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篮球备课教案范文

2025-01-01

小学篮球备课教案范文(精选10篇)

1.小学篮球备课教案范文 篇一

《小篮球》教案

杭州市天杭实验学校

季康云

教 学 设 计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为主要目标,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手段,采用小篮球与游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本课围绕让学生熟悉小篮球球性这一主题,展开一系列的活动。首先利用球是圆形这一特性,引导学生学习握球和运球的动作方法,其次利用球有弹性及滚动性的特性,引导学生学习运球、传球、投篮的一些基本动作。

在下面做游戏的活动中,也是围绕这一主题开展的一些游戏,主要在学习方法上进行了一些尝试,采用了学生自学,教师提问引导的方法,鼓励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探索,勇于实践,养成自学的好习惯。同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合作与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小篮球》教案

杭州市天杭实验学校

季康云

学习阶段:水平三 年

级:五年级 人

数:46人

学习内容:小篮球游戏 学习目标:

1、游戏活动中,体验球感,熟悉球性,了解到小篮球有弹性,滚动性的特点。

2、通过参加一些利用球性的练习,知道一些篮球术语,初步 掌握一些简单的篮球基本动作。

3、培养勤于动脑、克服困难、相互合作的优良品质,建立和谐的伙伴关系。教学步骤:

一、热身运动,激发兴趣

1、引导进入课题

2、传球游戏(分发器材)

3、准备活动(球操)

二、自由玩球,熟悉球性

1、学生散点站立,自由玩球

2、教师集中提问,小篮球有什么特点?

3、学生回答

4、针对各种特性,教师进行引导

三、看图自学游戏方法

图1:运球练习图2:滚动传球游戏 图3:反弹传球 图4:投篮

学生:分组循环游戏 教师:启发与引导

四、分组自由练习

按技能水平或兴趣爱好自由分组,进行巩固与提高练习

五、展示自我,体验成功

器材:小篮球四十六个,小黑板四块。

2.小学数学集体备课工作总结范文 篇二

子洲县实验小学 阴娟宁

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我们的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预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分析理解,拓展教学思路。通过相互借鉴,相互启发,相得益彰,优化教学方案,减轻教师负担,增强课堂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自我成长的有效途径。

本学期我们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在这一次的活动中,我们强调了集体备课的重要性,集体备课的目的,集体备课的计划,展开了讨论,比如教案的流程,教案的格式,集体备课的时间,每个人承担的任务,如何合理使用集体备课的教材。现将这个学期的数学集体备课做一个阶段总结。

一、工作目标。

四年级数学备课组本学期将紧紧围绕校教学工作计划、教研室工作计划,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并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教学行为,求真务实地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研究,实践新课程的理念,确保备课质量的稳步提高,并依此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工作思路。

1、组织全组教师认真学习校教学工作计划的相关内容,制定本组活动计划,明确目标,落实任务。

2、严格按照校教学工作计划、教研室工作计划、备课组工作计划开展本组的备课研究,并做好相关备课资料的积累。

3、严格按学校的规定,认真钻研教材,尽心设计教学方案,力争高效率地完成备课任务。精心写好备课材料,尽力做到高质量地备课。

4、备课探讨时,用心听,多提出修改意见,着重提出值得探讨的问题,“不客气”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倡多写课堂教学随笔、反思或案例。

5、提倡教学相长,平时多开展个人间的合作研讨,交流教学经验,讨论教学问题,努力提高备课质量。

6、提倡多阅读各类教育教学报刊资料,努力汲取先进的教育思想、高效率的教学设计,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备课。

三、备课流程:

1、备“教材”。每次活动前一周,备课组长将教学内容分配给任课教师,教师在一周内完成“教材分析”和相关教具的制作。在集体备课时,划分确定下一次的备课内容和主备人。本次备课重点研讨:①钻研教材时碰到的疑难问题;②如何引导学生自学;③学生自学后可能出现什么问题;④如何针对这些问题点拨、归纳;

2、主备人说课,其他教师补充、完善;我们备课活动的模式是“典型引路——反思——研讨---形成共案”。个人备课需要个人钻研,独立思考。集体备课强调集思广益,相互切磋,发挥集体的群策群力和协作精神。集体备课后,个人再对集体备课的内容进行消化、吸收,再补充,并进行修改,形成有自己特色的适合本班的教案。因此,集体备课不是个人备课的简单重复,而是个人备课的再认识,再创造的过程,是个人备课的深化和延伸。所以,我校强化教师的积极参与意识,把集体备课变成每个教师的自觉行动,让每一个教师都能真正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活动时,首先由主备人陈述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并将本课在书中所处地位以及本课的大概内容加以分析和介绍。然后由大家自由发言,就本课的各个部分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导入新课部分选出最新颖、独特且能吸引学生的方案,并用材料加以辅助。教学重点部分,首先由主备人陈述自己的见解,其他人分别发言,要求发言必须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同时要把相应的教法、学法融入材料分析之中。最后,总结出既能阐释清楚课本观点,又能使学生容易接受的教法和学法。教学难点部分,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集大家的智慧与一体,分析出一种既不脱离书本又使学生通俗易懂的教法和学法,争取作到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相统一。当讨论完毕后,主备人负责整理和总结,形成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他人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对此教案再进行修改,融入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形成个案,让教案真正有利于我们的课堂教学。简单说可以概括为一下几个层次:①统一划分课时;②统一确定每课时的学习目标;③统一自学指导,包括自学思考题和检测题;④统一学生自学后可能出现的疑难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四、集体备课的纪律:

