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城市规划论文(精选8篇)
1.深圳市城市规划论文 篇一
深圳市城市管理局(深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txt25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远方;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夏日的风,是冬日的阳,是春日的雨,是秋日的果。深圳市城市管理局(深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您查询的关键词是:城管行政契约。如果打开速度慢,可以尝试快速版;如果想保存快照,可以添加到搜藏;如果想更新或删除快照,可以投诉快照。
(百度和网页http:///html/GDCZ/2010617/***11053569.aspx的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百度快照谨为网络故障时之索引,不代表被搜索网站的即时页面。)
深圳市城市管理局 深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网站首页|邮箱登录|办公登录|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 政务公开 城管动态 行政审批 公众参与 网站帮助 行政执法 综合治理 园林林业 景观管理 爱卫环卫 计划总结 宣教信息 城管科研 档案统计
新闻发布 深圳动态 各地传真 站内搜索:站内搜素--工作动态--各地传真--深圳动态 百度搜素 Google搜索默认 大运之城 春天的故事
再创深圳新辉煌 新年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各地传真 潍坊市:坊子区实施“契约化管理”提升城市管理水平阅读: 出处:潍坊新闻网 发布日期:2010-06-17 11:10:49 【字号:大 中 小】
潍坊新闻网6月13日讯 坊子区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将“契约化管理”模式引入城市管理工作中,得到了业户们的大力支持,全区城市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得到极大提升。
坊子区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契约化管理”双向规范、互相监督的作用,将“契约化管理”模式引入城市管理工作中,与2000多名沿街经营业主和所有城管执法工作人员签订《城市管理责任书》,推行商铺“门前契约化管理模式”,明确业主和城市管理执法人员双方的责任和义务,进一步规范沿街商铺、业户的经营行为和城管执法人员的工作行为,有效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同时,建立严格的考评机制,对违反相关管理规定、不履行门前五包等不良行为登录在案,作为加强管理、实施处罚的的依据。
契约化管理工作的实行,得到了业户们的大力支持,全区城市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得到极大提升。(本网记者 孙淑静)
附件列表:
上一篇:杜桥:村村行动 清洁家园
下一篇:大屯城管查被占绿地
打印文章 收藏文章 回到顶部 办公人员内部邮箱 城管短信收发系统 户外广告非诚信企业 重大投资项目审批电子监管 行政审批电子监管市政府各部门网站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 财政委员会 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 人居环境委员会 交通运输委员会 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教育局 公安局 监察局
民政局 司法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农业和渔业局 文体旅游局 审计局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 住房和建设局 水务局 地方税务局 市场监督管理局 药品监督管理局
统计局 城市管理局 气象局 口岸办公室 法制办公室 外事办公室 台湾事务办公室 应急管理办公室 档案局 无线电管理局 公安消防局 公安交警局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 大运会执行局 建筑工务署 政府采购中心国家各部委网站 中央人
民政府 外交部 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 科技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民委
公安部 监察部 民政部 司法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土资源部 环境保护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铁道部 水利部 农业部 商务部 文化部
卫生部 人口计生委 人民银行 审计署 国资委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 工商总局 质检总局 环保总局 广电总局 新闻出版总署(版权局)体育总局 安全监管总局
统计局 林业局 知识产权局 旅游局 国家宗教事务局 参事室 国管局 预防腐败局 侨办 港澳办 法制办 新华社 中科院 社科院 工程院 发展研究中心 行政学院
地震局 气象局 银监会 证监会 保监会 电监会 社保基金会 自然科学基金会 台办 新闻办 档案局 信访局 粮食局 国防科工局 烟草局 外专局 海洋局 测绘局
民航局 邮政局 文物局 食品药品监管局 中医药局 外汇局 煤矿安监局 密码局 航天局 原子能机构 国家语委 国务院扶贫办 国务院三峡办直属单位网站
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 深圳市环境卫生管理处 深圳市城管监察支队 深圳市城管监督指挥中心 深圳市绿化管理处 深圳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处 深圳市公安局森林分局
深圳市灯光环境管理中心 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深圳市梧桐山风景区管理处 深圳市仙湖植物园管理处 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处
深圳市城管科学研究所(宣教信息中心)深圳市政环卫综合处理厂 深圳市下坪固体废弃物填埋场 深圳市城市废物处置中心各区城管网站 宝安区城管网站
龙岗区城管网站 罗湖区城管网站各省市政府网站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重要部门网站 市人大 市政协
市纪委 市人民检察院 市中级人民法院 市总工会 团市委 市妇联 市妇儿工委 市史志办 市国家保密局 市国家密码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市委党校 市直机关工委
市国税局 深圳边检总站 深圳海关 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其他机构网站 公安出入境管理处 市世贸组织事务中心 引进国外智力办 深圳仲裁委 深圳妇儿工委在线
市绿化委 市供电局 防洪设施管理处 深圳社会科学院 深圳市投资商会 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建筑工务署 外汇管理局深圳分局 市防雷设施检测所 进出口商会
企业信用信息中心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 深圳市工业展览馆 市国际信息技术交流中心 市加工贸易企业协会 深圳贸促会 市总商会 深圳市干部网上学院 网站后台
深圳考试中心 中国科技开发院 深圳大学 综合开发研究院 经贸仲裁委华南分会 深圳市科协 盐田区检察院 深圳市信息网络中心 首页| 政务公开| 城管动态|
行政审批| 公众参与| 数字城管投诉| 帮助| 文档下载 旧版网站
主 办:深圳市城市管理局(深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地 址:深圳市福田区莲花支路4号城管大厦 邮 编:518036
办事咨询电话:(0755)82105975 制作维护:深圳市城市管理科学研究所(深圳市城市管理宣传教育信息中心)
网络故障申报电话:(0755)83915862 网络故障邮箱:szum@szum.gov.cn
城管投诉电话:(0755)12319(0755)960110粤ICP备09129350号-1
2.深圳市城市规划论文 篇二
城市公园是城市的组成部分, 它和城市一样, 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 并且永远不会结束。公园在形成初期与城市之间处于对立关系, 是作为抵消城市不良影响的一种手段, 对公园的主要需求放在了让城市劳动者恢复体力、舒缓精神压力上。这时期的公园作为公共空间是与日常城市生活脱离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 公园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的内涵在演变。公园的规划和被需求已经发生了改变, 公园与城市的关系也重新定义。现如今, 城市公园不单单是一种文化的载体, 也是一种积极影响现代城市生活的工具, 更是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角色。
二、规划背景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自然资源被过度开采、破坏, 全球出现了温室效应、资源枯竭、公害频发、物种多样性减少等全球环境问题, 且日益严重, 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形势的推动下, 作为城市中动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场所, 公园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前沿阵地。
与此同时,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 公园和城市建立了一种不可分割的互联发展关系。因此, 公园相对于城市需要被重新解释, 以适应当前居民对城市的需求。为此, 本文以深圳市光明新区牛山城市公园的规划为例, 浅议开放性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的一部分如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
三、项目概况
牛山城市公园位于深圳市光明新区光明街道光侨路西侧, 新区管委会以东, 与光明中心区最南端接壤, 与郊野公园隔路相连, 面积约55.93公顷。基地所辖用地为牛山及周边用地, 用地内建设量少, 基本由荔枝经济林、菜地、林地组成。公园周边产业发展齐全, 主要为办公、居住、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将来建设有敬老院、老年人服务及护理中心、游泳池、综合市场、图书馆、影剧院、政府综合办公等公共设施。
四、设计原理
公园的规划设计, 既要使公园所在地“符合自然”, 又要使公园满足人们的需要。牛山城市公园通过可持续发展策略应对城市对自然的需求, 通过公园的开放性及防灾功能的规划设计满足市民使用的需要。两种需求的延伸交错, 最终使公园形成适应城市发展并与之互动的联合体。
可持续发展:通过设计与城市其他用地形成生态格局, 贯彻低碳设计的理念。
开放性:深化公园的开放性, 让公园与城市发展紧密联系。
防灾功能:具备防灾公园的功能。
五、规划策略与方法
(一) 可持续发展策略
1.生态格局
城市公园是生物恢复和动植物栖息地变化的场所, 是生态环境改善的基地。它是城市绿地系统中最大的绿色生态斑块, 与城市其他斑块、廊道、基质组成生态安全格局, 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
牛山城市公园与未来将建设成大面积生态公园的郊野公园隔城市道路相接, 连接面宽450m。规划在充分考虑了周边用地发展情况后, 确定通过预留或者建设绿地带、景观带、慢行交通设施连接周边用地内的绿地, 使区域之间的绿地相连接, 以便把公园的生态活力引入其他绿色空间;另外, 公园在与郊野公园连接处设置大型生态通廊。通廊全长超过200m, 采用道路高架和地面沉降的方式将竖向空间高度增至10m, 形成一个较大规模的、具备真正生态桥功能的通廊空间, 为动物迁徙提供无障碍通道, 实现城市绿色地毯的无缝联结、区域生态系统的能量转换, 丰富公园物种的多样性。
2.低碳设计
进入工业社会以来, 城市产生并排放出大量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 导致地球气候迅速变暖, 引发了极端气候频频发生。公园作为城市改善生态环境的先锋地, 更应贯彻低碳要求, 从设计、材料、施工、项目维护和更新中控制、减少其二氧化碳排放量。
牛山城市公园通过选择低成本、适合粗放管理的造景材料和合理的景观规划方式, 创造低碳的开放性公园景观。
植物作为城市公园主要自然元素, 是公园实施低碳设计的主体, 因此设计重点放在植物上。植物能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储存于植物根际或土壤中, 达到减碳作用。在低碳景观的营造中充分利用绿色植物的碳汇功能, 多建生态景观, 少建大面积硬地广场和草坪广场, 多营造林荫地等, 并保留现状水塘建设为湿地, 借此增强碳汇能力, 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在植物品种组合上, 根据群落原理、生态位原则、互惠共生原则等将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进行植物配置, 建立一种生态型植物景观。这样的植物群落自身修复能力较强, 即使有轻微的破坏, 也能自我恢复, 不影响整体的景观性和植物生长。另外, 植物的生长有时效性, 为了保有现状的生态兼顾景观需要, 将植物分“临时”、“长期”两类进行种植。“临时”指的是速生树种及现状将被替换的树种, 它保护现有生态环境、给“长期”树种的初期生长提供必要的庇护, 当它经历了生长历程后被砍伐掉来确保长期树种的生长。这样既保证公园建设初期的生态环境, 又增加了公园多层次的景观。
另外, 对植物材料的选择, 坚持以经济性、实用性、景观性为原则, 在满足其景观性的前提下, 优先选择一些耐践踏、成本低、适合粗放式管理、节约用水的植物品种。植物材料采用生态效益大、省水、游人可以进入活动的高大乔木为主。树木优先选用具有本地特色、易成活、无需精心养护、成本低而观赏价值高的乡土树种, 创造出具地方性特色的景观;在一些设计有草坪的地方, 铺设耐践踏的“实用型”草坪而不是“观赏型”草坪, 以供人们进行聚餐、嬉戏等活动。同时还注意优先使用一些如野牛草、结缕草和高羊茅等省水的草种。
(二) 公园开放性设计方法
我国城市公园由于种种原因,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 城市公园都被围墙围合、保护着, 与城市发展脱离。直到近十年, 在经济快速发展下, 人们对生活品质的强烈追求, 我国城市公园才逐渐免费开放。
公园的开放是与城市共同发展的前提。
1.公园边界的开放性
开放性公园由于边界的消失, 公园与城市之间的隔阂消失了。基地周边用地不再只是公园借景的目标, 而是与公园的景观互相渗透, 形成城市公共空间的品牌, 体现着城市的精神风貌和市民的文化品位。如今, 公园与周边地块在空间、用地性质上的连通也是公园整体性考虑的内容, 不再局限于公园与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牛山城市公园根据基地周边用地人流量分析进行功能分区:公园南面与北面是居民集聚的区域, 为了服务周边居民, 布置了锻炼所需的设施, 形成康体活动健身区;公园东北面有一个轨道站, 规划建设为综合服务娱乐区;公园东北面的出入口, 是公园主要客源的疏散地等。
2.公园内部空间的开放性
公园的服务对象是人, 非开放式公园设计时主要考虑的是以公园的场地、设施或者提供的活动内容为特定目标的人群———游人, 开放性公园除了考虑游人还要关注那些利用公园的步行系统穿越公园的人群———过客。过客要求的步行系统若太过迂回, 会不人性化, 不符合过客的需求。
牛山城市公园周边公共设施密集, 在东北角有轨道站点, 这将会造成很多过客从公园穿越, 形成比专门来公园游玩的游人数目大得多的人群。出于这一需求的考虑, 规划设计多条纵横交错的步行道使过客方便、快速地穿过公园, 设置下穿通道与轨道交通牛山公园站相结合, 为游人提供安全、便捷的道路横跨通道。这样既直接扩大了公园的受益人群, 也增加了公园的利用率。
3.城市公园的功能内涵的开放性
城市公园从产生至今, 经历了几次大变革, 从最初的田园风格模式到几何布局, 到加入“娱乐设施”的实用主义设计, 再到运动休闲观念的贯彻和露天场所体系的形成等, 城市公园的功能内涵越来越丰富。但是这些功能也只是公园内部的系统, 未能与城市生活功能融合。现如今, 国内出现一种新的趋势, 一些城市将公园和城市、城市生活紧密相连, 在保证公园绿地率的前提下, 对城市其他公共项目开放, 强调城市公园与其他城市公建在提供“公共空间”方面的一致性, 共同打造城市的“公共生活走廊”。
牛山城市公园在规划设计中加入可以为城市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的功能设施:餐厅、咖啡厅、酒吧、公园纪念品和城市其他文化产品的展示与销售场地等, 给市民提供一片风光独好的绿地上文化和休闲生活密切相关的交往空间。
4.开放性公园的管理模式
公园属于公益性项目, 它是政府为市民提供的公共物品。长期以来, 我国城市公园建设经营的资金绝大多数来自政府的财政拨款;但都无法满足公园多元化的建设需要。城市公园建设资金不足及经济合理性问题, 成为了城市公园经营中遇到的主要难题。再则, 政府作为公园主要的资金来源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在市场经济下的今天, 公园的管理将出现改革, 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现今, 针对城市公园在资金来源、管理体制等方面社会上提出一些方案:
资金来源:多渠道。最基本的政府财政支出+灵活多样的市场化融资+运营公园收益资金。
管理体制:多形式。城市公园的公益性决定其公用事业体制短期内很难实现突破, 那么, 我们就要寻求事业管理体制之下的市场化之路。实行管理和运营整体外包、管理外包, 运营自主, 引入社区管理。
牛山城市公园的资金来源由专项基金+公园经营+社会资金捐赠组成。公园有提高房地产、周边的土地价值的作用, 建议政府划拨一部分因公园建设而增加的土地收益建立绿化专项基金;对公园设计时增加了一部分公共项目, 通过对这些项目的经营管理增加公园的收益;另外, 可在公园内部设施中研究设计植入企业或产品广告, 既可达到提升企业形象、宣传企业产品的目的, 又为公园创造广告收益, 还会起到提升和丰富城市公园景观的作用。
牛山城市公园的管理策略是引入社区管理。公园的主要使用者是公园周边的居民, 他们是公园的主人, 对公园有使命感。由居民管理公园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社区居民爱护公园和支持公园管理的积极性, 可以顺理成章地使居民成为公园的志愿者, 产生新的文化生活。
(三) 防灾功能
“防灾公园”是指发生灾害时作为避难场所和避难通道的城市公园。防灾公园在发生大地震等严重灾害时将会发挥如下的功能:防止火灾发生和延缓火势蔓延, 减轻或防止因爆炸而产生的损害, 成为临时避难场所 (紧急避难场所、发生大火时的暂时集合场所、避难中转地点等) 、最终避难场所、避难通道、急救场所、临时生活的场所, 作为修复家园和复兴城市的据点, 平时则作为学习有关防灾知识的场所等。
在极端气候频繁发生的今天, 我们认识到防灾意识的提高以及防灾、避难场所建设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 而具备防灾和避难能力的城市公园对于多灾国家的城市居民来说, 公园的首要功能与其说是供休憩游览, 倒不如说是防灾减灾。因此, 公园规划时必须平灾结合, 布置防灾公园所需内容。
我们参考日本的防灾公园的理念, 注意公园绿地的布置, 以形成有阻滞火灾作用的公园。牛山城市公园为50公顷以上的大型公园, 作为减灾据点公园它将作为灾时紧急救援、灾后重建家园等各种减灾活动的根据地, 设立指挥机构、放置救灾设备、组织营救后援力量等。
六、结语
21世纪, 在地球环境不断恶化和城市化人口急速增加的情况下, 城市面临着诸多问题。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矛盾的调和剂, 通过开放逐渐深化与城市的融合发展, 最终城市公园延伸式的开放性或许使城市立于公园中。
参考文献
[1]艾仑.泰特.城市公园设计[M].周玉鹏, 肖季川, 朱青模,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2]詹姆士.科纳.论当代景观建筑学的复兴[M].吴琨, 韩晓晔,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3]赵鹏, 李永红.归位城市进入生活——城市公园“开放性”的达成[J].中国园林, 2005, 21 (6) .
