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专科学校

2024-06-11

高等专科学校(共13篇)

1.高等专科学校 篇一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专业】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招生网站-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分数线

三、录取规则:

1、严格执行教育部及有关省、市和自治区的招生政策、规定,按照德、智、体全面发展要求,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基本原则择优录取。

2、外语语种要求:英语类专业限招收英语语种考生,其他各专业外语语种不限。

3、男女比例:所有专业不限男女比例。

4、身体健康要求:按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5、对进档考生,根据专业志愿先后顺序、考试成绩的高低及考生综合情况择优录取。

6、考生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若服从专业调剂,根据考生成绩从高到低调剂到其他专业,若不服从专业调剂,则作退档处理。

7、加试科目:普通类商务英语、旅游英语两专业要求进行口语加试;普通类其它专业无任何加试和相关科目成绩特殊要求。

8、加分政策:学校执行有关省、市和自治区招考委制定的有关加分或降分投档政策,对具有体育和艺术特长的考生,按有关文件规定择优录取。

9、艺体专业录取:四川省考生,专业、文化成绩上线后按综合成绩投档,省外的考生,按当地考试院(或招办)规定执行。

10、录取结果公布:通过有关省市考试院(招办)及我校招生信息网查询录取结果。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重点专业: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全景地图: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历年分数线: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报考指南: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招生计划: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人气校友: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2.高等专科学校 篇二

校长:黄祖春

http://www.cqyygz.com

联系电话:023-86262002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汉渝路173号

邮编:400030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占地579亩,在重庆大学城新校区450亩,规划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学校现有专任教师421名,博士、硕士学位教师36人,副教授级以上职称教师150人。实验、实训用户18957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3320.74万元。综合实验室38个,校内产学研综合实训基地3个,校外实习基地125个。

建校以来为社会培养了近十万名大、中专医药卫生专业人才。曾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重庆市职业技术教育先进集体、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重庆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殊荣。现为“重庆市农村卫生人员培训中心”、“重庆卫生局卫生人才培训基地”,“重庆市出国卫生人员培训基地”。

学校开设有临床医学、护理、助产、药学、医学检验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药物制剂技术、生物制药技术、卫生检验检疫技术、康复治疗技术等专业。

3.高等专科学校实施学分制探究 篇三

关键词:学分制;高等专科学校;实施

学分制是一种在选科制基础上产生的,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情况的教学管理制度。它的思想起源于德国,却正式建立于美国。19世纪初,德国新人文主义思想家洪堡提出的关于大学新概念的基本原则:大学是教学和研究的实体,派生出“教学与科研结合”、“大学自治”以及“教与学的自由”(即学术自由)等教育理念。这些思想传入美国,冲击了美国传统的教育观念,美国部分高校先后实行了一定程度的课程选修。19世纪60年代,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开始空前的发展,社会剧增的经济、科技人才需求极大地推动了美国的课程改革。1869年哈佛开始坚持不懈地建立、改善并推广选科制。20世纪初,为了合理有效的计算学生所修课程的学习量和衡量学生毕业及取得学位的学业标准,产生了一种新的度量单位——学分,用以表示每门课程的学习量。这种以学分计算学习量的方法和选科制相结合,就产生了学分制。对学分制的追根溯源,让我们更深层次的理解学分制的内涵,即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实现“使受教育者在个性发展基础上全面发展”。

在我国,1917年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率先在北大实行学分制。1952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学习苏联办学经验,改学分制为学年制。1978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变,对专门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方毅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报告中提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要实行学分制”,由此我国高校掀起了学分制改革的热潮。据调查,到2002年我国已有57%的本科院校实行了学分制,截至2003年6月,全国已有79%以上的高校已经或正在实施学分制。

对学分制的历史考察不难看出,学分制的发生与发展都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经济体制决定的社会需求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类型的选择,也决定了教学制度的价值取向。这正是教育的外部规律:“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的体现。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经济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三产业比重剧增,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显多样性和多变性,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培养社会适应性强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即“全面发展的人” 。尊重高等教育个性化,兼顾各种“成才需求”的学分制,给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教育规律的内、外部规律的共同作用,使得学分制成为高校教学管理的最佳选择之一。

学分制在我国高校中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推广,并在此过程中日趋成熟。而专科学校,据了解,实施学分制的还不是很多。而且,多为简单移植本科院校的学分制模式,忽视本、专科学校内在的差异性,导致学分制的实施举步维艰,对提高教学质量也收效甚微。因此,根据专科学校的特点,有价值、有创造性地探索高等专科学校的学分制管理模式,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由于历年来关于学分制的研究对学分制与学年制的比较、学分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学分制的必要性、意义和模式、学分制实施的基本步骤等本、专科共通的学分制的基本问题都已经达成了基本一致的结论,本文在此不多作赘述。下面仅对专科学校学分制的组织与实施中的几个需要强调的重要问题,结合本校实施学分制的实践经验。做一些具体的探讨。

一、转变观念,正确把握学分制的内涵

为什么学分制在我国推广了将近20年之久,在本科院校普遍采用,甚至普通教育阶段也积极尝试,但是在高等专科学校却仍得不到大力发展,少许实行的,成效也不理想。以福建省为例,据笔者电话调查,2007年具有招生资格的46所专科院校,实行学分制的仅有9所,且多为近两年才开始试行。笔者认为主要还是观念问题。要转变观念,首先要深刻地理解学分制的内涵、实质。蔡元培以选科制代替年级制,不只是为了使学生能于“专精之余,旁及种种有关系之学理”,而且是作为实现个性自由发展的具体措施。他说:“年级制之流弊,使锐进者无可见长,而留级者因数科课程之不及格需全部复习,毫无兴趣。”从教学法的角度阐释了学分制的内涵: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实现“使受教育者在个性发展基础上全面发展”。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自己个性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和生长点。”本、专科学生同属一个年龄层次,其心理特征中对个性发展的需求并无大异,只是其掌握的知识基础、学习技能较本科生较为薄弱一些,社会对这一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侧重点有所不同。因此,要根据社会的需求,针对专科学生的特点,把着眼点放到学生的个性差异上来,使其在个性发展基础上全面发展。学分制改革绝不能单纯为改革而改革,没有意识到实行学分制是教育指导思想和教育哲学中的深层次问题,没有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改革,只能是“瞎子摸象”,最多也只能是“形似而神不似”,不可能有卓有成效的学分制。

其次,要清楚的认识到专科学校实施学分制与本科院校实施学分制有很大的差别,纠正一些错误的观念。如,思想麻痹,认为学分制在我国已经实施了这么久,管理手段也已经相当成熟,可以直接照搬过来,不需要再组织研究;更有甚者,简单地认为实施学分制最主要的是教务管理手段上的转变,只要解决学生选修带来的一系列管理技术上的难题就可以了。这些观念不清导致的思想上的不重视,最终都会给学分制的实施带来很大的阻碍,最终使学分制流于形式。因此,首先要转变观念,从思想上重视起来,组织一批具有高等教育管理理论和教学管理经验的教师,组成学分制实施的研究和领导小组,进行深入的探究探索,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以指导学分制的稳步实施。切不可在毫无准备或准备不充分的条件下仓促实施,最终只能导致与期望目标相悖的结果。另外,实施学分制是一个全校性的转变,还要有必要对全校教师,特别是参与制定教学计划的教研组成员,进行培训,深刻理解内涵,全校的教师群策群力,全体动员起来发挥集体智慧,使学分制的实施工作真正做到位,做到好。又如,对学分制的认识浅薄,认为只要让学生选课就是学分制,只要选课越多就是学分制实行的越有成效,盲目追求选修课的数量。殊不知,对于不同的院校,层次、培养目标、学科门类、经费、师资等等各方面的条件各不相同,学分制的自由度也应有所差别,应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到学分制与本校校情最佳的结合点。再如,一些教学管理部门的实际工作者在改革创新面前的惰性和对学年制简单易行的管理工作的留恋,这对学分制的推行与完善又增设了一道障碍。这些错误的观念,都需要通过对学分制内涵的正确认识予以纠正。

