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教学设计方案

2024-11-11

《桥》教学设计方案(精选12篇)

1.《桥》教学设计方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两岸骨肉同胞的血脉亲情,感受生命的珍贵和爱心的无价。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性,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辅助、课题卡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导入,感知给予快乐(摘苹果的比赛)

(出示大屏幕),有三棵苹果树,第一棵树上结了80个苹果,第二棵树上结了100个苹果,第三棵树上结了150个苹果。

1、现在你来到了苹果树下,要和你的对手比赛谁摘的苹果多,我们假设你们采摘的速度一样快,你先摘哪一个树上的苹果?

2、下面进行第二轮测试,还是这样三个苹果树,不过这次你的对手是我——你的老师,要和你比赛谁摘的苹果多,你先摘哪一棵树上的苹果?

3、再来,请看题——还是这样三棵苹果树,你又来到了苹果树下,你的对手也是一个孩子,已经几天没有吃饭了,很饿很饿。你和他比赛谁摘的苹果多,你先摘哪一个树上的苹果?

4、总结:你们让我很感动,因为你们不仅聪明,还很善良很可爱,有一颗乐于付出,乐于给予的心。为此,我要送你们一句名言,是我从书中读到的——“给于是快乐的!”(学生齐读)希望我们永远记住这句话。那么,假如需要你给予别人的不是苹果,而是你的鲜血,你的骨髓,你还能做到吗?如果不仅仅是鲜血和骨髓,还有生命,你还能做到吗?我们可以不立刻回答,但不能永远回避,我们要在学习中思考。

二、泛读整组课文,具体情境,初步感受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这样一组课文,一组以“给予是快乐的”为主题的课文,共有四篇课文,哪四篇呢?

2、学生回答课题,老师贴课题卡片

2、再读课文。可以浏览每一篇课文,也可以读一篇或两篇,还可以只读自己认为最值得读的部分,读的时候要想一想课文讲了什么故事?这些课文是怎样来反映“给予是快乐的”这个主题的?

3、集体交流。

4、总结:从这些课文来看,“给于是快乐的”,就是小男孩的一个心愿,就是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举动,就是一句关心的话语,一个关切的眼神,就是一种无私奉献,就是一种爱心。

三、切入课文内容,指导朗读,理解感悟

1、《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发生在杭州和台湾花莲之间的故事,因为真实,因为就在我们身边,我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格外感动,我想你们也一样,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故事,看看到底是什么感动着我们?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小组交流:对学习小组内的学习伙伴读几遍你觉得特别令你感动的句子和段落。

4、全班交流。(交流令自己感动的句子以及感动的原因)

范例:

a、最后一段。朗读:“小钱得救了……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感动的原因是小钱得救了。这是一个美丽的结果,患有严重白血病的小钱最终得救了,很多人在这样的时刻容易留下幸福的眼泪,这是一种感动。)

b、第五段。朗读:“针头向皮肤刺去…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这段中有一个词语“突如其来”,你们怎样理解?

(发生的时间很突然。余震的大小事先也不知道,可能很小,也可能很大。在突如其来的余震中,还要进行着手术,真是令人感动。)

c、第二段。朗读:“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

(小钱只有18岁,就患了白血病,白血病又叫血癌,很难医治,很可怜;骨髓很难找,终于找到了,真让人高兴。真是大悲大喜,悲喜交加。)

小钱患的是白血病,小钱的生命就像 “生命就像不曾开放就将面临凋零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重新绽放。”在这句话中找到一组反义词吗?

(人们常说“生命如花”、“岁月如花”,那是比喻生命的美好,让生命更加美好是人类永远的追求,于是你就有了这大悲大喜的感动,你的感觉是和全人类的感觉一致的。

d、第四段。朗读:“在这场灾难中……期待着他的骨髓。”

(这位青年不顾家人的安危捐献骨髓,因为他知道——拯救生命更重要。给予是快乐的!很令人感动。)

四、深入阅读文本,整合资源,深刻体会

1、这是一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这是一次和死神争夺生命的较量,最后,生命在人们无私的给于中复活了,生命之花在人们的爱和奉献中重新绽放了。小钱得救了,他的身体会慢慢康复,他苍白的脸会慢慢红润起来,他的心中一定会充满了感激,你想他会感激谁呢?读读课文,设身处地地想一想。

2、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3、全班交流。

范例:

a、感谢为他捐献骨髓的那位台湾青年。

(小钱患的是严重的白血病,目前,唯一有效的医治方法就是移植骨髓。很多人对捐献骨髓怀有恐惧心理,害怕会影响自己的健康,其实这是所有的医学研究和临床经验表明,捐献骨髓对于人体健康没有影响;但是即使是这样,也有很多人没有捐献骨髓的意愿,所以到目前为止,我国大陆的中华骨髓库中的库存量只有4万多份,台湾慈济骨髓捐献中心库存23万份,而我国的白血病患者有400多万,需要更多的人志愿捐献骨髓。而这位台湾青年就是这样一位志愿捐献骨髓的先行者,小钱应该感谢他,我们也应该感谢他!余震有大有小,房屋随时都可能倒下来,生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他却冒着生命危险捐献骨髓。并且他不顾亲人的安危来为小钱捐献骨髓。)

引导学生进行想象:

又一次余震发生了,大地开始颤抖,房屋开始摇晃,窗户上的玻璃啪地掉下来了,身体下的病床吱吱作响……但是,这个青年人——仍静静地趟在病床上。这需要多大的勇气。需要多大的决心。

感情朗读第4、5自然段,读出自己内心的感动。

在大地震过后,在剧烈的余震中,这位青年不顾亲人的安危,冒着生命危险,为海峡另一边的小钱捐献骨髓,用自己的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b、他还会非常感谢李博士。

(李博士冒着生命危险从台湾青年身上抽去骨髓,并一路奔波送到杭州,为小钱作了骨髓移植手术。)

(这位李博士就是台湾的骨髓移植专家李政道博士,他是那样令人尊敬,他主持创办了台湾慈济骨髓捐献中心,征集到23分骨髓样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华人骨髓库,救助了众多的白血病患者,今年的4月15日,他第100次携带着台湾同胞捐献的骨髓来到大陆。让我们记住这位可敬的老人!(出示李政道博士的照片)

深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

(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台湾和大陆现在还没有直接通航,台湾当局不允许飞机直接飞到大陆,只有到香港中转。尽管台湾和大陆之间隔着一湾海峡,还有很多人为的阻隔,但还是不能阻隔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两岸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理解“奔波”,感情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C小钱还会感谢医护人员朋友亲人

(是啊,这些人就在小钱的身边,时时刻刻给予小钱关心、爱护和支持。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的人关心、爱护这小钱,奇迹才会发生;正是因为海峡两岸这么多人的爱心才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4、想象拓展,启迪心灵

(根据国际上骨髓捐助的有关规定,骨髓捐助者和受捐人在一年内是不能见面也不能知道对方的身份和姓名的,但一年以后就可以了。我们来想象一下,一年以后的某一天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会是怎样的场景?小钱会对那位台湾青年说些什么呢?)

五、总结全文内容,点明主题,深化印象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时刻,有很多的人需要我们去帮助,但是很少需要付出鲜血和生命。更多的时候需要帮助别人,给予别人也许仅仅只需要说一句温暖的话,仅仅只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但是,却能给别人很大的鼓励和帮助,也会给我们自己带来很大的快乐,因为给予是快乐的,给,永远比拿快乐!

板书设计:

杭州 台湾

骨髓

小钱—————年轻人

教学设计

以读为本 问题解决

——谈《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的教学设计

“以读为本,问题解决”,是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的,符合母语学习特点,也遵循了思维科学规律。

(一)落实新课程理念

以读为本,就是把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作为精读课教学的根本。它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体现以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为课堂教学的本体,体现阅读教学的基本特点——“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以读为本,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在精读课教学中的落实。

(二)遵循思维科学规律

思维是一切能力的核心,当然也是阅读能力的核心。“问题解决”是思维科学理论的重要策略。在以读为本的前提下,遵循思维科学规律,运用“问题解决”策略,围绕问题,分析、比较、归纳、概括、想象和体验,达到理解文本,体会思想情感,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从而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

“以读为本”,是精读课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中要从“读”出发,把“读”贯穿教学全过程,从而达到培养精读能力的目的。同时,它又是一种基本的教学策略,以朗读和默读作为基本的教学手段,以学生的潜心读书作为教学活动的本体。

“问题解决”,解决的包括“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问题,尤其是要解决对文本的“创造性的理解”。

以读为本的问题解决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问题的孕伏

(二)问题的提出

(三)问题的解决

在教学《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时,我用了3个课时。前面案例展示的内容是我的第二课时。在第二课时,我设计了五个大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在课前进行的,是一个师生共同完成的摘苹果的游戏。在这个课前的交流中,通过数学知识的有效运用,从开始的抢着摘苹果,到最后的让苹果,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愉快的竞争氛围,并顺其自然地把学生带进了“给予是快乐的”善良心境。不仅激活了孩子的思维,更燃起了他们情感的火花。是的,他们原本就是善良的,但是环境的熏陶这个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

针对教材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每组的前后内容互相联系,环环相扣的编排特点,我安排了第二环节泛读整组课文,具体情境,初步感受。通过对整组课文的浏览和对有关段落的重点阅读,了解四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结合课文中的故事情节或相关细节来感受和初步理解“给予是快乐的!”