[4]刘辉.创造城市开放性公园景观设计的解决方案[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12, 8 (4) .
[5]曹世焕.风景园林与城市的融合:对未来公园城市的提议[J].刘一虹, 译.中国园林, 2010, (4) .
[6]王贞, 万敏.低碳风景园林营造的功能特点及要则探讨[J].中国园林, 2010, (6) .
[7]麦华.广州城市公园问题思考[J].南方建筑, 2006, (7) .
3.深圳城市发展与规划的问题 篇三
关键词:深圳市;城市发展;城市规划
深圳位于广东省南部,总陆地面积为1952.84平方公里,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2013年深圳常住人口达到1063万人,其中36万人为少数民族人口。2013年深圳的生产总值达到14500.23亿元,位居全国第四。深圳划分罗湖区、福田区、宝安区、南山区与盐田区共六个市辖行政区以及光明新区、大鹏新区、龙华新区以及坪山新区。然而深圳人口的扩张以及对经济的追求导致深圳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压力,社会、经济、生态等问题都相继出现,阻碍了深圳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深圳城市发展路径
深圳作为我国发展速度最快,最为全面的城市一直被认为是按照城市规划建设起来的。因此,可以看出城市规划在深圳的发展道路上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与调节作用。深圳的城市发展路径主要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中心的演变
在20个世纪80年代初期,由于深圳缺乏统一的规划控制,其是发展趋势是呈现点状自散式发展的。罗湖、蛇口与沙头角成为了深圳发展的地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深圳发展重心跟随规划逐渐向西转移。由于罗湖区与国际大都市香港毗邻因此其在获得了良好的初期发展机会,成为了深圳金融商贸的服务功能核心区域。后期,加上规划引导以及土地资源的限制,罗湖区的地位逐渐衰退,福田区得到了快速发展。十余年后,南山区由于其建设用地广阔开始成为了重心转移的对象。在21世纪初期,宝安区的沿海岸地区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形成这一格局不仅仅是政府部门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作用,更多地是依赖其沿海地区优势,交通便利的结果。与此相比,靠近内陆的宝安区与龙岗区发展相对缓慢,但是从长远的趋势来看依然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可以看出,深圳重心发展的演变是城市规划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的共同结果,是空间发展的自然过程。其城市发展转变特征主要是受到香港区位的影响,进而逐步朝着西部沿海地区、内陆地区发展。
(二)空间功能的互动
深圳城市空间功能体现了新旧城市结构与功能之间的互动。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深圳的发展目标均不一致。20世纪80年代初期深圳的城市建设主要以工业为主,工业与农业相互扶助成为了沿海边境城市的发展主流,同时加工工业也成为了主要生产手段之一。20世纪80年代中期,深圳呈现组团式的空间发展,这一情况给深圳朝着更高层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90年代深圳逐渐变为了提升工业与服务业的经济特区。通过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特区组团空间的发展使得特区空间变得愈加完整。传统工业出现外迁趋势。21世纪,深圳的地位逐步提升,高新技术产业、金融行业、物流行业成为了新兴产业结构。深圳的城市空间的功能互动是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政府政策、技术条件等各种内外因素一同作用的结果。
(三)确定发展模式
深圳的城市发展主要可以分为三大阶段:(1)改革开放后至小平南巡前时期。在这一阶段中政府采用了创新的发展方式,但是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暂时还缺乏自主创新发展的能力;(2)小平南巡至2005年。在这一时期深圳快速实现产业转型发展,高新技术独领风骚,在国内建立了市场为导向,产业化目标结合的战略性体系。同时,深圳也存在产业链低端、文化底蕴薄弱等问题;(3) 2005年至今。深圳已经成为高新技术、金融行业、物流、文化为四大支柱产业的城市,组团式发展促使高新技术成为了当仁不让的支柱产业,成为了中国城市发展的榜样。
二、深圳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城市规划与产业结构不匹配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的产业结构发展出现巨大的变化,从一开始的“一、三、二”的形式逐渐变化为“三、二、一”为主的结构。第一产业结构其内部结构不太稳定;第二产业主要以国内企业为主,外资企业优势明显,中小型企业经济效益有待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已经成为了经济的重要结构。总体来说,深圳的城市规划与产业经济发展不甚匹配,尤其表现在第一产业上,阻碍了深圳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二)城市空间有限,人口持续增长
深圳陆地总面积为1952.84平方公里。在我国四大一线城市中深圳的人口密度最高,人均国土面积仅为18.8平方米,城市正在逐渐往高空发展。当前深圳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就是人口持续增长的问题。图1为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人口增长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从1979年至2011年深圳市的人口一直持续增长。至2013年深圳的城市人口已经高达1062.89万人。这一数量对深圳的城市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城市住房、社会就业、社会保障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城市社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中村问题。伴随着深圳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建设用地指标的提升使得深圳城中村改造任务十分紧迫。如何对城中村进行合理的改变,在保证城市规划建设的基础上保障城中村民的利益,解决城中村流动人口的问题是深圳城市发展规划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2)住房问题。住房问题是我国特大城市所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城市房价居高不下,与收入不匹配,人口众多,住房供小于求;(3)交通问题。深圳早晚高峰出行交通堵塞严重,导致生活品质严重下降,严重影响出行效率;(4)公共服务压力。由于深圳外来人口众多导致外来人员子女的教育需求无法满足,外来人口的医疗卫生权益得不到保障,外来务工人员无法得到平等的医疗条件。
(四)城市生态环境压力巨大
深圳城市生态环境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公园绿地面积有限。与深圳无限制的人口增长相比,城市公园绿地非常有限,难以满足人们的实际使用需求;(2)城市环境污染。深圳经济增长速度惊人,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城市大气污染、废弃物污染、水污染等生态问题日益严重。
三、深圳城市科学发展规划建议
(一)完善城市规划体系
城市的健康稳定发展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合理性有着密切的联系。深圳要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就必然需要进行合理的城市规划。当前深圳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较高水平的发展时期,城市开放与国际化水平均已达到一定的高度。因此,在制定深圳发展的过程中要适当地弱化多外开放的政策,转而寻找区域合作战略,突出自身地域优势,塑造核心竞争力。在整体城市定位方面继续发挥深圳改革开放与自主创新的战略优势,足于珠江三角洲,深化深港合作,推动深圳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联合香港、珠三角等地开展区域生态保护与社会民生合作等,打造区域协调合作发展的新局面。
(二)推动高精尖产业发展
巩固高新技术产业、现代金融行业、现代物流行业等支柱产业的地位,不断挖掘培育新兴的支柱产业,打造重点产业发展战略。根据市场发展情况制定引导、鼓励支柱产业发展的经济政策,保证支柱产业的健康发展。重视深圳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对保税区、专业化产业园区与产业聚集地的建设,以打造产业集群优势。推动高端技术规模化,提升科技研发投入,引导企业朝向高科技创新行业聚集,进一步提升当地企业在高新技术创新中的地位。培育、塑造创新能力强大、拥有自身核心技术以及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
(三)注重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深圳要对公共财政支出结构进行一定的调整改变,提升公共财政中教育、卫生、医疗、交通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建立面向基层的公共服务体系,全力支持发展社会民间组织与社会公益组织。全力开展保障性住房建设,推动公共租赁房的建设,满足广大外来务工人员以及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提升深圳公共住房的比例。
(四)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加大深圳生态保护力度,建设城市生态绿地系统,保证足够的城市生态空间。对已经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工作。建设自然生态保护区域,例如湿地公园、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等等。保留自然河流湖泊,保护当地乡土特色植物动物,保持生物多样性。不断增加自然保护区的面积。扩大城市绿化空间,提高城市绿化面积与绿地率,增加深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根据深圳实际发展情况来实施海洋资源管理政策,充分合理地利用海洋资源。
四、结语
4.深圳市宝安区政策规划 篇四
新兴产业园区”
今日宝安,魅力倾城。政要亲临,巨商云集,媒体热捧。今日下午,“深圳市宝安区新兴产业招商推介会”将在深圳市五洲宾馆隆重开幕。来自境内外的投资机构代表,商协会代表,世界500强、中国100强等大型企业代表及金融界、新闻界逾500人将到场。
本次招商推介会的主题是大力实施“大项目带动”、“替代优先”、“载体优先”和“环境优先”战略,突出“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宗旨,积极宣传宝安投资发展环境和产业转型升级取得的成效,将推介近百个项目,重点推介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等产业项目。“一个中心、三大港区、五大总部基地、十大新兴产业园区”更是本届招商会的推介重点。为此,本报特对此逐一介绍,以飨广大有志于在宝安兴业发展的投资者。
一个中心 宝安中心区
以深港西部通道、大铲湾港区、沿江高速、国际机场、地铁等重大交通设施为依托,形成珠江东岸发展轴的重要枢纽,其功能定位为与前海共同组成深圳市城市双中心之一。规划总用地面积1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金融、总部经济、物流、商务、文化、商业、贸易等现代服务业,规划布局中央商务区、金融集聚区、总部经济区等功能区,重点建设城市综合体、总部大厦、高档写字楼、高星级酒店、大型购物中心等商业商务楼宇,努力打造集中体现宝安国际化、现代化城区形象的现代服务业核心区。
三大港区
三大港区主要指海港、空港、陆港,即大铲湾港区、大空港区、深圳北站枢纽区。
1.大铲湾港区:依托大铲湾码头,重点发展现代物流、国际航运、国际贸易等生产性服务业,引进培育一批适应现代制造业物流分离的现代物流企业。依托我区IT制造厂商密集的优势,建设与IT产业大区相适应的国际IT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临港产业。
2.大空港区:深圳城市副中心,支撑前海地区发展的重要后方基地。以宝安国际机场为依托,以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便捷的交通为纽带,实现生产、技术、资本、贸易、人口的聚集。规划布局会展贸易中心、商务功能区、城际企业总部、保税物流服务区、航空航天产业园等功能区。重点发展以物流、会展、商务、大型商业贸易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以消费电子、光电子、航空航天设备制造等为主的临空高端制造业,以研发、地区总部、采购、结算、运营管理等为主的高端生产型服务业,力争打造成辐射泛珠三角和东盟的航空物流中心、会展商贸中心、创新中心和中小企业总部基地。
3.深圳北站枢纽区:深圳中心区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副中心。通过综合交通枢纽设施的带动及综合资源的投入,全面推进该区域的规划和建设,以更高的城市规划建设标准提升该区域城市功能及整体形象,规划布局一批大型购物中心、商务楼宇、高星级酒店、高尚住宅等高端服务业载体,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大力发展综合口岸经济和总部经济,全力打造以电子商务和现代专业市场为核心的物流配送中心,使之成为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综合功能区、连接华南地区乃至整个中国内陆城市的重要“陆港”、特区一体化的先行示范区。
五大总部基地
中心区总部集聚区、西乡上市公司总部及研发基地、石岩总部研发基地、观澜高新区总部研发基地和大唐上市企业总部基地。
1.中心区总部集聚区:位于由新安六路、新湖路、创业路、宝兴路及南面的填海区合围而成的区域内,是宝安中心区的核心区。定位为综合性总部集聚区,鼓励跨国公司总部、大型央企以及上市公司总部等入驻。首期启动两处地块,合计用地面积1.16公顷,建筑面积7.1万平方米,建成后将引进中型及以上企业总部入驻。
2.西乡上市公司总部及研发基地:项目西倚铁仔山郊野公园、南接西乡立交、东临广深公路、北接西城工业区,占地面积12.17万平米,计划通过城市更新的途径,将工业园区升级改造成5A级写字楼和工业研发用房,为本土上市公司及具备上市条件的企业提供办公场所,实现企业和人才的双落地;定位是高端制造业和先进工业的企业总部;其主要功能是以智能化、生态型的总部楼群、中试标准厂房、高档公寓楼群及配套服务设施等形成集办公、研发、中试、商业配套于一体的总部经济园区。
3.石岩总部研发基地:项目位于松白路宝牧、早进工业区,更新单元占地36.9万平方米,拆迁范围占地34.1万平方米,现状总建筑面积约39.6万平方米。产业定位以高新技术、创意设计及电子科技为主导,包括互联网技术产业、多媒体数字电视产业、电子研发产业、创意设计产业等高新研发产业。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条件,形成多学科、多文化和多层次的社会融合,构筑集聚各类知识精英的人才高地。
4.观澜高新区总部研发基地:项目拟选址在观澜街道豆腐坳地区,紧邻梅观高速公路和观光路,规划面积154.97公顷(含长安标志汽车项目用地约22公顷),具有区位、产业、环境三大优势。定位建成深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总部集聚基地、技术创新中心、信息共享开放平台;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摇篮;用社区理念构筑的具有良好创新环境的高新技术企业社区,促成高科技产业与人才双落地,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的双融合。
5.大唐上市企业总部基地:项目位于大唐工业区,观澜街道人民路125号,占地面积61.87万平方米,主要包括低碳上市企业总部基地、清洁能源供应中心、配套设施等三部分,将打造上市企业的集聚地,提升和完善区域城市功能,推动我区低碳生态城市建设。
“十大新兴产业园区”
宝安科技创新园、深圳航空产业园、新安尖岗山创新产业园、西乡互联网产业园、西乡LED产业园、福永环立新水库自主创新示范园区、福永新能源装备创新基地、沙井新能源产业园、沙井西部新兴产业园、松岗燕川新材料产业园、民治电子商务产业园、观澜新兴产业创新园、龙华生物功能纺织新材料园、大浪电子商务产业园。
1.宝安科技创新园:位于铁仔山、平峦山之间,规划面积5.55平方公里,打造集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检测、科技人员创业、软件开发应用、科技交流和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创新园区。一期1.54平方公里,包括桃花源科技创新园片区、铁岗片区,其中桃花源科技创新园建成使用,在孵企业187家;整体承租改造3个分园,孵化面积由3.1万平方米增加到13.43万平方米。二期规划面积约4平方公里,包括臣田工业区、前进一路至铁仔山片区,相关规划正在编制。三期正在开展征地拆迁工作。
2.深圳航空产业园:初步选址在福永“宝安空港保税物流园区”内,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重点发展为民用、军用飞机配套的航空电子、航空基础元器件、航空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领域的航空高技术产业。规划吸引中航集团20多家系统公司、深圳市15家重点汽车电子企业、20家高科技研发企业和总部高科技企业入驻,力争2015年形成300亿元的产值。
3.新安尖岗山创新产业园:位于新安工业企业集聚区内,规划面积3.16平方公里,可供整备土地约50万平方米,重点引进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以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工业总部经济等为主体,以优良的创业环境和高端配套服务为特色,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综合型创新产业园区。
4.西乡互联网产业园:选址于宝安中心区宝源路以南、新安六路以西、西乡河东西两岸。规划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定位为珠三角首个集网络交易、实体店体验于一身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将致力打造珠三角首个一站式体验式电子商务区。集电子商务写字楼、电子商务实体店、金融服务机构、摄影影视动漫、广告设计、移动会议室、酒店公寓、餐饮、休闲娱乐、商务服务中心及物流配送中心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互联网产业园。
5.西乡LED产业园:选址于西乡街道黄麻布社区,东北角临福州路,东南侧临洲石公路,西北靠凤凰山风景区。总规划面积约27万平方米,拟以深圳市奥伦德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规划建设LED外延、芯片及封装产业的高端研发基地。一期占地面积8.5万平方米,建设LED高端研发区;二期重点建设“高光效大功率发光二极管芯片及封装测试项目”和相关生活配套区。项目建成后将实现LED外延及芯片的大规模生产制造,从而带动整个LED产业上、中、下游的发展。
6.福永环立新水库自主创新示范园区:项目选址于福永街道立新水库周边地区,总规划面积约5.14平方公里,拟建成总部经济、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基地。园区将建设七大科研、总部园区,分别为:总部研发基
地一期、总部研发基地二期、新能源产业研发基地、新材料产业研发基地、节能环保产业研发基地、产学研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
7.福永新能源装备创新基地:项目选址于福永街道白石厦新塘工业区及周边其它旧工业区,现状为日东集团公司工业厂房和其它旧工业区,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拟建成总部经济、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基地,与爱默生、光大国际等国内外新能源企业在太阳能、风能及生物质能等领域开展合作,未来积极创建国家级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生产基地。
8.沙井新能源产业园:位于沙井西北部,东至沙井路,南至新和路,西北以茅洲河为界。片区有深圳市景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深华龙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等8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地面积62万平方米。将以新能源产业为重点,大力培养新能源产业集群,带动储能电站、太阳能风能互补储能产业的发展,推进LED显示屏和照明设备产业链的建设。
9.沙井西部新兴产业园:位于锦绣路以东,北接迎宾路,东至西环路,南以和平街为界。片区有深圳市格林美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联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等18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地面积3.7平方公里。重点依托格林美、信维通信、联能科技、竞华电子等核心企业,发展新材料、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10.松岗燕川新材料产业园:选址于龙大高速罗田出入口西部,广田路北侧,交通便利,产业基础较好。片区有燕川创新科技研发园、深圳广田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和工业区。总规划用地面积约3.04平方公里。重点发展以高分子材料、合成树脂、工程塑料、粉末涂料、绿色节能建筑材料等新材料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11.民治电子商务产业园: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占地约1.1万平方米。定位为专业电子商务产业园,也是宝安区首家电子商务产业园。重点引进一批具有规模和影响力的电子商务企业,促进电子商务企业集群发展。项目规划功能为“八个中心三个园区”,分别为集中办公中心、集中仓储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培训中心、咨询顾问中心、会议中心、集中采购中心、宝安名优产品实体展示直销中心;大学生创业园区、企业电子商务外包园区、电子商务配套服务园区。
12.观澜新兴产业创新园:位于松元厦社区,占地面积约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规划建设集工业创意设计、研发、孵化、检测、培训于一体的多功能创新产业园区,重点引进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企业及中小企业总部,对现有配套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建设高级人才公寓,打造配套齐全、环境优美、高端人才集聚的综合性创新园区。
13.龙华生物功能纺织新材料园:位于龙华街道布龙公路旁稳健工业园,总规划用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8亿元人民币,生产规模计划20条生产线,门店1000家,5年内产值达到100亿元。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新材料产业,大力发展非织造技术,在满足医用卫生用产品的同时将全棉产品推向民用市场。