二、建立学分制改革系统

学分制的英文表述为“Credit System”,其中“System”即“系统”或“体系”。辩证唯物主义把“系统”的概念阐述为:“当我们深思熟虑的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的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学分制涉及学校教学系统的各个层面,学分制的教育思想、人才培养模式、管理体制以及教学环节等各方面相互关联、牵制,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因此,我们考察学分制也要采取一种相互联系的、动态的系统的方法,高等专科学校尤是如此。一方面,从教学系统内部来看,实施学分制对学校内部条件的要求较高。如学分制的教学计划的最大特点是可选择性与灵活性,这就要求课程组织要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系统性。而高等专科学校其知识结构、学校规模、经费来源、师资力量 及地理环境等客观条件相对薄弱,因此,要探索符合专科教育和自身特色的学分制模式,任务更为艰巨。另一方面,高等专科学校由于学习年限较短,“输入——培养——输出”的人才流动更为频繁;又由于高等专科学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需要不断地根据社会外部环境需求的变化而更加灵敏的调节自身的教学系统,因此,相对社会外部系统而言,高等专科学校的学分制是一个更为开放的子系统。所以,高等专科学校对学分制的构建更要有一个系统的结构与设计蓝图,从零开始不断逐步探索,才可以在不断变化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下,保证学分制顺利实施和不断完善。在具体操作上,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要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实施机构和研究课题组,开展调研、制定全面的实施方案(包括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协调各教学管理部门工作,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实时监控实施学分制的进程,根据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及时积极地采取适应性的措施。

三、建立适应专科教育的灵活的教学计划

高等教育在性质、任务上的基本特点:“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标。”反映在教学计划上,要求教学内容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处理好学科系统性与专业针对性的关系。本科和专科学校由于其层次结构、培养目标的差异,对学科系统性与专业针对性的侧重点不同。专科学校培养的是适应社会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自然在“专”和“通”之间更侧重其专业性技能的培养。但是,绝对不能片面强调专业性,“只专不通”。因为,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知识面宽,能够融会贯通的运用多种学科知识的人才更具有社会适应性。学分制教学计划的灵活性正适应了这种需求。制定适应专科教育的教学计划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制定教学计划时要在调研的基础上,一方面要增设若干专业限修课组,把比专业基础课较深较专的课程和一些先进的科学理论和前沿的科学技术容扩进来,把专业口径加宽,横向拓展学科知识,着重发展学生的智能;另一方面,任意选修课开设各学科各门类的科学文化知识课程,可以让学生根据其专长或兴趣爱好选修,以开阔思想,增强社会适应性。这是专科学校制定教学计划的主要指导思想。

其次,要注意不同的学科、不同的专业之间实行选修的程度不能整齐划一。“学科领域的知识技能与社会所需的专门的知识技能之间的对应性越强,学习该学科领域知识技能时进行那个选择的必要性就越小。”“专业转移的跨度(即在学校所学专业的知识、技能可适用于实际、专门工作的范围)越大,学生进行课程选择的必要性也越大、反之则越小。”高职类专业较师范类专业在总体上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对应性很强,专业跨度较小,学生选课的程度自然要小一些。这样才能保证高职类专业有足够的实验实训,以精通专业技能;师范类专业注重基础教育、素质的培养。同样,在高职类专业之间、师范类专业之间,不同学科的专业其选修的程度也应更具学科的性质加以区别。

再次,要注意的,就是要调整好课程结构的问题。增设专业限修课组和任意选修课,不能冲击专业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和公共必修课。专业口径拓宽,涉猎更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目的是要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趋合理。而不能顾此失彼,简单的删砍或盲目的浓缩基础课和公共课,以达到在规定的教学时数内,把内容挤塞进去的目的。因此,要注意调整好课程结构,根据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观点,贯彻“少而精”的教学原则。例如,我校对思想政治公共课程进行改革,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三门课程内容的继承、联系性,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仍旧保质保量独立开设,对《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两门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在概览其思想体系的基础上着重讲授著作中创新的重要思想精华,并由原先讲授这两门课的资深教师分别讲授两个部分,并对这门可增加一个课时、一个学分,以保证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这样,在不影响教学质量的前提下,缩短了课时,使教学计划更具灵活性。

另外,制定教学计划围绕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合理的分配教学时数等等问题都是教学计划制定过程中要注意的。

四、强调在学分制下教师的主导作用

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从其生理特征上看,中枢神经、大脑皮质发育基本成熟,具有从事复杂的高度的抽象的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如果给与良好的培养、训练可以充分有效的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反之就可能压抑他们的智力、能力的发展。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知识基础较为薄弱,在较短的学习年限内,既要系统地掌握一门基本技能,又要有效的发展智能,这就需要高等专科学校有计划地采取有效的方法来进行的培养。学分制正适应这种需要。但学分制对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尊重个性发展的选修制度,而这个阶段的学生的科学基础不够深广,对专业知识结构缺乏全面了解,社会经验也不够丰富,对待问题往往会带有主观片面性,如果让他们完全自主地选修课程,难免会带有随意性和盲目性,兴趣过广、过窄、过偏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因此,专科学校实施学分制越要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特别是在选修课的问题上,要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下进行。针对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多数实行学分制的专科学校都建立了导师制。导师制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但是实际的效果如何呢?多数学校的导师制也都是流于形式。关键在于导师制对导师的要求是相当高的。导师有的职责,要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结构等,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选课,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设计并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向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咨询、指导和帮助。可以说,除了教学计划基本保证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以外,导师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多数专科学校由于自身师资水平的限制,多以班主任、辅导员兼任导师。我校也是如此,因此这一本该起到相当大的作用的举措却收效甚微。因此,高等专科学校要克服困难,除了尽可能地聘请一些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有较强责任心的教师担任导师以外,对岗位针对性强的高职类专业,还可以创造条件,聘请部分企业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担任导师。这对高等专科学校学生的技能、素质发展多有裨益。

参考文献:

[1] 潘懋元主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1984.

[2] 潘懋元.高等教育学讲座[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 郑若玲.学分制研究的新视角[D].厦门:厦门大学,1996.

[4] 葛道凯,李志宏.适应形势发展,推进教学管理创新[J].北京:中国高等教育,2002.(8).

[5] 葛道凯,李志宏.适应形势发展推进高校学分制建设[J].北京:中国高等教育,2003.(8).

4.高等专科学校 篇四

【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专业】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招生网站-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分

数线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有关政策的规定,更好地贯彻教育部“阳光工程”的要求,规范招生工作,确保招生工作顺利进行,特制定本章程。第二条 学校名称: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文名称:Hunan College for Preschool Education.第三条 办学类型:国家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院校。第四条 专业设置: 学校设有初等教育、学前教育、英语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语文教育、旅游管理、现代教育技术8个专科专业,面向全国11个省招生。第五条 办学层次:专科。(国标代码:14468,省内院校代码:4703)第六条 办学地址: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人民路2666号。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其职责第七条 学校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招生工作的副校长和纪委书记任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招生工作,研究制定学校招生工作实施细则,领导、监督招生工作的具体实施,协调处理招生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第八条 招生就业处是学校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负责协调处理学校的日常招生工作事务,其主要职责是:

1、贯彻执行教育部及有关省(市、自治区)招生主管部门制定的招生工作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执行学校有关招生规定和实施办法。

2、制定本校招生章程和招生方案。

3、开展招生宣传工作。

4、根据国家核准的招生计划及有关规定,编制学校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录取考生,并负责协调和处理本校录取工作中的相关问题。

5、完成教育部、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教育考试院及其它有关省(市、自治区)招生部门安排的有关招生方面的工作。