精读课中问题的形成也要有个过程,是建立在读书的基础上的。课的导入和初读课文是问题的孕伏期。这一阶段,我要求学生静心读书,并且准备了较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读书。使学生能各自竭尽所能地从文本中获取信息。在这个问题的孕伏期,学生已尽己所能解决了部分字词,并用边轻声朗读边思考,或是边默读思考,甚至边在书上画注的方法初步把握了文意,初步了解文本的叙述顺序,初步体会文本的思想感情。

通过第三环节的切入课文内容,指导朗读,理解感悟和第四环节的深入阅读文本,整合资源,深刻体会,引领学生从在课文语境中初步理解语言和心中的感动,到整合教学资源,深刻体会“给予是快乐的”。

这是在学生比较充分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对学生的问题,要引导归纳整理,并帮助明确主要问题。估计学生对讲述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和段落这个问题有困难,老师可适当补充铺垫,并同时给予内容上的拓展。

对梳理出的主要问题要重锤猛敲,腾出充裕的时间,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主要问题就是文本的思想内容的感悟,要解决的是文本理解上的重点和难点。主要问题的解决视问题类型而定,问题类型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属于思想感情的领悟的,可以综合运用重点词句品味法,例如通过让学生理解“突如其来”知道台湾青年和李博士冒着生命危险给小钱移植骨髓,令人感动。通过“凋零”和“绽放”这一组反义词,让学生感受到小钱的生命之花即将凋谢,多么令人担忧和惋惜。可以运用生活经验联系法,例如引导学生想象余震的景象,感受台湾青年捐献骨髓的场景,想象有一天小钱和台湾青年见面后,小钱会对台湾青年说什么;还可以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和感情朗读等方法,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动表达出来。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叙事特点鲜明的记叙文,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多朗读,多体验,多想象,让学生不仅清晰地了解的事情的来龙去脉,更激起了感情上的共鸣,所以在课程结束,总结全文内容,点明主题,深化印象这个最后环节的时候,学生都能认识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时刻,有很多的人需要我们去帮助,我们给予别人也许仅仅只需要说一句温暖的话,仅仅只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但是,却能给别人很大的鼓励和帮助,也会给我们自己带来很大的快乐,因为给予是快乐的,给,永远比拿快乐!

2.《桥》教学设计方案 篇二

1 桥梁加固的理论基础

目前国内外对桥梁的检查与加固维修的方法和技术研究较多, 对相关理论基础的研究却相对较少。王光远院士曾指出, 当前力学工作者与结构工作者的精力主要集中于研究结构分析、设计和施工的理论和方法 (其目的是提高结构设计和施工的质量) , 而对于结构系统的方案论证以及服役后的评估和维修理论则研究较少, 这是力学界与结构工程界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可以预见, 从基本理论角度对既有桥梁加固方案进行研究, 是今后桥梁研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2 旧桥加固基本方法

2.1 加大截面加固法

加大截面加固法也称外包混凝土加固法, 是用增大混凝土结构物的截面面积和配筋进行加固的一种方法。这种加固方法要求被加固的桥梁下部结构能够承受更多的自重, 能够提供更高的承载力。通常情况下, 以加厚桥面板或者加大主梁的梁肋宽度为主[3]。该法施工工艺简单、适应性强, 并具有成熟的设计和施工经验, 适用于较小跨径的T梁桥或者板桥的加固。采用此法加固后桥梁刚度明显提高, 承载能力也取得较好的效果。但现场施工的湿作用时间长, 对生产和生活有一定的影响, 且加固后的建筑物净空有一定的减小。

2.2 预应力加固法

采用外加预应力的钢拉杆对结构进行加固的方法, 预应力技术能大大缩短施工工期, 能降低被加固构件的应力水平, 不仅使加固效果好, 而且还能较大幅度地提高结构整体承载力, 但加固后对原结构外观有一定影响。适用于要求提高承载力、刚度和抗裂性及加固后所占用空间小的桥梁[4] (见图1) 。

2.3 改变结构受力体系加固法

此法是改变桥梁结构受力体系, 达到提高桥梁承载能力的目的。改变结构体系的方法有多种, 但往往都需要在桥下操作, 或设置永久设施, 因而减小桥下净空, 或施工时会影响通航, 所以必须考虑通航及桥梁排洪能力。但是, 该法由于加固效果较好, 是目前常用来解决临时通行超重车辆的一种加固措施。重车通过后, 临时支撑可以随后拆除。

2.4 粘贴FRP加固法

此法是采用高强度或高弹性模量的纤维复合材料, 用专门配置的粘贴树脂或浸渍树脂粘贴在桥梁混凝土构件表面, 使之与原构件形成整体共同受力的加固方法。目前, 结构工程中常用的FRP材料有玻璃纤维 (GF剂) 、碳纤维 (CFRP) 和芳纶纤维 (AFRP) 3种, 其中以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CF剂) 应用最多。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高强高效, 可设计性强, 基本不改变原结构外观, 不会对原结构造成损害;运输、储存、施工更方便、快捷, 容易保证施工质量, 而且后期维护费用低 (见图2) 。

2.5 喷混凝土加固

该法是在原有结构上喷涂一层高品质的混凝土, 以恢复对钢筋的保护, 提高已剥离或变质的混凝土的强度, 提供美观表面的功能, 是目前常用的维修加固方法, 但只能用于结构破坏非常轻微的桥梁构件中。

2.6 有粘结外包型钢加固法

该法也称湿式外包钢加固法。特点是受力可靠、施工简便、现场工作量较小, 但用钢量较大, 且不宜在无防护的情况下用于60 ℃以上的高温场所。适用于使用上不允许显著增大原构件截面尺寸, 但又要求大幅度提高其承载能力的混凝土结构加固 (见图3, 图4) 。

2.7 扩大基础加固法

扩大基础加固法即扩大桥梁基础底面积。此法适用于基础承载力不足或埋深太浅, 而墩台又是砖石或混凝土刚性实体式基础的情况。扩大基础底面积应由地基强度检算确定。当地基强度满足要求而缺陷仅仅表现为不均匀沉降变形过大时, 采用扩大基础底面积的加固, 主要由地基变形计算加以选定。

2.8增补桩基加固法

增补桩基加固法即在桩式基础的周围补加钻孔桩, 或打入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扩大原承台, 以此提供基础的承载力, 增强基础的稳定性, 主要用于当桥梁墩台基底下有软卧层, 或墩台基础未下至坚硬层时, 墩台发生沉陷以及桩的深度不足, 或由于水流冲刷等原因使桩发生倾斜的情况。

2.9钢筋混凝土套箍或护套加固法

当桥梁墩台由于基础埋置深度不够, 或因施工质量控制不严等原因导致墩台开裂破损时, 有时会出现贯通裂缝, 可采用钢筋混凝土围带或钢箍进行加固。加固时一般在墩身上、中、下分设三道围带, 其间距应大致相当于桥墩侧面的宽度。

2.10墩台拓宽方法

利用旧桥基础, 靠墩台盖梁挑出悬臂加宽部分, 以便安装加宽的上部结构。此种情况为只加宽墩台上部的盖梁, 墩身和基础则不需予以加固。采用此法加宽墩台时, 旧桥墩台基础必须完好、稳定, 且需经过承载力验算后才能采用。否则, 应在老桥的墩台旁, 另新浇筑拓宽部分的墩台及基础。

3桥梁的加固与管理

除了探索桥梁维护加固补强的施工工艺与技术外, 研究桥梁检测与安全性评估方法, 建立有效的桥梁检测与预警系统, 都是桥梁加固工程中的重要内容。事实上, 设计应该和管理相配合, 在设计的过程中, 就应该规定安全性评定的标准以及日常管理的一些内容, 包括桥梁的预期使用寿命、日常运营和定期检测加固等等, 使得加固更有针对性, 而管理更有目的性。

4结语

桥梁加固是随着日益增长的交通运输业而产生并随其发展的新课题, 它很好地处理了新工程与旧工程的衔接,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障。因此, 桥梁加固技术的发展意义相当重大。同时, 各种新型材料以及粘结剂的发展, 新方法的运用, 使得桥梁加固的对象更广, 施工更方便快捷, 效果更明显。

摘要:针对现有公路桥梁中相当一部分已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的现状, 介绍了多种旧桥加固方案, 以恢复和提高这些桥梁的承载能力, 使其继续为现代交通运输服务, 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旧桥加固,承载能力,正常使用

参考文献

[1]叶吉军.桥梁加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上海: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2]郭健.粘钢法加固桥梁结构浅析[J].甘肃科技, 2003, 19 (10) :8-11.

