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护理教学计划

2024-10-08

急救护理教学计划(共12篇)

1.急救护理教学计划 篇一

《急救护理学》教学大纲 一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300115704 中文名称:急救护理学

英文名称:Emergency Nursing 课程类别:学科专业方向选修课 适用专业:护理学专业 开课学期:6 总学时:32总学分:1.5周学时:4 理论学时:16实验学时:16 先修课程(编号):学科专业方向必修课程

课程简介:急救护理学是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它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急救护理学是研究各类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病急性发作及急危重症病人抢救护理的一门新专业。

建议教材:《急危重症护理学》第三版作者:张波、桂丽;出版地: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年份:2012年

参考教材:急危重症护理学》第三版作者:张波、桂丽;出版地: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年份:2012年

二、课程教育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们获得 急救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2 院外急救; 3 急诊科管理; 4 重症监护; 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6 创伤的急救护理; 7 急性中毒的救护; 中暑、淹溺与触电的急救护理; 9 救护技术; 昏迷的救治与护理

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急救护理基本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要求 共16学时

急危重症护理学概述

了解国际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我国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建立与发展。了解国内外急危重症护士培训及护士资质认证。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与管理

掌握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概念及原则。掌握院外急救的定义、任务及特点。理解院前急救的运转模式了解急诊科的任务与设置;理解急诊科的运转模式。了解重症监护的定义与任务;理解重症监护的运转模式。

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

了解急诊科的布局与设置。掌握急救绿色通道的范围和管理。理解急诊护理应急原的编制目的、基本原则、应急准备和启动与运行;掌握急诊护理应急元的常见类型。了解急诊护理工作质量管理。

ICU的设置与管理

了解ICU的布局与设置;掌握ICU病室设置。掌握ICU收治原则、收治对象及转出指征;理解ICU组织领导、管理制度和院内感染管理。

灾难护理

掌握灾难的定义;灾难的原因与分类。了解灾难医学救援应对能力建设和灾难医学救援队伍建设;掌握护士在灾难医学救援中的作用。掌握伤病员的检伤分类的目的、原则、种类和检伤分类的方法。掌握伤病员的安置;现场救护的原则、范围和现场救护的程序。掌握伤病员的转送指征、暂缓转送指征和伤病员转送前的要求。掌握担架转送伤病员的护理;了解卫生车辆转送伤病员的护理、卫生船转送伤病员的护理和空运伤病员的护理。掌握急性应激障碍的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掌握灾难救援中的心理评估的目的、原则和实施。理解灾难救援中伤员的一般干预、急性应激障碍(ADS)的干预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干预。了解救援人员的应急源、救援人员的应急反应及心理问题和救援人员的应对与调控。

急诊分诊

掌握急诊分诊的概念、急诊分诊作用和分诊处的设置。了解急诊常用的交通指挥分诊法、现场检查分诊法和综合分诊法;病情严重程度分类系统的三级(Ⅲ级)分类和五级(Ⅴ级)分类;分诊程序和分诊护士的资质。

急诊护理评估

掌握初级评估的目的;评估内容:气道及颈椎(A)、呼吸功能(B)、循环功能(C)、神志状况(D)和暴露患者/环境控制(E)。了解次级评估的问诊、生命体征和重点评估。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了解心脏骤停的概念;理解引起心搏骤停的4种常见心律失常和心搏骤停后病理生理变化。掌握心搏骤停常见原因。理解临床表现及诊断;理解急救成人生存链。掌握心脑肺复苏三部分内容、基础生命支持包括的内容、心搏呼吸骤停的判定、畅通气道的方法、人工呼吸方法及注意事项、建立有效循环方法及注意事项、电除颤方法及注意事项、脑复苏的降温措施;了解脑复苏药物的应用、心搏恢复后循环和呼吸功能的维持;理解药物治疗的方法;理解复苏后的监测与护理。

严重创伤

掌握创伤的概念和各种原因引起创伤的类型。了解创伤的评分标准;理解创伤的主要病理生理变化及创伤起到的评估和建立;了解多发性创伤的概念及多处伤、复合伤、联合伤的病因与临床特点、病情的评估与判断;理解重点评估的内容:颅脑外伤的评估、颈部外伤的评估、腹部外伤的评估、泌尿系统损伤的评估、骨盆骨折的评估、脊柱骨折与脊髓损伤的评估、四肢损伤的评估。理解确立多发伤的诊断;了解持续评估的内容。了解多发伤的救治原则和程序;掌握多发伤的现场救护、转运和途中救护和急诊科救护。理解创伤心理反应的影响因素、常见心理反应及心理问题、心理评估和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

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 了解中暑的概念、中暑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理解中暑的临床表现;掌握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掌握中暑的急救原则、现场救护、医院内救护和护理措施。了解淹溺的概念、淹溺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理解淹溺的病情评估与判断;掌握淹溺的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掌握淹溺的现场救护;理解淹溺的医院内救护、护理措施的要点。了解电击伤的概念;理解电击伤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理解病情评估与判断;掌握电击伤的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理解电击伤的现场救护及护理措施;掌握电击伤医院内救护的要点。

急性中毒

了解急性中毒的概念;理解急性中毒的病因、毒物的吸收、代谢和排除和中毒的机制;理解急性中毒的病情评估与判断;掌握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掌握急性中毒的救治与护理;掌握立即终止接触毒物的方法;清除吸入性中毒、接触性中毒、食入性中毒尚未吸收毒物的急救方法;掌握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的适应证、禁忌证、方法、体位和注意事项;掌握促进已吸收毒物的排除方法有利尿、供氧和血液净化;掌握金属中毒解毒药、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解毒药、氰化物中毒解毒药、有机磷杀虫药中毒要和中枢神经抑制剂中毒解毒药的应用;掌握急性中毒的对症治疗和护理措施。了解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概念和毒物分类;理解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病因、毒物的吸收、代谢及排除和中毒机制;了解急性中毒的病情评估与判断;掌握急性中毒的救治原则;抗胆碱药、胆碱酯酶复能剂和解磷注射液的应用;急性中毒的护理措施;了解百草枯中毒的病因与中毒机制;理解百草枯中毒的临床表现、严重程度分型和辅助检查;掌握百草枯中毒的救治原则和护理措施;了解一氧化碳中毒的病因与中毒机制;掌握一氧化碳轻度中毒、中度中毒、重度中毒和中毒后脑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表现;掌握一氧化碳中毒的病情判断;掌握一氧化碳中毒的救治原则及护理措施;了解急性酒精中毒的病因与中毒机制;急性酒精中毒兴奋期、共济失调期、昏迷期的临床表现;掌握急性酒精中毒的救治原则和护理措施;了解急性镇静催眠药中毒的病因与中毒机制;掌握巴比妥类中毒、苯二氮䓬类中毒、非巴比妥非苯二氮䓬类中毒、吩噻嗪类中毒的临床表现和病情判断;掌握急性镇静催眠药的救治原则和护理措施。

危重症患者系统功能检测

了解心血管系统功能检测的概念;理解无创动脉血压监测和无创心排除量检测;掌握心电图检测的意义、分类、标准心电导联电极置放位置和监护仪导联电极置放位置;了解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测压途径、测压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掌握中心静脉压监测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测压途径、测压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掌握呼吸运动检测内容:呼吸频率、呼吸幅度、节律及呼吸周期的呼吸比率;掌握潮气量、分钟通气量、生理无效腔容积和肺泡通气量的检测;掌握呼气末二氧化碳检测原理和检测的临床意义;掌握脉搏血氧饱和度检测原理、检测方法和检测的临床意义;理解经肺压、经胸壁压、经呼吸系统压、气道压、最大吸气压力、最大呼气压力和呼气末正压检测;理解气道阻力检测和顺应性检测;掌握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含量、动脉血CO2分压、二氧化碳总量的检测;了解神经系统体征动态检查;掌握颅内压的概念;理解脑室内测压、硬脑膜下测压和硬膜外测压的检测方法;理解ICP分级和影响ICP的因素;了解脑电图的分析、理解脑缺血缺氧的检测和昏迷患者的检测在危重监护中的应用;理解脑血流检测和脑氧供需平衡检测;掌握尿量、尿比重、尿渗透压和尿常规的检测;掌握血肌酐、血尿素氮和内生肌酐清除率的检测;理解精神症状与意识状态检测、黄疸检测、血清酶学检测、凝血功能检测、血清蛋白检测和血氨检测;了解胃肠黏膜内PH检测的方法和检测的临床意义;掌握血清钠、血清钾、血清镁和血清钙的检测指标及临床意义;掌握水和钠的代谢紊乱、钾代谢异常、钙代谢异常和镁代谢异常的临床表现;掌握单纯型和复合型酸碱失衡的临床表现;理解PaO2、PaCO2、HCO3ˉ浓度、缓冲碱、剩余碱的检测指标及临床意义;掌握单纯型代谢性酸中毒、单纯型代谢性碱中毒、单纯型呼吸性酸中毒、单纯型呼吸性碱中毒和复合型酸碱失衡的临床特点;了解酸碱失衡的判断分析。