6、协助教务处、学生处等有关部门对录取的新生进行复查。

7、上报有关招生数据。

8、做好招生工作总结。第三章 招生条件第九条 按照国家教育部最新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通知》和省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招生工作通知》的规定执行。第四章 招生计划第十条 招生就业处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办学条件、生源情况、学科发展和社会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对人才的需求等因素,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招生计划,经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和校长审定后,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第十一条 招生就业处根据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招生计划,编制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经校长办公会研究,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备案。第十二条 招生就业处将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生源计划按要求及时寄送有关省(市、自治区)普通高校招生办公室,并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公布。

第五章 录取规则第十三条 依据国家教育部最新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通知》要求,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择优录取。第十四条 招生对象:参加高考的应、往届高中毕业生。学校执行湖南省关于应、往届生的招生政策。艺术类各招生专业成绩认可省专业联考成绩,无其他限制。第十五条 外语语种:英语教育专业要求应试外语语种为英语。第十六条 执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师范教育类考生要求身体健康,五官端正,四肢健全,无残疾,男生身高在1.60米以上,女生身高在1.50米以上。第十七条 执行湖南省考试院有关录取规则,学校依据省教育考试院确定的录取分数线进行录取。第十八条 学校按志愿先后、分数高低依次录取。第十九条 专业安排按考生志愿先后、分数高低排序。若所报专业已满,又不服从调剂的,则做退档处理。第二十条 凡报考我校艺术类专业的考生,应获得省艺术类专业联考成绩合格证。凡获得艺术类专业考试成绩合格证的考生,在符合省招生主管部门录取要求的前提下,我校按综合成绩(综合成绩=高考文化分+联考专业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并结合专业志愿择优录取。第二十一条 各专业录取不限男女比例。第二十二条 录取模式实行计算机网上远程录取。第二十三条 录取结果通过我校的招生信息网公布,并用特快专递向新生寄送录取通知书。第二十四条 学校成立由纪委书记任组长,纪检、监察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招生监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招生监察工作。第六章 招生工作纪律第二十五条 招生录取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教育部关于招生工作“六不准”的规定。第二十六条 招生录取工作人员要自觉遵守保密制度,严格保守招生工作秘密。第七章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其 他第二十七条 收费标准:各专业学费标准按物价部门审定标准执行。各项收费标准见《招生简章》或《入学须知》。第二十八条 奖助贷政策:符合相应条件的学生,可以享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资助金和校内奖学金,除此之外,学生还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和开展勤工俭学。学校建立了以奖、贷、助等方式资助贫困生完成学业的帮困工作体系。第二十九条 学生各科成绩合格即可获得学校颁发的全日制专科毕业证。学生通过有关部门考试考核合格后,可取得《普通话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教师资格证书》。第三十条 新生入校后可以同时就读我校组织的各类短线自考本科,成绩合格,毕业时可获得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第三十一条 学校专业介绍、招生计划等详细信息见招生简章、报考指南和学校网站。第三十二条 学校网址:

http://;招生就业处网址:在学校网站http://首页点击招生就业链接即可;招生办公室信箱:hnszzjb@163.com;招生咨询电话:0736-7272844。邮编:415000。第八章 附 则第三十三条 本章程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有关政策为依据。学校以往有关招生工作规定如与本章程相冲突的,则以本章程为准。本章程的解释权归学校

招生就业处。

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重点专业:

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全景地图:

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历年分数线:

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报考指南: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招生计划:

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气校友:

5.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篇五

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经教育部批准的,以师范教育为主,包括非师范教育的多学科、多层次、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校位于中原大地、黄河之滨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省会郑州。

学校拥有举办高等师范教育的学科基础和办学经验,拥有优良的办学传统和一支从事高等师范教育多年、爱岗敬业、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高等师范教育办学体系,培养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师资逾万人,为郑州市乃至河南省的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6年我校举办招收高中毕业生的三年制专科教育,开设的师范类专业有:语文教育、英语教育、数学教育、数学教育(计算机方向)、物理教育、化学教育、化学教育(科学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教育、地理教育、生物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特殊教育、体育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等十六个专业;开设非师范类专业有:汉语、新闻采编与制作、商务英语、统计实务、物业管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人力资源管理、出版与发行、旅游管理、园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音乐表演、舞蹈、装潢艺术设计等十六个专业。

6.高等专科学校 篇六

1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办学特点

1.1 办学历史不长

通过对我国大陆40所医 (药) 学高等专科学校调查发现, 除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个别学校有上百年历史外, 我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均只有几十年历史。其中, 除8所学校为解放前创建外, 其余32所学校均为建国后创办。很多学校在创办之初只是医院的一种培训班, 创办的目的是为医院培训医务人员, 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 后来发展为独立的中等专业学校, 通过多年的办学积累, 陆续升格或合并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2 专业学制较短

由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属于专科学校性质, 因而在各校制订的教学计划中, 各专业的学制大多为三年, 个别专业为二年或四年。

1.3 办学规模较小, 特色较突出

相对于本科院校来说, 专科学校规模较小, 多数学校占地面积均只有几百亩, 学生也只有几千人。近年来,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 专科学校的规模也呈扩大趋势, 个别学校占地面积已近两千亩, 在校学生近两万人。虽然专科学校的规模较小, 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特色相对于其他专科学校而言较鲜明, 其医或药的特色较突出。

1.4 资金不足, 办学条件较差

专科学校是普通高等教育中最下位的学校, 且均为地方性高校, 每年得到的办学经费较少, 因而办学条件相对较差, 办学力量较薄弱。特别是我国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部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政府每年下拨给学校的办学经费生均仅几百元, 与本科院校相差甚远。

2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理定位的重要性

2.1 明确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办学目标

办学定位是学校在综合多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为自身确定的发展方向和办学目标。科学而合理的定位是新形势下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通过合理定位使学校有一个明确的行动纲领, 有一个清晰的发展方向, 从而促进学校制订科学的发展规划, 引导学校向既定目标发展。反之, 则会使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思路混沌或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从而使学校失去办学的方向和目标。

2.2 有助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统一教职工认识, 凝聚力量, 提高办学效率

学校的发展定位是通过制订科学的发展规划来具体体现的。科学合理的定位, 有助于学校领导班子从发展战略的层面去认识和把握学校自身建设中各阶段的具体任务和目标, 有助于学校教职工凝聚力量、努力完成学校发展各阶段的任务, 从而形成上下一致、思想统一、协力齐心的格局, 高效实现既定发展目标。

2.3 是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的制胜法宝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这一形势下, 高校不仅仅面临国内同行竞争的压力, 更面临国际社会更多竞争对手的压力。为此,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必须根据自身情况, 充分发挥专科学校的优势和医学特色, 创新办学模式, 找准自己的位置, 解决好办学定位问题, 培养社会用得上的人才, 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实现学校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

3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定位中存在的问题

研究者认为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定位存在以下现象: (1) 趋同性:包括办学目标定位趋向高层次, 人才培养模式定位趋同。 (2) 传统性:受传统办学理念影响而使办学定位呈现传统色彩。 (3) 混乱性:高校定位中出现办学职能的混乱性、办学范围的模糊性[1,2]。同样, 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定位中也存在上述现象。分析我国大陆40所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定位情况发现, 与本科院校相比,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定位还存在下述一系列问题。

3.1 定位缺失

高校合理定位的基本内容包括办学目标定位、办学类型定位、办学水平定位、办学层次定位、办学特色定位等[3]。学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站在战略的高度、运用发展的眼光, 进行全面的、准确的定位。但部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定位不完整, 有的缺失办学层次的定位、有的缺失办学特色的定位等呈现定位缺失。

3.2 定位不明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其行业性质是医学, 层次是专科, 在定位中应紧紧围绕这两个特点对学校进行清晰的定位, 但有的学校定位思路不清, 给人一种学校定位模棱两可的感觉。

3.3 定位夸大

有的学校在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上脱离实际, 一味贪高求大, 学校条件只允许几千人的规模却声称要办上万人的学校;升格为专科学校没几年, 各项工作还没有完全转型到高等教育上来就确定了升本的计划。

