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课程定位与培养目标

2024-08-23

无机化学课程定位与培养目标(精选12篇)

1.无机化学课程定位与培养目标 篇一

广告学专业学科定位与培养目标论文

广告学是一门综合性、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其课程体系整合了传播学、营销学、艺术设计学等相关学科。也正因如此,虽然开设此专业的院校办学背景和学科优势不同,但其教学架构都基本是传播学、营销学、艺术设计学三位一体,各占一定课程比例。其培养目标也几乎都是广告运作的“全面手”,侧重于广告行业中的高层次领导者、管理者的定位。

根据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教师张树庭广告教育调查数据报告(毕业生卷)中广告学专业毕业生的数据反馈显示,设计课与美术课是毕业生认为获益最多的课程,在所有类别课程中分别排序为第一位和第六位。但即使如此,还有专家认为要学广告设计就应去艺术学院,忽视艺术设计类课程在广告学专业中的作用。同时,由于广告学专业中的艺术设计类课程是完全沿袭美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也使得此类课程存在很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该专业的办学定位及培养目标等存在偏差而引起的。自1983年厦门大学开办中国内地第一个广告学专业以来,对该专业究竟归属于新闻传播学范畴、经济学范畴还是艺术设计学范畴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也因此影响了该专业的学科定位、课程设置及教学侧重等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对专业中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的讨论就无从谈起。

一、明确广告学专业学科定位及培养目标本科高等教育旨在培养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并重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各专业的办学定位及培养目标应和社会需求接轨。那么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广告人才呢?现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像广告这种涵盖了传播媒体、营销公关、消费心理、设计艺术等相关学科的复合型行业,它内部的各部门虽相互联系但分工亦是很明确的,一般来说,广告公司除了人事、市场、行政等基础部门外,划分为三大核心部门:媒介部、创意策略部和设计制作部。与各类高校竞相开设广告学专业的繁荣景象形成巨大反差的是,真正在广告业界工作的广告学专业科班生却并不是很多,而传媒、中文、美术设计等专业的学生更受广告公司欢迎,此三类专业的人才亦多为广告公司三大核心部门的基本组成力量。即便有一些广告学专业的科班生进入广告公司,也很难胜任公司的具体工作,甚至被认为不是适用对路的人才,似乎什么都懂但都流于表面,纸上谈兵。这与广告学专业的定位不清、目标不明有直接关系。

在日本,广告是热门职业,社会上对广告感兴趣的人很多,但日本的高等教育中却没有设置广告学科。对广告人才的培养是通过社会来完成的,主要依靠各类广告公司、协会主办的课程培训以及入社之后各类相关的职业培训和进修。这类培训和进修都需耗费主办公司或协会大量的金钱与精力,对于中国的国情而言这种形式的专业培养不可能像日本一样要求企业来承担。但其课程培训中对学生能力的考核、课程的教学模式等值得我们高校参考,以便调整出更合理及适合社会需求的广告学专业课程体系。例如,全球著名广告公司日本电通公司专门针对大学生开办的广告课堂“电通创意塾”,该课堂每年招收约30名大学三年级学生,进行为期4个月的培训。从其名称不难看出“创意”是该课堂的主要授课内容,目标是培养广告策划、文案和设计人才。招生工作非常有趣,首先报名者需根据公司公布的主题进行照片拍摄并提交相关作品,如的考题是以“不可思议”为主题,要求拍摄6张照片,需为照片添加说明文字并为这组照片起名。评判的标准则是视觉上有意思、吸引人。然后进入笔试阶段,所有考题都是启发式和思考式的,没有标准答案。比如曾有这样的题目:“请在下面三个哑铃上再画上些东西,使哑铃看起来更轻或更重一些”;“一个路口经常发生卡车撞伤小学生的事件,自从一个牌子出现后,就再没有发生车祸,你觉得牌子上写了什么文字呢?(要写出三个不同的牌子文字)”,最后进行面试,考察学生的个性、毅力及反应能力。

电通创意塾的入学考试主要考察考生的艺术气质、语言表达和视觉表现能力,这也符合我们国家广告学专业所对口的创意策划、设计制作等就业方向的能力培养要求。因此,广告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就不应再走以往“全方面发展”的老路,而应从“创意”角度出发,找出自身的优势,培养高水平广告传播理论知识、深厚艺术文化内涵及较强应用技能的某方向专才,这个某方向即体现在策划和设计两个方向。两者都是在强调传播营销知识及艺术审美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更细化地对学生进行专项实践能力的训练,前者更注重创新思维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锻炼;而后者则更强调视觉表达和设计能力的提高。可以说,这样的培养目标是从“理论全技艺专”的方向出发,不忽视素质文化教育的同时更突出培养学生的执行力。明确了此办学定位及培养目标后,广告学专业中各学科尤其是设计艺术学的课程分配和教学架构才有了依据和方向。

二、广告学专业中艺术设计类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

由于艺术类生源及就业的优势,以往虽然开设广告学专业的院系所属不同,但在招生中都倾向于打擦边球招收艺术考生。随着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非艺术类专业(即专业类代码不是0504的相关专业)按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招生的进行,限制性清理审核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广告学专业的生源结构将发生变化,恢复到文理兼收的状态。

从专业发展来看,势必要求专业中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从新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及新的学生结构出发进行合理化的调整。尤其针对招收非艺术类的学生而言,专业中艺术设计类的相关课程该如何发展和改革?笔者认为应走“三分”的道路一一即分阶段、分方向、分层次。

1.分阶段

分阶段是指在专业教育中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素养。广告学是一门复合学科,广告行业从业者的工作也往往是一个复合工程。根据行业工作性质,需要广告学专业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艺术设计素养,尤其是艺术鉴赏和评判能力。现在很多高校广告学专业中充斥着大量的某某学、某某原理课程,内容重复只强调理论的堆积和填充。广告学是辐射式的信息类学科,而不是纵深式的文献性学科。需见多识广、拓展视野、提升境界,但不是在狭窄的范围内钻牛角尖,修养的提高和内涵的丰富更不能靠死记硬背来积累和转化。

艺术设计修养包括对一般艺术理论及艺术史的初步了解,也包括对各艺术门类和体裁的艺术特征、美学特性和艺术语言的熟悉和了解。要想达到非艺术类学生的培养目标,提高非艺术类学生的艺术设计修养是第一步。艺术修养提高和文化内涵的丰富应该分阶段逐步进行,例如在课程设置中按学年逐步教授中外艺术史、美学、设计流派与风格、中外广告设计比较、传统文化与民间工艺、中外设计大师及广告作品赏析类的课程。除此之外,更要理论联系实际,分阶段进行艺术实践、论文写作及开展设定主题的实践课题以促进理论的吸收,主题可以为“剪纸艺术与广告设计”、“各大品牌化妆品海报广告设计风格比较”、“建筑设计流派对广告设计的影响”等。艺术修养和文化内涵的培养不在一朝一夕,但在学校教育阶段普及基本的艺术知识,培养学生对艺术领域探求的兴趣,尤其对广告学专业而言应是必须的。

2.分方向

分方向是指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而设定不同的艺术设计类课程结构。现在许多高校均开设广告学专业,甚至在某些大学中还存在三足鼎立的.现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商学院和艺术学院均各自开设广告学专业。培养的学生也因此而变得全而不专,无法和广告公司所需的人才对接。针对笔者提出的广告学专业的策划和设计两个方向,艺术设计类课程结构也应有不同。策划方向的目标不是培养专门的广告设计人才,但策划创意亦需靠设计执行来完成,对于艺术设计类课程的学习可以避免其在今后的工作中闭门造车,让学生熟悉广告运作中的设计制作环节,消除学生对广告设计制作这一环节的陌生感。因此,对于此方向艺术设计类课程的设置可偏重于理解和体验,可以取消或减少造型基础类的艺术课程,对于广告设计类的课程也应偏重于创意与文案方向的教学,广告设计的软件及和培养创意思维相关的例如图形创意等设计课程可安排为选修让学生自主选择。而广告学专业的设计方向则应展开全方位的艺术设计类课程――从造型基础、设计基础到各类别的广告设计及印刷工艺等课程,但在教学中不能走美术设计教育的套路,应注意与广告传播与营销理论的结合,这样才能和美术设计人才相区分。

3.分层次

分层次则是指在教学之初不分专业方向,参考艺术院校进入三年级学习前分方向的模式,前两学年统一教授广告传播及营销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及创新思维的能力。在分方向时采取能力测试和学生自主双重选择方式。这样可以避免部分非艺术生因设计能力有限而产生自卑感或排斥艺术设计类的课程,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再进行专业方向的培养,可以事半功倍。

相比广告学课程体系中的传播类、营销类课程,艺术设计类课程的探索和教学研究还处于不成熟、不完善的阶段。艺术设计类课程结构和教学模式的完善有利于复合型、实用型广告人才的培养,也有利于广告学专业毕业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就业需要。

2.无机化学课程定位与培养目标 篇二

一、医用化学课程的现状分析

在我国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 相对于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病原学、免疫学以及病理学等专业基础课, 医用化学则属于普通基础课。从我国多数高校的现状来看, 普通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在总的课程体系中具有明显不同的地位, 通常人们认为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一起构成了课程体系的主干部分, 而普通基础课只是对后继主干课程提供服务功能的辅助性或从属性课程。因此大多数高校 (当然也包括我校独立学院———杏林学院) 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往往会进行功利性的衡量, 会优先安排专业课程及实践课程, 并且不断削减医用化学这些普通基础课的授课学时, 将普通基础课置于整个教学体系的边缘化地位。

二、医用化学课程目标重新定位的必要性

按照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教育目标划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及动作技能领域三个部分, 共同构成全面的教育目标体系[2]。由于课程目标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 课程目标的定位会对该课程在总的课程体系中所占地位产生影响。所以上述医用化学课程的从属与边缘化现状应该归因于其课程目标长期以来的片面定位, 将课程的认知目标也就是知识与技能的目标放大成为几乎全部的目标, 而严重忽视了其应有的能力目标和情感人文目标, 认为医用化学仅仅是为了提供学习后继医学主干课程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而开设。这种片面性的课程目标带有专才教育的功利色彩, 与我国长期实行以专才教育为主的高等教育模式不无关系。按照这一课程目标定位, 医用化学自身的课程个性必然被淡化, 妨碍其在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具体实践上自然会造成人们对医用化学这种普通基础课的不重视、学生消极应付的学习状态以及本课程授课教师的群体失落感。这种被边缘化的倾向, 呼唤着有关方面加大普通基础课的改革力度, 而改革的关键则在于对课程目标的重新定位。只有强化普通基础课自身独立的品格, 并立足于实现全面性课程目标, 才是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和有效途径。

时下, 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对大学生实施全面性教育, 核心是融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使他们学会综合运用科学思维与人文思维、科学方法与人文方法, 提高创新开发能力、适应环境能力和独立发展能力。在人类社会步入知识经济的如今, 人们成功与否的关键不在于拥有的知识信息量, 而在于处理和运用知识信息的综合能力, 像医用化学这样的普通基础课在大学生全面性教育中应该大有用武之地。