常用急救技术

理解口咽通气管置入术、鼻咽通气管置入术、喉罩置入术、环甲膜穿刺术、气管内插管术的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了解气管切开术的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了解Heimlich征象和手法;理解呼吸道异物现场急救的要点;掌握球囊-面罩通气术的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理解除颤的基本原理;心脏电复律的适应证、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了解动脉穿刺置管术的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适应证;了解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禁忌证、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外伤止血、包扎的方法及注意事项,骨折固定的注意事项、特殊伤员的搬运方法。了解应用抗休克裤的适应症、禁忌症、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了解呼吸机的类型、机械通气的模式;理解应用呼吸机的适应症与禁忌症;掌握呼吸机的调节、基本步骤、撤离、注意事项。昏迷:了解昏迷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理解昏迷病史、生命体征的观察;掌握昏迷的概念、昏迷程度的临床分级、急救护理

机械通气

了解机械通气的概念;掌握机械通气的目的和应用指征;掌握机械通气患者的准备和呼吸机准备;理解控制通气、辅助通气、辅助控制通气、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持续气道正压和双相气道正压通气的设置与调节;理解潮气量、吸气压力、呼吸频率、峰值流速、吸呼比、触发灵敏度、吸入氧浓度、呼气末正压和高压报警限的参数设置与调节;了解机械通气常见报警原因与处理;掌握机械通气的病情观察和心理护理的要点;掌握人工气道固定、气管内吸引、人工气道湿化和气囊护理的要点;掌握人工气道并发症及护理;掌握呼吸机撤机的指征、撤机的方法、撤机的实施、不能耐受撤机的指征和呼吸机依赖及护理;了解呼吸机的维护和消毒。

四、作业 略

五、考核方式 考试

六、成绩评定

期末成绩:理论成绩占80%.,操作成绩占20%。

2.急救护理教学计划 篇二

对护理学生而言, 护理临床能力是其顺利进入临床, 完成由学生角色向护士角色转变的桥梁, 是其开展临床活动、健康教育、沟通交流、临床护理等护理活动所必需的基本能力。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必须在培养学生坚实理论的基础上, 重点加强临床能力的培养, 并促进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有机结合, 增强学生的临床适应能力, 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护士核心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因而护理临床能力的培养是护理教学至关重要的方面, 是护理专业的核心内容之一。

基于上述概念框架, 我们不仅在《急救护理学》课程设置中加强了实验教学的内容, 还增加和完善了护理模拟教学课程, 以对临床护理能力进行综合训练。

在课程进行中, 由主讲教师控制课堂进程, 组织学生对模拟病历展开讨论, 确定主要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并对预设提问进行思考和讨论。学生根据病例运行过程中模拟病人存在的各种护理问题展开护理活动。教师对学生的各项护理活动如查体、沟通、护理操作等进行录像, 然后回放。指导教师再组织每个小组成员回顾每个环节, 寻找、发现问题, 并展开讨论。这些教学活动不仅训练学生建立临床思维的过程, 还有助于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和护士决策能力。同时通过高仿真模拟教学中的小组活动, 训练了团队合作能力。

1 传统教学法

传统教学法是指教师讲和学生听, 讲与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它的主要活动是教师依教学进度, 把课本内容依序讲解给学生;学生则通过听讲、练习以及课后的复习来熟练课本的知识。教师课上根据需要增加新知识, 通过技术考核增加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

当代护理呈现多样和复杂多变的态势, 它要求护士具备良好的沟通、评估 (包括健康评估) 、预测事件发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领导和管理能力, 护理教育除了注意提高这些能力外, 还要为其未来的护理职业发展做好准备。因此, 主讲教师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努力构建各种锻炼、提高的平台, 运用实例 (如本科护生工作中出现的尴尬和机遇、现阶段临床护理的需要等)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提高内在的强烈需要;组织学生参加检索和计算机应用课外学习;以真实临床案例为载体设计整合训练急救技能等, 从而使学生实现了自主、创造性学习。

2 计算机辅助教学 (简称CAI)

计算机辅助教学 (简称CAI) 是一种借助计算机技术进行教学的崭新教学形式。通过多媒体制作, 综合处理和控制文字、声音、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 按教学要求, 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显示出来;也可由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的人机交互, 完成教学或训练过程。教学过程中采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形式进行理论授课, 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清晰, 提高了教学效果。

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多媒体组合教学;多媒体组合教学以解决教学难点为目的;能用普通媒体演示的教学内容, 不使用昂贵复杂的媒体。主要用录像表现动态的操作过程, 如气管插管术、心肺复苏术、止血包扎固定术等;静态物象以幻灯为主, 如展示最新的监测仪器、临床资料照片等;概念、原理以投影为主;不能直观表现、不易理解的机理和体内操作过程, 可以用计算机制成的CAI课件演示, 如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护的教学时, 在学习结束时, 用互动式人机对话模式来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每节课的主标题用最简单的板书;对于操作课, 如进行初级心肺复苏的教学时, 主要让学生在模型上训练, 以掌握实用技术。针对不同知识点选择好合适的媒体后, 按照课堂课教学内容组织相配合的媒体, 注意尽量用最少种类的媒体反映教学内容。在选择媒体时也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否愿意接受某种媒体, 直接关系着使用该媒体进行教学的效果。实践证明, 学生较易接受的媒体是有较多参与机会的类型, 如模型、CAI课件、录像、讨论等。

3 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一种制造或模拟一定的现实生活片段, 由学习者扮演其中的角色, 将角色的言语, 行为、表情及内心世界表现出来, 以学习新的行为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如讲《中暑》时, 将全班分成三大组, 讨论中暑病人的临床表现、如何护理这样的病人, 然后每组派出代表分别模拟病人和护士, 最后三组进行比较, 判断正误。其效果:a.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b.充分表达了学生的态度、价值观和情感;c.提高了学生的沟通技巧和能力。

4 示范练习教学法

《急救护理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因此在教学中采用示范练习教学法进行技能的传授。以心肺复苏为例。

示范教学法的具体步骤是:a.引起兴趣:教师先向学生介绍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操作在临床上的意义, 同时为学生制定学习目标;b.教师示范:具体动作的示范;c.学生模仿:指导教师认真观看每位学生的操作步骤, 对个别的错误随时给予指导, 对共性错误予以共同更正, 必要时重新示范;d.进行练习:在心肺复苏模拟人身上进行练习;e.成绩考核:操作课程结束后, 教师要对学生的操作技能进行抽查考核。

5 临床见习

根据急救护理的特殊性, 为加强学生的理性和感性认识的结合, 我们增加了实际操作的教学, 如心肺复苏、呼吸囊应用等, 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急诊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必须要求学生接触病人、观察、分析和护理病例, 才有感性认识, 才能掌握急诊护理的有关知识和技能。通过医院见习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 同时开发学生智能。结课前两周去附院进行临床见习, 学生分组进入病房, 见习科室有ICU、急诊、脑外、普外, 将所学急救理论基础知识与临床相结合, 见习结束后进行总结。

这几种教学方法的应用有助于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有助于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助于培养沟通能力、有助于培养合作能力, 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6 采用PBL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教学模式

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 心肌梗死, 上消化道出血等危重症课程我们采用PBL教学法,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采用小组轮转法教学模式:为提高实践课的教学效率, 我们采取了小组轮转法, 分别将教师和学生分为ABCD四组, 每组老师固定, 而四组学生像车轮式轮转一样进行小组轮转, 这种教学模式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练习操作能力, 得到学生的好评。

3.急救护理教学计划 篇三

关键词:高职;急救护理技术;教学质量

1高职急救护理技术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1.1急救护理技术教学方法的局限性

目前,我国急救护理教学主要有理论教学与毕业实习两种形式。高职院校是将临床教学安排在最后一年即毕业实习。这种教学方法存在这一些问题:如教师脱离临床一线工作,对医院的最新设备和操作技术不能随时了解和掌握;另外一些先进的监护设备价格昂贵,不可能作为培训器材供学校使用,很难达到课堂教学中熟练掌握的要求。

1.2急救护理技术教师资源缺乏

首先,临床护理教学师资缺乏,带教时间不足:随着护理教学改革不断深入,虽然护理教育层次水平逐渐提高, 但与先进国家相比差距甚远。临床老师学历参差不齐,存在中专带大专、大专带本科,甚至中专带本科的情况。大多数老师教学方法单一、陈旧,不能灵活多样、因人而宜开展启发式教学、激发思维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难以满足多层次学历护理实习生的需要。其次,某些教师知识脱节、授课能力差:带教老师虽然都是护理大专毕业生具备教师资格,但是他们多是20世纪90年代毕业,护理知识相对陈旧,新知识不系统、不全面,对某些知识的运用、理解不透彻,对护生知识、技能水平无法准确定位。多数临床护理教学的教学重点放在护理操作方面,忽视了能力培养;课堂与临床的脱节使护生所学知识内容易混淆、无所适从、困惑不已,而带教老师讲课技巧缺乏、知识更新不够、知识不系统、不全面等因素造成了教学老师授课水平达不到要求。最后,指导监督力度不够:急诊病危病人过程中抢救多、突发事件多,急救护理工作处于被动状态。在面对大量急救护理工作时,老师没有顾及护生,而把注意力集中到了紧张的急救工作中。