14.大浪电子商务产业园:占地面积6万多平方米,重点以建滔、新航公司为投资主体,引进一批高科技、高素质、高产值的互联网、电子信息、电子商务等IT企业,将大浪电子商务产业园打造为宝安中部电子商务中心。一期改造面积
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拟投资2亿元建设电子商务大厦、信息科技创新研发中心及人才公寓。
投资宝安尽享优惠扶持
投资宝安,不仅可以坐享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分享完备齐全的产业链条,还可以感受到政府温馨到位的服务。
记者从宝安区经济促进局了解到,“十一五”期间,宝安区先后制定了调结构“1+6”、保增长“1+8”文件等一系列帮扶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区财政每年安排十亿元以上专项资金扶持产业发展,建立了领导挂点联系企业机制,企业约见领导机制、企业投诉机制、企业家紧急事态求助机制、融资担保机制、企业生产经营预警机制,重大产业项目、重点企业和上市公司用地需求快速保障机制等,成立了联办中心、企业服务中心、企业援助中心,以及物流办、文产办、金融办、总部办等机构。对投资项目审批实行“一站式”服务,打造无缝隙政府。对进入我区的重大项目,政府派专人全程跟踪服务,开通绿色通道,实行并联审批,随时随地协助解决各种问题。
5.深圳市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 篇五
关于印发深圳市信息化发展 “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深圳市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一年月日
深圳市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
目 录
前 言....................................................1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2
(一)发展基础.....................................................................................2
(二)面临形势.....................................................................................5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7
(一)指导思想.....................................................................................7
(二)基本原则.....................................................................................7
(三)发展目标.....................................................................................9
三、主要任务............................................11
(一)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11
(二)增强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12
(三)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14
(四)深化政务信息化建设...............................................................15
(五)拓展民生领域信息化应用.......................................................16
(六)提升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17
四、重点工程............................................18
(一)信息网络跃升工程...................................................................18
(二)物联网促进工程.......................................................................20
(三)云计算创新发展工程...............................................................22
(四)三网融合推进工程...................................................................24
(五)电子商务提升工程...................................................................27
(六)政务信息化深化工程...............................................................29
(七)社会民生应用工程...................................................................32
(八)城市智能管理工程...................................................................35
(九)区域信息化合作工程...............................................................38
(十)信息安全保障工程...................................................................39
五、保障措施............................................42
(一)完善管理体制机制...................................................................42
(二)健全信息化法规.......................................................................42
(三)提高政府投入效率...................................................................43
(四)完善知识产权与标准体系.......................................................43
(五)优化信息化发展环境...............................................................44
(六)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44
(七)消除数字鸿沟...........................................................................45
(八)强化规划实施监督...................................................................45 附录:名词解释..........................................47
图表目录
图 1 三网融合示意图..........................................................................48 图 2 无线城市示意图..........................................................................49 图 3 物联网示意图..............................................................................50 图 4 云计算示意图..............................................................................51 图 5 数字家庭示意图..........................................................................52 图 6 电子病历应用示意图..................................................................53 图 7 智能交通示意图..........................................................................54
前 言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以来,紧紧抓住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充分把握信息科技发展机遇,大力夯实信息产业的龙头地位,不断拓展信息化应用领域,为率先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撑。
“十二五”是深圳未来三十年发展的新起点,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实现从“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跨越的关键时期。科学规划,前瞻布局,全面加强信息化建设,把信息化作为解决现实紧迫问题和发展难题的重要战略措施,是深圳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的现实需要和必然选择。
依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深圳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深圳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2008-2015)》和《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是“十二五”期间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文件和行动纲领。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期间,深圳坚持把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在推动深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信息网络向新一代网络演进,端到端的IP化承载和宽带化接入日益普及,网络全光化持续向用户端延伸。光缆敷设超过200万纤芯公里,通信网络实现全网数字化,3G移动网络实现全覆盖,互联网普及率和家庭宽带普及率分别达到72.3%和66.5%,光纤到大楼的比例超过60%,光纤到户数超过11万。深圳在全国率先完成“全城全网”有线电视双向改造和数字化整体转换,数字电视用户达300万户;成为全国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我市通信管道管理体制改革正式展开;电子认证建设深入推进,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已建成计算能力超千万亿次的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实现承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突破。
2.信息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十一五”期间,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深圳高新技术企业在全光网络、无线通信等领域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8项。2010年,中兴通讯和
华为公司的国际专利申请量在全球企业中分别列居第二和第四位。截至2010年底,全市已建有电子信息相关重点实验室37家(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2家)、工程实验室15家(其中国家级5家)、工程中心39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5家,信息技术创新支撑体系不断完善。
3、电子信息产业支柱地位更加突出。计算机、通信、软件、电子元器件、数字视听等领域已形成集群优势,成为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2010年规模以上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2152.7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的52.6%,增加值比“十五”期末增长127.5%,年均增长超过17.8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了11个百分点。2010年深圳软件产业产值超过3000亿元,软件版权登记量快速增长,2010年登记量7974件,同比增长43.86%,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二位。
4.信息化带动新业态蓬勃发展。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细分行业不断涌现,龙头企业异军突起,腾讯跻身为世界著名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迅雷成为全国重要的互联网多媒体内容分发商,A8音乐打造了国内最大的互联网原创数字音乐平台,金蝶跃升为国内领先的企业管理软件及电子商务应用供应商。电子商务示范市建设不断深入,电子认证、信用体系、电子支付、物流配送等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初步建立,大中型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比例达85%以上,全
市电子商务企业约3700家,2010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2000亿元。三网融合试点工作、云计算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为信息化产业升级提供了契机。
5.政务信息化建设有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国家电子政务试点城市工作进展顺利。电子政务内网已覆盖全市各级党政机关,电子政务外网覆盖到街道和社区,以网上服务为主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政府网站建设全国领先,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第一平台。“12345”公共服务呼叫中心为市民提供一站式服务,搭建起政府和市民沟通的桥梁。行政电子监察综合平台建设有序推进,100%的政府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纳入电子监察范围,监督范围不断扩大。党政机关内部信息化蓬勃发展,部门信息化应用基本普及。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目录体系基本形成,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平台初见成效,促进了跨部门电子政务应用和业务流程优化整合。
6.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数字深圳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初步建成,为城市综合管理提供统一的空间基础信息。率先启用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促进了城市管理的网络化和可视化。初步建成城市应急指挥平台,推动了气象、水务、三防、海事、交通等行业信息共享与应急联动。社区信息化工作有序开展,建成居住证信息系统,实现对居住人口的有效管理和服务。“深圳通”卡综合应用日益广泛,多
功能金融IC卡在国内率先发行使用,手机支付业务发展迅速。医疗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启动,在8家医院开展居民健康档案信息互联试点工作,有效提高了区域协同医疗服务水平。首创“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提升了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社会保险信息系统联网网点达2200多个,服务支持能力不断增强。
当前,信息化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信息基础设施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全市区域间信息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信息产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信息产业结构有待优化提高;信息资源整合利用率不高,跨部门公共服务水平亟待提升;政府公共信息服务投入有限,信息化在社会公共领域应用深度不够;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信息化统筹力度不够,信息化管理体制机制有待优化,信息化法制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快。
(二)面临形势
信息技术革命不断加速。信息技术创新孕育着新一轮突破,宽带网络成为全球经济发展和创造更好生活的基石,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产业、新应用不断涌现,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方式,加速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的融合,区别于工业社会的新型人类文明形态正在形成。这为深圳顺应时代潮流,加快向信息社会转型,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围绕信息化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后金融危机时期,全球经济再次进入大发展、大变革的关键阶段,发达国家依托自主创新,把信息化作为复兴经济、加快内生发展、继续保持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战略,抢占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技术、信息产业跃升的先机,谋求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权。把握趋势,迎接挑战,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推动信息化向技术综合集成和产业交叉融合的高端方向发展,是深圳践行国家使命,谱写经济特区新辉煌的必然选择。
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日益加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种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成为衡量城市和地区发展的新坐标。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路径。深圳必须主动适应新形势新环境,增强发展紧迫感,推动信息化领先发展,以信息化增强创新能力、优化资源配臵、变革生产方式,带头打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
“深圳质量”成为引领深圳未来发展的新标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创造深圳质量是特区新时期推动科学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核心路径。30年来,深圳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多种发展矛盾交织的复杂局面,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不
同步,资源环境刚性约束日益增强,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寻求发展方式转变的需求愈加强烈。同时,珠三角区域合作日益紧密,深港合作进入新阶段。充分发挥信息产业的先导和支柱作用,实施信息化带动战略,把信息化作为产业升级、城市建设、社会管理的重要支撑,是深圳破解发展难题,拓展发展空间,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创造“深圳质量”的内在要求。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圳将迎来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全面深入发展的新时代。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先行先试,牢牢把握信息化覆盖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主题,更加突出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更加突出信息化与城市化相协调,更加突出信息化与国际化相促进,更加突出信息化与社会民生服务相适应,坚持创新驱动、应用拉动,实现信息化水平整体跃升,带动经济发展方式快速转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推动深圳速度到深圳质量的跨越,支撑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建设。
(二)基本原则
政府引领,市场主导。强化政府规划引导、政策扶持、资金推动、统筹协调、优化环境的调控作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信息化资源配臵中的基础作用,健全优质高效、规范有序的长效机制,营造社会多方参与、充满活力、繁荣发展的信息化建设新局面。
开放创新,重点突破。以全球眼光,紧盯信息化发展趋势,大力开展国际创新合作,加强珠三角信息化联动,广聚创新资源,重点突破具有全局性、重大带动性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关键技术,拓展新应用,催生新业态,提升信息化国际水平。
整合资源,共享协同。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突破区划、部门、行业界限和体制性障碍,充分整合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推进跨部门、跨领域的信息化协同,增强政府科学决策能力,有效满足公众信息需求,提升全社会信息资源利用水平。
拓展空间,转型升级。开发互联网虚拟空间,拓展新业态产业空间,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增强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延伸产业链,抢占价值链高端,优化产业结构,率先推动低碳绿色发展。
深化应用,惠及民生。以行业应用和社会服务为关键环节,面向公众生产、生活、学习的多元化需求,构建全面覆盖、高效灵活的信息网络体系,加强信息化应用与网络、技
术、产业的良性互动,提供便捷、低成本的网络信息与应用服务,消除数字鸿沟,提高市民生活品质。
协调发展,安全可控。科学把握信息化与信息安全的内在规律,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围绕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度应用,综合平衡安全成本和风险,确保重点领域信息安全,建立和完善维护信息安全的长效机制,实现信息化与信息安全的协调发展。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到2015年,信息基础设施全面提升,信息资源有效整合,核心信息技术创新取得突破,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信息技术应用深化普及,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高,信息化环境显著提升,信息化成果充分惠及民生,加速向充满活力的信息社会迈进。