三、如何实现医用化学全面性课程目标

1. 培养大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大学生入学初期会发现他们原先在中学阶段熟悉习惯的学习环节在大学的课堂上会发生较大的改变, 而他们的学习方法和能力往往还停留在高中的层面, 不能很快地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特别是独立学院的生源层次相对偏低, 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强, 他们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转变更加亟待解决。大学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开设的医用化学恰逢其时, 可以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 逐步提高主动学习的能力。中学课堂教学容量较低, 教师注重精讲多练, 而大学教学内容则大幅增加, 课堂讲授速度快, 学生易处于被动接受的低思维态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实现由单纯传授知识向培养学生能力的转变, 实现由教师向导师的转变, 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观转变。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的状态向主动掌握的角色转化, 提高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 尽早实现从中学到大学在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上的转变, 不仅有利于他们学习后继课程, 更重要的是使得他们在走出校门后的人生岁月中, 可以独立跟踪科学技术的发展, 不断更新知识, 实现终身教育。

2.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人文品质。

医用化学课程内容中有很多经典的科学史传, 教学资源很丰富。教师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必须重视体现科学探索和创造的教学内容, 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还要提供学生塑造创新能力和人文素质所必需的精神营养。按照这种全面性课程目标作导向, 不仅可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而且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同和响应。比如在讲授基础化学部分原子结构一章时, 我们常常只介绍描述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特征的基本结论, 而对20世纪初人们探求物质结构奥秘的历程, 认为与后继课程关系不大, 在教学中常常简单带过甚至省略不讲。其实在课堂上着意渲染从波尔的量子化轨道模型到德布罗意提出的物质波, 从戴维逊、革末的电子衍射实验到玻恩关于电子几率波的统计诠释, 从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到薛定谔的波动方程等一系列重大的学术突破, 如此群星璀灿、学术思想空前活跃的科学史, 如此科学发现接力赛般的历史佳话, 可以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 极大地激发他们对科学家创造性思维的倾慕及对科学研究的向往热情。

生动活泼的科学史传的讲授, 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而且可以使学生从对科学创造过程的学习和鉴赏中获得审美的愉悦, 培养科学的审美观。科学的审美赋予科学以艺术的品位与价值、人性与人情的元素, 因此, 审美的维度在科学的客观性与人文的主观性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沟通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从这一点出发, 科学史的教育具有改善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意义。

3. 培养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医学类毕业生除了必须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 还需要有良好的实际工作能力, 而医用化学的实验教学则可以对此做出自己的贡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课教学是医用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并尝试参与实验研究, 培养学生在实验中既学会动手, 更学会动脑, 学会根据研究目的主动去考虑实验设计, 增强学生参与实验研究的热情和感悟,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原先我校医用化学课程结构中理论课与实验课合成一门课开设, 以理论课为主, 实验课处于从属地位。为了突出化学实验对于医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我们进行教学改革, 把医用化学理论课与实验课剥离, 提升化学实验的地位, 将化学实验单独开设为与医用化学课程并列的医用实验化学课程。另外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 大部分学生在中学没有做过化学实验, 动手能力比较差, 而且我们使用的实验教材验证性实验过多, 而技能操作的训练和综合应用性实验太少, 且与医学专业的特点联系不太紧密, 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应结合医学专业的特点, 不断完善和更新实验内容, 并适当开设研究性实验, 改革考核方式,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提升学习效果。这些改革完善都旨在增强学生参与实验研究的热情和感悟, 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志国, 杨力, 王桂叶, 等.医学基础课程评价改革目标及方法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 2013, 31, (1) .

[2]李先佳, 任丽平, 崔燕兵.目标教学法在专科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 2008, 26, (18) .

3.无机化学课程定位与培养目标 篇三

【关键词】拓展性课程 学生发展 学习兴趣 教学环境 拓展功能

拓展性课程是为培养、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与发展,满足现代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体现不同基础要求的、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拓展性课程应建构“以学为中心”的有效教学方式,以学生自主选择为前提,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层分类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提高教学的思维含量。

那么,学校在自主开发拓展性课程时如何体现课程的内容和本质呢?如何体现“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呢?如何真正实现学生的多样性发展呢?笔者认为,目标定位对学校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实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 拓展性课程应基于学生发展,超越学科传统界限

学校的课程体系分为基础性课程与拓展性课程,基础性课程强调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最基本要求,基础性课程由各学习领域体现共同基础要求的学科课程组成,是全体学生必修的课程。而拓展性课程以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自我规划和自主选择能力为宗旨,着眼于培养、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是一种体现不同基础要求、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基础性课程与拓展性课程互为补充又互相交融,随着教育模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拓展性课程将被学校、教师开发并且实施。

以《绍兴传统饮食》拓展性课程为例,它将教材内容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味道篇”“制作篇”和“文化篇”。“味道篇”是让学生了解绍兴地区的特色美食。“制作篇”是以培养动手能力为宗旨,通过亲自实践掌握美食、小吃制作的一些简单方法,品味生活的幸福滋味。“文化篇”是通过感受绍兴特色饮食文化,让学生传承家乡文化,培养具有地方情怀的人。从内容上不难看出,此课程有与语文相关联的知识类内容,有与劳动技术相关联的制作类内容,有与品德课相关联的情感类内容,也有与综合实践课相关联的调查采访类内容,还有与科学相关联的种植类内容。因此,学校在开发拓展性课程时一定要基于学生发展,超越学科传统界限,使各科知识综合化,在应对综合性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习得知识的重要性,注重多样知识的关联,从而自发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综合性问题。

二、 拓展性课程应基于学习兴趣,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拓展性课程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关注个体差异,培养兴趣爱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因此,在开发与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既做加法,又做减法,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努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改革教学组织方式,探索长短课、大小课、学期课时统整使用等课时安排方式,探索有效教学的多样化教学模式;严格控制讲授性课堂教学时间,增加学生体验性、实践性、综合性学习的机会;建构“以学为中心”的有效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思维含量;以学生自主选择为前提,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层分类教学。

在《绍兴传统饮食》拓展性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探索与反思,基于教材的内容,我们尝试通过主题模块教学进行活动体验,通过成果展示,让学生了解家乡食物的文化底蕴,重新认识家乡美食,鼓励学生作进一步深入的了解。通过主题模块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从而达成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目的。

以马兰头为例,在第一单元“味道篇”中有《田间野菜马兰头》一课,主要是介绍马兰头的习性,分辨马兰头的样子,分享由马兰头制作的料理;在第二单元“制作篇”中有《凉拌马兰头》一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制作马兰头;在第三单元“文化篇”中有《绍兴人与野菜》一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家乡人们与野菜的渊源。这样分散的教学并不能让学生形成知识的综合化,更多的是被动的学习。于是,我们把单课时的内容进行整合,以马兰头为研究对象,让学生认一认马兰头,画一画马兰头,种一种马兰头,做一做马兰头,品一品马兰头,写一写马兰头,读一读马兰头(文章)……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展开活动,进行交流与评价,真正形成“以学为中心”的学习方式。

三、 拓展性课程应基于教学环境,拓展课程时空资源

课程开发是否恰当,课程实施是否经得起考验,这与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我们在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过程中,必须时时考虑教学环境能否提供课程的开展,是否有足够的资源让学生进行探究与实践。以《绍兴传统饮食》为例,眼下的学生对肯德基等外来饮食信手拈来,对各种化学饮料喜爱有加,然而对自己家乡的饮食文化却不甚了解,因此,我们想通过《绍兴传统饮食》拓展性课程的开展,引领学生了解家乡特色美食,学习简单的美食制作方法,在学习与探究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学习与探究中加深学生对家乡劳动人民的热爱,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传承家乡文化的思想感情。

在教材内容设置中,我们注重拓展时空的资源。几乎每一课教材都非常注重课堂内外的结合,通过采访、调查、研究、制作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与感悟;注重知行统一,鼓励和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实际中身体力行。在开展考察或其他活动时,引导学生事先写好行动计划书,设计好调查问卷,准备收集资料的相应工具,如笔记本、照相机等。教师事先要了解学生外出活动的时间、地点、活动内容,并争取家长的支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收集、处理信息,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 拓展性课程应基于拓展功能,促进学生多样能力发展

拓展性课程分为三类,分别是知识拓展类、体艺特长类和实践活动类。不同的课程类别,它们各有独特的拓展功能。实践活动类课程作为应用性课程,它意味着学习不只是通过课堂、书本听懂了知识,还在于在听懂知识的基础上,能应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这种学习不同于接受式学习,它是带有尝试性的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综合性学习,这种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在《绍兴传统饮食》实践活动类拓展课程中,我们时时注重学生多样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一)让学生学会观察与发现,发展探究问题的能力

《国家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小学生应当初步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并发展对问题进行自主探究的能力。《绍兴传统饮食》拓展性课程中的很多内容,都努力让学生学会观察与思考,如分辨马兰头、蕨菜等各种野菜;观察马兰头的装盘艺术;学习艾饺、粽子、汤圆等制作方法;等等。在观察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得出信息,在获取信息中提升能力。

(二)让学生学会合作与分享,形成团结协作的能力

《纲要》同样指出,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要乐于与伙伴互相帮助,分工合作;克服依赖心理,养成认真完成分工的自觉性;形成人际沟通的初步能力;热爱集体,乐于与同伴交流和分享信息、创意及成果。以《绍兴传统饮食》第二单元“制作篇”为例,我们更多的是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美食制作,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以及团结协作,共同攻坚克难意识的形成。

(三)让学生学会简单的生活技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绍兴传统饮食》课程不仅是让学生了解绍兴的美食,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中学习生活技能,再把生活技能运用到课堂之外,通过课堂内外的结合,让学生真正提高生活能力。以“马兰头”这一内容为例,首先是把马兰头带进课堂,让学生真正认识马兰头;其次是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学习正确采摘马兰头的方法;最后是制作马兰头,经历整理—清洗—焯水—挤干—切碎—调味这一过程,让学生真正掌握制作马兰头的基本方法,以此提高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自理能力。

(四)让学生体验相关技术活动,培养创新制作能力

如果说制作各种美食还只是简单的生活技能的话,那么如“马兰头种植”“调制黄酒奶茶”“制作霉笋、霉菜梗”“制作酱鸭”等就是一个技术活了,而这是需要家长配合指导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在尝试了这些技术活动、攻克了这些技术难关后,他们的自信心、创新制作能力必定会进一步加强,而这是在普通课堂中难以习得的。

总之,在如今拓展性课程大规模地进入学校的形势下,我们只有认真落实拓展性课程的目标定位,做到课程的“少而精”, “以质取胜”,真正把学生发展、学习兴趣、教学环境、拓展功能等目标四合为一,才能实现课程的发展、学校的发展,最终实现学生的发展!