1.3护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差

临床急救护理是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一项工作,护生初次进入诊室,对新型护理产品不了解,不会应用;另外护生在校学习多是对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脱节。

2 如何提高急救护理技术教学质量的方法

2.1提高带教老师的教学水平

护理部和临床科室应定期对带教老师进行培训、考核。带教老师应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既教书又育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工作责任感和独立工作能力,与学生交谈时,语调愉快,当学生需要时,随时出现在其身旁。带教形式可多样化,在教中学、操作中学,在学中不断提高。掌握带教原则,先要反复模拟练习,先易后难,多练、多看、多表扬、少批评,增强学生信心,带教老师要合理选择病例,增加学生操作机会,这样容易提高操作成功率,也逐步提高学生操作质量。

2.2针对高职专科学生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章节的内容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比如在创伤急救护理教学中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即结合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在创伤急救护理技能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教学组织与实施:①依据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全面分析教材和学生特点,设置创伤事故情景,并为学生备齐所需急救用物,如三角巾、敷料、夹板、治疗碗、担架等。②环境布置 教师事先根据所选择的情景,模拟一特定事故现场,如交通事故现场或房屋倒塌事故现场。③伤员模拟 选择接受能力强,经过简单培训的学生模拟伤员,④计划实施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教师告知学生这是一特定事故现场,现场有多位伤员,要求每一小组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些工作。最终由教师对各组的急救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打分。另外,在理论教学中可以打破教师一讲到底的传统,可以采用一些自学讨论式教学法,具体可以行以下教学过程:①自学:在每一个新专题开始之前,要求学生先自学,通过查阅资料,并把重点内容记录下来回来为课堂上的讨论做准备。②质疑:在课程刚开始阶段,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提出的问题要能够体现教材本质性的内容,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运用,并能推动教学深入地展开。③讨论: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是急救护理学技术课堂的主要内容。在讨论中,教师把握课堂的秩序和讨论气氛,积极诱导,多用扩散性的问题引导讨论:如“你想到还有哪些可能?”“其他同学还有什么补充吗?”。要让持不同观点的同学把她们的意见讲清、讲透,在民主的气氛中,使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提高讨论课的质量。④归纳:通过讨论,往往可以使正确的概念得到巩固和深化,不理解的问题暴露得更加充分,教师就可以根据讨论情况对所提问题给予必要的补充和完善,并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理出教学内容的层次及重点,便于她们形成清晰明确的知识层次。⑤评价:快结束时,教师利用一些时间评价学生们分析问题的思路,对讨论过程中学生表现出的积极性、思维的活跃性以及流畅的表达能力给予鼓励。

参考文献:

[1]万晓燕.高职护理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鄂州大学学报,2011.

[2]傅一明.急救护理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万晓燕,杜利.高职急救护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护理学杂志.2011.

作者简介:

4.急救护理学 篇四

A平时对呼救病人的院前急救 B 通讯网络中心的枢纽任务 C灾难或战争时对遇难者的院外援救 D 高级生命支持 2.卒死病人的最佳抢救时间是:

A 6min B 4min C 15min D 30min 3.急诊室内各分科诊室的用品实行“四固定”制度,包括: A定数量 B定位置

C定人管理 D定期检查,消毒和维修 E以上都是 4.急诊留观制度,下列哪个是错误的:

A 留观时间一般为24小时,最多4天,特殊情况例外 B 病情需要住院,但无床位且一时不能转出,病情允许留观

C 留观病人必须建立病历,负责观察室的医师应及时查看病人,下达医嘱,及时记录病情变化及处理经过.

D值班医师或负责观察室的护士下班前应巡视病人,尽可能作到 5.止血带的标准压力为: A.上肢250~300mmHg,下肢400~500 mmHg B.上肢200~300mmHg,下肢300~400 mmHg C.上肢150~200mmHg,下肢200~300 mmHg D.上肢100~200mmHg,下肢250~350 mmHg 6.使用止血带时,为防止远端肢体缺血坏死,一般使用止血带时间不超过 A.2小时 B.3小时 C.4小时 D.5小时 7.呼吸机湿化水的适宜温度为

A.30℃~32℃ B.31℃~33℃ C.32℃~35℃ D.33℃~36℃ 8.ICU的床位数根据收治患者的范围而不同,一般占医院总床位数的 A.1%~2% B.2%~3% C.3%~4% D.4%~5% 9.正常中心静脉压为 A.4~10 cmH2O B.5~12 cmH2O C.6~14 cmH2O D.5~10 cmH2O 10.徒手心肺复苏时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频率比例宜:E A 5:1 B 5:2 C 15:1 D 15:2 E 30:2 11.对心跳骤停的成人患者施行首次单相波电除颤时一般除颤电能为:D A <200J B 200J C 300J D 360J E >360J 12.心脏性猝死最常见的原因:A A 冠心病 B 心肌病 C 风心病 D 急性心肌炎 E 先心病 13. 心脏骤停前最常见的心电图图形是: A A、室颤 B、房颤 C、心电机械分离 D、心室停顿 E、室性心动过速 14.临床死亡的特征应除外B A呼吸停止 B瞳孔缩小 C脑电图静止 D面色发绀 E脉搏消失

15.男,12岁,因溺水出现心脏骤停,心电监护示一直线,有双人参与抢救,除如下哪种抢救措施外,其余措施均可采取?

A、胸外按压 B、人工呼吸 C、电除颤 D、心脏起博 E、气管插管 16.院前急救中,早期电除颤要求在下列哪项时间内完成:D A患者发病后5分钟内 B 目击者发现病人5分钟内 C 急救医生到达现场5分钟内 D 接到求救后5分钟内 E 开始救助后5分钟内 17.生存链是指心跳骤停发生后获得最高存活得益于发病后尽快进行如下步骤,下列哪一种除外:E A识别早期危险信号 B启动EMS系统 C基本CPR; D除颤 E 心电监护

18.按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的观点,下列哪种提法是错误的: A EMS人员在未有目击者除颤前应先做5个周期的CPR B需电除颤时,只给1次电击,而后立即进行CPR,应在给了5组30:2 CPR(约2min)后再检查患者的心律

C单人急救时,对各个年龄段(除新生儿)胸部按压与吹气比均为30:2 D所有病人胸外按压前均应检查脉搏 E 成人临终前呼吸应视为无意识处理 19.高血压危象血压应控制在: A.160-180/100-110㎜㎎ B.160-180/80-100㎜㎎ C.140-160/100-110㎜㎎ D.120-130/60-90㎜㎎ 20.超高热危象着体温应迅速降至:

A.36.5 ℃ B.38.5 ℃ C.39.5 ℃ D.37.5 ℃ 21.休克指数为1表示:

A.血容量正常 B.丢失血容量10%~20% C.丢失血容量20%~30% D.丢失血容量30%~40% 22.一氧化碳经呼吸道吸收入血后,与血液中哪种成分结合,使血液的携氧功能发生障碍: A.血浆白蛋白 B.血红蛋白 C.红细胞 D血小板 23.口服强酸中毒者应立即:

A.清水洗胃、催吐 B.弱碱性溶液洗胃 C.服用氢氧化铝凝胶,严禁洗胃、催吐 D.弱酸性溶液洗胃 24.对重症中暑的急救降温原则是

A.2小时内使直肠温度降至37℃~38℃ B.2小时内使直肠温度降至37.8℃~38.9℃ C.4小时内使直肠温度降至37℃~38℃ D.1小时内使直肠温度降至378℃~38.9℃ 25.淡水淹溺与海水淹溺使人体血容量:

A.淡水淹溺增加,海水淹溺减少 B.淡水淹溺减少,海水淹溺增加 C.都增加 D.都减少

1.emergency medicine是(D)

A.院前急救 B.重症监护 C.急诊科 D.急诊医学 E.急救护理学 2.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是(B)A.emergency medicine B.emergency medicine service system C.department of emergency D.nursing in emergency E.prehospital emergency medicine care 3.院前急救主要经常性任务(A)A.病人呼救 B.灾害遇难者急救 C.救护值班 D.紧急救护枢纽 E.以上都不是

