在校内外的学科补习机构参加辅导。努力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三、教学评价
(一)学生发展评价
1.评价学生要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为指导,以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明确评价目的、内容,采用开放、多元、多样的评价方式(如单元考试、观察、访谈、问卷、课堂即时评价、特长展示、作业批阅、实践操作、社会调查、成长记录等),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的整体发展进行检测和评价。要淡化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发挥评价的激励、反馈、调整和改进功能。2.学科考试要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内容和对象,选择相应的考试方式方法,要充分检测学生各门课程各种能力发展水平;要加强日常以诊断为目的的随堂测试,依据教学需要由教师自主安排。阶段性测验由教研组自主安排,测验次数要合理控制。期末考试由学校安排进行。市、区、学区教研部门可采取抽考的形式进行教学质量监控,不得进行全区性统考。各中心小学(学区)、区教师进修学校、市教研室要加强考试命题的研究与指导,建立必要的审题制度以监控试卷质量;要加强口试、实践操作等其它考试类型的研究与指导,建立必要的审查制度以监控其有序有效进行。
3.学期末的考试科目为语文和数学,其他学科为考查科目。英语学科一年级起点的,一、二年级的期末或学年评价以平时的观察交流为主,辅以适当的听力考查,三、四年级的期末或学年评价以听力考查为主,辅以适当的书面测试,五、六年级的期末或学年考查可采用口笔试结合的方式;三年级起点的考查要求同上述三至六年级的评价标准。各学科考试后要认真做好质量分析,作为学生下阶段努力的方向。任何单位不得按考试成绩对学校、班级、学生排名次或分类编班,更不得作为评价学校、教师、学生的唯一标准。
4.每学期、学年结束时学校要对每个学生进行阶段性的评价。评价内容应包括各学科的学业状况和教师评语。评语应在教师对搜集到的学生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其他任课教师、学生、家长交流、沟通的基础上产生。评语应恰当运用描述性、鼓励性语言客观反映学生学习情况。
5.学生“学习成长记录袋”是学生自我成长过程的一种有效的评价方式。通过收集、展现学生学习中的进步和成就的具体实物、作品,呈现学生本人在学习方面的成长轨迹,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自豪感和努力的动机。要对学生“学习成长记录袋”的制作和材料收集、阶段小结反思进行指导。要体现实用、简便、高效的原则。要精心组织“学习成长记录袋”展示活动,与同学、教师、家长分享成长的快乐和交流成长的经验。
(二)教师发展评价
1.学校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要遵循科学性、客观性、激励性、导向性的原则,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让教师能从多渠道获得信息,以利于反思、调整、改进工作方法,加快专业发展。学校要把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发展水平、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等情况纳入教师发展评价的内容。
2.职业道德的考评。要求教师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惧进;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积极上进,乐于奉献;公正、诚恳,具有健康心态和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
3.专业发展水平的考评。主要从教师专业素养、教育教学能力、交流与反思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考评。专业素养主要考评教师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知识、教育科学知识、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专业进修学习结果等。教育教学能力主要考评教师准确把握课程标准,设计和实施教学方案,了解和尊重学生,善于灵活利用各种教育资源、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实践、创新、发展;考评教师管理班级、组织学生活动、做学生思想工作的能力等方面。交流与反思能力主要要求教师能积极、主动与学生、家长、同事、学校领导进行交流和沟通,对自己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实事求是的进行反思,并制定改进计划。科研能力主要考评教师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教学实践中碰到的问题的能力。可通过考查教师的教研专题性发言、案例自我剖析、评课、说课、撰写教科研论文以及教科研成果等综合评价教师的科研能力。学校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应当实行目标管理,建立健全教师业务档案,真实记录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