着力打造智慧深圳,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改变政府、市民、社会、自然环境之间的交互的方式,提高实时信息感应能力及处理与响应速度,增强业务弹性和连续性,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和谐发展,构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型现代化城市。
具体目标:
——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实现随时、随地、随需的宽带接入。全市家庭宽带普及率达到90%,光纤到户达到200万户,年均增长率超过80%,基本实现
100Mbps家庭宽带接入能力,移动通信带宽达到20Mbps以上,无线宽带网络覆盖率达到99%。信息安全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等领域的研发及产业化取得新突破,信息技术发明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15%。建成中国软件名城。
——率先建成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和三网融合示范城市,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超过80%,网上购物额占社会消费零售额比例超过10%,互联网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三网融合实现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形成融合的信息通信网络,方便、快捷地提供新型综合业务。建设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城市。
——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信息化程度显著提高,100%的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100%的政府法律法规的制定、重大市政投入等实现在线公众意见征询,并实现100%在线答复,有效提高政府公信力,公众参与度和满意度大大提高。
——信息服务内容不断丰富,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教育、交通、食品药品管理、文体旅游以及民政等领域信息化应用成效显著,基本普及数字化、个性化、移动化服务方式,有效提升便民服务水平。市民基本信息消费纳入社会保障指标体系,信息化生活品质有效提高。
三、主要任务
围绕打造智慧深圳、加速向信息社会迈进的总体目标,大力夯实信息化发展基础,全面拓展信息化应用,全面提升深圳信息化水平。
(一)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充分认识信息基础设施在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中的战略地位,构建泛在、融合、智能、安全可控的新一代信息宽带网络,打造区域性国际信息枢纽。
大幅提升宽带网络能力。加快建设部署有线无线相结合、全程全网、互联互通、可管可控的信息网络,实现通信网络和广播电视网络IP化、宽带化、移动化和全光化,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网络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快速发展光纤到户,打造3G(第三代移动通信)网全覆盖和WLAN(无线局域网)深度覆盖的城市无线通信网络,加快推进TD-LTE网络商用建设。结合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应用需求,加速推进IPv6商用。积极争取开通国际通信专用通道,提升互联网国际接入能力,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宽带城域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效、可靠的信息通信网络支撑。
加快建设功能型信息基础设施。依托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整合优化存储资源和运算资源,加强超级计算中心与通信运营商IDC(互联网数据中心)的资源共享和功能互补。整合建设面向应用的城市公共云计算设施,创新云计算商业
模式和服务模式,拓展政务、商务和民生等领域云计算应用,提高信息资源与网络资源使用效率,加速信息基础设施的服务化进程,有效降低全社会信息化成本。
全面完善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完善PKI(公钥基础设施)建设,为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等网络应用提供全面的身份标识和认证、保密、数据完整性以及不可否认性等信息安全保障。健全PMI(访问控制与授权管理基础设施),提供操作系统、数据库和应用系统权限管理与授权服务,规范权限和证书的产生、管理、存储、分发和撤销,保障用户合法、安全的使用信息系统。强化重点领域和行业的灾难备份建设,满足新时期信息化发展对数据安全与不间断服务的需要。
(二)增强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
发挥深圳信息产业的比较优势,围绕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相结合,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夯实信息化应用的产业基础,促进“高新软优”产业体系建设。
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完善跨区域资源配臵、联合研发和成果转化机制。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各类公共技术平台建设,积极争取更多国家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深圳。优化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大创新载体建设力度,支持企业参与承担国家、省、市各类重大科技项目,促进省部院校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鼓励组建技术联盟、产业联盟、标准联盟等多种合作方式,推进协同创新。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优先发展面向应用的高性能SOC芯片和高密度、高频、大功率、高可靠性、低成本的集成电路新型封装技术,集成电路设计能力达到32nm~22nm。重点发展大型行业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信息服务软件、新一代互联网软件等领域关键技术。支持云存储、云环境自适应管理等云计算关键技术,以及众核计算、GPU计算等超级计算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加大宽带移动通信、异构网融合等下一代网络技术和新型传感器、自组织网络等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力度。推动数字内容获取与生成技术、分析与处理技术、服务与利用技术、展示与交互技术、管理与安全技术等领域的突破。
推动信息产业高端化。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发展面向市场的高性能计算和云计算服务,开展物联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应用服务,着力发展软件、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核心基础产业。推进软件服务化发展,引导数字内容产业创新发展,提升软件服务、网络增值服务等信息服务能力,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新市场、新业态。大力推进信息产业专业园区建设,促进信息产业集群式发展。
(三)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全面推动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深度应用,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发展转变,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工业发展整体质量。
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提高信息技术对工业技术、工业产品研制的支撑能力,大力推广应用并行工程、虚拟设计制造等先进研发设计技术,CNC(数控)、柔性制造等先进过程控制技术(APC),物联网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促进精益生产、敏捷制造、虚拟制造和网络化制造,重点推动激光设备、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向高端跃升。
推进信息技术与优势传统产业融合。鼓励传统行业加快产品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增强自主研发和创意设计能力,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创新产品种类,加速产品高端化,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降低生产成本和资源消耗。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推动黄金珠宝、服装、包装印刷、钟表等优势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
推进信息技术与企业经营管理融合。深入推进企业信息化的综合集成,加强研发设计、生产过程和企业经营管理的无缝衔接,构建统一的企业管控平台,逐步实现实时管理,以及企业内外部用户的应用定制和集成互操作,支撑企业科学决策,提高企业现代管理水平和市场应变能力,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深化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加快推进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的渗透融合,以信息流组织与支配商品(货物和服务)流、资金流、技术流,形成开放互动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鼓励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手段优化供应链和价值链,应用信息技术推进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的高端化,打造先进的商业环境,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带动新型经济业态蓬勃发展。
(四)深化政务信息化建设
深化政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促进政务公开,提高行政效能,推进公民社会建设,打造服务型政府和阳光政府。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以市民和企业为服务对象,不断优化多元化政府公共服务渠道,逐步完善面向市民和企业的在线公共服务,推动政务服务延伸到街道、社区,逐步增加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拓宽政务信息公开渠道,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办事效率,打造阳光政府。
提升宏观决策能力。推进各部门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继续整合完善经济、社会、民生、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基础数据库和公共信息资源库,深化信息资源共享与挖掘分析,增强信息系统智能分析与辅助决策功能,促进对宏观经济和社会运行情况的全面监测、管理和预测预警,提高政府宏观决策的科学性。
提高行政效能。满足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规范监管行为的需求,深化业务系统建设,加快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监管能力。加强对公共资产、资源、资金应用及政府权力运作的电子监察,提高行政监察的实时监控、预警纠错能力。完善政府绩效电子评估与管理,优化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加强政府绩效管理的数据采集、量化分析、结果研判、对比反馈,强化政府绩效管理与考核。促进行政权力规范、透明、廉洁、高效运行。
拓宽参政议政渠道。充分发挥互联网、电视、广播等各种媒介的沟通平台作用,拓宽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双向互动渠道,在线处理群众诉求,积极推进网络问政,完善政府与市民高效便捷的多元化双向互动机制。
(五)拓展民生领域信息化应用
顺应公众追求幸福生活的新期待,拓展信息化在民生领域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市民信息服务水平,不断满足民众健康、安全、便利、舒心的生活需求。
优化医疗卫生服务。建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医疗卫生管理服务模式,推动医疗卫生信息化向以电子病历和数字化健康档案共享为核心的区域信息一体化转变,实现全市医疗卫生服务协同,促进卫生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臵,提升医疗卫生管理服务水平。
改善社保民政服务。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就业服务、人才引进、专业技术人员、技能人才等人力资源及社会保障领域的应用。加快民政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救助、低保、慈善、社工、婚姻、社会组织等服务能力和水平。
发展数字化教育。完善覆盖全社会的数字化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深化学校信息化建设,丰富数字化、智能化教学资源,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促进学习型城市建设。
深化社区信息化。全面推行网格化社区管理,完善基层管理和服务网络,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流程“一窗口式”管理服务。推动智慧社区环境建设,不断完善社区的信息化服务标准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范,促进信息技术在楼宇、家庭中的应用发展。
(六)提升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
推动城市管理全面优化发展,通过更透彻的感知、更广泛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能化,促进信息化与城市化融合,全面提升城市功能。
优化城市管理模式。深化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应用,推动城市管理全过程信息的实时传递与处理,加强跨部门的协同管理与联动。拓展市民与城市交通、生态环境、公共安全等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发挥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作用。
推动公共基础设施智能化。加大城市传感网络建设与整合力度,推进智能电网建设,探索城市水、电、燃气、道路等公共设施物联网与云计算管理平台建设,逐步实现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与基础资源的实时监测、高效利用。
加强城市管理领域精细化。建设高效低碳的智能交通体系,加快交通管理向主动诱导式转变,营造“智慧交通、低碳出行”的绿色交通环境。健全跨部门的主动、预应式城市公共安全和应急信息管理体系。推动生态环境信息采集传输网络化、智能化,建立更加高效、规范的生态环境管理保护新模式。深化数字城管应用,提高路牌、路灯、公交站牌等城市部件和城市事件的采集、分类、监督的网格化管理水平。
四、重点工程
构建泛在信息基础设施,统筹政务信息化建设,深化信息技术在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领域的应用,推进区域信息化合作,完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不断增强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打造智慧深圳。
(一)信息网络跃升工程
以推进特区一体化为契机,将宽带网络作为优先发展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信息通信网络。
光纤到户。提升骨干网传输和交换能力,提高骨干网互
联互通水平,改善网络服务质量。以大芯数光纤为主要传输媒体,以PON(无源光网络)为主要传输手段,以城市更新单元为重点,加快已建区域的“光进铜退”网络改造,新建区域直接部署光纤宽带网络。探索新建住宅小区、商住楼、办公楼光缆网络的统一布放机制。加速光纤到户、光纤到桌面,向用户提供100Mbps的高可靠性带宽接入。鼓励政府和行业信息化的光纤宽带网络应用,促进宽带网络在电子政务、医疗卫生、城市管理、社区服务等领域的普及。以市场为导向,开发适合光纤宽带网络的特色业务,加快宽带应用的创新,以光纤到户为基础,逐渐发展各类综合多媒体接入平台,实现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宽带上网、数字电视的融合,推动三网融合业务快速发展。
无线城市。加快3G、WLAN、DTMB(地面数字电视)等无线宽带网的全市无缝覆盖与人口密集地区的深度覆盖,率先开展TD-LTE的4G规模试验网建设,2012年底前基本实现福田、罗湖、南山、盐田等4区网络全覆盖,宝安、龙岗等2区重点区域网络覆盖。在学校、公共图书馆、交通枢纽等公共场所部署无线热点,为市民提供免费无线宽带接入服务。构建无线网络应用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快速发展无线宽带业务在政务、商务、民生生活、教育学习、娱乐等领域的深入应用服务,提高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在交通安全、应急指挥、城市管理等方面,以无线城市业务系统作为有力的、方便快捷的信息载体,最大限度提高效率、方便群众。
通信管网。创新通信管道建设维护管理模式,推进网络基础资源的统一规划和共享,促进网络资源高效利用。结合城市道路网、高速公路网、轨道交通网等设施的建设,全面统筹全市通信管道、杆路、光缆和机房等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住宅小区、商住楼、办公楼、地铁等新建、改扩建项目的审批中,为光纤宽带及移动通信网建设预留管道、设备间、基站位臵、电力配套等资源,保证通信运营商平等进入,维护用户的选择权。探索利用地下空间,推进通信机房集约化建设,鼓励共享共用。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光明新区、坪山新区、大鹏半岛滨海旅游度假区等新型功能区通信管网布局。
国际通信专用通道。抓住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落马洲河套地区、莲塘新口岸建设的有利时机,深化深港信息合作,争取国际通信专用通道资源,推动深港城域网高速互联,满足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企业国际通信需求,提升深圳国际信息通信服务能力。
(二)物联网促进工程
以融合推动发展,渗透创造价值,促进物联网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深度应用。
技术和标准。结合深圳RFID产业、传感器产业、集成电路设计产业、互联网产业的先发优势,建立物联网技术研
发中心,重点加强超高频射频识别、新型传感器、低功耗传感节点、中高速传感器网络系统设备及节点专用操作系统等技术研发。加快研究网络架构、网络与信息安全、节点间通信与组网、协同检测与数据处理等技术,解决物联网节点间的双向通信、路由和协同。重点突破数据库软件、决策处理、协同处理、系统级软件、中间件等物联网系统软件技术。按系统设计、急用先行、国际同步的原则,建立跨行业、跨领域的物联网标准化协作机制,鼓励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企业成立物联网产业联盟,参与物联网技术参考模型、物联网统一标识和解析等标准化顶层设计,开展物联网技术体制研究和核心基础标准研制,积极参与国家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泛在网技术委员会的标准化工作,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标准体系,加强与ISO/IEC(国际标准化组织及国际电工委员会)、ITU-T(国际电信联盟远程通信标准化组)、IEEE(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交流合作。
支撑平台。围绕企业技术创新共性需求,搭建深圳物联网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开展检测验证、技术攻关、研究咨询和培训交流等服务。建立适应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检测认证服务机构,开展物联网产品测试验证和合格评定等相关试验和验证工作,构建测试评价体系,为物联网相关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提供开放测试环境。重点支持1-2家检测机构成为国家级的检测单位。部署特定区域、特定范围的物联网网关,推动传感与控制信息的集中采集、存储和处理、并与通信网络标准化对接融合。充分发挥已有网络能
力和计算资源,推动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应用整合,构建开放智能管理平台,支撑大规模的物联网应用。
应用示范。推动物联网规模应用的商业模式创新,促进物联网在各领域的深化应用,推进物联网传感设备、通信设备产业与信息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应用市场和产业链形成。围绕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物流、交通、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水资源监测及调度、检验检疫等重点行业,以及家庭、社区等消费领域,建设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电网、智慧水务、智慧环保、智慧民生等一批实用性强、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明显的应用示范工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型物联网商业应用模式。支持高新区深圳湾园区、深圳软件园、南山蛇口工业园、坂雪岗园区等园区建设物联网技术研发基地和产业化基地,支持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物联网应用示范区。
(三)云计算创新发展工程
建设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城市,大力开展云计算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积极推进多层次、广覆盖、跨领域云计算应用服务,提供即插即用的低成本计算服务。
技术和标准。建立云计算技术创新与标准研发平台,重点发展云存储技术、云环境自适应管理技术、云资源管理与调度技术、云计算海量数据处理与挖掘技术、云服务技术、云安全技术等关键技术。发挥深圳云计算中心资源优势,吸