3.4 定位无特色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以医为特色, 各校由于地域、办学条件、专业特长等方面的不同各具特色, 但有的学校在定位上没有体现这种特色, 各校定位雷同。

4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定位遵循的原则

关于高校定位的原则, 多名学者均有论述, 如系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学术性原则[4]、实事求是原则、集思广益原则、目标属性原则、突出特色原则等[3]。这些原则在宏观层面对于高校的定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但对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来说, 定位还应遵循下述原则。

4.1 办学目标定位的可行性原则

办学目标涉及学校奋斗和发展的方向, 为此学校要从自身和社会两方面来考虑, 通过客观分析、综合评价自身的条件和发展潜力, 了解本校在同类学校中的地位和优势, 依据社会的发展方向和需求确定办学目标。只有这样确定的办学目标才能行之有效、才可能实现。

4.2 服务定位的地方性原则

高等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都得到过社会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与帮助, 服务社会、服务地方是高等学校的职责之一。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往往都是地方性高校, 更有义务和责任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因此,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定位时要更多地考虑为地方医学事业服务, 所设专业更好地培养地方急需的医学人才。

4.3 培养目标定位的技能性原则

用人单位往往更重视专科学校毕业生的实用性, 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 在工作中能够熟练地进行各种专业操作。学生也只有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才能在职业竞争中显示专科生的优势, 才能化解就业的压力。因此,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应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在培养目标定位时遵循技能性原则。

4.4 培养方向定位的基层性原则

面向基层、服务基层应是专科生的服务方向和就业选择。在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 医疗机构较多、医疗条件较好, 医疗机构中人才济济, 留给专科生发挥的空间有限, 而基层社区及农村医疗条件相对较差, 缺医少药状况还有待彻底改变, 这些地方急需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医学人才, 更适合专科生发挥聪明才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只有将眼睛瞄向农村、瞄向社区, 将学生培养方向定位在基层, 才能更好地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 才能有助于学校的发展。

4.5 办学类型定位的专科性原则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属于普通高等学校的一部分, 它既不是本科院校也不是中等专业学校, 其本质是专科学校。因此, 学校在制订发展规划和实际运行中, 必须明确自己专科学校的性质, 既不贪大求高, 产生不切实际的想法, 也不能自我矮化, 降低目标。

4.6 学科或专业定位的特色性原则

一个学校的特色可以表现在多个方面, 如办学理念、办学风格、办学思路、师资情况、历史传统、学科方向等[5,6]。其中, 学科和专业特色是学校特色的核心、是学校特色的具体体现, 更是学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要面向社会,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学科和专业合理定位, 打造自己的品牌, 突出自己的特色, 只有这样, 学校才具有不可替代性, 在激烈的竞争中才具有独特的优势。

摘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的今天, 分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办学特点, 论述合理定位对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才培养及其生存发展的重要性, 指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定位中存在的问题, 阐述其定位的具体原则。

关键词: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办学特点,定位

参考文献

[1]马小辉.高等学校定位与大学生就业[J].青海社会科学, 2006 (5) :158-160.

[2]孙晓明, 孙存昌.高等学校定位的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 2009 (2) :72-74.

[3]徐玉.关于高等学校合理定位的思考[J].华章, 2011 (26) :116-117.

[4]孙玉凤.高校定位研究综述[J].高等函授学报, 2011 (7) :61-63.

[5]王骥, 陈敏.从战略目标看高等学校定位[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4 (8) :112-114.

7.高等专科学校 篇七

【关键词】高等卫生职业教育 董事会 校企合作

高校建立董事会是顺应高职教育改革深化的方向和要求,其目的在于搭建高校与社会密切联系的平台,真正拓展产、学、研合作的领域,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争取更多的办学经费,增强高校办学的活力。本文试就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建立董事会促进深度校企合作、加强专业建设等进行探讨。

1 高校董事会类型和职能

1.1领导、管理型董事会

该类高校董事会对学校的重大事务进行审议和决策,并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主要由出资人创办,办学经费也由出资人捐资。它有利于实现“政校分开”,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1.2咨询、筹资型董事会

这类高校董事会由国家部、省属高校主动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共同组成。董事会在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中起咨询和桥梁作用,并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筹措资金。

1.3校内二级董事会

此类董事会一般是由一两个企业或个人捐资兴办大学内二级学院。董事会参与学院内的专业建设、科研开发、基地建设等指导、咨询、筹资,不涉及学院的领导体制。

2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专业的属性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所举办的专业主要都在现行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医药卫生大类中,医药卫生大类专业共有四类(即:护理类、药学类、医学技术类和卫生管理类)31个专业,根据教育性质可将这些专业分为高等医学教育和高等卫生职业教育两类。在高等卫生职业教育类别中的专业,根据学科的属性又可分为临床诊疗辅助技术类、医药工程技术类和管理类。因此,医药工程技术类专业与企业和相关行业联系最为紧密,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于该类专业建立校内二级董事会最为可行,最有益于深度校企合作推进专业建设发展。

3董事会促进深度校企合作的主要作用

3.1体制保障作用

根据专业的行业特性选择对口的企业再建立董事会,它将为学校和企业紧密合作、双向参与提供稳定而有效的组织机构保证,使产学研做合作可持久发展有组织依托,从体制上保证校企合作。

3.2咨询支助作用

企业通过参加董事会直接参与学校产业管理,他们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培养规模、办学层次等重大问题上能提出的极具行业价值和市场价值的指导性意见。同时,董事会可以通过捐资、捐设备、技术入股、合作办学等多种方式筹集办学经费,充分保证了专业建设的经费需求。

3.3桥梁纽带作用

董事会的建立充分利用了企业与学校的教育资源,加强合作力度,引导学校根据本地区、本行业的需要,合作建设专业、合作培养人才、提供科研成果,对学校向企业稳定输送人才、承担企业课题、转让科技成果等提供了相应的优惠条件,是企业与学校建立紧密、持久合作关系的桥梁和纽带。

4搞好董事会工作的几点建议

4.1坚持“自愿参加、平等互利、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

“自愿参加、平等互利、资源共享、共同发展”是董事单位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落实这个原则的关键是要在董事单位之间建立多层次、多范围的合作关系。学校要为企业的生产和效益所想,热忱为企业服务;企业要为学校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所想,大力支助学校办学,通过互惠互利把产学双方牢牢地连接在一起。

4.2建立董事会机构和制度条例

要使董事会发挥卓有成效的作用,必须建立健全董事会的工作机构和运行机制。根据精简务实的原则,一般应设立秘书处、专业建设委员会等。董事会要严格照章办事,制定出专业建设规划、各种制度条例,注重发挥董事会的主动性、实效性和互动性,使董事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4.3建立交流、互通信息机制

董事会各成员单位的领导和专业人员之间要经常互通信息、交流经验、洽谈合作、增进友谊。学校要常到企业调研,了解行业前沿动向、市场需求、企业需求;企业要到学校传授经验、指导实践教学、互通各自的科技新成果和需要合作的科技项目等。

总之,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建立董事会,宜根据医药工程技术类专业特点遴选好企业成立董事会,现行先试,并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以期探索出一条成功经验后再在其他专业推广,甚至建立更高层次董事会,推动校企向紧密型持久型方向发展,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吕亮球. 美国高校董事会制度刍议[J].中国电力教育,2004(4):35—36.

[2]张勤. 浅谈董事会在产学合作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1(3):3—4.

[3]黄竹青,敖洁,刘克启. 整合董事会资源,走校企合作之路[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82—84.

