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道德作文

2024-12-08

生活中道德作文(共8篇)

1.生活中道德作文 篇一

道德,生活之窗初二作文

道德,生活之窗道德是一双手,推开封锁在心里的窗;道德是一扇窗,透过流动着美好的光;道德是一道光,孕育沉浸在纯洁中的心田……在生活中,这些镜头你应该很熟悉:在路边搀扶着八旬老人过马路;在门口等待早出晚归的父母;在校园中随手捡起小纸屑;在公园为小朋友拍去身上的泥沙……这就是道德的举动,所以道德不用苦苦寻找,翘首观望,她就在我们的身旁。

有时道德是一种友情。

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使人们张皇失措,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渔子溪小学二年级学生小林浩同其他同学一起迅速往教学楼外转移,还未及跑出,便被压在了废墟之下。此时,身为班长的小林浩表现出了与年龄所不相称的成熟,他在下面组织同学们唱歌,安慰因惊吓过度而哭泣的女同学。经过两个小时的艰难挣扎,身材矮小而灵活的小林浩终于自救成功,爬出了废墟。但此时,小林浩的班上还有数十名同学被埋在废墟之下,9岁的小林浩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惊慌的逃离,而是又镇定的返回了废墟,将压在他旁边的两名同学救了出来,交给了校长,在救援过程中,小林浩的头部和上身有多数受伤。

许多中国人从小林浩身上看到了我们祖国未来一代的希望,他的乐观和勇敢感染了每一个人。他为我们唱响了道德之歌!

有时道德是一种感恩。

前些日子的云南大旱再次牵动了我的心。那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面无一不是道德的缩影,无一不在展示着道德的力量。我清楚地记得,在旱情最严重的地方前些日子的云南大旱再次牵动了我的心。有一名小学生,把学校发给她的矿泉水偷偷地攒了起来。当记者阿姨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时,她说要留给山顶的妈妈看到这里,我哭了。在电视里,我看到了她那被太阳晒得黝黑的脸,不舍得用水洗一洗的蓬乱的头发,因缺水而干裂的嘴唇。我想,她的嗓子也一定干涩了吧,或许她渴得只剩下为妈妈带矿泉水的力气了。她攒下的不仅仅是矿泉水啊,更是一个孩子对妈妈真诚的爱,是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云南,有比我还要小得多的`背水的孩子,有住在石洞里守护着全村唯一水源的老爷爷,还有许多为那里送水的车辆和叔叔阿姨……我为他们感动了,我在想,道德就像那清清的水,没有颜色,没有味道,那么清澈,那么纯净,却可以让人们心里甜甜的,暖暖的。

有时道德是一种习惯。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湛蓝的天空上划过几丝薄云,多么美好的一天啊!我们一家准备去旅行。可身边又没有足够的钱,于是决定由我和妈妈去银行取钱,爸爸留在家中整理行理。

虽然还很早,可银行里人头攒动了,(看来大伙经济都发达了!)我和妈妈等待了好一会儿,眼看就要到我们了,正在这时,从门外忽然跌跌撞撞地走过来一七旬老太太,我原以为她不小心落了什么东西,可她还没站稳,就发话了:“请问一下养老保险怎么取?”

我有点不高兴了,喃喃自语道:“明明是我们先来了,怎么让他先办起业务呢?而且这么大人了,先来后到这点道理不懂吗?”可妈妈却好像让着她一样,什么话也没说,而且还把身子往一边让了让。妈妈的举动,更让我惊讶和气愤,难道妈妈也不懂这点道理吗?妈妈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把悄悄我拉到一旁,微笑着对我说:“你是不是不高兴了?”我板着个脸,不屑地点了点头,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妈妈的脸立马“多云转阴”了,轻声但有力地说:“你这就不对了。虽然先来后到是规矩,但是她毕竟是位老人啊!而且她跌跌撞撞,必然有重要的事情。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种道德的表现,所以我们必须要让着她,尊敬她。”我这才点了点头,妈妈一下子“阴转晴了”,语重心长地说:“如果你也是一位老人,你愿意为这么一件小事而和别人争吵吗?”我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这时,老奶奶的事办好了,忙招呼我们过去,她这时向我们解释:“刚才真对不起,我有点急事,让你们久等了!”我笑着说:“没关系!这不算什么!”老奶奶笑了,如菊花一般,同时,我也看见了妈妈赞许的目光。

可见,道德还能让社会更加和谐,幸福,美满。

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过:“一个知识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来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健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来弥补。”是啊,道德代表的是一个人的修养,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社会繁荣的基石。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明天,肩负着祖国的未来,一定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成为祖国明天的栋梁!让我们的社会更和谐、美好!

2.生活中道德作文 篇二

关键词:社会道德问题,道德环境,社会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取得了辉煌成就, 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严重的道德问题。屡屡发生在食品、医疗、道路交通、住房等方面的问题, 已带来了安全质量方面的社会担忧。从“彭宇案”到“小悦悦事件”, 乃至“北京男子当街重摔女童案”等等一次次刺痛了社会集体的良知神经。如何看待社会道德现状?道德“社会病”症结何在?应该如何根治?已经成为我们必须思考和回答的重大社会问题。

一、社会道德问题成因分析

1. 市场经济发展过程本身的原因。

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由于法制和道德建设的相对滞后, 商品交换的原则也侵蚀到了社会政治和精神文化生活领域, 出现了惟利是图、见利忘义、钱权交易的现象, 一些社会成员的国家意识、集体意识和奉献精神不断减弱, 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思想日益膨胀。在市场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这双重效应的共同作用下, 社会主义的道德理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冷落甚至嘲讽。今天, 即使是在社会的公共生活中我们也很少见到以“毫不利己, 专门利人”、“大公无私”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道德理想的宣传和教育。中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并转型的发展阶段, 高速发展的同时, 如果社会管理、民众素质以及道德氛围等没有同步发展, 社会就会出问题。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 尤其是对城市居民来说, 经济的主导地位越发突出。物价的上扬、房价的飞涨等等一系列的因素诱发人们向“钱”看齐, 而忽视了在经济生活中更该重视自我道德修养的提升, 更没有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真正内涵。

2. 关于西方文化冲击问题。

因东西方文化差异, 实施改革开放以来, 国人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等, 的确是发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更多的变化是有其积极意义的。如果说有消极影响的话, 那也是在改革开放初期一些人脱离我国实际所带来的。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中, 最为严重的是欧美、日韩等进口影视剧的“隐形侵蚀”, 作为城市的普通市民, 在现代化的生活中, 有着更多的机会接触这些东西, 而殊不知, 这是一种隐形的“侵略”。在长期受西方的不健康的影视剧的影响下, 尤其是少年儿童, 人们的价值理念逐渐偏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民众素质心态与社会舆论氛围方面的成因。

改革开放发展中, 社会精神文明和国民素质在许多方面得到了建设和提高, 但整体看国民素质参差不齐也是一个明显事实, 民众价值观和道德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社会舆论一方面是高扬主旋律文化, 而不利于道德健康生长的消极舆论氛围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在社会弘扬道德的同时, 质疑道德、排斥道德、嘲笑道德的声音不绝于耳。由于不堪社会舆论的影响, 有些人原本有做好事的欲望, 却不得不压抑自己, 在这样惨淡的环境下, 越发体现的就是“道德的滑坡”。

4. 人际关系的冷漠。

作为城市居民, 大都为每日的工作所累。他们居住在单元楼房内, 缺乏基本的沟通和交流, 更甚者竟有十几年没有说过一句话的对门邻居。孤立的单元楼房隔开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更多的是冷漠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城市生活的快节奏更是给这种冷漠的人际关系增加了理由, 人们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甚至不愿与工作以外的人有任何交集。再加上各种诈骗案件频发, 更使得市民的人际关系岌岌可危。在网络流行的年代里, 人们更愿去和虚拟世界的人们“交流”, 由此本该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网络却又加重了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冷漠。