4.无机化学课程定位与培养目标 篇四

一、原护理专业的药物学、药理学学科定位存在问题

1.脱离护理岗位技能。在原有的药理学和药物学的学科定位指导下,护理学生要通过学习药物学或者药理学来掌握药物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护生没有明确的目的,盲目地对药物学知识进行学习,认为学习就是死记硬背。学生无法将临床护理工作与理论知识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2.限制了护理专业教材知识结构的优化。过去使用的《药理学》《药物学》等专业教材,始终遵循的是“药物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用法和制剂”等相关的知识结构,不管是临床专业学生还是护理专业学生都按照这样的方法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会根据每个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分主次讲解,但是依然无法令学生掌握重点。进入到21世纪之后,护理专业《药物学》教材即便与别的专业的教材有所区别,但是内部的知识结构仍然无明显改变。

5.无机化学课程定位与培养目标 篇五

一、办学定位

发展目标定位:到2015年,办学条件显著改善,育人质量明显提高,形成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争取成为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名校。

办学类型定位: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教学型多科性普通本科高校。

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注重发展特色专科教育,积极创造条件发展研究生教育。

办学规模定位:规模稳定,内涵提高,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学科专业发展定位:巩固文理传统优势学科专业,打造强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大力发展工科类等应用型学科专业,建立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建设若干省内一流、国内有影响力的品牌特色专业。

办学特色定位:培育“一 二 三”办学特色。即一个保持,两个强化,三个围绕。

一个保持:保持教师教育传统办学优势;

两个强化:强化学科建设,发挥支撑作用;强化专业的应用性,适应高等教育发展规律;

三个围绕:围绕建设合格本科院校;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围绕培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具有鲁西南崇实尚义特质的毕业生。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区域经济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积极开展产学研政合作教育,培养意志坚、基础实、口径宽、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服务面向定位:立足菏泽、服务山东、辐射周边、面向全国,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区域内有重要影响的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基地、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实用型科技成果孵化和产出基地。

二、办学定位概述

应用型、地方性、开放式

应用型是指培养的人才是应用型人才。

地方性不仅指菏泽学院属性是地方性高校,还指学校应密切为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服务,实现校地互动、合作共赢。

开放式是指菏泽学院办学方式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包括校内开放、市内开放、省内开放、国内开放、国际开放,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实现校校、校地、校企、学校与行业合作培养人才、协同发展的目的。

三、人才培养目标概述

意志坚、基础实、口径宽、素质高

意志坚就是艰苦奋斗、不屈不挠,代表菏泽学院人精神和固有品质;基础实就是知识实在、实用;口径宽是指学生一专多能,群体性出口宽,培养方案中设置的专业方向课、专业提高课确保学生分类培养,个性化发展;素质高是指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还必须具备非常强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四、教育教学思想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促进学生成长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文化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意志坚、基础实、口径宽、素质高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地方。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设置学科专业,凝炼发展方向,加强产学研合作,走具有地方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之路。

坚持教学中心,科研助教。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一切工作服从服务教学。改善办学条件,突出内涵建设。加强学科建设,发挥支撑作用,注重教学研究和应用研究,教学科研相辅相成,实现协调发展。

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强化质量意识,实施质量工程,加强质量监控,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错位发展,培育特色。

五、校训 校风 教风 学风

校训:修德 笃学 求是 创新

校风:崇实尚义 励学图强

教风:敦教敬业

6.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与定位 篇六

・创新意识、精神与品德──具有自觉的创新取向与动机,喜欢立异图新、与众不同;敢于改革一切保守、落后的东西,向传统向权威挑战;具有坚韧不拔、乐观自信的品质;尊重他人,善于合作,乐于奉献,有良好的道德素养。

・创新思维与技能──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变通性、新异性、发散性、直觉性、敏捷性、流畅性等方面);能熟练运用一般的创新方法与专门的创新技巧独立发现与解决问题;能通过实践不断提高创新的智力技能与运动技能。

・创新个性与美感──具有好奇、好思、好学、好做、自励、自控、自立、自强等方面的个性心理品质;具有良好的创新审美感受(主要指创新过程中的快乐感、专注感、永不满足感,与欣赏创新成果的愉悦感、诱动感等高级情感品质)。[11]

开展信息技术教育,通过对信息的认识、评价、开发、利用、管理等过程的学习与训练,能有效地促进信息创新意识、信息创新思维、信息创新技能、信息创新人格的形成。

同时,为了实现创新教育,必须抓好信息技术教育。因为创新素质不会凭空产生,它必须在创新环境中通过一定的创新过程逐步培养;创新方法的掌握、创新技能的形成,必须灵活采用多种信息技术。

7.无机化学课程定位与培养目标 篇七

中高职教育衔接是我国职业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实现全民终身教育的要求。教育部文件《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明确指出:实施中高职人才培养的衔接, 实现综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积极推进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规格, 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衔接。

课程衔接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核心, 这已是职教界的共识, 我国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中高职课程衔接不畅,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 没有分层, 出现文化基础课程脱节、专业课程重复学习、专业技能课程倒挂现象。因此合理定位中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培养目标是保证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顺利、有效衔接的前提。

二、中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培养目标现状调研与分析

通过调研分析湖南建筑职教集团下的多所中高职院校, 可见湖南省中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中职学校的建筑工程施工专业 (或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 为高职学院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对口专业, 两者间的人才培养目标基本相同, 没有层级差别;二是两者间的就业岗位重合面过大, 且不满足市场需求。例如,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面向建筑业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从事的核心岗位是建筑企业的施工员, 并以质量员、安全员、材料员、资料员、监理员等为就业岗位群, 后续提升岗位为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监理工程师等。长沙建筑工程学校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面向基层, 面向建筑行业一线, 培养适应项目实施阶段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有一定的职业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实际动手能力和职业技术能力的适应建筑工程施工岗位群需要的技能型专门人才。面向的岗位群为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制图员、工程测量员 (中级测量工) 、监理员、材料试验员, 要求本专业毕业生掌握1~2个工作岗位所需的业务知识、基本技能, 并具有初步经验, 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由于中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就业岗位重合面大, 导致当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高职教育出现许多问题。首先, 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高职学院相近, 就业岗位严重重合, 使中职生在就业上失去竞争优势;其次, 因我国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 大部分中职生难以达到预期要求, 教学效果差;最后, 相近的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没有体现中高职是同一类型的不同层级教育, 不能满足建筑企业对各层级人才的需求, 并使中高职课程无法有效、顺利衔接。

三、中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与分析

2014年,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发布2014年工作要点, 制定推动BIM技术应用的指导意见和勘察设计专有技术指导意见。2014年3月, 由国内13家设计院、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参与编制的国家标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正式实施。2014年5月, 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化信息网挂出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公告:“现批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国家标准, 编号为GB/T50378-2014, 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原《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同时废止。”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主要指标中, 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重将由2012年的2%增加到2020年的50%。建筑工业化、低碳建造、3D打印建筑技术、BIM技术、物联网管理系统已成为当前建筑业的热点, 建筑业已进入转型升级、智慧建造时代。

因此, 随着建筑业的转型升级, 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缺口进一步加大;但我国现有建筑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 一线操作人员主要是农民工。由于技术工人的技术等级低下, 使得一线操作工人的动手能力减弱, 难以保证工程质量的提高。而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多有从业时间较长、传统施工经验丰富但综合素质不高, 创新能力差的特点, 无法满足新时期建筑企业的需求。

通过实地调研湖南省多家建筑企业, 以及与建筑一线项目负责人进行交流, 得出以下结论: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可以归纳为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两个方面。企业对人才的职业素养要求主要为:诚实守信、爱岗敬业、能吃苦、工作主动易沟通、团队合作能力强。企业对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按岗位分为两大类, 一是对应用型的技能型人才 (如对各工作技术工人、施工班组负责人等) 的要求是:有较好的专业基础、熟练的操作技能, 并有学习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新机械的能力和适当的创新能力, 能组织和管理班组进某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二是对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 (如对施工员) 的要求为:具有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能力, 如, 熟悉国家工程建设相关法律法规、熟练识读和绘制施工图、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专业工作等, 具有编写施工方案、施工计划等能力, 能组织完成建筑工程施工和较强的学习能力。

四、中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

中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人才教育属于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 应明确划分两者的人才培养规格和人才培养目标。中职教育主要培养具有基层技术和建筑施工基本操作的应用技能型人才, 而高职教育主要培养具有建筑技术综合知识和解决问题能力、施工管理能力等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 并在职业能力和专业结构上较技能型人才有进一步的扩展和提升。

(一) 中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

中职教育不再是终结教育, 因此为满足建筑业对技能型人才的新要求, 满足中职毕业的就业和个体终身发展的需要, 实现中高职的有效衔接, 必须适当调整我国中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培养目标。中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培养目标应是面向建筑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公司及市政工程公司等单位, 适应施工一线需要, 能读图、有技能、能组织与管理班组施工的钢筋工、架子工、电工、管道工、测量员、绘图员、实验员等工种的技术工人和施工班组负责人, 并具有职业发展能力。相应的职业操作证和上岗证有:架子工操作证、焊工操作证等, 以及CAD绘图员证、测量员证。后续提升岗位为施工员、安全员等八大员。由于中职学生缺乏普高阶段的文化知识学习, 必将影响中职毕业生的职业发展, 因此中职阶段的教育不能片面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施工操作岗位技能, 还应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 加强学生在数学、阅读和写作等基本技能方面的学习, 以便为中职后续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使中职学生具有一定的接受继续教育和适用岗位变化的能力。

(二)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

建筑业已进入转型升级、智慧建造时代, 高职生必须为此做好准备, 没有相应的技术技能背景和所需的技术水平是无法适应建筑业发展的。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将贯穿人的一生, 高职生接受职业本科教育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现行的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培养目标中增加对人才可持续学习发展能力的培养是必须的。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为面向建筑业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等单位, 培养适应施工一线需要,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掌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所需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 如, 读图、绘图、测量、工种操作技能;具备较强的技术、管理能力, 如, 编制施工方案和计划、施工管理和验收以及BIM技术应用等新技术应用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能力、诚信品质、团队精神和创新素质, 能从事建筑行业生产一线技术、管理岗位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为适应社会的发展, 建筑工程技术高职生不仅要能吃苦耐劳, 还应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不仅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还应具有对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的学习能力和不断创新的能力, 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职业发展能力。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应为能施工、懂设计、会预算、善管理、爱岗敬业、严谨求实的施工员、监理员等, 具备以施工员为核心的建筑行业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管理岗位群要求的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 并为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监理工程师等后续提升岗位奠定良好基础。高职生毕业时在取得毕业证的同时, 还应取得施工员、安全员、质量员、材料员、资料员、监理员、劳务员、标准员职业岗位资格证书之一, 并取得测量技能操作证、CAD技能认证证书或BIM-ATC认证证书。

五、结语

中职和高职院校是培养不同层次、不同规格应用型专业人才的主要场所, 中高职衔接已成为当前我国从中职到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实施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将两者进行叠加。只有合理定位中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培养目标, 研究中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机制, 设计衔接顺畅的课程体系, 才能促进相关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与优化, 提升各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为建筑业转型升级及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摘要:针对中高职教育层次的区别, 探讨了中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紧紧围绕人才培养与就业岗位两方面问题, 得到了从中职到高职教育实施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将两者进行叠加的结论, 提出了满足当前建筑业转型升级需要的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

关键词:中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谷云香.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 2014 (12) .