4.下列哪一项不属急诊科的设置(C)A.预检分诊处 B.急诊诊查室 C.急诊抢救室 D.急诊换药室 E.急诊观察室

5.下列哪一项不属急诊护理观察技巧(D)A.问 B.听 C.触 D.教 E.看 6.ICU是EMSS中的第几个环节(C)A.第一环节 B.第二环节 C.第三环节 D.第四环节 E.第五环节

1O.我国胆道疾病中最突出的急症是(D)A.胆囊炎 B.胆石症 C.阑尾炎

D.急性重症胆管炎

11.一氧化碳中毒最有效的解救方法是(A)A.氧疗 B.冬眠 C.脱水 D.补充维生素

12.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的基础是(C)A.细胞代谢障碍 B.器官血流量减少 C.全身炎症反应失控

D.两个以上系统的功能障碍

1.emergency medicine是(D)

A.院前急救 B.重症监护 C.急诊科 D.急诊医学 E.急救护理学 2.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是(B)

A.emergency medicine B.emergency medicine service system C.department of emergency D.nursing in emergency E.prehospital emergency medicine care 3.院前急救主要经常性任务(A)

A.病人呼救 B.灾害遇难者急救 C.救护值班 D.紧急救护枢纽 E.以上都不是 4.下列哪一项不属急诊科的设置(C)

A.预检分诊处 B.急诊诊查室 C.急诊抢救室 D.急诊换药室 E.急诊观察室 5.下列哪一项不属急诊护理观察技巧(D)

A.问 B.听 C.触 D.教 E.看 6.ICU是EMSS中的第几个环节(C)A.第一环节 B.第二环节 C.第三环节 D.第四环节 E.第五环节 1.ICU的床位应是医院床位数的(B)

A.1%~3% B.3%~4% C.5% D.4%~6% E.6%~8% 2.属于ICU收容范围是(A)A.急性心肌梗死 B.晚期肺癌 C.流行性出血热 D.脑外伤后植物状态 E.股骨骨折 3.儿科ICU属于(B)

A.综合性ICU B.系统性ICU C.专科性ICU D.CCU E.以上都不是 4.一张监护床标准占地面积为(B)A.14m2 B.15m2 C.16m2 D.18m2 E.20m2 5.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ICU收治对象(D)

A.急性心梗 B.大面积烧伤 C.心脏手术后 D.肿瘤晚期 E.多脏器衰竭 1.下列哪项是判断心搏骤停的主要依据(D)

A.面色苍白 B.瞳孔散大

C.抽搐 D.大动脉搏动消失

2.反映内脏血流和休克的重要指标为(D)

A.血压 B.脉搏 C.呼吸 D.尿量 E.以上都是 3.高血压病人比原水平低多少时,可评估为低血压(D)

A.5% B.10% C.15% D.20% E.以上都是 3 下列哪项不属于多发伤(D)A 应激反应严重,伤情变化快,死亡率高 B 伤情重,休克发生率高 C 严重低氧血症 D 常以一伤为主 E 伤后并发症和感染发生率高 4 火器引起的肝破裂、脾破裂属于(A)A 多发伤 B 多处伤 C 复合伤 D 联合伤 E 一伤都不是 5 在伤员转送途中不正确的体位是(C)A 颌面部伤头偏向一侧 B 胸部伤半位或伤侧向下的低斜坡位 C 腹部伤仰卧位,膝下垫高D 休克病人仰卧中凹位 E 颅脑伤平卧位 6 下面哪个表现提示病人发生脑疝(C)A 双侧瞳孔不等大,一侧或双侧时大时小 B 双侧瞳孔极度缩小,对光反应消失,并伴中枢性高热 C 一侧瞳孔先缩小,继而散大。对光反应差,而对侧瞳孔早期正常,晚期随之散大

D 瞳孔散大固定,光反应消失 E 病人生命体征紊乱的时间长,且无恢复迹象 下列哪一项不是肾功能衰竭发展期的表现(D)A 血容量过多 B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C 尿毒症的症状 D 尿量增多 E 以上都是 3 肾衰竭患者每天液体的大致摄入量,可按前一天24h排尿量加(A)A 500ml B 400ml C 300ml D 200ml E 100ml 关于ARDS病人呼吸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B)A 初期呼吸突然加快,有呼吸窘迫感 B 早期一般吸氧症状常得到缓解 C 进展期明显呼吸困难、发绀 D 末期呼吸极度困难,深度昏迷 E 晚期吸氧很难有效 2 护理肾衰竭少尿期病人,下列叙述哪项正确(C)A 大量补液 B 摄入含钾食物 C 禁用库存血 D 及时补充钾盐 E 加强蛋白质摄入 3 急性肾衰竭少尿期的主要死亡原因是(E)A 低血钠 B 酸中毒 C 心力衰竭 D 感染 E 高钾血症 4 为预防急性肾衰竭,哪种外伤病人,应从静脉输入碱性溶液以碱化尿液(A)

A 大腿挤压伤 B 肾挫伤 C 前壁裂伤 D 肋骨骨折 E 头皮撕脱伤 5 少尿期的补液原则及入水量为(C)A 高于每日排出量的1倍 B 补液不加限制 C 量出为入,每天补液量=显性失水+不显性失水-内生水 D 排出量的1/2~1/3 E 等于每日排出量 某急性肾衰竭病人,测定血钾7mmol/L,出现心律不齐,应采取的措施是(A)A 10%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紧急处理办法)B 高渗葡萄糖胰岛素静脉滴注 C 乳酸钠静脉滴注 D 苯丙酸诺龙肌肉注射 E 5%碳酸氢钠静脉滴注 20%甘露醇快速输入后多长时间颅内压开始下降(B)A 10~15min B 15~20min C 20~25min D 25~30min E 30min以上 有机磷农药中毒使用阿托品化时,下列哪项未达到阿托品化指标(B)A 口干、皮肤干燥 B 颜面部苍白 C 心率加快 D 瞳孔较前明显散大 E 肺部罗音减少或消失 2 关于洗胃,下列哪项不正确(A)A 凡吞服毒物均应尽早彻底洗胃 B 插胃管时应避免误入气管 C 洗胃液一般宜使用温水 D 洗胃液每次注入量不宜超过250ml E 应反复灌洗,越彻底越好 3 吸入性和接触性中毒时,下列哪项抢救措施是错误的(D)A 立即原地抢救少搬动 B 立即吸氧 C 使用快速利尿剂 D 换血疗法 E 使用特殊解毒剂 4 下列哪项不属于急性中毒时提供毒物鉴定的标本(E)A 呕吐物 B 胃液 C 剩余食物 D 尿与粪 E 脑脊液 5 处理急性口服中毒昏迷患者不宜采取(A)A 催吐 B 洗胃 C 导泻 D 利尿 E 药物解毒 6 下列哪种化学物口服中毒禁忌洗胃(C)A 亚硝酸盐 B 来苏儿 C 浓硫酸 D 氯化钡 E 磷化氢 7 强酸、强碱中毒时,下列哪种解毒剂最合A 氧化剂 B 还原剂 C 吸附剂 D 保护剂 E 沉淀剂 8 口服中毒导泻剂一般不用油类泻药,其机制是(A)A 以免促进脂溶性毒物吸收 B 以防肠粘膜吸附有机毒物 C 防止毒物沉淀而加重中毒

D 改变毒物的理化性质而增加毒性 E 避免产生中枢抑制作用

9某村王某,女,3岁,平时体健。今天下午突然恶心、呕吐数次,随之抽搐而昏迷,急诊入院。查体:唾液过多,心率缓慢,瞳孔缩小,呈浅昏迷状态。可能的诊断是(C)A 破伤风 B 苯巴比妥那中毒 C 有机磷中毒 D 脑血管意外 E 低血钾 10 该病的临床表现最突出的是(C)A 恶心、呕吐 B 呼吸困难 C 呼出气体有特殊蒜臭味 D 兴奋、躁动 E 腹痛、腹泻 11 下列哪项护理措施是不正确的(C)A 高锰酸钾溶液洗胃 B 清水或生理盐水洗胃 C 立即注射止呕剂 D 监测生命体征 E 取侧卧位 12假设患儿是鼠药(磷化锌)中毒,应采取下列哪种洗胃液(此题无答案,正确是2%~5%硫酸铜)A 生理盐水 B 0.02%高锰酸钾溶液 C 温开水 D 0.5%~1%鞣酸溶液 E 2%~4%碳酸氢钠液 13 小儿口对口人工呼吸时下列哪项不对(C)

A 置仰卧位 B 一手托下颌 C 头后仰成直角 D 另一手捏鼻 E 如是小婴儿则不必垫高肩背部 14 双侧瞳孔散大可见(E)A 有机磷中毒 B 氯丙嗪中毒 C 水合氯醛中毒 D 巴比妥中毒 E 阿托品类药物中毒 适(D)将超高热危象病人的提问迅速、有效降至(D),是处理超高热危象的重要环节。