8.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篇八

开展集中警示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十七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全国公安机关反腐倡廉建设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根据《公安部直属机关开展集中警示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和争创学习型党组织争当学习型党员活动相结合,经校党委研究决定,自6月20号开始一10月15号在我校开展集中警示教育活动,重点解决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党性、党风、党纪和廉洁自律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推动我校反腐倡廉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务实、创新、高效、廉洁的教学、管理队伍。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一)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终生学习理念,健立健全有效、管用的学习制度,强化日常学习,着力解决忽视学习、学习脱节,党性修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不适应形势任务要求等问题。

(二)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遵守党纪国法,清政廉洁,忠于职守,正确行使权力,始终保持职务行为的廉洁性。着力解决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贪污贿赂,生活腐化,违反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等问题。

(三)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持党性原则,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不推卸责任,不遮盖问题,不上交矛盾。着力解决不讲正气,不讲原则,不讲团结,不负责任,言行不一,投机取巧,弄虚作假,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好人主义等问题。

(四)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忠诚奉献,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着力解决党员意识和宗旨意识淡化,特权思想,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

(五)健全完善对管理人财物等重点岗位和项目审批、资金运作重要环节的监督制度,健全完善以积极防范为核心、以强化管理为手段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二、方法步骤

集中警示教育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学习阶段(6月20号一7月10号)

1.动员部署。6月中下旬,召开全校党员干部会进行动员部署。会后各党总支、支部组织讨论。

2.组织学习。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专题辅导与座谈讨论相结合,党纪条规学习与案例警示教育相结合;认真组织学习孟建柱部长、刘金国书记在全国公安机关反腐倡廉建设电视电话会议和蔡安季主任在部直属机关廉政建设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公安机关人

民警察纪律条令》等有关纪律规定文件;组织观看王瑛、盖起章先进事迹教育片;纪委书记吕萍同志结合案例给全体党员干部上一次廉政教育课。

3.案例剖析。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观看李景凤、陆山、王菲等人以身说纪说法警示教育片,深刻剖析案例,认真组织讨论。

(二)剖析排查阶段(7月10号一9月30号)

1.自查自纠(7月10号一8月10号)。每个党员干部要紧密联系个人思想、工作、生活实际,重点查找以下方面存在的问题:

(1)是否存在忽视政治理论学习,放松世界观改造,宗旨意识淡化,以及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自由人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问题;(2)是否存在纪律松弛、作风散漫、工作敷衍等问题;(3)是否存在借行政审批、提职调任、经费管理、政府采购、出国(境)培训以及招生分配、考试录用、工程建设等机会搞徇私舞弊、权钱交易、收受贿赂等问题;(4)是否存在违反规定使用车辆、车牌(包括私车套用公安或现役车牌)、证件等问题;(5)是否存在开特权车,干扰执法办案、为非法活动提供保护并收取好处等问题;(6)是否存在收受礼品礼金,接受宴请、旅游、健身等活动安排,经常出入娱乐场所,染指色情赌博,生活奢侈腐化等问题;

(7)是否存在违反安全保密规定的问题;(8)是否存在党纪政纪明令禁止的其他问题。在此基础上,撰写不少于3000字的个人自查自纠情况报告,并通过个别征求意见、谈心交流等方式修改完善。

2.民主评议(8月10号一9月10号)。各党总支、支部召开民主生活会,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要以王瑛、盖起章同志为榜样,对照检查上述八个方面问题进行剖析评议。对于查纠不认真、剖析不深刻的党员干部,责成其继续进行查纠剖析,并重新组织评议。

3.排查风险(9月10号一9月20号)。组织党员干部结合本职岗位认真梳理工作,准确概括每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及工作流程,深入查找潜在的风险,提出防控措施;以处室为单位进行全面排查,按照岗位权力性质、权限大小、风险高低进行排序,对其廉政风险做出界定。同时,认真查找在规章制度、办事程序、监督措施等方面存的缺陷和漏洞。在此基础上,各党总支、支部研究确定本单位的廉政风险点,并形成廉政风险排查报告。

4.征求意见、汇总上报(9月20号一9月30号)。各党总支、支部可通过设置意见箱、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汇总上报。各党总支、支部的廉政风险点排查报告经主管校领导审定后,于9月30号前报集中警示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纪委)。

(三)整改建制阶段(10月1号一10月15号)

1.边整边改。每个党员干部、每个单位要本着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原则,紧紧围绕查摆出来的问题,采取确实可行的措施加以整改。对于当前能够解决的问题,立即整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列出时间表,积极创造条件,逐步予以解决;

本单位无法解决的问题,研究提出整改建议,上报主管校领导或有关部门协调解决。各党总支、支部要在一定范围内通报整改情况,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2.建章立制。各党总支、支部要结合对廉政风险点的排查情况,全面梳理现有的规章制度,并进一步完善。建立建全长效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促进各项工作和队伍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三、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集中警示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简称“领导小组”),党委副书记、政委、盛清宪同志任组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吕萍、副书记路大成同志任副组长,成员:刘鹏飞、张伟、冯锋、陈春凯、徐维平、赵晓波、董放、马兴武。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路大成同志兼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设在纪委)。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开展集中警示教育活动,是贯彻落实中央和公安部党委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各项决策部署,深入推进我校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举措。各党总支、支部要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落实责任。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学习,带头剖析,带头整改,确保集中警示教育活动落到实处。

(二)把握原则,保证实效。坚持整体推进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全面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查摆问题与整改建制相结合的原则,把统一思想、深化认识贯穿始终,把查摆问题、解决问题贯穿始终,把改革创新、完善制度机制贯穿始终,真正达到集中警示教育活动的目的。

(三)加强督导,推动落实。领导小组将派员检查指导,重点了解各党总支、支部廉政风险点排查、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等情况,对行动迟缓、流于形式以及整改问题不力、群众意见较大的相关单位要做出书面检查,并限期整改。

9.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篇九

选 编

2009年11月

第一部分 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总结

1、在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校党委书记 李向国

2、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关于开展转变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的总结

3、人事处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总结

4、科研设备处关于“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总结

5、图书馆开展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总结

6、中文系党总支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总结报告

7、数理系党总支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成果报告

8、信息技术系转变思想教育观念大讨论活动总结

9、外语系教育观念大讨论总结

(一)10、外语系解放思想大讨论总结

(二)11、学前教育系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概述

12、音乐舞蹈系开展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总结

13、美术系开展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总结

14、美术系继续深入进行“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总结

15、转变思想观念、推动体育系发展——体育系教育思想大讨论总结

16、体育系关于开展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的实施汇报

17、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促进琼台科学发展——政管系转变思想大讨论活动总结

18、转变观念 迎接评估 促进发展——政管系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 活动总结

第二部分 论文选编

一、学校办学目标、办学思路、办学定位

1、师专办学应坚持什么理念——关于琼台师专有别于中师与本科高师的办学思考„„„„„„„„„„„„„政治与公共管理管系 谢彦波()

2、试论我校办学定位„„„„„„„„„„„„„„„图书馆 林郁()

3、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促进学校发展„„„„„„„„„„„信息技术系 计算机应用教研室()

4、转变教育观念 实践科学发展„„„„政治与公共管理管系 符永()

5、关于教育思想观念的理性思考„„„„„„„„„„图书馆 周娜()

6、教育大讨论心得„„„„„„„„„„„„„„„外语系 潘王佳()

7、教育思想大讨论的心得体会„„„„„„„„学前教育系 林海川()

8、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体会„„„„„„„„„„„中文系 夏爱元()

9、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之认识„„„„„„„„„„数理系 冼若兴()

10、推进学校科学发展,建设合格师专学校„„„„美术系 姚振学()

11、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美术系 叶彩虹()

12、教育思想观大讨论„„„„„„„„„„„„„美术系 吴晨珠()

13、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质量观„„„„„„„„„„美术系 王珂()

二、专业设置与教师队伍建设

1、多渠道拓展发展的新途径

推动我校稳步科学发展 ――“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的体会和认识„„„„„„„„„„„„中文系 龙文希()

2、践行科学发展观

创办特色体育系„„„„„„„„体育系 云颖()

3、对琼台师专若干问题的思考与探索——写在2008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前夕„„„„„„„„„„„„„„„„„„„„中文系 李志成()

4、转型升格中的琼台师专应对的问题及其政策选择„中文系 李志成()