[2]朱建华.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以建筑施工技术专业为例[J].读与写杂志, 2014 (11) .

8.无机化学课程定位与培养目标 篇八

阳曲县教育局

一、“教学目标”叙写的新要求

教学目标的叙写反映(三个方面): 要求学生做什么?根据什么标准去做?做到什么程度算合格?以人的行为来陈述目标,注重目标的精确化、标准化、具体化。其规范表述(四个方面):

(一)行为主体学生化。要把每项目标描述成学生行为而不是教师行为。如:“学生能……”。

(二)行为动词多样化。尽可能是可可观察、可检测、可评价的。如:写出、背出、列出、选出、认出、辨别等。

(三)行为条件情景化。描述行为发生通过的媒体、限定时间、提供信息。如“通过听说交流……”、“能用三条小木棒摆三角形……”、“根据所给的图表……”、“通过模拟的购物活动……”等。

(四)行为程度具体化。如:“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写出五个描写日常活动的句子”等。

二、行为动词的确定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说出,背诵,辨认,回忆,选出,举例,列举,复述,描述,识别,现认等.理解——解释,说明,阐明,比较,分类,归纳,概述,概括,判断,区别,提供,猜测,预测等.应用——应用,使用,置疑,辩护,设计,解决,撰写,拟订,检验,计划,总结,证明,评价等.技能——模拟,重复,再现,例证,模拟,扩展,缩写等.独立操作——完成,表现,制定,解决,拟定,安装,绘制,测量,尝试,试验等.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感受,参加,参与,尝试,寻找,讨论,交流,合作,分享,参观,访问,考察,接触,体验等.(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反应——遵守,拒绝,认可,认同,承认,接受,同意,反对愿意,欣赏,称赞,喜欢,讨厌,感兴趣,关心,关注,重视,采用,采纳,支持,尊重,爱护,珍惜,蔑视,怀疑,抵制,克服,拥护,帮助等.领悟——形成,养成,具有,热爱,树立,建立,坚持,保持,确立,追求等.三、行为条件的发生 行为目标中的条件要素说明了在评价学习者的学习结果时,在什么条件下评价。行为发生的条件通常包括下列因素:

(一)环境因素:空间、光线、温度、气候、室内、室外、安静或噪音等。

(二)人的因素:独立进行、小组集体进行,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等。

(三)设备因素:工具、仪器、图纸、说明书、计算器等。(四)信息因素:资料、教科书、笔记、图表、词典等。(五)时间因素:速度、时间限制等。

(六)问题明确性因素:指提供什么刺激来引起行为的发生。

四、行为标准的接受

行为标准是衡量学习结果的行为的最低要求。通过对行为标准作出具体描述使行为目标具有可测量的特点。标准的表述一般与“好到什么程度”、“精确度如何”、“完整性怎样”、“要多少时间”、“质量要求如何”等问题有关。下面列出了主要的表述方式:

(一)正确的次序。如“将水的净化过程的六个步骤按正确顺序排列”。

(二)正确的百分比或程度,一般要在80%以上。(三)精确度,如误差在多少之内。

(四)在多少时间内,如“8分钟内装好调好零件、并操作万用表”。

五、教学目标案例列举 案例1:物理

1.知识或技能目标:会查密度表;记住水的密度;能灵活运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发展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学的思维方法,建立物理知识源于实践并服务于实践的意识。

案例2:历史

1.知识或技能目标:了解东周概念的内涵、春秋战国的历史分期,以及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2.发展目标:培养学生搜索、整理信息的能力,比较、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认识到改革是诸侯国强大的根本原因,分裂也孕育着统一。

案例3:数学

1.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准确描述、刻画出两个空间向量的夹角和取值范围。

2.学生能准确说出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性质和运算律,并能进行恰当变形。3.学生在参与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中,能够说出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的几何意义,感受类比推理在数学学习中的意丈,领略数学严谨、系统、基础、实用的魅力。

案例4:生物:

1.说出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并能运用于生活实际;说出生活中酶制品使用的注意点

2.通过探究实验得出的结论绘制酶受温度和pH影响的示意图,并能描述其含义

3.学生积极合作参与探究活动,能应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设计此类实验。

4.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案例5::地理

1.学生能说出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能归纳自然环境特征,能分析各要素之间的关系,2.通过判读各种图表,学生获得读图和析图的技巧,能说出荒漠化的类型、形成过程、分布特点,能综合分析荒漠化形成的原因和产生的危害,并能初步提出荒漠化防治的措施

3.通过探究活动学生获得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思路,并能灵活运用到其他区域环境问题的分析之中

4.通过荒漠化环境问题的学习,学生认识到人类的生存、发展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并确立正确的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案例6:体育

1.学生能说出双杠运动的锻炼价值及特点

2.通过练习学生能初步掌握双杠基础动作方法,学会支撑、悬挂、摆动、坐杠的动作方法,男生学会杠中单腿后摆转体1H()度成外侧坐,女生学会坐杠侧摆越成俯撑

3.发展学生专项身体素质,男生完成屈臂撑5次左右,女生完成斜身引体10次左右;男生完成脚挂杠10次左右,女生完成肋木悬垂收腹举腿6次左右。

4.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增强,学会自我保护与帮助方法,增强安全意识,培养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案例7:化学

(一)知识与技能:

1.观察市售硝酸,能准确、完整的说出硝酸的物理性质。2.知道硝酸有酸性,能根据要求准确书写方程式。3.观察市售硝酸和浓硝酸泄露事故现场的新闻视频,知道硝酸是不稳定性酸,能准确写出硝酸分解的方程式。

4.观察浓硝酸、稀硝酸和铜反应的对照演示实验,能完整、规范的描述实验现象,准确判断产物,并能用方程式准确的表示。

(二)过程与方法:

学会运用观察实验、观看资料、阅读课本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讨论浓硝酸泄露事故现场的视频,体验用化学知识去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案例8:语文

1.单项能力教学——朗读中的“重音”

(1)提供带有重音符号和其他符号的句子,学生能够指出重者符号。

(2)能根据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给课文的一些句子标上重音符号对已学过的课文中的句子标上重音符号,并根据重音定义陈述理由。

(3)能用加大音量,延长音节的方法,正确读出已加上重音符号的句子。

2.单项能力教学——神态与动作描写训练(l)能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出对人物神态与动作描写的词语。(2)能说出所提供的材料中对人物神态与动作描写的作用。(3)能对学生习作中一些对人物神态、动作描写上的不妥处进行修改。

(4)能根据所给的材料较形象地续写一段描述神态、动作的文字。

3.单篇课文的教学——《小壁虎借尾巴》

(1)拼音——利用拼音读准生字的音,能看着课后练习的拼音读出并写出句子。

(2)字词——能读、写、默课文中的12个生字和16个词,并能说出这些字词在课文中所指的意思。能口头解释三个带点动词的不同含义。

(3)句式——能按下面的句式口头造句或仿写句子。(4)课文理解——能独立找出课文中分别描写鱼、牛、燕子尾巴作用的句子;找到并说出课文3、4、5段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异同点;能流利朗读全文并能背诵课文的3、4、5段。

案例9:数学

1.单项能力的教学——长方形的面积计算

(1)能借助透明方格胶片或带有方格的面积图,说明长方形面积等于它的长乘宽的理由。

(2)对给予的长方形图形和实物,能正确计算它们的面积。2.单元教学——整式加减法

(1)能从给出的各种表达式中识别出代数式,并会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

(2)会求代数式的值。(3)能辨别什么是整式,能说出什么是单项式和多项式,并能根据指定字母按升、降幂排列多项式。

(4)能说出什么是同类项、合并同类项,会合并同类项。(5)会去括号、添括号。(6)能正确计算整式加减法。案例10:物理

(l)能说出力的三个要素。

(2)对提供的实例,能用力的三个要素来分析力的作用效果。

(3)对提供的实例,能用力的图示法做出正确的图示。案例11:化学

(l)能陈述“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和它所依据的化学原理。

(2)能正确解答已知反应物求生成物和已知生成物求反应物的简单计算题。

(3)能解答生成物或反应物的单位需要换算成纯度非百分之百的计算题。

案例12:外语:(1)语音——①给予lit-let、pickpeak等词的读音,学生能正确区分[i]与[e]、[i]与[i?]读音; 给予diffierent、kinds of books、have you、it is等词或词组,学生能用失去爆破和连续方法正确朗读; 给予10个词的音标(略),学生能根据音标写出单词。

(2)生词和词组——能正确读、听、默写生词表中13个生词和词组。

(3)词法——对教师或课本中所提供的多音节和双音节形容词,学生能正确写出或说出它们的比较级和最高级。

(4)句型——会用英文说类似如下含有多音节和双音节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句子。(略)

(5)课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将它们译成汉语。

案例13::社会

1.政治——知道每一届地方政府的任期

在这个情况下,教师期待的学习结果是言语信息,当然,这是相当简单的知识,因为在上中学之前,学生就能知道这一知识。作为一个目标,其陈述方式可以是:

目标:学生以口头的方式陈述出每一届地方政府人员的任期。

2.地理——中国地形特点

相常,在社会性研究中的主要目标是陈述性知识,同时也包含了智慧技能的学习。《中国地形特点》一课除了要求学生能了 解中国的几大地形特点之外,还要求学生能在有关图上写出相应的地形类型,因此,读图的技能是本课学习的重要支持性条件。其目标可陈述如下:

(l)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中国地形的三大特点及其影响。(2)对给予的某一纬度地形剖面图,能填写出不同剖面所代表的地形类型。

(3)能说明“山地”和“山区”两个术语的含义异同。3.《公民》——犯罪的概念和特征

(l)学生能用自己的话陈述犯罪及其三个基本特征。(2)对给予的违法和犯罪案例,学生能识别违法和犯罪行为并能陈述理由。

案例14: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1、所有的学生能够说出或者画出自己在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知识结构脑图,通过探究环境问题的典型案例,对比该领域学科知识结构,能够评价说出自己的知识结构存在哪些优点与缺点。

2、所有学生能够运用经过自己评价和完善后的知识结构,有选择性的解决一到两个环境案例中的问题,能进行条理清晰的判断、描述、解释、说明和评价环境问题的表现、原因及影响,能够从生态、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角度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出一些建议。

3、所有学生在探究环境问题典型案例的过程中,能够运用探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来指导自己的学习活动,同时有意识的评价自己的学科思维方法,如综合思维、主导思维、区域思维和前瞻思维等等。

9.无机化学课程定位与培养目标 篇九

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革命的成功促进了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技术的重大改进和工商活动的进一步发展,股份公司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渐成为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组织形式。股份公司的发展不仅引起了资本需求量的扩大,而且也使筹资的渠道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筹资活动得到进一步强化,如何筹集资本扩大经营,成为大多数企业关注的焦点。于是,许多公司纷纷建立了一个新的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财务管理开始从企业管理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管理职业。