5. 法制建设中的不足。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自古就是中西方法学所探讨的热点。法律与道德同时作为上层建筑, 受经济基础的制约, 同时又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历史性, 它们都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法律与道德在功能上相辅相成, 法律与道德同属于社会精神文明范畴, 都是调整社会关系的途径, 它们在不同的环境下作用也不相同。道德是法律的基础, 法律是道德的屏障, 法制不健全, 社会秩序紊乱, 导致道德沦丧;反之, 如果法律公正严明, 平等, 同样也可以促进道德教化作用。同时, 法律对道德的实施也起到辅助作用, 道德通过社会舆论和个人信念保证法律的遵守, 同时也可促进司法和执法的公正。道德是预防犯罪的手段, 刑罚则是事后的惩罚, 道德教育的宣传也可减少犯罪率。一般来讲, 违法犯罪的人, 有的虽然法律观念不强, 但更多的是道德沦丧如杀人、抢劫、纵火等犯罪, 盗窃的犯罪大多是想不劳而获, 而贪污、渎职等是没有社会责任心或职业道德。

在社会主义特色法律体系的探索中, 我们难免会出现一些不足, 而这些不足容易被误解并被加以利用。当社会制度安排不能有效维护道德良知取向时, 当选择良知的成本太高, 当救人有可能被挖苦、质疑甚至反诬时, 无良知不道德现象就会普遍出现。这样有了不好的先例, 抑或称之为错误的引导, 原本应该受到法律制裁的事情却因为法制的不足而使其豁免, 由此便会有人跟风“打擦边球”。如果一个社会让救助者、奉献者吃亏, 久而久之, 社会风气一定不好。同理, 做缺德事得不到社会的抑恶责罚, 久之就会助长缺德的氛围。

二、城市生活中市民如何提升自身道德修养

1. 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我们难免要参与市场竞争, 难免会在竞争中迷茫, 这个时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便成了我们的指路明灯, 结合我国当前国情, 也只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提升个人对社会生活中各项活动的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 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

2012年11月,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24个词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市民日常生活的重要意义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的现实需要。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人们在思想认识上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 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纷繁变幻。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 把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团结和凝聚起来, 需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应对西方价值观冲击和挑战的客观需要。当今世界, 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 我们同资本主义的较量, 本质上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同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较量。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形成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有利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有利于抵御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 切实维护我国文化安全。三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俗化、大众化的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内容全面系统、内涵丰富深刻、思想理论性很强的科学体系。总结提炼出科学准确、通俗简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宣传教育和学习践行, 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好地走进群众、引领群众。

2. 正确做出选择与对待社会舆论。

在当前这个各种通讯工具流行的时代, 人们对社会热点和事件的理解和知晓往往只需要极少的时间。相对于农村而言, 城市居民更容易被社会舆论所困扰, 从QQ、人人网等到微博、微信, 乃至到现在的易信、来往等社会工具的流行, 更为社会舆论的传播构建了一个理想的平台。如何在这纷繁复杂的舆论里坚持自我, 正确做出选择更是当代市民所面临的一大难题。

当跌倒的老人向周围呼救时, 不可能没有人想去上前帮助他, 可是又有几个敢于去上前搀扶?即使没有这些因素, 周围的人都不去做的事情, 你一个人去做, 是想成名?还是另有所图?如果遇到这样的事情, 悲剧往往只是发生在市民为各种理由、舆论所困惑的间隙。作为普通市民, 在城市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 我们完全可以独立自主地做出选择, 凭自己的良心做事, 各种舆论又如何?各种事件又如何?每个市民都能坚持正确的选择对我们的个人的生活, 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的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试想跌倒的老人恰恰是你自己的亲人呢?我们社会主义大家庭里, 每个人何尝不是我们的亲人啊!

3. 加强邻里沟通构建和谐关系。

生活在一个屋檐下, 生活总会有各种各样的交集, 我们如果用房门将自己和邻里隔开的话, 那不仅仅隔开的是距离, 更是人内心的感情。作为社会化的人类, 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点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如果我们连这点属性都抛弃的话, 那我们与那些动物又有什么区别呢?

作为社区居委会, 完全可以利用大家的空余时间组织一些利于社区居民交流的活动, 一来丰富居民生活, 二来增强居民间感情。一个社区搞好了可以和别的社区联合, 更扩大的居民的交际范围, 更利于人与人之间感情的培养, 更宜于扼杀淡薄的人际关系。试问如果在城市生活中, 看到了自己认识的人, 或是关系较好的人遇到了困难, 那样我们还会袖手旁观吗?那样我们还会感慨社会道德滑坡吗?那样我们还用为社会舆论所困扰吗?为此我们每一个市民需要做的有很多, 但都是一些简单的事情, 甚至简单的没法再简单了。开门遇到邻居问候一下, 路上遇到熟人微笑一下, 单位遇到同事寒暄一下等等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 仅仅一个动作就可以完成这样伟大的使命, 为何我们不愿意去做呢?大家都从自己做起, 从点滴做起, 相信人际关系冷漠这一点定会得到根本的改善, 我们市民的道德素质修养定会有所提高, 我们城市的形象定当大幅度提升。

4. 强化法治建设规范行为管理。

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 法律规范很难做到具体而微, 但是如果我们连现行的法律制度都不能全面实施的话, 那法律的尊严何在?设置法律的意义何在?近几年流行的官场小说、宫斗剧这些作品的一个共同主题是权谋:谁的权术高明谁就能在社会或职场的残酷“竞争”中胜出;好人斗不过坏人, 好人只有变坏、变得比坏人更坏才能战胜坏人。这些人之所以会这么做, 并非是缺乏明辨是非好坏的能力, 恰恰是在具备这种辨别能力的情况下仍然选择作恶和犯错。在评价历史题材作品时, 最重要的标准还不仅仅是真实性标准, 而是价值观标准。不正确的价值观会导致观众把不正确的生存理念带入现实生活。笔者相信, 绝大多数观众不可能没有基本的分辨是非对错的能力, 但一些人仍然选择了以恶抗恶。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剧:明知其恶而作之, 明知其非而为之, 这将会对社会道德造成巨大腐蚀。

我们的法律制度更应该是关注民生, 以人为本。试想如果彭宇、许云鹤们得到了公允的法律维护, 那还会有跌倒老人不敢扶的事情存在吗?我们的法律的实施更应该倡导正确的价值观, 更应该倡导社会诚信, 以完善的法律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公平, 以完善的法制构建诚信、互助、和谐的社会环境, 以完善的法制来提升道德的约束效力。这些虽然是给政府部门的建议, 但是我们普通市民更应该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去维护法律的尊严, 以法律来辅助道德修养, 更以道德修养来完善“法律体制”。

参考文献

[1] .葛晨虹“.道德冷漠”及社会道德问题思考[J].苏州大学学报, 2012 (2)

[2] .汪信砚.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理想境遇的反思[J].武汉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 , 2002 (5)

[3] .郭莉, 刘汗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辨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3)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点睛之笔.人民网, 2012.11.15

3.生活中道德作文 篇三

一、道德教育的含义及《经济生活》教学中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所谓道德教育,就是指一定社会或阶级为了使人们遵循其道德准则,自觉履行相应的道德义务,对人们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施加的系统的道德影响。道德教育主要是使人对善恶的原则界限加深理解,并要求人们用一系列的道德规范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它偏重于说理,讲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耐心细致,潜移默化。它的主要任务不仅是使人们懂得善恶、是非、荣辱,更重要的是使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深入人们的内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道德品质。

《经济生活》教学中的道德教育是通过学习基本的经济理论知识,了解现实经济生活中的案例,明确经济生活中人们应具备的一些基本道德修养及应遵循的道德行为规范,从而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准则。通过《经济生活》的教与学,落实正确的道德价值导向,教师应当围绕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我国公民“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引导学生清楚地认识自己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步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努力践行社会公认的市场经济道德准则。针对当前经济生活中的学业道德缺失、社会公德沦落、爱国精神不强等不良现象,通过经济生活中的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培养“纳税人”意识,培养自觉遵循市场交易原则和公平竞争、努力工作,以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观念,培养具有国际眼光和民族精神的爱国者。

二、当前《经济生活》教学中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过于功利化

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强调知识目标是必要的,因为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通过发展智力,学生就能更好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及发展知识。虽然知识很重要,但它并不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所追求的唯一目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虽然三类目标的地位都很重要,但中学思想政治课作为中学德育的主要形式,应该把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放在首位。然而,目前仍有一些中学思想政治教师没有改变“应试教育”的教育模式,仍然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学的唯一参考,仍然以成绩作为塑造心目中好学生的唯一标准,这就必然使教学目标过于功利化。

(二)教学内容中道德教育不明确

中学思想政治课承担着对中学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任,但是,教材上没有明确的道德教育内容。《经济生活》主要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学习,教材并没有列出专门的道德教育模块,所以一些中学政治教师对经济教学中哪些知识必须而且可以进行道德教育,特别是应该培养一些什么道德素养,犹如摸黑走夜路,即使认识到了课堂中应该进行道德教育,也知道要培养哪些道德观点,但往往因为种种原因而放弃道德教育。