5、再论琼台师专若干问题及政策选择 —— 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心得„„„„„„„„„„„„„„„„„„„„„„中文系 李志成()

6、加强教风学风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数理系 冯昌潮()

7、“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讨论总结„„„„„„„„„„„数理系 会计电算化教研室 李婉琼()

8、发展非师教育 顺应社会所需„„„„„„„„„外语系 杨海燕()

9、学习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心得体会„„„„„„„„中文系 林虹()

10、解放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美术系 刘倩()

10、教育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美术系 叶琦()

11、思想观念来自于上层的引导和自身的归纳„„„美术系 王义辉()

12、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美术系 王珊珊()

13、教育思想大讨论心得„„„„„„„„„„„„美术系 吴正芸()

14、解放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美术系 徐劼()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教学思考与实践„„„„美术系 王开继()

2、我校各专业的发展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继续教育部()

3、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大讨论体会„学前教育系 练雪青()

4、对于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培养和教学建设的认识„外语系 孔燕()

5、教育思想大讨论: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探讨„„„„中文系 吴彦()

6、新形势下如何培养合格的大学生„信息技术系 教育技术教研室()

7、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求发展„„„„„„„„„„外语系 叶晓兰()

8、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之我见„„„„„„„„„美术系 周冬蕾()

9、师范专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策„„„„„学前教育系 邓虹婵()

10、教育思想大讨论学习心得„„„„„„„„„„外语系 冯俏瑜()

11、教育思想大讨论学习心得„„„„„„„„„„外语系 陈小红()

12、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进行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外语系 陈晶晶()

13、学习“积极推进学校科学发展,建设合格师范专科学校”感想„„„„ „„„„„美术系 郑 峰()

14、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美术系 张斌华()

15、浅谈大学教育的特质„„„„„„„„„„„„美术系 郑旭红()

四、学校办学特色

1、坚持科学发展观 做好海南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继续教育部

陈霞()

2、关于如何做好“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并举”这一问题的几点思考„„„„„„„„„„„„„„信息技术系 计算机网络教研室()

3、谈谈师专音乐教育中的“师范性”与“专业性”„„音乐舞蹈系()

4、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育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数理系 许丽建()

5、建设合格师范专科学校,推动就业是关键——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体会„„„„„„„„„„„„„„„„„„„学前教育系

顾丽梅()6浅谈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能力及培养对策„„„„„„„„„ „„„„学前教育系 庄旖()

7、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的讨论„„„„„„„„„外语系 陈晓龙()

五、现代大学管理制度

1、后勤社会化改革后美术系学生管教矛盾的解决对策„„美术系 郑传鹏

2、后勤服务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后勤处

3、及时贯彻执行领导决定是做好单位工作的前提„„„„数理系 秦奋人

4、“教师教育与非教师教育并举”下的图书馆建设„„„„„„„图书馆

5、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树立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学前教育系 唐燕

6、浅析与高校新校区相匹配的多元化后勤管理模式„„„后勤处 李诗飞

7、规范制度 民主管理 共迎评建„„„„„„„„学前教育系

罗丽丹

8、图书馆在大学教育思想中的作用„„„„„„„„„„图书馆 林志益

六、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改革

1、关注理论学习突出能力培养——培养适应新课改需要之实践能力的探讨„„„„„„„„„„„„„„„„„„„„„„„„数理系 李长毅

2、试论我校毕业生的质量标准及对课程设置的要求„„„政管系 戴彩虹

3、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的课堂教学应如何有别于中专学校和本科院校„„音乐舞蹈系

4、浅谈师专课堂教学特点及建议„„„„„„„„„„„外语系 杜小玲

5、浅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音乐舞蹈系

6、数理系开展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中的探讨与心得体会——对忽视地理课程的一点思考„„„„„„„„„„„„„数理系 李运强

7、践行科学发展观 加强文秘专业建设„„„„„„中文系 文秘教研室

8、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学前教育系 鲁光楠

9、教育思想大讨论心得„„„„„„„„„„„„„„美术系 柯亨通

10、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心得之如何上好一堂课„„„„„数理系 田军

11、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中的思考„„„„„„„„„„„外语系 陈蓝

12、关于教育观念大讨论的一点个人想法„„„„„„„数理系 陈振华

13、教育思想大讨论学习心得体会„„„„„„„„„„„美术系 满婷

14、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大讨论体会„„„„„„„„„数理系 吴小霞

15、关于高等职业院校课堂教学的探索„„„„„„„外语系 陈慧妍

16、“教育观念大讨论”心得„„„„„„„„„„„„美术系 陈冠郁

17、教育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美术系

梁玉美

18、浅谈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英语专业的课堂教学„„„„外语系 何淑梅

19、关于教育观念的几点思考„„„„„„„„„„„„数理系 王积录 20、浅谈在美术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美术系 黄小妹

21、转变观念 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体育系 黄细渭

22、开展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后的几点思考„„„„„数理系 陈蕾

23、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综述„„„„„„„„„„„„外语系 邓雯君

24、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美术系 段娜娜

25、教育思想大讨论学习心得体会„„„„„„„„„„„美术系 张立

26、更新人才培养观念,优化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中文系 谢舒妹

10.高等专科学校 篇十

关键词:中医药 校园 文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b)-0145-01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学校的发展、人才的培养,直接关系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就中医药院校而言,中医药文化更是其树立品牌的基础,决定着学校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将突出的中医药文化特色作为立校之本,物质和精神双重结合,努力营造了校园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气息。

首先,就物质文化层面而言,学校认为校园环境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是中医药文化最坚固的物质载体,整洁美观富有特色的校园景观能够给大学生以无形的道德约束力和感染力。因此,学校在新校区的规划和整体布局上处处渗透中医药文化内涵,用建筑彰显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文化底蕴。

无处不在的中医药文化知识悬挂于楼宇之间,隐现于花柳之际,寓教于景,拓展了校园的文化空间,浓郁了校园的文化氛围,激发了师生的爱校热情,陶冶了师生的美好情操。

其次,就精神文化层面而言。学校深知,中医药院校作为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发扬的重要场所,在巩固中医药发展方向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方面任重道远。

学校领导深刻领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王国强局长“关于中医药文化建设重要意义”的讲话精神,赴成都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学院、南阳中医药学校等兄弟院校考察中医药文化建设,学习先进的经验成果。专门召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研讨会,切合“创先争优,争做齐鲁先锋”和“三好一满意”活动,将中医药文化的精髓融入到个人意识中、落实到实际行动上,用中医药文化约束、指导、规范自己的言行。建设以中医药文化为主题,融合时代文化特征,渗透山东地域特点,具有山东中医药高专特色的校园文化。

1 突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主旋律

学校坚持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教育广大师生,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大力弘扬优秀的中医药历史文化,积极传播辩证的中医药思维理念,深入推广中医药丰厚的精神蕴含,通过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精神食粮使得中医药文化内涵深入人心,铸就其在师生心中坚固的影响力。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突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主旋律,对大学师生具有不可估量的凝聚和感召力,对于推进教学工作、和谐校园生活、提升教学质量意义重大。

2 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文化品位

学校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文化修养为着眼点,不断深化进行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加大中医药传统文化类课程的比重,使专业课与文化教育互相渗透,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专业课教师将医德教育贯穿到课堂教学、实验实训、临床行医中,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以中医药名家的人格精神和医德规范作为切入点,以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魅力为结合点,充分发挥教师师德对学生品德的影响力,使学生潜移默化中增强了中医药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和集体意识,自觉成长为既精通中医药知识技能,又具备中医药文化修养的人才。

3 切实抓好学风、教风、校风建设

学风、教风、校风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校风是经过日积月累后师生共同具有的思想行为作风,铸造了一所学校的个性特征;学风是学校的治学精神和治学态度,体现着对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和执行力;教风是教师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在教学上的体现。