4.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的考评。教学行为考评主要对教师教学计划制定、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及评改、学习辅导、考试(考查)等一系列教学常规工作进行考评,对教师遵守教学行为规范的情况进行考评。考评要重创造性和实效性,力戒形式主义,要认真督促每一位教师上好每一堂课。教学效果的考评主要通过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查(即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来评估教师教学工作的绩效;还可以举行由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听课、评课、议课及教学反思等活动,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5.在教师发展评价中,各区、校可根据实际由教代会组织制定综合考评细则,以最大限度鼓励所有教师积极投入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6.教师发展评价应重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检查与指导相结合,把评价的立足点放在反馈、指导、改进、提高上,坚持评价的正面导向。
主题词:教育 教育常规管理 通知
9.门市部半年工作总结 篇九
开拓进取, 勇于率先。在全省只有武汉、黄石开展预拌砂浆推广工作时, 荆门市散办就开始着手准备相关工作, 在出台相关规范性文件, 起草荆政办发[2010]80号文件的过程中, 协同荆门市法制办、市住建委相关科室人员先后到武汉、黄石进行了学习调研, 还征询了荆门市质监局、环保局、公安局、交通局等部门的意见, 进行了多次修改。在起草荆建文[2010]64号文件的过程中, 荆门市住建委召集勘察设计科、建管科、招标办、市建管处、市场站等部门就如何综合协调、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砂浆“禁现”工作广泛征求了意见和建议。这两个文件的颁布执行, 明确了荆门市砂浆“禁现”的时限和范围, 规定了住建委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和义务, 架构了荆门市城区砂浆“禁现”的基本框架, 为砂浆“禁现”提供了政策支持。
在砂浆“禁现”伊始, 针对等待观望的较多、都不愿做第一个吃螃蟹的实际情况, 在了解到飞池砂浆有意投资这一项目时, 荆门市散办积极上门做工作, 全力配合, 促其尽快建成投产。经过多方努力, 荆门市第一家30万吨干混砂浆生产企业———荆门市飞池砂浆有限公司于2011年4月建成投产, 这为荆门市的砂浆“禁现”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1年12月, 针对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建设、施工单位认识不足、行动迟缓、现场搅拌砂浆现象严重、“禁现”不力的情况, 为切实加强预拌砂浆生产及使用管理, 确保预拌砂浆产品质量, 同时防止“一企独大”, 荆门市散办又邀请住建委领导实地调研, 与建管科、建管处、市场站等部门广泛沟通, 制定了《关于加强预拌砂浆生产及使用管理的通知》 (荆建文[2011]82号) , 就预拌砂浆生产企业设立、预拌砂浆质量控制、施工现场管理以及将预拌砂浆使用纳入综合竣工验收管理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 将使用预拌砂浆纳为办理备案管理的前置条件, 这在全省开创了先例。
多措并举, 扎实推进。为推广应用预拌砂浆, 禁止现场搅拌砂浆, 荆门市散办采取了多种措施。
一是广泛宣传, 提高对开展“禁现”的认识。2010年, 相关砂浆“禁现”文件出台后, 荆门市散办以刊载文件、答记者问、邀请媒体记者到生产企业参观报道等形式, 大力宣传开展砂浆“禁现”工作的意义和作用。与生产企业 (飞池砂浆有限公司) 联合在荆门晚报上开辟预拌砂浆宣传专栏, 连续刊登预拌砂浆相关知识的文章, 让人们逐步认识预拌砂浆, 接受预拌砂浆。2011年, 组织召开了全市预拌砂浆观摩及现场交流会, 邀请建设、施工、监理等60多家单位负责人参会, 专题宣传推介并观摩预拌砂浆的生产、使用。2012年, 在天鹅广场大型LED电子屏上做预拌砂浆公益广告, 让企业多次在电视媒体上进行产品宣传。同时, 经常不定期组织专班、专人上门向有关建设单位、施工企业及市民进行走访宣传, 发放《预拌砂浆法律法规规章政策文件选编》和《鲁班幻游散记》 (预拌砂浆知识手册) 等资料。2013年, 开展了以“发展散装水泥, 建设美丽家园;使用预拌砂浆, 优化人居环境;发展预拌混凝土, 提高工程质量”为主题的宣传活动。进入在建项目施工工地, 主动接受施工人员的咨询、意见和建议, 并紧扣治理雾霾主题向施工人员免费发放《鲁班幻游散记知识手册之PM2.5基础概念简介》。
二是依次把关, 合力推进“禁现”工作。为确保砂浆“禁现”工作的顺利开展, 荆门市散办在市住建委的大力支持下与相关部门设立了三道“防线”:在招投标环节, 规定凡是应当使用预拌砂浆的招标项目, 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应在招标文件中明确使用预拌砂浆;投标人应当参照预拌砂浆指导价将使用预拌砂浆的费用列入投标报价;在施工许可环节, 规定建设单位在办理《施工许可证》时, 须提供《荆门市建设工程预拌砂浆销售合同》, 督促建设单位切实使用预拌砂浆;在竣工备案环节, 规定市散办参与建设工程综合竣工验收, 并依照现场查验情况和实际使用预拌砂浆证明资料出具《建设工程使用预拌砂浆核验表》, 市住建委对核验不合格的不予受理竣工验收备案资料。从项目建设初始到竣工验收, 将“禁现”工作贯穿其中, 实行闭合管理, 起到了有效的保证作用。
三是加强预拌砂浆生产企业的管理。由于仅1家生产企业, 在推广应用过程中难免被指有“独家垄断经营”之嫌, 要求生产企业严把原材料进场关、生产过程控制关、事后产品出场检验关, 全过程、全方位质量控制;要求生产企业跟踪项目、贴心服务。
四是加强施工现场巡查力度。荆门市散办市场管理科的工作人员走访了中心城区所有建设工地, 讲政策、讲道理、转观念, 要求项目单位摒弃传统方式, 使用预拌砂浆, 2012年全年巡查88次, 2013年全年巡查144次。通过多方努力, 从2011年全年签订使用合同的有37家、签订合同总面积达92万平方米, 到2013年全年签订使用合同的有88家、签订合同总面积达309.54万平方米。
规范管理, 提供保证。为确保砂浆“禁现”工作扎实推进, 荆门市散办做到:
严格预拌砂浆企业管理, 为砂浆“禁现”提供有效保证。鉴于混凝土“禁现”的成功经验, 荆门市散办对预拌砂浆生产企业提出了总量控制、合理布局的总体要求, 准备预批3家生产企业。在目前只有一家企业的情况下, 要求市建设工程造价站会同物价部门定期发布预拌砂浆价格指导信息, 根据原材料价格合理确定产品价格并信息公开, 并要求企业严格自律, 规范经营, 完善服务, 向服务对象讲解使用预拌砂浆注意事项, 及时解答项目建设方、施工方等提出的各种问题, 示范操作、培训工人, 切实让项目负责单位感受到使用预拌砂浆后的高效、便捷、节约, 要求生产企业适应市场、不断完善。及时反馈预拌砂浆使用项目单位相关信息, 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修订相关配方, 改进生产工艺, 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 在产品使用中出现问题时, 技术人员要及时上门, 分析解决问题, 消除隐患。
10.厦门市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篇十
管 理 暂 行 规 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管理,确保我市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持续健康发展,结合我市工作实践并综合有关管理办法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 本暂行规定适用于经厦门市人事局考核并推荐上报后批准成立的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第三条 厦门市人事局所属的厦门市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为市博管办),负责本市企业博士后工作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二章 设 站 企 业
第四条
设站企业应积极主动地与高校、科研院所联系,根据双方学科、专业及工作实际,建立长期或单项的合作关系。
设站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应以高水平的研究项目为合作基础,相互支持,分工合作,共同做好企业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招收、管理等工作,共同协商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培养方案,保证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培养质量。
第五条 设站企业须立足于自身实际,制定具有较高研究水平和较好市场前景并符合企业发展实际需要的博士后研究项目规划,报市博管办备案。
第六条 设站企业须对博士后申请人选的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和已取得的科研成果进行科学评议,择优录用;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要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严格把好进口关。
设站企业应根据拟开展的博士后研究项目,认真制定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招收计划,并于每年六月中旬前报市博管办审核。市博管办根据设站企业博士后工作开展情况及对博士后研究项目的投入情况等,可对博士后招收计划进行调整,并以此编制预算。
第七条 招收博士后须经市博管办审批,进站前由设站企业报送以下材料:
1、厦门市企业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审批表;
2、《博士后申请表》复印件;
3、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
4、全国博管办或博士后工作试点省市介绍信复印件;
5、《企业博士后研究项目立项表》;
6、《企业博士后研究人员审查意见表》;
7、《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科研人员登记表》;
8、工作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流动站三方协议书。第八条 设站企业须根据博士后研究项目配备相应的课题研究小组,既有利于博士后研究人员开展工作,也有利于企业内部人才的培养及企业科研能力的提升,保证企业科技创新的连续性。第九条
设站企业须保障对博士后研究项目的资金投入,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及生活条件,博士后在工作站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由设站企业与博士后在聘用合同中约定。
第十条 设站企业应制订博士后工作管理规定,由一名领导分管企业博士后工作,并落实管理部门及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日常管理及服务,报市博管办备案。
第十一条 设站企业应加强对博士后研究人员科研工作及其他方面的考核,考核结果报市博管办,并存入博士后个人档案。
企业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期满,博士后流动站和工作站联合组织有关专家对其进行出站考核,出站考核的主要内容:
1、研究成果的学术水平;
2、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工作表现和解决实际问题及组织管理的能力。以上三个方面可根据研究项目、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等情况的差异有所侧重。
设站企业可依据相关规定制定本单位博士后出站考核标准,报市博管办备案;企业博士后研究人员出站材料报市博管办备案。
第十二条 设站企业于每年一月中旬将本单位上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总结、课题进展情况及经费使用报告分别一式三份报市人事局、市科技局及市财政局审核。
在单项课题完成后,设站企业应及时将课题研发总结报市博管办备案。第三章 博 士 后 研 究 人 员