(三)部分教师教学方法僵化滞后

虽然当前全国各地都在进行课程改革,各地的教师也在不断学习新课程观念,但是,部分中学政治教师还是采取老一套的教学方法,一张嘴巴,干巴巴地讲一些大道理,不仅没起到教育的效果,反而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排斥。一些教师不能很好地做到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践渗透道德教育,而是一味地说教,显然不能达到中学政治教学道德教育的目的。

(四)学生本身的不良道德观念

在当前这个信息技术发达的社会,各种思想都多少冲击着学生原有的观念。中学生受社会某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再加上道德教育的不当,部分学生存在一些不良的道德观念,比如自私自利、考试时弄虚作假、好逸恶劳、纪律涣散、不懂礼貌等。浮躁复杂的社会现实不能给中学生提供一个好的社会环境,侵蚀着他们原本纯洁的心灵。

三、探寻《经济生活》教学中有效的道德教育方法和途径

(一)让学生在反思经济现象中提高道德认同感

学生在对生活中经济现象的观察中,往往会自发形成一定的道德感知,如对拜金主义的反感,对假冒伪劣的憎恶等。将这些感性的道德认识上升为理性的道德信念,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经济现象作深入分析和反思,使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对經济生活中是非、好坏、善恶的正确态度和评价,切不可把一整套抽象固定的道德标准硬灌进去。如在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简单地将“穿名牌”、“贷款消费”与“艰苦奋斗”的道德要求对立起来,就难以让学生信服,甚至会引导学生说假话,削弱道德教育效果。再如面对“毒牛奶”等食品安全事件,教学中除谴责个别企业唯利是图、强调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外,可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此类事件屡禁不止的深层次原因,反思自己如果置身那样一个环境,能否坚守作为社会公民的道德底线,恪守良好的职业道德,这样就会极大地促进学生道德认识的提高和道德情感的升华。

(二)教师要在揭示经济规律中发展学生道德思维

经济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在对生活中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时,往往很难简单地用是与否、善与恶评价。在《经济生活》教学中发展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关键是使他们在道德价值多元化的现实背景下,面对经济活动中多样的道德冲突,能够理性地做出取舍和选择。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提供或设计一些包含道德两难的经济生活问题,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机会,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力,引导他们在对道德冲突的思考、比较、讨论和争辩中,将尊重经济规律和坚守道德责任结合起来,全面提高自身的思维和决策能力。例如,在汇源果汁被可口可乐全资收购的消息传出后,引发了社会上许多反对的声音。汇源与可口可乐的交易到底是正常的商业行为,还是出卖国家利益和民族品牌的背叛行为?对此问题的讨论,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经济理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还有助于使学生更加自觉地意识到现实生活的复杂性,深化学生对商业原则、道德原则的理解。

(三)让学生在参与经济生活中强化道德实践

4.生活中道德作文 篇四

帮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减轻人们的心理压力、增强人们的自信心(如通过宣泄、发挥个人创造性等),网络在改善人们和同学、朋友的关系上有积极作用。学生们认为网络给了他们方便的机会结识新人,更便捷地与老友联系,给了人们许多共同的话题

行人文、伦理、道德、法制和心理的健康教育

使他们能在浩如烟海的信息大潮中,去伪存真,自觉抵制那些庸俗、低级、劣质、反动信息的侵蚀和诱惑,从而避免种种困惑、失落与盲从。积极开展网上正面引导,主动发布健康上进的信息,开展热点、焦点问题的讨论,传递正确的思想舆论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世界的各种问题与现象,提高学生

判断信息和选择信息的能力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正确地认识评价自我、自尊自信,培养健康活泼、宽宏大度、积极进取的性格,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培养健康的意志品质,从而逐步完善人格。

净化和优化网络环境的责任,积极推进网巴行业经营管理的规范化,努力形成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

总之,网络在人们生活中占有主要的位置,家庭、学校和社会必须防患于未然,对他们实施正确的网络道德教育。通过网络道德教育,使大中小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互联网,成为网络技术的主人,让互联网活跃在我们的生活中。

2010级通信工程

张琛

5.生活中道德作文 篇五

1、不一样的你和我

教学目标:

1.知道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优点。树立自信心,积极地展示自己。

2.真诚地与他人相处,为同学的优点喝彩,愉快地称赞他人,体验多交朋友的快乐。

3.学会为他人着想,相互关爱。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的特点,意识到每个人各有不同。

2.能够认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要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想法和选择。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1.以简笔画的形式在黑板上画自己。

(主要突出自己长像特点,如:长发、大眼睛、浓眉等)并边说出或写出自己的爱好,性格特点等,特别是学生对自己最熟悉的特点。

2.学生依据画像中的人物特点猜猜他是谁。(学生自由地说出自己所想。)

3.老师公布结果:就是老师自己。

4.看了老师的自画像想不想也为自己画一张自画像呢?

二、活动一“我的自画像”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自己画一幅自画像,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自己。(如:年龄、性格、爱好、特长等)

2.学生把自己的画用隐蔽的方式交给老师,而且不署名。

3.老师将学生的画陈列在教室中,让全班同学看画猜人。

4.通过“看画猜人”的活动,你发现了什么?(可以从画的不同,同学的个性特点,爱好等方面去谈。)

5.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与兴趣爱好,正因为有了不同的你我他才有了我们多彩的生活。(揭示课题——不一样的你和我)

三、活动二“在圆上作画”

1.利用教材中的图,让学生在一个圆上作画。

(活动要求:自己完成在圆上作画任务,不能和其他同学探讨交流。)

2.学生作完画后,在班级内展示交流。

(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说自己的创意。)

3.请学生说说看了大家的画后的感想。

(引导学生从同学画的不同之处了解到人与人之间有着不同的想法,爱好等。)

4.小结:正因为我们有着不同的爱好,不同的个性才会有了如此多彩的画面;也正因为有了不一样的你我他,我们的班级才有了如此骄人的成绩,我们的生活才如此丰富多彩。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你我他各有各的特点。

2.正确地认识自己,了解爸爸妈妈眼里的我是怎样的。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发给学生一个印有圆形的纸卡,启发学生通过添画的形式,把它变成一幅美丽的图画。(比如:兔、熊猫等)

2.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使学生感受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进而明确“生活中的你我他是不一样的”。

二、“特别的我”展示会

1.通过展示交流的形式让学生说一说,“我爱……”“我会……”“我能……”。

2.通过现场表演的形式,向大家展示“特别的我”。

三、猜猜我是谁

1.请学生以“特别的我”为主题制作“征友宣传卡”。

2.集中展示“征友卡”,请其他同学猜猜“特别的我”是谁。

3.通过“征友卡”的介绍选择朋友。

(这一活动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同时也为同学之间的相互认识构建了平台,营造了氛围,同学们猜的过程,就是一个了解和认识的过程。教师一定要提示学生在“征友卡“中不得出现姓名,活动中还要辅助增加一些激励的环节,使学生更加喜闻乐见。)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你我他各有各的特点。2.正确地认识自己,了解爸爸妈妈眼里的我是怎样的。3.树立自信心,积极、勇敢地在同伴面前展示自己。

教学重点:知道生活中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你我他各有各的特点。教学过程:

一、同学眼里的我

1.请好朋友或同桌说一说他们眼中的我。2.相互指出同学的优点与不足。3.用“写一写”的方式评价他人。

二、做好朋友吧

1.互相找出对方和自己不一样的地方。2.说一说,他人的哪些地方吸引我。3.谈一谈为什么要与他做朋友。

三、爸爸妈妈眼里的我

1.在课前,让学生通过“问一问,写一写”,引导学生访问爸爸妈妈,了解爸爸妈妈眼中的自己是怎样的。2.让学生交流自己访问整理后的内容。

2、夸夸我的小伙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有主动表达的勇气和自信心,乐于与同伴交流。

2、用较流利的普通话大胆、有礼貌地向大家介绍自己最喜欢的小伙伴的 样子、性格、爱好、长处等,以表达对小伙伴的喜爱、敬佩之情。

3、学会倾听,学会欣赏,学会合作。教学重、难点

让孩子们以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叙说小伙伴的样子、爱好、性格、长处等,从而潜移默化地对孩子们进行学会尊重、学会欣赏、学会赞美的美好心态的教育。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有主动表达的勇气和自信心,乐于与同伴交流。

2、用较流利的普通话大胆、有礼貌地向大家介绍自己最喜欢的小伙伴的样子、性格、爱好、长处等,以表达对小伙伴的喜爱、敬佩之情。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导入

同学们咱们先来听一首歌曲,大家猜猜这首歌的名字叫什么?教师播放《小机灵之歌》

二、逐层深入,拓展话题

1、教师朗读《小蚱蜢学跳高》的儿歌。同学们我读的怎么样想对我说些什么?