引国内外主要云计算技术科研院所、企业和评测机构,成立产学研合作的“云计算实验室”。鼓励深圳云计算中心、华为、腾讯、金蝶等单位积极参与国际云计算标准制定,力争在服务能力与质量、开放接口、体系架构、评估认证等环节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强化云计算信息安全,采用可靠的云安全技术和标准,保障云计算环境中的数据安全和客户信息安全,提升用户对云计算服务的信任度。
服务平台。对现有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进行基于云计算模式的升级改造,形成处理能力强、存储容量大、安全可靠、布局合理、适应不同应用服务的云计算环境,逐步建设以应用为导向的私有云、公共云、社区云、混合云,构建“深圳云”。依托华为、深圳云计算中心等,进一步推动深圳云计算产业联盟相关工作。引进国家健康档案中心、国家高端医学影像中心等落户深圳。打造较为完整的云计算产业链,抢占产业链关键环节,重点支持一批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构建客户、运营商、开发商端到端的的商业模式,不断创新个性化的云计算解决方案,推动信息服务业跨越式发展。支持华为、腾讯、金蝶、阿里巴巴等企业开展商业云计算服务,针对各行各业不同需求,搭建多种云计算基础平台,通过资源的动态配臵提供用户所需要的各类云计算服务。加快聚集一批云计算产业链各环节的核心企业,形成由龙头公司带动的云计算产业集群。
应用示范。围绕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和SaaS(软件即服务),转变用户独立建设信息系统的传统方式,通过云计算平台向用户动态配臵提供所需的计算与存储能力,实现计算资源充分共享,降低各行业领域信息化成本,提高信息系统的运营效率。不断拓展应用服务领域,在教育、卫生、社保、公安、电子政务、水务、环境、金融服务、交通物流、文化创意、企业信息化等领域实施云计算示范应用项目。创新基于云计算的新型商业模式,重点面向中小企业,加速培育云计算用户,支持生物医药、新能源、集成电路设计等重点行业企业应用云计算服务。
专属云。以云存储与数据智能处理为支撑,建立“我的专属云”,为深圳市民提供TB级容量的个人云空间。以人口数据库为基础,逐步整合分散在各部门的个人信息资源,集中存储涵盖市民个人医疗、教育、社保、税务、信用、人事、民政、住房等的全方位信息,实现市民终生动态信息的全过程覆盖,根据市民个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不同领域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数据服务。
(四)三网融合推进工程
发挥深圳信息基础设施较好、电子信息产业领先、数字内容产业发展迅猛、信息消费需求强劲的优势,推动基于互联网、通信网、广播电视网的产业转型和融合。
业务融合。重点推进基于广电网的电信增值业务、互联
网接入业务和电信运营商的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业务,取得广电、电信业务的双向进入许可。建成符合三网融合双向进入要求的综合业务管理平台和IPTV、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以及PB级的融合视频存储分发平台,研究探索网间结算的具体办法,实现运营企业业务本地网间互联互通。推进国标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和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移动互联网、手机电视网建设。加快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建设和双向升级改造,完成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数字化和资产重组,组织实施天威、天宝、天隆、天明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及蛇口电视台网络资产重组,形成全市统一有线广播电视网。2012年前实现IPTV平台与电视传输网络的对接,全面启动双向进入业务实质性商用。
数字家庭。发展具有三网融合、高清互动、智能控制功能的新型高端数字家庭系列产品。依托三网融合,建设面向多终端、多运营商的控制集中化、功能多样化的数字家庭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普及家庭高清互动娱乐、视频通信、节能管理、安全监控、远程教育、家庭医疗保健等智能化信息应用。实施“深圳数字家庭”计划,开展智能家居、家庭商务、家庭金融等数字家庭业务,实现电子政务应用进入家庭,开展政府信息公告、办事流程、在线服务、民意调查等服务。推广家庭远程医疗监控、网络就诊、医疗保健咨询服务。重点开展家庭远程互动教育、专业技能培训和科学普及等服
务。建立煤气、水、电远程抄表与安全监控系统。推广安防预警系统、智能灯光控制系统以及家电互联遥控系统等智能家居系统,打造安全、健康、节能的数字家庭,激发家庭综合信息服务需求,促进数字家庭产品制造业和新型数字家庭信息服务业的互动发展。选择条件比较成熟的社区,开展三网融合数字家庭试点示范,建设光纤入户与驻地网实现三网融合的高清互动数字家庭网络,实现小区和楼宇内资源共享,确保运营企业平等接入,探索以户为单位统一计费,实施分级收费标准。
技术创新。重点突破数字电视、数字机顶盒、智能终端、芯片设计、嵌入式软件、数字家庭网关、新媒体内容集成与分发等领域的核心技术,鼓励创维、三诺等龙头企业参与国家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手机电视、数字家庭等相关标准制订,推广国家AVS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建立三网融合工程实验中心,重点支持华为无线通信接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兴移动网络和移动多媒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UT斯达康深圳研究中心和北大深研院-阿派斯云媒体研究中心,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三网融合技术创新和产业孵化公共平台,推动三网融合技术的应用示范。
数字内容与新媒体。加快发展影视动漫、创意设计、游戏、新媒体等数字内容产业,培育创意产业群、传播产业群、文化服务产业群,建设全国创意设计基地,促进上下游产业
互动,构建创意创作、生产制作和拓展运营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推广基于宽带的视频应用,发展基于宽带的信息服务和文化创意产业,开办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建立数字内容集成运营分发平台、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技术和业务运营管理平台,实现面向电视、计算机、手机等多平台的数字内容制作、集成、分发与管理,开展面向多网络、多终端、多渠道、多业务的内容运营,有效促进新媒体产业发展。重点支持深圳广电集团、腾讯、华强文化等龙头企业发展,打造一批在全国处于龙头地位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数字内容产业集团,形成规模大、水平高、服务全、运营模式清晰、产业链完整的三网融合内容产业集群。
(五)电子商务提升工程
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促发展的着力点,深入普及电子商务应用,鼓励电子商务模式创新,打造开放互动的电子商务支撑体系,促进电子商务与实体产业的一体化融合发展。
应用推广。鼓励制造业行业龙头企业和大型连锁商业企业广泛应用电子商务,大力发展B2B、B2C电子商务模式。普及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重点支持消费类电子、服装、钟表、包装印刷、黄金珠宝、旅游等行业运用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开展在线采购、销售、外贸出口等生产经营活动。鼓励公众应用电子商务进行网上创业。鼓励企业利用电子商
务拓展国际市场。
服务平台。支持腾讯拍拍网、商机网等较为成熟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做大做强,培育一批国际知名的电子商务网站和服务平台。支持深圳珠宝网、华强北电子交易市场、中农网等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行业领先的专业电子商务平台发展,为广大中小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便捷可靠的电子商务服务。重点突破移动电子商务在金融业务、在线支付、电子订票、便捷购物等商务领域的应用,推动移动电子商务创新。建设电子商务企业孵化器和产业园,加大电子商务中小企业的培育力度,争取2015年前扶持10家以上电子商务企业成功上市。积极引进国内外电子商务服务龙头企业落户深圳。
产业链电子商务。推动电子商务向产业链电子商务演进,提高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资源整合和优化配臵水平,实现供应链高度协同协作。推动产业集群和行业深入关联发展,打通商讯、批发、零售、支付、物流、通关、保险、外汇、退税、融资、认证、信用等全程商务环节,以骨干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各节点的电子商务应用。推进制造领域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生产制造、财务结算管理方面的信息化资源整合及实时管控,拓展业务管理延伸,构建和完善多种生态类型的全产业链电子商务。
支撑体系。推动电子安全认证和在线支付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广泛应用,依托银行卡、支付宝、财付通、移动支付、28
手机钱包等多种形式的在线支付工具,提供便捷、安全的网络金融服务。建设电子商务可信交易基础支撑平台,提供市场主体身份在线查验、市场信息规范管理等诚信服务,构建可信交易环境。推动电子商务服务商、传统商业品牌商与物流企业、港口、航运等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建设跨区域跨行业综合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打造一体化供应链,构建与电子商务配套的现代物流体系。积极支持、配合涉及电子商务的仲裁、公证、商务法庭等方面法律服务与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统计制度,将电子商务统计纳入国民经济统计体系。完善鼓励电子商务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制定促进前海电子商务发展的财税政策。
(六)政务信息化深化工程
以市民为中心,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顶层设计为切入点,以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为突破口,充分整合利用现有业务系统和信息资源,深化电子政务应用与服务。
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积极探索建立与电子政府相配套的管理机制和保障机制,打破部门限制,系统梳理、全面优化政府跨部门业务流程,整理、规范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完善涵盖网络互联、资源交换、业务协同、对外公共服务、平台接口、安全架构的全市统一电子政务标准规范体系,深化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不断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
系,健全信息安全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到2015年,基本建成技术标准统一,业务流程规范,绩效评估科学的跨部门、无缝隙的电子政务体系架构。
政府在线服务。以市民和企业为服务对象,建设集成、开放、互动的政府门户网站,强化便捷的场景式办事指引,实现从大众化服务向个性化服务、智能化服务、自助化服务转变。建设可定制、个性化、一站式网上行政服务大厅,用户通过个人账户,定制相关的社会保障、税务、医疗、教育等服务内容,实现网上申报、网上受理、网上反馈的全流程在线行政审批方式和行政服务,实时接收不同政府部门的动态信息及提示,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
网络问政。完善政府门户网站、微博等网络政民互动渠道,积极开展网上评议、网上听证、网上提案、网上信访投诉、网上民意征集等多种互动交流业务,提高政府决策的公众参与度。推行网络发言人制度,建立网络舆情应急处理机制。整合政府各部门网上信访和投诉处理渠道及信息,实现信访及投诉受理的全流程在线处理及监控,提高群众诉求的处理效率和质量。
信息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完善全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深化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与业务协同。进一步规范信息的采集、编目、维护和更新,制订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实施办法及应用规范,建立跨部门资源共
享交换的使用管理、责任认定和激励约束机制。以应用为驱动,以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平台为支撑,全面梳理和优化业务流程,完善行政审批事项目录,以流程为中心,深化跨部门协同审批。
城市数字资源平台。继续整合完善人口库、法人库、地理空间库三大基础数据库,加快建设社会诚信、科技创新、教育、文化、卫生、生态环境、交通、旅游等公共信息资源库。规范信息的采集、维护和更新,实现“一数一源”,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避免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为全市各部门业务系统提供基础数据来源。面向政府管理、宏观决策以及社会行业应用,深化基础数据库和公共信息资源库的共享与开发利用。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信息资源库的增值开发,促进信息服务产业发展,深化交通物流、文化教育、生态环境、科技服务等行业信息化,为实现智慧深圳提供强有力的信息资源保障。
电子政务云服务。积极探索云计算技术,充分利用深圳云计算中心、数据中心、灾备中心以及社会运营商相关平台等高可靠的计算、存储、网络和其它基础资源及管理服务资源,建设电子政务云计算平台。以各部门新增业务系统为重点,推动政府部门业务系统与数据中心向电子政务云计算平台迁移,实现电子政务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以城市数字资源平台为基础,探索政务信息资源云服务模式。推进信息系
统开发与服务运维平台建设,以需求为导向,逐步转向为各职能部门提供基础设施、平台、软件等服务的电子政务云模式,提高电子政务运行效率,避免重复建设,降低总体建设、运行和管理成本。
(七)社会民生应用工程
大力推进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教育等民生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促进人民生活向便捷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医疗卫生。加快医疗卫生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推进以电子病历和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到2015年,居民数字化健康档案覆盖率达到95%。通过健康档案数据的挖掘分析,全面评估居民健康水平和卫生需求。构建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统一的信息共享和联动服务机制,优化医疗卫生服务流程,实现全市医疗卫生协同,逐步实现医学影像、症状、用药等诊疗信息的跨院共享利用,减少患者重复检查、检验、用药,提高医疗效率和医疗品质。建设全市范围的重大疫情监控网络,提高对重大及突发卫生事件自动预警及应急指挥能力。选择条件成熟的社区,开展远程医疗保健系统试点工作,鼓励健康监测机构通过物联网远程医疗为社区居民提供自助健康管理和监护服务,连接医院、社康中心以及健康管理机构,并逐步延伸到家庭,进行远程医疗监护、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
全民教育。搭建全市虚拟教学平台,实施优质教育资源
全民共享计划,开发引进基于网络应用的、探究型的学习工具,拓展广阔的网络教育教学空间,提供按需定制的优质教育资源服务和网上课程服务。选择条件成熟的学校,开展电子书包的试点工作,促进自主化、交互性、协作式学习环境建设。建立全市统一的教育信息数据标准,逐步构建涵盖学生、教师、校情、安全等信息的教育基础数据库,强化动态的预测、预警、干预、指导功能。完善教育信息服务门户,为市民提供全方位、便捷的教育政务信息获取、网上办事、家校互动、学习机会管理等各种社会教育服务。鼓励港澳及海外高等教育机构与深圳学校合作建立教育网络,开展远程教育。
社保民政。不断拓展社会保障卡的应用范围,加大就业、劳动关系、社会保障、人力资源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及技能人才服务的业务系统数据资源整合力度,构建内容全面、及时、准确、一致的用人单位、人力资源、基金管理信息资源体系。加快社会综合救助信息化建设,提升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医疗、教育、住房以及临时性的救助水平。提高民生服务信息化水平,实现婚姻、养老慈善、社工服务、社会组织等事项的便捷服务。
文体旅游。加强文体旅游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形成内容齐全、渠道畅通、操作便捷、运作高效、双向互动的公共文体旅游信息服务体系,为市民提供优质公共文体旅游信
息服务和指引。推动博物馆展品、艺术作品、图书馆文献资料的数字化,建设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美术馆,促进文化信息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加大24小时街区自助图书馆在居民小区、厂区等人口密集区域的布点。
社区信息化。实施社会建设的织网工程,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编制服务网、民心网、工作网,加快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推动社区综合信息统一获取和管理,推广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信息动态采集,实现全市房屋、人口及居住信息的分级分类跨部门共享,构建集社区服务呼叫中心、社区服务网、社区管理信息系统“三位一体”的社区服务与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对各部门的社区服务进行全面梳理和整合,将行政审批和为民办事服务延伸到社区工作站服务窗口,为社区居民提供人口计生、卫生保健、教育培训、劳动就业、社会救助、法援调解、慈善捐助、房屋租赁等公共服务。依托社区图书馆、社区文体中心等社区服务机构,结合城市更新,建设面向社区居民的社区信息服务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智慧社区,促进信息技术在社区节能环保、安防中控、物业管理、家政服务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智能卡综合应用。深化智能卡综合应用,实现公用事业系统、社会保障系统和金融支付系统等各行业融合互通,为市民提供便捷多样的服务。拓展移动支付应用,推进电子钱
包在零售、餐饮、宾馆酒店、交通、缴费等多领域的广泛应用,加快“深圳通”与银行卡应用的融合。推动与周边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卡应用的互连互通工作,2012年底前,实现“深圳通”与“八达通”、“岭南通”的互联互通,推广手机深圳通应用。促进RFID(射频识别)电子计费系统由高快速路向城市公共停车场扩展。探索以居民二代身份证为主要介质,逐步拓展对居住证、社保卡、图书证和金融卡等应用的集成,实现公共管理服务一卡通。
(八)城市智能管理工程
深化信息技术应用,重点促进城市交通、安全应急、生态环境管理、食品药品监管的精细化、动态化和智慧化,建立与城市快速发展相适应的智慧城市管理体系。
智能交通。逐步构建覆盖全市的交通信息服务、交通运输管理和道路综合管理等一体化智能交通体系。运用物联网技术,完善主要道路网络的交通信息采集网络,实时采集车流、车速、道路饱和率等交通信息,积极推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为交通管理、指挥调度与公共服务提供完备的信息支撑。集成交通信号控制节点信息,优化全市路网交通信号智能控制,实现交通流的动态优化控制。通过数字广播、移动通信等多元化信息发布渠道,向车载电子导航仪、交通电子指示牌、电子公交站牌以及个人移动终端等设备,实时发布道路拥堵信息、停车场与停车位信息、公共交通线路与
一体化换乘信息等交通信息,实现全方位、无缝隙的交通信息诱导,引导各种交通流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合理分布,改善交通出行环境,建成高效、便捷、安全、低碳的城市交通体系。
公共安全与应急。构建多元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公共安全与应急信息监控体系。整合公安、消防、应急办、交通、气象、卫生、海事、人居环境、水务与城管的公共安全与应急资源,构建覆盖全市的跨部门安全应急体系,实现全市安全应急联动,全面提升公共安全应急的组织、指挥、协调能力。完善水文、气象、环境、地质灾害的监测站网,提高城市公共安全、灾害预防和应急水平。强化视频信息的综合应用,实现视频监控和分析研判的智能化、自动化。拓展社区警务系统的覆盖范围,提升移动警务系统功能,重点加强工业园区、旧城和旧村的科技强警工作。建立多元化的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发布渠道,向社会发布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的信息。
生态环境管理。利用物联网技术,推进生态环境监测信息体系建设,加强环境、海洋、水务、气象等部门信息共享与协同,为生态环境研究、管理与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和技术手段。优化整合水文、水资源、水质、大坝安全检测等在线检测和采集,实现源、供、排、污、灾等水资源与水安全管理环节的实时监控、历史回溯、预测预报和综合调度
管理。支持深圳市海岸与大气研究重点实验室,香港城市大学红树林研究中心建设。加强碳排放测算及管理,全面掌握碳排放量、碳排放结构及空间分布等碳源状况,创建科学化、数字化、动态化的碳排放环境管理的指标体系,促进城市碳排放可控、可测、可调。通过互联网实时发布生态环境信息,强化公众舆论监督,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积极探索建立食品药品监控体系,利用物联网技术,对食品、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批发、销售、使用进行全程监管,加强对食品药品的行政许可、行政监管、技术监管、行政执法等业务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实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向主动监管、事前监管和精细化监管转变。建立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便捷有效的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沟通渠道,完善食品、药品和医疗器械信息采集与发布体系,方便公众随时查询药店网点以及药店经营品种、诚信记录等信息,指导社区居民安全合理使用药品,提高全市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