1、备课时,人人各抒己见,不做与备课无关的事;

2、集体备课后写好教案,接受校领导的检查;

3、集体备课时备课组长负责安排人员做好备课研讨记录;

4、参加集体备课时,所有教师必须带上教材及“教案”。

为确保此项活动落到实处,学校安排专人督促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对年级的考核。

五、在集体备课中老师成长了

通过一个学期的集体备课,老师们认真钻研教材,自已先独立编写教案,然后给大家一起审核,老师们你一言,我一语,互相交流,积极讨论,在争议中成长了,有了收获,然后带到课堂去,自已再进行加工。通过这样的活动,老师有了更多交流的机会,提供了锻炼的平台。这就是活动中老师们成长了。

六、及时总结反思,得到提升

这个学期快结束了,每个参与集体备课的老师进行及时总结反思,撰写了自已的案例与反思,写出了这个学期来自已集体备课中的困惑,还认真写出了自已的体会和总结。

3.小学语文备课教案 篇三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知道“乐”是多音字。学会“世”的笔顺。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引导学生体会雪中游戏的乐趣。教育学生课间要做健康游戏。

教学重点: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知道“乐”是多音字,了解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体会雪中游戏的乐趣。教育学生课间要做健康游戏。

一、激趣引入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猜一个谜语(穿白裙,顺风飘,满天飞,全落下。忙给大地絮棉花,土壤妈妈了哈哈,春风送暖全融化,种子喝饱发芽芽。)谜底——雪花。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一起走进雪的世界,去体会雪带给我们的乐趣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解题:

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问题?学生自由提问

三、自主学习探究交流:

1、播放课件(课文动画)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初读课文,借助书下生字条读准字音,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3、学生自由读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4、小组内读,相互正音,遇到长句子多读几遍。

5、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用红色写)

窗户世界打雪仗乐园飞快争先恐后抬水分开

(1)指名认读,齐读

(2)说说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哪个字?

(3)使用课件出示“世”字笔顺,指导书写“世”字。

6、指名分段接读课文,说说课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四、精读课文感悟内容

1、课件出示中心议题

同学们在操场上玩了什么游戏?玩的开心吗?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在文中找一找,画一画。

2、学生读课文,在文中画一画。

3、学生汇报:

(1)指名读句子,说体会

(课件出示):“同学们在厚厚的积雪上滚雪球、堆雪人、打雪仗,操场上充满了我们的欢声笑语。” “厚厚的积雪”说明什么?第一自然段中还有那些语句说明雪下的大?指名回答。

(课件出示):雪纷纷扬扬的下了两天。从教师的窗户向外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银白色的世界。下课的时间一到,同学们争先恐后的涌出了教室,跑着、跳着、扑进了雪的怀抱。宽阔的操场成了我们的乐园。理解“争先恐后”找几名同学表演来理解这个词。“乐园”的“乐”字是多音字。

课件出示对比句:操场成了我们的乐园。齐读。

下节课是音乐课。

理解第一段中的“欢声笑语”这个词说明同学们玩的怎么样?(开心)下面请同学们用高兴的语气来读这段话。(先指名试读,然后老师范读,最后学生练读。)

(2)接着汇报:同学们在操场上还玩了什么游戏?指名读句子

(课件出示):“快看那,奶油蛋糕!”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我抬头望去,在操场的一角,那块圆圆的水泥板上面积满了半尺多后的雪,活像一块香喷喷的奶油蛋糕。我们几个同学飞快的跑过去,团团围住了这块“特质蛋糕”。

“特质蛋糕”指什么?孩子们看到奶油蛋糕时心情怎样?(兴奋、高兴)指名试读,师范读,生练读。

孩子们是怎样“分享”蛋糕的?指名读句子,理解“分享”一词,想像一下孩子们当时的心情怎样?指导读出快乐的语气。几个人物“分享”蛋糕的句子分角色读。

(3)指名读最后一段,理解“恋恋不舍”一词,指导读出舍不得离开的语气。想像:孩子们在操场上留下了什么“杰作”?并说说你在雪上留下过什么杰作?

五、总结梳理强化重点

说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应用拓展激励创造

课后搜集有关雪的诗句、成语或谚语。

板书设计

雪趣

银白色的世界奶油蛋糕

4.小学英语备课教案 篇四

A、能听、说 、读、写并正确使用单词

“happen, ride, thirsty, watermelon, carry, bump,

fell/fall off, went/go, bought/buy ”。

B、能理解并灵活掌握句型

We went for a bike ride/were hungry and thirsty/bought a watermelon/fell off/carried…. 。

能力目标

在知识目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动词过去时态句型We went for a bike ride/were hungry and thirsty/bought a watermelon/fell off/carried….来谈论或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同时在课文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情感目标

让学生通过运用语言来完成学习任务,感受成功,从而引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机,最终使他们形成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点:

能理解并灵活使用句型We went for a bike ride/were hungry and thirsty/bought a watermelon/fell off/carried…. ,掌握过去时态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过去时态的运用及利用教师设计的各种阅读训练活动,通过输入和输出的方式,使得学生感知并理解教学内容,并以此话题展开“说”与“写”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技能。

教学过程:

一、Warm up

1.Greetings.