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商人创办公司,希望在这个充满机遇的环境中获得成功的机会,形成资本积累。但是一个企业能否生存,收益取决于公司资本的筹措、累计、管理,雄厚的资金能够为公司的决策,运作提供强大动力,保证其运行。因此,领导者为了能确保公司正常经营,必须拥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以及管理公司财务的相关人才,这便造就了财务管理人才大量需求的局面.面对社会对财管人才的急需,各类院校致力于培养能满足经济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设立科学,系统的教学课程,及配备优良师资力量,用先进的理念对大学生进行专业课引导以达成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对国家经济做出贡献。根据时代要求,在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方面我们确立要培养具有系统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较全面的公司财务管理实践规律,拥有坚实宽广的经济管理知识,注重财务管理信息开发与利用,适应市场经济建设需要,掌握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公司投融资、制定财务战略和政策、会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有关经济法律法规,能胜任各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各类金融机构的资金筹措、投放、运营和分配,进行财务预测、决策、计划、组织、控制和分析的财务管理人才。

现如今,我们对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应用人才整体素质要求主要集中在如下六个方面:。(1)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操守.财务管理人员由于在日常工作中面临资金管理,运用,期间可能会遇到不法人员的钱财诱惑,触犯法律,为行贿者带去方便,但会为公司领导者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财管人才必须熟读法规,遵纪守法,保持职业道德。(2)有清醒的经济头脑

财务管理专业人员应有能力对会计等信息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并且能够不断地结合企业管理中的问题,对企业的人、财、物运行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在关键时进行选择,以求得最佳效益。

(3)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专业实务能力。

面对财务管理环境日趋复杂多变的现实状况,对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就显得特别重要了。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必须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财务与金融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财务、金融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知识并具有应用知识的能力。而且还要能够很好地与同事、领导、职能部门以及工商、税务、金融机构、客户等有关人员和部门进行交往,以便能主动地、高效地开展工作。主要包括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4)要有较强的法律意识。

熟悉我国财务、金融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能够根据有关法规和逻辑判断,区分正确与错误、真与假、是与非的能力,时可按照法律法规合法办事。(5)有一定的人文素养。

财务管理专业人员应有能力简要、深入、准确地陈述财务管理事项、问题和观点,写作工作总结和财务分析报告等。

(6)有强健的体魄及乐观积极的心态。

拥有健康的身体支撑日常工作,及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失误,不气馁,不放弃,积极面对美好明天。

在不同时代对于财管人才所需的素质也有很大差别,为了满足需求,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随着财务管理环境的变迁而变化,时刻贴合时代脉搏。现在,我们主要面临以下几个状况。

第一,经济全球化浪潮。

在21世纪可以预见的时期内,经济全球化将呈现出新特征:

一是网络经济将带动电信、银行、保险和运输等全球服务市场继续扩张,已经形成了时间上相连,价格上联动的国际金融交易网,随着交易手段和方式的不断创新,其交易量将迅猛增长。

二是跨国公司已突破反垄断法约束,全球购并将涉及更多领域,规模将不断扩大,跨国公司规模和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又将使生产、营销、消费日益具有全球性。

三是WTO等多边国家组织、国际政策协调集团、非政府组织的国际网络和区域性经济组织,通过全球范围或区域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安排,将在推动全球经济化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对财务管理专业有着直接影响的是金融全球化。而金融全球化对企业来说是一柄双刃剑。它使企业筹资、投资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但同时在金融全球化的背后又蕴藏着极大的风险。因此,如何寻求机遇,规避风险,是财务管理专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第二,知识经济的兴起。

与此同时,企业财务管理专业的目标呈多元化趋势,无形资产将成为企业投资决策的重点,人力资本所有者将成为企业税后利润分配的主要参与者。对财务管理专业来说,知识经济改变了企业资源配置结构,使传统的以厂房、机器、资本为重要内容的资源配置结构改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资本为主的资源配置结构,那么,对知识资本如何进行确认、计量和管理又将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第三,电子商务蓬勃发展。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传统的财务管理专业也演化到网络财务时代。网络财务最显著的特点是实时报告,企业可以进行在线管理。网络财务的前景是诱人的,它的运行涉及到资金、信息、货物、商业秘密等诸多方面的安全问题,如果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网络财务就是一句空话。

第四,企业的重新构建。

以上的企业重构,对企业本身,甚至对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对财务管理专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公司内部重构时,如何进行资产剥离;公司之间购并时,如何进行资本运作;跨国购并时,如何进行国际财务管理;而虚拟企业的财务管理更显得无章可循。

针对当前财务管理所面临的困境,为了更好地满足21世纪财务管理发展的需要,财务管理专业理论与方法要以环境变迁为契机,不断进行创新。

以上的财务管理创新要得以顺利的实现,必须将其纳入到现代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之中,为了解决这些状况,必须通过教学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实施而逐步得到实现,并且适当的针对问题开展适当的课程。

财务管理专业主要课程有管理学、统计学、金融学、财政学、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税法这几门课程,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得出它们之间有以下几种关系。

1.财务管理与经济学的关系。财务管理作为一门学科,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表现为财务经济学,属于微观经济学范畴。财务管理是利用价值形式对社会再生产过程客观存在的资本活动和财务关系进行综合性管理。

2.财务管理与会计学的关系。财务管理是对企业的筹资、投资、收益分配等财务活动所进行的管理活动,会计是对资金运动为主的经济活动所进行的信息管理。财务管理是一种资本运作活动,会计是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3.财务管理与管理学的关系。财务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活动,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财务管理作为一门学科,表现为企业财务管理学,属于管理学的一个分支。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资本进行配置和利用的资本运作活动。

4.财务管理与财政学的关系。财务管理是研究经济活动中的微观价值管理,而财政学是在国家财政体系中研究经济活动中的宏观价值管理,财务管理是价值管理中的基础环节。5.明确界定:初级财务管理、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的内容。财务管理课程是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将财务管理分为初级财务管理、中级财务管理和高级财务管理三门课,我们认为这三门课程之间要有承上启下的关系,又要体现财务管理学科的内在逻辑体系,具体表现如下:

(1)初级财务管理是财务管理的入门课,应主要介绍财务管理的一些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让学生对财务管理这门学科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为学习中级财务管理和高级财务管理奠定基础。因此,本课程应包括财务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但不应过于深入和具体,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财务管理概论,阐述财务管理的概念及内容、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财务管理的任务和原则、财务管理体制等。②财务管理环境,介绍企业组织类别、金融市场一般原理、有效市场假说与信息对称性问题、企业税收制度等。③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详细介绍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及计算,系统讲解单项资产风险与收益、投资组合的风险与收益、资本资产定价模型。④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主要阐述财务预测、财务预算、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等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以及这些方法的简单应用。⑤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概括描述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如企业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筹资类型、资金成本、资本结构;投资环境、投资决策的分类、投资决策应考虑的基本因素、现金流量的计算等。

(2)中级财务管理是在初级财务管理基础上,更深入、系统、全面地介绍财务管理的专门知识,为详细地阐述资金运动全过程的管理,即资金筹集管理、资金运用管理、资金分配管理。本课程的内容主要有:①资金筹集管理,详细阐述权益资金筹集、长期负债筹资、租赁筹资、流动负债筹资等各种筹资方式的特征、具体操作过程并对不同筹资方式加以比较和评价。②资产管理,系统介绍现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管理的各种方法。③投资评价,系统讲述长期投资决策的基本方法及案例运用,通过计算证券投资价值对证券投资进行评价。④股份公司盈利分配,主要包括:各种股利形式的比较、股利政策、股份分配理论、股票分割与股票回购等内容。

(3)高级财务管理是在初级财务管理和中级财务管理的基础上开设的较高层次的课程,主要介绍国内外财务管理学科发展的新动态和新成果,并对财务管理的一些专门问题进行研究。开设本课程的目的主要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眼界。同时,使同学们对财务管理中的一些问题有更深的认识。本课程的具体内容应根据形势的需要适时调整和补充,目前情况下,高级财务管理应有以下内容:

①资本市场下的财务理论综述,系统介绍西方资本主义市场条件下的主要财务理论,如有效市场理论、现值分析理论、投资组合理论、资本结构理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套利定价理论、期权定价理论、代理学说等;②新形势下财务管理所面临的挑战与对策,针对我国企业所面临的新的理财环境的变化,提出财务管理应采取的对策;③财务管理的特殊问题,着重介绍财务管理中的一些特殊问题,如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企业购并财务管理、所有者财务、通货膨胀下的财务管理等。

10.无机化学课程定位与培养目标 篇十

随着李克强总理“大众创新、全民创业”号召的提出,我国掀起了全民族创新创业的浪潮。人才是第一生产力,要实现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就必须重视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高校人才培养是我国人才输出的重要途径,2015 年《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也提出要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可见,对于高校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视不可忽视。

旅游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本身对人才就有大量的需求,而伴随着“大众创新”时代的来临,旅游业与其它产业加速融合,产业综合性特点更加突出,这对旅游人才的素质和能力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目前高校旅游双创人才培养现状来看,理论与实践脱节、素质与能力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高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目标是旅游教育教学活动能够成功开展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旅游人才质量的首位要素,要培养出真正有用的旅游人才,首先就需要合理定位高校旅游双创人才的培养目标,找准人才培养方向,真正满足旅游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实现人才强旅的重要战略。

一、高校旅游双创人才培养现状特点

在高校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但就目前旅游双创人才培养的现状来看主要表现出重理论轻实践、重能力轻素质、重形式轻应用的特点。

(一)重理论轻实践

对于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来说,实践可谓是打破其瓶颈的关键,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很多时候需要通过实践中的历练来强化和提升,而对于旅游业这种服务业和综合性产业来说,对从业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有更高的要求。目前,重理论轻实践仍然是高校旅游双创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方面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因为时间问题,实践课程与活动设置比例少,学生多以理论学习为主,另一方面理论学习与实践脱节,一些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甚至流于形式,大大降低了理论知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二)重能力轻素质

能力和素质是我国旅游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在高校旅游双创人才培养中,常常强调专业学习、组织管理、领导决策等能力的提升,但在目前本科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常常忽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缺乏素质提升课程的设置,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而对90 后学生来说,在充裕的物质条件和父母过度呵护下,形成了养尊处优、缺乏坚定意志、缺乏开拓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的特征,然而对于创新创业人才来说,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5]国家强调素质教育,高校旅游双创人才教育更要将素质教育放在和能力提升同样重要的位置,实现素质提升与双创人才培养的有机融合。

(三)重形式轻应用

高校旅游双创人才教育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创造更多有用有价值的旅游人才,加快我国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就目前我国高校旅游人才培养现状来看,尽管很多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但在实际培养过程中,教师仍然停留在单一的课堂内容中,仅仅发挥着传授知识的作用,创新创业变为课堂中的理论知识,成为双创人才培养的表面形式,一些创新创业大赛因为得不到合理的指导仅仅成为学生获得奖励的方式,而得不到真正的能力培养。这种对形式的追求忽视了市场和社会的真正需求。