学校大力倡导认真学习、勤于学习的良好风气,将学风贯穿到教学全过程。严把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严格课堂考勤、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教师严谨高尚的教风推动学风建设。针对普通专科、五年一贯制专科,召开不同层次的学生代表座谈会,掌握学生动态,开展学习经验交流会、以此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升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助推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同时,学校牢牢把握校园广播、电视、宣传橱窗这些传统媒体,高扬主旋律,贴近师生员工,做好学风、教风、校风的正确引导。同时加大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的力度,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使舆论阵地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力组成部分,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

4 创新校园文化活动体系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最活跃的因素,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精心设计和组织内容丰富、吸引力强的文化活动,将中医药文化内涵渗透到活动中,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增长知识、提高修养,精神生活得到极大充实。

学校强化校园文化活动的科技含量,连续举办三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每次均历时一个半月。分为思想篇、学习篇、科技篇、文化篇、体育篇五个篇章二十余项比赛项目,突出学术性、专业性和教育性。丰富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展现了学生广博的才华和多彩的生活,在校园内形成崇尚科学、勤奋创新的热潮。学校中医系以“弘扬中医文化、培育优秀人才”为目标,开展了长达两个月的中医文化艺术节活动,先后组织中医文化内涵建设研讨会、中医博士团社会服务专家义诊、养马岛中医论坛、中医药知识进社区、中医文化知识竞赛系列活动,参与人次达四千人,在同学中掀起了学习中医药文化的热潮,宣传了党的中医药方针政策和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

学校利用节假日时间多次组织师生走进莱阳市和牟平区的农村、社区,开展医疗义诊服务,中医文化走出校园,与普通群众面对面,充分发挥学校专业的优势和特色,提高了中医药的服务质量,增强了师生身为医务工作者的荣耀感。

学校充分利用“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等节庆日和纪念日,开展“永远跟党走-纪念建党90周年红歌会”、“纪念一二·九运动红歌合唱比赛”等活动,激发大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感。

除学校官方组织的大型文化活动外,同学自发组织的针灸推拿协会、刮痧协会、太极拳协会、气功协会、心理协会等社团活动琳琅满目,师生在各类活动中充分领略到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11.高等专科学校 篇十一

海南省高等院校俱乐部制体育课程模式改革起步相对较晚,基本处于摸索阶段。本课题立足校本,试图通过对本校俱乐部制体育课程改革进行跟踪研究,全面了解俱乐部制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提出相应发展策略,希望能够为我省高等院校俱乐部制体育课程改革和后续工作开展提供些许思路与借鉴。

1 海南省高等院校俱乐部制体育课程模式改革的现状分析

调查发现:海南省高等院校俱乐部制体育课程改革的进展与其高校办学时间呈正相关。愈是办学历史久远的学校如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等,俱乐部制体育课程模式改革愈加成熟,课程与教学特色愈趋明显。高校办学时间较短的高职高专院校尽管处于摸索阶段,但俱乐部制的雏形-体育选项课制已基本确立。

1.1 课程理念与时俱进,课程价值认同度不断提升

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个性突出,喜欢尝试新鲜事物,敢于挑战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身体机能的极限。因此,传统的以班级授课为组织形式,以技术、技能为目标的体育课程模式逐步丧失生命力。

相比之下,体育选项课制以“自由选项、自由选师”为基础,强调体育参与和运动过程,重视学生实用技能的训练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顺应当前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符合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需要。调查显示:相比2011~2012年,2012~2013年度体育选项课受欢迎程度提升了11.2个百分点,达到了87.4%。

1.2 课程改革持续推进,课程结构体系不断优化

1.2.1 课程的目标体系发生转变

依据国家教育部对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要求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体育选项课的目标体系发生显著变化。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五大领域目标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置了能够适应职业工作环境和职业工作过程所需的能力拓展目标。

1.2.2 课程的内容体系不断充实

通过对2011~2012、2012~2013两个学年两个学年学生选课的项目(群)及选课人数(见表1)进行比较发现:以田径、体操、球类等项目为主体的传统竞技和亚竞技运动项目群选课人数下滑16.8%,但其依然占主导地位。新兴体育项目(如高尔夫、瑜伽、网球、体育舞蹈、定向运动、形体训练、轮滑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跆拳道、武术、散打、毽球和竹竿舞等)选修人数比例大幅提升。同时,针对学生中的亚健康群体、疾病群体和特殊群体设置的康复保健体育项目也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1.2.3 课程教学方法体系不断更新

体育选项课实施以来,伴随课程目标体系和内容体系的革新,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也发展重大转变,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课程教学、组织和评价方法也随之更新。

体育选项课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运动体验、思维开发和能力培养。诸如发现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得到应用和推广。教学过程的组织突破传统的、单一的水平分组,将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有机结合。教学评价则改变以往只注重终结性评价的局限性,以每年一度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为参照,实施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激励和促进学生学习。

2 海南省高等院校俱乐部制体育课程模式改革的问题呈现

2.1 对俱乐部制的理解存在偏差

俱乐部文化起源于17世纪的英国,本意为具有某种相同兴趣的人进行社会交际、文化娱乐等活动的团体和场所。在国外,俱乐部制最初仅作为一种全新的体育课程管理模式引入的。纵观俱乐部制在中国的20年的发展,大致分为4个阶段(见图1)。

从海南省高等院校俱乐部制体育课程改革实施的情况看,整体处于由选项课制向俱乐部制过渡的阶段。受理解偏差和教学软硬件条件等因素的制约,课程结构体系仍不够完善,功能缺乏延伸和互补。

2.2 师资队伍的转型明显滞后于课程改革的进程

海南省各高校体育师资主要来源于国内高等体育院校和师范院校体育专业,绝大多数教师专项结构以(亚)竞技运动项目为主体,其体育学科背景和能力结构显然难以适应当前学生体育兴趣的多元化和俱乐部制体育课程改革之需要。数据分析显示: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师的专项结构中,以田径、体操、球类等传统竞技运动项目为主项的教师比例高达62.7%,而两个学年里上述项目的选课人数不足30%。

注:数据来源: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正方教务系统。

调查表明:海南省内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平均年龄越大,队伍整体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师资队伍整体转型速度明显滞后与俱乐部制体育课程改革的进程。

2.3 俱乐部制体育课程存在体制和机制弊端

当前,海南省高等院校俱乐部制体育课程的管理模式依然沿用传统的垂直型管理模式并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这种管理模式与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俱乐部制存在着极大的不适应,致使部分院校俱乐部制最终回归到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此外,因俱乐部制是建立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故对学生的进入和退出不能过度约束。课程教学和管理工作量和难度也大幅增加。

3 关于深化俱乐部制体育课程模式改革问题的对策思考

3.1 重新审视俱乐部制的内涵,不断开发功能新模式

俱乐部实质上是一个学习、交流、休闲、娱乐的平台。实施俱乐部制体育课程模式就是为了给学生搭建一个课内学习和交流,课外休闲娱乐、社会交往、个性释放的平台。因此,俱乐部制体育课程模式的功能应该得到充分的延伸。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体育向生活延伸;从单一的生理学目标向生理学、营养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美学等多元目标领域延伸。俱乐部制体育课程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应逐步尝试开发技能教学、训练与竞赛、健身健美、休闲娱乐、修身养性、康复保健、社会交际、心理拓展和生存技能训练等功能子模式。

3.2 课内外相结合,尝试构建一体化的俱乐部制体育课程管理新模式

为了合理利用教师教学资源、提升管理效率,各高校体育院系、体育教学部需要根据俱乐部制模式改革的需要,对其组织管理机构进行调整,建立适应俱乐部制体育课程模式的管理体系。建议以公共体育教研室为龙头,下设单项体育俱乐部,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选拔优秀骨干教师担任俱乐部负责人,全面负责各单项俱乐部的教学、训练、课外活动与竞赛、裁判技能培训、成绩统计、场馆的使用与开发、课程组主讲教师业务能力提高等方面的工作。在新模式的实施过程中,要积极吸纳骨干学生、行业人士和社会力量参与管理,为课内外一体化的俱乐部制体育课程新模式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3.3 充分发挥学生体育协会的作用,完善俱乐部制体育课程模式运行的辅助机制

