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帮扶总结

2024-06-10

学困生帮扶总结(14篇)

1.学困生帮扶总结 篇一

学困生帮扶总结

2015-2016年度

何慧

本年学年是本班学升入小学的第一年,针对很多孩子刚入小学有诸多方面的问题,不能很好的进入小学阶段的起步学习,我根据不同的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方法,特别是要关心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一学年以来,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一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更好的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赏识学生的优点,建立学习的信心

第一,和需要帮助的学生交朋友,多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分析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指出前进的方向。告诉他们生活中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能够战胜他们的人才是生活中的强者,鼓励他们敢于正视现实,扬起理想的风帆,发挥自身潜能,战胜困难和挫折,找回自尊和自信,做一个快乐的人,一个自强不息的人。

第二,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也能享受成功的快乐,找回自信和自尊,激起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力争上游。

第三,多宽容需要帮助的学生,允许他们有失误、有反复。学习本身就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需要帮助的学生由于基础差、能力弱等原因,学习好就更不容易。他们对于较浅显的、比较容易掌握的知识,学习兴趣更浓一点,学习效果也搞好一点。

二、了解学生的特点,培养学习的兴趣 教师启发引导他们自悟明理,尝试成功,感受乐趣,给他们注入学活知识的灵丹妙药,从而充分发挥脑力功能。联系实际,讲述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讲课时注意增强趣味性,重视课堂练习的教学。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需要帮助的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吸引需要帮助的学生的注意力在给题的同时首先给他讲出题的目的和锻炼要求,让该生能独立地克服困难完成。通过训练不仅激发了该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体验到克服困难取胜的喜悦。总之,通过自己的努力,我班的需要帮助的学生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还有待改进。我坚信只要为师者能晓之以理,持之以恒,教学得法,自己不丧失信心,相信需要帮助的学生会越少。我会继续努力,争取把工作做得更好。

学困生帮扶总结

2016-2017年度

何慧

本学年我担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分析前一年的数学学习状况,确立了王艺龙、孙善杰等学生为我数学学科学习上的学困生,我把帮扶的重点放在对学困生的学习的辅导上,选取学习确实有困难,考试经常不及格的学生为帮教的对象,并制定了详细的帮扶计划,经过老师耐心、细致的帮教工作,学生的帮扶,家长的支持,学困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一、关注学困生的学习状况,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做好学困生思想工作是转化后进生的前提条件,学困生更需要温暖、信任和热爱,所以教育要讲究艺术,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有爱,耐心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不能把他们当作后进生看待,任何一个后进身上都可以找到闪光点.二、重视学困生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富有新意的课初开端。每堂成功的课都有一个好的开端。课初开端主要任务是使教学一开始便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主要方法是富有新意、不拘一格、时间长短适当。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用,从而激发兴趣,学地主动,提高效率。差生由于羞怯心理往往怕开口,我尽量将难易适度的问题去问他们;这样学困生开口的习惯慢慢的养成。一学期下来,学困生的参与意识大大地加强,消除了畏惧心理,能在和谐轻松的气氛中学习。

三、定制学困生奋斗目标,建立他们学习自信心

学生有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他们列出学习计划。由于他们基础较差,课后也及时的督促他们进行复习和巩固。学困生之所以差,没有奋斗目标是一重要原因,我在对每位学困生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给他们制定了短期学习目标和长期学习目标,让他们经常达到自己的目标,并尝试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四、采取生生互帮的方法,形式良好的学习氛围

让学习好的同学与学困生结成对于互相帮助,既取得好的效果又密切了同学关系。这样有助予养成差生的良好的心态。

总之,教学是一门学问,上课是一门艺术。要想教好学,上好课,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取得好的成绩更是很难。不过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教好每一个学生,帮助每一个学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对于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势在必行,而且必须做好。我们要从每个学困生的实际出发,采取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学困生帮扶总结

2017-2018年度

何慧

本学年我担三年级数学教学工作,通过一个学年的学困生转化教育,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积极性大大地被调动起来,以前是“要我学”,现在是“我要学”。通过不断的加强训练,老师帮助学困生获取一个个小成功,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力得到很大的提高;现对这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尊重理解学生的不足

数学教学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学习者的智力因素,还取决于他们情绪,态度、学习动力等,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迁、怒、不急燥,切忌使用训斥,自信心不强我主动采取适当的形式去栽培他们。

二、分析问题做到因材施教

在工作过程中能个体分析、群体分析,确立发展目标和措施,找出每个学生的优点、缺点、潜在的优点、缺点,新的生长点。用发展的眼光看自己,分析别人。积极对待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施以恰如其分的鼓励性评价,使得每一位学生能安心于课堂的学习,把学困生的厌学,逃学情绪抑制在一个最低点上。

三、采取措施开发非智力因素

学困生同样具有进取心,自尊心,渴望进步。但他们由于各种因素造成了成绩差。作为教师对具体学生要作具体分析,各个突破,比如父母离异的学生,大多数较内向,自卑,性格孤僻,我主动给他们母亲般的爱,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一些情况,并在生活上给予足够的关心。我还注意了解每位学困生的情况。决不把他们当作包袱,不鄙视他们,不放度他们,了解他们特长,爱好,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鼓励增强他们的上进心。

四、做到家校携手事半功倍

学困生的家长对于此次帮扶活动大力支持,积极配合,监督学生在家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及时反馈给老师学生的学习态度。一些家长还通过此次帮扶活动对孩子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于怎样在家教育孩子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教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们不断向前。而我也正是在学生们的这种良性转变中体察到了自己的价值,感受到了教育的乐趣。

2.学困生帮扶总结 篇二

如何帮扶学困生, 是广大一线教师都要面对的问题。怎么提高教学质量?怎样让学困生自觉学习?帮扶的办法各不相同, 其帮扶效果也不一样。其实, 不是学困生的智力有问题, 而是他们的学习效率低下, 久而久之, 他们便产生厌学、弃学的情绪, 最终学习成绩达不到小学数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而成为学困生。

前两年学习《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本人感触颇深, 特别是对学困生的帮扶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有了对学困生帮扶方法更深的思考和更大的动力。在此所谈的学困生仅指学习方面有困难的学生。从多年的教学中, 本人对此类学生的帮扶方面有了一些心得, 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

一、在课堂上真正关注他们

1. 关注他们的座位

在课堂上关注他们, 首先应了解其基本情况, 如性格、学习情况等。如果遇到的是性格外向、好动、坐不住、爱说话、注意力极易分散的学生, 应该如何做呢?这样的学生不能因为他好动, 会影响其他学生, 而把其安置在最后或最边上, 为的仅是让他安静些, 课堂秩序好些。但往往时间一长, 他却被班级“丢”了。最好的办法是把他安置在最前排最中间的座位。这样, 老师可以常常关注他, 用声音、用眼神、用动作引导他学会听课。

2. 关注他们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说到兴趣, 每个孩子的兴趣从细微处说都是不同的。《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中多次提到“数学与生活”的字眼, 也就是数学不能与生活脱离。在数学课堂中, 老师应注意数学教学避免枯燥, 不要怕浪费时间, 在课前几分钟与学生谈话、引导。如教学“分数混合运算”, 这一知识似乎和学生生活没多大的联系, 更谈不上什么兴趣了。在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的教材中, 第56页有这样的例题:“我们气象小组有12人, 我们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1/3, 我们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的3/4, 航模小组有多少人?”可根据学困生的兴趣改为 (农村学生对气象与航模活动较为陌生) “经调查我们班课后兴趣活动多种多样, 爱打篮球的有12人, 爱绘画的人数是打篮球人数的1/3, 玩游戏的人数是绘画人数的3/4, 玩游戏的有多少人?”小小的改动也许对优生没什么感觉, 但对于学困生来说, 却有了可接受的内容, 激发了学困生的学习热情。

3. 关注他们的练习

课堂中的练习是少不了的, 如何设计学困生的练习呢?一是在学前的铺垫练习中设计一些简单的练习, 引导他们练习, 展示他们的练习, 发现他们的优点, 如:书写、哪一步的计算正确了等;二是在新课教学后的练习中, 也可以让他们做与例题极为相似的练习, 加强他们的模仿, 树立他们练习中的自信心。

二、做到个别帮扶时耐心和气

作为老师都知道, 作业最能反映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多数老师都会关注作业中的问题, 并在练习课中着力评讲。对于学困生来说, 他们也许在老师的辛苦评讲后, 仍然茫然不知。这时候一对一的帮扶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首先, 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学困生进行帮扶, 在这里本人要介绍一下平时批改作业的做法。本人每天批改作业后, 及时记录每个学生的完成情况。我是这么做的, 每个学生的座位号都写在本子上, 批改之后, 在相应的座位号上 (自己备一本学生座位号本) 做上记号。

其次, 老师要注意自己的态度, 不批评、不大声、不严肃、不责怪, 而是要鼓励, 可以说“看到你我很高兴”“很欢迎你”“嗯, 你今天表现不错”……在态度方面, 多数老师因为教的次数多了, 反复多了, 仍然不怎么见效而发脾气。当老师发火之后, 学生怕的情绪多了, 此时多数学生状态是蒙的, 即没有思维。老师的评讲他们又没听进去, 老师白讲评了。

最后, 老师给学困生提供“梯子”。从简单的计算开始订正, 从书写格式开始努力, 从手把手开始示范, 不求多, 求的是有一点儿进步, 有一点儿兴趣, 有一点儿自信心。如:教学方程, 1/3x+2/3x=50, 不会解怎么办, 可以从教学3x+2x=15进行引导。有的意义理解了, 但计算不会, 可以先进行1/3+1/2的计算帮扶。数学学习是需要“梯子”的, 老师可以为他们找到最有效的“梯子”。

三、化批评为表扬

“教育效果的最高境界是走进心灵。所谓走进心灵, 就是让孩子的心灵有所感动, 有所醒悟;在孩子犯错误时, 能够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这是李镇西老师的话, 很让我感动。我想, 如果只教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 枯燥还是免不了的, 为什么不让孩子感动呢?