二、高校旅游双创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一)目标依据

高校双创旅游人才培养目标是旅游专业进行双创人才教学活动和课程设置的现实依据,决定着旅游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在人才培养的层次上存在着差异,同时面临全民创新创业的社会环境,旅游人才培养目标也必须更加具有针对性。因此,明确高校旅游双创人才培养目标首先需要明确目标定位的依据,本文认为高校旅游双创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要以社会需求、高校层次、双创环境以及学生特点为主要依据。

1.社会需求。社会需求是高校旅游双创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根本依据,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就是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目前,我国在积极打造创新型国家,同时旅游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旅游新业态层出不穷,旅游产业与其它产业加速融合,这对旅游人才的开拓创新精神、跨界思维、创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普适的旅游管理教育教学活动培养的学生却很难满足这一需求。

2.高校层次。高校层次是我国旅游双创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据,国家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在过去数十年的发展中,高等院校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类型和层次也更加多样化。而对于不同层次的院校,人才培养的层次、质量和类型也各不相同,明确培养层次才能为不同层次的旅游专业人才提供合理的平台。[1]因此,要明确本文研究的是高校本科旅游双创人才的培养,其人才培养层次高于专科技术型旅游人才的培养,也不同于研究生学术型旅游人才的培养,高校本科旅游院校要培养的是具有较强能力、较高素质的善于实践和应用的双创旅游人才。

3.双创环境。双创环境也是必须考虑的目标依据,不同于过去一般性的旅游教学研究,本文特别强调旅游双创人才的培养。目前,国家创新创业环境良好。在政策上,国家提出“大众创新,全民创业”的口号,积极推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并出台多项意见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在具体措施上,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大量的资金、技术和平台的支持。旅游双创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是以良好的双创环境为依据的。

4.学生特点。学生特点对于我国旅游双创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来说是较为细化的依据,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目前我国高校旅游人才培养主要以就业为目标,缺乏对学生个性化的重视,双创人才培养在实现学生素质和能力全面提升的总目标的前提下,更要注重学生个体差异,避免教学方式的生搬硬套,给不同特质的学生以不同的教学指导,从而挖掘学生优势,培养学生专长,帮助学生寻找自己的发展之路。这里将学生特点纳入目标依据中,以期培养出有能力、有素质,同时又有专攻、有特长的旅游创新创业人才。

(二)目标体系

高校旅游双创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升,为旅游业培育拥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新一代旅游人才。本文在以社会需求、高校层次、双创环境和学生特点为依据的前提下,结合素质能力双轮驱动理念,提出“培养素能结合型、跨界思维性、个性发展型旅游双创人才”的培养总目标,构建适应高校本科旅游双创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见图1)。该目标体系以社会需求、高校层次、双创环境和学生特点为依据,以总目标为核心,同时将总目标划分为四大分目标,分别为素质目标、能力目标、基础知识目标和实践提升目标,四大分目标可以分为三大目标层次,其中知识目标是基础目标层,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是核心目标层,实践与应用是提升目标层。

1.基础目标层。知识目标是目标体系的基础层,知识是一个人才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它是创新创业的来源和基础,所以掌握足够的知识是创新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旅游业是综合性较强的产业,同时随着旅游业与其它产业的加速融合,旅游人才也需要掌握更加广泛的知识,从而具备跨界思维的能力适应目前社会发展的广泛需求。对于旅游双创人才来说,知识的掌握一方面需要做到广博,即了解全面的知识,这包括历史地理知识、语言文学知识、法律艺术知识、心理学知识以及经济管理知识等等;另一方面还需要做到“精深”,即对旅游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和掌握,包括旅游业基础知识、旅游业务知识、旅游管理知识等等。[2]

2.核心目标层。核心目标层由素质目标和能力目标共同组成,能力和素质是旅游人才培养的两个重要方面。能力是旅游人才创新创业实现的重要支撑,全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将为旅游创新创业提供更高的可能性,高校旅游双创人才需要培养的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应变能力、沟通能力、组织管理、领导决策以及开拓创新的能力,学生通过主动和被动的学习和实践可以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素质是旅游人才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素质主要包括自然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和职业素质,自然素质是人的外形外貌、性格特点,文化素质是其文化素养,心理素质是指人的心态情绪,思想素质是人的品质道德和三观,职业素质是指是创业意识和勇气,以及对事业的热爱和责任心。[3]相对于能力来说,素质更多是先天的特点和惯常的修养,是长期培养的结果。

3.提升目标层。提升目标层是高校旅游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即将自身掌握的知识、长期培养的素质和能力应用并付诸实践。高校旅游双创人才培养,更加突出创新创业的重要地位。创新精神需要在实践中的磨砺,创业能力需要在实践中提升,要培养高素质、多能力的创新创业旅游人才,实践是关键。因此,在高校旅游双创人才的培养中,要将实践和应用作为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模式和教学活动中加入实践和应用这一重要环节,让学生更多参与到创新创业的实践中去。

三、高校旅游双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途径

(一)转变教学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学习

教学理念的转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过去我国高校灌输式的教学理念难以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更不能满足目前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基本要求。[4]我国提出素质教育以来,各层次学校都在进行素质教育的改革,而对于高校人才培养来说,教学的根本不是教学知识,更多的是授予学生学习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自觉主动地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个性特质,做到因材施教,个性发展。[5]在课程设置中可以开设地质地理、民俗文化等相关的旅游公选课程,由学生自主选课,从而挖掘学生的兴趣点,也提升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学生也能更有效地接受知识。随着我国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创新。对于高校双创旅游人才培养来说,教学方法更多是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学习方法的重要性、知识技能的应用性以及学生价值观的引导性。具体来说,高校旅游双创人才培养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参与性,通过案例等多等形式帮助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掌握。适量增加实践教学的时间,并丰富实践内容,比如带学生实地参观重要旅游企业,学习企业经营理念和模式,参与企业实习实训,深入企业学习。

(三)强调实践育人,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实践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关键,一方面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更加直接地获得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另一方面学生又可以通过实践验证和丰富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旅游业作为服务行业,在实际操作中多从业人员的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要求更多,而要培养旅游创新创业人才,更加需要通过实践和应用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目前,国家对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全方面的支持,包括创新创业活动、创新创业比赛、创新创业人才评选等等,在教习中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四)改进思政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学习知识是学生的重要任务,传播知识是学校的重要职责。思政教育在高校中虽然一直是必修课程,但实际并没有得到学校和学生的重视,更多的是一种形式上的课堂教育。真正的人才不仅仅要有出色的能力,更要有端正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才能够成为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内涵的新一代社会栋梁。在旅游双创人才培养中,同样要重视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要脱离过去的形式主义,广泛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通过丰富的活动、实践、文化、公益等,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五)加强技术融合,推进教学资源共享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教学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推广,各种专业优质的教学资源库、慕课微课等网络课堂、企业模拟实训软件等资源层出不穷。高校旅游双创人才教育要充分运用这些重要的资源,加强高校合作,促进优势互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对于专业教师来说,要加强信息化教学培训,提高自身信息化教学水平,在实际教学中,积极引入信息化教学,比如鼓励学生登陆网络课堂进行课外知识学习,指导学生运用模拟实训软件经营管理旅游企业等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于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旅游双创人才是目前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高校旅游人才培养承担着重要的职责,今后高校旅游人才培养仍然任重道远。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才能正确指引我国高校旅游双创人才的培养方向,提高旅游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拥有跨界思维、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实现个性化发展,从而满足社会对旅游人才的需求。

摘要:全民创新创业时代的来临以及我国旅游产业综合性特点的不断突出,对我国旅游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分析我国高校旅游双创人才培养现状特点的基础上,以社会需求、高校层次、双创环境和学生特点为目标依据,结合素质能力双轮驱动理念,构建了适应高校本科旅游双创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提出旅游双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途径,为高校本科旅游双创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提供基础和方向。

关键词:高校,旅游人才,双轮驱动,双创人才,培养目标,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马勇,唐娟.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质量保证体系研究[J].旅游学刊,2003

[2]周霄,马勇,刘名俭.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质量提升研究[J].科信信息,2007(12)

[3]周霄,马勇,刘名俭.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系统构建研究——基于“素能结合”的导向[J].现代商业,2011

[4]黄猛,周霄,马勇.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创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

11.无机化学课程定位与培养目标 篇十一

江门二中

李新朝

摘要:新课程呼唤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等新型学习方式需要学生进行“有效交流”作支撑。对学生进行“有效交流”能力培养既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需要,也是建立学生新型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本文初步探讨了在新课程高中化学教学中,通过优质教学设计和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有效交流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化学

有效交流能力

教学设计

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任何一篇优质的教学设计、完美的教学活动最终都要通过学生这一主体来实现。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的学习方式,在这一背景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已成为学生的主流学习方式。学生在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能否进行有效交流是学习质量的关键。学生通过有效交流,在交流中汲取知识、甄别正误、归纳整理、构建网络、形成能力,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实现优质化学习,提高学习质量。那么,在新课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高效地培养学生的有效交流能力呢?本文结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实际进行初步探讨。

一、在进行化学课堂教学设计时,重视新教材中有效交流内容的挖掘和利用 高中新课程化学必修(1)、(2)共设置了36个“思考和交流”栏目。充分体现了“没有交流就没有教学”的理念。学习中每个学生都是从各自的知识经验出发,以自己的方式来理解事物,建构知识。在新课程理念中,这样的差异性也是教学中取之不尽的资源。高中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自我表现和参与意识。教师应引导学生建立群体的合作交流机制,共享思维成果,使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更全面、准确。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进行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时,就必须充分挖掘新教材中有关培养学生有效交流能力的素材,加以合理的教学设计,并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创造一个思考、交流、反思的平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交流,把有效交流贯穿于课堂学习的全过程。

如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中有关“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的内容,教学生有效交流能力初探

第 1 页

材中设计的思考与交流内容就有两个。

思考与交流一:“你知道沙里淘金吗?淘金者利用什么性质和方法将金子从沙里分离出来?如果有铁屑和沙的混合物,你能用哪些方法进行分离?”

思考与交流二:(1)如果要除去粗盐中含有的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及一些硫酸盐,按下表(表略)所示的顺序,应加入什么试剂?可参考资料卡片中相应物质的溶解性。(2)加入你选择的试剂除掉杂质后,有没有引入其他离子?想一想可用什么方法再把他们除去?