2、同学们,想和老师一起学习这首儿歌吗?老师先一句一句的教,然后再两句两句的教。

3、儿歌展示

谁愿意到前面来为大家展示自己?把儿歌读给大家听?请三位同学展示。

这三位同学读的怎么样?谁愿意来夸夸他们?

4、谈感受

夸过别人的同学还有被别人夸过的同学,请你们谈谈自己夸人和被别人夸的心情。

5、用简单的话夸夸自己的小伙伴

你的夸奖给别人带来了快乐,你就是一个快乐小天使,咱们都来做快乐小天使,好不好?咱们共同办一份快乐小报。

老师出示快乐小报,被夸的孩子的名字会被贴入小报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有主动表达的勇气和自信心,乐于与同伴交流。

2、用较流利的普通话大胆、有礼貌地向大家介绍自己最喜欢的小伙伴的样子、性格、爱好、长处等,以表达对小伙伴的喜爱、敬佩之情。

3、学会倾听,学会欣赏,学会合作。教学过程:

一、请同学们想想你夸谁?你夸他什么?

1、展示。

2、教师范例,拓展思路。

老师也想起来我小时侯的小伙伴了,老师也想夸夸她。教师出示一个手工小狐狸。

这就是我的小伙伴教我的。老师介绍小伙伴帮助自己的故事。同学们,听了这个小故事,你想对我和我的小伙伴说些什么?

3、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表达方法,来练习夸夸自己的小伙伴。

同学们,请你也按照老师的方法来夸夸你的小伙伴,注意要把他做的事情给我们讲清楚。

4、面向全体,关注差生。

我又想起来我的另外一个小伙伴。教师介绍自己一位学习不好,可是很努力的同学。同学们,他该不该夸呀? 在你的伙伴中,那些同学有了进步,你来夸夸他。

5、走入生活,拓宽话题的范围。

教师找来一位同学,老师:你的名字应该贴在小报中,为什么呢同学们,你认为老师应该夸他什么呢?

播放该名同学的母亲夸奖女儿在家中的表现。

老师:同学们,听了她母亲对她的夸奖,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老师并让该名同学说说自己的感受。

6、面向全体,感受成功。老师:还没有被夸到的同学请你站起来,请其他的同学夸夸他。

7、老师:你还想夸夸谁?直接走到他的身边告诉他。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称赞小伙伴的长处。

2.与同学友好相处,真诚地为同学的进步喝彩。

3.尝试用多种方式与同学交朋友,体验多交朋友的快乐。

教学重点:学习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称赞小伙伴的长处。

教学过程:

一、你的优点我知道

1.发活动卡

2.让学生填写“我的小伙伴”活动卡。

3.说一说,比一比,谁是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孩子。

(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发现别人的优点,能使自己进步”的道理,从而增强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你做我的教师吧

1.说说你朋友身上的优点或吸引你的特长。

(比如踢足球、舞蹈、写字、读书等等,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同学间的了解,也使自己在学习或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感到快乐,使同学间的友情更加深厚。)

2.夸一夸。

三、我们都是好朋友(将自己的好朋友介绍给其他的同学和伙伴,就像滚雪球一样,不仅可以扩大朋友圈,拓展视野,同时为形成团结友爱、互帮互学的集体意识营造氛围。)

3、换个角度想一想

教学目标

1、学习从他人的情感和角度去判断、理解和解决问题。

2、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尝试多角度地看待和思考问题。

3、学会宽容他人、理解他人。教学重难点:认识看待事物的不同角度。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从他人的情感和角度去判断、理解和解决问题。

2、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尝试多角度地看待和思考问题。

3、学会宽容他人、理解他人。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教师课件出示几张图片:请你以最快的速度看一看,说说图片里画的是什么?

为什么看到图片,有的同学说是花瓶,有的同学说是人的侧脸呢?

看完这些图片,你受到什么启示?

2、过渡:同学们,同样一幅画,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我们看到的结果会不同。生活中也是如此,当遇到问题时,我们不妨试着换个角度去想一想,也许我们会看到事情的另一面,也许烦恼就会悄然消失了。这节课就让我们试着换个角度想一想。(板书课题)

二、活动体验,明理悟道。

小组活动一:试一试换个角度想问题

1、野外旅行:你带着5种动物一起到森林里去,它们分别是猴子、兔子、孔雀、老虎、大象。随着你的不断前进,你发现要同时带着它们变得越来越困难,情况逼迫你不得不逐一丢掉它们,最后只能留下一种动物陪你,你会如何抉择?

请同学说自己的想法,及理由。(站在你的角度想,有道理,尊重你的意见。)

2、教师过渡:同样的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得出的结果也会不一样。我们在座的三十多名同学个个都活泼可爱,招人喜欢,但同时我们又都是有思维,有见解的独立人,由于有时我们对同一事情的想法、感受不同,同学之间难免会发生冲突,那么怎样设法避免和解决冲突呢?你看,这就来了三位好朋友。

3、教师出示课件动画

4、她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大家说一说:三个好朋友为什么会产生矛盾?你能帮她们想一个解决矛盾的好办法吗?现在就让我们试着让她们都换个角度想一想,看看结果会怎样? 同学们,你们都能试着换个角度想问题,令大家皆大欢喜,老师感到非常高兴。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遇到与别人想法不一致的时候,这是非常正常的情况。我们凡事要适当地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尊重别人,了解别人的内心感受,这就是换位思考。

小组活动二

了解人的情绪

换个角度想问题,我们要学会了解人的情绪。不同的情绪给我们带来不同的心情和感受。

1、出示故事:有个老婆婆,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晒盐,小儿子卖伞。每当下雨的时候,老婆婆愁啊愁啊,愁大儿子晒不了盐。每当天晴的时候,老婆婆还是愁啊愁啊,愁小儿子卖不了伞。老婆婆整天愁眉苦脸的。快想想办法,怎样能让老奶奶快乐起来呢?

同学们,你们找到快乐的方法了吗?人生的喜怒哀乐也可以因为角度不同而有所不同。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就看你怎么去对待它。换个角度看问题,往往能海阔天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从他人的情感和角度去判断、理解和解决问题。

2、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尝试多角度地看待和思考问题。

3、学会宽容他人、理解他人。教学过程:

一、小组活动:他什么生气?

1、(演示课件)课间时,李勇坐在座位上,皱着眉头,拄着腮帮,闷闷不乐。丁丁说:你们知道吗?李勇的妈妈下岗了。小强说:真的?他爸爸病休在家,这回可惨了。

教师引导:假若你是李勇,听到同学们的议论,你心里会有什么感觉?

2、(教师演示课件)丁丁走到李勇的面前说:李勇,没关系,我家有钱,以后你需要钱说一声,我给你。李勇却说:谁要你的钱!丁丁很纳闷:我好心帮他,他为什么生气?

教师引导:当自己的心情不好,或是遇到麻烦时,自己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

3、假如老师就是李勇,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来关心我、宽慰我,而且让我愉快地接受?

谢谢同学们的关心和宽慰,相信在大家的帮助下,我们家一定会度过难关的。

4、教师小结:小组活动四:体验别人的感受

(1)(小品表演)她叫琪琪,她为什么伤心地哭了呢?原来同学们值日,打扫教室,冬冬的脏水不小心弄脏了琪琪的新裙子,琪琪又生气,又伤心,冬冬连声说对不起。

(2)教师诱导:就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琪琪这样做好不好?冬冬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同桌之间讨论讨论。

(3)教师:冬冬很难过,如果是你,遇到这样的事,你怎样做更好,才不会让东东伤心呢?谁来演一演?