T:Hello,boys and girls.

Ss:Hello,Ms Wang.

T: How are you?

Ss: Fine ,thank you ! And you ?

T: I’m fine , too. Thank you !

2. Sing a song.

T: Let’s sing a song. 《We walked and walked》Ok?

Ss: Ok!

3. Free talk.

T: I went to the supermarket. And I bought some apples, bananas and a big watermelon.(Teacher shows pictures and new words.)Who can introduce : 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Teacher shows the questions.)

师生互相问候、听唱歌曲,营造活跃轻松的学习氛围。由于歌曲和所做动作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所以学生在边唱边跳中很自然地进入一种语言状态,同时也为以下的学习做了铺垫。

师生自由对话,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这样既复习了旧知,又让学生感知新知,为学习新内容打下基础,从而使知识连成线,织成网,滚成球。

二、Presentation

活动1)

巧设情景,引入新课。

1.(师事先与一位学生S1共同创设情景:在老师与学生Free talk时,突然S1坐在座位不小心摔倒了,这时老师与他进行对话并通过表情动作)

T:“What happened to you ?

Ss: I fell off my chair.

T: Oh,it is an accident.(教学)

2.(同时,借助多媒体展示Sam 从自行车上摔倒的图片)

引出课题T: Today we’ll learn Module10 Accidents Unit 1“Sam fell off his bike.”

(Ss read the sentence.) 3.提出任务:教师告诉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过后,同学们来谈论偶发事件,小组合作自编自演故事。

从创设情景引出课文的情景,从而引出课题,学生很自然地理解课题。

使学生带着任务有目的的学习,并激发学习兴趣。

活动2)

三、自主探索,学习课文。

1.首先出现Sam和Daming 两个人物的头饰,T告诉学生:Let’s listen and find the answer “what did Sam and Daming go yesterday?”

Listen and point,then choose the right answer.

A.went for a bike ride

B.went to school

引出went for a bike ride 的教学。(手势及动作)

T: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sentences?

A.Yesterday I went to a park.

B.I go to school by bike every day.

Ss:( 找出不同点)

(分小组进行操练)

2.Listen ,point and repeat,then answer“Why did Sam fell off his bike?”

1)Listen and repeat.

2) Discuss in groups then answer.

3)学生回答中引出新词的教学:carried, bumped, hungry, thirsty, bought, watermelon, fell off方法同“went”的教学。(运用肢体语言及图片展示进行教学,Drill line by line)

4)Drill the sentences row by row.

3.最后,再次听音跟读的情况下围绕“What happened to Daming?的问题引导学生小组分角色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强调先后顺序,并用“then….,and then…..进行复述。)

在学习故事的过程中,让学生说一说其中的人物情节安徽教师招考网(www.ahteacher.com)既帮助其理解故事,更主要的是能使学生体会英语故事的丰富多彩,这是阅读教学兴趣培养的补充环节。

培养学生积极交流新知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发现、总结规律的能力

Read the dialogues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s . Then play a guessing game “Which picture is missing?

培养学生的独立认读能力并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新知。

活动3)

Play a memory game(利用多媒体呈现所学过的动词及其过去式,一分钟后,点击一部分词的原形或过去式不见了,让小组比赛抢答。

将游戏与练习有机结合,融为一体,让学生边做游戏边练习,寓教于乐,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4)

AB Ex3看图填动词的过去式,并小组分角色表演这意外事件。比比哪组表演得好。

在听说读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写的目标。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四、Production:

Tell interesting stories.(practice in group)

Eg: Yesterday, Tom went for a bike ride with his friends. He___________. Then he________, and then he __________,and then he________.......(went,bought,carried,bumped,fell off,was,walked…)

So he was _______(happy,sad悲伤的,hungry,thirsty,excitied兴奋地….)

1. Practise in groups.

2. Tell and act it out.

即培养了合作交流的意识,且开拓思维,借此练习动词过去式的句型。

五、Homework

1、抄写课文P46 M10U1的单词两遍。

(1)分角色朗读对话。

5.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备课教案 篇五

1.知识目标:学习以不同方式打开程序。

2.能力目标:熟练掌握鼠标的单击、双击、拖放的技巧。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鼠标的单击、双击与拖放操作 。

难点:通过双击进入程序的方法。

学情分析:学生电脑知识参差不齐。

教具学具:CAI课件。

教法、学法、指导:读启、讲授、辅导。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清点人数。

2、常规安全教育。

二、引入新课:

1、播放cai课件。

2、指导:要玩好游戏,必须熟练地操作鼠标。

三、进行新课:

1、“拯救小兔子”游戏,双击技巧训练。

游戏技巧:双击排在最前面的小兔子,它就会跳过小河,逃离危险。

指导:看书——试一试——帮助——交流

2、“心灵手巧”游戏。

自学:单击“帮助”