[3]金凤温.桥梁加固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J].工程管理, 2003 (8) :11.

3.浅析匝道桥施工方案的制订 篇三

【关键词】匝道桥;施工方案;方法

要想建设质量合格的匝道桥,建筑施工企业就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施工的可行性,从当前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看该方案的实行力度,在当前的事实面前定夺实现的可能性;其次要考虑的是方案中技术的选择、施工过程是否安全及经济效益的合理性。一般的方案都要选择当前先进的技术方法,选择最新的工艺和建筑材料,从而缩短工程的耗时,整体提高经济效益。然而这一切都要建立在符合安全规则的前提下,采取有技术安全及质量安全保证的施工措施。现今的社会竞争日趋积累,经济合理也是施工方案中必须着手考虑的关键,所谓的经济合理就是要求施工过程坚决杜绝浪费,采取前言的方法节约费用、缩短工期,将整体的费用降到最低。

施工方案的具体内容包含有施工的流向,施工的顺序,选择施工方法,选择施工的器械,施工段的组织及其流水作业的部署安排,施工的力量的部署等等。

1.施工流向和施工順序的确实

1.1施工流向的确实

施工流向主要解决的是施工顺序的安排,它涉及到各个小工程排序的先后,考虑到相关的地质条件、气候因素和经济问题,是方案制定的基础。匝道桥在施工的时候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随季节而变化。在雨季的时候,河面的水位较高,匝道桥的中心位置施工较难,因此常在岸的两侧搭棚建设。此种方法要安排较多的施工人员开展工程,施工材料也要配送到两岸,相对费用较高,成本较高,因此要统筹考虑,做好事先的预算。在旱季,河面水位较低,施工流向开始从两岸流向河中心,施工重心可集中到一处,桥墩的施工一般是根据基础施工而定。此外,城市立交工程的施工流向不仅有横向的施工流向,同时还存在纵向的施工流向。

1.2施工顺序的确实与安全措施

施工顺序的确实关系到施工工艺的顺序和组织之间的关系,前者是客观的条件,后者是主观因素,可以适时进行优化,以求降低成本、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2.施工方法的选择

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是制定整个方案的核心,在整个匝道桥的施工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一项工程可选择多种施工措施。工程中的各个分项、分部分可选择多种施工方法,挑选多种施工器械进行操作。各施工方法之间有着不同的优缺点,同时适用于不同的工程,因此施工方法的选择要以经济效益为前提,灵活选择,以期达到效益高而且工期短的目的。

因车辆改移需将本来双幅四车道行驶的车辆压缩到单幅单车辆通行,直接影响到行车畅通,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故施工安排尽量避开一些繁忙的交通时间。施工前需对主线行车进行交通布控。警示标志牌布置方式为:

2.1车道封闭侧交通标志

车道封闭侧在前方900米处开始做警示引流标志,分别在900米、500米处设“前方施工、车辆慢行”标志,在700米、400米及100米处摆放限速标志,在300米、200米处摆放改道标志及交通疏导标志,在改道车道封闭前方摆放防撞水马及导向进行导流,车辆通过临时中央分隔带开口部改移到另一侧单车道通行;

2.2车道变窄前方交通布控

车道变窄幅交通由单向双车道变到双向单车道通行,与对向行驶的车道之间没有防撞设施,所以前方交通警示标志及限速标志特别重要。在前方900米处开始做警示引流标志,分别在900米、500米处设“前方施工、车辆慢行”标志,在700米、400米及100米处摆放限速标志,在400米、200米处摆放车道变窄标志及交通疏导标志,在改道车道改移前方200米开始摆放导向标志及锥桶渐变进行导流,车辆由双车道通行改为单车道通行;在中央开口部部分摆放防撞水马进行防护,并在前方摆放防撞沙堆进行防止失控车辆撞入对向车道。

2.3中间分隔墩布置

车道改移到一幅后,因两个车道车辆为相向行驶,为保证车辆安全,在车道两侧摆放限速15km及“慢”行标志,两车道间每10米摆放一个锥桶进行隔离,锥标采用水泥钉固定在路面上。在单车道通行尾端设置向右改道标志。

2.3.1交通管制:为避免部分驾驶员不自觉遵守提示内容进行减速,在进入施工点后超速造成安全事故,需采用强制措施迫使其进行减速,每个便道处前方设置交通警示灯一个,并设置交通协管员1名,引导车辆改道通行。

2.3.2交通维护

我部设立一支由8人组成的交通维护队伍,每天24小时对改道现场进行交通维护,及时修复损坏的交通标志。

3.选择施工机械设备

当前的科学技术不断前沿化,施工器械的选择也开始在施工方案中占有一席之地,机械化的施工不仅能节约劳动力,而且能提高效益。因此施工设备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这一选择过程就涉及到器械的数量、器械的型号、器械的种类,是施工方案制定的中心环节。

在选择施工器械的时候首先要考虑主导工程的施工器械,在保证器械可正常运行的前提下,结合主导工程的特点和其它条件参考不同的单价、工程规模的大小进行选择;其次,在选择主导器械配件的时候要考虑其运作能力,器械整体的生产能力要相协调、相一致;最后,在选择施工器械的时候要适时地结合施工现状,若是工程量较大的施工,施工器械不可太复杂,以免增加维修的复杂性,若是工程量较为分散的工程则尽量选择多用途的器械,以使器械得到最大的使用,同时提高效益。

4.施工力量的部署

匝道桥施工的施工力量主要包含有劳动力的劳动能力和数量、劳动力生产效率的高低,器械的施工能力、数量和器械效率,技术管理人员的技术性和管理能力,技术员技术的不同种类。熟悉了解一个工程的施工力量将有利于方案的制定,是完善施工方案的重要方法,能为施工方案的安排做出相应的引导。施工力量的部署是一项有预见性的工作,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成败,是整个工程的基石,因此在部署施工力量的时候要十分谨慎。以下是几个注意点:

4.1施工力量的部署和施工方法和施工器械密切相关,在部署过程中要整体考虑;

4.2部署施工力量和施工工作面的大小(下转第268页)(上接第254页)密切相关;

4.3部署施工力量和整个工程工程量的大小相关;

4.4部署施工力量和施工顺序及施工阶段的划分相关;

4.5部署施工力量的时候要细致到每一个细节,不可忽视每一个堆场,以免施工的时候发生意外无以应对,事前可做建设性的假设安排及应对方案。

5.结语

匝道桥施工方案的选择在匝道桥的施工中起到了越来越关键的作用,在制定过程中要考虑施工顺序、施工流向,做好资料的调查和研究,灵活选择施工方法和施工器械,事先做好施工力量的部署,掌握方案制定的技术措施,力求达到最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交通部.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0.

[2]浅议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控制,山西建筑,2009,(20).

[3]杨五七.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04).

4.《桥》教学设计方案 篇四

柳州静兰大桥拆桥施工临时栈桥方案设计

根据柳州静兰大桥拆桥栈桥的.设计,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栈桥空间模型模拟栈桥各个工况荷载响应,经分析设计方案满足要求,该工程拆桥方案可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作 者:刘金义  作者单位:柳州市城市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广西柳州,545001 刊 名:四川建筑 英文刊名:SICHUAN ARCHITECTURE 年,卷(期): 30(1) 分类号:U445.6 关键词:栈桥   设计   贝雷梁   有限元   挠度   应力  

5.纸桥承重比赛活动方案 篇五

本着科技创新和科技制作的目的,以“传承科技精神,鼓励科技创新,弘扬科技文化”为宗旨,激发同学科技创新的热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特举办本次纸纸桥制作比赛活动。

二、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活动激发大家的`科技创新激情,增强大家的动手实践能力,在校园内形成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的良好风气,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更是给广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贴近科技的机会。通过经历探究过程,树立善于参与讨论与交流,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成果的意识。通过参与探究活动,培养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以及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的热情,以及通过科学探究解决生活实际中的物理问题的兴趣。

三、活动组织

绿盛实验学校物理组

四、评比规则及奖项设置

1.制作材料:纸、胶水

2.纸桥制作标准:桥墩跨度不得小于50cm; 桥面宽度不小于10cm;承重不小于10kg。

3.纸桥制作时间:利用课外时间,个人或团队(仅限3人)在指定时间段内完成。

4.评奖办法:作品带到学校集中编号展评,由教师和参观学生打分,按照2:3:5的比例设一、二、三等奖,届时将颁发校级荣誉证书以及精美奖品以资鼓励。

5.纸桥的评比要求及标准:

① 桥墩跨度,桥面宽(20分)

② 桥的承重、坚固程度(40分)。桥自重小, 跨度大的可酌情加分。

③ 桥的造型(30分)

④制作档案(桥的设计图、制作过程图片、视频及文字资料等)(10分)

五、活动流程及方案

1.动员、报名阶段:

第6周星期一、二,为动员时间,教师将往届学生制作的作品向学生展示,讲解作品制作的相关事项,教师作好宣传动员,为避免人满为患,此次活动采取自愿报名原则。

参赛对象:主要在xx校区和xx校区八年级学生中以个人名义或团队参赛,团队人数仅限3人

报名工作:第6周星期三、四、五。

报名方式:以填写报名表的形式进行。纸质表格交各班物理老师。

2.制作阶段

第7、8周,本阶段紧接报名阶段,选手查找资料对纸桥进行设计,并自行准备相关制作材料。按照自己的纸桥设计方案进行制作,制作过程注意完善制作档案。制作截止时间为第9周星期一,第9周星期二将作品交物理老师,交作品时需提供制作档案,包括制作前、制作中和完成后的场景照片或视频及文字资料。

3.展示、评比阶段

第9周星期三、四、五,集中在物理实验室展评。学生分时段,分班到物理实验室参观纸桥作品。采用学生投票加老师打分的形式,按照2:3:5的比例评出一、二、三等奖。严禁出现舞弊行为,一经发现取消比赛资格。

6.辛桥小学“生态课堂”实施方案 篇六

实施方案

本学期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在积极借鉴其它学校先进的课堂教学理念,认真总结我校在实践中所创造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继续深化、细化“三环五步 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各个环节,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努力践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展示交流、评价质疑的教学理念。对“三环五步 生态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研讨和打磨,进一步提出“三环五步 生态课堂”的课堂教学模式再尝试。

一、实施目的。

通过“三环五步 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实施,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教学效果好起来;形成具有辛桥小学特色的“高效课堂”,真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校的“绿色、人文、和谐”办学理念的真正落实。

二、“三环五步 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涵义

“生态课堂”是人本主义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的发展为第一要务的课堂,是一种珍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教育氛围。课堂的核心是:激发兴趣、达成目标、养成习惯,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课堂是学生学习、成长的沃土,要展示学生的智慧和真情,没有智慧,教育就只是心灵和精神的一种牵累,没有真情,教育也就只是一种敷衍和应付。1.生态高效课堂的基本教学模式是“三环五步”。

“三环”是指课堂三学:学生自学、小组互学、教师导学。以学生自学、互学为主,教师导学要恰到好处。

“五步”是指课堂五航:激趣引航、目标导航、自主领航、展示竞航、检测巡航。

(2)“三环五步”不是一种具体的操作意义上的教学模式,它更应该是教学要素,它以对话为主要载体,通过生本对话、生生对话与师生对话来实现自主建构的目的,在学生自学、小组互学、教师导学的过程中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

(3)不惟模式惟高效,“三环五步”更多的是一种方向、一种思想指引,老师们要根据学科实际、学生实际、课堂实际,大胆创新,不断完善,让课堂实现真正的高效。

2.三环的具体要求:

(1)学生自学:学习的起点——让大部分学生通过自学完成70%左右的学习目标,并将自己的困惑和疑问做好记录,以备小组交流。

(2)小组互学:解决学习内驱力的“金钥匙”——“先学后教”。学生自学后,通过合作交流,在小组内解决部分疑难问题,建构起初步的知识结构;教师根据学情组织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展示;根据问题,展示分为组内的“小展示”和班内“大展示”。展示过程教师要敢于“利用”学生,实现学生自身能力差异的资源共享,即“兵教兵”、“兵带兵”、“官教兵”、“兵教官”。(3)教师导学:根据学生疑问,教师引领点拨,解疑破难,总结方法,升华知识。为明确目标达成的情况,要进行学习目标的回归性检测。在考试制度未被取消的前提下,任何教学都必须满足两个要求: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知识检测的需要。反馈即是当堂达标,又是教师对知识的提炼、拓展和升华。

3.“五步”的特别说明:

(1)激趣引航。要使课堂成为学生幸福成长的经历。课堂开始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相应的学习氛围。但是,不论采取哪种导入形式,都应该在三分钟内引入正题。

(2)目标导航。突出目标的具体、恰当、科学,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自主领航。做到四明确: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合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深层次思考。采取以小组为基本单位的合作学习模式。

(4)展示竞航。经历了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后,以小组为单位要向全班展示汇报,一方面要让全班同学知道每组的学习情况和效果,另一方面对于在自学和讨论中出现的共性问题集体解决。提出课堂上生成的不能独立解决新的问题。对于基本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一定要做到步步清、人人清,这是促进课堂教学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

研讨交流过程中的班内交流,要求每个小组成员力求做到六个“学会”: ①学会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②学会认真倾听他人的观点;③学会科学评价别人的发言;④学会大胆质疑对方的观点;⑤学会适当保留个人意见;⑥学会及时反思活动中的表现。

对于学生在学习或汇报中的疑难问题,老师要启发全班学生讨论解决。学生不会的老师再点拨。老师在点拨时一方面要回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总结知识的内在规律和学习这一类知识最好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比传授具体的知识更重要。教师在点拨时,切实做到“三讲三不讲”,即:讲疑点,讲重点,讲难点;学生已经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教师讲了学生怎么也不会的不讲。

(5)检测巡航。根据学生的基础,设置不同难度的检测题,对学生进行当堂检测,来检验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落实的情况,并根据检测效果确定下一步的努力方向。每堂课所学的基本概念、核心知识,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掌握。教师要精心设计检测题目,让学生进行当堂训练,及时准确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实施范围

要求三至六年级所有教师所有学科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以“中高年级语、数学科为主抓手”,应用三环五步课堂教学模式的“生态课堂”理念来尝试探索适合不同学科的课堂教学,形成各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辐射并引导其它年级及其余学科渐入课改轨道。并在中心校的领导组织下,对办事处其他小学进行辐射,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本期拟于新华办事处高庄小学形成课改联盟,开展课堂教学、课改研讨等活动,一起共同提高。

四、组织领导 1.实施领导组: 组 长:余景飞 副组长:胡 峰

成 员:史恒敏 刘桂影 李红艳 2.实施指导组: 组

长: 胡 峰

成员: 史恒敏

刘桂影

李红艳

五、相关管理规定

1.“生态课堂”三环五步教学模式是学校行为,由校长室、教导处和各部门负责指导、督促和检查,教研组长是本教研组方案执行的第一责任人和具体执行人,模式的落实,各学科备课组长是本学科教学模式的组织者和执行人,全体老师是参与者和落实者。管理框架是:“教研引领、统一协调、分组管理、学科负责”。

2.抓实过程:一是抓好教师集体备课和二次备课。通过集体备课,进一步明确课标要求、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研究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教师结合学情进行二次备课,做到成竹在胸。课堂保证四到位:教师引导点拨到位;学生研讨交流到位;师生互动到位;巩固训练到位。课后保证两反馈:教师的自我反馈要落实到教案上。3.培植典型,示范带动:学校教导处与各级部将发挥调研、指导、监督、评价作用,利用常规教研活动,搞好调研,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全面推广的同时着力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及时总结他们的成功经验,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为其他教师提供便捷有效的学习途径。并利用公开课、观摩课、优质课、各级各类比赛等活动,加强过程性指导,优化“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确保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

六、实施说明

1.以教研组为单位,教研组长牵头进行“三环五步”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与修正。

2.开展的研讨课教学设计按“三环五步”的教学模式设计,通过备课、上课、研讨等过程形成适合本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

7.《桥》教学设计方案 篇七

黄河公路大桥为规划建设的德(州)—商(丘)高速公路主要控制工程。大桥全长4 810 m,大桥桥孔设置为9×50 m预应力混凝土T梁+(70+11×120+70)m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58×50 m预应力混凝土T梁。大桥主桥下部采用箱形薄壁空心墩,承台采用分离式承台,高度3.5 m。基础采用钻孔灌注群桩结构,每个主桥中墩设12根ϕ2.2 m钻孔桩。主桥11号~13号墩均位于黄河河道中,水深达5 m~8 m,且承台顶面位于河床面以下,承台施工需水下开挖河床,河床底部地层岩性为黄河新近沉积淤积层,以第四系全新统冲积亚黏土、亚砂土及粉细砂为主,土质结构疏松不均匀,层位变化大,多薄层及透镜体。

钢板桩围堰适应于深水或深基坑,流速较大的砂类土、黏质土、碎石土等河床,其防水性能好,整体刚度较强。钢板桩围堰是承台及墩身部分施工时的防水屏障,其主要是依靠钢板桩和封底混凝土共同形成围堰起防水作用。根据鄄城黄河大桥工程地质报告和水文情况,主桥11号~13号墩承台施工采用打入钢板桩围堰方案(见图1)。