A 36.5℃左右 B 37.5℃左右 C 37℃左右 D 38.5℃左右 E 39℃左右 2 甲亢危象病人紧急救护的最关键的措施是(A)A 降低甲状腺素水平B 去除诱因 C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D 补充能量、维生素 E 对症与监护 3 高血压危象病人应紧急降压至安全水平,即(D)mmHg。

A 140~150/90~100 B 180~200/120~130 C 120~130/80~90 D 160~180/100~110 E 100~110/70~80 4 高血压危象降压药首选(A)A 硝普钠 B 肼苯哒嗪 C 酚妥拉明 D 速尿 E 以上都不是 5 超高热病人必有得临床表现是体温大于(D)

A 38℃ B 39℃ C 40℃ D 41℃ E 42℃ 6 甲亢危象最常见的诱因是(A)A 甲状腺手术 B 骤停抗甲状腺药物 C 碘造影剂 D 精神刺激、疲劳等应激 E 严重感染 7 甲亢危象病人病情评估最主要的依据是(B)A 病史 B 临床表现 C 实验室检查 D X线检查 E B超检查 8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为(C)的英文缩写。

5.院前急救的护理管理 篇五

(1)强化服务意识:树立“以人为本”和“以病人为中心”的第一文库网服务理念,一切围绕病人的健康为中心,实施人性化服务,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耐心细致的做好各项工作,提高病人满意度。(2)强化急救意识: 时间就是生命,要突出一个“急”字,出车、救治必须争分夺秒。在紧急情况下,护士可在医师下医嘱前先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以争取抢救时机。如建立静脉通道、吸氧、吸痰、止血等。(3)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使护士了解护理工作中的法律问题,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明确责任、强化意识,减少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护理纠纷的发生。对病人履行告知义务,将可能出现的问题告知病人,是确保护理安全的可行性措施。(4)提高应变能力:院前急救没有规律,可能会面临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出诊护士要忙而不乱,随机应变,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 5)强化院感意识: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有关技术操作规范和工作标准,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防止传染病病原体、耐药菌、条件致病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发生传染病后按要求要做好隔离救治、自身防护和上报工作,对救护车和污染物品进行终末消毒,有效地提高护理安全性。(6)加强护士理论和操作技能培训: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术和仪器设备的使用如除颤器、监护仪、呼吸机、心电图机等;掌握急救药物的剂型、剂量、作用、副作用和观察要点;了解常见急症的临床表现、救治原则和护理要点,能熟练配合医师完成现场救治工作。

2. 2 健全规章制度和严格的执行各项操作规程根据院前急救存在的安全隐患,结合医院护理质量管理标准建立了各项制度,健全了出诊人员岗位职责,使每位护理人员明确职责并认真履行。

2. 3 救护车的急救物品做到“五定”

定数量品种、定点安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定期检查维修;药品品种齐全,定位、定数,交接清楚,有登记;急救仪器性能良好,做到完好备用。

2. 4 规范护理记录

在发生护理原因所致的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时,规范的护理记录,有利于举证、保护护士和病人的合法权益。护理文件书写应遵循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合法等原则。出诊记录、抢救记录必须按规定书写,与医师记录要一致,因抢救急危病人未能及时记录的,应在抢救结束后6h内据实补记,并注明抢救时间和补记时间。

[ 声明:或引用本网内容请注明“转自(或引用)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www.chkd.cnki.net”字样 ]

6.院前急救护理岗位职责 篇六

一、须持证上岗,具备良好的素质,高尚的医德,具备较强的急救意识,对患者有高度的责任感。

二、接到出诊通知后,根据伤病员的病情特点,迅速准备好有关抢救药品及器材,1分钟内(夜间2分钟内)随救护车出诊赶赴指定地点。

三、准备好各项急救所需用品、器材、辅料,在急救过程中,应迅速而准确的协助医师进行抢救工作。

四、坚守岗位、严格查对制度,用要做到“三清一复核”(听清、问清、看清、与医生复核),配合抢救患者,动作迅速敏捷准确抢救后清理现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主动报告医生。

五、遇大批受伤和中毒者时,配合医师做好伤情分级及对危重伤员进行紧急抢救。

六、配合医生及时书写急救病历,做到内容真实完整,时间记录准确。

七、出诊抢救结束后,及时补充救护车上的急救药品及器材,并做好救护车那抢救器材的维护。

八、定时检查车内的仪器、物品、药品,保证完好充足无过期,定种类、定数量。各种物品要用后立即补充。

7.急救护理教学计划 篇七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急救护理学,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已经存在于我们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信息化技术成为了我们工作、学习、生活的重要工具,我们的职业教育教学工作更是如此。而90后学生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的主要对象,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吸引和满足他们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需求,信息化技术运用于我们的专业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信息化技术,不单是指计算机作为一种教学工具,而是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将知识和技能构建成学生自己的体验,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并获取知识和技能。改变传统课堂里,教学为主体的课堂环境,而是把知识和技能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形象而生动的呈现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地学习,合作式地探究,科学合理的构建了知识信息。以《急救护理学》心肺复苏的教学为例,谈谈信息化技术在教学用的运用。

1 信息化通讯工具通讯

即腾讯QQ、微博、微信等通讯工具在急救护理教学中的运用。在课前,充分利用这些信息化通讯工具,将心肺复苏的教学任务传达下去。学生把这些信息技术应用得非常娴熟,他们能够很好的参与到其中。为了督促学生的参与,同时也为了检测他们自主学习的效果,会要求学生把他们完成的情况录制成小视频通过这些通讯工具反馈给教师,让学生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地互动,也便于教师把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学生也乐于其中。

2 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计算机、PPT、录播系统、视频网站等信息技术技术手段

教师在备课阶段,充分地利用知识建构理论和认知负荷理论的原理,借助多媒体教学的平台,将心肺复苏的知识结合学生的体验,帮助其建构成有意义的知识经验。精心制作PPT,将知识有条理地呈现。在操作演示环节,充分利用录播系统的优势,将操作环节放大,学生能够近距离的观摩,并参与到演示环节。还可以利用一些精品资源学习网站,播放心肺复苏的操作视频。

3 课后充分利用电子模型、微信、腾讯QQ练习心肺复苏并反馈

课后,让学生自主练习,录制视频,通过微信、腾讯传送给老师,教师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指导学生练习。学生自主约定心肺复苏的操作考核,并作为期末技能成绩的一部分。

4 网络评价系统

心肺复苏的理论考核通过网络平台学生凭借学习账号进入,点击考试环节,便可开始考试,考试结束便可知成绩。技能考核可以约考现场,也可以通过视频短片将操作传送给教师,达到技能考核的目的。同时有教学评价系统,通过学生的评价和反馈,教师不断改进教学设计,不断优化教学过程,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5 结束语

信息化技术运用于职业教育教学中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MOOC、微课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已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的职业教育改革。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不仅改变了教学的媒体和手段,也对教师在教学设计上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也促进职业教育的整体教学改革和变化。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信息化技术有意义的构建知识网络,自主协作的学习,利用各种学习资源,达到获取知识,掌握技能的目的。信息化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需要更多的教学实践,更多的教学改革,来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占昶.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模式与教学设计的研究[J].新课程:教研,2011(5).

[2]张雪燕,周乐山.网络教学平台的发展现状及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4).

[3]王小丽,费素定,黄金银.WPBL在危急重症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0(97).

[4]李丹丹,隋树杰,仰曙芬.网络教学评价及其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J].护理学杂志,2013,3,29,6(90).

8.急救护理教学计划 篇八

[关键词]情景模拟急救护理实践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2-0089-02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和老年化社会的到来,危急重症病人、意外伤害及自然灾害病人明显增多。同时随着现代急诊医学快速发展,新的抢救仪器、监护仪器不断出现,其对急救护理人员的要求将越来越高。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缩短课堂教学与临床护理岗位的距离,我校护理系在急救护理教学中改革了教学方法,以临床实际工作所需岗位能力为导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能力目标的设定和仿真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教学方法的应用。重点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的仿真情景模拟教学设计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选取本校2011年级护理专业专科生2个班共81人,随机将1班41人设为对照组,2班40人设为实验组。两组性别、年龄、教育背景及干预前学习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方法

1.教学安排

实验组和对照组均由同一教师采用同一教材授课,总课时数和实训课时数均相同。对照组在实践教学中采用传统的教师演示--护生练习--教师指导的方法。实验组采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仿真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以危急重症护理职业能力和实际的工作任务——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救护和院内重症监护来确定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突出护士职业能力的培养。

2.仿真情景模拟教学实施

(1)情景设计

精心选择病例,创设模拟情景。教师讲授完每个模块任务后,由教师选择与本模块任务中常见病例发给学生,教师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提出明确的模拟要求。对病例进行情景设计时,以真实危急重症病例为起点,以教学目标、教学分析、学生分析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共同创设情景为手段。学生设计后教研室教师与临床护理专家讨论并修改情景,使创设情景的实践教学活动与医院医护人员的临床工作活动力求一致。这样既体现素质培养要求,又适应临床实际工作的需要。