教师小结:同学之间一旦遇到不愉快的事或有了矛盾时,我们都要为了对方想一想,学会宽容别人。(板书:宽容别人)

二、迁移拓展,知行统一。

过渡:同学们以前都有过被别人冤枉或被别人误会的时候,你感到很委屈,有没有这样的事?说一说。

生活中这样的是很多,如果每个同学遇事都能换个角度想一想,我们就能得到大家更多的喜爱,拥有更多的朋友。(板书:朋友更多)能够换个角度想问题,这也是一个人的修养。

三、总结激励,升华情感。

同学们,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让我们一起带着包容的胸怀,去换个角度宽容别人、理解别人、欣赏别人,那么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更加快乐,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心去感受受挫时的心理体验,明白与人交往时要体谅别人的心情。

2.学会真诚地为自己的错误向别人道歉。

3.能正确对待不如意、不开心的事,树立健康、积极的心态与别人交往。教学过程:

一、活动体验,情感生成。

1、我们会被别人无心伤害,却也会在无意之中伤害别人。这时就需要我们勇敢地说声对不起。

2、老师送你们一首小诗

孩子们,人无完人,老师昨天就犯了一个错误,无意间伤害了一个人。昨天我们开运动会,一个叫任天野的小朋友在比赛快开始的时候才急急忙忙赶来,我一急就严厉地批评了他。可是比赛结束后,别的小朋友告诉我,他生病了,刚挂完盐水就赶来参加比赛了,他想为班级争光。多好的孩子!我想当时他的心里一定很委屈。所以老师给他写了一张真情卡,向他道歉。

【范例】

孩子们,仔细想想,你是否也在无意间伤害了别人,如果有趁现在写下我们的心里话,让这张友情卡重新搭起我们友谊的桥梁,把我们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请小朋友取出真情卡】

如果你曾经嘲笑或伤害过别人,就请通过书信的方式写在真情卡上,告诉他自己的心情,求取他的原谅?

1、学生在音乐声中写真情卡

2、交流,送真情卡

如果被你伤害过的朋友就在班上的话,就在音乐声中把你的友情卡送给他,握个手,把你的友谊和歉意带给他。音乐结束就回自己位置做好,好吗?

3、小朋友不但学会了体谅别人,而且落实到了行动上,老师真为你感到高兴。所以,我要送你们一首歌。播放歌曲“对不起,没关系”。

4、小朋友们,相聚是一种缘份,相知是一种友谊,让我们抛开一切不快,真诚相待,成为一辈子的好朋友。

4、做个诚实的好孩子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初步懂得分辨是非,懂得做人要诚实的道理。

2、学会用诚实的行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让学生敢于承认错误,不说谎话,愿意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懂得诚实的重要性,使学生养成“诚实”的好品质,教育学生愿意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初步懂得分辨是非,懂得做人要诚实的道理。

2、学会用诚实的行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让学生敢于承认错误,不说谎话,愿意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教学过程:

活动一:动画导入,揭示课题

1.坐的真好呀!为了奖励大家,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动画片《狼来了》。

2.学生自由发言,你想对故事中的小牧童说什么呢?

3.对,我们要诚实,不说谎话,要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板书课题)

活动二:听故事,看小品,明道理.1.课前老师让你们了解有关诚实的故事.发现身边诚实的故事,你们准备好了吗?

2.请学生讲课前收集的有关诚实的故事。

3.请学生讲一讲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诚实小故事。

4.同学们的故事真是栩栩如生,生动有趣。此时,我们有几个演员也按捺不住自己兴奋的心情,看,他们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精彩的节目呢?

5.学生表演小品《不是我丢的》。

6.同学们,皮诺曹为什么会长长长的鼻子呢?不诚实带来了什么样的结果呢?(板书:说谎话 害处大 害自己 害大家)

7.此时,你想对皮诺曹说什么呢?(他错在哪里?如果认错,我们能不能原谅他?)

8.知错就改,就是个诚实的孩子,并且是好孩子,(板书:知错就改好孩子)9.生活中,我们有的小朋友犯了错误怕老师批评。就说了谎话,这样下去,慢慢就养成了不诚实、爱撒谎的坏习惯,我们要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有了错误能大胆承认,就是诚实勇敢的表现、你们知道今后该怎么做了吗?(板书:从小要说老实话,诚实孩子人人爱)

活动

三、联系实际,行为内化

1.同学们这节课表现的真棒,现在就让大家轻松一下,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题目叫做“诚实擂台”

2.游戏大致流程。

说一说(20分)

(1)电视太好看了,我忘了做作业,老师开始检查了,我该怎么办?

(2)在学校里和同学打架老师让带张条子给家长,我应该怎么做?

(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汇报,教师和学生评分,两位记分员分别在黑板上记分。)

议一议:(20分)

他们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1)晓红捡到一支自己一直很想买的铅笔,她想留下自己用。

(2)考卷上的100分多神气,在讲评时发现老师少批了一道题,我就不用告诉老师了,反正他又不知道。

抢答题:(20分)

(1)别人有好玩的玩具我偷偷的拿走了,还没有人看见,这样做对吗?

(2)考试时,有个字不会写,我想翻书看,这样做对吗?

教师小结评分,同学们打节奏,为暂时落后的组加油!

3.总结竞赛结果,给优胜组颁发“奖杯”,并鼓励没有得奖的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明辨是非,做了错事勇于承认和改正。

2、学习自己和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3、知道诚实不说谎的重要性,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播放故事《小花猫脸红了》,师问:说说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2.师小结揭题:诚实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品质,从小要说实话,做了错事勇于承担错误,不说谎,做诚实的孩子。

二、主题探究:诚实守信现场会

活动一:实话实说聊天室

1.师:如果犯了错,你会主动承认吗?为什么? 2.学生分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教师总结:在日常生活中,人难免会犯错误。犯了错误不要紧,关键要主动承认,知错就改,做个诚实的好孩子。

活动二:纠错聊天室

1、班里有很多学生,有时遇到一些事情,不知怎么办,请帮他们出出主意。(出示PPT)遇到下面的情况,你应该怎样做?

(1)同学们在一起踢球,小明不小心把球踢到邻居张阿姨家的窗户上。

(2)小红向小方借了一本书,不小心把书撕破了。

(3)你考试拿了100分,可是发现有一道题错了,你怎么做?

活动三:诚实的法官----辨一辨(课件展示)

1、小军起床起晚了,他骗老师说是妈妈的汽车路上坏了。

2、东东在走廊上和同学追跑,被值日教师看到后谎称是另一个班的学生。

3、京京没做作业,谎称忘记带了。

小结引导:要做个诚实的孩子。

活动四:我是诚实的好孩子

小组说一说,评一评,推荐出诚实的孩子上台,向大家说说自己的诚实故事。

三、升华与收获

1.我们班有这么多诚实的好孩子,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和自豪。老师想送给大家三句话:当诚实人,说诚实话,做诚实事。(课件出示并板书)

2.做诚实人,会拥有朋友,拥有友谊;说诚实话,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和原谅;做诚实事,会使自己更快乐、更健康,成长的更快。

四、延伸指导行为 1.出示儿歌:说谎话,害处大,害自己,害大家,从小要说老实话,诚实孩子人人夸。

2.教师总结:诚实是美德,是品质,让我们从小就养成诚实的好习惯,做一个快乐、诚实的好孩子。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明辨是非,做了错事勇于承认和改正。

2、学习自己和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3、知道诚实不说谎的重要性,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咱们一起听一听吧。(播放《好孩子要诚实》,听完歌曲谈感受)

二、主题探究活动

活动一:诚实故事会

1.播放视频《第三十一个蛋》。

2.看完视频,学生谈观点。

3.诚实故事会。指导学生把自己搜集的故事在小组内讲一讲、选出优秀的代表在班上讲。

活动二:诚实表彰会

分享身边的诚实事例并召开一个“诚实表彰会”。找找你身边诚实的事例,将课前老师发给你的诚实奖励卡发给你的诚实小榜样。

活动三:诚实心愿卡

1.读警句,明事理。(课件出示)

当老实人,做老实事,说老实话。----毛泽东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3.挑选一句写在“诚实心愿卡”上,回家贴在书桌的醒目位置,激励自己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三、总结收获,感悟提升

1.总结收获 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收获。2.感悟提升(辨析)

(1)一次语文考试,小明考得不理想,他模仿父母的笔迹签了字。

(2)小琪晚上贪玩,作业没做完。第二天啊告诉老师,作业做完了没带。

(3)小海的试卷发下来后发现自己的总分多算了5分,马上告诉老师并请老师把分数改过来。

四、拓展延伸,指导生活

1.读《诚信拍手歌》(配乐起立齐读)