当前,海南省各高校由学生会成立了各类体育社团和体育协会组织,由学生自己管理并逐步走向成熟,学生会员的数量不断增多,各类体育娱乐活动和竞赛精彩纷呈,学生体育协会对于学校良好校园体育氛围的形成可谓功不可没。在此情形下,学校应尽力完善维系俱乐部制体育课程模式运行的辅助机制,如规范选课工作流程,编制选课指南,为学生提供详尽的课程和教师信息;为学生体育协会组织提供场地器材支持、经费支持和技术支持等。

4 结语

尽管海南省高校俱乐部制体育课程模式改革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但由于对俱乐部内涵理解的偏差,致使该模式在多数高校的运行仅停留在浅层次的体育选项课制上。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明显滞后于俱乐部制课改的进程。为深化改革,促进俱乐部制体育课程模式的长效发展,需进一步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体育社团和协会为载体,以活动和赛事为平台,共同构建学校统筹、社会参与的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制体育课程新模式。

摘要:在体育教学模式中,俱乐部制体育课程模式以其鲜明的特点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喜爱,通过此种教学模式的运用,能有效地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然而近年来,在俱乐部制体育课程模式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本文以海南省高等院校为例对俱乐部体育课程模式的改革进行了跟踪研究,从中找出问题并加以分析,然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12.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徽 篇十二

截至3月,学院占地面积共1617.1亩,其中校本部来宾校区1010.1亩;分校区柳州校区607亩。有13个教学院系(部、中心),16个本科专业,28个专科专业,其中教师教育专业15个,高职专业20个,全日制在校生10000余人。校舍面积36.46万平方米;图书馆建筑面积17084.20㎡,馆藏纸质图书72.21万册,电子图书21万种。

历史沿革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简称“广西科师、广科师院”)

前身为创办于1958年的宜山师范专科学校。

1959年与柳州市师范专科学校合并后改名为柳州师范专科学校。

1960年从宜山搬迁到柳州市办学。

1962年7月,停止办学。

1970年在柳州民族农业技术学校基础上组建柳州地区师范学校。

1982年在校内设柳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

13.高等专科学校 篇十三

1 高职高专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知识传统化, 缺乏新意

科技在发展, 时代在进步, 分析化学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 但是在坐满了90后学生的现代化教室里, 很多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依然还在使用20世纪80年代或70年代的教材, 教师的教案是陈旧的, 教学内容是传统的, 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很熟知的知识教师仍然还拿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解。严重缺乏创新, 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1.2 课堂教学模式单一

分析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课程, 如果课堂上知识教师单一的在讲解、黑板板书, 时间一长学生就会感觉枯燥无味, 因此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内容, 引起学生学习分析化学的学习兴趣, 必须在教室安装多元化的教学设施, 配备白光板、多媒体甚至网络学习资源, 这样教师既可以有足够大的空间加入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更改教学方法, 在教学内容上还可以随时更新, 加入模拟动画、实验教学视频等等。这样既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还使得教师在教学上感觉轻松。

1.3 实验课程严重不足

相对于分析化学专业的院校来说, 在医学类高等专科学校的分析化学实验课程设置上严重存在着课时不足的现象。甚至一些系部为了给专业课让时间还人为减少分析化学的教学时数, 这样不但使理论课无法正常完成, 更无法谈及实验课时的开展了。即使个别专业开展了实验课但也只是简单的进行几个常见的实验操作, 无法起到分析化学实验在专业上的真正作用。

1.4 生源质量下降, 教学效果差

高等专科学校有优越的招生政策, 逐年来个高等专科学校招生人数、规模都在增大, 这样导致了生源的质量严重下降。一些考不上高中的、高考落选的学生、甚至往年毕业在社会上工作过的学生都可以重新进入学校重新学习。由于学生的参次不齐, 学生素质的下降, 导致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

2 高职高专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探索

2.1 课程改方向必须与培养目标一致

高等专科学校培养人才的目的是为了向社会输送更多的具有专业技能的专门人才, 这是和大学的培养的目的有所区别的。因此, 在进行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时候, 一定要确立首要原则, 那就是课程改革方向必须要和职业技能培养相统一[1]。从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 到动手实验的操作, 都必须紧密贴合职业技能的培养, 让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走出校门就能够上岗工作, 这才是课程改的真正目的。如果分析化学课程的教改最终还是使我们的学生无法掌握实际的职业技能, 那么课程改革最终必然走向失败, 而分析化学课程最终也会走向终结。

2.2 重学生能力培养, 教师系统化教学

分析化学本来就是一个实验丰富的学科, 学生能够动手的机会相对其他学科较多, 因此在课程对教学上就应该尊重课程的设置理念弱化理论学习, 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与实验能力, 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2]。同时, 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习惯也要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把知识由零、散、碎转化成一条系统的知识线, 让学生学的能够得心应手, 即使没有教辅也可以自学获取知识,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学校效率。

2.3 丰富教育资源, 改进实验教学

对于以往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匮乏、教学模式单一的状况, 分析化学课程改革原则之一就是要不断丰富教育资源, 利用生活中的分析化学常识, 网络上的教学视频等, 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拓展多种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3,4], 从而促进有分析化学课程教改的发展, 实现高职高专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的。实验教学原本就是为了验证课堂理论学习效果, 增强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一门课程, 为了使学生能够在离开校门之后尽快适应专业技能人才的角色, 学校应该增大新教学实验设备的配置与购买, 因此, 分析化学的课程改革学校领导及相关部门必须要给予大力的支持, 否则, 任何一门课程改革只能是纸上谈兵, 无法变成现实。

2.4 培养开放的教学环境

我国高职高专的教学从来就是教师的教学, 学生的安静听讲, 甚至不允许学生课堂上打断教师的教学进程, 一直延续的就是初高中填鸭式的教学模式[5]。这样严重制约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互动, 有时候教师的教学正式在与学生的互动中产生了新的想法, 而学生的学习思维也正是在这样一个开放的学习教学环境中得以拓展。在实验中, 教师可以不必按照书本上照本宣科的让学生做实验, 写报告, 完全可以给学生一个开放的实验平台, 鼓励学生做自己感兴趣的实验,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计划、完成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有时候, 教师过多的干预学生反而会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比被动接受更重要, 更有意义。

2.5 注重心理教学, 培养健康学生

对于刚进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 由于他们大多是文化课程非常差、不良习好较多的学生, 要想改变学生的状态, 激发学生学习分析化学的积极性, 首先老师在课堂上尽可能的把医学知识融入到分析化学课堂的教学中, 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欲望。其次, 要注意增强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重视讲究与学生心理协调的艺术。最后, 教师要发自内心地真诚、平等的尊重学生, 让学生感觉到他们生活在一个平等不被歧视的环境里面, 让他们感觉到他们是被需要的, 将来是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鼓励他们, 给予学生正能量, 逐渐让他们改掉以前的坏习惯, 做一个思想积极、健康的新时代高职高专技能型人才。

3 展望

随着医学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 对化学课程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 改进传统教学模式, 加强实验教学技能培养是非常必要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本论文结合笔者的教改实践, 探讨了面向高职高专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和应用探索, 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对于进一步提高我国高职高专分析化学课程改革应用水平, 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在教改实践方面, 都是有一定指导借鉴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郑彩云.高职高专有机化学课程探索[J].咸宁学院学报, 2012, 32 (6) :207-208.

[2]舒雷.医学护理观下的化学教学[J].卫生职业教育, 2010 (1) :68-69.

[3]盛文文.医用化学的课堂教学初探[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9 (5) :91.

[4]朱丽霞.医学高职生生理学教学方法之探讨[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0, 3 (2) :92.

上一篇:初中生阅读湘行散记心得体会下一篇:研大医学-临床医学各大学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