(2)组织实施仿真情景模拟教学

学生自由组合成5人一组的护理单元(一般以寝室为单位),分别扮演护士长、护士、医生、陪伴等,务必使每个护生都能承担角色。两周前把情景病例发给学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团结协作多渠道收集该病例资料,围绕创设的情景进行讨论、编排脚本、布置合适的模拟场景并进行演练,完成任务,形成结果。两周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模拟病房中演示对该危急重症“患者”进行整体救护的过程。表演后学生先发表扮演体会和自我评价,然后进行组间互评,最后老师点评并指明重点,课后学生进行自我总结。

(三)观察指标

第一,成绩评价课程结束后采用相同考题、相同评分标准对2组护生进行操作技能、病例分析及理论测试考核。操作技能考核取3项操作考试的平均分;病例分析考核:给出一典型病例,要求写出病例分析过程,列出应做的辅助检查项目、标本采集及检查指导要点、疾病诊断及治疗原则,列出护理诊断、相应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指导内容;理论测试统一命题,考教分离,本教研室老师流水作业式阅卷,比较2组考核成绩。

第二,教学评价课程结束后对实验组学生发放自制调查问卷,请学生对情景模拟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共7项,选择非常不满意、不满意、基本满意、满意、非常满意的唯一答案。

(四)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方法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描述性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两组学生考核成绩比较

实验组理论测试、操作技能及病例分析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学生考核成绩比较

(二)两组学生对采用仿真情景教学对自身学习效果影响的评价

共发放调查问卷40份,回收有效问卷40份,回收问卷有效率100%。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方法效果的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学生对仿真情景教学效果的评价情况

注:*示方差不齐

三、讨论

(一)仿真情景模拟教学有利于减少临床实践教学中医疗事故、医疗纠纷和医疗差错的发生

情景模拟与教学和医疗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不相冲突,可以进行符合医学伦理和法律法规的临床实践教学活动,避免了高风险性的医疗操作给病人带来的伤害。同时通过反复重现临床真实场景和条件,学生不必担心基本操作的反复练习对病人产生不良影响,且能及时发现和纠正不规范及错误的操作,熟练掌握临床基本技能,尽可能地减少或避免临床工作中的差错、事故及医疗纠纷的发生。

(二)仿真情景模拟教学有利于新型急救护理人才的培养

将情景模拟教学应用到急救护理学课程教学中,通过创设不同的抢救情景,尤其是在突发公共事件的现场急救中,将学生的认知、情感、思维、想象串联起来,注重直观、形象、生动的知识表现和丰富、深刻、具体的实践锻炼,唤起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强烈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创造有利于发挥学生潜能的学习环境,激发其学习热情。表2显示,实验组学生对此教学法评价是肯定的。

(三)仿真情景模拟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仿真情景模拟教学的开展,对护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仿真情景模拟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熟悉教材内容,更要结合临床实际设计问题,选择合适的病例和资料供学生学习。教师还需要不断拓宽专家的知识面,既要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又要能灵活地运用医学护理知识,把专业知识、技能和人文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形象真实地设计情景。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身教学管理能力和组织指导能力,从而适应实践教学改革创新的要求。

(四)仿真情景模拟教学在急救护理教学中应用的局限性

仿真情景模拟教学与真实的临床工作毕竟存在着差异,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模拟的职业现场与真实的职业现场的差异,特别是职业有害因素的模拟、如何在有限的实验室中最接近真实地模拟现场一直是困扰我们的最大问题。二是无法实现病人的病理生理动态改变过程和阳性体征的获取。如何突破这些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四、小结

仿真情景模拟教学把课堂教学、实训室强化技能教学和临床一线实践教学融入一体,弥补了传统教学法中理论讲授与实践联系不紧密的缺点。适合我国高等护理人才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创新型的护理人才,提高高等护理教育的质量。但是,仿真情景模拟教学在急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也有其局限性,如何进一步完善情景模拟教学的实施,这或许是我们下一步需要探讨的问题。

[责任编辑:左芸]

9.日常生活急救护理小常识 篇九

以下是家庭急救护理常识:

一、如果是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急性发作,家属应让其立即停止刚才从事的一切活动,马上安静下来,立即舌下含化1~2片硝酸甘油,或服用速效救心丸10~15粒。不可随意移动患者或让患者自行移动。如果病人伴有呼吸困难、憋闷、咳痰增多,不能平卧,很可能发生了心力衰竭,应让病人取半卧位或坐位,双腿下垂,有条件者可给予吸氧。若病人心跳骤停,应立即施行正确的徒手心肺复苏术,直至医生到来。

二、若病人突然发生口眼歪斜,一侧肢体感觉运动障碍,失语,甚至神志不清,鼾睡,可能是发生了中风。此时家属一定要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因为这种病人多伴有呕吐,如不及时清除口腔内呕吐物,致使其返流,误吸入呼吸道,病人往往会窒息死亡。家属此时应使患者头歪向一侧,使呕吐物排到口腔之外。

三、若病人有严重的外伤(车祸、高空跌落等原因所致),此时家属或其他人万万不可随意搬动病人。因为病人很可能伴有外伤后的颈、胸或腰椎骨折,不正确地搬运病人往往会造成截瘫或高位截肢的

终身残废,甚至危及生命。若病情危急,医生又不能很快到达(距离较远),家属或现场的人可做如下抢救:

1、有明显外伤出血、骨折者,应给予正确有效的止血、包扎和固定措施。

2、在上述措施基础上搬运病人时,应首先固定头部,不使其左右摇摆。并使患者身体保持一直线,不要使颈、胸、腰椎成角度,方可搬运至车上。在送往有条件救治的医院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 必须注意,当你接通“120”电话后,请按要求将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病史、地址、病情及药物服用等情况说明清楚,便于医务人员分析、判断病情并派出相应的急救力量。

四、若发生食物中毒,用食盐两汤匙,溶化在一杯温开水里,每分钟喝一杯,连喝四次;再用物探喉咙催吐即可,此谓催吐洗胃法。如中毒症状出现较晚,毒汁毒物已进入肠道时,可饮大量浓糖水,增加尿量以加速毒素排泄,此谓利尿排毒法。同时应急送医院救治。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即使不能拥有一个专业的急救箱,也至少应备齐下列物品:

酒精棉:用来给双手和急救工具消毒;

棉花棒:用来清洗面积小的.出血伤口;

手套、口罩:可以防止施救者被感染;

0.9%的生理盐水:用来清洗伤口;

消毒纱布:用来覆盖伤口;

绷带:绷带具有弹性 ,用来包扎伤口,不妨碍血液循环; 三角巾:可承托受伤的上肢、固定敷料或骨折处等;

安全扣针:固定三角巾或绷带;胶布:固定纱布或绷带;

创可贴:覆盖小伤口;圆头剪刀:圆头剪刀比较安全,可用来剪开胶布或绷带,必要时,也可用来剪开衣物;

钳子:钳子可代替双手持敷料,或者夹去伤口上的污物等;手电筒:在漆黑环境下施救时, 可用它照明,也可为晕倒的人做瞳孔反应;哨子,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呼救。除了上述物品之外,常用药也是必不可少的,如内服的阿司匹林、外用的红药水等。

10.急救护理学心得体会 篇十

做为一名急诊科护士,我们肩负着“120”院前急救、转运、院内急救的任务,以快捷、高效、优质的急救医疗服务,充分保障了辖区内“120”院前急救及院内急诊急救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了我院“120”急救站“绿色生命通道”的畅通,保证了门急诊工作的正常进行。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急诊科全年门急诊量、累计收住院人次、急诊抢救与往年同期对照均有显著增长,为医院各病区及辅助检查科室输送了大量病源,有力地促进了医院各科室的“两个效益”的增长,提高了全院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营造团结和谐氛围,在2019年上半年,急诊科全体护理人员认真学习各种医疗法律法规,自觉遵守医院和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教育修养,力争文明行医,优质服务,做到小事讲风格,大事讲原则。工作中互相支持,互相理解,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团结务实、和谐相处、顺利圆满的完成了医院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加强业务技术培训,提高应急抢救能力,急诊科护士处处以“质量管理年标准”、“全国医疗万里行”检查标准为准绳,加强急诊科的医疗护理质量建设,以医疗护理核心制度为重点,认真执行了各项操作规程和抢救工作流程,严防差错、医患纠纷等医疗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按照医院及科室制度的培训和考核计划,定期对急救队员进行业务学习及急救技术的培训,在科室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认真钻研业务,互相交流、互相促进,从而使科室人员熟练掌握各种抢救仪器和抢救技术,如心肺复苏术、机械通气、气管插管、电除颤、电动洗胃术、心电监护等操作技术,进一步提高了急救队员的急诊急救能力,对科室医疗和护理质量进行检查、质控、培训、考核、督导,严格医疗护理文书书写规范,严格按照国家卫生部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医疗行为规范开展急诊抢救工作,做到防医疗差错、防医疗事故于未然,杜绝医疗行为过程中的麻痹大意思想。