2 钢板桩围堰的施工结构计算

1)钢板桩采用德国拉森Ⅲ型,其顶面高程控制为+53.5 m,底面高程为+38.5 m,钢板桩长度为15 m。水平支撑两层,其所在标高位置按照+52.5 m和+49 m位置控制。2)计算原理:假定板桩在工作阶段无位移,土压力计算采用朗金理论;采用水土分算的原理进行计算;计算中考虑水流压力,但未考虑风压力;取最不利上游侧1 m宽钢板桩进行验算。3)根据施工工艺,分三个工况进行计算:a.工况一:钢板桩打设完成后,在水面上+52.5 m处安装第一道支撑,不抽水抓泥到封底底标高+43.5 m处;b.工况二:水下封底1.5 m后,抽水至第二道支撑下方50 cm(+48.5 m);c.工况三:安装第二道内支撑,继续抽水封底顶标高(+45 m)。4)计算结论:经验算,工况二钢板桩所受弯矩最大为244.4 kN·m,采用拉森Ⅲ钢板桩,计算应力值11 384 MPa,小于钢板桩的抗弯应力232 MPa;验算最大变形为14 mm,满足要求。经验算,各工况验算最大入土深度都满足实际入土深度要求;确定钢板桩采用拉森Ⅲ钢板桩,长度为15 m。经验算,第一道支撑环向围檩所受的最大支反力发生在工况二,计算得最大弯矩为622.95 kN·m,最大轴力为1 041.56 kN,材料选用双支HM488×300型钢,综合应力计算得138 MPa,小于允许应力145 MPa;验算最大变形为26 mm,满足要求。第二道支撑环向围檩所受的最大支反力发生在工况三,计算得最大弯矩为1 036.5 kN·m,最大轴力为1 732.97 kN,材料选用双支HW400×400型钢,在局部加强后,综合应力计算得143 MPa,小于允许应力145 MPa;验算最大变形为43 mm,满足要求。经验算,第一道内支撑在最大受力的工况二时,计算得最大轴力为1 008.58 kN,材料选用ϕ529δ8钢管桩,强度应力计算得77.1 MPa,经压细杆折减后稳定应力82.4 MPa,小于允许应力140 MPa;第二道支撑在受力最大的工况三时,计算得最大轴力为1 678.09 kN,材料选用ϕ720δ10钢管桩,强度应力计算得75.3 MPa,经压细杆折减后稳定应力80.4 MPa,小于允许应力140 MPa。

3 钢板桩围堰的施工

3.1 插打钢板桩的导向与定位

钢板桩插打前,先在围堰四个角点打设ϕ529δ10钢管桩(可利用平台的外围管桩),然后安装外侧导向2[20,在外导向的作用下,插打钢板桩。通过导向设置保证钢板桩插打的平面位置和垂直度。

3.2 插打钢板桩

1)插打顺序:

钢板桩围堰自上游侧短边中间向两侧和下游打设,采用吊车插板、振桩锤下沉的方式施工,直至下游侧合龙。

2)基本流程。

a.桩基完成后,进行拆除平台工作。仅将部分平台拆除后即开始钢板桩施工。采用浮吊和平台上汽车吊配合完成上游侧和两侧板桩围堰施工。b.平台拆除,留下上、下游两排钢管桩及平台,完成下游侧钢板桩。c.在上游侧护筒上焊接牛腿,搭建临时施工平台。

3.3 围檩、内支撑以及水下封底混凝土的施工

1)钢板桩打设完成后,抽水(视当时堰内水位情况)至第一层围檩下方0.5 m(即标高53.0 m)处。2)在第一道围檩处每隔4 m焊接型钢牛腿,形成围檩散落平台,用浮吊安装第一层环向围檩,安装内支撑。在凹向围檩的板桩和围檩间添加木方填块。3)第一道支撑安装完成后,履带吊吊抓斗进行水下抓泥,直至设计封底底标高。4)水下封底混凝土施工。

3.4打桩时常见的问题和对策

1)打桩阻力过大不易贯入。应在打桩前对板桩逐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必要时可在锁口内涂以油脂,减少阻力。2)板桩向前进方向倾斜。调整方法是用卷扬机和钢索将桩反向拉住后再振击。3)将相邻板桩带入。a.把相邻板桩焊牢在围檩上b.数根板桩用型钢连在一起。c.在连接锁口上涂以黄油等油脂,减少阻力。

3.5围堰施工过程中的检测

在钢板桩打设过程施工中,要对钢板桩的桩顶标高和垂直度进行检测,应检测其是否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超出时应及时调整纠正。在钢板桩施工完成、封底以后,就进行支撑系统的施工,在施工支撑和承台的过程中,应对支撑系统进行检测。

3.6钢板桩的拔除

1)拔桩起点:对封闭式板桩墙,拔桩起点应离开转角桩5根以上。可选择打桩阻力小、土体变形小的地点起拔,必要时也可用间隔拔的方法。2)拔桩顺序,最好与打桩顺序相反。3)振动拔桩,应先振动使锁口松动、减小粘结,然后边振动边拔。较难拔动的亦可先向下振打或上下交替振打。4)为及时回填拔桩后的孔洞,可在将板桩下端拔至基坑底面以上0.5 m时停拔,利用振动锤振动几分钟,使土孔洞尽量填实。5)当拔桩阻力很大时,可采用间歇振动的方法,每次振动15 min。振动锤连续工作不宜超过1.5 h。

4结语

从山东鄄城黄河公路大桥主桥水中承台施工采用的钢板桩围堰方案及实施效果来看,钢板桩围堰具有施工进度快、安全、占地空间小等优点,对在水较深、淤泥或粉细砂等软土地基施工与其他围堰施工相比较为有利,而且相对于钢围堰、沉井,钢板桩围堰一次性投入费用较低。采用钢板桩围堰,从技术、经济、施工安全和施工便利等角度对深水墩施工是切实可行的。

参考文献

[1]刘建航,侯学渊.基坑工程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2]交通部第一公路局.公路桥涵施工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3]张莲娜.钢板桩围堰在深基坑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8,34(3):136-137.

[4]彭振斌.深基坑开挖与支护工程设计计算与施工[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

8.《桥》教学设计方案 篇八

岸桥大车夹轮器是岸桥防风防台的重要元件,1台岸桥通常有8~12个大车夹轮器。大车夹轮器油缸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出现碟簧断裂、油封损坏、活塞磨损等问题,导致油缸在岸桥作业过程中漏油,严重影响码头生产效率。由于大车夹轮器油缸的更换、维修程序繁复,为节约成本,降低大车夹轮器油缸更换和维修的频率,有必要延长大车夹轮器油缸的使用寿命,优化岸桥大车夹轮器液压系统。

对岸桥大车夹轮器液压站的压力情况进行检查后发现,夹轮器油缸的额定工作压力为,这意味着仅需要的压力便可打开夹轮器,而一般岸桥大车夹轮器液压站的实际输出压力远远高于这个数值,导致油缸在夹轮器打开时承受过大的压力,容易造成缸内元件损坏,从而缩短其使用寿命。

2 岸桥大车夹轮器液压系统优化调整方案

以某岸桥为例,大车夹轮器液压站溢流阀主要用于设定液压站的工作压力,设定值为;压力继电器是主要的压力保护装置,设有1个低压检测点,未设置高压检测点,低压点设定值为。当系统压力低于时,压力继电器得电,程序控制油泵及电磁阀得电打压,若后压力继电器回位失电,则停止打压;当系统压力超过时,则通过溢流阀泄压。该岸桥大车夹轮器的液压控制方式使夹轮器油缸的压力过高,而且压力变化幅度较大,不利于延长夹轮器油缸碟簧、密封圈及活塞的使用寿命。为此,可采取以下方案对大车夹轮器液压系统实施优化调整。

在保持夹轮器感应限位距离不变的前提下,将溢流阀设定的夹轮器液压站工作压力调至,此时液压系统的压力控制在10~范围内。测试证明,此时夹轮器依然可以释放并感应限位,这证明在上述液压范围内,夹轮器液压站的输出压力可以保证夹轮器正常工作。

调降夹轮器液压系统压力后,当压力继电器低压点()动作后,系统开始打压,如果后压力继电器低压点依然得电,控制系统报出大车夹轮器液压站低油压的故障。故障原因为:当系统压力为时,压力继电器低压点动作后,压力增加的幅度较大,压力继电器的测压头能够在内迅速回位;当系统压力调小至时,由于压力增加的幅度较小,压力继电器测压头回位的速度相对较慢。