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结合特区一体化和三轴两带多中心城市新规划,全面实现基础地理、规划成果、土地现状等多源空间信息数字化,加强对地籍、房地产、测绘行业等国土资源的信息化管理监控,继续完善地理空间基础数据库,加快推广数字深圳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应用,推进空间信息共建共享机制建立,提升空间信息服务力。推进工程项目建
设全过程信息化监管,实现关键工序施工可溯及现场质量安全可控。深化网格化城市管理机制,扩大数字城管业务覆盖范围,实现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公园管理、林业资源、城市照明、市容秩序的数字化管理,提高全市街道管理综合移动执法水平。
(九)区域信息化合作工程
利用区域比较优势,加强与东莞、惠州、香港的信息化合作,积极融入珠三角一体化进程,加快深圳迈向国际化的步伐。
深莞惠信息化合作。强化城市枢纽型、功能型信息平台的统一规划和相互衔接,推进深莞惠城际网络的高速互联。加快无线城市群的建设,促进无线城市应用平台的对接和资源共享。推动三市通信资费统一。按照全省统一的空间地理信息技术标准体系和应用规范,2012年底前建成深莞惠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库和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地理信息数据资源的共享。大力开展企业基础信息共享工作,构建区域企业信用信息合作体系,实现三地企业信用信息查询、交流及共享。搭建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城市交通、文体旅游等领域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促进公共管理和服务的一体化。
深港信息化合作。推进深港两地电子签名证书互认。支持基于RFID技术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全物流可溯源的监管体系。完善区域传染病疫情、食品、38
农产品卫生等公共突发事件通报及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深港口岸信息化合作,探索海关、检验检疫、边检等口岸查验方式创新和口岸监管结果互认共享机制,加快电子口岸建设和“大通关”建设,为人员、货物、车辆创造更加便捷的通关服务环境。建立深港物流信息分类与编码、采集、交换以及安全等方面的标准体系,推进物流信息在前海的汇集与交换,构筑南方物流信息交换中枢。争取国家支持,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先行先试,允许国内电信运营商与香港电信运营商合作,经营CEPA框架下的增值电信业务,探索开拓新业务,推进深港两地在互联网数据业务、存储转发业务、呼叫中心业务等增值电信服务领域的合作,建设安全、快捷、方便、支持多币种的商务交易应用服务平台。
(十)信息安全保障工程
主动应对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带来的信息安全挑战,不断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网络信任体系。建立健全电子认证兼容和综合监管平台,规范电子认证服务,加快数字证书的发放和推广应用,健全涵盖认证和注册、证书管理、密钥管理、不可否认服务的PKI体系。推动国家、省、市各级CA的互认证,加强电子商务认证体系的国际合作,构建严格层次结构和分布式结构的PKI信任模型,实现数字证书的一证通用、一证多用。
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电子认证工作,加强信息加密技术的开发,不断降低数字证书应用成本。健全包含AC(属性证书)、AA(属性权威机构)、属性证书库的PMI体系,实现权限和证书的产生、管理、存储、分发和撤销等功能,完善基于AC的授权和访问控制机制,实现资源访问控制权的统一管理,强化重要信息系统的授权与访问控制,为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应用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网络系统安全防范。建设信息安全监控体系,加强网络系统安全技术保障,完善OSI(开放系统互联)安全体系结构。通过SSL/TLS(安全套接字层/传输层安全)、VPN(虚拟专用网)、IPSec(互联网协议安全)等技术保障传输层和网络层信息安全。推广SET(安全电子交易)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保护互联网上信用卡交易安全。支持信息安全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提高应对网络攻击、病毒入侵、网络失窃密的防范能力。
信息安全测评体系。充分发挥第三方信息安全机构在安全保障体系中的积极作用,建设覆盖全市的信息安全测评体系,通过测试环境构造与仿真、有效性测试、负荷与性能测试、攻击测试、故障测试、一致性与兼容性测试,对信息安全产品、重要的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进行验证、测试、评价和定级,规范系统安全特性,为信息安全厂商和用户提供测评服务。积极研究借鉴TCSEC(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估准
则)、ITSEC(信息技术安全评估准则)、CC(信息安全评估通用准则)等信息安全评估准则,不断建立新的检测和评估手段,保证基准测试的一致性和评估的客观性,加强对高安全等级产品和系统的形式化分析能力,重点保障基础信息网络、党政机关内部网络和财政、金融、商务、电力、交通、能源等领域信息系统的安全。
应急和灾难备份。积极开展重要信息系统风险评估和业务影响分析,确定RTO(恢复时间目标)和RPO(恢复点目标),通过自建灾难备份中心、共建灾难备份中心、服务外包等模式,统筹规划灾难备份建设。鼓励交叉备份、互为备份,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灾难备份建设和技术服务,完善应急处理机制,提升响应恢复能力,增强信息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的抗毁能力和灾难恢复能力,确保重要数据的安全和关键业务可以持续服务,减少灾难造成的损失。
信息安全管理。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和更新信息安全规划,确立实施安全措施的机构、人员及其工作制度。对不同安全等级的信息系统和安全设备,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实行等级保护。加强信息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理,重点保障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积极跟踪、研究和掌握国际信息安全领域的先进理论、新型应用和发展动态,完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加快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增强市民信息安全意识。
五、保障措施
(一)完善管理体制机制
建立符合行政体制改革方向、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信息化推进协调体制,加强市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的组织领导,探索设立党政机关CIO(首席信息官)制度,建立市区党政部门信息化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研究解决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建立信息化建设评估体系,将信息化工作纳入业绩考核指标,实现信息系统应用情况可量化、可评价、可考核。每年定期发布深圳信息化白皮书,为政府指导和推进信息化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二)健全信息化法规
进一步健全深圳信息化法规体系,修订《深圳经济特区信息化建设条例》。发挥特区立法的优势,推进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使用及维护的立法工作,在全国率先确立电信通路权。研究制定《深圳市通信基础设施管理办法》和《深圳市小区和楼宇红线内通信基础设施技术及建设标准》,规范全市通信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和管理,编制管道、杆路、光缆等传输线路的专项规划,并与深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衔接,加快制定和完善光纤宽带网络相关的技术标准、工程规范和验收规范,加快城市新建住宅小区、商用楼预先布放光缆等规范的出台和落实,推进网络基础资源的统一规划和共建共享。探索确立市民信息消费基本保障制度。研究
制定《深圳市个人信息保护条例》,规范个人信息保护。
(三)提高政府投入效率
加大政府在公共信息服务领域的投入,围绕信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的多元投资与运营模式,确保信息化工程的资金投入,鼓励社会资金投资公益性信息资源开发以及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强信息化项目管理,避免重复建设,强化政府投资管理,加强政府信息化投入的审计、监督和绩效评估,完善信息化工程预算、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制度。提高政府统筹规划和综合协调能力,在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探索建立政府与运营商的多种投资与运营模式,将信息通信网络作为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形成基础设施资源的共享机制和集约化建设模式。
(四)完善知识产权与标准体系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推动知识产权从注重数量向提升质量的转变,优先支持光通信、物联网、云计算等领域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池建设。不断提升各类标准化研究和服务机构的能力和水平,鼓励企业、行业协会、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快电子商务、光通信、云计算、物联网、三网融合、数字家庭等领域的标准化工作,以规模应用带动标准制定,取得标准制定的主动地位,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
制定,建设自主可控并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
(五)优化信息化发展环境
加强对光纤宽带网络与信息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完善网间互联互通监管措施,完善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配套措施,营造公平、健康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加快工业园区、产业基地、物流园区、现代服务业聚集区的高带宽、广覆盖的光纤接入网改造。在互联网、电子商务以及移动通信等专业化园区,超前建设国际先进信息网络及新一代通信试验网,为园区企业提供国际化的研发、测试、验证环境。构建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和市民相互配合、相互协作、权利与义务对等的互联网治理机制。强化行业道德建设,鼓励社会监督,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维护互联网市场公平、公正、有序竞争秩序,保护用户合法权益,营造积极健康的互联网发展环境。推动互联网实名认证体系建设,实现网民虚拟身份与真实身份的对应,促进互联网监管的有序和可控。
(六)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完善深圳大学、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信息化课程体系,鼓励南方科技大学与世界著名学府共建高水平信息学科,提升大学城各院校信息学科的建设水平,促进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人才培养合作,加大信息化人才培养力度。大力引进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信息技术专家和高端信息人才,提高深圳市信息人才的国际竞争力。加强信息技术普及教育与
培训,实施干部信息能力提升工程,结合政府部门业务与信息技术,分析信息化技术趋势、方法论、信息化项目管理等重大问题,提升干部队伍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管理能力。
(七)消除数字鸿沟
及时向市民发布智慧深圳建设发展的最新动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络等各种媒体,积极开展群众性、趣味性、多样性的普及活动,形成全体市民普遍认同和积极参与的智慧城市建设良好氛围。在街道、社区建立信息技术应用体验中心、上网服务站和培训点,普遍提升市民信息技能,使市民更好地分享信息化成果。面向社会困难群体,建立和完善居民信息消费优惠政策和补贴机制,以低价保障市民基本信息消费权。推进信息无障碍建设,重视开发和提供与弱势人群相关的在线内容服务,提高互联网在弱势人群中的普及程度。依托社区信息服务中心,为市民提供电子政务、教育培训、医疗保健、养老救治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切实做到信息惠民,消除“数字鸿沟”。
(八)强化规划实施监督
6.深圳市城市规划论文 篇六
深圳的一次能源储量严重匮乏,煤、油、气全靠外运。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能源需求大幅增长,能源短缺已成为深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40%,并且随着我市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能耗持续上升,将成为未来能耗和排放的主要增长点。
另一方面,深圳市大部分地区属于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平原地区太阳辐射年总量在4759—5116MJ/m2之间,按现市场最大光伏发电效率15%计,全市城镇及居民用地区域年可发电量约为855亿kWh,相当于2010年全市总用电量的1.3倍;按现市场最大光热效率50%计,全市城镇及居民用地区域可产热量为1047.6×106GJ,约为全市居民全年生活热水消耗量的74倍。
近年来,深圳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发展迅速,各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深圳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建筑节能政策法规体系,率先在全国推行十二层以下住宅强制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制度,为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奠定了法制基础。2009年,深圳成为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大规模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程建设,提高了技术水平,积累了工程经验,同时也开拓了太阳能应用市场,太阳能产业已初具规模。
为进一步贯彻国家节能减排战略部署,深入做好我市建筑节能工作,加快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城市建筑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打造绿色建筑之都,在总结国内外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经充分调研、深入论证,编制本规划,规划期到2015年。
本规划是“十二五”期间深圳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
一、发展概况
(一)发展基础。
1.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
太阳能资源。深圳市大部分地区属于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深圳市太阳能年总量的空间分布图详见附图1)。平原地区太阳辐射年总量在4759—5116MJ/m2之间;山地南坡太阳辐射年总量在4027—4759MJ/m2之间;山地北坡太阳辐射年总量在3135—4223MJ/m2之间,和太阳能应用普及的欧洲相比,具有明显的太阳能资源优势。
浅层地能资源和海水能资源。深圳的海岸线长、海水资源较丰富、海域水位较深,具备发展海水源热泵的良好条件。深圳具备一定的污水资源利用潜力,如果全面开发可满足全市155万人的生活热水需求,可供给28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用冷量。仅从资源储量角度来看,深圳淡水资源的热能具备较好的开采潜力,水质、水温也在水源热泵利用要求范围内。
风能资源。深圳市总体上属于风能可利用地区,但风能的空间分布不均匀,东部梧桐山至大鹏半岛一带的海岸和山区风能相对丰富,其余地区风能相对贫乏。与陆地相比,海面上可开发的风能相对较丰富。
生物质能资源。深圳城市生活垃圾排放量大,采用垃圾焚化发电技术和垃圾填埋沼气发电技术,可分别供给深圳市13.7万户和8.8万户居民全年用电,是具较好开发潜力的生物质能。另外,城市生活垃圾的沼气转化技术,可在居住小区予以探索性应用。如果生活垃圾制取的沼气用于加热生活热水,可以满足332个相当于3000人规模的生活小区生活热水需求,开发利用价值可观。
2.可再生能源产业居全国前列。
2010年,全市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产业总产值约540亿元,其中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开发利用产值超过230亿元,太阳能薄膜电池生产规模全国领先。诞生全国第一个大型商用核电站、第一个现代化垃圾焚烧发电厂、第一台插入式双模电动车、第一个兆瓦级太阳能并网发电站、第一幢太阳能光伏发电玻璃幕墙、第一台兆瓦级半直驱风力发电专用开关磁组发电机。涌现出中广核、比亚迪等产值过百亿的龙头企业,以及拓日、创益、伽伟、嘉普通、艾默生、能源环保、南玻等一批产值超亿元的知名企业,产业集聚效益初显。
此外,为了扶持太阳能产业做大做强,我市组建了多个太阳能光热和光伏产业示范基地。同时通过财政补贴等形式鼓励基地建设单位进一步完善研发机构,购置研发使用设备,促进产业示范基地加速发展,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先导效应。
3.初步建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法规政策体系。
2006年深圳率先全国出台《深圳经济特区建筑节能条例》,规定具备太阳能集热条件的新建十二层以下住宅建筑,建设单位应当为全体住户配置太阳能热水系统,未安装的,不得通过建筑节能专项验收;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应当优先运用太阳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为发挥政府项目的示范带头作用,2010年市住房和建设局印发《关于我市保障性住房应按照绿色建筑标准建设并落实节能减排措施的通知》,要求我市所有新建保障性住房必须按照绿色建筑标准建设,并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和使用绿色再生建材产品。
4.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基础良好。
深圳在可再生能源关键技术研发方面已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部分领域关键技术研发优势明显。在太阳能领域,新型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技术全国领先;掌握单晶硅、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关键技术;拥有自主技术知识产权的PV-LED高效非逆变照明应用技术与系列产品;深圳企业承担“高效低成本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制造工艺及产业化技术”、“低成本的光伏玻璃幕墙”等多项国家攻关计划,拥有发明、实用新型专利200余项。在生物质能领域,垃圾焚烧发电设备国产化技术全国领先,沼气发电、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的技术研发取得积极进展。在风能领域,风电控制技术和新型风电设备研发拥有多项发明专利。深圳还组建了建筑节能重点实验室、建筑节能检测评价中心和节能检测评价中心,构建了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研发、标准编制、产品性能检测评价等在内的技术平台。
目前,深圳市太阳能相关企业已在光伏幕墙工程、大型光电或热水工程等领域,形成了集产品开发、专利申请、工程设计、施工检测与评价等在内的良好技术体系,确立了在国内太阳能应用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5.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标准体系逐步完善。
2008年,市太阳能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多家单位对全市可再生能源产业和建筑应用现状展开调研;2009年,科研院所对全市可再生能源资源情况进行评估。所形成的研究成果为我市制定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发展方向和目标提供技术依据。2011年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编制《深圳市太阳能、风能资源评估报告》,为我市发展太阳能和风能建筑应用提供依据。
根据近几年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科研成果和示范项目情况,正在组织研究编制《深圳市太阳能热水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标准》、《深圳市太阳能热水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标准图集》等技术标准。
6.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程示范效益显著。
自2006年起,我市每年均评选一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通过发放牌匾、资金补贴、展会展示、参观学习等形式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十一五”期间,全市共批准确立26个太阳能示范项目,其中17个为国家级示范项目,获得中央财政专项资助9031万元。太阳能热水建筑应用面积已达820万平方米,建成太阳能发电系统总装机容量约4.5兆瓦,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备案项目建筑面积超过900万平方米。
7.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创建。
2009年,为进一步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我市申请成为国家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首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国家财政补助资金8000万元。计划 在2012年前,新增712万平方米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建立与完善相关政策、标准和技术体系;建设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支撑服务体系;培养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中介机构和合同能源管理企业,为我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持续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