指导:注意讲清并演示鼠标的拖放动作,要让学生明白在拖动时不能松开鼠标左键,到目标位置后再松开左键。

3、玩扫雷游戏。

注意:熟练掌握鼠标的定位和左、右键的单击技巧。

四、上机练习:

完成以上操作。

五、小结:

表扬好的,指出存在问题。

六、板书设计:

有趣的鼠标小游戏

打开程序——玩游戏——“帮助”

七、作业布置:

6.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备课教案 篇六

2、师生共同点评学生作品。

(点评中应照顾全面,既要点评学生设置突出的,也要关注落后学生的情况)

1、学生认真观摩学生作品。

2、师生共同点评。

让学生通过比较评价,熟练掌握文章编排的技术。

课堂延伸

电脑的操作变幻无穷,需要同学们不断地努力学习。同时我们也要多看电脑书籍,电脑杂志,提高操作技能。今天,老师向大家推荐一份《电脑报》杂志,老师很多的电脑知识也是从书上得到的启发,希望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个电脑小高手!

1、学生听教学习,了解电脑操作需要的课外知识。

引导学生平时多看书,多积累,丰富自身的知识水平,提高信息技术。

学生学习评价表

评价项目

评价标准

自我

评价

学生

评价

字体的设置

已掌握—5分

基本掌握—4分

待努力—3分

字号的设置

已掌握—5分

基本掌握—4分

待努力—3分

字形的设置

已掌握—5分

基本掌握—4分

待努力—3分

文字的编排

编排精美合理5分

编排较精美合理4分

编排一般3分

总得分

7.小学五年级语文《推敲》备课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体会用词的精当。

2、了解事情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3、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和对策:

重点:体会用词的精当。

难点: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对策:读和品。

教学准备:重点句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填空:有个诗人叫(),早年因(),出家当了和尚。

二、导读课文。

(一)第二自然段

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宁静的……沉睡的小鸟。

2、这景色多美啊!读读课文,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画出来。映示并指导朗读这句话。

3、自由朗读,说说读懂了什么?

4、从什么地方可看出贾岛和李凝的友谊非同一般?

5、理解重点句:

映示: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1)读句子,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

(2)结合句子选择“摸”的义项:A、用手接触一下(物体)或接触后轻轻移动(动作演示);B、用手探取(动作演示在课桌内摸东西);C、试着了解,试着做(如“摸一下他的底细);D、在黑暗中行动,在认不清的道路上行走。(3)指导读好这句话。

6、出卡片出示重点词语:夜深人静月光皎洁

(1)学生展开想象,再看投影,体会当时环境之幽静、迷人。(2)指导朗读。

7、朗读这一自然段:自由练读,指名朗读,齐读。

8、小结:贾岛深夜访友,以诗相赠。这是故事的发生。(二)、第三自然段

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图上画了谁?他正在干什么?

2、指名读课文,考虑:贾岛骑着毛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分别用“-”和“∽”画出有关的句子)

4、“妥帖”是什么意思?你能从这段中找出它的近义词吗?给“或许”找个近义词。

5、比较分析:

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觉进了长安城。

(1)指名朗读。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里?学生试做动作。

(2)指导朗读,读出贾岛此时那种如痴如醉的样子。

6、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同桌互读,齐读。

7、小结: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这是故事的发展。

(三)、第四至六自然段

1、默读考虑:贾岛是怎样闯进韩愈的仪仗队的?画出贾岛和行人在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而来”时的不同表示,想想这说明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指导朗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

(1)练读:韩愈的话要读出责问的语气,贾岛的话要读出诚实、请求原谅的语气。

(2)分角色朗读。

4、小结:贾岛不知学觉间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请求宽恕。故事进入了。

(四)第七自然段

1、自由朗读,考虑:这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犹豫不决”什么意思?联系上文,说说哪些句子具体地写出了贾岛“犹豫不决”?

4、韩愈是怎样帮贾岛改诗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5、映示:韩愈也是一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

(1)指名读。

(2)给“思索”找近义词。

(3)想一想,“思索”能不能换成“考虑”?为什么?

6、映示韩愈说的话。

(1)朗读。说说“敲”字比“推”字用得好的理由。

(2)映示“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贾岛是怎么知道“鸟宿池边树”的?

7、指导表情朗读这一段。

8、小结: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这是故事的结局。

(五)、第八自然段

1、过渡:同学们,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推敲”这个词语的由来。什么叫“推敲”呢?

2、从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三、指导造句。

四、作业:

以填空形式复习第一小节。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故事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贾岛的那种反复吟诵、认真琢磨的可贵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和对策

重点;学生能抓住文中精当的词语连贯的、条理清晰的讲故事。

难点:能有声有色的、响亮的讲故事。

对策:注意抓住契机,引到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指导讲故事。

师:要想讲好故事,先得读熟课文。

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像放那样,展现故事的情节。故事中的贾岛和韩愈在你的脑子里活起来。

学生练读课文。

学生说课文顺序,老师板书。

学生练讲:

(1)各自结合板书提示练讲。

(2)分小小组练讲。

各组推派代表讲。

评选班级“故事大王”。

二、安排练习

1、誊写词语

2、体会课后练习4中带点的词语含义和用法。

板书设计

9推敲

发生夜深访友留诗相赠

发展一字斟酌反复推敲

冲撞仪仗请求宽恕

结局韩愈表态贾岛赞同

教学反思:

8.小学篮球备课教案范文 篇八

写字

第一学期

二槐斋

第一部分

先横后竖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汉字的书写顺序“先横后竖”以及范字的书写规律。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安定课堂秩序,检查学习用品。

二.复习检查:

提问钢笔书写中横与竖的写法。

学生口头表达,教师板演。三.讲授新课:

1.板书:先横后竖。2.出示范字:

(1)在什么情况下要先横后竖?