第一, 让学困生喜欢数学老师。数学不能是枯燥数字的代名词, 数学老师要学会讲故事, 学会幽默, 学会一点学生玩的游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地把故事、幽默、游戏名词穿插在课堂中, 让学困生期待数学课堂、数学老师。数学老师丰富自己, 真的很重要。

第二, 把生气化为幽默。因为知识缺漏, 课堂上学困生听不懂或听不进去, 是常有的事。如果长时间听不进去, 就会走神或是与周边的同学说话, 影响了课堂秩序。很生气!是的, 会生气!因为一课堂课的任务完不成了。本人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来点幽默, 或者用声调、体态语言引起学困生的注意, 让他们重新回到学习的状态中来。

第三, 先看到优点再说点该努力的。了解学困生的心思, 作为老师, 我们在和他们谈心的时候应该换个方式如“你能坚持交作业, 这让我感到非常高兴, 你真的进步很大!”“这次作业的字比上次在书写方面有点进步了, 老师看到了你的字变得好看多了。”换个方式说话, 站在对方的立场想想, 化批评为表扬, 也是帮扶学困生的一种良方。

四、与家长沟通, 督促与鼓励并重

“没有合格的家长, 就没有完整优质的教育”。与家长沟通, 让家长知道孩子在努力, 让家长也学会欣赏孩子。老师在与家长沟通时, 不要过多地说孩子学习上的不足, 更多地看到孩子的优点, 从而能配合督促孩子完成作业。

本人常年在教学第一线, 通过教学实践, 在帮扶学困生方面总结出了自己的方法:关注学困生的自身因素, 找出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因素, 有针对性地对待;在课堂中加以关注, 提高听课效率;课后作业一对一指导。这些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困生的学习成绩, 激发了学习兴趣。几点浅显的心得, 我在学困生的帮扶方面做得自信满满, 不求让每个学困生都达到与其他同学一样的数学成绩, 仅希望他们在数学学习中都有自己本应拥有的最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光明, 范文贵.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29.

3.浅析如何帮扶学困生 篇三

一、首先从心理入手,成为学生的心理医疗者

大多数的学困生由于种种的客观因素而造成在心理上的障碍,往往有自我封闭、缺乏同情心和爱心以及对周围的事物与人漠视、一意孤行等不良习惯,并在学习和生活上表现的不是很积极,从而受到周围人的奚落,如果不及时与他们沟通,了解和掌握他们在心理上的困惑与病症,并采取有效可行的救助措施时,这一不良现象会逐日聚增,并有破盆子破摔的思想。例如:我国每年就有不少的学生因心理原因而自杀。所以,在我们实际教学中从心理入手有着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其次从思想入手,成为学生的倾听者和引航者

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所以,我们教师要想真正地让学生在学习上乐于奉行,就必须从思想上入手。

大多数的学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他们在思想上对学习的认识还很模糊,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怠学、逃学的危害性。而我们教师如果能底下头、俯下身主动、认真地倾听和关注学生的思想及其动态,这对于学生而言,不仅是一种尊重,更是一种理解和关怀。同时,我们自己也获得了学生的尊重和理解。能成为学生的倾听者是来自他们对我们的信任,没有什么比获得别人的信任更值得骄傲和欣慰了。面对我们,他们会有一种安全感和信赖感。而有了他们的信任,他们的尊重,他们的信赖,我们的教导乃至我们的批评,他们会欣然接受并付与行动之中。这样,我们才会成为他们在思想上的真正“引航者”。

三、再次从生活入手,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在作文的批阅中,发现有不少学生因对生活的困惑而影响了学习。看到这点务必与班主任及科任老师及时沟通,让每位教师和学生能理解并伸出温暖之手,让这些学生感到老师的关爱,集体的温暖,及时从困境中走出来,让他们恢复以前的自信与快乐。这点对于正在学习和成长的学生而言尤为重要。

四、最后从确定的学习目标入手,树立他们的自信,成为学生学习成功地帮扶者

让学生恢复自信,就要给他们建立明确的并可实现的学习目标。当他们的行动有了明确的目标的时候并能把自己的行动与目标不断地加以对照,进而清楚地知道自己地行进速度和目标之间的距离,他们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就会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达到目标。

如果没有目标,就好比在黑暗中远征。人生要有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个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个年度的目标,一个月份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崇高越直接,他进步地就越块。对社会也就越有益。有了崇高的目标,只有矢志不渝地努力,就会成为壮举。

4.帮扶学困生总结材料 篇四

顾 美 玲

对教师来讲,转化学困生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作为教师,如何使学困生变后进为先进呢?我认为,要转化学困生应当做到以下五点。

一、心理上多接近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教师应把真诚的爱给予学困生,尊重他们,关心他们,理解、宽容他们。一般来讲,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都喜欢接近教师,而学困生由于自卑等原因对教师有一种敬畏感,并有意无意地躲着教师。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主动去接近他们。一要在心理上接近,教师的关注对每位学生,特别是学困生会起到激励作用。教师在课堂上一句鼓励的话,一个期待的眼神,以及会心的笑容,真诚的态度都能拉近师生的情感距离,唤回学困生的自尊与自信。

二、距离上接近

教师在排座位时,最好让学困生坐在前面,这样教师可以直接观察到学困生的学习过程,了解他们后进的原因,是不想学还是不会学; 是知识缺陷还是习惯不良。如此,教师才能心中有数,对症下药。有的教师认为,上课让优等生回答问题可以省时省力,而提问学困生则费时费力,这种现象在公开课观摩课上表现尤为明显,有失偏颇。其实,课堂是转化学困生的主阵地,教师在课堂上鼓励学困生发言,启发他们的质疑、答疑,不仅能集中学困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积极思考,而且能使教师及时了解学困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便在课内或课外有的放矢的补救。

三、多板演

一是多让学困生板演,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这样教师就能 及时得到信息反馈,及时解决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二是教师要多板演。一般来讲,学困生接受新知识比较慢,要多板演。一般来讲,学困生接受新知识比较慢,他们有的书写速度很慢,有的书写不够规范,有的格式不符合要求,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重新板演,再次示范。学困生通过教师的再次板演逐步接受新知识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

四、多面批

学困生的作业一般都较差,对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和课外时间当面为学困生的作业批改,教师最好每节课留下几分种时间用于面批学困生的作业。发现问题,当面指出,再当面指导学困生订正,直到做对为止。如果学困生订正,课堂上来不及批改或没有批改完的,教师也应利用当天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为学困生面批。这样看起来看似麻烦费时,实际上却为以后学困生的转化节省时间。

五、多辅导

教师应抓住讨论,练习、作业等时机,多巡视、我关注、指导学困生,当场解决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课外,指导学困生,当场解决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课外,教师要专门为 学困生开小灶,及时弥补他们的知识缺漏。

5.学困生帮扶工作总结 篇五

学困生帮扶工作总结

2010年,我帮扶了一名同学,她是我的室友,也是我的朋友。刚刚步入大学的我们,什么也都不懂,对一切的概念还都很模糊,这个时候,我们是需要帮助的,在这2年的时间里,我和室友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在学习中,我帮助她,平时学习的时候,都会一起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对于学习,有时我们也很急躁,但我经常告诉她,学习的成功于否,不仅仅取决于学习者的智力因素,还取决于他们情绪,态度、学习动力等,所以,我们一定要有态度,有好的学习态度,我们

才能认真的付出努力,还要有正确的学习动力和目标,这样才会有努力方向,才能使自己离成功越来越近。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都会不骄不躁,实实在在的学好每一门课程,用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