在“120”急救工作中,我们坚决服从“120”指挥中心的调度,做到随时出诊、迅速出车、准备及时到达急救现常始终做到急救药品,物品完好率100%,抢救设备处于应急备用功能状态,在“120”院前急救及院内急救抢救过程中,从病情评估、预检、分诊、分流到安全正确地转运入科。每个环节都能做到无缝衔接,有力地保障了辖区居民的生命安全。

三、加强科室护理管理,做好急诊工作中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在急诊抢救工作中,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工作标准,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做好自身防护、消毒隔离、医疗废物管理,严防院内交叉感染。

四、加强科室对外宣传,树立医院窗口形象,急诊科是医院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其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和反映出医院的精神面貌和社会形象。“120”是救死扶伤的生命救护者,是保护人民生命健康的“绿色通道”,在日常急救工作和院前急救的时候,做为一名急诊科护士,代表着医院的形象,我们时时刻刻注重树形象、抓内涵,为医院的全面和谐健康发展奉献出了一份光和热。

五、实践与思考并重,上半工作反思,回顾2019上半年,我们虽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意识到在急诊工作中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

如何在急诊工作中进一步改进,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小结如下:

1.急诊科就医环境简陋,布局不合理,卫生条件差,患者满意度低,急待搬迁后加以改善。

2.急诊科医护人员应急急救经验不足,急救技能有待提高,要注意对抢救室仪器设备的熟练掌握,如呼吸机、除颤仪等,关键时刻及时跟进,还需要加强专科培训、进修学习,以提高整体抢救水平。

3.急诊急救工作中缺乏灵活性,要时刻注意和患者、家属进行医患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情绪、发病原因,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保障医疗安全,今后需加强沟通交流技巧的培训。

4.要熟练掌握急诊危重症的监护和抢救流程,如急腹症、昏迷、休克、中毒等,对昏迷患者,第一时间开放气道、吸氧,在实施紧急救护的同时,及时通知医生抢救,注意血糖、瞳孔及对光反射、是否颈项强直等,抓住重点,有的放矢,避免手忙脚乱。

5.掌握常用急诊抢救药品的用法和用量,严格执行抢救过程中的口头医嘱制度,注意患者过敏史、血糖、心肺功能等,注意用药安全。

6.注意动态观察患者病情,具备整体观和全局观,在急诊患者病情尚未稳定前,一定要加强巡视和沟通,尽量把患者安排在自己实力范围内,以便及时观察和急救。

7.当遇到突发公共事件或接诊的患者较多时,切记及时向上级汇报,组织抢救,分解危难,做好分诊分流,保障医疗护理安全。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希望医院在新的半年加以考虑急诊科医护人员的继续教育及待遇问题,以促进急诊科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为此我们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齐心协力、真抓实干、与时俱进,共创医院和谐美好明天。

急救护理学心得体会2

急诊科是医院最重要的窗口之一,我所在的医院是省里名列前茅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不仅接诊正常的急重病人,还要收治从地县上转的危重病人,有着急、忙、杂的特性。面对危重急症病人的首诊和抢救,急诊病人又往往诊断不明、病情不清、变化迅速,若处理不当,就容易发生医疗纠纷。而病人及家属容易产生急躁、忧虑、恐惧的情绪,急诊不同于病房,医护人员有充足的时间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在急诊,患者及家属在与医护人员较短的接触时间内,还未建立良好的信任感,对医护人员的每一个细微环节都十分敏感,医护人员的言谈举止对病人心理都会产生很大影响。造成医护人员的救治行为不被理解,患者及家属留下“不被重视”、“急诊不急”的错觉。所以我越发觉得沟通在急诊是最容易忽略而最重要的东西。

南丁格尔说:护理工作不仅需要精湛的技术,更需要艺术。首先,要学会观察,才善于发现问题的存在,包括对病人病情、心理、需求及家属的观察。例如:有些患者家属对护士的行为百般挑剔,却对自己患者液体输完都浑然不知,像这样的家属我们就应该在每次更换液体时都耐心的提醒他液体输至什么地方时应该叫护士,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按时巡视病房,多观察液体的进展,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因为液体没有及时更换了与患者家属产生矛盾。其次,要学会沟通,人与人的相互尊重和信任是建立在沟通的基础上。

对于来急诊就诊的病人,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询问,热情的为其引导。例如: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我们可以予以搀扶或协助其用推车送至诊室,为其测量生命体征,交予诊室的护士;对于需要并可以去病房治疗的患者,我们可以为其细致的指明病房的位置,避免患者跑“冤枉路”。而对于患病时间长而并不危重的病人我们可以建议他去门诊就医,耐心而细致的告知其门诊的位置和就医的时间,便于患者的安排。

虽然,一个微笑的表情,一个搀扶的动作解决不了患者身体上的疼痛,但是,却能迅速缩短护患距离,有效满足病人需要被照顾的心理需求,从而便于我们开展下面的护理工作。最后,通过观察和沟通学会判断,对病人的病情和需求有一个准确地了解和判断,有利于医护人员救治工作的展开,也为病人争取了时间。例如:受外伤的患者可以通过观察和大致的询问了解其受伤的部位和严重程度,第一时间为其找到接诊医生为其救治,而挂号等手续可以稍候补齐。

以上只是我在急诊短暂工作的浅谈,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很多。在急诊每个人都是我的老师,每件事都是我的经历,教会我很多东西,无论做人还是做事。当然,想做好一名急诊科的护士,只会沟通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扎实理论基础、丰富的抢救经验、快速的反应、麻利的动作,这才是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禁得起考验的保证。

急救护理学心得体会3

时光荏苒,为期四个月的急诊专科护士培训结束了,本次正规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收获超过以往任何短期的学术活动,不仅改变了我对急诊工作的认识,丰富了我的理论,同时提高了我急救技术能力,受益匪浅,体会如下:

四个月的专科培训,总的来说给我最深的体会就是: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其实真正达到急诊专科护士的水平,我现有的能力还是有限的。培训的方式分为三个阶段:4周理论学习、10周临床实践、2周总结汇报。第一个月在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理论课程,内容都是讲述急诊专科知识发展的新理念、新技术,包括了护理管理、护理技术、急救配合、症状护理、临床评估技术、教学培训、护理科研等等。

这次专科护士培训的学习方式给了我们全新的感觉,两方面让我们学员特别满意。一是课程内容安排合理,所学的即是我们工作中所需要的,还可以学习到我们比较少见的蛇毒,蜂蜇伤,电击伤等等处理。急诊是个全科性较强的科室,在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那样突如其来的情况不知如何处理,所以这次课程周到的培训内容让我们大家有了新的认识。二是充足的临床实践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消化所学内容。

看得出,省护理学会为我们的培训化费了很大心血。专科培训共有七大临床实践基地医院,我被安排到xx市xxxx医院和xxxx附属第一医院。在学习期间,这两家医院给我的感觉是:xx市xxxx医院急诊科病人不算很多,但急诊病人的处理流程很优化,便民,集中,人力的分工明确,不但利于急危重症病人的急救处理而且减少了人力资源,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而xxxx附属第一医院的病人很多,工作繁忙,而且患者的病情危重,经常会遇到重大或特殊病人的抢救,也让我吸取了不少抢救经验,还有抢救室的布局很合理,急救物品的摆放很集中,一目了然,而且中山附一的老师们非常有内涵,无论是论文或科研都做得非常出色,教学能力很强,这也是他们的亮点。最后,我们要完成护理个案和成组计划的论文汇报,进行ppt制作和演讲汇报,还要经过理论,技能操作的最后关口,综合分数合格后才能取得广东省急诊专科护士资格证。

虽然总的历程有苦有累,但能学到的很多知识是值得的。知识是无价的,但更重要的是我拥有了这个由广东省各大医院急诊人才组成的沟通平台,结交了一帮急诊专业水平较强的朋友,也是一种共享资源,对以后自己的专科水平有了指导沟通作用,并能更好地为急诊发展服务。

11.产后出血的急救护理 篇十一

【中图分类号】R47;R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517(2008)4-0038-02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并发症,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产后出血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1]。产后出血发生快,来势凶猛,产后密切观察,早期发现,采取及时有效的救护措施可减少产后出血并发症及孕产妇死亡率。我院自2000年-2003年共收治院内外发生的产后出血患者38例,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0年-2003年,在本院及在院外分娩后产后出血转入院产妇38例。其中本院分娩32例,院外分娩后产后出血转入院6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38岁,平均年龄26.8岁。其中双胎妊娠2例。分娩方式:剖宫产26例,臀牵引产3例,吸引产3例,顺产6例。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28例,胎盘因素5例,软产道损伤4例,凝血功能障碍1例。有妊娠合并症16例,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20例。