为实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工作,2010年10月,市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深圳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工作方案的通知》(深府办〔2010〕86号),要求新建民用建筑全面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在395万平方米既有建筑上改造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并安排1.2亿元的市财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补助资金。
(二)存在问题。
1.政策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颁布实施后,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奠定了法制基础,但相关的配套措施,如与太阳能光伏应用密切相关的并网发电、收购电价、绿色电力等制度,还需要各地根据实际进一步完善。此外,可再生能源属于社会公共资源,随着该项应用技术的普及和规模化推广,社会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认知度和认可度也会越来越高,可能会出现由于建筑格局等原因导致资源分配不均,或由于碳交易等涉及经济利益形式的出现导致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权力的纷争。目前,尚缺乏相关保障社会群体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公平、公正、和谐的管理体制。
2.本地企业规模偏小。
除非晶硅薄膜电池生产规模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外,深圳其他可再生能源企业规模整体偏小,行业影响力较小。基于不同原因,我市新能源企业近年有向外地迁移的趋势。目前,国内太阳能光伏行业中单晶硅、多晶硅材料80%都是由国外采购,光伏电池超纯硅材料受制于国外厂商。
3.新能源利用中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低。
2010年,我市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合计5066.5兆瓦,其中核电装机容量约4970兆瓦,垃圾发电厂装机容量82兆瓦,垃圾填埋场沼气发电装机容量8兆瓦,景观风力发电装机容量2兆瓦,已建太阳能发电建筑应用装机容量4.5兆瓦。新能源利用中,可再生能源比例仅为2%。
4.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有待进一步突破。
我市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主要是太阳能光热系统及太阳能光电系统在建筑中的初级的应用,尚需攻克高层建筑太阳能一体化的难题。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太阳能构件与建筑主体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二是太阳能构件作为建筑材料替代传统材料。由于我市太阳能工程应用时间较短,材料和技术问题均有待进一步突破。
5.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标准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我市除正在编制《太阳能热水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标准》与《太阳能热水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标准图集》外,还缺少太阳能热水系统运营与维护技术规范,特别需完善光伏在建筑中应用的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管理等系列标准。
6.激励政策有待完善。
目前,我市对可再生能源应用的财税鼓励政策主要停留在示范项目补贴上,而绿色电力上网、电价补贴等激励政策还没有落实,光伏的规模化推广还有很大阻力。
7.专业人员匮乏。
我市缺少可再生能源学术研究机构,研究人才匮乏,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尤其是缺乏可再生能源工程应用人才,造成对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的市场支撑能力不足。
8.宣传工作还有待加强。
我市通过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程,达到了一定的宣传效果,但其仅限于部分可再生能源生产企业和开发商,广大民众对可再生能源的效益还缺乏了解,没有形成由民众需求推动的市场效应,制约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进一步发展。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有关法律法规,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调整建筑用能结构为主线,以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应用为重点,以风能、浅层地能、生物质能在建筑中应用为补充,以建设工程项目为载体,以政策法规为保障,以标准技术为支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建设科技创新,培育可再生能源产业,全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努力建设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
(二)主要原则。
1.因地制宜,重点发展。
根据我市可再生能源资源状况、能源需求特点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结合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水平与发展趋势,确立我市现阶段以太阳能建筑应用为重点,以浅层地能、风能、生物质能在建筑中应用为补充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发展策略。
2.政府引导,市场驱动。
实行强制性政策与激励性政策相结合,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促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进步,引导和调动社会各界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同时建立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和有效的市场驱动机制,依靠市场力量推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3.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科学制定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目标和计划,从政策、技术、标准、产品、工程应用、产业拉动等多层面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结合本市资源条件、技术水平、经济实力等不同阶段现状和发展趋势,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建设项目,采取规模化发展和试点示范相结合的发展策略,制定分步实施计划。
4.全面协调,和谐发展。
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应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进步,改善人民生活品质,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碳排放。坚持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相结合,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统筹兼顾。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十二五”期间,建立起完善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政策法规和技术规范体系和行之有效的行政监督管理体制,到2015年,太阳能光热系统建筑应用面积达到1600万平方米,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装机容量达到20兆瓦;积极开展其他类型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可行性研究。
“十二五”期间,实现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替代常规能源12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量21万吨的目标。
2.具体目标。
“十二五”期间:
——新建民用建筑规模化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凡具备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条件,有稳定热水需求的新建民用建筑,均应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新建保障性住房全部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新建民用建筑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面积不少于400万平方米。
——新建公共建筑示范推广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制定新建公共建筑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实施方案,“十二五”期间,新增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装机容量16兆瓦。
——推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纳入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十二五”期间,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中实施可再生能源系统的应用建筑面积不少于400万平方米。
——推动太阳能空调、海水源热泵、污水源热泵、风能、生物质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在建筑中的应用。加快开展太阳能空调、海水源热泵、污水源热泵、风能、生物质能建筑应用可行性研究和试点工程建设。
——完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法规政策和激励机制。出台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的地方法规和配套政策。在产业发展方面,制定涉及建设用地、贷款贴息、税收优惠、人才培养等在内的扶持政策,在光伏系统推广应用方面,制定并网发电、上网电价、项目补贴等配套措施,在基础能力建设方面,建立包括研发中心、测评机构等公共平台。
——完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标准体系。尽快出台《深圳市太阳能热水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标准》和《深圳市太阳能热水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标准和图集》,加快《深圳市太阳能热水系统运营维护技术规程》、《深圳市太阳能光电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标准》编制进度,以及海水源热泵、污水源热泵、风能、生物质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的相关标准。
——加强可再生能源建筑先进应用技术研究。在太阳能方面,加快新型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空调、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薄膜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并网等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在浅层地能资源和海水能资源方面,积极开展海水源热泵、污水源热泵、风能利用、生物质能等在建筑中应用的技术研究。
——扶持行业协会和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建立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支撑服务体系,扶持行业协会,培育可再生能源服务市场,建立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实验、检测、设计、咨询与展示等公共平台,发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服务产业。
三、主要任务
(一)新建民用建筑规模化推广太阳能热水系统。
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执行《深圳市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工作方案》(深府办〔2010〕86号)。要求自2010年12月1日后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的新建民用建筑,凡具备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条件,有稳定热水需求的,均应当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对于十二层及以下的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覆盖全体住户;十二层以上的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覆盖不少于十二层的住户且屋顶全部铺设太阳能集热板(去除消防安全等必要通道及阴影遮挡)。鼓励太阳能热水系统覆盖全体住户。新建保障性住房全部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鼓励有热水需求的新建公共建筑、工业厂房和既有建筑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
“十二五”期间,新建民用建筑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面积不少于400万平方米。
(二)新建公共建筑示范推广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
实施20兆瓦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工程。制定BIPV实施方案,在新建公共建筑、市政工程、高档住宅等工程建设项目实施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工程,发展太阳能建筑照明应用示范工程。国家和地方财政支持的新建公共建筑优先考虑实施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提高应用水平,扩大光伏发电规模。到2015年,完成5个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示范工程,实现全市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装机容量达到20兆瓦。
(三)推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纳入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十二五”期间内,完成不少于400万平方米的既有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改造工程。对既有工厂宿舍、学生宿舍、医院住院部和居民住宅,在不破坏建筑结构、屋面防水、日照遮挡、公共通行的前提下,鼓励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
在政府、医院和学校公共建筑中有条件实施太阳能光伏系统时,可在节能改造中同步增设太阳能光伏系统建筑应用,如应用高效非逆变太阳能建筑照明技术与产品等。“十二五”期间内,完成不少于60万平方米的政府办公建筑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改造工程;完成不少于40万平方米的社会大型公共建筑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改造工程。
(四)开展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先进应用技术研究和工程试点。
1.太阳能空调建筑应用试点研究。
太阳能空调目前主要有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太阳能溶液除湿空调等技术类型,由于太阳辐射强度与空调负荷的增长几乎同步,发展太阳能空调可以缓解夏季空调高峰用电负荷,同 时可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十二五”期间,加强太阳能空调建筑应用技术研究,并开展试点工程建设。
2.海水源热泵建筑应用试点。
根据我市的海水资源评估结果,在海水源热泵利用适宜区域和较适宜区域推广海水源热泵在建筑中的应用(海水源利用适宜和较适宜区域见附图2)技术研究,并开展试点工程建设。
3.污水源热泵建筑应用试点研究。
根据我市污水资源评估结果,在污水源热泵利用适宜区域和较适宜区域推广污水源热泵在建筑中的应用(污水源利用适宜和较适宜区域见附图3)技术研究,并开展试点工程建设。
4.风力发电在建筑中应用试点研究。
根据我市风力资源评估结果,在风能利用适宜区域和较适宜区域推广风力发电与风光互补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深圳市风力发电利用适宜区域和较适宜区域见附图4)技术研究,并开展试点工程建设。
5.生物质能建筑应用试点研究。
在城市生活垃圾沼气转化具备条件的建筑小区中加强生物质能建筑应用技术研究,进行试点工程建设。
6.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应用。
有稳定热水需求、但经认定不具备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条件的新建建筑,既有建筑生活热水系统及非节能家用分体空调同时改造项目,可考虑室内空调系统和生活热水系统的同步安装,鼓励利用空气源热泵,使热泵既用于空调制冷,同时又生产生活热水。
(五)实施现场移动式太阳能保障工程。
研究制定施工现场移动式太阳能保障工程实施方案,鼓励采用安装和构造简单经久耐用的太阳能光热系统,以解决工地临时工棚居住条件差,生活热水难以保证的状况。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深圳市推行建筑节能和发展绿色建筑联席会议负责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建设重大问题的决策、协调工作;并建立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家委员会,对重大问题提供专家论证意见。
(二)完善法规政策。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筑节能条例》和《深圳市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工作方案》有关政策基础上,重点完善可再生能源系统运营维护责任制度、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太阳能系统造价及设计取费的规定以及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合同能源发展模式的管理办法等相关配套政策和建立相关监督机制。
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审查和验收纳入建筑节能审查和验收中,对于设计、施工等不符合有关政策法规和技术规范要求的项目,不予审查通过或不予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研究制定光伏发电并网、绿色电力上网、电价补贴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激励政策。
(三)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整合建筑节能专项基金、墙改基金等各项扶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专项资金,通过多种激励措施,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重点支持技术研发、标准编制、服务平台建设、应用项目以及示范工程建设等领域。
(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对于既有建筑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推荐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建设太阳能热水系统。
对于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建设和运营维护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建设项目,财政补助资金补给合同能源管理企业。
(五)加强专项课题研究。
开展深圳市高层建筑物适宜太阳能热水系统技术路径研究。初步调研表明,我市部分太阳能热水建筑应用系统存在辅助加热多、运行费用高、能源浪费严重等缺点。为保证太阳能热水系统规模化应用及实施效果,加快对既有项目中由于产品质量、系统型式不合理或运行维护不到位等原因造成废弃的现象开展深入调研,提出相应的合理化建议;研究建立深圳市太阳能辐射数据库,提出不同类型太阳能光热系统建筑应用设计和安装的建议;针对不同建 10 筑类型、不同业主产权、不同用户类型等建筑项目中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分别提出适宜的投资模式、运营维护机制和不同利益主体的职责。
率先全国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公平和谐的保障体制研究,分析我市居民对幸福生活的意愿及幸福的真正内涵,在此基础上制定保证社会群体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公平、公正、和谐的管理体制,着力解决由于建筑格局等原因导致资源分配不均,或由于碳交易等涉及经济利益市场行为的出现而导致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权力纷争的状况,提高居民认同感和生活幸福指数。
(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
依托现有的科研机构或企业研发中心,建立太阳能光热产品研究开发中心、太阳能光伏产品研究开发中心、太阳能建筑应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太阳能产品与建筑应用工程检测中心等太阳能产业和应用公共技术平台,解决太阳能产品开发和太阳能建筑应用遇到的共性问题。在深圳市科技计划、深圳市建设科技计划中,设立太阳能专项,重点突破大规模光伏电池生产工艺,高吸收、低发射太阳能集热器,城市中、高层大型太阳能工程建造等关键性问题。开展太阳能光伏系统经济性评估,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后评估技术研究,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评估程序和评估方法和评估后奖励机制。