针对压力继电器的上述特点,将系统压力调至后,相应增加低压故障点报出的延时时间。经测试,压力继电器低压点动作需要才能回位,因此,应在控制程序中将相关延时时间增加。

经测试,上述夹轮器液压系统优化调整方案使岸桥大车夹轮器油缸碟簧、油封、活塞等元件的报废频率明显降低,且未给大车行走带来新的故障。由此可见,该优化调整方案是可行的。

3 结束语

本文提出的岸桥大车夹轮器液压系统优化调整方案不一定适合所有岸桥,其主要目的是为码头设备维护者提供一种思路,即在设备维护的过程中,应针对易损材料的特点,优化其使用工况,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材料的更换频率,以达到节省码头运营成本的目的。

9.上桥中学职业道德建设方案 篇九

关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落实市、区教委关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工作要求,根据《中共沙坪坝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沙坪坝区教育委员会2012年沙坪坝区教育系统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试点学校的实施方案》文件安排,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的文件精神,结合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在教育系统广泛开展学习时代楷模活动的通知》的要求,以加快精品初中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为目标,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通过开展“好教师在我身边”、“活力课堂大比武”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努力铸就一支忠诚于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让学生尊重、家长信赖、社会满意的教师队伍。

二、组织机构

为保证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特成立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实施。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乔小明

宋仕川 副组长:蒋小平

成员:胡元

李玉淑

宋瑛

刘思七

王强

吴凯 胡雪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执行领导小组交办的各项决定和任务。办公室主任:李玉淑

胡雪峰

成 员:蒋维科

方志淑

罗万兵

牟艳

严明华

三、目标任务

(一)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全校统教师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贯彻教师节期间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和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影响和引领学生。

(二)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理想。增强教师的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培养优秀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动社会进步为己任,志存高远、爱岗敬业,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三)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大力弘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务实求真精神,进一步增强教师主人翁责任感,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热爱学生,尽职尽责,教书育人,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廉洁从教,依法执教。

(四)进一步规范教师的育人行为。教师的高尚言行、完美品德,是学生直接模仿和接受感化的重要来源。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精心育人,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工作步骤(一)宣传动员阶段(2012年9月)1.9月中旬之前,召开全校教职工大会,进行宣传动员,全面启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试点工作。

1.在制定新学年工作计划中,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作为学校年度工作的重要内容,注重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培训。

2.通过橱窗、宣传栏、广播、网站等载体进行广泛宣传动员,充分发挥学生家长及社会舆论的作用,积极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3.成立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明确活动目标、任务和具体方法步骤。

4.与教师签定《重庆市中小学教师行为十不准》责任书,确保师德师风建设规范化。

(二)试点实施阶段(2012年9月—2013年1月)1.开展自查自纠。

(1)结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重庆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大纲》,定期分析研究学校师德师风情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2)通过开展学生和家长问卷调查,召开学生和家长座谈会等方式了解本校的师德师风情况;在教师中开展无记名问卷互评;聘请师德师风监督员等形式定期收集意见和建议,形成自查报告。

(3)针对自查报告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制定整改方案,突出整改重点、落实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切实予以整改。

2.组织学习培训。

(1)组织教职工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2008]2号)、中共重庆市教育工委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渝教工委[2010]18号)、《重庆市中小学教师行为十不准》等文件精神,让广大教师全面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要求和禁行性规定,使师德规范成为广大教师普遍认同和自觉践行的行为准则。

(2)积极响应并开展国家和重庆市关于号召“学习教书育人楷模”的活动。组织学习张丽莉同志先进事迹。

(3)通过开展现场宣讲、视频观摩等多种形式,对全体教师进行职业文明礼仪培训。

3.开展师德教育活动。

(1)扎实开展“教书育人楷模”推荐和学习活动,大力宣传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的先进模范事迹。

(2)开展拒绝有偿家教倡议活动。确保学校有倡议,教师有表态,学生家长有评价。

(3)开展“说我身边的师德风范”征文演讲活动,大力宣传身边的优秀教师事迹。

(三)总结推广阶段(2013年2月—2013年6月)及时开展自评总结和分析,认真总结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经验和成就,用典型的力量带动人,用先进的力量引导人,用榜样的力量鼓舞人,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使广大教师学有榜样、有目标,使师德水平有大幅提升。

五、建立完善机制(一)建立健全考核机制。

1.实行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校本师德建设制度,将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办学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把职业道德教育纳入人事管理、教学管理、教师绩效考核中。

2.完善考核办法,实现师德“一票否决制”。严格执行《重庆市中小学教师行为十不准》,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评价的必要条件,将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职务评聘、评奖、评优、任用的重要依据,对师德表现突出的,要予以表彰奖励;凡有举报投诉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

(二)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1、公开师德师风举报电话、设立师德师风举报信箱、聘请行风监督员,向家长发放评议卡、定期召开见面会、座谈会等举措,及时掌握师德动态,建立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四位一体”的师德师风监督网络。

2.建立健全群众投诉接待机制,认真受理和接待群众的投诉来访,并及时办理答复。

3.针对教师有偿家教、违规补课等问题,开展专项治理、接受群众监督。

六、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开展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主题实践活动,是着眼当前形势任务和队伍现状做出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法律监督能力,提升教育公信力和社会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把开展职业道德主题实践活动作为当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有效抓手,细化措施,狠抓落实,务求取得实效。

(二)加强领导,抓好落实。为加强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做到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逐级抓落实,保证各个环节的要求落到实处。领导要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带头学习践行职业道德,确保活动扎实推进,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加强督导,推动落实。要正确处理好开展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活动与教育教学工作的关系,把实践活动与教育教学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坚持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使学习实践活动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工作、队伍建设的始终。

(四)抓好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借助展板、网络等的宣传作用,大力宣传开展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活动的重大意义、目标要求和工作重点,广泛宣传在活动中推选出的先进典型,营造深入推进活动的浓厚氛围,把主题实践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中共重庆市上桥中学支部

重庆市上桥中学校

10.《桥》教学设计方案 篇十

2014学校文化建设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加强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学校规章制度建设为基础,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文化、体育和科技等活动为载体,以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为抓手,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基本原则

全学区中小学校文化建设中应牢固把握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教育性原则 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2、全员性原则 动员所有教职员工、学生,甚至家长参与到学校文化建设中来,共同搞好学校文化建设。

3、过程性原则 既要重视学校文化提炼、塑造和形成过程,更要重视学生文化功能发挥的过程、实施影响的过程、内化过程,以发挥学校文化的积极作用。

4、系统性原则 要以学校理念文化为核心,推动学校品牌形象文化、环境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建设。

5、创造性原则 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从而保持学校文化的先进性,努力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三、主要目标

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力求品位”的总体思路,力争使学校达到“办学理念先进、校园环境优美、师生身心健康,文化氛围浓厚”的目标。

四、主要内容。

1、开展以“三风一训”即校风、教风、学风和校训建设为主要内容,通过提炼切合实际的校训明确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方向。通过校风建设不断规范办学行为,弘扬主旋律;通过教风建设扎实推进师德教育,建设热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钻研教法、不断探究的优良教风;通过学风建设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落实好《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建设勤奋努力、积极向上、认真诚信、文明礼貌、充满兴趣、乐于探究的良好学风。

2、开展以学校标识为主要内容的学校品牌形象文化建设,学校的教育目标和办学精神要通过一定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即通过有效地规划和设计形成学校视听觉形象文化体系。

3、开展以突出环境育人为主要内容的学校环境文化建设,学校环境即包括校园内的自然生态环境也包括学校人文环境,是师生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4、开展以行为养成为主要内容的学校行为文化建设,学校行为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形成并通过学校师生的学习和生活活动而展示出来的文化形态的总和。

五、组织领导

1、学区成立以学区校长杜万金为组长的学校文化建设工作领导

小组,要求各中小学校开展学校文化建设要坚持“一把手”负责制,校长要亲自领导和指导学校文化建设工作,有条件的学校要成立专门工作机构,有关领导和机构要分工合作,共同抓好学校文化建设。

2、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工作

各学校要按照学校文化建设工作的任务目标和整体思路,立足实际制定本学校文化建设规划,明确工作目标、思路和策略,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工作。牢固树立文化立校、文化治校意识,突出发展特色。

3、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提高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水平

各学校要强化学校文化建设的科研意识,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将学校文化建设作为一个系统的科研课题来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力争在工作推进的同时不断形成理论成果。

石门桥学区

11.《桥之美》教学设计 篇十一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赏析本文优美、意蕴深刻的语言。

3.学习作者发现美、欣赏美的方法及情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直观形象的画面和准确、生动、精练的课文语言的品评,使学生体验美的形象,激发审美的情趣,促进务实、向上、求美的价值观的形成。

教学重点:

品析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教学难点:

发现美、欣赏美的方法及情趣的培养。

教学准备:

1.学生自主学习、预习课文,识字释词,对课文作批注,初步感知课文。

2.课前,学生利用网络或图书,查阅一些有关图片资料,或依据课文内容绘制几幅图画。

3.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导言。古有赵州桥、卢沟桥,今有繁华都市的立交桥;近有家乡的公路桥、独木桥,远有天宫的“鹊桥”。提到桥,人们想到的大多是桥的交通作用,可是,在画家眼中,桥,则别有一番韵味。每一座桥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下面就让我们跟随画家吴冠中去感受“桥之美”吧!(板书课题:桥之美)

2.多媒体显示赵州桥、宝带桥、卢沟桥等形式多样的石拱桥,现代社会中的乡间小桥、精巧别致旋转式的立交桥,雄伟壮观的武汉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等。让学生在感受桥的交通作用的同时,感受“桥之美”,感受人类文明的无穷智慧。

二、整体感知

1.朗读训练。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2)学生分小组进行片段朗读,注重朗读的语气、语速、轻重音的把握,教师指导点评。(因为本文偏长,适宜片段朗读,重在训练朗读技能。)

(3)检测。(多媒体显示)

识字:

纤细 飞瀑 孕育 相处 脂粉陡坡

释词:

煞它风景:破坏人的兴致的意思。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相差虽小,而造成的误差或错误极大。

美感:对于美的感受和体会。

2.学生思考、讨论以下问题:(多媒体显示)

(1)在作者眼中桥美在何处?