2 急救护理

2.一般紧急处理

2.1.取平卧位 不用枕头,腿部抬高30°,保证重要脏器供血,供氧,利于下肢静脉回流,增加回心血量。注意保暖和安静,尽量不搬动病人,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1.建立静脉通道 患者失血多,血容量严重不足,为把握抢救时机,须迅速建立两条或两条以上静脉通路。我们多选择上肢穿刺,因上肢静脉离心脏近,穿刺成功率高,能争取时间[2]。如周围静脉萎陷穿刺困难,可考虑配合医师做静脉切开,为快速输血输液作准备。

2.1.3 吸氧和保持呼吸道通畅 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有面色苍白,脉搏细速,表情淡漠等休克先兆者,给予大流量吸氧,以增加血氧含量,保证重要脏器需氧,利于器官功能的恢复,缓解休克症状。

2.1.4 生命体征及尿量的观察 尿量是反映生命器官灌注是否足够的最敏感指标。留置尿管测定每小时尿量,了解肾功变化。由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的数值在出血后短期内改变不明显,故这些化验对早期休克的评估是不可靠的。我们可通过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皮肤黏膜、肢体温度、脉率、血压、末梢循环、尿量、尿比重判断有无休克或休克的程度。视病情正确掌握静脉输液速度,快速输液同时,也应观察患者情况,防止发生急性肺水肿,左心衰竭。

2.密切观察阴道流血量及子宫收缩情况

一般认为,目视估计出血量与实际出血量不相符,往往少50%[3]。胎儿娩出后,立即将聚血器﹙多采用弯盘或普通用一次性大便器﹚放于产妇臀下,以精确测量出血量以免因错误的低估而丧失抢救时机[3]。子宫收缩较差或宫缩乏力者,子宫体柔软或触摸不到,可经手按摩子宫底,刺激子宫收缩,从而使子宫壁血窦闭合。方法:将手置于子宫底部,拇指在前,其余四指在后,作用均匀有节律的按摩。在按摩过程中将宫腔内积血压出,以免影响子宫收缩,达止血目的。

3 护理体会

3.重视心理支持,提高急救护理效应

在抢救过程中,不但要重视“急的疾病”,还要重视“急的心情”。护士应运用非语言交流,以从容的态度,熟练的技术,整洁的仪表,稳重的姿态,给患者以信任和安全感。

3.预防护理措施

做好产前产时监测,及时发现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给予恰当的治疗措施,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3.2.产前监测 详细询问分娩史,既往史,定期产前检查,对一些高危妊娠的患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提前入院观察。

3.2.2产后监测产后出血抢救重要的一环在于及时发现处理,这要靠产房和产科病房工作人员认真细致的观察。观察产妇宫缩情况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准确收集和测量产后出血量至少2h,及时发现早期处理。发现产妇出现口渴、打呵欠、眩晕、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等,应警惕产妇有无失血性休克的症状。

3.3 组织管理

3.3.建立规范化、程序化的护理措施,使抢救工作急而有序,行之有效。

3.3.抢救用物固定,抢救物品、器械完好率达100%。

3.3.3 产科工作人员需掌握各种急救常规、急救技术、急救设备、仪器的使用,保证抢救成功率。

3.4 加强健康教育,促进住院分娩 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和孕产妇保健水平之间的关系相当重要。孕产妇接受的保健水平越底,产后出血不良结局的危险性越高。因此,医护人员必须对社会成员进行有关高危妊娠因素的产前保健,住院分娩重要性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另外,随着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巨大儿的发生不断增加,由于胎儿过大,使子宫肌纤维过度伸长,而致其回缩乏力。本组病例中,分娩巨大儿者11例,另有双胎妊娠2例,占产后出血总数的34.1%。因此加强产前营养宣教,指导产妇合理营养,控制胎儿体重在适度范围,以减少因巨大儿剖宫产及产后出血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周昌菊,陶新陆,丁娟.现代妇产科护理模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04.

[2]陈德俭.失血性休克早期急救要点和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1996,12﹙6﹚:265

[3]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799~801.

[4]荆铭,潘明明.10年间剖宫产产后出血624例分析[J].上海医学,2000,23﹙7﹚:435

[5]杜秀英,高世芳,张立岩等.忽略性因素致产后出血48例临床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2,11﹙1﹚:76

12.急救护理教学计划 篇十二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我校3年制护理专科2009级32个班中随机抽取8个班共240名学生, 均为二年级女生, 年龄19.0岁±1.2岁。按学号单、双原则分为两组, A组为观察组, B组为对照组, 各120人。两组学生所用的教材、教学计划、大纲均相同, 年龄、专业基础课学习成绩等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教学内容

以集体备课的形式确定教学内容:院前急救、常见急危重症救护、脏器功能衰竭、中暑、淹溺及触电。

1.2.2 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 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采用多媒体面授。观察组采用参与式教学法进行教学, 具体实施如下。

1.2.2.1 教师准备

向学生介绍参与式教学的方法与目标, 使学生理解并接受参与式教学法。

1.2.2.2 学生准备

根据要求每6人~8人一组, 选定1个教学内容, 熟悉教材, 查阅期刊、电子图书数据库、相关参考书。在教师的指导下拟订教学计划, 书写授课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1.2.2.3 教学实施

按照教学内容及小组课前选定的内容在每组中随机抽1名学生进行内容的讲解, 时间为5 min, 本组其他学生都予以补充与说明, 老师给予及时纠正或肯定, 并在最后做总结。

1.2.3 评价方法

期末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考核及教学效果评价。理论考核试卷选自课程组自编的题库, 包括填空题 (10分) 、名词解释 (15分) 、选择题 (50分) 、病例分析 (25分) , 满分100分。教学效果评价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评估学生自学能力、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综合表达能力, 共5个条目, 答案选项为“是”或“否”。共发放问卷240份, 回收问卷240份, 回收率100%, 有效率100%。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传统的注入式教育把学生视为“知识容器”, 教师讲学生被动接受与背诵, 学生学习兴趣低。而参与式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 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为核心, 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其具有全面性、平等性和主体性等特点,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实现教与学的紧密结合[1]。

3.1 实施参与式教学, 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及学习兴趣

医学是实践性较强的科学, 采取传统的教学法, 以教师讲授为主, 学生参与的机会很少, 学生易产生厌学的情绪, 或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课堂效率不高。参与式教学方法使同学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学生为了上好每一节课, 必须全身心的投入, 通过独立思考和查阅资料, 编写教案, 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堂示讲, 既开阔视野, 提高自学能力, 又锻炼其组织、动手、分析、解决问题及语言沟通等能力[2]。本研究显示, 观察组学生较对照组学生自学能力及学习兴趣高。

3.2 实施参与式教学, 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和教学效果

思维能力就是大脑通过实践活动, 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方法, 形成概念、判断、推理的能力[3]。在参与式教学中, 学生自己开动脑筋, 理解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 通过查资料、积极质疑、小组讨论、总结归纳等一系列的活动, 使思维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极大的增强, 为今后面对复杂临床情境的决策和行为能力奠定基础。本研究显示, 观察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 且选择题及病例分析题的差异更大, 这两类题属于理解和综合应用题型, 说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临床思维能力有明显提高。

3.3 实施参与式教学, 提高了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及综合表达能力

急救工作注重团队合作精神。参与式方法采用小组活动、快速反应、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现场演示等方式进行学习, 学生通过相互讨论与交流, 分工合作完成资料的查阅、课堂设计, 教案书写及课件制作, 最终完成任务。本研究显示, 观察组大多数学生认为能提高团队协调能力、提高综合表达能力, 均高于对照组。这样可缩短学生向急救专业护士的过渡期, 符合护理人才培养目标。

总之,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把现有的知识教给学生, 而且要使学生在学习现有知识的同时学到获得知识的方法, 提高各种能力[4], 且为临床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是护理教育者急需研究的课题。虽然参与式教学法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运用是可行的, 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传统讲授法也不能完全摒弃, 尤其在心肺脑复苏、重症监护等内容系统性和严密性较高, 采用传统讲授法效果更好, 参与式教学法与传统讲授法各有所长, 只有在教学实践中客观灵活的应用, 方能取得最佳效果[4]。

摘要:[目的]探讨参与式教学法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240名护理专科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120名,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 观察组采用参与式教学法进行教学。期末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考核及教学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学生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及团结协作能力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参与式教学法, 可提高质量。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法,急救护理学,护理教学

参考文献

[1]苏玉娥.基于参与式方法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6) :185-194.

[2]岳琳, 牟绍玉.PBL结合CBL双轨式教学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激光杂志, 2011, 32 (4) :92-93.

[3]童晓晋.大学生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 2002 (6) :45.

上一篇:写给母亲的寄语下一篇:“七五”普法宣传简报信息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