• 你拍一,我拍一,诚实守信记心里。

• 你拍二,我拍二,表里如一要照办。

• 你拍三,我拍三,犯了错误敢承担。

• 你拍四,我拍四,做事言行要一致。

• 你拍五,我拍五,说到做到来比武。

• 你拍六,我拍六,言而有信不能丢。

• 你拍七,我拍七,诚恳待人我第一。

• 你拍八,我拍八,拾金不昧人人夸。

• 你拍九,我拍九,诚实守信要长久。

• 你拍十,我拍十,诚实守信要做实。

6.生活中道德作文 篇六

一、选择题

1.现实生活中,集体对个人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集体作用的是 A.集体有助于我们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 B.集体有助于我们学习他人的经验 C.集体能使我们走向人生的巅峰 D.集体有助于我们扩大视野,获得成长

2.一位中学生说从农村中学来到城市中学,将近一年的寄宿生活大大提高了我的生活自理能力。与同学,们在一起,我感到快乐。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A.集体生活能提高学习成绩 B.农村学校没有城市学校水平高 C.集体生活有助于个人成长 D.人在城市会比在农村发展得更快

3.神舟11号与天宫二号对接后,10月21日,宇航员景海鹏说:“这次是我第三次上天,已经两次进入‘天宫’.此时此刻,我和陈冬在天宫二号非常想念大家。我想对航天员大队的战友们说,十八年以来,我们同在一个桌上吃饭,同在一间教室上课,同在一个球场打球。十八年来,我们一起工作,一起生活,一起训练,一起追求梦想,我们亲如一家。我知道今天大队的战友们都在为我们站岗、加油、值班,向大队的全体战友敬礼!”这表明

①个人只有依靠集体才有无穷的力量

②集体需要每个成员贡献智慧、发挥特长 ③任何个人的影响都是微不足道的④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容易把集体主义和小团体主义混淆起来。对于小团体主义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小团体主义就是扩大了的个人主义

②为了班集体的利益而损坏学校利益的行为,是小团体主义的表现 ③小团体主义是集体主义的表现之一

④小团体主义与集体主义只有形式上的区别,没有本质的不同 ⑤小团体主义的实质就是将局部的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⑤

5.随着中考脚步的临近,班主任号召全班同学在中考复习中互相结对子,发挥“1+1>2”的效应,不让一个同学掉队。发挥“1+1>2”的效应,要求全班同学 ①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②团结协作,互助前进

③对自己负责,善于张扬自己的个性 ④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知识虽然是崇高的,但只有把它奉献给自己的祖国,它才有真正的价值。”这说明 ①祖国利益高于一切

②知识的价值在于造福人民 ③爱国者可以不要知识

④拥有知识与爱国是对立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7.下列选项中,能够正确体现在集体中发展个性的有 ①甲同学加入了学校的文学社,写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②乙同学加强训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通过了校足球队的选拔 ③丙同学喜欢玩网络游戏,他邀请其他同学与他一同去网吧 ④丁同学性格活泼,他在同学们的提醒下不断改正课上爱溜号的毛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苏霍姆林斯基说:“个人是否完满,是由个人跟周围世界的交往与联系是否完满决定的。”这句话表明

①在集体生活中有利于发展自己的个性,不断认识和完善自我 ②我们要有集体荣誉感

③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不同造成每个人的个性不同 ④个性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个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团结友爱,是这个集体的作为;乐于助人、有求必应是这个集体的精神。有时,我觉得我好幸福,因为这个集体给了我力量,给了我勇气,给了我自信。这表明

①集体生活成就我 ②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 ③在集体中可以不承担任何责任 ④集体生活需要我们扮演不同角色,承担不同责任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0.如图所示,我们每个人有的感性,有的理性;有的内向,有的外向。这说明了 ①我们每个人的个性特点不同 ②人与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③要包容他人的不同,学习其优点 ④参加共同活动,不利于个性不断丰富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迟到,罚!上课打瞌睡,罚!不按时就寝,罚!……某中学的很多班级都对违纪学生进行罚款。比如,哪个同学迟到、上课讲闲话、打瞌睡或晚上不按时就寝,被政教处老师抓到,他所在的班级就要被扣分。落实到违纪学生头上,班上则要罚这个学生10元至50元不等。这种情况在该校已存在多年,校方称,这是一些班主任或学生定的“土政策”。据此完成11-12题。11.对于这种班规,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有利于保障个人利益 B.学生都乐于积极维护 C.不利于建设和谐班集体 D.有利于坚持集体主义 12.如果你的班级也有类似的班规,你会

①理解集体要求的合理性 ②要求班主任完全采纳自己的建议 ③向班委会提出积极的改进建议 ④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建议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二、简答题

13.七年级(1)班学习氛围很好。口语优异的英语课代表每天为同学们用英语讲一个小故事;酷爱文学的语文课代表为同学们精心选取“每日一句”;思品课代表则每日为同学们准时播报“每日要闻”……这些活动不仅极大地培养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同学们学到了为人处事的道理。在学校最近开展的班级评比中,该班以明显优势赢得了“优秀班级”的称号。(1)这段材料体现了该班什么特点?

(2)进入中学以后,我们都有了自己新的班集体。说一说,我们该如何创造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呢?

14.中学生小磊是个活泼聪明的小伙子,可他有个毛病:遇事容易着急。一天,他的同桌一不小心把一滴墨水洒在了他的白上衣上。一看到自己刚换上的白上衣被染黑了一小片,小磊的火“腾”地冒了上来,气愤之中朝着同桌就是一拳。事后在老师的批评下,小磊认识到了自己的不对,他也很讨厌自己的这种个性特点。

(1)你是怎样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的?

(2)面对人与人之间个性的不同,我们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3)在集体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发展自己的个性?

15.某校创建特色班级激励学生成长。特色标志有:班名:“棒棒堂”;班训:“团结进取,永争第一”;班规:“课前准备不能少,铃声响后静息好”;班级口号:“我们的班级最好,我们的班级最棒,我们的班级顶呱呱”;班级誓言:“创最好的班级,做最好的自己”。这样的班级你喜欢吗?为什么?

三、分析说明题

16.材料一 2016年11月18日13时59分,“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景海鹏、陈冬身体状态良好,“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十一号”飞船于10月17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随后与“天宫二号”对接形成组合体,2名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进行了为期30天的驻留,在轨飞行期间,完成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有超过万人的科学家、科技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载人飞船的研制与发射工作,他们相互合作,服从指挥,一丝不苟,确保了整个工程万无一失,圆满成功。

材料二 有一个班集体学习氛围很好。口语优异的英语课代表每天为同学们用英语讲一个小故事;酷爱文学的语文课代表为同学们精心选取“每日一句”;数学特好的数学课代表为同学们精心准备“每日一题”;道德与法治课代表则每天准时为同学们播报“每日要闻”……这些活动不仅极大地培养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同学们学到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在期末班级评比中,该班以明显优势赢得了“优秀班级”称号。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材料一中画线部分包含的道理。

(2)材料二体现了该班什么特点?

(3)依据材料二,关心集体,是每一个人的责任。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集体的和声更美?

参考答案

1-12 CCADB,ABDBB,CD 13.(1)这个班级有集体凝聚力,每个同学都有较强的 集体荣誉感,班级具有向心力和归属感。(2)树立共同目标。建立一个良好班集体,是我们的共同目标。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增强集体荣誉感.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14.(1)每个人的个性特点不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我们发展和完善个性的“明镜”,也是集体生活中重要的学习资源。

(2)包容他人的不同,学习他人的优点,有助于我们完善个性。

(3)①包容他人的不同,学习他人的优点,完善自己的个性;②作为集体的一员,我们要积极参与共同活动,把握机遇,自主发展,使自己的个性不断丰富。15.喜欢。走进这样的班级就走进了一个新的“家”。在这里,我们积极与同学交往,团结互助,友善待人,让纯洁的友谊伴我们快乐同行;这样的班集体是我们成长的乐园。16.(1)①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②美好集体是善于合作的。在美好集体中,我们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充分发展各自的能力。③集体的建设需要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需要每个人从实际情况出发,各尽其能,发挥所长。(2)美好集体是善于合作的

7.论名牌消费与道德生活 篇七

品牌, 其定义也是众说纷纭。根据美国市场营销协会 (AMA) 的定义, 品牌是一个“名称、专用名词、标记、标志, 或设计, 或是将上述综合, 用于识别一个销售商或销售群体的商

语动作而无歌舞以演故事, 据此延伸, 真戏剧会不会也有另外一个含义?是不是较之于戏剧发展更加成熟的一种合言语动作而无歌舞以演故事的形式呢?或者是不是类同于西方的戏剧形态?