第十三条 博士后研究人员应遵守设站企业和设立流动站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严守协议的各项规定;应按照国家规定和设站企业的要求严守企业的技术秘密及商业秘密。
第十四条 博士后研究人员应按与设站企业签定的研究计划开展研究工作,如遇特殊情况需要改变研究计划,须征得设站企业同意。
第十五条 企业博士后研究成果应按照国家知识产权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及三方协议的要求,公正、合理地处理其权益归属。
1、企业博士后研究工作一般由设站企业提出研究项目、提供项目经费和日常经费,企业博士后研究人员主要在设站企业完成研究工作,其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原则上归设站企业。
设站企业和设立流动站单位如共同合作完成企业博士后研究项目,或设立流动站单位有阶段性成果转让,则双方应预先明确企业博士后研究成果的归属和分享办法。
2、企业博士后研究成果为职务研究成果,企业博士后研究人员按有关规定享受应有的权益。
第十六条 博士后研究人员接受流动站、工作站及市博管办的考核。
第十七条 博士后在站期间,连续请假或脱离岗位半年以上者,工作站可终止其工作。
对不适宜继续做博士后研究工作的,设站企业可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劝其离站。
第四章 经 费 管 理
第十八条 市人事局、市科技局与市财政局是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资助经费、博士后生活津贴预算、发放及管理的主管部门。
第十九条 设站企业使用资助经费应实行专款专用、设立专门会计科目核算的财务管理办法。
第二十条 市政府给予每个新设工作站资助经费200万元,主要用于建站后同研究项目(或课题)有关的设备购置费、能源材料费、试验外协费、资料印刷费、租赁费、差旅费、鉴定验收费等,其中用于改善博士后办公及生活条件(如博士后办公室装修、购买空调、电脑、生活设施、办公用具等)的费用不能超过10万元。
市博管办不定期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资助经费进行专项审计,市人事局、市科技局及市财政局对资助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第二十一条 设站企业须根据科研项目规划编制资助经费使用计划,明确使用年限及项目,报市博管办备案;对经费计划要求变更的,须经市博管办审核同意。
第二十二条 市政府资助经费分两次拨付。首次拨付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筹建完成、博士后已进站工作、科研课题已启动后,由设站企业将建站报告、资助经费使用计划及申请拨款报告报市博管办审核,情况属实的拨付首期资助经费100万元;待科研课题取得实质性进展后,由设站企业申请,经市博管办审核,情况属实且首期资助经费使用合格的,再拨付资助经费100万元。第二十三条 市政府资助的经费,应在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后五年内按规定使用完毕。
使用完毕后由设站企业对该资助经费进行清理,并委托注册会计师进行专项审计;设站企业将资助经费使用总结报告及审计结果报市博管办;市人事局会同市财政局、科技局对其进行审核,符合使用规定的费用,准予冲销资助经费;形成固定资产的,准予转增资本公积金。
五年内未使用完的,由市博管办负责收回剩余资助经费,继续用于对新设博士后工作站的资助。
第二十四条 市政府补助进站博士后每人每年5万元生活津贴,由博士后个人支配,期限两年,延长不补,博士后生活津贴每半年发放一次。
博士后生活津贴的发放程序:博士后进站后每工作半年,填写《厦门市企业博士后研究人员阶段考核表》;经工作站考核合格,报市博管办审核;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凭人事局关于审核合格的公函及《厦门市企业博士后研究人员阶段考核表》予以批拨。
第五章 奖 惩
第二十五条 市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办公室不定期组织对博士后工作站的综合考评,对管理先进、成果突出的博士后工作站予以表彰。
第二十六条 对设站两年后仍未招收博士后进站开展研发工作的,取消其享受市相关优惠政策的权利,并报请国家人事部撤销其设站资格。第二十七条 因设站企业未按规定申报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计划而无法及时安排博士后生活津贴预算的,由相应设站企业垫付。
第二十八条 对未编制资助经费使用计划的,不予拨付资助经费;不按照资助经费使用计划使用的,市博管办可令其整改并暂停拨付剩余资助经费。
第二十九条 对于违规使用资助经费的,一经查实,将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并追回违规使用的经费、停拨尚未拨付的经费并取消该企业以后三年内申请科技三项经费(或政府科技扶持资金)的资格。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本规定由市人事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厦门市人事局、厦门市科委、厦门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厦门市企业博士后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厦人[2001]53号)停止执行。
【门市部半年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门市楼租房协议08-08
门市租房合同(空的)10-06
海门市瑞祥小学校园足球工作总结10-11
房屋及门市租赁协议06-21
门市租赁 协议书07-12
厦门市小学排名08-27
厦门市原料采购合同06-12
样本门市房屋出租协议06-18
厦门市人才政策08-15
厦门市近期建设规划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