先横后竖是指一个字有横画与竖画时,应先写横画后写竖画。

(2)在出示的范字中哪些应先横后竖? 3.并讲解范字:

(1)十:

横的起笔在横中线,收笔稍高,竖画要在竖中线上,竖直。(2)下:

看清起笔的位置,竖在竖中线上。点从横中线的交叉点上起笔。(3)丰:

注意三横的间距的均匀,竖的位置。(4)干、王:

学生自己分析,教师总结。4.学生习字:

教师巡视指导。四.课堂小结:

强调“先横后竖”的书写规律。指出学生写时存在的问题。

先横后竖~ 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的课堂秩序,检查坐势。二.复习检查:

提问上节课内容,复习点的写法。三.讲授新课:

1.板书课题:先横后竖。2.出示范字。3.讲解范字》(1)寺:

第三画横是长横,是本字最宽处,注意“寸”部点的位置。(2)吉:

“口”在下部呈长方形。(3)青:

上部三很长短不一,且要注意三横间距均匀。上部写在横中线上面,否则下部“月”的安排将困难。(4)志:

“心”字底的三点呈不同状,书写时要清楚其写法。4.学生习字:

教师巡视指导。四.课堂小结:

小结本课内容,纠正存在的问题。

先撇后捺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汉字书写中“先撇后捺”的书写顺序,以及范字的书写规律。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安定学生的课堂秩序。二.复习检查:

提问钢笔书写中撇捺的书写方法。

学生口头表达,教师板演。三.新授:

1.板书课题:先撇后捺。2.出示范字:

先撇后捺是指一个字中有撇有捺时,要先写撇后写捺。

举例说明,看范字。3.讲解范字:

(1)人:

撇画要在竖中线上起笔,并注意捺画的起笔位置。

(2)八:

撇画起笔低,撇的起笔略高于撇画。撇短捺长。

(3)大:

撇的起笔也在竖中线上,横的起笔在横中线上,横上稍上斜。捺的起笔在横撇的交叉点上。

四.学生习字:

教师巡视指导。五.课堂小结:

小结本课教学内容。

指出学生习字中存在的问题。

先撇后捺~ 一.组织教学:

安定课堂秩序。二.复习检查:

提问上节课的教学内容。

学生写“人”、“八”、“大”。教师指出存在的问题。三.讲授新课:

1.板书课题:先撇后捺。2.出示范字:

夯 3.教师讲解:

(1)今:

人字头的起笔在竖中线上,注意撇捺的方向角度。

(2)分:

八字头的撇低,捺稍高。横折钩的起笔在横中线上。注意撇要有力度。

(3)夯:

大字头有两种。一种是下部无长横,一种是下部有长横。如:“奇”。

四.学生习字:

教师巡视指导。五.课堂小结:

小结本课的人字头、八字头、大字头。

指出纠正学生习字中存在的问题。

先撇后捺~~ 一.组织教学:

安定课堂秩序。二.复习检查:

提问上节课的内容。

继续巩固撇捺的写法。三.讲授新课:

1.板书课题:先撇后捺。2.出示范字:

(1)这些范字中有一个共同的规律?(2)与上节课讲的有什么不同?

撇捺在字中的下半部,同样作为字最宽处来表现的。

3.讲解:

(1)交:

撇的起笔在横中线上,注意笔画间的交叉位置。(2)来:

横在横中线的交叉点上起笔。注意第二横的长短。过长将影响撇捺的表现。(3)束:

撇捺的方向,长短与“来”字相同,但起笔稍下一点。四.学生习字:

教师巡视指导。五.课堂小结:

小结本课内容。

纠正学生习字中存在的问题。

从上到下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汉字书写中“从上到下”的书写顺序以及范字的书写规律。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安定课堂秩序,检查学习用品。二.复习检查:

复习横、竖、撇、捺的书写方法。

提问上三节课的内容。三.讲授新课:

1.板书课题:从上到下。2.出示范字:

(1)这些字有一个什么共同特点?(2)学生口述书写顺序。3.分析讲解:

(1)亏:

注意横的起笔位置,长横的倾斜角度。(2)万、不:

长横与撇的位置同样的。致意笔画之间的关系。(3)丽:

长横的书写与上同。

四.学生习字:

教师巡视指导。五.课堂小结:

小结本课内容。

指出纠正在习字中存在的问题。

从上到下~ 一.组织教学:

安定课堂秩序,检查学生坐势。二.复习检查:

提问上节课的内容。

复习横折,竖折等基本笔画。三.讲授新课: 1.板书课题:从上到下。2.出示范字:

(1)这些字有一个共同特点?(2)学生口述书写笔顺。3.分析讲解:

(1)占:

起笔竖画在竖中线上,“口”在田字格的下部,不可过大。(2)卢:

竖画同上,注意撇的方向和力度。(3)当:

“小”字头的速写不宜过宽,横折的起笔在横中线上。(4)老:

注意斜撇的位置和方向,竖弯钩不宜过大,短撇要有力度。注意笔画的书写速度。

四.学生习字;

教师巡视指导》 五.课堂小结:

小结本课所学的内容。

纠正学生习字中存在的问题。

从上到下~~ 一.组织教学:

安定学生情绪。二.复习检查:

提问上节课的内容。

复习撇、横撇、竖弯钩等基本笔画。三.讲授新课:

1.板书课题:从上到下。2.出示范字:

复习“刀”字头的写法。

学生口述范字的书写笔顺。3.分析讲解:

(1)鱼:

“田”的书写原则,左右两边竖要中间偏斜。长横要注意和“田”字的间隔。(2)急:

注意上中下三部分的关系,中部的中横在横中线上。(3)兔:

竖弯钩要在竖中线上起笔,弯钩稍大些,里面有点。(4)龟:

此字的竖弯钩同“兔”。

四.学生习字:

教师巡视指导。五.课堂小结:

小结本课学习内容。

指出习字中存在的问题,表扬书写优秀的学生。

第二部分

侧点、长点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侧点、长点的写法。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安定学生的课堂秩序。二.复习检查:

复习横竖的写法。三.讲授新课:

1.板书课题:侧点、长点 2.出示侧点长点。3.讲解分析:

(1)侧点:

尖锋入纸,向右下方渐行,使背圆腹平,迅速回锋呈圆形,提笔从腹下出锋。(2)长点:

写法与侧点相同,只是“身体”稍长些。4.教师范写:

教师范写侧点和长点,并且讲解其笔画的写法。5.学生试写:

学生临习,教师巡视指导。四.课堂小结:

小结本课学习内容。

纠正存在的问题。

竖提、“食”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竖提的写法,以及“食”的结构规律。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安定课堂秩序。二.复习检查:

提问上节课的教学内容。

复习竖和挑的写法。三.讲授新课:

1.板书课题:竖提、“食” 2.出示范字。3.讲解分析:

(1)竖提:

先写一竖,然后在转提处顿一顿,向右上方轻轻提笔出锋。尾尖。

(2)食:

有凉粉捺,将人字头第二画写作捺,后一捺改作长点。

4.教师范字:

竖提:要求竖中线左边起笔,折处注意。

食:强调人字头捺的写法。5.学生试写:

教师及时纠正不正确的书写情况。四.学生临习:

学生临习,教师巡视指导。五.课堂小结:

小结本课所学的内容的重点。指出并纠正存在的问题。

“炎”和竖点 教学目的:

使叙述掌握“炎”字的书写规律,以及竖点的书写方法。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安定课堂秩序。二.复习检查:

1.提问上节课学的内容“竖提”。2.复习侧点和长点的书写方法。三.讲授新课:

1.板书课题:“炎”和竖点。2.出示范字:“炎”和竖点。3.讲解分析:

(1)炎:

由两个“火”相叠而成,上面的宜小,并把捺改为点。

(2)竖点:

起笔如竖画的起笔,稍按即提笔出锋,状如三角形。

4.教师示范:

(1)炎:两撇相同,两点相同。上“火”捺改为点,下“炎”之捺要写好。(2)竖点:书写如竖画,及时收笔。5.学生试写:

学生试写,教师纠正存在的问题。四.学生习字:

学生临习,教师巡视指导。五.课堂小结:

小结本课所学的内容要点。

纠正书写中存在的问题。

表扬优秀。

竖弯钩和“光”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竖弯钩的书写方法,并且掌握竖弯钩在汉字中的结构规律。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安定课堂秩序。二.复习检查:

1.提问上节课的学习内容。2.复习侧点和撇的书写方法。三.讲授新课:

1.板书课题:竖弯钩和“光”。2.出示范字:同课题。3.分析讲解:

教师出示竖折和竖弯钩进行比较分析相同点和不同的点。

(1)竖弯钩:

起笔如竖画,转折处要圆转,速度稍慢,到作钩处略顿,轻快向上钩出横向部分向下略呈弧形。

(2)“光”:

竖居中,左右两点要呼应,撇要收敛,让竖弯钩宽敞地伸展。4.教师示范:

教师示范,学生观察,谈感受。5.学生试写:

学生试写,纠正存在的问题。

分析学生的作业。四.学生习字:

学生临习,教师巡视指导。五.课堂小结:

小结本课所学的要点。

纠正学生习字中存在的问题。

垂点与横点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垂点与横点的正确写法。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安定课堂秩序。

二.复习检查:

提问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复习竖画和横画的写法。

三.讲授新课:

1.板书课题:垂点和横点。2.出示范例:垂点和横点。3.讲解分析:

(1)垂点:

尖横入纸,稍顿由左向右带圆形回锋收笔。

(2)横点:

状如短横画。

(3)与竖画和横画进行比较,学生自己分析,回答教师的提问。4.教师示范:

边示范,边讲解。

学生观摩,谈观察感受。5.学生试写。

学生试写,纠正存在的问题。

分析学生的作品。6.学生临习。

学生临习,教师巡视指导。四.课堂小结:

小结本课所学内容和要求。

指导纠正习字中出现的问题。

斜钩和“我” 教学目点:

使学生掌握斜钩的正确写法和斜钩再结字中的规律。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安定课堂秩序。

二.复习检查:

提问上节课的内容。

复习竖弯钩的写法。三.讲授新课: 1.板书课题:斜钩和“我”。2.出示范例:斜钩和“我“。3.讲解分析:

(1)斜钩:

起笔稍轻,向右下方运笔,到作钩处稍顿,即向上钩出。

(2)我:

斜钩为主笔,形态较大,要注意提和撇的穿插,点的呼应。

4.教师示范:

斜钩与竖弯钩进行比较。

我——注意笔画插入。5.学生试写:

学生试写,教师巡视。

分析学生作业,纠正存在的问题。四.学生习字:

学生习字临写,教师巡视指导。五.课堂小结:

小结本课所学内容。

指出存在的问题。

“云”和撇点 教学目的:

使学生 掌握“云”的结构和书写方法,以及撇点的正确写法。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安定学生的课堂秩序。二.复习检查:

1.提问上节课学的内容。

2.复习短横、撇提等基本笔画。三.讲授新课:

1.板书课题:“云”和撇点。2.出示范例:同课题。3.分析讲解:

(1)云:

由横点和平横组成字头,字底由撇折加侧点组成。注意横的写法。

(2)撇点:

状如短撇画。

4.教师示范:

边示范,边讲述应该注意的问题。5.学生试写:

学生试写,教师巡视。

分析学生作业,指出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四.学生习字:

学生临习,教师巡视指导。五.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所学的内容。

指出存在的问题。

卧钩和“心”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卧钩的正确写法和“心”字的结构及书写要点。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安定课堂秩序。二.复习检查:

1.体温上节课的内容。2.复习斜钩和竖弯钩。三.讲授新课:

1.板书课题:卧钩和:“心”。2.出示范例:同课题。3.讲解和分析:

(1)卧钩:

尖锋轻起笔,逐渐加粗作弧形如小船,“船”的两头上扬,左高右低,作钩处略顿,向中心钩出。

(2)“心”:

要注意卧钩与三个点的搭配,处理好点与点的关系。4.教师示范:

书写时与斜钩和竖弯钩进行比较,注意笔画的倾斜度和钩的方向。

“心”在书写时要讲清不同点的特征。5.学生试写:

学生试写,教师巡视。

分析学生作业。四.学生习字:

学生临习,教师巡视指导。五.课堂小结:

小结本课所学内容。

9.小学篮球备课教案范文 篇九

一、了解本课的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

二、可以或许有情感诵读课文。累积词语,在说话情况中认识意思。

三、晓得丛林对保护生态平衡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一、识字写字。

二、理解课文内容,认识丛林的作用。

教学准备:

三、他们都说了些甚么呢?让我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2、关键词带路,指点学文。

一、门生自读课文,思索:他们各人都说了些甚么?

二、门生自学后反馈。适时学习“绿伞”“帐篷”“墙”“水库”。(几个词语都有引伸的含意,教师应在词意外面意思的基础上进行深挖,找出它们所隐含着的深意。并指点诵读。)

三、这一切都是它们对谁说的呀?(丛林)(师用简笔画配笔墨的情势,让门生理解“木”、“林”“森”,从而加深对丛林的理解。)

四、文中哪句话写出了丛林中的树不少?(一棵树,两棵树,很多很多的树。)拓展开去:老师板书“人”、“从”“众”让门生用这个句子语言,生自己填,自己说。)

五、让门生上台来板画:手挽手,肩并肩。

六、指点诵读。

3、讲堂延长,深化主题。

一、孩子们,丛林除了适才介绍的作用外,还为咱们做了哪些事呢?(孩子自由谈话)

二、孩子们,丛林帮咱们这么多的忙,但是,却还有人向可爱的丛林伸出了可怕的手。(播放砍树图)

三、让门生说说自己看后的感受。(难得,气忿,懊悔)

四、咱们应当怎么样维护丛林呢?咱们还能做些甚么呢?(门生商讨,交换)

五、依据门生回答,老师适量小结。

4、指点写字。

一、出示要求写的字,生察看。

二、引诱门生说出记忆法子。

三、引诱门生察看生字在田格中的位置,及誊写的注重点,然后集体反馈。

四、重点指点:片、听、森。

10.小学二年级数学备课教案 篇十

1、让学生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学会正确迅速地运用6~9的乘法口决求商,初步知道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3、能结合具体的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获得觖决问题的经验。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学会用乘法口诀解答除法问题。

教学难点:

熟练地运用除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1、对口令。

师: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先来做个对口令的游戏,比比谁的反应最快,看看谁表现的最出色!

师说口诀的前半句,生对出口诀的后半句。

师:真没想到大家表现的这么出色。既然大家表现的那么好,我们就一起来参加动物音乐会吧!