(七)建立技术支撑服务体系。
加快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支撑服务体系建设,鼓励相关行业协会和中介服务机构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研发、设计、咨询、检测、评估与展示等方面的专业服务,协助政府主管部门制定技术标准、从事技术研究和推广、实施国际合作、组织培训等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充分发挥第三方机构在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的作用。
(八)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实施可再生能源应用专业人才培育计划,重点培养可再生能源产品开发、工程设计和施工专业技术人员。鼓励深圳市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开设可再生能源专业课程,或与国内相关领域的知名学府联合办学,重点培养可再生能源产品开发和工程设计人员。鼓励深圳市职业教育机构,开展可再生能源产品生产和工程施工职业教育,培养专业化的太阳能产品生产和工程施工人员。提高建设行业从业人员对可再生能源应用的技术水平。同时,在建筑业执业资格管理中,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政策法规、标准规范等内容纳入注册人员执业资格继续教育范围。
(九)加大宣传教育培训。
7.深圳市城市规划论文 篇七
1. 深圳经历着快速城市发展
深圳从改革开放前人口不足30万的农业小县,逐渐发展成为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大城市,其发展呈现如下特点:第一,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深圳的GDP达到9 510亿元,居全国大中城市第四位,人均GDP超过10 000美元,居全国前列。工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发展壮大,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同时以物流、金融、房地产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第二,城市功能不断提升。深圳逐渐从过去单一的出口加工生产基地,发展成为加工、贸易、物流、金融商贸、旅游、文化产业等全面发展的华南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第三,城市空间持续扩展。伴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建成区不断向外拓展,截止到2010年11月1日零时,深圳市常住人口为1 035.79万人(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而到2010年底,全市建设用地规模达764km2,其中工业空间拓展最显著,1984年工业用地为2.55km2,2010年工业用地规模达到226.6km2,特区外工业用地增长迅速,已成为深圳工业发展的主要空间。
2. 深圳城市更新历程
在深圳城市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早期开发建设过分追求速度和短期效益,城市建筑陈旧和城市功能老化问题日益突出。长期以来,城市更新活动一直伴随着城市扩张,从20世纪末至今,已经历了三个阶段(1)。
第一阶段为市场主导阶段,表现为以企业为主体的自发城市更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特区内大量企业外迁,许多工业区和厂房出现空置现象。而大量人口向城市聚集,对服务业产生极大的需求。一些企业积极对特区内的旧工业区和厂房进行改造,发展服务业,推动了深圳的城市更新和升级。
第二阶段为政府介入阶段,表现为以城中村改造为重点的城市更新。21世纪初,城中村的问题日益突出,低标准的无序建设带来了安全隐患等多方面的问题。政府开始意识到对城中村进行更新改造的紧迫性,市、区两级政府将城中村的改造提上了工作日程,并作为重要工作加以推进。
第三阶段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阶段,表现为对城中村、旧工业区、旧城等相对全面的城市更新。近年来,政府对全面城市更新给予高度重视,市、区分别建立了相应的机构,并出台关于城中村、旧工业区的改造政策。深圳城市更新正在由针对单一对象(旧村、旧工业区)的单纯改造向囊括复杂对象(旧村、旧工业区、旧居住区、旧工商住混合区)的全面更新的阶段跨越。
3. 深圳旧工业地段更新需求
(1)城市更新成为破解瓶颈的主要途径
在深圳城市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日益面临土地、环境、人口、能源资源方面的瓶颈约束。其中,城市空间资源的不足成为制约城市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深圳城市建设用地从1979年的2.81km2增长到2010年的764km2。依此速度,2020年可建设用地就将耗尽。要突破城市发展的空间瓶颈制约,在精细化、集约化利用土地资源的同时,要积极进行城市更新改造,释放并挖掘城市空间潜力。2009年12月,深圳市出台了《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在法律层面上对深圳市城市更新活动进行了规范与引导。
(2)旧工业地段更新将成为新热点
在可以挖掘潜力的城市空间类型中,深圳市旧工业区面积所占比重较大。此类旧工业区普遍存在不符合全市工业布局规划和现代工业发展要求、土地利用率低、基础设施不完善、建筑质量差等问题。旧工业地段更新将成为今后深圳城市更新的热点。
二、旧工业地段更新规划编制导向
1. 综合的价值导向选择
深圳旧工业地段更新一般涉及四个利益群体:市场开发主体、原有产权业主群体、城市政府管理部门、更新后使用或周边受影响的公众。四者在更新活动中的诉求博弈现象比较突出。因此,旧工业地段更新规划遵循综合的价值导向是必然和必要的。
(1)公共利益优先
旧工业地段更新规划应将公共利益放在优先位置。公共利益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公共空间,指为广大公众提供休闲、交往、集会、娱乐等活动的开放空间;二是城市公共物品,指公共配套设施等;三是公共价值域,以包括大多人的“城市公众”需求为出发点,既融合了“使用”和“感受”两方面的需要,又兼顾了“公共”与“私人”两类产权的空间类型。
(2)重视市场利益
在坚持公共利益优先的前提下,对更新活动中的责任、权利等进行界定,并运用规划管理手段进行监督保障。对市场利益的重视则主要体现在对更新项目的“盈利水平”、“盈利方式”、“盈利规模需要”等内容进行预先研究及判断,以保障对市场的吸引力,有效推动更新的实施。
2. 开放的编制过程确立
(1)多元的专业团队
由于旧工业地段更新活动涉及多个规划以外的领域,价值导向具有多元综合的特征,因此,更新规划编制团队应具有多专业、多学科综合的构成背景。视更新项目不同,可包括规划师、产业研究人员、建筑师、策划师、市政工程师、交通工程师等。某些特定的项目还需要政府管理者、公共宣传及代言机构或人群的参与。
(2)广泛的公众参与
目前,我国规划领域的公众参与多停留在较低层次上,形式多于内容。利益主体多元化下的旧工业地段更新规划应当建立一套让“社会公平”能得到保障的公众参与制度。公众不仅能对规划最终方案提出意见,还应参与到立项、构思、范围划定、更新主体的选择、拆迁谈判程序、决策乃至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中,更理想的还应该有规划方案的提案权。对因缺乏专业知识或得不到专业帮助而难以表达其改造意愿的利益主体,应该建立类似于“专业援助”的制度(2)。
3. 导控性的规划框架建构
(1)目标平台与目标体系
传统的“蓝图式”规划目标理念往往流于空洞、不易被非专业人士所理解的文字,对于更新规划的“综合价值导向”、“直接面向实施”的实际特点,应借鉴管理学中的“目标管理”理念,形成更新规划的更有效的管理目标体系,将多元群体的利益诉求经过整合形成总体更新目标,同时将更新目标转化为可以“度量”或“评估”的子目标,以便于目标可行性的校核、向社会非专业群体征求意见以及对目标的动态修正。
(2)“过程管理”
对旧工业区更新规划而言,其目标导向的更新结果往往需要经历一个时间周期才能清晰地展现,而且更新建设完成之后,对可能造成的问题很难更正,具有一定的“不可逆”特征。因此,应借鉴以ISO质量管理体系为代表的“过程管理”思想,在旧工业区更新过程中进行积极地控制与引导,实现城市更新目标。
(3)更新规划作为更新实施的过程导控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城市规划渐渐从“编制某一地区未来的理想蓝图”的旧观念转化到“对某一地区发展施加一系列连续管理和控制”的新观念。对城市旧工业地段更新规划而言,其所面临的“市场化”、“不确定性”、“过程性”特征尤为突出。因此,更新规划在更新实施环节应充分担当起“过程指引”的角色,控制并引导各更新项目的详细方案设计和建设实施的全过程。
三、旧工业地段更新规划编制对策
1. 准确识别更新条件
旧工业地段更新主要的基础条件包括更新动力、更新需求、空间及规模三个方面的限定条件。
(1)更新动力识别
深圳市旧工业地段更新动力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产业高级化的驱动力。深圳部分企业的生产领域由先进制造向高科技制造转变,原有的产业空间已不适应企业未来的发展,需要建筑新的生产及产业配套空间.二是城市发展及结构变迁的驱动力。随着城市空间的发展,部分工业地段所处位置由城市边缘地区逐渐变化为各级中心区、交通枢纽站点等结构性功能节点周围的地区,区位条件发生了质的变化,地区地租成倍地高于一般地区,原有的生产企业难以承受,新的高端城市功能将逐渐替代原有生产功能,向第三产业功能转变。三是城市市政与公共服务完善的驱动力。部分工业地段位于城市一般地区,面临城市交通及公共设施配套水平提升的需求。在城市空间资源紧缺的形势下,必须重新合理调配空间资源,通过旧工业区的更新改造予以落实。
(2)更新需求识别
按照需求产生主体的不同,更新需求可分为城市发展需求、产业发展需求和市场开发需求。城市发展需求识别应着重以下几点:第一,对城市总体层面的规划研究进行解读和梳理,确定旧工业地段在城市发展中的总体定位及相关的发展策略;第二,片区层面法定规划的解读,明确片区发展的定位、土地利用、开发强度、设施布局等内容,并在更新规划中对刚性要求予以遵循;第三,相关专项规划的研究,除法定规划外,还需重点通过对与更新关系较密切的交通专项及市政专项研究进行解读,掌握地段更新的支撑条件。
城市产业发展需求识别应认真研究前期产业发展研究的专项成果,在更新规划编制的前期阶段,一般会由相关部门委托专业机构开展产业研究,更新规划应与之相对接,在规划中应充分尊重其产业定位指引,并在空间上对产业功能要求予以落实。
市场开发需求识别应在坚持公共利益优先的前提下,了解并重视市场对本地段更新的“盈利”预期,以增强对市场主体的吸引力,保障项目更新的可行性;借助专业运营策划团队的配合,更多地关注更新后的盈利预期、更新运作模式等内容,重视经济可行性方面的预测和校核。
2. 综合建构更新目标
(1)更新需求的协调与整合
第一,对接城市与地段发展要求。确定更新定位与功能要求,考察上层次规划中该地段未来与城市中心体系的空间关系,从而辨识其应承担的大致职能;确定空间与品质要求,城市各个空间板块发展的空间环境特色不同,对各个旧工业地段更新的空间与环境品质要求也不同。
第二,平衡公共与市场利益诉求。确立总体目标之前需要对各利益主体的利益矛盾与冲突进行平衡和协调;地段更新规划必须基于城市公共价值基础,考虑市场可行性;市场主体之间也可能存在利益冲突,更新规划必须通过开放、弹性的交流框架和机制对市场主体的诉求进行均衡。
第三,适应近期与远期发展需求。旧工业地段更新规划是需要逐步实现的,又体现出多业主和分期更新的过程性特征,因此更新目标也需要与这个过程相适应,协调近期与远期发展需求,制定阶段性更新目标。
整合物质、经济、文化、社会更新需求,旧工业地段更新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物质环境,更包含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内容。因此,更新目标的设定在考虑更新运作的现实可行性的同时,必须综合上述多个层面的内容,才可适应日益提升的城市发展综合需求。
(2)综合目标的建构与分解
在多方利益群体博弈的环境中,综合目标建构必须在建立全面综合的价值取向基础上,对更新多元目标进行整合。总体目标作为各方都能接受的更新发展“纲领”,需明确各方在更新实施过程的获益和责任,并能在接下来的更新建设实施过程中得到各方遵守。具体而言,更新目标的建构是一个“求同存异”、形成共识的过程,需要对相关主体(建设管理者、城市政府、投资主体、使用主体及规划技术人员等)的利益诉求和目标价值取向进行反复协调,然后加以综合、协调和取舍,并具体化为功能、空间与环境的相互内在关系,建立大多数人的共识。
旧工业地段更新规划将面向现实环境的实施与操作,有必要对目标进行“多维度分解”处理。这一环节主要包括三方面的目标分解:第一,项目分解,与产业研究及运作策划等相关背景分析工作相衔接,进一步明确各个功能—空间板块(单元)中的核心项目及辅助项目,形成联系功能与操作需求的一个个项目元素库;第二,空间分解,将目标在同一个层次上分解为不同的功能—空间板块,形成便于操作、易于理解和感知(以利于达成广泛共识)的对接操作和更新建设项目的一个个单元,更形象地指导后续方案设计;第三,时序分解,根据近远期更新条件、发展要求的不同,制定务实的分阶段更新目标,在各阶段明确更新需要达到的状态、需要完成的“功能—空间”板块和项目建设要求,适应市场运作需求与城市发展的动态过程。
(3)更新目标的校核与修正
更新目标的制定不仅仅是一个“单向过程”,还应是包含基于社会和经济两方面可行性研究的双向校核与修正过程。
社会可行性主要是指更新目标在公众利益、社会公平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及风险的评估。从受益与受损的角度看,被拆迁人群和被拆迁机构在理论意义上是受损群体,其他几个方面均在不同程度上是受益群体。社会可行性校核的根本任务是通过公众参与等方式,在更新目标的制定过程中,对可能引发的矛盾做出充分预见及协调,保障公众利益,营造公平、和谐的更新实施环境。社会可行性校核需要重点针对群体间的受损和受益情况进行评估,从而对更新目标进行反馈,提前进行利益的均衡与协调,增强地段更新的社会可行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可行性的校核成为更新目标校核的重要环节。对经济可行性的评估较通常的方法包括以下两类:第一类,以“成本—收益”理论为核心的传统市场经济效益评价。这一传统方法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开发目的与预期价值、获取土地的成本、开发成本来估计开发商所能获得的利润或利润水平,从投入和产出两部分分析更新项目的经济效益。以此衡量更新项目市场的吸引力强弱,从而判断更新目标是否需要调整,如何调整等。第二类,基于假定开发项目类型以及开发运作模式条件的假定性财务分析,在传统的“成本—收益”评价方法基础上,假定性财务分析法需要以更新规划方案为基础,通过对更新开发支出、收入以及运营预期净收入等各项收支的描述,说明更新目标的可行性。该方法的分析结论也往往获得较大范围的认可。但由于对更新方案要求更详细,因此该方法更适宜于更新规划中后期的论证阶段。
3. 务实设定更新导控
(1)总体策略与方案引导
旧工业地段更新规划相较传统规划对“可操作性”的要求更高。通常而言,更新策略主要包括更新模式与更新时序两部分内容。
在常用更新模式中,“重建模式”较适合需要完全改变用地上建筑空间类型或需要且有可能一定程度提高建设规模的更新项目;“改造模式”多适用于不能较大程度提高建设规模或现有建筑完全能适应新的功能使用需求的情况。当然,在许多实际情况中,重建与改造两种模式还会结合起来,以更适应地段更新的需要。科学合理的更新模式是保障旧工业地段更新规划得到贯彻实施的关键。
旧工业地段更新具有长期性。在选取更新模式之后,应进一步明确更新实施的时序。这一工作的核心是将“功能—空间板块”、“更新项目”等核心内容进行空间序列的排序。合理的时序安排在满足地段自身良性发展的同时,还会对地区的持续发展形成推动力,具有“触媒”效应,进而激发地段和地区发展的“链式反应”过程。
旧工业地段更新规划方案不等同于“蓝图”设计,其核心是通过理性分析和感性形态设计过程,明确更新地段的空间边界及形态塑造关键点,对下阶段更新建筑设计提出边界条件要求,同时也需要有足够的弹性。
在空间形态方案基础上,需将更新目标阶段所明确的基本项目与核心项目进行原则性的空间安排,项目布点应结合地段更新时序。布点工作旨在通过合理分析进行地段内的微观选址,提出相应的建设要求,而非落实到具体的建筑内部。可以通过图示性和意向性的表达来区别于通常的修建性详细规划。
(2)刚性控制框架
第一,关于功能与项目控制框架。将更新功能、核心项目、主体项目等内容以表格和图表方式表述,从而对更新规划目标的物质载体进行阐述与控制。在表格设计上,应遵守层次性、开放性与动态性特点要求,清晰表达“功能—主体项目—核心项目”的“树状”架构关系。特别对于核心项目,应明确表达其类型、规模、服务人群等内容。配合简要图示,形象地表达各项目的布点原则及要求。此外,项目导控的形式要有利于后期维护管理,并方便进行综合查询。
第二,关于空间与环境控制框架。将方案研究的空间形态、环境、场所等关系到地段空间品质的核心要素转化为空间控制框架。该框架可分为二维与三维两种。在地段平面层,应就建筑基本退界、开放空间廊道、活动场所、活动路径等进行大致位置的定位。三维要素中,应包括高度、街道界面、天际轮廓、地标、视线通道、空中或地下步行系统等。
第三,关于设施与支撑控制框架。地段更新所需的内部交通与市政等设施可分为占地型设施与附建型设施。占地型设施包括道路、不能上盖建设的市政通道及用地;附建型设施主要包括可在其他建筑内附设建设的设施,如过街通道、邮政、电信等设施。与项目控制方式类似,该项控制框架可采取表格与图示等方式,表达基础设施项目内容、数量及相应建设要求,但应保留一定的弹性。
(3)弹性引导工具
第一,关于更新单元指引。借鉴美国区划法中联合开发单元的做法确定联合开发单元。联合单元内有多个产权及利益主体,在满足单元总体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可以使单元内各更新项目进行整体布局。更新单元的引入,在操作层面增强了规划的可实施性,使在单元范围内协调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分担、空间资源价值分配成为可能,并为更新活动保留了足够的灵活性。
第三,关于单元内容积率奖励。容积率奖励技术的引入,在单元整体强度增长幅度不突破空间与环境控制边界的前提下,为单元内公共空间、公共停车位、步行连廊等设计策略的实现提供了技术保障。具体的奖励对象可能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为单元提供微循环道路通道、提供额外公共停车场的更新项目;在单元内提供公共设施的空间,如社区治安值班室、图书室、公共厕所等项目;提供公共步行道、特色步行街、街头广场、公园、屋顶绿化等能提升地段空间环境质量的项目。
第三,关于单元内开发权转移。为了在已有产权甚至已有现状建筑的用地内建设广场、公园等公共项目,校核该空间损失的容积率并转移到该主体的其他更新建设用地范围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开发权转移必须完全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并且应严格遵守单元整体的城市设计要求,从而避免地段公共空间的零散和低效。
四、结语
城市是否需要更新不完全取决于城市建设年代的长短,而是由城市功能与需求的匹配程度决定的。深圳虽然仅有30年的建设历程,但建成区现状已经与发展的脚步不相适应,暴露出诸多亟待调整的城市问题。深圳的工业发展带动了全市的经济增长,成为驱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工业用地所占比例较大。早期的产业类型和开发建设追求短期见效的建设速度,使得深圳市的旧工业区建设不能适应城市的转型需求。在深圳城市空间发展遇到瓶颈的今天,通过极具潜力的旧工业地段更新,释放出部分土地,有利于城市功能提升。本文旧工业区规划编制对策是根据深圳旧工业区更新的现实需求提出的,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更新条件会发生较大变化,相应的规划编制对策还需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刘伯英,冯钟平.城市工业用地更新与工业遗产保护.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陈烨,宋雁.哈尔滨传统工业城市的更新与复兴策略.城市规划,2004(4)
8.深圳探路城市低碳化 篇八
以“改革试验田”闻名的深圳,在城市低碳化发展上也先人一步,不仅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低碳立法工作,率先启动了碳交易市场,还全面实施绿色建筑标准。
2015年,深圳GDP较上一年增长8.9%,财政收入增长了30.2%,但每万元GDP能耗已经下降到0.398吨标准煤,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下降率超过21%,领先全国。
低碳城缩影
深圳国际低碳城,就是深圳走向低碳化的一个缩影。
4年前,坐落于龙岗区坪地街道的国际低碳城会展中心的所在地,一度是深圳最落后、最高碳的区域。当时,整个片区单位面积GDP仅为全市平均水平的1/5,但能耗和碳排放强度大约是全市平均水平的2倍。
2015年8月,深圳国际低碳城成为国家首批低碳城试点。
据了解,深圳国际低碳城的设计方案结合绿色低碳理念,实现了5个100%目标——100%的绿色建筑、100%的绿色交通、100%的清洁能源、100%的废弃物回用、100%的雨污水回用。
在国际低碳城,新建建筑沿用传统岭南建筑中低成本通风、隔热、遮阳节能技术,采用适应深圳本地气候条件的平面形式及总体布局,同时充分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真正实现了资源可再生利用。
深圳市龙岗区副区长侯海表示,低碳城里的每个细节都考虑到环保低碳,“地面、道路安装了雨水收集过滤系统,废弃钢材、纸张被回收再利用,制作成各式雕塑与座椅”。
2014年11月,国际低碳城斩获2014年“可持续发展规划项目奖”。
全国首个碳交易平台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巴黎协议》签署的第一年。此前,中国已明确计划于2017年全面启动全国碳交易市场,以实现减排目标。
2013年6月16日,深圳碳交易平台正式挂牌,并于6月18日正式上线交易,深圳由此成为中国首个正式启动碳排放交易试点的城市。
交易所正式运营第一年,深圳市碳排放总量就比前一年下降了约100万吨。
深圳碳交易平台启动后,进行了大量创新。2014年5月,平台推行全国首单“碳债券”;9月,成为全国首家向境外投资者开放的碳交易平台;10月,启动全国首个私募碳基金;11月,落地全国首笔绿色结构性存款。
在立法建设方面,深圳也走在了最前面。2012年,深圳率先制定并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碳排放若干管理规定》;2014年,又通过了《深圳碳排放权交易暂行办法》,形成了既有人大决定又有政府规章的完整制度体系。
目前深圳已将636家重点工业企业和197栋大型公共建筑纳入碳排放管控范围,覆盖了公共交通、能源生产和制造业。
输出深圳经验
气候问题没有疆界,因此,对于深圳来说,如何将自身经验对外输出,亦是低碳化探索的应有之义。
从2014年至今,深圳陆续与包头等地签署碳交易体系建设合作协议,异地输出深圳经验,最终实现深圳与包头两市碳交易市场的区域对接。
2015年6月,在第三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上,珠三角地区9市共同发布《珠三角城市群绿色低碳发展深圳宣言》,加强区域合作。
李干明告诉记者,在6月17—18日举办的第四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上,广东省政府继续举办了“第二届珠三角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论坛”。论坛上,有关城市就珠三角城市绿色发展现状、城市治理向低碳转型升级进行了深度交流;签署《深莞惠三市坪新清绿色低碳发展规划研究合作备忘录》,发布珠三角城市优地指数。
而在国际化方面,深圳亦有所尝试。
【深圳市城市规划论文】推荐阅读:
深圳市城市更新的策略10-09
深圳前海新城规划07-11
深圳城市更新暂行措施11-05
深圳交通十二五规划09-25
深圳大学政治论文09-05
深圳教育科学规划2018年课题申报办法06-24
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干部培训暂行规定11-30
深圳市光明新区09-19
深圳市龙华新区龙华中心小学创建深圳市校园文化特色学校情况汇报08-16
深圳市义工服务证明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