在生活上,我也会帮助她。我们都是离开了家,独自来到大学生活,这里没有亲人,只有朋友。在平时的生活中,肯定会有不如意的时候,也会遇到各种问题,有时自己解决不了,多一个人就会多一份力量,多一份信心。就是这样,所以,在平时生活中,我们都会互相帮助,自己出来上学都是不容易了,大家在一起就不会感到孤单。无论有什么样困难,我都会竭尽自己的全力,去帮她解决。

在思想上,我们都是需要进步的。我被评上入党积极分子之后,我也会经常催促她去交入党申请书,去告诉她一些关于党的知识,让她更加了解我们的党。

在平日里,我也会带着她一起去了解些实事,()了解党的动态,积极靠近党组织。在平日里我们也会经常对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反思自己,了解自己的不足,改正自己,使自己更加和党组织靠拢。

在课余的时间,我们也经常在一起运动,一起锻炼身体,一起去参加学校和系里组织的各种活动,丰富自己的课余时间,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的同时,提高自身的修养。

6.学困生、贫困生帮扶总结 篇六

本学期学校大力开展了学困生、贫困生的帮扶活动。抓好学困生要做好三件事:一是端正其学习态度,二是传授学习方法,三是个别辅导。多数学困生有个通病---自信心不强。他们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缺乏兴趣,也没有人很好的予以恰当的辅导。对于贫困生:要注意他们的心理变化,经常与他们谈心、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我针对其具体情况,提供帮助。我知道这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仅凭一、二次或数次谈话是办不到的,需要做大量的、细致的、有针对性的思想工作,而且必须与家长取得联系,同抓共管。学困生中还有很少的一部分,成绩不好,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当。针对这一少部分学困生,我尽心尽力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授之以渔,将事半功倍。无论是端正了态度的学困生,还是已掌握了科学方法的学困生,他们的知识层面离教学要求仍有一段距离,他们对新知识的接受仍会有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我们的帮助。为此我针对英语学习上部分学生的学习特点,确立了英语学习上的学困生,我把帮扶的重点放在对学困生的学习的辅导上,选取学习确实有困难的学生为帮教的对象,并制定了详细的帮扶计划,经过老师耐心、细致的帮教工作,学生的帮扶,家长的支持,学困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贫困生选择了一名同学,再细心的帮助下,也有了巨大的进步。二. 具体办法如下:

1.与学生和家长共同督促孩子的成长,制定出前进中每一步的具体目标和措施并及时调整前进步伐。

2.根据学困生基础差的特点,精心辅导,详细记录,总结优缺,尽量做到使每一个学困生都能听懂、学会尽快赶上其他学生。根据贫困生的特点,制定计划。

3.定期对学困生、贫困生进行考试和检测,及时了解补习情况。

4.让学优生自愿与学困生结成“一帮一”对子,利用活动课或课下时间进行作业辅导。

5.经常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学生的成长与变化。6.学困生、贫困生考评奖励措施

我在这一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抓紧一切时间为同学们辅导。注重在学习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英语的兴趣。我在辅导的过程中还经常给他们做思想工作,除了给他们讲清学习的方法,然后还要针对学生的辅导情况给予不同的评价。及时给予鼓励,让学生对自己充满自信心,让他清楚的知道自己只要学,就也能学会。

7.学困生帮扶总结 篇七

一、“导师制+走班制”在高职院校学困生帮扶中实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 高职学生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参差不齐, 个体差异显著

教育的本性就是启发人、完善人、发展人, 尊重、正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导师制+走班制”在深入把握学困生个体的成长背景、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方面, 有效弥补了目前“班级授课制”的不足。它要求教育者在观念上无歧视对待, 将学困生视为独特个体, 接纳每个学困生的特点, 并将我国古老的因材施教思想落到实处, 为学困生提供不同的教育条件和环境, 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学困生的内在潜力。

(二) 推进高职教学管理朝精细化发展

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任课教师不实行坐班制, 一些老师除课堂传授外与学生几乎没有交流, 很多学科教师跟学生接触的时间仅限于课堂。在加强与学生的联系沟通, 指导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等方面往往做得不够。针对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 自理能力较差的现状, “导师制”能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 搭建起师生互动的平台。在班主任的宏观把控仍然发挥作用的前提下, 导师针对学生的具体学习、思想等情况提供指导, 把教育从批量化培养转变为个性化教育, 推进高职教学管理朝精细化发展。

(三) 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方面具备实施“导师制+走班制”的条件

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方面一般能满足学困生再学习的需要。高年级的学困生, 可以在导师的建议和安排下, 到相同专业不同年级的班级或者同年级的平行班中听课, 实现“走班”学习, 公共基础课则“走班”的选择面就更广。走班制能够促使广大教职员工更多地关注学困生的进步, 拓宽了学困生补习的渠道, 学困生按照自己的实际需求和意愿安排自己的学习, 为顺利成长成才创造了新的条件。

二、“导师制+走班制”在高职院校学困生帮扶中的实践

(一) “导师制”与“班主任制”并存, “走班制”与“班级制”并存, “导师制+走班制”作为补充模式存在

由学困生提出需求, 班主任统筹考虑学困生的学情及任课教师的意见, 向系部提出建议, 实现导师与学困生结对。班主任的工作性质并没有发生改变, 仍然负责班级的管理工作, 只是将学困生帮扶工作纳入班主任常规工作体系。学困生上课大部分时间在原来的班级, 在无课的时候跟随导师“走班”, 并且人数相对不多。“导师制+走班制”作为补充模式而存在。

(二) “导师制+走班制”在高职院校学困生帮扶中的运作流程

新生第一学期为预警期。由班主任老师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学习状况, 以及学生的高考成绩, 对学习滑坡可能进入学困行列的学生纳入预警范畴,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建立起学困生预警机制。

第一学期考试后, 由教务处统计分析各班成绩, 班主任建立学困生名册, 明确学困生的类型, 由学困生提出需求, 班主任综合考虑学困生的学情及任课教师的意见, 向系部提出建议并汇总。系部协调并审核后, 确定导师名单, 每个导师负责3-5名学困生。帮扶时间从第二学期正式进行, 原则上确定为一个学期, 期间导师要按照学校规定履行自己的职责, 做到工作有计划、有记录、有成果、有反思、有考核。

学困生帮扶实施动态管理。一个学期过去后, 由班主任依据考核评价及前期学生学习情况, 统筹考虑第二学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重新确定新的学困生名册, 实施下一轮次的帮扶。

(三) “导师制+走班制”在高职院校学困生帮扶中发挥的作用

1. 实现资源共享, 提高学校教学资源利用率

高职院校每班人数不等, 每位导师带3-5名学困生, 不会对原有行政班的学习产生影响, 还能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使学困生在自己的弱项上获得更多提高的机会, 同时提高了学校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2. 改变师生观念, 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导师制+走班制”模式的实施, 使学生的学习观念和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 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 明确自身需要努力的方向, 出现问题能够马上作出反应, 学习因此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 教师通过深入地走进学生的个人世界, 对学困生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 个别辅导, 平等交流, 师生间关系和谐起来了。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备书本”, 又要“备学生”, 强调“学为主、教为导”的思想, 把为学生学习服务放在教学的至高点。这样就在实践中锻炼和造就了一支既能教书又能育人的教师队伍, 改变了部分教师过去只教书的狭隘观念。

三、“导师制+走班制”在高职院校学困生帮扶中面临的诸多问题

(一) 要具备足够丰富的课程资源和必备的教学条件

一般来说,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具有连续性, 甚至相同专业有多个平行班和多个任课教师, 能提供足够丰富的课程资源供学困生选择。但也有在专业调整过程中停开某一专业的情况, 当这一部分学困生“走班”难以实现的时候, 就需要更多地发挥“导师制”的作用。同时, 教学条件的创设也要有此方面的考虑, 如实践操作中提供包括走班学生使用的电脑、仪器等相关设备, 满足学困生的需求。

(二) 教务管理和学生管理要向精细化迈进

“导师制+走班制”的实施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带来了挑战, 如何激励教师乐意担当学困生导师, 如何科学评估导师在学困生帮扶中的质量和贡献度, 教务管理部门需要提高管理的水平和能力。

(三) 需要教师具备更多奉献意识和奉献精神

高职院校学困生帮扶中“导师制+走班制”模式, 导致教师工作量激增, 需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 有利于增强教师的奉献意识, 对师德修养、敬业乐业精神是一大促进, 但同时也要体现教师的劳动价值, 科学监控评价教师的劳动并给付适当的报酬。

总之, “导师制+走班制”的实施增加了管理工作的难度及教师的工作量, 但只要运用得当, 最终会使学生受益, 教师也能在教学改革中得到能力和思想境界的提升。当然如何优化实施步骤, 仍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潜心地实践, 不断地完善。

参考文献

[1]鞠玉翠.尊重个别差异:加拿大阿尔伯塔省教育管窥[J].基础教育, 2010 (1) .