此处可考虑王国维早年的学术及研究重点是“西学”, 且其对“西洋名剧”也有着较高的认识:“以言语 (对话) 、动作而演故事。”故而当他由“西学”转而“国学”, 并将研究重点放在中国传统戏曲上时, 他在对传统戏曲进行定义过程中, 不免会同西欧戏剧相比较, 目的在于通过比较给出中国传统戏曲一个更为精准的定义。在考证过程中, 王国维确实发现了在我国传统戏剧发展过程中实际上也出现了这种只合言语动作而无歌舞以演故事的艺术形态, 并将这种具备西欧戏剧因子, 用言语而无歌舞以演故事的形态也定位为“真戏剧”。只不过在我国戏剧的发展过程中, 这样的艺术形式最终并没有独立成型, 而是在发展过程中汇入了传统戏曲的发展洪流中, 故而王国维所期望的具有西欧戏剧因子的戏剧形态, 也即“真戏剧”并未最终出现, 反是“真戏曲”大行其道, 所以王国维将真戏剧同真戏曲相混同使用也未为不可。

总得来说, 这四个概念, 外延最广的应该是戏剧, 其涵盖了国内国外, 自古至今的所有的表演艺术形态, 也即包括戏曲, 真戏剧, 真戏曲。同时它又狭义地包括唐宋时代的滑稽戏, 以与唐宋时代歌曲戏及戏曲相区别。真戏剧既包括真戏曲又含有诸如西方戏剧形态但是在我国戏剧的独立发展过程中并未形成的艺术样式。而真戏曲的含义可谓最为狭小, 专指已经成熟的戏剧形态, 如元杂剧, 南戏。如图:

品与服务, 并且使它们与其竞争者的商品和服务区分开来。”2当品牌成长为名牌后, 名牌就成了消费者的放心的选择, 是企业为了拓展市场获得更大利润和长期发展而塑造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是消费文化下价值的新载体。

一、名牌价值是道德生活的组成部分

名牌虽然只是企业及其产品或服务在其历时性中由其自身良好的品质、企业信誉和消费者的认可及信赖共同铸造的某个企业或是产品、服务的带有标签性质的、附着于物质上的非物质价值, 就其使用价值而言并不具有道德意义, 可是, 在消费中, 名牌本身的形成过程却是人类道德实践的产物。具体来讲,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 企业及其产品或是服务自身良好的品质是企业在经营过

程中具有道德并实践道德的结果, 这个结果就是其企业及其相关的产品或是服务从单纯的品牌成为名牌。虽然品牌注册最初的、最基本的目的是为了标识和区别, 但是, 品牌的价值效应才是企业家和消费者最关注的, 也只有具有了较大的价值效应, 品牌的优势才最终显现出来。这个价值优势, 就是企业的道德实践的结果。1994年的时候, 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已经是359.50亿美元, 这个价值就是其品牌所内涵的产品的稳定和可信赖的品质、消费者对企业文化的信赖、公众对其经营的认可共同构成的。没有道德实践中的诚信、社会责任等理念, 其品牌价值是不可能超越产品本身的。所以, 从品牌到名牌, 就是一个道德实践的结果。

2. 品牌与名牌的本质区别不在于其使用价值而在于其消费价值。

一个品牌最初是为了消费者某种需求而出现的, 而名牌则在某种程度上被赋予了更多的价值。在消费文化语境下, 消费者选择某种品牌来消费是立足于品牌所内涵的产品 (服务) 质量、信誉和附加价值的, 这个附加价值体现的是消费过程中消费者借助于消费品所能展示、代表、标榜自身的某种价值, 比如地位、品

这样的概念区分, 可以说同王国维受到的西方文学及哲学艺术思潮影响有莫大的关系。接西学考察本民族的文学艺术样式, 总不免会拿西方的概念定义对本民族的文学艺术样式进行比较分析, 然而在比较分析的过程中, 王国维并没有全盘西化, 将西方的观点理论强行套在本民族的文学艺术样式头上, 而是对其进行详细的区分, 力求在将中国传统戏剧同西方戏剧进行比较对照的基础上提出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戏剧定义, 那么这个定义就是:“必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一故事, 而后戏剧之意义始全。故真戏剧必与戏曲相表里。”⒀

注释:

⑴⑶王国维:《戏曲考原》, 《王国维戏曲论文集》,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4年版, P163

⑵王国维:《宋元戏曲考》, 《王国维戏曲论文集》,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4年版, P29

⑷⑸王国维:《宋元戏曲考》, 《王国维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4年版, P8

味、修养、审美趋向、情趣等。也就是说, 消费价值就包含了产品或是服务本身功能以内的品质和其延展性的功能。

3. 名牌的消费价值本质上就是企业及其产品或是服务的道德实践价值。

没有人认为一家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企业是名牌, 没有人选择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商品来标榜自己的社会地位。之所以名牌具有很高的消费价值, 原因就在于, 名牌是企业秉持着道德实践的理念来塑造的消费品。这不仅仅是企业自身发展所必须的选择, 而且也是消费文化下消费者的期待。

二、作为道德生活的消费活动与名牌消费

消费, 是商品经济时代最具能量的词汇, 在实践领域, 它是现代社会进步的重要助推力之一。“凯恩斯节俭悖论”3就认为节俭会造成经济萧条和失业的增加, 刺激消费、扩大需求则是繁荣经济的最佳选择。虽然凯恩斯的理论遭受很多置疑, 但是, 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 那就是当前社会, 刺激消费在经济危机或者经济不景气的实际情况下, 被很多国家政府看做是化解危机的良策。2008年延续至今的金融危机, 中国政府就是通过刺激国内消费, 通过大力投资基础建设来缓解危机的, 并且, 事实上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起码我国的GDP就未受到严重的冲击。而相比之下, 一些内需不强的国家, 则在这次危机中遭受重创。所以, 消费, 已经不仅仅是个人满足生理需求的生命活动, 也是道德实践活动。

1. 从经典的经济学理论来看, 消费是社会经济运行中最重要的一环。

从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 (John Hicks) 和汉森 (A.Hansen) 的IS-LM模型4可以看出, 消费 (或储蓄) 、投资、货币需求、货币供给这四者, 消费是最初的动因, 没有消费, 就没有投资, 也就没有货币需求及其供给。消费作为维持这个社会经济运行的基本因素, 其规模、价值趋向、开发程度等消费水平的参数决定着社会总需求的变化, 这个变化, 实际上也是现代国家立足于改善民生的基点, 或者说, 现代国家改善民生就是提高国民的消费水平, 而这个提高, 是从就业和福利入手, 提高国民的购买力, 以此来提高消费水平的。

2. 消费是人类自身生理需求的基础, 是人类生存繁衍的前提。

人的道德实践, 首先是立足于人成为人这个基本前提的。康德明确提出, 人不但要为自然立法, 更重要的是, 人要为自己立法, 人是目的而不仅仅是工具为我们提供了消费是正当行为的理据。符合实际情况的消费是必须的。而消费, 也从另一个层面说明, 社会财富的积累、文化的进步, 只有在消费的情况下才具有实际意义和道德意义。

3. 消费是人类社会存续的前提。

从刀耕火种到机器生产, 人类社会及其文明的进程都是围绕着消费展开的, 甚至可以说, 人类社会的文化史就是人类社会的消费史。从物质到精神, 都是消费的对象, 没有消费, 一切都失去了根本意义。消费促进了人类自身身体和智力的发展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 它促进了社会建构的实现。没有社会建构, 人类文明只能是偶然的生命火花, 只有在社会制度的出现, 一切文明的火花才被集中而成为社会发展的灿烂火焰。试想, 没有消费, 就不会有交换, 就不会有因交换而产生的社会交往, 也就不会有游戏规则, 就不会有社会制度及其衍生物。所以, 从这个意义上讲, 消费是人类社会能够存续的基础。而历史也证明, 正是消费, 促使了人类社会的文明从深度和广度上都不断拓展, 从而奠定了当下社会复杂的系统性的基础。

综上, 消费作为一项与人类与生俱来的活动, 就具有了道德意义, 因为, 它既促使人的自我完善, 从生理到精神都是最重要的源始推动力, 这项活动自身, 其道德内涵就不言而喻。