对教材设计的这两个思考与交流内容分析不难发现,“交流一”是学生接触高中教材的遇到的第一个“思考与交流”,其内容比较相对简单,思考容量不大,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独自得出结论比较容易。教学中怎样处理比较合理呢?多数教师往往一问一答轻松掠过,这样设计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妥,但我认为这样设计处理并没有充分发挥“交流一”的全部功能。“交流一”除了让学生经过思考后认识到进行物质分离的必要性,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分离方法,为总结出化学中常用的物质分离奠定基础的功能外,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感悟到: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学习化学要尽可能联系生活实际和经验;化学知识可以通过生活经验得到提取与升华;学习化学不仅需要自己的认真思考得出结论,更重要的是把自己思考所得与他人进行交流,达到互通有无,互相验证与辨析,最终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评价与修正;让学生感悟到,交流学习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和方法。基于上述思考,我在进行这段内容的教学设计时,根据学生生活实际,又设计了其他一些相关的思考问题,如生活中食用油和水混在一起,你打算怎样将它们分开了?现有一杯盐水,想得到一杯淡水(不咸的水),你能做到吗?„„等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他们认真思考,然后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时间。交流的方式主要有,先同位两名同学之间交流(或者是前后桌四人一组的学习小组之间),然后让小组代表在进行全班进行交流,小组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补充。通过同学间的有效交流,有的问题可以得到正确结论,有的问题(如盐水变淡水)可能暂时解决不了,这无意中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新知的欲望,接下来对新知识的探究学习就顺理成章了。这样设计处理“交流一”表面上要占去较多课堂时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交流学习的方法和形式,感受交流学习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感,达到了初步培养学生有效交流能力的目的。

对“交流二”的教学设计应有所不同。思考“交流二”的问题,需要学生综合物质学生有效交流能力初探

第 2 页

的溶解性、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关系、混合物除杂(分离)的一般要求等知识,对刚升入高中的同学来说难度较大,因此设计学生交流前要给与必要的知识准备和合理引导。如指导学生认识物质的溶解性,有目的地书写与钙、镁、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沉淀的反应,然后再进入“思考与交流”阶段。这样设计就能解决因学生基础知识不到位,思考过程出现障碍,自然就没有可交流的内容的问题。

培养学生有效交流能力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在进行有效交流能力培养过程中,充分利用教材中“思考与交流”栏目的同时,还要注意根据教材内容适当地开发一些“思考与交流”的内容,可以把教材中某些直接给出结论的内容,设计出一系列的思考问题,让学生在不断地思考——交流——再思考——再交流的过程中,养成交流的习惯,掌握交流的方法,提高有效交流的能力。

二、鼓励学生新课预习、课中进行合作交流,培养发现问题、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预习新课是学生学习新知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学好化学的重要方法。实际教学中,教师都非常重视学生对新课的预习要求,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安排预习的内容,但实际上能够长期坚持下来的同学并不多。原因是多方面的,没有进行交流的预习往往是阅读教材,知道讲什么,似懂非懂,即便是提出了一些问题,由于缺乏交流而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久之就感到对学习帮助不大,预习是在浪费时间,而失去了预习的动力。要解决这一问题,保持学生预习新课的兴趣和动力并不难。我的做法是:开始时是“强迫”学生做好预习,把提出的问题写下来,或直接在教材上做上“?”的标记,能通过查阅资料、同学间交流解决的尽量解决,剩下的问题在课中解决。学生在“强迫”下做好了这些工作,接下来就是通过教师的不断鼓励让这一习惯保持下去的问题。鼓励学生的最佳方法是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还给学生交流、展示的机会!即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留出时间让学生在全班交流找到的问题,展示学生在课下通过查阅资料、互相交流得到的“成果(结论)”。每当学习小组代表发表了“问题”、展示了“结论”时,全班同学羡慕的目光、无声的佩服和赞许、或是自发的掌声就是对这一小组同学最强的鼓励,还需要教师的语言表扬吗?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每当此时,同学们都会暗下决心,我们小组也要„„,争取下一节展示的是我们。实际操作中要多给学习小组代表展示的机会,这样能引导同学之间进行广泛的交流,提升交流合作学习能力。

对于某些章节知识,一味让学生通过预习找到问题、交流解决问题可能确实有困难,学生有效交流能力初探

第 3 页

这时又会进入找不到问题、找到问题通过课下交流也解决不了的怪圈。教师要做的是及时对学生给与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如学习《氨的性质》时,通过预习,可提出问题很多:氨气的物理性质有哪些?和已经学过的CO2、Cl2、SO2、H2、O2等有哪些异同呢?NH3为什么极易溶于水?如何用实验证明其极易溶于水?为什么很易液化?为什么氨水显弱碱性?氨气为什么可和水、酸反应?氨气为什么可被氧化?这些问题学生可以提出和解决大部分,像“为什么很易液化?的问题学生就难以解决,这就需要教师的帮助,如给学生补充关于配位键和氢键的知识材料等。

也许有的教师会说,学生通过预习就解决了问题,老师课堂上还教什么?这是老的教学观念在做怪,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倡导的不是教师“教”的多么精彩,重要的是学生能否“学”的得心应手,能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观念的转变,学习形式的变革,课堂教学实现了“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转变。学生提出问题,在教师指导下充分交流,自主去解决疑问,学得轻松,培养了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这不正是新课程所期望的效果吗。

三、引导学生进行“半成品”交流,培养知识的归纳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 教学中学生通过练习、归纳总结会“悟”到一些结论,而这些结论往往是“半成品”结论。若教师能够通过有效的师生交流对这些“半成品”结论进行分析、论证,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完善、修正这些结论,同时也能有效培养学生有效交流、分析归纳、形成敏捷思维的能力,有助于了解学情提高教学指导针对性。例如:“Wg某气体在O2中燃烧后的产物通过足量的Na2O2固体,反应完毕后,固体增重为Wg”。从反应原理看:2Na2O2+2CO2=2Na2CO3+O2和2Na2O2+2H2O=4NaOH+O2。相当于Na2O2把CO2和H2O中的CO和H2“吃”进去了。因此形成“半成品”结论:“气体的组合可以是:CO、H2、CO和H2混合气、CH3OH、CH3COOH、HCOOCH3、C6H12O6等”。但由此推出Na2O2+CO=Na2CO3和Na2O2+H2=2NaOH的反应在中学阶段就不合理了。此时就需要教师在和学生交流中帮助学生进行修正,使学生构建比较完整的、正确的认识规律。

“半成品” 结论往往蕴藏在各类练习题中,教师的有心引导,学生就有寻找答案形成结论的动力,而只有学生间的交流才能使答案趋于完整。如学生可以归纳总结出“在一定条件,能连续两步氧化的物质”、“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既能和HCl又能和NaOH反应的物质”、“10电子分子”、“10电子离子”等等诸如此类,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学生有效交流能力初探

第 4 页

展示自己的发现,进而资源共享,这些经学生思考总结的解题体会大大提高学生分析综合应用能力。

四、在化学实验中交流,培养思维的严密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化学实验有定性、定量、验证和探究等形式。如组织学生进行食盐的提纯(含CaCl2)实验的方案设计时,提出:“化学方法提纯物质应注意哪些主要问题?”就要让学生充分表达,力求尽可能掌握提纯的一般要求:1.被提纯物质尽量不能减少。2.不得引入新的杂质3.要易于分离、复原。4.为使杂质尽可能除去,需要加入过量的反应试剂。5.在多步分离过程中,后加的试剂要将前面所加过量的试剂除去。有效的交流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提高了实验设计能力。

探究性实验是新课标高中化学的特色。探究过程中,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千差万别,实验前教师要让学生充分交流各自的设计方案,再进行动手实验,才能提高实验能力。如设计实验证明卤素单质的氧化性的强弱,可设计出单质和H2反应的难易,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强弱、单质间的置换反应等四种方法。学生充分交流,一致认为第四种实验最简单有效。这样充分的交流才能达到实验目的。再如,学生中和滴定实验可能出现的错漏之处较多,不同的实验小组出现的错误各不相同,实验完成后让不同小组之间回想交流实验心得(教师在实验前向学生说明上届同学实验得失也是一种交流形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实验,获得全面正确的实验操作与结论。

五、重视知识总结和应用的交流,培养学生有效交流和归纳能力

有经验的教师都会让学生自主概括主干知识,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归纳规律。如化学中的“喷泉”,在学生做过的题目中,交流总结出引发喷泉的方法有:极易溶于水的NH3、HX(卤化氢)、SO2等用水引发,溶解度不大的CO2、Cl2用NaOH溶液引发,利用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使气体压强增大引发,利用温度的急剧下降引发,还有利用常温下气体间能反应如NO、O2混合而引发等。不同层次学生归纳能力不同,建构的知识规律和网络也各不相同,导致在知识的应用能力差别较大,这也是学习效果存在差别的主要原因。教学中若能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之间更多地进行成果交流,对归纳的结论互相补充,非常有利于大面积提高学习质量。

总之,交流是每个人获得良好发展的通行证。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功能不仅要求学生更有效地获取知识,更加重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通过学生有效交流能力初探

第 5 页

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对学生进行有效交流能力培养不仅适应了新课程的要求,同时能使我们课堂教学富有活力。通过学生间的充分而有效的交流,转变了学习方式,使学生能主动去学习,在交流讨论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的情感沟通,创造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心理能得到健康发展。

学生有效交流能力初探

12.无机化学课程定位与培养目标 篇十二

(一) 基本目标凸显“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和实验版比较, 有一个方面的重大变化, 那就是在“前言”中, 将课程基本目标由原来的“语文素养”变成“能力+综合素养”。实验版课程标准在规定课程基本目标时这样说:“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修订版课程标准对此修订界说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不言而喻, 以语文素养界说语文课程目标是笼统、模糊甚至空泛的。一直以来, 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对它的解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不能统一的。有一点是共识, 那就是语文素养一定包含语文能力。但这包含其中, 显然不如直接表述出来那么具体、清晰。修订版课程标准简单明了地直接将课程目标旨归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 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修订, 更贴近学科教学本质与个性地设定课程目标, 有力地导向课程实施中泛语文、非语文和教学低效现状的改变。

(二) 课程理念重视“能力”。

在基本目标设定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的同时, 在后面的各板块表述中都十分强调“能力”, 使重视能力培养的思想一以贯之, 通篇统一。

基本理念之第一条“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就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而论, 首先从语文学习层面依次呈现“激发和培育思想感情”“丰富积累”“培养语感”“掌握方法”“养成习惯”“具有四方面能力”, 最终落脚到“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这样的表述不难领会其“能力”旨归。其次从综合素养层面依次呈现“思想道德修养”“审美情趣”“良好个性”“健全人格”。这个阐述逻辑与“前言”中“能力+综合素养”的课程基本目标定位是一致的, “能力”置前, 显示为重。

基本理念之第二条“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这一句话揭示了“能力”与“实践”的关系, 明确告诉我们, 语文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的途径是语文实践。“能力”的定位因课程性质的强调得到再一次突出。

(三) 目标与内容强化“能力”。

课程目标与内容这一大板块修订不多, 但是就如“课程总体目标与内容”这一部分, 仅有的几次修订都是为了突出“能力”目标。如第7条, 修改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将“能力”与“方法”紧密相连地陈述, 更合乎逻辑, 更突出“能力”与“方法”的关系。再如第8条由原来的“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 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修改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 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增加了“书面语言运用能力”及其具体表现为“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的表述, 强调了写作教学发展什么能力。

(四) 教学与评价突出“能力”。

新版课标“实施建议”中增加的很多文字都是为了突出与强调“能力”培养。比如在原则建议第二条中增加强调了“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 学会学习”;第三条中增加强调了“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第四条中增加强调了“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实施建议”中的“评价建议”, 或增加或保留原来的表述, 都是非常重视学生能力的评价与考察。如“识字、写字与汉语拼音”方面, (拼音) “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 (识字) “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重视考察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如阅读教学, “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语文知识的学习重在运用”, “精读的评价, 重点评价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综合理解能力”, “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进而考察其阅读的……能力”。

二、为什么新课标要如此“重”能力

(一) 教学改革大趋势:“能力中心”或“能力为重”。

当今世界教学格局总体来讲呈现为两种基本态势:一是“知识中心”;二是“能力中心”。前者是以知识为中心, 以知识为线索, 以知识为重点展开教学。而后者是以能力为中心, 以能力为线索, 以能力为重点展开教学。多年来, 我国的教学状态包括语文教学, 基本属于前者, 而发达国家在上世纪中叶就开始变革, 已经转向为后者。“知识中心”的教学带来的弊端与问题早已是罄竹难书, 不必赘述, 因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中提出“能力为重”的要求, 指明“知识中心”的教学格局应该扭转为“能力中心”, “能力中心”的教学要弱化与变轻知识的教与学, 教学的展开以能力为目标、线索和重点, 知识的学习只是能力培养的载体, 能力培养成为教学的硬指标 (过去知识学习才是硬指标) 。明确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走向, 我们就不难理解新版课标对基本目标设定的重大修订, 将语文教育定位于凸显能力培养, 绝不是随心而为的。

(二) 客观规律:语文能力在人的综合素养中的重要位置。

教学改革大趋势是转向重能力, 语文教学也要求转向重能力, 是不是一种跟风呢?是不是真符合语文及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呢?