[2]黄国庆.全员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学困生教育转化的实证分析[J].职业时空, 2013 (4) .

8.就帮扶体育“学困生”的教育研究 篇八

关键词:学困生、关爱、心理特点、意志品质、个性、教育

中国分类号:G4

1.原因分析

“学困生”的形成原因较多较复杂,有心理智能、生理智能因素,环境因素,行为习惯因素。从体育教学的特点分析,主要是有先天因素、后天因素和环境因素决定的。在体育教育实践中发现,形成“学困生”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存在一定程度的生理、心理障碍。因此,关爱、转化“学困生”的关键,应从剖析“学困生”心理入手,弄清“学困生”的心理特点,摆脱心理压力;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提高适应能力,逐步解决生理障碍。在此基础上分别采取不同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进行疏导。

1.1“学困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危害解析

1.1.1自卑感:在教学中,老师往往用赞许的目光频频投向优秀的学生,对“学困生”则冷眼相待,稍有过失则加训斥,“学困生”得不到理解、尊重,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使他们在心理上自觉低人,久而久之会导致“学困生”自我贬低、自暴自弃,产生一种强烈的自卑感。

1.1.2厌烦感:现代社会的高节奏,生活的高要求,学习生活的高质量、高效率、高学历、高难度,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多重压力和负担,家长和教师期望过高,个人抱负与现实生活反差太大;更由于教育方法不当,使学生的个性受到压抑,导致他们产生一种消极心理,不能主动投入到他们所处的学习生活环境之中,缺乏激情并产生厌烦感。

1.1.3恐懼感:“学困生”在生存活动中,时常处于介备状态以防受到伤害。他们精神上高度紧张,心理压力大,对所学习的各学科确定不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所处的学习、生活环境有着严重的恐惧感。

2.心理特点剖析

中小学阶段是学生长身体、长知识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从不成熟到成熟,不定形到定形的关键阶段。他们思想活跃,情绪偏激,有成就感,但缺乏勤奋、努力,不能把握机遇,组织性、纪律性和行为习惯差,自控能力较差;有创新意识,接受新生事物快,善于交往,但不能持之以恒,缺乏艰苦奋斗和拼搏精神;他们希望学有所成,有所作为,出人头第,但往往知难而退,缺乏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学困生”除了具有同年龄青少年一般的心理特征外,还具有以下“个性”心理特点。

2.1缺乏学习动机:他们对学习健康和体育锻炼的意义认识不足,对体育兴趣仅停留在对表面形式的需求上。缺乏体育与健康知识内涵。

2.2缺乏自主:由于生理原因,导致体育效果差、成绩不理想,不能体验体育运动带来的积极感受,感觉不到体育的乐趣,只能感受到参与体育活动只是一种负担。从而使这些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努力不够,体育效果不明显,得不到成功的快乐,感觉不了健康对学习的重要作用。

2.3意志品质弱:缺乏顽强的意志品质,缺乏毅力和斗志,怕苦怕累,对持续时间较长、强度较大、单调的项目(如:长跑)难以坚持。缺乏勇气和探索精神,忧心重重,担心练习中会出伤害事故,练习时束手束脚。

3.转化教育探研

3.1尊重信任、正面引导:充分考虑每个“学困生”特殊的心理状态,教师在教学中应成为“学困生”的知心朋友,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和对立情绪。时刻记住,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他们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我们要针对他们不同的兴趣、能力、气质、性格、身体素质等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传授体育健康的重要性,引导其端正学习态度,克服自身不利因素的困扰,提高主动参与、自主练习的积极性

3.2适时激励、关心爱护:不要轻易给他们戴上“差”的帽子,要分析情况,不要随意或恶意地批评或指责;应对他们耐心辅导、正确引导、经常鼓励,加倍关心和爱护,做他们的知音,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怀,集体的温暖,对今后的学习充满信心。

3.3团结协作、激发个性:这是培养和增强他们自主性的关键;教师只有以平等的身份真正关心每一个教育对象,承认每一个个体都是重要的,都有自己的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才能使他们真正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并充分挖掘自身的内在潜力,最终促进他们“个性”的发展

3.4优中帮促、个别辅导:教师针对体育“学困生”在素质上存在的差异,进行个别指导、课后辅导或布置课外任务,有针对性帮助他们提高。是使他们树立信心,掌握技术动作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指导他们练习时,态度要亲切,指导要耐心,手段要多样,课上课下结合,使他们真正感受到教师的苦心和关心,使之放下包袱,提高练习效果。

4.解决减轻心理压力的几种教育方法尝试

减轻“学困生”心理压力,就是帮助他们树立自尊心、自信心、教育他们勇于追求,自强不息,做一个诚实、自尊、自重、富有责任心和创造心的好公民。可进行如下尝试:

4.1典型事例教育法:“学困生”在自卑的同时也有着强烈的自尊,有着丰富的情感体验。平时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恶劣”行为。只不过是他们为寻求表现自我而采取的一种消极对抗的方式。采用案例教育,针对差生的不良心理及行为习惯,对他们不加以直接的训斥、讥讽,而是运用典型事例来诱导启发他们,为他们保留了“面子”,可达到心理共鸣,进而引发“差生”的自尊,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4.2自我评价法:多数“学困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或否定自我,或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往往是非不明,看不到自己的行为给集体、他人所造成的损害。自我剖析教育,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正确分析自己,懂得如何善待自己、善待别人,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样容易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祝芳.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三点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2010,(12):69.

[2]王长权.小学体育教师应注重全面教学技能的提升.[J].中国学校体育.2010,(12):70.

[3]姚晓春.关于体育习惯养成的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2010,(12):86.

[4]郑春.培养学生体育课堂良好习惯之我见.[J].中国学校体育.2010,(12):87—89.

[5]李光锋.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J].中国学校体育.2011,(1):79.

9.二三班帮扶学困生工作总结 篇九

授之以渔,将事半功倍。抓好学困生要做好三件事:一是端正其学习态度,二是传授学习方法,三是个别辅导。一定的学习目标是学生获得学习动力的源泉,差生之所以差,没有奋斗目标是一重要原因。我针对其具体情况,在对每位差生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给他们制定了短期学习目标长期学习目标,而且经常检查这一目标,及时修改目标,一旦发现给他们订得过高或过低,就逐一帮助他们修正,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我知道这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仅凭一、二次或数次谈话是办不到的,需要做大量的、细致的、有针对性的思想工作,而且必须与家长取得联系,同抓共管。

学困生中还有很少的一部分,成绩不好,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当。针对这一少部分学困生,我尽心尽力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无论是端正了态度的学困生,还是已掌握了科学方法的学困生,他们的知识层面离教学要求仍有一段距离,他们对新知识的接受仍会有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我们的帮助。我清楚地意识到我对他们的辅导是至关重要的,当然辅导是需要大量花费时间和精力的,是很艰辛的事儿。

在课堂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转变观念、认真学习、发展智力、陶冶品德,使学生活起来。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浓厚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地成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力求每一个学生学习不断进步,能力不断提高。

我在这一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抓紧一切时间为同学们辅导。所以这一学期里,对于我班的***等同学,在课下我经常把他们留下来让他们默写学过的生字,背学过的课文,有时还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同时,严格地来要求他们在学习上应该一丝不苟,从而让他们在学习中形成紧迫感.一段时间下来,我渐渐地发现,他们不是学不会,而是他们根本就没有去认真地去学习,也就是他们没有按部就班的在教师的指导下预习,听课,做练习,课后做作业、复习。只是随心所欲的想学就学点,不想学就连书本都不碰一下。难道这样的学习就能学会吗?学习态度端正了还愁他们学不会?我在辅导的过程中还经常给他们做思想工作,除了给他们讲清学习的必要性外,然后还要针对学生的辅导情况给予不同的评价。做的好的时候,及时给予鼓励,让学生对自己充满自信心,让他清楚的知道自己要是学的话,也能学会,只不过平时学不会,是因为自己的惰性引起的恶性循环。做的不够好的,在给予耐心的讲解,让学生理解作为教师的一片苦心,唯一的目的就是:只要学生学好了,就是当老师的最大的欣慰!