(2)为了说明“桥之美”作者主要举了哪些例子?

(3)联系课文说说怎样欣赏一幅画?

3.小组合作探究,明确:

(1)并不着眼于桥自身的结构美,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2)举了四个例子:乌镇苇丛上的石桥;江南乡间细柳下的石桥;水天间的长桥——颐和园的仿卢沟桥、苏州的宝带桥;形式独特的广西、云南、贵州山区的风雨桥。

(3)画面的结构是否有块、线、面的搭配,画中的形象是否都能和周围的景物构成映衬、和谐。

三、研读与赏析

1.教师:通过阅读文章,我们不难看出作为画家,作者看桥,淡化其结构、种类、功用,重其美学价值。那么、你能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最欣赏的一幅画面吗?

重点研读第四段。(学生出示绘制的四幅画面)

四人小组交流以下问题,多媒体显示:

(1)说说四幅图中,你最喜欢哪一幅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画面。

(2)请有绘画天赋的同学点评。

(3)我们应从哪些角度欣赏一幅艺术作品?

在以上活动进行的同时,多媒体显示:

(1)厚厚实实的平面铺开的苇丛使空间显得狭窄拥挤,令人产生憋闷感;间或出现的桥的轮廓简单鲜明,能使空间陡然显得疏朗开阔,令人觉得神清气爽。

(2)细弱的柳枝拂着桥身厚重坚硬的石块,这里有形体上的强弱、轻重、动静之分,有颜色上的对比、还有变(柳枝年年发新芽)与不变(桥能历久不变)之别,种种不同,归纳起来,其实是阳刚与阴柔这两种美的类型的不同,因桥的轮廓精心设计而和谐统一。

(3)长桥一般建筑在比较宽阔的水面上,打破了背景的单调感。桥是人们劳动的成果,出现在苍茫水面上的长桥,是人类创造力的体现,整个环境似乎有了灵性和生命。

(4)桥面上盖有廊和亭,给人安闲自在的感觉,这种感觉恰好与险峻的山峰、桥下的急流给人的感觉形成对照。

以上活动旨在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2.揣摩语言,体味本文语言的个性色彩。

教师:吴冠中以他画家的真知灼见,不但告诉了我们如何用美学的眼光来重新审视事物,而且他还用意蕴丰富的语言引起我们强烈的情感上的共鸣。

请同学们赏析,体味以下句子的情味。多媒体显示:

(1)矛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2)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

(3)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成形与色的乐曲。

(4)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

要求四人小组合作探究,再让小组派代表发言。

明确以下几点(多媒体显示):

(1)苇丛是不会感到“发闷”,也是不会做“深呼吸”的。这只是人们的感受投射到它身上而已,这表明了作者已全身心的融入周围环境,或者说自己已成为环境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2)杨柳拂桥是江南常见的景色,作者将时间限定为杨柳刚刚返绿发芽的早春天气,将桥限定为石桥,两种景物之间的反差与对比,形成特殊的美感。“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宋代词人柳永《雨霖铃》中的名句,这里说“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是强调细柳与石桥构成的美景本身已够动人,不再需要别的景物来烘托了。

(3)桥横跨在水面上,与桥下的流水在平面上形成交错,同时,桥的颜色与流水的颜色也相互映衬,桥与流水如同一支乐曲是一个整体。

(4)桥的美就是对桥的存在的一种大声宣告,桥的美也像乐曲一样有着和谐的韵律,这就吸引着画家们总是追寻着桥的身影。

四、拓展延伸、升华美感

1.比较阅读,本文与《中国石拱桥》在内容与写法上有何不同?

明确:本文是一篇说明性的小品文,它的说明性体现在,本文先点明在画家眼里桥美在何处,然后,通过举例,发掘了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价值。文章语言优美,或描写景物,或抒发情感,文字极富表现力。《中国石拱桥》是一篇较为规范的说明文,说明对象鲜明:石拱桥;特征: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成就突出;语言:平实、准确、严密;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摹状貌等。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下列表格,多媒体显示:

2.联系实际,畅谈“桥之美”。

教师:有形的桥,既为人们的交通提供了便利,又增添了自然美感。殊不知,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还存在着一座无形的桥,那就是“真情”与“友谊”。上世纪七十年代,“乒乓外交”,小小银球就架设了一座中美外交大桥。你和同学产生了矛盾,老师从中调解,老师为我们架设了一座友谊之桥。

活动:同学们联系现实生活,以小组为单位,畅谈生活中“无形”的桥,升华“桥之美”。然后派代表发言。

(提示:可从同学之间、师生之间、邻居之间、爸妈与爷爷奶奶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国与国之间等建立友谊或是由隔阂、矛盾到建立真情的事例来谈。)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画家吴冠中的带领下,一起领略了“桥之美”。其实,“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希望同学们开启心灵的慧眼,去发现、去欣赏大千世界的美吧!

六、板书设计

教学评价与反思:

桥之美是一篇带有说明性的小品文,语言优美,意蕴深刻,极富表现力,适合朗读。因此,本教案重视了朗读训练及训练的指导,采用了以读带讲的教学方法。

从教学目标上看,重视了美文的朗读训练及美段美文的赏析,重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激励与熏陶。如:让学生动手描绘文中的画面,畅谈生活中的“桥之美”。

从教学过程看,重视了学生预习课文的自主学习环节,培养了学生查阅文献资料,利用多媒体信息的能力,为提高课堂的教学实效奠定了基础。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了桥的古今演变、发展及外形的美感,从而引出课题“桥之美”。接着,检查字词的掌握、训练朗读,又着重赏析美段美句,并利用多媒体展示课件。本节课的亮点在于“比较阅读”,本文与《中国石拱桥》同属说明文,可风格迥异。前者语言朴实、准确,侧重介绍石拱桥的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成就突出。后者侧重在审美的角度,突出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优美性,值得一比。畅谈生活中的“桥之美”也是亮点,拓展了学生思维,升华美感。关于这一环节,教师作了许多相应提示尤为重要,训练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开启了学生发现美的慧眼。

12.旧桥加固方案的优化 篇十二

梅溪河改建特大桥为铁路单线桥, 桥面为钢筋混凝土力简支T梁 (采用通桥2059标准图) , 主梁间距1.8m, 桥面总宽度3.9m, 单跨跨度32m, 共19跨, 其中0~11#墩台在直线上, 12~19#墩台处在曲线上, 桥梁全长为627.5米。为满足客车120km/h的设计要求, 需对既有线进行改造, 线路平面发生了变化, 曲线半径由原来的700m调整为780m, 导致线路中心线与原墩台中心线的偏距增大, 引起3个墩台平面变动 (16#墩梁中心左移8.6cm、16#墩梁中心左移10.6cm、19#台中心右移39cm) , 因此需要对既有16、17桥墩进行帮宽处理, 对19号台则先拆除后新建。另因纵断面拉坡引起既有桥6~19#墩台计14个墩台支承垫石相应加高7~18cm。

2 原设计施工方案

首先封闭既有线路, 对既有16#、17#墩进行帮宽处理, 19#台拆除后新建, 在墩台身改造完毕后, 采用架桥机吊起5~19#墩台间计14孔T梁, 存放在运梁平板车上, 在对6~19#墩台顶帽及支撑垫石进行加高处理后, 再用DJ168公铁两用架桥机将该14孔T梁架好, 然后恢复既有桥面系并通车。改造施工总工期为4个月。