学生仔细倾听。

2、故事导入

师:森林力要举行动物音乐会了,许多小动物都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瞧,小鸟们也飞来了,工作人员长颈鹿既高兴又发愁,高兴的是又这么多小动物来参加,发愁的是它不知道要为小鸟们准备几间房子?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长颈鹿与小鸟(板书课题)孩子们,我们一起开动脑筋帮助长颈鹿叔叔解决难题吧!有信心吗?生:有师:好,

二、小组合作探究

1、师:瞧,这就是长颈鹿叔叔为小鸟们设计的房子。

(多媒体课件出示长颈鹿及房子的画面。)

师:同学们,长颈鹿叔叔要为小鸟分房子需要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呢?看谁的眼睛最亮。

生:42只小鸟,

生:每间房子可以住6只小鸟。(依次出现画面)

引导学生完整的叙述。

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你发现的数学信息。生:每间房子可以住6只小鸟,42只小鸟,

师:好的,说的非常完整。谁还能向他这样说再完整的说一遍呢?

指名学生叙述。

师:同学门观察的非常仔细,你能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生:需要几间房子?)是啊,我们一起来看长颈鹿叔叔是怎样提的数学问题的。大家齐读数学问题?

生:需要几间房?

师:,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列式,又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同桌交流 。

2、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与大家一起分享。

生:我是用“42÷6=7”。师板书算式。

师:你是怎样计算出它的结果的?生:用口诀“六七四十二”来计算的。

师逐一板书 : 42÷6=7(间) 六(七)四十二

引导学生质疑:其他同学还有什么疑问吗?

可能有的学生会提出:“42”表示什么?“6”表示什么?等等。

指名学生给予解答。

师:(小结)同学们的想法非常好,像这样把42只小鸟6只6只地分在一个房间里,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列除法算式42÷6来解决,怎样计算42÷6呢?我们就可以利用刚才同学们的方法——用乘法口诀求商,(板书数学课题)利用乘法口诀求商是我们今后常用的方法。这个方法简洁明了。

3、延伸拓展,提高能力

师:同学们,我们帮长颈鹿叔叔刚安排好第一批来的42只小鸟,这时,又飞来了48只小鸟,如果还是每6只小鸟住一个房间,长颈鹿还要再准备几个这样的房间?

师:请大家拿出练习本,在练习本上列式并计算,完成后同桌互相说说每个数字表示的含义,你是怎样计算出它的结果的?

指生板演后并说说自己的想法。48÷6=8(间) 六(八)四十八

4、师:孩子们,长颈鹿叔叔又遇到了难题,“现在房子不够了,要求每个房间多住2只小鸟,还是48只小鸟,那么我们又该为小鸟准备几间房子呢?

师: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把你的想法和你的组员交流一下。

学生汇报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次引导学生质疑: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可能有的学生会问:“8”是怎么来的?

指名学生解答:8是6+2的来的,所以用48÷8=6(间)

师:你用哪句口诀求的结果,大家一起说六八四十八。板书:(六)八四十八

三、巩固拓展

1.小动物回家( 发钥匙)

师:长颈鹿叔叔为鸟儿分完房子后,又拿出了每个房间的钥匙,每把钥匙上都有一道乘法算式,只有正确算出结果,才可以拿走钥匙。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小鸟计算钥匙上的算式吗?请你试一试。请看大屏幕。

开火车回答,并说出用哪句口诀计算出它的结果。(课件逐一演示)

师:恭喜大家为小鸟们找到了钥匙。让我们继续前进帮小动物们打开房门吧!房门前有个表格,看看它们手中的钥匙能打开哪个房门?

2.填表格(巧开房门)

师:请看大屏幕。谁能解释一下这个表格的意思?

生:第一行是被除数,第二行是除数,第三行是商,用被除数除以除数等于商。

师:谁能列式,用哪句口诀?

学生集体回答。(课件逐一出现所说的结果)

3.找房子

师:在小朋友们的帮助下,鸟儿们顺利住进了房子。这时,在外面玩的小兔和小鸡也回来了。请小朋友们看一看它们手中的钥匙,你能帮它们找到房子吗?

课件演示,学生帮助小兔和小鸡找房子。

师:最后一只小鸡64÷8,没有房间,怎么办?

生:我们可让学习长颈鹿为这只小鸡再准备一间房子。

师:准备什么样的呢?

生:准备8号房间。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显示8号房间。

师:这个房间住着一只小鸟孤单,我们准备为它找什么样的小伙伴呢,大家要用除法算式表示小伙伴。

指名学生回答。

师:我们一起看一下长颈鹿叔叔给它找的小伙伴吧!

4.游戏:“找朋友”

今天,小朋友们帮小鸟拿到了钥匙,打开了房门,又帮小兔和小鸡找到了房子,你们真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小动物们也非常高兴,相邀在森林里玩起了找朋友的游戏,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课件演示:算式与对应的口诀连线。学生回答。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们都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回答。

师小结:今天,在“长颈鹿与小鸟之间”发现了这么多有趣的事,我们运用所学的除法知识帮助小动物们解决了这么多的难题,大家表现的非常出色。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用学到的知识来解答,这就需要大家不断地去努力,不断地去探索,不断地去研究!

板书设计:

长颈鹿和小鸟

——用乘法口诀求商

42÷6=7(间) 六(七)四十二

48÷6=8(间) 六(八)四十八

上一篇:文学消费论文下一篇:案防考试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