10.班主任帮扶学困生的工作总结 篇十

玉屏民族中学

夏文辉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班主任如何帮扶学困生更是一门艺术,更需要讲究工作方法和策略。后进生,被称为班级的“丑小鸭”经常受到父母的训斥、怒骂,同学的挖苦、瞧不起,老师的冷落,使他们感到很自卑。逆反心理强,因为别人的瞧不起,他们表面上逆来顺受,心里却有很强的逆反心理。但他们又渴望得到别人的重视,他们也想得到同学、老师、家长的关爱,特别是班主任的关爱。

作为班主任,要深入了解后进生的方方面面的情况,才能“对症下药”。要抛开成见,要把“丑小鸭”变成“美天鹅”,就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那么如何转化呢?下面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否决“高分”观。

由于受长期升学指挥棒的影响,许多家长认为分数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这就形成了学生的思想压力。班主任应该明白,学生学习成绩差,并不掩盖学生其它方面的特长,也许这部分学生在某一方面具在出类拔萃的能力。

二、勤鼓励,多关心。

心理学家指出,当一个人得到赏识时,他心里就有了一种成就感,就会对未来充满了信心。而一个有信心的人,会更积极地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去。表扬就是一种赏识,对学生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我们班主任不仅要学会表扬学生,还要努力创造使学生获得表扬的机会。如在平时的考试、听写中,后进生有进步的,就要及时表扬;在搞卫生中表现好,也要表扬。纪律有进步的后进生,更应该表扬……我们还可以举行一些后进生也能得到奖的竞赛,使后进生也得到表扬。此外,在学校在各个方面尽可能在关心他们。在不断的表扬中,后进生的自信心会渐渐树立起来。

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由于后进生养成了一些坏习气,因此教师应该与家长多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在这方面教师多花时间耐心引导,多与他们谈心,循序渐进,帮助他们改掉恶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转化过程中,多举成功的案例,如:童第周、陈景润等。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慢慢提高。我相信,他们也会绽开出美丽的花朵。

总之,一个后进生得到了老师的鼓励、关心和帮助,他的心里感受到了温暖得到了鼓舞,便有了人生的美好追求,就会成为一棵参天大树。

不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此,转变学困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对他们用爱心、耐心,用浓浓的师爱激励他们成长,多一份爱,少一份斥责,我确信一定会取得好的收效。

11.学困生帮扶总结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困生 成因 转化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小学生的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对于数学的学习更是参差不齐,因此数学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非智力型学习困难学生(简称学困生),如何使他们稳定下来安心读书,提高学习成绩,从而提高他们的素质,是当今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知人才能善教,善教须先知人”,毫无疑问,要教育、转化数学学困生,首先要了解他们,分析学习困难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才能对症下药,因势利导,达到预期的目的。

(一)学困生形成的外部因素

1.家庭不良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这所学校虽不像正规学校那样具有系统的教学计划,但对年幼的孩子来说却有极为明显的教育和影响作用。我们从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教育方式和家庭气氛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父母的文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就。同时家庭的不和睦与家庭气氛欠佳,也会对孩子心理留下阴影,甚至造成创伤,导致心理失衡,成绩下降。可见家庭有波折,受伤的是孩子。

2.学校教育失误

在社会上只用分数、升学率评价教学质量的压力下,有些学校厌弃学困生,采取留级甚至推出校门的错误做法。有的教师认为对能力差的学生花再大的气力也是白费,因此放弃了对他们的工作,造成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3.社会不良影响

有些教育学家认为,儿童的信念每时每刻都在形成之中,单单在上学和回家的路上,他所受到的教育就比在学校上几小时课强烈鲜明得多。当前社会上某些不正之风,如拜金主义、经商热等都易使学生萌发读书无用的思想,学生耳濡目染的社会负面影响形形色色,久而久之就会削弱努力学习的意志。

(二)“学困生”形成的内部原因

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

部分的学生由于初中升学无望,准备到职业学校学习,认为学好专业课就行了,学数学无用,认为读书无用,无心学习,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读书是碍于老师和家长的压力和要求。因此,他们缺乏上进心,上课不愿听讲甚至违反纪律做其他与课堂无关的事情,作业照抄,应付老师,从没想到提高自己。

2.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

由于学困生长期处于班级的底层,处于被遗忘、被摒弃的角落,他们内心深处一般都很自卑,但在行为上有时却很放荡。以至于认为自己不行,没有出路,造成对教师缺乏信任或对老师怀有敬而远之、敬而怕之的心理,很少主动提问和回答问题。太多的失败使学困生常感到学数学很无聊、很枯燥,情绪非常低落、沉闷,心理上敏感、脆弱,导致对自己学好数学缺乏自信心。

3.学习方法差,学习效率低

学困生没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仍满足于“喂一口吃一口”的学习方法。知识掌握只重视结论,生搬硬套,定势强,有疑问也不及时弄清楚,学习时也抓不住重点,成绩自然低下,学习效率低。认识水平低,思维不力。思考问题表面化,反应慢,表达力差。遇到实际问题时,不知所措,分析综合能力差,概括力和想象力不够,自然不能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而且他们依赖心理强。上课依赖老师,作业依赖同学,把数学学习的希望寄托在老师和同学的讲解上。依赖心理的存在,对知识的理解不会深刻,解题时习惯于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因而数学学习时表现为程式化、模式化,缺乏创新和变通能力,大大地影响了学习效果。

二、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一)诱发动机,培养兴趣

加倍关爱,唤起学习动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学经验表明,教师的爱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间接动力,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关心、爱护、尊重“学困生”的人格做起, 坚持对他们施以爱心,往往教师的一个眼神,一句问候,一个手势,一下爱抚,都会唤起他们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同时强化实践操作,数学知识比较抽象,逻辑性较强,算法灵活多样,教师要随时注意观察了解,努力捕捉他们思想行为上的闪光点,要及时鼓励,恰当表扬,同时要注意适时分层评价,以此增强他们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加强交流,激发动力

一般说来,学困生的学习动力不足,他们往往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经常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也缺乏刻苦钻研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意志,更缺乏学习的信心,认为努力也学不会,有自暴自弃的思想。在教学之外,教师要常与他们交心,多说知心话,进行激励。

结束语

正确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是获得学习成功的动力,良好的情感,坚忍不拔的意志是获得学习成功的保证,要做好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需要我们教师深入剖析他们的成因,矢志不渝地充满爱心,坚持不懈地为他们创造表现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饱尝到学习成功的乐趣,使他在努力学习的过程中,端正学习态度,不断培养自信,锻炼意志,发展能力,坚定不移的迈向成功。

12.学困生帮扶总结 篇十二

高校贫困生, 是指由于经济困难, 不能达到学校所在地的最低生活水平, 现有经济状况无法支付学费、生活费用, 无法正常完成学业的高校学生。造成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有: (1) 地区的差异 (学生大多来自西部地区、东北、华北的“老、少、边、山、穷”贫困落后的地区, 地理环境恶劣、资源匮乏、自然灾害多发, 人均年收入低下, 没有其他经济来源) ; (2) 父母双方或一方患有疾病, 丧失劳动力, 经济收入能力降低或没有, 造成家庭经济困难; (3) 来自农村家庭, 父母务农, 收入单一, 无其他经济来源, 多子女读书; (4) 单亲或孤儿家庭, 抚养方属于弱势群体; (5) 城镇下岗职工, 父母无固定收入, 低收入家庭; (6) 家庭发生重大变故造成经济困难。

二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特征

家境贫寒的大学生既要完成学业, 又要挑起生活重担为父母分忧, 求学之路显得更加艰辛。贫困大学生的内心世界也有着极大的差异, 面对人生的态度、应对困难挫折的能力也各不相同。其心理特征具体归纳为以下几点:

1. 积极向上, 乐观自强

大多数高校贫困生心态积极健康, 他们敢于面对现实, 刻苦学习, 能够快速适应群体、学校和社会的环境, 懂得用加倍的努力去改变自己的人生境遇。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大学生孟佩杰, 恪守孝道, 十几年如一日照顾瘫痪的养母, 从未放弃学业和理想, 感动了千千万万中国人。

2. 自惭形秽, 缺乏自信

这是高校贫困生最普遍存在的心理状况, 由于经济拮据, 贫困大学生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与其他同学相差甚远, 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有些同学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家境贫困, 拒绝参加学校的贫困生认定, 因此无法享有国家助学金和其他各种社会资助的评选资格, 失去了受到经济援助的机会。不敢面对贫困的现实, 就无从改变其自卑的内心, 势必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也极大地限制了自身成长和未来发展。

3. 焦虑抑郁、惆怅迷茫

在校大学生可以通过申请国家助学金、办理助学贷款、获得奖学金和其他各项社会专项资助等方式完成学业, 减轻经济负担。一些贫困学生课余时间做各种兼职赚取生活学习费用, 同时又要努力学习专业课程。繁重的学习, 就业的选择, 生存的烦恼, 使学生逐渐产生焦虑和抑郁的情绪。