其实这一点, 只要我们认真研读新版课标“前言”第一自然段, 就能明白其中道理。人类存在与发展、文化传承, 就必然存在着人类活动;在人类活动中, “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 就必然存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人在运用语言文字时, 直接表现出来的最基本、最重要、最有用的是什么?当然是能力。为什么不能回答“当然是知识”?简单理解就是知识只是经验的固化, 知识只有被获得者灵活地用起来, 它才有用, 而“灵活地用起来”实际上是能力。为什么也不能回答“当然是语文素养”?“素养”实质上说是德性、修养层面的, 是内涵、内在的表现, 不如“能力”直接面对问题情境“有用”而“解决问题”。我们还可以去辨析为什么不能直接回答为“积累”“方法”或“习惯”等, 最终都能理解到只有“能力”才是最基本、最重要、最有用的。

再从语文教学内在规定性来看, 语文教学必然使学习得到的东西是多方面的, 就如课标所列“能力”“方法”“积累”“语感”“习惯”“情感”等, 能同时回答“最基本、最重要、最有用”的, 显然是“能力”。“方法”与“能力”紧密相连, 能不能选择“方法”?不能。因为“能力”是心智性的本领, 是人的素质沉淀, 而“方法”是其情境化、具体化的运用, 是外化的操作, 教方法、用方法, 实质是为了能力培养, 方法被人掌握了才是有用的, 才是能力。所以最终还是“能力”为首选。其他选项都很重要, 但是都不能取代“最基本、最重要、最有用”位置, 略去辨析。

这样理解的意义在于, 凸显“能力”在语文综合素养的“最基本、最重要、最有用”的地位, 也在于指引语文教学最突出的着力方向, 避免实践操作的泛化与无所适从。

(三) 原课标笼统、模糊定位, 将语文教学引入低效误区。

长期以来, 语文教学 (特别是与数学教学比较起来) 一直被斥责为“少慢差费”“耗时低效”, 而且教师教不好语文、学生学语文困难似乎成了一种沉疴顽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肯定跟我们对语文课程的理解, 包括对目标定位的理解不清晰或有偏差有关。

新课程实施后, 实验稿课标在指导着我们的教学实践。一段时间以来, 我们发现语文教学的症结问题还是没有解决。于是, 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开始大力反思, 全面展开了有效教学、有效课堂甚至高效教学、高效课堂的研讨。这其中也包括对语文课程目标定位的反思。实验稿课标将课程目标定位于“语文素养”, 笼统、模糊、复杂, 理解都困难, 何况实际操作并培养学生。包容的因素太多, 那教学实践时从何着力, 基本点、重点何在?广大教师把握不住, 操作困难, 焉能不使教学低效?所以, 虽然语文教学的低效问题不能全归咎于课程标准的导向, 但是课程标准作为学科教学“小宪法”, 是教学的方向与航标, 受指引的实践出了问题, 作为方向引领的“标准”一定是难辞其咎的。

三、在重能力的课标指引下, 语文教学要重练能

新版课标为什么要做出如此强化“能力”的修订?很显然是因为现实的语文教学轻视了能力培养, 把不应该加“重”和做“重”的方面, 给加“重”和做“重”了。课标修订后如此重能力, 目的很明确, 就是要求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语文课程实施中, 高度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 高度重视学生发展中的能力评价。针对语文教学来说, 重视能力培养的操作思维、操作方法和操作习惯, 都与过去的教学区别很大甚至大相径庭的。在知识中心、知识为重的大格局下, 我们的教学操作基本是“教知”状态, 教学主要凭借教师的讲授和提问 (生答) “教知识”“教知道”“教懂得”。而今我们要把教学的“教知”状态改革或扭转为“练能”状态, “教知识”“教知道”“教懂得”这三教是要的, 但要弱化, 而要做强、做重的是练能, 操练语文学科基本技能, 训练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锻炼“规划纲要”强调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三大能力。教学改革的走向是, 整体实现教学的能力中心或能力为重的基本格局, 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力强, 素质高, 发展好。

(一) 重练能的教学要克服三个倾向, 实现三个扭转。

1. 过于重知识学习, 弱技能操练。

过去和现在的语文教学中, 从起点性目标“知识与技能”的达成来看, 我们偏重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而基本技能听说读写的操练不足。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仍然保留这句话:“注重基本技能训练, 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首先要明确, 任何技能的形成都不能缺少训练, 语文从工具性的角度看, 无疑是一种技能, 离开了训练是一定学不好或者学习的效率差的。其次注意“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这“语文基础”不啻基础知识, 更包括基本技能。第三是充分注意“注重”二字, 要注重的是语文基本技能训练, 注重意味着在“语文基础”的双基层面, 基本技能训练是要偏重、加重的。

2. 过于重内容教懂, 弱语言学习、运用与积累。

在语文知识和篇章阅读教学中, 我们一直以来偏重于教懂, 基于语言学习、运用与积累的练能是弱化的, 甚至我们连要强化它的意识都没有。如教一个词“衰老”, 我们一般是问“衰老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是年老而精力、体质衰弱的意思, 或者教师再让个别学生来找找这个词的近义词、反义词之类, 于是大家知道了、懂了, 教学活动就结束了。更多、更灵活、更自主的凭借这个词的练能, 特别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训练的练能, 基本是没有去想的。篇章教学教懂的现象更严重, 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大陆阅读教学的一个定律。近年来, 我们对这个问题已经反思很多了, 阅读教学“教什么”?我们突然明白, 一直以来我们是在教课文、教学生懂得课文内容及思想意义。“课文无非是个例子”, 凭借例子进行语言学习、运用与积累, 被我们弱化甚至忘记得干干净净。举一个小细节来说, 教师问“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一个学生答了写什么, 最多再抽一两个学生答了, 一般教师就满足于此, 这个环节的教学活动就终结了。不难发现, 至此全班学生是听懂了, 听懂了课文主要内容了。但是全班学生在这个环节充分练能了吗?每一个学生都操练了抓主要内容的方法, 都会用自己的话来表述课文主要写什么了吗?显然没有。长期这样教课文, 是导致阅读教学低效甚至整个语文教学低效的症结所在。

3. 过于重熏陶感染, 弱能力训练。

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和教学方式方法上, 包括课堂内的阅读教学和课外的阅读活动, 我们偏重于通过文本内容进行思想教育、道德引领和审美培育, 通过熏陶感染的方式方法, 让学生受到教益与陶冶, 显然这在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增进与提升上是大有裨益的。这样的课在公开课展示甚至一些名师的表演课中, 表现尤为突出。但是这样的课让人感到“是语文非语文”的困惑。它弱化了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和积累, 弱化了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得到充分扎实的能力训练。偏重让学生扎实练能的课, 不一定是教师表演得神采飞扬的, 不一定是课堂高潮迭起的, 不一定是让观众激动不已的, 重要的是看学生在练能上的收益, 通过学生自主练能而得到思想教育、道德引领和审美培育等熏陶感染, 那才是最好的, 那才是有价值的语文课。

(二) 重练能的教学要注意几点。

1. 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重练能的教学最终的评判是看学生 (全体学生) 是不是在练能, 练了什么能, 练能到怎样的程度。为了突出学生的练, 教师就不要再霸占有限的教学时空, 在那儿讲呀, 问呀, 忙得不亦乐乎呀, 要努力地让出尽量多的教学时空, 突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 让他们在“自己的课堂”里, 扎实地做着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和积累语言的事, 进行着听说读写思的训练, 教师要最充分地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2. 突出课程实践性, 充分让学生在活动中练能。

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一改原课标对课程性质表述模糊不清的状况, 清晰呈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掷地有声地揭示语文课程性质就两个:“综合性”和“实践性”。而且秉承上述课程基本目标定位“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在此表述课程性质时, 给“综合性”与“实践性”加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修饰与限制, 凸显出语文课程性质的特定性与个性。为了强化“实践性”定位, 修订版课标还在“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二条中强调,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并在后面的各大板块阐述中多次强化重语文“实践”的思想。这样语文课程的实践性质就被着实地突出出来了。

基于如此明确的课程性质定位, 我们在实施语文练能时, 要注重充分让学生在活动中练能, 活动式学习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大趋势。为此, 无论课堂学习还是课外学习, 教师都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 让学生在喜闻乐见、妙趣横生、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习、练能、进步与成长。这也告诫我们, 语文练能的教学, 绝不能重蹈形式训练、机械训练的覆辙, 切不能打着练能的幌子, 将课上成书面练习课, 让学生的课内外作业变成题海战术的训练场。

3. 重视基本功训练, 重视在方法学习和运用中生成能力。

练能的教学不回避训练, 必须重视训练, 但是要训练些什么呢?从语文基本功的角度讲, 传统的表述就是听说读写几个方面。修订版课标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定位上讲, 强调要培养“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四个方面的能力, 也就是从四个方面实施训练。而每一个方面又包含很多具体的训练角度, 这里不赘述。我们要强调的是, 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每一个方面, 都要注意学习方法的学习、掌握和运用, 在这个过程中生成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观点已经没有任何人质疑其真理性, 问题是多年来, 我们在“授人以鱼”上下的工夫大, 弱化“授人以渔”, 甚至根本就没想过如何早日让学生得“渔”而不再要教师“授人以鱼”。如果我们将“授人以鱼”主要转变为“授人以渔”, 让学生在习“渔”、练“渔”的过程中学习, 那实现学生自主练能的理想愿景, 就绝不再是“空想社会主义”。

4. 以能力的习练与提升, 以每一个学生的练能收益, 作为教学成效的标准。

上一篇:明信片祝福的英语句子下一篇:最新特种设备安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