对于在消费文化下的名牌消费活动, 作为人类道德活动之重要内容, 它构建了消费文化重要的价值之维, 其价值实现是以人类的道德生活拓展为前提的。

消费, 作为一项人类活动, 它与其他任何人类活动一样, 都具有其两面性。从经济学上讲, 消费在适度范围内, 合符同期的法律法规和自然资源对消费的基本要求, 则是正常的消费。反之, 我们可以称之为过度消费或是不健康消费。从伦理上看, 消费必需是在满足个体当前的生理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基本前提, 但不能侵犯别人的利益。比如消费的公正问题, 就必须做相应的论证和规定。

相应地, 名牌作为消费社会最重要的消费价值取向, 人们对它的消费, 本身也是道德活动的一个内容。对与名牌消费的实现及其意义, 则更有其深刻的内涵。

三、名牌消费的伦理内涵

名牌消费之所以具有深刻的伦理内涵, 原因在于其作为人类道德生活的一个向度, 展现的是人类在生存实践中对自我及其文化价值观念的变化和认同。名牌消费产生于消费时代, 是这个时代消费的一个重要特征, 其在消费中如此重要地位的获得, 在于人类消费领域的不断拓展, 不仅仅是从消费的物品类别上, 更是从消费的文化价值上不断地拓展其空间和深度。这个拓展带有分化传统、剥离群体、标榜个性等特征, 其意义以超越消费本身而带有人自身存在价值重新认定的意味。

1. 名牌消费是消费符号化的必然产物

消费文化的符号化, 就是消费者在选择消费品时, 不仅仅是因为其物理功能, 更重要的是消费品的附加价值, 比如能给消费者带来身份、地位等象征意义。西方学者将这种效果叫做“夸示性消费”。夸示性消费就是借用消费以炫耀自己的身份、地位和财富, 以便引起他人的羡慕。“要提高消费者的美誉, 就必须进行非必须品的消费。要追求名望, 就必须浪费。除非与衣食无着的赤贫者相比, 否则, 徒有生活必需品的消费是带不来荣誉的。”5这种消费发展到现在, 已经成为大众生活的一个普遍的景观, 而名牌, 则正是在满足夸示性消费的前提下被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培育成长起来的。

2. 名牌消费也具有普适性的伦理价值

众所周知, 名牌是企业长期的品牌管理的结果, 是消费者长期消费及使用中对其产生信赖、支持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 名牌战略既是企业赖以在日益严峻的竞争中获得生存空间的有效策略, 也是消费者在消费选择上具有依赖性的表现, 这两个因素共同促进了名牌的产生和发展。于是, 追问名牌的产生的条件, 最核心的还是该品牌在质量、性能、服务等与消费者消费愿望中的善的因素的高度契合并保持长久的稳定性, 这才是名牌在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呼唤中被最终确立起来的原因。从这个层面来讲, 名牌消费其实是消费改产品的道德价值, 即名牌代表的诚信、真诚、服务等具有普适性的伦理价值。

3. 名牌消费构建健康的消费文化

消费文化, 争议最多的在于消费构成了浪费。消费文化中也充斥着浪费的气息。名牌消费则是在弘扬诚信经营、良性竞争和对客户负责的企业精神, 也促使消费者相信质量、信誉、服务和美誉度是选择产品的标准。这对于整个消费文化而言, 无疑具有重要的建设作用。消费价值观在这种经营理念和消费理念的共同促进之下, 对于繁荣市场、促进消费文化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重视名牌消费的伦理价值, 从道德生活的视角去观测名牌消费的实质及其对消费文化繁荣和健康的积极意义, 是正视名牌消费, 理性消费所必须, 也是经济伦理学视域下对消费文化应有的重视多要求的。

注释

1.黄平.活方式与消费文化.天涯.2003:6.

2.凯文·莱恩·凯勒著, 李乃和等译.战略品牌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牛国良.西方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28-230.4.黄亚钧.宏观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28.

5.罗刚、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2.

参考文献

[1].黄平.活方式与消费文化.天涯.2003:6.

[2].凯文·莱恩·凯勒著, 李乃和等译.战略品牌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9:4.

[3].牛国良.西方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28-230.

[4].黄亚钧.宏观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28.

8.各致良知以重建道德生活 篇八

两岁女孩小悦悦被一辆面包车撞倒、碾轧,接下来的几分钟,还有呼吸的小悦悦孤零零地躺在路边。18个路人先后经过,都当没有看见这一幕。就在此期间,小悦悦又被一辆货车碾轧,她在血泊中痛苦地抽搐。

最后,一位拾荒阿姨陈贤妹经过,将小悦悦搬离街心,高声叫喊,惊动了小悦悦的妈妈,小悦悦才得到救助。今天,小悦悦正在死亡线上挣扎,而这个社会的道德溃散与由此导致的人情冷漠,再度引发人们的焦虑与热议。而这样的焦虑、议论,恐怕也正是一场道德觉醒的开端。甚至于本次事件中的冷漠路人,也并非没有向善的希望。

路人的冷漠确实令人震惊。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为什么,孟子论证说:“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看到一个不懂事的幼儿爬向水井口,所有人的心灵都会被触动,产生一种最为深切的担忧,而本能地伸手去拉他一把。是的,孟子和整个儒家传统都相信,不愿眼看自己的同类走向死亡,这就是人的本能。人类社会正是靠着这种恻隐之心而得以存续的。所以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而且,“恻隐之心,仁之端也”。这种恻隐之心,就是人性善的证明。

有人通过观看录像注意到,除第一人若无其事绕着走开外,其他人显然注意到了发生的事情。第三个人可能目击了全过程,一度想绕另走一条路,因看到第一人过去,也才继续走过去。小悦悦被第二次碾压后,路过的三轮车主、摩托车主显然都注意到了,因而减速注视,但又离开。还有一位妇女带着女儿经过,女儿可能想走近观察,被母亲拉开。另一名年轻女子拉着一名女童走过小悦悦身旁,二人盯着小悦悦看了许久,最终仍悄然走过。

也就是说,在这些路人中,怵惕恻隐之心在发挥作用。大多数人注意到了小悦悦的惨状,并且其心灵都受到触动,尤其是两位妇女与女童的反应最为强烈。虽然他们最终选择了悄然离开,但他们的心灵不可能不遭受折磨。记者后来寻访到那位年轻女子,她用几个形容词形容自己的心情:“后悔、同情、心痛、内疚”。

事件发生后,有人在微博上开通一项民意投票:“如果你是佛山女童遭车碾事件的目击者,你会怎么做”,已有数万网友投票,其中14%的人选择了“抱起孩子,赶紧救治”,接近80% 的网友选择了“先拨打120或110求助”。这就是人心未死的证据。而只要人心未死,中国人就完全可以走出道德沦丧与人情冷漠的黑暗。

对于当代中国人的道德沦丧、人情冷漠,人们已有非常深切的感受,而每发生一次类似事件,人们也会寻找原因。受到过去二十年来盛行的经济学、法学思维方式的影响,学者、媒体普遍倾向于将道德沦丧、人情冷漠的责任归咎于不合理的制度。他们推论说,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人们不能享有人格尊严和充分权利,相应地,公民的责任感也就比较微弱。南京法院对彭宇案的审判结果,也对助人为乐、扶老携幼的传统美德,造成很大负面影响。

这样的解释当然是有道理的。当下中国各个领域的制度,确有诸多不合理之处,从而不利于人们的道德感之养成与扩展。为此,当然需要呼吁制度变革。但是,制度又如何变革呢?制度难道不是依靠人来变革的么?更为重要的是,即便制度有诸多不合理之处,难道我们就不生活了?就不做人了?

因此,面对当下严重的道德沦丧与人情冷漠,呼吁、推动制度变革当然是十分重要的,但同等甚至更为重要的是道德觉醒,社会重建。后者之所以重要,乃是因为后者更为简捷易行。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就是良心。人皆可以面向自有的良知,护持、扩展这样的恻隐之心。这就是王阳明所说的“致良知”。由此,个人的气质就会发生变化,多一些善,对他人多一些同情。善是可以传染的,你善待他人,他人也会善待你。人们相互善待,冷漠就会退缩,社会秩序就会好转。不管制度环境如何,我们至少可以生活在一个温良的人际关系中。

上一篇:叙述考场作文范文下一篇:微信平台平台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