4. 敏感孤僻, 自我封闭

由于所受文化教育和成长背景的不同, 贫困学生在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等方面也与其他同学产生差别, 生活中难免产生思想观念的碰撞, 有时会遭到周围同学的嘲笑。因此个别贫困学生不愿意与老师、同学交流, 不愿意参加各种集体活动, 变得敏感、脆弱, 不信任周围的人, 与周围的环境逐渐脱离, 内心愈发压抑孤僻, 造成严重的性格缺陷和心理疾病。2004年的“马加爵杀人事件”震惊全国, 一个出身贫寒, 从小勤奋好学的大学生, 堕落为残忍的杀人犯, 事件背后引发出的校园、家庭和社会问题, 值得全社会深刻的思考和反省。

5. 虚荣嫉妒, 不思进取

在大学里, 有些贫困生为了不让别人轻视自己, 生活并不节俭, 将父母含辛茹苦赚来的钱肆意挥霍, 满足各种虚荣的需求, 从不体谅父母的艰辛。这些同学既不愿意勤工俭学, 也拒绝接受资助, 认为这些给他们贴上了“贫困”的标签。还有些贫困大学生由于不能像别的同学那样自由消费, 加上一些经济富足的学生的优越感, 产生不满情绪, 进而演变成嫉妒。

三对高校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 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因此, 大学生队伍的培养和建设至关重要。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既有较高的专业素质, 也要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大学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及道德观的成熟时期, 关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他们身心健康, 全面发展, 是大学生人才建设的重要内容, 也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2. 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中发[1999]9号) 文件精神指导下, 高校素质教育改革深入探索, 总结经验。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 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发展同样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积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素质教育的环境, 为他们构建发挥个人才华和能力的平台, 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的身心发展, 他们必定会抓住机遇, 发挥自身潜能。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关系到高校素质教育的实施成效。

3. 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关系到校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

国家与社会能否和谐稳定,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及时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的动态, 避免意志力薄弱的大学生产生不良的心理因素和行为, 国家、社会和高校更应从精神、经济、学业和能力发展上给予贫困大学生关怀和支持, 让他们在困境中不气馁、不妥协, 奋发向上, 学有所为, 这对于大学校园乃至国家社会的长期和谐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四对高校贫困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帮扶措施

1. 通过高校多元化资助体系对贫困生实施经济和心灵的双效援助

为了确保每位贫困生不因经济困难原因而辍学, 确保每一位贫困生发展有平台, 国家和高校对贫困生采取了一系列经济保障措施。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 自2000年起, 国家在高校正式实施国家助学贷款这一重大措施至今, 已经逐渐形成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 包括生源地信用贷款、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学费补偿、学校奖助学金、特困补助、勤工助学、绿色通道、社会资助在内的全方位、多元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有效缓解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压力。学生切实感受到来自党和国家的关心、学校和社会的关爱, 丢掉贫困带来的思想包袱, 树立自立自强的观念, 勤奋学习、努力上进。

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提倡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

校园文化是高校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直接折射出高校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 潜移默化地引导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但是, 一些不健康的文化思潮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混入大学校园, 干扰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文化观, 思想迷茫、心灵脆弱的贫困大学生, 很容易受到不健康文化思潮的影响而不思进取。因此, 高校要努力营造追求真知、崇尚科学的文化氛围, 让大学生在健康的文化环境中成长。

3. 以“实践育人”为指导, 树立理想和信念

教育部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12]4号) 第八条“强化实践育人环节”中强调要加强实践育人, 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勤工助学和挂职锻炼等社会实践活动”, 贫困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学科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中, 是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只有参与到实践中, 亲历感悟, 才能磨砺心智, 加深对道德观、责任感的理解, 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树立自信自强的理想和信念。

4. 设立心理咨询机构, 普及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人才的高竞争力, 国家对高校培养大学生的模式提出更高要求, 高校愈发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许多高校成立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 面向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这为大学生, 特别是贫困大学生提供了有力的心理援助。大学生通过参加有意义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开拓了心灵视野, 放下了精神包袱, 提高了学习成绩和效率, 增强了身心素质, 变得阳光自信, 积极向上。

关注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帮助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 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全方位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身心素质, 也是提高国民素质这个总的“育人工程”的重要环节, 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桂富强.高校贫困生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7 (1)

13.学校贫困生帮扶工作总结 篇十三

我校按照县教体局团委2014年的扶贫帮困工作部署,坚持构建和谐校园的科学发展观,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关爱帮扶贫困生活动,深入探索关爱扶贫工作的新路子,做到不让一名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影响学习,现将本学期此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全体教师大力支持。为了抓好学校关爱扶贫工作,学校成立了扶贫帮困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了办公室。办公室就设在政教处。学校领导亲自挂帅,教务处、政教处、财务室、各班主任具体落实,广大老师积极响应学校“每名教师进十家,温暖送进每一户”号召,各年级各班级先后开展了学校贫困生摸底工作多次,摸清了我校贫困生的家庭状况,认真做好了贫困生摸底建档工作,明确了今后的助学思路,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扶贫帮困工作。

二、工作落实到人,将党的温暖送进贫困生家庭。学校对贫困学生的帮扶工作落实到各班、各部门、各责任人,做到每个贫困生都有人关爱,每个贫困家庭都能感受学校的温暖。学校通过第一阶段摸底工作我校确定了葛如阳、邹鹏等25名同学为上一扶贫帮困教育金发放对象,在上学期六一时由马义彪副校长、教导处翁延主任、以及政教主任杨占军等亲自将书包、本子等送到贫困学生手中。每到一处,他们都要同家长促膝交谈,询问他们对学校还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同时确定白如意等10名同学享受县民政部门捐赠的200元现金。学校还组织全体师生为被围墙砸伤的杨梦薇同学捐款,短短3天时间,就筹集捐款4000余元。当把这笔捐款送到杨梦薇同学家中的时候,他的父母连声感谢。杨梦薇同学自己也表示一定会振奋精神,刻苦学习,报答学校、社会和父母关爱。

三、争取各方力量,拓展扶贫助学途径。众人拾柴火焰高,经过各方努力,周边的好几个企业已经答应向我校的葛如阳等同学每年捐赠300元,以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小学学业;各村委会也各自负担相应人数的贫困生,为他们勤奋学习解除后顾之忧。另外学校还千方百计联系社会人士为贫困同学献爱心,解决贫困学生的后顾之忧。

扶贫帮困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寒门学子的未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创建,任重而道远,我校力求在各级部门的领导下,在社会热心人士的帮助下,将这项工作做得更完善,让每一位贫困学生都能感受集体的温暖,社会的关爱。

李 俊 小 学

14.学困生帮扶总结 篇十四

x理工学院扶贫工作情况报告2012年上半年,我校根据x市扶贫帮困“双到”工作的安排,在市扶贫办的正确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观,积极主动开展扶贫帮困工作,扎扎实实地为铁炉坑村及16户帮扶对象办实事。

在今年的工作中,我们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两个80%”的任务,深入村户摸清情况,结合实际,制定帮扶计划,并针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做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现将有关帮扶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帮扶措施(一)领导高度重视,责任落实到人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扶贫帮困工作。由校党委副书 记吕琦元同志任组长,学校办公室(党委办公室)主任、组织部部长任副组长的校内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元月,学校安排了一名驻村干部前往铁炉坑村协助开展 工作,实地推动扶贫帮困工作。5 月 4 日,校扶贫帮困“双 到”小组组长、党委副书记吕琦元,x市第十三次党代会 代表、副校长李忠红率员到我校对口帮扶的x市企石镇铁 炉坑村慰问。5 月 16 日,校党委书记周致纳率队到我校对口 帮扶的x市企石镇铁炉坑村调研扶贫帮困工作。在铁炉坑 村,周致纳与企石镇党委委员、镇人大副主席张佛祥,镇党 委委员杨永成等镇村两级干部座谈交流。座谈中,铁炉坑村 干部汇报了近期扶贫帮困工作的进展,并介绍了下阶段的工 作设想。听完汇报介绍后,周致纳提了三点意见:一是要加 强班子的团结,二是要继续加大力度减债收债,三是要利用优势加快发展。

(二)统筹安排,保障集体经济收入 一是用好专项资金发展创收项目。铁炉坑对该村农贸市 场进行重新规划和装修,工程项目价格约 180 多万,学校已 将市下拨的两年帮扶专项资金共 60 万元(30 元/年)划拨到 铁炉坑村,另外,学校正积极协助铁炉坑村做好用款计划,申请 2012 年市内扶贫定点帮扶资金(30 万元)。目前,铁 炉坑农贸市场一楼已以 3 万元/月出租,一年的出租费约 36 万元;二楼尚待出租,估计可租 2 万元/月,年约 24 万。二 是研究追讨厂方拖欠款项。经近10 多年来的积累,铁炉坑 村仍有 1000 多万的债款没有收回,主要是厂方拖欠的租金 等,这也是目前村委会面临的一大难题,学校也就此问题多 次与村委会研究对策追讨欠款,现在村正采取法律途径追讨 欠款。三是加强经济收支管理。学校特别委派一名经济管理 方面专业的老师到村进行工作交流,进一步弄清村级债务的 结构、收入项目、支出项目的明细情况,有效促进了村经济收入的规范管理。