3 方案第一次优化

为了节约时间, 在《铁路线路设计规范》内对线路纵断面作微调, 将平面不变动的桥墩尽可能维持纵断面也不变动, 以减少旧桥改造工作量节省工期。将原设计K782+650-K783+420段设计坡度5.8%0修改为5.9%0 (按规范3.2.5-1第2条公式:曲线阻力所引起的坡度减缓值=10.5Σα/ι=10.5×3°04′51″÷500=0.06%0取0.1%0) 并延伸变坡点至K783+470, 在保证最小坡段长度350m的基础上对相邻坡段的长度进行适当调整。调整后既有桥6~15#墩计10个墩的支承垫石不需加高只将线路抬道0~4.6cm便可;16~19#墩台因平面修改必须将梁移吊走, 对支承垫石相应加高5~7cm。

4 方案第二次优化

16#、17#顶帽在原设计上需凿除后进行新建, 如此对工期影响很大, 经过与设计院沟通并进行了结构受力方面的检算, 最终确定16#、17#墩既有顶帽采用植筋帮宽30cm的方案进行设计。

19号桥台在设计中要求将既有承台及桥台身全部拆除后进行新建, 原因是既有桥竣工图中显示承台采用的是浆砌片石砌筑的, 在经过现场调查取证证明既有承台采用混凝土浇注的, 再与设计院沟通后, 同意变更进行方案优化, 在既有承台及台身右侧采用植筋帮宽39cm的设计方案。

5 方案第三次优化

不采用原方案中使用架桥机移梁的施工方法, 而直接采用国内先进的PLC液压同步顶升系统, 对15、16、17、18桥墩和19号桥台所涉及到的4跨桥梁进行整体的顶升, 顶升高度定为20cm;待对16、17、19号桥墩台进行帮宽处理结束后, 再进行梁体的横向整体平移, 每跨梁的平移距离以设计图为准;平移到位后进行落梁。

PLC控制液压同步顶升是一种力和位移综合控制的顶升方法, 这种力和位移综合控制方法, 建立在力和位移双闭环的控制基础上。由液压千斤顶, 精确地按照桥梁的实际荷重, 平稳地顶举、平移桥梁, 使顶升、平移过程中桥梁受到的附加应力下降至最低, 同时液压千斤顶根据分布位置分成组, 与相应的位移传感器组成位置闭环, 以便控制桥梁顶升的位移和姿态, 同步精度为±2.0mm, 该液压系统由计算机控制, 可以全自动完成同步位移, 实现力和位移控制、操作闭锁、过程显示、故障报警等多种功能, 这样就可以很好的保证梁体顶升过程的同步性, 确保顶升、平移时梁体结构安全。

5.1 总体设计方案

本工程拟采用顶升梁体、平移、落梁三大步的总体施工方案来实现梁体的纵向顶升和横向的平移。

5.2 梁体整体顶升

15~19号墩台:利用已帮宽加固好的桥梁墩台作为顶升时的反力基础, 将千斤顶直接安装在顶帽上, 然后直接进行4跨梁体的整体顶升。

本次桥梁顶升采用在顺桥向两支座外侧布置2台200t千斤顶, 其中每个梁端可以提供400T的顶力, 单跨桥梁可提供800T的顶力, 全桥可提供3200T顶力, 具有2.67倍的安全储备系数。千斤顶均配有液压锁, 可防止任何形式的系统及管路失压问题, 从而保证负载有效支撑。全桥千斤顶共分为十六组。同时配备2台液压泵站和一个PLC电脑集中控制室进行集中控制, 实现整体同步控制。

5.3 落梁

梁体顶升到位后, 及时组织人员凿除既有桥墩台支承垫石砼, 之后按设计图纸新建支承垫石, 待垫石砼强度达到设计值后, 即可进行落梁。

5.4 横向平移

梁体落到一定位置后, 在临时支撑上布置钢板及不锈钢板作为下滑道, 梁底安装含有聚四氟乙烯板材料的固定滑脚作为平移的上滑道, 利用提前在临时支撑上预制好的钢结构作为平移时的反力基础, 通过千斤顶的横向顶推, 实现梁体的平移。梁体按设计要求平移到位后, 进行二次落梁, 同时进行支座的安装。

6 安全质量评估

6.1 限位装置及梁体加固措施

为了防止在顶升过程中, 梁体产生横向和纵向位移, 以保证原有梁缝之间的距离和防止梁体侧翻, 需要设置限位装置。

纵向限位装置:在13号墩, 14号墩, 15号墩的梁缝之间;19跨和桥台之间的梁缝处用木楔子塞实, 并在15号墩的梁缝之间和19跨和桥台之间的梁缝处的木楔子上涂抹一层黄油, 以减小砼梁体与木楔子之间的摩擦力, 这样既起到限位的作用同时也使得梁体能够顺利顶升。

横向限位装置:在每跨梁端头、利用∠150×150等边角钢焊接成三角形式, 通过化学锚栓固定在帽梁上, 形成横向限位装。

梁体加固措施:在梁体顶升过程中, 由于每跨梁的两片梁与梁之间的横隔板连接比较薄弱, 为了防止梁体在顶升的过程发生扭曲变形, 就需要采取一定的加固措施, 以防止顶升过程中对梁体造成不必要的的损伤。其加固措施, 主要分为以下两种:

1) 梁体顶面的加固:利用[20a槽钢进行对焊, 长度以卡住两片梁顶面为准, 然后在两端头部焊接2cm钢板, 形成一个卡箍, 使得两片梁体能够卡在其中, 起到稳固梁体的作用。每跨梁体设置5套卡箍, 全桥顶升共设置20套。

2) 梁体之间的加固:利用硬札木在两片梁横板位置附近进行交叉布置, 并用木楔子将端头位置塞死, 防止梁体在顶升时单片梁发生倾斜。每跨梁之间布置8套, 全桥布置12套。

3) 顶升到位后的加固:顶升到位后, 先将2cm钢板锚固在盖梁顶部, 然后在钢板上部焊接φ150mm无缝钢管作为斜支撑, 顶到梁体翼缘板下部。防止梁体发生侧翻。每跨梁体布置4套, 全桥共布置16套。

通过以上的限位装置和加固措施, 使得桥梁顶升和平移施工的安全性得到了有效保证。

6.2 提高砼标号

16#~19#墩台支撑垫石需凿除后新建, 垫石砼设计强度为C35, 考虑到顶升后临时支撑系统安全稳定性的问题, 需尽快达到落梁的条件, 于是将垫石砼强度提高, 采用C55的配合比进行拌制, 在浇筑后4天进行了试件抗压试验, 砼强度达到了C35以上, 完全满足落梁条件。

6.3 检算资料

1) 支撑系统的计算

支撑系统采用千斤顶和工具式垫块相配合的形式作为支撑系统, 工具式垫块承载力计算如下 (工具式垫块见图纸) :

2号钢板面积为:150×14×2+122×14×2=7860mm2

3号钢筋面积为:3.14×112×5=1900mm2

总受力面积为:7860mm2+1900mm2=9760mm2

Q235钢材的容许应力为:140Mpa

承载力为:9760mm2×140Mpa=136.64T

单端布置两个支撑, 总承受力为136.64T×2=273.28T>单端150T, 能够满足要求。

2) 钢轨局部承压计算

马蹄形底部宽度较千斤顶活塞直径要大的多, 验算肋板下边缘的局部承压。

每个千斤顶顶升力为75吨, 由两根钢轨承担, 考虑1.2的不均匀系数:F=75×1.2÷2=45吨;a取100吨千斤顶活塞直径150mm;hy (翼板厚度t) =20mm

7 经济效果评估

7.1 节约成本

原方案:拆卸14孔梁并恢复, 总施工预算达到363万元。

优化后:桥梁顶升40万元, 墩台身帮宽近40万元, 线路恢复以及其他工程近15万元, 合计费用在95万元左右, 节约了268万元。

7.2 缩短工期

前期进行16、17#墩身帮宽时间用了近40天;后期封锁线路进行19#桥台帮宽和梁体顶升平移以及恢复线路的施工, 所用时间为16天。与原施工方案比较可节省工期两个月, 受到了业主的一致好评和嘉奖。

8 结论

梅溪河改建特大桥梁体的顶升和平移已经施工完毕, 并且顺利的恢复通车。通过优化施工方案的实践证明, 无论从施工质量、安全、进度、效益等方面, 都取得了预期的良好效果, 得到了专家的肯定和好评。

所以在铁路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应通过技术革新, 不断深化技术发展, 提高技术素质, 进一步通过施工方案、施工工艺等的优化, 可以进一步做好快速优质施工、降低工程造价, 让液压同步顶升系统具有更广阔的市场远景。

摘要:梅溪河改建特大桥通过施工方案比较、优化和施工工艺改进等, 实践证明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工程效益, 本文简要介绍了大桥施工过程中的一些施工优化, 供同仁们共同探讨。

上一篇:读书心得600字初二下一篇:二年级思品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