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考察调研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心得(精选4篇)
1.习总书记考察调研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心得 篇一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服务中心时强调,“基层公共服务关键看实效。”
总书记口中的“看实效”,“看”的是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实效,“看”的是党员干部执行落实的实效,“看”的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实效。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党员干部更应当把“看实效”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努力创造非凡的业绩。
要“看”理论武装的“实效”。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原原本本汲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先进理论中集聚的思想智慧。要坚持经常学、深入学、全面学,通过创新学习方式、丰富学习内容、加强沟通交流等途径,与时俱进强化理论武装。要坚持学思践悟、融会贯通、知行合一,实实在在践行科学理论中凝聚的处事办法,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要“看”担当作为的“实效”。邓小平同志说过:“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广大党员干部要敢于担当作为,始终做到大事敢冲、难事敢当、遇事敢办,绝不推拖绕躲、绝不推诿扯皮,特别是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实现在即的关键时刻,更要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敢上九天揽明月”的壮志,时刻挺身而出、敢为人先。要乐于担当作为,不怕苦、不怕累,不言苦、不言累,爱岗敬业、踏实做事,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状态,随时“浑身上下都有使不完的劲儿”。要善于担当作为,注重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不断练就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本领,不断提升应对复杂局面、处理纷繁问题、解决棘手难题的能力,努力创造更多更好、更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要“看”转变作风的“实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树为民服务宗旨,解决好群众关心关切的操心事、烦心事,扎实办一批贴心事、体己事,矢志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奋斗。要始终坚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牢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切实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到群众中、先进地听实话、摸实情,在实践中、探索中出实招、见实效,切实做到既不“闭门造车”,更不“坐井观天”。要始终常怀律己之心,不向名誉伸手、不向利益伸手、不向物质伸手,清正廉洁、务实廉明,时时刻刻管好自己、管好家人、管好身边人,模范践行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本色。
“看实效”,是我们为民服务、干事创业的唯一遵循。愿所有党员干部有思想、有担当、有形象,不断创造出实实在在的成绩,永远经得起实践的“看”、人民的“看”、历史的“看”。
2.习总书记考察调研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心得 篇二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考察调研。在“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总书记指出,“半条被子”的故事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情怀和为民本质。今天,我们更要坚定道路自信,兑现党的誓言和诺言,同人民群众风雨同舟、血肉相连、命运与共,继续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半条被子”讲述了 3 名女红军借宿在村民徐解秀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徐解秀的故事。徐解秀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半条被子”的温暖,是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和衷共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本色,是共产党人把以人民为中心融入精神血脉,化为自觉行动的言行一致。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更应读懂“半条被子”背后“人民”二字的分量,感悟赤诚的为民情怀,为民服务的“温度”,“心”系人民、“师”从人民、“身”入人民,当好人民群众的服务员。
“心”系人民,有为民的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延川县梁家河村插队的七年间,他与父老乡亲打成一片,融为一体,为群众修沼气池、打淤地坝、建铁业社,心里装着群众,一心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培育了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铸造了他不变的“初心”。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无论身在何处、身处何位,都要始终恪守为民之责,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群众答不答应、满不满意作为衡量标准,站在群众的立场想问题、找对策,在实践中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师”从人民,学为民的方法。毛泽东同志指出,“要在人民群众那里学得知识,制定政策,然后再去教育人民群众,所以要当先生,就要先当学生。”长征精神、抗战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无一不是人民群众创造精神的智慧结晶。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敢于做群众的学生,乐于向群众学,向基层实践学,广泛听取群众各方意见,把民情民意收集上来,把民忧民盼汇集起来,汲取群众的智慧力量,运用群众的实践经验来推动工作、解决难题。要化简单粗暴为和风细雨,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与群众打交道,坚持问需于民、问政于民,把加强顶层设计与问计于民统一起
来,通过征集人民群众的金点子、好建议,确保各项决策部署符合人民所思所盼,顺应人民意愿。
“身”入人民,办为民的实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扛起为民服务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以习总书记为标杆,多深入基层一线、多到群众身边,体察民意,体恤民情,把群众的问题困难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把解决好群众关心关注的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问题作为出发点,言出必行,用实干、苦干、能干办成、办好群众的事。
篇二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湖南考察,首站就来到了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中国历史,是民族的瑰宝也是家国情怀的传承。1934 年 11 月,红军长征途中,3 名女红军借宿沙洲村徐解秀家。临走时,她们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她家留下。徐解秀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为民本色,百年不改;初心使命,始终不变。“半条被子”温暖的不只是沙洲,还温暖着整个中国,短短“半条被子”承载了党员对人民的无私奉献,连载了党员对人民的不改初心,记载了党员和人民群众的鱼水之情。
“半条被子”是质朴无悔、恪守无私奉献的初衷。从当年接过红军“半条被子”,到如今整村脱贫走上“幸福路子”,沙洲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映照出我们党近百年来不变的初心,无不彰显了党和人民紧密联系的本质。不论何时何地,只要人民需要,党就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只要人民群众需要,党就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只要人民群众需要,党就和人民紧紧相依。“半条被子”是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的初心所致,是共产党人践行一切为了人民的宗旨而为,更是我们这代人