(三)加大结对帮扶力度,多方面促进困难户脱贫 一是把准致贫原因和难点,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经过调查摸 底,困难户致贫原因有多种,比如有些困难户有劳动能力的 人少、收入低,而需要消费的人员多、支出大;有些帮扶对 象安排了就业岗位而不愿干;有些帮扶对象中计划外生育和 残疾、心理障碍、精神分裂症等情况较多,个别家庭的子女 因精神问题,对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间歇性使用暴力,家庭 情况较为复杂等。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主要采取智力扶贫、心理辅导、多方筹措资金、帮助子女解决读书就业等措施,力所能及进行帮扶。二是针对各困难户的不同情况,帮助解 决实际困难。分别派心理专家和大学生前往帮扶对象家里,开展心理辅导和学习辅导,设身处地为帮扶对象解决实际问 题,缓解家庭矛盾和压力,使他们在思想上树立脱贫信心,目前,共有 7 户受益,效果比较明显;到困难户子女学校做 工作,协调减免学费,提供生活便利,帮助在校的大中专学 生协调勤工助学岗位,减轻经济压力,目前,减免学费2人,勤工助学岗位6个;通过做思想工作、报销路费、提高工资水平、协调合适的工作岗位等方法,由各党总支分别安排帮 扶对象就业,到学校或联系单位工作,工资水平均不低于 2000 元/月,目前,共安排6人就业;为一些有疾病的帮扶 对象解决部分医疗费用,缓解经济压力;帮教帮学,对一些学习有困难的中小学生,学校派出专人到困难家庭帮教帮 学,进行面对面的辅导;学校还组织教职工捐款捐物,协调 各方力量进行赞助,想方设法增加帮扶资金,使资金能够整 合使用、合理使用、用到帮扶对象最需要的地方。三是完善 工作机制,提升帮扶动力。建立校领导督导机制,学校班子成员深入挂钩联系的村委,走访慰问群众,实地查看帮扶成效,听取镇村两级的扶贫工作情况汇报,详细的查阅扶贫帮 扶记录及档案资料,就建立健全对村内扶贫的长效机制与下 半年的具体扶贫工作任务与当地村干部进行了细致的交流 与探讨。二、存在问题 一是内外因素制约。受宏观环境、用地资源、发展模式、投资渠道等因素的制约,村内增收难度加大,该村主要经济 收入所依靠的厂房、铺位等陈旧,需要维修,融资改造比较 困难,租金偏低,收入不可观,同时村公共开支刚性增长较快,个别困难家庭“老、弱、病、残、幼”成员较多,脱贫难度较大。二是缺乏优质的发展项目。且帮扶资金来源和额 度有限。三是债务负担较重,偿还集资款利息、支付村民口 粮款和社保费等支出较大,年开支往往大于收入。四是部分 困难户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少,甚至没有,很难在近期实现脱贫。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结合新的工作目标,下一阶 段要重点做好四项工作:

一是细化工作安排。学校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及校内 16 个党总支要逐级分解扶贫任务,落实“两个 80%”的目 标,制定工作方案。驻村干部要深入学习政策,帮助村委和 困难群众用好扶贫政策。

二是力抓项目落实。探讨扶贫增收 项目,积极帮助村委申请市发展优质项目补助资金,增强铁 炉坑村的“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

三是力促就业扶贫。充分利用我校自身优势,加大技能培训、岗位介绍力度,帮 助低保困难户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帮助低保困难群众申报 市就业激励补助资金,鼓励贫困群众自力更生,通过劳动就 业实现脱贫。

四是脱贫不脱钩。由对口帮扶村组与我校共同 负责,对于去年已经脱贫的低保户今年继续帮扶,力争早日 脱贫。充分发挥我校自身优势,着力帮助所在帮扶村解决制 约经济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力争经过帮扶,使贫困群众达到稳定脱贫的目标。

五是深化宣传报道。认真总结工作亮点,树立扶贫工作先进典型,通过网络、报刊及校园内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营造浓厚的扶贫氛围。确保今年帮扶工作任务顺利完成,确保村和户早日脱贫。

关于教师个人帮扶贫困生工作总结范本【二】

本学期我担任初二年级的地理教学工作,为此我针对我学科学习上部分学生的学习特点,确立了x、x为我学科学习上的学困生,我把帮扶的重点放在对学困生的学习的辅导上,选取学习确实有困难,考试经常不及格的学生为帮教的对象,并制定了详细的帮扶计划,经过老师耐心、细致的帮教工作,学生的帮扶,家长的支持,学困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一、具体帮扶措施

1.加强思想教育

许多学困生在与同学的相处之中,往往有自卑心理,所以要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如果认为从主科学习中树立自信心比较困难,可以从副科入手。经常找帮扶对象谈心,平均每周谈话一次,每月月考结束谈话一次,帮助学生树立自己能学好、能进步的信心。

2.加强关注程度

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关注这名学生,做到勤观察、勤发现、勤表扬、勤纠正,对他进行正面引导和必要的辅导,鼓励该生的进步。经常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联系,密切关注学生的进步情况,并加以记录。

3.培养学习习惯

(1)课前准备

每天准备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品,或下节课的准备工作,上课之前要求该生把教材读一遍,把问题找出来,把教师预留知识点、重点、难点找出来,并通过自己的归纳把它总结出来。起初可以放宽要求,只要完成其中的部分内容,循序渐进逐步完成。

(2)上课环节

首先要告诉该生应该精神饱满进课堂,把所有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情都抛在一边,认真听讲,做到边听边想边记,养成手脑并用的好习惯。对于该生起初会很困难,但要鼓励学生坚持,哪怕一堂课只记住一两点,那也是学习成果。

(3)练习环节

课堂练习要认真对待,如果不会可以请小组成员帮助解决,不懂就问而不是不懂装懂,但绝不能不会就算了,当然难一点的题可以放过。课后练习也就是作业要认认真真地完成,按时完成,时间观念强,不拖拉、最好要独立完成,绝不能抄作业。

4.鼓励学生帮助

通过鼓励组内优秀生的方法,来帮助学困生。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时间总是比学生们在一起的时间短,让优秀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帮助这些学生。同时可以从这些同学中间了解学困生的各种情况。

二、总结体会

1、要关心、爱护后进生。

任何学生、任何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对于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而对后进生则易发现其缺点,而看不到其优点,这种现象是不利于学生进步的。作为老师,应尊重他们,进可能地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爱他们,爱是具体的,渗透在对学生的一言一行中,慢慢地去感动、感化学生。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差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更好,即使不然,也应相信他的明天会比今天好。虽然他们有缺点,但他们同样懂得爱,而且更需要爱。后进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享受到优秀学生在老师那儿得到的爱。

2、关爱后进生,就是真正做到以情动人:

(1)做到“真诚”二字,教师不应该有丝毫虚伪与欺哄,一旦学生发现“有假”,那么教师所做的一切都会被看作是在“演戏”,因为他们缺少辨别能力,他们会说:“老师是说给我们听的,才不是那么回事。”结果是真的也变成假的了。

(2)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后进生,鼓励他们自由讨论。

(3)做到“理解”二字,即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正所谓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教育者对后进生的厚爱定会使他们实现向“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转变。

3、了解学生各方面的现实情况。

要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必须全面调查了解学生,对其各方面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这是做好转化工作的基矗要充满信心地去亲近他们,成为学生真正的“朋友”和

“知心人”,并进一步认真、仔细地分析后进生后进的原因。

总之,一个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道德行为的形成、学习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教师平时的关心和呵护,而对后进生的转化,更应倾注不懈的努力,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应更新观念,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努力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教师帮扶后进生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后进生是相对的;后进生的缺陷是在成长中产生的,是客观的;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一批优秀的学生;以宽容和尊重去赢得学生。为了让每一位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特别是对后进生的思想品德得到教育,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经学校研究决定,在上学期后进生帮扶工作的初有成效的基础上,本学期继续在全校教师中广泛开展“教师帮扶后进生”的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二、后进生转化工作领导小组

三、我校后进生现状的分析

后进生是指思想素质低、组织纪律观念谈薄,学习成绩差的双差生。这部分学生在心理上一般存在较强的自卑心理,对自己缺乏信心,在组织纪律方面一般组织纪律观念谈薄,经常违反组织纪律,遭到老师甚至学校的批评,在学习成绩方面基础很差,缺乏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但是他们希望能得到老师的关怀,甚至也希望提高学习成绩,但缺乏恒心。这就需要我校全体教职员工要多关心他们,持之以恒的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一)后进生的特点主要表现:

1、自卑感强。后进生由于各方面较差,受到批评多,父母的训斥、怒骂,同学的讽刺、挖苦,加上某些教师的“另眼相看”,使他们感觉低人一等,进而自暴自弃。

2、逆反心理较强。因为深感别人对自己的轻视,例如:学生认为违反纪律是“勇敢”,向老师反映是“出卖朋友”等,他们在处理同学关系时重感情、讲义气。在日常道德行为上言行不能统一。

3、认识特征上特别是认识能力低下,对道德、法纪愚昧无知,常常是非常模糊或颠倒,形成错误的人生观。

4、表现学习上,学习水平、能力水平、基础都比较差,学习习惯及学习心态偏差,普遍缺乏自信心、意志力和成就动机。

(二)学校后进生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1、学生本身素质差,不求上进,觉悟低。

2、家庭的不良影响和社会的不良影响。

3、教师教育不得法,师生关系紧张等造成的恶果。

4、后进生的形成固然与家庭、社会学生等因素有关系,但与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态度和方法更有直接的关系,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

地教育每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女和男女青年,事实上,后进生也有其长处和闪光点,教师应该能够做好每一个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四、本学期工作目标

1、建立后进生档案。具体内容包括:主要违纪倾向、学业状况、家庭情况、兴趣爱好、交友状况等等。

2、提高后进生的思想纪律观念。

3、培养后进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4、期末各科成绩合格率达75%以上。

5、力争后进生转化面达到40%。

关于教师个人帮扶贫困生工作总结范本【三】

为了五年一班贫困学生x同学能更好的学习、生活,学校领导、团队高度重视该生的具体情况,多次会议研究决定,对该生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帮扶活动。为此,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党的十大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美德,进一步加强对对贫困学生的帮扶工作,实现“不让一个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失学,不让一个思想上有困难的学生落伍,不让一个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掉队”的教育目标,为贫困生提供物质上、精神上援助,使他们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去求学机会。将学校“校园帮扶站”“留守儿童之家”的建设工作与“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大力支持和贫困生自己的努力,促进学困生健康成长,从而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措施

强化宣传,提高认识

号召学生在不增加家庭负担和自愿的前提下,节约自己的零花钱,向贫困生献爱心,教育学生学会关爱,学会帮扶。发动全班同学爱心捐助活动。在校园帮扶站募集的资金中拿出一部分帮扶x同学。

三、帮扶方式

1、定期对其进行家访,了解其学习生活情况及其困难;

2、以“校园帮扶站”为载体,每期根据具体情况对其进行物质上的帮扶。

3、以x科任老师为主,对x进行心理、学习上的帮扶。

四、帮扶内容

1、思想上解惑

鉴于贫困生的家庭特殊,他们往往缺少完整家庭的关爱,因而资助方要从情感上贴近他们,学习上关心他们,生活上帮助他们,经常与他们交流,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地化解他们心中的困惑,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动力,使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许多贫困生在与同学的相处之中,往往有自卑心理,要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自立自强;激发他们的进取心,真正体会到多一份努力,就会多一份收获的道理;帮扶者平时要把学生当成是自己的孩子或弟妹一样看待,平时多与班主任、任课老师联系,经常找x谈心。

2、生活上资助

贫困生x平时的生活费用都很低,往往不能满足他最低的生活需要,因而扶助方要适当的资助,每学期开学给x购买学习用品及课外读物,帮助他渡过难关,使他安心地投入学习。

3、学习上帮助提高

为了避免x由于客观条件的影响,造成成绩不如人意。为x未来的人生打好底色,就必须培养他自己刻苦努力、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在未来社会立足,有所建树,为社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因此要从学习上去帮助,利用课余时间帮助他学好功课,帮助他掌握学习方法,使他学会学习。

关于教师个人帮扶贫困生工作总结范本【四】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没有贫困人口的脱贫,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在贫困地区,而教育发展的滞后、受教育程度偏低是老少边穷地区贫困的主要症结之一。由于没有文化,没有技术,劳动者普遍存在着“打工没技术,创业没思路,务农没出路”的状况。要补上贫困地区的短板,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掌握一技之长,是拔掉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历曾经荒凉落后的x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就是精准扶贫的样板。韩愈之前,x只有进士3名,韩愈到任x刺史后,花大力气兴办乡校:知州学停办,已经有100多年没有人赴京考取功名,他大胆启用x英才赵德主持教育工作;办学缺资金,他把自己八个多月的俸禄捐出来“以给学生厨馔”……韩愈的兴学,滋润了x人的群体性格,使x人形成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到南宋时,登第进士就达172名,x赢得了“海滨邹鲁”的美誉。

贫困地区要拔掉穷根,就不能让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要在人口较为集中的行政村,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人口分散的地区,因地制宜开办流动幼儿园;完善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将老少边穷地区的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管理,给予相应的政策、资金扶持,加大贫困地区农村学前教育的推进力度。

要让贫困地区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就必须要有一个有质量的师资队伍。然而,即使在教育培训投入位居x省第一的x乡村,有的教师20多年不读一本书,有的一下课就甩开学生,立马回去照顾孩子。因为缺乏培训,一些老师的素质差,能力低,根本没办法以身立教,为人师表……贫穷地区农村的师资队伍素质可想而知。

令人欣喜的是,在国家层面,早在2010年就启动实施了中小学教师“国培计划”,到2014年已经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教师700多万人次,仅2014年中央财政就投入500亿元专项资金,全年培训240万人次,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下一步,教育部等部门还将启动实施教育扶贫全覆盖行动,全面覆盖贫困地区的学校、教师、学生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精确对准最薄弱领域和最贫困群体,加快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

经测算,截至2014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还有7017万人。未来5年,每年要减贫1170万人,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增进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x久安”,要集中精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离不开教育扶贫的治本之策,抓住了精准扶贫的“本”,再加上其他的超常举措,就一定能够确保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与全国人民一道,共享小康硕果。

关于教师个人帮扶贫困生工作总结范本【五】

时光如梭,转眼间我已经在学校工作一个学期了。这个学期我有幸得到了教育教学方面非常优秀的教师——X老师的帮助,在她的帮助下,我才能迅速转变角色,站稳三尺讲台。在这里,首先要感谢老师给予我的帮助和引导,也非常感谢学校组织的新老教师结对帮扶活动。

一个学期以来,老师的为人处事,经验心得,她的热情,真诚与自信,还有工作中那份认真的态度,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等,常常让我在感动之余,获得了很多学习,工作的动力,使自己能更好的投入到这份事业中去。在老师的言传身教的帮助和指导下,我已经经过了一个懵懂无知的阶段,下面是我的一些体会和心得:教学上,刚开始,我和学生一样,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新生,在渐渐地长大中熟悉着自己的工作,熟悉着周围的人事。经验的缺乏,情况的生疏,年轻的我总是不能很好的处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往往会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陷入束手无策的窘境。为此,老师教了我很多:

一、教我发挥自身优势

有一段时间,我上课时候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课堂氛围比较沉闷,我不知道原因,很困扰。老师说:“你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你是一个新老师,对教学应该是有热情的,你要发挥出来,用你的热情来感染学生。心得体会同时,提问后要有适当点评,尽量多一些赞扬。没有一个学生不想吃糖,没有一个学生不想要赞扬!”我才恍然意识到,对于表现好的学生,我确实缺少表扬。随后,老师又说了很多,使我领悟到,教师教学不能只顾着完成自己的教案,只想着完成每一个教学流程,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要了解学生的接受情况,要根据学生的反应来及时调整。

二、鼓励我多听课评课

作为新教师,没有任何教学经验,想要快速成长就必须多听课,多评课。在这一学期中,我有时间就去听老师上课,每次都受益匪浅。课后,老师也经常跟我说她的想法,每次都让我有耳目一新之感。令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听课经历,是老师的一节公开课《我爱这土地》,饱满的热情,强大的气场,严密的教学环节,让我好生羡慕,当时我就想,什么时候我能达到老师的高度就好了,最精彩的还是朗诵,这也恰恰是我教学中薄弱的地方,我要好好学习。

三、鼓励我多学习

记得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师一旦今日停止学习,明日就将停止教学。”老师经常用这句话教育我,使我认识到:只有不断学习,个人简历才能使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以全新的思想、观点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因此,一个学期以来,我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依然不会停下脚步。

四、鼓励我多反思

老师给我提出了这样的发展目标: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不仅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平时还应注意反思,积累,多写些东西,朝科研型发展。一学期下来,在王老师的要求、指导下,我课课坚持写教学反思,我觉得自己每天都生活在紧张与充实之中,通过这样长期地认真实践,及时总结,我的写作能力,教学水平都在不断的进步。

上一篇:介绍我最喜欢的一本书的作文600字下一篇:规划工程年度个人的工作总结