要一如既往、贯穿始终的历史传承和初心使命,始终践行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让“半条被子”的质朴无悔、无私奉献的初衷流传开来,让“半条被子”里的初心使命源远流长。
“半条被子”是砥砺初心、坚守为民服务的本色。在“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半条被子的故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本色,当年红军在缺吃少穿、生死攸关的时候,还想着老百姓的冷暖,真是一枝一叶总关情!现在看来,半条被子虽然微不足道,在那时却弥足珍贵,亦如雪中送炭之情、壮士断腕之义。“半条被子”是革命先辈用实际行动锻造的初心使命,是把一切为了人民的初心使命践行其中,是坚定每一个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是鼓舞每一个共产党员奋斗不止的铮铮志向,是用初心本色镌刻的长征历程,把一道道初心印记烙在历史的丰碑之上,扎根在人民群众的心灵深处。用那份“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初心贯穿始终;用那份“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本色不改初衷;用那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坚毅注入其中,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镌刻了为民本色的不朽丰碑。
“半条被子”是记录真情、永葆鱼水之情的情怀。“心
3.习总书记考察调研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心得 篇三
善转型,强经济,长远谋划探路径。无论是山西曾凭借晋煤“点亮全国一半灯”,还是东三省曾凭借重工业发展成为我们国家进入现代化的“领头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业态的更新,各地都曾面临发展困境。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考察时强调,“在转型发展上,山西既要有紧迫感,更要有长远战略谋划,要久久为功,正确的东西就要坚持下去,不要反复、不要折腾。山西如果能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对全国同类型的省份也有借鉴意义。”由此可见,经济发展需要转型升级、需要多元支撑、需要结构优化,要找准突破口,选好着力点,放长眼光,改革创新,勇于“破题”。要珍惜人才,出台“给力”的政策,打造“优渥”的发展环境,把人留住、把才用上并为我所用。要坚持“做实做强做优”,久久为功,各地相互学习,借鉴经验,坚定不移弘扬“右玉精神”,尊重科学,百折不挠,创造出可复制、能成功、够长远的发展路径。
善治理,美环境,久久为功现盛景。从“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长江到当好“生态卫士”的秦岭,再到“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的汾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言犹在耳,“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深入人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振聋发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决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只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就一定能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的路子是正确的,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之路是必然选择也是有效途径。在山西,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要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持续用力,再现“锦绣太原城”的盛景。在全国,各地要坚持以绿色发展为“笔”,以久久为功之韧劲为“墨”,勾勒出美丽中国之盛景。
善硬仗,兴乡村,千方百计保增收。这次山西考察,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最先调研的是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时提出两个“最”:最关心的事情是,乡亲们脱贫后,“如何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确保乡亲们持续增收致富”;最重要的政绩是“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脱贫攻坚战艰苦卓绝,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返贫风险大,在“啃硬骨头”的同时,建立防止返贫人口监测制度,保持扶贫政策的连续性,让扶贫政策“软着陆”,推动产业扶贫,带动贫困就业。正所谓“乐业才能安居”,脱贫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从“小木耳,大产业”到“忘忧花开分外香,黄花铺就致富路”,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发展产业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变“输血”到“造血”的有效途径,更是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
4.习总书记考察调研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心得 篇四
2020 年 4 月份,总书记来陕西考察工作,了解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脱贫攻坚、复工复产等情况,就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进行调研。看望慰问了干部群众,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陕西人民的厚爱和牵挂,对干部的关怀和嘱托,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明确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劲动力。进一步增强政治定力,进一步坚定信心决心,进一步激发昂扬斗志,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牢记嘱托,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作为一名在 xx 工作的新时代的青年,同时也是一名基层的团干部,当我观看了总书记来陕考察的视频后,在总书记亲切、温和的语言和关怀中,我深切感受到了总书记的亲民、爱民,以及对我们当代青年给予的希望。这既是对老一辈知识分子为了中华民族和西部发展所做贡献的充分肯定,同时也是对我们新时代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具体要求,不断深化共青团改革,引领青年学子们做爱国奉献的排头兵。使我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鼓舞,从而汲取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青,是绿色,是生命的颜色,春,是季节,是成长的季节,青春是生命的绿色,是阳光下那片灿烂的笑容。我们在这个靓丽的季节,在 xx 中追寻着自我、释放着自己青春的能量。我们同样的有的是一腔沸腾的热血,对党、对人民的赤胆忠心;我们同样靠的是一身凛然的正气,对 xx 事业、对职责的无限忠诚。xx的风雨使我们变得强壮,挫折会使我们变得坚强。xx 成熟的思想和高尚的品质,来自于 xx 风雨的洗礼和生活的磨砺。
【习总书记考察调研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心得】推荐阅读: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心得2210-26
习总书记对广东工作重要批示精神心得体会07-31
小学教师学习“习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的心得体会范文11-15
总书记教师节讲话精神学习心得08-27
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心得体会06-23
学习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的心得与感想07-15
习书记讲话精神问答100题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